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时指发生在前臂尺、桡骨骨干的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骨折的7.5%。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儿童病儿多为青枝骨折。

前臂骨骼由尺、桡骨组成,尺骨轻度向后凸出,桡骨轻度向桡侧凸出。尺骨近端与肱骨构成肘关节,桡骨远端与近排腕骨构成桡腕关节。尺、桡骨由上、下尺桡关节及骨间膜紧密相连。骨间膜是一种坚韧的纤维组织膜,起自桡骨,斜向内下至尺骨,附着于桡、尺骨间嵴,几乎与尺、桡骨等长。前臂有4组肌肉:伸肌、屈肌、旋前肌、旋后肌。前臂双骨折后,前两组肌肉造成骨折段的重叠移位、侧方移位及成角移位,后两组肌肉造成骨折段的旋转移位。

护理评估

1.伤肢望诊:前臂是否肿胀,是否有重叠、旋转及成角畸形,是否有皮下淤血。触诊:有无压痛,患肢脉搏是否较健肢缩短。

2.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减轻程度的方法,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是否合并有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3.受伤史青少年是否有机器或车轮压伤史,儿童是否有跌倒摔伤史。

4.X线检查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判断骨折的类型。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及石膏固定,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及钢板螺丝钉固定,近年来采用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及髓

内钉固定。

常见护理问题①焦虑。②疼痛。③潜在并发症:股筋膜室综合征,前臂缺血性肌痉挛。④知识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前臂具有旋转功能,骨折后患肢手的协调性及灵活性丧失,给生活带来极

大不便,病人易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应向病人作好安抚工作,并协助生活料

理。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促进生长发育及骨质愈合。

3.体位患肢维持在肘关节屈曲90o、前臂中立位。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

肿胀。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由于前臂高度肿胀或外固定包扎过紧,或组织肿胀加剧以后造成相

对过紧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果病人出现“5P”症状,应立即拆

除一切外固定,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术后护理

1.保持有效固定钢板固定后,用长臂石膏托将患肢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o、前臂中立位3~4

周。髓内针固定者,则用管型石膏固定4~6周。

2.功能锻炼

⑴早、中期从复位固定后开始。2周内可进行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缩活动。①第1日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拇指,对指、对掌。站立位前臂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做肩前、后、左、右摆动及水平方向的绕圈运动。②第4日开始用健肢帮助患肢做肩上举、侧上举及后伸动作。③第7日增加患肢肩部主动屈、伸、内收、外展运动。手指的抗阻练习,可以捏橡皮泥、拉橡皮筋或弹簧等。④第15日增加肱二头肌等长收缩练习。用橡皮筋带做抗阻及肩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运动。3周内,禁忌做前臂旋转活动,以免干扰骨折的固定,影响骨折的愈

合。⑤第30日增加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做用手推墙的动作,使两骨折端之间产生纵轴向挤压力。

⑵晚期从骨折基本愈合,外固定去除后开始。①第1日做肩、肘、腕与指关节的主动运动。用橡皮筋做阻力的肩屈、伸、外展、内收运动,阻力置于肘以上部位。手指的抗阻练习有捏握力器、挑橡皮筋等。②第4日增加肱二头肌抗阻肌力及等长、等张、等速收缩练习。③第8日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的主动练习,助力练习,肱三头肌与腕屈伸肌群的抗阻肌力练习。有肩关节功能障碍时,做肩关节外旋与内旋的牵引,腕关节屈与伸的牵引。④第12日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的肌力练习,可用等长、等张、等速收缩练习等方法。前臂旋前、旋后的牵引。⑤还可增加作业练习,如玩橡皮泥、玩积木、洗漱、进餐、穿脱衣服、上厕所、沐浴等,以训练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出院指导

1.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含钙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

2.休息与体位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头肩部抬高;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

