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工学的方法与研究探讨

感性工学的方法与研究探讨

∴∴∴∴∴∴∴

2006年拾月 总第162期

A

R T

&D E S I G N

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转化,同时,随着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了人类精神活动与脑科学日益交融的趋势。这些学科的发展和彼此交融,使感性工学应运而生,这实质上是对社会问题的

一种适应和关注。

感性工学的目的是根据消费者或用户的感受和需求来设计和开发产品,以往的设计和开发也关注消费者或用户的需求,但更多地局限在对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的关注方面,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和需求。而感性工学则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技术,它可将人们模糊不清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要素,它所关注的是真正来自于消费者或用户本身的需求和感受。

一、感性工学的研究流程通常,感性工学的研究流程包括以下四个步骤:⑴ 根据人机工程学和心理学的评估方法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⑵ 在得到消费者的感性描述之后,采用调查或者实验法来确定产品的设计特性;⑶ 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通用算法、模糊逻辑等,来构建作为工效学技术的感性工学系统;⑷ 感性工学系统建立起来后,根据当前社会潮流或个人的偏好倾向来调整该系统,要求每隔几年就对感性数据库进行更新。

二、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构建产品的感

性工学系统:⑴ 范畴区分法(CategoryClassification):根据新产品的感性层面来进行分类,以建立产品的感性结构来获取设计细节。常用的手段是把用户对产品的感性认识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采用层次递推的方法,把用户这一感性工学计算机的期

望转化为设计细节。

②⑵ 感性工学计算机

):这是一种计算、知识库、设计与系统,如为了提高彩色智能打印机的图像质量,先采用语义差异量表来评价女孩的脸部肤色,然后根据色调、饱和度、明度等进行归类,并通过三角形模糊隶属函数表示出来,应用于彩色

智能打印机。

⑷ 虚拟感性工学(Virtual KE):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基于感性工学的设计构想应用于仿真装置,在多媒体虚拟空间中对设计进行评价与验证。

三、感性工学的研究类型⑴ 前向式推理感性工学(Forward Infer-ence Type of KE):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前向定性推理感性工学和前向定量推理感性工学。前者也叫做范畴区分式感性工学,属于定性推论手法的感性工学,与其它感性工学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使用电脑进行分析,而是采用层次递推来建立树状图,逐步将人对物之期望转化为设计要素。后者则采用定量方法,先用形容词语调查人的感性,再对这些感性词语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构成意象的设计要素。

⑵ 逆向式推理感性工学(Backward Infer-ence Type of KE):这是一种由设计人员决策的辅助系统,主要将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转化为感性评估,从而帮助设计师掌握产品的特性,了解其与消费者感觉意象的关系,以确定这些评估是否符合设计师意图所达成的意象。⑶ 混合式推理感性工学(Hybrid InferenceType of KE):该类研究把前向式与逆向式推理结合起来,既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感性意象来

确定产品的设计特性,也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产品要素与消费者感觉意象的关系④,是一种可逆的感性工学系统。

四、感性工学的研究内容

感性工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但根据其研究对象可把其归类为以下三种:

⑴ 产品造型对产品意象的影响:已有研究在了解用户偏好与知觉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产品造型(Form)与产品意象(Image)之间的关系,如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电动剃须刀产品造型与人类感性的对应关系,并获得了不同感性词语对造型元素的影响权重,设计者或消费者只需选择理想的感性词语,就能够得到最能解释该语义的电动剃须刀的造型元素⑤。

⑵ 产品颜色对产品意象的影响:研究者发现,除了外形,产品颜色也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知觉。因此,为了量化产品颜色对意象的影响,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颜色情绪”的概念⑥。

⑶ 产品造型和颜色对产品意象的共同影响:研究者也把产品造型与颜色结合起来,研究它们对产品意象知觉的影响。

感性工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除了与人机工程学密切相关外,实验心理学对人类基本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情绪、表象等)的研究构成了其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对人类信息加工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感性与意象”的组织与应用,神经科学则从神经蛋白质的传导方面来研究解决感性工学的物质基础和结构,消费者心理学研究有助于对消费者进行分析并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人工智能的研究为感性工学提供了计算机模拟(专家系统)支持,同时产品语义学对产品语义空间差异的研究也有助于研究者对产品意象的分类等。

注释:

①李砚祖:“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新美术》,2003,4。/②Chang H C, Lai H H, Chang Y M. Expression modes used byconsumers in conveying desire for product form: a case study of a ca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06, 36. /③FukushimaK, Kawata H. Human sensory perception oriented image processing in acolor copy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1995,15.1, pp63-74. /④Matsubara, Y., Nagamachi, M. Kansei virtualreality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on kitchen design. Hybrid Automation-I, 1997. /⑤周君瑞、陈鸿源、刘家成等:“创新电动刮须刀产品造形与感性之关联研究”,《工业设计》,(台湾),2002.2。/⑥Nakamura, T., Sato, T., Teraji, K. Arrangement of color imagewords into the non-luminous object color space. Journal of Color ScienceAssociation of Japan, 1994, 18.

