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一列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一一列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一一列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一一列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有条理的列举分析有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列举过程中,学习合理分析问题与恰当运用策略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棒、作业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先来和大家玩个游戏,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老师抽去大王和小王之后,你们知道一副扑克牌有几种不同的花色吗?”(四种)

“老师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猜一猜有可能是什么?”

“一共有几种情况?”(四种)“是哪四种呢?你能一个一个的给大家列举出来吗?”(草花,黑桃,红心,方块)

“刚才同学们将这些花色一个一个列举了出来了,寻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像这样,我们把结果一种一种的列举出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一一列举法。(板书课题)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问题。这不,我们村的王大叔就碰到了一件事:……(课件出示例1)”

二、新课

1.理解题意

同学们请看例1:(课件出示: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读一读,题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求什么问题?

追问: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的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那周长一定是多少米?(周长是22米)长和宽也会像周长这样保持不变吗?(不同的长方形,长、宽都是整米数)面积呢?

小结指出: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长方形,说明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长和宽都是整米数。(板书:周长22米)从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想到,这里有不同的围法,不同的围法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不同。(板书:不同围法)

师引导:如果用22根同样长的小棒表示这22根1米长的木条,你能试着摆出一个符合要求的长方形吗?

尝试操作后把不同的围法进行展示。课件

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这么多围法,那么是否不会有其他围法呢?怎么围长方形面积才能最大呢?

指出: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把不同的围法一一列举出来,计算面积后再比较。

师:通过列举,围成了哪些长和宽都不同的长方形?找到面积最大的围法了吗?谁能上台来把你找到所有的围法介绍给大家。(请一位同学上台用展示台介绍)

2.出示表格:你能列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找出最大的长方形吗?

谁说一说;长和宽的和是多少?生:11米(板书)

师:同意吗?哎,同样是五种围法,我这里有几种和他写的不一样的,咱们比较比较。

师:你认为谁列举时的方法看得清楚一些,好一些?那他的做法好在哪里?

生:指出:在一个一个列举时,可以从长10米,宽1米起,有顺序地一个一个列举(板书:有序列举)出不同围法,到长6米,宽5

米止。这样就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板书)

师:老师接受大家的意见,请你们把找到的围法一一记录在94的统计表里。请同学到前面填(出示统计表)

师:填好了吗?计算出每种围法的面积了吗?请再仔细检查列举出的结果,有遗漏或重复吗?为什么没有?

师:指着“有序列举”和“不重复,不遗漏”来说

3.观察比较,感受规律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张表,围成的长方形周长相等吗?面积呢?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生:……

小结: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当长和宽的差越大,面积越小。长和宽差越小,面积越大。也就是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4.回顾反思,认识策略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以前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同在哪里?今天我们学的是用怎样的办法解决的?回顾这个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有什么想对大家伙说的吗?

生:

(1)有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列举来解决

(2)列举时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3)要对列举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小结:有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不用列式的方法,而是根据问题的条件按顺序一个一个列举可能的结果,得出问题的答案,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称为一一列举,就是我们这节课认识和掌握的新策略。在列举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列举,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为了能清楚的记录每种结果,还可以先列表,利用表格让列举的过程更清楚。

5.丰富体验,加深认识

我们已经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了例题,并且发现了其中蕴含的

规律,现在回忆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运用过这样的策略呢?想到的和大家说一说。

生:(课件)

师:这些都是我们曾经用过的一一列举的例子,今天我们通过解决问题,明确了这就是一一列举的策略,现在我们就用这种策略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有一个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铃声。已经知道上午9:00、9:40、10:00和11:00发出铃,那么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

从题中告诉我们的条件中,你能知道什么?你打算怎么判断这几个时刻中,哪些也能发出铃声?

