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3~2020年)

龙华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3~2020年)
龙华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3~2020年)

龙华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3~2020年)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现状概况

第三章更新目标

第四章更新规模、方式与功能布局

第五章更新策略

第六章重点统筹片区

第七章行动计划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一章前言

一、形势背景

(一)深圳城市转型背景下的新型发展资源观

深圳经过三十年成长,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人口不堪重负、环境严重透支,转型迫在眉睫。《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提出,深圳未来空间发展模式由增量为主向存量优化转变,城市更新将成为深圳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201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城市更新释放发展空间,推动城市发展由依赖增量土地向存量土地二次开发转变”。城市更新已成为深圳城市破解土地资源紧缺难题的重要手段。

新时期的转型发展需要新的发展思路与资源观念。我们要从动态的角度重新认识资源及其配置问题,即通过改造、科技创新等手段将资源一次性利用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存量空间盘整可为城市发展的新资源。城市更新作为实现内涵式增长的开发方式,是当前深圳践行新型资源观的重要途径。(二)全市城市更新制度环境日趋成熟

2004年,深圳市以城中村为重点开始了城市更新的实践探索,2009年以来,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初步构建了深圳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并建立了城市更新年度计划制度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度。城市更新制度环境的完善有效规范了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并推动深圳城市更新从“运动式、项目化”的非常态阶段进入到“体制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阶段。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更新市场认可度和参与性的不断提高,各区政府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在城市更新的规划、政策、机制、管理、运作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为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深圳城市更新工作进入全面提速阶段,这要求各区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全市城市更新的规划目标和相关要求。

(三)城市更新是龙华新区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

2011年12月,龙华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新区成立于深圳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市委市政府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龙华新区将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为使命、以加快城市转型升级为路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围绕“产业强区、宜居新城、人文家园、幸福龙华”的发展要求,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努力打造成为深圳转型升级典范区、特区一体化的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

然而,龙华新区的现状建成度已接近饱和。根据全市建设用地变更调查,2011年龙华新区建设用地达到105.9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比例超过60%,超出了全市平均水平,新区剩余可建设用地不足5平方公里。而且,现状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其中工业用地比例偏高,约占总建设用地的37%,商服用地及政府社团用地比例偏低,仅占总建设用地5%。龙华新区正面临着潜力空间有限、用地结构失衡、土地低效利用等发展的严峻挑战,为实现新区“两区一城”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快存量土地的“二次开发”。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已成为龙华新区挖掘用地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结构、促进一体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规划定位

《龙华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落实全市城市更新发展精神与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两区一城”战略目标的重要行动。因此,本专项规划定位为:龙华新区城市更新的行动纲领、重点更新地区的指引手册,作为实施《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承接《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落实《深圳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0~2015)》对龙华新区城市更新的目标与要求,侧重于目标落实与规划深化;对下,统筹全区城市更新工作,协调各类专项规划,指导重点更新地区的规划实施,通过指导各法定规划(法定图则、更新单元规划、发展单元规划等)的编制来落实本规划内容,从而发挥实质性的统筹和指引作用。

三、工作目标

本专项规划的工作目标主要包括:一、指明新形势下新区城市更新的总体方向与目标,二、通过城市更新寻找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与公共利益实现的有效途径,三、制定新区城市更新策略与规划指引,四、识别新区未来城市更新的重点地区,五、探索城市更新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

四、规划编制依据

1、《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深圳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2011-2015)》

3、《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

4、《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府令第211号)

5、《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深府〔2012〕1号)

6、《深圳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0-2015)》

7、《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

8、其他相关规划及标准

(三)空间分布

“三旧”用地总体上呈沿路蔓延、多点分布态势,多集中于原各镇中心,主要沿观澜大道、布龙路、观平路、大浪南路、建设路、民治路等主干道分布。各街道“三旧”规模差距较大,大体上与街道已建设用地规模成正比。观澜街道“三旧”用地规模最大,以旧工业区为主,总面积17.21平方公

(四)用地权属

“三旧”用地权属关系复杂混乱,权属不清晰用地达18.25平方公里,占全区“三旧”规模51.48%,占全区权属不清晰用地(40.34平方公里)比例45.24%,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三旧”用地权属清晰的类型主要包括登记造册、发证、备案(含行政划拨、合同、非农建设用地、“两规”处理用地),总规模为17平方公里。

(五)建设情况

“三旧”用地范围内普遍存在生活、生产与其他功能布局混杂无序、用地插花现象明显的问题。旧工业区分布凌乱,70%以上属于以租赁市场为主的物业型产业空间,并与私宅建设存在较高关联。“三旧”用地平均毛容积率1.31,其中城中村1.58,旧工业区1.12;建设密度大多高于35%,部分城中村高达60%,形成大量“握手楼”。建筑层数以1~3层为主,占比46%,空间分布南北差异较大,7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主要分布在机荷高速以南地区。

二、更新工作现状

(一)项目实施进展

1、拆除重建类

截止2012年12月底,新区已列入更新单元计划的项目52个,涉及拆迁用地3.69平方公里;已批单元规划9个,涉及拆迁用地0.56平方公里,总建面181万平方米;完成土地出让5个,涉及拆迁用地0.25平方公里,开发建设用地约0.22平方公里,总建面22.4万平方米,其中,基本建成3个,总建面55.7万平方米,住宅建面41万平方米。

拆除重建类项目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项目规模普遍较小,分布零散。单个项目用地规模超10公顷的仅8项,除龙华老城区比较集中成片外,其它地区均是零散分布。

(2)更新实施工作进度缓慢,开工率低。按项目统计,规划批准率仅17%(全市45%),开工率仅10%(全市15%);按面积统计,规划审批率仅15%(全市48%),开工率仅6.5%(全市8%)。

(3)“工改工”项目数量少,城市更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不高。以商业、居住为主,“工改工”仅3个,面积约19公顷,均约占项目数量和项目总面积的5%。

