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制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制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制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质量(Quality),也称品质,是产品所具备的特质或属性。质量有优劣,也可以说有高有低。人们往往将品质优的产品视为“质量好”,将品质低劣的产品视为“质量差”。

没有“好”的质量,只有符合要求的质量。好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品质的关键在于管理。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到客户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外观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规格

?功能好

?使用方便

?外观精美

2. 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安全可靠

?外在环境影响小

?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们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

?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1. 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

?人员

?设备

?材料

?方法

?环境

2. 品质管理基础

(1)标准化

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

?统一化

?通用化

?系列化

?简便化

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所谓数据化,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

(3)质量教育

持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让员工第一次做对。

(4)质量成本分析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故障成本

(5)质量缺陷分析

?轻微缺陷

?一般缺陷

?严重缺陷

?致命缺陷

(6)设备管理

?设备优化

?设备保养

3. “三按”、“三检”

(1)“三按”

?要求员工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操作(上岗前培训及现场指导);

?要求检验员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检验;

?要求技术部编制工艺、绘制图纸、制定标准。

?员工自主检验

?巡回检验

?员工之间互检

四、品质三大控制

1. 进料控制与库存品质管理

进料控制的5R原则,5R原则是指适时、适质、适量、适价、适地的采购物料。实现了5R,就可以确保需求、成本、品质等各方面对物料供应的要求。

1)适时Right Time,在需用的时候,及时地供应材料,不断料。

2)适质RightQuality,购进的材料和仓库发出的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3)适量RightQuantity,采购数量与存量控制适当,防止呆料和过多地占用资金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4)适价Right Price,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5)适地Right Place,从距离最近或供应最方便的供料商那里进货,确保随时可以进料。

2. 过程控制与SPC—统计过程控制

?过程品质管理计划的拟定

?设备点检与仪器校验

?首件检查

?操作人员自主检查

?过程巡回检查

?品质异常处理

?检验记录

?不良统计分析

?不良品的区隔与标示

?控制图的应用

?限度样品的应用

?看板管理的实施

3. 终端控制与顾客满意

?最高主管的决心和承诺

?让客户永远“忠诚于我们”

?争取品质要求严格的顾客

?推行全员“一票否决制”的活动

?建立员工满意的企业环境

?重视教育训练

?建立好的环境品质

?永远培育供应商理念

五、品质管理与全员改善

1. 6S管理与品质

6S活动源于日本,它指的是在生产现场中,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进行相应的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是日本产品在二战后品质得以提升,并行销全世界的一大法宝。

1)整理(SEIRI):区分要用与不用的物品,不用的坚决清离现场,只保留要用的。

2)整顿(SEITON):把要用的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管理。

3)清扫(SEISO):扫除现场中设备、环境等生产要素的赃污部位,保持干净。

4)清洁(SEIKETSU):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所以也称为“3S”活动。

5)素养(SHITSUKE):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6)安全(SAFETY):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6S口诀:

只有整理没整顿,物品真难找得到;

只有整顿没整理,无法取舍乱糟糟;

整理整顿没清扫,物品使用不可靠;

3S之效果怎保证?清洁出来献一招;

标准作业练素养,安全生产最重要;

日积月累勤改善,公司管理水平高。

2. TPM与全员自主改善

T:Total (全员参与)

P:Productive(生产性)

M:Maintenance(保全)

TPM指公司在包括生产、开发、设计、销售及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从最高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全员参与和开展重复小团队活动,以追求生产极限为目标,构筑能预防所有浪费的体系,挑战故障为零、浪费为零、不良为零的高效率企业,以及部门、班组自主改善活动的活力型企业。期待效果:

(1)有形效果:

提高品质

?降低成本

?缩短生产与管理周期

?库存量的减少

?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效率

?工作浪费的减少

?减少市场投诉

?减少各类损耗

?杜绝安全隐患

?改善提案件数的上升

(2)无形效果:

?增强员工的改善意识

?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培养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六、质量管理与TQM

1. 了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

戴明主要思想理念—管理十四要点

?提高产品与服务要有持续不变的目的;

