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浙江精神

谈浙江精神
谈浙江精神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材料: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谈浙江精神

陈华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陆地面积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千百年来,浙江人秉承“务实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品质,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这其间,靠的是什么力量呢

不是别的,正是浙江精神。它鼓舞着代代浙江人与时俱进,拼打出新时代浙江创先创优的奇迹。

那么,什么是浙江精神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什么具体

表现呢

对于浙江精神,我们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浙江精神的内涵所在,也是浙江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

第一句话:爱国忧民,是浙江精神最真实的历史积淀。

如果我们用时空扫描仪在浙江大地搜寻的话,就会发现无数爱国志士的身影,他们或用诗歌、或用小说、或用哲学、或用教育等,传播自己的爱国热情,唤起民众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品质。南宋诗人陆游在即将离世之际,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嘱托,表达了自己期望朝廷收复北方失地的真挚情感。清代文学家龚自珍为了呼唤神州大地焕发生气,挥毫写下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豪壮佳句,深深寄托了自己追求思想解放的深厚情怀。伟大思想家鲁迅先生为了激发国民的抗争意识,毅然弃医从文,用笔作武器,与反动封建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把浙江人的爱国情怀发挥到了极致。此外,朱自清、茅盾、陶行知、马寅初、蔡元培等众多浙江贤士,都表现出了最鼓舞民心的爱国忧民精神,他们不仅是浙江历史文化的骄傲,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骄傲。

第二句话:求真务实,是浙江精神干在实处的现实标志。

在改革开放的旅程中,浙江人从未停止过实干的步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温州人,把经商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地,被大家称为“东方犹太人”。本世纪的最初二十年,浙江人实现了“无中生有”的巨大变化:桐乡不出羊毛,却有着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余姚不产塑料,却有着国内最大的塑料市场;海宁不产皮革,却有着中国最大的皮革市场;就连既不靠海,又非交通枢纽的义乌,却成为经销170多万种商品的全球最大日用品批发市场……这一个个壮举,凭借的是浙江人真抓实干的敢为天下先精神。正是这一精神,让浙江连续3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这一点,浙江人做到了。求真务实,干在实处,在浙江精神中得到了最精辟的阐释。

第三句话:开拓创新,是浙江精神引领未来的时代号角。

最近几年,“五水共治”、“杭州G20峰会”、“乌镇互联网大会”等成了网络、电视媒体的浙江代名词。在过去骄人的成绩面前,浙江人既没有沾沾自喜,也没有停滞不前,而是高举改革创新大旗,以坚定的姿态勇立时代潮头。这就是敢于面向未来的浙江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浙江人将打造更多的经济增长亮点,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不久的将来,浙江必定同北上广深一样,一跃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我们作为浙江学子,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一定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为浙江更加兴旺发达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

贡献!

