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03-2005 教育与研究改革项目报告《 德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同济大学2003-2005 教育与研究改革项目报告《 德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同济大学2003-2005 教育与研究改革项目报告《 德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同济大学2003-2005

教育与研究改革项目报告

《德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项目负责人:黄克琴

项目组成员:赵劲邓白桦张克芸

项目参与者:德语2002、2003级全体学生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中期小结

2000年9月-2002年年底,本人曾担任同济大学教务处教改项目《德语项目教学探索》的负责人,该项目以专业德语本科、德语职教班、大学德语强化班为研究者,结题后在学校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专家组的普遍好评,专家组同时还希望象类似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项目能继续开展。基于这个前提,本人于2003年申请了教务处教改项目《专业德语基础阶段主干课教学改革实践》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于2003年立项,2003年10月开始实施。指导教师均为一、二年级主干课任课教师。

在上一学年度中,项目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学生实践和学生成果方面,即在本科一年级学生中成立了多个学习小组,首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然后分小组进行两个子项目。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把《从英德语言对比的角度探索德语学习方法》作为他们研究的对象,分三个小组从德语和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写出了研究结果并在班上开展讨论,经过教师的修改后,该研究成果已整理成册。另一个班的学生主要从事《德国文化一览》的研究。由学生自行拟定小专题,围绕德国国情展开研究,该子项目也基本完成,成果正在汇总中。

本科二年级31位学生分两个班每人在班上做了一个论文小报告,过程是:自行选题-收集资料-论文撰写-公开报告-学生评价-教师讲评-师生评分,经过这几个环节后,最后将论文成绩计入学期考试成绩总分。同时由学生自己修改和编辑的论文报告集已完成。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调动,主动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承担编辑任务的学生积极性也很高。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20日“全国专业德语指导委员会年会即基础阶段的教与学研讨会”上,本人就这一专题作了报告并展示了我校学生的成果,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不少学校还主动取经,索要我校学生的成果,该项目成果在国内同行中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也为同济大学的教学改革争得了荣誉。针对二年级学生所作的论文报告,赵劲老师已完成1篇论文,尚未正式发表,本人在国内学术会议上作了一个专题报告,另3篇论文正在积极撰写之中。预计明年上半年交出论文稿,明年下半年争取4篇论文全部发表,以期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负责人:黄克琴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项目负责人:黄克琴

项目组成员:赵劲张克芸邓白桦

德语专业03级、04级全体学生2000年9月-2002年年底,本人曾担任同济大学教务处教改项目《德语项目

教学探索》的负责人,该项目以专业德语本科、德语职教班、大学德语强化班为研究者,结题后在学校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专家组的普遍好评,专家组同时还希望象类似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项目能继续开展。基于这个前提,本人于2003年申请了教务处教改项目《专业德语基础阶段主干课教学改革实践》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于2003年立项,2003年10月开始实施。指导教师均为一、二年级主干课任课教师。

在上一学年度中,项目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学生实践和学生成果方面,即在本科一年级学生中成立了多个学习小组,首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然后分小组进行两个子项目。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把《从英德语言对比的角度探索德语学习方法》作为他们研究的对象,分三个小组从德语和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写出了研究结果并在班上开展讨论,经过教师的修改后,该研究成果已整理成册。另一个班的学生主要从事《德国文化一览》的研究。由学生自行拟定小专题,围绕德国国情展开研究,该子项目已完成并整理成册。

本科二年级31位学生分两个班每人在班上做了一个论文小报告,过程是:自行选题-收集资料-论文撰写-公开报告-学生评价-教师讲评-师生评分。经过这几个环节后,最后将论文成绩计入学期考试成绩总分。同时由学生自己修改和编辑的论文报告集已完成。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调动,主动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承担编辑任务的学生积极性也很高。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20日“全国专业德语指导委员会年会即基础阶段的教与学研讨会”上,本人就这一专题作了报告并展示了我校学生的成果,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不少学校还主动取经,索要我校学生的成果,该项目成果在国内同行中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也为同济大学的教学改革争得了荣誉。

第二学年的研究主要定位在教师对学生实施项目这一过程的研究上。针对二年级学生所作的论文报告,赵劲老师已完成1篇论文,本人在国内学术会议上作了一个专题报告,并撰写论文1篇,邓白桦老师完成论文1篇,张克芸老师完成项目总结报告1篇。目前4篇论文已分别送往《德国研究》和《同济教育研究》,将于近期发表。

通过两年的研究,我们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从中得出结论: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德语基础学习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教学和课题研究,给教学对象恰当的科研课题,以课外“项目”带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亦是值得我们推荐的一种外语学习方法。

“以教助学”和以“学”为中心:

从外语教学理念的演变来研究德语教学方法

赵劲

摘要: 现代外语教学要求以“学”为中心,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科学工作的方法、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而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通过介绍德语教学理念的演变来探讨教学法的发展变化,并研究了“以教助学”这一具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中认为,这种教学方法符合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要求,并能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德语教学;教学方法;主动学习

1.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演变1

在外语教学发展史上,由于对外语的功能和外语教学的目的等看法的不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在欧洲,“新外语”(指法语、英语、德语等)的中学教学始于十九世纪,但那时沿袭的仍然是“老外语”(指拉丁语和希腊语)的教授方法,即通过详尽细致的语法讲解以及母语与外语之间的交互翻译等方法来达到掌握外语语言知识的目的。教学的具体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笔记(Frontalunterricht)。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语法翻译法”(Grammatik-übersetzungsmethode)。在当时,外语教学并没有普及、其对象仅仅是少数社会精英分子,而外语教学也只是培养精神品质和完善品性人格的一种工具。因而,学生只是学习语言的内在逻辑和结构以训练思维、阅读外语文学作品以陶冶情操。

这种学习“死语言“(tote Sprache)的方法在十九世纪末就遭到了激烈的批评。而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掀起的外语教学的改革运动(Reformbewegung)则促使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直接教学法”(die direkte Methode)逐步替代了“语法翻译法”,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视听教学法”(die audiolinguale und die audiovisuelle Methode)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作好了教学理念上的准备。这三种方法把教学的重点从僵硬的语法教学转移到了生动的语言教学、从书面语言到了口头语言、从双语互译到了单语(外语)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培训学生的语言技能。“视听教学法”则进一步在结构主义语言学(die strukturelle Linguistik)和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die behavioristische Lernpsychologie)的理论基础上、利用语言实验室(Sprachlabor)的视听设备(如录、放音设备和放像设施等)帮助学生掌握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句型结构(pattern

1本节内容主要参考Gerhard Neuner 和Hans Hunfeld 1993年编写的Methoden des fremdsprachlichen Deutschunterrichts.

drill)。由此,外语教学逐步脱离了形式性的教学目的而确立了其实用性的宗旨(pragmatische Ziele)。

到了七十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工作流动性的增加和新的交际工具(如电话、收音机、电视机等)在德国的普及,外语教学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学生,而是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次。他们对外语学习的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作为“视听教学法”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仍以描述语言的形式为己任,因而“视听教学法”中用以语言教学的日常生活对话(Dialoge)通常是为练习某些语法现象而特意编写的,语言机械而不自然。这一实用性教学目的和其理论指导的偏离终于通过应用产生于六十年代的语言交际行为理论(Sprechakttheorie)而得以克服,使“交际教学法”(die kommunikative Didaktik)的全面实施成为可能。语言交际行为理论不再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形式的系统,而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方式、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因而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即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面对一定的交际对象、运用一定的语言形式而实现一定的交际意向。整个“交际教学法”的发展经历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实用功能”阶段和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跨文化交际”阶段,前者要求课堂上所学的外语能尽快和有效地应用到日常生活的交际中去,而后者讨论的是如何针对外语学习者的自身文化特点和生活环境教授外语、培养其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在“交际教学法”的框架下,产生了多种外语教学方法和形式,如“游戏教学”(Spiele)、“角色扮演”(Rollenspiel)等等。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多讲、多听、多读和多写。

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外语教学在交际语用的前提下更重视的是对“教”和“学”过程的研究(Sprachlehr- und –lernforschung),其理念逐渐从“指令主义”(Instruktismus)转变为“建构主义”(Konstruktismus),即从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中心,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欧洲德语界,也先后提出了如“学习自主”(Lernautonomie)、“学生中心”(Lernerzentrierung)、“学习学习的方法”(Lernen lernen)、“发现学习”(entdeckendes Lernen)等口号。究其竟,无外乎两点:一是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做学习的主人,二是要求学生学习“学习的方法”和“获得知识的方法”。然而,如何把这一先进的教学观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目前尚缺乏方法学上的研究与实践。本文试通过介绍与研究“以教助学”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探讨如何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以教助学”的形式与历史发展

“以教助学”,顾名思义,是指学生通过学做小老师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一般教师事先向学生分发新的教学材料或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经准备后以小组形式讲解。讲解要求清晰、使听者理解;而且要组织练习,甚至可以安排小测验。而教师则在课堂中观察,必要时给小老师提供帮助。(Martin 2002)

虽然“以教助学”以“学”为中心,能促进“生生互动”,但它并不是新时代的产物。Schelhaas (1997)的研究表明,它的基本原则根植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的教学改革,即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