2、综合整治类

二类综合整治项目共34个,涉及用地约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观澜街道(16个)和龙华街道(10个),市批复概算金额共5560万。其中,完工15个,完工率44%,投入资金3325万元;核查通过7个,通过率21%。三类综合整治以城中村消防整治为主,共154个项目,主要集中在观澜街道(96个)。

综合整治实施中主要存在整治覆盖类型单一(目前以城中村整治为主),资金投入不足,整治过程中产权单位施工管理不规范,以及后续管理相对滞后等问题。

3、功能改变类

据统计,新区范围内完善手续的功能改变类项目仅一项,即大浪商业中心。目前,功能改变类城市更新以市场自发进行改造为主,且多为旧厂房改成商业、酒店等经营性功能,缺乏统一的规划统筹与规范管理。

(二)管理机制体制

目前,新区城市更新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主导下大片区城市更新推进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新区更新项目实施以自下而上的市场申报为主,普遍存在“见点不见面”、“吃肉留骨”的弊端,缺乏总体统筹。

2、配套政策体系不完善。拆迁补偿缺乏统一标准,计划外项目确权仍然受制,综合整治、功能改变相关配套政策欠缺;适应于新区自身的城市更新管理规则及促进政策尚未形成,影响了新区城市更新的推进力度。

3、行政管理效率有待提高。新区城市更新管理人员有限,区与街道两级专业人员配备有待加强;城市更新管理上存在审批链条长、程序复杂,审批部门多、职能分散,审批职能交叉、协调难等问题。

第三章更新目标

一、更新原则

(一)增进公共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以实现公共利益为首要目标,以利益公平分配为原则,以利益共享为核心,保障相关利益各方的合法权益,并保证更新过程中的公正公平。(二)促进转型升级,焕发多元活力

推进旧工业区产业升级与空间整合,依托新区现有优势与特色基础巩固提升第二产业的同时,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商贸业等现代服务业来提升地区活力,促进产业转型与质量提升。

(三)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改善生活

以“以人为本”为城市更新的核心价值取向,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理想,更加关注人的生活需求,以改善城市服务与落实民生福利来实现社会关怀。

(四)延续社会文脉,强调特色挖掘

地方生活与乡土文明的不可复制性,以及地方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城市更新体现更大的包容性,城市更新应注重维系社区纽带,帮助社区发展与自我更新,并积极塑造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色。

(五)加强统筹引导,协力有机更新

以存量空间优化调整为目标,从全局角度进行总体谋划,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更新路径,制定面向实施的更新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更新方式,加强政府主导与整体统筹,是新区实现有机更新的重要保障。

二、总体更新目标

根据建设“产业强区、宜居新城、人文家园、幸福龙华”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区全局统筹、多方位的城市更新工作框架,以利益共享为核心,以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重点,以大片区综合性更新改造为抓手,通过旧工业区的升级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通过城中村的有机更新,提升城市环境品质,通过旧城区的振兴活化,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有序推进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拆除重建三大更新活动,挖掘新区城市更新的特色,实现建设“加快转型升级典范区、特区一体化的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的战略目标。

三、2020年更新目标

1、鼓励综合整治与功能改变,适当控制拆除重建。2013~2020年城市更新总规模14.7平方公里,其中拆除重建7.6平方公里,综合整治与功能改变7.1平方公里;加强拆除重建类项目的计划管理,提高列入单元计划项目的实施,实施率达50%,实现供地2.5平方公里。

2、重点推进13个更新统筹片区城市更新,并预留弹性空间。2013~2020年统筹片区内实现更新总量9.0平方公里,占全区更新总量61.2%,其中,拆除重建5.4平方公里,占全区拆除重建总量71.5%。

3、着力提高城市更新贡献率,捆绑建设各类配套设施、绿地与公共空间,按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与创新型产业用房,2013~2020年通过城市更新提供保障性住房115万平方米,约1.9万套,提供创新型产业用房35万平方米。

4、2013~2020年实现城市更新总投资178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94亿元,社会投资1588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特区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

5、综合运用多种更新方式,鼓励片区内实施大规模、功能复合的综合性城市更新项目;以试点示范为代表,大力推动旧工业区升级转型,加速城中村改造与社区转型,稳步推进旧城区环境提升。

第四章更新规模、方式与功能布局

一、更新规模

(一)规模预测

从新区城市更新总体目标出发,通过更新对象筛选、更新地区评价、基层改造意愿、更新经济测算等四方面预测新区2020年城市更新规模。

1、更新对象筛选

根据“三旧”对象现状建设的优劣程度进行识别,主要考虑“三旧”对象的建筑质量(砖瓦结构建筑比例大于50%)、建筑年代(1992年之前的建筑比例大于50%)、开发强度(工业用地容积率小于0.8、其他用地容积率小于1.2)、建筑密度(大于45%)等四项识别要素。

2、更新地区评价

根据建设重点与发展时序对新区开展城市更新的重要性进行分级,通过对“一中轴、九片区”等重点地区,轨道及其站点、道路系统等综合交通,门户地区、城市公园等城市景观,主要配套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的服务范围,地区综合经济效益,以及城市公共安全等七项要素进行综合评价与空间叠加分析,把新区划分为三级更新地区,作为更新时序安排及重点更新区域选择的依据。其中,一级地区包括北站商务核心、观澜横坑水库周边科技核心、龙华商业中心;二级地区包括大浪时尚创意城、清湖转型升级示范园、龙华汽车产业城等新区主要产业发展园区及中部发展轴周边;三级地区指除一、二级地区外的地区。

3、改造意愿

充分考虑社区基于发展要求所提出的更新项目以及相应采取更新方式的意愿。

4、经济测算

从政府收支平衡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更新规模与更新方式进行经济测算与比较分析。

