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的认识

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综合能力的教育阶段,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值得我们深入

探讨和研究。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学前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尽管当时的学前教育并没有像现在

这样系统和规范,但在家长和家庭的教育下,孩子们也能够掌握一定

的知识和技能。到了近代,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学前教育理念,兴办

了一些幼儿园和托儿所,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9年新我国成立后,学前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的普及化

逐步实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得到了进

一步完善,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也层出不穷。

二、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国外的学前教育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有类似幼儿

园的教育机构。18世纪末,德国的弗罗贝尔提出了幼儿教育的“幼儿园”理念,奠定了现代学前教育的基础。此后,欧美国家相继建立起

了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各种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不断涌现。20世纪初,蒙特梭利、杜威等教育家的理念对世界范围内的学前教育产生

了深远影响,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中外学前教育在发展历程中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幼儿个体能力的培养,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前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和态度,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中外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也将更加关注儿童身心健康,更加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育,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丰富多彩,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前教育的发展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由于我国和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已经在上文中有所阐述,我们将在本节中重点探讨中外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学前教育个性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也将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每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特长,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挖掘和培养孩子们的个性,为其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将更加倾向于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孩子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的责任,家庭在其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未来,学前教育将更加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共育,家长将成为孩子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学校将与家庭密切协作,通过家园共育活动、家访、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使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和整合,为孩子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环境。

三、重视儿童身心健康

在未来,学前教育将更加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学前教育将注重培养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素养和情绪管理能力,教育者将更加注重儿童的情感需求,为

其提供更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探索科技与教育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科技与教育的

融合,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体验。教育者将更加积极地借

助互联网、智能设备、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家长和教育者也需

要关注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在科技与教育融合下学习,保证其健康的成

长和发展。

五、强调跨学科综合教育

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综合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和批判性思维。教育者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使孩子

们不仅能够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更能够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中运

用多学科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促进教育公平化

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化,特别关注弱势裙体的教育需求,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

机会的公平分配将成为学前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教育者将更加

注重公平教育的实践,减少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和区域之间的教育贫富差距,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家园共育、儿童身心健康、科技融合教育、跨学科综合教育和教育公平化。这些发展趋势将使学前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希望未来的学前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教育需求,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助力。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学前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儿童之家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的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在那里,她将最初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经过适当修改,运用于正常儿童,也取得巨大成功,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南京鼓楼幼稚园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前身鼓楼幼稚园,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幼儿园。 3.《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 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4.教育爱 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爱大致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对教育对象真诚的、全身

心的、无保留的关心与热爱。其二是提升学童价值,指教育者在奉献一段时日的教育爱后,获得可贵的成果,受教育对象不仅改掉各种不良习气,学会自尊自爱,而且乐于助人,乃至造福人类。 5.福禄倍尔幼儿园 1837年,福禄贝尔在图林根州的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动的机构(儿童游戏活动机构)"。在这里,他的教育思想和他设计的教学工具—-“恩物”在小部分孩子身上得到实践。后来,他把这个机构改名为幼儿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去观察、研究“自然的儿童”,真正了解儿童的本来面目,从而揭开生命发展的“秘密面纱”,探讨生命的“深刻真理”。其次,在真正了解和认识儿童的前提下,教师应成为儿童自我发展的“援助者”、优异环境的“创造者”。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除了消极的观察,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儿童,但这种引导并不是那种直接教给儿童方法和观念的传统做法,而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使儿童通过自己的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同时,教师应该阻止儿童的不良行为,免得危及儿童本人和其他儿童的发展。再次,教师应无限热爱儿童,献身教育事业,不断完善自己,以自己的完美形象作为儿童自我教育的榜样。 2.中国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儿童公有、儿童公育,即性质是公共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是对那个时代幼儿教育的最好描述。 (2)原始部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3)教育水平是原始的,教育还未从生产中分化出来,目的不明确,主要是 维持个体,保持种族。

