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方法

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方法

一、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1、充分认识自身的尊严权:要充分认识自身的权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让他人侵犯自己的尊严。

2、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不论是熟人、陌生人还是老师,只要他们的要求不符合自己的信念或价值观,就要拒绝。

3、以坚定的态度表示自己:无论别人怎么压迫和骚扰,都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轻易被动。

4、学会做自己的决定:不要被旁人的说辞牵着鼻子走,要学会自己做决定,保护自己的尊严权。

5、勇敢面对:无论质疑还是侮辱,都要勇敢面对,保护自己的尊严权。

二、保护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1、拒绝谩骂:任何时候和任何人谈话都不可以说有损他人尊严的言语,更应该保护他人的尊严权。

2、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呼吁应该及时、热情、真诚地回应,不可以轻视别人。

3、积极行动:当看到有人欺负别人、冒犯他人时,要帮助他人保护自身的尊严权,而不可以把自己眼睛闭上。

4、坚持公平:不论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公平正义,把保护他人的尊严权放在第一位。

5、宽容他人:双方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所以要尊重对方,

尊重他们的尊严权。

八年级政治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政治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知识点总 结 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不容侵犯的权利。在法律概念上,具体的人格权是多种多样的,如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隐私权、信用权、人身自由权等等。在这些具体人格权之上,有一个抽象的人格权,即一般人格权,也就是人格尊严。这就是公民和法人享有的,包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并由此产生和规定具体人格权的人格基本权利。在一般人格权的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中,其核心和基本内容,就是人格尊严。要使人人都会用一般人格权来保护自己,所有的法官都会用它来审判案件,这是一项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如当众辱骂他人是一种侵犯人格的违法行为。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用污秽语言当众骂人,足以毁坏他人名誉,侮辱他人人格,使人感到不堪凌辱,造成被害人羞愧自杀的严重后果,就构成侮辱罪,要负刑事责任。公民的人格尊严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一、名誉权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35页)名

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页)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3、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③新闻报道失实。④诬告。 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一、我有肖像权 (一)、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1、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2、肖像的表现方式有: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4、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含义:是自然人以其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肖像权所体现的人格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二)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构成要件: 1凡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析及课课练: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析及课课练:八下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攻坚克难学海导航〕 法律爱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当相应的责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一方面,在生活中X他人此类权利的事情以及自身权利被他人X的事情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对名誉、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认知较差,局部学生更是出于好奇好玩、不懂尊重他人,加之电脑技术的开展及网络的虚拟性,在网络上恶意损毁、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因此,教育学生重视并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是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爱护青年少健康成长的需要。把握这一知识点,肯定要弄清它们各自的概念及其表现,联系典型案例,通过列举身边的事例来掌握他们各自的含义及表现,其它要结合反面的事例及漫画,加深对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的理解。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人格尊严权是公民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这一概念较为抽象。把握这一知识点,要联系一些具体的事例来理解。如晏子使楚的故事等。 〔命题预测把握方向〕 分析这一课要搞清楚如下命题角度:人格尊严权的含义、表现,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含义、表现和相关法律规定。 估量2022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对本课的考查,将会依托一些X人格尊严权的案例来考查。如:“X搜索〞中的X案例、赵C姓名权案例、名人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案例、发生在中学生身边的一些常见案例和相关漫画等。 〔关注社会链接热点〕 1.从2022年1月1日到11月,太原市消协共受理投诉案件2265件。觉察在这些案件中,人格尊严案件62件,只占总投诉的 2.7%,数量并不多。但从消协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与2022年、2022年相比,2022年人格尊严方面的投诉大幅上升。 2.在南非,任何人都会对残疾人保存一份起码的尊重。由于曾经受到长期的种族隔离,“过有尊严的生活〞已经成为现在的南非人最为向往的生活目标之一,南非社会对残疾人人格尊严的维护以及无微不至的关心更是表达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2022年3月17日晚,途经武汉建设大道香港路口,突见一名只穿着X的十来岁男孩沿着非机动车道往黄浦路方向奔跑。原来男孩是因为屡次逃课,被父亲处分在街头

