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川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基础真题与答案

2018四川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基础真题与答案
2018四川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基础真题与答案

晶胞:将晶体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这些点代表原子中心,这些点的空间排列称为空间点阵,从点阵中取出一个仍能保持点阵特征的最基本单元叫晶胞。将阵点用一系列平行直线连接起来,构成一空间格架叫晶格。

肖脱基空位:当某些原子获得足够高能量,克服周围原子束缚离开平衡位置,离位原子跑到晶体表面或晶界可形成肖脱基空位。跑到晶体间隙中形成弗伦克尔空位。

刃型位错:在金属晶体中,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出现一个多余的半原子面。这个多余的半原子面如切入晶体的刀片,刀片的刃口线即为位错线。这种线缺陷称为刃型位错。半原子面在上面的称正刃型位错,半原子面在下面的称负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金属晶体上施加一切应力,使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发生一个原子间距的相对切变,在已滑移区和未滑移区交界处,与柏氏矢量平行。

结构起伏:液态金属从宏观上看是原子作无规则排列的非晶体,但其中包含着许多类似晶体结构的、时长时消的原子有序集团,大小不一的近程有序排列此起彼伏,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成分过冷:凝固时由于溶质分布变化引起理论凝固温度的改变,此时过冷由溶液中溶质分布变化和实际温度分布两个因素决定,称为成分过冷。

短路扩散:晶体中原子在表面、晶界、位错处扩散速度比原子在晶内扩散速度快,因此把原子在表面、晶界、位错处的扩散称为短路扩散。

加工硬化:随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回复: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温度较低时,金属中的一些点缺陷和位错的迁移,使晶格畸变逐渐降低,内应力逐渐减小,显微组织无明显变化的过程

韧性断裂:断裂前有明显塑变的断裂。

淬透性: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大小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表示

填空题

1.新旧两相自由能之差界面能应变能

2.提高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搅拌

3 热裂冷裂

4. Wc+(Wsi+Wp)/3

5. 最低抗拉强度值最小延伸率

6. 滑移孪生

7. 自然人工

简答题

1.共晶转变:液相在恒温下同时结晶出两个固相的转变

共析转变:一定成份的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外两个一定成份固相的转变

二者相图特征相似,反应相一个是液相一个是固相

2. 马氏体相变特点:

无扩散性

切变共格与表面浮凸

新旧相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

相变具有可逆性和形状记忆效应

相变具有不完全性

3.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晶粒越大

加热速度越快,晶粒越细小

含碳量越低,晶粒越细小,不同合金元素影响不同

原始组织影响。一般来说,片状珠光体比粒状珠光体相界面多,奥氏体化时生核率高,转变速度快,晶粒粗大。还存在组织遗传。

4.淬火钢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冲击韧性并不简单增加,有些钢在某些温度区间回火时,韧性比较低温度回火还反而显著降低。在较低温度区间(250~400)出现的回火脆性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性,在较高温度区间(450~650)出现的回火脆性称为第二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

第一类回火脆性几乎所有钢都会出现,产生原因是碳化物不均匀析出,无有效方法抑制和消除,只能避开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范围。

第二类回火脆性主要在合金结构钢出现,快冷可抑制。产生原因是杂质元素在晶界偏聚,添加Mo和W抑制杂质元素在晶界偏聚可减弱回火脆性倾向。

5. 铝无同素异构转变,主要通过

固溶强化

温度下降,溶质固溶度降低,但析出缓慢,形成过饱和固溶相,强度显著提高。时效强化

沉淀相弥散分布,与基体共格并且高硬度不可变形。

细晶强化

过剩相强化

当铝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含量超过极限溶解度,便有一部分不能溶入固溶体中而以第二相形式出现,阻碍位错运动强化合金。

论述题

W18Cr4V是高速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一定韧性,还有优异的热硬性。弥散硬化可析出合金碳化物等强化相,Mo和W、V可提高回火稳定性,使高速钢在回火过程中产生弥散硬化效应,使高速钢有优良的热硬性。V能显著增加弥散硬化。Cr提高淬透性。抗氧化和抗腐蚀性。

高速钢淬火为了获得回火稳定性高的高合金马氏体,回火产生细小弥散碳化物,具有高硬度和热硬性。由于合金碳化物比较稳定,加热到更高温度才能溶入奥氏体,淬火后才能得到高合金马氏体。

