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历代诗文存

庐山历代诗文存
庐山历代诗文存

庐山历代诗文存

醉石

一、先秦

4000多年前在庐山紫霄峰上,大禹治水时,尝登此,刻字于石室中。好事者缒入之,摹得百余字,字奇古不可辨。只“洪荒漾,予乃檋”六字可识。这是留传庐山最早的文字记录。

庐山古称敷浅原,大禹时所作的《禹贡》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尚书.禹贡》曰:“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明末名士,著名文学家夏允彝断言敷浅原即庐山,“敷浅原之为庐山审矣”。

“庐山”见之于现存的古籍,首见战国末年、魏国史官于公元前229年至225年所著的《竹书纪年》:“(周康王)十六年,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周康王钊,约于公元前11世纪在位,是西周的第三位君主,故庐山之名最早起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早年的《竹书记年》早已遗失,现版本是以明朝留存版本为参考)

战国末年的《山海经》等书又称庐山为天子都、天子障、南障山等。《山海经.海内东经》中亦有:“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障,又曰三天子障,山在闽西”之语。

二、两汉

与魏国史官《竹书纪年》相隔一百年,西汉司马迁又将“庐山”之名载于《史记》。《史记.河渠书》中有“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之记载,“庐山”之名始见于此。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庐山的文人。

司马迁上庐山,翻开了庐山人文活动的崭新一页。庐山开始令世人瞩目,跃居天下名山行列。这在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中有记载:“元封五年冬(公元前106年),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礼其名山大川,北至琅琊并海上,四月至奉高修封焉。”《史记.封禅书》则如是记:“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礼其名山大川。”从汉武帝此次出巡路线看,祭把的名山当中就有庐山,并给汉武帝留下了深刻印象,乃“以潜之天柱为南岳,以庐山为贰”,列入西汉祀典。

从现在能查找到的古籍看,最早题咏庐山的诗为东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庐山君”之女“婉”所作的《琴歌》:“登庐山兮郁嵯峨,唏阳风兮拂紫罗;招若人兮濯灵波,欣良运兮畅云柯;弹名琴兮乐莫过,云龙令兮登太和。”但“庐山君”究竟为何人?转载此作的晋代祖台之《志怪》,只说是庐山的一位神仙,实名未有,其女——“婉”,就更虚缈了。

今本《搜神记》卷四《建康小吏》条亦有曹著的简单记载:“建康小吏曹著,为庐山使所迎,配以女婉。著意不安,屡屡求请退。婉潸然垂涕,赋诗序别,并赠织成裈衫。”汪绍楹校注本谓:“本条未见各书引作《搜神记》。”则是否为《搜神记》原本,亦有可疑。而祖台之《志怪》则较为详细周密。

三、三国

庐山的历史,三国以前,传闻多于真实,三国以后,大体有据可考。星子县温泉镇的杏林便有一段十分美好的传说。

《董奉传》载:“董奉,字君异,三国吴时闽之候官也,隐庐山,为人治病不受钱,惟令种杏一株。”

据东晋著名道教学家葛洪《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

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

《真仙通鉴》记录了他的精湛医术:“奉居庐山时,为人治病。有少许病癞濒殆,自载诣奉。奉请坐密室中,以布五重缄其首,敕家人毋相通。俄有物人其室,通舐之,痛不可堪。废其舌可大尺许,气息如牛,久乃去。始解布,与少水饮,旬日少年体尽出无肤,痛甚。又旬日,生肤如凝脂,癞尽愈。”

正是由于董奉精湛的医术和行医济世的高尚医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学的专用名词。

四、两晋

佛学对东晋山水审美意识与山水游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慧远为首的诸道人以佛眼看庐山,形成较为集中的游记创作群作。其作品融铸了大自然的生命活力和佛理的空明玄寂,体现出玄理与地志的双重影响,可视为游记成熟的标志。宗炳对山水观照进行了美学阐释,表述了澄怀味象、与道冥合的玄理旨趣,代表了慧远一派山水游记的艺术趋向。

西晋史学家司马彪著《续汉书》,其《地理志》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指的就是石门涧,该志被后人补人《后汉书》,这是庐山胜景在史籍中最早的记载。其后,东晋高僧慧远撰《庐山略记》,杏林、香炉等名称始见。

东晋道士支昙谛(347-411)曾作《庐山赋》:“南面巍崛,北背迢递。悬溜分流以飞湍,七岭重墂而叠势。美二流之潺湲,津百川之所冲。峭门百寻,峻阁千仞。”此赋中与慧远的《庐山略记》一样,提及公元2世纪约70年代安息国名僧安世高来庐山的活动。安世高,来自当今西亚的古国安息的翻译僧,在长安活动了22年。他都知道中国长江之南的庐山,非得游历。可见,东汉时代庐山的知名度已经是传及外国了。

传说庐山在殷周之际,因匡续(匡俗)隐居山中,依着岩石造屋,人们以为是神仙所居。于是,庐山又有了两个名称:“匡庐”、“匡山”。

匡俗及其传说,最早出现在晋代会稽太守熊默撰《豫章旧志》之中。《豫章旧志》载:“庐俗字君孝,本姓匡,父东野王共鄱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阳,曰“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汉武帝南巡,睹山以为神灵,封俗‘大明公’。”

匡俗,秦末汉初人,被西汉朝廷封为“越庐君”,居于鄡阳县(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其部分地域后来下陷为鄱阳湖所浸没)。晋代的熊默说“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他只是记述了西汉之初,庐山仍只称此名。他也没有拿出此说的文献根据。可是,早于熊默约五六百年的司马迁并没有说过庐山之名有这样的来历。

可是东晋道士周景式在《庐山记》里却编造了个庐山始祖——神仙匡俗。他说:“庐山匡俗,字子孝,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生而神灵,屡逃征聘,庐于此山,时人敬事之。俗后仙化,空庐尚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如乌号。世称‘庐君’,故山取号焉。”他把汉代的实名人物匡俗,虚构成为周武王(公元前11世纪)时代的仙人。他把庐山命名来历,重新虚构为道教创造的“仙人”居此。

周景式在《庐山记》中,记载了秦始皇于其三十年(前217),南巡时,经长江,遥望庐山将其中一座高峰,命名为“上霄峰”,表达了他对庐山的景仰——庐山之南有上霄峰,高壁缅然与霄汉连接,秦始皇三十六年叹期岳远,遂记为上霄焉。

