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玲教育统计学第五版考试必备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第五版考试必备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第五版考试必备

练习题

1. 教育统计学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

答: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的推断,从而揭示蕴涵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推断统计: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

4. 教育统计学学习的意义:是教育科研定量分析

的重要工具。

5. 随机变量: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第一,一次试验有多中可能结果,其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第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第三,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个随机事件。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6. 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总体中的每个单位成为个体。

7. 统计量和参数:样本上的数据特征是统计量。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是参数。

8.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①经常性资料②专题性资料通过专题性的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资料称为专题性资料。

9. 教育调查:是指在没有预订因子不实行控制的条件下,对现成的教育方面有关客观事实所进行的观察和分析,它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10. 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是指在预定的控制因子影响下对教育方面的有关客观事实,所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11. 数据:是随机变量的观察值,它是用来描述对客观事物观察测量的数值。①点计数据和度量

数据,点计数据是指计算个数所获得的数据。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一定的标准测量所获得的数据。

②间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取值个数有限的数据,称为间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这种数据的单位是独立的,两个单位之间不能划分成细小的单位,一般用整数表示。取值个数无限的(不可数的)数据,称为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它们可能的取值范围能连续充满某一个区间。数据的单位之间可以再划分成无限多个细小的单位。数据可以用小数表示。

12. 数据的统计分类: 数据的统计分类,是指按照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时所用统计方法的可能性,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组归类。它是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简化、概括的第一步,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打下基础。分类的标志按形式划分,可分为性质类别和数量类别。

13. 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他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概括,一目了然的表达出来,明显地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及蕴涵的特性,省去冗长的文字叙述,便于分析比较计算和记忆。

14. 统计表的结构及其编制的原则和要求。答:①

统计表一般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项构成。② 统计表编制的基本原则是:

表的结构简单明了,一张表只能有一个中心说明的问题要重点突出。一目了然,避免绘制臃肿包罗万象的大表,表的层次要清楚,项目指标的排列就按照逻辑顺序合理安排。③要求:标题是表的名称,应确切地、简明扼要地说明表的内容。标题应写在表的上方必要时应在标题下注明资料的来源和时间。表号是表的序号。

若文章中有几张表格需要,按他们出现的先后次序编上序号并且

写带标题的左方,标目是表格中对统计数据分类的项

目, 分横标目和纵标目。线条线条不宜过多。数字

表内数字必须准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位次对

齐,小数的位数一致。表注它不是表的必要组成部分

15. 统计表的种类①简单表:只列出观察对象的名

称、地点、时序或统计指标名称的统计表为简单表。

②分组表只按一个标志分组的统计表为分组表。③ 复

合表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统计表为复合表。

④频数分布表列法某一个随机事件在n 次试验中出现

的次数称为这个随机事件的频数,各种随机事件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称为频数分布。将其用,表格

的形式表示出来称为频数分布表

16频数分布表步骤:①求全距②决定组数和组距③

决定组限④登记频数

17. 统计图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事物之间

数量关系的图形,它是整理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以直观

形象,表达出事物的全貌以及分布特征,使人一目了然

便于理解印象深刻,容易记忆。

18. 统计图的结构及其绘制规则①统计图由标

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项构成。②下面按其构

成部分说明绘图的基本规则。标题图的名称应简明扼

要,切合图的内容,必要时可注明时间、地点。图号

文章中若有几幅画,则需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编上序

号,写在图题的作前方。标目对于有纵横轴的统计

图,应在纵横轴上分别标明统计项目及其尺度。

图形图

形线在图中为最粗,而且要清晰。图注图注

不是图中必要组成部分。

19.. 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

①直条图直条图是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统计事项数量的图形。它主要是用来

比较性质相似的间断性资料。②圆形图圆形图是用来表

示间断性资料构成比的图形。

20. 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线形图线形图用来

表示连续性资料。它能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种事物随另一种事物变化的情况;某种事物随时间推

移的发展趋势等。②频数分布图常用的频数分布图有

直方图、多边图和累积多边图。直方图直方图用面积

表示频数分布。用各组上下限上的矩形面积表示各组频

数。多边图多边图以纵轴上的高度表示频数的多少

21. 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几种趋势的

量。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22. 算术平均数的概念.特征: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