?采取新观念;

?停止靠检验来提高质量;

?废除以最低价竞标的制度;

?不断地提高生产与服务系统,以提高质量与生产力;?建立在职训练制度;

?建立领导体系;

?排除恐惧,使人人都能有效地为公司工作;

?消除那些要求员工做到零缺陷及高生产力水准的口号,训示及目标;

?破除部门与部门间的藩篱;

?废除工作现场的工作标准量,代之以领导;

?排除那些不能让工人以技术为荣的障碍;

?建立一个有活力的教育与自我提高机制;

?让公司每个人都致力于转型。

七、质量管理与零缺陷管理(Zero Defect Planning)

零缺陷管理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罗斯比首创的质量理念和管理方法。其前提是:针对工作现场存在的双重工作态度的业绩,即人们愿意在一些领域中接受不完美的状况,而在另一些领域人们又期望零缺陷。这种双重态度得到发展的条件是因为人,而人就要犯错误。然而,零缺陷说明如果人们致力于细节和避免错误,就会不断接近零缺陷的目标。

1. 零缺陷

第一次做对,在企业中要花一半的运行费用在做错事情的代价上,做错事情的代价大约是销售收入的25%,而企业却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第一次做对,就是可以避免这个代价,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质量就使利润。

建立预防系统:

(1)传统的观念把重点放在产品完工后的检验和售后补救,

(2)零缺陷管理思想是从人的价值层面、精神领域入手,通过改变人们的态度与习惯,改变人们做人做事的方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2. 零缺陷的基本原则

零缺陷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企业改进质量以达到产品缺陷为零的指导方针。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预防,所有的工作标准是零缺陷。

零缺陷中的预防重点放在预防无意识的差错上来,有以下特点:

(1)通常是作业不好造成的,

(2)一旦发生无意识差错,用日常经验来看,很难找到理由进行解释或辩解。

1工厂品质管理质量方针

1工厂品质管理质量方针 1-1.1质量方针的制定内容解读 1.质量方针的内容要求 质量方针在内容上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与企业总的经营方针相适应。 (2)对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承诺。 (3)从产品质量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角度出发作出承诺。 (4)提供制定和评审品质目标的框架。 2.质量方针的制定程序 (1)分析内外部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如下内容。 ①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规模、体制、运行机制、人财物等资源以及员工的需求和期望等。 ②外部环境包括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竞争对手状况、供方和合作者状况等。 (2)清理企业的经营思想。清理经营思想的目的,是根据第一步的分析结果来确定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 (3)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形成质量方针。 ①确定起草方针的人员。质量方针由谁起草都可以,甚至可以向企业所有人员广泛征求方案。

②起草后的质量方针要经过上上下下的讨论和修改。所谓“上”是指管理层,“下”是指与实施质量方针直接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有时也包括一般员工。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中层领导、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参加质量方针的讨论和修改。 (4)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质量方针应当是独立成篇的文件,必须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方能公布和实施。 3.质量方针的具体内容 (1)标题。例如“××公司质量方针”。 (2)质量方针的核心内容。核心内容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①质量方针的核心内容可以是几条简明扼要的规定,也可以是几条定性的品质目标(注意:质量方针所规定的品质目标一般不是定量的,定量的品质目标应划入品质目标管理范畴),还可以是几条企业处理质量问题的原则。不管哪种情况,都应包括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的承诺。 ②为了便于员工理解和记忆,可以将上述内容编成顺口溜之类,但不要用过分简化的顺口溜来代替质量方针。 (3)实施质量方针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宏观的、原则性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具体性的。例如:要使全体员工理解质量方针,在企业内部发生有关冲突时要用质量方针来解决等。

