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

大批外伤现场检伤分类

现场检伤、分类得目得就是合理利用事件现场有限得医疗救援人力、物力,对大量伤病者进行及时有效得检查、处置,挽救尽可能多得生命,最大限度减轻伤残程度,以及安全、迅速将全部患者转运到有条件进一步治疗得医院。如果现场伤病员不多,且有充足得医疗救护力量,应对所有伤员同时进行检查、处理。如现场伤病员太多,又没有足够得医疗救护人力、物力时,必须先对全部伤病员进行快速检伤、分类,确定哪些有生命危险应最先获得救治,哪些可暂不救治,哪些即使立即救治也无法挽回其生命而不得不暂缓救治。

1现场检伤分类注意事项

a 最先到达现场得医护人员应尽快进行检伤、分类并由具有一定创伤救治经验得高年资医生最后确定检伤结果。

b检伤人员须时刻关注全体伤病员,而不就是仅检查、救治某个危重伤病员,应处理好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得关系。

c伤情检查应认真、迅速方法应简单、易行、

d 现场检伤、分类得主要目得就是救命重点不就是受伤种类与机制而就是创伤危及生命得严重程度与致命性合并症。

e对危重伤病患者需要在不同得时段由初检人员反复检查、记录并对比前后检查结果。通常在患者完成初检并接受了早期急救处置、脱离危险境地进入“伤员处理站”时应进行复检。复检对于昏迷、聋哑或小儿伤病员更为需要。初检应注重发现危及生命得征象病情相对稳定后得复检可按系统或解剖分区进行检查,复检后还应根据最新

获得得病情资料重新分类并相应采取更为恰当得处理方法。对伤病员进行复检时,还应该将其性别、年龄、一般健康状况及既往疾病等因素考虑在内。

f检伤时应选择合适得检查方式尽量减少翻动伤病者得次数

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如脊柱损伤后不正确翻身造成医源性脊髓损伤)。还应注意检伤不就是目得不必在现场强求彻底完成如检伤与抢救发生冲突时应以抢救为先。

g 检伤中应重视检查那些“不声不响"、反应迟钝得伤病患者,因其多为真正得危重患者、

h双侧对比就是检查伤病患者得简单有效方法之一、如在检查中发现双侧肢体出现感觉、运动、颜色或形态不一致,应高度怀疑有损伤存在得可能。

2。现场早期检伤方法

目前现场群体性检伤通常采用“五步检伤法”与“简明检伤分类法”前者强调检查内容,后者将检伤与分类一步完成。

“五步检伤法”得内容: 气道检查首先判定呼吸道就是否通畅、有无舌后坠、口咽气管异物梗阻或颜面部及下颌骨折,并采取相应保持气道通畅。呼吸情况观察就是否有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呼吸深浅或胸廓起伏程度、双侧呼吸运动对称性、双侧呼吸音比较以及患者口唇颜色等、如疑有呼吸停止、张力性气胸或连枷胸存在,须立即给予人工呼吸、穿刺减压或胸廓固定。循环情况检查桡、股、颈动脉搏动如可触及则收缩压估计分别为10.7kP左右、检查甲床

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正常为2秒钟)以及有无活动性大出血。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有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异常、昏迷程度评分。充分暴露检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短暂解开或脱去伤病员衣服充分暴露身体各部进行望、触、叩、听等检查以便发现危及生命或正在发展为危及生命得严重损伤、“简明检伤分类法”

此法可快捷地将伤员分类最适于初步检伤。目前被很多国家与地区采用、通常分四步行动能力检查对行动自如得患者先引导到轻伤接收站暂不进行处理或仅提供敷料、绷带等让其自行包扎皮肤挫伤及小裂伤等通常不需要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治疗、但其中仍然有个别患者可能有潜在得重伤或可能发展为重伤得伤情故需复检判定、呼吸检查对不能行走得患者进行呼吸检查之前须打开气道(注意保护颈椎可采用提颌法或改良推颌法尽量不让头部后仰)、检查呼吸须采用“一听、二瞧、三感觉”得标准方法。无呼吸得患者标示黑标,暂不处理。存在自主呼吸但呼吸次数每分钟超过30次或少于6次者标示红标,属于危重患者,需优先处理。每分钟呼吸6-30次者可开始第三步检伤——血液循环状况检查、循环检查患者血液循环得迅速检查可以简单通过触及桡动脉搏动与观察甲床毛细血管复充盈时间来完成。搏动存在并复充盈时间<2秒者为循环良好,可以进行下一步检查,搏动不存在且复充盈时间>2秒者为循环衰竭得危重症患者,标红标并优先进行救治,并需立即检查就是否有活动性大出血并给予有效止血及补液处理。意识状态