(Selbstbestimmung)和自由(Freiheit)意识并发展他们独立健康的人格。同时,它与一战前以G. Kerschensteiner 为中心的“手工劳动学校运动”以及三十年代由J. Dewey 和W. H. Kilpatrick 发起的“项目课程”(Projektunterricht)也有密切关系,因为它们都要求学生独立、主动地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以教助学”作为具体的教学形式则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在“孩子教孩子”(Children teach children)的口号下,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一起合作开展社会活动,通过饰演教师的角色学会学习的方法(learn how to learn)。但它主要是作为一种教育战略开展一些社会青年活动(Schelhaas 1997)。而这种教学方法得以在实践中重新发现并得到系统研究,则主要归功于德国八十年代交际教学的兴起与全面推广。由于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满足课堂交际的目的,还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性与计划性,同时并不像其它新的教学方法那样要完全推翻原有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2,而是能融合于其它方法并改善它们,因而“以教助学”的研究与应用自八十年代以来得到了重视。

如要谈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以教助学”,必须提到Jean-Pol Martin, 因为正是他,对此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和全面的推广。他不但在其他研究者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教助学”的教学方法和原则,并以认知心理学(kognitive Psychologie)和信息处理的学习理论(informationsverarbeitender Ansatz der Lerntheorie)等对此进行理论论证,而且为了在欧洲和全世界范围内推广这一方法,他还发起建立了相关网页(www. ldl. de)。这一网页不但提供了有关理论资料和课堂实例录像,而且有兴趣的教师可以在这里找到上课的具体材料、参加联系网络并参与讨论。

3.“以教助学”的教学实践

根据1992年出版实施的德语本科低年级教学大纲的规定,德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的。贯彻这一要求而编写并被中国德语界广泛使用的《德语教程》在编排中除了有传统的语法、生词的解释与操练外,顾及了不同的文体,配有丰富的国情知识,并赋予跨文化视角,同时参插了适量的学习方法介绍。然而由于教材中精读、泛读、词汇、语法、双语生词表等的板块设置,教师很容易仍然按照生词解释 - 语法操练–词汇练习–课文讲解这种单调、机械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而且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师也很容易省略教材中的课堂讨论,从而造成教师上课的“一言堂”(Zhao Jin 2002)。久而久之,不但学生会觉得上课无趣,还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2在七、八十年代出现的一些新的教学法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暗示法”(Suggestop?die)。它来源于匈牙利一位心理治疗师Georgi Lozanov 提出的理论,即以无意识地接受信息来提高记忆力。就其形式来看,它有严格的教和学的阶段分配,有的阶段要求教师随着富有情感表现力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学生则跟读,而有的阶段则要求教师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一般是巴洛克音乐)朗诵一些材料,同时学生要舒服地坐在沙发上或地板上,(通常还要求拉上窗帘),闭上眼睛、不可专注于老师朗诵的内容,而是要努力地放松自己。另外还有如Total Physical Response, Silent Way,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等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作介绍了。

我们在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中试行“以教助学”的方法。

此教学方法的试行学生经过三个多学期的德语学习已基本掌握了语法和各项语言技能,具备从事独立工作的基础能力。教师分配给学生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学生以两人为组,从每个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中选出一篇难度与长度适中的课文进行课外准备,内容涉及德语国家的历史、法制、经济等国情概况以及一些文学作品,其中与课文有关的语法、词汇和练习也属于小老师上课的内容。讲课形式要求尽量丰富活泼。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单人或仍以双人为组,自选感兴趣的国情、时事或文化传统方面的题目,但内容最好与所准备的课文有关,为之提供文体或文化的背景知识。比如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是有关德国的报纸,则报告的选题可以是德国的电台、电视或媒体集团的介绍;课文的内容是童话,则可选题介绍童话体材、格林童话等等。选定题目后,要求独立寻找有关资料,并以Powerpoint 或墙报、游戏的形式,为其他学生讲解和介绍。总之,这两个任务自成循环,但又相辅相成。在开学初确定分组、选题和时间顺序后,由“背景知识”的序列先行,“课本教学”的序列随后。这样,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中就有两次实践机会。教师在整个“以教助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除了组织、安排、分配任务外,主要是要帮助学生学习怎样利用网络和图书馆寻找资料、组织资料,并指导学生安排教学。在课堂中,教师既可以与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到小老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在必要时也要给学生提供帮助。

为了进一步探讨“以教助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此的看法,学期结束后,对参加教学试验的31位学生组织了讨论,并对其中一个班15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其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实施“以教助学”的教学方法表示了积极的态度。尽管他们在课外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资料收集和教课准备 - 其中“背景知识”讲座平均为15至20小时,“课本教学”备课时间为10至12小时- 但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通过“教”的实践,无论在语言技能上还是在综合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特别是阅读能力,10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他们在作“背景知识”报告时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对材料进行选择和整理,经过这样的训练,他们明显感到阅读速度和判断重要与不重要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85%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显

著的。口语水平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内容叙述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对听众提出的问题能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基于对阅读材料的总结和重新编写。虽然80%的学生感到听力理解的能力提高有限,但是学生同时提出,这种教学形式使他们有机会听不同的讲解风格,同时由于讲解者与听众水平相近,听者在理解内容之余尚能注意到讲解者语言上的错误,成为自己的借鉴。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为了寻找资料,他们不仅利用图书馆,而且搜寻、访问了许多网站,发现了书本以外德语学习的广阔世界,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这信息世界里遨游。德语学习的兴趣(86.7%)和能力(66.7%)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教”要站在听者的角度去理解,这样能发现德语学习中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在为同学解答疑难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53.4%),而且锻炼了胆量(66.7%)。

4.“以教助学”的特点

总结以上教学实例,可以发现“以教助学”教学方法的下列特点:

1.) 正如学生所言,“以教助学”能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就阅读而言,在寻找相关资料时,需要泛读(globales Lesen)以掌握文章的主题内容并决定是否进一步采纳;而在同一篇文章中,有的信息是对任务的主题非常重要的,有的是不太重要的,而选择对己有用的信息则锻炼了选择阅读(selektives Lesen)的能力;选定的重要信息还需进一步详细阅读以增强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和表达,这就不自觉地训练了精读(detailliertes Lesen)能力和篇章写作能力。此外,在这种教学法中,语言不仅是学习和课堂交际的目标,更主要的是学习新知识和课内、课外进行交际的工具。这也就是“交际外语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也就是为学生尽量创造真实的环境使他们能进行语言应用式的交际3。与此同时,学生担负起了“教”的任务,为“教”而学的学生,自然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无论以何种形式上课,他们的话语量自然而然地提高。这样,他们在课外有大量的语言接触并努力去理解(input),在课堂中又有机会进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output),符合Krashen (1985)提出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和Swain(周星/周韵2002)提出的“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能促进第二语的习得4。

2.) 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说学生在选择教材课文的时候其选择范围尚有局限性的话,那么其背景知识的主题选择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去完成这两个有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同时,学生做小老师并不像“扮

3在德语中被称为mitteilungsbezogene Kommunikation,它不同于以语言学习为目的课堂交际(sprachbezogene Kommunikation), 因为后者交际主要是为了传授语言知识并提高语言表达的正确性。虽然它是培养语言应用式交际能力的准备阶段,但真正的语言应用能力只能通过大量的语言应用式交际本身来达到。(参见Butzkamm 1978)

4尽管“二语习得”(die zweite Sprache erwerben)与“外语学习”(die Fremdsprache lernen)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并不绝对矛盾。相反,在有控制的的外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激发自然的二语习得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最终掌握新语言(Storch1999)。

演角色的游戏”(Rollenspiel)一样,交际环境、交际内容、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都是虚拟的,而是如 1.) 中已提到的那样是一种在真实环境中、面对一定的交际对象、要完成一定交际任务的真实的课堂交际。这种真实的交际需求和有兴趣的学习不但能进一步激发中国学生常有的功利性学习动机(instrumentale Motivation),而且能逐渐增强他们的融入性学习动机(integrierte Motivation),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就业或留学目的去学外语,而是真正培养对语言本身和其文化的兴趣。因为根据加拿大的有关研究表明,具有融入性学习动机的学生更能学好外语(R?sler1994)。

3.) 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能力。学生在“以教助学”的实践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语法、词汇、国情等语言和文化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教会的能力,也就是学会了如何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他们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此外,在把大量信息整编成自己的新知识的过程中,在用“教”的视角去“学”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无意识地探索着学习的方法,试图更有效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更有效地去教会其他学生。同时,在这种训练中,学习者本身作了学习的主人,学会了学习的自我负责,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在准备阶段还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教助学”要求学生互相合作完成任务,不但能逐渐改变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中独来独往的坏习惯(Zhao Jin 2003),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对将来的工作不无裨益。而组织课堂教学则能锻炼学生的胆识和临时应变及组织能力。同时,随着师生关系由“主从关系”演变为“合作关系”,甚至学生自己唱主角,他们会慢慢地不再迷信权威,而是不断增强自信心。而这些素质正是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5. “以教助学”对中国现代德语教学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教师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做人的道理,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尽管教师“解惑“的职责已或多或少地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只有思考才会有疑难,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 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但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而且是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权威。与此相应,学生自然是听众,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是请教者。因而在德语界,中国学生的德语学习常被描述为“迷信教师的权威”(Kleppin 1987),“离不开课本”(Ni Jenfu 1995),课堂上“消极被动”(Yang Wenliang 1996), 同时, 在“教师唱主角、学生是听众”的课堂中,学生只会“不停地记笔记”(Fluck 1994)。而Hess(1992)则认为,中国学生在大学德语课堂中的被动、机械和较差的语言应用能力差是他们在中学英语应试教学中的学习习惯使然。

