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理论完稿

政治发展理论完稿
政治发展理论完稿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基本稳定,各个国家在多种国际协力机制的统筹下,以一种很平和的状态相互共存,各自在致力于国内发展的同时,还保持着国际间的良好的经济贸易往来关系,文化上的交流更是无处不在,个别地区偶然的战事也并为能打破这种大体上的平和状态。然后,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世界又是极其不稳定的,这主要因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就体现在经济和现代化水平上。同时,即使撇开经济发展不提,各个国家在政治发展上也呈现了阶梯状的差距,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政府形式,不同的社会状态,但是相同的是,有那么一批国家面临着普遍的政治衰败,以至于即使经济发展了,或者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在政治方面却面临着政权迭起,动荡不安的局面。1960年代之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声势浩大,政局动荡不安,政体更迭频繁,不少国家出现了专制独裁、军人干政、学生暴动、城乡急剧地分化对立,政治秩序混乱,政治制度化功能土崩瓦解,这批国家集中体现为二战后努力在民主化浪潮中“洗心革面”的新兴国家,也有人将其称为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面临的这些政治动荡的问题不止是当地的人民关注、政府头疼,也为城市化和民主化先行的国家所“牵挂”着,于是称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的政治秩序发生急剧的变化,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完全是偏离了西方人预设的理论轨道,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博爱、有序等等政治理想在这些国家根本找不到合法性根基,资本主义政治设想在这些国家消失殆尽。不发达国家政治轨迹同发达国家原先的预想完全脱轨,现实迫使他们走出他们先天的政治逻辑,开始积极关注后发国家的政治问题,范围和视野开始不断扩大。西方政治学家的研究视线慢慢地由自我转向他者,对第三世界国家新出现的政治现象的研究成为一种必需。“二战”以铁一样的事实击穿了西方人的自傲情结,自由、平等、和平、民主、秩序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西方人不得不反思,资本主义精神错了吗?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未来的政治发展道路如何?如何构建新的政治秩序?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引起了西方人的沉思,政治发展一时间成为学术和社会正想研究的焦点,以便对纷乱的现实进行梳理,解释并寻求解决之道。

当然,由于领域的不同等,政治学家对政治发展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代许多的政治学家为政治发展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几种代表性观点。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与鲍威尔合著的《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对政治发展观点偏重于政治体系的能力方面,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其政治体系的能力必须大大增强。体系能力之增强,必须使政治体系具备三大功能:(1)能力功能,包括规范、征收、分配、符号和反应;(2)转换功能,包括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决策、规则仲裁、传播关系等;(3)维护和适应功能,包括政治社会化和招募等。卢西恩·派伊《政治发展的诸方面》一书中,卢西恩·派伊把不同学者对政治发展的内涵的理解归纳为十个方面,他把政治发展认同于政治民主,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罗伯特·达尔认为,政治发展就是建立在一定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民主政治制度,其动力和途径是政治多元化。科尔曼则从历史、类型学和演进三个角度分析政治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政治发展指16世纪起在西欧发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结构的变化;从类型学的角度,政治发展指传统的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过渡的过程;从演进的角度,政治发展使人们能够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创造力,是新的政治生活模式制度化的过程。中国国内学者对政治发展思想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几个代表性学者的观点。王浦劬先生认为政治发展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会不断发生和发展,从而导致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变革和调整,这种变革和调整的过程就是政治发展的过程。学者谢庆奎教授认为“政治发展是在独立民族国家形成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体系的合法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过程”[1]。李元书先生则认为“政治发展是通过扬弃代价,以寻求不断发挥人的政治潜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方式的过程,以及这些体制和生活的生长过程”[2]7。大体来看,学者们对政治发展的理论的认识,从内容看笔者认为大概着重二个方面: (1)政治发展与现代化(包括民主、经济发展、

自由、正义、利益等)直接关联———无论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政治发展的强弱、高低将可能推进或延缓现代化进程;(2)政治发展与变革相联系(包括稳定、安全、暴力、动乱、秩序),政治发展关系到政治体系的分化、认同感、合法化危机、参与危机、整合力、分配范式等等。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对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大体可以分成三类:(1)结构功能主义研究法,这些学者深受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影响,借用了一套新概念,如政治系统、输入、输出、环境、反馈等等,以此说明政治体系。(2)“社会过程”研究法,着眼与社会的变迁过程,如工业化、都市化、识字率、可流动性等等,采取这样研究的学者认为,这些过程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并分别对政治变革产生重大影响。(3)历史比较研究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进行比较,将现代化历史进程划分不同的阶段,或根据统治者的领导类型划分不同的政治发展形态。其中塞缪尔森·亨廷顿教授的政治发展理论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

西方学者对政治发展的认知主要局限于西方世界本身的认知范围之内,他们认为“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是同一的概念,认为“政治发展”的本质上就是“政治民主”。亨廷顿对此持有异议,他指出“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一样,有时并不是指具有特定目标的发展过程,而仅仅体现政治变革的实际状况,它既包含着正面的积极发展,也包含着政治衰败,故他把“政治发展”定义为“现代化的后果”,这样的后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见他把“政治发展”定义成了一个中性的概念。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都用于描述积极的政治变革时,两者是有区别的,“政治发展”主要意味着政治体系制度化程度的提高,而“政治现代化”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一个制度化程度较高的传统政治体系虽然其政治参与的范围很狭小,也可以具有较高的“政治发展”水平。就政治发展的内容而言,政治发展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政治制度化

