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们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寻求一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定居,以其手工产品与农牧民进行交换,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一种以产品交换为目的的新型居民点。

世界各地的城市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时代不同,区位地点各异,因而具有不同的起因。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周筑有围墙,用以防卫的军事据点;“市”则指交易市场,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是人口渐多,也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市”便在“城”或“城”郊出现,“城”与“市”逐渐结合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

在西方,城市作为一个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于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的社区中,原始城市是圣祠、泉水、村落、集市、堡垒等基本因素的复合体,这些复合体几乎都是由密闭的城墙严格封围着。王权制度的出现使分散的村落经济向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四周以城墙圈围的城堡便在村庄中出现。城墙的最初用途或许是军事上下班的防御,或许是宗教上的标明范围。但不管怎样,出现这样的城堡是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为前提的。

纵观世界各地城市的历史起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二是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就是说,当农业生产力创造的农产品,除了第一产业从难从严业者及其实用性所需的份额以外还有剩余时,城市的兴起才有可能;仅有农产品的剩余尚不足以导致城市的产生,还必须要有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因此,早期的城市大多起源于农业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等。这一过程,可用下列简单的框图表示:

现代城市,无论其职能、成分抑或形态,都已大大复杂化、多样化,城市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因而城市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城市,都存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自产生至今已经历了5000多年漫长历程。根据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常将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古代、近代及现代三个时期。

(一)古代城市发展

自城市产生至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农业和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很小。古代城市发展经历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左右。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城市的功能主要是军事据点、政治和宗教中心,经济功能极其薄弱,主要是手工业

和商业中心,对周围地区影响不大,还不具备地区经济中心的作用;

2、城市地域结构较为简单,尚无明显的功能分区。一般以教堂或市政机构占据中心位置,城市道路以此为中心呈放射状,连接周围市场;

3、城市形态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四周设有坚固的城墙或城壕,由于受城墙的限制,城市地域规模和人口规模都不大;

4、城市地区分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分布在农业灌溉条件良好的河流两岸,或是交通运输便利的沿海地区。

(二)近代城市发展

18世纪中叶西欧发生了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也使城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革命结束了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代之以大机器生产,从而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地域分工,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在地域上集中,有利于生产协作;商品生产与交换带动了金融、信托事业的兴起;与此相适应,工商业集中的城市,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各种服务行业,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一过程引起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以往几千年。工业革命使近代城市发生了质的变化。与古代城市相比,近代城市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城市发展加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至199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13.5%,1950年达28.7%;1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目由来8座增加到484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有71座;

2、城市功能趋于多样化。除了工业、商业等经济功能日益增强外,金融、信息、科技、文化及交通等功能也得到了加强,城市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中心,对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3、城市地域结构日趋复杂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功能分区。如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以及仓库码头区等。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4、城市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城市分布逐步摆脱了农业生产的影响,在一些资源分布地区出现了工矿城市;铁路运输促进了内陆地区的城市发展,改变了古代城市分布十分局限的空间格局。但由于世界各地工业化进程存在差异,城市分布的地区差异也十分显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少数规模较大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

(三)现代城市发展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欧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世界上的城市就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长期受帝国主义控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相继独立,使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民族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过短期的经济恢复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西欧许多发达国家医治战争的创伤,掀起了整修和重建城市的浪潮,使城市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开始发生革命,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新水平,社会产品空前丰富。这一切,都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的发展进程,使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近几十年世界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全世界城市发展进程加速,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1950~1970年20年里,世界城市人口总数从7.06亿增加到近14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由1950年的28。6提高到1970年的38.6%,1980年又上升到41%,即在仅占全球土地面积0.3%的城市面积上,居住着41%的世界人口。在世界城市发展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发展尤为迅速。据统计,在1950~1980年这3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增加了2.5倍,其中发展中国家增加了3.6倍,城市人口年递增率为4.2%,大大超过发达国家1.9%增长速度。