2.学校食堂某天中午供应的荤菜有3种,素菜有4种。小洪选1种荤菜和1种素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先填表,再回答)你能看懂题中的表格吗?填表时先选定的是哪种荤菜?列举完鱼和各种素菜搭配后,接着考虑的是哪种荤菜?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如果先选定一种素菜,你还能按顺序列举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

3.有A、B、C三个网站,分别是每两天、三天、四天更新一次。某月1日三个网站同时更新后,到这个月15日,哪几天没有网站更新?哪一天三个网站同时更新?(先在下表里画一画,再回答)4.小芳有下面四枚邮票,用这些邮票能付多少种不同的邮资?(提示:每一种邮资的付法可以用一枚邮票,也可以用两枚、三枚、或者四枚邮票。)

5.拓展提高:王大叔用24根1米长的木条,一边靠墙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2021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乐高教育以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自然的爱好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布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往探究知识的奥秘。以下是 ___精心的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乐高活动:灵活的小车 执教者朱翔 活动目标: 1、掌握方向盘、操纵杆的概念,拼搭能灵活转弯的小车,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设计、改造小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乐高一盒,搭建好的小车,马路路线图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放音乐《小汽车》)(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开小汽车形式入场,开到指定位置)“到站啦!我们找个位置站站好” “刚刚我们玩了开小车的游戏,正好前两天,我们也用乐高玩具也搭建了一辆小汽车呢,看,我们面前有一条宽宽的马路。让我们拿起小车,来玩一玩吧” (放音乐《小汽车》)(事先交代不同方向的小朋友往哪个方向开)(玩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 “把小车放在这里,请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吧”(幼儿在垫子上做好) 刚在我们玩得真开心,不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啊?---撞车了,太挤了 很多小朋友的车挤在了一起,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我们发现两车要相撞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某某小朋友你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不能避让开,提出要求,车轮不能离开地面。) “小车只能往前走,不能拐弯”“你们能想办法让我们的小车拐弯吗?” 二、出示小车,引入方向盘和操纵杆的概念 “我这有一辆车,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转动 “在这个小车里面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哦,想不想知道?”---想 “我们来看一看”(视频) “看明白没有?你们说说看”----方向盘转动,带动操纵杆车轮转动 “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是什么连接的”---轴“这根轴就是操纵杆。” “这就是小车能够拐弯的秘密,老师的小车就是有了方向盘、操纵杆。当我转动方向盘的时候,车轮就跟着。。。” 三、展示PPT分解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中心小学帅启斌陆艳军邮政编码214537 课题: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例1 以用18 根1 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为素材,让学生研究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启发学生用列表的办法有序地一一列举长方形的长和宽,找到问题答案。再安排学生计算每种情况下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规律。例2 经过改编以买羊为素材,让学生先分类再列举,探究有多少种不同的购买方法,并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之后反思列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题安排学生运用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技能。 目标预设: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列举的策略,会用这种策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序性,体会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并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一一列举”的策略。 教学难点:会用“一一列举”的策略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设计理念:《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应该充满挑战与探索,创造与成功。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本节课在教学中运用“建构模型-利用模型T拓展模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旧知识的固定点——新知识的链接点——新知识的生长点”有序展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不断迸发创新的火花,享受学习的乐趣,用智慧积木搭建“数学乐园”!设计思路:本节课开门见山,揭示课题,通过排发车时刻,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一列举”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一个小故事贯穿全课始终。首先创设情境学习例1,以“帮助王大叔围羊圈”为引子,自主探究出借助列表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围出面积最大的羊圈。再通过改编的例2,围绕“有多少种不同的买羊方法”进行探讨,知道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分类再列举。最后拓展练习,深化列举,让学生掌握这种策略,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谈话:同学们,在四年级我们曾经两次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家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策略吗?(画图、列表)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谈话:老师乘车来的时候发现:8路公交车是每隔10 分钟发一班,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从早上6 点开始发车,到早上7 点,一共发了几班车? 过渡:像这样,把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一一排列出来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称之为“一一列举”。(补充板书,完整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种新策略。【设计意图:通过排发车时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有序思考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生长点,这种开篇点题的做法既为学生指明了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自主探究,运用列举。 1.教学例1 (1)解决:“可以怎样围?”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乐高教学设计