北魏郦道元作《水经?庐江水注》,把《山海经》所载庐江与庐山联系起来,以为“庐山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因谓庐山即古“三天子都”或“天子鄣”,而出于庐山北麓之石门涧即古庐江。《水经》中有“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的记载。

五、慧远

秦汉时,由于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对神仙方术的推崇更使庐山成为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神仙之庐”。东汉明帝时,庐山就是中国佛教中心之一,当时山上寺庙多达三百多处,其中号称庐山“三大名寺”的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和“五大丛林”的归宗、秀峰、万杉、栖贤、海会等最为著名。

太元八年(383),慧远50岁,正是“知天命”之年,与弟慧持等从荆州南下,原先拟去粤东罗浮山(今广东省博罗县境内)。慧远一行路经此郡,他见庐山雄伟幽静,足以滋养发展佛教事业,安定心神,便带领众僧,在庐山西麓的西林寺之东的“龙泉精舍”住了下来。慧远仰慕庐山的风光与他从事的佛教传播事业相和谐。慧远初来庐山,住在昔日同门慧永的西林寺内。然而,跟随他从荆州来的僧人就有数十人,到庐山后,还有很多信徒仰慕其名而来,龙泉精舍与西林寺都住不下了。这也促使他尽快新建寺庙。太元十一年(386),53岁的慧远,在庐山西麓创建了东林寺。他在庐山这么留驻,前后就是34年,直到他生命的尽头。东林寺内现存的一株树龄为1600多年的罗汉松,传为慧远所植。

慧远创建了东林寺,心灵更加皈属于庐山了,更有一番静善、从容的心绪来欣赏庐山的大气势的美景了。大约是在太元十一年(386),慧远写了《庐山略记》。这是现存历史文献中能查找到的最早的抒写庐山美景的散文。

慧远在《庐山略记》里叙述:庐山“其南岭临宫亭湖,下有神庙,即以宫亭为号,其神安侯也”。由此可知,他来庐山后,在山麓转了一圈,也曾到了山南麓的鄱阳湖滨。他还在宫亭庙里祭祀了东汉末年从安息国来到庐山的高僧安世高。

慧远在《庐山略记》中说,东林寺背后的山,“左有龙形而右塔基焉。下有甘泉涌出,冷暖与寒暑相变,盈减经水旱而不异,寻其源,出自龙首也。”他还写到了东林寺对面是香炉山(后来称为“北香炉峰”),寺附近还有石门涧峡谷里对峙的险峰(铁船峰、天池山)与石门涧瀑布:“石门,其前似双阙,壁立千余仞而瀑布流焉。”“其中鸟兽草木之美,灵药万物之奇,略举其异而已耳。”在他看来,东林寺区域奇特的自然美,对于弘扬佛教十分有利。

按照慧远《庐山略记》所述,那时他兴建了庐山的第一座佛塔。这比北魏时在平城永宁寺和洛阳永宁寺所建的木结构浮图(塔)要早。

隆安四年(400),慧远来庐山17年了。这年早春二月,他以67岁高龄第四次攀登了石门涧。他写了《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这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慧远与朋友、门徒三十多人同游石门涧的情景。“道人”亦是对佛徒的统称。

他这篇散文的起笔风格,还如同第一篇写庐山的散文——《庐山略记》,是从石门涧的地理位置开始的。他说,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

慧远继承了前辈文化人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之上、并且有着突破性的创新的山水自然观,但是,他在山水审美之中宣说的是佛教的观念,是把山水看作是佛理的载体,看成是他的生命的永远的亲和归宿。慧远的五言诗《庐山诸道人游石门》与为之“序”的散文,在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即,在具有佛学观念的人的眼中,山中景物都虚化在天空之中,而天空却是浩眇的佛的力量的外在化了。故而,山景是虚化在佛的力量之中了。

在慧远的情绪感染下,30多位同游者,皆写了五言游庐山诗。刘遗民、王乔之、张野等庐山隐士也写了和诗,成为当时传颂遐迩的盛事。

而慧远的《游庐山》(一作《东林杂咏》)诗,这是现存的署以实名的最早的两首庐山诗之一(另一首即为湛方生的《庐山神仙诗》)。

游庐山

慧远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慧远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

六、陶渊明

陶渊明在庐山的怀抱里过了一生。然而,他留下的125首诗和20篇文里,却没有“庐山”这两个字。他对庐山似乎十分苛刻,只是用“南山”、“南岳”、“南阜”、“西山”等代称庐山。

他用“南山”代称庐山。例如:

“南山有旧宅”(墓宅,《杂诗十二首》之七,作于50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并序》之五,或作于义熙六年,47岁;或作于义熙十二年,52岁。)

其实,把庐山称为“南山”,是因庐山在浔阳城之南,晋代江州一带的习惯叫法。例如,《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翟汤传》说,“翟汤字道深,寻阳人”,“司徒王导辟,不就,隐于县界南山。”又如,东晋大臣庾亮写的《翟征君赞》里说:“景命不延,卒于浔阳之南山。”

那时代,也把庐山的主峰称为“南岭”。例如,元兴三年(404)慧远作《游山记》:“凡再诣石门,四游南岭,东望香炉”。于是,也有以主峰南岭之名代庐山这样称呼。称庐山为“南山”,看来与此有关。

陶渊明的诗中,还把庐山称为“南岳”。例如:

“南岳无余云。”(《述酒》,作于57岁。)

陶诗中,还把庐山称为“南阜”。

“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游钭川并序》,作于37岁。)

他辞彭泽令,归田隐居后,搬了几次家。随着他围绕着庐山移居,庐山有时又被他称作了“西山”。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巅。”(《杂诗十二首》之九,作于50岁。)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岁暮和张常侍》,作于53岁。)

根据现代的考古证实,庐山在6000年前就有了人类居住。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述,在大禹时代,庐山就是中国的一个名山了。而自汉武帝时代起,庐山就是帝王政权的象征之一了。

然而,伴随庐山63年的陶渊明,就是那么固执,就是那么“守拙”,就是那么古怪。在他眼中,这个大山的名字不必叫得那么“官方”。他一次也没有把“庐山”这两个字写进他的作品。他全然是用江州一带农民的称呼,例如“南山”,来表达他对这座大山的情感。因为,他更看重与他生存关系更密切的山麓田园,而不是这座名山的山体,更不是历代帝王恩赐给这座名山上的神圣的光环。

