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软笔书法教案

初中软笔书法教案
初中软笔书法教案

初中软笔书法教案

【篇一:软笔书法校本教案.doc宁】

软笔书法校本教案

软笔书法校本手册

软笔书法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课程简介:写字是小学阶段基本训练之一。毛笔字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技能、技巧和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描红、描影和临帖,使学生的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书法艺术,向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活动目的:

1、活动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2、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自己领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

3、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得好习惯、好品质。

四、活动时间:

1、每周星期三第六节课后准时到书法教室活动。

2、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书法常识--------------------------------------第一周

运笔方法--------------------------------------第二三周

基本笔画写法--------------------------------四—八周

描红、描影、临贴练习---------------------九—十六周

...

【篇二:小学软笔书法教案】

一笔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毛笔,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

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

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

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

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

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

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

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每次

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

长使用寿命。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五

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

对用力。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

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

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

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

右包抓住笔管。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

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4、墨色的分类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二、小结: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低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书

法艺术的热爱。

三、板书设计

毛笔的种类----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毛笔的构造-----笔锋、笔腹、笔根

毛笔的选择-----尖、齐、圆、健

执笔法-----擫、押、钩、格、抵。

书写方法----用腕法发力法执笔

教学反思:

二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

1、认识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4、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双姿

二、导入

(一)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我们今天来认识和运用笔法。笔法,就是正确地使用毛笔的方法,

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

草五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散氏盘》、《峄山刻石》;隶

书有《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楷书有颜、柳、欧体;

行书有《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草书有

《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等。如此林林总总,数目

繁多,有如浩瀚星海中的颗颗明星,熠熠生辉。如此众多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神采各异,但它们都是优秀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

肯定有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这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现在我们就讲笔法。

1、毛笔的“四面八方”

◆大家肯定很奇怪,这节课我们为什么要带一杯清水来。我们这节

课的目的是要学习笔法,是要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如果是蘸墨汁来写,笔毫和线条都是黑的,看不清笔毫的变化。而

蘸清水,我们不但能写,而且还可

以清楚地看到笔毫的各种变化,只是笔画干得比较快。

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

招式、各种笔画全由它出来。笔毫为圆锥体,分“四面八方”,就像

是地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也分四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

它的“四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

本笔画的走向。这“四面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2、中锋、偏锋、侧锋

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运笔

所产生的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富有立体而有质

感的艺术效果。初学书法,务必从此入门,才能得到精妙的用笔。

同学们按“四面八方”的方向、走向练习中锋用笔。

偏锋,即运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面,而笔身又在另一面运行,运笔

时笔毫卧倒像拖地板一样平拖过去。它所表现的点画往往扁平、浮薄,墨不入纸。初学书法时最好不要用这种偏锋方法来写字,而大

多数初学书法者因不懂用笔方法,多数都是写出偏锋的字。

◆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注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

3、笔法的分解

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

的笔法。

(1)起笔——起笔有三种笔法:顺锋、侧锋、藏锋。

顺锋是锋尖儿方向与笔画的方向在一条线上,而方向相反,开始尖细,越来越粗。

侧锋和顺锋相同的地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

转折顿挫的过程,落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轨。

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

只是比侧锋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

(2)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

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用。行笔时笔毫

铺开,两

【篇三:软笔书法课教案】

软笔书法课教案

文昌中学美术组庄海东

第一讲书法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书法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难点:书法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方法:讲授

具体讲授:

一、什么是书法?

狭义而言,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

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

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

艺术便无从谈起。

2、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

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

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

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

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

3、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

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

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

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

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

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

着自身的体系的。

4、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

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

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

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其外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意思:

1、书法是针对汉字书写而言的,不针对其他文字。

2、书法是针对毛笔而言的,不针对其他工具。

因此,狭义的来说,书法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

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主要包括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内容。

广义而言,书法则不仅指毛笔书法,还包括了钢笔书法、粉笔书法

以及少数民族书法甚至日本的假名书法、韩国的韩文书法等等。

二、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首先,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

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

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

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继承这一传统,练好中国书法。在

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使学生增长很多知识,达到知识与技能共同

提高的功效。另外,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历代名家作品给学生以直接

赏析指导,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

生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激发爱国热情。

其次,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

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众所

周知,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

喜爱。汉代的杨雄曾说过:“字为心画”,即书法是表现一个人的内

心世界的。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

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

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鲁迅

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

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说,学习书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爱美

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得美却可以靠后天努

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许多人喜欢在家中挂一

幅书画作品以增加点书香,这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个人的品味,同时

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怎样学好书法?