2、大城市规模继续扩张,出现了地域上连片的大城市群或大城市带。大城市以其特有的空间优势和集聚效益吸引着工业人口,城市规模断扩大,数目增多。1950~1980年,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由71座增加到234座,在短短的30年中,增加了3倍以上,并且出现了如墨西哥、圣保罗、纽约、东京、伦敦、上海等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城市地域不断向外扩展,大城市同周围的中小城市组成了大城市群或城市带。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巨大城市带,以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到华盛顿,在长970千米,宽48~160千米,面积13.9万平房千米的范围内,包括5个大城市,上百个中、小城市,1970年人口达到42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0%,被称为“波士华”城市带。这样的城市带或城市群,在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现。如我国的沪宁杭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3、城市功能向综合性方向发展。随着现代工业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功能也日趋复杂多样。在每个城市中,由于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分工在加深,企业对各种生产服务提出了更多的专业化的要求。例如,货物运销要求有批发、运输、邮电通讯、金融、广告以及研究机构的配合;在居民生活方面,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个人收入增加,对消费品的要求也向多品种、高档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有相应的零售业、饮食业、文化娱乐、社会保险、医疗保健等多部门相配合。这样,以服务性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日益壮大起来,成为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美国1820~197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经济活动总人口的比例由15.3%上升到62.9%。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功能更趋于多样化,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不仅是工业生产中心,同时也是商业贸易、交通通讯、金融保险以及科技文化等中心。

城市空间组织发生了新的变化。早期城市规模不大,生产区和生活区毗连,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工。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等。到了现代,城市规模扩大,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也日趋明显,并按一定的原则有规律地排列。如中心商业区、轻工业区、住宅区、近郊重工业区等。而且,由于现代化交通事业的发展,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用地紧张及环境污染等原因,使人口和企业不断向城市周围地区扩散,出现了城市发展中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等的新的倾向。例如,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日趋衰落,而郊区或卫星城镇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学校道路、停车场等,它们与中心城有着密切联系,从而使原有的单一城市向组合城市发展。

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2-08-16 18:03:05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十九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市论坛二00八年北京峰会”上提出,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出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将达二十个等十大新的发展趋势。 连玉明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源泉。未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也必然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十大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大关,住房和就业成为城市两大难点。到二0二五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接近百分之六十六,城市人口达到九点一五亿。 二是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巨型城市将达到二十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成都首先进入巨型城市行列。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成为大城市痼疾。 三是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导,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四是流动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到二0二五年,中国将新增城市人口三点五亿,其中流动人口将超过二点四亿。 五是现代服务业主导城市经济,中国城市将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战略转型。 六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将成为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七是中产阶级成为城市主流,公民参与意识增强,城市民主化进程加快。 八是临空产业及空航新城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0二0年中国民航

机场将达到二百四十四个,将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个区域机场群。 九是环保和生态将成为宜居城市的首选。城市宜居还必须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高房价三大难题。 十是城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多种安全威胁增多,城市完成多样化应急任务和城市治理任务繁重而艰巨。 连玉明强调,未来三十年不仅是中国城市的加速发展期和成长关键期,也是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特别是当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不稳定因素正在演变为城市的潜在风险,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来源:城市规划网)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们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寻求一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定居,以其手工产品与农牧民进行交换,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一种以产品交换为目的的新型居民点。 世界各地的城市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时代不同,区位地点各异,因而具有不同的起因。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周筑有围墙,用以防卫的军事据点;“市”则指交易市场,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是人口渐多,也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市”便在“城”或“城”郊出现,“城”与“市”逐渐结合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 在西方,城市作为一个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于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的社区中,原始城市是圣祠、泉水、村落、集市、堡垒等基本因素的复合体,这些复合体几乎都是由密闭的城墙严格封围着。王权制度的出现使分散的村落经济向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四周以城墙圈围的城堡便在村庄中出现。城墙的最初用途或许是军事上下班的防御,或许是宗教上的标明范围。但不管怎样,出现这样的城堡是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为前提的。 纵观世界各地城市的历史起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二是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就是说,当农业生产力创造的农产品,除了第一产业从难从严业者及其实用性所需的份额以外还有剩余时,城市的兴起才有可能;仅有农产品的剩余尚不足以导致城市的产生,还必须要有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因此,早期的城市大多起源于农业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等。这一过程,可用下列简单的框图表示: 现代城市,无论其职能、成分抑或形态,都已大大复杂化、多样化,城市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因而城市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城市,都存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自产生至今已经历了5000多年漫长历程。根据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常将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古代、近代及现代三个时期。 (一)古代城市发展 自城市产生至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农业和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很小。古代城市发展经历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左右。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城市的功能主要是军事据点、政治和宗教中心,经济功能极其薄弱,主要是手工业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一)中国城市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1950年代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落后,国家采取了“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导向,实行城乡分治,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1950~1978年中,虽然工业化水平增加了27个百分点,但城市化水平仅增加了7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化明显加速。改革开放初期,返城人口激增,城市化提速,1978~1985年的8年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大量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吸引了巨大数量的农民工群体,15年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又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国家通过户籍、社会保障一系列改革,城市化进一步加速,至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6年间提高了6.28个百分点。 1.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受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中国近代城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沿江地区,1949年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达6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调整城市区域布局政策,工业和城市布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比重1978年下降到47.9%,19851985年进一步下降到47%。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发展优势突出,也得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倾斜,城市发展迅速,至2004年东部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达到52.1%。21世纪初,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加速,其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15.8%上升到2004年的18.3%。 2.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36%上升到1965年的44.9%,小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则由25.5%下降为15.6%。文化大革命十年,特大城市服务业功能萎缩,人口相对减少,到1978年其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7.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上山下乡人员返城,特大城市人口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所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到1985年达到39.3%。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活跃,与农村连接紧密的小城市也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其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4.1%上升到1985年的17.0%。但是由于贯彻限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方针,到1998年特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6.6%。21世纪以来,国家对大城市的限制政策放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1998~2004年大城市、特大城市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分别提高了3.3和2.9个百分点。 3.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 旧中国城市多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文化中心或殖民半殖民地经济中心,共同特点是生产能力低下,寄生性和消费性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生产,国家对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上海等特大城市过剩的消费服务功能被转移到内地城市,其他城市也加强了生产性建设,城市工业生产加强。1950年代后期,城市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城市的生产性功能进一步被强调,消费功能被进一步削弱或取缔,城市工业也进一步重工业化,形成畸形的产业结构;各城市之间也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纷纷建立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以达到自我供给、自我平衡,导致城市功能单一、产业结构趋同。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市场作用日益扩大,城市经济也逐渐由