判断伤病者得意识状态前,应先检查其就是否有头部外伤,然后简单询问并命令其做诸如张口、睁眼、抬手等动作。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进行指令动作者多为危重患者,应标示红标并予以优先处理。能回答问题、进行指令动作者可初步列为轻症患者,标示绿标,暂不予处置。但需警惕其虽轻伤但隐藏内脏得严重损伤或逐渐发展为重伤得可能性。院前评价指数、创伤评分法或创伤指数及昏迷分级法均就是着重从生理学角度评价创伤得严重程度、尤其就是观察人体对创伤得生理与病理反应,这有利于确定创伤对伤病员生命威胁得程度,并可供复检时得参考。

3.现场检伤后得分类

根据检伤结果,通常可将伤病者分成四类,并分别标示不同得醒目颜色并按先后予以处置。按国际惯例,一般可将伤病者分为危重症患者标红色,应优先处置、转运、重症患者标黄色标,次优先处置、转运。轻症患者标绿色标,可延期处置、转运。濒死或死亡者标黑色标可暂不做处置。危重症患者,有危及生命得严重损伤。如窒息、活动性大出血及休克、开放性气胸、内脏溢出或大于体表面积30%-50%得Ⅲ度与Ⅱ度烧、烫伤等。经适当得紧急医疗处置能够获救,应立即标示红标。

在现场先简单处理致命伤、控制大出血、支持呼吸等然后优先予以转运、尽快手术治疗。重症患者,有严重损伤,如不伴呼吸衰竭得胸部外伤、不伴大出血休克得腹部外伤、不伴意识障碍得头部外伤、伴或不伴脊髓损伤得脊柱骨折等,经紧急救治后生命体征或伤情可暂

时稳定,应标示黄标,并进行现场处理、次优先转运及急诊手术治疗。轻症患者无严重损伤,如软组织挫伤、轻度烧烫、伤等现场无需特殊治疗,一般可自行处理,应标示绿标,并根据现场条件可稍延迟转运、濒死或死亡者遭受致命性损伤,如严重毁损性颅脑外伤伴脑组织大部外露、大面积重度烧伤合并头、胸、腹严重损伤等呼吸、心跳已停止且超过12分钟未给予心肺复苏救治,即使再进行急救也必然死亡,或因头、胸、腹严重外伤而无法实施心肺复苏救治,应标示黑标,停放在特定区域,并妥善保存其所有物品以备后期查验。4)特殊类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检伤分类要点除一般创伤外其她诸如中毒、放射、淹溺、烧烫伤、爆震以及一些特殊类别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短时出现大批复合伤病员,致伤因素复杂多样这种情况得现场检伤分类有一定得特殊性,值得注意如下要点。

检伤分类制度

金湖县中医院检伤分类制度 1.检伤分类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救治时效,避免因现场混乱等其他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残疾或死亡。 2.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轻伤、中度伤、重伤与死亡,统一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识,必须遵循下列的救治顺序: (1)第一优先重伤员(红色标识) (2)其次优先中度伤员(黄色标识) (3)延期处理轻伤员(绿色或者蓝色标识) (4)最后处理死亡遗体(黑色标识) 3. 实施现场检伤分类的分检人员,应当由急救经验丰富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检伤评估每个伤员必须在5~10秒钟内完成,当进行了初步的“检伤分类”后,必须在每一位甄别后的伤员身上,立即作出分类标志,即边分类边标识,同步完成,以防止差错、提高效率。完成检伤分类后,由参加急救的医护人员按伤情标识给予相应的顺序处理。 4.检伤分类标志国际通行采用“伤情识别卡”。伤情识别卡可用不同材料制作,必须采用国际公认的四色系统颜色(如前所述)加以显著区别,整张卡片用一种纯颜色明显标示;卡片上必须记录伤员的重要资料,格式化打勾选择伤情和注明检伤评分分值;卡片一式两联、预先编好号码(两联同号),一联挂在每一位伤员身体的醒目部位,另一联现场留底方便统计。

