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根据样式不同,以有圆柱、八角柱、方柱、瓜楞柱、蟠龙柱等多种。按构造又有单柱、拼合柱之别。古建筑柱子一般均有收分,即柱径上小下大呈直线轮廓收分。北齐、五代、宋、明建筑中又有一种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杀成梭形的,称为梭柱。清代多用直柱、仅于柱端稍作卷杀。柱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

隋唐后才移到柱间。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

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

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栱和梁。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

《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栱的绰幕枋承托。这种做法在相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

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载的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构架稳定,但从现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实物看,其作用远不止此。

现存用檐额的建筑,檐额除长1间者外,还有长到2、3间的,多用整圆木制成,压在柱顶上,断面远大于《营造法式》的规定。它的梁架、斗栱先压在檐额上,再传至檐柱。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动而把明间2柱向左右移远,以加大明间宽度的,这时檐额承梁处下面无柱,成为纵向的梁,斗栱排列与柱位也往往不相应。北京故宫养心殿就是用檐额的建筑,明间柱外移的实例则有天水市明代所建玉泉观前殿。

屋内额除一般做联系构件外,也有用长2间或3间的圆木的。它架在内柱上,下面省去一至两根内柱,由它来承托被省去的柱上的梁架。1137年所建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面阔7间,殿内用6道厅堂型“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的梁架,原应有12根内柱,但在殿内用了3根长3间的内额和两根长两间的内额(见图),省去8根内柱。1309年所建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大殿内用了4根长3间的内额,省去6根内柱。这种做法,减少了内柱数量,加大内柱柱距,可以满足室内布置上的特殊要求。

有些长2、3间的内额,往往在其下再加一道额,类似阑额之下的由额。在内额、由额之间,用蜀柱

和斜撑联系,形成近似平行弦桁架的组合内额,承担横向梁架。这种组合内额,在近年研究著作中,有时称为“纵架”。实物可在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弥陀殿中看到。

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梁,是承受屋顶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上一梁较下一梁短,层层相叠,构成屋架。最下一梁置于柱头上或与铺作组合。梁按长短命名:长一椽的(一步架)称劄牵(单步梁),长两椽的称乳栿(双步梁),长四椽的称四椽栿(五架梁),乃至长八椽的称八椽栿(九架梁)。最上一梁称平梁(三架梁),梁上立蜀柱(脊瓜柱)承脊(脊桁)。显露的或在平棊(天花)以下的梁,称为明栿。明栿按外形分为直梁、月梁。直梁四面平直;月梁经过艺术加工,形弯如弓。隐蔽在平棊以上的梁,表面不必加工,称为草栿。四阿(庑殿)屋顶和厦两头(歇山)屋顶两侧面所用垂直于主梁的梁称丁栿(顺梁或扒梁)。在最下一梁之下安于两柱之间与梁平行的枋,称顺栿串(跨空随梁枋)。明清时又有紧贴梁下的枋,称随梁枋。

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是各架梁之间的构件。早期建筑,梁上安矮柱、驼峰或敦添,上安斗、襻间,承托上一梁首,又在梁首斜安托脚,斜托上架椽(檩)。平梁上安蜀柱、叉手。蜀柱头也安斗,用襻间,承脊椽,柱脚用合沓(角背)。叉手原是立在平梁上,顶部相抵成人字形的一对斜撑,承托脊椽,通用于汉至唐。晚唐五代起改用蜀柱承椽,叉手成为托在两侧加强稳定的构件,作用近于托脚。明清官式建筑梁上均用短柱,按所在位置称上金瓜柱、下金瓜柱、脊瓜柱等。柱下各用角背,并不用托脚、叉手。当庑殿推山加长脊椽时,在椽头下另加一道平梁,称太平梁,梁上立一柱称雷公柱。

替木,起拉接作用的辅肋构件,常用于对接的檩子、枋子之下,与檩、枋平行,用于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以增加连接的强度,有防止檩、枋拔榫的作用,并产生缩短跨距的作用。替木在唐宋是必用的,明清官式建筑已不用。

椽和襻间,椽是承载椽子并连接横向梁架的纵向构件。截面圆形的称椽(檩或桁),矩形的称承椽枋。它的长度即是各间的间广(另加出榫),如遇出际(山面挑出),另增挑出长度。至房角则于椽背上另加三