在这种以“教”为中心、被称为“指令主义”(Instruktismus)的教学模式下,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能做的是储备丰富的知识、尽量了解学生的需求、上课力求结构严谨并条理清楚,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然而,学生个体有异,学习方法和能力不同,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因而教师的知识输出量与学生的知

识接受量之间的比例如何,即学生“学”的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此外,在知识大爆炸的现代社会,教师很难再扮演“知识权威”的角色了,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显然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顺应这一潮流,中国英语界早在九十年代末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应惠兰等1998)并付诸于实践(如以该模式为基础编写的《新编大学英语》)。而教师的角色则被进一步定义为管理者、示范者、监控者、辅导者、信息提供者和促进者(周星/周韵 2002)。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王镇平 2001)并尽量提高课堂中的“学生话语量”(周星/周韵 2002)。然而中国的德语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却没能紧随其步伐。以上德语教学形式上的尝试,是对德语教学从“知识传播型”向“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转变的一种努力,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交际能力和交际意识、符合现代社会竞争需要的新型德语人才。

参考文献:

Butzkamm, Wolfgang 1978: Fünf Thesen zu einem kommunikative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A]. In: Materialien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11[C]. Regensburg

Fluck, Hans-R. 1994: Deutsche Fremdsprahenlehrer und –lehrerinnen aus chinesischer Sicht. Eine Studentenbefragung [J]. Info DaF 21, 6/1994.

Hess, Hans-Werner 1992: …Die Kunst des Drachent?tens“: zur Situation von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in der Volksrepublik China[M]. München: iudicium

Kleppin, Karin 1987: Deutscher Lerner –Chinesischer Lerner. Zur Unterrichtssituation an den Hochschulen in China [J]. Info DaF 3/1987.

Krashen, S.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M]. London: Longman.

Martin, Jean-Pol 1996: Das Projekt …Lernen durch Lehren“–eine vorl?ufige Bilanz [J]. Fremdsprachen Lehren und Lernen 25

Martin, Jean-Pol 2002: Lernen durch Lehren (LdL) [J]. Die Schulleitung – Zeitschrift für p?dagogische Führung und Fortbildung in Bayern. Heft 4. 29. Jahrgang.

Neuner, Gerhard / Hans Hunfeld 1993: Methoden des fremdsprachlichen Deutschunterrichts. Eine Einführung [M]. Berlin u.a.: Langenscheidt. ( Fernstudieneinheit 4)

Ni, Jenfu 1995: Lernkompetenzf?rderung – ein legitimes Anliegen des Fremdsprachenunterrichts [J]. Neusprachliche Mitteilungen aus Wissenschaft und Praxis 48, Heft 3/1995.

R?sler, Dietmar 1994: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M]. Stuttgart; Weimar: Metzler

Schelhaas, Christine 1997: 《Lernen durch Lehren》für einen produktions- und handlungsorientierte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Ein praktischer Leitfaden mit zahlreichen kreativen Unterrichtsideen und reichhaltiger Materialauswahl [M]. Marburg: Tectum

Storch, Günther 1999: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eine Didaktik; theoretische Grundlagen und praktische Unterrichtsgestaltung [M]. München: Fink

Wolff, Dieter 1996: Kognitionspsychologische Grundlagen neuer Ans?tze in der Fremdsprachendidaktik [J]. Info DaF 23, 5/1996.

Yang, Wenliang 1996: Interkulturelle Interferenzen Chinesisch –Deutsch [J]. Muttersprache 3/96.

Zhao Jin 2002: Wirtschafts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ein didaktisches Modell –dargestellt am Beispiel der chinesischen Germanistik-Studieng?nge [M]. Tübingen: Narr

Zhao, Jin 2003: Warum ist das H?rverstehen schwer für chinesische Deutschlerner? [A] Armin Wolff / Ursula Renate Riedner (Hgg.): Grammatikvermittlung –Literaturreflexion –Wissenschaftsprop?deutik –Qualifizierung für eine transnationale Kommunikation(Beitr?ge der 30. Jahrestagung DaF 2002) [C]. Regensburg.范琳 / 张其云 200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 [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

王镇平 2001:高年级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共同参与式”教学模式 [J],《外语教学》第3期。

应惠兰/ 何莲珍/ 周颂波1998: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 [J],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周星/ 周韵 2002: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 [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语教学

——通过比较英语和德语异同探索德语学习方法

邓白桦

在这次同济大学德语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03级德语系1班参与的项目题为“从英德语言比较的角度探索德语学习方法”。学生参与人数为全班16人,老师参与人数为项目负责人1人,指导老师1人。整个项目从题目选择到时间安排、小组划分、任物分配、调查问卷制作及分析,以及最后的电脑排版成文,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老师只是在其中起到协调作用。这是一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进行的研究项目。

一.项目研究目的

语言是分成语系的。我们的母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有人也将其称作藏汉语系或印支语系(indo-chinesische Familie)。德语和英语则同属于印欧语系,也叫印度—日耳曼语系(indogermanische Fmilie)。一种语言包括3个系统:语音、词汇和语法,各种语系的不同,自然是这3大系统的不同,一个语系语言的使用者学习其他语系的语言之所以比较困难,就是因为遇到了一种根本不同的语法组织方式。相反,同一语系的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地学会彼此的语言,乃因为这三大系统对他们并不十分陌生。换句话说,学过英语的同学再学德语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因为这些同学在学习英语时已经跨越过了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之间的语言障碍,因此他们在学习德语的时候便可以省去这个步骤,并因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语和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因此,德语和英语之间的亲缘关系远比于与法语、西班牙语(这二者属于罗曼语族)、俄语(属斯拉夫语族)的关系更密切。这就是说,德语与英语的关系更近,学习起来当然也就更容易。成对的词,如英语中的sun和德语的Sonne(太阳)、英语的hand和德语的Hand (手)以及英语的foot和德语的Fuss(脚),是两种语言有关系的词汇证据。另一方面,在德语中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词是-er和-est,与英语中的形式相同;而英语中的过去式词尾-ed,也与德语的-et相似,这些都是两者语法上有关联的证据。

我们的本科生在中学时学习的都是英语,有些同学甚至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英语,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英语相当出色的学生,选择德语是因为希望在英语之余再掌握一门外语。6到10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了一套与汉语截然不同的语言学习模式,因此当他们在第一个学期刚开始接触与英语有亲缘关系的德语时,就自然而然地会去联系和比较这两种语言的异同,有时惊讶于两者的相似性,有时又被相似性迷惑而弄混淆,时而觉得德语较英语容易,时而又觉得德语语法更加繁琐难背,这也许是所有学过英语的德语学习者的体会。而作为一年级新生的他们对于英语和德语两种语言的异同特别好奇和敏锐,时常在课间热烈讨论两者某个单词或句型的差异。希望系统地比较德英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有意识地更好地利用以前积累的英语学习方法来学习德语,是他们选择这个题

目的初衷。

二.项目开展过程

1.时间安排

题目确定:1个月

分组讨论、问卷调查:2个月

撰写、电脑排版、校对:2个月

2.项目步骤

首先,确定题目。为了发挥每位同学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指导老师征询了每一位同学的意见,要求同学提交一份“项目研究题目建议书”,内容包括“研究题目,建议原因,可行性,研究方法,时间安排”。学生可以以个人的身份提交也可以以几个同学或者小组的形式提交。从提交的建议书看,每个同学都是经过仔细思考后才提出建议的,每份建议书都很详细地从以上5个方面做出陈述。所有的建议书都将在班级会议上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一个题目。这16位同学共提交了13个题目,在班级会议上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选择以“从英德语言比较的角度探索德语学习方法”作为项目研究题目。

其次,分组。题目确定后,可以针对题目本身的范围和特点分组分配任务,各司其职。同学们根据英语学习积累的经验,决定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对德语和英语进行比较。全班16个人相应地分成3组,人数根据任务内容难度和广度分别为语音4人,词汇6人,语法6人。每个组都有一位小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任务再分配以及与其它小组联系。

再次,研究、调查阶段。各个小组按照分派的任务各自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中外老师、专家、学长,进行小组内部分析讨论。之后,大家根据自身学习的难点,在征询全班同学意见后,制定了问卷调查表格,发放到其他班级包括同济德语强化班。在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后,制作出数据统计表格。

最后,撰写、电脑排版、校对。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后,各小组成员开始撰写各自负责的部分,由小组长协调好电脑排版的统一格式,最后由指导老师对稿件进行语言上的校对。

