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看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

从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看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

文/白纸一张

摘要:21世纪的中国传统文学,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似乎变得越来越消沉,毫无生机。当代的传统文学作品似乎也很难再带给人们那种激情与疯狂的感觉。作家,仍旧是清贫的代名词。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这一名词开始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部分网络作家每年高达百万的收入,更是吸引了大部分媒体的眼球,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网络文学从一开始的有些神秘感到渐渐走上历史舞台,大摇大摆地在中国当代文学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它的发展历程到底是怎样的?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本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网站;发展历程;发展前景;网络传播;收费阅读

目录

一、网络文学发展十年回顾 (4)

(一)网络文学的开端: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4)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安妮宝贝及“三驾马车”的流行 (4)

(三)网络文学的高潮:以天涯社区为代表的众社区写手的兴起 (5)

(四)网络文学的泛滥:玄幻、穿越小说流行及网络小说类型的细化 (5)

(五)网络文学的成熟:传统作家加入到网络文学行列 (6)

二、各类文学网站的发展现状 (7)

三、网络文学将走向何方? (8)

(一)商业化——VIP收费阅读及作家福利计划 (8)

(二)产业化——盛大文学公司成立推动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 (9)

(三)娱乐化——网站、作者、作品向娱乐和互动看齐 (10)

(四)多元化——以无线阅读为代表的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 (12)

网络文学,顾名思义,它的载体及传播途径就是互联网。从1998年红遍整个中文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到2008年火极一时的《藏地密码》,网络文学整整走过了10个年头。在这10年中,网络文学随着整个互联网络的发展而高速发展。然而可惜的是,网络文学直至发展到2009年的今天,到底什么是“网络文学”,还未曾有官方人士或专家学者提出明确的定义及详细的解释。所以,笔者暂且将“在互联网首发,以互联网为载体和传播途径的各种文学体裁”,称之为“网络文学”。不过,当今的网

络文学已经基本上被狭隘地定义为“网络小说”。

一、网络文学发展十年回顾

若要论述某一事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则必须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网络文学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在10年的发展历程中,网络文学历经开端、发展、高潮、泛滥、成熟等几个阶段。下面,笔者分别从几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来具体阐述。

(一)网络文学的开端: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998年—1999年,一年时间内,中国的网民数量从110万激增到400万,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年,痞子蔡的名字传遍整个中文互联网络,这部情节简单的爱情故事,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征服了无数青年网民的心灵。与经典的爱情小说,甚至是琼瑶、亦舒及张小娴的作品相比较,《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显得如此稚嫩和率真,矫情和笨拙,如果放在今天的网络上,很难相信它会拥有那么海量的读者。但它出现在那个时候,却成为是划时代的作品。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除了是从网络走来的第一部畅销书之外,还在另一个层面上具有重大意义——它用自己的浅薄激发了无数文学爱好者的雄心,从而加速了一个全民写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一词开始集中出现于媒体报道之中,众多文学爱好者开始关注网络文学,并从此走上网络写作之路。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安妮宝贝及“三驾马车”的流行

随着榕树下网站的前两届中文原创大赛,网络文学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这一阶段,网络作家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位,当属安妮宝贝与所谓的“三驾马车”——李寻欢、宁财神和邢育森。

安妮宝贝小说的内涵,使其足以成为新一代都市小说的代言人,字里行间透出物质的香气,并不遥远的都市背景,热切而戒备的情感,隔膜的人际关系与细致的生活方式,使其迷倒一代女生,成为白领一族生活的镜像。还有“白色棉布裙”加“光脚穿帆布鞋”的主人公特色,使其《告别薇安》成为内地最早的、来自网络的畅销书。这本于2000年1月出版的小说合集,使安妮宝贝越上畅销书作家的第一个台阶。

