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童趣》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童趣》知识点梳理

【学习目标】

1、背诵、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4、掌握文言词句

【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一)词语解释

1.《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浮生六记》。他出身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沈复工诗画、散文。

2.余:人称代词,我。

3.忆:回忆。

4.稚:幼小。

5.张目:张大眼睛。

6.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捷,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来形容人洞察事理,不受蒙蔽。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

8.细:仔细。

9.故:所以

10.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1.私拟:暗自比作。拟,比。

12.于:在。

13.则:那么,就。

14.或:有时。

15.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jǐng),脖颈(g ěng)。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或白色的帐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让。

20.而:并且。

21.作:当做。

22.观:景观。

23.唳 (lì ):鸟鸣。

24.为之:因此。

25.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26.以……为……:把……比作……。

27.兴:兴致。

28..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29.虾(há)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

30.方:正。

31.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32.之:代词,它指虾蟆。

33.驱:驱赶。

34.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也形容标榜强大,而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

35.果:果真

36.林:森林

37.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8.纹理:花纹。

39.土砾:土块。

40.壑:山沟。

41.明察秋毫 (形容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看清楚。也形容人很精明,能洞察事理。)

42.怡然自得 (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43.庞然大物 (又高又大的东西。比喻貌似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东西。)

44.夏蚊成雷 (形容蚊子很多。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二)通假字和多音字

通假字 1. 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项为之强:脖子看得都酸了

多音字 2. 虾: há虾蟆xiā对虾

(三)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鞭数十(“鞭”,鞭子,这里活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果然鹤也(“鹤”,白鹤,这里活用作动词,“变成白鹤”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

⑴观:①昂首观之〔看〕②作青云白鹤观〔...的景象〕

⑵察:①明察秋毫〔看〕②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⑶神:①定神细视〔精神〕②神游其中〔思想〕

⑷时:①余忆童稚时〔时候〕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⑸以:①徐喷以烟〔用〕②以丛草为林〔把〕

⑹为:①项为之强〔因为...而...〕②以丛草为林〔当作〕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⑺之:①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②物外之趣〔助词,的〕③心之所向〔这样〕④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两只小虫斗草〕⑤项为之强〔代词,指看蚊子〕⑥驱之别院〔代词,指癞蛤蟆〕

⑻其∶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微小物〕②蹲其身〔代词,指我〕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式:

(1)、“徐喷以烟”等于“徐以烟喷”。译为:慢慢地用烟喷它们。

(2)、“留蚊于素帐中”等于“于素帐中留蚊”。译为:又在白色帐子里留几只蚊子。

2、省略句式:

(1)、“使与台齐”等于“使(之)与台齐”。译为: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2)、“见二虫斗草间”等于“见二虫(于)草间”斗。译为: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3、被动句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4、判断句式: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等于“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5、固定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为译为:把------当作

(六)古今异义

方:古义:正在;今义:方形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许

余:古义:我; 今义:剩下

盖:古义:发语词,相当于“原来是”。今义:动词,建筑;名词,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观:古义:景象今义:看

私:古义:私下今义:自私

二、内容理解

(一)整体把握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眼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象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象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象成树林,把虫蚊想象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象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象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象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

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问题研究

沈复《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也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因为鹤翔,鹤鸣都是比喻人生大志的,所谓的鹤鸣九皋,冲天一鹤就是表达宽广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远大抱负的──这是一个很

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

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

三、赏析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之《闲情记趣》,该书原有六记,现存前四记,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和记叙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趣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稚气烂漫的情趣。主要体现在:

一、忆写童趣,一线串珠。

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现那令人没齿难忘的童真童趣,为此,文章以儿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为主线,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其中“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为下文作张本。然后分说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观蚊如鹤之趣,视飞蚊为“群鹤舞空”,于蚊帐中玩蚊子,“我”感到极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视小草为林木,虫蚁为走兽,土砾为丘壑,“我”神游其间,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虫,“我”生气,鞭数十而驱之。至此,几个分散的小故事就连缀成一个整体,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本文还包括三美:人性美、构思美、语言美....