【 /////////////////////////////// 】

何灿群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王松琴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何灿群 王松琴

He Canqun & Wang Songqin

i g n

App ro ach of an d Acad em ic Ex pl or at io n

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周敏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4)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今的关于感性工学方面的六篇文献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出近十年来国内工业设计中的感性工学的发展和研究状况,并将主要内容梳理总结成本篇论文,并阐述了本人对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应用的发展趋势的认识。 关键词:感性工学;工业设计 1.感性工学 感性(Kansei)一词源自日本,其原意是指人相应于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知觉与感觉器官的感性,即消费者对于某一件产品所产生的心理感觉与意向。感性是人相对于物的感觉属性与心灵上的感悟,是人与产品体验过程中的感觉、感受、知觉到动机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也就是说感性是一个过程,是从感官刺激到知觉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多维度的综合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会通过言语(包括肢体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1] 感性工学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探讨“人”的感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及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它将人们对“物”(即已有产品、数字或虚拟产品)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地表达出来,并与产品设计特性相关联,以实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人”(这里包括消费者、设计者等)的感性感受,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感性工学也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基于人因工程的产品开发支持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型态要素。[2] 2.感性工学的发展 感性工学一词由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 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发表题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国际工业人类工效学杂志》分别在1995年第1期和1997年第2 期,用两个专集来介绍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感性工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房子、门、座椅、电话机、汽车、室内设计、服装、手机、鞋子和复印机等,研究手段涉及到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

1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是什么

1.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人体特性的研究、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计 实测法(Measure method),实验法(Experiment method),分析法(Analysis),调查研究法(Survey),计算机仿真法(Simulation),感觉评价法(Sensory inspection),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model) 2.简述坐姿作业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人体参数。 坐姿作业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工作台、工作座椅、人体活动余隙和作业范围等的尺寸和布局等. 其设计用人体参量(坐姿10个数据) 3.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人脑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印象总是由各种感觉综合而成的,没有反映个别属性的知觉,也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感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到的事物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4.信息编码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分析操纵装置特征编码的方法和意义。 (形状、大小、颜色、标志) 5.仪表显示装置设计时主要考虑哪些方面?在各部分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模拟(指针表盘等的设计) 数字(形状、格式、显示器) 6.脚操纵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形式、操纵方式、力量,尺寸、形状位置) 7.人与“机”特性的比较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速度,逻辑推理,计算,可靠性,连续性,灵活性,输入灵敏度,智力,操作处理能力,功率输出,综合能力,记忆 8.安全防护装置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些原则的应用 a)以保护人身安全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原则。 b)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安全可靠的原则。 c)安全防护装置与机械装备配套设计的原则。 d)简单、经济、方便的原则。 (举例:自己任意) 9.安全人机工程学对安全工程设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体结构,匹配,结构及环境设计)

感性与理性的设计区别

感性与理性的设计区别 在答题之前,首先冒昧地纠正一个中文语境下的歧义,那就是,感性设计与感性的设计是不同的。 感性设计(kansei design)、简单来说,是一种基于对“人”这个主体的观察,研究人类在无意识状态下处理分析信息的思路与方法,进而制作出让使用者产生“经常使用”、“无不适感”、“不需要过度说明立刻能够理解意图”的设计。它可以是研究人类活动的脑科学学科,也可以是回归到现实,去创造实物的设计学科。(人体工学也属于感性设计的范畴。)从范围上讲,感性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感性的设计。本回答所提到的感性设计,特指“感性的设计”。 设计一定没有单纯的“感性的设计”与“理性的设计”这样的区分。 多年以前,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这么一段对于绘画和设计异同的描述:“绘画是主观的,设计是客观的。绘画是绘画者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与宣泄,为的是取悦自己。而设计是设计师最大限度摒除自我见识所带来的障碍,为的是取悦大众。”虽然这个分类方法还是显得简单粗暴了些,但是大体上我深以为然。设计,首先应该是一门优先基于客观现实而不是个人情绪表达的艺术形式。比如邻居老王委托您设计房间,您不能上来就谈视觉体验,如何高端大气,而是要考虑老王的收入,性格,工作,当地的气候环境,采光等等因素之后,再去进行深一步设计。老王喜欢喝茶,平时爱读读佛经,您就别把家里搞成欧式的。北方干燥,南方湿润,那么地板和墙壁的选材就一定要留心。朝阳的房间,除了考虑采光,还应该考虑隔热。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视觉的设计,才是好的开端。

