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性能评价与抗震加固技术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与抗震加固技术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与抗震加固技术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合同号:2002 318 000 28 密级:交通编号:单位编号:分类号: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技术总报告(简本)

交通科研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

2006年11月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

研究报告(简本)

简介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是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该项目由交通部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为交通科研,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科学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包括清华大学、理工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该项目总体目标是:结合我国西部地区桥梁结构的具体特点,将调查研究、理论分析与试验方法相结合,开展适合西部地区特点、并有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前景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通过本项目依托工程的具体实施,形成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成套技术。

该项目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投入经费最高(590万),参加单位和人员最多和研究时间最长的桥梁抗震技术研究项目。经过5年的刻苦攻关,该项目圆满完成,解决了我国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方面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背景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JTJ004—89)在80年代中期开始修订,于1989年正式发行。随着我国90年代交通事业迅猛发展,该规已远远不能适应。但是目前所有国的桥梁设计,对抗震设计均在设计书上标明的参照规即是《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和《铁道工程抗震设计规》。但这些规采用的抗震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1971年的美国圣费南多地震,仅是中等强度震级(M6.5级),造成了桥梁工程的严重破坏。这次地震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桥梁抗震技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1971年前,美国各公路桥梁设计准则中的抗震设计部分是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关于建筑物横向力的规定而制定的。此次地震后,1973年加利福尼亚州运输部(Cartrans)提出了新的桥梁抗震设计准则;1975年AASHT0根据Cartrans73年条文略加修订制定了一个暂定规,它适用于美国的所有地区。所以,1971年圣费南多地震是美国桥梁抗震设计准则编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美国应用技术委员会(ATC)对桥梁抗震设计若干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于1981年提交了美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指南报告,并在多年后列入AASHTO编制的公路桥梁设计规中。

随后的1989年和1994年,美国两次受到中等强度地震(Loma Prieta地震和Northridge地震)袭击,导致了桥

梁的严重破坏;1995年日本Kobe地震同样是一个中等强度的地震,造成大量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桥隧的破坏,使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如都以当时的币值为准,以上三次中等强度地震导致城市经济总损失分别为70、200、1500亿美元。

发生在抗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和日本的这几次中等强度地震造成的严重灾害使得世界围的抗震研究人员开始反思,同时促进了抗震技术在近20年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提出更先进的概念和具体的措施。

日本1995年阪神地震后,对结构抗震的基本问题重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十分重视减振、耗能技术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桥梁、道路方面的抗震设计规已经重新编写,并于1996年颁布实施;美国也相继在联邦公路局和Caltrans等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的与桥梁抗震设计规修订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多部系统的抗震技术研究报告和技术指南(ATC18、ATC32和ATC40)。与旧规相比,新规或指南无论在设计思想、设计手法、设计程序和构造细节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和深入。相比之下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水准远落后于国外同类规。若不进行改进,其后果必然是我国不少的桥梁工程将留下地震隐患。

我国在地震后,《铁路工程抗震规》和《公路工程抗震规》都经过专题研究,先后在1989年与1990年正式颁布了

新的修改版,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参照此两本规执行。但是,编制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这两本规并未能充分吸收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以及震害教训和经验。我国政府部门已经认织到上述问题。建设部、交通部和铁道部分别开展了相关抗震技术规的编修工作。但是规编修工作只是将相对成熟的应用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和标准化,一般难以对基础性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新规实施之前建成的桥梁,其抗震能力如何评价?如果抗震能力不足,则应如何进行抗震加固?这两个问题正是本项目需要重点攻克的基本问题。要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就必须全方位把握桥梁抗震技术的各个方面,主要是:

1、抗震设计理念。从1970年代及之前的单一强度设计理念发展到国际上逐渐采用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2、地震动输入参数。从过去单水平设防、一阶段设计发展到现在的多水平设防、多阶段设计,如何确定合理的地震动输入参数是结构抗震的基本问题之一;

3、抗震措施。从过去采用直观的、定性的、概念性的抗震措施发展到现在采用分析的、定量的、具体的减、隔震技术、能力保护设计、防落梁措施等;

4、抗震性能评估(计算)。从过去采用单指标的、简化

大桥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详细]

桥头坑大桥加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龙岩市公路局上杭公路分局S308线桥头坑大桥,主要修复内容有梁体裂缝,梁体空洞露筋、支座更换、桥面铺装和伸缩缝修复等. 1.2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J22-2008); (5)《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 (6)《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J23-2008); (7)《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1-2011); (8)《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J21-2011); (9)《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J21-01-2015); (10)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 1.3编制原则 (1)科学合理、经济环保; (2)维修加固后能满足原设计荷载标准的使用要求; (3)施工简便、快捷,维修加固施工过程中对交通影响减至最小 . 1.4 编制目的 (1)确定最合理的施工部署和程序,根据合同的工期要求完成加固维修工程.