读《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有感

读《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有感 浙江,一个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地方,她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优秀的区域文化和独特的精神品格。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浙江人民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浙江精神包含万千,底蕴深厚,其发展道路也是漫长曲折的,并非一蹴而就,同时她也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非千千万万人的智慧不可得。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从浙江精神的内涵及特征出发,通过分析浙江地域环境、浙江文化传统、浙江人的品格、浙江经济发展、浙江政治建设、浙江文化繁荣、浙江社会和谐、浙江生态文明等元素与浙江精神的关系,辅以丰富的实际案例,充分论证了传承和践行浙江精神的重要性。“浙江精神充满着地域文化个性与特色,彰显着特有的价值取向与内在风貌,具有悠久的历史根基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经历不够丰富的情况下是无法系统地阐述浙江精神的。“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土地资源是为短缺,再加上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台风肆虐、灾难频发的自然条件,因此,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浙江人的生活条件实属艰难。因此,浙江人为了生存而做出种种努力,修塘筑坝,疏浚河道,变沧海为桑田,形成精耕细作的农耕形式,同时也形成了不畏艰险,开拓创新,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再者,艰难的自然环境使浙江人明白,物质需求比空泛的意识形态更加紧迫,于是求真务实的精神追求深深烙印在浙江人的头脑中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他们明白,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运用自己的智慧,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劳动,才可以获取美好的生活。同时,多山临海,河流纵横的地域环境也让浙江人比其他各地的人们先一步有了商业发展的头脑和机会。由于田地稀少贫瘠,农业发展不利顺,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发展不利,浙江人本着务实思想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商业发展上来。同时,浙江精神也在不断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靠近。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创新创业”的浙江精神的核心,“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最鲜明的标识,“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浙江精神的价值追求。浙江多山临水的特点使得本地人民无法通过农业发家致富,从而使他们要冲破地域束缚,离开祖居之地,冲破重农抑商的传统,造就了浙江人求真务实、敢于冒险的精神品质。 从“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到“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再到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以及“务实、守信、充血、向善”的当代人共同价值观,我们一直十分重视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浙江精神从开始2000年提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十六字到后来2005年的“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十二个字的改变,本身就体现了浙江精神的进步和创新。浙江精神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其丰富的内涵结构,其中,求真务实是其科学理性层面,诚信和谐是其伦理价值层面,开放图强是其时实践意志层面,三者构成了内在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 浙江的政治建设在近代的表现较为突出,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浙江精神推进着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进步潮流不断发展。辛亥革命中浙江革命势力乘势而起;新文化运动中以鲁迅为代表的浙江籍学者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浙江人民听从党的领导,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重要贡献。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浙江地区按照中共中央部署,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逐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及科学

赴浙江考察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赴浙江考察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赴浙江考察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内容摘要】 一、思想有多远,发展就能走多远,东阳市坚持看准就大干、先干不争论,谋划和推动一件事情,不看上面讲了没有,也不看别人做过没有,只看实践中需不需要做, 二、大量实践表明,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产业能力的强弱,放眼浙江七地,都把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在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了跨越崛起,走在浙江七地,各级都把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人力资本和宝贵财富,作为加快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打造出一支特别有激情、特别能创业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最近,根据县委办公室安排,我们赴浙江省嘉善县、奉化市、天台县、台州市椒江区、乐清市、东阳市、安吉县七地,重点学习产业结构调整、大项目建设、园区开发、企业培植以及解放思想、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所到之处,大都位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群,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先后驱车2800余公里,通过现场参观、听取介绍、座

谈交流,倍受震撼、深受启发,对比反思之下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和思考,供领导同志参阅。 一、思想有多远,发展就能走多远踏入浙江七地,最先感受和感受最深的是观念的碰撞、精神的洗礼、思想的盛宴,他们正是以思想解放来“撬动”科学发展,凭着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胆识、“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境界和“做就做最好、争就争第一”的气魄,催生出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东阳市坚持看准就大干、先干不争论,谋划和推动一件事情,不看上面讲了没有,也不看别人做过没有,只看实践中需不需要做。比如,为发展传统木雕工艺,将已开发建成的世贸城整体转型升级为“中国东阳木雕城”,打造中国最大的木制工艺品集散地和木雕红木家具集散地,并积极争创4a级旅游景区,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的充分肯定,去年销售额达到30、8亿元,今年销售额将突破60亿元。在10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现场交易额为 3、7亿元,订单量为 9、8亿元,意向订单量近20亿元。另外,东阳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在建设之初也曾遇到各种非议,但他们打破常规、敢想敢干,凭着一种争创第一、敢为人先和干就干成全国一流、干就干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行业到全面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家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区,是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誉为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浙江精神与浙江人,高考作文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浙江精神与浙江人 生命是一种缘分。正是这种缘分决定了我出生在浙江。 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18年了。 一路走来,跌跌撞撞。 小时候喜欢到处乱逛,乱玩,所以造就了这样的性格吧。个人有点技术至上主义,对于一项技术,始终是追求的,甚至过度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杭州在10几年前科技水平就遥遥领先其他区域了,仅次于北上广呢。 当我回所谓的老家,才发现杭州这么发达。而现在,我的审美导致我不想去其他地方,可能的话,去北上广看看。还有机会,去日本玩一趟吧。 毕竟,我们浙江都是沿海城市,亚文化多元化。小时候去电玩厅玩玩类似于太鼓达人的街机,那时候好像只FC了《夏天的风》,周杰伦作的曲子,后来在节奏大师玩到差点泪目。 初中后就没去玩街机了,不知道大学后是否还能接触街机。总之我还想玩玩那些没玩过的街机。 我遇到的人多了,自然很清楚我们浙江人,以及我们的精神。虽然有极个别不友善的,但大体上我们都很热情好客的。而且来这边打工的人也非常多,所以浙江也并不必北上广差。杭州主城区的喧闹,我耳濡目染了18年。乡村的孩子们很难体会到这种车水马龙的景象吧。03年家里就有电脑了,那时的128MB DDR1内存还记忆犹新,没有网络的我,把GBA模拟器拷贝到电脑上,几十个游戏吧。依稀记得有魂