学前教育史

1、比较蒙养院制度和蒙养园制度的异同:蒙养园在办园宗旨、课程、设备等方面与《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规定基本相同,仍然是强调辅助家庭教育,以封建道德涵养德性,办法仍是照搬日本的一套。唯有关于师资的规定,略有进步,它规定蒙养园保姆的资格和薪俸,应相当于国民学校教员的资格和薪俸。 2论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康有为早在1884年写的《礼运注》中,就提出了“人人教养于公产而不侍私产”的儿童公育思想。(1)他用较大篇幅披露了封建社会中家的种种罪恶和黑暗,认为一家人之间意见不和而强制的生活在一起,不符合平等自由的原则。(2)消灭家庭,解除封建伦常对人们的束缚,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是人得到自由平等,人人成为大同世界的公民,才能实现天下为公,太平大同,世界极乐(3)应由公立政府办理婚姻、生育、教养、医病、老死诸事。就儿童而言,他认为应当使父母对子女完全由政府控制“公养人而公教之”。(4)康有为主张对儿童实行公育,是服从于实现大同世界必须消灭家庭这一出发点的,尽管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他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及主张铲除封建社会最害人的宗法家族制度毕竟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性。 3近代康有为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的地位: 康有为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他的理想,虽然是永远实现不了的空想,却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某些合理因素,对我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地发展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都起了促进作用和奠基作用。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从开始产生起,便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在思想内容上,仍然是封建传统教育的延续。教会设立的幼稚园和师资培训机构占有一定地位,它们服务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目的,但在一定方面也为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借鉴。康有为是我国近代儿童公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他的儿童公育理想虽是实现不了的空想,但他为学前儿童构想的从胎教到幼教地公育体系,对以后学前教育和教育思想地发展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4《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矛盾之处:首先,关于蒙养院的地位。其次,关于蒙养院的师资。《章程》规定将蒙养院设置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利用两堂的乳媪和节妇以及谋生之贫妇权充蒙养院的师资,这种师资无疑是不称职的,因为:(1)育婴堂是收养弃婴和孤儿的场所,乳媪的职责就是喂养和照料孩子,他们基本是文盲。(2)敬节堂是收留寡妇的场所,封建的三从四德迫使这些妇女为其亡夫守节,从一而终,故冠之以“节妇”,节妇中识字者为数不多。此外,蒙养院的教育形式与内容实质矛盾。 5、“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前教育有什么影响: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给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此为背景的我国现代学前教育,因为有了新的借鉴,也从过去的主要学习日本转向主要学习欧美,并在探索和实践中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奠定了学前教育中国化和科学化的良好基础。“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批判了封建的旧文化和旧教育,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进步教育思想,从而也提高了人们对幼稚教育的认识,在科学和民主精神的鼓舞下,一批热心学前教育事业,爱国进步的教育家进行学前教育中国化和科学化的探索。他们先后创办了一些为平民,为工农等义务的或教育实验性质的幼稚园和幼稚师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的实验研究成果曾对我国20—40年代者30年中的学前教育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且极不平衡,仅局限于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特别是为工农子女而设的幼稚园极少,真正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学前教育事业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老解放区才得以蓬勃发展。 6、五四运动前后学前教育新思潮的产生: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杜威的“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在五四以后成为我国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二、反对封建的儿童观,主张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个性。当时,鲁迅、蔡元培、恽代英等人提出的儿童教育思想是这方面的代表。三、反对照搬外国经验,主张学前教育中国化。五四前后,陶行知、陈鹤琴等先后留美回国任教,开始着手进行使幼稚教育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实验研究。 7、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一、蔡元培五育并举地教育方针论。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蔡元培认为德育是完全人格教育的核心。美育即美感教育,蔡元培认为美育的作用在于“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总之,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地需要,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1古代希伯来:家庭教育以培养信仰为最重要的目标 2古代印度:在婆罗门的家庭中,儿童约在3~5岁经过剃度礼开始承受家庭教育 3斯巴达:尚武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灵魂,斯巴达式的训练始于儿童的诞生〔军事化教育〕 4柏拉图:创立阿加德米学园 5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儿童按年龄划分,教育顺应自然主;论儿童的年龄分期0~7岁体育7~14岁德育14~21岁理智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最早的教学法学者,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双语教育 7预成论:当妇女受孕时,一个极小的完全成型的人就被植于精子或卵子中,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与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8伊拉斯莫斯:《幼儿教育论》 9蒙田: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消化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能力〕教师的责任是用对道德的挚爱多于对道德的尊崇来充塞孩子的心 10康帕拉: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 11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世界图解》对后世影响最大,“泛智〞思想〔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开展〕集体教育形式-4~6岁儿童为对象的“母亲督导的班〞12英国政府的幼儿学校政策:国库补助政策,1840年8月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视学官首次发出关于幼儿学校检查项目的训令,这时幼儿学校才真正成了国库补助的对象 13伦克夫妇:1851年夫妇二人在英国设立德语幼儿园,1854年在伦敦举办了一次教育博览会,别劳夫人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了福禄培尔的恩物以与其他物品;在英国自引进福禄培尔幼儿园以后,幼儿教育的设施出现了“双轨制〞的局面 14奥柏林;开办编织学校的活动拉开了法国近代学前社会教育历史的序幕;至19世纪80年代法国已根本上确立起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在法国教育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织学校〔1770年创设〕15.托儿所运动:帕斯莱特、柯夏和马尔波是法国19世纪上半期开展的托儿所运动的著名人物;1826年帕斯特莱领导妇女会创办了法国最早的托儿所;柯夏主“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育 16.托儿所性质的转变:183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的特别视学官的规定》,提出视学官具有视察和监视托儿所的权利,这是法国政府正式管理托儿所的开端;1836年教育大臣布雷发出传阅文件,明确指出托儿所是公共教育部领导下的学校,这标志着法国托儿所性质的重大转变,即由面向贫民的慈善救济事业转向面对全体国民的国民教育事业;1837年法国政府发布了最早的有关托儿所管理和监视体系的规定,把法国的托儿所纳入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轨道 17:福禄培尔幼儿园方法的传入:由于19世纪中叶别劳夫人〔德国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的领袖〕的努力与法国政府的支持协助 18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确实立:1881年和1882年先后通过“第一费里法案〞“第二费里法案〞最终确立了法国初等教育“免费.义务.世俗化〞三位一体的原那么,原那么确实立为普与学前教育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前教育的世俗化;1881年8月2日的政令采用“母育学校〞这个名称并沿用至今,根据年龄开展阶段编班,政令的颁布意味着根本确立了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凯果玛: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托儿所改造为母育学校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她指出了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双重目的:社会目的和教育目的 20塞贡:为弱智儿童首创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着重感觉和运动神经的训练 21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由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舒尔兹于1855年在威斯康星州的瓦特镇创立的;1860年美国妇女伊利莎白•皮博迪在波士顿开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被美国人尊为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1868年在波士顿出现了美国的第一所幼儿师学校;1877年伦理文化社的领导人弗利克斯、阿德勒在纽约创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提纲 1、原始社会是中国儿童教育发展的初期,这个时期儿童教育的特点主要是:(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4)原始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模仿、口传身授,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教育。(最大的特点:公养公育) 2、保傅之教: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3、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4、三公:太保、太傅、太师的合成。“三公”对太子实施教育时有着明确的分工,其中,“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 5、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宋代的王应麟的《三字经》无名氏的《百家姓》 6、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提出了胎教作用的一个基本理论,即“外象内感”。“外象”是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是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外象内感”的意思是说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正确观点) 7、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固须早教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二、威严有慈 颜之推要求父母对子女威严有慈,慈严结合,但他对棍棒教育推崇备至,显然是不可取的。 三、均爱勿偏 颜之推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切记偏宠,不论子女聪慧与否,都应以同样的爱护与教育标准来对待。 四、应世经务 颜之推主张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 五、重视风化陶染 家长是儿童感情上最亲近的人,也是儿童心目中的权威,他们的言行常被儿童奉为金科玉律,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人,故为父母者必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风化:家庭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对年幼者的示范作用。