(2)选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组织措施. (3)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施工机具和劳动组织. (4)制订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并加以控制. (5)对施工现场平面、空间及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布置,做到文明施工. (6)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根据合同要求对施工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7)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 (8)指导本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任务目标 (1)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标段工程交工验收质量评定90分及以上;标段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90分及以上. (2) 安全及环境保护目标 确保施工人员、设备安全及防汛、防坠落要求,违章事故为零.确保不污染水源,不破坏生态系统,噪声、烟尘、卫生防疫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争创文明工地. 二、管理体系 (1) 管理体制及机构 根据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质量标准高的特点,为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组织指挥,本工程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抽调各单位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定员5人.项目经理由我单位多年从事公路及桥梁施工管理工作经验的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依据授权,全面负责本段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质量、进度和安全工作,全权代表本单位向业主负责,处理本段工程的一切事务,实施工程的统一组织指挥. (2) 各部门工作职责 本着“高效、精干、适用”的原则,项目部设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质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浅析 杨立国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90) 摘要:地震是我国多发的地质灾害现象,我国地震灾害分布的范围比较大,地震具有强度大、频率高的特点,公路桥梁往往在地震中出现损坏,给救灾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我国汶川地震等近年来地震的情况,我国公路桥梁的抗震加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文章对我国公路桥梁抗震加固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抗震加固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公路桥梁提高到足够的抗震强度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地震灾害抗震设计;加固技术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公路交通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同时,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尤其是近几年不断发生各种等级的地震。在地震发生时,不仅会有大量的地面建筑物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或倒塌,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造成交通中断。若作为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之一的公路交通(尤其是铁路桥梁、城市高架、公路桥梁等公路工程的咽喉要道)受到较大损坏,将会给后续救助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此外,目前我国公路行业现采用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在设计思想、安全设防标准、设计方法、设计程序和构造细节等诸多方面均有很大的变化和深入。 1 桥梁与抗震 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强震多发国家,汶川、玉树地震表明强烈地震将引发长期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并带来难以慰籍的感情创伤。在抗震救灾中,公路交通运输网更是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和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减轻次生灾害的重要环节,所以公路桥梁是生命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桥梁抵抗震害的能力是桥梁设计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桥梁震害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是推动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动力,1971年美国san fernand地震(6.6级)、1989年美国北加州的lonm pfieta地震(7.1级)、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7.2级)、2008年汶川大地震(8.0级)等影响巨大的地震引起了工程界的重视和广泛探讨。随着建筑物与地震反应关系的研究深入,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得到了提高与拓展,2008年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由《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替代原来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是我国桥梁设计的一大进步,根据历次大地震的调查研究,公路桥梁的地震破坏主要形式总结归纳如下:(1)桥梁上部结构受水平力作用滑落(汶川百花大桥落梁);(2)桥墩塑性铰的抗弯、抗剪强度不足,导致桥墩破坏(日本阪神大量墩柱破坏);(3)桥墩、桩基础钢筋的连接及锚固性能不足,导致桥墩破坏(最为常见); (4)桥梁支座等连接部位破坏(最为常见)。常规桥梁抗震设计首先应是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汶川地震相关调查表明干线公路桥梁由于采用了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结构安全富裕较多,震后其破坏远小于地方道路桥梁。抗震构造措施是总结桥梁震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设计原则,事实表明抗震构造措施可以起到有效减轻震害作用,而所耗费的工程代价往往较低。 2 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 2.1 防止落梁的措施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指出上部结构主梁的支承长度a≥70+0.5L(L为梁的计算跨径,L 单位为m,a单位为cm),该取值沿用自日本抗震设计规范,多数设计者认为规范取值较为保守,比上一代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有较大提高(a≥50+l)。这里需指出该种认识属于误区,当“长桥高墩”时应在规范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安全富余。例如: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岷江大桥第10跨(跨径50m、墩高70m)。虽然盖梁宽度高达3.0m(根据《桥梁

大桥加固工程施工策划方案

二零一七年七月 一、编制依据 1、S308线桥头坑大桥加固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 2、《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1110—2009 3、《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1111-2004 4、《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 2006 6、《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CECS146:2003

7、《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 8、《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规程》YB/T 9231-98 9、《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JT/T 695-2007 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编制原则 1、履约守信的原则 通过学习设计等有关资料并通过现场考察,我公司向业主保证严格按照规定和业主在质量、工期、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将本工程建设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科学组织、强化治理、优质高效是我公司一贯的、明确的施工原则。我公司将强化标准化治理,严格执行各项质量验收标准。在施工中结合我公司多年积存的施工经验,提高施工水平和劳动效率,确保创优打算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3、确保工期的原则 依照业主的要求编制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操

纵,搞好工序衔接和进度监控,优先安排操纵工期的关键工程,落实各项施工措施,确保工程连续施工,确保满足业主的要求。 4、精心配置的原则 依照本期工程的具体情况,我公司将调集精锐治理人员、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组成一个精干得力的项目经理部。在施工中全面平衡人工、材料、机械的需求量,力求均衡施工. 三、工程概况 龙岩市公路局上杭公路分局S308线桥头坑大桥,要紧修复内容有梁体裂缝,梁体空洞露筋、支座更换、桥面铺装和伸缩缝修复等。 四、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治理目标 1、工期目标 完全响应业主对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要求,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桥梁加固方案

桥梁加固方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桥梁加固方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体外预应力加固: 缺点: 1.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在钢绞线下料与穿束中粘接段段的长度和位置,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后加预应力对原预应力的影响,很难确定。 2.施加预应力索加固现在存在的问题:如合理的加固预应力筋的位置和数量后加固的预应力钢筋对已经存在的预应力钢筋的影响 3.体外预应力钢筋松弛、断筋等失效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二、体外预应力的加固另外的加强措施 1、弯曲加强 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提高结构构件的受弯承载力。预应力筋布置应符合优化布置原则,即加固筋外形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图形相似。因此,加固梁式结构时,体外预应力筋多采用折线形连续筋,以充分发挥加固筋的抗拉强度。体外筋的灵活布置,可以有效地补强加固不同受力情况的简支梁和连续梁。若连续梁中仅有个别跨需要加固,则可采取在这些跨上单独布置预应力筋进行局部加固;若连续梁普遍较差,则可用各跨布置给予整体加固,若连续梁普遍较弱,但个别跨更弱,则可采取通长布置与局部布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加固。