教会小朋友认识建筑房子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南实验小学林水祺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8 —9页。这部分内容是在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解决列方程求“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的问题。学好本节内容将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教材通过例7,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第5、6、7题完成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在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维方法和应用价值。 3、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找准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形成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教具准备:课件若干张 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课件 同学们,你们喜欢不喜欢参加运动会?在运动会中同样会学到知识,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出示例题图。 设计意图:运动会是学生感兴趣且熟悉的活动,这样的问题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比归纳,掌握方法。 1、指导观察,明确题意,列式解答。 ⑴出示奥运会跳高领奖的课件 师:看画面中你获得那些信息?从“小刚跳高成绩比小军少0.06 米”中你知道其中含有什么数量关系吗?小组交流列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生答师板书) ①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②小军的成绩-0.06米=小刚的成绩 ③小刚的成绩+ 0.06米=小军的成绩 师评价: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等量关系式,都符合题意,真了不起! ⑵引导学生分析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①列方程。 师问:运用数量关系解题时,哪个量是未知的?在小军的成绩上打“?”,并在“小军的成绩”下写X o然后板书: 解:设小军跳高成绩是X米。 X - 1.39 = 0.06 X = 1.39 + 0.06 X = 1.45 学生独立解完后,师指出在“解:设…”时,已经设了“ X米”,因此,求出的X值不写出单位名称。 ⑶检验。 师:你是怎样检验的?引导学生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检验: ①代入方程检验,是不是方程的解。 ②代入题中,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⑷交流寻求不同的算法。 师: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根据什么等量关系? (小组交流)得出方程:②X - 0.06 = 1.39 :③1.39 + 0.06 = X。并板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优质教学设计.doc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上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让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体验列举摸球游戏袋子中有"红"、"黄"、"白"三只乒乓球,老师从中任意摸出一只,猜一猜可能会是什么球?如果从中任意拿出两只呢?引入:像刚才几个同学把题目里可能出现情况一个一个地列举出来,像这样一种解题的思考方法,我们数学上称作为一一列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游戏,一方面把学生从课外吸引进课堂上来,激发学习的热情,同时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一一列举的策略在生活中本来就存在,我们只要留心生活,处处皆数学。】二、自主探究,运用列举(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引发列举需要。小华同学在一些实际问题上遇了困难,大家来一起帮帮他好吗?出示例1: "王大叔用18根1米到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1)创设情景: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生1:围成的图形是长方形。生2: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周长就是18米,

我们要找出长和宽各是多少?生3: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说明围法不此一种。如果只要找出一种方法,这道题很简单。但是要想把所有围法一个不落的找全,可能还是有点难度了。下面先请大家试一试,借助小棒动手摆一摆, 所有的符合条件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比一比,哪一桌的同桌完成得快。(2)动手操作:①汇报交流:生1:长8,宽1米,长5,宽4米。......生2:可能是表格。生3:算式:18÷2=9,8+1=9,7+2=9......②反思策略:师:老师发现大家都很了不起,都能帮小华同学把符合条件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你认为在刚才列举时应该注意什么,才能保证结果不重复,不遗漏。(在学生汇报中,板书:有序)师: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列表,列表解题的优点是什么?(生:更简洁)所以这类习题我们也可借助表格来完成,但是不管什么方法,我们在列举时要注意什么?。③重点分析列表的方法。下面老师借助列表,把一一列举的思路给你们重点理一理。(1) 出示表格:长方形的长/米长方形的宽/米(2)师:你们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出长和宽?生:长和宽的和一定是9米。怎么才能使答案不重复、不遗漏。生:把宽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师用多媒体展示)④发现研究规律:现在老师还想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你们觉得可在表格上怎样补充一下?(1)如果你是工人师傅你会选择那种围法?为什么?(2)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新的发现?3 2019-06-13 教学内容:五上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之旋转木马

