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运用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通过阅读句子,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3.阅读描写一种颜色的情景的句子,体会其在表达上的特点。

4.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乡村四月》,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运用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语文园地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2.体会景物独特的魅力。

(1)齐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说一说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威尼斯的活力和古老水城的静寂。

(2)指名回答。

预设:

①教师适时出示句子:“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有说不完的情趣。”“不管怎么拥挤……不知看哪一处好。”

(这些句子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从中可以感受到威尼斯的活力。)

②教师适时出示句子:“水面上渐渐沉寂……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些句子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体现了古老水城的静寂。)(3)自读课文《牧场之国》,找出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展示荷兰牧场独特魅力的句子进行体会。

(静态描写——描写悠然自得的牛羊,展示了荷兰牧场的宁静和悠闲;动态描写:描写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展示了人们生活的充实。)

3.教师小结。

二、词句段运用

体会语句中景物的动、静之美。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例句。

2.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语句主要写了什么?

3.同桌讨论。

4.全班交流。

5.课件出示情景。

6.自选一个情景进行描写。

7.同桌互评互改。

8.指名读,师生共评。

三、布置作业

从三个情景中再选一个进行描写。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一、词句段运用——情景描写及特点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例句。

2.自读语句,说说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3.小组中交流。

4.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方面:

(1)这段话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周围的美丽景色,突出了景物金黄的色彩。

(2)这段话描写了印度泰姬陵的大理石地面,突出了大理石的白。

5.齐读句子,边读边想: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6.教师小结。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乡村四月》,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4.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借助事物所抒发的感情或引发的思考。

2.体会本单元课文部分语句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学习联系语境理解一词多义的方法。

3.正确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学习作者借蝉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

●重点

体会本单元课文中部分语句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学习联系语境理解一词多义的方法。

●难点

朗读并背诵古诗,学习作者借蝉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

1交流平台。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描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出自己对这种事物的感情或看法。

2.词句段应用。

(1)学习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事物的特点凸显得更加明显,使自己的感情抒发得更强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会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表达的意思。

3.日积月累。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熟读并背诵古诗《蝉》。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学习诗人借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部分语句;诵读古诗。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借助事物所抒发的感情或引发的思考。

2.体会本单元课文部分语句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一、交流平台。

1.布置复习,自主回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事物?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2.小组交流复习效果。

3.全班交流。

(1)《白鹭》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的美丽、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落花生》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扎扎实实做人的思想感情。

(3)《桂花雨》一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怀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4)《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做深入思考。

师小结:我们在描写事物时,要把感情寄托在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事物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就是借物抒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对于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复习回顾,思考课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这样就自然引导出这一单元主要的语文要素,即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借物抒情。

二、词句段运用。

1.指名读下列句子。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2.(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3.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体会这三组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这三组句子都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第一组句子把落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突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的品格。第二组句子把白鹭的颜色、身段与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突出白鹭的色素与身段的搭配都很适宜。第三组句子把门前的瓜果与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大旗杆进行对比,突出农家小院的清新自然,环境美好。

3.教师小结。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

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

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4.小练习。

下列句子中哪些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内打“√”。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2.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着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3.瞧,春风是那样缠绵,让人神清气爽,而夏天的风,则带着丝丝暖意,让人暖意十足。(√)

4.顽皮的雨滴将雨伞当作了舞台,尽情地跳起舞来了。()

根据给出的三组典型的句子,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仔细体会一下这三组句子在描写上的相似点;然后教师进行小结,指导学生理解对比写法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再进行一个小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对比手法的认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联系语言环境理解一词多义的方法。

2.朗读背诵古诗,学习作者借蝉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

一、词句段运用。

1.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

..出来种花生吧。

2.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

..了一片新天地。

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4.大家以全新的姿态

..迎接新年的到来。

2.小组内互相交流。明确:

第1句中“开辟”的意思是开垦,把土地翻好整平,好种花生。

第2句中“开辟”的意思是开创、创立。

第3句中“姿态”是指梅树的姿势优美。

第4句中“姿态”是指人的态度、气度。

3.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1.温和(形容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和(形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回答。

1.海南气候温和

..,四季如春。(形容气候,表示天气不冷不热。)

2.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美丽又温和

..的好老师。(形容性格,表示老师的性情、态度、言语不粗暴。)5.师小结: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字语言的一大特点。在小学阶段,只要学生了解这一特点,并能在理解词语基本义的基础上,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6.小练习。说说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是什么意思。

第一组:

1.我们班的小明同学是一个很骄傲

..的人。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2.白云湖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二班,我为你骄傲

..!(自豪)

第二组:

1.这段话的意思

..,我终于搞懂了。

(指语言文字等的意义、含义)

2.这篇文章挺有意思

..。(指趣味)

3.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指意见,愿望)

要提高学生对词语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步骤,即理解词义和对比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学习方法。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归纳与指导点拨。

二、日积月累。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可我们总忘不了那聒噪的蝉鸣。(课件播放有蝉的叫声的音频,引起联想)大家可知道,我们对蝉声有一种说法,说它叫的是“胡子胡子挂起”。什么意思呢?玉米成熟前要长一些像胡须一样的东西,俗称“挂胡子”,它寄托着农民伯伯想要玉米大丰收的愿望。其实,这种寄意于蝉的做法在古代文人的创作中也极具声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初唐诗人虞世南的《蝉》。(板书诗题及作者)

(二)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其诗文也多有佳作,其中《蝉》最为著名,该诗与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并称为唐代“咏蝉诗”的三绝。

(三)整体感知,诵读鉴赏。

1.自主朗读,熟悉内容。

(1)教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对难认字进行正音。

(2)学生自读三分钟,教师巡查指导。

(3)学生齐读,教师指出不足之处。

2.感受形象,理解诗意。

“(ruí)”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这里代指蝉。“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露珠的特点是清亮、晶莹剔透,突出“清”的内涵。“响”是声音的意思,“流响”即流动的声音,指一声接一声的蝉鸣。“疏桐”代指树林。“藉”是凭借的意思。

3.突出重难点,理解写法。

(1)本诗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诗人借蝉自喻自身的高洁。那么,他写了蝉的哪些特点?表现出了一个怎样的蝉的形象?(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提示:形态、习性、声音。古诗大意:吸食清亮、晶莹的露水珠的蝉,它能停在高树之上放声歌唱,不需要凭借秋风,自己凭着实力就能把声音送出很远。

(2)诗词创作最讲究练字,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个字或几个字?请举例说明并说出理由。(学生自读课文并准备发言)教师提示:“出”把蝉声的意态形象化了,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蝉声的响度与力度,突出蝉声传得远。“自”“非”两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同时说明一个道理,蝉声传播得高远,不是凭借他物,而是蝉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实力。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提示: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4)通过蝉的形象展示及诗人的评论,结合作者简介,你感受到了一位怎样的诗人的形象?请简单描述一下。

教师提示:诗人借蝉抒情,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声远播。说明诗人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5)比较一下虞世南的《蝉》与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简单谈谈诗人各自心中的寄托。教师介绍诗人的身世及写作背景,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发言讨论。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4.学生齐背古诗《蝉》。

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古诗的魅力,得到情感的陶冶。拓展积累有关写蝉的古诗,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感受托物言志的写法。

语文园地课通常都是按部就班,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地讲解,这样的课堂远远达不到活力课堂的要求。课堂结束后,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如何把“自学、探究、应用”运用在复习整合课中,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从语文园地内容看,有“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这三部分内容。我把“交流平台”

和“词句段运用”第一题放在第1课时讲,剩下的放在第2课时上讲。对于这两节课,如何连接、过渡是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以前讲这些内容时,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连接和过渡的问题。但是对于两节完整的课,这是不行的。从这两节课看来,我对教材的研读与把握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备课不仅要认真,还要钻研,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在“日积月累”环节,我按照五年级在经典文化学习中的方法让孩子们用不同形式的读,从“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会诗情、享诗境”五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备课,还是备课;钻研,还是钻研。学习,永无止境,只有这样,才能展现活力课堂。

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和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抒发感情两种方法。

2.