学前教育学之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第一节西方学前教育的产生以及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者 一、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注意者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目的是谋求儿童特别是社会下层出生的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幸福,这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 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标志这幼儿教育不再仅仅存在于家庭之中,而且还可以存在于 家庭之外,它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学前教育产生了。 二、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当属夸美纽斯。 (一)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是捷克注明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他 还提出一个理想的学制,这个学制设计从出生的儿童到24岁青年,共分为4级,每级6年。第一级为母育学校,包括儿童生活的头6年;第二级为小学,儿童就学年龄为6-12岁;第 三级为拉丁学校,就学年龄为12-18岁;第四级为大学,就学年龄是18-24岁。 这里的母育学校实际上就是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机构,夸美纽斯著有《母育学校》, 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主要代表作是《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 (二)卢梭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 一书中。卢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就是“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 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卢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卢梭根据儿童的发展将教育分为四段。第一阶段,从从出生到5岁,以身体养护为主;第二阶段为5到12岁,注意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第三阶段,从12岁到15岁,注重知识的教育;从第四阶段,从15岁到20岁,着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卢梭的教育阶段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与学前儿童是有关联的。卢梭认为儿童特别是 年幼儿童进行教育,其首要目的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 发展一致起来。 (三)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他于1837年,在德国的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 儿园”,拟定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内容和方法。 他认为,幼儿园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 与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福禄培尔认为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他详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发了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游戏是 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生活的圆圈,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和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与其游戏理论相适应,他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作业体系。“恩物”是幼儿 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 作活动。 福禄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等。 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第一个建立了公共 学前教育机构,但他没有建立一套幼儿教育理论体系,而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标准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限选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掌握中外主要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形成分析学前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并认识中外学前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基本掌握中外学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内容。 2.认识不同时期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的基本脉络,获得中外学前教育改革基本经验。 (二)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有比较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具有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的问题的能力;洋为中用,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三)思政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意识,同时感知教育家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和关心教育事业的热情,激发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课程要求及建议 (一)课程要求 1.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三个转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结合转变。把研究性学习、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案例教学、PBL教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课堂教学互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更好地改进教学。 (二)教学建议 1.课堂精讲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面对教材厚,内容多,课时少的实际,教师应抓住要点精讲,并精心设计开放性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充分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2.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教师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据此自学,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辨析。讨论、辨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谈体会”、“谈感受”、“谈难点”、“谈疑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案 第1课 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史》教案 课时分配表

