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是什么病毒

支原体是什么病毒
支原体是什么病毒

支原体是什么病毒

支原体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是最小的一种微生物,支原体的种类有很多,有些支原体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患者患病的重要的原因,比如说肺炎支原体,生殖感染支原体等等,这都是比较严重的,支原体常常会导致人出现肺炎,出现生殖系统的感染,对人的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

★支原体是什么病毒

致病支原体中,肺炎支原体起肺炎,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主要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可存在于健康携带者,性伴数越多,性活跃指数越大,感染率越高。据统计女性的支原体感染率更高些,说明女性的生殖道比男性生殖道更易生长支原体。多见以子宫颈为中心扩散的生殖系炎症,有时还表现为尿道口潮红、充血、挤压尿道可有少量的分泌物溢出。诱发支原体感染的基础病因

支原体只能粘附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而不进入组织和血液。支原体引起细胞损害的原因为:粘附

于宿主细胞表面的支原体从细胞吸收营养,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损伤;支原体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溶神经支原体能产生神经毒素,引起细胞膜损伤;脲原体含有尿素酶,可以水解尿素产生大量氨,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支原体除可以粘附于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外,还可以粘附于精子表面,从而阻止精子运动,其产生神经氨酸酶样物质可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这就是支原体感染引起不育不孕的原因之一。

★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一、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1.泌尿生殖道感染潜伏期为1~3周,典型的急性期症状与其他非淋病性生殖泌尿系统感染相似,表现为尿道刺痛,不同程度的尿急及尿频、排尿刺痛,特别是当尿液较为浓缩的时候明显。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量少,为浆液性或脓性,多需用力挤压尿道才见分泌物溢出,常于晨起尿道口有少量其他性分泌物或仅有痂膜封口,或见污秽裤裆。亚急性期常合并前列腺感染,患者常出现会阴部胀痛、腰酸、双股内侧不适感或在做提肛动作时有自会阴向股内侧发散的刺痛感。2.男性感染支原体症状容易发生前列腺炎、附睾炎等;感染的结果,导致这些部位分泌液严重感染;直接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动力,致使精子质量明显低下,死亡精子数目明显增加;具有受孕能力的精子数量减少,活动力降低、形

态异常,有的能力低下或丧失,失去进入卵子并与其结合的能力;或直接导致不孕,或威胁人类的生殖质量和繁育能力。 3.女性

感染支原体症状女性感染的初期,一般会侵犯阴道、宫颈。这些器官发生炎症反应,致使分泌物增多。白带有异常气味,有的感到生殖道有轻微不适。正是由于症状的隐藏,往往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遭受人型支原体的侵犯。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便会继续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症,输卵管纤毛肿胀,造成这些器官的生理功能受损,直接影响精子进入子宫、输卵管影响精卵结合,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即使怀孕也很容易导致胚胎夭折、胎儿死亡、自然流产、低体重儿等。女性感染人型支原体,还可以引起肾盂肾炎、盆腔炎、流产后发热,产后发热、非淋球菌尿道炎等疾病。★二、支原体感染的并发症肺炎支原体可以感染肺外组织,因

此在发生肺炎期间可以出现其他的肺外症状,如皮肤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胸膜病变等。极少数病例可伴发中枢神经症状,例如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生神经根炎,甚至精神失常等。出血性耳鼓膜炎、胃肠炎、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心包炎、心肌炎、肝炎也有发现。泌尿支原体感染常见的合并症为输卵管炎,少数患者可出

现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

鸡毒支原体感染症状与治疗方法

鸡毒支原体感染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原因 鸡毒支原体感染在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气管炎、气囊炎等,所以曾经一度名之为慢性呼吸道病。引这种感染是世界性分布的,国内也很普遍。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表现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和鼻炎。鼻炎尤其常见于火鸡,患禽一侧或双侧眶下窦发炎、肿胀,严重时眼睛张不开。常有鼻涕堵塞鼻孔,有时鼻孔被粘液混合物堵满,病禽频频摇头急于甩掉,有时用翅膀拂擦鼻液致使翅上涂着鼻液变污。常出现轻度结膜炎,眼上有清性分泌物,但有时眼睛炎症也很严重。有时关节发炎出现跛行,但少见有站立不起的。在火鸡偶尔出现运动失调,这是由于支原体侵入脑内所致。也有报道引起腹水症状的。受感染鸡群生产性能下降。有报道说,感染鸡比正常无感染鸡少产卵10~20个,孵化率下降10个百分点,肉鸡存活率下降10个百分点,活重减少0.2kg,肉料比由1.85上升为2.2。也有报道说,在发病期间出雏率下降到40%上下,雏鸡有10%出现畸形。一般说来死亡轻微,但也有时出现10%~30%甚至更高的死亡率。这大概都是由于环境应激或者并发感染所致。发病虽然常年都可能发生,但寒冷季节居多。幼鸡群比成年鸡群发病多,这与年龄有关,也可能与成年鸡以往感染获得免疫有关。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在病初可以试用一些对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可以拌在饲料内或者经过饮水投服,也可以注射。土霉素和四环素的用量为每吨饲料400g;泰乐菌素为每4.5L 水内加2~3g;北里霉素为每吨饲料内300~500g。泰妙菌素(支原净是泰妙菌素的一种制剂)饮水含量为120~500mg/L,不论饮水或饲料拌服都要连用几天。如果投药效果不良,就要考虑并发病的问题,或者是病原株对所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关系