斗罗、口袋妖怪、模拟人生、电梯大战。后来在书店慢慢开始接触编程的书籍,于是就不玩这类游戏了。 当你玩完一款游戏或是看完一个作品时,你有没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是啊,入戏太深,这是日本ACG圈带来的影响,我很庆幸我没有过早的接触它。(要是那张CD上有《秋之回忆》等Galgame及AVG游戏,那我一定又会受其影响吧。。 游戏比小说更加真实,我看小说都会入戏,游戏就更会这样了。 玩完游戏的怅然若失感太压抑了,也就只有音游例外吧。玩游戏时想想其他孩子,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根本接触不到这些只能在城里看到东西,他们只有读书,一直读书。少打音游多读书这个梗不是虚的,过度沉溺游戏带来的后果便是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们这边人深有体会。救救垮掉的这一代00后,说的就是我们城里人吧。 当然,自制力高的人大有人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级的游戏能走多远?本文也写给2035年的他,请他来告诉我,那时的游戏业界如何。 我自己确实沉溺过游戏,也像周围人一样,当你心态转变,才发现生活的美好,来做“现充”吧。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

如何评价浙江精神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林顿 3140100803 摘要: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社会的三大基础,但是在大多的研究资料中,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其为社会的一般精神享受上,对其存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却是知之 甚少。浙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代表,其内在的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在其间 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本文试图从文化与精神角度阐释浙江经济发展的过程 原因。 关键词:文化经济浙江经济浙江精神 2010年3月28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沃尔沃,100%控股。震动了整个汽车行业。一个浙江的民营企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汽车的隐隐崛起之势。而这,仅仅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浙江经济更是抓住机遇一举 成为中国GDP第四大省。其中民营经济的发展令国人瞩目。出了上述的吉利集团。万向,广夏,哇哈哈,海亮,恒怡等集团在11年年销售收入都超过500亿。而去年吉利更是以强劲姿态挤进世界五百强。 其实浙江经济腾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浙江人求真务实的精神,他们实实在在、求真务实。我们知道浙江经济发展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市场导向特别强,市场导向性 使我们不难理解浙江区域分工是如此的细致。不得不提世界闻名的义务小商品城。这 个号称可以找到世界70%以上小商品的批发城如今已发展为国际性商品交换市场。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今世界上一半,欧洲市场的40%,美国市场的70%的圣诞礼物都来自义务。 再从整体上看一下浙江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就开始了急速腾飞,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定后更是飞速发展。1992-2000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4.7%,比前一阶段年均增长率还高出2.5个百分。此时,浙江经济还正处于以效益 为先的状况。等到进入新世纪,2001-2007年,浙江全省GDP年均增长13.4%,各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0.6%至14.7%的幅度内,成为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波动最小 的时期。到2007年,人均GDP已经达到4920美元,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5000美元的平均水平。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