最终组织:M+Ar+碳化物

2. HT200 C:

3.0~3.5 S:≤0.12 P:<0.15 Mn:0.7~1.0 Si:1.4~2.0 珠光体基体+中等片状石墨

强度和塑性低,但铸造性能和减震性能好。抗拉强度大于200Mpa,用于气缸齿轮等。

分析计算题

二次渗碳体最大可能含量E点:2.11-0.77/6.69-0.77=2.26%

三次渗碳体最大可能含量P点:0.0218/6.69=3.3%

二次石墨最大可能含量E’点:2.08-0.68/100-0.68=1.41%

四川大学电力系统计辅期末考试13

四川大学 期末考试试题(开卷)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A 卷 课程号:303033040 课序号: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算法 任课教师: 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13级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学号: 姓名: 考生承诺 我已认真阅读并知晓《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本科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分规定(修 订)?,郑重承诺: 1、 已按要求将考试禁止携带的文具用品或与考试有关的物品放置在指定地点; 2、 不带手机进入考场; 3、 考试期间遵守以上两项规定,若有违规行为,同意按照有关条款接受处理。 考生签名: 1、如下图1所示,一个有三台发电机和五个节点的系统的等值电路,图中 标明了各元件的参数(均已归算至统一的基准值)。试列写节点导纳矩阵 (20 分) 解:逐个计算导纳矩阵元素如下: 5 G __ jθ.2

论=y 11 y 12 y 13 =(j θ?2 3.5-j1.8) (-j θ?2) ( — jO.4) =3.5- j2.2 Y 12 =丫21 - -y i2 = j0?2, ¥3 = 丫31 - -y i3 = j0?4 Y 22 = y 22 y 21 y 23 y 24 = (1?5「j 0.9) (-J 0.2) (-J 0.2) jO.1 = 1.5「j1.2 丫23 = 丫32 = - y 23 = j 0?2, Y 24 =丫42 = - y 24 = _j0?1 塔讥/“飞迪-")"4) (W) j Z 5A 7I 丫小记-露=“095 Y 44 = y 44 y 42 = j0?2 j0.1 = j0.3 丫55 = y 55 ' y 53 = j0?2 * j 0?1 = j 0?3 3.5-j 2.2 j0?2 I j0.2 1.5-j1.2 YN= j0?4 j0?2 I 0 -j0.1 - 2分共5*2=10分;非对角元素计算每个 各 1分,共5分。 2、牛顿-拉夫逊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潮流计算的修正方程式是什么?用 直角坐标形式表示的与用极坐标形式表示的不平衡方程式的个数有何不 同? ( 20分) a. 牛顿法其实就是切线法,通过逐步线性化的方法,反复迭代使解接近准确值。在每一 步迭代过程当中,建立修正方程式并求解修正方程式, 反复迭代直至满足条件为止(2分) 对于多变量非线性方程组,F(X)=O ,在第k 次迭代时,建立修正方程式 F(X ( G ) =J k) C X (k) 和 x (k I) =X ( Gr x (k) O ( 2 分,写成单变量方程扣 1 分) 式中:X 和ΔX 分别由n 个变量和修正量组成的n 维列向量;F(X)是由n 个多元函数组 Cf 成的维列向量;J 是n*n 阶方阵,称为雅可比矩阵,它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J j= 1 第 CX j i 个函数f i (X 1,X 2 JH,x ∏)对第j 个变量X j 的偏导数;上角标(k )表示J 阵的每一个元素都 在点 (X I k) ,x 2k) , , X n k) )处取值。(1 分) 迭代过程一直进行到满足收敛判据 ma χ{jf i (X I k) ,x 2k) 川,X n k) )}"或IA X f ) I

四川大学化工考研 复试面试化工原理面试题库答案

1.用化工原理解释“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现象。 水中能溶有少量空气,容器壁的表面小空穴中也吸附着空气,这些小气泡起气化核的作用。水对空气的溶解度及器壁对空气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水被加热时,气泡首先在受热面的器壁上生成。气泡生成之后,由于水继续被加热,在受热面附近形成过热水层,它将不断地向小气泡内蒸发水蒸汽,使泡内的压强(空气压与蒸汽压之和)不断增大,结果使气泡的体积不断膨胀,气泡所受的浮力也随之增大,当气泡所受的浮力大于气泡与壁间的附着力时,气泡便离开器壁开始上浮。 在沸腾前,窗口里各水层的温度不同,受热面附近水层的温度较高,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压强P。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汽凝结成饱和蒸汽,压强亦在减小,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此时,泡外压强大于内压强,于是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嗡,嗡" 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对水继续加热,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 ,使整个溶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此时,气泡脱离器壁上浮,其内部的饱和水蒸汽将不会凝结,饱和蒸汽压趋于一个稳定值。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液体对气泡的静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变小而减小,因此气泡壁所受的外压强与其内压强相比也在逐渐减小,气泡液--气分界面上的力学平衡遭破坏,气泡迅速膨胀加速上浮,直至水面释出蒸汽和空气,水开始沸腾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开了",由于此时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对水的振荡减