李寻欢的《迷失在网络和现实中的爱情》,无论从题目还是内容来看,都宣告着与痞子蔡小说的一脉相承。毋庸讳言,早期的网络小说,其目的并非现实的经济利益,甚至对声名的诉求,也远非今天这么赤裸直白。而其题材,则多少都与网恋有关,这也是激发网民阅读热情的至关重要的原因。宁财神的文字,从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睿智。这一点,从他后来转型当编剧后的作品《武林外传》中便可看出。

他的网络作品并没有哪一部如同李寻欢或者安妮宝贝的作品一样具备代表性,但他的每个故事却都达到了脍炙人口的程度。1997年,邢育森的小说《活得像个人样》在网上一炮打响,迅速被所有中文网站转载,流传极广。1999年,《天涯》杂志刊登了这篇小说。刑育森的小说虽然属于“严肃型”,但在网络文学刚刚兴起的时候仍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安妮宝贝及“三驾马车”的流行标志着网络文学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全民写作的时代即将来临。

(三)网络文学的高潮:以天涯社区为代表的众社区写手的兴起

2002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发表在天涯社区的舞文弄墨论坛,从此,慕容雪村这个名字进入到千千万万的文学爱好者的视野。这本书的成功,与天涯网的凝聚力息息相关,但其内容仍然是最主要的。强烈的都市感,好色、义气、阳刚的男人形象,淫靡的生活环境,残酷的生存压力,借着富有地域色彩的语气得以宣泄,赢得了巨大的共鸣。

除了舞文弄墨论坛出现过心有些乱、慕容雪村、章无计等著名网络作家外,其“莲蓬鬼话”论坛则更是聚集着国内最顶尖的恐怖悬疑小说作家,成为恐怖悬疑小说的出版基地。

其它网络社区如新浪、搜狐、凯迪等也都先后出现了一批批优秀的网络作家。如从新浪“金庸客栈”走红的今何在,2001年出版其代表作《悟空传》。虽然被诟病创意直接来自《大话西游》,但其畅销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安妮宝贝。从搜狐社区走红的孙睿,其代表作《草样年华》更是达到了令许多传统作家望尘莫及的40万册的销量。他们的成功,标志着网络文学进入了高潮阶段,不断有新人从众多的网络写手中脱颖而出。

(四)网络文学的泛滥:玄幻、穿越小说流行及网络小说类型的细化

2003年以后,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等文学网站的兴起,使网络文学进入了泛滥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书商对网络创作的强力追捧,使网络的创作全面功利化。难以计数的人拿起笔,加入了以网络收费和现实出版为目的的写作队伍。

这一时期,《诛仙》等玄幻小说开始风行。众多青少年开始着迷于网络小说,确切地说是着迷于玄幻小说,他们每天等在网上,如同等待下一集电视剧一样,等待着原创玄幻小说作者上传新的章节。

在玄幻小说流行的同时,以《梦回大清》为代表的女性穿越小说也悄然流行起来。女性穿越小说的特点是:作者基本为女性,女主人公在一些非自然现象发生时,穿越

到古代的帝王宫廷或大臣府邸,非富即贵,最终经过重重折磨,成为皇帝的宠妃,此类小说的受众也基本为女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各种各样内容的小说开始泛滥于网络,小说的类型不再以言情和武侠为主要区分点,取而代之的是东方奇幻、异世大陆、古代穿越、婚姻家庭等更为具体的类型名词。

这一时期,网络文学的泛滥还表现在众网络写手对小说收费阅读的趋之若鹜上。无论小说质量如何,人气如何,作者都积级地向网站申请上架销售。功利成为网络写作的第一目的,纯文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五)网络文学的成熟:传统作家加入到网络文学行列