马,调试程序,不断优 化。 学生分组活动和电机结构;常用测量工具准备。 Contemplate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成果) 思考与分析 通过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和演示所设计的机器人旋转木马,让学生自己反思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解决的方案,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程序控制结构的理解;通过采取老师和同学提问,小组成员答辩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科学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资源及 环境师:同学们,布置给大家的任务都完成 了没有? 老师展示ppt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各个小组按照ppt 上面所列的问题,准备5分钟的发言, 待会儿依次上台来,讲解你们所设计的 系统,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老师给予掌声鼓励。 在学生演示完后,针对演示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进行提问。 在所有的小组完成了讲解和演示之后, 老师要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大家都完成 得非常出色! 生:都完成了! 学生分小组,依次上台 讲解,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其他 小组同学给予掌声鼓 励。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回 答老师的疑问。 其他小组同学提问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答 疑 学生鼓掌 通过设置小组 成员上台讲解 和演示的活动, 让学生进行充 分的反思和总 结。 通过设置老师 提问和学生提 问的环节,让师 生之间、生生之 间进行思维的 碰撞,进一步促 进学生的反思。 老师通过在课 堂上肯定学生 的表现,进一步 激发学生课后 自主开展学习 的热情。 学生通过填写 课堂评价表,完 成对自己,以及 组员的评价,对 整堂课的表现 进行量化评价。 制作好 ppt课 件 演示的 同学和 其他小 组同学 都围在 旋转木 马两 旁,营 造一个 良好的 互动氛 围。 提前设 计好学 生的量 化评价 表。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第3课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64页。 教学目标: 能正确用两位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领悟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难点: 体会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用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交流共享 教学例3. 大家知道乘车的时候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出示例3情境图。 学生看图,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吗?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汇报讨论结果: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或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 小结:我们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也可以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大家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34+18—15或34—15+18. 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想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填空。 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线段图,可以先算出,一共运来多少袋水泥?再减去用去的。 学生列式计算。 订正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解答?请同学板演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120—60是什么意思,再加80什么意思,还可以怎样列式?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表格。表格告诉我们什么?(丁丁的班级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会游泳的32人,会溜冰的29人。) 提问: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知道了增加就加,减少就减。 教学反思:

2017秋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智慧广场一一列举法》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一一列举法》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实验小学张振妮、姜绪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90页,一一列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吃巧克力吗? 生:喜欢。 师:你为什么喜欢吃巧克力呢? 生1:巧克力口感好。 生2:吃巧克力可以补充能量。 …… 师:老师也喜欢吃巧克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买巧克力中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大家认真读题,从题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一种巧克力有4块装和6块装两种不同的包装,王阿姨要买50块巧克力,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 师:要买50块巧克力,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生1:买的巧克力数量只能是50块,不能多也不能少。 生2:4块装和6块装可以买不同的包数,但巧克力的总数必须是50。 生3:要找出所有不同的买法。

师:同学们刚才的分析都很有道理。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正好买到50块巧克力。 【评析:以与学生讨论是否爱吃巧克力引出题目,虽然简单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分析“要买50块巧克力,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这一问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更加透彻。】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打算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这个问题? 生1:我打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把不同的买法画出来。 生2:我打算用列式计算的方法,用算式把不同的买法表示出来。 生3:我打算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买法列举出来。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我们想要得到所有不同的买法,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如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列举。 师:说得太好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列举,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才能找到所有不同的买法。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想好的方法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评析:通过解决问题之前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想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2)组内交流。 师:同学们已经有结论了吗? 生:有了。 师:现在请把你的想法和结论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在交流的过程中,请做到以下两点要求:一是判断自己或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如果错了,问题出在哪儿?二是如果大家的结论相同,谁的方法更简便?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现在请按要求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几个小组的讨论。)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 教材解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必然的思想方法,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画图法”、“列表法”等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寻求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境,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有序罗列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目标叙写: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四年级我们曾经两次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策略” 是什么意思吗?(指名答:方法)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策略吗?(画图,列表)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上课题) 二.教学例1 1、提出问题 屏幕出示例题及其场景图, 自主读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从题目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是怎么理解18根1米长的栅栏这个信息的? 引导:既然周长18米是固定的,为什么还会有不同的围法呢?