2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可以了解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掌握中外主要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培养分析学前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学生】聆听、记录 传授新知(15 min)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课题,讲解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多媒体】播放“原始技术:钻木取火”短视频,使学生了解原始 社会的取火技术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1.生产劳动教育 2.道德和宗教教育 3.艺术教育 4.体格训练和军事教育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儿童公养公育 2.生产生活经验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 3.没有专职教师和专门的教育场所 4.教育手段以言传身教为主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 在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活动中,讲授与示范是经常采用的重要教 育方法。 长辈在向儿童传授生产劳动经验,讲述氏族公社的风俗习惯及儿 童应有的道德行为时,还常采用歌谣、故事、神话、舞蹈、游戏等生 动的形式。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理论讲 解、举例、播放 视频等教学方 式,让学生了解 原始社会的儿 童教育,开阔学 生的视野 课堂讨论(10 min) ⏹【教师】提出问题: 你认为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是由什么造成 的? ⏹【学生】思考、举手发言 通过课堂讨 论,加深学生对 原始社会儿童 教育的认识 3

4

(一)宫廷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宫廷是帝王的家庭,因此,宫廷学前教育是奴隶社会时期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宫廷教育的核心就是对未来帝王和诸侯的教育,尤其是未来帝王的素质能够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 就个人而言,宫廷教育是为了太子与世子的全面发展;就国家而言,宫廷教育是为了维护帝王家族的统治地位和专制权力,为了国家的安定和国民的生计。因此,宫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家庭学前教育,具有个体发展和社会政治发展的双重意义。 (二)宫廷学前教育制度 1.乳保教育制度 2.保傅教育制度 三、胎教的实施 【多媒体】播放“古代怎样的胎教可以出圣贤”短视频,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的胎教 我国的胎教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期,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西周是我国胎教理论产生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权力下移、经济下移,导致了学术下移和教育下移。此时,“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渐为民间所知、为世人所行。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课堂讨论(10 min) ⏹【教师】提出问题: 你觉得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思考、举手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奴隶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学前教育有 如下特点: 1.家庭承担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 经消失。 2.奴隶主贵族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利,学前儿童教育也仅限于奴隶 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 通过课堂讨 论,加深学生对 奴隶社会学前 教育的认识 5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四版课程心得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四版课程心得 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六、七岁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备。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这时期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喜欢发问,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天才儿童的诞生无不与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当然,学前教育也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不仅注重智力教育,更加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极重要性。在国内,不少教育家也指出:“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学前教育不能只注重儿童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他人相处。幼儿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