学号:3160103386 姓名:申屠玲倩序号:112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 所谓人的品格,通常是指人后天养成的,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世所表现出来的固有个性。浙江人民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理性品格,是浙江人的品格的固有个性。由于艰苦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塑造,浙江人为了生存,从不好高骛远、凌空蹈虚,而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浙江人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传统,不仅体现在浙江先民的生产实践中,而且集中体现在浙江学人的学术思想和实践中。从东汉的王充到南宋的浙东学派,从明代的阳明心学到明清之际黄宗羲的经史之学,乃至近代的龚自珍、章太炎、鲁迅等,他们都对现实社会有着强烈的关怀意识,奉行知行合一、与时俱进,主张修实政、行实德、建实功,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求真务实”是浙江学人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这种求真务实的学术传统,源自浙江先民的生产实践和理性思维,深深影响了后世浙江人。 浙江的崇商传统就是浙江人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现实理性选择。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向来有轻视商业、鄙视商人的顽固传统。但浙江地区却自古就有较浓厚的商业氛围,浙江人有较强烈的商品意识,因为商业为末的儒家说教并不能帮助浙江人民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土地不足、资源匮乏、台风和洪涝灾害肆虐等劣势自然条件迫使一批批浙江人不得不背离“以土地为生”的习惯,转而通过商业活动和市场交换来获取基本的生活资料。如果离开了商业活动,浙江人就吃不饱饭,就要饿肚子,这是最现实的道理。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浙江出现了提倡事功之学的永嘉学派,出现了提倡“工商皆本”的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为工商正名,主张发展商品经济,重视功利。 这种求真务实的思想传统又进一步强化了浙江人的务实精神,在浙江人的眼里,行业本身无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在浙江人的眼里,皮肉之苦不算苦,最苦的是人格之苦。为了赚钱,什么苦都可以吃,他们可以通过“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言万语”去做别人做不成的事情,去做别人做不来的生意。“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就是浙江人的生动写照。这种“务实”精神构成浙江人工作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有些时候,浙江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事业心简直不可想象,令人感叹。 浙江人正是凭着这样一种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少说多做的求真务实精神,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们往往就是某些行业和工种的行家里手。中药店伙计的“一手撮”、布店店员的“一尺准”、肉店师傅的“一刀准”、账房先生的“铁算盘”等,其精良的手艺、业务的内行使得他们在经营管理上有主动权,这正是其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宁波的很多商人是从学徒做起,从易而难,慢慢发展成为大富商。虞洽卿、方液仙、项松茂等人都是从学徒做起而后成功的。“电影大王”邵逸夫很早就熟悉电影制片的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等每一个环节,这也正是他成就事业的基础。 浙商就是这样一批面对现实、脚踏实地,通过实干、苦干、硬干成长起来的浙江人的代表。有人做过统计,大约90%的浙江民营企业精英,均出身贫寒,他们的出身是农民,是苦力,或是裁缝、修鞋匠、打铁匠等小手工业者。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出身打铁匠,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是修鞋匠,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文荣出身农民,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也是农民出身,德力西集团董事长胡成中是裁缝,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原本为汽车修理工,哇哈哈集团董事长曾是打工仔,新光饰品公司董事长周晓光曾经是农民,正大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最初是胡庆余堂的小学徒,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是临时工,万丰奥特集团董事长陈爱莲开过拖拉机,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周成建摆过地摊,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做过木匠。 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精神品格在来自草根的浙商大老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求真务

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总体经济情况分析

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经济分析 2015年浙江省各市GDP总量及增长速度 从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GDP总量及增长速度排序情况可以看出,杭州、宁波、温州优势明显,其中以杭州、宁波为甚。杭州、宁波、温州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城市,存量优势明显,区位优越,开放程度高,融资能力强,创新水平突出,产业分布广,结构竞争力强。而绍兴由于毗邻宁波与杭州,文化竞争力强,产业特色明显,开放程度较高,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发展较快,城市竞争力提升迅速。排位居中的台州、嘉兴、湖州,由于有较好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有一定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大。但在基础设施、创新能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开放程度上均有待加强。舟山、金华、衢州、丽水因受地域限制,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结构竞争能力较弱,人才质量不具优势,科技水平不高,开放程度不够,缺乏规模优势,总体相对落后。省城调队的专家认为,目前我省城市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同时在实现国际化、现代化目标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需要有关方面大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构建经济、社会协调运作体系,依靠中心城市来培育区域经济带和经济区,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使城市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辐射点。 杭州: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杭州经济总量各项指标均列全省之首,但其在利用外资、经济结构调整及人均综合经济效益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在与全国经济强市的比较中,杭州的经济实力并不突出,与发达国家同等城市相比,差距更大。面对国内外竞争压力,杭州要把握发展机会,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潜力,以更开放的姿态,大力推进城市化,争取实现经济增长新的跨越。 宁波:外向经济最活跃及人均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宁波经济发展协调有序,产业基础雄厚,综合效益好,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增势强劲。但其经济腹地狭小,城市的经济规模与杭州还有一定的差距,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居全省第二。 温州:开拓意识最强的城市。温州有着很强的创新和开拓精神,创造了享誉海内外