弱,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2.试举例说明分子动量扩散、热量扩散和质量扩散现象,并阐述三个过程的物理本质 和共性特征。 动量传递——在垂直于实际流体流动方向上,动量由高速度区向低速度区的转移。 如:流体输送,过滤,沉降。 热量传递——热量由高温度区向低温度区的转移。如:干燥,换热,蒸发。 质量传递——物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转移。如:吸收,精馏,萃取,吸附、膜分离。传质和传热:结晶、干燥。 由此可见,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物系内部存在着速度、温度和浓度梯度的缘故。可以用类似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都可用传递方程遵维象方程:物理量的传递速率=推动力/阻力。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定律、费克扩散定律都是描述分子运动引起传递的现象定律,通量与梯度成正比。 3.简要阐述通过圆管内流体流动实验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 4.试分析流量增大时,泵入口真空表与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会如何变化? 根据离心泵的特征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泵出口阀开大或泵转速减小,管路的流量都会增加,扬程降低。在液面和泵入口截面列伯努利方程,Pa/ρ+u^2/2 + gZ1 = P1/ρ+u2^2/2 + gZ2+hf, 流速u2增加,阻力hf增加,则进口压力P1降低,P1=Pa-P 真空,所以真空表增加。P1/ρ+u2^2/2 + gZ2+he= P2/ρ+u2^2/2 + gZ3+hf, P1

2012四川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基础真题与答案

1 {110}《110》 2.螺型位错垂直单位位错 3 伪共晶不平衡共晶体离异共晶 4 脱溶分解调幅分解 5 直线重心 6 纯剪切断裂微孔聚集型断裂解理断裂 7 二次再结晶是在结晶完成后,晶粒的长大只是少数晶粒突发性地、迅速地粗化,使晶粒之间的尺寸差别越来越大这种不正常的晶粒长大 9γ 二简答题 1、简述间隙固溶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异同点 相同点:小原子溶入。 不同点:间隙固溶体保持溶剂(大原子)点阵; 间隙相、间隙化合物改变了大原子点阵,形成新点阵。间隙相结构简单;间隙化合物结构复杂。 2、为什么晶粒细化既能提高材料的强度,也能改善塑性和韧性 晶粒细化减小晶粒尺寸,增加界面面积,而晶界阻碍位错运动,提高强度;晶粒数量增加,塑性变形分布更为均匀,塑性提高;晶界多阻碍裂纹扩展,改善韧性。 3、成分过冷是指合金凝固时由于液固界面前沿溶质浓度分布不均匀,使其实际温度低于其理论熔点而造成的一种特殊过冷现象。 在正的温度梯度下,若无成分过冷,晶体以平面方式生长,界面呈平直界面。成分过冷区较小时,晶体以胞状方式生长,呈现凸凹不平的胞状界面,称为胞状组织或胞状结构。成分过冷区大时,晶体可以树枝状方式生长,形成树枝晶。在两种组织形态之间还会存在过渡形态:平面胞状晶和胞状树枝晶。当成分过冷度大于形成新晶核所需要的过冷度时,就会在固液界面前沿的液相中产生大量的新晶核,从而获得等轴晶粒。 4.简述不同温度下金属的回复机制 答:(1)低温回复:主要涉及点缺陷的运动,空位或间隙原子移动到晶界或为错处消失。空位与间隙原子的相遇复合,空位集结形成空位对或空位片,使点缺陷密度大大下降。