政治制度化代表着社会组织和政治程序的力量,“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制度化的结果就是得到稳定的、受到尊重和不断重现的行为模式。亨廷顿指出任何政治体系的制度化的程度,可用其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凝聚性来衡量。任何特定的组织和程序的制度化程度,也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识别、衡量。适应性,“一个组织或程序的适应性越强,其制度化的程度就越高;反之,适应力差、越僵化,其制度化的层次就越低。适应性是一种后天习得的组织特性。笼统地讲,适应性是环境挑战与时间考验的一个函数。一个组织承受环境的挑战越多,经历时间的考验越久,则越具有适应性;年轻的组织比古老组织更具有僵化的特性”[3]13;复杂性,“一个组织越复杂,其制度化程度就是高。所谓复杂性,既包括在等级上和功能上组织上的下级单位增多,也包括各类下级组织单位自身的结构分化。组织的下级单位越繁多复杂,越能获得并维持其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较为原始和简单的传统政治体系,往往一下子就会被推翻、被消灭掉。相形之下,较为复杂的传统政治体系在适应新时代需求方面则具有更大的可能性”[3]18;自立性,制度化的第三个衡量标准是政治组织和程序独立于其他社会集团以及其他行为方式的程度。“自立性包含各种社会势力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自立性的意义而言,政治制度意味着发展适当的政治组织和程序,使之不仅仅只表达某些特定社会群体的特殊利益。若一个政治组织沦为某个社会群体(指家庭、宗派、阶级等)的工具,它便不具有自立性,也没有制度化”[3]20;凝聚性,“一个组织越统一、越具有凝聚性,其制度化的程度便越高;反之,离散性越强,其制度化的程度也就越低”[3]22。一个政治体系如果具备了这些特征,就意味着它具有吸收转换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压力的能力,保持对社会的有效控制,从而维持社会发展时期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

(2)政治参与

政治学家最初对政治参与做理论设计是出于缓解社会内部矛盾的需要,将压力、紧张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如果对政治参与的把控适度,非但不能化解危机反而将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带来大量的政治动乱。亨廷顿为了政治参与问题,他给出了一个的公式:社会挫折感社会流动机会=政治参与。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都市化、识字率、教育和传媒的发展,深刻地影

响着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改变着人民的生活需求,传统的文化在民众的认识和观念上日趋小时,结果是带来了人们的期望和需求水平。但是需求本身的增长比社会在这些方面的满足远远要快,因而在期望和实际满足之间形成了一个差距,差距的扩大引起了社会挫折感。同时,如果传统社会开放得足以提供那种社会和经济流动的机会,那么这种社会的挫折感就可以被消除。“从一定程度上,大多数现代化中国家的农村相对稳定,这恰恰得益于都市化从外部为农村提供了横向流动(都市化)的机会。与此相反,城市几乎不存在纵向流动的机会,这对城市的稳定局势产生了不良影响”[3]55。社会挫折感和社会流动的双重诱因,必然促使人们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要求,通过政治参与来表达自己的声音,通过政治参与的渠道来诉诸利益表达。挫折感和流动性带动政治参与,参与的不断扩大如果在低度政治制度化的社会中,政府对民众的合法要求无法满足,自然导致政治体系的紧张,政局的动荡骚动也就在所难免。政治参与的高低,是影响政治体系运行的一个极为重要变量指标。

(3)政治民主化

亨廷顿提出了自己的民主观念,认为“民主政治涉及到两个维度,一个是竞争,一个是参与”[4]6。通过竞争和参与的程序方式来选举产生领导人,是政治民主的本质要求。政治民主化意味着社会上所有集团均可参政,都有影响或夺取政治资源的可能,若政治体制拒绝社会部分成员参与投票,那么这种体制就是不民主的。发展中国家在奔向现代化的征途中,为了经济的发展采取了威权政治模式,但并不是说可以放弃政治民主进程,恰恰相反政治上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要达致民主政治。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政治民主是根本任务,在世界民主化浪潮的推进下,民主化是不可回避的趋势,是必然的选择。

(4)政治一体化

政治一体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并以单一的、世俗的和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和种族的政治权威。权威的合理化也就是权力的集中化。因为权威的分散与现代化是不相容的,现代化要求具有变革能力的权威。

亨廷顿作为一个保守主义学者或则说是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学家,在思想倾向同其他保守主义者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即:对强权、秩序的天生偏爱。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在理论的预设上把强大的威权政府作为他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前提。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强大政府理念是亨廷顿早期政治发展思想的内核所在。他说,“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在于政府统治形式的不同,而在于政府统治程度的高低……共产极权国家和西方国家自由国家一般都属于有效能的政治体系,而非软弱无能的政治体系”[3]1。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从“贫穷”到“致富”的转变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讲求效力的强大政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出现政治衰朽和政治动荡,这是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课题。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粮食不足、文化教育落后、财富贫乏、收入低微、卫生状况不良、生产力不发达是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会出现的普遍现象,不是关键问题,导致政治共同体四分五裂、政治机构软弱无力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能的政治共同体、权威和合法的统治方式。亨廷顿以美国、英国和前苏联为例,指出尽管三国具有不同的政府形式,但却都能安邦定国,因为这三个国家都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强的有内聚力的政治体制,而这正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大多数国家所缺乏的。亨廷顿认为,一个强大的政府,应该具有以下指标,方可有效地实现本国的政治发展,即:有效的政府机构、组织完善的政党、民众对公共事物的高度参与、文官控制军队的有效系统、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广泛活动、控制领导人更替和约束政治冲突的一套合理而行之有效的程序。作为保守主义的思想人物,亨廷顿对权力、强权模式的执着是不能理解的,是保守主义的本性使然。

亨廷顿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学家,他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要相对客观和理性,对政治发展思想的思考不在于他观点的独特而在于其发展思想深深地反映着时代的进步性。大多数政治学家在分析政治发展问题时把政治发展等同于政治的民主或则将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

挂钩,而民主政治和政治现代化都是发源于西方和成熟于西方的,用这样的思路来分析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现状和道路,无疑是将西方已经走过的道路重新模拟复制给不发达国家,完全是无视不发达国家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政治现实。“西方中心论”的优越感始终贯穿在他们政治理论的字里行间。亨廷顿对此提出异议,并发展出自己的政治发展观。1987年,亨廷顿与万伦·韦纳合作出版了《了解政治发展》一书,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主张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民族、本国的文化来制订和选择社会、政治的发展模式。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模式之所以不同“关键性的独立变项是文化,亦即流行于社会上居支配地位的一些集团的主观态度、信仰和价值”。同一文化族群的民族国家的社会、政治发展模式大多相同或相近,只有少数国家例外;不同文化族群的民族国家的社会、政治发展模式极不相同。根据上述分析,亨廷顿呼吁发展中国家根据本民族国家文化传统制订和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不要照搬西方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他认为,西方模式是北欧文化的结果,不适用于其他文化族群。他多次呼吁,停止或改变搬用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尝试,变换发展模式,即建立更适合各国自身文化的现代伊斯兰社会模式、现代儒教社会模式或现代印度教社会模式的时机可能已到了。对各国来说从来就没有唯一固定的通用模式。情况的不同,政治发展的模式必然有差异。反对政治发展模式的一元化,赞成政治发展模式以及道路选择的多元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上的弊端。