浙江精神

1、浙江精神 【背景链接】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是省委、省政府所倡导的浙江精神。把浙江精神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核心和灵魂,始终坚持“两手抓”,把弘扬浙江精神贯穿于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等各项思想教育活动之中,在全国率先倡导和推行廉政文化建设。理论教育和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紧紧抓住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的契机,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服务能力,使浙江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大大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在率先推进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成功地激发和培育出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为浙江经济的迅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创造出了全国瞩目的“浙江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过程中,浙江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涌现出了诸多新的亮点,无数创业者的创新实践赋予了浙江精神“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新内涵。可以说,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已经成为浙江拥有的一笔重大的精神财富,成为浙江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的核心“软实力”。 【标准表述】浙江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千百年来,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造就了浙江人民兼有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文化特质,锤炼了浙江人民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生活气度,砥砺了浙江人民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精神品格。 在浙江人民创造自己灿烂文明史的背后,始终跳动着、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他们的力量,正是浙江人民的精神。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从大禹的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钱氏的保境安民、纳土归宋,到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内容范围

1.在浙江文化的演变历程中,浙江文化的成熟是在哪一时期(C) 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 2.下列明清时期的浙商中,以纸张等文化产业和珠宝为主,也从事土特产贩卖的商帮是(B) A.宁波商帮B.龙游商帮C.杭州商帮D.绍兴商帮 3.下列不属于当代浙江和谐社会建设特点的是(D) A.高度重视城乡之间的和谐共进 B.积极推进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 C.努力保持地区及居民之间的和谐共富 D.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4.2010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每年(C)为浙江生态日,这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日。 A.4月12日 B.5月5日 C.6月30日 D.7月15日5.当代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以培育(A)为灵魂。 A.生态文化 B.节能环保经济 C.循环经济 D.生态产业 6.下列不属于新世纪以来浙江文化建设呈现大繁荣现象的是(D)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B.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C.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D.市民文化和精英文化崛起 7.下列关于浙江商人的论述不正确的是(C) A.浙商的本质是民商 B.浙商有极强的抱团意识 C.明清时期宁波商人为代表的浙江商人逐渐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军群体 D.新浙商最初大多来自于进城务工谋生的农村手艺人 8.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中,位于浙江的是(D)。 A.杭州 B.温州 C.海宁 D.宁波 9.(A)年,浙江提前实现总体小康。 A.1999 B. 2000 C.2001 D.2002 10.下列不属于当前浙江社会建设重要成就的是(D)。 A.居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 B.社会事业均衡快速发展 C.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D.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全面确立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问题研究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点击数:更新时间:2011-8-26 录入:何冰]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县域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水平位列全国前茅,已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位次名列全国前茅 (一)县域经济长足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浙江县域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只有98.94亿元、18.31亿元、37.49亿元和5.43亿元;粮食、水果、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为1435.29万吨、13.93万吨、42.27万吨(全省数)和85.93万吨;全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65元;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更少,全年出口总额仅0.52亿美元(全省数)。经过25年的发展,到2003年,浙江县域创造生产总值62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达2462.60亿元、1833.82亿元和3505.42亿元;粮食、水果、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为671.43万吨、419.57万吨、124.97万吨和361.07万吨,除粮食外,分别比1978

谈浙江精神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材料: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谈浙江精神 陈华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陆地面积10.43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千百年来,浙江人秉承“务实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品质,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这其间,靠的是什么力量呢? 不是别的,正是浙江精神。它鼓舞着代代浙江人与时俱进,拼打出新时代浙江创先创优的奇迹。 那么,什么是浙江精神?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什么具体表现呢?