(2)中温回复:随温度升高,原子活动能力增强,位错可以在滑移面上滑移或交滑移,使异号位错相遇相消,位错密度下降,位错缠结内部重新排列组合,使亚晶规整化。 (3)高温回复:原子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位错除滑移外,还可攀移,主要机制是多变化。 6.简述马氏体高强度高硬度的本质 马氏体高强度、高硬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正方,不具备位错易动的密排滑移面,因而位错不易滑移。 ②铁素体通常只含0.03%的碳原子,而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和材料本身的含碳量相同,因此马氏体中有大量过饱和的碳原子,固溶强化是马氏体硬度高的主要机制之一。 ③不论是板条状马氏体的板条还是片状马氏体的条片都很细小,晶界强化机制也起很大作用。 ④马氏体转变时,在晶体内部造成品格缺陷密度很高的亚结构,板条状马氏体的高密度位错网、片状马氏体的微细孪晶都将阻碍位错运动,从而通过相变引起强化。 ⑤马氏体形成后,碳及合金元素的原子向位错或其他晶体缺陷处扩散偏聚或析出,钉扎位错,使位错难以运动,通过时效强化提高马氏体的硬度、强度。 7.与液相相变相比,固相相变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1)相变驱动力来源于两相自由能之差,差值越大,越有利于转变的进行。固态相变与固液相变相比,相变阻力更大是因为多出了一项应变能和扩散更难进行。 (2) 新相晶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新相的某一晶面和晶向分别与母相的某一晶面、晶向平行。 (3) 惯习现象:新相沿特定的晶向在母相特定晶面上形成 (4) 母相晶体缺陷促进相变: (5) 易出现过渡相:过渡相是一种亚稳定相,其成分和结构介于新相和母相之间。因为固态相比阻力大,原子扩散困难,尤其是当转变温度较低,新、旧相成分相差较远时,难以形成稳定相。过渡相是为了克服相变阻力而形成的一种协调性的中间转变产物。通常是现在母相中形成与母相成分接近的过渡相,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由过渡相逐渐转变为自由能最低的稳定相。 8、铸铁与碳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力学性能方面各有何特点 碳含量 2.11% 铸铁碳含量高,有害元素S/P含量高,强度塑性韧性低,但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减震性,硬而脆。

川大《电力系统分析基础(1)1350》19秋在线作业1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1)1350》18春在线作业1-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 道试题,共40 分) 1. A. B. C. 答案:A 2. A. B. C. 答案:B 二、多选题(共4 道试题,共20 分) 3.架空输电线路各序参数的特点有( ) A.零序参数大于负序参数 B.零序参数大于正序参数 C.正序参数大于负序参数 D.正序参数与负序参数相等 E.架空地线使等值的零序阻抗参数减小 答案:ABDE 4.电力系统中枢点的调压方式有( ) A.顺调压 B.逆调压 C.改变变压器的变比调压 D.常调压 E.发电机调压 答案:ABD 5.功角δ的物理意义为( ) A.各发电机机端电压之间的夹角 B.作为继续参数代表发电机转子之间的相对位置 C.作为电磁参数代表发电机q轴电势之间的夹角 D.0 答案:BC 6.电力系统中消耗感性无功功率的元件有( ) A.输电线路 B.白织灯 C.电容器 D.异步电动机

E.变压器 答案:ADE 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7.短路冲击电流是短路电流的最大有效值。 答案:错误 8.不对称故障一般采用对称分量法进行分析。 答案:正确 9.电力系统二次调频可以实现无差调节。 答案:正确 10.采用自动重合闸将使最大可能的减速面积减小。 答案:错误 11.最大可能的减速面积大于加速面积,系统将失去暂态稳定。 答案:错误 12.按等微增率准则分配负荷将使系统的燃料消耗最少。() 答案:正确 13.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等于正序阻抗。() 答案:错误 14.逆调压是大负荷时升高电压,小负荷时降低电压的调压方式。()答案:正确 15.电力系统电压大小主要受有功功率影响。 答案:错误 16.提高输电电压将提高系统输送功率的极限。() 答案:正确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客观题集(上册)