经综合调校,最终确定龙华新区2020年城市更新规模总规模为14.7平方公里,其中城中村4.0平方公里,旧工业区10.4平方公里,旧城区0.3平方公里。

说明:利润总额=销售总收入-企业总开发投资-销售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

税后净利润=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

总投资净利润率=税后净利润/企业总开发投资

3、城市更新整体投资效益

综上分析,至2020年新区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1782亿元,其中企业投资1588亿元,政府投资194亿元,可以带来税费收益合计约311亿元,整体投资效益良好。

二、更新方式

(一)综合整治

综合整治主要包括现状建设情况相对较好、更新改造迫切度相对较弱、但需要进行环境整治工程的更新对象,可进行基本不涉及房屋拆迁的环境美化、净化工程,或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而进行的局部拆建。至2020年,综合整治规模为6.3平方公里。

城中村的综合整治应以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改善卫生环境条件为目标。全面排查消防安全隐患,整饰建筑主体,提高道路质量,改善交通出行环境,适当增加停车场,翻新或替换老旧的市政管道与网线设施,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卫生管理,增加绿地与公共空间,保护宗祠等历史传统建筑,合理组织各类空间秩序,强化物业管理。

旧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应以完善生产性服务设施与配套生活性设施、提高园区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局部拆建的方式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园区资源共享程度与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微循环交通组织,改善水电气与通讯等基础设施系统,采取专业化物业管理方式,提高园区管理水平。

旧城区的综合整治应按照不同的对象类型采取分类治理方式。旧居住区重点加强建筑结构加固,鼓励加装电梯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空间品质,规范物业管理;旧商业区注重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通过总体功能策划与形象综合提升来重焕街区活力;碉楼、宗祠、古村落等历史遗迹实施专业化保育与修缮,并对周边区域实行建设管制。

(二)功能改变

功能改变以现状建筑质量相对良好、且规划为商业与政府社团等用地性质的旧工业区为主,通过改变部分或全部建筑使用功能,但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和使用期限,保留建筑物原主体结构的方式进行更新改造。至2020年,功能改变规模0.8平方公里。

重点引导旧工业区通过建筑使用功能置换来发展研发检测、总部办公等2.5产业以及商贸金融、展示销售、商务会展、交易服务等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以低碳绿色的有机更新方式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对大浪服装基地、观澜文化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应充分利用结构适宜、质量较好的旧厂房来建设产业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注重挖掘旧厂房或旧工业区的文化价值,结合观澜河生态文化走廊建设及旧厂区周边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探索旧厂房改建为艺术馆、旧工业改造为艺术村的旅游发展模式。

(三)拆除重建

拆除重建主要指位于“一中轴九片区”等城市重点建设地区、现状建设条件较差、且有较强改造意愿的更新对象,并包括全区已列入更新单元计划的项目,主要采取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全面拆除清理、重新建设的方式进行更新改造。至2020年,拆除重建规模为7.6平方公里。

观澜横坑水库周边科技核、北站商务核、龙华商业中心等重点地区,改造后以总部经济、研发办公、金融服务、科技研发、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主,高标准配建市政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更新中注重塑造优质的景观形象;地铁站点500米、轻轨站点200米范围内的地区,可适当提高更新的容积率与密度,以商业、办公和居住功能复合式改造为主;清湖转型升级示范区、大浪时尚创意城、福民低碳产业示范区、观澜文化产业园等产业园区,严格控制商住房地产开发,鼓励工改工,更新后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服装、文化创业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设计检测、科技服务、展览销售等产业服务配套功能提供空间,并适当增加中小户型的居住、零售商业等配套居住功能;观澜河沿岸、大浪同胜等重要景观地区,依据城市设计要求采取采取较低密度与强度的更新改造,配合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倡导景观个性鲜明的特色化更新。

三、更新功能布局

2015城市规划年会主题解读

2015城市规划年会主题解读 传承与变革 昨日,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主题确定,为“新常态:传承与变革”。附带主题 宣布,有一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的主题解读,原文摘录如下: 非常感谢学会的学术工作委员会,给今年的年会出了一个很好的主题。 目前我们面临很多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威胁,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创新的思路。我个人总结出我们现在面临着五个方面很大的变化。 第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城镇化,超过了53%的城镇化水平让我们大部分的 居民开始生活在城市里面,所以我们不再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大国,而是一个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们显然还不够,重视也不够。 第二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我们整个全球化的程度已经是前所未有,中国的经济 乃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非常深度的融入到整个全球的过程当中。面对这一点,我们也缺少足够的准备。 第三个很大的变化我认为是我们经济的增速,我们经济总体量相对还比较小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有两位数的增速,现在已经回落到不到8%,那么未来有可能还会再继续回落,这么一种增速的放缓但是体量的放大,怎么做好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个新的问题。 第四个方面我认为是信息化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甚至我们整个的行政管理,以及我们学科的发展,都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和契机。 第五点我认为是我们学科,过去是建筑学下面的二级学科,现在是独立的一级 学科,能不能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学科的体系来承担历史责任,确实是我们这个领域所有的从业者、所有的专家学者以及每一个规划师,都要思考的一个话题。

因此今年年会的主题,对我们来说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有很多需要传承的一些传统。 但另外一方面来讲,面对我前面讲的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我认为需要冷静的思考,需要一些新的思路,需要变革,需要创新。 首先我觉得我们必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变化。 第一个,对城市怎么看。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城市里面,但是城市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缺少一些最本质性的认识。 比如说过去我们一直觉得城市就是一个生产基地,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业品、消费品。先生产,后生活,有了生产再来配套生活。布局也是非常重视我们的产业区,从过去的工业区到各种各样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始终是我们重视的一个重点,因为我们一直把城市作为一个生产机器,作为一个经济的引擎。 这一点在今天来看,显然需要重新思考。我认为今天来看城市,除了他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品、大量的消费品以外,很重要的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他是我们最主要的消费市场,随着我们整个的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相当重要的驱动力来讲,城市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产品,很重要的是创造各种消费的机会,提供各种消费的场所,而且我们城市居民也是提供了各种消费的需求。 所以如何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可能需要我们对他有一个重新的定位, (2)对城市来讲,另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城市的创新的作用,可能必须要有有一个前所未有的认识。 在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当中,特别是增速放缓以后,我们各种要素资源所起到的驱动作用,其实也是很有限的。