工厂品质管理

第一章:品质控制 一. 品质控制的意义 1、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2、质量方针---持续进步; 3、没有品质,就没有明天; 4、在“开发、生产、存储、销售及售后服务”加强品管力度; 5、建立品质检验、品质保证。确保生产“高品质、低成本、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6、持续改进之需要。 二. 品质控制的演变(基本知识) 三. 1.操作者控制阶段:产品质量的优劣由操作者一个人负责控制。 四. 2.班组长控制阶段:由班组长负责整个班组的产品质量控制。 五. 3.检验员控制阶段:设置专职品质检验员,专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 六. 4.统计控制阶段:采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是品质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创了品质控制的全新局 面。 七. 5.全面质量管理(TQC):全过程的品质控制。 八. 6.全员品质管理(CWQC):全员品管,全员参与。 九. 品质检验方法 十. 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形: 十一.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十二. 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十三.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十四.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 十五. ①适用于以下情形: a.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b.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d.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 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可以将一个 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b. 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 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 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 e. 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 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 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 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况下,采 用一般水平Ⅱ。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⑤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还是多次抽样方案。 ⑥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十六. 检验作业控制 十七. 1、进料(货)检验(IQC):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十八. ①进料检验项目及方法: 十九. a 外观:一般用目视、手感、对比样品进行验证; 二十. 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二十一.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二十二. ②进料检验方法:a 全检, b抽检 二十三. ③检验结果的处理:a接收; b拒收(即退货); c让步接收; d拣用(挑出不合格品退货)e返工后重检 二十四. ④依据的标准:《原材料、外购件技术标准》、《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理化检验规程》等等。 二十五. 2、过程检验(IPQC):一般是指对物料入仓后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品质控制,即

如何做好生产质量管理

各位同仁: 一直以来我们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生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交货紧急、人力紧张、人员技能、质量要求越来越好等。” 制造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与管理能力的竞争。车间是企业的中心,车间和生产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各项指标的完成。如何进行车间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呢? 我们一直在质量控制上做到并不理想,如果这样做下去,不仅会影响我们公司的声誉和形象,更会做垮我们事业部. 大家都想着多赚钱,那么谁会多给我们钱呢-当然是我们自己。 长期以来,我们生产质量管理工作都很被动,我们把主要的精力全放在了检查而不是控制与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上,最终导致我们生产的不良率居高不下。 质量的重要性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产品质量没做好的话,最终就会被客户投诉和被客户抛弃,没有客户,企业就会倒闭关门,所以,质量好坏事关企业生死存亡,是企业的生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质量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因质量问题而返工不仅影响生产进度,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情绪,从而会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生产进度就进一步受到影响。生产进度跟不上又直接影响交期,从而导致客户抱怨甚至订单丢失,那么工厂还谈什么利润,没有了利润我们的工资哪儿来呢?所以质量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兴衰,也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如何控制好质量 要想控制好质量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1、预防 从源头上控制,重在预防,我们的班组长每日开线前集合员工宣导产品品质要求、作业事项、前一天出现的或QC发现的品质问题进行宣导再教育,总之班组长要把所知的一切及时传达给我们员工,并结合具体的工艺要求及产品质量要求,作一个详细的说明,要让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为合格,做的不合格会有什么惩罚等。 2、纠正 员工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有的会去努力达成;但也有的可能是没弄明白或意识稍差或是技术能力有限,不能按我们的要求去做,那么就要求我们的班组长&工程人员去辅导、去督促跟进,特别是在新产品在量产的初期,我们应从第一道工序开始跟进检查,及时纠正错误或不良习惯,保证每一道工序传给下一道工序时是合格的。如果我们真正跟到位,相信成品出来后极少存在返工的现象,不用每个产品再去反复查验了。这样一来员工做的开心,后工序也就做的轻松了。 3、总结 如果确实因技术因素或物料原因导致维修,我们应及时反馈给工程或质量,让其协助解决并记录存档,作为以后类似问题预防工作的参考。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经典版)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关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负责技术质量的副厂长领导下,由质量检验科具体负责实施和贯彻高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和报销手续,如果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图样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控制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臵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预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5、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6、认真填写好质量报表,任务单及时做好质量信息反馈。 三、搞好质量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规定。 1、质量检验科应监督促装配工作按装配工艺操作,并做到不合格配件不装配。 2、按产品的有关规定逐项认真检查。 四、做好工艺装备、设备的质量检查 1、负责生产中使用新的或外加工,量具等工艺装备的检查工作。 2、对于生产中所使用设备的检修质量,备用配件的制造的外外购件质量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五、提出质量考核建议指标,进行统计考核,上报质量报表 1、根据上级要求和上期产品与工作质量的实际情况,提出年、季(分月)的各单位考核指标的初步意见,交企业管理办公室组织各有关部门讨论,厂长批准后交生产科,技术科统一下达实施。 2、按规定时间汇总,统计上报,并公布全厂各车间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浅谈如何做好工厂现场质量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工厂现场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核心思想在与人,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场质量管理直接打交道的部门是生产部,怎么管理约束生产作业者是每一个质量管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其实质量管理人员在约束别人的同时,更应该对自己严明律己,在质量这个领域里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在现场处理问题时,能做到学以致用,得心应手。必须把常用的质量五大工具,七大手法运用熟练,这样在处理问题时,才能够找到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在问题的表面进行分析,这样做的最终后果是表象可能是问题得到了处理,但是其实过段时间可能问题依然会重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必须要用专业的知识去处理专业的问题,质量领域也不例外。 2.质量人员应该坚持原则,坚持标准 现场作业依靠的是什么?是标准文件、工艺文件资料,这些资料是完全固化的,不经允许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资料,那质量人员依靠的是什么,答案是标准。标准就是质量人员手中的武器,举个例子,在生产现场发现了质量问题,其中某个尺寸与图纸不符,作为质量问题,不可能说你这个零件有问题,必须马上整改,当然整改问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那作业人员肯定会反问你我的零件出现什么问题,怎么样进行整改?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回馈标准,回归图纸,而质量人员应该这样做,我们是按照图纸中标注的某个尺寸来进行检验的,而你生产出的零件实际尺寸是多少?与图纸相差多少?这样处理问题才能做到有理有据,无可争辩。坚持原则是什么?作为质量人员在认为某个产品有质量问题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能受别人思想的左右,假