绪论 一. 单位换算 [0-1-1-t] 1帕斯卡=_________牛/米 2 , ________米水柱, =__________毫米汞柱, =____________公斤力/厘米2(取三位有效数字)。 [0-1-2-t] 1公斤力·秒/ 米2 =_________泊,=_________厘泊,=__________牛·秒/米2。 [0-1-3-t] 10%甲醇溶液比重为0.982,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比容_________米3/千克。 [0-1-4-t] 某液体粘度为49厘泊=_________公斤·秒/米2=__________帕斯卡/秒。 [0-1-5-t] 2580千卡/ 时=_____________千瓦。 [0-1-6-t] 已知运动粘度为γ μρ υC Z == m 2 /s 。若式中的Z ,μ单位为 公斤·秒/米2,厘泊。ρ为流体密度公斤·/ 秒2/ 米4,γ为流体重度公斤/ 米3,则式是C=________________,其换算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7-t] 将密度为1克(质)/ 厘米3的值进行换算, 应是__________千克/ 米3,_____________公斤(力)秒2/ 米4。 [0-1-8-t] 质量为10千克的物质在重力加速度等于1.6米/ 秒2处,其工程单位制重量是________,SI 制的重量是__________。 [0-1-9-t] 某地区大气压为720mmHg ,有一化工过程要求控制绝对压强不大于160mmHg ,此过程真空度应在____________mmHg 和_________Pa 。 [0-1-10-t] 已知导热系数C s cm cal ????=-/10388.23 λ,此值在SI 制中为_______W/m ·k 。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 流体物性 [1-1-1-t] 流体粘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在工程中单位为________,在SI 制中单位为_________。 [1-1-2-t] 不同单位的压强值为:①1.5kgf/cm 2 (表压);②450mmHg(真空度);③500000Pa(绝压);④1.6mH2O ,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1-3-t] 密度为900千克/米3的某流体,在d 内=0.3米的钢管中作层流流动,流量为64公斤/秒,则此流体粘度为______厘泊。 [1-1-4-t] 通过化工原理的学习,对测定某流体的粘度,可根据泊谡叶方程_________,选定已知管段,用_______仪器测△P ,_______仪器测流速,便可算出粘度μ。 [1-1-5-t] 表示长度的因次是______,质量的因次是______,时间因次是______,密度因次是_________,压力因次是_________,功的因次是_________,功率因次是_________,力的因次是_________。 二. 流体静力学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目录 Ⅰ序言 (3) Ⅱ考前必知 (4) 一、历年报录情况 (5) 二、学费与奖学金 (5) Ⅲ复习方略 (7) Ⅳ考试分析 (10) 一、考试难度 (10) 二、考试题型 (11) 三、考点分布 (12) 四、试题分析 (15) 五、考试展望 (17) Ⅴ复习指南 (19) Ⅵ核心考点解析 (31) 《材料科学基础》 (31)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键合 (31) 第二章固体结构 (33) 第三章晶体缺陷 (54) 第四章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71) 第五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77) 第六章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 (92) 第七章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与制备原理 (102) 第八章三元相图 (134) 第九章材料亚稳态 (145) 第十章材料的功能特性 (145) Ⅶ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 (146) 往年真题试卷 (146) 四川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46)

四川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49) 四川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52) 四川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55) 四川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57) 四川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60) 四川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63) 四川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65) 往年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168) 四川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68) 四川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79) 四川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91) 四川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03) 四川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13) 四川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23) 四川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33) 四川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41)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

2018年考研英语(二)试题及参考答案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 (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the ANSWER SHEET. (10 points) Why do people read negative Internet comments and do other things that will obviously be painful? Because humans have an inherent need to 1 uncertainty, according to a recent study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The new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need to know is so strong that people will 2 to satisfy their curiosity even when it is clear the answer will 3 . In a series of four experiments, behavioral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the Wisconsin School of Business tested.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4 themselves to unpleasant stimuli in an effort to satisfy curiosity. For one 5 each participant was shown a pile of pens that the researcher claimed were from a previous experiment. The twist? Half of the pens would 6 an electric shock when clicked. Twenty-seven students were told which pens were electrified, another twenty-seven were told only that some were electrified 7 left alone in the room, the students who did not know which ones would shock them clicked more pens and incurred more shocks than the students who knew what would 8 subsequent experiments reproduced, this effect with other stimuli 9 the sound of finger nails on a chalkboard and photographs of disgusting insects. The drive to_10_is deeply rooted in humans. Much the same as the basic drives for_11_or shelter, says Christopher Hse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uriosity is often considered a good instinct-it can _12_New Scientific advances, for instance-but sometimes such_13_can backfire, the insight that curiosity can drive you to do _14_things is a profound one. Unhealthy curiosity is possible to 15 , however, in a final experiment, participants who were encouraged to 16 how they would feel after viewing an unpleasant picture were less likely to 17 to see such an imag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magining the 18 of following through on one’s curiosity ahead of time can help determine 19 it is worth the endeavor. ” Thinking about long-term 20 is key to reducing the possible negative effects of curiosity. Hsee says “in other words, don’t read online comments”. 1. [A]Protect [B] resolve [C] discuss [D] ignore 2. [A]refuse [B] wait [C] regret [D] seek 3. [A]hurt [B] last [C]mislead [D] rise 4. [A]alert [B] tie [C] treat [D] expose 5. [A]message [B] review [C] trial [D] concept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试题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 (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the ANSWER SHEET. (10 points) Trust is a tricky business. On the one hand, it's a necessary condition 1 many worthwhile things: child care, friendships, etc. On the other hand, putting your 2, in the wrong place often carries a high 3. 4, why do we trust at all? Well, because it feels good. 5 people place their trust in an individual or an institution, their brains release oxytocin, a hormone that 6 pleasurable feelings and triggers the herding instruct that prompts humans to 7 with one another. 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exposure 8 this hormone puts us in a trusting 9: In a Swiss study, researchers sprayed oxytocin into the noses of half the subjects; those subjects were ready to lend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unts of money to strangers than were their 10 who inhaled something else. 11 for us, we also have a sixth sense for dishonesty that may 12 us. A Canadian study found that children as young as 14 months can differentiate 13 a credible person and a dishonest one. Sixty toddlers were each 14 to an adult tester holding a plastic container. The tester would ask, ―What’s in here?‖ before looking into the container, smiling, and exclaiming, ―Wow!‖ Each subject was then invited to look 15. Half of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Ⅰ(V+M)=ⅡC BⅡ(V+M)=ⅠC CⅠ(V+M)>ⅡC DⅡ(V+M)>ⅠC 5、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A无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合伙制企业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7、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8、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电力系统分析》答案