三、项目研究结果及意义

从学生最后交稿的情况看,每个学生都是积极参与其中的。无论是从小组成员照片上朝气蓬勃的笑容,还是文章别出心裁的排版,色彩鲜艳的插图,翔实的例证,都能看出学生对待这次项目的态度和投入程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问卷及其分析部分”,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习德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制成问卷调查,进行采访后分析成文,并将每个问题的回答设计成彩色数据分析模型,使读者一目了然。其次,对每个问题都进行认真仔细分析,其中对有些问题的分析竟然达到500多字。最后总结出10条“德语学习方法”,达到此次研究项目的最终目的。

通过这次“从英德语言比较的角度探索德语学习方法”项目,03级1班同学不仅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还加强了内部团结,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获取新知的发现之旅

张克芸

一、

2003年,笔者所在的班级(德语专业一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参加了黄克琴教授负责的同济大学的教改项目,旨在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本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事实证明,一年级同学的参与,对促进德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发现”式的探究学习中获取新知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而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对笔者兼德语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发现之旅”。

教改项目的实施,前后共历时半年,班级16名同学全体参与。同学们自愿组合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各自不同的选题。组员们分工合作,从收集材料、阅读筛选、讨论编写文章结构、交换阅读、互相订正到最后集结成篇,充分调动了参与者的个体认知能力。这期间,笔者也对各个小组在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包括提供部分材料、指引学生制订提纲以及论文的文字修改。结题之时,掩卷沉思,笔者拟结合布鲁纳(Jerome S. Bruner)的“发现教学法”的优点以及本人对教学工作的认识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种种收获总结于此。

首先,笔者想说明,“发现教学法”虽然早已成为教育界的旧识,但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其经久的生命力,理论也并非越时髦越好,关键还在于该理论是否能与个体的教学活动、特定的教学对象、特定的教学目的相契合,将其转化为个体的实践理论。否则,再好的理论也是空谈。因此,实施此次项目,也是笔者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发现教学法”的重新发现,重新认识。

二、

笔者认为,本科学生的德语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上程式化、系统化的教学工作中,而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包括课余和假期时间的利用。而课堂上学习掌握的语言知识应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甚至发现课堂以

外知识的工具。而教师如何指引学生自主地去发现获取新知,关键还是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自己获取知识。

说到教师之职,叶圣陶先生有如下精辟的评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者。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孔子又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现理论的领袖人物布鲁纳还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可见,兴趣在提高认知水平、激励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笔者在处理学生选题方面,便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立项之初,笔者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语言知识不丰、思路不广,曾结合本科教材上的选题提供了若干题目供学生参考,其中不乏结合语言学习谈体会的题目:如何学习德语、德语词汇初探、英德语法比较等。概况方面,我根据教材将要教授的内容提供了德国的大学、我喜欢的德国城市、德国戏剧等题目。但一个星期后6个小组报给我的题目却出乎我的意料:德国柏林电影节、汽车与德国、音乐之城萨尔茨堡、德国的面包、德国的啤酒、德国人的交往礼仪。其中,除了德国人的交往礼仪外,另外5个题目在我们本科低年级的教材中并未涉及。坦言之,要用德语去完成一定篇幅、且内容方面已经涉及一定文化深度的文章,对学习德语还不足一年的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也坦言,虽然有难度但很有兴趣,毕竟完成后也很有成就感。选择“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小组是班上有名的乐迷,在报题目当天就交来了文章的封面,上面是一幅萨尔茨堡的风光照片。而打算写“汽车”的三个同学则是车迷,课余喜欢阅读汽车杂志,谈起德国的汽车更是津津乐道。还有一个小组对历年来中国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的表现颇为关注。在确定选题时,我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也贯彻了一个指导思想,即:认知与情意相结合。美国的麦克尼尔和辛普森说,人的存在就是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整体人格。学习是以内部动机为基础的探究活动,尤其在大学阶段,学习更应区别于中小学的单纯的知识接受。德语本科一年级学生在开学一个月后,就明白了德语中“lernen(学,学习)” 和“studieren(大学学习)” 两个词语的区别。无疑,后者除了对所传授知识的接纳,还多了对所学领域文化知识的探究。探究型学习中,语言是工具,学习语言是丰富学生探询世界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有目的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让学

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才是理想的教育目标。在探究中学习语言和学科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建构自学机制。因此,应该提倡研究性的学习。而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则是探究活动的驱动力。那么,教师则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自己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其实是重新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并且还能获得课本素材以外的知识,既提升他们的德语语言水平,又扩充知识面,最为重要的是,观察和培养学生从自身出发,从各种渠道获取材料、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们保留了这些富有“挑战性”课题,因为它们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鉴于笔者这个班级的学生全部选择了德国文化方面的选题,便有了现在的“德国文化篇”。

三、

完成项目的动力具备了,选题也定下来了,便开始了真正的“发现之旅”。为了找到自己选题的答案,为了发现知识,学生们到学校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查找资料,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材料,有的还咨询系里德国文化交流中心的外籍教师,课余专程到设在福州路上的德国文化中心寻找线索。就这样,他们熟悉了图书馆的使用,在德文网站上搜索信息,同教师商讨。面对搜罗来的众多材料,各个小组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和选材工作。随后,便是从将这些零散的材料中建构自己的文章脉络,编写提纲。在暑假里,学生们按照提纲,分工写就。对这些初窥德语殿堂的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要完成的工作,早已超越了单纯对某个专题词汇的收集、归纳和整理,而是要完成一篇内容完整、条理明晰的德国文化专题的文章。虽然局限于组员们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文章不可能提出振聋发聩的观点,但对参与者来说,已经达到了自主自愿获取知识的目的——不仅锻炼了德语水平,训练了德语写作,满足了对某个德国文化领域选题的求知欲。同时,这样的尝试还帮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增加学生自学的机会,而教师的作用则是为学生提供信息,成为学生“学习学习方法”的帮手。笔者认为,教学不是传递有待于储存下来的信息,相反,它却是激发利用学习者早已具有的能力,并确保学习者具备有利于完成目前学习任务以及今后更多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能力。德语学

习,对德语专业出身,并且今后将一直从事德语工作的人来说,不仅意味着在学校和课堂里接受系统的培训,获取德语知识的过程将陪伴终生。因为没有一所大学,也没有一个课堂能够在四年里教会学生全部的德语知识。因此,教学的目标在于:“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学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布鲁纳语)

至于项目实施过程带来的其他诸多益处,如增进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参与者的自信心和获得成就感,本文就不再赘述。

四、

最后,笔者想说明此次项目中的最后一个“发现”——即,如何满足德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了解德国文化的需求。一般看来,德语专业一年级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达到教学大纲在语言知识、交际运用方面的要求。德语国家文化方面的内容虽然有所涉及,但并不多,这也基本符合基础阶段以语言教学为主的特点。但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就会发现教材中对德语国家文化的介绍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在初进德语课堂之时,同许多不懂德语的人一样,对德国的社会文化等方面早有初浅的听闻或认识,并因为知之甚少,而对此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也渴望对心中的“谜题”一探究竟(笔者班上六个小组的选题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而如果这个“谜题”在学习中一直未成为课堂教学内容而被解答,那么也可能会对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挫伤,也可能会一直积压下来。其次,大学里的德语专业学生虽然在德语知识方面是零起点,但已经具备成熟的心智,成人的思考和领悟力。除了课本上传递基本语言知识的对话和短文外,他们也有能力通过阅读带有一定深度的文章,获取关于文化和国情方面的知识。从这点看,我系在德语专业一年级下学期开设阅读课也有此作用。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此次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就某个选题进行自主探索,自己找到答案,满足他们的求知热情。或者,如果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用德语写作的难度大,也可以采取用德语查找资料,用中文完成。如果教学时间允许,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交流,共同增进对德国文化和国情的了解,这无疑也会提高德语学习的兴趣。

以“项目”带动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黄克琴

摘要:近年来,以学生为主体的外语教学方法已逐渐走进中国外语课堂,本文通过总结2000年以来笔者所主持的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的实践经验,着重谈以“项目”带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关键词:外语教学;项目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引言

人们普遍认为,外语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语言基本功,基本功打好了,也就成功了一半。笔者以为这个观点虽然不错,但不尽然。外语教学中一个明显的倾向是,在初学阶段,教师往往重视的是语言知识点的传授和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或者错误地认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是高年级的工作,而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因而在初学阶段,大多还是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本文将结合主持同济大学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的经验与体会,对德语基础教学提出几点思考。

1.从“项目教学”中获得的启示

在德国,“项目教学”被视为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成功尝试并广为外语教师应用于实践中。何谓“项目教学”?项目教学的研究者曾经这样概括“项目教学”的含义:“项目教学是师生共同承担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社会。其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师生合作的结果中。这种结果可以用“可行”和“实用”来概括”。德国教学法专家H·J Krumm 在他的《项目教学进入德语作为外语中》一文里概括了“项目教学”的几个要素。他认为,项目教学应该具有在交际作用中应用语言发现和了解新事物的具体目的。项目教学虽然是由师生共同制定计划并实施的,但它首先应该由学生应用自己所具备的语言知识去实施。教师所充当的角色只是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帮助者,他在语言课上为学生提供完成这一计划所必须的语言知识。“项目教学”将社会引入课堂,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此过程中,语言与行动、语言与环境得到了具体化的统一……。”