5.标签一定要配置在伤病员身体明显部位,以清楚明白地告知现场的救护人员,避免因现场忙乱,伤病人较多,以及抢救人员及装备不足等情况下,遗漏了危重的“第一优先”的积极抢救;或者有限的医疗资源抢救力量用在并非急迫需要抢救的伤病员身上,而真正急需者得不到优先。同时,对神志清醒的伤病人,救护人还应嘱咐伤病人注意事项,以使伤病人必要时据此提醒救护人员及交接后接收医疗机构人员。 6.检伤分类的同时,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灾害现场的登记和统计工作,边分类边登记,最好采用一式两联并编号的伤情识别卡进行统计。现场登记有利于准确统计伤亡人数和伤情程度,正确掌握伤员的转送去向与分流人数,以便及时汇报伤情,有效地组织调度医疗救援力量。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定稿--成教急救护理题库(漳州)

急救护理复习题 单选题 1.EMSS包括( D ) A.院前急救 B.院内急诊科 C.ICU、CCU D.以上都对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包括( D ) A.院前急救 B.院内急诊科 C.ICU、CCU D.以上都对 3.为病人脱衣服时应( B ) A.先脱患侧,再脱健侧 B.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C.以上两项都对 D.以上两项都不对 4.在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 C )的工作量最大。 A.院前急救 B.急诊 C.ICU D.CCU 5.拥有( C )人口的地区应设立一个院前急救中心(站)。 A.10万 B.20万 C.30万 D.40万 6.院前急救工作的特点是以( B )为主 A.病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心肺复苏 D.综合疗法 7.院前急救三点一线的呼叫网络顺序是 ( B ) A.急诊科一急救中心-急救现场 B.急救中心-急救现场-急诊科 C.急救现场.急救中心-急诊科 D.急救现场一急诊科.急救中心 8.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 B ) A.通讯、救护车和监护仪器 B.通讯、运输和急救技术 C.通讯、救护车和医护人员 D.救护车、急救技术和医护人员 9.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不包括( A ) A.管理 B.通讯 C.运输 D.急救技术 10.院前急救的主要特点( C ) A.紧急、快速 B.现代化通讯 C.急和救 D.基本生命支持11.院前急救的特点不包括( B ) A.突发性 B.原则性 C.紧迫性 D.灵活性 12.院前急救体格检查的顺序是( B ) A.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测量生命体征、全面体检 B.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全面体检 C.全面体检、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 D.测量生命体征、全面体检、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 13.不应佩戴红色检伤分类标志的伤员为( B ) A.严重腹部创伤 B.下肢骨折 C.严重出血 D.昏迷 14.请指出在检伤分类时,下列伤情需佩戴绿色标志的是( C ) A.昏迷 B.死亡 C.扭伤 D.严重挤压伤 15.请指出在检伤分类时,下列伤情需佩戴绿色标志的是( C ) A.昏迷 B.死亡 C.手部烧伤 D.严重挤压伤 16.脑外伤、严重挤压伤的伤员应佩戴的伤检分类标志是( B ) A.红色 B.绿色 C.黑名 D.黑色 17.休克病人应佩戴( B ) 检伤分类标志 A.绿色 B.红色 C.黑色 D.黄色 18.窒息病人应佩戴( B ) 检伤分类标志