角形生头木,使屋面纵向微呈曲线,与柱子生起相对应。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替木、襻间。又蜀柱柱头或内柱柱身间,用枋与椽平行,称顺脊串。明清只用于金柱间,名为中槛。

阳马(角梁),用于四阿(庑殿)屋顶、厦两头(歇山)屋顶转角45°线上,安在各架椽正侧两面交点上。最下用大角梁(老角梁)、子角梁承受翼角椽尾。子角梁上,逐架用隐角梁(由戗)接续。用于四阿(庑殿)的,至脊椽止;用于厦两头(歇山)的,至中平暗止。

椽,飞子(飞檐椽),本义:承屋瓦的圆木椽子。屋顶斜木中的一种,截面圆形,首尾钉在上下两椽上。每一条水平长度即椽的间距,称为一椽或一架、一步架,如用飞檐,即在檐椽上钉截面矩形的飞子。古代的椽子是以木刨成圆柱形装配于檐底。使单调平淡的檐底增加立体和华实的视觉感。

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

至明清则多为10:8。

斗拱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屋顶和屋身上的过渡。此外,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外檐斗拱中"斗"是最下面的构件,斗口的大小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尺寸;"拱"指"斗"上的短横木;"昂"是斗拱中歇置的构件室

外为下昂,室内为上昂。

因为斗拱的重要性,使历代对它十分重视,时代特征明显,它是判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

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

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在它成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构件大小的基本尺度(“模数”制)

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斗拱的起源和演变

目前对斗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

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

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

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

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昂,位于坐斗或翘之上,与拱成直角十字相交。昂的后尾做成翘或菊花头,高按二斗口另加昂嘴下斜一斗口,宽为一斗口。

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首先是柱。古建筑中的柱是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主要构件,通常采用 石柱、木柱或砖石柱。木柱具有轻便、加工方便、吸震和保温的特点。柱 体通常用直径较大的木材制成,有的经过削磨处理,表面光滑,有的则经 过雕刻,挂着彩绘等装饰,以增加建筑的美感。 梁是横向支撑结构的主要构件,用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使之传递 到柱子上。梁一般由木材制成,形状有方形、圆形等。梁的两端通常通过 插榫的方式与柱子连接,以增加其承载力。梁可以根据需要分为水平梁、 斜梁、竖梁等,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结构需要。 桁架是一种由多个木材构件组成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稳定屋顶和 天花板等上部结构。桁架通常采用木制构件,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梁和柱组成。桁架能够分担梁柱的荷载,使建筑物更加稳固。桁架的形式和结构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楹柱是古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柱子,通常用于作为门户入口的柱子,具有装饰和象征性的意义。楹柱一般由巨大的木材制成,形状粗壮, 高大。楹柱上通常雕刻着花鸟、神话故事等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楹柱在建筑中起到了装饰和象征的作用,使建筑更加庄重和美观。 檩椽是古建筑中连接梁和柱的重要构件,用来支撑梁和屋顶等上部结构。檩椽一般由木材制成,形状扁平,有的经过雕刻处理,具有装饰性。 檩椽的设计和制作需要考虑到梁和柱的承载能力和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古建筑木结构构件具有多种特点和意义。首先,木结构具有良好的吸 震性能,能够在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时减少损失。其次,木结构具有较好 的保温性能,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再次,木结构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 隋唐后才移到柱间。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栱和梁。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栱的绰幕枋承托。这种做法在相

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载的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构架稳定,但从现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实物看,其作用远不止此。现存用檐额的建筑,檐额除长1间者外,还有长到2、3间的,多用整圆木制成,压在柱顶上,断面远大于《营造法式》的规定。它的梁架、斗栱先压在檐额上,再传至檐柱。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动而把明间2柱向左右移远,以加大明间宽度的,这时檐额承梁处下面无柱,成为纵向的梁,斗栱排列与柱位也往往不相应。北京故宫养心殿就是用檐额的建筑,明间柱外移的实例则有天水市明代所建玉泉观前殿。屋内额除一般做联系构件外,也有用长2间或3间的圆木的。它架在内柱上,下面省去一至两根内柱,由它来承托被省去的柱上的梁架。1137年所建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面阔7间,殿内用6道厅堂型“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的梁架,原应有12根内柱,但在殿内用了3根长3间的内额和两根长两间的内额(见图),省去8根内柱。1309年所建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大殿内用了4根长3间的内额,省去6根内柱。这种做法,减少了内柱数量,加大内柱柱距,可以满足室内布置上的特殊要求。有些长2、3间的内额,往往在其下再加一道额,类似阑额之下的由额。在内额、由额之间,用蜀柱 和斜撑联系,形成近似平行弦桁架的组合内额,承担横向梁架。这种组合内额,在近年研究著作中,有时称为“纵架”。实物可在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弥陀殿中看到。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梁,是承受屋顶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上一梁较下一梁短,层层相叠,构成屋架。最下一梁置于柱头上或与铺作组合。梁按长短命名:长一椽的(一步架)称劄牵(单步梁),长两