笔者在1998年曾作为同济大学参加德国歌德学院《水世界》大赛竞赛小组的指导老师首次接触与“项目教学”有关的课题。德国歌德学院对当时那次世界范围内的竞赛要求是:不拘形式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与水有关的项目。当时的德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朱眉同学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与建筑城规学院7名同学联手,以模型配德语解说的形式,生动地成功展现了他们对水世界的理解,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从而夺取了北京赛区的桂冠,继而又取得了东亚赛区第一名。作为奖励,这8名同学在2000年受德国歌德学院的邀请,赴德参观了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并获得了歌德学院在德国的语言班奖学金。

这个成功的例子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而它的成功仅靠精湛的语言知识是无法实现的。很明显,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成功的关键。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强调实施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此后,国家外语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一体化的培养原则,强调“在外语专业教学中,注意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中央和外语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正好与德国教育家洪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洪堡曾对培养人才有过这样一段论述:“确实存在着某种必须普及的知识,且还有某种谁也不能缺少的对信念和个性的培育。每个人显然只有当他本身不是着眼于其特殊的职业,而是努力成为一个良好和高尚、且按照他的状况受到教育的人和公民时,他才是一个好的手艺人、商人、工兵和经纪人……。”5洪堡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将素质、个性、修养和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有了这个前提条件,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因职业所需而必须的技能培训。

根据国务院、国家教育部关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关精神,结合同济大学德语教学,笔者于1999年申请了“德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项目教学探索”这一教改课题, 于2000年获得了学校教务处的立项资助。这个项目的基本构思是:

1以本科三年级学生为行为主体,对经济德语课进行改革,将这一课程延伸到社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德国驻沪某公司进行与经济有关的社会调查。

2以本科四年级学生为行为主体,改变过去口译课教学只在课堂进行的陈旧方法,把口译课课堂变为语言实践的车间,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3以职教班学生为行为主体,使学生能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对德国领先的职业教育进行研究。

4以来自理工科专业的大学德语学生为行为主体,引入“调查报告式”的词汇学习方法,以小组形式开展对一些有文化内涵词汇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寻求学习词汇的新方法。

项目历时两年,于2002年底结题并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实施“项目教学”的这一过程,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第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因为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行为的主体,所有的组织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承担。

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由于做项目时多以小组或双人为单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

第三: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增加了学生认识社会的机会。将课堂延伸到社会,使关在校园内的学生有机会将自己所学语言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除此之外,学生还获取了大量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的信息,扩充知识面,以达到了解和认识世界之目的。

第四:跨文化学习,提高了对目的语与本族语国家间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5转引自孙周新“洪堡大学理念”一文,见〈同济教育研究〉2004/4 第7页。

主持这个项目使笔者进一步坚定了在低年级德语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决心。于是在2003年,笔者以《基础阶段德语主干课教学改革实践》为题再度申报了同济大学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获得批准立项。这个项目的主要改革目标是要在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2000年教改项目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我们这个由4人组成的课题小组以同济大学德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行为主体,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外,分别作为4个班学生的指导教师,结合学生课内所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了《从英德语言比较的角度探索德语学习方法》、《德国文化一览》、《2002级收获论文集》三个子课题。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学习,通过课题研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可谓又是一次成功的经验。通过几次的教学改革实践也引发出对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点滴思考。

2.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义

早在70年代,国外教学法研究者们便提出了是否应该变语言知识传授法为自我发现学习法这一问题。换言之:是坚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语言知识传授还是重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课堂行为主体由老师变为学生?这个问题的提出使人们对教师一词作了重新定义:即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检查者,而只是学生的班长和学习上的帮助者。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冲击的是教师本身,它是一场革命,一次挑战。教师要从过去仅仅传授语言知识的模式中走出来,给学生一些宏观上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本人也必须与时俱进,具有一定的创见性,他所给予学生的应该是启发式的指导。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撒手不管,这个度必须掌握得当。对学生而言,这不仅是对他们语言应用能力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从一个项目的开始到结题,自始至终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动手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它符合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3.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有待培养

传统的外语教学法只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语言知识的应用。而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至少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考察学生的语言水平及语言应用能力,其二是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以下四点是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

1)语言应用

无论是“项目教学”还是“工作车间”,其目的之一都是要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来实施自己的计划。因此必须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才谈得上应用,在这一点上,专业德语的学生具有绝对优势,而非德语专业的学生,虽然也有德语基础,但由于所学教材、授课方法、大班上课、缺乏外教等条件的局限,因此在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同济大学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上机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目的、方法、原理、结果或实验小节等)。 一、实验目的 掌握简单并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按下面图一简单并行输出接口电路图连接线路(74LS273插通用插座,74LS32用实验台上的“或门”)。74LS273为八D触发器,8个D输入端分别接数据总线D0~D7,8个Q输出端接LED显示电路L0~L7。 2、编程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或数字,将其ASCⅡ码通过这个输出接口输出,根据8个发光二极管发光情况验证正确性。 3、按下面图二简单并行输入接口电路图连接电路(74LS244插通用插座,74LS32用实验台上的“或门”)。74LS244为八缓冲器,8个数据输入端分别接逻辑电平开关输出K0~K7,8个数据输出端分别接数据总线D0~D7。 4、用逻辑电平开关预置某个字母的ASCⅡ码,编程输入这个ASCⅡ码,并将其对应字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图一图二 三、实验中使用到的程序 对于简单并行输出接口: stack1 segment stack 'stack' dw 32 dup(0) stack1 ends data segment baseport equ 0ec00h-280h;实际基址 port equ baseport+2a8h;基址+偏移地址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ss:stack1,ds:data,cs:code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again: mov ah,1 int 21h

德语语法课程教学大纲

《德语语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Course Code)GE211 *学时 (Credit Hours) 32 *学分 (Credits) 2 *课程名称(Course Name)德语语法German Grammar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选修课 授课对象 (Audience) 德语专业本科生(第四学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德语、汉语 *开课院系 (School) 外语学院德语系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基础德语(3) 授课教师(Instructor)高亚祯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本课程是为德语专业本科二年级设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在修完三学期综合德语课的基础上,将德语语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 此外,在掌握好基本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就德语中一些语法难点进行讲解。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德语语法知识,为进入高年级专业学习打好扎实基础。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s a foundation course for German majors in the second year. It provides systematic summaries of German grammar and corresponding grammar exercise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courses they have taken in the previous three semesters. It also deals with difficult grammar points in clas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get a grip on grammatical knowledge in this course, thu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实验报告正式版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会计模拟实训指导教师赵晋 实验日期2013/08/26—2013/09/05 专业班级10 级工商管理班 实验地点济事楼214 学生姓名袁龙学号107119 实验一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 一、实验要求 1. 增加用户 2. 建立帐套 3. 设置用户权限 4. 201号操作员在企业应用平台中分别启用“总账“,”应收款管理“,” 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薪资管理“,启用日期为2006年1月1日。 5.设置部门档案,人员档案,职员档案,供应商分类,供应商档案,客 户档案 6.备份帐套 二、实验步骤 1. 操作员及其权限 (1)登陆“系统管理”后,点击【权限】-【用户】,打开新建窗口新增操作员,具体操作,如下图1-1表示:

1) 系统管理中操作员列表截图 图1-1 新增加用户2) 账套创建过程中,账套信息页截图 图1-2 创建帐套3) 创建账套过程中,账套单位信息页截图

图1-3 账套单位信息页4) 人员档案列表截图 图1-4人员档案列表5) 供应商档案截图(选择最上级分类截图)

图1-5供应商档案列表6) 客户档案截图 图1-6客户档案列表

三,收获心得 试验一的主要内容是添加用户和建立公司帐套,这部分内容个人感觉比较容易,关键是要弄清楚管理员,帐套主管和操作员之间的关系,在操作方面感觉比较简单。 实验二总帐系统初始化 一、实验要求 1,设置会计科目 2,指定会计科目 3,设置凭证类别 4,设置选项 5,输入期初余额 6,设置结算方式 7,设置项目目录 8,帐套备份 二、实验步骤 1) 指定会计现金科目和银行科目 在企业应用平台的【设置】---【基础档案】---【财务】---【会计科目】窗口执行【编辑】--【指定科目】----打开指定科目对话框进行相应操作。见下图

同济大学数据库课程考核试卷 A卷 秋季数据库期中考试 英语 参考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10014501 课名:数据库系统原理(双语)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 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Ⅰ. Multiple choice (20 marks, 2 marks each) (C )1. Five basic relational algebra operations are , others can be derived from these operations. A. ?,-,π,σ,? B. ?,-,π,σ, C. ?,-,π,σ,? D. ?,÷,π,σ, (ABD)2. The following aggregation function(s) will neglect null value. A. SUM B. MAX C. COUNT D. A VG (A. )3. Given R, U={A,B,C}, F={B→C}, a decomposition of R is ρ={AB, BC}, and the decomposition is: A. lossless-join, dependency preserving B. lossless-join, not dependency preserving C. lossy-join, dependency preserving D. lossy-join, not dependency preserving (BD )4. When we generate relational schemas from an E-R diagram, the rules for relationship sets are: A. for a binary 1: n relationship set, translate it into a relation, and the primary key of the relationship set is the primary key of the “1” side entity set; B. for a binary 1: n relationship set, translate it into a relation, and the primary key of the relationship set is the primary key of the “n” side entity set; C. a binary 1: n relationship set can be united with the “1”side entity set, and translated into one relation; D. a binary 1: n relationship set can be united with the “n”side entity set, and translated into one relation; (ABC)5. If R∈BCNF, then: A. non-attributes are entirely functional dependent on non-key attributes; B. all key attributes are entirely functional dependent on each candidate key that does not contain them; C. all partial dependencies and transitive dependencies are removed for any