二、观察细微,凸显童真。

童年趣事,均是琐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难忘的“大事”。文章在安排好线索的同时,以儿时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精选了充满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动细致地加以刻画。这样,整篇文章童趣横生,每个故事引人入胜,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请看一些典型例子:“冲烟飞鸣”中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定神细视”中的“定”,“观之,兴正浓”中的“浓”凸显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有情状和心态;“夏蚊成雷”,众人避之尚恐不及,年少的“我”却“私拟作群鹤舞空”,观得津津有味,瞧得浮想联翩;“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足见其观察时间多长,兴致多浓;虾蟆“拔山倒树而来”,初读似乎感到有违事理,细品则深感用语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写,且符合儿童的感知心理特征和“蹲其身”平视的错觉,生动而真实。

三、想象丰富,童心可爱。

歌德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表明儿童的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从而产生丰富奇异的想象。本文正是通过大胆的想象,进行高度的夸张来极力张扬童趣。兼用夸张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找到了蚊群嗡嗡与闷雷之间的声似,以鹤喻蚊,找准了二者体形的形似,“心之所向”,眼前果然就出现了群鹤飞舞的景观,

进而创造性地“作青云白鹤观”;我蹲在草间,观二虫争斗,兴致正浓时,竟把癞蛤蟆的“偷袭”,说成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由实生虚,“虚”得鲜活生动神奇;把丛草当作森林,虫蚁视为野兽,土砾比作丘谷,同样是“我”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的产物,而这些联想和想象,又是以一颗天真的童心(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作为出发点的,因而显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着新奇烂漫的童趣。

四、背景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 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象而

“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象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象成树林,把虫蚊想象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象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象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象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五、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其所著的《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但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妻死后,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作品简介:《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内容概要:《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的《童趣》已选入人教版的语文书中。

评价:《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

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童趣》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童趣》 课件,即课文教课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篇课件引入课文教课,就像一场出色的戏拉开了序幕。课件的设计,常常是依据教课纲领的要求、文体种类、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详细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课环境而灵巧运用的。下边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童趣》,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课目的】 1、初步认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课文的要旨:物外之趣 3、背诵课文 【教课悟点】 1、本文表现了什么样的趣 2、是怎么表现的 3、如何解说文言词 【教材剖析】 本文要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自己全部,却又与物相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渺小之物,能够引发小孩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今生成。本文要旨显

而易见,但因为本文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虽花的时间也可能要多一些,要点可定在教课目的 2 和教课悟点 3 上。 【教时安排】 二教时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方法指导 1、能够用课文前的讲话来导入 2、能够设置一个情形来导入: 如在有云的时候,让同学们到课外看云,而后谈谈,看到了什 么 再如找一块有斑痕的墙壁,让同学们想象这是什么图像,发生 过什么故事 (总之,明确一点,那就是一种平时的情形或事物,经过想像和 联想,会变得漂亮而又奇异,从中能够获取很多“物外之趣” 。 3、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文言文语体简洁,含义隽永,学习它,我们能够继承祖 国的绚烂文化,认识历的很多事情,丰富我们的语言库房。 方法: A、预习:读三、四遍课文,做好预习笔录 (注音、释义 ) B、注音: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法。 C、释义:◎加字法。例:必细 (认真 )察(察看 )其纹理◎换字法。例:昂(抬)首(头)观之◎找通假字。例:项为之强, (说明:强通“僵”)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春》朱自清 一、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 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 第二部分(2-7)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3、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4、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6、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7、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一句从侧面衬托出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其中,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情态,可以使人联想起蜜蜂嘤嘤嗡嗡,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碌着采蜜的情景。渲染百花争春的气氛,给人们呈现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 8、‘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春风和煦的特点。“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 9、“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比喻、拟人,写出春雨的细、密、多的特点。“斜织”“薄烟”形象的写出了轻盈、迷蒙的特点。渲染了春雨的轻柔、湿润。 10、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1、《在山的那边》 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出版诗集:《纪念》、《游动悬崖》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 美国莫顿·亨特:作家,心理学家。代表作:《痛击》、《心理学的故事》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_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_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刚刚步入初中的你,是不是对语文学习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整理语文知识点?别急,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一】 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 4、《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5、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6、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7、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8、《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9、《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10、《夏感》作者梁衡。 11、《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12、《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13、《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14、《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