古建筑九个基本构件

古建筑九个基本构件 古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古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而古建筑的构件则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古建筑的九个基本构件,并深入探究它们在古建筑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挑山凌空之门额 门额,即悬挂在门楣的额子,是古建筑中的一种基本构件。门额在古代是为了美化门洞,用来表示门洞所对应的房子的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在门额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手工雕刻和涂抹上漆,其制作过程要求精益求精。在古建筑文化中,门额是整个建筑的门户之一,所以它的质量和美观都直接关乎到整座建筑的形象和品质。 二、承上启下之梁架 梁架,即古建筑中用来支撑屋顶和地面的梁柱结构,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构件。梁架一般由底梁、横梁、次梁和顶梁等部分组成,用来承载房屋的重量,并起到防火和隔音的作用。在古建筑文化中,梁架是给建筑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是建筑安全的基础之一。 三、解惑排难之屏风 屏风,即在室内挡住通道或隔断空间的家具,是古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之一。屏风可以起到分散人流、遮挡风雨、隔断世界等多种作用,在古代家庭中经常被应用。在古建筑文化中,屏风是家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实用性外,还具有艺术

价值和文化意义。 四、上揭垂垂之檩条 檩条,即在屋顶下放置的梁木,也是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构件。檩条一般位于瓦片之下,用来承载屋顶的重量,并起到隔热、防水、保温等作用。在古建筑文化中,檩条承载了屋顶和墙体的重量,是确保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纵贯梁柱之套着 套着,即古建筑中横向梁木和竖向柱子之间的连接构件,是古建筑中常用的基本构件之一。套着的主要作用就是连接横向梁木和竖向柱子,固定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在古建筑文化中,套着是确保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建筑中建筑结构的关键之一。 六、临门听政之楹联 楹联,即门框上左右对称或重叠的两块匾额,是古建筑中常见的文化构件之一。楹联可以展示主人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和文化交流的方式。在古建筑文化中,楹联是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七、垂杨河岸之窗棂 窗棂,即门窗框架或窗户的构件,是古建筑中的重要部分。窗棂不仅起到防止风雨、阳光和雨水侵入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美化房屋、造型艺术等多种作用。在古建筑文化中,窗棂是房屋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构件,也是房屋意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的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的称屋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根据样式不同,以有圆柱、八角柱、方柱、瓜楞柱、蟠龙柱等多种。按构造又有单柱、拼合柱之别。古建筑柱子一般均有收分,即柱径上小下大呈直线轮廓收分。北齐、五代、宋、明建筑中又有一种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杀成梭形的,称为梭柱。清代多用直柱、仅于柱端稍作卷杀。柱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整理)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芮城广仁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芮城广仁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庙正殿)

这是一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

中国式房屋的山尖。(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沁县大云院正殿)

古建筑构件名称

一、通则名词 1、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2、次间:建筑物明间和梢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 3、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4、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 5、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6、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7、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8、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9、步架: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10、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11、举高: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12、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向外挑出的水平长度。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13、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 14、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15、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16、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17、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 18、斗口: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 19、硬山: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20、悬山: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悬山又称挑山。 21、庑殿: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22、歇山: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 23、攒尖:建筑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尖顶,称为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 24、复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建筑形式,或由一种建筑形式的不同形态组合而成的建筑称复合建筑。复合建筑形式优美,历史上很多著名楼阁如黄鹤楼、腾王阁、故宫角楼等都是复合建筑。 25、三滴水:古代屋檐为滴水,三滴水即三重屋檐。 二、木作构件 (一)大木作 木柱 1、檐柱:位于建筑物外围的柱子。