通过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会照样子写一写。

3. 通过对“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1

课时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语文园地”。

学和用

1.

读一读,找规律。

语文园地

教学过程

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读《祖父的园子》时,我从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 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教具准备

一 二 板块一

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

“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

来了,也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你读了小朋友们的话,你收获了什么?

预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1)抓住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2)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3)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4)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好方法?

预设:在阅读中,我发现还可以用以下方法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慈母情深》时,我从文章的题目就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与感激之情;读《梅花魂》时,我从文章中的几个典型事例及外祖父对“梅花魂”的解释中体会到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板块二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说一说。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预设:这个句子围绕太阳光芒“亮”的特点来写。“睁不开眼睛”“不敢钻出地面来”“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把太阳光的“亮”写得具体生动。

(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预设:这个句子通过写鸡、狗、蝉的表现,把天气的“热”写得很具体。

2.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下面一种情景,仿照课本上的例句说一说。

忙冷吵静快辣

预设:冷:北风呼啸着,从窗缝里钻进来。教室里没有暖气,就像一个大冰窖。我们裹紧衣服,缩缩脖子,两只手使劲搓一搓,再呵一口热气。

3.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生动的句子?

预设:(1)我往台下一看,啊呀!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我的心更慌了。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呀! 我的两只手也不知道怎样放才好,我的眼睛也不知道往哪里看合适,我的头

也嗡嗡地响起来。最可恨的是我的腿也有点哆嗦了。

(2)春天真美啊!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桃花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小燕子在空中开心地唱着歌。

4.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

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预设:句子运用排比手法描写了广阔世界中的大月亮,使之与家乡的小月亮进行对比,突出了家乡的月亮的美,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预设:这个句子将杭州的桂花与家乡的桂花进行对比,说明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母亲的生活,成为母亲的生活的一部分,以此表达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预设:这个句子把姑爹破旧的小船与绍兴精致的乌篷船作对比,表达了“我”对父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仿写略。

日积月累

游子吟①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

行密密缝,意恐②迟迟归。谁言

寸草③心,报得三春晖④。

1.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囚”之称。

2.注释:

①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②意恐:担心。

③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④三春晖:春天的阳光,喻指母爱。

3.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缝衣服。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着,怕孩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天的阳光般的母爱呢?

4.赏析:

开头两句用“线”与“衣”这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母子的骨肉亲情。三、四句通过对慈母为游子缝制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了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的。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进行了讴歌。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的阳光,儿女怎能报答得了母爱呢?这两句寄托了游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20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七 动静之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七动静之美 教学目标 1.通过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动态美”或者“静态美”。 2.通过学生习作示范,总结写作方法。 3.学生从三个情境中选择一个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教学重难点 能仿照例句进行描写,展现“动态美”或者“静态美”。 教学过程 导入 寰宇纷呈万花筒,大千世界美如画。同学们,我们即将跟随第七组课文,漫步于世界各地,陶醉于山水之间。这一组课文是如何描绘出各地景致的不同特点的呢?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值得我们关注。 设计意图:本教学片段为词句段运用,处于语文园地板块,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回顾和运用。导入部分直接进行单元总结,并聚焦语文要素,开门见山。 新授 1.这两种描写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被展示得淋漓尽致。比如这两段。听老师配乐朗读,注意看我是如何搭配音乐的,边听边欣赏动静之美。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从第一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白天,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变得喧闹起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生:老师,我从第二句感受到威尼斯的静谧之美。夜晚,当小艇停下来,整个城市都歇息了,进入了梦乡。 2.体现了动静之美的句子还有很多,请看到词句段运用中的这两句话。老师同样给你们带来了两段音乐,先听一听。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轻声配乐朗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动静之美。这里的轻声指的是自己的声音不掩盖同学的声音,读的时候能够听到配乐的声音。指名配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运用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通过阅读句子,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3.阅读描写一种颜色的情景的句子,体会其在表达上的特点。 4.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乡村四月》,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运用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语文园地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2.体会景物独特的魅力。 (1)齐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说一说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威尼斯的活力和古老水城的静寂。 (2)指名回答。 预设: ①教师适时出示句子:“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有说不完的情趣。”“不管怎么拥挤……不知看哪一处好。” (这些句子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从中可以感受到威尼斯的活力。) ②教师适时出示句子:“水面上渐渐沉寂……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些句子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体现了古老水城的静寂。)(3)自读课文《牧场之国》,找出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展示荷兰牧场独特魅力的句子进行体会。 (静态描写——描写悠然自得的牛羊,展示了荷兰牧场的宁静和悠闲;动态描写:描写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展示了人们生活的充实。) 3.教师小结。 二、词句段运用 体会语句中景物的动、静之美。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例句。 2.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语句主要写了什么? 3.同桌讨论。 4.全班交流。 5.课件出示情景。 6.自选一个情景进行描写。

7.同桌互评互改。 8.指名读,师生共评。 三、布置作业 从三个情景中再选一个进行描写。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一、词句段运用——情景描写及特点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例句。 2.自读语句,说说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3.小组中交流。 4.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方面: (1)这段话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周围的美丽景色,突出了景物金黄的色彩。 (2)这段话描写了印度泰姬陵的大理石地面,突出了大理石的白。 5.齐读句子,边读边想: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6.教师小结。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乡村四月》,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4.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了解语句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乡村四月》,感受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出示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方法?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本单元描写的景物中,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静态美,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动态美,有的是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 【出示课件2】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游客、商、妇女、老人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域威尼斯,人与景物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出示课件3】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 【出示课件4】 ①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 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③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些句子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的活动。 2.练一练,学运用。 (1)【出示课件5】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有说不完的情趣。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选段中的“我们”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域威尼斯,人与景物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2)【出示课件6】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 (3)【出示课件7】 水面上渐渐沉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些句子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的活动。 3.我拓展,我积累。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实也是一种物)。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4.积累记背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引导学生总结出“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的结论。 2.词句段运用 (1)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2)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出三段话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3.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课文,讨论交流 1.谈话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体会《威尼斯的小艇》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还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3.体会《牧场之国》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牧场之国》,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荷兰牧场风光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也描写了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把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教师小结: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学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方法。 板块二语言运用,训练表达 1.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 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1.学习观察、欣赏景物的方法,并能将看到的、听到的表达出来。 2.能描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体会景物的独特魅力。 3.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养成发现身边的美的习惯。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3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介绍的是什么? 二、交流平台。 1.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学了这些课文后你有哪些体会,与周围同学交流。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3.小结。 (1)《威尼斯的小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既描写了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时的热闹景象,又描写了人乘小艇散去之后水面静寂的情景,动静结合,让我们体会到了威尼斯夜晚的独 特之美。 (2)《牧场之国》中,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悠闲、宁静,也描写了人们的繁忙。动静结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和谐优美的牧场风光图。 三、词句段运用。 (一)朗读“词句段运用”中的第1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体会。 1.提示:第一组句子通过写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以及远处传来的哗笑和告别的声音,为我们描绘了戏院散场后小艇开动的热闹场景。 第二组句子通过描写傍晚时环境的变化,以及狗、牛、马等动物的行为,写出了傍晚牧场的宁静。 2.情景展示。 (1)放学后的校园。 放学后,校园里十分安静。教室里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没有了奔跑的身影。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洒在校园里,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和花朵似乎已进入了梦乡,只有两棵又高又大的白杨树静静地守护着校园。(静态美) (2)群鸟飞过的湖面。 清晨,朝阳升起,一群鸟儿从南边飞来。它们一会儿贴着湖面疾飞;一会儿直冲云霄,并发出高亢的叫声,好像是在交流一路上看到的好风景;一会儿盘旋飞翔,百啭千鸣。宁静的湖水仿佛被群鸟的热闹吸引,漾起细细的波纹,向鸟儿微笑致意。(动态美) (3)火车进站之后。 “呜——”一声长长的汽笛声过后,一列火车徐徐进站了。火车停稳后,背着大包小包的乘客鱼贯而出。不一会儿工夫,下车的乘客和准备上车的乘客就挤满了站台,有急匆匆向出口走去的,有停下来整顿行李的,还有踮着脚尖在大声呼喊寻找同伴的,站台上顿时热闹非凡。(动态美)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名师教案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引导学生总结出“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的结论。词句段运用: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出三段话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乡村四月》。 语文要素 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3.积累记背古诗《乡村四月》。 过程与方法 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难点 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语文要素】 1.本单元的课文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还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表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2.快速浏览课文《牧场之国》,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荷兰牧场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也描写了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把荷兰牧场的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结: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学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语文要素】 1.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点: 1.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2.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