如别人说这个产品好像没有问题,而我们自己也认为这个零件是合格的,那我们肯定管理不好质量,所以说作为专业的质量人员一定要带着怀疑的眼光看问题。 3.一定要维护质量的尊严 很多时候,在生产现场出现质量问题后,往往作业者的气势会压过质量管理人员,哪怕他生产的产品确实有质量问题,这个时候身为质量问题必须要端正自己的立场,维护质量的尊严,一个企业一定要有对现场进行约束的质量管理文件,如《质量奖惩制度》,这样才能为质量管理者更好的管理现场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更好的维护质量的尊严。 (原创文档,请勿抄袭) 编制人员:科 日期:2019-4-9

工厂质量管理方案知识讲解

金山工业区牛桥港以西、九工路以南地块商品房项目 质 量 管 理 方 案 上海宇辉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目录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2) 分供方的评价与管理制度 (5)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5)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6) 产品检验规程 (7)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一、原材料、外购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如果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图纸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控制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置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预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

工厂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工厂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1、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质量意识,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也集中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志力。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通过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等来建立和施加影响的,并且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 2、品质意识 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难。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二、怎样树立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命脉意识 树立品质是企业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简直全面得不可思议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简直全面得不可思议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4.“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5.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现场 1、现场的“三忙”现象: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效。(瞎忙)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环境(Environment):5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1.后工程是客户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2.必达生产计划年计划、月计划、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3.彻底排除浪费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4.作业的标准化有标准作业书,作业基准书,不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而且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才可称为标准化。 5.有附加价值的工作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利润)现场要有大局观,辨别生产瓶颈,采取最优对策 6.积极应对变化基本要求------决定标准书等作业的基本,养成遵守的习惯先观察------事前收集情报,采取下一步措施掌握实力------提高技能和扩大实力,提高设备稼动率等 现场的日常工作 1.现场的质量管理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原则:a、取消此作业b、不要人做c、使作业容易化d、检查e、降低影响

制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制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质量(Quality ),也称品质,是产品所具备的特质或属性。质量有优劣,也可以说有高有低。人们往往将品质优的产品视为“质量好”,将品质低劣的产品视为“质量差” 没有“好”的质量,只有符合要求的质量。好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品质的关键在于管理。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到客户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外观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 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规格 *功能好 *使用方便 *外观精美 2. 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安全可靠 *外在环境影响小 *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们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