维护人格尊严权教案

维护人格尊严权教案 引言: 人格尊严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旨在保障每个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侵害人格尊严权的情况。因此, 教育机构应该为学生提供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自尊和自爱的态度。本文将介绍一种教案,旨在教导学生如何维 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教案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辨别各种侵害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3. 学会有效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教案步骤: 第一步:引入话题 目的:激发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相关问题。 1. 引入人格尊严权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其重要性。 2. 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 a. 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b. 为什么人格尊严权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c.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侵害人格尊严权的情况?如何应对? 第二步:认识侵害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侵害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1. 分组讨论:请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收集并整理侵害人格尊严权的 行为例子。 2. 分享并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收集到的例子,全班一起 讨论这些行为是否属于侵害人格尊严权。 第三步:学习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方法 目的: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并鼓励他们寻求帮助。 1. 探讨不同的应对方法: a. 心理上的应对方法:提醒学生坚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建立自 己的自尊心; b. 行动上的应对方法: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拒绝不合 理的要求; c. 寻求帮助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求帮助,例如向老师、家长或其 他信任的成年人寻求支持。 第四步:实践应用

62维护人格尊严权

6.2 维护人格尊严(P37-P39) 1、什么叫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P37 人格尊严权是指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肖像权――肖像是指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和照片,它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影或真是写照。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以赢(营)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权与否取决于是否取得本人同意;(2)虽未以盈(营)利为目的,但恶意使用公民肖像。如:丑化、故意损毁公民肖像和对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刑事侦查拍照,新闻摄影以及反映社会上不道德和违法行为的现场拍照等,从法律角度不能视为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如某某同学翻越马路护栏行为被拍事件,不能视为侵犯他的肖像权。 (2)名誉权——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3)荣誉权——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称或称号(是一种组织行为)。 如:“三好学生”、“劳动模范”等,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及物质性奖励。 (4)姓名权—这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别名、笔名等。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P38 这是因为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未成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3、列举有哪些行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 (1)、人们对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对待成年人那么注意礼貌和尊重。 (2)、有些家长和成年人在公共场合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辱骂孩子。 (3)、有些学校、老师歧视、辱骂甚至体罚学生。 4、我国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的实施细则都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了相应的规定。5、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P39 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譬如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6、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怎样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1)、我们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爱护和发自内心地尊重比自己弱小,比自己能力低、条件差的人,是一个人品质高贵的体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2)、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应取笑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不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不歧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8课第2节法律保护我们的人 格尊严课时 本学期第___课时 日期本单元第 _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 感知目标学 习 目 标 情感、态 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法律意识。 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能力。 知识 学生掌握依法尊重、保护自己人格尊严权的知识,知道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 尊严权。 重 点 难 点 重点: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 难点: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学习流程一、复习检查上一节内容: 1、为什么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 根本的人身权?2、怎样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二、时政新闻: 三、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伴我们一生的权利。导入新课——法 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四、学习过程: (一)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人格尊严?它包括哪些权利? 2、青少年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理解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注意:“不危害 社会”) 4、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或表现)有哪些?造 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二)师生订正答案,教师总结纠正问题答案,学生速记 (三)结合课件分析理解学习目标知识内容: 抽查配合学生默写 小组轮流播报时政 新闻 学生找出问题答 案,组内交流回答, 教师补充。 学生速记、再脱稿 回答。 5 3 10 15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第一版块:【我们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1、有关法律: 关于人格尊严的法律规定: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 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关于姓名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99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 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关于肖像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100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关于名誉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关于荣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102条: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 2、你说我说: 犯罪嫌疑人也有人格尊严吗? 教师引导:根据现行法律的“无罪推定原则”,一个人在被法院判定有罪之前,任何人都不得视其为有罪。虽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仍然享有公民的一些基本民事权利,包括隐私权、名誉权等。退而言之,即使某人最终被判有罪,他依然是一个公民,媒体没有权利对他们使用随意性的污辱语言,没有权利对他们不违背法律的个人生活秘密随意曝光。 3、我来维权: ?小智因皮肤黝黑,有同学给他起了个“黑炭头”的外号,并且在同学中散播。其他同学一见到小智都叫他“黑炭头”,小智的心 里很不好受。 ?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的什么权利? ?2.如果你是小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教师引导:1、侵犯了小智的名誉权。 2、(1)可以直接告诉那些同学,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对此很反感。如果他们还是这样做,你可以不理会他们,每次他们这样叫时都别回答,久而久之,那些同学也会觉得没劲,也就不会再叫了。 (2)小智也可以告诉老师或家长,让他们来教育、制止他们。 (3)如果因为同学起的外号,造成严重后果的,小智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味地忍气吞声或者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版块:【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 1、有关法律: 关于隐私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宪法第4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统计法第15条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材料,非经本人同意,不读读、理解 小组讨论后回答 小组讨论后回答 读读、理解