陶渊明就是陶渊明。一生住在庐山下,就是不上庐山隐居。一生守着大庐山,却从不写“庐山”两字,也极少抒写庐山的大景象。他偏偏爱写小花小草小丘小田小坡等田园小景。这就是他独特的艺术个性。他审美上的守拙,就守到了底。这种坚守,这种放松,这种仅仅属于他的逻辑世界,使他成了中国第一个开创田园诗的先祖了。

他留下的125首诗歌,20篇文章里,也几乎没有庐山山体名胜的一处地名。尽管那时庐山之上的九奇峰、五老峰、大岭、黄龙山谷、天池峰、大林峰、石门涧、北香炉峰、虎背岭等,已为慧远及其门徒或登临旅游,或建寺。五老峰、香炉峰、大林峰、石门涧、天池峰、归宗寺等奇峰胜景之名,频繁出现在王羲之、慧远、谢灵运、顾恺之等许多文化人的诗、文、书法、绘画作品之中。

陶渊明也曾对庐山的形象作了描绘。例如——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和郭主簿二首》之二,作于38岁。)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归鸟》,约作于41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二十首并序》之五,作于52岁。)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作于52岁。)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于王抚军座送客》,作于57岁。)

但,这不是他抒写的自然景色的主体。他大量描绘的是田园风光,他经常陶醉的是田园风光。比之于庐山,这些田园风光甚至是盆景式的。他觉得山麓眼前的一片田,一道坡,一条垅,更亲切,更有人情味。

这便是他执着的美学观,他率真的性情与不苟入流的人格取向在审美上的反映。庐山的山体,庐山之麓,不是陶渊明生存的贴近的外部环境。庐山也不是他的人格象征。他的人格象征是他挥汗苦劳的田园世界,是他脑海中重新构建的梦幻般却又是本色极了的田园世界。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七、其他

元兴元年(402年)在慧远的倡导下,包括刘遗民、周续之、张野、雷次宗、毕颖之、宗炳等在内的一百多名僧俗弟子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社,誓相提携,共登西方神界。史称这次庐山集结为“白莲杜”或“莲社”,也是中国净土宗的开始。刘遗民授令为这次立社著文铭石《庐山结社立誓文》(又名《西方发愿文》),他首先记叙了这次立社的经过和盛况,“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宿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於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华,敬荐而誓焉。”

东晋玄学家周续之,兼通儒道释三学,而以老庄为主。与刘遗民、陶渊明被时人称为“寻

阳三隐”。

庐山金轮峰下,有道玉帘泉。泉旁有一幢苔藓斑烂的石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隐居庐山时,就常在被称作“羲之洞”的石屋里埋头练字。王羲之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京都建康。他对于千里之外的庐山的向往,与卫夫人有一定的关系。她根据秦代李斯所著《笔妙》而作的《笔阵图》说,学习书法,要讲究笔砚,而所使用的墨,则应该是——其墨取庐山之松烟……王羲之很可能自341年起,就隐居于庐山南麓归宗寺旁他的别墅里,既等待着朝廷的任命,又专心钻研书法艺术。被后人尊为“书圣”。

奉和慧远游庐山

王乔之

超游罕神遇。妙善自玄同。

徹彼虚明域。暖然尘有封。

众阜平寥廓。一岫独凌空。

霄景凭岩落。清气与时雍。

有标造神极。有客越其峰。

长河濯茂楚。险雨列秋松。

危步临绝冥。灵壑映万重。

风泉调远气。遥响多喈嗈。

遐丽既悠然。余盼觌九江。

事属天人界。常闻清吹空。

奉和慧远游庐山

张野

觌岭混太象。望崖莫由检。

器远蕴其天。超步不阶渐。

朅来越重垠。一举拔尘染。

辽朗中大盼。逈豁遐瞻慊。

乘此抒莹心。可以忘遗玷。

旷风被幽宅。妖途故死减。

庐山神仙诗

湛方生

吸风玄圃,饮露丹霄。

室宅五岳,宾友松乔。

八、南北朝

晋代高僧慧远定居庐山36年,以东林寺为中心,开展他的佛学和佛教活动,东林寺也从此被尊崇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影响远及东洋西域。桓玄夺取东晋政权后,下令“沙汰沙门”(即佛教徒),结果南方大批佛寺被拆毁,大量僧徒还俗,但桓玄在禁令中却说:“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使得庐山在一段时间内竟成为南方唯一的佛教圣地。

道教传入后,也以宫观洞府林立。陆静修是道教一代宗师。他于公元461年到达庐山,因爱慕庐山胜景,建太虚观于庐山东南麓的金鸡峰下。在陆静修影响下,道教也在庐山与大规模发展的佛教分庭抗礼,挤得一席之地。陆静修死后谥为“简寂先生”,取“止烦曰简,远嚣在寂”之意,太虚观也从此改名简寂观。清人李渔曾为简寂观撰写一联,愤愤不平地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谛,出我先师。”

道家陆静修与佛家慧远大师及儒家陶渊明结为“方外之交”,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谈。但据后人考证,慧远去世时,陆静修只不过是十岁孩童,因此事纯属虚构无疑,只是故事背

后隐含的“三教原来是一家”的意味,颇足深思。

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著有画论的理论家。代表顾恺之绘画最高成就的是《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人物与山水合一的梦幻题材。尽管有些论者将《洛神赋图》视作中国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但严格来说,它不能算作完全独立的山水画,而顾恺之所创作的《庐山图》,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

游简寂观

张正见[南朝?陈]

三梁涧本绝,千仞路犹通。

即此神山内,银牓映仙宫。

镜似临峰月,流如饮涧虹。

幽桂无斜影,深松有劲风。

惟当远人望,知在白云中。

游庐山观道士石室

吴迈远[南朝?宋]

蒙茸众山里,往来行迹稀.

