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开发流程管理办法

模具开发流程管理办法
模具开发流程管理办法

模具开发流程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QS-EN-002

核准审核审定制订

修订次

修订时间修订章节审核核准修改页

文件编

号QS-EN-0

02

文件名

模具开发流程管理办法REV A

修改日

期修改章

修改前内容修改后内容备注

联成塑胶模具厂

UNITED PLASTICK&MOLD CO.,LTD

精心整理,仅供参考编辑文案使用,请按实际需求再行修改编辑

2020年2月17日

模具管理办法

1.0 目的 使模具在开发,修改,移交,移模,报废时均有章可循,确保责任明确,资料齐全,模具状态清晰,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0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模具的管理。 3.0 术语和定义 无 4.0 权责 4.1 总经理:负责模具开发、付款(含模具供应商选择)、移模、报废的审批。 4.2 研发部: 4.2.1 新品模具开模申请、模具设计及确认、模具编号、开模进度跟进、模具验收、模具移交 (模具移交必须包含产品图纸、修改模记录、部品确认报告、模具设计图纸,模具编号必须标注在《2D图纸》上; 4.2.2 负责所有已量产模具修模方案制定,设计图档的确认,并提交DCC进行受控管理。 4.3 质量部: 4.3.1 负责对新模具所交货的产品进行整体判定。 4.3.2 协助模具验收、移模、改模、修模及其产品评审工作。 4.3.3 负责所有模具样的部品确认。 4.3.4 SQE整体负责模具维护信息状态,要求供应商建立并维护自己的模具履历表,并至供方现场确认核实。 4.4 采购部: 4.4.1 负责所有模具合同签订、托管协议签订、付款资料的收集及款项申请; 4.4.2 负责模具供应商选择、供应商模具资料收集与整理、传递; 4.4.3 供应链整合需要时,负责模具移模申请; 4.4.4 负责所有模具样品的接收及其确认状况跟踪; 4.4.5 负责模具报价开模申请单、模具合同副本的保存便于管理。 4.5 DCC : 4.5.1、负责所有模具、产品技术资料的统一管理、受控。 4.6 财务: 4.6.1 负责建立《模具信息一览表》,更新新增模具信息。 5.0 模具开发流程及涉及文件:

3)因技术改进需要新开模具时。 5.1.3 《模具采购申请单》由研发经理、业务、质量会签,交由总经理审批。 5.1.3 开模前技术沟通: 5.1.3.1 开模前,采购须将最终确认的资料发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我司提供的资料设计模具, 在必要的情况下邀请供应商到我司,与工程、研发等一起沟通产品技术要求,模具技 术要求,生产的技术要求等问题。讨论完后供应商需提交《模具图纸》给我司确认。 5.1.3.2 如经沟通需要修改开模图纸的,研发部修改完毕,确认后由采购部发给供应商作为正 式开模图纸。 5.1.4 签订模具制作合同: 供方与采购签订模具设计与制作合同,合同签订后供应商立刻开始进行模具设计与制 作。 5.1.5 申请第一笔模具款: 模具合同签订后,采购申请第一笔模具付款。申请付款需提供资料:发票、报价单、《模具设计合同》、《模具图纸》。 5.1.6 审批与付款: 总经理审批模具付款,OK后交由财务部按合同要求付款。 5.1.7 模具编号及模具资产登记管理: 5.1.7.1 DCC对新开的模具进行模具登记和编号,编号要按模具编号规则取号,具有唯一性、 终身性。 5.1.7.2 模具合同签订后,财务须将模具信息维护至《模具信息一览表》,以确保模具信息完 整。 5.1.7.3 模具和镶块编码规则: 详见下页

模具管理办法范本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模具制造、验收、使用、修改、报废过程受控,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出资制造和客户制造在我司使用的注塑模管理。 3管理职责 3.1技术部负责新开发产品的模具申请、报价及确认工作,模具委托加工合 同的签订。 3.2技术部负责新模具的制作进度跟进,试模产品的确认及新模具验收工 作。 3.3技术部负责在使用模具改模方案确认,改模过程跟进及改模后试模件的 确认工作。 3.4注塑车间负责跟踪模具使用状况,模具台帐管理工作。 3.5注塑车间根据整机生产的工艺性提出模具修改意见、负责模具的保管, 参与验收工作。 3.6注塑车间根据生产能力平衡性负责对模具调动、委外加工等工作。 3.7品质部负责产品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参与模具验收工作。 3.8财务部负责模具委托加工合同审查和保存工作。 4工作程序 4.1模具委托加工 4.1.1新产品模具制造由技术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开模申请,报公司总经理 审批;