此去经年,有很多如安妮安贝、慕容雪村、孙睿等网络作家转向纸质媒体,告别网络写作,直接担任报纸杂志的专栏作家或者专职写作出版,不再过问网络是非。仿佛从网络转向传统纸媒才是最终修成正果。但从2008年起,众多的传统作家却开始转向网络,开始了网络写作。最具代表性的是2008年9月9日,起点中文网启动全国30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中国作家协会七届三次全委会曾提出,“充分认识新的生活形态和文学传播手段给作协工作带来的新课题,重视和关心青年作家和网络作家”,而“作协主席赛”的举办,正是网络和传统作家的一次绝佳“亲密接触”。传统作家以如此豪华的阵容落地网络平台,对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而言都具备化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之后的日子里,起点中文网又邀请余华、刘震云、严歌苓等二十多位著名一线作家加盟,开始了全面的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融合。

2008年10月21日,新浪网读书频道携手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在京举办“新浪文学伯乐首聘仪式暨文学豫军冲浪”新闻发布会。河南省作协主席李佩甫、副主席郑彦英、名誉主席张宇等11位专业作家一起畅谈对网络阅读平台的新认识和“文学豫军冲浪”的意义。此外,新浪读书频道与到场的11位河南作家正式签约,将河南诸位传统作家的作品发布的新浪网上,供广大网友阅读。

至此,传统作家已全面加入到网络文学的行列,整个网络文学领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网络文学从此走进成熟期。

二、各类文学网站的发展现状

网络文学进入了成熟期,并不代表网络文学就此不再发展。网络文学未来将走向何方,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料,但从各类文学网站的发展现状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玄幻文学的兴起,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当今青少年对某些玄幻网络作家的崇拜也绝不亚于当年的金庸武侠迷与琼瑶的言情迷。很多比较有影响的文学网站都是做玄幻小说起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家如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17K小说网等,当然,做的最好的当属起点中文网。虽然它现在正从专业的玄幻文学网站向综合性文学门户转型,但它的主打产品仍是玄幻小说。

尽管各个文学网站都有各自的经济后盾做支持,但整个国内文学网站领域仍然如同当今世界一样,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起点中文网,凭借盛大集团强大的资金、市场、技术的支持,成为业内的超级大站;而幻剑书盟也一直都是业内的顶尖站点,被TOM收购之后,更是奋勇直追起点,但它的优势已大不如以前,想再追回被起点反超以前的地位,将是困难重重;在中文在线公司的扶持下,17K小说网成为业内的一匹黑马,不惜花高价从外站拉拢血红、烟雨江南等优秀作者,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提升自己的人气。

网络文学类型细化,在众多玄幻小说网站纷纷建立之后,一些老牌的综合文学网站也开始转型,但他们的转型,并不是转向玄幻文学,而是女性文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网、潇湘书院等

红袖添香是这其中的佼佼者。1999年成立的红袖添香网站,一直以纯文学、综合文学站点著称。而它在2000年以后的发展前景,几乎可以与红极一时的榕树下相媲美,众多知名网络写手齐聚红袖。涌现了泥南的火花、莫小邪等一批著名网络作家。然而,当起点的作者稿酬达到千字50元的标准时,当晋江原创网将明晓溪包装成超级畅销书作家时,红袖的领导层已经无法安心将纯文学进行下去了。2006年,红袖VIP正式上线,开始了它的商业化运营。

2007年,金子的一部《梦回大清》红遍各大网站。穿越小说,开始充斥各个文学站点的排行榜。商业化起步较晚的红袖添香,看准了这一时机,及时调整政策,将自己的受众定位在女性之中。开始了女性专业文学网站的运营之路。

在各个专业文学网站你争我抢,你抢我夺之时,各大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也看上了原创网络小说这块肥肉,纷纷建起了原创小说版块,加入到与各个文学网站的争斗之中,想要在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发展中分一杯羹。

当然,争夺归争夺,不同类型的网站,争夺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毕竟,他们的受众组成是不一样的。门户网站读书频道主要的受众范围是一些高端用户,也就是一些年龄在25岁以上,事业有成的白领乃至金领受众群体。因为,这与他们作为门户网站的性质是息息相关的。代表网站如:新浪读书、腾讯读书、搜狐读书等。几家门户

之中,读书原创频道做的最好,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新浪读书频道。

新浪读书的出版书籍专区,以一线的传统销畅书作家为主,而它的原创版,则以都市生活类小说为主。就这一点来说,新浪读书在国内众多一线作家与网络写手之中的影响,是其它文学网站所无法比拟的。

腾讯读书借助QQ通讯平台的强大优势,拢住了一部分年青的女性作者与读者,在业内占有一席之地;搜狐读书可能由于做的比较晚的缘故,在读书与原创频道的发展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但借助整个搜狐网的强大资源,它的崛起,应该也不会等待太久。

三、网络文学将走向何方?