城市地理学——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地理学——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5. 1993年国务院对1986年的设市标准做出调整,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和增加了()。 A. 考察指标 B. 人口标准 C. 区域划分 D. 景观建设 正确答案为:A 7.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这是指()。 A. 自然转运 B. 实体转运 C. 商业性转运 D. 政治性转运 正确答案为:B 3.()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A. 城市地理学 B. 城市生态学 C. 城市规划学

D. 城市社会学 正确答案为:C 4. 如西安、杭州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是接近于省域的()。 A. 重心位置 B. 邻接位置 C. 门户位置 D. 中位置 正确答案为:A 2. 以下不是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是()。 A. 基础设施状况 B. 淡水资源 C. 区域劳动力的数量 D. 人口资源 正确答案为:D 1. 以下不属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研究内容的是()。 A. 城市农业问题 B. 城市环境问题 C. 交通问题 D. 城市安全问题 正确答案为:A 6. ()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 A. 规模经济

B. 集聚经济 C. 产业链经济 D. 农业经济 正确答案为: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 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每个选项得0.5分) 10.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条件包括了()。 A.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B. 区域政治地理条件 C.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D. 城市的地理位置 正确答案为:A,C,D 11. 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城市的主要发展趋势表现在()。 A. 网络化的世界城市体系正在形成 B. 大都市带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强化 C. 城市职能发生新的分化和整合 D. 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重组 正确答案为:A,B,C,D

2016年下半年河南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地形成与发展精彩试题

2016年下半年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 A:控制性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 C:修建性规划 D:中心规划 E:综合治理 2、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表面。所谓点是。A:该事物有确切的位置,但大小、长度可忽略不计 B:该事物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但长度、走向很重要 C:该事物具有封闭的边界、确定的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多边形 D:该事物在一定地理围边界比较模糊 E:经济政策 3、铁路的的位置既要方便旅客,又要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 A:中间站 B:区段站 C:编组站 D:客运站 E:综合治理 4、河谷地带和海岸线的城市,由于海洋及山地和丘陵的限制,城市布局多呈分布。