经理审批; 4.1.3老产品、通用零件的模具,根据模具使用状况、生产需要,由生产部 提出复制模具申请,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4.1.4模具制造过程中的技术跟进(包括试模、改模)由申请开模部门负 责,试模后样件由申请单位负责送品质部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由技术部负责最终样件确认。 4.2 模具验收 4.2.1 模具在制造过程的试模工作由申请开模部门负责跟进并负责试模件的确 认。 4.2.1.1试模件由技术部工程师进行确认。确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试模 件与图纸的符合性、工艺性、产品设计功能、结构缺陷和制件颜色 等。需改模的由技术部提出要求由模具制造厂完成,如需修模的由模 具使用单位提出由模具制造厂完成; 4.2.1.2模具制作完成后由模具制造厂自行安排试模,并将试模件送我司技术 部工程师确认,试模件确认合格后模具制造厂方可将模具调到我司注 塑车间。 4.2.1.3模具到我司注塑车间第一次试模,由技术部工程师全程跟进并对试模 件进行确认; 4.2.1.4 试模件确认合格后,模具已基本到达设计要求,试模件满足使用要求时,由生产部安排新产品配合整机总装计划进行小批量试产。 4.2.2模具验收由技术部组织,验收合格可投入批量生产。 4.2.2.1 模具验收由技术部组织验收,参加验收的单位:品质部、技术部、模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注塑是一种工艺,是基于比如LIGA的微制造技术开发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那么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是什么呢?下面跟一起来看看吧! LIGA工艺就是先生产出一个注塑所需要的模型,也就是俗称的"模子",然后将液态塑料灌注在模具中,最后在分离出来,形成最终所需要的产品。比如一些塑料玩具,产品太多了。 当接到客户的CASE之后,首先,要了解清楚客户的要求(如:产品的外观要求,结构上的要求,或其它的一些特殊要求),与客户进行沟通;接下来,就要开始分析要做的这个产品了,主要是检查产品的拔模及肉厚,对一些柱位及肋位进行防缩水处理(这些很必要,可以减少以后开模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你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 模具设计(以下以Pro/E进行模仁3D设计,再在二维CAD里面完成所有设计为基础)的具体流程如下: 1.对产品进行排位(这将决定模具的大小,在这里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主要的还是靠设计师的经验及公司的要求); 2.对产品加上收缩率(缩水); 3.确定模仁的大小; 4.开始做分模面,这里考的就是真功夫了,不仅3D要用得好,模具结构更是重中之重;

5.分模面做好,就可以把模具分开了,前后模、镶件、斜顶、行位,都可以在这边分好; 6.接下来做的就是流道了,这个关系到公司生产的成本及产品的质量,设计时要慎重; 7.下面就是冷却水路的布置、镙丝的放置及顶针的排列(如果是用EMX设计,那么这里只要做基准点就可以); 8.如果是用CAD设计,一般做完以上工作就可以把它转成平面图,直接放入模胚再在CAD里面设计。 9.模仁图有了,就开始模胚上的设计。首先,以模仁的大小及结构,定出模胚的大小及形式(如大水口、细水口等);然后,用模具外挂调出适用的模胚,装入模仁(注意:图层的控制及颜色的控制,以便在后面出散件图时能更快,更易识别); 10.把水路引到模胚上,还有镙丝,再来画上弹弓、垃圾钉、顶棍孔,在主视图上做这些的同时,要在剖面图上表达出来。当然还有顶针,别忘了这里把唧嘴也给画上。如果是细水口的话就忙了,水口拉针、拉杆、开闭器都要在这里设计好,如果有行位的模具,应先设计好行位; 11.接下来就是撑头、锁模片以及撬模坑; 12.简单一点的模具做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只是说结构图),接下来就开始标数,这也是检查设计正确性的重要一环;

注塑模具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管理规定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JXYM - SC - 03 - 2016 受控状态:发放号:版本号/修改次:2016/0 注塑模具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注塑模具的管理,落实模具管理具体职责,确保模具处于完好正常状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职责 1、注塑车间技术主管(车间主任兼,下同)负责制定新模具制作规范,并向模具厂家进行技术交底、图纸的确认; 2、注塑车间技术主管负责新模具验收及试模; 3、车间主任负责建立并记录模具台帐及模具维护保养记录; 4、设备主机负责上下模具的安装调校; 5、车间主任负责检查、指导上下模具安装安全;检查模具、热流道、冷却系统接线正确性确认。 三、管理内容 1、模具的制作、验收、试模 1.1根据市场或客户订单需要,需制作新模具时,由注塑车间技术主管负责以书面形式向模具厂家告知模具制作技术规范,并确认图纸和最后技术交底工作; 1.2模具制作完成,接到厂家验模、试模通知后,由注塑车间技术主管到模具厂家验收、试模,根据验模实际状况,安排二次或三次验模,直至模具合格,验模过程须填写《模具验收记录》,试模过程需有模具厂家人员的签字确认。 2、模具登记、存放保管 2.1新模具到厂后,由车间主任负责对外观完好性进行验收,并安排吊模,存放到模具存放区,做好标识卡。模具及其配件分类摆放整齐有序,标识醒目清楚。模具外观如在运输过程中磕碰出现瑕疵或损坏,应及时联系模具厂家人员到厂确认。 2.2由车间主任负责建立《模具台帐》、《模具档案》,新模具到厂后,对模具的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等在《模具台帐》中进行登记。将