临摹与创作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一个书法家不是从“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中艰

难地走过来的。学习书法先临摹后创作,先继承后创新,这是最起码的

程序和方法。临摹重在技术训练,掌握古人书法作品中的技法规律;

创作重在艺术体悟,领略古人书法作品中的艺术韵味。没有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创作只是一句空话;但没有创作的追求,临摹也就失

去了动力和意义,只有临摹和创作相结合,既注重技法练习,又注意艺术

体悟,才能百尺杆头更上一层。

临摹是书法专用语,是学习任何一种书体所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学

习书法离不开碑帖,离不开临摹,只有对古代优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各种书体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结

字、章法、韵味等),也才能体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关于

临摹,我们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去思考:

1、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的

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

需要临摹。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

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出来的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即在印有双钩红线

的字上去填写。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的字,用

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

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

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

能加深记忆,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揣摩它的笔

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

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帖

方法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

临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位。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

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写,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摹帖

的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的结构位置,但由于规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

的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或

背临,或意临,加入许多书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的笔意,而

易失古人的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却得之甚少。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先摹后临,既得古人的用笔方法,又得古

人的结构规律。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再反过来摹,摹完再临。或

者采用“双钩”的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摹临穿插,取长补短,效果极好。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后下笔。下笔要准,先形似,后神似,

以求形神兼备。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在否定中提高,

在教训中成熟。

2、先入后出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临摹就是继承,就是向古人

学习,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笔、美的结字、美的章法、美的

韵味和气势等。但临摹还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不入帖,写

不进去,或写出来不象,是无法与古人对话,无法学到古人书法妙

处的。但不出帖,即进去又出不来,太象古人,简直成了古人的书奴,一

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这样写,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书风特点。

关于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说得好:入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不可有我在”说的是要专心一意地

临习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不入

帖便无本;“不可无我”说的是要在临像的基础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长

处,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个性,有创造,并逐步走向自由创作的新境界。

3 、读帖善悟

帖不仅要临,重要的还在读,学书善悟,即从读帖中领悟,有些古人优秀

的法帖,不一定去临,只要认真阅读,反复体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韵味,

便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古人读帖非常认真。读帖从一点一画入手,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之妙处。通过阅读,眼观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帖临一本,书

观百家。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读帖

胜于临帖。有些碑帖,我们不一定临,但可以阅读,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

品中的三味,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才能奔汇腕底,充实于纸面,自

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入于眼,融于心,出于手,心手相应,收到事半

功倍之效。

四、文房四宝

1、笔

毛笔在我国产生和运用的历史悠久。据《说文解字》称,笔在燕国

称“弗”,吴国称“不聿”,楚国称“聿”,秦国称“笔”。据文献记载,

蒙恬造笔,现在出土的文物足以否定这个传说。最早的毛笔实物是

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的战国早期楚笔。1954年在长沙左

家公山楚墓出土了战国中期兔毫笔,笔杆是竹制的。湖北荆门也发

现了楚笔。

在中国古代,毛笔的制作可以说是费尽心机。凡是动物身上的毛,

几乎都采集用来制作毛笔,诸如兔毛、羊毛、马毛、鹿毛、獾毛、

狸毛、鼠须、虎毛、狼毛、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猪毛、鸡毛甚至胎毛、头发、人须等等。动物毛之外,也有选取植物