分数: 100.0 完成日期:2011年02月17日 23点26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学生的答案,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为同一等级时,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规定比网络的额定电压() ( A ) A.高5% B.高10% C.低5% D.低10% 2.变压器一次绕组的作用相当于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相 等。但直接与发电机联接时,其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比()。 ( D ) A.高5% B.低5% C.低10% D.相等 3.在()情况下,不适宜用调节变压器变比的方式升高电压,这样做有 可能会引起系统其它节点电压下降。 ( C ) A.有功充足 B.有功不足 C.无功不足 D.无功充足 4.在发电机容量允许的情况下二次调整可以实现()。 ( C )

A.二次调整 B.一次调整 C.无差调节 D.有差调节 5.频率的一次调整不能实现()。 ( B ) A.二次调整 B.一次调整 C.无差调节 D.有差调节 6.采用逆调压方式的中枢点电压,在最大负荷时较线路的额定电压()。 ( D ) A.高2%~5% B.相等 C.高2.5% D.高5% 7.系统单位调节功率K表示在计及发电机组和负荷的调节效应时,引起频率 单位变化的负荷变化量。K的数值越(),负荷增减引起的频率变化就越(),频率也就越()。() ( C ) A.小小稳定 B.大大稳定 C.大小稳定 D.大小不稳定 8.把中枢点电压保持在较线路额定电压高2%-5%的数值,不必随负荷变化来 调整中枢点电压,这种调压方式称为() ( C )

川大2020《电力系统分析》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电力系统分析》第一次作业答案 完成日期:2020年06月08日 15点14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为同一等级时,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规定比网络的额定电压() A.高5% B.高10% C.低5% D.低10% 2.变压器一次绕组的作用相当于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相 等。但直接与发电机联接时,其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比()。 A.高5% B.低5% C.低10% D.相等 3.在()情况下,不适宜用调节变压器变比的方式升高电压,这样做有 可能会引起系统其它节点电压下降。 A.有功充足 B.有功不足 C.无功不足 D.无功充足 4.在发电机容量允许的情况下二次调整可以实现()。 A.二次调整 B.一次调整 C.无差调节 D.有差调节 5.频率的一次调整不能实现()。 A.二次调整

B.一次调整 C.无差调节 D.有差调节 6.采用逆调压方式的中枢点电压,在最大负荷时较线路的额定电压()。 A.高2%~5% B.相等 C.高2.5% D.高5% 7.系统单位调节功率K表示在计及发电机组和负荷的调节效应时,引起频率 单位变化的负荷变化量。K的数值越(),负荷增减引起的频率变化就越(),频率也就越()。() A.小小稳定 B.大大稳定 C.大小稳定 D.大小不稳定 8.把中枢点电压保持在较线路额定电压高2%-5%的数值,不必随负荷变化来 调整中枢点电压,这种调压方式称为() A.逆调压 B.顺调压 C.常调压 D.以上都不对 9. A. A B. B