急诊检伤分类标准

急诊检伤分类标准 一、I级(危急)立即处理。 (1)成人:心跳或呼吸停止、插有气管内管或胸管、呼吸窘迫、内出血无法控制、昏迷、抽搐不止、吸入性伤害或发绀、中毒危及生命、收缩压≤80mmHg 或≥220 mmHg及体温≥41℃或≤32℃、严重创伤、灼伤等生命征象危极者。 (2)小儿(14岁以下之间的婴幼儿与孩童)心跳或呼吸停止、插有气管内管或胸管、内出血无法控制、昏迷、抽搐不止、吸入性伤害或发绀、呼吸窘迫有明显胸凹、发烧合并有出血点、中毒危及生命、免疫不全的发烧(>38.5℃)、脱水>10%等生命征象危极者。 二、II级(危重)5~10分钟内处理。 (1)成人:突发性神经学症状、头痛、腹痛、背痛、腰痛症状严重、急性尿滞留、晕眩严重、昏厥但意识恢复、胸痛原因不明、疑有骨折、小的开放性伤口、收缩压介于220mmHg 及180 mmHg之间、体温介于39~40℃或32~35℃之间、自杀行为或倾向等生命征象不稳定者。 (2)小儿:抽搐已停止、突发性神经学症状、嗜睡或哭闹不安但刺激有反应、头痛、腹泻或其他部位疼痛严重、有出血倾向者、心律不齐但血压正常、明显上吐下泻有脱水之虞、误食异物或药品或其他物质,有潜在危险性等生命征象不稳定者。 三、III级(紧急)30分钟内处理。 (1)成人:黑便、吐血、咳血但生命征象稳定着,抽搐已停止、头痛、腹痛、背痛、腰痛、关节疼痛合乎急诊条件者、服药过量但意识清醒、血尿或肾结石绞痛、皮肤疹症状严重、无伤口之软组织伤害、动物抓伤等患者。 (2)小儿:不在I级、II级之内合乎急诊条件者。 四、IV级(不紧急/非急诊) 不符合急诊条件,可延后处理或劝说去看门诊。

第四版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章第三章试题

2018年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第三章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题1分,共70分) 1.1936年,()最早建立EMSS A.日本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E.英国 2.为保证EMSS,护士应围绕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A.紧急救援 B.危重症救护 C.现场急救 D.医院抢救 E.灾害救援 3.哪项不是各种抢救药品、物品的“四定”() A.定数量 B.定地点 C.定人管理 D.定期检查 E.定期消毒 4.急诊患者的病情分为“四级”,Ⅱ级是指() A.濒危患者 B.急症患者 C.危重患者 D.非急症患者 E.轻症患者 5.急诊特殊患者应建立使用()作为身份识别的标示制度 A.床号 B.姓名 C.住院号 D.腕带 E.门诊ID号 6.ICU的布局设置中医师:床位数为() A.0.9:1以上 B.0.8:1以上 C.0.7:1以上 D.1:1以上 E.0.6:1以上 7.ICU的布局设置中护士:床位数为() A.(3~3.5):1以上 B.(1.5~2):1以上 C.(2~3):1以上 D.(2.3~3):1以上 E.(2.5~3):1以上 8.ICU的转出指征() A.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未纠正 B.病情处于急性状态 C.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等内分泌危象 D.患者不能从继续加强监护治疗中获益 E.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 9.多学科团队合作(MDT)由()以上相关学科,相对固定的专家组成工作团队,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时、定址的会议,提出科学,合理意见的临床诊治模式。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E.五个 10.下列哪项不是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A.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B.优化急诊工作流程 C.实行分级分区就诊 D.加强人员管理 E.定期评价与反馈 11.下列哪项不是ICU收治对象() A.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患者 B.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 C.脏器移植术后病情稳定者 D.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等内分泌危象者 E.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

2016年下半年面授考试课程-《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题

《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新黄金时间” 3.急诊分诊 4.毒蕈碱样症状 5.首诊负责制 6.灾难 7.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8.急诊分诊 9.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10.淹溺 二、简答题 1.试述ICU的收治范围(8分) 2.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6分) 3.CO中毒患者使用高压氧疗的进舱前护理。(10分) 4. 灾难或突发事件现场检伤分类时遵循的原则(6分)