原料来制作毛笔的,如竹丝、茅草等都被用来制笔。

按照笔毫的软硬程度,可以分为软毫、硬毫与兼毫。兔毫、鹿毫、

狼毫、鼠须等属于硬毫,兔毫是用野兔毛制作的,上好者以紫黑色

兔毛做成,称紫毫。狼毫用黄鼬毛制作,是常用的硬毫。、

按照笔毫的长短,将毛笔分为长锋与短锋。长锋笔蓄墨量大,短锋

笔弹性较好。长锋羊毫笔比较常见,短锋笔多为硬毫。按照笔的大小,还可以分为抓笔、斗笔、提笔以及联笔、屏笔等等名目,最为

简单的分法将笔分为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和圭笔。

2、墨

墨的使用与毛笔同时或稍早。1980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村出土的

研杵、石盘、水盂和黑红色的氧化铁化石被认为是使用原始墨的雏形。

按照墨的原料,可以分为油烟墨、松烟墨、混合墨等。按照制墨对

象和用途,可以分为普通墨、贡墨、御墨、自制墨、珍玩墨、礼品墨、药墨等等。按照墨的外表装饰,可以分为本色墨、漆衣墨、漱

金墨、漆边墨。按照墨的外形,可以分为方形墨、长方形墨、圆形墨、椭圆形墨、不规则形墨等。按照墨的颜色,可分为黑色墨和黄墨、朱墨、红墨、白墨、棕墨、蓝墨等彩色墨。

3、纸

造纸术是中国人民贡献于世界文明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使用不仅

影响着书法风格的变化,而且还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按照造纸的原料,可以将纸分为麻纸、竹纸、皮纸、混合纸浆纸、

还魂纸。按照产地,可以分为宣纸、蜀纸、高丽纸等等。按照生熟

程度,宣纸又可以分为生宣、熟宣、半生熟纸。生宣吸水性强,熟

宣不吸水,半生熟纸界于二者之间。当代书法练习者多使用毛边纸、元书纸,创作多使用生宣和半生熟的色纸。

4、砚

砚的历史悠久,砚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工具。迄今

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砚台为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

战国末期石砚。

按照砚的质地,可以分为石砚、陶砚、木砚、瓷砚、铜砚、铁砚、

玉砚等,其中,石砚与陶砚最为常见。按照产地,又可将石砚分为

端砚、歙砚、苴却砚、洮河砚、贺兰山石砚、青州砚等。端砚为砚

中极品,产地在广东端州(今广东肇庆)按照形状,可以把砚台分

为长方形砚、圆形砚、凤字形砚、龟形砚、箕形砚等等。

所有这些砚台中,以石砚最为常见,性能最好。佳品石砚石质细腻

滋润,易发墨又不损笔。好的石砚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观赏

价值。

小学软笔书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笔法 教学内容:笔法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毛笔。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

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小学软笔书法教案

小学软笔书法教案. 书法教学计划依据本班学书法的情况,制定以下教学计划:一、教 学目标:学会正确的执笔与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1. 掌握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2. 了解中国书法的演变和古代有名的书法家3. 二、教学安排:第一单元1课:认识基本的笔墨工具课:认识藏锋、回锋、中锋2课: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3 竖的写法4课:第二单元撇的写法5课:点的写法6课:课:横折的写法7 8课:捺的写法第三单元 9课:竖钩的写法课:提的写法10 课:笔顺规则(一)11 12课:笔顺规则(二)第四单元课:笔顺规则(三)13 14课:笔顺规则(四)课:笔顺规则(五)15

第认识基本的笔墨工具一课 认识基本的笔墨工具教学内容: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认识毛笔。1 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3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教学重点:、掌握中锋用笔1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 的各种变化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教学过程: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1)毛笔的种类(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毛笔的构造(2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毛笔的选择(3衡量毛 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四德”圆、健”被称为毛笔齐、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4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寿命。、执笔法2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 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住笔管。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沉(3 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4、墨色的分类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小结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低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计设板书 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毛笔的种类---- 笔锋、笔腹、笔根毛笔的构造----- 尖、齐、圆、健毛笔的选择----- -----擫、押、钩、格、抵。笔执法执笔发力法用腕法书写方法---- 课后反思:

软笔书法教案

软笔书法教学计划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二、教学目标 1、书法课的教学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 、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① 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要天天坚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终。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②开展书法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比进步,比质 量,比速度,比特色,并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评,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可达到日久功成的目的。教诲学生:自古学艺无捷径,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并两步行。天赋自来是有,但不学无术,形同废物而无用。 4 、书法教学要具有发展性,我们教书法的目标是: (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特长,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借鉴、引用、学 习。 (三)能使整体进步,部分学生有为,并终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学必有果,培养学生自信,展示自己、发挥才能、发表作品。最终达到学生自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目的。 5、书法教学要具有兴趣性 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达到顶峰。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隶、篆,大致区 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

福字的书写软笔书法教案

“福”字的书写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欧体楷书福字的书写特点 2、练习欧体福字的书写 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楷书福字的书写 三、教学工具: PPT课件、福字作品、毛笔、水和水写布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给学生介绍和福字作品及相关故事,引入主体福的寓意,吸引学 生兴趣,了解为什么要写福。 ●《御笔五福图》是一幅将五位清代帝王亲笔手迹:康熙、雍正、乾 隆、嘉庆、道光的御笔“福”字汇集一堂的国宝级书法名作,必定为 万民带来吉祥与庇佑。五福并列,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 多福”。更为有趣的,乾隆、道光、嘉庆三帝在民间还被昵称为“乾 道嘉”,暗指“钱到家”,巧妙地满足了人们的美好寄望。 ●送福小故事:“天下第一福”康熙皇帝为久病不愈的孝庄太后祈福 而书,孝庄太后得此“福”后便身体病愈,所以这个震烁古今的“福” 字也称为“天下鸿福” ●清代三位皇帝都这么喜欢福字,谁能给福字组词呢?(学生回答), 可见与福字有关的都是很美好的寓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一下福字的书写,就要过年了希望通过我们本节课的学习,过年的 时候同学们也来亲自书写福字,把我们最美好的祝愿给我们的长辈 家人及朋友。 2、新授 ●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认识不同字体福字的书写特点:老师这里也有两幅关于福字的作品,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老师书写的福字都用到了哪些字体?——篆隶真行草

今天我们就以楷书的欧体为例:简单了解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和欧楷特点(笔画方正,见方见角,结体严谨) ●示范、讲解福字的写法:熟悉福字笔顺,学生说每个笔画的顺序, 教师书写并讲解笔画的位置(结构),学生联系; ●教师针对学生整体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并在黑板上分解每个笔画 的运笔方法以及提按的变化; ●学生再次书写,挑选优秀作品给予点评展示鼓励。 3、提高学生书写兴趣——书写数字“福” 77472712(数字的运笔方向) ●教师书写,并和学生一起找出数字规律;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优秀作业展评。 4、总结并鼓励学生课后加强联系,传递爱心与祝福。

六年级软笔书法教学设计

第1课综合练习 (一)教学目的: 按要求写好“小主人,是非明”,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按要求写好“小主人,是非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毛笔的正确执笔姿势? 2、上一学期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 二、新授: 1、自学: 你认为怎样写好“小主人”三个字? 2、指名回答: A:“小”字是对称型的独体字,为了求变化,可将左点写得稍低些,右点写得稍高些。 B:“主”字是对称型的独体字,为了求变化,上点可斜顿,三横的长短、粗细要有变化。C:“人”字是对称型的独体字,要把撇写得高一点、短一点、轻一点,把捺写得低一点、长一点、重一点。 三、范写: 四、练写: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2、生品评。五、作业:写“小主人”