A:集中式 B:分散式 C:组团式 D:狭长带 E:综合治理 5、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作品中,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 A:凡尔赛宫总平面 B:卢浮宫东立面 C:水晶宫总平面 D:圣彼得大教堂 E:经济政策 6、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它是以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A:自然环境 B:人造物 C:人文景观 D:人造物和人文景观 E:综合治理 7、由于土地市场中出售的是使用权,这就需要设定一个使用年限,现在国家的基本规定是居住用地和工商业用地分别为。到年限后或政府将土地收回,或再续签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居住用地也可能自动续期(相关办在制定中)。 A:50年;70年 B:70年;50年 C:50年;20年 D:20年;50年 E:经济政策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精)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 【2010年10月上下半月VIP 会员免费更新下载】454份 5.2G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中国城市化是中国也是全球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无疑将为全球和中国的诸多领域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了解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于区域、国家或是国际,政府、企业或是非营利机构,投资者、旅游者或是居民,未来进行前瞻性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及其布局: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增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进入中下发展水平阶段,国民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正在释放,正像外部需求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一样,国内巨大的需求为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外向型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正在面临外需和工业“双难依赖”的新形势,加快城市化进程必将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可以有力地释放被结构扭曲压抑的潜在生产力,有效地提高国名经济的整体效益,更是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 2、资源环境状况及布局:资源稀缺,空间分布不均。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以水资源为例,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有9个省市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少水地区。目前,中国内地现有的661座城市中,约有600座城市供水不足,420多座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30座特大城市长期缺水。就土地资源而言,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土地人均占有量于较小的国家,国家内人均土地面积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加。2008年中国耕地为18.26亿亩,到2020年将减少到18.05亿亩。这也就是说,在未来11年里能够农转非的耕地是2074万亩,平均每年不足190万亩。

城市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城市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 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 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天津起源于天津卫;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 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 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城市的形成,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外乎 这两种形式。 1、城市的形成过程: 早期:以农业和狩猎为生,生产生活空间是农村 后来:随着人口的集聚和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城市 城:以行政职能为主 市:以商贸职能为主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功能 2、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剩余产品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的影响,还要受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的 影响。

4、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主 要是因为这里有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平坦的地形,适宜 的气候等有利条件。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伴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崛 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其实在农耕时代,城市就出现了,但作用 是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并不具有生产功能,只是个消费中心。那时城市的规模很小,因为周围的农村提供的余粮不多。每个城市 和它控制的农村,构成一个小单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学者们 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如13世纪的地 中海沿岸、米兰、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其 中威尼斯在繁盛时期,人口超过20万。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进程 大大加快了,由于农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城市获得了前所未 有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 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这不仅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 的象征。 随着城市的林立而起,其象征力便没了以往的深刻而吸引人,这似乎也暗合了“道”,也许城市与乡村本就无本质上的区别,正像 是人的安居乐所与勤奋工作一样,顺其自然(生产力的发展)而交替 着自身的位置。 城市对人类文明进程是如此的重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当成为每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未 来城市应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每位市民、每位来访者都充分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等众多大中小城市。 ①优势条件:毗邻港澳,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发展速度快,目前已形成一个比较集中而且发达的大、中、小城市群,市场化程度高,人才、产业链、外经贸环境都具优势,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沿 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观察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首先,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近200年来,城市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快速扩张,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熊熊燃烧中得以实现,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水源/地源热泵等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利用 其次,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模式。城市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带来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人们生活的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成为“资源-产品-回收-再利用”物质循环流动的过程。 第三,城市的运行将具备“感知”和“自适应”能力。射频识别RFID、下一代无线通信网 TD-LTE、智能交通及智能安全监控等系统的集成应用, 第四,知识型服务业将成为城市未来产业的主要形态。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5%,发达国家已越过70%。未来的城市将形成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教育与研发服务、创意以及产品设计等相关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形态。第五,城市带、城市群(圈)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快捷便利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将城市与城市有机地联接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带、城市群(圈),如日本东京城市圈、英国伦敦城市圈、德国鲁尔城市带和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城市圈等。 一.未来3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地带仍将是投资的热点地区。 首先,从石油、铁矿、粮食、棉花等重要资源的供给来看,国内的储量不足;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大多是从资源开发起步的,而资源开发一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其次,沿海地区的产业密集度高,企业之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以降低生产成本。再次,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社会管理成本低。西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总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管理水平低,管理成本高。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缩小。政府投资的倾斜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的提高。东西合作的加强、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活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加就业,而且能够提高工资水平。随着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将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的人口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分子”增加,“分母”减少,人均收入必然增加,相应东部地区的“分子”“分母”同比例增加,因此二者的差距是有望缩小的。 (二)三大城市群继续主导中国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三)一大批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 省域范围内将形成多个经济中心,规模不等的城市大都是相应不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它们不仅集聚着区域内先进的制造业,也是区域内的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区域的经济活动起着调节、辐射的作用。(四)京广线中段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望崛起(五)中国经济重心有北移的趋势(六)国际合作继续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二、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趋势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并逐渐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城市发展也将出现多样化的态势。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差异研究 王琦琦 (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1级本科20112613935) 摘要:青岛、烟台两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史、领导政策等方向分析其差异所在,具体从工商业、交通、旅游、城市产业集群、市民的开放性、城市包容度等思考。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根据已有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比较城市间各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关键词: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史,发展战略, 青岛、烟台同处齐鲁大地,均为港口城市,是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但在城市发展上烟台的却不敌青岛,青岛有诸如海尔青啤等国际化大品牌,并形成产业集群;但烟台却没有,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没有形成凝聚力。但烟台的农村城镇化做得很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们要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各个方面对其城市发展差异进行研究。1 1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概述 1.1 青岛、烟台的区位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千米,辖六区四市,人口766.36万。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在经济方面,青岛逐步形成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和奥运城市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1997—1998年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2001年0 [提要] 近年来,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很快,在学术上不断探索,不断引进和观念,国家对城市规划的管理日趋深化,各地在实践中也纷纷采用新的了更好地把握这一发展趋势,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行业的发展,推动城市规划的技术进步,加快新理论的普及和应用;为了推门在实践中的创新和优秀经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了“中国城市课题组,计划陆续推出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年度报告。本文为其第一个报告的成果,在此刊出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 中国城市城市规划发展 1997年是我国城市发展相对平稳的一年。截止到年底,仅新增设市城市市城市达668座。 199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改市的审批;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一年。城市的扩张速度开始下