寻岭达仙屋,道士披云归。

似著周时冠,状披汉时衣。

安知世代积,服古人不衰。

得我宿昔情,知我道无为。

从冠军建成平王登香炉峰

江淹[南朝?梁]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鹤,玉树信葱箐。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层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

九、谢灵运

谢灵运是南朝宋文学家,东晋政治家谢玄的曾孙,书法家王羲之的外甥。才华横溢,高傲自负,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其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除诗文创作外,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

东林寺前有一个白莲池。这白莲池是东晋名士谢灵运凿的。他跟庐山东林寺的名僧慧远也有深交,尽管慧远比他大五十来岁,两人还是很投缘。他来到庐山,要求加入慧远创立的白莲社。慧远却没有答应,慧远对谢灵运说:“你的心性太杂,还是先凿三个莲池,等到你的心能象莲花一样洁净,才能入社。”谢灵运没有办法,只好开凿三个莲池,才被准许进入了莲社。慧远圆寂后,他特地写了一篇祭吊的名文《庐山慧远法师诔》,一时洛阳纸贵。

谢灵运酷爱登山,而且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高达数十丈的岩峰他也敢上,可以说是古代第一位攀岩运动的先行者。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于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屐”。

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登上绝顶,放眼四顾,灵感飞来,题咏了《登庐山绝顶望诸峤》一诗。诗中对庐山自然山水的高度敏感和刻画再造,使之成为精美的诗歌意象,自然与时节的变幻,同时也屡现了他外在平静和内在的不平静,融合一体的绝盼,正是这既富于对自然山水的兴趣,又强烈地显露人生精神的融合,使山水诗有了灵魂,有了生命,有了活力,有了高品位的蕴涵,才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也因此庐山成为这个诗歌流派的重要载体之一。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入彭蠡湖口

谢灵运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穴,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十、鲍照

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为元嘉“三大家”,其成就居“谢颜”之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诗人之一。传说,鲍照在匡山乙尖读书作诗,文思泉涌。常常面对巍巍庐山和无边的沧浪之水,下笔如有神,提笔一挥而就。其后不久,元嘉16年(公元439年)秋,他站在乙尖山顶遥望今安庆方向大雷郡望江县,电闪雷鸣的雷池切断了兄妹的联系,写成了著名的《登大雷岸与妹书》抒情散文,生动地传达出匡山神态,成为千古名篇。

文中描述庐山: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潮,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若华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綵,赫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

李白对鲍照特别推崇,常自比鲍照,古人对李白与鲍照诗歌的继承关系多有提及。鲍诗的题材、语言、结构,想象奇妙、意象奇异皆被李白继承,李白有不少诗与继承关系明显,更有不少名句从鲍诗化用而来。乙尖山上天生八卦顶;明月峰下俊逸鲍参军。鲍照既是“道人”,又是“参军”。李白诗曰:“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卓绝二道人,结交风与麟。”

望石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峰隔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霞石触峰起。

迴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登庐山诗

鲍照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

巃嵸高昔貌,纷乱袭前名。

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

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

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

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

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

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幷。

十一、隋

西林寺在东林寺之西,相距不过几百米。是庐山最早的寺院之一的,东晋太元二年(377)由慧远同参慧永所建,比东林寺早建9年。

《欧阳修集》卷一三八集.古录跋尾卷五【隋庐山西林道场碑〈大业十三年〉】:右《庐山西林道场碑》,渤海公撰,公为隋太常博士时作,不著书人名氏,而字法老劲,疑公之书也。西林道场者,伪赵将竺氏舍俗出家,名昙现,始居于此。晋太和二年,光禄卿陶范始为现弟子慧永造寺,而号西林。按《两京记》,隋尝更名佛寺为道场,此碑大业十三年建也。颜鲁公寓题碑阴百余字,尤奇伟,今附于碑后。

十二、唐

唐代,大名鼎鼎的“神仙”吕洞宾,亦得道于庐山,扬名于庐山。吕洞宾足迹遍及庐山南北,游览了太平宫、归宗寺、简寂观等山中胜迹,留下了大量诗作。吕洞宾长期在庐山活动,奇闻逸事随在皆是,名声远播。唐太尉曹勋和庐山清虚道人“采其事实以闻于德寿殿,连唐高宗也深深折服,甚嗟异之”。吕洞宾因此更是身价百倍,俨然成为道教一代祖师,“天生一个仙人洞”也籍此而成为千人顶礼,万人膜拜的道教胜地。

唐代,庐山高道还有被誉为庐山道教宫观风景第一的白鹤观住持刘混成。晚年,离开心血所系的白鹤观,辞别朝夕相处的弟子,孤身登上五老峰,在木瓜洞栖隐下来。刘混成所创建的白鹤观,不仅景色优美而成为庐山第一佳境,而且唐宋两代其在庐山道观中的地位较为显赫。苏轼、苏辙、陈抟等都曾来观游历礼拜,并在诗文中反映了“时传丹录千年术,只诵黄庭两卷经”的盛况。

太平宫坐落于庐山西北麓,背倚老君岩,面对株岭山,始建于唐开元间,传说是唐玄宗因梦而建,并御书“九天使者之殿”。唐宋时期,太平宫是庐山最壮丽的道观建筑,惜为历代兵火所毁。

唐代贞元年间(785—805)洛阳士子李渤与其兄李涉负笈远游,来到庐山,为这里的林泉风月所吸引,与结伴而来的五人在山南的栖贤寺内借僧舍谈书。七人情同手足,互相切蹉,学业大进。世人倾慕,称该寺为七贤寺。

李渤是七贤中的佼佼者。他善于把旅游与读书结合起来,以匡庐的山泉陶冶自己的情操,增进自己的学识。他们由近到远,先游栖贤寺周围的断橹泉、赤眼泉、玉渊、三峡涧、栖贤桥;随后,他们又游到山的东面和西麓,游览了头陀寺、东林寺和西林寺。有一次,他们来到四山环合,一水中流的卓尔山麓,见这里无常井之喧,有泉石之胜,是隐居读书的理想环境,“徘徊不忍去”。不久,兄弟俩就在此结庐读书,还驯养了一头白鹿。从此,人称此地为白鹿洞。

陆羽到庐山,由其《题康王谷泉》(《全唐诗》只存一句)诗句可知。正德《南康府志》中记载:陆羽“尝梦游庐山,后抵此,果如梦中所见,欣然曰今非梦矣”。号称唐朝“茶圣”的陆羽,不但会品茶,而且善评泉,在他的名著《茶经》里,评天下泉为二十种。其中评庐山观音桥畔的招隐泉为“天下第六泉”,庐山龙池山顶水为“天下第十泉”,唯独庐山谷帘泉,被评为“天下第一泉”。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有陆羽品水排等次的生动记载。