静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语文要素。 教师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完成了一次环球旅行。我们乘坐威尼斯小艇穿梭于古老的小城;我们走进别具风情的荷兰感受了恬静的牧场生活;我们驻足于金字塔下感叹人类的古代文明。而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读页回顾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学习“交流平台”做铺垫。) 二、学习“交流平台”。 (一)交流总结。 师引导回顾交流:请你读一读“交流平台”,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几篇课文,说一说:哪一处静态描写或者动态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生1:我喜欢《威尼斯小艇》第四自然段描写船夫驾驶技术那段动态描写,我来给大家读一读,我感觉仿佛看到了小艇在极窄的河道中飞快的穿行,特别灵活。 生2:我喜欢《威尼斯小艇》最后一段的那处静态描写。安静而美好,和白天热闹充满活力的威尼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艇停了,威尼斯就入睡了。 生3:我喜欢《牧场之国》第五自然段中那段动态描写,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了解语句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乡村四月》,感受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出示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方法?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本单元描写的景物中,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静态美,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动态美,有的是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游客、商、妇女、老人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域威尼斯,人与景物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 ①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 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③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些句子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交流平台”全员参与,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学习语文的能力。 2.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能根据提供的场景仿写句子。 3.了解诗意,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3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介绍的是什么? 二、交流平台。 1.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学了这些课文后你有哪些体会,与周围同学交流。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3.小结。 (1)《威尼斯的小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既描写了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时的热闹景象,又描写了人乘小艇散去之后水面静寂的情景,动静结合,让我们体会到了威尼斯夜晚的独特之美。 (2)《牧场之国》中,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悠闲、宁静,也描写了人们的繁忙。动静结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和谐优美的牧场风光图。 三、词句段运用。