1997年国家开始对前几年开发区热进行调整,大规模的城市规划编制工这为城市规划行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使规划工作者审视自身,向性方面进军。 1998年是我国政府的换届年,3月份我国政府换届以后,提出了社会经济为抵御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国内的需求市场济增长,国家将把住房制度改革作为启动需求市场的主要手段。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为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同时,各地也纷纷开展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特别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区域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可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深人人心,城市环境、城市形象、城市特色和城市历史文广大市民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回顾1997年城市规划领域的发年城市规划工作的创新,面临的挑战将更具有意义。 1998年将是城市规划行业产生重大变动的一年。城市规划工作将日益受地位不断提高。 一、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的争论和实践,进入1998年城市化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同。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2016年北京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考试题

2016年北京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对于元大都采用的基本格局,错误的是。 A:三套方城 B:宫城居中 C:方格路网 D:轴线对称 E:综合治理 2、对镇域规划主要内容,概括错误的是。 A: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B: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C: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 D: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E:综合治理 3、在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设施的技术规定中,草皮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 A:0.5 B:1.0 C:1.5 D:2.0 E:经济政策 4、在公共设施开发的阶段,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规划中所确定的各项公共设施分步骤地纳入到各自的建设计划之中,并予以实施,尤其是对于发展性公共设施开发。 A:项目设想 B:可行性研究 C:项目决策 D:项目实施 E:综合治理 5、在城市规划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此可采用找出其规律性。 A:因果分析法 B:比较法 C:层次分析法 D:系统评价法 E:综合治理 6、适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的组织方式是。 A:无交通管制 B:实施交通指挥 C:采用渠化交通

D:设置立体交叉 E:经济政策 7、既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的是。 A:修建性详细规划 B:城市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总体规划 E:综合治理 8、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辆/h。 A:1 000 B:1 200 C:1 800 D:2 000 E:经济政策 9、城镇体系规划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划分的类型中,不包括规划。 A:全国城镇体系 B:省域城镇体系 C:市域城镇体系 D:县域城镇体系 E:综合治理 10、对周边受本规划建筑物日照影响的住宅、医院、学校和幼托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满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属于。 A:场地现状建筑情况分析 B:区位条件分析 C:城市发展研究 D:建筑日照影响分析 E:综合治理 11、在城市工程管线的分类中,地埋管线属于按进行的分类。 A:不同性能和用途 B:不同的输送方式 C:敷设方式 D:弯曲程度 E:经济政策 12、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区位及规划要求 B:用地规模 C:场地及环境条件 D:经济性 E:综合治理 13、城市发展主动、主导的促进因素是。 A:城市基本职能 B:城市非基本职能 C:经济发展目标 D:社会发展目标