亨廷顿政治思想是一个连贯着的整体,是一个变化着的体系,从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70年代、90年代,三个阶段的变动构成了亨廷顿政治思想的鼎盛时期。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社会处于急剧的动荡期,政治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稳定对这些国家来说尤为珍贵,对稳定的渴求压倒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亨廷顿正是看到这样的时代背景而提出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首要追求目标,而稳定又必须通过政治制度来实现。稳定和制度化的分析框架是亨廷顿早期政治发展思想的前提性出发点。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全球化的民主化浪潮涌动,亨廷顿认为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不再是政治学的前提性问题,随即抛出他的时代潮流巨作———《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在该书中,他赋予民主极高的价值,认为民主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项伟大创举,第一项创举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第二项创举便是民主。他明确地指出:“我以前对政治变迁的研究,即《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把重点放在政治稳定问题上,我写那本书是因为我认为政治秩序是件好事。我的目的是发展一项社会科学理论来解释能否实现稳定的原因、方式和条件。现在这本书放在民主化上,我写这本书是因为我相信民主是一件好东西”[4]3。亨廷顿开始用民主的两个指标(竞争和选举)作为政治发展的衡量标准。同时,亨廷顿开始思考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990年代正式确定文化在政治发展中的地位,提出政治发展实质上是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问题。用文明冲突的理念开始为各国的政治发展寻找区域归属,文明的范式取代其他方面成为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重心。亨廷顿每一次研究方向的转变都掀起了政治发展的研究热潮,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非议,这本身就是其意义所在。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必然存在由这种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局限。首先,亨廷顿没有注意到本国文化在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其次,虽然亨廷顿表面上不再一味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念,但是在政治制度化上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最完美的,在政党制度上推崇两党制,所以依然没有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再次,亨廷顿提出的政治制度化的四个标准也有待商榷。“尽管如此,亨廷顿所提出的政治稳定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生命力,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政府规模、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公民参与都是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因素,亨廷顿在这些方面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持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各社会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求实现政府和社会的合作治理,而如何规范政府则显得十分关键。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推进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

变政府职能,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的阶层结构、城乡和区域结构、人口和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任何意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更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亨廷顿认为,经济发展对于政治发展起到促进还是破坏作用,关键在于政治制度是不是也随之发展。我们可以将政治延伸到整个社会领域,要构建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系,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而首要的就是要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为此我们应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只有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谢庆奎.新中国五十年的政治发展[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9(5).

[2]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5] 李志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3.

[6] [美]亨廷顿著,李盛平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7] 孟军.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8(3):257.

[8] 罗大明,罗敏.公共管理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逻辑前提[J].西南交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4.

[9] 王朝明.政府转型与构建和谐社会—兼论社会政策改革的滞后性[J].财经科

学,2006(1):100—101.

[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2.

政治发展和国家能力

政治发展和国家能力 一政治发展和国家能力的内涵 政治发展理论始于1960年代,西方学者对于政治发展有着不同的见解,第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互动过程,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第二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就是通过政治多元化,建立起与一定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多元民主论的开创者罗伯特·达尔。第三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和派伊。西方学者一般都把政治制度化、政府能力的增强和公民参政水平的提高作为政治发展的目标函数。 中国国内学者对政治发展思想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几个代表性学者的观点。王浦劬先生认为政治发展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会不断发生和发展,从而导致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变革和调整,这种变革和调整的过程就是政治发展的过程。学者谢庆奎教授认为政治发展是在独立民族国家形成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体系的合法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过程。李元书先生则认为政治发展是通过扬弃代价,以寻求不断发挥人的政治潜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方式的过程,以及这些体制和生活的生长过程。 对于政治发展的概念,本文综合认为,从广义上来讲,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从狭义上来讲,政治发展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结构向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向的转变。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政治发展的进步性、目的性、多样性、注重人的发展以及政治权力从超强到衰微的演变过程。尽管政治发展是多层次的复杂的,中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其内涵和特征,但是均把国家能力看作是政治发展内涵的重要方面,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那什么又是国家能力呢?所谓国家能力,指国家以政府为代表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国家能力研究的早期著作通常都把它等同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认为国家自主性越高,国家能力也就越强。强调国家在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的能力,强调国家摆脱社会约束并把国家偏好转化为公共政策的自主能力。经过国家能力理论的发展,学者们逐渐认为国家能力的强化本身是以社会为目标的,国家权力的集中和扩大并不意味着对社会的削弱,只是加强了整个社会的组织化、制度化和有机化的程度,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和谐的。 国家能力包括哪些主要方面呢?对第三世界国家能力有过深入研究的美国学者米格代尔(Joel S.Migda1),将国家能力定义为一国中央政府影响社会组织,规范社会关系,集中国家资源并有效地加以分配或使用的能力。具体地说,他认为国家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国家对社会各部门发挥影响的(penetrate)能力;第二,社会内多种关系的调节(regu1ate)能力;第三,社会内存在的各资源的汲取(extract)能力;第四,把汲取资源适当地分配或使用的能力。王绍光和胡鞍钢在《中国国家能力报告》里也认为国家能力可以概括为四种能力:第一,汲取能力,即国家动员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国家汲取财政的能力集中体现了国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一)科学知识的构成 (二)科学认识的起点 (三)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四)科学发展的模式理论 (一)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科学事实的特点:可重复性 渗透着理论 系统性 相对独立性 科学事实的作用: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础。 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 2、科学定律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定律的特征: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具体的、历史的) ?简明性特征 科学定律的作用: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 ?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 3、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基本要素:事实基础、理论背景、对现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预言和预见. 科学假说——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惠威尔:”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做不出知识的进展的.” 没有大胆的猜测是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科学假说的一般特征 科学性 假定性 易变性