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

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和魅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题。本文以星沙城市风貌规划及城市美化工程实践为例,从城市整体风貌控制、概念性城市设计、专项系统规划、环境设施引导等方面探索了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 [关键词] 城市风貌;美化工程 1 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竞争由单一的经济竞争逐渐转变成为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城市的发展重点,也由过去奠定大框架、大开发为主导,相应地转变为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和魅力,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人才,从而推动城市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城市掀起了美化运动的热潮,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一时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热点。 2 城市风貌与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 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在山水环境、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等方面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表现,其内容包括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三大部分。 城市风貌规划,是一项承接总体规划同时引导详细规划的综合性规划。它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整体形态、空间景观的研究,建立整体风貌结构,提出各项建设要求,从而引导城市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和特色环境。城市风貌规划具有非法定性、综合性及可操作性等特征,是对城市法定性规划的补充和深化。 3 星沙城市风貌规划 星沙位于长沙市东北部,距长沙市区11公里,原是长沙县的一个小镇。随着199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沙县县委县政府的入驻,星沙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在短短十几年内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万人的中小城市。城市在框架性扩张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3.1 规划策略 星沙做为一个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新城建设与旧城更新(图3)同时进行,其风貌规划显得较为特殊和复杂。由此,规划提出以下策略: (1)宏观战略与整体形态相结合,体现整体性。 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提出城市发展战略,并对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

晋城市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

晋城市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 1.1 规划目的 为深化城市总体规划、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特编制本规划。 1.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施行)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6、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1.3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为2006年~2020年。 1.4 规划范围 本次对《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区” ,即:主城区、北石店区、南村区的路网进行了规划,同时考虑了与城市外围公路的衔接。 1.5 规划原则 尊重现状地形地貌。 满足交通发展需求。 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兼顾局部与整体,统筹考虑地上与地下、静态与动态设施。 2. 道路路网控制规划 2.1道路网结构 (1)规划路网形式 在本次道路工程专项规划中,主城区整个路网在现状路网基础

上采取环形方格网式布局,铁路以东建设区结合铁路走向和地形采用斜向方格路网。 (2)规划道路网结构 构建以“环形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和“三纵三横主干路”为主骨架的城市交通体系。 1)环形城市快速交通系统 由北环路、西环路、凤阳街和东环路在市区范围外构成的城市外环快速环路,主要承担城市过境交通和快捷联系城市出入境交通的功能。 2)三纵三横主干路 主要由南北向的景西路、泽州路、文博路组成的三纵和由东西向的东西大街、凤台街、中原街组成的三横构成,重点疏解城市各功能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2.2道路等级划分 在本次规划中,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 在建设区外围由北环路、西环路、凤阳街和东环路构成一个快速环路。道路红线宽50m,设计时速60~80km/h,道路总长37km。 (2)主干路 规划确定主城区有15条主干路,其中南北向6条,即凤城路、景西路、黄华街、泽州路、 文博路、三晋路;东西向9条,即书院街、东西大街、太岳路、新市街、凤台街、文昌街、迎宾街、中原街、白水街。北石店区有4条主干路,即南北向的畅安街,东西向的迎旭街、文博路和尚安街;南村区有4条主干路,即南北向的通达路和207国道,东西向的鑫达街和西里南街。 主干路规划路网密度为0.93,道路红线宽30~70m ,设计时速40~60km/h,道路总长123km ,间距在800m左右。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选题依据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选题依据 1、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城镇化,区域政策(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都市区、都市圈、区域协同/协调发展、空间规划、城市群规划、经济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聚集经济、新经济、产城融合),创新空间 2、小城镇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小城镇规划建设,城中村规划管理,特色小(城)镇,镇村体系规划 3、乡村规划:村庄规划,新农村规划建设,乡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乡村建设,农村社会经济研究,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农地制度改革 4、山地城乡规划:山地城市(镇),山区城镇化,山地城市区域发展,山地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山地城市生态,山地历史文化保护,山地社区,山地灾害,山区扶贫开发 5、规划实施与管理:规划实施(规划制度,近期建设规划,开发管控,城市拆迁,大事件),公共政策(包容性发展,公共利益,物权与城市规划,政策/规划评估,规划实施评估,规划公开,公众参与),规划管理(管理体制,行政许可,一书两证,审批流程,违章建设),规划督察,城市规划职业资格制度 6、城市生态规划:“两型”社会建设,生态宜居,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转型,规划环评,生态修复,城市气候环境,城市增长边界 7、风景环境规划:国家公园,世界遗产保护利用,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规划,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保护地规划,园林历史与理论 8、城市设计: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公共空间,空间品质,城市中心区,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空间消费,非正式空间,创意产业 9、住房建设规划:居住区规划,房地产,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社区管理,老龄社区 10、城市工程规划:城市基础/市政设施规划(给水,排水,燃气,供热,电力,通讯,环卫),城市能源规划,城市水资源/系统规划(黑臭水体),海绵城市,综合管廊 1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灾害风险评估,弹性城市,洪涝灾害 12、城市交通规划:区域交通,机动化,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停车,绿色交通,需求管理,智能交通 13、城市总体规划:多规合一,空间战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边缘区规划管理,土地集约利用 14、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工业遗产,乡土遗产,大遗址,古城更新与复兴,保护规划,保护管理与政策

城市景观风貌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 作者: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发表:《城市规划》2008(03):87-92 [评论] 摘要: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规划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途径。并以威海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山东省威海市风貌基础设施生态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和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吴良镛,2002;仇保兴,20 04、2005;阮仪三,2004;蔡晓丰,2005)。因此,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蔡晓丰,2005)。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城市风貌、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在中文语境下,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Cornelsn aned Franz,1995),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充满于城市空气中的“氛围”(Norberg-Shulz, 1979);“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池泽宪, 1989;朱旭辉,1993;Cornelsen and Franz,1995;Taylor,1999;蔡晓丰,2005;陈艳、洪再生等,2006)。