?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1. 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 ?人员 *设备 *材料 *方法 ?环境 2. 品质管理基础 (1 )标准化 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 *统一化 ?通用化 *系列化 *简便化 (2)信息化

制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制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 理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质量(Quality),也称品质,是产品所具备的特质或属性。质量有优劣,也可以说有高有低。人们往往将品质优的产品视为“质量好”,将品质低劣的产品视为“质量差”。没有“好”的质量,只有符合要求的质量。好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品质的关键在于管理。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到客户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外观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规格 ?功能好 ?使用方便 ?外观精美 2.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安全可靠 ?外在环境影响小 ?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们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 ?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1.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 ?人员 ?设备 ?材料 ?方法 ?环境 2.品质管理基础 (1)标准化 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 ?统一化 ?通用化 ?系列化 ?简便化 (2)信息化 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所谓数据化,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 (3)质量教育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为了贯彻执行公司“质量就是生命”的品质方针,强化和保证产品质量,工厂建立了初步的品质管理体系。本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2.品质管理范围。 3.品质管理制度。 4.质量管理奖罚制度(待订)。 第一部分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1.组织架构: 总经理(质量总负责人) 品质经理 质量工程师 I Q C 组 长 I P Q C 组 长 O Q C 组 长 外 协 工 序 检 验 员 原 材 料 检 验 员 生 产 制 程 巡 检 员 产 品 终 检 检 验 员 质量计划专员文 控 专 员 外 购 成 品 检 验 员 产 品 出 货 检 验 员 售 后 回 访 专 员

2.组织架构及职责说明: 2.1.总经理(质量总负责人):作为工厂产品质量体系领导第一责任人,对产 品质量管理总体负责,主导制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调整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监督质检、生产、采购等对质量方针的执行,重大质量事故处理和签核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2.品质经理:工厂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第一责任人,审核产品质量计划、 参与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和复核质检程序和执行流程,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3.质量工程师:与工程制订产品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检验作业指引,参与 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对质量事故的分析和鉴定,参与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4.IQC组长:负责组织对外协工序和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2.5.IPQC组长:负责组织对产品制程和制程终检的检验和监督。 2.6.OQC组长:负责组织外购成品的检验、出货检验、库存巡检、售后回访 等。 2.7.质量计划专员:在质量工程师的指导下,编制产品质量计划。 2.8.文控:对各级检验报告的整理,对受控文件的管理。 2.9.外协工序检验员:按照外协工序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协工序质量 验收。 2.10.原材料检验员:按照原材料技术规格书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来料质量验 收。 2.11.生产制程巡检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首件验收和生产过 程中的作业要求规范化巡检。 2.12.产品终检检验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某段工序的验收或 产品入库前的最终确定。 2.1 3.外购成品检验员:按照外购产品质量、功能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购成 品的质量验收。 2.14.产品出货检验员:执行产品库存定期巡检和出货前的最终质量确定。

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质量有优劣,也可以说有高有低。人们往往将品质优的产品视为“质量好”,将品质低劣的产品视为“质量差”。没有“好”的质量,只有符合要求的质量。好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品质的关键在于管理。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到客户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外观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规格 功能好 使用方便 外观精美 2. 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安全可靠 外在环境影响小 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们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文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

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 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 人员 设备 材料 方法 环境 2. 品质管理基础 (1)标准化 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品质管理。 统一化 通用化 系列化 简便化 (2)信息化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作者:————————————————————————————————日期: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为了贯彻执行公司“质量就是生命”的品质方针,强化和保证产品质量,工厂建立了初步的品质管理体系。本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2.品质管理范围。 3.品质管理制度。 4.质量管理奖罚制度(待订)。 第一部分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1.组织架构: 总经理(质量总负责人) 品质经理 质量工程师 I Q C 组 长 I P Q C 组 长 O Q C 组 长 外 协 工 序 检 验 员 原 材 料 检 验 员 生 产 制 程 巡 检 员 产 品 终 检 检 验 员 质量计划专员文 控 专 员 外 购 成 品 检 验 员 产 品 出 货 检 验 员 售 后 回 访 专 员