【名师测控】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 第1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新人教版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荣誉权;明确公民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过程与方法: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荣誉权的行为。提高依法维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懂得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名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格尊严不可辱,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授课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根据这件事,让学生以“乞丐有尊严吗?”发表自己意见。 教师:讲述故事,提议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即①引出“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它不分地位高低、贵富贫贱、年龄大小;②明确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地位及具体内容;③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二、活动探究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活动一:小光的案例分析 要求:学生阅读材料(见教材 34 页),思考并回答问题: (1)小光父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班主任郭老师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什么权利? (3)谈谈你对此事件的看法? (4)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 教师指导,总结: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和权利,它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活动二: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 导读P35有关信用审查制小字资料,边看边思考,用自己的话谈谈人格尊严权中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声望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材料里是大家对市民信用信誉的评估,名誉越好,贷款越容易等。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良好的名誉不但可以获得社会和他人更多的尊重,而且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活动三: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 学生阅读P35、36页的材料,分组讨论: (1)在老师调查前,小明侵害大江名誉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

【课题】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内容,了解公民享有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3)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内容;通过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好的名誉可贵,引导学生讨论侵害名誉权的案例,学会如何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珍爱、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尊严,能够自学尊重他人。 【学情分析】 针对部分学生缺乏独立人格的问题、不能分辨侵犯自己人格权的行为、不懂得尊重他人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人格尊严、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的内容,侵权方式。 难点:学会依法维权。 突破方法:依据《民法通则》中民事责任的规定,让学生在总体上把握 民事责任 ,学会触类旁通。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素材,自制课件。 学生:预习预做P33-44课本问题。 【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课题 视频《晏子使楚》。问题是:晏子除了极力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外,还在极力维护了自己的什么权利?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新闻:《辽宁首例刑事犯罪嫌疑人“蒙面出庭”》,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人格尊严不可辱”观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P34-35,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 (2)人格尊严权的含义、表现、具体体现。 (3)侵犯人格尊严权的方式有哪些?要承担什么责任 新闻《小学要求调皮和学习不好学生戴绿领巾》组图引导学生思考:你想对这些戴绿领巾的小同学说点什么呢? 继续拓展:侵犯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现象还有哪些,举例。

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下册4.1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word教案(15)

2.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课标要求】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能力目标】 使学生关注自身、关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2.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教学方法】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明确我们依法享有的人格权及侵害人格权必须承担的道德、法律责任。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个乞丐在行乞时,又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物用力地人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根据这件事,许多网友发表了评论。 请你以“乞丐有尊严吗?”参与讨论。 议一议:乞丐有尊严吗? 教师小结: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绝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只是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轻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为一个旁人,均无权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或者讲故事:不食嗟来之食 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的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辞谢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终于饿死在路边。 教师:看完上述材料,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这种行为?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1:人应自立,自己养活自己,人格尊严不可辱。 学生2:人格尊严比生命还重要,启示我们做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人。 教师:这段材料说明人格尊严不可辱。 板书: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板书) (二)讲授新课 1、人格尊严不可辱(板书)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34页图文材料) 议一议:你的看法如何?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 板书:“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它不分地位高低,贫富贵贱,年龄大小。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新知探究怎样维护名誉权素材新人教版