宝安区道路专项规划修订稿

宝安区道路专项规划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宝安区道路专项规划 一、规划背景 随着区域的加速融合、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宝安区的交通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宝安区的客、货运机动化出行总量将分别达到2003年的约4.4倍和3倍,宝安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将面临巨大压力。 2005年6月,市政府发布了“深圳市整体交通规划”和“深圳市公共交通规划”,明确指出,面对交通需求持续增长的挑战,必须实施全面的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体系,重点在于大力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2005年12月,许宗衡市长在市政府四届十八次常务会议上再次指出,近期要大力推动特区外的道路建设,在5年内基本建成现代化的交通路网体系。2006年8月,许宗衡市长在现场调研我市重点交通工程项目时再次强调,各级政府、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力推进,力争实现2010年全市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机动化出行需求,有效支撑宝安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市规划局宝安分局组织开展了“宝安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重点规划干线性主干道、普通主干道及次干道,其中,干线性主干道与上层次的高速公路、快速路一起构成了骨干道路网。本报告主要阐述全区的骨干道路网规划,重点为干线性主干道规划方案。 二、现状问题 二十多年来,宝安区的道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06年,宝安区次干道以上等级道路已达到约806公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交通形势仍然严峻。 为掌握宝安区道路交通的现状,本次规划开展了全面的道路普查、大规模的道路交通调查等。通过分析,本次规划认为宝安区的骨干道路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路网规模整体不足 宝安区现有骨干道路总长约271公里,各等级骨干道路网密度均未能达到“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要求,特别是城市快速路和干线性主干道路网密度与标准差距明显。 注:取深标主干道密度标准的50%。 (二)路网布局不尽完善 目前,宝安区的骨干路网布局尚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城市快速路,大

深圳市城市更新实施细则2016

为实施《市城市更新办法》,规城市更新活动,建立规、有序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制定《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该《实施细则》于2012年1月21日经市政府同意并予以印发,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施《市城市更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本市城市更新活动,建立规、有序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市查违和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市规划国土部门是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监督全市城市更新工作。 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依据《办法》及本细则规定在辖区围履行城市更新管理相关职责。 第三条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办法》及本细则规定履行城市更新管理相关职责。 第四条主管部门、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城市更新政策的宣传,加强引导。 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当积极维护城市更新活动的正常秩序。 第五条城市更新项目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六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通过构建融资平台、提供贷款、建立担保机制等方式对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 第七条城市更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按照集约用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原则,推广使用经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认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建筑废弃物绿色再生产品。 鼓励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第八条主管部门和区政府应当建立城市更新工作投诉处理制度,对受理的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九条市、区规划土地监察工作机构应当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查处城市更新单元围新出现的建设行为。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建筑处理部门应当加快开展城市更新单元围历史遗留建筑的处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更新规划与计划

规划年会主题

2015城市规划年会主题解读:传承与变 革 发布时间:2015-01-28 10:51:33?编辑:Winnie?来源:国匠城?浏览次数:99 第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城镇化,超过了53%的城镇化水平让我们大部分的居民开始生活在城市里面,所以我们不再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大国,而是一个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们显然还不够,重视也不够。 ? 昨日,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主题确定,为“新常态:传承与变革”。附带主题宣布,有一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的主题解读,原文摘录如下: 非常感谢学会的学术工作委员会,给今年的年会出了一个很好的主题。 目前我们面临很多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威胁,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创新的思路。我个人总结出我们现在面临着五个方面很大的变化。 第二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我们整个全球化的程度已经是前所未有,中国的经济乃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非常深度的融入到整个全球的过程当中。面对这一点,我们也缺少足够的准备。 第三个很大的变化我认为是我们经济的增速,我们经济总体量相对还比较小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有两位数的增速,现在已经回落到不到8%,那么未来有可能还会再继续回落,这么一种增速的放缓但是体量的放大,怎么做好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个新的问题。

第四个方面我认为是信息化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甚至我们整个的行政管理,以及我们学科的发展,都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和契机。 第五点我认为是我们学科,过去是建筑学下面的二级学科,现在是独立的一级学科,能不能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学科的体系来承担历史责任,确实是我们这个领域所有的从业者、所有的专家学者以及每一个规划师,都要思考的一个话题。 因此今年年会的主题,对我们来说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有很多需要传承的一些传统。 但另外一方面来讲,面对我前面讲的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我认为需要冷静的思考,需要一些新的思路,需要变革,需要创新。 首先我觉得我们必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变化。 第一个,对城市怎么看。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城市里面,但是城市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缺少一些最本质性的认识。 比如说过去我们一直觉得城市就是一个生产基地,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业品、消费品。先生产,后生活,有了生产再来配套生活。布局也是非常重视我们的产业区,从过去的工业区到各种各样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始终是我们重视的一个重点,因为我们一直把城市作为一个生产机器,作为一个经济的引擎。 这一点在今天来看,显然需要重新思考。我认为今天来看城市,除了他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品、大量的消费品以外,很重要的有几个方面的特点:(1)他是我们最主要的消费市场,随着我们整个的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相当重要的驱动力来讲,城市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产品,很重要的是创造各种消费的机会,提供各种消费的场所,而且我们城市居民也是提供了各种消费的需求。 所以如何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可能需要我们对他有一个重新的定位, (2)对城市来讲,另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城市的创新的作用,可能必须要有有一个前所未有的认识。 在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当中,特别是增速放缓以后,我们各种要素资源所起到的驱动作用,其实也是很有限的。 所以,劳动力,我们缺少这种廉价的优势;市场,我们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压力。我们的资金、资本,面临着如何去寻找更富有效益的空间,所以消费自然而然成为我们今天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一个驱动力。 我们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城市里面,我们城市总体的消费水平是乡村人口的两倍甚至三倍,所以如何把这一部分人群的消费需求来认真的研究,或者说我们如何研究城市在消费这个领域的作用,不仅仅是人群的消费作用,更重要的是城市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消费的场所,消费的空间,可能是我们下一步城市规划工作者都必须要很好的充分认识的。 (3)城市是一个社会有机体,我们过去都把城市作为一个静态的一个死的东西来看,其实不是,城市是有活力的,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城市本身有他24小时的节奏。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041019151003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 征求意见稿 一、规划背景 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是指导我市城市更新推进及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上版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修编及动态调整项目(2012-2015)》已于2015年底到期,需要编制新一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指导我市城市更新工作。 同时,我市现状建设强度已高达38.2%,城市更新和减量规划是我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逐步搭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管理体系、政策体系,通过高品质的城市更新,实现城市形态提升、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公共配套完善,着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因此,我局组织制定了《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 二、目标与基本原则 1.远期目标: 通过多元化的城市更新,逐步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用地高效利用,全面改善旧城镇、旧村居的人居环境,均衡化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城市更新项目,为把佛山建设成为“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提供空间保障。 2.近期目标: (1)2016至2020年间,全市应完成城市更新规模约为30km2,