2.组织架构及职责说明: 2.1.总经理(质量总负责人):作为工厂产品质量体系领导第一责任人,对产 品质量管理总体负责,主导制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调整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监督质检、生产、采购等对质量方针的执行,重大质量事故处理和签核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2.品质经理:工厂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第一责任人,审核产品质量计划、 参与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和复核质检程序和执行流程,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3.质量工程师:与工程制订产品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检验作业指引,参与 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对质量事故的分析和鉴定,参与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4.IQC组长:负责组织对外协工序和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2.5.IPQC组长:负责组织对产品制程和制程终检的检验和监督。 2.6.OQC组长:负责组织外购成品的检验、出货检验、库存巡检、售后回访 等。 2.7.质量计划专员:在质量工程师的指导下,编制产品质量计划。 2.8.文控:对各级检验报告的整理,对受控文件的管理。 2.9.外协工序检验员:按照外协工序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协工序质量 验收。 2.10.原材料检验员:按照原材料技术规格书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来料质量验 收。 2.11.生产制程巡检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首件验收和生产过 程中的作业要求规范化巡检。 2.12.产品终检检验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某段工序的验收或 产品入库前的最终确定。 2.1 3.外购成品检验员:按照外购产品质量、功能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购成 品的质量验收。 2.14.产品出货检验员:执行产品库存定期巡检和出货前的最终质量确定。

制造工厂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工作应该从:领导负责、建立标准、过程控制、强化执行,在这四点上下功夫,企业的品质管理工作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应该怎么做,一起来学习学习!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到客户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外观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规格 功能好 使用方便 外观精美 2. 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安全可靠 外在环境影响小 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们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 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1. 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 人员 设备 材料 方法 环境 2. 品质管理基础 (1)标准化 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统一化 通用化 系列化 简便化 (2)信息化 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所谓数据化,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 (3)质量教育 持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让员工第一次做对。(4)质量成本分析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故障成本 (5)质量缺陷分析 轻微缺陷 一般缺陷 严重缺陷 致命缺陷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通用版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为了贯彻执行公司“质量就是生命”的品质方针,强化和保证产品质量,工厂建立了初步的品质管理体系。本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2.品质管理范围。 3.品质管理制度。 4.质量管理奖罚制度(待订)。 第一部分 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1.组织架构: 2.组织架构及职责说明: 2.1. 总经理(质量总负责人):作为工厂产品质量体系领导第一责任人,对产品质量管理总体负责,主导制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调整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监督质检、生产、采购等对质量方针的执行,重大质量事故处理和签核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2. 品质经理:工厂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第一责任人,审核产品质量计划、参与订产品质量方针、 品质经理 质 量工程师 I Q C 组长 I P Q C 组长 Q C 组长 外协工序检验员 原材料检验员 生产制程巡检员 产品终检检验员 质量计划专员 文控专员 外购成品检验员 产品出货检验员 售后回访专员

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和复核质检程序和执行流程,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3.质量工程师:与工程制订产品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检验作业指引,参与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 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对质量事故的分析和鉴定,参与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4.IQC组长:负责组织对外协工序和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2.5.IPQC组长:负责组织对产品制程和制程终检的检验和监督。 2.6.OQC组长:负责组织外购成品的检验、出货检验、库存巡检、售后回访等。 2.7.质量计划专员:在质量工程师的指导下,编制产品质量计划。 2.8.文控:对各级检验报告的整理,对受控文件的管理。 2.9.外协工序检验员:按照外协工序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协工序质量验收。 2.10.原材料检验员:按照原材料技术规格书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来料质量验收。 2.11.生产制程巡检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首件验收和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要求规范化 巡检。 2.12.产品终检检验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某段工序的验收或产品入库前的最终确定。 2.1 3.外购成品检验员:按照外购产品质量、功能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购成品的质量验收。 2.14.产品出货检验员:执行产品库存定期巡检和出货前的最终质量确定。 2.15.售后回访专员:对实施中的项目产品应用情况的跟踪回访。 3.品质管理体系主体流程: 原材料质量管控 产品质量反馈 产品质量计划生产制程管控 成品质量管控 质量追溯 整改和改进

