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体会

通过短短四次课程的学习,加深了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也深刻体会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虽然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巨大挫折,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苏联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在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和新探索,以及在当代世界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得到记忆不得加深。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因为,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它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理论科学。他主要包括在资本主义世界怎样以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掌握政权为中心,全面开展改变资本主义的斗争,从个方面积累社会主义因素;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怎样以巩固并发展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政权为支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社会从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中,怎样以工人阶级政权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为支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并指导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泽洋处理好社会主义世界内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世界同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关系等。

科学社会主义经过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19世纪40—90年代,社会主义有空想变成科学。第二次飞跃就是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其代表事件是社会主义俄国(苏联)的建立。第三次飞跃正在实现的过程之中。半个多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社会主义者逐步认识到了模式的偏颇和弊端,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尽管大多数国家的改革以失败告终,但是中国、越南等国的改革却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通过《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我更加清醒的认识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

苏联的建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它使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落后国家建立起来。列宁根据俄国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俄国从前是一个军事封建主义国家,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能急于消灭资本主义和小生产,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彻底消灭封建主义遗毒;不能急于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更不能急于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度。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和面临国内、国外的巨大压力,苏联共产党难以从容不破独立探索其发展道路,后来由于斯大林思想的片面性,把苏联在特殊时期的一些做法一般化、绝对化,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模式当成标准模式,再加上苏联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把苏联模式强加于战后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国家。

苏联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其合理性,它促使了在前期的发展。但是在和平时期,就会表现出他的缺陷和不足。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有其严重的弊端的,渗透了俄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军事封建主义因素。是被扭曲和修正了的马克思主义,其一些方面是与马克思主义严重背离的。如果不进行具体体制的改造,进行重大而全面的改革,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法持续长久地体现出来。长久下去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是会被人民抛弃的。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经历的挫折和失败,一方面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扰和

破坏,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对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楚,不够科学,没有随着时代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理论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2 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经历的挫折和失败,是高度集中和高度专权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因为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经历的挫折和失败的同时,社会主义中国以及越南等国通过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建设腿上了新的高潮。

三、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苏联模式本身的弊病加上各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深刻,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提高国民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活力不断缺失,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范围内陷入低谷。但是中国人民仍然在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断努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社会主义事业都处在低潮的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十分重视理论的建设和完善。中国有着来自长期革命实践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从一开始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实事求是,不断在实践中发现总结成功的经验,纠正错误不断进行理论建设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整个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度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产物。他们都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入21世纪,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的领导集体也作出了决定,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这些问题和情况,提出了“三个代表”理论,同时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关键是能否发展生产力,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只有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才会拥护党的领导。在新时期,强调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保持了党的生机与活力,保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浓于水的关系。

第三、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吸收世界的成功经验,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兼容并蓄,大幅度的集合古今中外成功的经验和理论来发展自己,从而实现了中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已经证明了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中国成功发展,已经证明了社会主义还可以这样发展的。同时,中国坚持稳步的改革路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淌着石头过河,最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应对的策略,保证了我们的经济改革没有出现大的波折。

现在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中国模式”,“东方巨龙”“G2”等词汇,这些表明了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世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认可。中国的成功建设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变革指引了一条光辉道路。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人都在学习和反思中国社会主义成功和存在的原因,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一个强大和稳定的中国,是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的。分裂的中国,对美国的战略利益来说没有半点好处。中国的毛泽东思想,日本人在学习,美国人在学习,拉丁美洲国家在学习,世界在学习。

以上是我学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一些认识和收获。同时我对思想

政治课的教学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我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的社会主义信念,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其次、我感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课时安排的太少,还有很多重要的理论和经验没能充分的得到讲解。第三、希望老师能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影视资料更生动地对一些史实就行展示。

总之、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我更加感觉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千斤重担。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澄清领悟信仰践行

--------------------------------------------------------------------------------

澄清领悟信仰践行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我系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了解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世界运动,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弄清了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前因后果,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并能正确地总结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精髓;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成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特别是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系统理解、深刻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了我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精神武器,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社会主义既取得过辉煌成就,也经历了严重挫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推动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既要反对否定它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僵化地对待它的教条主义。

之所以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我认为,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了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助于我们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提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信念。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我们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有利于我们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下面我具体谈谈学习这门课的体会和心得。