1.出示句子,学生默读,说说每一句属于什么描写? 2.师生交流。 (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动态描写,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2)对车船过后的描写是静态描写,突出了荷兰夜晚的祥和宁静。 3.以“放学后的校园”为场景写一写,想一想应该写成动态还是静态。 4.展示成果。 5.课件出示语句,说说这些句子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体会他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6.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四、日积月累。 1.趣读,体会音韵美。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趣读:可以加上诗里的动作读,摇头晃脑地读,还可以和同学合作读。 2.听读,想象画面美。 过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淡雅的田园诗不但是一首动听的歌,还是一幅秀美的画!来,请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朗读这首诗,透过诗里的文字去想象画面。(配乐) (1)听读,想象画面。 请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想象画面。(配乐范读) (2)汇报展示。 提问:谁来描述一下你想到的画面?(出示图:白满川)还有谁想描述一下? (3)齐读,带着你的想象和感受,一起来读这首诗。 3.背诵,感悟情感美。 五、小结。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描写景物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美,爱自然,爱生活,爱国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语文要素】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语文要素】 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 1.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2.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重点)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重点) 一、复习导入,点明语文要素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一次环球之旅,坐着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到荷兰的田间地头去感受恬静的牧场生活,还在神奇的金字塔下领略了人类的古代文明。课文对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交流感悟,体会动、静之美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哪些语句是静态描写,哪些语句是动态描写?这些描写分别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美?选择你印象深刻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与大家交流。 预设: (1)《威尼斯的小艇》第4自然段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景物的动态美。第6自然段描写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2)《牧场之国》中,从动物们悠然自得的生活,以及夜间牧场的静谧之景,都能体会到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2.总结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融入人的活动,能赋予景物生命力和变化感,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3.组织学生交流积累表现景物静态美和动态美的语句。 (1)让学生分小组交流平日阅读中积累的表现景物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句段,说一说:这些句子表现出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样的描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组织全班交流。 三、学写情景,表现动、静之美 1.让学生自由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例句,说一说:这两个例子中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分别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的? 预设:第一个例子通过描写乘坐小艇时所见的景致,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第二个例子通过描写动物安静下来的样子,表现出夜晚荷兰牧场的静态美。 2.让学生自由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仿写情景,教师指导仿写的重点,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1)引导学生选取情景,确定仿写的方向。 引导学生选取一个情景,想一想:可以描写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2)引导学生确定仿写重点:这三个情景,分别应该侧重哪一方面来写呢? 预设:“放学后的校园”这个情景,我会重点写出景物的静态美。“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重点应写出景物的动态美。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写? 预设:从喧闹到平静,这是放学后的校园和白天校园的不同之处。而另外两个情景中,“热闹”的过程是其特点,应该重点写。 3.学生仿写,教师相机指导。 4.仿写完成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写的句子,互相评一评。 5.在学生写的句子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点评,看是否表现出了景物的动态美或静态美。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难点) 2.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例句,了解其内容和表达特点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点】 1.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2.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语文要素。 1.教师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完成了一次环球旅行。我们乘坐威尼斯小艇穿梭于古老的小城;我们走进别具风情的荷兰感受了恬静的牧场生活;我们驻足于金字塔下感叹人类的古代文明。而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课件1、2: (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读页回顾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学习“交流平台”做铺垫。) 二、学习“交流平台”。 1.交流总结。

师引导回顾交流:请你读一读“交流平台”,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几篇课文,说一说:哪一处静态描写或者动态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出示课件3、4: 预设1:我喜欢《威尼斯小艇》第四自然段描写船夫驾驶技术那段动态描写,我来给大家读一读,我感觉仿佛看到了小艇在极窄的河道中飞快的穿行,特别灵活。 出示课件5: 预设2:我喜欢《威尼斯小艇》最后一段的那处静态描写。安静而美好,和白天热闹充满活力的威尼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艇停了,威尼斯就入睡了。 出示课件6: 预设3:我喜欢《牧场之国》第五自然段中那段动态描写,运河中的船只,满载牛奶的汽车、火车来往于城市和牧场,让我刚感受到了静谧之中的活力,同时也感觉人的活动并没有破坏这田园牧歌的生活。 出示课件7: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个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等奖创新教 案(共2个课时) 语文园地七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中的典型片段,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读句子,发现其表达方式;选择“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的其中一个情境进行描写,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3.对比阅读,读懂句子描写的情境,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呈现景物独特魅力的表达方法。 4.诗画结合,品析《乡村四月》中的动静之美,积累、背诵同主题的乡村田园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相关片段,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难点:选择情境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三、课时安排共2课时 四、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结合课文中的典型片段,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诗画结合,品析《乡村四月》中的动静之美,积累、背诵同主题的乡村田园诗。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以图忆文,初感动静之美 1. 以图忆文,激趣引入 足下千里,精彩纷呈;动静描写,风景独特。同学们,在第七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尽情领略了异国风情,水上名城威尼斯,牧场国荷兰,埃及的金字塔,在作者的笔下,都呈现出独特的魅力。看着