2、剪切加强 梁的剪切强度可通过外部加设扁钢!钢板和钢箍等方法来提高。扁钢通常箍在构件上用后张法拉紧并已开发了一种后张不锈钢钢箍的方法。后张法能使新材料平分恒载及活载,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利用新增材料。提高剪切强度的另外一种方法为采用后张的附加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可以加在垂直和倾斜方向上,而且既可安装在梁腹板内,又可安装在箱内。施加预应力时应当小心谨慎,避免结构某些部分出现超限应力。若构件中存在裂缝,一个好的实施方法是在施加预应力之前,先在裂纹上注射环氧树脂。 三、粘贴碳纤维法与钢板粘贴加强法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均是将其增强材料粘贴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边缘或薄弱部位,使之与结构形成整体,代替需增设的补强钢筋,提高梁的承载能力达到补强的目的。 粘贴碳纤维法 碳纤维加固桥梁构件的部位:用粘结材料将碳纤维材料有序地缠绕粘贴于构件表面,实现对构件变形的约束并因此提高构件的极限强度和承载能力。在桥梁加固运用中,可粘贴在混凝土梁的顶面或底板上,以提高混凝土梁的截面强度和刚度:也可粘贴在梁的腹板上,以提高其抗剪强度 具体的施工工艺: 1、处理结构混凝土表面,涂敷基底树脂并整平 2、涂刮整平胶并对其表面作砂光处理 3、滚刷粘结剂粘结碳纤维

大桥加固维修方案

大桥加固维修方案

大桥加固维修方案 项目 负责: 编制: 审核: 审批: 联系 方式: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2) 第二章工程概况简述 (2) 2.1 项目概况 (2) 2.2 项目检测病害 (3) 第三章加固方法 (4) 3.1上部结构加固 (4) 3.2下部结构加固 (7) 3.3 桥面系 (9) 第四章施工工艺 (9) 4.1压力注胶黏结钢板 (9) 4.2 混凝土裂缝处理 (12) 4.3 混凝土外观缺陷处理 (14) 4.4 更换支座 (14) 第五章工程造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 1.1 编制依据 1.1.1 相关文件 1、大桥检测报告。 2、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6#墩加固图 1.1.2 相关的规范、标准 国家、省、市颁布的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规定。 序号名称编号 1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22-2008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5 《桥梁加固技术规程》JGJ120-99 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8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9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0 《公路桥涵设计细则》 JTG/T D65-04-2007 1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12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公路桥梁加固技术分析 吴传浩