科学假说的来源 当出现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会产生猜测性说明。 当把某一理论类推到原来适用范围之外,对其对象的属性、规律进行猜测或设想时,会提出新假说。 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时会提出假定性说明。 建立科学假说的原则 解释性原则(能解释全部事实) 对应原则(不能与已检验的科学理论矛盾) 可预测性原则 科学假说的检验 ⑴逻辑分析——实践检验的辅助方法 主要是分析假说在逻辑上的合理性,以达到对假说进行初步筛选的目的。 ⑵实践检验——对假说中演绎出的若干可以直接检验的推论,与科学事实进行对照。 依据推论是否与观察或实验获得的经验数据相符合来决定假说的真伪。 ⑶证实与证伪 科学实践作为检验假说的标准,既能证实假说也能证伪假说。 检验中的复杂性 不能完全证实——确证 在逻辑上,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 实践研究中不能一出现反例就否定假说 (实践是可错的、辅助性假说易谬) 所以,证实与证伪的对立不是绝对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⑷判决性实验 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主要方式,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 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学术繁荣。 4、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科学理论的结构 基本概念——思维的基本单位、逻辑起点 基本原理或定律——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 科学推论——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来的结论。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客观真理性——最本质的特征 要求科学理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全面系统性 从事物的全部现象及其所有联系出发概括出来的普遍本质与规律。 逻辑完备性 整个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无矛盾性。

宏观经济学第三篇 增长理论 超长期中的经济 复习笔记

第三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七章经济增长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资本积累 索洛模型旨在说明一个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如何在一个经济中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一国产品与服务的总产出。 1.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1)产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 (a)索罗模型中产品的供给基于生产函数,且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b)Y=F(K,L) ——Y/L=F(K/L,1) 说明了经济规模(用工人数量来衡量)不影响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量之 间的关系。 ——人均产出:y=f(k),即f(k)=F(k,1) MPK(人均生产函数斜率):给一个工人一单位额外资本时一个工人生产 的额外产出。 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 (2)产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 (a)索洛模型里,产品的需求来自于消费和投资。 (b)y=c+i,忽略了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假设人们每年储蓄s比例的收入 c=(1-s)y —— y=(1-s)y+i—— i=sy ——投资=储蓄 2.资本存量的增长与稳定状态 两种力量影响资本存量:投资和折旧。 (1)投资:用于新工厂和设备的支出,引起资本存量增加 (2)折旧:原有资本的磨损,引起资本存量减少 (3)i=sy=sf(k),i是新资本积累,k是现有资本存量 (4)折旧率δ:资本存量每年的磨损 (5)资本量的变动=投资-折旧 即Δk=i- δk=sf(k)- δk 资本存量k越多,产出量和投资量越大,折旧也越多 (6)稳定状态Δk=0,即投资=折旧:i= δk,即sf(k)= δk,这时的资本存量记为k*

(7)处于稳定状态的经济会停留在稳定状态,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经济会趋向稳定。 (8)稳定状态代表经济的长期均衡 3.储蓄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表明,储蓄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 (1)高的存储导致较快的增长,但只是在经济达到新稳定之前。保持高储蓄率,即保持大的资本存量和高的产出水平,不会保持高经济增长率。 (2)增长效应:改变人均收入的稳定状态增长率的政策 (3)水平效应:不改变人均收入的稳定状态增长率的政策,如高储蓄率 (4)德国和日本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a)降低了他们资本存量 (b)高储蓄率提高了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1.比较稳定状态 假设政策制定者可以任意改变储蓄率,来决定经济的稳定状态。政策制定者的目的是使组成社会的个体的福利最大化 (1)资本的黄金律水平: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k值 (2)y=c+i —— c=y-i —— c*=f(k*)-δk* (3)上式表明,稳定状态资本的增加对稳定状态的消费有两种相反的效应。 (a)高资本意味更多产出; (b)高资本意味着:更高的产出被用于替换损耗的资本(4)黄金律水平 (5)在资本存量的黄金律水平,生产函数和δk*线的斜率相同,消费位于最高水平。 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折旧率 MPK=δ (6)经济并不会自动地趋向黄金律水平,需要一个特定的储蓄率。 2.向黄金律稳定状态的过渡 (1)从资本过多开始 当资本存量超过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是一种好政策,因为它增加 了每一个时点的消费 (2)从资本过少开始 最初减少消费以增加未来消费。

_政治参与_概念辨析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政治参与0概念辨析 陈振明李东云 摘要:政治参与是当代政治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外政治学界对/政治参与0概念却未能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将/政治参与0定义为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职业行为,并对这一定义作出详细的说明。作者认为,在政治参与概念界定时需要着重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主体是否包括职业政治人士,是否包括动员参与,是否包括非法手段,是否包括心理和态度。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民主;概念辨析 中图分类号:D0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08)04-0104-07 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有关政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参与都是一个核心的概念。01近年来,政治参与及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界及政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对于/政治参与0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学界却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其定义目前也莫衷一是。正如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所言:政治参与像有些术语一样,/由于意思实在太多,最终倒反失去它们的有效性0。o政治参与的研究必须从厘清相关的概念开始,或者说,对/政治参与0概念进行明晰的界定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因此,对于/政治参与0这一概念的辨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 公民参与政治的行为和传统自古有之。然而,/政治参与0却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术语。关于这一概念,当代的政治学家下过了不少的定义。帕特里克#J#孔奇在专门研究了政治参与的诸多界定之后,提出争论所集中的六个主要问题:?(1)积极与消极形成的比较:应当从行为上来解释政治参与吗?)))如选举、政党竞选)))还是也包括其被动形成)))爱国主义感情,对政治问题的敏感性等等?(2)过分的与不过分的行为之比较:政治参与包括非暴力反抗及政治暴力活动,还是限制在-比较常规.的行动上?(3)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目的比较:政治参与的定义中是否包括要改变或维护政府形式而作出的努力,还是仅限于改变或维护政府权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度重点项目/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的研究0(项目批准号: 70633001)之子项目)))/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0的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陈振明,教育部/长江学者0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东云,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 104

政治学客观题答案(8)