唐宣宗李忱,唐代的第17位皇帝,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有“小太宗”之誉。对于这位皇帝,传说在他即位前,受其两个侄儿文宗和武宗的迫害,被迫出家为僧。明代名僧圆悟禅师在其撰的《碧岩集》中记载:宣宗少时,爬到哥哥穆宗的龙床上,作出接见大臣的姿态,穆宗非常赞赏。武宗即位后,记起此事,便心存疑忌,想害死宣宗,宣宗不得不逃走,就在智闲和尚门下剃度为僧。后随智闲和尚来到江西庐山,两人同观瀑布,智闲提出要作诗,其动机是觉得此人气度不凡,想趁机考考他,以判断其底细究竟怎样,便先吟出两句诗:“穿云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出处高。”宣宗接着吟到:“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智闲和尚见此人学识渊博,气度不凡,便以礼相待。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五代时期,庐山作为隐逸的渊薮吸引着文人墨客来此结庐遁隐,其浓厚的宗教氛围及多元文化的交融,深深地影响到文人的信仰与诗文创作。

十三、初唐

初唐,从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到玄宗开元初年(713年),约1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跨越了隋唐两代。

在山水诗创作方面,局势虽未打开,但六朝细微描摹的特点使山水诗显得工丽齐整,诗人的目光也逐渐从都城向林野转移,吟颂出质朴自然的园林、山水。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四杰之首的王勃诗文俱佳。王勃虽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但仍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其中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文中虽无直接描述庐山,却也与庐山不无关系,“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寒食江州蒲塘驿

宋之问

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张九龄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张九龄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

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

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

张九龄

兹山镇何所,及在澄湖阴。

下有蛟螭伏,上与虹蜺寻。

灵仙未始旷,窟宅何其深。

双阙出云峙,三宫入烟沉。

攀崖犹昔境,种杏非旧林。

想像终古迹,惆怅独往心。

纷吾婴世网,数载忝朝簪。

孤恨自靡托,量力况不任。

多谢周身防,常恐横议侵。

岂匪鹓鸿列,惕如泉壑临。

迨兹刺江郡,来此涤尘襟。

有趣逢樵客,忘怀狎野禽。

栖闲义未果,用拙欢在今。

愿言答休命,归事丘中琴。

十四、盛唐

盛唐,从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到代宗大历初年(766年),约五十年左右。在此期间,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百姓殷富,倾心于诗文成为一种时尚,盛唐气象也在此时产生,诗歌繁荣达到了顶峰。

盛唐的山水诗,和以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许多诗人在其创作准备期或旺盛期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身的外化。人和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中国的山水诗到了盛唐,才臻于完美、纯熟。

宿香山寺石楼

李颀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世界接人天。

蔼蔼花出雾,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常为炉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

九江口作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十五、孟浩然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他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过龙泉精舍

孟浩然

亭午闻山钟,起行散愁寂。

寻林采芝去,谷转松萝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桔。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暝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诗寄之

孟浩然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

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

石镜山精怯,禅床布鹄栖。

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

十六、王维

王维是唐代享有盛名的诗人,精通音律,擅长书画,这使他的诗既富于音乐美,又富于画意。历代诗评均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山水田园诗,直接继承了东晋陶渊明的风格,淡泊而有深远之致,“若浅实深,若凡庸实峻厚,若平淡实丰腴”,清幽淡远,意在言外。王维与庐山的关系不详。他笔下的诗虽多,但除《远公龛》外,只有《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一诗与庐山勉强有点牵连,但从《远公龛》一诗内容来看,他似乎到过庐山东林寺。

远公龛

王维

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

间云移锡杖,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

王维

束带趋承明,守宫惟谒者。

清晨听银虬,薄暮辞金马。

受辞未尝易,当是方知寡。

清范何风流,高文有风雅。

忽佐江上州,当自浔阳下。

逆旅到三湘,长途应百舍。

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

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

彭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送君思远道,欲以数行洒。

十七、李白

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至上元元年(760年),诗仙李白先后五次漫游庐山和九江,在游遍庐山之后曾感叹道:“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下之壮观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和遗墨。其中他的题咏庐山的诗篇中所涌现出的思维岩浆和情感琼液都是在道家出世和儒家入世共筑的河床上流淌。确切地说,李白的庐山诗作,是儒、佛、道作为文化母体的唐代社会环境的产儿,而其中更为富有的则是道家思想。

被杜甫称之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其山水田园诗是以对动态物象的共鸣为中心构成的,追求的是形象的飞跃感和流动感,他突破了六朝以来一般诗人对山水进行的平面的,静止的描写,把自然那种极富动感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白山水田园诗的动态意境主要表现为空间的运动感,时间的动感和心理的活动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从自己的性格之本上来肯定个体生命的意义了。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这是李白第三次来到庐山。李白在五老峰的九叠屏下,筑庐隐居,建起了一座灵巧秀美的“太白读书堂”,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李白草堂”。李白的许多著名诗篇就是在庐山隐居时写成的,他对大自然的描写入情入理,夸张适度,精美绝伦,连宋代大文豪苏轼也赞不绝口称赞道“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句。”

望庐山瀑布二首

李白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裹。

仰见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枉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李白

其一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

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若恋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其二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

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庐山东林寺夜怀

李白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

流夜郎水华寺寄得阳群官

李白

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

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

天命有所悬,安得若愁思?

浔阳紫极宫感秋作

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

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

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

懒从唐生决,羞访季子卜。

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野性转萧静,世道有翻覆。

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李白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

欲将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

况属临泛美,而无洲渚喧。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山川名,回合千里昏。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

过彭蠡湖

李白

云海方助兴,波涛何足论。

青峰忆遥月,绿萝愁鸣猿。

浔阳城泛彭蠡寄王判官

李白

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星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

李白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

何处吾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

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

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

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影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宿处青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间,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

李白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

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

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

五马入市门,金鞍照城郭。

都忘虎竹贵,且与荷衣乐。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相思无终极,肠断朗江猿。

赠智常禅师

李白

知见一何高,拭眼避天位。

因观洗耳人,千古应无愧。

别东林寺僧

李白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李白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

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

吞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

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

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

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十八、杜甫

在唐代诗人中有两人的成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顶峰;一个是登上浪漫主义之巅的“诗仙”李白;一个是登上现实主义之巅的“诗圣”杜甫。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杜甫虽比李白小十一岁,但因二人均怀才不遇,而又目空一切,不仅趣味相投,而且信仰也接近,故二人交往甚厚,一同饮酒赋诗,一同求仙访道。杜甫三十三岁、李白四十四岁时,曾一同漫游梁(开封)宋(商丘),其后又同游齐鲁。

杜甫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个皇帝统治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唐王朝由太平盛世转到衰落的大动荡时期。杜甫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所以人们称杜诗为“诗史”。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忆李十二白读书匡山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大觉高僧兰若