察值得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

均值。①观察值的总和等于算术平均数

的N 倍;② 各观察值与其算术平均数之差的总和等

于零;③若一组观察值是由两部分(或几

部分)组成,这组观察值的算术平均数可以由组成部分

算术平均数而求得

24. 算术平均数的应用及其优缺点答:算术平均数

具备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所应具备的一些条件:①反应灵

敏②严密确定③简明易懂,计算方便④ 适合代数运算⑤

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特殊的优点:①只知一组

观察值的总和及总频数就可

以求出算术平均数。②用加权法可以求出几

个平均数的总平均数。③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集中量

时,算术平均数最接近于总体集中量的真值,它是总体

平均数的最好估计值。④在计

算方差、标准差、相关系数以及进行统计推断时,都

要用到它。算术平均数的缺点:①易受两极

端数值(极大或极小)的影响。②一组数据中某个数

值的大小不够确切时就无法计算其算术平均数。

25. 中位数:中位数是位于依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

据中央位置的数值,在这一数值上、下各有一半频数分

布着。中位数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中位数虽然也具备一

个良好的集中量所应具备的某些条件,例如比较严格确

定、简明易懂,计算简便,受抽样变动影响较小,但是

它不适合进一步的代数运算。它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组数据中有特大或特小两极端数值时;②一组数据

中有个别数据不确切时;③资料属于等级性质时。26.

众数:众数是集中量的一种指标。对众数有理论众数

及粗略众数两种定义方法。理论众数是指与频数分布曲

线最高点相对应的横坐标上的一点。粗略众数是指一组

数据中频数出现最多的那个数。

27. 众数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众数虽然简明易

懂,但是它并不具备一个良好的集中量的基本条件。它

主要在以下情况下使用:①当需要快速而粗略地找出一

组数据的代表值时;②当需要利用算术平均数、中位数

和众数三者关系来粗略判断频数分布的形态时;③利用

众数帮助分析解释一组频数分布是否确实具有两个频数

最多的集中点时。

28. 加权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或平均数)的平

均数,几何平均数是N 个数值连乘积的N 次方根。当

一个数列的后一个数据是以前一个数据为基础成比例增

长时,要用几何平均数求其平均增长

率。

29 调和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又称倒数平均数。主要用来求学习的速度川剧是一组数

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极差全剧概念清楚,

一一明确计算简单,大,因为它仅有最小值和最大值,

而求得,艺术两极端数值影响,不考虑中间数值的差

异,反应不灵敏,只能作为差异量的出落指标,在编

制频数分布表时,决定全局范围之中四分位距,为了避

免全巨兽两极端数值影响的缺点,则用,一一定顺序排

列的一组数据中间部位50%个平素距离的一半作为差

异量的指标称四分位距若讲从小到大排列的一组数据分

成平朔相等的四段,机,第一与第二段的分界点称为第

一个四分卫第三,与第四段的分界点称为第三个,四分

位,数字四分位距就是第三个,四分位距,与第一个四

分位距数差的一半四分位距简单易懂记,计算简便较少

数量极端数值的影响比全剧可靠得多,他的缺点是忽略

了,左右共五十百分之五十数据的差异,又不是和代数

运算,婴儿野兽,也限制了它应用当一组数据中,中位

数表示集中亮师,就要用四分位距表示差一辆,因为他

们属于,百分体系,四分位距与中位数一样适用于,有

特大或特小两个极端数值,有个别数字不确切不清楚以

及,用等级表示的数据等情况百分位距是指两个百分位

数之差,通常用的百分位具有两种,

30.平均差的概念:就是每一个数据与该组数据的中位

数(或算术平均数)离差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优缺

点平均差意义明确,计算容易,每个数据都参加了运

算,考虑到全部的离差,反应灵敏。但计算要用绝对

值,不适合代数运算。

31 . ①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指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