第八章即时练习 一、单选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1966年,(B)在其《比较政治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政治发展”这一概念。 A亨廷顿B阿尔蒙德C科尔曼D派伊 2、西方学术界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都是一个,即(A )的理论。 A现代化B发展学C经济学D行为科学 3、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是(B )类型。 A早发外生型B早发内生型C后发内生型D后发外生型 4、(D)政治发展主要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 A早发外生型B早发内生型C后发内生型D后发外生型 5、实现政治权力迅速变革,使政治体系发生的全面质变的政治发展途径是( C )。 A武装起义B政变C政治革命D游行示威 6、政治革命后按照革命承诺和宗旨,全面改造整个社会的各种关系,奠定新社会的本质基础,这是(C ) A 政治改革B政治重建C政治更新D政治社会化 7、为了加快政治发展的步伐,我国目前正在进行(A ) A 政治改革B政治重建C政治更新D政治革命 8、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是从( B )开始的。 A春秋战国B晚清C辛亥革命D新中国 9、基于对民族国家选举民主的功能异化的反思,哈贝马斯提出了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 C )概念。 A社会契约B社会福利C协商民主D理性民主 10、从政治发展规律的普遍性来看,政治发展的核心是( D ) A经济增长B社会进步C国家机构D国家政权 二、多选题(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是正确的) 1、衡量一国政治发展的标准主要是在一定政治秩序的前提下实现(AC )。 A政治民主化 B政治科学化 C政治制度化 D政治合理化 E政治现代化

2、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有(ABC )。 A政治民主化 B政治制度化 C政治高效化 D政治稳定化 E政治现代化 3、国内学术界一般把政治发展类型分为(BD )。 A早发外生型 B早发内生型 C后发内生型 D后发外生型 E内外同步型 4、下列国家属于早发内生型政治发展模式的是(CDE )。 A中国 B韩国 C英国 D美国 E法国 5、下列国家属于后发外生型政治发展模式的是(BC )。 A德国 B新加坡 C巴西 D瑞典 E加拿大 6、后发外生型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ABCDE )A时间的巨大压力 B早发内生型国家示范的压力 C问题的巨大压力 D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巨大张力 E缺乏自主性 7、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是(DE )。 A武装斗争 B经济改革 C政府重建 D政治革命 E政治改革

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

亨廷顿是美国著名的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理论家, 他认为,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内容。在众多学者对政治参与概念分析中亨氏的概念界定及其阐释扮演着关键性的转折角色。他突破了以往将政治参与局限于投票行为的界说,而将研究的触角伸展到相当宽广的行为领域,即政治参与不自限于投票行为的狭窄意义。。。广义而言,它包含竞选行为、讨论政治、接洽官员等活动。它不仅注意投票当天的行为,而且关注个体与政治系统之关系的基本向度。。。(所谓的‘关系’,不但包括投票、资助政党及致函国会议员等单独行为,并且注重政治系统中各个个体透过政治活动性质而展现出来的角色和位置。)关于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关系,亨廷顿给出了一个公式:政治参与/ 政治制度化= 政治不稳定。政治稳定长期来看依赖于政治参与的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分化出一些新的社会集团,政治体系必须扩大参与,将他们吸收进来,否则,他们将是威胁政治稳定的力量。但由于政治参与的急剧增加, 而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又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必然导致政治的不稳定。 在政治稳定和政治参与之间, 亨氏更强调政治稳定, 他认为,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必须先有权威,然后才能对它加以限制。在亨氏看来,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是政治参与的基础, 是政治参与有效的保证,必须限制政治参与, 使其与政治制度化水平相适应。亨氏强调政治稳定, 这无可厚非, 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态度,说明他是一个严谨理性的政治学家, 但他过分强调稳定使其观点带有权威主义的明显特征, 因此颇受批评。正如英国学者科林·莱斯所说, “亨廷顿在他的著作eg.<乌合之众>中,表达出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对人民大众的困惑、不安和矛盾的情绪感到厌恶,而对能够驾驭、引导、必要时甚至镇压群众的一切‘上层显贵’官僚阶层或‘领导’集团,却表示赞赏。”我们无从否认亨廷顿对秩序和稳定的维护过于僵硬。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的保守性和现实性既是其价值所在,又是其缺陷之源。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这使他的理论对现实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因其又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所以只顾眼前,僵硬地维护现秩序,缺乏前瞻性,又往往使人陷入迷茫。 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的对中国政治参与行为的现实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正经历着由革命型的、动员型的、激情型的模式向建设型的、自主型的、理性型的政治参与模式转变。参与政治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从已往的单纯投票行为到公民通过参与来维护和发展自身的权利。如信访、出席听证会、基层自治等方式。我们从2007年厦门PX化工项目迁址事件中可看出,厦门人表现出的理性政治参与行为,实为可圈可点,被誉为公民行动的里程碑。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中存在着相当多的无序、盲目和非法的政治参与。公民在面对制度化水平尚待提高的政治决策时,往往控制不住自身情绪而导致一定规模的非法或不恰当参与,如2008年贵州瓮安6 28事件、2011广东乌坎村事件。那么,如何认识相差甚远的政治参与呢?亨氏对政治参与的定义“一般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可为我们拨开认识上的迷雾。” 对此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应对群体性事件,鼓励公民有序的进行政治参与:一是要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物质基础。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呈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为公民参与提供机会和条件,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公民诉诸政治参与来维护并实现自身的利益。二是大力加强公民教育。提升素质,要以现代公民意识、公民责任以及公民参政的技巧作为教育蓝本,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精神落实到公民的具体参政行动中去;三是公民与政府双方都应本着开放和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政治参与,从而使公民参与行动得到进一步激发。各级政府要有充分的信心和建设能力来从容应对,将各类政治参与引向有序的轨道,“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科学理论的评价、检验与发展模式