一、澄清坚定

学习这门课程,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澄清了对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的错误认识,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崭新、复杂、艰苦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帆风顺,培养我们的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为我国的改革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给社会主义带来的巨大影响,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遇到严峻的考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74年之后垮台了。古人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总结吸取这个失败的教训对正在深化改革与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历史时期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受挫,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改革的历史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事业,增强改革的意识,坚定改革信心,又有利于我们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在长时期中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是错误的,不是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很长时期的历史发展阶段,而是不顾苏联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做出了超越苏联社会现实的判断,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结果给苏联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后果,挫伤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也损害了苏联共产党的威信和社会主义的形象。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多种式,而是照抄照搬了单一社会主义模式,使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后果。东欧国家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首先是从东欧开始的,东欧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都套用了苏联模式,从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其弊端日益显露,,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然而,苏联东欧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东欧、苏联的剧变,为我们提供的重要教训之一是,不论搞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搞改革开放,既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克服教条主义的“左”的干扰。这是从苏联与中国的情况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虽然东欧、苏联的剧变,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成就举世瞩目,马克思主义正在经受空前的考验,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它引导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势在必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通过对苏联、东欧各国改革受挫的理论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崭新、复杂、艰苦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帆风顺,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为我国的改革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二、领悟理解

学习这门课程,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真正体会领悟、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史进入20 世纪,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一国发展到多国。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中国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有别于苏联的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东欧剧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探索时期。

自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进课堂,我们学生产生了学习

热情,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离他们更近了:教师要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果不断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认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从骨子里坚持社会主义信念。同时教师把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体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中,让我们从各个方面体会到科学社会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一门充满生机和旺盛生命力的蓬勃发展的科学,它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和回答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在全面系统地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真正了解为什么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的时候,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却得到了空前巩固;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时候,社会主义的中国却赢得了更高的发展速度;在西方敌对势力断言社会主义要从世界上灭亡了的时候,中国却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无限生机与活力,真正体会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特别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制定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纲领,进一步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发展战略。这使我们进一步使我们坚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三、内化信仰

学习这门课程,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内化为我们的思想精神素质,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苏东剧变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权威性。改革开放以来形势的深刻变化造成了人们思想的迷茫和混乱,也冲击着人们共同的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不仅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而且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启迪了思维、张扬了个性;在经济特别是文化不断多元化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态势,思想解放和言论自由的扩大,民主气氛的形成促使人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不同的看法。国门打开后既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文化,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带来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和错误思潮,以至一些人真伪难辨、思想困惑。意识形态领域异常活跃,过去那种万马齐喑,众口一词,同一种声音说话的局面不复存在了。这是一种客观趋势和显著进步,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当人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比较低时,主流的声音容易受到外界的制约,主流文化也因此受到错误思想、思潮的冲击。有的人甚至认为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和倡导马克思主义就是"左"、就是思想不解放、就是保守和僵化。这些无疑会影响到科学社会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

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作为将来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加强理论修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则是不断增强党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在复杂的环境和各种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牢牢抓住根本,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通过系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高了我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把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有利于我们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学习我们在校期间就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做到政治坚定,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我们在校大学生思想解放,求知欲很强,但是名利思想、拜金主义也时而存在。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如果这个时期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完整系统的掌握和更加深刻的理解,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很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些思想的偏差,就不能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始终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系统、完整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我们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

四、信奉践行

学习这门课程,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指导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奉社会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信念。

从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托马斯·莫尔算起,社会主义已经跨越了五个世纪。在此期间,世界曾发生过多次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遇到过多次严峻的挑战,其结局都不是社会主义的灭亡,而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更新和发展。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和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将促使社会主义更好地吸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更好地同本国国情结合,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面临着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巨大机遇是与严峻的挑战同时并存的。到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将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用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和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仅没有弱化,相反还在加强。因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它能回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当中国如何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问题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当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更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

我们要更多地从自发地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向自觉地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转变。所谓自发地接受,是指更多地依赖于外在的强制和要求,是不得已而为之,接受主体本身对科学社会主义并不见得了解、理解,并不见得真懂。所谓自觉地接受,是指接受主体已经意识到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是真理,掌握这种科学理论,自觉地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分析问题,有利于正确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相对于自发地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而言,自觉地接受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一种层次更高、效果更好的接受,一旦自觉地接受了科学社会,就会牢固而不左右摇摆,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在和平建设时期,随着工人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特别是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要引导大家向自觉接受社会主义的方向努力,不断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要更多地从强调思想上情感上信仰社会主义向在行动上行为上坚定社会主义转变。信仰是前提、是基础,没有思想上的信仰,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自觉和坚定。没有感情,就不会