模具管理制度

模具管理制度 (注塑模具的日常保养和管理) 1.目的 对机械制造的模具制造、更改、验收、使用、调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进行规管理,确保模具满足生产及质量保证的需要,确保生产、销售管理的有效性。 2.适用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权属于、不属于或部分属于公司的所有模具,包括自制模具、所有权归属客户的模具及供应商制作由本公司摊销的模具等。 3.流程要求 3.1责任分工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公司模具相关技术管理类规(对于所属权不属于本公司或者模具权部分属于本公司的模具,技术部门应当积极配合销售部门做好与客户的沟通),以及公司所有模具的归口管理。车间主管指定专人负责车间模具的日常管理,做好《模具台账》的记录,并与技术部门做好模具的衔接工作。3.2模具供应商管理 3.2.1技术部负责更新和维护模具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做好合格供应商的供应记录。 模具加工单位的选择应考评其加工能力(满足质量与交付期限)、加工价格

等的性价比,择优合作,为公司加工模具的合作方至少有三家,且经公司技术部有关人员考察同意备案,以供公司选择和考核,选择的加工单位必须是备案的合作方。 3.2.2技术部出示《模具管理制度》,模具管理部门需严格执行,并定期参照规的形成模具管理记录。 3.2.3技术部门做好《合格供应商评价》记录,并对不合格的供应商及时反映给总经理,决定是否取消该供应商。 3.3模具制作流程图 跟 进 3.3.1模具加工申请 3.3.1.1模具加工申请依据经批准的产品开发计划,模具外发加工相关责任人必须填写模具加工申请单,加工单由产品设计人填写,明确产品名称(或代号)、加工数量、加工价格、模具技术或工艺要求等容,经技术部主管对工艺技术符

工装模具管理

工装模具管理 工装、模具管理与制造程序 1. 目的: 对工装、模具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管理,确保满足生产需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工装、模具整个寿命周期的管理。 3. 职责: 3.1 总工程师负责工装、模具的采购工作,及工装、模具的制造管 理。 3.2 自制的工装、模具,由技术部负责设计。工装、模具主管部门 负责制作。 3.3 生产部是工装、模具主管部门,负责生产工装、模具的维护、 维修、保养、贮存及日常管理工作。 3.3 公司决策层负责工装、模具寿命周期的管理工作的具体领导及 重大问题的处理及决策。 4 工作程序: 4.1 工装、模具的采购: 4.1.1 购置申请: a、新开发工装、模具由技术部工程师提交购置申请,报总经理批 准。 b、复制工装、模具由工装、模具的使用部门或主管部门根据生产 情况及新产品开发提出工装、模具购置申请,报公司决策层批 准后由总工程师负责采购。 4.1.2 工装、模具厂家选定: a、总工程师负责工装、模具制造厂家的选择(具体参照《供方

选择和评价控制程序》执行),由质量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 对工装、模具制造厂家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评定合格 后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工艺装备工程师将该制造厂家列入 《合格工装、模具制造厂家名单》。 b、总工程师从工装、模具制作的技术、质量及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定制造厂家(若顾客提供了经批准的工装、模具制造 厂家名单,则从顾客提供名单中选择),并形成报告,说明 选择的理由,由总经理批准。 4.1.3 购置:审批通过后,由总工程师组织与工装、模具制造厂家商定技术协议及商务合同,以上协议及合同经总经理批准 后,由财务部按合同支付货款。 4.1.4 外购工装、模具的验收:工装模具的验收包括新模具制造及模具大修(换芯、整套换叶片)工装、模具制造厂家制作完 成后,由技术部工艺装备工程师将制作厂家提供的样件,按 图纸、工艺要求送生产现场进行试加工,并跟踪全过程,及 时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待样件加工完毕后,交质量部对工 件进行全面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批,由总工 程师与总经理协商后,提出模具修改方案,由总工程师将模 具检验结果及修改方案传递给模具制造厂家。模具制造厂家 按方案修改模具后,再次送不少于20件的合格样品,由技 术部负责送生产现场再次加工成合格品,由质检部对照修改 方案验证。其一,新模具送客户验证;其二,重制模具,本 公司验证。 4.1.5 试生产及交付: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第一步: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品的几何形状。 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所用塑料名称、缩水及颜色。 5、制品的表面要求。 第二步: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内间距)、容模量、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动模托板移动行程。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 第三部: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 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侧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依据以下因素进行确定: 1、制品的生产批量(月批量或年批量)。 2、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 3、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剂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4、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5、制品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 6、制品精度。 7、制品颜色。 8、经济效益(每套模的生产值)。 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以及型腔位置的布局。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型芯的设计以及热流道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由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最完美的设计。 第四步: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在一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一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 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 2、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3,、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先复机构。 4、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5、利于制品的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6、便于金属嵌件。 在设计侧向分型机构时,应确保其安全可靠,尽量避免与定出机构发生干扰,否则在模具上应设置先复机构。 第五步: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以上内容全部确定之后,便根据所定内容设计模架。在设计模架时,尽可能地选用便准模架,确定出标准模架的形式、规格及A、B板厚度。标准件包括通用标准件及模具专用标准件两大类。通用标准件如紧固件等。模具专用标准件如定位圈、浇口套、推杆、推管、导柱、导套、模具专用弹簧、冷却及加热元件、二次分型机构及精密定位用标准组件等。 需要强调的是,设计模具时,尽可能地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因为标准件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商品化,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对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是极其有利的。 买家尺寸确定之后,对模具有关零件要进行必要的强度和刚性计算,以校核所选模架是否适当,尤其是对大型模具,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六步: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模具部管理规定