一一列举教学设计【最新】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宋德兰 一教材解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是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本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画图法”、“列表法”等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寻求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材中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境,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整理信息的过程,再通过“探讨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有序排列数学信息策略的价值,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充满挑战与探索,创造与成功。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努力构建“建模→解模→用模”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充分参与,积极思考。享受学习的乐趣,用智慧积木搭建“数学乐园”!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教学目标:

1、经历用列举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并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1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有条理地一一列举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18根小棒、表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几天国庆放假有没有出去旅游,哪些同学去玩了,分别去了哪里呀? 生1:我去了南京 生2:我去了合肥 师:同学们玩的都很开心吧,我也出去玩了,我去了王大叔农场

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1.创设问题情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掌握新知。以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要铺边长为整分米数的地砖而且要求是整块数,引出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重要性,揭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 2.鼓励自主探究,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本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发现可以选择的地砖,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这几种可以选择的地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中经历数学问题转化的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不想当设计师?老师在装修房屋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情境图。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老师遇到了什么难题。学生汇报。 预设 生1:要给长16 dm、宽12 dm的贮藏室铺地砖。 生2: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 生3: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 2.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 用长方形方格纸代表长16 dm、宽12 dm的贮藏室地面,每个方格可以代表边长是1 dm的正方形。小组讨论一下,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可以是几分米呢(学生操作) (2)学生组内交流。 ①边长是1 dm。长边、宽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能用整块数地砖铺满吗(长边16块,宽边12块,能铺满) ②边长是2 dm。长边、宽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能用整块数地砖铺满吗(长边8块,宽边6块,能铺满) ③边长是3 dm。长边、宽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能用整块数地砖铺满吗(长边5块,宽边4块,不能铺满) ④边长是4 dm。长边、宽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能用整块数地砖铺满吗(长边4块,宽边3块,能铺满) …… (3)各组汇报。 生1:我发现只有边长是1 dm、2 dm、4 dm的地砖符合老师的要求。

一一列举的策略教学设计

《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上第94~95页的例1、“练一练”及练习十七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地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感受情境,唤醒记忆 1.出示两道不同年级的数学题。 我们先来做一道一年级的题目吧: (1)把7个苹果分成2堆,有哪几种不同的分法?(课件演示) 我们之前才学过的题目肯定也难不倒大家: (2)用小数点和2、3、4最多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小数? 2.你觉得这两道题在解题时要怎样想才比较好? (要注意有序性,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揭示课题: 经过这两题的热身运动,相信同学们能很顺利地学习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解题,认识策略 1.弄清题意,引发需求 出示例1: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1)请一生读题。 (2)提问:通过读题你能告诉大家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吗?(3)引导:你还能发现题目当中隐藏的信息吗?(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4)问:你们能在四人小组里先试着摆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长方形吗?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 (5)交流一种后问:还有不同的围法吗?再交流一种后问:那我们想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需要怎样做?指出:(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把各种不同围法一一列举出来。) 2.尝试列举,感知策略 (1)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想到的所有围法都记在书上第94页的表中。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选取典型) (2)组织交流(展示学生课本) 也可以直接填写记录单,再通过摆小棒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操作,师注意收集(A:遗漏B:重复C:全但无序D:有序)的表格进行投影展示。 提问:写到“宽5米长6米”为什么不再继续写下去了?大家说说他找出所有围法了吗?谁来评价一下(板书:按顺序) 指出:有序思考,能使我们找到的结果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完整板书:不遗漏、不重复) (3)像这样,把每种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序地一个一个列出来,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一一列举。(板书完整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4)请有刚刚有问题的同学修整一下你们的答案。 3.观察比较,感受规律 (1)老师也有序地把所有的围法都一一列举在了这里,怎样围面积最大?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完整表格)(算一种出示一种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长和宽差的越大,面积就越小) (3)追问:在这个变化规律中哪个量始终没有变呢? 4.反思回顾,加深理解 (1)提出要求: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列举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列举时要有序思考,对列举的结果要进行比较) (2)进一步要求:其实列举的策略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思考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如:一年级:10的分与合;四年级:学习倍数和因数时,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实际问 题》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教学利用平移的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几何图形,进而求其面积,使学生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以往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由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过渡到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因此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顾简单的规则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然后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把一个长方形通过剪一剪变成不规则的图形,并让学生试着计算其面积。这样的设计可以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2.自主探究,在操作中发现新旧知识间的异同。在教学中,以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在操作活动中引领学生体会到所谓的新知识其实不新,关键在于转化思想的运用,把不规则图形通过剪一剪、移一移转化成学习过的规则的图形,这样就把新知识纳入到了学生已学的知识中。3.多样的练习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图形的运动解决问题。在探究新知后设计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我们认识了很多平面图形,请你说一说你所认识的平面图形及其相关知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 2.导入。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动态演示把长方形变成不规则图形的过程。师:把长方形变成不规则图形以后,你还会计算它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 O自主探究 1.这个不规则图形有两条边都是曲线,怎么计算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 预设 生1: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直接计算起来很难,可以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从而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所以可以把不规则图形 左边的这部分剪下来,向右平移之后,正好变 成了一个规则图形——长方形,这说明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就相当于计算出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了。 生3: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6 cm,宽是4 cm,所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24 cm2 。 生4:我发现运用图形平移的知识可以解决不规则图形的面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公开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龚韩 教学内容:教科书P63-64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表格、牙签(或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曾经几次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策略”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理解:策略即方法)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策略吗?(画图,列表)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运用列举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到公园去参观:大家看工人师傅们在干什么呢? 课件出示:公园里工人师傅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的景点。供游客们休闲和拍照。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1、创设情景: 师: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问题是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那这个长方形花圃的周长是多少?(18米) 设问:你能帮帮工人师傅解决这个问题吗?