数。标准差是指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即方差的平

方根。②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反应灵敏,随任何一

个数据的变化而表示;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有确定

的值;计算简单;适合代数计算,不仅求方差和标准差

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代数运算,而且可以将几个方差和标

准差综合成一个总的方差和标准差;用样本数据推断总

体差异量时,方差和标准差是最好的估计量。

32. 相对差异量谓差异系数是指标准差与其算术平

均数的百分比。它是没有单位的相对数。差异系数的

用途①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

②、比较单位相同而平均数相差数较大的两组资料的差

异量程度③可判断特殊差异情况差异系数的应用条

件:验的理论来说,只有等比量表才使平均数等于零成

为不可能。也就是说,用来测量的量尺,既具有等距

的单位,又具有绝对零点,这时所测量出的数据其平

均数才不可能等于零,这时才能计算差异系数。

33. 偏态量及峰态量是用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

量。

34.. 什么是频数什么

是概率?答:随机事件 a 在

n 次试验中出现m 次,m 与n 的比值就是随机事件

而出现的频率,即相对频数概率的定义,概率寻求的方

法不同有两种定义,后验概率和先验概率。随机事件以

随机事件 a 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稳定频率,作

为随机事件 a 的概率估计值,这样寻的的概率为后验

概率先验概率的定义先验概率通过古典概率的定义加

以模型故又称古典概率,古典概率模型要求满足两个条

件,①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是有限的,②每一种可能的

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概率相等,若所有可能结果的总数

为n随机事件a包括m个可能的结果之事件 a 的概率

为,m/n 概率的性质,任何随机事件 a 的概率都在

零和一之间的正数。二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等于零。必然

事件的概率等于一。概率的加法与乘法。在一次试验

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件称为互不相容的事件。两个

互不相容事件的和的概率,等于这两个事件概率之

和。。A事件出现的概率不影响的B事件出现的概

率,这两个事件独立事件,两个独立事件的概率等于

两个事件概率的乘积。

35. 二项分布二项试验。凡满足以下条件的实验称为

二项试验①,一次试验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其成功和失

败,②各次实验相互独立即各次实验之间互不影响,③

各自试验中成功概率相等各自试验中失败的概率自然也

相等。

36. 二项分布函数。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概率分布,用n 次方的二项展开式来表达在n 次,

二项试验中成功事件出现不同次数的概率分布叫做二项

分布

37.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

布。正态曲线的特点①曲线在Z=0 处为最高点。②

曲线以Z=0 处为中心,双侧对称。③曲线从

最高点向左右缓慢下降,并无限延伸,但永远不与基线

相交。④标准正态分布上的平均数为0,

标准差为 1 。⑤曲线从最高点向左右延伸时,在正

负 1 个标准差是拐点。

38. 正态分布在测验计分方面的应用①将原始分

数转换成标准分数标准分数的意义:第一,各科标准

分数的单位是绝对等价的;第二、标准分数的正负和大

小可以反映出考生在全体考分中所处的地位。②确定

录用分数线③确定等级评定的人数④品质评定数量化

39. 抽样分布的概念:要区分以下三种不同性质的分

布:总体分布:总体内个体数值的频数分布。

样本分布:样本内个体数值的频数分布。抽样分

布:某一种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40. 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几个定理①、从总体中随机

抽出容量为n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之平均数等于总体的平均数②容量为n的平均数在抽样分

布上的标准差,等于总体标准差除以n的平方根。③?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为n的一切

可能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也呈正态分布。④虽然总体不呈正态分布,如果样本容量较大,反映总体卩和b的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也接近于正态分布。41.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离差统计量的形态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为n的一切可能样

本平均数为中心呈正态分布。当总体标准差已知时,一切可能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呈标准正态分布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

容量为n的一切可能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呈正态分布。当总体标准准误的估计值所代替,这时一切可能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呈t分

基线上的t值从-x—+*;②从平均数等于0处,左侧t 值为负,右侧t值为正;③曲线以平均数处为最高点向两侧逐渐下降,尾部无限延伸,永不与基线相接,呈单峰对称形。区别之处在于: 3分布的形态随自由度(df=n-1)的变化呈一簇分布形态(即自由度不同的t 分布形态也不同,t, ②t分布的峰狭窄尖翘,尾长而翘的高,在基线上分布范围广,自由度越小分布范围越小。自由度逐渐增大时,t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自由度趋于无限大时t分布与正态分布重合。自由度是指总体参数估计量中变量值独立自由变化的个数。

42 ?什么叫总体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者有何区别?。①点估计:用某一样本统计量的值来估计相应总体参数的值叫总体参数的点估计。② 区间估计:以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概率分布)为理论依据,按一定概率要求,由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总体参数值的所在范围,称为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③区间估计涉及置信水平和置信区间。

43什么叫总体参数的,无偏性估计,有效性,估

计和一致性估计?①用某一个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总体参数的值时,总会有所偏差有的大于总体参数,有的小于总体参数,如果一切可能的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数的值偏差的平均值为零这种统计量就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②当总体不止有一种无偏估计量时,某一种估计量的一切可能样本值的方差小者为有效性高,方差大着为有效性低。③当样本容量无限增大时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他所估计的总体参数值,这种估计量是总体差数的一次性估计量。

43. 已知条件下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当总体b 已知,总体呈正态分布,样本容量无论大小时,或者当总体b已知,总体虽不呈正态分布,但样本容量较大(n >30)时,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离差统计量均呈正态分布。

44. b未知条件下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①b未

知条件下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当总体b未知,总体呈正态分布,样本容量无论大小时,或者当总体b未知,总体虽不呈正态分布,但样本容量较大(n >30)时,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离差统计量均呈t分布

45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利用样本信息,根据一定概率,对总体参数或分布的某一假设作出拒绝或保留的决断,称为假设检验。当对某一总体参数进行假设检验时,首先,应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