(一)科学理论的评价 科学理论创立之后,必须经过同行的评价和检验,才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后首先要接受同行的评价。科学理论的评价主要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行评价,检查其是否有欠合理、欠完备之处,有时称为理性检验。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 1.相容性评价 (1)理论的相容性:如果从新理论T2可以推出公认的理论T1,或者从T2推不出与T1相矛盾的推论,那么T2与T1就是相容的。 (2)相容性评价就是将新科学理论T2与公认的科学理论T1进行比较,以确定T2是否与T1相容。如果新的科学理论与公认的科学理论不相容,且该新理论得到确认,就将引起科学共同体抛弃相应的公认的理论或其中的一部分,从而引起科学革命或对公认理论的修改或补充。 2.自洽性评价 (1)自洽性评价:分析理论内部是否自相矛盾,即分析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 (2)一个理论T,如果不能从它逻辑地推出命题A和非A,就是自洽的,反之就不是自洽的。自洽性要求科学理论内部的各个命题之间有逻辑联系,不能相互矛盾。 3.简单性评价 (1)科学理论的简单性: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尽可能少(逻辑基础简单,不是内容简单。) (2)简单性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考察理论的普遍性。 第二、考察理论的前提或基本假定是否足够少。 第三、考察理论所包含的公式的参数或变量是否较少,这些参量的次数和方程的级是否较低。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是实验检验的前提和基础,但科学理论最终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的推论进行经验的验证,以确定该理论的真伪。 1.实验检验 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的推论进行实验的验证。科学理论的推论与观察事实的对照有三种可能情况:第一,推论和已知经验事实相符,这其实是理论对该事实的解释,不能确证该理论是真是假。 第二,推论与未知的现象符合。这是对未知现象的理论预见。这未知现象被确证,是对该理论为真的一种确证。 第三,推论与未知现象不符,该理论被否证。 2.实验检验的复杂性 第一,一个全称命题所演绎出的接受检验的结论是无限多的,其中部分结论与观察事实相符,并不足以完全证实该假说,只是为该假说提供了辩护和支持。 第二,以全称判断形式出现的科学假说是通过检验蕴含的方法接受验证的。这是通过证实后件(即推论)为真从而证实前件(假说)为真的方法,但在逻辑上,这种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后件真,前件不一定真。 第三,证伪假说在逻辑上是简单的(后件假,前件必假),但实际证伪并不比证实容易。 3.判决性实验与检验 判决性实验是指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存在两个对立的理论H1和H2,并分别推断出互不相容的结论C1和C2,而且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符合C1(或C2),不符合C2(或C1),那就可以认为这个实验肯定了H1(或H2),否定了H2(或H1),该实验就是关于理论H1和H2之间的判决性实验。借助判决性实验进行的科学理论检验就是判决性检验。

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探讨论文2000字

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探讨论文2000字宏观经济(Macro Economy) 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探讨论文2000字 ,欢迎阅读。 摘要,在过去的50年间,凯恩斯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流派一直都在相互斗争,也因此产生了很多火花。最近,新古典流派通过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假设得到复苏,而凯恩斯主义者们也不甘示弱,提出了不均衡状态分析理论。本文对这两种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最为重要和新颖的思想——理性预期假设和不均衡状态分析进行介绍。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理论;新古典流派;凯恩斯主义 一、理性预期假设理论(REH) (一)理论简史 要想对理性预期假设理论的历史重要性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货币主义,它给凯恩斯主义带来的冲击要大于对于理性预期假设出现给予的帮助。货币主义理论几乎是由弗里德曼(1968)一人单独创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理论促进了现代新古典主义流派的复苏。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供给的重要性,并认为对于政府而言,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刺激更有效。而凯恩斯主义者们则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有效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流动性陷阱)财政政策反而更有效。货币主义者们提出货币政策对于实际产出会有个短期效应,但是由于从长期预期来看,期望利率和现实利率 相等,所以货币政策不会对实体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变化产生的效应会被价格水平的增加而抵消掉。 在弗里德曼完成他的理论以前,费尔普斯曲线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用来解决名义收入分成价格层面和实际产出层面。弗里德曼首先提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并不是永远都能够划等号的。自然率假说理论(NRH)粉碎了现有的最佳稳定

论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

论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 作者:陈剩勇钟冬生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5期 [摘要]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可谓结构分化理论,主张政治发展就是政治功能的发展,把结构分化当做功能发展的基本方式来达到政治体系的体系、过程和政策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政治发展。一切政治体系都必须完成体系、过程和政策的结构分化任务,但道路不一,发达国家走的是渐进道路,发展中国家则必须走相对激进的道路,且两者的分化类型和困难也各不相同。根据该理论,政治发展最终要分化出公民参政的结构来,这预示着21世纪那些已经具备一定政府能力和经济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转向公民参政和福利,完成政治过程的结构分化,结束低人权状态,否则同样有崩溃的危险。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夸大了结构分化的普遍性,具有美国中心论色彩。 [关键词]阿尔蒙德;政治发展;结构分化;结构-功能主义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7)05—0070—10 政治发展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际政治学界兴起的最引人注目且最具创新性的领域。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发展研究此前一度受到冷落,但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出现了许多新动向,政治发展研究再次走向理论的前沿。 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是政治发展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创立了政治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主张政治发展就是政治功能的发展,强调政治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把结构分化当做政治功能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结构分化达到一个政治体系的体系、过程和政策三个层次的政治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该政治体系的政治发展。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是20世纪晚期的一代政治学家对人类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过程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结晶。作为发展政治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政治发展理论对当代比较政治学,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研究,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再次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对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重新进行梳理和解读,是建构中国政治学和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结构-功能主义:阿尔蒙德政治学的理论维度 阿尔蒙德是结构功能主义政治学家,主张把人类社会出现过的所有政治共同体抽象为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政治体系,并以此考察各个政治体系的政治发展即结构实现功能的情况。

政治理论(新全)