3.功能锻炼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4周后可进行各关节的全面运动。

4.复诊的指征及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出现“5P”征,应立即就诊。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三维正骨理念”在前臂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三维正骨理念”在前臂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三维正骨理念”与手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揭示“三维正骨理念”治疗机制,促进“三维正骨理念”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前臂双骨折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用“三维正骨理念”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前臂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在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及总体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在功能恢复及总体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骨折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对照组骨折对位情况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应用“三维正骨理念”治疗前臂双骨折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three-dimensional orthopedic i dea” and sue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double forearm fractures,reveal “three-dimensional orthopedic idea” treatment mechanism and promo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rthopedic idea”.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86 patients with double forearm fracture from July 2010 to July 2015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3 cas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orthopedic idea”,43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After treatment for 3 months and 6 months respectively,fracture reduction,healing,forearm function recovery and curative effect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for 3 months,fracture healing,functional recovery and overall efficac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After treatment for 6 months,functional recovery and overall efficac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after treatment for 6 month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racture healing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80).Fracture align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0).Conclusion Th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orthopedic idea” treating double forearm fractur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er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good functional recovery etc.,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Double forearm fractures;Three-dimensional orthopedic idea;Clinical application 前臂雙骨折较为多见,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可发生侧方、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复位手法要求较高,因此许多学者将前臂双骨折按照关节内骨折来处理而行手术治疗[1-3]。我院采用独特的黄氏正骨手法,从不同角度纠正骨折端的各种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青少年占多数。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较紧张,对尺桡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后时,骨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的稳定性降低;前臂旋前时,桡骨上段斜向交叉于尺骨上段,骨间隙最窄,骨间膜处于松弛状态,对两骨的稳定不利。 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肢体遭受直接、间接或旋转暴力均可产生尺桡骨干双骨折。 2、临床表现: (1) 前臂肿胀,皮下瘀斑较严重,疼痛剧烈,尤其活动时疼痛加剧; (2)疼痛及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旋转功能障碍; (3)完全骨折有移位者,前臂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 (4)若合并有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者,可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麻木,皮肤发绀,被动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 (5)其他: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深支损伤。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艾滋病抗体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注意拍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证候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上1/3 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同时合并肱骨骨折,称为“漂浮肘”。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种。 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将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早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中期在骨折后3-4周,晚期在骨折1个月以后。 早期: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活动受限,局部散在瘀斑,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中期:前臂肿胀较前消退,压痛及叩击痛减轻,局部仍可见散在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晚期:前臂骨折处无压痛,肿胀消退,肌肉萎缩,肢体乏力,舌淡苔少,脉细缓。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外治法

外科学2重点之2骨折

肾癌的病理:肾癌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有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转移途径有直接浸润,血行转移至肺`脑`骨`肝等。淋巴转移最先到肾蒂淋巴结。肾癌临床表现1血尿、疼痛和肿块;2副瘤综合征(肾癌的肾外表现):发热、高血压、血沉快等;3 转移症状:如病理性骨折等。肾癌的肾外表现1血沉快;2发热;3 高血压;4高血钙;5 红细胞增多症;6肝功能异常;7贫血;8体重下降;9库欣综合症表现;10血糖增高;11神经病变;12精索静脉曲张;13淀粉样变。 92.膀胱肿瘤的病理:①组织类型:大多数为上皮细胞癌,其中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瘤,磷癌和腺癌各占2%~3%。非上皮细胞性肿瘤极少见,多数为肉瘤。②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③生长方式: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及浸润性癌。④浸润深度TNM分期标准分为:Tis原位癌;Ta无浸润黏膜固有层;T2金润肌层,又分为T2a浸润浅肌层(肌层内1/2),T2b浸润深肌层(肌层外1/2);T3浸润膀胱周围脂肪组织;T4浸润前列腺及子宫登临进器官。临床上将Tis\Ta\T1期肿瘤称为表浅膀胱癌。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术的适应症膀胱全切除术是切除整个膀胱,在男性尚应包括前列腺和精囊;同时行尿路改道手术。1多发膀胱癌且有浸润者。2位于膀胱颈、三角区的较大浸润性癌。3肿瘤无明显边界者。4反复复发的表浅膀胱癌伴严重粘膜病变者。5肿瘤体积大,部分切除膀胱后其容量过小时。 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分类: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刺破皮肤或粘膜从内向外所致。完全骨折:1。横向骨折2。斜形骨折3。螺旋形骨折4。粉碎性骨折5。嵌插骨折6。压缩性骨折。 全身表现:1.休克,:达2000以上2.发热. 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2 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获旋转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政治以即可诊断为骨折。早期并发症:1.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征3.重要的脏器官损伤.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4.重要的周围组织损伤5.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啬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容积减小而致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增高所致. 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2.褥疮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感染5.损伤性骨化6.创伤性关节炎7.关节僵硬8.急性骨萎缩.9.缺血性骨坏死10.缺血性肌挛缩. 骨折愈合过程:1.血肿炎症机化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3.骨板形成塑型期. .骨筋膜综合症:骨筋膜室综合征有骨、骨间隔、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最常见于小腿和前臂。早期诊断要点:(1有患肢受挤压、骨折等受伤史(2)患肢肿胀、剧烈疼痛(3)扳指、趾试验阳性(指、趾被动牵拉后疼痛加剧)(4肢端苍白、麻木、皮温低、氧饱和度下降治疗原则:一经确诊,立即手术治疗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1)年龄(2 健康状况2局部因素:(1骨折的类型和数量(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3)软组织损伤程度(4)软组织嵌入(5)感染3治疗方法的影响:(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2)切开复位,软组织和骨膜剥除过多(3)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摘除骨碎片(4)骨折行持续骨牵引治疗时,牵引力过大(5)骨折固定不牢固(6)过早或不恰当的功能锻炼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临床愈合时间为最后一次复位之日至观察达到临床愈合之日所需的时间。