5.溺水患者的倒水处理(8分) 三、论述题 1.什么是心肺脑复苏?请叙述其中基础生命支持(BLS)部分。(20分) 2.试述急性中毒的救治护理原则。(20分) 3.试述ICU的感染控制(15分) 4.试述五级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的定义、标识及安全候诊时间。(15分)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 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2.“新黄金时间”:是严重创伤救治目前公认并强调的新理念。指从患者创伤发生到 确定性救治的时间。目的是缩短创伤至手术时间或被送到ICU的时间,实现“早期 确定性救治”。 3.急诊分诊:是指对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分类,确定就诊的 优先次序,使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与护 理的过程。亦称分流(stream)。 4.毒蕈碱样症状:这组症状出现最早,主要为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平滑肌痉挛和腺 体分泌增多。平滑肌痉挛: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腺体分泌增加:流泪、出汗、流涕、流涎、气道分泌物增多、肺部湿罗音、肺水肿;患者可有心率减慢,此类症状可用阿托品对抗。 5.首诊负责制:第一位接诊医生对其接诊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6.灾难:是对一个社区或社会功能的严重破坏,包括人员、物资、经济或环境的损失 和影响,这些影响超过了受灾社区或社会应用本身资源应对的能力。 7.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 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8.分诊:急诊分诊(triage)是指对患者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 与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使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 获得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亦称分流(stream)。 9.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或现场急救。通过迅速判断心 肺功能停止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达到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的目的,延长机 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关键步骤包括: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早期 心肺复苏和快速除颤终止室颤。 10.淹溺: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淤泥、杂草等物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 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机体处于危 急状态的急危病症称为淹溺。 二、简答题 1.ICU患者的收治范围(共10分)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 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2分)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 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2分)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 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2分)

检伤分类法 START 伤情识别(卡)[优质参考]

检伤分类法「START」 第一步 将可自行移动或轻伤之伤员集中在指定地点并系上绿色牌子第三优先 第二步 评估呼吸无呼吸而死亡者系上黑色牌子死亡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每分钟少于三十次者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呼吸每分钟大于三十次者进入第三步评估。第三步 评估循环无脉搏或桡动脉微弱末梢血流回充时间大于二秒者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末梢血流回充时间小于二秒者有脉搏者进入第四步评估。 第四步 评估意识不能听指令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反之可听从简单指令者系上黄色牌子第二优先。 因此灾难现场救治优先级依检伤分类分为四级以颜色区分第一优先红色第二优先黄色第三优先绿色最不优先黑色。在灾难现场与医院急诊处检伤处理最大的不同是在医院以无生命征象者为处理优先级而灾难现场则否。但不管是何种检伤方式皆是希望透过检伤分类能将有限的医疗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最有效地运用使病患能最恰当、最快速得到所需的医疗。 常用的方法为START Simple简单 Triage检伤分类 And和 Rapid快速 Treatment治疗亦即以呼吸状况、循环状况和意识状况来评估病患。 ●呼吸状况 ◆无死亡评估下一位病人。 ◆30/分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30/分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循环状况 ◆微血管充填时间回复大于二秒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微血管充填时间回复小于二秒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颈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搏动摸不到时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颈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可摸到搏动时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意识状况 ◆不能听指令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能听指令延迟处理评估下一位病人。 ◆如果病人意识不清 ▓小心颈椎打开呼吸道。 ▓检查是否有呼吸。 ▓如有→保持呼吸道通畅姿势有大出血立即止血。 ▓如无→检查有无呼吸道堵塞无则检查查下一位病人如有给予哈姆立克急救法。 ●检伤分类时之紧急救护 ◆呼吸道通畅用物品垫在头或颈下小心颈椎。 ◆控制出血敷料加压。 ◆循环支持头低脚高姿势。 ◆伤口处理视情况。 ◆骨折处理视情况。 ●救治优先级及检伤分类牌 ◆第一优先红色牌。 ◆第二优先黄色牌。 ◆第三优先绿色牌。