其中,拆除重建规模为15km2。在拆除重建规模中应提供3km2的居住用地、5.25km2的工业用地、3km2的商业服务业用地、以及3.75km2的市政公用设施、道路广场、绿地等其他用地。 (2)2016至2020年间,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拆迁费用和直接投资)预计约2500亿元,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累计约4500亿元。 (3)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旧村居改造;基本完成“1+2+5”组团内主要片区的旧村居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旧城镇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初步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目标。 (4)力争完成3-5个重点产业片区改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挪空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 (5)完成2-3条成片岭南建筑的风貌街区;借助历史街区的文化符号、内涵和集体记忆,规划引导公共文化综合体建设,促进文化相关和物质空间的有效保护,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三、城市更新规模 本次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标图建库的基础上,在综合分析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现状容积率、建筑质量、建设年代、设施水平等因素的背景下,全面梳理了佛山城市更新图斑,总规模约为586KM2,约占现状建设用地比例的41.5%。 其中,已经纳入标图建库的图斑规模约为367.61 KM2,标图建库之外图斑规模约为218.42 KM2。具体详见下表: 佛山市更新对象规模一览表(ha) 图斑类型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市域旧厂房3536.2 13011.7 4389.3 1163 963.1 23063.3 旧厂房旧厂房 299.1 3783.4 3847.1 2310 3558.1 13797.7 (库外) 旧城镇1239.4 2890.1 880.3 1106.9 499.8 6616.6 旧城镇旧城镇 240.6 1829.8 3239.5 552.7 718.1 6580.7 (库外) 旧村居982.4 4347.5 1209.7 211.8 330 7081.4 旧村居旧村居 408.6 376.4 679.4 0 0 1464.3 (库外)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城市印象(特色) 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性格、底蕴、格局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是通过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环境特征。而城市风格是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它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城市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与城市形象有关,不同之处在于城市风格侧重于城市可视形象特征区别于其他的表现,也是一个城市特色表现。城市风貌特色不仅仅是建筑技术和学术流派问题,而且是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大问题。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文脉传承的历史意义。 我县的城市建设这些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到处盖新楼、修马路,互助县城变样了、变大了、变绿了,可是,随着城市建设空前发展。同时暴露出很多美中不足的缺憾,如互助的味道没有了,即特色不再明显,除了它自身的地理环境有特色外,大多数新建的建筑可以放到省内任何一个县城都合适,而我们城市的新定位是“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田园风光的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名城”,所以说,一个城市的风格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塑造城市的特

色是城建工作的生命。下面,我就如何打造和提升我县城市风貌和风格作一研讨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塑造我县城市风貌特色的主要途径 城市特色的产生、发展是由其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所决定,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快速的经济增长为塑造城市特色奠定了良好基础。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处理好多样与协调、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发掘与借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塑造城市特色。(一)顺应自然地理环境。城市都是依据自然环境形成鲜明而永恒的城市特色。我县有着“三山三水”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要充分尊重、顺应、利用所处地理环境优势,着力构建“城在山中、市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城市格局。围绕三河形成主要XX生态景观轴和围绕地块片区特色形成历史老城、山水新城、城南休闲度假、城西民俗旅游、三河交汇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风貌区及城市多点景观节点的“六轴、六区、多点”的城市风貌系统。 (二)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我县是以土族为主的15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基础。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土族文化所

城市停车专项规划大纲(参考)

城市停车专项规划大纲(参考) 1.城市停车现状分析 1.1城市交通现状分析 从道路设施分布、公共交通设施分布、机动车发展状况等方面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总结。 1.2城市停车设施现状分析 通过交警、城管等部门提供的资料,对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归纳。 2.城市停车主要问题 2.1城市停车设施和使用特征调查 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途径,研究停车设施的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特征。 2.2 城市停车设施实施情况评估 对调查数据进行梳理,通过车均泊位数、路内/路外泊位数比例等指标,对停车设施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2.3城市停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上位规划解读 3.1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解读 重点解读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等指标和城市空间结构等规划理念。 3.2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解读 重点解读城市出行量预测、出行方式划分比例等指标。

4.城市停车发展战略 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上位规划提出的要求,以及现状调查发现的现实停车问题。结合其他城市经验,统筹考虑现状及未来停车供需关系,指定城市停车发展目标。 4.1国内外其他城市停车发展案例 4.2城市停车发展方向和目标 4.3城市停车管理原则和策略 5.停车分区发展策略 综合考虑人口、土地、交通等多种因素,合理划定停车分区,确定分区差别化的停车发展政策、停车设施供给和管理策略。 5.1城市停车分区划分的原则与方案 5.2差别化的分区停车发展政策和规划指引 5.3分区停车设施供给规划和供给策略 5.4分区停车收费和管理策略 6.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 结合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停车分区发展策略,按照各类建筑物停车需求特征、区位特征的差异,确定不同分区、各种类型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 6.1现有建筑物停车位标准的问题分析 根据分区停车发展策略和城市交通发展要求,结合国内