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15、《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16、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17、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18、《风筝》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19、《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20、《散步》作者莫怀戚。 21、《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2、《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23、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主要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篇二】 一、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 1.《散步》莫怀戚(qī) 嫩芽分歧(qí)取决诀别熬 拆散折断(zhé)折(shé)本折(zhē)腾 粼粼一霎(shà)时刹(chà)那间刹(shā)车 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得到好的结果。 例句:妈妈在跳舞,爸爸看电视,爷爷听广播,大家各得其所。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瘫痪暴怒饶恕捶打烂漫暴躁干燥憎(zēng)恨 憔悴荟萃萃取纯粹纳粹鞠躬尽瘁心力交瘁 宿(sù)舍星宿(xiù)一宿(xiǔ)絮叨(dāo)叨(dáo)咕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童趣》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童趣》知识点梳理 【学习目标】 1、背诵、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4、掌握文言词句 【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一)词语解释 1.《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浮生六记》。他出身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沈复工诗画、散文。 2.余:人称代词,我。 3.忆:回忆。 4.稚:幼小。 5.张目:张大眼睛。

6.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捷,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来形容人洞察事理,不受蒙蔽。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 8.细:仔细。 9.故:所以 10.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1.私拟:暗自比作。拟,比。 12.于:在。 13.则:那么,就。 14.或:有时。 15.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jǐng),脖颈(g ěng)。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或白色的帐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让。 20.而:并且。 21.作:当做。 22.观:景观。

23.唳 (lì ):鸟鸣。 24.为之:因此。 25.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26.以……为……:把……比作……。 27.兴:兴致。 28..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29.虾(há)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 30.方:正。 31.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32.之:代词,它指虾蟆。 33.驱:驱赶。 34.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也形容标榜强大,而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 35.果:果真 36.林:森林 37.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8.纹理:花纹。 39.土砾:土块。

初中七年级语文《童趣》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童趣》原文及教案《童趣》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教案 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用创造情境的方式导入。 引用古诗文中有关儿童的描写,(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引发学生的联想。 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3、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诵读 要指导学生诵读。可从划分停顿入手。由于学生在小学时习惯于用一字一顿的读法(有利于认清字形和读准字音),无妨先用个别句子示例,使学生知道现在的读法跟以前有所不同。如: 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划分停顿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为壑 (hè),癞(lài)虾蟆 掌握规律

《童趣》 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童趣》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说教材 1、教材定位 《童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这是清代作家沈复的作品。课文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这是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在初中语文的起始阶段中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 2、课程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第一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悟写作意图;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本课的要求是反复朗读,感知课文整体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部分字词含义,理解作者儿时富于想象、幻想的性格特点。 四、说教法 根据第一单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我将采用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朗读来品味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用讨论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五、说学法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保障。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本课教学我将给学生以下指导: 1、教给学生朗读和背诵文言文的方法。 2、教给学生理解文言词语、读懂文言大意的方法。 3、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质疑,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六、说教学设想