检伤分类

大批外伤现场检伤分类现场检伤、分类的目的是合理利用事件现场有限的医疗救援人力、物力,对大量伤病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处置,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最大限度减轻伤残程度,以及安全、迅速将全部患者转运到有条件进一步治疗的医院。如果现场伤病员不多,且有充足的医疗救护力量,应对所有伤员同时进行检查、处理。如现场伤病员太多,又没有足够的医疗救护人力、物力时,必须先对全部伤病员进行快速检伤、分类,确定哪些有生命危险应最先获得救治,哪些可暂不救治,哪些即使立即救治也无法挽回其生命而不得不暂缓救治。 1现场检伤分类注意事项 a 最先到达现场的医护人员应尽快进行检伤、分类并由具有一定创伤救治经验的高年资医生最后确定检伤结果。 b 检伤人员须时刻关注全体伤病员,而不是仅检查、救治某个危重伤病员,应处理好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c 伤情检查应认真、迅速方法应简单、易行。 d 现场检伤、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救命重点不是受伤种类和机制 而是创伤危及生命的严重程度和致命性合并症。 e 对危重伤病患者需要在不同的时段由初检人员反复检查、记录并对比前后检查结果。通常在患者完成初检并接受了早期急救处置、脱离危险境地进入“伤员处理站”时应进行复检。复检对于昏迷、聋哑或小儿伤病员更为需要。初检应注重发现危及生命的征象病情相对稳定后的复检可按系统或解剖分区进行检查,复检后还应根据最新获

得的病情资料重新分类并相应采取更为恰当的处理方法。对伤病员进行复检时,还应该将其性别、年龄、一般健康状况及既往疾病等因素考虑在内。 f 检伤时应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尽量减少翻动伤病者的次数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如脊柱损伤后不正确翻身造成医源性脊髓损伤)。还应注意检伤不是目的不必在现场强求彻底完成如检伤与抢救发生冲突时应以抢救为先。 g 检伤中应重视检查那些“不声不响”、反应迟钝的伤病患者,因其多为真正的危重患者。 h 双侧对比是检查伤病患者的简单有效方法之一。如在检查中发现双侧肢体出现感觉、运动、颜色或形态不一致,应高度怀疑有损伤存在的可能。 2.现场早期检伤方法 目前现场群体性检伤通常采用“五步检伤法”和“简明检伤分类法”前者强调检查内容,后者将检伤与分类一步完成。 “五步检伤法”的内容: 气道检查首先判定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舌后坠、口咽气管异物梗阻或颜面部及下颌骨折,并采取相应保持气道通畅。呼吸情况观察是否有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呼吸深浅或胸廓起伏程度、双侧呼吸运动对称性、双侧呼吸音比较以及患者口唇颜色等。如疑有呼吸停止、张力性气胸或连枷胸存在,须立即给予人工呼吸、穿刺减压或胸廓固定。循环情况检查桡、股、颈动脉搏动如可触及则收缩压估计分别为10.7kP 左右。检查甲床毛细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通则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通则 文章来源:中石油发布时间:2009/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通则 中油质安字〔2005〕40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对突发重大事件(事故)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应急预案是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通过风险预分析或现状分析,制定的总体预案或专项预案。 第三条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提高企事业单位(含股份公司地区公司,以下简称企业)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损失,保护国家、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企业正常生产,促进企业的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 第四条本通则主要侧重于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编制,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参照编制。第五条本通则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编制步骤 第六条编制准备 (一)成立编写小组 应急预案编制人员应由管理人员、各方面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 (二)制定编制计划 1.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计划; 2.明确人员职责,确定工作方案、进度; 3.对应急预案编制的必要性进行评估。 (三)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应做到详实、完整。包括但不限于: 1.国家、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法律、法规和标准; 2.地理、交通、气象、环境等基本情况; 3.区域平面布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分布,建(构)筑物布局,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4.生产工艺流程:物料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温度、压力、流速等工艺参数及控制条件; 5.生产设备装置:设施的性能、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高温高压设备、设施分布;常见故障与处理措施; 6.现场生产管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劳动组织、培训教育,过去曾发生的事故及危险状况;国内外同类企业曾发生的事故及应急处理方法。 7.医疗资源、消防资源、专业救援资源等可依托的应急救援基本状况(单位、人员、装备及可承担任务的能力、规模等)。 (四)初始评估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突发事件,进行系统风险分析,初步确定危险目标(风险预测结果)的类型、特点。包括但不限于: 1.可能由于危险物质或设备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场所(如井喷失控、民爆物品爆炸); 2.可能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氰化物、氯气等)泄漏的场所; 3.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活动; 4.海上作业施工活动;