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热点议题综述

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热点议题综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生态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中国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的同时,城市发展也踏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实践中被不断提升,追求和谐的基本准则成为亮点,法制化的管理日臻完善等等。但是,中国城市建设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和不足。面对转型条件下的客观要求,迎接后碳城市时代的来临,中国的政府官员和知名学者从基本国情出发积极思索,认真研讨,以务实、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现从城镇化与规划理念的转变、城市问题与综合治理、和谐城市与生态文明三个方面,对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热点议题进行简要综述。 一、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 1、城镇化历程与特点 王凯、陈明指出,近30年我国城镇化历程包含三个阶段:1978-1992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大量富余劳动力,城乡居民对生活用品需求的提高以及城市工业的恢复性增长推动了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开发区横空出世;1992-2003年,开发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作为该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2003-2008年,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加强对都市区、城市群的规划成为这一时期规划的典型特征。(《近30年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理念的变迁》,《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1期,p9-14) 2、规划理念的变迁 张庭伟认为,中国转型期规划理论的特点有三:“发展是硬道理”仍然是地方政府行政及决策的基础;政府仍然自上而下实行决策但是决策权已经从中央政府移交到地方政府,五年计划仍然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方法但其内容已经从指令性转向指导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仍然高度集中但公众参与规划咨询已经被接受,专家参与重大项目决策已成普遍趋势;改革开放为规划机制的变革创造了条件从而可以根据中国的国情建立自己的规划机制理论。(《转型时期中国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改革》,《城市规划》,2008年第12期,p15-26) 3、城市规划改革与城乡关系演进方向 张庭伟提出,规划改革的真正意义是决策理念的变革,在经济正在转型的今天,必须将规划决策从强调增长的“效率考量”转向强调再分配即共同分享增长成果的“公平考量”。(《转型时期中国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改革》,《城市规划》,2008年第12期,p15-26)王凯、陈明认为,要从政策入手,宏观把握中国渐进式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建构多元、多极、网络化的城镇空间结构。处理好城镇化与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协调好城市的发展与农村地区的脱贫问题。要特别关注就业问题,理顺大量农村人口转移的就业机制。完善各级各类城镇的基本功能,健全城镇化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发挥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近30年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理念的变迁》,《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1期,p9-14)王伟,吴志强指出,健康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应该从观念、制度、技术三方面进行创新。(《基于制度分析的我