初中七年级语文《童趣》原文及教案优秀

初中七年级语文《童趣》原文及教案优秀 《童趣》教案篇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童趣》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童趣》中作者回忆了童稚时代,几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获得了许多“物外之趣”。阅读此文将引导学生体验人生。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和能力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提高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理解、背诵全文。 2)过程和方法 设计朗读层次,从掌握字音—把握节奏—理解内容—复述背诵四个层次,由浅入深逐层渐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初次接触文言文,他们对于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落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让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不搞文白对译,通过反复朗读把文言文学活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朗读,学生 进入课文情境,直接真切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是实现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现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该教案设计中不用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感悟,而是采用朗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 每读一遍提出不同要求,这样由浅入深通过“读”把感情主旨等主要问题解决了,从 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3、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课文内容充满趣味,理解文意不难。新课标要求尽量避免 讲到用法,着重放在积累词语、人文体验上,所以避免搞通译。一定要当堂成诵,分段进行较好,让学生自己选择背得最好的一段来试背,有助于提高背诵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引用古诗导入新课 齐读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作者把月亮想象成了“白玉盘”“ 瑶台镜”,这是作者对朗月的美好感受,但“白玉 盘”“ 瑶台镜”都已不是“朗月”本身,这种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我们称之为“物 外之趣”。今天我们共同来体味清代文学家沈复在童稚时代的这种乐趣。 [“物外之趣”是课文的关键语,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又不易理解。导入课文时借 阐述“白玉盘”“ 瑶台镜”与“朗月”关系的时机解释“物外之趣”,这样就在形象中比较 通俗易懂地理解了抽象概念,为整体把握文意奠定了基础。] [提示]“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 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 识和审美情趣。 二、课文学习分层朗读

七年级上语文文常整理及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大全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9.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31.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初一语文上册:《童趣》重要知识点

初一语文上册:《童趣》重要知识点导读: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zhì拟nǐ作藐miǎo小鹤唳lì怡yí然土砾lì壑hè癞lài虾há蟆ma 2.解释下面的词。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3)鹤唳云端唳:鸟鸣。 (4)以土砾凸者为丘砾:瓦砾、小石块。 (5)以丛草为林林:树林。 (6)兴正浓兴:兴趣。 (7)方出神方:正。 (8)驱之别院驱:赶。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项为之强强通僵解释为僵硬 4.本课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两至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1)成语:明察秋毫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 (2)成语:怡然自得意思是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成语:庞然大物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点拨:注意“藐”“壑”等字笔画较多。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夏日的蚊子声音像雷鸣,我自己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4)见二虫斗草间。 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 三、重点段 请默写《童趣》一文中作者叙述童年趣事“观蚊如鹤”一段。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童趣词类活用

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童趣词类活用 关于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童趣词类活用 本文作者追忆了童年生活中细致观察景物的奇趣,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鞭数十(“鞭”,鞭子,这里活用名词作动词,“木棍打”的意思。) 果然鹤也(“鹤”,白鹤,这里活用名词作动词,“变成白鹤”的意思。) 一词多义 1 观:①昂首观之〔看〕②作青云白鹤观〔...的景象〕 2 察:①明察秋毫〔看〕②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3 时:①余忆童稚时〔时候〕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4 以:①徐喷以烟〔用〕②以丛草为林〔把〕 5 为:①项为之强〔因为...而...〕②以丛草为林〔当作〕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6 之:①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②物外之趣〔助词,的〕③心之所向〔助词。无意〕④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两只小虫斗草〕⑤项为之强〔代词,指看蚊子〕⑥驱之别院〔代词,指癞蛤蟆〕7.见藐小之物(的) 7 其∶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微小物〕②蹲其身〔代词,指我〕③神游其中(在,代词) 8 神:①定神细视〔精神〕②神游其中〔想象〕 总结: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诸葛亮策略 【—解题技巧之诸葛亮策略】,怎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而要为四处奔走,无固定的地盘的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主要

有以下几个原因: 1.虽然曹操实力最强,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谋士,如投其帐下,难以其施展才能。同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士人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在许多汉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为汉臣相实为汉贼。道不同不相为谋,诸葛亮自然不肯为其出谋划策。 2.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同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3.刘备在当时虽无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荆州刘表,但自起兵以来,虽屡经挫败,壮心不已,为时人所敬重。就连曹操也认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可以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效法高祖刘邦,成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真正的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抱负。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隆中对》踌躇满志,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战略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此时刘备正依附于荆州牧刘表门下,尽管刘表以宗室之谊对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让刘备所部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但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并不甘心寄人篱下,急切地盼望壮大实力,以求能实现其逐鹿中原的大志。刘备对诸葛亮其人是早有所闻,据《襄阳记》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因此,当徐庶力荐诸葛亮时说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四十七岁的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五篇】