急诊科的规范设置和管理规定

医院急诊科的规范设置和管理规定 指导思想: 急诊医学是一门对于急性的伤或病提供立即的评估、处置、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或死亡的专门学问,不单指危重病人,只要是突然发生的事件、事情,都是急诊医学的服务范畴,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属独立的二级临床学科。 以1983年卫生部做出医院建立急诊科的相关规定,和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为标志,急诊医学作为二级独立临床学科已有20余年历史,对我国急诊医学发展、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积极救治急性伤、病和应对突发事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病到医院看急诊在人民群众中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随着形势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请醒地意识到:从原规定颁布到目前20余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人民的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效地保障人民的健康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最显著的标志。由此可以看出原来的规定已远远不能指导当前快速发展的急诊医学和人文关怀的需求。为此,卫生部委托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组织医院管理专家、急诊医学专家共同起草一部新的“医院急诊科的规范设置和管理规定”,其根本遵旨是: 1、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医学科学发展的规律,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时俱进,使医院急诊科构建模式及管理模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 2、遵循“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到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诊病人能得到及时、方便、有效、安全、连续地服务,使危急重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转危为安,使病人满意、家属满意,政府满意。 3、本着有利于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急诊医疗资源,有利于医院各学科协调发展,有利于急诊医学学科的发展。

急危重症护理学学习指导.docx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 A、第一个早产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在我国,急诊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 A、1982年 B、1983年C 、1984 年 D 、 1985 年E、1986年 第二章 A1 型题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不包括() A、医院前的救护 B、到达急诊室后的处理 C 、转运途中的监护D、普通病房的护理 E、重症监护病房的加强护理 A 3 题型 (1~3 题共用题干) 病人刘某,在河中游泳时不慎溺水,查体:神志清楚,口含泥沙、河水,呼吸微弱,脉搏60次 / 分。 1 、在启动EMSS时,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 、立即呼叫120 等待呼叫B、立即头偏一侧,清除口腔异物 C 、立即胸外心脏按压D、叫人抬送医院 E、先联系其家人 2 、病人被送往医院急诊科后,最适合的监护措施是() A 、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B、无创血压监测 C 、心排出量监测D、神志瞳孔监测 E、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3 、病人转入ICU 继续治疗,在ICU 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A 、生理功能监测B、生命支持 C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D、手术治疗 E、防止并发症 第三章 A1 型题 1、关于急诊科的布局,下列哪项不正确() A、有专门的出入口通道 B、预检分诊出(台)设在急诊科入口最醒目的位置 C、清创室应紧靠外科诊疗室或与诊疗室成套间 D、抢救室应邻近急诊分诊处 E、为方便管理尽量设置一个出口 2、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 A、定人管理 B、定品种数量 C 、定期检查D、定放位置 E、外借时一定要登记 A2 型题 3、一日一辆公交车行驶至某大桥时突然发生爆炸事件,其中29位伤员被送至急诊科,值班护士第一步该走什么() A、立即准备外伤固定的器材 B、为休克病人开放静脉通道 C 、将病人安置至抢救室D、分诊分区就诊 E、报告护士长或总值班,启动灾难批量伤(病)员的应急预案 4、一位昏迷病人被家属送急诊科就诊,为提高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各种处置和治疗前同时使用两种病人身份识别方法 B、使用“腕带”做为身份识别的标识制度 C、让家属讲述病人姓名