公路桥梁加固技术分析吴传浩 发表时间:2018-04-24T14:04:48.1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作者:吴传浩 [导读] 桥梁在公路中的作用非常大,桥梁使用功能的好坏对于交通道路的影响非常大,以往修建的城镇和公路桥梁存在着非常大的负担。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3 摘要:桥梁在公路中的作用非常大,桥梁使用功能的好坏对于交通道路的影响非常大,以往修建的城镇和公路桥梁存在着非常大的负担,在加上历史因素,所以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都受到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和维修,本文作者就桥梁加固技术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此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加固技术;分析 一、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 所谓桥梁加固技术就是通过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使受损桥梁结构恢复其原有的技术功能,或通过改变结构的传力途径而减少构件的荷载效应,或在已有结构的基础上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以满足新的承载条件和使用功能的要求。桥梁加固技术还可用于新桥梁的建设上,用于加强桥梁稳固属性,减少桥梁维修费用,尽量使其满足若干年后的使用性能。随着我国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面临数量庞大的旧桥、危桥改造工程,只有找到快速、有效、可靠、科学的加固技术才能使交通更加满足于现代化经济对桥梁的承载力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不断前行,桥梁的结构性加固和非结构性加固以及U型高桥台加固、桥墩加固都得到长足的发展。结构性加固法包括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碳纤维(CFRP)加固法、增大截面和配筋加固法、转变结构受力系统加固法、增设主梁加固法、锚喷混凝土加固法以及增长横向接洽加固法等等;非结构性加固法包括钢纤维混凝土修复法、伸缩缝法等;U型高桥台加固法有预应力锚索框架法、锚杆配合钢筋混凝土抱箍法等;桥墩加固法有外包混凝土、粘贴钢板或碳纤维法、回填硬土法、地基注浆法、抬桩法、钢筋混凝土套箍法等。同一座桥梁,由于需要加固的部位不同,采用的加固方法也不同,因此,许多加固方法都是配合着使用,达到对桥梁整体性能的加固目的。桥梁加固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处于技术成熟的阶段,对众多的桥梁改造工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桥梁加固的必然性 桥梁与其他建筑物相同,有着使用期限,其整改过程有建设、使用、老化几个阶段,因为桥梁是直接的坐落在大地上,和自然会有直接接触,因此自然界的空气、温度、湿度等等都是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承载的压力等等,因此会产生损坏,为了能够让其使用期限延长,我们需要对其损坏进行维护和加固。首先,对桥梁进行加固能够节约资金。桥梁的建设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时间投入的,如果对其进行加固,就可以延长使用期限,那么就能够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将资金投入到其他的社会用途中。使用加固和拓宽技术不但不需要对现有桥梁进行拆除,还能够增加其耐用度和承载能力,改善交通状况,延长使用周期,缓解现代交通运输的压力。其次,加固能够提升桥梁的质量。桥梁的维护和加固可以让其安全隐患被消除,提升其行驶安全性。最后,公路旧桥加固能够让桥梁建设成为持续发展事业,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起到需求供给的作用。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了很多的细节,除了资源、经济、人力等等以外,我们的环境也是重要内容,加固可以减少对自然材料的需求度,因此起到了保护自然的目的。 三、公路桥梁存在的主要缺陷 公路桥梁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设计落后。多数桥梁建造时间较早,原有的设汁标准低,不能满足经济目益发展及车辆通行要求。二是通行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桥面宽度不足,桥梁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标准太低,桥上通车净空或桥下通车净空不足,等等,影响了桥梁通车效率。三是施工技术落后。由于桥梁设计及施工存在缺陷,再加上碳化、氯离子侵入、酸侵蚀、碱 -集料反应、冻融、盐害等各种不利作用,使桥梁结构的混凝土及钢筋腐蚀严重以及超出设计的洪水、泥石流、冰、冰冻、地震、强风,船舶撞击。 四、桥梁维修加固的方法 对桥梁进行加固的时候,需要不对原来的桥梁结构和形式进行调整,除非是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对结构进行调整。桥梁维修加固的方式有很多,根据承载性、桥梁的情况等等因素来进行加固。加固主要是对原有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提升,对结构构件截面进行扩大,使用新型的结果来改变应力,提升桥梁的刚度等。 4.1 结构性加固 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方法就是下撵式预应力拉杆加固以及外部预应力钢丝束加固两种方式。只要施工流程得当,就可以不对桥上的交通产生严重的影响,最佳状态就是可以不对桥梁的交通进行封堵来进行施工,我国目前使用该方法的工程实例还是比较多的。粘贴钢板和碳纤维固粘贴钢板的方式能够让钢板和加固混凝土紧密连接,构成一个整体,起到了提升结构承载性能的作用。炭纤维加固技术是目前我国才引入不久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高强度,腐蚀抗性好,施工便捷等等优点,现在在实际的工程中应用比较多。可是碳纤维自身有不少的缺点,比较脆弱、耐火性不好等等。因此,该材料的使用并不是非常的广泛。对桥梁侧部进行加宽,使用增大截面起到加固的作用,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性能。可是,该项加固方式,必须是在桥梁下方进行,所以施工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虽然这种方式的经济性还不错,但是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制约而导致了该技术无法得到推广,通常使用 T型截面梁加固是比较多的。对桥梁结构受力体系进行改变,以达到提升其承载能力的目的,叫做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该技术的优点集中于提升桥梁的承载力和结构刚度。 4.2 非结构性加固 钢纤维混凝土修复桥面铺装层对桥面铺装层的严重破损,可考虑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修复。可延长桥面的使用寿命,在不增加桥梁恒载的情况下,改善梁的结构受力性能。伸缩缝的更新改造在桥梁维修中,以下几种类型伸缩缝的使用是较成功的。“三防”型伸缩缝在大型桥梁上的应用情况良好;仿毛肋伸缩缝在大、中型桥梁的大量使用,效果明显;TST、FG 系列桥梁无缝伸缩缝。在中小型桥梁上也得到广泛使用。 4.3 U型高桥台加固 该加固法采取在 U 型桥台前墙和两侧墙外加套 40 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并在两侧墙增设水平预应力索对锚和前墙增设地锚的方案,该方案适用于不能中断交通又无法架设便桥的高桥台病害修复。锚杆配合钢筋混凝土抱箍法采取与桥台基础持力层进行压浆固化,再打锚杆

桥梁维修加固施工方案设计

四、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应按以下要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宜精练、内容具有针对性,总体控制在30000字以内); (1)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1、旧桥面的凿除 桥面铺装层的凿除,既要将铺装层完全从桥面剥离,又不能损伤原桥梁梁体。为达到优质高效的凿除目的,根据混凝土强度及厚度考虑凿除方案如下:切缝机切缝、风镐凿除 风镐是一种手持机具,风镐由配气机构、冲击机构和镐钎等组成,风镐作业时,使镐钎顶住混凝土面,另一端通入气缸,推压手柄套筒,压缩柱塞阀的弹簧而接通气路,在气缸壁的四周有许多纵向气孔,配气阀随即自动配气,气缸后端装有配气阀箱。使冲击锤不断往复运动,打击钎尾,破碎混凝土。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准备配置四台高压移动空压机及12把风镐(由于风镐极易受损,预留4把风镐备用),进行地毯式凿除。但由于镐钎接触面积较小,每次凿除掉的混凝土面积过小,效率极低。并且风镐采用人工凿除,风压过大容易造成风管脱落,极易造成人员受伤,不具安全性。就凿除效果而言,凿除的混凝土部分不能完全从梁体剥离,无法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并且风镐凿除时镐钎损耗率大,不具备经济效益。 考虑到铺装层为后浇混凝土,以后浇混凝土与原梁体结合面粘结力为突破口,拟采用小块起撬的方案,先将桥面混凝土用切缝机切割成50cm×50cm的小块,切缝深度按照混凝土厚度进行切割,并切断粗钢筋,再利用风镐的振动从两面振动铺装层与梁体的结合面,使结合面的粘结力破坏,再用撬杠将小块混凝土撬起,达到混凝土从梁体剥离的目的。这种方案利用结合面的粘结力不及混凝