模具車間模具工(项目组)工资管理规定 为调动模具工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特制定如下规定 1工资组成 1.1模具工工资组成为: 基本工资+项目费+项目绩效奖 1.2 工资分配比例 为使工资分配符合奖勤罚懒的原则,本次工资分配比例标准为: 基本工资:项目费:绩效奖=5:3:2 本分配参考标准为:每组1技师+1普师+1学徒的方式。 2 基本工资 2.1 基本工资按25.5天,每天8小时计算。 2.2 基本工资每月发放一次,发在各自工资卡中。 2.3基本工资的组成 岗位技能工资 基本工资岗位绩效工资 工龄工资 岗位技能:公司认可的任职资格要求的不同岗位所需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 岗位绩效:不同岗位人员在各自岗位的工作业绩与工作效率的综合体现。 工龄:指员工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 2.4 2.5

2.6 岗位绩效工资考核 由于实行项目制因此模具工的考核以组为单位考核,岗位绩效设定四个考核指标,四个指标的分值总和为100,考核基准为85分。 3 模具组分组 3.1公司拟定可以担当组长的人员名单。(名单上人员可以放弃组长职务) 3.2组长自己组织本组组员,组长与组员协商基本工资,并报模具車間备案。公司推荐的组织形式是:组长+普师+(学徒),或组长+技师+(学徒)。 4项目费 4.1 公司为每一套模具检具的开发设定一定的项目费,项目费视模具难度和模具工工作量而定。 4.2 每个项目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发至模具组,项目任务书中明确规定首次试模日期、首次试模基本要求、项目费。 4.3项目费的考核 4.3.1项目费设定四个考核指标,四个指标的分值总和为100,考核基准为90分。

模具车间管理制度

冲压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目的:规员工在车间的行为,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实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提高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达到安全、文明、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 围:适用于冲压车间 管理容: 一、人员管理 1. 进入生产区域需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帽,女员工需将头发完全遮盖在工作帽,男 员工后脑勺和耳边最多不超过2cm 头发露在外面。 2. 进出车间需随手关门,不同环境区域人员着装应按要求更换。 3. 对新员工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试用合格或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 作。 二、工艺管理 1. 严格贯彻执行《冲压工序操作规程》。 2. 生产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现场主管、质管员随时监督工艺纪律的执行 情况。 3. 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生产,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 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4. 对原材料、零配件进入车间后要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让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 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5.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 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6. 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首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生

7. 在用工装应保持完好 8. 车间应建立工装台帐,按规定办理领出、维修、报废手续,做好各项记录。 9. 合理使用设备、量具、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三、定置管理 1. 各机台区域物品按示意图定置摆放、工件按区域分类放置。 2. 及时运转、勤检查、勤转序、勤清理、不拖不积,稳拿轻放,保证产品、工件、容 器等完好,合理使用工位器具。 3. 做到单物相符,流转卡、传递记录与工件数量相符,手续齐全。 4. 加强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5. 公共通道不得摆放任何物品,不得阻碍通道的畅通。 6.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保持清洁卫生,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四、设备管理 1. 车间设备指定责任人管理。 2. 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 ,坚持日维护、周清洁、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 的紧固装置、润滑油路畅通并按润滑要求注油,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每周清洁大扫除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洁,保证设备的本色。每月按照设备保养要求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 4. 设备台帐卡片、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5. 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一般事故1 天,重大事故1小时报设备科或主管领导。 6. 坚持八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 “四会”“五项纪 律”。 三好即: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模具管理制度