2、动手操作,交流围法 (1)围,交流围法。 师: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你能用18根同样长的牙签(小棒)代替栅栏围出一个长方形来吗?同桌合作,围一围。(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看哪一组同学围得最快? 组织全体同学交流围法:小组内互相介绍一下你围的长方形?是怎么围的?有谁还想到不同的围法? 你们是这样围的吗? 课件演示不同的围法。 (2)引导有序分析。 如果宽是1米,长就是8米,谁来继续分析? 如果宽是2米,长就是7米;如果宽是3米,长就是6米;如果宽是4米,长就是5米。怎么不继续分析了? 让学生明白一般情况下长都大于宽,长4宽5实际上就是长5宽4。 (3)用表格记录列举结果。 既然围成的花圃是长方形,那么要考虑长方形的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长和宽)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根据周长的计算公式想一想,什么是不变的?(根据生答出示:长、宽的和:18÷2=9(米)) 刚才我们已经把符合条件的长和宽一个不漏地列举出来了,我们还可以借助表格来列举。(课件出示表格)请你根据刚才的思考填一填这张表格。 长方形的长/米8765 长方形的宽/米1234 交流填表情况。(多媒体展示答:一共有4种不同的围法。)师相机板书:列表。 谈话:像刚才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问题的答案一个不漏地列举出来,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一一列举。(板书) 问:联系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想一想,一一列举时要注意什么?(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板书:按一定顺序。 (4)比较面积,发现规律 过渡:这四个长宽不同的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8米,你能算出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吗? 指名学生口答。同时课件出示 问:什么时候围得面积最大?什么时候围得面积最小?(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发现?)