土强度的特点,在破坏粘结力时,不使小块混凝土破损,可以整体撬起,提高了凿除的工效,凿除效果也比风镐直接凿除的好。 2、桥梁伸缩缝处的混凝土凿除后,用气焊割开连在伸缩缝上的钢板,清理缝内粘结物,以减少顶梁时的阻力。 3、钢筋网片布置 1、桥面钢筋网片铺设及接头绑扎: (1)原材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网片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局部区域使用的盘圆应用卷扬机冷拉调直,I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2)钢筋网片的铺设及绑扎:钢筋绑扎在T梁湿接缝现浇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网片接头搭接要满足设计的搭接要求,接头绑扎在桥面上进行,钢筋网片采用人抬。铺钢筋网前应将桥面清理干净,绑扎完的钢筋网要挂牌标识,绑扎时要先画出底层钢筋的位置线,然后按线布置钢筋网片,绑扎其他钢筋时也要先用尺量找出该钢筋的位置线后再绑扎。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配置在搭接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大于总截面面积的受拉区25%,受压区为50%。 钢筋采用扎丝进行绑扎,绑扎要牢固,必要时采用点焊。纵横钢筋应垂直。 为保证纵向钢筋的顶面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网片与桥面凿除后底层之间设置数量足够的塑料垫块或马凳。 4、桥面混凝土浇筑 1、主要设备:桥面混凝土浇筑采用振捣梁进行,振捣和面层成活一步到位,1台砼输送车、水准仪1台、振动泵1台。

桥梁抗震构造措施

桥梁抗震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1.对简支梁,连续梁等梁式体系,必须设置阻止梁墩横桥向相对位移的构造,阻止梁的横向位移。 2.对悬臂梁和T型刚构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阻止上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出现横向相对位移的构造措施。 3.对活动支座,均应采取限制其位移、防止其歪斜的措施。 4.对简支梁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震中落梁,如采用螺栓连接,钢夹板连接,以及将基础置于可液化层一定深度等措施。 5.对于桩式墩和柱式墩,桩(柱)与盖梁,承台联接处的配筋不应少于桩或柱身的最大配筋。 6.对于砖石混凝土墩台,应考虑提高墩台帽与墩台本身以及基础连接处,截面突变处的抗剪强度。 7.桥台胸墙应予加强。在胸墙与梁端部之间,宜填充缓冲材料,如沥青、油毛毡等。 8.砖石、混凝土墩台和拱圈的最低砂浆强度等级应按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要求提高一级使用。 9.不论为梁式桥、拱桥尽量避免在不稳定的河岸修建,并应合理布置桥孔,避免将墩台布设于在地震时可能滑动的岸坡上的突变处。 10.大跨径拱桥的主拱圈,宜采用抗扭刚度较大整体性较好的断面型式,如箱形拱,板拱等。当主拱圈采用组合断面时,应加强组合截面的连接强度,对双曲拱桥应加强肋波间的连接。 11.大跨径拱桥不宜采用二铰和三铰拱。当小跨径拱桥采用二铰板拱时,应采取防止落拱构造措施。 12.砖石、混凝土腹拱的拱上建筑,除靠近墩台的腹拱采用三铰或二铰外,其余铰拱宜采用连续结构。 13.拱桥宜尽量减轻拱上建筑的重量。 14.刚性地基烈度为9度时,或非刚性地基烈度为7度时的单孔及连拱桥与端腹孔,均应采取防止落拱构造,包括加长拱座斜面,设置防落牛腿以及将主拱钢筋伸入墩台帽内。 桥梁结构抗震措施 【提要:措施,抗震,结构,桥梁,】 桥梁结构抗震措施 为防止或减轻震害,提高结构抗震能力,对结构构造所作的改善和加强处理,通常称为抗震措施。各国的工程结构抗震规范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桥梁结构,这些措施可归纳为:①对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在构造上予以加强;②对结构各部加强整体联结;③对梁式桥,要在墩台上设置防止落梁的纵、横向挡块,以及上部结构之间的连接件;④加强桥梁支座的锚固;⑤加强墩台及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增强配筋,提高结构的延性;⑥对桥位处的不良土质应采取必要的土层加固措施;⑦须特别重视施工质量,如施工接缝处的强度保证等;⑧在重要的大桥上,必要时需采用减震消能装置,如橡胶垫块,特制的消能支座等。