2016四川大学化工原理真题解析

1、填空选择 (2) 【陈1】1-2 【答案】τ=μdu/dy;牛顿性;等速直线 (3) 【陈2】2-2 【答案】;转速 【解析】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一般由3条曲线组成。特性曲线随泵的转速而变,故特性曲线图上一定要标出测定时的转速。 (4) 【陈5】3 【答案】B 有【解析】理论上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其沉降面积bl及颗粒的沉降速度u t 关。即温度改变不影响降尘室的处理能力,两种条件小,生产能力相同,故选择B。 (5) 【陈6】6-3 【答案】C 【解析】在换热器的传热计算中,K值的来源有:①K值的计算;②实验查定; ③经验数据。 (6) 【陈8】5 【答案】D (7) 【陈9】 【答案】增加,降低,降低,增加 (8) 【陈11】5

【答案】萃取剂的选择性和选择性系数、萃取剂与稀释剂的互溶度、萃取剂回收的难易与经济性 【解析】萃取剂的选择是萃取操作分离效果和经济性的关键。萃取剂的性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衡量:①萃取剂的选择性和选择性系数;②萃取剂与稀释剂的互溶度;③萃取剂回收的难易与经济性;④萃取剂的其他物性。 (9) 【陈10】2-2 【答案】填料的种类、物系的性质、气液两相负荷 【解析】泛点是填料塔的操作极限,泛点气速对于填料塔的设计和操作十分重要。即吸收塔的最大吸收率由泛点的影响决定。影响泛点的因素很多,包括填料的种类、物系的性质及气液两相负荷等。 (10) 【陈10】1 【答案】通量、分离效率、适应能力 【解析】塔设备性能评价的指标有通量、分离效率、适应能力。一般来说、通量、效率和压力降是相互影响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对于工业大规模生产来说,应在保持高通量前提下,争取效率不过于降低。 分析讨论题 2 【陈1】 解:(1) d 1=d 2=d A 1=A 2=A u 1=u 2=u λ1=λ2=λ 并联管路时: 22 121222f f u u H h h g g =+=+ ∑∑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招生专业与代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卫生毒理学100405、公共卫生(专业学位)105300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卫生综合353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最佳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的答案,每题4分,共152分。) 1.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健康人 2. 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 )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D.遗传、环境和社会 3. 某病患病率是指( )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4.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有( ) A.研究疾病的病因 B.研究人群的健康状况,做出“群体诊断” C.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 D.以上均是 5. 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100% 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患有该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6.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 B.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 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 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 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1页

四川大学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报告 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02班 学号: 1143031233 姓名: 杨宁 老师:肖先勇

同步发电机并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 2、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 3、观察、分析有关波形。 二、原理与说明 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的合闸操作通常采用准同期并列方式。准同期并列要求在合闸前通过调整待并机组的电压和转速,当满足电压幅值和频率条件后,根据“恒定越前时间原理”,由运行操作人员手动或由准同期控制器自动选择合适时机发出合闸命令,这种并列操作的合闸冲击电流一般很小,并且机组投入电力系统后能被迅速拉入同步。根据并列操作的自动化程度不同,又分为手动准同期、半自动准同期和全自动准同期三种方式。 正弦整步电压是不同频率的两正弦电压之差,其幅值作周期性的正弦规律变化。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同步情况,如频率差、相角差以及电压幅值差。线性整步电压反映的是不同频率的两方波电压间相角差的变化规律,其波形为三角波。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频率差和相角差,并且不受电压幅值差的影响,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手动准同期并列,应在正弦整步电压的最低点(同相点)时合闸,考虑到断路器的固有合闸时间,实际发出合闸命令的时刻应提前一个相应的时间或角度。 自动准同期并列,通常采用恒定越前时间原理工作,这个越前时间可按断路器的合闸时间整定。准同期控制器根据给定的允许压差和允许频差,不断地检查准同期条件是否满足,在不满足要求时闭锁合闸并且发出均压均频控制脉冲。当所有条件均满足时,在整定的越前时刻送出合闸脉冲。 三、实验项目、方法及过程 (一)机组启动与建压 1、检查调速器上“模拟调节”电位器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如不在则应调到0 位置; 2、合上操作电源开关,检查实验台上各开关状态:各开关信号灯应绿灯亮、红灯 熄。调速器面板上数码管在并网前显示发电机转速(左)和控制量(右),在 并网后显示控制量(左)和功率角(右)。调速器上“并网”灯和“微机故障” 灯均为熄灭状态,“输出零”灯亮;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4分×8) 1.下列函数在x = 0处不可导的是 ( ) A 、 ()sin f x x x = B 、()f x x = C 、()cos f x x = D 、()f x = 解 选D 。由导数定义或左右导数与导数的关系可知: 00sin lim lim 0,x x x x x x x x →→==故A 选项不正确; 000x x →→==,故B 选项不正确; 2002sin cos 12lim lim 0x x x x x x →→-==,故C 选项不正确; 20002sin 12lim lim 2x x x x x x →→→-==-,极限不存在,故D 选项正确。 2. 过点(1,0,0),(0,1,0),且与曲面22z x y =+相切的平面为 ( ) A 、 01z x y z =+-=与 B 、022z x y z =+-=与2 C 、1x y x y z =+-=与 D 、22x y x y z =+-=与2 解 选B 。 由已知,点(1,0,0),(0,1,0)在切平面上,而选项C ,D 显然不满足,故排除C ,D 。又曲面22 z x y =+上任一点(,,)x y z 处的法向量为(2,2,1)x y -,如选项A 正确,1x y z +-=的法向量为(1,1,1)-,可得切点的11,22x y ==,代入曲面方程得12 z =,而代入1x y z +-=得0z =,矛盾,故排除A 选项。 3. 023(1)(21)!n n n n +∞=+-=+∑ ( ) A 、 sin1cos1+ B 、2sin1cos1+ C 、2sin12cos1+ D 、2sin13cos1+ 解 选B 。因