同济大学混凝土试验 梁剪压破坏实验报告

┊┊┊┊┊┊┊┊┊┊┊┊┊装┊┊┊┊┊订┊┊┊┊┊线┊┊┊┊┊┊┊┊┊┊┊┊┊《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 L ENGINEERING 梁受剪试验(剪压破坏)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梁受剪试验(剪压破坏) 试验课教师林峰 姓名 学号 手机号 任课教师 日期2014年11月25日

┊┊┊┊┊┊┊┊┊┊┊┊┊装┊┊┊┊┊订┊┊┊┊┊线┊┊┊┊┊┊┊┊┊┊┊┊┊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学习认识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剪压破坏),掌握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试验的测试方法,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于斜截面破坏的理解。 2. 试件设计 2.1 材料和试件尺寸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h×l=120×200×18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 箍筋的种类:HPB235; 2.2 试件设计 (1)试件设计依据 根据剪跨比l和弯剪区箍筋配筋量的调整,可将试件设计为剪压、斜压和斜拉破坏,剪压破坏的l满足1≤l≤3。进行试件设计时,应保证梁受弯极限荷载的预估值比剪极限荷载预估值大。 (2)试件参数如表1 表1 试件参数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120×200×1800mm 下部纵筋②218 上部纵筋③210 箍筋①φ6@150(2) 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 配筋图见图1 加载位置距离支座400mm 12 3 图1 试件配筋图 (3)试件加载估算 ①受弯极限荷载 ) ( / 2 1 2 ' - ' ' = ' - = ' ' = s s y u s s s y y s s a h A f M A A A f f A A

┊ ┊┊┊┊┊┊┊┊┊┊┊┊装┊┊┊┊┊订┊┊┊┊┊线┊┊┊┊┊┊┊┊┊┊┊┊┊ M u u P 2.0 M= uM P=105.25kN ②受剪极限承载力 sv u tk0yk0 1.75 1 A V f bh f h s l =+ + uQ u 2 P V = 其中,当 1.5 l<时,取 1.5 l=,当3 l>时,取3 l=。 uQ P=65.98kN 可以发现 uQ P< uM P,所以试件会先发生受剪破坏。具体计算过程见附录一。 2.3 试件的制作 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成型前,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养护。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3.材性试验 3.1 混凝土材性试验 凝土强度实测结果 试块留设时间: 2014年9月25日 试块试验时间: 2014年12月8日 试块养护条件:与试件同条件养护 1 2 1 1 1 1 ) 5.0 1( u u u c u s y c M M M bh f M A f bh f +' = - = = ξ ξ α ξ α

国内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名单

国内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名单 现在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真是越来越多,如果有同学想在大学读德语专业,那就快来看看这份清单吧,其列举了多数现已开设德语专业的国内高校(主一本二本院校),欢迎各路学长学姐学弟学妹留言补充哦~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共两页),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北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 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 京科技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山东】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英德双语)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专科)山东外事翻译学院(威海,专科)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经济学院【江苏】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常州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南京师范大 学苏州大学【浙江】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树人

大学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河北】燕山大学唐山师范学院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山西】 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中德学院 ? 【辽宁】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安徽】安徽大学(新)合肥学院【江西】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河南】 河南大学郑州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洛阳) ? 【湖北】武汉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湘潭大学【广东】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英德双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重庆】 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四川外语学院南方翻译学院

大学生简历自我介绍通用(完整版)

大学生简历自我介绍通用 大学生简历自我介绍通用 第一篇: 大学生简历自我介绍通用大全 大学生通用简历自我介绍: 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为人诚实、稳重。做事踏实、认真,责任心强,有耐心,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名列前茅,连续六次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综合素质较高,大学期间综合考评始终保持班级第一。 大学生通用简历自我介绍: 积极锻炼提升自己,大一学年被理工科基础教学部聘为学生助理,协助辅导员管理学生工作,并参与校园网络的建设工作。大三学年在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任团委书记助理,协助团委老师做好团委日常工作。此外,还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和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获得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获得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大学生通用简历自我介绍: 适应能力较强,反映较快,对教学坚持从基础做起、稳步上升的信念,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经过教师综合技能素质培训和层层选拔后,被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参加陕西师范大学第三届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并获得理科组一等奖。被学校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经过努力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大学生通用简历自我介绍: 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201X年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骨干团队赴靖边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表现评定体系的研究,并获得暑期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X年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大骨干,在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挂职锻炼1个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201X年被学校选为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唯一的一名代表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和新同学们分享大学生活经验。 大学生通用简历自我介绍: 在大学期间,我的专业素养、学习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大大提升,相信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勤奋,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定能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生通用简历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肯吃苦耐劳,能承受工作压力,踏实且富有上进心的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我有点内向,但有时开朗、活泼。做事认真谦虚谨慎,工作有耐心,积极向上,是乐观主义者,遇事都会从其好的一面去观察。对事情大多抱有乐观态度。心地善良,但不太活跃,喜欢参加积极性高的活动,但不太喜欢喧闹的场面,紧张时有一点点口吃,善于人际交往,喜欢随遇而安,能很快适应陌生的环境。 大学生通用简历自我介绍: 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品学兼优。积

CIFLog实验报告

CIFLog实验报告 一、CIFLog简介 测井方法繁复多样,测井的常规数据处理操作起来简单,单调,重复,因此非常适合于计算机作业,于是出现了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的软件系统和平台。 测井处理系统也是多种多样。其中CIFLog2005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套同时支持工作站、微机、局域网和互联网环境,提供从单井解释、成像处理,到多井评价全部过程,同时挂接了石油大学等单位研制的电阻率反演、正交偶极子声波、产能预测和各油田解释方法的大型一体化网络化测井软件平台。现有应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土资源部资源勘测部门。 二、CIFLog处理流程 CIFLog处理流程主要有: 1)建立工区,项目文件(Project):形成本次解释的目录和数据库的标记; 2)数据管理和解编:将不同公司的数据,转换到解释平台可以识别和保存的格式,另 外,还具有数据查询,单位制转换和数据改名的功能; 3)数据查看和显示:查看数据解编是否正常,测井数据数据是否合格正常。 4)调用预处理程序:对不正常和受环境影响的数据,进行编辑和校正。 5)调用测井解释程序:应用测井平台自带的通用解释程序,专用解释程序,完成测井 数据处理。 6)处理结果查看和显示:查看测井解释结果,确认解释结果是否正常,解释参数是否 合理。 7)编写用户解释模块:很多测井解释平台都拥有这个功能,遵循平台制定的规则,用 户自行编写程序代码,完成用户自己的计算模块和解释方法。 三、CIFLog实例应用 1 建立工区、项目 在CIFLog中新建项目,并在项目中新建工区。

图1新建项目 图2新建工区 2 数据管理和解编 接下来进行数据操作。在数据格式转换中,选择DLIS(斯伦贝谢数字测井交互格式),并打开要处理的数据。本次实验处理的是184-1143A_1.dlis数据。点击智能解编并输出数据。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点简介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点简介 辉煌同济,百年外语。190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初创之时即设德文科,同济德语教学可谓中国德语教学之缩影。同济外语教学历经百年风雨,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许多著名外语学者在同济外语百年时光隧道中流连。如诗人、翻译家冯至,作家、哲学家陈铨,诗人殷夫,日耳曼学者张威廉,德语学者廖馥君、邱震海等均在此或求学或任教,为同济外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同济大学外语系已开始招生研究生,迄今为止,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有30余年历史,1982年获德语硕士授予权。现已有德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外语语言文学一级硕士授权点1个,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授权点1个,形成健全的外语学科体系。 本学科英语语言学主要涉及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有生成音系学、实验语音学、生成句法学、语用学、语义学、多模态语言研究、功能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翻译美学、翻译学和英美文学等领域,本学科点特色在于形式语言学研究与功能语言学研究并举,这在国内高校中是极为罕见的。其中,音系学研究、功能语言学研究、多模态语言研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德语语言学方向主要集中在德语词汇学和二语习得研究两方面。德语词汇学以德语词汇研究为核心,涵盖德语形态学、构词学,科技德语术语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有关语言理论,并由此扩展到德汉语言比较,中德跨文化交际等方面。二语习得研究包括从传统语法翻译法到交际法、功能交际理论等各种德语教学法研究,尤其是开展对外德语教学在中国的研究,同时开展教育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等理论研究, 具体研究对象可扩展到大纲、教材、测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日语语言学方向在全面了解语言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发展、进一步深化日语语法、词汇以及表达研究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在日语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的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以进一步弄清日语中的复杂的言外之意的表达和对事物的独特的认知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特表达方式,并进一步通过语言理解日本文化,以及研究独特的日本文化对语言表达产生的影响。通过日语与汉语的比较研究,深化和完善现有的翻译理论,并进一步对语料库进行探讨、研究,弄清语料库在日汉语语法、词汇比较研究及中日-日中翻译研究中的作用、功能和局限,为完善现有的语料库提供支持。 本博士点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多项市级、校级科研项目为依托,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科研平台,科研队伍稳定,研究成果颇丰。 本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已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12人。 即:研究方向: 1.英语语言学(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英汉对比、翻译学、外语教学理论及应用、英美文学) 2.德语语言学(含德语专用语研究、德语词汇学、二语习得研究、德国研究与德国文化学) 3.日语语言学(含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翻译理论研究)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 )导师队伍