联系到本题来看: 1,设计首先一定是理性的。 以红酒的开瓶器为例:红酒开瓶器有很多的种类,比如双臂式杠杆型,兔耳型,T型等等,但是它基本的功能一定是能够打开红酒的软木塞的,这就是它之所以被称作是红酒开瓶器而不是复读机的原因。那么我们可以说,它已经完成了它理性层面的设计---开瓶。如果更加概括地来描述设计的理性部分的话,那就是--- 功能性。 2,理性设计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是否能带给使用者好的体验上。 一张名片,能让人清晰地看到姓名以及联络方式。一个马桶,能让粪便顺利地被冲走。一双雨鞋,能在湿滑的地面防止滑倒。做得到这些,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设计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市场上的产品连这些基本点都做不到)。 3,设计未必是感性的,但好的设计一定是感性的。 这句话有些诘屈聱牙,我想先不妨讨论一下感性的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培训教案 培训教材:安全管理学 培训内容:安全人机工程学 培训时间:2014、9、12 15:00—16:00 培训教师:侯柏林 培训地点:热电总厂会议室 一、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安全人机工程学就是从安全的角度与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文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也就就是说,在实现一定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安全健康与舒适愉快。这主要就是从活动者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等诸因素,去着重研究人从事生产或其她活动过程中在实现一定活动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免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机理.为预防与消除危害的标准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实现安全卫生的目的,确保人类能在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条件与环境中从事各项活动。 安全人机工程学侧重于人与机的安全、减少差错、缓解疲劳等课题的研究。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人机工程学在欧洲就是以劳动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国就是欧洲开展人机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于1950年成立了英国人机学研究会,1957年创办会刊 《Ergonomics》。美国于1957年成立人类因素工程学会,同时发行了会刊。日本于1963年成立日本人间工学研究会。苏联、德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芬兰、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开展了人机工程学的研究。1960年成立国际人机学协会。我国进入80年代以后,也开始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关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命名,各国有所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欧洲称作Ergonomics(人机学),美国称作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与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类因素工程学),日本称为人间工学,目前普遍采用的就是 Ergonomics,我国曾译为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机学等。 三、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 1. 研究人机之间分工及其相互适应问题。分工要根据两者各自特征,发挥各自 的优势,达到高效、安全、舒适、健康的目的。 2. 研究信息传递过程。人与机器在操作过程中要不断传递信息,因此,机器上各 种显示器、控制器要设计得适合于人使用。 3. 研究作业环境,创造安全的条件。生产场所有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例如高 温、高湿、振动、噪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工作地的状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健康。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些因素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环境条件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要求,从而使操作者感到舒适与安全。 4. 研究安全装置。许多设备都有“危区”,若无安全装置、屏障、隔板、外壳、 将危区与人体隔开,便可能对人产生伤害。因此,设计可靠的安全装置,就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 5. 选择合适的操作者。人的个体差异,使操作者对工作的适应程度不同。在人 事安排上,要研究人机关系的协调性,人适其职,才有利于安全生产。 6. 研究生产过程中,操作者疲劳的特点以及减轻疲劳与紧张度的措施。 7. 研究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人机系统的安全。研究事故的预防与危险情况的控制。 四、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科学对象

感性意象与理性设计

感性意象与理性设计 摘要:人们通过视觉和情感建立最直接的城市意象,但是这种感性的意象不能用来控制城市的发展和设计。城市必须要有宏观清晰的结构和有序的肌理,体现高度的理性,以保证其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转,所有复杂的城市问题得到应有的寄托。感性的认识城市,理性的设计城市。 关键词:城市意象;视觉;情感;结构;秩序 Abstract:Through visual and emotional people establish the most direct urban image, but this kind of perceptual images cannot be used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of the city. A city must have macro clear structure and orderly texture, reflecting height of rational, in order to ensure its rule operation, and all complex urban problems deserve the sustenance. Perceptually know a city, and rationally design it.. Key Word:The image of the city;vision;emotion;structure;order 1 视觉和情感 凯文·林奇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获得其城市意象:1.在市民中抽样访谈,获取他们对环境的意象;2.在实地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形成的环境意象进行检验。 城市中的人(包括本地的原住居民和外来的旅游者)看到了城市