从文学爱好者凭借个人爱好在BBS上贴心情文字到专业网络写手在文学网站写小说年薪百万,网络文学正在以它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网络文学的产业链也越来越广,它带动了游戏、动漫、影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那么,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到底怎么样,整个产业的未来走向将往何处?

(一)商业化——VIP收费阅读及作家福利计划

VIP收费阅读是网络文学转向商业化的最根本标志。所谓VIP收费阅读,指的是网站以一定的价格向读者出售网络作家的部分作品章节,一般的价格为每千字/0.03元,网站与作者间为3:7分成。

在众多的文学网站中,最早做VIP收费阅读的并不是起点中文网,但第一个做VIP收费阅读成功的,而且是直至今日在所有文学网站中做的最成功的,却是起点中文网。它对于VIP收阅读的勇敢探索,在网络文学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最早的博库网站实行收费阅读失败后,2002年,读写网成为第一个实行网上收费阅读的玄幻书站,但由于网站的建设人员过于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规模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到了2002年底,中华杨和苏明璞等一批网络写手,离开铁血,成立了“明杨-全球中文品书网”,首次提出了VIP的概念。但由于明杨给作者的稿酬分成太低,导致大多写手都无法接受网站的剥削,最终投奔它站。

2003年7月,起点中文网准备启动VIP收费阅读计划,但在外部强大的反对声浪下,其内部出现分歧,使得VIP计划不得不拖后3个多月。2003年10月,起点中文网VIP收费阅读计划正式启动。虽然在其VIP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与危机,但最终起点中文网还是从众多的文学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络文学界当之无惭的霸主。其创始人吴文辉在决定向网络读者收费时说:“不收费是等死,收费是找死,我们愿意尝试一下。”

起点中文网VIP制度的成功,使得众多文学网站纷纷跟风效仿。一时间,一场文学网站的商业革命开始爆发。2004年以后,文学网站间争夺优秀作者与作品的战争渐渐地平息,“一超多强”的局面逐渐形成。2004年10月,起点中文网被盛大网络公司收购,盛大就利用其铺设到全国近70%二级城市的渠道,将点卡卖到内地每个有电脑地方的能力,加上网络银行等渠道,让众多喜欢看书并有付费能力的读者成了起点VIP会员。短短3个月间,读者群的增加使得大量作者涌入,起点中文网拥有了业内90%的作者资源和读者资源。

2005年6月,起点中文网乘胜追击,开始启动职业作家百万年薪计划。这一计划的启动,使起点中文网当月稿酬发放就突破100万元。2007年4月,起点中文网启动“千万亿计划”,作为业界第一份全面保障和扶持作者创作的福利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商业及产业化的发展。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长,起点中文网曾先后获得过数博会“年度最佳品牌”奖、优秀网站评选“优秀传统企业”奖和“福布斯中国新锐媒体”大奖等多项荣誉。至此,起点中文网彻底完成了它商业化的蜕变。

除起点中文网外,其它文学网站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作家福利计划。2009年,红袖添香网站一次性推出“全家福”奖励金计划、“双强作品”奖励金计划、“终结者”奖励金计划、“金手指”奖励金计划等六项作家福利计划。逐浪等网站也各自推出自己相应的作家福利体系。

如此花样繁多的作家福利计划,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众网络作家、写手安心写作,为读者创作出更多精彩动人的故事,为网站创造出更大的商业利润。让网络作者职业化,让网络写作规范化,让网络文学的商业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