样本计算出统计量的值并根据经验对相应总体参考值

提出一个假设?,这个假设是说这个统计量的值,是这

个假设总体参数的一个随机样本这个样本来自于这个

总体,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考值之间的差异是有

出现误差所致。根据这一假设,可以认为像这样一切

可能样本统计量的值,应当以总体参数值为中心形成

统计量的一个抽样分布,如果这个随机样本统计量的

值,在其统计量中出现的概率较大,这时只好保留这

个假设,就是说不得不承认这个样本,来自这个总体

计量的值的假设,与总体参数值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

所致,如果这个样本统计量的值,在其抽样分布上出

现的概率极小。根据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抽样中几

乎不可能发生的,于是不得不否认这个样本统计量的

值是来自这个总体参?数值的

假设,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数

的值的差异不是有抽样误差所致而是存在着本质差

异,顾称这个样本统计量的值存在的本质差异,总体

参数与假设总体参数值差异显著。

46. 假设: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

零假设(或称原假设、虚无假设、解消假设)

和备择假设(或称研究假设、对立假设)。假设

检验是从零假设出发,视其被拒绝的机会,从而得出决

断。

47. 小概率事件:把出现小概率的随机事件称为小概

率事件。小概率事件是否出现,这是对假设作出决断

的依据。

48. 显著性水平:拒绝零假设的概率称为显著性水

平。显著性水平和可靠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是:两者之

和为1。

49. 统计决断的两类错误及其控制:如果拒绝了

属于真实的零假设,即如果样本统计量的总体参

数正是假设的总体参数,但是由于样本统计量的值落入

了拒绝区域。而零假设遭到拒绝,这时就会犯第一类型

的错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大小正是显著性水平的大小,

故又称这类错误为a错

误。如果保留了属于不真实的零假设,就会犯第二类型

的错误。犯这种“假设属伪而被保留”的第二类错误的

概率,等于B值,故又称这类错误

为B错误。

要使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保持在需要的水平上,而控制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有以下方法:①利用已知的实际

总体参数与假设参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合理安排拒

绝领域的位置,选择双侧检验还是单侧检验,左侧检

验还是右侧检验;②加大样本容量。控制第一类错

误,可以选择适当的显

示水平主动控制。

50.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根据两个样本统计量的

差异检验两个相应总体参数差异的显著性统计学上称

为差异著性检验

51. F分布若从方差相同的两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

取两个独立样本,以此为基础,分别求出两个相应总

体总体方差的估计值,这两个总体方差估

计值的比值称为F比值,F比值的抽样分布称为F分

布。F分布的形态随F比值分子和分母中自由度的变

化而形成一簇正偏态分布。一般情况下,经常应用的

是右侧F检验,计算F值时,将大的总体方差估计值

作为分子,小的作为分母。

52. 什么是相关、相关分析和相关系数?

答:①两个变量之间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

相关关系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和高度相关中度

相关和低相关②就是研究两个变量

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③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互之间