中式构件名称

中式构件名称 中国传统建筑中有许多独特的构件,这些构件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构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表达。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中,每个构件都有其独特的名称,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式构件名称。 1. 斗拱(dǒu gǒng)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横梁和纵梁相交叠置而成的拱形结构。它的 特点是横梁和纵梁上方都有一层悬挑的部分。斗拱多见于古建筑的门楼、亭台、殿堂等处,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的双重功能。 2. 闾角(lǘ jiǎo) 闾角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构件,常见于城门或大门的角部,用于加强 建筑的结构牢固性,并赋予建筑更加庄重的气势。闾角通常由砖、石或木材制成,形状多样,可以是圆形、方形、多边形等。 3. 斗栱(dǒu gǒng) 斗栱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构件,用于支撑宫殿大屋顶的重量。斗 栱的形状多为砖木结构,呈斗形或栱形,有时还带有彩绘或雕刻装饰,以增加宫殿的华丽度。 4. 窗棂(chuāng líng) 窗棂是中国传统建筑窗户上的横梁,用于支撑窗户玻璃或木板的构件。窗棂通 常由木材制成,有时也会用石或砖制成。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窗棂常常雕刻精美,具有装饰作用。 5. 檐口(yán kǒu)

檐口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檐部的构件,位于屋檐和墙壁之间。檐口的形状和装 饰样式因地区和时代而异,但一般都具有挡水的功能。檐口装饰丰富多样,可以是木雕、砖雕或石雕,常常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象征或自然风景。 6. 廊柱(láng zhù) 廊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廊道两旁支撑廊梁的柱子。廊柱通常由石材、砖材或木 材制成,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方柱形或多边形。廊柱不仅具有结构支撑的功能,还常常用作装饰,表达建筑美学和文化内涵。 7. 坊枋(fāng fāng) 坊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用于支撑檐部的垂直构件,常见于城门或大门的门楣上。坊枋通常由石材或木材制成,形状多为方柱形。坊枋上常常有彩绘或雕刻装饰,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以上介绍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些中式构件的名称。这些构件不仅仅具 有实用性,更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构件的名称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建筑的美。

中国古建构件名称

中国古建构件名称 中国古建构件名称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专业术语,它指的是在古代建筑中所使用的各种构件部分的名称。中国古建构件名称体系非常丰富,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地域都会有不同的构件名称,下面我们将分步骤详细介绍中国古建构件名称的体系和分类。 一、基本分类 中国古建构件名称主要分为基础构件、屋面构件、屋檐构件、门窗构件、壁体构件、地面构件等数十个种类,是指用来搭建屋舍建筑的各种构件。其中基础构件是指建筑的基础和地基;屋面构件是指屋顶的木构和瓦面;屋檐构件是指屋檐的檐板、饰窗等;门窗构件是指门窗的框架、窗棂、窗饰等;壁体构件是指墙体的柱、梁、砖、瓦、石等;地面构件是指建筑室内和室外的地面、地坪等。 二、名称的来源 中国古建构件名称的来源主要是古代建筑的各种用语和术语,例如,“檐下飞梁”这个词汇是来自《论语》的“檐下飞而过之”,而“椽”一词则来自《诗经》的“狐裘舞椽”。 三、名称的特点 中国古建构件名称的特点是非常贴切精准,并且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技艺。比如,“斗拱”这一构件名称反映了中国建筑特有的半木半石式结构;“飞檐”一词则用于形容屋檐的形态,其优美的艺术表现方式铸就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建筑技艺。 四、名称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建构件名称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逐渐发扬光大,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例如,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建构件名称被赋予了更加浓郁的地域色彩,比如说,洛阳牌楼的门头和梁柱都有翻腾式的龙和凤,这在其他地区是不太常见的。 总之,中国古建构件名称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的命名方式、命名特点和命名传承方式都是值得我们称道和学习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为推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再造与繁荣做出我们的努力。