(二)产业化——盛大文学公司成立推动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

2008年7月4日,盛大文学公司成立仪式暨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峰会在北京举行。原新浪网副总编辑侯小强出任盛大文学CEO,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出任盛大文学总裁。盛大文学致力于成为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领导者,其下属的全资公司和投资公司有:起点中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b11728177.html,)、晋江原创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b11728177.html,)、红袖添香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b11728177.html,)。

从以上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盛大文学的主体业务是三家文学网站,而这三家文学网站,正是从事当今网络最火的玄幻文学和女性文学的众多文学网站中的佼佼者,可以豪不夸张地说,盛大文学公司旗下的这三家文学网站,占领着中国网络文学收费阅读业务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盛大文学公司的成立仪式上,其CEO侯小强表示:“盛大文学有限公司的成立,整合了网络文学最优秀的力量,是国内原创文学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我对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充满信心,将和我的同仁们一起,为网络文学发展以及网络文学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作出有益的探索,使网络文学成为文学复兴的重要力量。①”

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方时,侯小强说:“我们每年能产生10个收入上百万的作者,100个收入上十万的作者,1000多个收入上万元的作者。这是靠2分钱/千字的规模积累起来的。当然整个商业模式还要复杂一点,但基本可以理解为前半本不收费,后半本收费,最低2分钱/千字,作者一半,‘起点’一半。整个商业模式上将来或许还会有微调,现在包括‘起点中文网’在内的‘盛大文学’年收入数千万,其中付费阅读就占了60%-70%,剩下的是广告和线下版权的收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主流化、商业化、社区化。②”

从侯小强的两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盛大文学的发展目标,而且也对盛大文学的产业模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简单地说,盛大文学公司的成立,就是为了将起点中文网等三家网站的网络资源优势整合,使其运作规范化、产业化,从而达到占领市场,获取商业利润的目的。

归根到底,产业化是网络文学得到各方关注,并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网络作品—电子收费—书籍—电视剧本—漫画和动画—网络游戏的机制正在逐步建立。据专家推测,如果经历了完整的环节,一部文学作品所涉及的资金流将高达1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已经可以将一家公司包装成上市公司。当然,盛大文学除了网络作品、电子收费外,也同时在进行着网络文学产业链中的其它环节。而整个网络文学产业链的完整运作,还要依靠与相关产业公司的合作。

盛大文学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网络文学产业化的彻底转变。从此,中国第一家文学公司将引领中国网络文学向产业化迈进。

(三)娱乐化——网站、作者、作品向娱乐和互动看齐

网络文学的娱乐倾向并不是随着网络文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发展而产生的,也就是说,网络文学的娱乐化是商业化的产物,也是商业与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网络文学的娱乐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作品内容娱乐化、作者宣传娱乐化和网站运作娱乐化。

首先,作品内容娱乐化。最开始的网络文学作品只是一些文学爱好者贴出的心情文字,读者看与不看都不会对作品造成影响。作者只是为了自己的喜好和心情去写作。然而,随着网络收费阅读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商业色彩随之浓厚。网络作者从事网络

写作并不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喜好与心情,而是为了功利而写作,为了取悦读者搏得点击与订阅而写作。所以,作品的内容是否吸引读者便成为了作者能否赚到稿费的关键。由此,众作者们无不使用浑身解数,根据读者的口味来调整自己的写作思路,更有甚者,直接将赤裸裸的色情与暴力的内容掺入作品之中。

文学作品的严肃性渐渐被忽略,娱乐性成为网络文学作品的主流基调。正是这样的形式,促成了《坏蛋是怎样练成的》、《回到明朝当王爷》等网络作品的火爆。

其次,作者宣传娱乐化。作家不仅到处宣传自己,还像做买卖的小商贩一样,到处吆喝着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事情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但随着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这种现象在网络上已经司空见惯。作品已然成为商品,利益的驱使,作者们也不得不开始了对自己作品的叫卖声。