XX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心得感悟

XX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心得感悟 城市规划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尤其是今天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社会,对于城市建设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对城市规划是各个城市都在探讨的,对于城市规划年会,你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XX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心得感悟。 XX年11月24日,XX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杭州举行,围绕“共享与品质”主题,以及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小城镇规划、乡村振兴等当前城市规划热点问题展开学术探讨。本人有幸参加了这次年会,在会议上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特与大家分享这次会议的一些心得体会。 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我特别关注乡村振兴这块内容,本次聆听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专题会议,受益匪浅。 会议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段德罡作了题为《设计下乡杨陵实践》的报告,他分享了自己在陕西杨陵的实践经验,致力于探索关中地区普通村庄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形成了一套贯穿“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的工作方法。他在杨陵村庄建设中大力推广建设废料在乡村建设中的再利用,倡导通过节俭营村、以俭养德来传承乡村传统。 乡村振兴是个百年的议题,XX年浙江省就提出了“千村

整治、万村示范”,XX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XX 年义乌市提出星级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我院在今年也编制了众多的村庄规划,在规划中致力于营造乡村特色、传承乡土文化、打造一村一品。建议村庄使用乡土材料、乡土工艺、乡土工匠来打造乡村风貌。村庄乡土材料一般采用砖、瓦、石等,这些材料都是统一采买,而村庄危旧房拆除后的材料都作为建筑垃圾处理,并没有有效利用。这在增加建设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杨陵实践探索了建筑废料的再利用,在乡村建设中常见的建筑废料青瓦、砖块、木材、废旧预制空心板、废旧混凝土块等都可作为材料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利用。 青瓦、青砖——村庄危旧房拆除后,留下大量灰瓦、青砖,这些材料在新房建设时已被摒弃。青砖、灰瓦是江南民居的特色,是传统的象征,承载着人们的乡愁。砖瓦应用到景墙的建设中能完美展现材料美,使景墙立面更丰富。 废旧预制空心板——村内八九十年代的建筑都是预制空心板制作楼板,这些住宅拆后的预制空心板大多废弃,可利用空心板铺设村内人行通道,预制空心板内部的孔洞可作为排水通道,同时将楼板中间的孔洞打碎,种植草种,让原本单调的空心板形成灰绿交错的景观效果。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如何利用这些建筑废料,让建筑废料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发挥价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1-1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景观特征、神韵气质及经济文化水平的综合表达。为保持与延续池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征,形成良好的城市外在物质形象特征,突出池州地方特色,特制定本规划。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是池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城市景观和风貌方面进行的深化与细化。 1-2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的目标为“山水池州、特色池州、文化池州”。 “山水池州”——强化池州自然景观特征,突显山水城市格局,将山、水、绿、城融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园林城市。 “特色池州”——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景观建设,合理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发展城市现代景观,焕发城市生机与活力。 “文化池州”——通过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特色街道整治与文化设施建设展现池州人文景观神韵,保护、继承与发展池州文化传统特色与文脉。 1-3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的原则: (1)保育自然风景,尊重环境特征 规划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突显山水城市风貌特征。尊重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生态要素,使得自然形态和人工建设在空间上达到和谐组合并相互衬托。 (2)保护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 保护池州历史城区的历史遗存和整体格局,按照划定的范围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与控制要求对历史风貌加以保护。在城市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提倡建筑设计的创新,体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体现以人为本和景观可持续性 按照人的活动规律合理规划,致力于建设一个舒适的城市。协调现实与标准的矛盾,使城市居民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满足完成自我的要求。注重景观的永续使用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规划的层面与结构 2-1 根据池州城市的基本条件、发展需求和建设问题,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城市景观与风貌加以控制。 2-2 宏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包括城市风貌特色的提炼总结,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和城市色彩规划。在对城市整体山水环境与景观特色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景观分区和景观结构规划,确定合理的城市高度分区,对城市主色调和色彩分区提出规划控制要求。 2-3 中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包括特色片区规划、特色街道规划和景观视廊规划。特色片区是城市中具有特殊风貌特征和景观价值的相对完整的区域,包括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湖滨新中心区、站前区等;特色街道规划包括分析街道节点景观,街道尺度与界面,确定不同类型的特色街道布局;景观视廊规划包括确定城市天际线和视线通廊,提出对眺望景观的控制要求。 2-4 微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涉及地标建筑的布局,重要景观地段,开放空间、节点和界面规划。在现状古建筑与高层建筑的基础上,合理布置标志性建筑物;合理引导重要景观地段设计;完善开放空间、界面布局;进行城市雕塑、环境小品等节点的规划。 第三章宏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 3-1 池州城市风貌特色为“两河一湖双塔秀,山水名城杏花村”。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池州城市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

河南省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河南省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第一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编制背景 二、规划依据、年限、范围、目标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四、规划主要内容 第二章城市概况 一、城市现状 城市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城市交通等城市基本情况。 二、相关规划概述 1.城市性质、规划年限、规模(人口、用地范围)、发展目标和功能布局; 2.城市道路交通。 第三章城市道路现状分析 通过道路现状交通状况的调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现状道路网。 第四章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交通调查,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进行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第五章对外衔接道路规划 一、区位分析 分析城市的区位和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及功能。 二、对外衔接道路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布置,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城市对外交通衔接的道路系统。 第六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二、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 确定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进行道路等级的划分,确定城市道路发展模式。 三、城市骨干道路系统规划 对城市骨干道路系统进行分析,构建一体化路网主骨架。 四、道路网规划指标 确定城市路网整体设施水平,提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方向及路网指标控制建议。 五、道路红线与断面规划 道路平面定位,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横断面规划等。