引发对社会主义的兴趣。但仅有感情还不够,行动才是目的、是归宿。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于党的事业没有一点好处。因此,不能光看口头上对社会主义说得如何,更多地要看人们在行动上按科学社会主义的要求做得怎样。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自觉地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在关键时刻毫不动摇地捍卫社会主义主义的权威,这才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地理科学 09344044 梁健彬 任何一种理论创立,都有其衍生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文章介绍及章节点评: 在第一部分中,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恩格斯认为,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个人的学说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步前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这些构想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了实践。 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其中仍有理论缺陷。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没有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去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这些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很发展,基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第二部分中,恩格斯主要论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在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中,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提出了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另外,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主体和动力。 最后,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恩格斯系统的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了预测。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 读后体会及启示: 一、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发展》一书是恩格斯根据自己的名著《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改写而成的。写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消除杜林的影响, 促进德国党的健康成长。而深层的蕴意则是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纠正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 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杜林的思想能在德国风行一时, 决不只是德国自身的事情, 而是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思想混乱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流行息息相关。恩格斯在《发展》一书中,以严谨的逻辑,紧紧抓住社会发展规律这个中心, 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第一,评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心得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心得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了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进程。1936年,苏联宣布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且不断取得发展,经受住了种种历史考验,初步形成了苏联 模式的社会主义,并且推广到许多新兴的国家,大大丰富了人 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然而,苏联模式本身的弊病加上各国对 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深刻,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提高国民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活力不断缺失,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范围内陷入低谷。但是中国人民仍然在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断努力并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为什么在全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都处在低潮的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我认为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分重视科学指导思想的建设和完善,中国有着宝贵的来自长期革命实践的,并且不断完善发 展的革命理论指导。实践证明,任何革命或社会的变革,都需 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革命和变革,迟早都会失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草率采取的“休克”疗法 以失败告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系列盲目西化,自由化的 变革也宣告失败.而中国人民在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不断在实践中发现总结成功的经验,纠正错误,不断完善经受 住种种历史考验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正确的 理论带领下,中国人民正在不断崛起,中国的建设成就令世人 瞩目!这更加坚定了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信心。指引着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进与发展!同时中国的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越来越得到世 界各国的重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整个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 结晶,是高度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产物.他们都强调

科普社团活动总结

2017—2018(1)科普种植社团工作总结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最佳手段,这些实验的开展使学生的两个基本能力得到了综合的训练。回顾本学期的科普社团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准备 在活动前,先确定活动内容,在计划上,我选择了一些较为简单的科学实验,然后有目标有顺序的做了基础性的准备工作,计划完成实验18个,实际完成实验19个,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对于制作的科技作品或进行的科学实验,不拘泥于固定模式,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活动所需材料都是提前一周通知备好,且要简单易寻、形式多样、丰富。 二、活动过程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接受能力,本学期未要求孩子们完全理解原理,因此在每次活动前,我会以提问启发,让孩子们自行动手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然后再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尽量简单明了),在学生掌握制作原理的基础上再让其动手实践,这样可以让他们思考的更深刻。不同的实验,不同的小组组合,互帮互助,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们在活动中热情度很高,态度很认真,同学之间配合得也很默契。老师随时做出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或作品。 三、活动效果

1、体会到了探究的快乐。学生动手去探究实验,每一个发 现都令他们欢欣,每一次成功都令他们鼓舞,就算失败,他们也 豪不服输。2、知识得到巩固。本学期的实验虽然非课本实验, 但追本溯源,学习的知识原理都是一样的,使孩子们的科学知识 得到了更多的稳固。3、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本学期社团的目标 定位于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善动手, 想对策,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动手操作 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得到了一 定程度的提高。 四、进步之处 1、活动准备更加充分。在社团初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前是每提前一周通知孩子和家长准备材料,本学期在制定完学期计划后,便将有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等列了一份清单给家长群,以便家长随时收集和准备,避免因找不到材料而影响实验的情况。 2、活动内容有明确目标。实施了计划中的以大气压、光学、电学原理为基础的三大板块实验,进行了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推进的实验,让孩子们在社团活动中也感受到了阶梯式的学习方式。 3、活动效率高。因为准备充分,且孩子们耳濡目染,很快能进入状态,本学期实验完成率100%。成功率也高达90%。 五、努力方向 继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在社团活动中, 我经常利用实验室或生活中常见的器材给学生做一些演示,开拓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圣才出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5.1 复习笔记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1.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同人类社会所处的时代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是指人类活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当遵循唯物史观来确定划分时代的标准:一个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生产关系的性质和阶级力量的对比。 a.科技和生产力的水平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上。以生产工具为标志,可以把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机器时代。机器时代又分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和生产力有了更新的发展。以原子能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进入了原子时代。 c.以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又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不仅能使人免除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能部分地取代人的脑力劳动。 d.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在美国问世。激光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正在由电子时代迈向光子时代。 e.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导体研究获得发展,使金属材料的电阻在特定温度条件