一.宪法制度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称为五四宪法。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七五宪法。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有严重错误。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被称为七八宪法。 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实行的。 一、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规定 (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 2、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也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3、社会主义制度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破坏,都是国家和人民的敌人。 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事务。 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参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6、民主集中制 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二)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 11、受教育权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实施制度 (一)宪法解释制度 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宪法修改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宪法修改权。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三)宪法实施监督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所作的解释。 二.执政党制度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当代科学哲学家在科学进步问题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式,稍微细一些可分为逻辑经验主义的积累发展观、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试错法式的进步图式、库恩纯历史的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科学革命观、劳丹解决问题的历史标准、普特南等科学实在论者将客观真理与人的历史活动相结合的积累发展观,以及夏皮尔介于历史主义和实在论之间的科学进步模式,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科学进步的观点。总起来看,最有代表性的主要科学进步观有三个:一是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的进步观点,二是历史主义的观点,三是科学实在论的科学发展模式。本文试图分析、比较和评论这三种模式,并简略地讨论科学发展模式多元并存的问题。 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的进步观 传统的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是建立在证实主义基础上的积累发展观,在数十年内这种思想占了主导地位。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区别,把科学发展看作是在知识大厦中不断添加不依赖于理论而存在的新事实,旧理论不断地被更普遍、更广包的新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进步观描述的图景正是新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不断地发展、修改、扩展、纠正和重新解释旧理论的持续过程。因此,这是一种渐进的、非革命的、改良的积累发展观。 这种积累发展观在方法论上可分为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两种倾向。归纳主义者相信科学经过经验归纳从经验命题或原子命题而得出带普遍性的科学命题。而演绎主义者则认为科学是从普遍命题和事实命题或初始条件相结合而对科学理论提供的因果说明。与逻辑实证主义关系复杂的波普尔在1959年发表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过一种简单的演绎说明模型:“对一个事件作出因果说明意味着运用作为演绎前提的一个或多个普遍定律,并与某些单称陈述即初始条件相结合,演绎出一个描述该事件的命题。”([1],p.59) 这就是说,演绎主义者认为,一个经验命题可以从多个普遍定律和关于特定系统的事实而演绎出一个理论,以此对经验定律提供说明。运用于科学理论的进步,后起的科学理论与以前的理论相比,所描述和预测的事实、所提供的说明更为精确,所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先前的理论被包含在后起理论之中。此类科学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牛顿力学与开普勒和伽利略定律的关系。牛顿在其力学着作中从自己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开普勒和伽利略定律,并指出,用他的理论可使开普勒定律适用于简化的太阳系模型。但牛顿的理论表明,当采取非简化方式考虑行星间的引力时,开普勒定律就仅仅是一种近似。 许多科学哲学家认为,物理学的这一典型例子证明了科学积累发展观的正确性,现代科学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至少表明库恩的科学革命观并不是科学发展的唯一模式。在这些哲学家看来,只要加上某些限制条件,可以将一切科学进步均以统一的积累主义的方式加以分析。这是库恩提出科学革命模式后经验主义者所作出的一种回答。 波普尔在后来提出自己的证伪主义科学观时,改变了上述早期演绎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此时他所提出的是以否定的方式出现的演绎主义。在他看来,科学发展遵循的不是归纳法,而是否定后件从而否定前件的特定的演绎法,即从一个普遍陈述(理论)推导出可观察的单称陈述,然后以经验证伪这个单称陈述,从而否定作为前提的普遍陈述。因此,科学发展是以试错法不断地提出问题、尝试性解决、消除错误、最后证伪理论的过程。波普尔承认科学必定发展和进步,连续性增长是科学知识的理性特征和经验特征的表现,但这种连续性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地****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即证伪理论。([2],pp.308-309)可见此时的波普尔放弃了前期演绎主义的观点。在讨论开普勒定律与牛顿理论的关系时,他不再以传统的演绎主义方式作出说明,而是认为牛顿理论可以解释开普勒定律,但却不能从开普勒定律演绎出来。在考虑这一问题时,波普尔也改变了自己关于一般通过经验证伪既成理论而得出新理论的看法。因为开普勒定律并没有被经验证伪;牛顿是在试图解释天体和地面力学定律时得出自己的科学理论的。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概述【圣才出品】

第12章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概述 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的要点是什么? 答: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部分: (1)在产品市场上: ①供求服从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 ②储蓄、投资与利率有密切关系,利率的灵活变动可以使资本市场上的资本供求达到均衡; ③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产品市场将处于均衡状态,因此国家干预具有挤出效应,即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私人消费与投资的相应减少,而总需求仍然保持不变。 (2)在货币市场上: ①货币数量论,即货币数量的变化仅仅影响总价格水平,而不影响总产出水平; ②货币面纱论,即货币的作用只是把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商品的相对价格,表现为某种绝对价格,对实际经济不发生任何影响。 (3)在劳动力市场上: ①劳动市场的均衡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没有本质区别,即工资和物价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而灵活变动,充分就业均衡总能实现; ②认为失业的主要组成包括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否认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2.凯恩斯在哪些方面对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革命”? 答:凯恩斯“革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否定萨伊定律。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需求总是等于供给,因而经济体系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能自动地实现均衡。凯恩斯则认为,供给和需求并不必然相等,如果收入不全用于支出,供给就不会与需求相一致。 (2)否定古典的利率、投资与储蓄理论。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储蓄总能通过银行的作用,使其自身转化为投资。货币市场通过利率机制会使投资与储蓄达到均衡。而凯恩斯认为,储蓄与投资来源于不同的经济主体,储蓄的动机与投资的动机并不相同,影响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收入而不是利率,影响投资的因素主要是货币需求的变化。因此,仅凭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整很难实现投资与储蓄的均衡。 (3)否定古典宏观经济就业理论。古典宏观经济的就业理论认为,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不存在失业,即使有失业,也只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凯恩斯则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社会存在非自愿失业,充分就业并不是能经常达到的。 (4)否定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思想核心是强调经济体系的自动调整机制的作用,主张政府实施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国家干预。而凯恩斯积极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将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看作是挽救资本主义经济失衡的有效措施。 3.请试述对经济行为的预期有什么重要性。 答:人们对经济行为的理性预期,对其决策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使人们对已出现的经济行为做出理性反应,从而导致一些经济行为的失效。例如,假定政府准备通过增加预算赤字来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在没有理性预期的情况下,如同凯恩斯学派的分析,政府政策会取得预期效果,即总产出增加。在理性预期的情况下,人们根据以前的经验知道预算赤字的增加将会引起通货膨胀,于是,人们就会立即根据预测到的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政治学理论研究综述