工厂品质管理

第一章:品质控制 一.品质控制的意义 1、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2、质量方针---持续进步; 3、没有品质,就没有明天; 4、在“开发、生产、存储、销售及售后服务”加强品管力度; 5、建立品质检验、品质保证。确保生产“高品质、低成本、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6、持续改进之需要。 二.品质控制的演变(基本知识) 1.操作者控制阶段:产品质量的优劣由操作者一个人负责控制。 2.班组长控制阶段:由班组长负责整个班组的产品质量控制。 3.检验员控制阶段:设置专职品质检验员,专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 4.统计控制阶段:采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是品质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创了品质控制的全新局面。 5.全面质量管理(TQC):全过程的品质控制。 6.全员品质管理(CWQC):全员品管,全员参与。 三.品质检验方法 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形: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 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 ①适用于以下情形: a.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b.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d.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 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可以将一个生产批分成 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b. 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 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 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 e. 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 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 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 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况下,采用一般水 平Ⅱ。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工厂与企业)如何做到品质零缺陷

如何做到品质零缺陷 1.零缺点VS全良品 很多企业都在推零缺点运动,或者在推六西格玛。六西格玛的不良率是3%左右,几乎是零缺点了。 ◆ 零缺点是一个理想 严格讲起来,零缺点是一个理想,是永远追求的目标。就算能在某段时间内做到零缺点,也许过段时间就又会出现新的缺点。因为顾客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顾客对品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提升的,所以零缺点只能是努力追求的理想。 ◆ 全良品是可以实现的 企业可以做到每一个出货都是良品,每一个交到顾客手上的商品,都是良品。作为良品,也许有一些缺点,但是那些缺点是不影响使用的。 企业可以先做到全良品,然后再继续迈向零缺点,向零缺点靠近。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可以说它的产品已经是零缺点。 2.广义的品质 以前对于品质的理解,常常局限于产品的品质,其实这是不够的,它还包括人的品质、事的品质。因为人的品质不好,他做事的品质也就不好,生产出产品的品质也同样不好。所以人、事、物的品质都要兼顾,才是广义的品质,而不能只看这个产品。 3.品质故事 某工厂接到日本一个生产电脑显示器的订单,由于熟知日本人办事严谨,特派高级技师督导每一步生产流程,全部检验合格并得到认证的产品,销售一路畅通。 就在已经销售掉百分之七八十,准备扩大生产的时候,工厂接到日本公司要求全数退货的通知,原因是商场有大量消费者要求退货,这种情况一旦达到一定比例,商场就要求全部退掉。工厂派专人到现场抽查调试,产品本身几乎没有任何瑕疵。 厂家苦恼于找不到原因,最后一位消费者道出了真正原因:原来是在打开包装箱后,在包装材料上会看到很多包装时弄到上面的黑手印,一是视觉上感觉极不舒服,继而会联想到厂家的管理不到位,这样不注意细节的厂家,如何保证产品质量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呢?这才是消费者大量退货的真正原因。 由此可见:做好品质,不单是靠技术,还得靠管理、靠理念、注重细节。 1.人人有责还是品管负责 品质出现问题,是人人有责还是品管负责?当然是品管单位负责。如果人人有责,出现问题就是人人无责了,法不责众,所以必须是品管单位负责。 2.品管单位的责任 品管单位负责品质,有以下三个责任: ◆制定品管规范 品管单位首先要负责制定品管规范。如果品质没有做好是因为没有检验标准和品管标准,那么这就是品管的责任。 ◆教导及督促执行品管规范 品管单位还要教导及督导各执行者执行品管规范,也就是把他教会,然后在他的执行过程中做好督导。将来的品管,不是针对产品去检查,而是针对行为去督导,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品质异常真因追查 品管单位要负责追查品质异常的真正原因,找出来以后交由责任单位去改善。 【自检】 请您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鞋厂总共有8万人,光品管人员就3000多人。后来经过改革,只留了30人继续做品管,其他的人都去了生产车间,并有生产人员自主检查、制程抽查,取消了检验员。 你觉得该鞋厂的改革符合不符合品管的要求?你认为这种改革效果会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业企业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第九讲全员品管零缺点(上) 全员品管概述 1.零缺点和全良品 很多企业都在推零缺点运动,或者在推六西格玛。六西格玛的不良率是3%左右,几乎是零缺点了。 零缺点是一个理想 严格讲起来,零缺点是一个理想,是永远追求的目标。就算能在某段时间内做到零缺点,也许过段时间就又会出现新的缺点。因为顾客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顾客对品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提升的,所以零缺点只能是努力追求的理想。 全良品是可以实现的 企业可以做到每一个出货都是良品,每一个交到顾客手上的商品,都是良品。作为良品,也许有一些缺点,但是那些缺点是不影响使用的。 企业可以先做到全良品,然后再继续迈向零缺点,向零缺点靠近。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可以说它的产品已经是零缺点。 2.广义的品质 以前对于品质的理解,常常局限于产品的品质,其实这是不够的,它还包括人的品质、事的品质。因为人的品质不好,他做事的品质也就不好,生产出产品的品质也同样不好。所以人、事、物的品质都要兼顾,才是广义的品质,而不能只看这个产品。 3.品质故事 某工厂接到日本一个生产电脑显示器的订单,由于熟知日本人办事严谨,特派高级技师督导每一步生产流程,全部检验合格并得到认证的产品,销售一路畅通。 就在已经销售掉百分之七八十,准备扩大生产的时候,工厂接到日本公司要求全数退货的通知,原因是商场有大量消费者要求退货,这种情况一旦达到一定比例,商场就要求全部退掉。工厂派专人到现场抽查调试,产品本身几乎没有任何瑕疵。 厂家苦恼于找不到原因,最后一位消费者道出了真正原因:原来是在打开包装箱后,在包装材料上会看到很多包装时弄到上面的黑手印,一是视觉上感觉极不舒服,继而会联想到厂家的管理不到位,这样不注意细节的厂家,如何保证产品质量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呢?这才是消费者大量退货的真正原因。 由此可见:做好品质,不单是靠技术,还得靠管理、靠理念、注重细节。 品质是谁的责任 1.人人有责还是品管负责 品质出现问题,是人人有责还是品管负责?当然是品管单位负责。如果人人有责,出现问题就是人人无责了,法不责众,所以必须是品管单位负责。