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量称为相关系数。一

般用「表示。意义:相关系数的值的范围是在一1到

+ 1之间,即0 <| r |< 1 相关系数只能描述两个变量之

间的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并不能揭示二者之间的内

在本质联系。

53. 什么是积差

相关适用范围有哪些?答:①当两

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

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称为积差相关。②积

差相关使用的条件第一两个变量都

都是由测量获得连续性数据。第二,两个变量的总体

都呈正态靠近正态分布,至少是单峰对称的分布。第

三,必须是成对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相互独立。

第四,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第五,要排除共变

因素的影响。第六,样本容量n> 30,计算出的积差相

关系数才有效意义。③ 积差相关系数就是两个变量标

准分数乘积之和除以n所得之商,

54. 卡方检验的特点卡方检验是对样本的频数分布

所来自的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某种理论分布或某种假设

分布所作的假设检验。即根据样本的频数分布来推断

总体的分布。它属于自由分布的非参数检验。它可以

处理一个因素分为多种类别,或多种因素各有多种类

别的资料。所以,凡是可以应用比率进行检验的资

料,都可以用卡方检验。

55. x2值有以下几个特点:①x 2值具有可加性②x2

值永远是正值。③x 2值的大小随实际频数与理论频

数差的大小而变化。

56. x2的抽样分布几个特点:①x2分布呈正偏

态,右侧无限延伸,但永不与基线相交。②x2

分布随自由度的变化而形成一簇分布形态。

自由度度越大,x 2分布形态越趋于对称。

56.单向表的卡方检验把实得的点计数据按一种分类标

准编制成表就是单向表。对于单向表的数据所进行的

卡方检验就是单向表的卡方检验,即单因素的卡方检

验。57.双向表的卡方检验把

实得的点计数据按两种分类标准编制成的表就是双向

表。对双向表的数据进行的卡方检验,就是双向表的

卡方检验,即双因素的卡方检验。在

双向表的卡方检验中,如果要判断两种分类特征,即

两个因素之间是否有依从关系,这种检验称为独立性

卡方检验。在双向表卡方检验中,

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这种卡方

检验称为同质性检验。双向表的独立性卡方检验和同

质性卡方检验,只是检验的意义不同,而方法完全相

同,对于同一组数据所进行的卡方检验,有时即可以

理解为独立性卡方检验,又可以理解为同质性检验,

两者无本质区别。

《教育统计学》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华东师大心理统计学大纲 教材:《教育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 一、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统计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理统计学。它主要是以概率论为基础,对统计数据数量关系的模式加以解释,对统计原理和方法给予数学的证明。它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另一类是应用统计学。它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如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工业领域,称为工业统计学;应用到医学领域,称为医学统计学;应用到心理学领域,称为心理统计学,等等。应用统计学是与研究对象密切结合的各科专门统计学。 二、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的内容 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研究内容,从不同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分,可以分成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三部分。 1.描述统计 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2.推断统计 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推断统计的内容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部分。 3.实验设计 实验者为了揭示试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在实验之前所制定的实验计划,称为实验设计。其中包括选择怎样的抽样方式;如何计算样本容量;确定怎样的实验对照形式;如何实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等组化;如何安排实验因素和如何控制无关因素;用什么统计方法处理及分析实验结果,等等。 以上三部分内容,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随机变量 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的现象,成为随机变量。第一,一次试验有多中可能结果,其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第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第三,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个随机事件。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统计处理的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二、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总体中的每个单位成为个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当总体所包含的个数有限时,这一总体称为有限总体。而总体所包含的个数无限时,则称为无限总体。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的容量,一般用n来表示。一般来说,样本中个体数目大于30称为大样本,等于或小于30称为小样本。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大样本和小样本所用的统计方法不一定相同。 三、统计量和参数

统计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 A、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定期和不定期调查 D、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 2、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A、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B、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 C、定期和不定期调查 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一次性调查()。 A、只能是定期的 B、只能是不定期的 C、可以是经常性的 D、可以是定期和不定期的 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统计报表 5、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统计报表 6、在国营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A、国营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 B、每个国营工业企业 C、国营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D、所有国营工业企业 7、某市1995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1996年元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1年零1个月 B、1年 C、1个月 D、1天 8、对我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进行的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9、某手表厂为了解手表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10、某市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1996年元月31日,则调查时间为( )。 A、1年零1个月 B、1年 C、1个月 D、1天

11、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个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12、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粮食产量来估算该地区的粮食产量,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13、统计报表一般多属于()。 A、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C、一次性的非全面调查 D、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14、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15、对某地区五金交电商品的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则调查单位是()。 A、该地区所有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 B、全部五金交电商品 C、每一个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 D、每一种五金交电商品 16、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一种属于一次性调查()。 A、商品销售额 B、商品购进额 C、商品库存量 D、商品销售量 17、统计报表,按填表报单位的不同分为()。 A、定期报表和不定期报表C、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C、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 D、电讯和邮寄两种 1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全国的人口 B、每一个人 C、全国的居民户 D、每一户 19、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不同的总体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 20、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东师教育统计学18春在线作业1

(单选题) 1: 要检验多组计数数据间的差异,适宜的统计检验方法是: A: t检验 B: Z检验 C: 秩和检验 D: 卡方检验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某学校3位领导对本校的10名教师进行评定,为考察这三位领导对这10位教师的评定意见是否一致,应采用: A: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B: 积差相关 C: 肯德尔和谐系数 D: -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下列统计图,可表示离散变量数量关系的是: A: 直条图 B: 线形图 C: 多边图 D: 直方图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某县组织六名督学对该县的七所中学进行督导评估,想考察这六名督学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则采用: A: 积差相关 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 肯德尔和谐系数 D: 点二列相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进行方差分析时,对所用数据的非必备条件是: A: 组内平均数相等 B: 总体呈正态分布 C: 变异可加 D: 各组方差齐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某班学生身高和体重的平均数分别为152厘米和43.8千克,标准差分别为20.5厘米和7.8千克,该班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哪个离散程度大一些? A: 体重 B: 身高 C: 一样 D: 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数据3、7、2、6、8、9、4的中位数是 A: 7 B: 5 C: 4 D: 6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下列现象中,存在相关关系的是: A: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家庭环境之间 B: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体重之间 C: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方法 D: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态度之间 E: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努力程度之间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A: - B: - C: - D: - E: -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教育统计学大纲