对于浙江精神,我们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浙江精神的内涵所在,也是浙江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 第一句话:爱国忧民,是浙江精神最真实的历史积淀。 如果我们用时空扫描仪在浙江大地搜寻的话,就会发现无数爱国志士的身影,他们或用诗歌、或用小说、或用哲学、或用教育等,传播自己的爱国热情,唤起民众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品质。南宋诗人陆游在即将离世之际,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嘱托,表达了自己期望朝廷收复北方失地的真挚情感。清代文学家龚自珍为了呼唤神州大地焕发生气,挥毫写下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豪壮佳句,深深寄托了自己追求思想解放的深厚情怀。伟大思想家鲁迅先生为了激发国民的抗争意识,毅然弃医从文,用笔作武器,与反动封建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把浙江人的爱国情怀发挥到了极致。此外,朱自清、茅盾、陶行知、马寅初、蔡元培等众多浙江贤士,都表现出了最鼓舞民心的爱国忧民精神,他们不仅是浙江历史文化的骄傲,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骄傲。 第二句话:求真务实,是浙江精神干在实处的现实标志。 在改革开放的旅程中,浙江人从未停止过实干的步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温州人,把经商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地,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 况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浙江民营经济[1]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初始发展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后的全面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大后的提高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以来的转型升级阶段。以家庭作坊和中小企业起步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浙江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跨越,推进了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并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 一、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显着特色 (一)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978年以来,浙江民营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到2008年上半年,浙江民营企业为全省创造了60%的税收、76%的出口,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2。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测算,2008年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30年的发展成绩辉煌。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浙江省较早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尤其是商品市场体系,促使国有企业较早地走向市场,较早地进行改革,同时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了有利于资产流动重组和吸纳安置下岗职工的外部条件。同时,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口、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将农民从土地上不断地解放出来,加快了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的进程。从全国范围看,浙江民营经济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的地位,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录,浙江上榜企业171席,上榜企业总数已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特点

浙江精神重点

第一章浙江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浙江精神的基本内涵 所谓“求真”,就是追求真理,遵循规律,崇尚科学。 所谓“务实”,就是要尊重实际,注意实干,讲求实效。 所谓“诚信”,就是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 所谓“和谐”,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所谓“开放”,就是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所谓“图强”,就是勇于拼搏奔竞不息,就是奋发进取,走在前列。 求真务实是其科学理性层面,诚信和谐是其伦理价值层面,开放图强是其实践意志层面。第三节浙江精神的主要特征 一,历史传承与创新实践的统一 所谓浙江历史传承与创新实践的统一,就是浙江精神既是浙江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的理论概括。 二,民族文化共性与地域文化个性的统一 所谓民族文化共性与地域文化个性的统一,就是浙江精神既具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又具有浙江人民精神风貌的独特个性。 所谓民族文化共性,是指涵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普适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所谓地域文化个性,则是指地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观。三,尊重客观规律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统一 四,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 第二章浙江地域环境与浙江精神 浙江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 第三章浙江文化传统与浙江精神 浙江文化的萌芽和生成:浙江新石器文化其中以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浙东学派的事功文化 (一)“非君新民”的哲学思想 (二)“经世致用”的经济特质 (三)“众治分权”的政治主张 浙江本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求实精神(二)重商氛围(三)理性取向(四)通变智巧 外来文化对浙江文化的影响 一,移民输入中原文化 二,近代海派文化的浸润 三,开埠通商与西方文化的传播 第五章浙江精神与浙江经济发展 p78 浙江近代的经济发展(阅读内容) 当代浙江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民营经济发达 二,市场化程度高 三,块状经济突出 四,县域经济发展快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传承浙江精神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传承浙江精神 作为浙江学子,我将以今之所学、日后之所学,为浙江之建设投入自己的力量,让浙江精神代代相传。 在浙江这块物阜民丰的土地上,历史上所形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仍激励着我们,并融入今日的浙江精神中,是浙江的瑰宝。 传承浙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茅盾盾、鲁迅,那些文豪们毕其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力量的作品,我们又怎能不去接过这传承文化的接力棒?我们要有对文化的信仰,并用这信仰支撑我们日后的学习。 今日浙江之企业也秉承着浙江精神。杭州娃哈哈有限公司,从一个校办工厂到饮料巨头,创始人宗庆后表示将会主动迎接消费升级,饮料生产由安全向健康开拓,重点向中医食疗、生物工程突破,这种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企业精神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也是浙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来若是要创业,也该如娃哈哈公司这般,将浙江精神赋于实践中,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 浙江精神,早已融入浙江人的生活中。无论是个人或是企业,抑或是立足于浙江这一大省,都需要我们为浙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去改变小环境,就是在承担对于浙江的责任。 近年来,我们能看到浙江的改变,五水共治让浙江的河流变得清澈,特色小镇的建设赋于浙江文化气味,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拉近浙江与世界的距离。我为生为一名浙江人而感到自豪,也感慨于这些让人欣喜的变化。浙江精神融入浙江的发展中,给我们带来惊喜,也让我们感受到责任。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人须知负责任之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之乐趣。而我为浙江之未来,又怎能不担负起这个社会的责任?当传承浙江精神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又能书写哪些关于我们的浙江传奇? 而传承浙江精神,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加加强对于浙江的责任意识,不断去关注浙江的近况。唯有如此,我们们才能自信地书写我们的浙江故事。