新知探究:怎样维护名誉权 民法通则规定,名誉侵权主要有四种承担责任的方式。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这些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1、停止侵害。所谓停止侵害,是指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尚在进行的情况下承担的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在处理名誉权纠纷案件中,如果侵权人尚未停止侵权行为,办案人员首先应当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劝其自觉停止侵权行为;如果侵权人既未停止侵权行为,又不接受批评教育,人民法院应责令其停止侵害;如果侵权人仍不履行,可以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迫使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2、赔礼道歉。所谓赔礼道歉,是指侵权人向受害人承认其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诚恳认错并表示歉意。有人认为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单独对受害人进行,也可以当众进行,笔者认为应当众进行。因为,如果侵权人没有当众实施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就构不成侵权后的影响面,当然可以不用当众向他人赔礼道歉,但如果侵权人当众实施了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给受害人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侵权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不当众进行的话,就达不到给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目的。因此赔礼道歉,从消除影响角度讲,必须当众进行。 3、赔偿损失。所谓赔偿损失,是指因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时应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分财产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失赔偿。财产损失赔偿数额,应按受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实际损失无从计算的,可按通常平均减少的收入计算。精神损失是一种无形损失,它无法用价值和货币计算。在适用精神赔偿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用经济惩罚手段来制裁侵权人。对受害人是一种抚慰,对侵权人是一种教育手段,让他拿钱买教训。②赔偿时,应考虑受害人名誉损害程度和精神痛苦导致身体健康受到的影响程度。③考虑侵权人过错程度主要看社会影响后果。④考虑侵权人的经济能力。 4、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是指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不法侵害地,有权通过人民法院要求侵权人在影响所及之范围内以公开形式承认侵害过错,澄清事实或者解除、消除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恢复未受损害时社会对其品行,才能和信用的良好评价的责任措施。侵权人在多大范围内造成了影响就应当在多大范围内消除影响。 1

《维护人身权利》教案

《维护人身权利》教案 一、教材分析: 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生的需要:学会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教师:1、根据教材的需要收集案例、新闻,并制成。 2、编制小品《为什么会这样》 3、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1、寻找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新闻前后导入新课 ①新闻评析:对此,你有何看法? 内容:广州一家韩国公司女老板,为了惩罚迟到的中方雇员,竟令中方雇员向她集体下跪,以满足她的虐待淫威心理. ②新闻后续:此刻你的心情又是如何? 内容:大多数中方雇员为了一份有限的薪水,做出了牺牲人格的尊严和民族气节而向恶人下跪的选择.这当中,只有一名从河南来的打工青年,毅然做出了辞职不跪的义举,令韩国女老板目瞪口呆,淫威之心顿减。这位河南打工青年的行动受到了所有知情者的高度称赞。很快,另一家中国公司破格录用了这位铮铮硬骨的男子汉. 小结:这不仅是给这位外国女老板的威慑,而且也是对国家尊严的维护,他自己人格尊严维护。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对比,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振动,从而为下文在法律上认识人格尊严打下基础. 2、引题识题:维护人格尊严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人格尊严权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人格尊严权 1、人格尊严权:(1)含义:公民的名誉和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2)具体包含: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2、肖像权:(1)含义: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 (3)侵犯肖像权的表现:①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②恶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③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3、姓名权:(1)含义: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 (3)侵犯姓名权的表现: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盗用、冒用他人姓名等。 4、荣誉权:(1)含义: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5、名誉权:(1)含义: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3)侵害名誉权的表现:①侮辱:公然谩骂他人,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②诽谤: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 (4)后果: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6、隐私权: (1)含义: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①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侵犯隐私权是违法行为。 ②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法律的要求。侵犯他人隐私,既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尊重他人隐私有何重要性: ①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必须遵循的公共准则。 ②我们只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自己的隐私权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③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尊重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前提,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4)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①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②父母、老师也要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未经本人允许,偷看未成年人的日记、信件,尽管可能是出于善意,但这是违法的,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5)青少年应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①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非法报复。 ②要心平气和地告诉父母,未成年人也拥有自己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偷看日记、信件是违法的。 ③要多和父母交流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努力学习,不要让父母担心等。 7、青少年应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