高纲1428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8063 教育统计学 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教育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整理、分析在包括教育实验、教育调查等教育研究中所获取的数字资料,并且根据样本观察推断未知总体状况,进而把握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统计学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教育统计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段的必考科目之一。 学习《教育统计学》,首先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作为科研型的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阅读国内外的教育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而在这些报告或文献中,许多都是采用统计学方法来表述或解释其研究成果的。此外,我们自己的调查、实验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也需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概括和说明。不仅如此,其实一项好的教育调查、教育实验从研究设计开始,就离不开统计学方法的支持。总之,缺乏教育统计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不仅妨碍我们的学术交流,也严重地影响教育研究科学水平的提高。 学习《教育统计学》,同时也是科学训练的需要。统计学所运用的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总体的推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因此通过教育统计学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处理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技术手段,而且有助于我们科研意识的养成、科学思维的锻炼。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与内容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该了解三对六种思维方式,即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的思维方式、从局部到整体与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以及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掌握总体、个体与样本,以及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等基本概念;掌握样本的容量、样本的选取、抽样的类型以及常用的抽样方法;了解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 【学习内容】 第一节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 一、思维方式及其基本类型 二、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术语与符号 一、总体、样本与个体 二、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 三、抽样方法简介 第三节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 第四节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考核知识点】 1.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统计学原理02-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1、统计工作各个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调查 D、统计分析、统计整理、统计调查 2、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确定调查对象 B、确定调查目的 C、确定调查项目 D、确定调查时间 3、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4、统计调查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C、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D、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5、1990年7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A、一次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一次性调查和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全面调查 6、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7、普查工作可以()。 A、经常进行 B、只能组织一次 C、普遍进行 D、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 8、所选择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 ()。 A、调查单位 B、代表性单位 C、重点单位 D、典型单位 9、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10、补充和订正普查的结果可以借助于:()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1、普查是专门组织起来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甲)只是用来调查时点社会经济 现象的某一时刻总量;(乙)一般用来调查时点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一时刻总量,但也用于对时期现象的调查。规定普查标准时间:(丙)是对时期现象的调查而言;(丁)是对时点现象的调查而言。()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2、股民对股市市场的意见资料收集的方法:(甲)报告法;(乙)问卷调查。高 等教育成本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丙)采访法;(丁)报告法。()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3、(甲)查验商店食品的质量(是否假冒伪劣);(乙)农产量抽样调查对“测 框”实割实测;(丙)农牧场清点牛羊头数。哪些是直接观察法?()A.甲B.甲、乙C.甲、丙D.甲、乙、丙14、对播种进度,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运种类等进行调查,大中型 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指标(新增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属于:(甲)时点现象;(乙)时期现象。可采用:(丙)一次性全面调查;(丁)经常性全面调查。()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5、钢材积压的数量、工业生产设备拥有量、科技人员分布和使用状况的统计指 标、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属于:(甲)时点现象;(乙)时期现象。这些现象的调查形式应采用:(丙)全面调查(普查),并且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丁)调查主要以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依据,可用报告法收集资料。()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6、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 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统计机关在拥有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这些都是:()