大转折——中国城市六大发展趋势

大转折,中国城市六大发展趋势! 中国的城镇化在提速急行20余年后,正进入一个大转折时期。由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和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6》显示: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出现的众多表象,汇合成蔚为壮观的六大趋势。 这六大趋势包括:人口和经济愈益向大城市群集聚、城市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密切相关、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城市创新能力、有均衡发展理念的城市排名更加靠前、重视绿色发展的城市更具魅力、以文化充实城市内涵渐成新趋势。 专家们在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城市综合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但国内城市间发展失衡严重,即使是引领着中国经济前行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与世界先进城市相比也还存在相当差距。当然,这也将成为中国城市和中国经济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所在。 趋势之一人口和经济愈益向大城市群集聚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6》显示,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为代表的中国城市群,以巨大的开放空间和发展能量引爆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在中国地级及以上的295个城市中,有116个城市常住人口规模超过户籍人口,其中上海、北京、深圳的非户籍常住人口数量分别达到987.3万、818.6万和745.7万,为人口流入规模最大的三个城市。与此同时,有179个城市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其中重庆、周口、商丘三个城市外流人口数量分别达到383.8万、356.4万和345万,为人口流出规模最大的三个城市。 “这组数据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口流动规模的剧烈性,同时也意味着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流动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城市。”周牧之教授在接受《瞭望》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而流动人口向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集聚的动向更加明显。 珠三角城市群(9城市):常住人口为5763.4万人,占全国城市(地级市及以上,共295个,下同)总常住人口的4.5%; 长三角城市群(26城市):常住人口为15048.1万人,占11.8%; 京津冀城市群(10城市):常住人口为8947.4万人,占7.0%。 三大城市群常住人口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总数的23.4%。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6》对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较分析得出,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前30位排名中,有17席是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其中上海、北京、深圳、东莞、天津、广州、苏州、佛山等前8位的城市均属三大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已经分别接纳了2569.9万、2182.5和1259.4万人的非户籍常住人口,总计超过6千万人口的净流入。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6》专家组成员、国家统计局财务司司长张仲梁将城市人口的流入与流出比喻为山峰和峡谷,他描绘说:“有耀眼的山峰,更有沉陷的峡谷。而且,耀眼的山峰更加耀眼、沉陷的峡谷继续沉陷不一定是小概率事件。” 当然不是小概率事件。因为伴随着人口向大城市群的大迁移,中国经济也出现向城市群、特别是三大城市群聚集的动向。 据《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6》,珠三角城市群GDP规模已达5.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长三角城市群达12.7万亿元,京津冀城市群为6.1万亿元,这三大城市群合计创造了全国36.2%的GDP。三大城市群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 中国出现的这一趋势与世界城镇化大趋势合拍。 据周牧之教授介绍,2015年全球城镇化率上升到54%,城市人口达到39.6亿人。预计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攀升至60%,城市人口将达约51亿人。到2050年,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将达到85.4%,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也将上升到63.4%。 不独如此,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大城市群化趋势也愈演愈烈。周牧之指出,大城市群是指以超大城市为中心,通过高速交通网将复数城市连接成一体的城市连绵地带。大城市群具有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众多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是国际交易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目前全球已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群有以纽约、华盛顿、波士顿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和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大城市群。 日本太平洋城市群包含了东京大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和近畿都市圈为主构成的城市连绵带,有东京、横滨、川崎、琦玉、名古屋、京都、大阪和神户8座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型城市和众多中小城市,人口规模达到7547万,占日本全国人口的60%,以21.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日本66%的GDP和62.4%的制造业附加价值。 在中国,人口和经济向大城市群集聚,反映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分化。张仲梁指出,城市发展分化的背后,是资源配置、人口移动和经济增长的分化。“以前是大家都在路上,虽然有的是跑,有的是走,但现在则是有的继续在跑,有的继续在走,有的则已经停下来不走了。”他说。 周牧之进一步指出,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水准和管理组织水平的提高,集聚对提升经济效率、丰富城市生活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同时,作为集聚的负面效应,不仅有可能引发大城市病,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 [ 基础过关 ] 澳大利亚著名史学家蔡尔德 (V GChilde)称城市的出现是人类史上的一次革命,他还强调了 在产生古代文明的泛滥平原上灌溉过程与广泛贸易活动的兴起在城市革命上的重要性。 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 .按照蔡尔德的观点,城市的兴起得益于 ( ) ①宗教 ②农业的发展 ③王权制度 ④商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古代文明时期城市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 ) ①防御功能突出 ②用地按功能区分 ③人口规模较小 ④出现标志自治的市民广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易经 系辞下》记载: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以上史料完成 3?5 题。 3. 人类之所以能在经历了百万年的游荡生活之后定居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 ?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 B ?为了繁衍后代 C. 为了逃避自然灾害 D. 为了防御外族的侵略 4. 在人类聚落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 A ?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 B ?生产力 C .战争 D .自然资源 5. 在古代,城市表现出数量不多、城市职能以军事和行政管理为主的原因是 ( ) A ?自然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低 结合 ”据

B ?发展历史较长 C.当时人口不愿居住在城市 D ?社会制度的阻碍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是人类走 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据此回答6?7题。 6.有关世界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革命前,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多以经济职能为主 B ?工业革命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发展趋缓,逆城市化现象严重 D ?世界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在20世纪初 7 ?关于我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①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久远,城市化水平较高②我国古代城市的形态结构政治色彩浓厚③ 近代城市畸形发展,租界城市形态布局、功能结构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④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1950年,纽约是世界上唯一拥有1000 万人口的大城市。现在全世界有11 座城市都拥有 1 100万人口,仅东京一座城市就有1 700万人口。1995年,这11座城市的人口总和达到了1.66 亿;而到2015 年估计这一数字将超过2.04 亿。 1990?2025年,城镇人口将翻一番,最终超过50亿。这预示着全世界2/3 的人口将生活在 城市,其中不乏巨型大城市。 (1) 材料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哪些特点? (2) 1990?2025 年,增加的城镇人口主要来自 _________ (发达、发展中)国家。 (3) 当前,很多巨型城市的城市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能力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0 题。 《轩辕本纪》:“黄帝筑城邑,造五城。”我国古代文献对于“城”的解释为,本义为城墙,后引申出城池、城市等概念。