如何管理好工厂的产品品质

如何管理好工厂的产品品质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而利润是建立在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基础上,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成本。所以,品质是客人是否继续下单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 如何管理好工厂的产品品质,需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制度,制定品质标准和品质管理制度,实施品质标准化。 2.严格执行制度,重视品质分析。 3.持续改善,并做好品质预防措施,矫正并预防产品品质,用品质的标准化来维持品质,用持续改善来突破品质,以达到提高品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 4.品管教育或培训,品质管制的成败基于工厂的品质意识以及危机意识,应对品管人员以及全体员工经常进行品管教育或培训。 5.推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运动, 5S是养成“好习惯”、摒弃“草率”、建立“讲究”的基础工程,也是做好品管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工程。对于一个工厂,要使产品品质提高满足客人需求,老板与工厂高层必须要重视品质管制。以下1.2.3是对基层管理人员的要求,4.是对整个工厂品质管控的要求。 1.品管人员必须要具有专业知识,能有自己的判断力。 2.品管人员需与生产线人员紧密结合,能对生产线员工作出指导或培训。 3.基层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对员工的规范操作进行技能指导和培训。 4.工厂需有统一的生产和品质管控体系,使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销售服务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 均参与到品质控制。 工厂要做好品质管控,这些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必须要做好的。当然对于一个工厂的管理,不是讲理论就可以解决的,不是照搬课本上的东西就可以万事OK了,它需要对工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要考虑到工 厂的层层面面,然后制定合体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