人机工程学大纲

课程教学 大纲编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 课程学分:3 执笔人:汪惠芬周建中 审订人:龚光容 修(制)订日期:2013.10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理, 。 ,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密切关系。人机工程学运用人体 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 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的研究,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 互作用,设计能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能的机械、仪器和控制装置,并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最适 位置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掌握人机系统设计的一般方 法,在明确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和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对系统总体性能 的影响,寻求人机系统最优组合方案能应用人机工程学知识指导具体产品的设计使人机系统工作安全、 高效、可靠。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人机工程学概论 1.1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1.1.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命名 美国“Human Engineering”,西欧 Ergonomics ,我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等。 1.1.2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国际人类工效学 IEA 的定义,《辞海》的定义,美国 W.B.伍德森的定义 1.2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2.1 经验人机工程学 F.W.泰罗。使人适应于机器 1.2.2 科学人机工程学 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1.2.3 现代人机工程学 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1.3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七个分支,四个主要方面 1.3.2△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和非实验法及其内容 1.4 人机工程学体系 1.4.1△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为上肢,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为下肢,工程技术科学为驱干,系统 论、模型论、优化论为支撑。 1.5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了解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1.6 学科的应用 1.6.1 学科研究的课题 主要讲授应用于工业设计的 5 各方面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是界于设计学、工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日本筑波大学研究生院感性认知与神经科学部主席、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原田昭认为,这种综合与交叉涉及艺术科学、心理学、残疾研究、基础医学、运动生理学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1 广岛大学的长田丁三生教授认为感性工学主要是“一种以顾客定位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技术,一种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的翻译技术”。2 “感性工学”是日本设计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90年代所致力开拓的设计新方向、新学科之一。它将过去定为难以量化、只能定性的、非理性无逻辑可言的感性反应,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以量化,籍以发展新一代的设计技术和产品。 感性工学的形成与发展 感性工学是在以下几个背景作用下开始形成的:一是工程学的发展:二是工业时代生产理念的转向。20世纪,人类在工程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发展迅速,在世纪末,其研究与发展开始面临发展方向上的问题;在工业生产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由生产者依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和生产产品,即以制造为导向的理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动摇,向着市场导向的理念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的。现在,顾客已开始按照他们自己的要求和喜好来挑选产品,真正形成了所谓的“买方市场”,生产者迎合顾客的需要改变自己的生产策略和态度。三是心理学、脑科学等科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人类精神活动学与大脑科学交叉融合的趋势。这些学科的发展,实际上还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适应和关注:在当代,人类健康包括心理、生理健康、衰老、智力发育和衰弱、精神疾病、环境建设和改良、改育、艺术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存在,已不能依靠单一学科来研究和解决,而必须建立一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和各学科相通的平台,形成一个系统,为全面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提供有益和有效的路径。感性工学应是从设计的角度,联合相关学科建立研究共同体平台的一种尝试。“感性”在汉语中一般指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成的认识。日语中的“感性”也基本同义。从字面上解,“感性工学”中“感性”是工学的定语,其“工学”不是一般的工学而是“感性”的“工学”。因此,感性工学中的“感性”,包括“感觉—提供了从外界接受信息(刺激)的能力:敏感性一对刺激力度的觉察做出反应的时间和准确回馈的频率;情感——精神所处的状态,如高兴、悲伤或愤怒等内容。3 感性相对于理性而言,在认识论中有感性人识与理性认识之分。西方自古以来即将“理性”与“情感”作为二元对立的概念为认识论的基础。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所开创的所谓“美学”实际上即“感性的认识之学”(Scientia CegnitiOnis sensitivae),主张以理性的“论证思维”来处置非理性的“情感知觉”。但在“美学”的发展和学科化过程中,原始意义的“感性的认识之学”却一直没有得到张扬,康德继承了鲍氏关于美是基于情感的思想,但却反对鲍氏关于感性认识即是美的理论。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其巨著《美学》的开篇就表示了对鲍氏“美学”概念的不满,他认为其内涵应当是“美的艺术哲学”,鲍氏的“感

感性测量方法

2.3感性的测量方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感性需求不断上升。因此,在设计产品时,设计师应充分掌握广大消费者的感性认知,包括消费者想在产品中获得什么感性,哪些设计要素可以将这种感性调动起来,更改产品设计要素时,会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感性等。但是,因为感性存在主观性、内在性以及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同时,传递这种感性时,还会产生偏差,所以,不能完全了解感性。所以,在感性工学领域,怎样相对准确的充分的测定消费者的感性,至关重要,这是其他一切研究的基础。 之所以要测定消费者的感性,大体是基于以下两点:首先,在恰当的环境中,最大程度获取消费者在特定产品上的意象以及感觉;其次,将易于测定的抽象感性,转化成能够计算以及逻辑推导的形式,这就是“工学”。传统的感性获取方法主要是从受试人员的生理或者心理两方面进行测量。 其中,心理学测量法为模糊测量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量化受试人员的感性需求,尽可能的阐述消费者的感性需求,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需求;而生理学测量方式即在施加外界刺激后,通过脑电信号、括电图、眼动追踪、心跳频率等测量受试人员的感觉量。 2.3.1心理学测量方法 人们通常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流露出来,进行心理学测量时,就是要根据受试人员的面部表情、语言表达、肢体动作等外在表现,分析为何会出现此类表现,即分析受试人员的心理。开展心理学测量时,应按照所处的环境情况、实际的研究对象运用恰当的方法,现阶段,在感性工学领域,常见的心理学测量法包括表情测量法、语言测量法以及行为测量法。 (1)语义差分法 语义差分法,也可称为语义法,即采取问卷调查或者实际面谈的方式,诱导受试人员阐述自己对特定产品的感受,研究人员处理、讨论、分析所收集的这些信息,进而完成测量。由于语义差分法能够对受试人员对特定词语以及概念的感受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所以,在感性工学领域,这是最基本的感性量化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于1957年首次提出语意差分法,此法可以分析受试人员的心