关于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

关于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11T17:00:53.483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7期作者:杨柳 [导读] 摘要:我国的许多公路桥梁建设年代久远、设计荷载不足,无法满足交通荷载和流量不断增大的这一现实需要,若不进行改造处理,就有可能引发灾害事故。文中介绍了公路桥梁采取加固的主要原因 摘要:我国的许多公路桥梁建设年代久远、设计荷载不足,无法满足交通荷载和流量不断增大的这一现实需要,若不进行改造处理,就有可能引发灾害事故。文中介绍了公路桥梁采取加固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几种传统的桥梁加固技术,对桥梁加固新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加固;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桥梁已不满足经济和交通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对其进行维修加固,以满足其继续正常使用的要求。改造加固必须以现场调研情况为基础,参照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资料,结合自然环境,准确分析桥梁病害的成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加固措施,力求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一、对公路桥梁采取加固处理措施的主要原因 为保证公路桥梁运营的安全性,需要采取加固处理技术,通过加固处理,保证桥梁运行安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采取加固处理技术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公路桥梁表面原因:随着交通流量增加,公路桥梁表面造成了较大损坏,导致其表面凹凸不平,不利于行车安全,且严重影响通行速度。公路桥梁设计问题:因桥梁设计及施工应考虑地方性,在设计中缺乏对方性因素的考虑,导致桥梁质量问题,如桥梁桥孔设计通水量不足,在暴雨影响下出现垮塌等问题。公路桥梁质量问题:因桥梁设计或施工问题,导致公路桥梁施工质量较差,存在着一些细小问题,随着公路桥梁运行逐渐显现出并发展为较大问题,如裂缝、沉陷、空洞等问题,为公路桥梁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1]。 二、公路桥梁加固的必然性 桥梁和其他建筑物一样都具有“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建造、使用和老化三个阶段。由于桥梁是建在大地上的特殊产品,不仅要受到自然环境如雨水腐蚀、地震、温度变化等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难以避免地会逐渐产生损坏现象。这使桥梁的维修、养护、加固、改造已成为必然。 节约资建设成本:从经济上分析采用适当的加固技术和拓宽措施,不仅可以避免因拆除旧桥与重建新桥而增加工程费用,同时也恢复和提高了旧桥的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满足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 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对桥梁进行维修、改造和加固,不仅可以提高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且更大程度上能够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促进可持续、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 三、传统的桥梁加固技术 3.1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以梁身为锚固体,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对结构进行加固,通过其预应力抵消部分自重应力,从而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这种加固方法能够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抗裂性、加固效果好、不增加桥梁自重、施工工期短、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可不中断交通,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而且在张拉过程中钢筋易松弛、易失效。可分为预应力拉杆加固和预应力撑杆加固。预应力撑杆加固主要用于桥梁下部结构的轴心受压墩柱,但在实践中桥梁墩柱加固也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3.2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由于交通量的增加,主梁承载力不足,或纵向主筋出现严重的锈蚀,或梁板桥的主梁出现严重的横向裂缝,此时,可采用化学粘结剂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薄弱部位或受拉边缘,使它们共同工作,改善原结构的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这种加固方法具有与结构物粘贴性能好、用钢量小、加固效果明显、容易加工成形等特点,但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以上的高温场所,并且用钢量较大,适用于要求大幅度提高承载能力、但又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而且后期养护费用高[3]。 本加固法的特点:1)不需要破坏被加固的原结构的外形;2)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易于控制;3)施工工期短,较为经济,是一种简便的加固方法;4)不足之处是粘结剂的质量及耐久性是影响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 3.3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 这种方法是改变桥梁结构受力体系,从而达到改善桥梁性能,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它的基本原理是以减少控制截面内力来减小梁内应力,达到提高桥梁整体承载力的目的。对于拱桥加固,可以通过体系转换法将单纯的受力状态改变为拱梁组合体系受力状态,即将拱上建筑变为梁式建筑,拱梁组合体系受力状态较单纯拱更为均匀。另外,对于拱式拱上建筑的旧桥,改拱式为梁式拱上建筑,所带来的恒载重量减少量是非常显著的。通常有多种方法来改变结构体系,但大多需要在桥下操作,或设置永久设施,使得桥下净空减小,所以采用此法必须考虑对通航及桥梁排洪能力的影响。改变结构体系的加固效果较好,目前在国内外常用此法来解决临时通行超重车辆的问题,但在重车通过后,临时支撑可以随后拆除,以免影响通航和排洪。 此外,还有减轻拱上自重加固法、增大混凝土桥梁截面加固法、喷锚混凝土加固法等,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应用在桥梁加固上面。 四、公路桥梁加固新技术探讨 4.1高强复合纤维加固技术 高强复合纤维主要有芳伦纤维及碳纤维0rRP),碳纤维材料在桥梁加固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技术比较成熟。碳纤维材料是土木工程中的一种新材料,目前已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碳纤维的强度虽然高,但弹性模量却与钢筋差不多,可用于弥补钢筋混凝土内钢筋的抗拉不足的问题。高强复合纤维加固技术与其他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施工方面:施工便捷、工效高、没有湿作业,不需大型施工机具,施工占地少,施工效率高。据有关资料统计,粘贴FR是粘贴钢板施工工效的4—8倍。FRP轻质柔软,易贴附,与粘贴钢板相比其施工质量更易保证。

纸质桥梁设计方案

科技创新活动 题目:纸质桥梁模型制作年级专业:2011级水利水电工程班级:一班 学生:* * *(组长) * * * * * * * * * * * * * * * 指导教师:* * * 日期:2013年7月11日

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 1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班科技创新活动任务书——之纸质桥梁模型制作 1、桥梁模型要求: (1)桥梁模型总长度100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10mm总宽度25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5mm,可采用多种桥梁型式。 (2)桥面须是水平的。 (3)桥的制造必须保证假设小车的正常通过。假设小车的尺寸是长30cm宽21cm高19cm的平板小车。 2、材料要求:A0绘图纸及白乳胶 3、加载方法:在桥梁跨中逐渐加载直至模型失效。失效标准为:(1)模型无法按照现场条件正确安装就位; (2)因模型的部件障碍或变形过大或模型发生破坏等原因,使得小车不能顺利到达彼岸。 (3)桥梁在加载的过程中最大挠度超过2.5cm。 (4)超出正常允许情形的其它失效情况。 4、分组要求:全班57人分成10组,其中7组6人,3组5人。 5、模型加载时间:星期四下午2点开始。 6、评分标准:本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结协作为目的,评