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2.由词忆文,初感动静之美 “操纵自如、静寂祥和、开阔雄浑、辽阔无际、宁静和谐”这些词语,让你想起了课文中描写的哪些景物? (1)引导回忆课文中动静描写 预设:“操纵自如”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静寂祥和”则是喧嚣过后,威尼斯沉沉入睡了;“开阔雄浑”是金字塔在夕阳下的静态美;“宁静和谐”写出了牛羊在牧场上悠闲自得的样子。 (2)再现单元要素 第七单元的课文,宁静祥和的荷兰牧场呈现了自然风光的静态之美,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物的活动融为一体,动静结合,很是巧妙。今天,走进交流平台,再次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板块二抓典型片段,体会动、静表达效果 1.引导回顾课文片段,体会动态、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哪些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助“交流平台”中的观点,结合课文片段谈一谈。 2.学生自读后交流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这里的动态描写仿佛让人看到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感受到了行船的动态美,也显示了船夫的高超的技术。 (2)《威尼斯的小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里既描写了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时的热闹景象,又描写了人乘小艇散去之后水面静寂的情景,动静结合,体会到了威尼斯夜晚的独特之美。 (3)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开往城市。 这里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悠闲、宁静,也描写了人们的繁忙。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名师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1.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学习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 . 感受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情景进行仿写;感受语句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上 的特点。 3 . 理解古诗《乡村四月》,感受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对劳动人民、劳 动生活的赞美之情,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体会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景物的动、静之美,并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学习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重点) 2 . 感受景物的动、静之美,并选择情景进行仿写。(难点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 语文园地” 二、学和用 板块一交流平台 1 .读一读,找规律。 ( 1 )默读“ 交流平台” 的内容,说说你的收获。 预设:本单元的课文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中,认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2) 交流讨论: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方法? 导语:本单元课文描写的景物中,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静态美,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动态美 , 有的是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 片段一: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 …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两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点评,相机指导。 小结:这两段话中,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威尼斯的小艇》中,白天商人、妇女、老人等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夜晚大大小小的船停泊在码头,威尼斯也变得寂静了。这两段话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突出了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片段二: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点评,相机指导。 小结:这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描写了人们的活动,表现了荷兰牧场的寂静、祥和。 片段三: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小结:这两句话是动态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的活动。 2 . 练一练,学运用。 (1) 片段一::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 有说不完的情趣。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点评,相机小结:选段运用了动态描写,“ 我们” 乘着 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城威尼斯,人与景物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情趣。 (2) 片段二: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 … 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点评,相机小结:这几句话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 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3) 片段三: 水面上渐渐沉寂… …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小结:这几句话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表现了古老水城的静寂。 3 . 我拓展, 我积累。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 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欣赏景物的方法,并能将看到的、听到的表达出来。 2.能描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体会景物的独特魅力。 3.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养成发现身边的美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描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体会景物的独特魅力。 2.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养成发现身边的美的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读了上面的话,你收获了什么? 本单元的课文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

态美和动态美。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2.我拓展,我积累。 阅读中,我积累了一些描写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句子。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段话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荷叶、荷花是静态描写,荷香、荷波是动态描写,这样写有动有静,充满生机。 二、词句段运用 1.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2)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句子分别写了坐船时建筑倒退的动态美和傍晚牧场的静态美。 2.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一个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 3.我拓展,我积累。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4.积累记背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引导学生总结出“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的结论。 2.词句段运用 (1)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2)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出三段话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3.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课文,讨论交流 1.谈话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体会《威尼斯的小艇》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还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表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3.体会《牧场之国》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牧场之国》,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荷兰牧场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也描写了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把荷兰牧场的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教师小结: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学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方法。 板块二语言运用,训练表达 1.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