浙江精神的成因

浅谈浙江精神的成因 内容摘要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创造了有一种不忽视的浙江现象,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这一动力的背后是“浙江精神”,而这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地理、历史、人文的综合作用,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历史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引言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他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拥有杭州和绍兴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物之邦”。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达到10340.454美元,超出全国人均GDP6100美元,并且所辖所有11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十分均衡,发达程度高,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创造了有一种不忽视的浙江现象,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依赖于浙江精神的支撑。当代“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任用。浙江精神的形成不是偶然,而是时间积淀而成的必然,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历史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正文 一、地理因素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海域辽阔,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天气晴雨不定,易发生汛情。而且台风频顾,破坏性强,几乎每年都会有强台风登陆,每次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但浙江人没有消极躲避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与频发的自然灾害作斗争,形成了台风不断摧毁、浙江人不断重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另外浙江省山多水多而可利用的土地便相对较少,而且工业必需的矿产、能源资源匮乏,难以自给自足,浙江想要发展必须走“商”的道路,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中谋求发展。而浙江靠着东海,海岸线曲折,有着很多优良的港口,平原地区的河流大多水速平缓,少险滩,又有着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杭州,使得本省内、南北之间经济、商贸往来便利,改革开放后国家又把宁波、温州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可以说十分适合商业发展。正是在这些不利、有利因素的影响下,浙江人为了生存、发展形成了“讲究功利,注重工商”的传统。而过去几千年来,统治者一直以重农抑商作为一项重要国策,人们也有着落叶归根的意识,不愿离开自己的故土,但浙江人需要寻求出路,所以他们冒这些风险,去冲破一些传统、做一些改变。在这个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 浙江民营经济[1]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初始发展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后的全面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大后的提高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以来的转型升级阶段。以家庭作坊和中小企业起步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浙江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跨越,推进了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并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 一、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显著特色 (一)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978年以来,浙江民营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到2008年上半年,浙江民营企业为全省创造 强 其中杭州的私人控股企业占全省的22.5%,宁波占19.9%,温州占12.6%,三个地区合计占全省一半以上。 二、当前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市场准入问题。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浙江民营经济仍然主要集中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一些基础产业领域,国有资本依然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政企不分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仍存在排斥和限制竞争等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行为。由于部门、行业、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民间资本在这些行业很难进入,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金融保险、交通、通信、能源等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长期稳定收益的领域,这些领域基本由国有资本所控制,形成垄断行业。尽管中央先后在2005年和2010年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非公经济三十六条”)和《国务院关于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新三十六条”),政府部门对开放的行业准入规范化管理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多数行业缺少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缺乏,配套机制不完善,民营企业投资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资源要素问题。生产要素制约逐渐成为影响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土地供给矛盾突出。随着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落实,土地“闸门”进一步收紧,土地使用成本也大幅度提高。二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长期以来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从金融机构直接和间接融资都存在较大困难。除少数大企业集团外,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贷款担保难,抵押手续繁,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融资渠道不多,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政策,但具体操作难,在基层落实难。三是用工成本上升。民营经济吸纳了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这些劳动 5.管理机制问题。首先是企业产权制度问题,企业产权往往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混合在一起,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其次是管理制度问题,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在人才、外部融资、企业目标等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企业的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管理和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第三是企业家素质问题,浙江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企业家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民营企业家素质不高,眼光不够长远,不能充分认识到信誉与企业命运的关系,企业员工也缺乏共同的价值理念;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不重视处理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不重视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育等,使有才能的员工感到不能获得尊重,不能实现自我。