教育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育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1、教育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2、测量结果能在其上取定数值的量尺,从量化水平高低的角度可分为:名义量尺、顺序量尺、等距量尺与比率量尺。在名义量尺上所指定的数字,只具有类别标志的意义,而无性质优劣,分量多寡的意义。顺序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则较高,有优劣、大小、先后之别,如学业成绩评定优劣。等距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又更高,这种数字是单位相等但零点可任意指定的线性连续体系上的值,如温度、可比可加。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如身高、体重等。能加、减、乘、除 3、测量工作按一定的规则进行,体现为三种东西即:测量工具、施测和评分的程序与要求、结果解释参照系或参照物 4、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的两点突出差异:一间接性;二要抽样进行 5、数据的种类①从数据来源分成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和人工编码数据②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的性质分分为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和比率变量数据 6、顺序变量数据之间虽有次序与等级关系,但不具有相等单位,也不具有绝对的数量大小和零点。因此只能进行顺序递推运算,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等距变量不能用乘、除法运算来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能做加减运算。比率变量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7、数据三个特点①数据的离散性②数据的变异性③数据的规律性 8、统计一批数据的次数分布两种方法:一、按不同的测量值逐点统计次数;二、为了简缩数据以区间跨度来统计次数。如分数段统计 9、编制简单次数分布步骤①求全距②定组数③定组距④写组限⑤求组中值⑥归类划记⑦登记次数 10、相对次数分布表主要能反映各组数据的百分比结构 11、累积次数分布表还分成“以下”累积次数分布表与“以上”累积次数分布表两种。“以下”累积其目的在于反映位于某个分数“以下”的累积次数共有多少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量及其分布 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统计量及其分布 习题 一、填空题 1、简单随机抽样样本均值X 的方差取决于 和_________,要使X 的标准差降低到原来的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倍。 2、设1217,,,X X X L 是总体(,4)N μ的样本,2S 是样本方差,若2()0.01P S a >=,则 a =____________。 (注:20.99(17)33.4χ=, 20.995(17)35.7χ=, 20.99(16)32.0χ=, 20.995(16)34.2χ=) 3、若(5)X t :,则2X 服从_______分布。 4、已知0.95(10,5) 4.74F =,则0.05(5,10)F 等于___________。 5、中心极限定理是说:如果总体存在有限的方差,那么,随着 的增加,不论这个总体变量的分布如何,抽样平均数的分布趋近于 。 , 二、选择题 1、中心极限定理可保证在大量观察下 A 样本平均数趋近于总体平均数的趋势 B 样本方差趋近于总体方差的趋势 C 样本平均数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的趋势 D 样本比例趋近于总体比例的趋势 2、设随机变量()(1)X t n n >:,则21/Y X =服从2 1/Y X = 。 A 正态分布 B 卡方分布 C t 分布 D F 分布 3、根据抽样测定100名4岁男孩身体发育情况的资料,平均身高为95cm ,,标准差为0.4cm 。至少以 的概率可确信4岁男孩平均身高在93.8cm 到96.2cm 之间。 A 68.27% B 90% C 95.45% D 99.73% 4、某品牌袋装糖果重量的标准是(500±5)克。为了检验该产品的重量是否符合标准,现从某日生产的这种糖果中随机抽查10袋,测得平均每袋重量为498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样本容量为10 B 、抽样误差为2 C 、样本平均每袋重量是统计量 D 、498是估计值 5、设总体均值为100,总体方差为25,在大样本情况下,无论总体的分布形式如何,样本平均数的分布都是服从或近似服从 A (100/,25)N n B N C (100,25/)N n D (100,N 三、判断题 1、所有可能样本平均数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 (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3、设),0(~2σN X ,则对任何实数,a b 均有:22 ~(,)aX b N a b a σ++.( ) 4、样本方差就是样本的二阶中心距。 ( ) 5、设随机变量X 与Y 满足X ~ N(0,1), Y ~2()n χ, 则/X 服从自由度为n 的t 分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教育统计学和答案

《教育统计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下列分布中哪一种是单峰对称分布?( ) A. F分布 B. χ2分布 C. t分布 D.二项分布 2、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 A.全距 (差异量) B.四分位距(差异量) C.方差(差异量) D.标准差(差异量) 3、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 A.二项分布 B. F分布 C.t分布 D.正态分布 4、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 A. Z检验 B. t检验 C.χ2 检验 D. F检验 5、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 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n2小于30。 6、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若r1=0.40,r2=0.20,那么r1就是r2的2倍; B.如果r=0.80,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 C.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 D.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7、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 A.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φ相关 C.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D.二列相关 (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8、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 A.F值 B. t值 C. χ2 值 D.Z值 9、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差异系数 B.方差 C.全距 D.标准差 10、教育统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 A. 描述统计学、量化统计学 B. 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量化统计学 C. 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多元统计 D. 描述统计学、多元统计、量化统计学 11、统计分析包括() A. 多元分析与方差分析 B. 回归分析与区间分析 C. 方差分析与区间分析 D. 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 12、从自变量的一个取值去估计因变量的相应取值的完整分析与计算过程称为() A. 多元分析 B. 回归分析 C. 方差分析 D. 区间分析 13、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是() A. 最小二乘法 B. 点二列相关 C. 二列相关 D. 标准差 14、当一个测验多次测量的结果一致时,它就被认为是可靠的,这一个概念指是统计学中的() A. 信度 B. 效度 C. 一致性 D. 准确性 15、估计测量一致性程度的指标指的是() A.效度 B.一致性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6.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 , 与。 7.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与两种。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与。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就是说明特征的,而标志则就是说明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表示的与能用表示的 ,而指标都就是能用表示的。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就是指(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表示事物质的特征,不能以数值表示的就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3.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情况,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 ). A、调查对象与报告单位 B、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 C、报告单位与填报单位 D、填报单位与调查对象 4.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 A 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 200家公司 C 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 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就是( ) A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就是( )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 7.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8.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就是( )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10.某工人月工资为550元,工资就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12.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与95分,这四个数字就是( )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的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3、按组织形式的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 4、一般来说,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必须包括:调查的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调查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是的单位。 6、普查的组织方式有和。 7、重点调查是一种,它所选择的重点单位的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总量的绝大部分。 8、抽样调查特点可概括为和。 9、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性调查,它主要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 10、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定期的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11、统计报表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统计报表。 12、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13、统计报表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中间还要经过统计台帐和企业内部报表。 14、统计台帐是基层单位根据和本单位的需要而设置的一种系统的表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调查项目 2、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C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3、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C ) A. 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B. 收集资料方法不同 C. 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D. 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4、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 B )。 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大量观察法 D、报告法 5、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是( C ) A. 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非全面统计报表 6、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D ) A、全面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7、统计调查时间是( B ) A. 调查工作的时限 B.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 调查登记的时间 D. 调查期限