产品设计感性意象研究

产品设计感性意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15T15:18:52.937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1期作者:王淇禾李政昂 [导读] 在工业设计中感性意象理论是使用最多的一种研究理论。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逐步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在产品设计中有必要结合感性意象理论,对感性工学等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感性意象理论、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产品设计分析,进而对感性意象理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在工业设计中感性意象理论是使用最多的一种研究理论。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逐步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在产品设计中有必要结合感性意象理论,对感性工学等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感性意象理论、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产品设计分析,进而对感性意象理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产品设计;感性意象理论;技术应用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的设计需要结合人们的主观感受,因此并没有相关规定来判断产品设计是否正确、是否好用、是否符合人们的主观感受,产品设计师也无法根据相关原则设计产品,所以使用感性意象技术,使消费者主观感受认知转换成数量化,以更合适方式研究主观感受与造型间的关系,进而使设计师设计产品造型能更符合消费者的心意,并加快其设计速度,这是对在设计过程中难以把握人们的主观感受的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因此,在设计之前,不进要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既需要客观分析。本文在感性意象理论基础上,对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象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设计出好产品。 1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理论 当下,在社会经济结构下,感性消费活动也逐渐普遍,结合消费者与设计师的情感,以及构建媒介标准结构等,是需要提前对市场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系统方案具体内容,这就是研究内容的精华。这需要进行全面剖析逐层的细节工作,才会确保具体主观情感的感知效应。所以,内部研发分析计算机人工智能与应用就比较广泛,主要是人们对待任何产品都会产生联想,包括视觉内容与听觉的感知等,这些内容在人们脑海中的留下的印象不是刻板的,而是人们长期受到的地方文化与生活习惯等决定的,通过优美的、个性的词汇来进行对主体系统内部终端控制作用的阐述。因此,产品设计不仅是产品的概念,也应该结合人性共同特点进行分析,保证消费主体的愉悦感官与适应性,包括习惯与爱好等,这种全新的设计概念是受到长期的市场调研而启发的,它具备一定的客观性,是高级的感性认知科学,必须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来研究。 2探讨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理论技术 语义差异的主要内容:结合人们的具体外形与对色彩感知基础,以计算机为分析对象,对媒介的使用具体用户的主观感受判断主位语义转换进行分析,呈现出购买主体的具体实质性与必要规格的量表,需要依据程序编排统计的方法原则与规律进行研究补充。语义差异使构建在感性意象的分析基础上,对相关意象语义词汇进行描述与收集风格,对具体漂亮形象进行相应定义,以达到不同维度定义综合展现其成效的目的,确保人们内心的相关概念得到释放,同时对人们心理的进行分析,在准则基础上,主要对量表规划方法进行尤其、非常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堆积量来判断不同情感的形态。总而言之,就是依据多维情感的意象理论进行的统计意义方面的降维,使人们的感知倾向与意象维度全部划分,同时还可以对必要单个维度的联系效应予以保留,进而完善分类扩展生产的效应,这是研究某些创新产品的内容与设计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例如,对于同一品牌手机的型号的开发创新与销售,只是保留原有设计风格,在当代扩展潮流前提下,对手机的型号进行整改,而对于品牌特定功能还予以维持,这是新型产品创新设计理论内容的具体体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的设计需要结合人们的主观感受,因此并没有相关规定来判断产品设计是否正确、是否好用、是否符合人们的主观感受。所以,我国对于产品的具体感性维度的风格设计,已经具备了相关的概念与规模,然而还需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智能辅助和长期的实践经验对不同类别与不同阶段进行创新改整,达到销售市场快速发展的目的。 3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理论的应用 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市场活动中,感性意象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认可,并且开设了很多相关专业的研究部门,依据感性意象理论知识实施各国或各地区不同差异文化的创新手段。例如,感性工学是一位“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在1986年的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演讲中所提及的,它是工程技术来研究人们的感性与物体的设计特点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与方法。它将人们对物体的感性意象表达出来,并且与产品设计进行结合,在现实中的产品设计中体现出人们的主观意象。感性工学包括了房屋、桌椅、电话手机、汽车、服装等。 4感性意象理论发展趋势 在很多国家对于感性意象的研究都比较火热,日本与韩国都有自己的“感性工学”研究组织。在我国,研究者已经把感性意象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提出人工情感理论等,使机器能够产生人类的情感,把它与人类进行比较,研究情感计算。从目前,很多学者对不同产品设计采用数理分析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探讨。例如,在可用性基础上,对玻璃杯多维度、语义差异等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和消费者的主观情感的产品。但是,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将感性意象灵活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5结语 在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理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够指导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对于不同的产品,例如手机、汽车等,其造型、色彩的评价意象词汇都是不一样的,这也使不同产品的感性意象也存在不同。 综上所述,本文对产品设计的感性意象进行了具体分析,依据现阶段的工业设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探讨了感性意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罗仕鉴,朱上上.用户和设计师的产品造型感知意象[J].机械工程学报,2005,41(10):28-34. 2]朱祖祥.工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1-140. 3]苏建宁,李鹤歧,黄建龙,等.灰色理论的工业设计评价算法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29(1):42-46. 4]胡伟峰.产品设计中工业设计与工程技术设计衔接过程研究[D].湖南大学,2005.

现代家居产品的感性设计研究(精)

现代家居产品的感性设计研究 作者:罗胤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6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提升与转变。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在享受生活中提高了追求水平,渐渐看重生活的质量与情趣。现代家居产品作为人们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于是,在此基础上,将感性设计理念与手法在现代家居产品中应用便极具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文章主要立足于此,对现代家居产品的感性设计做一较为全面的研究,以给予实践工作以启迪。 关键词:现代家居产品;感性设计;研究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看重精神情感上的需求,对于家庭生活的质量与情趣亦是更加注重。而现代家居产品在其中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工作与生活压力比较大的今天。于是在现代家居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情趣化、人性化,施行感性设计的理念显得格外重要而必要。文章再此时代背景之下进行较为详尽的阐析,对现代家居产品的现状及感性设计的应用等进行分析,以实现对现实工作的指导与借鉴,推动现代家居产品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的现状、趋势 家居产品的设计一直是以追求生活的舒适与温馨为最终目标,其设计理念则是保障产品基本功能的系统优化,此外基础上实现产品的人文化、艺术化与情感化。家居产品因其在家庭生活中所处的位置特殊而且具有重要的作用,于是,安逸而舒适化的产品往往可以让消费者缓解压力与放松心情,对于提升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家居产品的设计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之中,以求促进家居产品的设计水平。