一样的天赋,不能以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一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孩子们各自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现代儿童观,不仅要重视对儿童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有个美好的“乐园”,可以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 二、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实现自我突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花再多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时间。平时,学会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什么时候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精神饱满,这是的学习时间。下午较为疲劳,应以复习旧课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这时应抓紧时间做作业。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困境与路径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困境与路径论文 古语有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社会的开展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高校学前教育增强课程理论与实践性的结合,从而对传统上更偏向理论研究与探索的教育史课程提出了新的需求: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优势,让学生能系统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浓厚历史底蕴继而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然而,我们不得不成认,在高校教育中,过时的观念、枯燥的课堂、缺乏趣味的教学内容及脱离实际的教学,都使得学前教育史学课程日益失去往日的魅力,变得“陈旧”且“杂乱”,“枯燥”而“乏味”。基于此,笔者通过对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学前教育史学课程的执教,以相关理论依托及详细实践的积累,进一步分析该课程在教学当中的问题及思考突破困境的路径。 一、“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困境 1。轻视课程价值。曾几何时,“读史使人明智”一度被人们信奉并推崇为至理名言,历史的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界包括学前教育界的相当一局部人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的性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认识,由于教育史学课程立足于理论性和历史性,伴随着强烈的时代文化背景效应,对应与时俱进的社会开展,往往使人感觉历史本身的滞后性和脱离性。对当前的教育研究、教育开展、教育改革没有实际的效用。更有甚者误认为研究学前教育史就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简单的概括和筛选,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记、背这些古老的理论,是当代提倡自由、个性学习的樊笼。加之学校对课程开设的认识良莠不齐、组织管理不标准、教学内涵界定不清晰等极大地影响并制约着本门课程的开展,这也导致学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而对学习本门课程持态

了解学前教育史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作用1500字

了解学前教育史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作用1500字 这学期学习了邵晓芙老师的《中外学前教育史》,收获颇多。使我对中国学前教育史以及外国学前教育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中外教育史的结合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同时此书对学前教育有关的杰出人物也做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对这些人物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吸收历史杰出人物的好的教育思想,对今后的工作实践有很大的帮助,所谓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更好的实践。邵晓芙老师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她的教学方法也使我们更好的吸收了《中外学前教育史》的精华。 此次,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这学期上的《中外学前教育史》做一个总结: 一.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发展 此书阐述了从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到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思想,其历史发展的轨迹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的学前教育,像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属于萌芽和开创阶段,对中国的学前教育史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原始社会一直以社会公育形式进行儿童教育,在后期,产生了最原始的教育机构,成为学校的萌芽。奴隶社会逐渐产生了学校教育,也意味着与之相对应的学前教育也开始出现。奴隶社会是我国古

代学前教育的奠基阶段。接着又经历了好几个时期,到了1903年,在湖北武昌,中国第一个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产生,蒙养院。蒙养院产生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出现一批学前教育专家,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张宗麟等是教育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好的教育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为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1958—1965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非常曲折,出现了盲目发展,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但随着一些教育家的坚持,对幼教事业的忠诚,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回升。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前教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的阶段,接下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在不断上升整改,使幼儿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外国的学前教育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世界文明古国产生的,外国的学前教育也在一步一步的发展中,期间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教育家,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蒙台梭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福禄贝尔,夸美纽斯,洛克,卢梭,杜威等都是杰出代表人物。同时中国的一些教育家会学习国外教育家好的学前教育思想,取其之精华,将思想应用到中国的教育身上,如杜威曾经就在中国进行游历讲学,他选择五四时期最有利的时机来华讲学,使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产生了信奉其思想和学术的胡适、陶行知、张伯苓等一批有作力、有号召力的名家。所以国外的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也是有深远的影响。近代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同时,他