分根据学生的作品及在活动中的参与表现综合评分。. 科技创新活动报告 ——纸质桥梁模型设计 一、模型结构分析 (一)、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纸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良好,抗撕裂能力差,抗弯压能力近似为零。将纸折成圆筒并用乳胶粘结后,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可承受少许弯矩。 乳胶的粘接性能:纸带对接时强度降低,纸带侧接时,强度较高,认为与母材强度相同。 (二)、构件力学性能 经过分析,纸卷成圆筒后,承拉能力远大于承压能力。在此构件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一致认为:方案应多选择为拉杆,压杆短而受力小,尽量不使其受弯矩。 二、设计方案分析 在模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下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1.简支梁。简支梁受部分均布荷载。由于构件受弯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果选用简支梁的形式,梁纵截面应选用鱼腹梁的形式。但制作难度大。如果梁为几片相同形状的纸粘接加厚而成,则侧面易失稳。因此不便采用。 2.拱形结构。拱桥最适于承受均布荷载,但在制作上较费材料。由于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合同号:2002 318 000 28 密级:交通编号:单位编号:分类号: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技术总报告(简本) 交通科研设计院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 2006年11月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 研究报告(简本) 简介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是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该项目由交通部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为交通科研设计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科学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包括清华大学、理工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该项目总体目标是:结合我国西部地区桥梁结构的具体特点,将调查研究、理论分析与试验方法相结合,开展适合西部地区特点、并有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前景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通过本项目依托工程的具体实施,形成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成套技术。 该项目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投入经费最高(590万),参加单位和人员最多和研究时间最长的桥梁抗震技术研究项目。经过5年的刻苦攻关,该项目圆满完成,解决了我国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方面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背景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JTJ004—89)在80年代中期开始修订,于1989年正式发行。随着我国90年代交通事业迅猛发展,该规已远远不能适应。但是目前所有国的桥梁设计,对抗震设计均在设计书上标明的参照规即是《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和《铁道工程抗震设计规》。但这些规采用的抗震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1971年的美国圣费南多地震,仅是中等强度震级(M6.5级),造成了桥梁工程的严重破坏。这次地震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桥梁抗震技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1971年前,美国各公路桥梁设计准则中的抗震设计部分是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关于建筑物横向力的规定而制定的。此次地震后,1973年加利福尼亚州运输部(Cartrans)提出了新的桥梁抗震设计准则;1975年AASHT0根据Cartrans73年条文略加修订制定了一个暂定规,它适用于美国的所有地区。所以,1971年圣费南多地震是美国桥梁抗震设计准则编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美国应用技术委员会(ATC)对桥梁抗震设计若干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于1981年提交了美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指南报告,并在多年后列入AASHTO编制的公路桥梁设计规中。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YOUR LOGO Your compa ny n ame 2 0 X X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姓名:XXX 部门:XX部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因此我们想通过参加这样的一次结构设计大赛,提前感受下“工程师”的滋味。我们设计并制作了这座模型桥。这座桥,我们采用了悬索与斜拉结合的方式固定,使桥身更具有力度感。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美观。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桥梁是铁路、公路或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中桥梁的建设对当地政治、经济、国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路桥梁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作用、性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除应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外,还应按照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并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因素。 1安全可靠 (1) 所设计的桥梁结构在强度、稳定和耐久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2) 防撞栏杆应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强度,人与车流之间应设防护栏,防止车辆撞人人行道或撞坏栏杆而落到桥下。 (3) 对于交通繁忙的桥梁,应设计好照明设施,并有明确的交通标志,两端引桥坡度不宜太陡,以避免发生车辆碰撞等引起的车祸。 (4) 对于河床易变迁的河道,应设计好导流设施,防止桥梁基础底部被过度冲刷;对于通行大吨位船舶的河道,除按规定加大桥孔跨径外,必要时设置防撞构筑物等。 (5) 对修建在地震区的桥梁,应按抗震要求采取防震措施;对于大跨柔性桥梁,尚应考虑风振效应。 2.适用耐久 (1) 桥面宽度能满足当前以及今后规划年限内的交通流量( 包括行人通道) 。 (2) 桥梁结构在通过设计荷载时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 (3) 桥跨结构的下方要有利于泄洪、通航(跨河桥)或车辆( 立交桥) 和行人的通行 第2页共2页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 一、基本要求 1、地震作用:作用在结构上的地震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E1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短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一级设防水准。 E2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长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二级设防水准。 2、各抗震设防类别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符合下表 3、一般情况下,桥梁抗震设防分类应根据各桥梁抗震设防类别的适用范围按下表的规定确定。但对抗震救灾以及在经济、国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桥梁或破坏后修复(抢修)困难的桥梁,可按国家批准权限,报请批准后,提高设防类别。 4、A类、B类和C类桥梁必须进行E1地震作用和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D类桥梁只须进行E1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的B类、C类、D类桥梁,可只进行抗震措施设计。 5、各类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桥梁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设防措施等级按下表

表3 各类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 注:g—重力加速度 (2)立体交叉的跨线桥梁,抗震设计不应低于下线桥梁的要求。 6、公路桥梁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表4 各类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 注:g—重力加速度 二、抗震措施 1、各类桥梁抗震措施等级的选择,按照表3确定。 2、6度区 简支梁梁端至墩、台帽或盖梁边缘应有一定的距离。其最小值a(厘米) 按下式计算:a≥70+0.5L 式中:L—梁的计算跨径(米)。 3、7度区 (1)7度区的抗震措施,除应符合6度区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2)拱桥基础宜置于地质条件一致、两岸地形相似的坚硬土层或岩石上。实腹式拱桥宜减小拱上填料厚度,并宜采用轻质填料,填料必须逐层夯实。 (3)桥台胸墙应适当加强,并在梁与梁之间和桥台胸墙之间加装橡胶垫或其他弹性衬垫,以缓和冲击作用和限制梁的位移。 (4)桥面不连续的简支梁(板)桥,宜采用挡块、螺栓连接和钢夹板连接等防止纵横向落梁的措施。连续梁桥和桥面连续的简支梁(板)桥,应采取防止横向产生较大位移的措施。 (5)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不稳定的河岸处建桥时,对于大、中桥,可适当增加桥长,合理布置桥孔,使墩、台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动的岸坡或地形突变的不稳定地段。否则,应采取措施增强基础抗侧移的刚度和加大基础埋置深度;对于小桥可在两桥台基础之间设置支撑梁或采用浆砌片(块)石满铺河床。