四川大学《电力系统分析》第一次作业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为同一等级时,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规定比网络的额定电压() A.高5% B.高10% C.低5% D.低10% 2.变压器一次绕组的作用相当于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相 等。但直接与发电机联接时,其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比()。 A.高5% B.低5% C.低10% D.相等 3.在()情况下,不适宜用调节变压器变比的方式升高电压,这样做有 可能会引起系统其它节点电压下降。 A.有功充足 B.有功不足 C.无功不足 D.无功充足 4.在发电机容量允许的情况下二次调整可以实现()。 A.二次调整 B.一次调整 C.无差调节 D.有差调节 5.频率的一次调整不能实现()。 A.二次调整 B.一次调整

C.无差调节 D.有差调节 6.采用逆调压方式的中枢点电压,在最大负荷时较线路的额定电压()。 A.高2%~5% B.相等 C.高2.5% D.高5% 7.系统单位调节功率K表示在计及发电机组和负荷的调节效应时,引起频率 单位变化的负荷变化量。K的数值越(),负荷增减引起的频率变化就越(),频率也就越()。() A.小小稳定 B.大大稳定 C.大小稳定 D.大小不稳定 8.把中枢点电压保持在较线路额定电压高2%-5%的数值,不必随负荷变化来 调整中枢点电压,这种调压方式称为() A.逆调压 B.顺调压 C.常调压 D.以上都不对 9. A. A B. B C. C D. D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模拟试题(doc 10页)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模拟试题(doc 10页)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模拟考题 上册 一、客观题 01.牛顿黏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服从此定律的流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实际流体与理想流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与理想流体柏努利方程的主要区别在于 。

C.决定于汽膜和液膜厚度; D.主要决定于液膜厚度,但汽膜厚度也有影响。 08.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 提高蒸汽速度; B.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 提高空气流速; D. 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都提高。 09.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有关。 A.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 B.沉降面 积; C.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 D.沉降面 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 10.恒速过滤时,过滤速率,过滤压差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恒压过滤时,过滤压差,过滤速率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 11.对流干燥过程按干燥速率一般分为: (1)_______段,该段中空气温度_______,物料温度______,除去的是________水份; (2)_______段,该段中空气温度_______,物料温

度______,除去的是________水份; 12.用对流干燥除去湿物料中的水份时,当干燥介质 一定,湿物料中_________水份可以除去, _____________水份不可以除去。 二、计算题 1.用水泵向高位水箱供水(如附图所示),管路流量 为150m 3/h ,泵轴中心线距水池液面和水箱液面的 垂直距离分别为2.0m 和45m 。泵吸入管与排出管 分别为内径205mm 和内径 180mm 的钢管。吸入管管长 50m (包括吸入管路局部阻力的 当量长度),排出管管长200m (包括排出管路局部阻力的当 量长度),吸入管和排出管的管 壁粗糙度均为0.3mm ,水的密度1000 kg/m 3,粘度 1.0×10-3 Pa ﹒s ,泵的效率为65%,圆管内湍流摩 擦系数用下式计算: 23.0Re 681.0??? ??+=d ελ 试求: 112m 45m A 33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