木结构古建筑 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古建筑构件名称

古建筑构件名称 1.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副阶:古建的外柱廊,副阶周匝:古建外面一圈都是外廊。 2.副阶柱:也就是廊柱,宋代称为“副廊柱”。廊柱就是支撑廊檐的柱子,它 应包括单独建筑的游廊和房屋周围的回廊等所有廊子的柱子。但一般来说,廊柱主要指的是房屋周围的回廊或前后廊子的柱子。我国古代很多房屋,上到皇家宫殿,下到普通人家的住宅,都常在主体房屋外围设有回廊或前后走廊,支撑这种廊子上的屋檐的柱子就是“廊柱”。 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若两排柱子 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4.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 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5.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古人在做建筑时,将构件或部位 的端部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形式,使得构件或部位的外观显得丰满柔和。 6.脊槫(拼音tuán):又称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明清 之前用叉手支撑,后用侏儒柱支撑。 7.檐槫:檐(拼音yán),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槫:即“桁”或叫“檩”, 宋代称“槫”。 8.驼峰:两层梁枋间起支承托垫作用的墩木,通常做成骆驼背峰式样,故名。 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两种做法,前者较多,有鹰嘴、掐瓣、笠帽、卷云等式样;

后者少见,辽金又有两侧斜削成梯形的。清代改用柁墩,为高度小于直径的短木。 9.襻(拼音pàn)间,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 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襻间。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10.丁华抹颏(拼音kē)栱,脊部叉手上角内,横向出耍头的栱。颏,脸的最下 部分,下巴。一般在平梁之上用蜀柱、叉手与丁华抹颏栱拖脊槫(拼音tuán)。 11.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名称,又叫侏儒柱,意思为短柱。早期只用在平 梁上,支撑脊槫,而在其他承梁处用斗栱、矮木和驼峰。蜀柱头也安斗,柱头间用襻间,柱角处装木㭼(拼音tà)。 12.叉手:自平梁两端背上斜支向脊槫的枋木。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实 际是一对人字型的支撑。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汉至唐,晚唐五代起,逐渐改用蜀柱支撑脊槫,叉手成为托在两侧的加强稳定的构件。明清时期,各梁均用瓜柱支撑,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 13.乳栿:两椽袱。梁首放在铺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内柱柱身,但也有两头都放 在铺作上的。 14.四椽栿:相当于明清的五架梁,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架)四架椽。 15.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 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中式建筑构件名称

中式建筑构件名称 一、背景介绍 中式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构件设计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式建筑中,各种构件起到了连接建筑整体、增加装饰效果和保护建筑结构的作用。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式建筑构件名称及其功能。 二、中式建筑常见构件 1. 门楼 门楼是中式建筑中很常见的构件之一,通常用于标示建筑入口的位置。门楼有较高的造型和装饰性,常有彩绘、雕刻和斗拱等元素。门楼的主要功能是承重、连接建筑和增加建筑的美观性。 2. 斗栱 斗栱是一种中式建筑常见的悬空构件,通常置于屋檐下方。它采用木材或石材制作,构造精细,形态各异。斗栱不仅起到了保护屋檐和墙壁的作用,还能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使建筑更加雄伟庄重。 3. 斗拱 斗拱是中式建筑常见的拱形构件,通常用于大门、门廊或走廊等位置。斗拱的主要功能是承重和装饰,它通过多个拱形构件的叠加,形成了复杂的建筑结构。斗拱的形状各异,有圆拱、扇拱、椭圆拱等,给建筑增加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4. 抱厦 抱厦是一种常见的中式建筑构件,通常用于建筑拐角处。它由一系列的斗栱和木雕组成,形态优美。抱厦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建筑的装饰性和美观性,同时还能起到保护建筑结构的作用。

5. 凉亭 凉亭是一种中式建筑常见的小型建筑物,通常用于花园或庭院中。凉亭的特点是四面有窗,通风凉爽,供人休憩或观赏风景之用。凉亭通常采用木材结构,檐部有小斗拱,整体造型精美。 三、中式建筑构件的艺术特点 1. 注重整体性 中式建筑构件的设计注重整体性,它们与建筑本身紧密结合,相互呼应。从门楼、斗栱到斗拱,每个构件都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统一的风格和氛围。 2. 追求形式的华丽和雕刻的细腻 中式建筑构件的造型多样,追求华丽和细腻。门楼、斗栱、斗拱等构件常常采用雕刻工艺,以花草、动物等图案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 3. 善于利用空间和光影效果 中式建筑构件善于利用空间和光影效果,通过斗拱的弧形构造、斗栱的悬空布置等方式,创造出宽敞而通透的空间和独特的光影效果,使建筑更加具有立体感和动感。 4. 尊重自然和环境 中式建筑构件的设计尊重自然和环境,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构件常常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制作,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给人以和谐、自然的感觉。 四、总结 中式建筑构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设计和艺术特点使它们成为中式建筑的瑰宝。门楼、斗栱、斗拱、抱厦和凉亭等构件在中式建筑中起到了连接建筑、承重和装饰的作用。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式建筑的整体性和华丽细腻的雕刻工艺,还展现了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中式建筑构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将建筑与艺术相融合,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和审美体验。