开放粉碎性前臂双骨折急诊治疗分析

开放粉碎性前臂双骨折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开放粉碎性前臂双骨骨折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间急诊收治的67例开放粉碎性前臂双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自己的选择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行非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的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的恢复状况,患者的恢复时间和患者肢体能够活动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愈合程度均比较良好,未见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在在愈合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患者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的要短,肢体自如活动的时间也较短且能力较好,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开放粉碎性前臂双股骨折患者使用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或者使用非钢板内固定方式做治疗都能起到较好的恢复效果,但是使用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在恢复时间上和肢体活动能力上存在明显优势,更适合在临床上使用。 标签:急诊治疗;开放粉碎性;前臂双骨骨折 前臂粉碎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外伤性疾病,其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如合并开放性损伤,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1]。骨折一般是由于突发性的外伤导致,所以治疗的话多为急诊,及早的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患处的污染,所以如何给予患者合理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如何正确及时的给予患者治疗,本实验主要针对我院急诊接收的67例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在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急诊接收的67例开放粉碎性前臂双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是骨折后12h内到医院就诊,并通过X线检查确诊骨折。同时将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予以排除,同时排除精神异常,开放性伤口出现污染严重及伴有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根据患者的自己的意愿进行相应的治疗,患者愿意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作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非钢板内固定的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35例。其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7.23±5.86)岁,患者体重为53~84KG,平均(63.23±9.58)KG。患者骨折的原因主要有,高处坠落受伤患者13例,摔倒跌伤10例,车祸导致受伤的患者32例,因击打受伤的患者为4例,其他原因受伤患者8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在入院后均需要做相应的急救处理,针对呼吸较弱及心脏搏动较弱或已经停止的患者给予及时的心肺复苏治疗或者给予人工呼吸。医护人员应及时快速地为患者建立双静脉通道,针对出血过多的患者给予止血或输血的处理,以免患者因失血过多而休克,然后固定好患者的上肢,尽量少移动患者,防止患者出现继发性的神经血管损伤。对于开放性的伤口给予严格的保护,彻底消