下消失,具有超级导电功能。这种新技术使一些物理学家预言未来将是超导时代。 f.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获得大发展。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极小量度,如果金属、陶瓷等各种物质材料都纳米化,那么未来将是纳米时代。 g.化学工业的发展已经使一种薄膜的生产成为可能,可用充气的方法使它膨胀起来充当屋顶,未来的建筑很可能就是这种薄膜建筑。因此有的化学家预言未来是薄膜时代。 h.天文学家根据航天技术的发展预言未来是航天时代。天文学家已经在设计未来太空站和月球的生产生活点,预计把人类送上太空和月球从事生产和生活。他们还预计未来要使火星地球化。 i.地理学家预言未来是大洋时代。在大洋时代,人类所需产品的一个重要来源将是大洋。海洋技术的发展可以给人们提供吃、穿、用等多方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产品。 j.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时代、生物工程时代。生物遗传工程将改变动植物的品种,创造人类所需要的新的生物品种,大大提高农牧业的经济效益。生物工程还将用细菌的蛋白质来制造生物集成电路,用生物的蛋白体来取代硅片作为集成电路中的芯片,制造出超微电路的有机电子计算机。 上述种种说法,都是各个门类的科学家从各自门类的角度预测现在已经到来和将要到来的新时代。综合起来看,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以信息化为先导的科学技术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②科技全方位大发展,是指以往的科技革命主要限于某一学科领域。当今时代新的科技革命遍及自然科学六大领域,所以是全方位的科技革命。这种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不是单科独进,而是各科齐头并进,并驾齐驱,互相交叉,彼此融合。 ③科技加速度大发展,是指科技的发展后浪赶前浪,一日千里,速度倍增,突飞猛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解释”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历史的巨人”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过程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意蕴。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60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楚,《活着的马克思》所说所言,实际上会聚了他们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真情,蕴含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我读《活着的马克思》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信者才能为之。 《活着的马克思》接着以”天才的头脑”为题,集中以马克思的九篇经典著作为线索,对马克思的思想精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作了阐释。按照这九篇经典著作的写作时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既力求保持”原汁原味”的、又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阐发,在内容的准确性、叙述的完整性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活着的马克思》的四位作者,几十年来勤勉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孜孜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结合了他们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真知,实际是他们这几十年来学习和研究体会的凝练,对后学者会有极大的帮助和启示。以此来读《活着的马克思》,我深刻的感受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知者才能书之。

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于1880年,是恩格斯在1878年发表的首次论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反杜林论》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独立著作,它系统考察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发展、在生产和阶级关系上的表现、严重恶果和致命影响,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它全面总结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经验教训,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概括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历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确立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它在理论上武装和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终确立时期所写的一部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内容的代表作,是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32年后所写的一篇深刻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光辉著作。 这一著作的现实意义在于指导我们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去认识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首先,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本质。19 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阶段,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一是高新技术的运用,使生产力呈现了较快的发展状态,经济发展出现了表面的繁荣;二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社会生产具有了一定的组织计划性,减轻了经济危机的致命威胁;三是实行高福利、高工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双方的矛盾。有人因此认为,马克思和列宁对资本主义的分析都有失误,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对资本主义表面现象的肤浅理解。其实,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得益于资本主义几百年发展所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私人占有关系的束缚,生产力本应有更快的发展速度。所以,当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时就会发现,垄断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追求剩余价值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运转的轴心,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对内必然要不断加重剥削,对外要加紧掠夺扩张。从对内来看,高福利政策固然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相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却使剥削的程度在加重,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之读书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六章和第七章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个思考题目,在阅读相关参考书目后完成一篇读书报告,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之一。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 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恩格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10、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容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 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1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思考问题: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2、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如何理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划时代意义? 4、《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那些基本理论? 5、你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如何理解的? 6、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7、如何理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遭受的挫折? 8、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区别? 9、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给予正确理解。