感性工学与情感化设计

感性工学与情感化设计 ——谈谈我对感性工学的理解 学号姓名初次接触感性工学,是带着很多好奇,很多疑问上课的。基于感性工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再加上很多成功案例的不断涌现,这一门学问也确实值得每一位学设计的人多多了解。 最早将感性分析导入工学研究领域的是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的研究人员。1970年,以在住宅设计中开始全面考虑居住者的情绪和欲求为开端,研究如何将居住者的感性在住宅设计中具体化为工学技术,这一新技术最初被称为“情绪工学”。在这一门学问有出色研究的,当属日本的长町三生教授。当时工学部34岁的副教授长町三生参与了这一研究,之后,他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察觉到了日本的产业模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那种为满足消费者普遍需要而大量生产的方式正在逐渐消退,他敏锐地感到了一个表现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感性的时代”即将到来。经过近20年的研究,从1989年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感性工学的论文和著作,成为日本著名的感性工学研究专家。 感性工学是运用工程技术方法手段来研究探讨人们对物体的感性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来开展设计的学科,它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理论,根据感性规律来设计产品,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感性工学”英文表达“KanseiEngineering”,Kansei是日本语“感性”的音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设计界致力于开拓设计新领域,把难以量化的感性因素,运用工学技术手段进行量化,形成一套感性工程模型,设计研发新一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产业界全面运用感性工学技术和理念,将感性工学技术应用于汽车、服装、家电产品、女性护理用品、劳保用品、体育用品、装饰品等领域,其中,纤维产业的应用与学术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感性工学将人们对物体产生的感性需求及模糊不明的意象作为设计的视觉要素。感性工学的感性是人们对物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感受,有感知、感觉和印象等意思。感性工学的感性是动态的,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对人的基本感知过程进行测定、量化和分析,从而掌握其动态的感性规律。从人的心理学角度来说,感性工学是探讨研究人的感官对物体产生感觉及其心理反应,把消费者的感性意象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表达,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准确体现消费者和

人机工程学所有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30分) 1、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答: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1分);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2分)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2分)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1分) 2、在设计室内空间的灯具安装位置时,有空腔和空腔率的概念。请简述空腔的种类及各类所包含的范围。 答:空腔类型:顶棚空腔、房间空腔、地板空腔。(0.5分/项) 顶棚空腔:天花板到灯具下母线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 房间空腔:灯具下母线到操作面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 地板空腔:操作面到地板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 3、简述舒适性的类型,并解释。 答:类型:行为舒适性(2分)、知觉舒适性(2分)。解释(2分)。 4、使图形稳定、清楚的条件有哪些?(答出一点得1分,总分6分) 答:1)面积小的部分比大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2)同周围环境的亮度差别大的部分比差别小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3)亮的部分比暗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4)含有暖色色相的部分比冷色色相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5)向垂直、水平方向扩展的部分比向斜向扩展的容易形成图形; 6)对称的部分比带有非对称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7)具有幅宽相等的部分比幅宽不等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8)与下边相联系的部分比上边垂落下来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9)与活动着的部分比静止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5、什么是旷奥度? 答:空间的旷奥度:空间的开放性与封闭性。(2分) 旷:开放性(2分) 奥:封闭性(2分) 三、论述题(40分)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并举图例说明。 答: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4分,少一项扣一分),举例说明(4分,少一项扣一分)2、分析图2中的色视野图,在空白位置填上合适的色觉,并对色视野图进行分析,最后举出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答:(填空4分,分析1分,实例3分) 3、论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两个基本观点,并加以说明。 答:1) 一个完全独立的新整体,其特征和性质都无法从原构成中找到。(2分)说明(2分)。 2) 在大小、方向、位置等构成改变的情况下,也仍然存在或不变。(2分)说明(2分)。 4、作业场所布置总则是什么?分条论述。 答:1.重要性原则(1分)说明(1分)。 2.使用频率原则(1分)说明(1分)。 3.功能原则(1分)说明(1分)。 4.使用顺序原则(1分)说明(1分)。 5、论述增加室内的知觉空间的方法。(8分) 答:方法数量2分,论点鲜明2分,论据充分2分,条理清楚1分,卷面1分。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8题中选作5题,共20分) 【名词解释】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名词解释】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只觉得印象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名词解释】分布:人体尺寸按一定频率出现。 【名词解释】日光系数:在云层覆盖天空时或者在阴影处进行的。室内光强度于室外光强度之比。【名词解释】目眩:进入人眼的光量过大,使视网膜的感受性不能适应。 【名词解释】照度:是指落在物体表面的光通量。 【名词解释】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名词解释】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极短时间。 【名词解释】适应:感觉器官经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的现象。 【名词解释】暗适应: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刚开始看不清物体,而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后,才能看清物体,这种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 【名词解释】明适应:与暗适应情况相反的过程称为明适应。 【名词解释】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范围内,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min。