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智慧城市是城市数字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核心是体现以人为本、智能运行的理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城市的运行状态,提高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执行效率和响应速度;对物理现实空间中的各种实体对象更加精确、智能和直观的控制和展现,提高对各种实体系统的整体优化掌控、实现信息虚拟空间和物理现实空间的同步互动;通过海量的信息收集和存储分析能力,深入挖掘各种系统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发现规律并提出方法,为更智慧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支持;达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企业竞争力和市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智慧的建设,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的瑞典、爱尔兰、德国、法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大部分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都处于有限规模、小范围探索阶段。韩国作为全球第四大电子产品制造国,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国之一,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培育新产业。美国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在基础设施、智能电网等方面进行重点投资与建设。新加坡被公认为政府服务最好的国家,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智慧城市建设注重服务公众。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转型期,即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阶段转向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中国正在通过“两化融合”、“五化并举”、“三网融合”等战略部署,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目前,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三种建设模式,分别是: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为驱动的建设模式,如无锡;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建设模式,如武汉;以社会服务与管理应用为突破口的建设模式,如北京、重庆。 “智慧城市/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1.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的概念模型 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就是要从更好地满足市民、企业(机构)和城市运营管理的特定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打造城市统一一体的、互联互通的、协同共享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感知监控体系、通信网络、数据共享平台等),从技术上逐步消解行业之间的信息壁垒、突破职能部门之间的条条框框,进而实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业务模式创新,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挖掘城市承载潜力、提高城市服务质量,为实现平安、幸福、繁荣、和谐、开放等城市目标而努力。 2.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城市智能化管理整体架构 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城市智能化管理体系架构从下到上分为感、传、知、用四层: 感知层:采用视频采集、卫星定位、RFID等多种感知技术手段进行信息采集; 传输层:通过光纤、2G/3G、卫星等各种传输网络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 认知层:搭建公共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统一的信息接入、信息整

分析我国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城市化的现状 据建设部最新统计,截至1999年底,中国城市数量已增加到666个。其中, 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个,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大城市有43个,人口在20万至50万的中等城市有192个, 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近400个, 均比前几年大幅度增长。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和京津唐等地区, 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群体,其中有200多座城市在原来小城镇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中等 城市。目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和19%。广大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布局正逐步由疏到密,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建设部专家预计,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21世纪初将迅速加快, 到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6.3亿,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45%。 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6%,据报道,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已经显现出对经济增长 的制约; 下一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为重大课题。现在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 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 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又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近来, 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一些户籍管理的新措施, 这些措施更加灵活, 如在城市有了自己的住房, 有稳定的职业, 有稳定的收入, 就可将户口转到所在城市。这样, 使原来“打工族” 的一部分就转为真正的市民,加快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促进城市化进程。另外, 随着中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深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批的开发者、投资商将不断地涌向中西部城市,使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城市不断增加。未来20年每年有12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地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每年增设20个左右的新城市, 设市坚持向中西部倾斜。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地区, 这将大大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再过20年我国的城市将达1000个以上, 城市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体化 城市化发展规律表明,当一国城市化率超过30%后,城市化将进入加速状态,且出现城市与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60%左右。对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国情来说,城市化率每年需提高约 1.5个百分点。而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要有15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如何实现这种转化, 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因此,在做大、做强城市的同时,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区域的联动、实现城市与区域的一体化、进而加速推进城市化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政府的主要努力方向。 (二)城市职能的国际化与专业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中, 城市职能的国际化与专业化已经成为中国城市走向世界, 主动纳入世界城市体系的前提。因此, 发掘自身的优势与潜力, 认识自身的不足, 找准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 积极参与世界城市分工, 向国际化、专业化与专门化方向发展是今后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 各地城市政府都在修编的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重新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 编织起国际化大都市、区域性大城市或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新的理想宏图。建设具有国际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 国际性的旅游观光城市、消费休闲城市以及时尚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等成为各级城市参与国际化与专业化分工的新的目标定位。毫无疑问, 专业分工更为细致、专门化程度更高、比较优势更为明显的城市将在世界新的经济体系与城市体系的重组网络中最先采集到第一桶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