模具管理制度 1.1目的和范围 1.1.1目的 为加强本单位模具管理,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确保产品质量,减少模具制造费用,特制定此制度。 1.1.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各生产班组(段)对模具的使用与管理。 1.2、职责 1.2.1技术组负责模具的设计并提供模具的图样及技术要求; 1.2.2各生产班组(段)负责模具的管理、使用及维护保养; 1.2.3车工班负责模具的维修(改制)工作。 1.3要求 1.3.1模具的制作 各生产班组(段)长,根据模具的完好状态、数量将需要制作的模具提前报产前计划员,计划员核实后,将需要制作的模具计划及图样一同报生产计划部委托加工; 1.3.2模具的验收 1.3. 2.1低值易耗品管理员将委托加工回厂的模具进行签字接收并及时登记台账; 1.3. 2.2低值易耗品管理员负责通知计划员、技术员、检验员、各生产班组(段)长模具已加工回厂; 1.3. 2.3技术员与检验员负责模具的验收工作,合格后通知低值易耗品管理员; 1.3. 2.4低值易耗品管理员将合格的模具交于各生产班组(段),各生产班组(段)负责做好标记,分类摆放并及时登记台账,要求各生产班组(段)台账与低值易耗品管理员台账相符; 1.3.3模具的使用 1.3.3.1各生产班组(段)定期对标记的清晰程度进行检查,发现标记不清的及时处理,避免用错模具;

1.3.3.2使用模具时各生产班组(段)按工艺要求校对所使用模具的正确性,经过产前计划及技术员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对检验合格的模具并进行标识; 1.3.3.3生产班组(段)长、代班长、检验员要对首件产品进行检测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合; 1.3.3.4对不合格的或待修的模具,必须与合格的模具相隔离,并有明显的标志,防止误用; 1.3.3.5模具使用应遵循文明生产的要求,确保模具处于完好状态,切忌磕碰、野蛮作业。 1.3.4模具的维修 1.3.4.1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造成不能正常工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反馈班组(段)长,并由班组(段)长填写《模具维修记录单》经技术人员确认后,由维修班负责按图纸进行维修; 1.3.4.2因产品工艺变更或磨损较为严重需修改尺寸的模具,由技术组提供修改要求,维修班负责修改; 1.3.4.3修改如φ222挤压头更改为φ218挤压头、修理后的模具,由维修人员通知技术人员,检验员进行验收,经检验合格后,维修人员、技术员、检验员在《模具维修记录单》上签名,由维修班转交生产班组(段),并通知生产班组(段)长、低值易耗品管理员及时改更标识,登记台账; 1.3.5模具的报废 对检验不合格并无修复价值的模具,需经技术组认定后方可报废,并由生产班组(段)长通知低值易耗品管理员及时消除台账; 1.3.6模具保养 1.3.6.1各班组(段)对卸下的模具需清理后定置摆放,编号、标识; 1.3.6.2经常对模具清理油垢、铜屑、氧化皮、刷防锈油; 1.3.6.3严禁模具磕碰,野蛮操作; 1.4、记录 1.4.1铜加工厂低值易耗品管理台账 1.4.2熔铜段模具管理台账 1.4.3热挤段模具管理台账

模具管理规定

模具管理规定 1.0目的 为了使模具纳入正常管理,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并对模具做到预防性和预知性维护,以提高模具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2.0适用范围 正常生产中所有模具的控制与管理。 3.0职责 3.1经营企划部部负责模具采购。 3.2管理部负责模具相关备件的采购。 3.3生产技术部负责模具的验收和在库管理。 3.4生产制造部负责模具的使用及现场管理。 3.4资材部负责模具相关备件的在库管理。 4.0具体规定 4.1模具验收 4.1.1模具进厂后,由经营管理业务负责人以通知单形式及时通知生产制造部、生产技术部、品质部和资材部共同对模具进行验收。 确认内容如下: 1)模具外观有无名牌标识,是否存在破损部位; 2)模具是否附带附属装置; 3)模具成型部位状态是否良好,有无锈痕; 4)模具顶出孔和定位环是否良好,有无锈痕; 5)模具有无吊装环,吊装孔是否合理; 6)模具冷却水有无水路图,模具上是否有标识; 7)模具有无履历或现况文件、整体组装图和部位图; 8)模具备件规格数量是否和记载一致; 9)是否有模具注塑条件表、样品及其它资料; 10)其它破损的部位也应记录。 4.1.2验收结束后如无问题,经营企划部将模具转交给生产技术造部,并做好移交记录。