危急重症护理学试题1

危急重症护理学试题2014.12.24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 1、现代危急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D.北欧脊髓灰质大流行期间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A.人工呼吸机B.血液透析机C.心电监护仪D.除颤仪E.输液泵 3、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 E.1974年 4、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专业学科?()A.20B.21C.22D.23E.24 5、1983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A.急诊医学B.院前急救医学C.灾害医学D.危急重症医学E.急救医学 6、在我国,急诊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E.1986年 7、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E.1986年 8、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A.上海中山医院B.北京协和医院C.广州珠江医院D.北京304医院E.四川华西医院 9、美国的急诊和危重症护士执照有效期通常为()A.1年B.3年C.5年D.10年E.终生 10、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始于()A.2002年B.2003年C.2004年D.2005年E.2006年 11、一个有效的院前急救组织必须具备一下标准,哪项除外()A.用最短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病人身边,根据具体病人转送到合适医院B.给病人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C.平时能满足该地区院前急救需求,灾害事件发生时应急能了强D.开展高水平的院前急救教学科研E.合理高水平和有效使用急救资源,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12、下列不属于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的是()A.独立型B.指挥型C.1984年D.1985年E.1986年 1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不包括()A.医院前的救护B.到达急诊室后的处理C.转运途中的监护D.普通病房的护理E.重症监护病房的加强护理 14、以下哪个国家最早组建EMSS()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E.中国 15、一综合医院急诊科接到卫生主管部门通知,某工地有20名工人因午饭后集体出现腹痛、呕吐、腹泻,需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该项任务属于医院急诊科的哪项主要任务()A.急诊、急救医疗B.普及急救知识C.科研D.教学培训E.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救治任务 16、以下病例不需启动EMSS的是()A.心肌梗死B.窒息C.休克、骨折D.乙型肝炎E.急腹症 17、关于急诊科的布局,下列哪项不正确()A.有专门的出入口通道B.预检分诊处设在急诊科入口最醒目的位置C.清创室应紧靠外科诊疗室或与诊疗室成套间D.抢救室应邻近急诊分诊处E.为方便管理尽量设置一个出口 18、下列不属于急救仪器的是()A.除颤器B.心电图机C.纤维胃镜D.电动洗胃机E.简易呼吸器 19、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A.定人管理B.定品种数量C.定期检查D.定位放置E.外借时一定要登记 20、急诊科人员编制,下列哪项错误()A.急诊留观室和急诊病房护士与病床之比为0.4:1 B.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护士与病床比为2.5-3:1 C.急诊病人与护士比例为10:1 D.科护士长1名,护士长1-2名E.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及护士若干名 21、ICU医疗辅助区域与医疗区域面积之比应达到()A.1:1以上B.0.5:以上C.1:1.5以上D.1.5:1以上E.5:1 22、ICU中央工作站设置于()A.通道一端B.医疗区域中央C.医疗区域一端D.病室中央E.辅助区域一端 23、关于ICU通道设置,以下正确的是()A. 设置单一通道供人员出入B.人员流动通道与物流通道可共同使用C.所有人员使用同一通道 D.所有物流使用同一通道E.人员流动通道与物流通道分开 24、我国ICU病房护士人数与床位数比例为()A. 0.4:1 B 1:1 C 2:1 D 2.5-3:1 E 5:1以上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格式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重要内容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六大要素。其编制的主要内容和格式为: 方针与原则 应急救援预案应有一明确的方针和原则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体现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同时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应急策划 应急策划是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础,是应急准备、响应的前提条件,同时它又是一个完整预案文件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煤矿的基本情况以及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分析等结果。 (1) 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煤矿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 (2) 危险分析、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分析结果应提供: ◎地理、人文、地质、气象等信息; ◎功能布局及交通情况; ◎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重大事故类别; ◎特定时段、季节影响; ◎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危险目标的确定。可选择对以下材料辨识的事故类别、综合分析的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目标: ◎重大危险装置、设施现状的安全评价报告;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 ◎其他。 (3) 资源分析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以及应急救援所需资源: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上级救援机构或相临煤矿可利用的资源 (4)法律法规要求法律法规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列出国家、省、市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以及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救援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编制预案的依据。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六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其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也作了相应规定。 应急准备 在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下列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依据煤矿重大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人。明确职责,主要职责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