第2课综合练习(二) 教学目的:按要求写好“言必信利于行”,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 按要求写好“言必信利于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你认为怎样写好“小主人是非明”六个字? 二、新授: 1、自学:你认为怎样写好“言必信利于行”六个字? 2、指名回答: A:“言”是左右平衡的独体字,容易写得呆板,因此三横的长短形态要有变化,使字形整齐中有变化。B:“必”的长撇是字的主笔,要写得粗长有力。长撇与卧钩的交叉点略低并偏左;钩的出锋方向以及三个点画要相互呼应,布局均匀。 C:“信”左窄右宽,单人旁的竖要撑住撇画,“言”部左边略收敛,以便与单人旁协调配合。D:“利”字的“禾”部要写得略宽一点、短一点,立刀旁则要写得略窄一点、长一点,这样,字就显得有高低变化了。 E:“于”字的笔画虽少,但书写难度较大,两横要略向上斜,弯钩要壮实有力,弯钩伴的位置在中间稍偏右处。 F:“行”字双人旁的起笔位置与方向要正确,“亍”的两横长短要有差别,竖钩要略向右斜,并写得粗壮有力。 3、说说“言必信,利于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学软笔书法教案

一笔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毛笔,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

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寿命。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小学毛笔书法教案最新版

少年宫“2+1”活动 镇西镇中心小学2012学年第下学期软笔书法教案 科目:软笔书法 年级:三至六年级 姓名:Li guangwei

镇西镇中心小学2012软笔书法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二至六年级所有班的书法课,也是今年刚刚从美术课转型到教书法课,经验和方法都不足,但是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有年级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书法学习,所以说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书法指导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三、教学目标 1、书法课的教学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 1、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要天天坚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终。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 2、开展书法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比进步,比质量,比速度,比特色,并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评,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可达到日久功成的目的。教诲学生:自古学艺无捷径,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并两步行。天赋自来是有,但不学无术,形同废物而无用。 4、书法教学要具有发展性 我们教书法的目标是:

部编版四年级软笔书法教学设计

书法课 (教学设计软笔)(四年级)

第一课火字旁米字旁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2、了解火字旁和米字旁的造字规律,结构原则。 3、根据所学偏旁的变化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字旁和米字旁的造字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2、揭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两个偏旁部首。师示范书写两个字“烦”、“精”。 提示:“火”字旁书写时上两点要左低右高,相互呼应,不可分离太远;捺画变点,位置不可过低。 2、看一看常见的毛病。 1)右上点过低 2)右下点过低

3)上两点左右分离 4)右下点过长 3、教师示范书写“烦”。 4、学生练习书写“烦”,教师巡视辅导。 5、米字旁同上。 提示:米字旁竖画要直,书写时从横画的中间偏右处穿过,其余四笔对准十字中心,紧密联系,相互呼应。 6、米字旁书写常见的毛病。 1)短横过低,撇画过垂 2)右下点过长 3)右上点过低 三、巩固练习 练习书写含有火字旁、米字旁的字。 四、总结 1、展示学生课堂作业,给予表扬。 2、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第二课绞丝旁女字旁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2、学会书写绞丝旁和女字旁及例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绞丝旁和女字旁的书写。 2、根据笔画变化规律,写好例字。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投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复习火字旁和米字旁。说一说书写时的要点。 三、讲授新课。 1、教师示范书写“纤”。 提示:绞丝旁的书写——两个撇折写法不同,虽然两撇基本平行,但上撇略短,向右下折出;下撇略长,向右上提出。 3、学生练习书写绞丝旁。 4、点评学生书写的偏旁,指出常见的毛病。 1)两撇不平行 2)第二撇过短 3)上撇折方向太平 5、教师示范书写“纤”,学生练习写两个。教师巡视辅导。 6、女字旁教学方法同上。 提示:女字旁书写时两撇之间要靠近,第二撇与长点的交叉点应对准第一撇的起笔。 7、常见的毛病

软笔书法教案(图片格式)

永字八法 (唐代僧智永提出) 侧 点为侧,如鸟翩然 侧下 勒 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努 竖为努, 用力也 趯 趯为跃,貌与跳跃 同 策 左上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掠 左下为掠如篦之掠 发 啄 右上为啄如鸟之啄 物 磔 右下为磔裂牲谓之磔笔锋开张也 一、横的写法 ?1、逆锋起笔?2、向下顿笔?3、提笔右上行?4、中锋行笔?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锋 1、长横 ? 运笔方法如前述 2、短横 ?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 、向右行笔,中间 向上凸 ?4、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 稍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5、左尖横 ?1、顺锋起笔 ?2、力量逐渐增大, 向右中锋行笔 ?4、末端提笔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6、右尖横 ?1、逆锋向左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笔 ?3、挫笔后向右偏上 边提边行笔 7、横钩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行 笔 ?4、作钩时提笔向左 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中 后挫笔向左下出钩 ?