[同济大学优势专业排名]同济大学优势专业word版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下面是小学生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同济大学优势专业,供大家参考。 同济大学优势专业 同济大学优势专业由同济大学历届学长学姐实名推荐 1、土木工程推荐指数: 8(556人推荐) 2、建筑学推荐指数: 9(421人推荐) 3、车辆工程推荐指数: 8(369人推荐) 4、城乡规划推荐指数: 8(336人推荐) 5、德语推荐指数: 7(308人推荐) 6、交通工程推荐指数: 9(64人推荐)

7、交通运输类推荐指数: 9(62人推荐) 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 5(55人推荐) 9、交通运输推荐指数: 9(52人推荐) 10、数学类推荐指数: 8(51人推荐) 11、经济学类推荐指数: 0(46人推荐) 12、软件工程推荐指数: 6(44人推荐) 13、景观学推荐指数: 7(41人推荐) 14、给水排水工程推荐指数: 7(39人推荐) 15、工业设计推荐指数: 9(37人推荐) 16、环境科学类推荐指数: 9(37人推荐) 17、哲学类推荐指数: 2(34人推荐)

18、环境工程推荐指数: 8(33人推荐) 19、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推荐指数: 4(32人推荐) 20、口腔医学推荐指数: 7(31人推荐) 图1 图2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石家庄学院优势专业石家庄学院的特色专业 同济大学优势专业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同济钢结构实验报告

报告名称:《钢结构实验原理实验报告》——H型柱受压构件试验姓名: 学号: 时间:2014年12月 E-mail : T E L :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试验掌握钢构件的试验方法,包括试件设计、加载装置设计、测点布 置、试验结果整理等方法。 2. 通过试验观察工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柱的失稳过程和失稳模式。 3. 将理论极限承载力和实测承载力进行对比,加深对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计算公式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轴心受压构件的可能破坏形式 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若无削弱,一般不会发生强度破坏,整体失稳或局部失稳总发生在强度破坏之前。其中整体失稳破坏是轴心受压构件的主要破坏形式。 轴心受压构件在轴心压力较小时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如有微小干扰力使其偏离平衡位置, 则在干扰力除去后,仍能回复到原先的平衡状态。随着轴心压力的增加,轴心受压构件会由稳定平衡状态逐步过渡到随遇平衡状态,这时如有微小干扰力使基偏离平衡位置,则在干扰力除去后,将停留在新的位置而不能回复到原先的平衡位置。随遇平衡状态也称为临界状态, 这时的轴心压力称为临界压力。当轴心压力超过临界压力后,构件就不能维持平衡而失稳破坏。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失稳的破坏形式与截面形式有密切关系,与构件的长细比也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双轴对称截面如工形截面、H 形截面在失稳时只出现弯曲变形,称为弯曲失稳。 2、基本微分方程 (1)、钢结构压杆一般都是开口薄壁杆件。根据开口薄壁杆件理论,具有初始缺陷的轴心压杆的弹性微分方程为: 由微分方程可以看出构件可能发生弯曲失稳,扭转失稳,或弯扭失稳。对于H 型截面的构件来说由于 所以微分方程的变为: ()()0 200 t IV 0IV =''-''+''+''-''-''--θθθθθθ ω R N r u Ny v Nx GI EI ()0 IV IV =''+''+-θNy u N u u EI y () 0IV 0IV =''-''+-θNx v N v v EI x 000==y x () ()0200 t 0IV ω=''-''+''-''--θθθθθθR N r GI EI IV ()0 IV 0 IV y =''+-u N u u EI () IV 0IV x =''+-v N v v EI

财务优秀个人简历范文

财务优秀个人简历范文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9d10866181.html,日期:2011-7-29 17:04:18 姓名:张某某身高:178cm 性别:女就业时间:2011-7-29 民族:汉族学历:本科 出生年月:1988-01-01 所学专业:会计 籍贯:浙江宁波现居住地:浙江宁波 婚姻状况:未婚手机:139********* 身份证:3302********* E-mail:86jobs@https://www.360docs.net/doc/9d10866181.html, 20x x—至今***空调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分公司 职责和业绩:协助领导负责***分公司资金地规划和控制;根据总公司财务制度设置公司总账、明细账;根据总公司制度编制会计凭证;负责对分公司应收账款进行统计及分析;与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地地时时沟通与汇总;负责定期提醒销售部门

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以达核销;按照费用制度审核付款单据,并报送领导审批;公司内部业务往来地沟通;参与公司财务制度地制定及实施;分公司费用发生地审核、记账;负责定期检查、审核公司银行账户、库存现金地情况; 负责协助领导编制各种报表;负责根据税法完成纳税申报;负责分公司税务、银行间地沟通及管理 200x—200x ***空调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区分公司出纳 职责和业绩: 负责单位银行业务;负责公司支票、汇票及发票地开具和管理;负责公司库存现金地管理及定期盘点;根据总公司制度编制会计凭证;负责对分公司应收账款进行统计及分析;与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地地时时沟通与汇总;负责定期提醒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以达核销;按照费用制度审核付款单据,并报送领导审批;公司内部业务往来地沟通; 200x—200x ***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纳 职责和业绩: 负责单位银行结算业务;负责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负责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负责发票地购买、开具、管理工作;负责编制会计凭证;负责单位财产地保管;负责办公用品地采购;负责拟稿、打印及上交办公行政文书;熟悉社保工作;熟悉报税流程;熟悉统计报表工作等. 2007.9--2010.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 专业描述与主修课程:学习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与会计息息相关地各专业课程. 20XX--20XX ***大学(脱产自考) 专业描述与主修课程:在此期间学习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财务知识. 会计资格证 财务会计类个人简历经典范文(4)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9d10866181.html,日期:2011-1-6 9:48:53 姓名:张某某身高:178cm 性别:男就业时间:2011-1-6 民族:汉族学历:本科 出生年月:1988-01-01 所学专业:会计 籍贯:上海市现居住地:上海市 婚姻状况:未婚手机:139********* 身份证:3302********* E-mail:86jobs@https://www.360docs.net/doc/9d10866181.html,

同济大学开题报告-范例

课题名称 副标题 学院(系)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桥梁工程课群组) 学生姓名学号 年月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背景(含文献综述) 1.课题背景 本课题为结合实际工程的真题习作,是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该桥主桥为双索面地锚式悬索桥。悬索桥是当代桥梁中跨越能力最大的桥梁,千米级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通过方案比选、钢箱梁设计、缆索设计及主塔设计等,掌握结构整体受力分析、悬索桥主塔、缆索以及钢箱梁的设计等桥梁设计的主要环节,巩固和应用了所学桥梁知识,为日后设计、研究工作作铺垫。 江阴大桥位于江苏省中部,是同江到三亚沿海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公路两条国家主干线共线后的越江工程。它是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桥,桥面净宽29.5米。长江下游的航运十分繁忙,而所选的桥位正好是该段河流最窄处,江面仅仅1.4km。为了防止船舶撞击桥墩,南塔布设在岸边,北塔设在最大水深3米的浅滩上,通航净高为50米保证了五万吨级海轮的通航。 2.项目资料 2.1项目概述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西山与靖江市十圩港之间长江江面最窄处(仅有1.4km),它是国家2000年前建成“两纵两横”公路骨架中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以及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跨长江的“咽喉”工程,对于沟通大江南北,促进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公路主骨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2自然条件 桥址位于长江干流下游的江阴河段,江面两端宽中间窄,尤以西山鹅鼻嘴突出江中为天然节点,上下游的河势呈南凸的微弯,河道南岸由于基岩临江,形成抗冲性强的岸线,北岸为高漫滩冲击平原,水流的冲力弱,河床断面呈V形,深泓贴靠南岸且长期保持不变。本河段为感潮河段,水流既受长江径流控制,又受海洋潮汐影响,水位每日两涨两落,径流小时能出现往复流。 江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阴冷多雨冷暖交替,间有寒潮;夏季梅雨明显,酷热期短;秋季受台风低湿影响,秋旱或连日阴雨相间出现;冬季严寒期短,雨日较多。 地质表层为第四系覆盖层,下伏基岩多为三叠系灰岩,风化程度较弱,但北岸的覆盖层厚度较大。 2.3主要技术参数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计算,挂车—120验算; (3)设计车道:双向六车道; (4)桥梁宽度:2.2m(检修道)+1.5m(风嘴)+2.5m(紧急停车带)+11.25m(行车道)+2.0m(中央带)+11.25m(行车道)+ 2.5m(紧急停车带)+1.5m(风嘴)+2.2m(检修道)=36.9m。