杜甫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

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

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杜甫

隐居欲就庐山远,丽藻初逢休上人。

数问舟航留制作,长开箧笥拟心神。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先踏炉峰置兰若,徐飞锡杖出风尘。

十九、中唐

中唐,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约七十年左右。安史之乱使唐王朝摇摇欲坠,玄宗放弃长安,逃难中盛唐结束进入了中唐时期。

诗歌风格有三大走向,即大历诗风、韩孟诗风和元白诗风。在山水诗上,也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而转为带着沉重的心思来山水中排解郁抑,使山水也沾染上诗人的失意与无奈。诗作也更多表现出诗人冷清孤寂,清淡高远的意趣。

栗里

颜真卿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乎陶渊明,弈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庐山

权德舆

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

秋光连瀑布,积翠辨香炉。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登湓城浦望庐山初晴,直省赍敕催赴江阴

李嘉祐

西望香炉雪,千峰晚色新。

白头悲作吏,黄纸苦催人。

多负登山屐,深藏漉酒巾。

伤心公府内,手板日相亲。

寄贾处士岛

许棠

时泰亦安眠,人闻不谓然。

穷经休望辟,饵术只称仙。

彭蠡波涌月,庐峰雪照天。

常闻风雨夜,彻晓在渔船。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停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二十、诗僧——灵澈、皎然

诗僧是诗禅合辙的文化侧影,这种能诗的禅子,我们称为“诗僧”。据近人覃召文所考,东晋时期由于时尚三玄,促进僧侣与文士的交往,造就诗僧形成的温床,慧远等成为中国第一代诗僧。诗僧在诗质与诗量方面都能有跻身士林,齐致风骚的成就者,要到中晚唐时期,特别是以皎然、贯休、齐己三人为代表的僧俗唱酬集团,“诗僧”一词至此才正式诞生。

诗僧的“见性忘情”表现于创作之中,便是对诗情的节制与淡化,它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僧诗气幽质冷的风格的产生。在这点上,灵澈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中唐著名文学家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论灵澈诗云:上人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其变也,如松风相韵,冰玉相叩,层峰千仞,下有金碧,耸鄙夫之目,初下敢,三复则淡然天和,晦于其中,故睹其容览其词者,知其心不待境静而

静。

唐代著名诗僧灵澈先后住过庐山东林寺和宣州开元寺,平生作诗两千余首,以吟诵山水、人情世故者为多,存世者百不及一,《全唐诗》仅存十六首,一代诗僧可谓“空名”矣,然现存诗中与庐山有关的就达六首之多。

简寂观

灵澈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宿东林寺(一作云门雪夜)

灵澈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

远公墓

灵澈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

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灵澈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东林寺寄包侍御

灵澈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

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

西林寄杨公

灵澈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皎然,中唐著名诗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文章俊丽,颜真卿、韦应物并重之,与之酬倡,堪为唐诗僧之翘楚。皎然博访名山,谒诸禅祖,先后到过庐山、泰山、崂山、嵩山等处。

赠融上人

皎然

常爱西林寺,池中月出时。

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

送王山人游庐山

皎然

千里访灵奇,山资亦相随。

叶舟过鹤市,花漏宿龙池。

峰顶应闲散,人间足别离。

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

寒栖子歌(曾居庐山,欲有事罗浮之行)

皎然

君在庐山知不群,有疑是鹤又是云。

生死尘埃污不得,眼前荣利徒纷纷。

今日惠然来访我,酒榼书囊肩背荷。

拂除衣上饵烟霞,昨夜胥门宿蔡家。

天然不饮亦不食,抛名换姓觅不得。

且向人间作酒仙,不肯将身生羽翼。

停形为饵天地根,世人皆死我独存。

洗虑因吞清明箓,世人皆贪我常足。

栖子妙今道已成,手把玄枢心运冥。

能令鬼哭神效灵,身如飘风不可绊。

朝游崆峒夕汗漫,向来坐客犹未散。

忽忆罗浮欲去时,遥指孤云作路岐。

海上仙游不可见,人间日落空桑枝。

二十一、顾况、元结

元结、顾况等人用诗歌反映现实,是杜甫的同调,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顾况是中唐的杰出诗人,其诗歌常常以画家的眼光来取境,融画理于诗歌,诗画交融,对韩、孟一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他的讽喻现实之作又是白居易等新乐府运动的先导。顾况因生性耿直而为官场所不容,退官归隐茅山,晚年自号华阳真逸、悲翁,郁郁而不得志。

登匡顶

顾况

遥闻林下语,知是经行所。

日暮香风时,诸天散花雨。

望简寂观

顾况

青嶂青溪直复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庐山瀑布歌送李颀

顾况

飘白霓,挂丹梯。

应从织女机边落,不遣浔阳潮向西。

火雷劈山珠喷日,五老峰前九江溢。

九江悠悠万古情,古人行尽今人行。

老人也欲上山去,上个深山无姓名。

题叶道士山房

顾况

水边扬柳赤栏桥,沿里神仙碧玉箫。

近得麻姑书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元结的诗一反浮华文风,以救时劝俗为宗旨,是新乐府运动的先行者。秀峰石刻的两通长篇幅石刻之一《大唐中兴颂》,就是由元结文、颜真卿手书,记述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中兴“盛德大业”。

二十二、刘长卿、韦应物

刘长卿、韦应物主要以山水诗见称。在中唐诗人中刘长卿、韦应物是颇得严羽好评的诗人,韦应物、刘长卿在严羽看来是有“盛唐气象”的,他们比之同时代的中唐诗人要高一筹。

刘长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画入诗,简括鲜明。他的五言律诗当时更负盛名,后来权德舆称道为“五言长城”。

送灵澈还山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第一课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第二课沧浪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第三课河伯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第四课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五课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六课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七课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第八课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第九课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十课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第十一课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第十二课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第十三课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第十四课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第十五课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庐山诗句大全

庐山诗句大全 1、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2、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3、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4、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5、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6、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7、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8、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9、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10、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1、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12、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 13、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5、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17、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18、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19、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20、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21、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22、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23、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24、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25、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26、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27、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28、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29、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30、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 31、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32、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33、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3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5、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36、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37、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38、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39、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40、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41、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42、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43、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中国古风诗词欣赏