高考作文:浙江精神作文800字

浙江精神 此间少年,此间行 山明水秀之间我与你相际会,浙江。晨光熹微之处,名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精神不曾被光阴的流水冲散。愈前行,此间,愈有精髓思想与时代浪潮相迸发出的奇迹。 惠风自古,此间事 我与你在古琴流觞中相遇,你那古韵与先贤之思的深远。 自王羲之与群贤在这山水间叹世间兴怀,咏人生随化时,你便留了一个千年的伏笔。那聚集了先人哲思的宝地,留给后世的是对世间真理的探索的无尽欲望与遐想。 自此间,英杰辈出,前世之人秉着那浓厚的文化气息带来的种种优秀精神,从务实慎行的顿悟到知行合一的见解,将儒家圣人之训化为经世致用之导。浙江,一直拥有这文化熏陶下的自知。这种种精神,给了无数前人行进的动力。 和风拂面,风中有古人之思,携至理,陪浙江人走过千年漫路。 浪涛彻今,此间迹 我与你在开放求新中相遇,你那拼搏与勇迎新世的力量。 新时代,浙江不曾放慢步伐,借着自古已成的经济重脉这一优人之势,把握住发展与前行的最佳机遇。 自此间,如互联网时代的传奇人物马云,如千千万万与他同样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自己的标语的诸多成功者,向世人证明了浙江精神孕育的强大动力。在发展道路上,浙江人从未放慢脚

步。试问奇迹能有几多种,奇迹的背后,藏着的往往是实干流下的汗水。 惊涛拍岸,浪中有今世之志,携实践,陪浙江人一直走在前列。 风云翘望,此间梦 我与你在薪火相传中相遇,你那生机与永不停息的向上。 这种种硕果皆是前辈创下的惊人之绩。作为浙江新一代的青年,我们亦将接过这薪火,踏上人生的航程,再续前辈的辉煌。 自此间,我们不仅让世人看到作为浙江青年的斗志与激情,更重要的是对责任的承担,于实干中求知,潮头中勇立的行动。我们是新一代梦想与希冀的承载者,必将充满无限可能。 浙江,你与我一脉相连,此间少年,踏过流年韶光,奇迹所及之处,有先贤前人的背影,亦有我们迎风的笑靥。

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精神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对于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浙江科学发展,再创浙江发展新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浙江现象”值得认真研究 “浙江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国家资金投入、特殊优惠政策的条件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勇于创业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浙江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富、省强。 ——民富,主要表现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增长快、差距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7年和23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3、0.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5.6%和59.1%,下降到2007年的34.7%和36.4%。1985年前后全省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9年全省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2007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接近90%。 ——省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1978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15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收入由第14位上升到第5位。 从区域创新能力看,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知识获取能力居第3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4位,专利申请量居第3位,专利授权量居第2位;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居全国第1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均列全国第2位。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发展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投入,尤其是国外资本的投入,浙江的民营经济已经走在了中国的前列,但是外资的利用方面,浙江省还处于沿海省市的中游,这也掣肘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本文从浙江的地理及经济环境出发,解析浙江外资利用所取得的成就和现状,辩证浙江在利用外资方面优势与劣势,并针对浙江引进外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竞争力;发展模式;投资环境

Abstract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go, is located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input of capital, especially foreign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private economy in Zhejiang Province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Chinese, but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s still in the coastal provinces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mid-stream, which the economic constraints of the Zhejiang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Zhejiang geograph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Zhejiang achievements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dialectical u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compared wi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rospects for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cost-competitive foreig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