同济大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通信网络 任课教师: 实验项目名称: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项目名称:静态路由 实验项目名称: OSPF单区域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名称: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名称】 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目的】 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 【背景描述】 假设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技术原理】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遵循了IEEE802.1q 协议的标准。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以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实现功能】 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实验设备】 S2126G(两台)、主机(3台)、直连线(4条) 【实验拓扑】 【实验步骤】 步骤1: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 10,并将0/5端口划分到Vlan 10中。 SwitchA #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 vlan 10 !创建Vlan 10。 SwitchA(config-vlan)# name sales !将Vlan 10命名为sales。 SwitchA(config-vlan)#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0/5端口划分到Vlan 10。 验证测试:验证已创建了Vlan 10,并将0/5端口已划分到Vlan 10中。

同济大学钢结构实验报告——T型柱受压

—— T 型柱受压构件试验 1551924张舒翔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试验掌握钢构件的试验方法,包括试件设计、加载装置设计、测点布置、试验结果整理等方法。 2. 通过试验观察T 形截面轴心受压柱的失稳过程和失稳模式。 3. 将理论极限承载力和实测承载力进行对比,加深对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的理解。 二、 实验原理 1. 可能发生的失稳形式 (1) 绕x 轴弯曲失稳 (2) 绕y 轴弯曲同时绕杆轴扭转的弯扭失稳 2. 基本微分方程 而对于T 型截面,X 0=0,Y 0≠0,得到 ()0 0x EI v v Nv ''''-+= ()0 00y EI u u Nu Ny θ''''-++= ()()20 t 00000EI GI Nx v Ny u r N ωθθθθθ''''----++= 3. 长细比计算 4. T 型截面的欧拉荷载 5. T 型截面压杆的极限承载力 三、 实验设计 1. T 型截面加工示意图 2. 支座设计 形成约束: 双向可转动 端部不可翘曲 端部不可扭转 3. 应变片及位移计布置

4. 承载力估算 (1) 规范公式 (2) 欧拉公式 所测得的承载力应介于两者之间 四、 实验前准备 1. 构件数据测量 2. 承载力估算 将截面特性带入公式得 即发生弯扭失稳 (1) 欧拉公式计算的承载力 2 1/0.6586?λ== 95.33E y N Af KN ?== (2) 规范公式计算的荷载 ?查表为 67.47cr y N Af KN ?== 3. 则最终承载力应为正式加载前准备 检查应变片及位移计工作良好并进行预加载,预加载荷载一般为极限承载力的30%,可实现检测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检测应变片和位移计、压紧试件,消除空隙。并且若发现初偏心过大还可进行偏心调整。 五、 正式加载 1. 试验现象 (1) 加载初期:无明显现象,随着加载的上升,柱子的位移及应变呈线性变化,说明构件处于弹性阶段。 (2) 接近破坏:应变不能保持线性发展,跨中截面绕弱轴方向位移急剧增大。 (3) 破坏现象:柱子明显弯曲,支座处刀口明显偏向一侧(可能已经上下刀口板已经碰到) ,千斤顶作用力无法继续增加,试件绕弱轴方向失稳,力不再增大位移也急剧增加,说明构件已经达到了极限承载力,无法继续加载。卸载后,有残余应变,说明构件已经发生了塑性变形。荷载不继续增加,而试件的变形明显增大荷载位移曲线越过水平段,开始出现下降

同济大学铺面工程实验报告

《铺面工程课程设计》 试验报告 学号:165xxxx 姓名:xxx

2019.12 目录 实验一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 (3) 实验二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试验 (4) 实验三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 (4) 实验四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4) 实验五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试验 (5) 实验六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 (5) 实验七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间接抗压强度试验 (5) 实验八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测限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 (7) 实验九水泥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8) 实验十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 (8) 实验十一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8) 实验十二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 (9) 实验十三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 (9)

实验十四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测定试验 (10) 实验一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一.试验感想 通过本试验我了解到了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的方法。 用杠杆原理来将较小的数值放大以方便测量实为巧妙,试验中需要注意,当采用长度为 3.6m 的弯沉仪进行弯沉测定时,有可能引起弯沉仪支座处变形,因此测定时应检验支点有无变形,。如果有变形,此时应用另一台检验用的弯沉仪安装在测定用弯沉仪的后方,其测点架于测定用弯沉仪的支点旁,同时测定以修正;此外结果要进行温度修正。

实验二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试验 一.试验感想 通过本试验我了解了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定动态弯沉和弯沉盆的方法。并可由此反算路基路面各层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作为设计参数使用。所测结果经转换至回弹弯沉值后可用于评定道路承载能力,也可用于调查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传力效果,探查路面板下的空洞等。试验前要调整整重锤的质量及落高,检查FWD的车况及使用性能;若要进行落锤式弯沉仪与贝克曼梁弯沉仪对比试验,要注意路段的选择,要选择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路段,针对不同地区选择某种路面结构的代表性路段,进行两种测定方法的对比试验,选择的对比路段长度300~500m,弯沉值应有一定的变化幅度。 实验三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 一.试验感想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和加载速率时劈裂破坏或处于弹性阶段时的力学性质,亦可供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选择沥青混合料力学设计参数及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时使用。 要注意试验温度和加载速率可由当地气候条件根据试验目的或有关规定选用,但试验温度不得高于30℃。 实验四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一.试验感想 本试验是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试验中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该试验与实际的路面情况有何不同? 一是试验中荷载是在试件上两个相反方向来回作用,而实际中通常是只有一个方向的荷载;二是试验中试件是放在试模(钢板制成)中的,四周会受到约束,

企业领导的个人简历

企业领导的个人简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三篇企业领导个人简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更多企业领导个人简历请关注个人简历栏目!【企业领导个人简历一】 **美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 男 汉族 出生于1974年 上海市人 1997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环境艺术系,先后获得上海高级建筑装饰设计师、国家注册建造师资质以及同济大学中德学院mBA学历。 宋跃明先生曾经先后担任了新加坡李向阳设计事务所首席设计师、香港先马设计公司主任设计师、美国联创国际

设计公司顾问设计师、上海住总集团国家注册一级项目经理以及上海住总集团甲级设计院名誉副院长、上海美迅装饰公司董事长。 宋跃明先生意识超前,于2008年初在江阴投资1000万成立了江苏美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公司在中高端工装领域的项目设计与施工。她先后担任了江阴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副会长与江阴市建筑行业协会理事。作为美迅装饰企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宋跃明先生身体力行地为美迅装饰公司的发展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她的带领下在江阴先后成立了江苏美迅事业部、美迅幕墙事业部、美迅设计院、以及美达石材商行。 美迅装饰在江阴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蓬勃发展,公司自2008年连续叁年被评为“江阴十佳装饰企业”,并被江阴市消费者委员会评为“诚信单位”。 公司现拥有三大块业务:美迅装饰事业部、美迅幕墙事业部、美迅设计院。

2008年成立的江苏美迅装饰事业部,年销售额从3000万逐年递增至5000万的业绩。尤其就是酒店、餐饮、会所、大型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施工在常年的市场积累中赢得了一定的美誉度,在业界均享有良好的口碑。如江阴金悦酒店、江苏崇华金陵大酒店、江阴上尚大酒店、昊柏国际酒店、江阴国际大酒店商务综合楼、张家港江南国际花园酒店、江阴金湾国际大酒店、江阴新东亚大酒店、江阴刘家大院;江阴天水足疗馆、江阴国际大酒店桑拿会所、法尔胜盛水源休闲会所;金宸国际售楼处、江阴长江国际售楼处;江阴金属材料市场交易中心、江阴市工商总局办公大楼、江阴康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办公楼、江苏德玛斯特综合楼、双良氨纶/包装公司办公楼、江阴市档案馆等等。 她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一直把感恩挂在嘴边。她常说的就是,“感恩就是最大的财富。”就是的,感恩的心让她比常人瞧到了更多的细节,铭记了更多的感动。她

同济大学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上机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 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上机内容:模/数转换器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实验 实验时间: 年12月19 日实验地点:汽车学院107 实验设备TPC—2003A微机实验箱 示波器 实验报告:(包括目的、方法、原理、结果或实验小节等)。 一、实验目的 了解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ADC0809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2-1。通过实验台左下角电位器RW1输出0~5V直流电压送入ADC0809通道0(IN0),利用debug 的输出命令启动A/D转换器,输入命令读取转换结果,验证输入电压与转换后数字的关系。 启动IN0开始转换: Out 0298 0 读取转换结果: In 0298 2、编程采集IN0输入的电压,在屏幕上显示出转换后的数据(用16进制数)。 三、实验提示 1、ADC0809的IN0口地址为298H,IN1口地址为299H。 2、IN0单极性输入电压与转换后数字的关系参考原理图: 其中Ui为输入电压,UREF为参考电压,这里的参考电压为PC机的+5V电源。 3、一次A/D转换的程序可以为 MOV DX,口地址 OUT DX,AL ;启动转换 ;延时 IN AL,DX ;读取转换结果放在AL中 ;*******************************; ;*接收A/D转换器数据在屏幕上显示*; ;*******************************; io0809a equ298h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mov dx,io0809a ;启动A/D转换器 out dx,al mov cx,0ffh;延时 delay:loop delay in al,dx;从A/D转换器输入数据 mov bl,al;将AL保存到B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