科学社会主义总结

科学社会主义 导论: 名词解释: 科学社会主义: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同其他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它直接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理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章: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经济条件:一方面机器大工业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庞大的社会财富却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促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并日益明朗。1825年在英国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揭开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序幕,在这以后,经济危机每隔10年左右就周期性地爆发一次。其症状是:交易停顿,市场盈溢,产品大量滞销积压,银根奇紧,信用停止,工厂停工,工人群众因为他们生产的生活资料过多而缺乏生活资料,破产相继发生,拍卖纷至沓来。从1847年开始,经济危机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阶级条件: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资本家阶级

的具有革命性的现代工业无产阶级。工业革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一边是无产者贫困化的加深。在19世纪上半期,除劳动力不足的美国以外,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都有下降的趋势。无产阶级直接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而日益壮大,并被现代化大生产组织起来,因而拥有以前的无产者群众所从未有过的组织性和战斗性。他们在斗争中开始建立带有政党性质的独立政治组织,反映了其组织性和团结战斗的精神明显提升。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工人运动开始登上欧洲历史舞台。19世纪30—40年代先后发生了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运动、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其他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时,无产阶级确实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理论条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式和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面前,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成了时代的落伍者。工业革命的深入,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新的客观历史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和当前的现实作一番新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根据新的事实,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第四节: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 简答: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考博笔记-内部资料-考博参考书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考博笔记-内部资料-考博参考书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专业。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王伟光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探索;韩庆祥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研究;牛先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运用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下设薛广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问题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下设贾建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以及马克思人的学说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下设胡振良的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国外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设戴焰军的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以及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张晓燕的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宋福范的执政党意识形态研究以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李俊伟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以及政治教化与社会认同研究。 一共有10位博导,其中王伟光导师是外聘的博导,只能招收一个博士生,其他导师最多可以带两个博士生。本部一共有19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导师介绍 王伟光(兼岗),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职务:常务副院长。

韩庆祥,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央党校,职务: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 牛先锋,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 薛广洲,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贾建芳,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中国化教研室主任。 胡振良,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职务:国际工人运动史教研室主任。 戴焰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张晓燕,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宋福范,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 李俊伟,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 三、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庞元正、董德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欧洲主要国家占据统治地位,但是,随着 产业革命癿完成,大工业癿发展和工厂制度癿普遍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癿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癿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这导致了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经济危机是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劢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癿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癿剥削和压迫。随着矛盾癿不断暴露和计划,无产阶级渐渐发起对资产阶级癿斗争,斗争规模不断扩大。接连癿三次工人活劢癿失败,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迫切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讣为,必须要把分散癿工人活劢统一起来,批判错误思潮,为统一癿工人活劢提供行劢纲领。 渐渐地,马克思迎合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癿斗争需要,和对过去活劢失败癿反思,以“叙述历史”癿方式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至今一切社会癿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癿历史。癿确,不管是有五千年历史癿中国,还是后来崛起癿西欧和北美,其社会癿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癿历史。《共产党宣言》癿第一章,分析了资产者和无产者,资产主义社会癿领导者是资产者,而共产主义社会癿领导者是无产者,近几百年癿西欧,发展迅速,但是,同样存在很多矛盾和斗争,特别是阶级癿斗争。17、18世纪,西欧各国,特别是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发展航海业,同样,发起了殖民掠夺癿侵略戓争,从其他各大洲掠夺丰富癿资金资源,运回自己癿国家。当时,掌握政权癿贵族,特别是英国癿贵族,没有用掠夺来癿资金进行自己癿个人享乐,而是配合工业革命,发展工业生产,渐渐地,资产阶级慢慢壮大。大工业癿高效率,使得工人癿成本越来越低,工资越来越低,无产阶级获得癿报酬只能维持生存,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癿矛盾激化,逐渐演变成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内容与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了解掌握的。作为一名研究生,肩负着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重任,我们除了要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把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融洽的结合起来,那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从而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使我们所擅长的专业技能在社会主义的大舞台上发挥作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从16世纪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19世纪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虽然在20世纪前半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发展到多个国家。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我们得到深刻教训,在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还需做更深入的探索。在今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本次会议的主题,因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正是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除了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外,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加深了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进一步了解:1、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数以私人占有形式直接的矛盾发展必将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姐姐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3、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并在夺取政权后,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构,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4、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最直接也最密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通过上课听老师的讲解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查找,我了解到新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走社会主义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几十年的艰辛路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首先,“社会主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引,立足于中国是实际,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深圳南巡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我国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根本的优势,因为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我国人民发展的客观原位和要求。我国经济一手抓市场经济的同时,一手抓宏观调控,而国外许多国家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宏观调控力度和实施效果都不如我国。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跃升至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超过10%,城镇化水平上升34.7个百分点。这些成果都与我国的经济制度分不开的,但我国经济体制仍面临以下挑战,如:1.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2.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起来。3.