(●—●)中国古风诗词欣赏 1、谁,可与行扁舟,赏翠柳,一世风流?谁,可与醉花间,枕月眠,一世无忧?谁,可与临诗酒,笔墨酬,一世白头?谁,可与长相守,共千秋,一世逍遥游?花开花落,岁月苍老后。红烛翠袖,碧落九幽凭谁问,东逝水,几时休,可相候? 2、雨声微,秦淮暮夜华灯缀。流苏坠,金蜍焚香绕翡翠。梦亦催,月落烟浓琉璃杯。画梁绘,珠帘垂。清辉碎,月如醉。淡描眉,箜篌脆,兴亡不尽秦淮水。滴清泪,落窗扉,春去春来春又归。春风吹,吹尽人间喜悲。春雨醉,醉入他乡何时回。春燕归,归来独念双飞。三月枝头梨花始展蕊。----《梦回秦淮·玉梨》 3、江水初融,烟雨渐落无声,氲开多少花事梦中。婉曲回转,浅摇樱红,素手弄。浮云已过,朝曦煦风。遥望晴空,山千亭,水万重。且笑看,残雪尽,春棠拢,莺声南北西东。放歌去,知己同。轻舟上,共揽渔调晨钟霞。见初阳,潋滟映,碧波广。且笑听泉叮咚,琴铮铮鏦。---仙剑《朝曦煦风》 4、晴岚萦转双溪畔,慧水潺潺。霜林醉染峰峦间,祥云淡淡。飞歌倚天心未远,莫问前缘。绿水青山相对看,不羡神仙。粗茶香漫旧书卷,粉翼蹁跹桃木剑。翠柳扶炊烟,莠草缀疏栏,世外别有一片天。春风吹拂水晶帘,夏雨滴落碧丝檐。枫红雪瑞秋冬暖,欢笑驻流年。----心然《春晖爱日》 5、点一

盏灯,听一夜孤笛声。等一个人,等得流年三四轮。风吹过重门深庭院幽冷,一纸红笺约下累世缘分。史书翻过这一页记忆封存,鸳鸯锦绘下这一段孤独浮生。一世长安的誓言,谁还在等?谁太认真?----《华胥引》6、泠泠溪子如玉碎,水碧如天,雾霭生辉。问三月青杏几枚,却道丹青难绘。杨柳低垂,绿苔凝榭,卓然春回。泛舟湖上,牧笛横吹,声声扣响心扉。簌簌风过,花开花落。一地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7、欲相守,难相望,人各天涯愁断肠;爱易逝,恨亦长,灯火阑珊人彷徨;行千山,涉万水,相思路上泪两行;春花开,秋叶落,繁华过后留残香;望长空,叹明月,形单影只心惆怅;酒意浓,心亦醉,罗衫轻袖舞飞扬;前世情,今生债,红尘轮回梦一场。8、暮色低垂倚阑干,望尽天涯,泪潸然。清辉月韵,疏影倾倒青花盏。云笺凝墨,轻叹不付语默然。旧时画梁啼双燕,紫檀碧玉,问得霜晚水云间。料峭春寒轻且浅,题叶竹心,几回烟雨波光澜。9、红袖揽香,伴书案,磨墨添水。木梳玉簪,立铜镜,束发画眉。莲步款款,坐台前,抚琴奏乐。帘外雨潺潺,潇潇任风涟。蓦叹尘埃漫漫辞朱颜,轮回辗转,脉脉情思湮忘川。10、那一季楼台烟雨,雾霭蹁跹。那一场繁华红尘,紫陌阡纤。那一年秦淮河畔,杨柳堆烟。山长水阔,若续缘。便,倾一世执著,谓一则箴言,谱一阙绝恋。11、彼岸流年,流光纷乱为谁痴?三途河边,曼陀妖娆为谁欢?碧落黄泉,

李白诗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诗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代: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

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 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 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 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O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 江流波 涛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欢为雄 伟的庐山歌唱, 这兴致因庐山风光

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 净, 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O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 修炼三 丹和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 人正在彩云里, 手里捧着芙蓉花朝 拜玉乐O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 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赏析】 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

经典古诗词大全

诗中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诗中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诗中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诗中草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中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诗中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诗中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诗中江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诗中云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诗中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赞美庐山的好词诗句

赞美庐山的好词诗句 导读:赞美庐山的好词【1】 水气郁结,云海弥漫、雄奇险秀、诗景交融、云雾缭绕、云雾迷蒙、云蔚霞起、云雾缭绕、 云遮雾罩、虚无缥缈、层峦叠嶂、崇山峻岭、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 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 关于赞美庐山的诗句集锦【2】 1.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4.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5.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6.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7.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8.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9.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0.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11.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12.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13.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14.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15.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18.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19.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20.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21.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22.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23.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24.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25.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26.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27.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2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29.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30.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3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2.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500句古代经典诗词名句欣赏

500句古代经典诗词名句欣赏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关于庐山的诗

关于庐山的诗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钱起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苏轼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庐山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庐山诗四首易中天 其一 云养精神雾暖魂,无垠绿浪涤红尘。 千株古木参天出,百孔新泉夺地陈。 好汉坡前多好汉,仙人洞外有仙人。 名山面目由君识,万丈高梯一步登。 其二 风骚独领赖天成,云有茶香雾有声。 山雨山烟山涧水,铁船铁壁铁人心。 花开草径通幽径,虎守松门望国门。 影落明湖浑不觉,回眸却见大江横。 其三 僧言此地无荣辱,老蒋拿来作夏都。 覆雨翻云称净土,开山辟路是浮屠。 石人峰下栖贤寺,佛手岩前得道庐。 进退盈虚谁省得?请君去问鄱阳湖。 其四 俗人能有几多闲?遭遇名区便是缘。 未近山门先拜佛,才临溪畔已成仙。 唯将风月酬知己,懒用文章换酒钱。 最爱东林晚课后,一泉清水半坡烟。

最新经典的古诗词汇总大全

【篇一】经典的古诗词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篇二】经典的古诗词 1、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3、江城子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水调歌头(一)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游山西村 陆游

描写庐山的古诗

描写庐山的古诗 1、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2、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陽;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3、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4、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5、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6、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7、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8、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

此中来。——白居易 10、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1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2、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王阳明 13、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14、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1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6、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唐彦谦《登庐山》 17、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18、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最新【经典古诗词大全600首】经典绝妙古诗词.doc