前臂双骨折

治疗原则:1.对单纯闭合或移位少的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通常用四块定型夹板。2.对儿童或成人轻度移位前臂双骨折,手法复位后屈肘90°,以管型石膏或石膏托超关节固定。3.对软组织损伤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桡尺骨干多处骨折,以及难于手法复位或难于外固定的骨折,应切开复位,行钢板或髓内针或螺钉内固定。4.对前臂软组织,肌肉血管损伤严重肿胀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必须早期切开减压。 分类分型 I型(伸直型):尺骨骨折端向前成角,桡骨小头前脱位;II型(屈曲型):尺骨骨折端向后成角,桡骨小头向后脱位。III型(内收型):尺骨骨折端向外成角,桡骨小头向外侧或前外侧脱位。IV型(特殊型):尺骨和桡骨中1/3或中上1/3双骨折,桡骨小头向前脱位。 前臂骨干骨折 包括单纯尺骨骨折、单纯桡骨骨折(警棍骨折)、蒙特吉亚(Monteggia )骨折(尺骨上1/3 骨干骨折合并上尺桡关节脱位)、盖莱阿齐(Galeazzi )骨折(桡骨干下1/3 骨干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以及尺桡骨双骨折等。除无移位的单根骨折外,前臂骨干骨折为不稳定骨折,需手术治疗,采用AO 内固定原则多能重建稳定性,术后可允许早期活动,不需石膏固定。早期活动遵循一般原则,术后疼痛期做肌群等长练习与按RICE 原则消肿治疗,术后3-4 天即可开始肘、腕和前臂旋转的被动与主动功能训练及肌群的等张收缩练习。4-5 周以后可有良好的功能恢复,重返社会生活。非手术治疗者需8 周左右的外固定,消肿后更换或调整外固定时常有骨折再移位的危险。外固定最采用者为石膏固定,需要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并视骨折部位决定前臂旋转位置,增加复位的稳定性。小夹板固定的好处在于不必使肘腕关节连带受累,但有发生古筋膜室综合征得危险。由于骨干骨折的愈合较关节附近松质骨的愈合缓慢,故康复治疗进程也要相应推迟。在骨折临床处理后5-7 天,开始肩与手部运动,术后第 3 周起做肘屈、伸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骨折愈合后,做系统的肘屈、腕活动练习及肌力练习,着重做恢复前臂旋转活动度及肌力的练习。做前臂旋转牵引及配合热疗的旋转牵引,可获较好疗效。? 康复前臂骨折的康复训练主要涉及到肘腕两个关节,有时还会累及到掌指关节,肘关节与前臂旋转的训练方法已知前述,腕关节可做两个方向的活动,即解剖位置上前后向德屈伸运动与内外的尺屈桡屈运动 第九节前臂双骨折 解剖概要前臂骨由尺骨及挠骨组成。尺骨近端的鹰嘴窝与肪骨滑车构成肤尺关节。挠骨小头与胧骨小头构成肪挠关节。尺挠骨近端相互构成尺挠上关节。尺骨下端为尺骨小头,借助三角软骨与腕骨近侧列形成关节。挠骨下端膨大,与尺骨小头一起,与近侧列腕骨形成挠腕关节。挠尺骨下端又相互构成下尺挠关节。尺挠骨之间由坚韧的骨间膜相连。由于尺骨和挠骨均有一定的弯曲幅度,使尺、挠骨之间的宽度不一致,最宽处为1 . 5 一2 . 0 Cm 。前臂处于中立位时,骨间膜最紧张,处于旋转位时较松弛。骨间膜的纤维方向呈由尺侧下方斜向挠侧上方,当单一尺骨或挠骨骨折时,暴力可由骨间膜传导到另一骨干,引起不同平面的双骨折,或发生一侧骨干骨折,另一骨的上端或下端脱位。尺、挠骨干有多个肌肉