中国木结构建筑构件

中国木结构建筑构件 中国木结构建筑构件曾经是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今天它们 已经成为展示传统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元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人们常用的是用木材编制的裙边、柱、梁、檩、脊、椽等构件。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特殊的构件和木构建筑。 裙边:裙边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木构建筑的常 用构件。它位于建筑的底部,是建筑的基石,同时还起到了防潮、保 暖的作用。在木构建筑中,人们常用裙边来避免水汽渗入并进一步降 低木材的寿命。裙边通常由一段长条形的木材制成,考虑到保护木材 的重要作用,它们通常被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 柱:柱是传统建筑中的另一种重要元素,也是木构建筑的常用构件。柱是承重的主要构件之一,同时还起到了抵抗风雨和维护建筑稳 定的作用。古人们通常用长木块直接切割或削成柱形,并在顶部或侧 面凿出榫头,使它们可以方便地连接其他构件。

梁:在木构建筑中,梁起着类似柱的作用。它们分别支撑着房顶、门窗和其他建筑设施,同时还起到均分水平荷载的作用。它的形状常 常是矩形、方形或梯形。为了让梁更加牢固,古代建筑师常常在两端 凿出榫头,使其更加稳定。 檩:檩是一种用于连接柱和梁的横向构件。它们主要用于支撑房顶,通常呈三角形排列。在古代中国建筑中,檩的横条和纵条通常是 呈直线排列的,以确保寿命和坚固度。 脊:脊是另一种用于连接房顶的横向构件,它位于屋顶的顶部。 它不仅起到了支撑屋顶的作用,而且也起到反折气流的作用,使房屋 更加舒适。古代中国建筑师常常在房屋的脊上雕刻精美的装饰,以便 给房屋增添更多的艺术气息。 椽:椽是房屋建筑中的一种纵向构件,被用来支撑屋顶和天花板等。椽通常由木材或竹子制成。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椽的形状和材料 都有限制,通常只用同种材料制成。它们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以适 应不同房屋的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木结构建筑构件是从古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并形 成了丰富多样的形式。现在,木结构建筑越来越受到青睐,因为它们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称。 (tuán), T” 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这张示意图是七铺作,铺作数=出跳数+3,上图双抄双昂出四跳是四层,另加栌枓、耍头、衬方头各一层,共七层,称七铺作。(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这两图是通一朵铺作,不同视角,标出各部件名称。(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铺作层最下面的大枓称为栌枓 ?栌枓口内纵向伸出,出跳的栱称为华栱 ?栌枓口内横向伸出,与华栱相交的是泥道栱 ?瓜子栱是华栱(或昂)头上横出的栱(最外跳除外),栱下是交互枓,栱两头坐散枓,上承慢栱慢栱是是施于泥道栱和瓜子栱之上的横向栱

令栱是最外跳上的横栱,铺作外传在橑风槫或橑檐枋之下,里转在筭桯方下。令栱和瓜子栱都是施于跳头的横栱,区别在于令栱在最外跳上,瓜子栱在里面的跳头上 交互枓施于跳头,十字开口;施于替木下顺身开口 ? 间 ? 柱头方是铺作中位于柱头中心线上横向的方材,同位置的最上一层称为压槽方。附图是山西五台唐代南禅寺大殿,第二跳华栱为殿内的四椽栿梁头伸出,压槽方在梁之上,到了宋代以后大部分梁不参与枓栱,而是压在铺作层之上,压槽方就到了梁的下面 隐刻是古建筑中的一种常用手法,这张图中的建筑没有使用独立的慢栱,而是在柱头方上刻出了慢栱的形状,两端仍然使用了散枓,这种不使用单独构件而是在其他构件上刻出部分形状的做法称为“隐刻”(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 悬山顶和九脊顶两山伸出的部分称为“出际”,安装于出际处的椽子称为“厦头椽”因为九脊顶又称“厦两头造”,而悬山顶没有两山出檐,又称“不厦两头造”。搏风板安装于山面出际处以挡风雨,垂鱼惹草即保护槫头又能起装饰作用 悬山顶建筑山面。(山西襄垣文庙大成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