【主持词大全】 《古意》 年代: 唐作者: 耿湋 虽言千骑上头居,一世生离恨有馀。叶下绮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清平乐·沉思暗记》 年代: 宋作者: 晏几道 沉思暗记, 几许无凭事。 菊靥开残秋少味, 闲却画栏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 微凉暗入香襟。 犹恨寻回庭院, 依前月浅灯深。 《题僧壁》 年代: 唐作者: 赵嘏 晓傍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晚凉偶咏》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日下西墙西,风来北窗北。 中有逐凉人,单床独栖息。 飘萧过云雨,摇曳归飞翼。 新叶多好阴,初筠有佳色。 幽深小池馆,优稳闲官职。 不爱勿复论,爱亦不易得。 《早春对雪》 年代: 唐作者: 韦应物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寒食书事》 年代: 宋作者: 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露》

年代: 唐作者: 徐寅 鹤鸣先警雁来天,洗竹沾花处处鲜。散彩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正圆。怵惕与霜同降日,频繁思荐独凄然。《寄阳朔友人》 年代: 唐作者: 曹邺 桂林须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日开。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 10.《晚归严明府题门》 年代: 唐作者: 钱起 降士林沾蕙草寒,弦惊翰苑失鸳鸾。秋中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36首经典古诗词鉴赏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排行榜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3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经典诗词大全100首

经典诗词大全100首 唐诗宋词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大家也阅读过不少了吧,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为你分享的唐诗宋词经典100首,欢迎收藏! 唐诗宋词经典100首 1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8、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旅夜书怀杜甫

关于庐山的诗句古诗

关于庐山的诗句古诗 导读:写景诗句关于庐山的诗句古诗 1、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2、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3、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6、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7、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8、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9、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10、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11、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12、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13、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14、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5、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16、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17、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18、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19、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20、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21、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22、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23、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24、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25、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2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7、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28、一条界破青山色。江上送客游庐山。 29、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1、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32、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33、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34、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经典的古诗词汇总大全

经典的古诗词汇总大全 【篇一】经典的古诗词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篇二】经典的古诗词

1、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3、江城子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水调歌头(一)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描写庐山瀑布的古诗词赏析

描写庐山瀑布的古诗词赏析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 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所写的一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日照香炉生紫烟”句点出了庐山瀑布的位置。“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位于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山上有座巨大的香炉冉冉升起团团的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说明诗人是在远远地眺望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飞流直下三千尺”句,是诗人从近处对瀑布的细致描写。“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的情景;“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湍急;“三千尺”极尽夸张,突出庐山的巍峨、瀑布的高大。尽管如此,诗人还是觉得写得不够,没能把瀑布的气势写到极点,于是紧接着又是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看到如此宏大的场面,便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说这瀑布就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的。一个“疑”,用得空灵,若实若幻,似真似假,引人遐想,给瀑布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代的九龄也写过一首关于庐山瀑布的诗《湖口望庐山瀑布

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诗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对庐山瀑布进行重彩浓墨的渲染烘托,以山相衬,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其中“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两句,是诗人对庐山瀑布的概括性描写,是诗人的第一眼所见。“万丈”突出庐山之高。庐山耸峙于长江南岸和鄱阳湖畔,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山体四周悬崖峭壁,气势巍峨雄奇,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间经常云雾弥漫,宋代诗人苏东坡形容这种景象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见庐山之高大。“迢迢”谓天之遥远,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辉相映,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表示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表示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3、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5、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6、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7、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8、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9、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10、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11、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12、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3、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14、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15、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16、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1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19、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20、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21、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22、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23、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25、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26、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27、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28、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

经典古诗词名句大全鉴赏,唐诗宋词精选

经典古诗词名句大全鉴赏,唐诗宋词精选 一。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在天愿作比

关于庐山的诗句古诗

关于庐山的诗句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2、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3、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6、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7、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8、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9、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10、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11、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12、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13、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14、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5、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16、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17、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18、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19、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20、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21、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22、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23、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24、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25、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2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7、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28、一条界破青山色。江上送客游庐山。 29、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1、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32、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33、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

曾巩经典诗词欣赏

曾巩经典诗词欣赏 目录 咏柳 (1) 趵突泉 (1) 西楼 (1) 读书 (1) 秋怀 (3) 城南二首 (3) 水满横塘雨过时,一番红影杂花飞。 (4) 送春无限情惆怅,身在天涯未得归。 (4) 秋日 (4) 秋夜 (4) 甘露寺多景楼 (4) 凝香斋 (5) 离齐州后五首 (5) 画船终日扒沙行,已去齐州一月程。 (5) 千里相随是明月,水西亭上一般明。 (5) 文犀剡剡穿林笋,翠靥田田出水荷。 (5) 正是西亭销暑日,却将离恨寄烟波。 (5)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5)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5) 荷气夜凉生枕席,水声秋醉入帘帏。 (6) 一帆千里空回首,寂寞船窗只自知。 (6) 喜雨 (6)

少年 (6) 读孟子 (6) 菊花 (6) 菊花 (7)

咏柳 [宋]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趵突泉 [宋] 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少际涌如轮。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西楼 [宋]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读书 [宋] 曾巩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一身如飞云,遇风任飘扬。 山川浩无涯,险怪靡不尝。 落日号虎豹,吾未停车箱。 波涛动蛟龙,吾方进舟航。 所勤半天下,所济一毫芒。 最自忆往岁,病躯久羸尫。 呻吟千里外,苍黄值亲丧。 母弟各在无,讣归恐惊惶。

凶祸甘独任,危形载孤艎。崎岖护旅榇,缅邈投故乡。至今惊未定,生还乃非常。忧虑心胆耗,驰驱筋力伤。况已近衰境,而常犯风霜。驱之久如此,负疴固宜长。朝晡暂一饱,百回步空廊。未免废坐卧,其能视缣缃。新知固云少,旧学亦已忘。百家异旨趣,六经富文章。其言既卓阔,其义固荒茫。古人至白首,搜穷败肝肠。仅名通一艺,著书欲煌煌。瑕疵自掩覆,后世更昭彰。世久无孔子,指画随其方。后生以中才,胸臆妄度量。彼专犹未达,吾慵复何望。端忧类童稚,习书倒偏傍。况令议文物,规摹讵能详。轮辕孰挠直,冠盖孰纁黄。珪璋国之器,孰杀孰锋铓。问十九未谕,其一犹面墙。几微言性命,萌兆审兴亡。兹尤觉浩浩,吾讵免伥伥。因思幸尚壮,曷不自激昂。前谋信已拙,来效庶云臧。渐有田数亩,春秋可耕桑。休问就医药,疾病可消禳。性本反澄澈,清田去榛荒。长编倚修架,大轴解深囊。收功畏奔景,窥星起幽房。虚窗达深暝,明膏续飞光。搜穷力虽惫,磨励志须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