4.1.3生产技术部负责填写《模具验收记录》。 4.1.4经营企划部相关人员会同模具管理人员和备件管理人员现场确认备件的状态和数量,模具备件当天入模具备件库,备件管理人员填写《模具备件清单》。 4.1.5模具相关的图纸和技术资料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管理。 4.1.6交接完毕后,生产技术部由模具管理人员将模具存放在指定模具存放区内并进行统一管理。 4.1.7由模具管理人员负责对模具编号,登记在模具台帐中,并建立模具履历。如顾客提供模具采用顾客原模具编号。 4.2模具在库 4.2.1模具管理人员负责规定:“模具存放区”和“模具修理区”,模具维护人员在所有在库模具下方放置木垫,保证模具平衡。 4.2.2模具管理人员制作“模具动态现况板”确保模具具有状态标识,模具管理人员随时变更模具动态现况板,确保与现实保持一致。 4.2.3模具维护人员每日对模具区环境和模具状态进行点检,并填写《模具日点检表》,模具管理人员每日对检查结果进行确认。 4.2.4生产制造部根据经营企划部要求,安排试模时间,并向相关部门发放《试模通知单》,明确试模要求、做好准备工作。生产制造部、生产技术部、品质部和经营企划部共同进行试模确认,生产技术部填写《试模记录》,相关部门会签。 4.3模具维护管理 4.3.1模具管理人员在每年年初制定《模具年度维护保养计划》。模具维护人员根据计划,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维护并填写《模具维护保养记录》。 4.3.2定期维护保养时间规定 4.3.2.1区分: 1400T以上注塑机使用的模具每生产2万模保养一次;1400T以下注塑机使用的模具每生产1万模保养一次。 4.3.2.2每3个月对模具进行保养一次。保养项目、内容如下: 1)前、后模分型面残留树脂和油垢等赃物清理、擦拭干净。 2)检查弹簧、顶针和滑块等部位有无拉伤、卡死和断裂现象。 3)检查水路是否堵塞,并对其进行清理维护。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XXXXX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x-2014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共2页第1页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模具管理。 2目的 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3职责 班长负责实施和检查并做好记录,设备主管每月定期检查。 4模具保养内容 4.1 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4.1.1 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清理干净;检查注模油路,吹模水路是否有异物,是否堵塞不通。 4.1.2 检查模具热流道的配合,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4.1.3检查并紧固所有螺栓和螺母。 4.1.4 模具装上注吹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30分钟,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滑块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4.1.5 生产前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芯棒进行擦拭消毒。 4.2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4.2.1 模具使用时,室温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2.2每天目测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滑块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每周定期对其加油保养,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目测检查芯棒是否有损伤,如有,应立即停机更换芯棒。 4.2.3每次合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xxxxxxxxx公司20xx发布 20xx实施

Q/xxx-2014 共2页第2页 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应使用压缩空气吹。 4.2.4 检查模具分型面有无胶丝、胶片、异物,并检查注模油路与吹模水路,是否有漏油漏水现象。 4.3 停机后模具的保养 4.3.1完成生产订单需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表面喷上食品级润滑油。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 4.3.2 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食品级润滑油放入吹模水道口,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水道有一层保护油层。 4.3.3停机后须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并检查模面、镶块是否漏水。 4.4 闲置模具每季度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4.4.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4.4.2保养后放回原位。 4.5 模具的存放 设专人管理,并建立模具档案。存放模具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同时应注意防腐蚀,防尘等。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模具管理办法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模具管理作业,以利生产作业顺畅,确保产品品质,特制定本办 法。 1.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有关模具开模、保管、维修、废弃等作业,悉依本办法实施。1.3.权责单位 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管理规定 2.1.开模管理规定 2.1.1.开模时机 1)新产品开发时。 2)产品订单增加,模具产能不足时。 3)旧模具寿命期满,维修后仍无法正常使用时。 4)其他原因必须增加新模具时。 2.1.2.开模申请单位 1)新产品开发时,由开发部申请开模。 2)其他状况,由使用单位申请开模。 2.1. 3.开模申请流程 1)申请单位提出开模申请书,经总经理核准后,方准予后续作业。

2)开发部提供模具图纸或制品图纸,会生技部检讨后,确定开模方案。 3)模具自制交由模具课执行。 4)模具外购由生技部联络厂商提供开模方案及报价。 5)生技部应将报价、议价结果呈总经理核示。 6)经总经理核示后,生技部与厂商签订开模协议书。 7)协议书应明确规定双方责任,尤其要明确模具材质、表面处理、模具 结构、体积、模穴数、交货日期、验收标准、不合格处理等事项。2.1.4.模具验收 1)生技部负责模具材质、表面处理、结构、体积、模穴数、交货日期等 事项之验收。 2)制造部负责模具结构、作业性之验收。 3)开发部负责验收新产品所用模具之生产制品的尺寸、结构。 4)品管部负责制品结构、尺寸、外观、装配性能之验收。 5)上述部门验收均合格后方可办理模具入库、付款等作业。 2.2.模具保管规定 2.2.1.生技部职责 1)依《财产管理办法》建立财产保管卡、模具账册。 2)建立模具仓库,规范模具进出、储存制度。 2.2.2.制造部职责 1)依生产计划向模具仓库领用模具。 2)确保模具使用过程中之安全。 3)负责将生产完工之模具入库。

模具管理规定

模具管理规定 模具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模具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加快新老产品的模具开发速度,使模具更好的为生产服务,特制定本模具管理制度。 第二条使用范围 (一)本制度所规定公司生产活动有关的一切模具。 (二)本制度规定了模具生产计划的下达、外协户的确定方式、模 具合同的审核与签订、模具费的审核和拨付、发票的审核与报销、模 具的验收与入库、档案管理与模具维护保养等内容。 第二章模具计划的下达与模具的开发 第三条新产品模具的开发 (一)公司内部开发的模具,由设计人员附带二张《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和盖好试制章的两张图纸转模具部,由模具部下达模具开 发计划至有关分厂,填写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并在 48 小时内回复 模具部门,一张返回设计人员,另一张由模具部自行存档以便查询备 用。 (二)相关分厂按模具开发计划进行模具的开发和制造,并严格按签署时间完成。如接受模具开发计划时认为该模具无开发能力或是不 能按要求完成时,应写出书面申请回复模具部,并与模具部共同确定 模具开发事宜,由模具部负责签订开发合同。