中外学前教育史重点

1.名词解释: 1.师保傅制 是指在宫廷内,为了对统治者及其继承者实施积极地影响和有效的教育,设置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其进行辅导和教育的制度.师保傅对太子实施的教育具有明确的分工,“师”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保”负责身体的保育、“傅”则负责培养道德. 2.生活教育 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3.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4.恩物 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取名“恩物”,意思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的礼物.恩物可以统称为游戏活动材料. 5.“小先生制” 陶行知为了解决普及平民教育师资问题的穷办法,即即知即传人.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6.“科学下嫁” 陶行知提出来的为普及教育的一条途径,提倡自然科学下嫁给广大的平民,还要重视对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 7.“五育”并举 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养成 “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指的 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8.“艺友制” 陶行知提出来的,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解决幼稚师资紧缺的“穷办法”,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是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 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 9.“白板说”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反对天赋观念论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儿童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任你在上面写上什么或者把它塑造成什么. 10.“白天的母亲”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种,指的是政府提供少量的经费,让一些年轻的妇 女在照管自己孩子之余,在白天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 简答题: 1. 简述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

简明中外学前教育史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 重点: 一、古代学前家庭教育P30---46 1. 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古代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渊源:古代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原因,总的来说,教育史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因此它既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古人对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当时尊教劝学的思想环境的产物,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2)对学龄前儿童特点的分析 (3)“慈幼”的社会责任观 (4)“早谕教”的学前教育观 2. 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注重环境的影响感化(2)反对溺爱子女(3)教以正,守以常(4)信贰勿诳(5)量资循序与培养兴趣 二、.蒙养院的特点:P73 1. 中国的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 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在中国产生,既反映了近代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是随着中国近代学制的出现而勉强确定的。这是不同于西方很多国家。 3. 蒙养院办院的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 4. 严重的抄袭日本。 三、陶行知的教育观点:P162--171 1.“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 2. ------------------------------------ “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 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4.“论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示范教育的实施” 四、张雪门的教育理论:P172---191 有系统组织的实习:P188---190 幼稚园实习三年计划,主张:上一阶段的工作未终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不能开始。所根据的原理“教学做合一” 。 1、什么叫“有系统组织的实习” :第一须有步骤,第二须有范围,第三须有相当时间, 第四更须有适合的导师与方法。 2、实习可以分作四大阶段:第一是参观,时间:一个学期;对象:设备、师生的仪表、态度与兴趣、教学过程以及整个设计。 第二是见习,时间:一个学期,从供备材料开始,一直到整个设计活动的参 第三是试教,时间:一个学年。 第四是辅导,时间:一个学年。分为横纵方面(P189)