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时指发生在前臂尺、桡骨骨干的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骨折的7.5%。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儿童病儿多为青枝骨折。 前臂骨骼由尺、桡骨组成,尺骨轻度向后凸出,桡骨轻度向桡侧凸出。尺骨近端与肱骨构成肘关节,桡骨远端与近排腕骨构成桡腕关节。尺、桡骨由上、下尺桡关节及骨间膜紧密相连。骨间膜是一种坚韧的纤维组织膜,起自桡骨,斜向内下至尺骨,附着于桡、尺骨间嵴,几乎与尺、桡骨等长。前臂有4组肌肉:伸肌、屈肌、旋前肌、旋后肌。前臂双骨折后,前两组肌肉造成骨折段的重叠移位、侧方移位及成角移位,后两组肌肉造成骨折段的旋转移位。 护理评估 1.伤肢望诊:前臂是否肿胀,是否有重叠、旋转及成角畸形,是否有皮下淤血。触诊:有无压痛,患肢脉搏是否较健肢缩短。 2.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减轻程度的方法,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是否合并有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3.受伤史青少年是否有机器或车轮压伤史,儿童是否有跌倒摔伤史。 4.X线检查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判断骨折的类型。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及石膏固定,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及钢板螺丝钉固定,近年来采用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及髓 内钉固定。 常见护理问题①焦虑。②疼痛。③潜在并发症:股筋膜室综合征,前臂缺血性肌痉挛。④知识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前臂具有旋转功能,骨折后患肢手的协调性及灵活性丧失,给生活带来极 大不便,病人易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应向病人作好安抚工作,并协助生活料 理。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促进生长发育及骨质愈合。 3.体位患肢维持在肘关节屈曲90o、前臂中立位。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 肿胀。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由于前臂高度肿胀或外固定包扎过紧,或组织肿胀加剧以后造成相 对过紧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果病人出现“5P”症状,应立即拆 除一切外固定,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术后护理 1.保持有效固定钢板固定后,用长臂石膏托将患肢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o、前臂中立位3~4 周。髓内针固定者,则用管型石膏固定4~6周。 2.功能锻炼 ⑴早、中期从复位固定后开始。2周内可进行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缩活动。①第1日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拇指,对指、对掌。站立位前臂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做肩前、后、左、右摆动及水平方向的绕圈运动。②第4日开始用健肢帮助患肢做肩上举、侧上举及后伸动作。③第7日增加患肢肩部主动屈、伸、内收、外展运动。手指的抗阻练习,可以捏橡皮泥、拉橡皮筋或弹簧等。④第15日增加肱二头肌等长收缩练习。用橡皮筋带做抗阻及肩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运动。3周内,禁忌做前臂旋转活动,以免干扰骨折的固定,影响骨折的愈

浅谈不同方法对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治疗分析

浅谈不同方法对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治疗分析 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前臂尺桡骨双骨骨折的治疗主要以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这也是骨折的基本治疗方法,但不仅仅存在这一种治疗,还包括切开复位和康复治疗。毕竟尺桡骨在臂部的运动和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中不可或缺。本文主要从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发生条件和分类出发,浅谈其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求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标签:尺桡骨双骨折;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康复治疗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是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臂功能的影响也不仅相同,每一种治疗方法的选择都要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类别来定,每一种的治疗也都决定着每一名患者对前臂痊愈后的功能要求。因此,慎重的选择治疗方式是对每一名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治疗不仅仅是是骨折的尺桡骨长合,还要尽可能恢复前臂的功能,最起码是基本功能。要具体病情,具体治疗。 1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诊断 只有了解了骨折的病因、分类,对病情加以准确的诊断,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治疗的最佳方案。 1.1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病因只有了解了病因才能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①直接暴力,前臂双骨折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重物的打击或者机器、车轮的直接碾压,又或者刀砍伤,在同一平面上造成横行或粉碎性骨折,也同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肌或肌腱断裂,进而导致尺桡骨骨折周围的神经血管损伤等;②间接暴力,顾名思义,是由暴力传导引起的,比如在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通过传导至尺桡骨,桡骨所承担的力多于尺骨,易先断裂,若残余的暴力较大,会使暴力通过骨间膜向内下传导,引起尺骨骨折;③扭转暴力,如果在跌倒时手掌着地,同时前臂发生旋转,骨折会发生在尺桡骨的不同平面,造成螺旋骨折或斜行骨折,这三种就是最常见的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病因。 1.2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分类骨折的分类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参考。可以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一般的闭合性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康复治疗,而开放性骨折,在根据开放性的严重程度选择是,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康复治疗。还可以分为单纯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不用说了,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康复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单纯性骨折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再联合康复治疗。不同的分类和损伤程度可以准确地选择治疗方式和方案,有针对性治疗才会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方法 骨折的一般治疗为复位、固定、康复三个步骤,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也一样。只是由于是尺骨和桡骨同时骨折,导致治疗的手法比较繁琐,并且对医生