模具管理规定 (三)需要外部开发的锌合金压铸模具、铝合金压铸模具、注塑模具、冲压类模具,由设计人员携带两份盖有红章的图纸及填写好的模 具开发信息表交模具部,由模具部负责联系供应商,并提供不少于三 家报价,有模具小组确定开发户,特殊情况有系统负责人特批。如现 有的合格供应商无能力满足公司产品的开发要求,模具投放小组可寻 求其他社会资源进行模具的开发。 (四)铝型材挤出模具的开发,由设计人员直接转采购部,由采购部负责开发、采购事宜。 (五)其他类模具的开发,因资源较少,可适当放宽要求。 (六)开发完毕的新品模具正常生产后,在制件供应时采购部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进行调户生产:a、确实因该供应商不能满足公司产量要 求时可新增加供应商,但配额应倾向满足原供应商;b、确实因该供应 商不能满足公司质量要求时可调户生产;c、当有供应商同意在原采购 价格基础上降价 3%以上供货时可调户生产。 该款由模具部与开发部共同监督执行。 第四条老产品备用模具的开发 (一)当需要开发备用模具时,需求单位需填写《备用模具开发申请单》,由模具部下达开模计划,并确定模具费由谁承担。 (二)外加工户使用的第一套模具由公司提供,当达到模具使用寿命,需开发备用模具时,由外加工户自行开发,其开发费用由外加 工户自行承担,公司不再承担模具开发费用。

新项目模具管理流程

新项目模具管理流程(草案) 文件性质:内部文件 版本:第一次版 目的:规范新项目模具管理;规范新项目模具工程师的工作; 第一阶段:项目前期 1.1 项目前期:从公司收到客户项目询价资料组建项目组进行零件报价,到公司收到客户的产品定点通知。 1.2 项目前期模具工程师的主要工作: ●根据项目组提供的零件图片、数模、外形尺寸、初始工艺假设、量纲等输入 条件对模具进行合理的估价。支持项目组的产品报价工作。 ●参与前期项目组的有关会议。 ●积极参与对零件、初始工艺假设等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二阶段:产品设计或产品局部结构调整 2.1 在公司拿到产品定点后,一般有三种情况:产品设计、产品局部结构调整、产品不能做任何改动。 2.2 产品设计是指公司产品定点后,公司独立或参与产品的结构设计。模具工程师的工作主要是配合设计人员,对产品的局部结构进行优化,降低模具设计制造的难度和出现成型缺陷的风险;参与公司内部的产品设计评审。这期间在项目组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让潜在模具供应商参与。 2.3 产品局部结构调整是指公司在拿到产品定点后,项目组对产品数模进行分析,在客户允许的前提下,优化局部结构,这一工作在模具供应商确定前后均可进行,视项目节点而定。模具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联合模具供应商对影响模具设计制造和存在成型风险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更改方案。对可能存在风险而客户不于更改的结构应形成正式或非正式的书面文件,模具工程师保存。2.4 有的项目,客户不允许对结构做任何改动。模具工程师应该邮件或书面告知模具供应商认真分析产品,不得对产品做哪怕最细微的改动(比如孔的出模方

向)。 第三阶段:模具供应商定点 3.1 从项目组下发《工装/模具制造申请单》,到项目组向模具供应商下发工装/模具定点通知或执行类似程序。这一阶段是模具供应商定点阶段。 3.2 模具工程师收到《工装/模具制造申请单》后,向工装/模具台帐保管员申请工装/模具编号,台帐保管员在工装/模具台帐上录入必要的信息。 3.3 模具工程师根据《工装/模具制造申请单》的要求、工装/模具编号、《注塑模具标准化技术文件》等相关文件及要求编制《注塑模具技术规格》或《热压模具技术规格》,其它种类模具应该编制类似文件。以确保不同模具供应商报价基于相对一致的平台。 3.4 模具工程师完成《注塑模具技术规格》、《热压模具技术规格》的编制后,提交给项目经理审核后作为模具供应商报价的依据之一,和数模等其它资料一起由采购工程师统一下发给合格模具供应商。 3.5 对于重点模具、模具工程师认为有难度的模具、个别模具上关键的结构。模具工程师在取的项目经理认可后,应该要求模具供应商提供《初始模具/结构方案》,和报价一起反馈。可作为模具定点的依据之一。 3.6 模具工程师在这一阶段,根据《工装/模具制造申请单》的要求、工装/模具编号、《注塑模具标准化技术文件》、《热压模具标准化技术文件》等相关文件及要求编制《新项目模具采购技术协议》。 3.7 模具工程师必须及时和项目组沟通,掌握最新的项目进展和有用信息。 第四阶段:模具设计及评审 4.1 模具定点后,模具工程师完成《新项目模具采购技术协议》,并在模具组进行评审,部门领导签字后提交项目组,作为模具采购合同的附件。 4.2 在合同签署前,模具供应商可根据《新项目模具采购技术协议》、《注塑模具技术规格》和《热压模具技术规格》、《注塑机规格表》、项目组下发的最终产品数模进行模具设计。 4.3 模具供应商完成或基本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后,模具工程师必须组织至少3个模具技术员对模具数模进行结构设计评审。原则上模具供应商应该参与在东风伟世通(十堰)公司工程部进行的模具结构设计评审。由模具工程师进行记录,