桥梁加固设计的几点认识

桥梁加固设计的几点认识 预应力技术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结构构思,已广泛用于土木和建筑工程。针对桥梁带载加固后加补强材料应变滞后的先天不足,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推广与普及预应力主动加固设计思想,对建立与完善我国桥梁加固设计理论,提高加固工程设计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桥梁加固设计是比新桥设计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桥梁加固设计是一个涉及到病害诊断、改造决策分析、加固材料与方法选择、加固构件设计与计算和养护管理与施工等多学科的系统问题。从技术角度分析,目前我国桥梁加固设计存在有两方面主要问题: 1、担负大量的中、小桥养护、维修、管理和加固任务的基层单位,桥梁病害诊断技术力量薄弱,桥梁检测设备落后。桥梁病害诊断是进行桥梁加固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诊断清楚,才能对症下药。桥梁检测是病害诊断与分析的重要手段,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反映病害的晴雨表,裂缝分析是桥梁检测的主要内容。 面对目前我国从事桥梁养护、维修与管理的基层单位的现状,普及桥梁病害诊断知识,提高裂缝分析能力是十分必要和紧要的。

2、桥梁加固设计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对桥梁加固设计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加固设计理念不清,加固设计思想不明确。有些桥梁加固设计机械地套用新建桥梁的设计方法,忽略了桥梁加固分阶段受力特点和结构损伤的影响;个别加固设计只做宏观定性分析,缺少科学地定量分析,设计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对桥梁加固的特殊性认识尚不足 提高对桥梁加固特殊性的认识就是对桥梁加固设计特点的认识。桥梁加固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应考虑带载加固分阶段受力和结构损伤的影响。 桥梁结构自重及恒载大,以常用的跨径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例,结构自重及恒载产生的内力约占总内力的%左右。桥梁加固一般采用带载加固,即在不卸除结构自重及恒载的情况下对结构进行加固补强,待后加补强材料与原结构粘结为整体后,开放交通允许车辆通行。构件自重和不拆除的恒载及加固施工荷载由原梁承担;车辆荷载由加固后的组合截面承担。桥梁加固构件的设计与计算,应考虑带载加固分阶受力特点,这是桥梁加固设计与新建桥梁设计的最大区别。与一般房屋结构加固设计相比,桥梁加固构件分阶段受力的影响程度更为突出。 桥梁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和环境腐蚀的影响,将使材料性能劣化,产生不同程度的结

桥梁顶升方案

K1613+452(1*10m)丰塘村分离式桥 顶升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依据桥梁维修加固设计图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2、依据我部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3、依据本公司现有的技术力量及以往的成功经验; 4、依据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 二:编制原则 1、遵照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与标准。 2、充分发挥我公司专业优势,做到依靠科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做到施工方案最优化,确保顶升过程中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3、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小路面施工影响。 4、重视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严格控制弃渣、噪音等污染。 三:工程概况 K1613+452丰塘村分离式桥为1*10m钢筋砼空心板梁桥,设计为预制安装,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全长22、4m,半幅桥面净宽12、5m,总宽度13、5m+1、0m+13、5m。 本桥与路面街接方案为顶升桥梁上构30cm,桥面铺装方案为:全部破除原桥面铺装,空心板铰缝进行注浆封闭并在桥面植筋并布置钢筋网后,重新浇筑C40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重新浇筑后,桥面加铺〈1cm的路面环氧覆层。 主梁及桥台存在的表面缺陷采用常规修补法处理,混凝土表面裂纹采用环

氧砂浆或壁可法进行封闭。 四:现场调查的情况 根据开工前的现场调查,本桥桥下为机耕道路兼排水沟,车流量较小。中央分隔带处有通迅电缆,电缆支架固定在左右幅桥护栏上,左幅桥梁顶升前需要将电缆支架割除并将电缆临时固定在右幅桥梁上。桥台面与梁底高度3~5cm,如采用桥台作为千斤顶反力支座,需要采用超薄型千斤顶。顶升施工时需封锁桥下机耕道路二天。 五:顶升高度的计算 原设计图中只提供了本桥顶升高度为30cm的数据,考虑到本工程工期紧,前期我部已将D299*7、5mm预制钢管支座垫石按30cm顶升高度进行了制作。 于2012年5月18日收到设计院下发的2012-104号工作联系单,补充了顶升桥梁的高程设计表。我部收到此文件后,对桥梁的原桥面标高进行了实地测量,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出桥梁实际顶升高度如下: 0号桥台顶升高度=69、204-0、01-68、897=0、297m 1号桥台顶升高度=69、309-0、01-68、991=0、308m 根据以上计算的顶升高度,K1613+452丰塘村分离式桥实际顶升高度与原设计顶升高度差均在1cm内,可利用已预制好的钢管支座垫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