道路横断面规划应结合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明确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出租车载客点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布置方案。 注:对已有的支路进行平面控制,未建的支路明确其布置范围、规模,可不做平面控制。 第七章道路交叉口规划 一、平面交叉口规划 进行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确定交叉口的发展预留用地范围,并对典型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包含公共交通)。 二、立体交叉口规划 确定立体交叉的位置,明确立交的形式,确定交叉口用地范围。 第八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一、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确定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及行人过街的位置、形式、建设时序等。 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非机动车路网系统,确定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提出核心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模式等。 第九章规划路网评价 一、总体结构分析评价 将道路用地面积、快速路网密度、主干路网密度、次干路网密度、支路网密度等指标与规范值进行比较,评价道路总体结构。 二、路网总体运行评价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心得感悟.doc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心得感悟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心得感悟 2018年11月24日,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杭州举行,围绕“共享与品质”主题,以及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小城镇规划、乡村振兴等当前城市规划热点问题展开学术探讨。本人有幸参加了这次年会,在会议上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特与大家分享这次会议的一些心得体会。 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我特别关注乡村振兴这块内容,本次聆听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专题会议,受益匪浅。 会议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段德罡作了题为《设计下乡杨陵实践》的报告,他分享了自己在陕西杨陵的实践经验,致力于探索关中地区普通村庄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形成了一套贯穿“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的工作方法。他在杨陵村庄建设中大力推广建设废料在乡村建设中的再利用,倡导通过节俭营村、以俭养德来传承乡村传统。 乡村振兴是个百年的议题,2003年浙江省就提出了“千村整治、万村示范”,2017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义乌市提出星级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我院在今年也编制了众多的村庄规划,在规划中致力于营造乡村特色、传承乡土文化、打造一村一品。建议村庄使用乡土材料、乡土工艺、乡土工匠来打造乡村风貌。村庄乡土材料一般采用砖、瓦、石等,这些材料都是统一采买,而村庄危旧房拆除后的材料都作为建筑垃圾处理,并没有有效利用。

这在增加建设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杨陵实践探索了建筑废料的再利用,在乡村建设中常见的建筑废料青瓦、砖块、木材、废旧预制空心板、废旧混凝土块等都可作为材料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利用。 青瓦、青砖——村庄危旧房拆除后,留下大量灰瓦、青砖,这些材料在新房建设时已被摒弃。青砖、灰瓦是江南民居的特色,是传统的象征,承载着人们的乡愁。砖瓦应用到景墙的建设中能完美展现材料美,使景墙立面更丰富。 废旧预制空心板——村内八九十年代的建筑都是预制空心板制作楼板,这些住宅拆后的预制空心板大多废弃,可利用空心板铺设村内人行通道,预制空心板内部的孔洞可作为排水通道,同时将楼板中间的孔洞打碎,种植草种,让原本单调的空心板形成灰绿交错的景观效果。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如何利用这些建筑废料,让建筑废料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发挥价值,将材料美的一面展现出来,是我们在下一步村庄建设实施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借鉴杨陵经验,在乡村建设实践中不断发掘不同材料特殊的一面,并学会去运用。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2009)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11号)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 文号:第211号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已经市政府四届一四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市城市更新活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土地、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城市更新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是指由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主体对特定城市建成区(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等)内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区域,根据城市规划和本办法规定程序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的活动: (一)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亟需完善; (二)环境恶劣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三)现有土地用途、建筑物使用功能或者资源、能源利用明显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影响城市规划实施; (四)依法或者经市政府批准应当进行城市更新的其他情形。 第三条城市更新应当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统筹、节约集约、保障权益、公众参与的原则,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 第四条城市更新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更新实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制度。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是管理城市更新活动的基本依据。 城市更新年度计划应当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第五条城市更新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分别由市、区政府、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主体实施。 第六条市、区政府应当保障开展组织实施城市更新的工作经费,对城市更新项目提供适当的资金扶持。

03-101206六安道路网专项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2 -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规划目标......................................................................................................... - 2 - 第三章对外交通规划......................................................................................................................... - 3 - 第四章城市内部道路网规划................................................................................................................... - 4 - 第五章道路要素控制......................................................................................................................... - 6 - 第六章规划实施............................................................................................................................. - 7 -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规划背景 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是指导我市城市更新推进及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上版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修编及动态调整项目()》已于年底到期,需要编制新一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指导我市城市更新工作。 同时,我市现状建设强度已高达,城市更新和减量规划是我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逐步搭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管理体系、政策体系,通过高品质的城市更新,实现城市形态提升、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公共配套完善,着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因此,我局组织制定了《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二、目标与基本原则 .远期目标: 通过多元化的城市更新,逐步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用地高效利用,全面改善旧城镇、旧村居的人居环境,均衡化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成一批具有示性的城市更新项目,为把建设成为“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提供空间保障。 .近期目标: ()至年间,全市应完成城市更新规模约为,其中,拆除重建规模为。在拆除重建规模中应提供的居住用地、的工业用地、的商业服

务业用地、以及的市政公用设施、道路广场、绿地等其他用地。 ()至年间,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拆迁费用和直接投资)预计约亿元,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累计约亿元。 ()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旧村居改造;基本完成“”组团主要片区的旧村居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旧城镇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初步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目标。 ()力争完成个重点产业片区改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挪空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 ()完成条成片岭南建筑的风貌街区;借助历史街区的文化符号、涵和集体记忆,规划引导公共文化综合体建设,促进文化相关和物质空间的有效保护,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三、城市更新规模 本次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标图建库的基础上,在综合分析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现状容积率、建筑质量、建设年代、设施水平等因素的背景下,全面梳理了城市更新图斑,总规模约为2,约占现状建设用地比例的。 其中,已经纳入标图建库的图斑规模约为2,标图建库之外图斑规模约为2。具体详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