二、竖 1、垂露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6、回锋向上收笔 2、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 ?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3、右弧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4、左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软笔书法教案

软笔书法教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毛笔书写常识。 2、观察长横的形态特征,学习并掌握书写方法,会写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练字的兴趣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 4、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教学重点:长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顿笔的写法 学具预备: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开学一个多月来,我们进行了硬笔书法的学习,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开始学习软笔书法,你想学好吗?请听故事《夜贴对联》。 2、老师希望大家也像王羲之一样“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写一手好字,让人们喜欢。说不定大家当中就有未来的书法家。 二、学习新课 (一)观念:对、正、法、活、美 (二)方法:临帖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临摹,指的是“监书”和“摹书”两种不同的学书方法,摹书有描红、廓勾填墨、映写等几种形式,临书也叫做“临帜”就是照着字帖的样子,学着去写。 三、毛笔书写常识 1、毛笔执笔法:按、压、钩、顶、抵 2、“永”字八法: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自古以来,初学写字的人如何用笔往往以“永”字八法学起。什么是“永”字八法呢?就是“永”字中的八笔。分别代表八种笔法。(即: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永字八法意在说明楷书的八种基本笔画的形态特征和方法。 永字八法口诀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3)竖为弩(用力也);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 (4)钩为趯(跳貌,与跃同);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申义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一般习惯称为“撇”。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这一笔直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软笔书法教学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二至六年级所有班的书法课,也是今年刚刚从美术课转型到教书法课,经验和方法都不足,但是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有年级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书法学习,所以说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书法指导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三、教学目标 1、书法课的教学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2、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 1、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要天天坚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终。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 2、开展书法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比进步,比质量,比速度,比特色,并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评,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可达到日久功成的目的。教诲学生:自古学艺无捷径,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并两步行。天赋自来是有,但不学无术,形同废物而无用。 4、书法教学要具有发展性 我们教书法的目标是: (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特长,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借鉴、引用、学习。 (三)能使整体进步,部分学生有为,并终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学必有果,培养学生自信,展示自己、发挥才能、发表作品。最终达到学生自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目的。 5、书法教学要具有兴趣性 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达到顶峰。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隶、篆,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

五年级软笔书法教案

第一课写毛笔字的基本常识 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笔:大楷、中楷、小楷等。软:羊毫。软硬适中:兼毫。硬:狼毫等 墨:墨块、墨汁。 纸:宣纸、毛边纸等。 砚台 二、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脚平。 站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左手扶案、脚平。 执笔方法:1.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 、 2.中指钩住笔杆 3.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抵住笔杆 4.小拇指紧贴无名指,不接触笔杆 5.拿笔时应指实、掌虚、笔正

毛笔字基础( 一) 一、激发兴趣(以教师作品及书法家的作品为例) 二、¥ 三、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示范)要求:五指执笔法(按、压、 钩、顶、抵)、头正、身挺、脚平等 四、练习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纠正指导) 五、讲解“一”字写法(黑板示范) (要点:中锋运笔、逆锋起笔、行笔、回锋收笔)画行笔线路 横法: 五、练习写“一”字注意:(逆锋起笔、按、行、提笔、顿、回 锋收笔等要领)逐个手把手指导。 六、作业:“一”字写20个。 <

毛笔字基础(二) 一、小结写“一”字中出现的问题,应注意的地方,强调要领 (以学生作业为例进行讲解) 二、练习写“一”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出示范字“三”,讲解并示范。 “三”字的三横长短、间架结构。(黑板示范) %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三”字写20个。 —

毛笔字基础(三) 一、讲评作业,复习写“三”字,指出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缺点加以练习改正。 三、学写“悬针竖”,掌握要领。 竖法:(悬针竖 # 悬针竖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后转势直下,慢慢提笔收起,使笔画呈“针”状。 四、写“十”字,黑板示范。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十”字写20个。 !