第1課在山的那一邊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癡chī想誘yòu惑喧xuān騰 點撥:不要把"誘"誤讀成xiù。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huàn)幻想(shùn)瞬間(níng)凝成 3.解詞。 (1)隱秘:隱蔽,不外露。 (2)一瞬間:一眨眼之間。 4.詩中的"山"指的是困難、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點句子 1.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幹的心靈。 三、文學常識 1.《在山的那邊》的作者是王家新 2.從表達方式和內容看,詩歌分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三種,《在山的那邊》屬於哲理詩。 第2課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啜chuò泣納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

顫chàn抖悶mēn熱屢lǚ次。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訓(jiè)誡瘦骨(línxún)嶙峋 小心(yìyì)翼翼(sǒng)聳立 3.解詞。 (1)納罕:驚奇,詫異。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點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麵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 (點撥:本句是主旨句,含義深刻。) 三、文學常識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 第3課生命生命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tà庸碌lù小憩qì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sāo)騷擾(gū)辜負 3.解詞。 (1)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肅然起敬:由於受感動而產生恭敬和欽佩之情。

文言文《童趣》拼音

文言文《童趣》拼音 1. 文言文《童趣》用汉语拼音怎么表示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yu yi tong zhi shi ,neng zhang mu dui ri ,ming cha qiu hao,jian mian xiao zhi wu bi xi cha qi wen li, 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 gu shi you wu wai zhi qu .xia wen cheng lei,si ni zuo qun he wu yu kong zhong,xin zhi suo qiang,ze 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 huo qian huo bai,guo ran he ye;ang shou guan zhi,xiang wei zhi jiang.you liu wen yu su zhang 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 zhong,xu peng yi yang,shi zhi chong yan er fei ming,zuo qing yun bai he guan,guo ru he li yun 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 duan,wei zhi yi ran chen kuai.yu chang yu tu qiang `ao tu chu,hua tai xiao cao cong za chu,dong qi 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 shen,shi yu tai qi;ding shen xi shi,yi cong cao wei lin,yi chong yi wei shou,yi tu li `ao zhe wei qiu,ao 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 zhe wei he,shen you qi zhong, yi ran zi de.yi ri,jian er chong dou cao jian,guan zhi,xing zheng nong,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 hu you pang ran da wu,ba sha dao shu er lai,gai yi lai ha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归纳精选(8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归纳精选(8篇) 初一的学生需要重点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归纳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归纳精选篇1 以成语为例作系统复习:成语练习(涵盖30篇课文) 高不可( ) 瘦骨( )峋头晕目( ) 酣畅淋( ) 灰心( )气 擎天( )地昂然( )立肃然起( ) 浮想联( ) 生机( )然 忍( )不禁仙露琼( ) 端庄淑( ) 明察秋( ) 夏蚊成( ) 鹤( )云端 ( )然自得 ( )然大物布衣( )食绝处( )生 ( )子回头 ( )终生问心无( ) 繁( )急管冉冉( )起 红灯绿( ) 玲珑( )透 ( )体而微不可( )灭 ( )无为 举( )无双险象( )生突如( )来阴晴( )缺心痛如( ) 得失之( ) 多( )善感天灾人( ) ( )国他乡坚韧不( ) 专心致( ) 获益( )浅 ( )然长逝坚持不( ) 任重( )远 呼朋( )伴抖( )精神花枝招( ) 德高( )重波光( )灭 返老( )童津津( )道化为( )有 ( )然潜行 ( )古不息 海枯石( ) 日转星( ) 满( )而归初三弱肉强( ) 惊慌失( ) 惊心动( ) 一( )孤舟碧瓦飞( ) ( )在目 黯然缥( ) 恍然大( ) 苦心孤( ) 水波荡( ) 各得其( ) 不可救( ) 随声( )和 ( )人听闻莽莽( ) ( )开眼笑 兴高( )烈神( )广大踉踉( ) 爱( )虚荣智子( )邻 ( )翁失马老骥伏( ) ( )在千里烈士( )年壮心不( ) 曲( )通幽老态( )钟白( )过隙 ( )而不舍期期( ) ( )然泪下迫不( )待遐( )闻名公正不( ) 浅尝( )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 第一单元整理复习 一、作家作品: 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作者小思,香港作家。《贝壳》作者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 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二、重点字词: 痴想(chī)隐秘(mì)凝成(níng)诱惑(yòu)喧腾(xuān)瞬间(shùn)训诫(jiè)嶙峋(xún)啜泣(chuò)纳罕(hǎn)耸立(sǒng)迂回(yū)收敛(liǎn)聒噪(guō)宽恕(shù)卑微(bēi)零落(líng)迸溅(bèng)伶仃(dīng)繁密(mì)伫立(zhù)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忍俊不禁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盘虬卧龙鹤唳云端怡然自得 三、《童趣》知识点归类: 1、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2、古今异义:见藐小微物“藐小”古义:细小;今义:微小。 3、一词多义: 为:①项为之强(介词:因为)②以丛林为林(动词:作为,当作)③二虫尽为所吞(介词:被) 4、词类活用: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 第二单元整理复习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异读字、易错字辨析。 ①异读字(注音并组词) 落()折 ()累() ()() () ()() () 扒()载 ()省() ()() () ②易错字 诅咒丰硕缀连倔强渲染洗濯寂寥玷 污蜕化 堕落贪婪雏形孵化嬉戏金窖抢劫禀 告掳去 奢望蹂躏柚子牙龈沉甸甸 碌碌终生夜幕降临繁弦急管果实累累不可磨灭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多姿多彩虚度年华阴晴圆缺举世无双险象跌生 慧心未泯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得失之患心旷神怡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获益匪浅猝然长逝死而后已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 ③字词积累:

有关初一语文上册课本知识点归纳精选

有关初一语文上册课本知识点归 纳精选 初一语文上册课本知识点归纳 一、词汇积累 痴想隐秘凝成喧腾一瞬间啜泣纳罕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骚扰小憩 糟蹋庸碌擎天撼地迸溅伫立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 缀连倔强洗濯玷污诅咒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玲珑剔透具体而微慧心 嬉戏闲适禀告厄运心旷神怡险象迭生执著鞭策奢望蹂躏猝然长逝 酝酿黄晕抖擞镶水藻贮蓄澄清逝川湛蓝唱和玄奥犬吠凝神 津津乐道丁丁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竦峙澹澹骸骨葱茏 峰峦预兆一霎间狩猎喑哑静谧窸窣开膛破肚海域一叶孤舟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直接霄汉黯然缥缈一切乌有丫杈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什物惊惶 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攥逮怦怦寒颤嫩芽霎时水波粼粼

罗摩衍那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至爱炫耀称职妥当头衔爵士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缥缈笼罩疏星女娲澄澈莽莽榛榛嬉戏哞哞潺潺孪生痒酥踉踉跄跄 二、课文理解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欲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梳理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梳理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①《观沧海》魏武帝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庙号太祖。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这首诗通过抓住环境和季节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了钱塘湖的早春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④《西江月》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代表作有《稼轩长短句》。 这首词通过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了作者的闲适心情。词的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大戏剧家、散曲家。 初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出版诗集:《纪念》、《游动悬崖》。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3.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莫顿·亨特:作家,心理学家。代表作:《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4.《童趣》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5.《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 6.《论语》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 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shùn) 瞬间(níng)凝成 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 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纳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 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 诫瘦骨(lín xún) 嶙峋 小心(yìyì) 翼翼(sǒng) 耸立 3.解词。 (1) 纳罕:惊奇,诧异。 (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 tà庸碌lù 小憩q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 骚扰(gū) 辜负

3.解词。 (1)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 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 应许:答应。 二、重点句子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三、文学常识 《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第4课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pù布迸bèng溅忍俊不禁jīn 盘虬qiú卧龙伶仃líng dīng绽zhàn放 穗suì伫zhù立仙露琼浆qióng 沉浸jìn 2.解词。 (1)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二、重点句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