乐高教学设计案例

中小学乐高教育教学设计(小学案例) 基本信息 姓名林志仁 电子邮件 所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名称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学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街二郎巷68号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是否同意本教案用于乐高教育教学是√否 活动 设计概览 教学主题EV3小车的初步控制 涉及学科(领域)科学、数学、信息技术授课年级小学四年级 前需技能(学生在开本节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对EV3编程软件中的移动槽和移动转 始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向模块有所了解,有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 知识或技能) 课程概述(概括地描知识目标:认识LEGO MINDSTORMS Education EV3软件;编程 述使用乐高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架构,约500字) 关键词控制EV3 机器人; 技能目标:自主搭建EV3机器人 情感目标:学会团队沟通与合作 在前一节课,学生们学习了EV3套装,并会让小车实现行走功能,这节课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通过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实现小车按预定路线精确行驶,来体验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的具体运用。 课堂将通过“EV3小车的初步控制”这一主题活动,以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利用乐高教育器材EV3套装中的主控和大型马达搭建小车,通过编写程序让电动机的转速随着行走路线的需要来改变,体验电动机的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的实际运用,能根据实际需要编写相应程序。并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尝试,不断地探究;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进行试验。科学EV3小车编程移动槽移动转向小组合作 教学或学习过程 乐高EV345544 Connect联系(联系学科内容和现实世界引入活动任务) 活动时 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通过视频和PPT展示工作任 务的由来和要求。学生的任务是 搭建好小车模型,然后编写程序观看视频 8分钟教学PPT 解决问题,并能根据实际需要,接受任务 灵活运用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 块。 Construct建构(指导学生进行搭建作品、程序设计) 活动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

【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精品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2、沟通“一一列举”和“列表”两种策略的联系,通过列表,帮助学生养成有序列举的习惯。 3、在学生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曾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好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解决问题,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策略,这种策略和以前学习的策略还有很大的关系呢! 二、教学例1 1、导语: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问题。 出示:园艺工人用6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他是怎样围的? (1)师:你可以算一算,或者画一画。写好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汇报板书:长(m)2宽(m)1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和他想得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小结:看来这个花圃只有一种围法。 2、导语: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花圃: 出示:园艺工人准备用10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大一些的长方形花圃,有几种不同的围法? (1)师:长和宽都有哪些情况?请你思考之后写在作业纸上。 (2)学生汇报板书:长(m)4 3宽(m)1 2 师:你有几种围法?你呢?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围法?看来我们已经找全了答案。(板书:全) 小结:第一个花圃,我们找到了1种围法,第二个花圃,我们找到两种不同的围法,像这样把符合要求的答案一一的找出来,这种方法叫做一一列举,(板书:一一列举),“一一列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策略。 3、导语:下面请同学们用这个策略来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几种不同的围法?(1)请你思考之后,把不同的围法一一列举到第一张表格上。 (2)学生汇报(投影展示三张作业纸:不全、全而无序、全而有序) 师:这位同学列举了三种围法,他找全了吗?你有几种围法?那他缺哪一种?(教师在三种围法的表格中,填写第四种围法)现在全了吗?这张表格中剩下的空格还要不要填了?(3)我们来看看,和他列举的顺序不一样的请举手,把你的给大家看看,请你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长方形的长(米)8765 长方形的宽(米)1234 (4)说得非常有条理,同学们,和上一张表格相比,这样列举有什么特点?按顺序列举有什么好处? 小结:说得真好,如果我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列举,可以防止漏写和重复,从而找全问题的答案。(板书:有序) (5)提问:看看这四种围法,王大爷会选择哪一种围法来修建羊圈呢?请你思考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长方形的长(米)8765

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8-教学设计

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8-教学设计

《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8》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法的计算之后,安排的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内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字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主要通过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经历多种信息整理的方法及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处理: 教材例8利用在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出课题,学生通过对题型进行分析,得知题中运用到的信息有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信息非常杂乱、无序,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形成运用其他方法对问题信息进行再加工的思想。教材中的“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用“列表法”来整理信息,让学生体会到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因为本题只是让学生解决剩下的钱够不够,因此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正确运用小数乘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能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二、教学过程: 预构:复习铺垫,谈话引入 (一)复习铺垫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14×12.5×0.08 5.28×99+5.28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整数。 3.8×3<□ 1.78×3.98<□ 2.5× 4.12>□ 6.1×3.08>□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交流:在方框里填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思考的? (3)小结: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将式子中的因数“放大”或“缩小”成近似的整数,再来思考会简单一些。 (二)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用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是紧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后进行教学的,在新课伊始安排了两个“复习铺垫”内容。一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二是帮助学生复习回顾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为运用小数乘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做适当的知识铺垫,为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二、解决问题,形成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