儿童前臂骨折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儿童前臂骨折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安全 性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前臂骨折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50例儿童前臂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前臂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儿童前臂骨折;手法复位;中药外敷;下夹板外固定 儿童前臂骨折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骨折,有1/4的儿童骨折多发生在前臂。由于儿童天生好动,多因跌倒时手撑地所致[1]。临床中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方式有很多,我院采取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为此,本文特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50例儿童前臂骨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50例儿童前臂骨折患儿,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X线确诊为儿童前臂骨折,无脱位现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患儿16例,女患儿9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8±3)岁,骨折类型:13例前臂尺桡骨双骨折,8例尺骨骨折,4例桡骨骨折,致伤原因:15例摔倒后骨折,7例交通伤,3例其它原因;观察组男患儿14例,女患儿11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4)岁,骨折类型:15例前臂尺桡骨双骨折,5例尺骨骨折,5例桡骨骨折,致伤原因:16例摔倒后骨折,6例交通伤,3例其它原因。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中药外敷,具体操作方法: 1.2.1手法复位患者在无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法修复,具体采用改良折顶结合旋转拔伸分骨法。通过拔伸对患者重叠骨折移位处进行纠正,通过旋转确保尺桡骨骨折远端像掌侧移动,在依照具体骨折移位情况,对改良折顶法予以使用,具体折顶角度为70°左右,对背、掌侧方移位情况予以纠正。再通过分骨手法分开靠拢的患者尺桡骨骨折端端,使骨间膜得以紧张,并使患者桡骨得到牵动,保证远近骨折段处于同一轴线中。 1.2.2中药外敷复位后,在棉垫中(20.0 cm×25.0 cm)均匀滩涂接骨续筋骨药膏(药膏主要成分是生川乌、生草乌、红花、丁香、制乳香、马钱子、血竭、

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时指发生在前臂尺、桡骨骨干的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骨折的 7.5%。 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儿童病儿多为青枝骨折。 前臂骨骼由尺、桡骨组成,尺骨轻度向后凸出,桡骨轻度向桡侧凸出。尺骨近端与肱骨构成肘关节,桡骨远端与近排腕骨构成桡腕关节。尺、桡骨由上、下尺桡关节及骨间膜紧密相连。骨间膜是一种坚韧的纤维组织膜,起自桡骨,斜向内下至尺骨,附着于桡、尺骨间嵴,几乎与尺、桡骨等长。前臂有 4 组肌肉: 伸肌、屈肌、旋前肌、旋后肌。前臂双骨折后,前两组肌肉造成骨折段的重叠移位、侧方移位及成角移位,后两组肌肉造成骨折段的旋转移位。 护理评估 1.伤肢望诊: 前臂是否肿胀,是否有重叠、旋转及成角畸形,是否有皮下淤血。触诊: 有无压痛,患肢脉搏是否较健肢缩短。 2.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减轻程度的方法,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是否合并有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3.受伤史青少年是否有机器或车轮压伤史,儿童是否有跌倒摔伤史。 4.X 线检查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判断骨折的类型。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及石膏固定,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及钢板螺丝钉固定,近年来采用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及髓

内钉固定。 常见护理问题①焦虑。②疼痛。③潜在并发症: 股筋膜室综合征,前臂缺血性肌痉挛。④ 知 识缺乏: 功能锻炼知识。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前臂具有旋转功能,骨折后患肢手的协调性及灵活性丧失,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病人易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应向病人作好安抚工作,并协助生活料理。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促进生长发育及骨质愈合。 3?体位患肢维持在肘关节屈曲90o、前臂中立位。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由于前臂高度肿胀或外固定包扎过紧,或组织肿胀加剧以后造成相对过紧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果病人出现“ 5P”状,应立即拆除一切外固定,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术后护理 1.保持有效固定钢板固定后,用长臂石膏托将患肢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o、前臂中立位3~4周。髓内针固定者,则用管型石膏固定4~6周。 2.功能锻炼 ⑴早、中期从复位固定后开始。2周内可进行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缩活动。 ① 第1 日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拇指,对指、对掌。站立位前臂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做肩前、后、左、右摆动及水平方向的绕圈运动。② 第 4 日开始用健肢帮助患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