分析塑胶模具开发的进度管理

分析塑胶模具开发的进度管理 发表时间:2018-08-13T17:25:16.9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作者:王灿辉吴福钦 [导读] 摘要:在塑胶模具的开发过程中,其进度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而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根据进度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为其提出了几点较为合理且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解决的措施,从而逐渐的提高控制塑胶模具开发中进度管理的精度。 (东莞汇美模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523850) 摘要:在塑胶模具的开发过程中,其进度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而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根据进度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为其提出了几点较为合理且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解决的措施,从而逐渐的提高控制塑胶模具开发中进度管理的精度。 关键词:塑胶模具开发;进度管理;分析 引言 针对模具开发工作中ODM作业模式下的进度管理工作,目前主要通过了解模具生产厂商客户订单的特点并利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为符合该种订单特点的模具开发进度管理模式,从而尽可能的满足客户订单中模具开发的各种需求,这也是本文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模具开发进度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问题,为其提供了几点较为合理且效率较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1模具开发进度管理现状 1.1模具开发缺乏有效的与产品设计沟通的方法和数据管理平台 (1)资源的共享和传输存在困难,缺乏标准和规范;在模具的开发过程中,生产厂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途径只有电子邮件一种方式,导致客户的需求和问题不能及时的传达,对模具开发的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模具开发工作变更过程复杂又缺少与客户之间的随时的沟通;不具备档案管理平台,导致协同作业、同步工程难以实现。 (2)档案管理方面:档案管理主要依赖人力来实现,人为的信息管理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在模具的开发工作出现一定的变更时,变更的信息通过文字的方式难以高效快速的传达到生产一线,并且复杂的过程也提高了失误的概率,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隐患。 1.2模具订单的特殊性及多种影响因素 (1)在模具开发的旺季,模具的订单数量极多导致同时进行的生产制造的模具达到上百件,这一过程也就大大的提升了生产工作工序的数量;工件生产制造的工段难以统一,导致零件生产的进度难以掌握,这也就造成了模具开发工作中进度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2)在模具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且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模具开发过程中设计要求和生产计划的变更,主要是因为客户的ECN要求,这也就造成了模具的生产管理计划不断的做出改变。 (3)在模具的开发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多种多样,且不同模具在材料数量上的需求也不同,造成了模具生产厂商的材料采购和存储工作困难。并且在刀具这类生产耗材的管理方面存在短板,随机的手工作业方式在领刀以及换刀所需要浪费很多时间。 2模具开发进度管理的问题分析 在模具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进度管理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模具完成生产的时间加以控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订单。进度管理工作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客户订单的完成时间,以及客户对模具生产企业的印象。在模具的开发过程中,对其工作的进度进行较为明确的计划,但是有限的资源和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对其影响较为严重,因此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的开发过程和开发的计划对资源分配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实现对模具开发进度的控制和管理。 在大批量的模具开发生产工作开始前,应该结合客户对进度的需求编制较为合理的进度计划,并充分的结合工期与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为关键的计划编制和执行的路线。 结合客户对模具开发的需求以及模具订单的特殊性,总结了上述模具生产厂商目前使用的开发流程中的问题并与原有的流程进行了对比,我们发现在模具开发的进度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模具生产厂商的数据库平台与模具开发工作上游和下游企业或者人员的信息传输的效率不高且难以及时的传达,这造成了进度管理工作的难度提升。在模具开发的OEM作业模式下,单一的电子邮件传输导致信息的传输效率极低且时效性不足。(如图2-2所示) 图2-2 OEM作业模式下的信息流 在目前所执行的OEM作业模式中,更加注重点与点之间信息的交流,甚至需要一点和多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输。因此,就需要结合OEM 模具订单的特点创建模具生产厂商的系统(流程+表单),并结合生产厂商在模具开发段实际的工作情况,建立专门的数据交流和传输的平台,从而为生产厂商与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提供更为便利且高效的通道。 3模具开发进度管理的解决方案 3.1开发段并行工程的应用 在对模具进行初步开发的过程中,结合ODM工作模式下模具订单的特点以及目前所具备的设计软体的特点,对并行工程加以应用(如图 3-1)从而实现对原有拆模流程的改善。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在原有拆模方式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同步工程应用到组装图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