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科学一门分支学科。它是将统计与测量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形成的一门应用性教育学科。属于工具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地 位。 第一节什么是教育学 ?一、什么是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 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试验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 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含的客观规律。 ?例:我们可以通过调查把握近五年来某地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的比例、逐年变化的情况。通过调查我们也可以了解学校各种设施逐年改善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升学率、辍学率等等。 ?教育统计学与教育调查、教育试验的关系: 教育调查与教育试验会提出具体的研究任务,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教育统计学 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统计学不与一定的调查和试验联系起来,研究者就不 知自己在干什么,说明什么问题。反过来,调查和试验不与统计联系起来,则它们会是杂 乱无章的,这样教育的规律就显示不出来。 ?二、教育统计学的内容 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分,可以分成: 1.描述统计。就是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2.推断统计。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 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其内容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 设检验两部分。 第二节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 ?首先,统计学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如教育者对随机因素的处理。 ?其次,是提高专业素养、专业水平的需要。如可以帮助你阅读大量统计说明的资料,否则就不能理解别人的研究。 ?再次,提高教育实际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可以帮助了解现有的教育管理,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计划,提高教育实际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同时,还可不断发现 问题,提出调整的方法和方案,因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是科学训练的需要。可以学会科学研究所需的推理和逻辑的能力训练。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 统计学 B.统计方法 C . 统计工作D. 统计资料 2. 对30 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 30 名职工 B. 30 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 . 每一名职工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某人的年龄 B .某人的性别 C . 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 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 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 .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5. 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 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 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 . 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多项选择题 1 .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 B.同质性 C.总体性 D.具体性 E . 社会性 2 .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 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 D.综合分析法 E . 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 B 教师职称 C 企业规模 D 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 B 机器台数 C 人口数 D 学生成绩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 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 .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 .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 B.社会统计学派 C.国势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 答案: 国势学派 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A.威廉·配第 B.阿亨瓦尔 C.凯特勒 D.恩格尔 答案: 凯特勒 3、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台数、设备价格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 答案: 前者是离散变量 4、对某地区学校教师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 A.每个学校

B.该地区全部学校 C.每个学校的全部教师 D.该地区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 答案: 该地区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 5、统计的总体性特征表现在()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 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 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答案: 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6、在学生调查中,学生的“身高”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 答案: 连续变量 7、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差异性 B.综合性 C.社会性 D.同质性 答案: 同质性

8、你询问了你们班的8位同学在去年的教育统计学成绩,这些成绩的平均数是65分。基于这种信息,你认为全班在去年的教育统计学平均成绩不超过70分。这个例子属于统计学的() A.参数统计 B.描述统计 C.推论统计 D.理论统计 答案: 推论统计 9、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A.对 B.错 答案: 错 10、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课程,然后挑出剩下三门课程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门中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门课分别给予1-5的等级评定,其中1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那门课。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比数据 B.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类数据 C.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序数据 D.定序数据-定序数据-定类数据 答案: 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类数据 第二章 1、某考生得分为87分,在下列频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 A.简单频数分布表 B.分组频数分布表

统计学课后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2章练习题 1、二手数据的特点是() A.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困难 B. 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容易 C.数据缺乏可靠性 D. 不适合自己研究的需要 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3、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4、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然后从所剩下的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不重复抽样 B.重复抽样 C.系统抽样 D.多阶段抽样 5、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各个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 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6、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 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7、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 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系统抽样 B.多阶段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8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9、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系统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10、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是?() A.分层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11、为了了解女性对某种化妆品的购买意愿,调查者在街头随意拦截部分女性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C?方便抽样D?自愿抽样 12、研究人员根据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这种调查方式是() A.判断抽样 B.分层抽样 C.方便抽样 D.自愿抽样 13、下面的那种调查方式不是随机选取的()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判断抽样 14、下面的那种抽样调查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进行估计()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判断抽样 15、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滚雪球抽样 D.判断抽样 16、如果要搜集某一特定群体的有关资料。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滚雪球抽样 B.系统抽样 C.判断抽样 D.整群抽样 17、下面的那种抽样方式不属于概率抽样()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滚雪球抽样 18、下面的那种抽样方式属于非概率抽样() A.系统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方便抽样 19、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变量)分为若干类,然后在每个类中采用方便抽样或判断抽样的方式选取样本单位。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A.分类抽样 B.配额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