政治学理论研究综述 高建、佟德志 2009年,我市政治学理论研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批政治学理论的重大立项取得进展,并逐渐形成系列成果,这包括公开发表的系列论文,也包括专著、教材、译著等多种成果。限于篇幅,仅选其中部分相对集中的主题做以研究综述。 一、政府管理研究 政府管理研究是我国政治学界研究中极为重要,具有很强应用性的主题,一直是我市政治学、行政学学者研究的重要主题。在政府改革、政府过程、公务员比例、政府职能等多个方面,我市学者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在《回顾与建议:政府机构改革三十年》一文中,朱光磊、李利平回顾了政府30年来的机构改革,提出应努力通过适当拉大改革周期、重新确定机构改革目标、加强政府职能分类分层次指导等途径,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向更具实质的阶段发展。 在《从“利益综合”环节入手深化中国政府过程研究——对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技术性分析》一文中,张彬、朱光磊从比较的视角和技术的层面分析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府过程的利益综合问题。作者认为,中国的利益综合是一个多方参与、多渠道输入、多层级过滤、综合平衡考虑多方利益需求的有序化统合过程,这一过程对中国政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①在《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一文中,朱光磊、李利平认为,中国目前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一直维持在接近1%的水平上,基本符合公务员规模配置的一般规律,中国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公务员的总量,而是其内部存在着的某些结构性和功能性难题。② 在《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一文中,杨龙、彭彦强从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对中国地方政府的合作做了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间让渡的行政管辖权主要涉及关于经济要素在辖区间流动的行政管辖权、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的行政管辖权、跨界公共问题治理和区域公共物品的提供权。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对于合作收益的讨价还价,最终都要通过地方政府间行政管辖权让渡达成共识,并通过形成文本的方式将利益分配方案固定下来。③ 在《论管理性政府形态的管理模式和理论的演化》一文中,仲崇盛将管理性政府形态可以区分为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治理型政府三种基本类型,与此相应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理论分别为统治行政模式与专制统治理论、公共行政模式与公共行政理论、治理行政模式与治理理论。这三种管理性政府形态、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理论类型之间有联系,更有区别,各自的内涵和时代特 ①张彬、朱光磊:《从“利益综合”环节入手深化中国政府过程研究——对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技术性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②朱光磊、李利平:《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9期。 ③杨龙、彭彦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政治发展

第九章政治发展 第一节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 一、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出现 政治发展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兴起于西方的一个新的政治学领域。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阿尔蒙德、鲍威尔、派伊和亨廷顿等。 二、西方的政治发展观 政治发展概念是西方政治学的分支。 从传统政治模式向现代政治模式的转变。 政治发展的主要层面: (l)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2)政治制度化水平; (3)政治文化; (4)政治参与; (5)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三、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1、空想性; 2、忽视或故意掩盖人类社会政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3、对霸权主义对第三世界政治发展的影响闭口不谈。 4、西方中心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一、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谓社会发展,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的过程,它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从纵向上看,政治发展分别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四个阶段。从横向上看,政治要素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与其他社会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社会的整体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现,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政治发展性质改变与政治改革 政治发展性质改变是指一种典型的政治发展向另一种典型的政治发展的过渡和变化。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改变。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具体标志。 导致政治发展性质改变和政治改革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政治发展归根结底要取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 三、当代政治发展的两个方向 政治发展方向问题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由一种性质的政治发展向另一种性质的政治发展过度问题。当代世界政治发展是指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两种方向:一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四、政治发展途径:革命与改革 政治发展途径是指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问题。一般说来.政治发展有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两种方式。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改革是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 第三节政治发展的不同道路与途径 一、道路: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20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20 一、简答题 1.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经历的发展阶段。 答案:(1)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这一时期研究的主题是“现代化”理论,主要以新兴国家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为背景,借助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初步建立起政治发展研究的理论架构。他们认为,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还处于传统社会阶段,政治发展就是这些国家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化社会,这种过渡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重大转变。 (2)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这一时期研究重点是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道路研究。一些政治学家比较了各不同地区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希望通过对比研究找出政治发展的途径。 (3)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政治学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政治发展研究逐渐走向衰落,政治发展研究的重点也从发展道路研究逐渐转向政策研究。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研究强调发展中国家通过政策调整改善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解决各种问题。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发展行政学。 2.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几个主要流派的观点。 答案: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系统与外部环境特别是经济现代化环境相适应,具有系统功能、转换功能、对策功能,政治系统通过这些功能,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政治发展。 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政治后果”。他特别强调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他认为,缺少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发展,只会导致政治衰败。他把政治制度化作为政治发展的标准,作为政治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达尔认为,政治发展就是建立在一定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民主政治制度,其动力和途径就是政治多元化。 派伊认为,政治发展决定于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动力。 上述四种观点有着共同的特征,都是把政治发展看作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归纳起来,它们认为,政治发展就是发展中国家由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发展的过程或后果。 3.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点。 答案:(1)在社会制度上,视民族独立国家为“传统社会”,其社会发展方向是西方资本主义式的“现代社会”。 (2)在政治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上,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经济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视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顶点,并以此为观察、衡量、评价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治发展的标准。

关于政治概念的界定

关于政治概念的界定 ” 关于什么是“政治”,作为科学的界说,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看法。我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指导下,参考古今中外的各种解释,做出一个具体的界定。 我把政治的定义概括为:政治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国家、政权),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或者说:政治是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运用公共权力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以实现其利益和目标的社会现象。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现象 一般来说,政治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门槛”后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经济、文化共同组成社会的三大领域。在古往今来的文明社会历史中,政治是整个文明的一部分,是各个民族都不能离开的社会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政治文明发展的状况、程度,既体现了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制度,也反映出该民族整个文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在西方,政治一词,英文为politics。原文来自古希腊文的polis,为城邦之意。politics按字源说,是polis与tic(science)合组而成,意为关于城邦的科学。science一词,按其原意是知识或学问,含有一切有系统的知识的意思。在西方,一般仅指自然科学而言。在W.C. 丹皮尔所著《科学史》中给科学界定为“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商务印书馆中文版,第9页)。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作为科学的实际内容,应该不仅包括研究自然现象的自然科学,而且也应包括哲学、语言、历史等人文现象和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现象。即所谓人文社会科学。 长期以来,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着重对国家问题进行抽象的理性思考,即对国家的起源、本质、制度、机构等范畴和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研究。直到上世纪中叶,才由对制度的静态研究发展为着重对政治行为的动态研究。 中国传统对政治的解释,人们常引用《尚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来说明此词古已有之。实际上,中国古代政与治是不相同的两个词。有所谓“政者事也,治者理也”的说法。“政”是事务,是静态的,而“治”则是动态的。所谓“以政治之”就是用政治、行政手段来治理。中国古代讲的治道、治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