中外学前教育史(完成)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学前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奥柏林的“编织学校” 答:这是法国牧师奥伯林于1776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它是以3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另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奥伯林把该校作为开发他的教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意义。 2、井深大 答:是日本著名实业家及幼儿教育家日本早期发展协会创始人。1970年出版《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就太迟了》。他的一些主张与智力开发的主张相呼应在日本幼教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3、“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答: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重要文章: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4、《母育学校》 答:夸美纽斯编写的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1.《母育学校》一书,是夸美纽斯1628年用捷克文写成的,后于1632年出版。它曾被译成德文、波兰文、英文、克罗地亚文、俄文、瑞典文和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 2.夸美纽斯所说的“母育学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校,而是“母亲膝前”教育的意思。因此,《母育学校》一书还专门加有一个说明性的副标题:“论6岁儿以下儿童的教育。” 3.关于这本书的写作意图,夸美纽斯说:“我们应为作父母与作保姆的人写一部手册,把他们的责任用白纸黑字写出,放在眼前。这本手册应对儿童应学的各种学科加以简单的描述,应当指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孕育和萌芽阶段(远古至19世纪初期) 1.在西方,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已有丰富的学前教育思想。 (1)柏拉图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主张儿童公育,并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等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论点,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方向。 2.近代是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思想较集中地反映在众多教育家的教育 论著中。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一位教育理论家,又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并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以及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构建了学前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他提出的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感观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等教育思想对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根据培根的“经验论”论证了“白板说”,并提出了儿童体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体建议。 (3)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他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尔》中强调教育回归自然,主张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同时,他关于生来具有学习能力的婴幼儿不是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经验并利用自己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的教育思想成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对后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有极其重要影响。至此,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去适应教育机构。 (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前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的思想,并以比重的教育实践证明:一切教育都应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儿童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操作,母亲是儿童的最好教师等原则和方法。他著有《林哈德和葛笃德》、《母亲读物》等,还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强调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最早提出了“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心理学知识的指导”的见解,为学前教育理论步入科学化铺平了道路。 3.我国最初的儿童教育思想散见在谚语中。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儿婴孩,教妇 初来”等。 (1)我国一些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记载。如西汉贾谊在《新书》中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母注意胎教之说,《大戴礼》与《礼记》记载有一些学前教育思想,《大戴礼》、《本命》篇中有关于出生后年龄特点的记载,《礼记》的《内则》篇中提出关于小儿出生后选择保姆的要求及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从小教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礼节和常识等。 (2)从魏晋南北朝时,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南宋朱熹编《童蒙须知》和《小学》等。 虽然这些著作中有一些“人伦之教”和“三纲五常”的封建糟粕,但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学前教育思想。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应注意胎教,应从小教育儿童,他赞同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及俗谚“教儿婴孩”的说法,重视学前教育的作用。又如朱熹重视胎教,认为孕妇应注意审慎自己的行为,还认为婴儿出生后,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等道德品质,主张对儿童“教之以事”,“从小便养成德行”。

中外学前教育史

(1) 传教士在中国最初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叫: •A小孩察物学堂 •B儿童之家 •C儿童福利院 •D湖北幼稚园 正确答案:A (2) 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创办地是: •A波士顿 •B纽约 •C华盛顿 •D曼哈顿 正确答案:A (3) 欧文于 1816年创办: •A免费幼儿园 •B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C保育学校 •D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 正确答案:B (4) 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的问题是:•A公养公育 •B优生优育 •C道德首位 •D教育先行 正确答案:B (5)

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欧文幼儿学校 •B幼儿园 •C儿童之家 •D幼稚园 正确答案:A (6) 西欧中世纪封建统治的鲜明特征是实行: •A爵士制 •B骑士制 •C世袭制 •D爵位制 正确答案:D (7) 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优先优育问题的是: •A昆体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正确答案:D (8) 蒙台梭利在 1907 年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是:•A“儿童之家” •B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C集美幼稚园 •D“编织学校” 正确答案:A (9) 杜威在教学理论中提出的基本原则是:

•A从做中学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生长 •D儿童中心论 正确答案:A (10) 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颁布于: •A1922年 •B1903年 •C1912年 •D1904年 正确答案:D (11) 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D“壬寅学制” 正确答案:C (12) 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化”口号的教育家是:•A洛克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卢梭 正确答案:B (13) 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是:•A《幼儿园标准》 •B《幼儿园课程》

学前教育史论文

学前教育史论文 •相关推荐 关于学前教育史论文(精选7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前教育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前教育史论文篇1 摘要:在《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中,根据我校学前教育(师范)131班的班情、学情,依据一定的组建原则,我们组建了教育讲古、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上课、成果展示等五个课程学习团队,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中外学前教育史》、教育讲古团队、教学实施 《中外学前教育史》是我校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28个学时,2个学分。开设该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外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情况,掌握中外主要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考察、分析学前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以致用。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我一直重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成功申报了绍兴文理学院第五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现将该改革项目的一个成果――“《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学习团队的实施”推介如下,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团队是指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完成某个共同任务,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所组成的相互依赖、影响和促进的集体。学习团队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学习目标、教学目的,完成某个特定的教学任务,两名或两名以上学生通过分工协作而开展的形式多样的集体性的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的实施对象是我校学前教育(师范)131班,该班有41个学生。根据该班的班情、学情,依据学习目标明确性、学习态度端正性、学习方法正确性、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