感性工学: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30年,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技术创新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产品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在工程技术领域导入人类的感性分析,从而诞生出一门新的学科——感性工学。本文主要对这一新学科产生的背景、过程以及教育与构成形态作出初步阐述,以期对感性工学从设计角度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提供借鉴。 一、感性的时代 “信息化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要回答这一问题,先要看一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世界产业界出现了怎样的令人注目的模式转向。首先,大批量生产、大量消费的行为方式转为丰富的多样化生产、快乐感受消费的行为方式。产品的经济性、功能性、合理性和大众化原则被表现性、审美性、独特性和个人化所替代;其次,单向传达的产品信息扩展为双向或多向传达的信息交流,由于获取和发送信息的渠道增多,产品从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普遍需要转向适应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第三,消费者方面,从希望有实用的、高品质的产品转而希望使用自己想要的、适用的产品,企业方面,则从制造实用的、高品质产品转向追求“个人化”的“感性产品”与之相适应,产品开发也随之以满足个性、快乐、多样的充分感性化的产品为中心。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注重人的“感性的时代”,感性是信息化时代的本质特征。 关于“感性”的含义,据《现代汉语词典》,“感性”一词是“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该词来自日本语,是明治时代的思想家西周在介绍欧洲哲学时所造的一系列用语之一,如“哲学”“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等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日本,有两个外来词被翻译为“感性”,其一,英文Sensibilty,它是一个心理学用语,原意为感觉力;感受性;感情;敏感性和鉴赏力,西周将此译为“感性”;其二,德文Sinnlichkeit,它是一个哲学用语,原意为官感,感性;实体,现实感,感性事物;情欲,性感。天野贞祐在1921年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时将此译为“感性”。新村出编《広辞苑》对“感性”一词解释为:感觉能力;直观力和感受性,是人感受事物的能力,即基于人类身体的感觉而产生的情感冲动和欲求。 近年来,“感性”一词在日本出现的频率极高,其内涵包含着多层意义,它既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静态的“感性”是指人的感情,获得的某种印象;动态的“感性”是指人的认识心理活动,是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对未知的、多义的、不明确的信息从直觉到判断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这种“感性”能力尤为重要,除了感受信息也包含交换信息的能力,即从复杂的外界剌激中,抽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和将自己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准确传递给他人的能力。如“从民众的感性出发撰写广告语”、“按年轻人的感性制造MP3”等。感性的含义具有了更为积极的理解,由此可见,感性能力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一种能力。 二、感性工学的诞生

(完整版)人机工程学教案

《人体工程学》 教案撰写人:张瑞竹 课程性质:考查总学时:32 学时上机学时:0 学时周学时:4 学时

5、人机界面与人机交互: 是人机系统中 ,“人”与 “机”之间能够相互施加 影响、实现相互作用的区域。结合之前所讲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史对人 机界面从人性化和高科技应用方面举例进行阐述讲解。 6、介绍人因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引出人因工程学的具体运用方法和作 用。 其中,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包括: 测量人体各部分静态和动态数据; 调查、询问或直接观察人在作业时的行为和反应特征; 对时间和动作的分析研究; 测量人在作业前后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各种生理指标的 动态变化; 观察和分析作业过程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差错和意外事故的原因; 进行模型实验或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 运用数字和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各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从中 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发展有关理论。 运用原则和评价指针包括 37个原则和相应的 37 个指针。 结合设计需要,讲解人的基本特征。 举以往学生在设计中出现各种尺寸问题,最终导致设计不可实现或者 不可使用的例子,强调了解人的特征的重要性。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后,引出对人的特征的讲 述。 1、 人的特征:用 PPT 图片和板书结合的形式讲解人的感知、处 理、 第三 节

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显示器特征。 定性显示器设计:从技术上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 可用于定性认读和检查认读。结合实例说明定性信息的用途: ① 依据一个预先确定的变量范围, 确定变量的状况。(汽车水箱水温控 制,温度正常值得范围需预先确定) ② 控制一个变量在预期的正常范围内。 (汽车驾驶速度的控制) ③ 观察变化趋势和变化速度等。 (飞机飞行高度变化速度提示) 信号灯设计 信号灯的作用: ① 显示状态(电池充电、洗衣机洗衣、各种设备的电源灯等) ② 警示(高速路警示灯、汽车刹车灯、机场跑道灯等) ③ 识别(汽车示宽灯、机场跑道灯、飞机标示灯) ④ 显示指令(红绿灯) 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亮度:至少两倍于背景的亮度。远距离信号灯,应保证在较远视距 下也能看清,且在日光亮度和恶劣气候条件下清晰可辨。 识。视觉显示器包括:(按形式和显示内容)模拟显示器、数 字显 示器、指示灯、图形指示器、计算机显示器; (按原 理)机械式、 电子式。 定量显示器:

感性工学的方法与研究探讨

∴∴∴∴∴∴∴ 2006年拾月 总第162期 A R T &D E S I G N 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转化,同时,随着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了人类精神活动与脑科学日益交融的趋势。这些学科的发展和彼此交融,使感性工学应运而生,这实质上是对社会问题的 一种适应和关注。 ① 感性工学的目的是根据消费者或用户的感受和需求来设计和开发产品,以往的设计和开发也关注消费者或用户的需求,但更多地局限在对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的关注方面,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和需求。而感性工学则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技术,它可将人们模糊不清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要素,它所关注的是真正来自于消费者或用户本身的需求和感受。 一、感性工学的研究流程通常,感性工学的研究流程包括以下四个步骤:⑴ 根据人机工程学和心理学的评估方法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⑵ 在得到消费者的感性描述之后,采用调查或者实验法来确定产品的设计特性;⑶ 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通用算法、模糊逻辑等,来构建作为工效学技术的感性工学系统;⑷ 感性工学系统建立起来后,根据当前社会潮流或个人的偏好倾向来调整该系统,要求每隔几年就对感性数据库进行更新。 二、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构建产品的感 性工学系统:⑴ 范畴区分法(CategoryClassification):根据新产品的感性层面来进行分类,以建立产品的感性结构来获取设计细节。常用的手段是把用户对产品的感性认识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采用层次递推的方法,把用户这一感性工学计算机的期 望转化为设计细节。 ②⑵ 感性工学计算机 ):这是一种计算、知识库、设计与系统,如为了提高彩色智能打印机的图像质量,先采用语义差异量表来评价女孩的脸部肤色,然后根据色调、饱和度、明度等进行归类,并通过三角形模糊隶属函数表示出来,应用于彩色 智能打印机。 ③ ⑷ 虚拟感性工学(Virtual KE):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基于感性工学的设计构想应用于仿真装置,在多媒体虚拟空间中对设计进行评价与验证。 三、感性工学的研究类型⑴ 前向式推理感性工学(Forward Infer-ence Type of KE):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前向定性推理感性工学和前向定量推理感性工学。前者也叫做范畴区分式感性工学,属于定性推论手法的感性工学,与其它感性工学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使用电脑进行分析,而是采用层次递推来建立树状图,逐步将人对物之期望转化为设计要素。后者则采用定量方法,先用形容词语调查人的感性,再对这些感性词语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构成意象的设计要素。 ⑵ 逆向式推理感性工学(Backward Infer-ence Type of KE):这是一种由设计人员决策的辅助系统,主要将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转化为感性评估,从而帮助设计师掌握产品的特性,了解其与消费者感觉意象的关系,以确定这些评估是否符合设计师意图所达成的意象。⑶ 混合式推理感性工学(Hybrid InferenceType of KE):该类研究把前向式与逆向式推理结合起来,既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感性意象来 确定产品的设计特性,也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产品要素与消费者感觉意象的关系④,是一种可逆的感性工学系统。 四、感性工学的研究内容 感性工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但根据其研究对象可把其归类为以下三种: ⑴ 产品造型对产品意象的影响:已有研究在了解用户偏好与知觉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产品造型(Form)与产品意象(Image)之间的关系,如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电动剃须刀产品造型与人类感性的对应关系,并获得了不同感性词语对造型元素的影响权重,设计者或消费者只需选择理想的感性词语,就能够得到最能解释该语义的电动剃须刀的造型元素⑤。 ⑵ 产品颜色对产品意象的影响:研究者发现,除了外形,产品颜色也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知觉。因此,为了量化产品颜色对意象的影响,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颜色情绪”的概念⑥。 ⑶ 产品造型和颜色对产品意象的共同影响:研究者也把产品造型与颜色结合起来,研究它们对产品意象知觉的影响。 感性工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除了与人机工程学密切相关外,实验心理学对人类基本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情绪、表象等)的研究构成了其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对人类信息加工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感性与意象”的组织与应用,神经科学则从神经蛋白质的传导方面来研究解决感性工学的物质基础和结构,消费者心理学研究有助于对消费者进行分析并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人工智能的研究为感性工学提供了计算机模拟(专家系统)支持,同时产品语义学对产品语义空间差异的研究也有助于研究者对产品意象的分类等。 注释: ①李砚祖:“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新美术》,2003,4。/②Chang H C, Lai H H, Chang Y M. Expression modes used byconsumers in conveying desire for product form: a case study of a ca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06, 36. /③FukushimaK, Kawata H. Human sensory perception oriented image processing in acolor copy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1995,15.1, pp63-74. /④Matsubara, Y., Nagamachi, M. Kansei virtualreality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on kitchen design. Hybrid Automation-I, 1997. /⑤周君瑞、陈鸿源、刘家成等:“创新电动刮须刀产品造形与感性之关联研究”,《工业设计》,(台湾),2002.2。/⑥Nakamura, T., Sato, T., Teraji, K. Arrangement of color imagewords into the non-luminous object color space. Journal of Color ScienceAssociation of Japan, 1994, 18. 【 /////////////////////////////// 】 何灿群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王松琴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何灿群 王松琴 He Canqun & Wang Songqin 」 i g n App ro ach of an d Acad em ic Ex pl or at io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