作者自我鼓吹自我宣传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论坛发广告、与别人的作品互相链接、建立QQ或MSN群等。其中,建立QQ或MSN群是作者最常用的宣传方法,也是与自己的读者沟通的最有效方式。一些比较火的网络作者仿佛一个娱乐明星,拥有着数以百计的QQ群和数以千计的铁杆读者粉丝。在作者的号召下,读者粉丝们不惜花费自己的时间与金钱,大肆为自己所喜爱的作者与作品到其它网站进行宣传。与众娱乐明星的宣传方法,如出一辙。

第三,网站运作娱乐化。承载网络作品的文学网站为了生存,为了谋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在文学活动的运作上掺杂了更多的商业与娱乐色彩。

从最初的榕树下文学大赛开始,各个网站的原创文学大赛此起彼伏。到2009年为止,新浪原创大赛已经进行了6届,腾讯QQ杯原创大赛进行了4届,红袖武侠大赛进行了3届,言情大赛进行了两届,起点的首届全球华语原创文学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更多的如同《超级女声》一样的选秀活动在网络文学界同时上演。全民娱乐、全民造星的时代不止发生在电视上,同时也发生在网络上,发生在纯文学的艺术形式之中。

那么,众多的文学网站何以揭起如此巨大的选秀造星活动?答案显而易见。在这众多的文学原创大赛、全民写作选秀的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商业利益。

(四)多元化——以无线阅读为代表的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手机、MP4、PSP等电子通讯、娱乐工具的发展,无线阅读成为年轻人越来越喜爱的阅读方式。与电脑上网阅读相比,无线阅读更加的方便、快捷。小说只需要下载到手机或PSP掌机上,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

适应这样的潮流,大多数文学网站也都开启了自己的手机WAP网站。小说的更新、

阅读、收费都与电脑网络形成一致。看电子书,成为年轻人购买手机、mp4时的一个必要条件。

网络玄幻小说的流行,带动了游戏、动漫产业的大发展。盛大网络公司收购起点中文网,盛大游戏公司将《鬼吹灯》、《星辰变》等火暴网络小说做成网络游戏,改编成动画,让网络小说的价值得到了更大的体现;完美时空公司更是花重金铸造针对自己公司的小说网站——纵横中文网,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自己公司游戏的脚本创作。

在台湾,由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改编的电影早已搬上荧幕。新浪读书更是将自己举办原创大赛的获奖作品《越狱》的影视版权高价卖给了影视公司,《越狱》电视剧的拍摄正在进行中。

网络文学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无不使网络文学向某一产业的纵深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机,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理想中的纯文学、纯艺术正在慢慢地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将是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商业文学。

注释:

①起点中文网.盛大文学公司成立仪式[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9b11728177.html,/ploy/20080704/,2008-07-04.

②钱亦蕉.盛大:文学寻梦[J]. 新民周刊,2008,(43) 25-26.

参考文献:

[1] 鲁捷, 王粤钦. 论网络文学概念及特征[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42-43.

[2] 钱亦蕉.盛大:文学寻梦[J]. 新民周刊,2008,(43) 25-26.

[3] 刘玉莲. 网络文学与消费狂欢——从安妮宝贝的小说畅销看网络文学的消费现象[J]消费导刊, 2007,(11) .

[4] 冯军,马季.网络文学可能重组中国文学格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4-18(9).

[5] 佚名,网络文学大史记[N].信息时报2007-03-11(10) .

[6] 颜彦,高晶晶.文学网站的商业模式[N]. 出版商务周报, 09-03-23(6).

[7] 莫言. 网络文学是个好现象[N]. 人民日报, 2008-12-01(16).

[8] 吴妍. 网络文学借力资本势头迅猛[N]. 中国图书商报, 2008-12-05(6).

[9]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26.

[10]起点中文网.盛大文学公司成立仪式[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9b11728177.html,/ploy/20080704/,2008-07-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