小学毛笔书法教案 级

横堤铺小学2015-2016学年 软笔书法教案 科目:软笔书法 年级:三至六年级 姓名:吴延波 横堤铺小学2015-2016年软笔书法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三至六年级所有班的书法课,虽然书法作品经常获奖,但给小学生将书法时间不长,经验和方法都不足。但是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有年级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软笔书法学习,所以说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书法指导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

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三、教学目标 1、书法课的教学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 1、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要天天坚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终。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

三年级上册毛笔书法教案

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 (1)笔锥圆;(2)笔头尖; (3)有弹性;(4)笔根牢; (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 (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 (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4、蘸墨的方法 (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 (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 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板书:书法——毛笔 文房四宝五笔执笔法 教学反思:

第1课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能力目标:比较长横和短横运笔过程的异同。 3、情感目标: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放大的学生书法作品一幅,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横”的写法。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激发学生的对美的感受力和书写的愿望。 二、形象感知 认识横的形态: 1、横画在一个字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不能把字写平稳,与横画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横的形态是怎样的呢? 2、出示长横的例字。 3、仔细观察,长横和短横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4、思考:为什么既要将横画写得平直,又要稍稍有点左低右高? 学生讨论 小组交流 教师先提出任务,让学生先自由讨论,思考横的书写特点,然后合作交流,归纳长横的书写要点, 三、横的写法 长横的写法:教师示范 1、怎样才能把横画写得既平正又生动呢?我们先来学习长横的写法?(运笔七个步骤) 2、思考:写横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学生自由朗读书中注释 四、小结 横的特点:粗细均匀、左低右高、收笔略大形成点状。 学生谈体会 板书:1、横 ①逆锋起笔②斜入笔 ③调整笔锋④中锋行笔 ⑤提笔⑥顿笔⑦回锋收笔 教学反思:

四年级软笔书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火字旁米字旁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2、了解火字旁和米字旁的造字规律,结构原则。 3、根据所学偏旁的变化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字旁和米字旁的造字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2、揭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两个偏旁部首。师示范书写两个字“烦”、“精”。 提示:“火”字旁书写时上两点要左低右高,相互呼应,不可分离太远;捺画变点,位置不可过低。 2、看一看常见的毛病。 1)右上点过低

2)右下点过低 3)上两点左右分离 4)右下点过长 3、教师示范书写“烦”。 4、学生练习书写“烦”,教师巡视辅导。 5、米字旁同上。 提示:米字旁竖画要直,书写时从横画的中间偏右处穿过,其余四笔对准十字中心,紧密联系,相互呼应。 6、米字旁书写常见的毛病。 1)短横过低,撇画过垂 2)右下点过长 3)右上点过低 三、巩固练习 练习书写含有火字旁、米字旁的字。 四、总结 1、展示学生课堂作业,给予表扬。 2、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第二课绞丝旁女字旁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2、学会书写绞丝旁和女字旁及例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绞丝旁和女字旁的书写。 2、根据笔画变化规律,写好例字。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投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复习火字旁和米字旁。说一说书写时的要点。 三、讲授新课。 1、教师示范书写“纤”。 提示:绞丝旁的书写——两个撇折写法不同,虽然两撇基本平行,但上撇略短,向右下折出;下撇略长,向右上提出。 2、学生练习书写绞丝旁。 3、点评学生书写的偏旁,指出常见的毛病。 1)两撇不平行 2)第二撇过短 3)上撇折方向太平 4、教师示范书写“纤”,学生练习写两个。教师巡视辅导。

软笔书法教案

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书写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观看视频,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二课米字格和笔画名称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讲授新课。 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

小学毛笔书法课程教案

小学毛笔书法教案 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

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二课米字格和笔画名称2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