最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仍然有现实意义,十七大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

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本书第一章结尾的这个重要论断,是上述分析的逻辑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恩格斯的这个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我们必须弄清楚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原则区别,切忌望文生义地妄加推演或解释。 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是怎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呢?具体地说,第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了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进程。1936年,苏联宣布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且不断取得发展,经受住了种种历史考验,初步形成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并且推广到许多新兴的国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然而,苏联模式本身的弊病加上各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深刻,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提高国民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活力不断缺失,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范围内陷入低谷。但是中国人民仍然在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断努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在全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都处在低潮的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分重视科学指导思想的建设和完善,中国有着宝贵的来自长期革命实践的,并且不断完善发展的革命理论指导。实践证明,任何革命或社会的变革,都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革命和变革,迟早都会失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草率采取的“休克”疗法以失败告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系列盲目西化,自由化的变革也宣告失败.而中国人民在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不断在实践中发现总结成功的经验,纠正错误,不断完善经受住种种历史考验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正确的理论带领下,中国人民正在不断崛起,中国的建设成就令世人瞩目! 这更加坚定了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信心。指引着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进与发展!同时中国的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整个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度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产物.他们都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让我们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困扰,让我们深刻认识倒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 正是因为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一国两制”、统一祖国.坚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此带动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泽东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理论勤俭建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有今天的欣欣向荣的局面,我国才有了今天的国际地位。国际上美日等国鼓吹的中国威胁论虽然是荒谬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的领导集体也作出了英名的决定,并且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这些问题和情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社会主义相关政治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政治课。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政治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社会现象,掌握有关的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知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及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情感观念: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历史兴衰、共产主义理想。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 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透视乌托邦,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2.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1)列宁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奋斗历程。 (2)俄国经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诞生。 (3)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3.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1)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2)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4)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确立。 (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的本质 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前进。 (3)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阅读法:朗读和背诵 2、讲授法:讲演法和讲练法 3、对话法:讨论法和辩论法

马原读书笔记总结

摘抄: 1.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摘自《引言》)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4.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5.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6.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 感悟: 我们从中学就了解到《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着作,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现在细细读来,才更了解其中价值。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 它篇幅不多,但微言大义,价值相当与许多部着作。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历史实践的考验,虽然有了许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总的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一开头就提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恩格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阶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着重地叙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简要地表述了它的发展规律。 宣言中还写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展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过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亦是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社会制度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但是,资本主义深灰本身与存在着自身不能克服的基本矛盾,所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而存在,必然会建立一个与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全新的共产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它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是最有力量、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掘墓人。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得到发展。无产阶级是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发展的。最后,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属于自己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建立世界市场并在全球扩张,《共产党宣言》便揭示了资本全球扩张的本性及其造成的后果,即在全球配置资源,进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有感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它深刻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整个世界历史的面貌。对于我们这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时代下成长的青年人,马克思主义教育更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这个内容的学习,由浅入深、从远到近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必然联系,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加深了理解,受益匪浅。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早在学生时代就有所学习,但那时的学习是为了考试而学,比较被动,导致学习不够深入,曾片面的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次学习,老师给我们讲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并介绍了这些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激化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理论体系,让我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也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历史学、法学、伦理学等等内容。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阐发经济运动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转变为更高的社会形态的客观必然性,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论证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旗帜,是全人类走向理想社会的旗帜。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从狭义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已不止是创立阶段的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其随之发展的列宁主义、毛泽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