浙大《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模拟试卷1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如水平过低可导致__________________。2.具有____________性而缺乏____________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经典的Ⅰ类基因和Ⅱ类基因的二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4.CK通常以___________的方式作用于产生CK的细胞本身,或以___________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 5.TCR-CD3复合体中,TCR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CD3分子则通过胞浆内的______________结构,将抗原信号转导到细胞内。 6.细菌结构中缺乏_____________,称为细菌L型。 7.肠热症主要由______________引起。 8.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是________________。 9.汉坦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 10.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异嗜性抗原 2.单克隆抗体 3.细胞因子 4.败血症 5.微生态失调 三、单选题:从下列A、B、C、D 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出生时即具有 B.反应迅速 C.特异性 D.无记忆性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类毒素免疫动物的免疫血清制成 B.注射前需作皮肤试验 C.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3.哪一类Ig升高提示机体近期感染() A.IgG B.IgM C.IgE D.IgA 4.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血清中升高的补体成分是() A.C1q B.C2a C.C4a D.C9

细胞支原体污染相关知识简介

细胞支原体污染相关知识简介 (2016年10月16日) (1)支原体简介: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大小约0.1 - 0.6微米。目前,已发现的支原体品种有100多种。其中,有近20种曾经在各种细胞培养体系中检测到,但超过98%以上的支原体污染是由6-8种引起的(注:具体的支原体种类,上海易色的《一步法恒温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中有详细介绍)。而且同一种细胞经常被多种支原体污染。 (2)支原体污染细胞的途径: 由于支原体直径较小,经常可以穿过实验室常规的0.20微米孔径的除菌滤膜,高压过滤时,甚至可以穿过0.10微米孔径的除菌滤膜,造成细胞的支原体污染。 细胞培养的支原体污染来源主要有:(1)细胞之间的交叉污染,这是支原体污染的最主要原因;(2)细胞培养操作人员的口腔、皮肤等。(3)细胞培养用的组分,如血清、培养液等。 (3)细胞支原体污染的隐蔽性: 由于支原体体积比细菌小很多,通常支原体污染密度非常的高,可达107-9/mL培养液,但即使这么高密度的支原体污染也无法通过普通显微镜的肉眼观察进行判断。 而且,轻度到中度的支原体污染并不会导致细胞形态或生长速度的明显改变,也不会明显改变培养液的浑浊度或培养液的pH值。 以上两个原因就导致体外培养的细胞即使被支原体污染了,一般的科研工作者也不会觉察到。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支原体的常规检测,你甚至不知道你培

表1,细胞支原体污染统计结果,数据来自参考文献 [4]

3. Edward Burnett and Liz Penn, European Collection of Cell Culture (ECACC?). Mycoplasma Detection and Elimination. Don Finley, Market Segment Manager, Sigma? Life Science. Biofiles, Vol. 8, No. 18 4. John Ryan (2008).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Cell Culture Contamination". Corning Incorporated. p. 24.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

.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繁殖,只能在细胞中复制)支原体(原核细胞,无细胞壁,对青霉素等效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灵活,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衣原体(有细胞壁,细胞内寄生,可经过议定除菌滤器,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包涵体,抗生素有效)(立克次体的酶系统不美满,是以不能自力糊口生涯,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滋生)立克次体)细菌(有细胞器的。可以繁殖。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放线菌: 螺旋体(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虫(单细胞原生动物、单细胞真核动物)蠕虫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有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相对固定的1他是单细胞生物而成。称为核区。区域内,细菌的外边包裹着一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细菌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是有细胞器的抗生素通常是毁坏细菌的细胞结构来杀死细菌的 RNADNA2、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或)型;. . 可以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RNA,也可以是是DNA,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危害大,如爱滋病毒,完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破坏人体自身保护。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很难被抗生素杀死。 小结: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菌可以繁殖,而病毒不能繁殖,只能通过细胞复制只能杀灭细脂多糖等,病毒没有这些结构的。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菌。比方说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病毒外部是蛋白质,有的保护作用,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作用的。然后依靠人体使病毒的数量不再增 加,的复制,干扰素可以干扰病毒DNA或RNA 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剩下的病毒。 细菌和真菌、病毒的区别. .

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

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的预防及处理 Mycoplasma国内主要有三种译名,医学文献译为“支原体”(分枝原体,枝原体,类菌质体),动物医学文献译为“霉形体”或“支原体”,台湾、香港则译为微浆菌。 支原体是目前已知一类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多,有80余种,分为两个属:一为支原体属(Mycoplasma),有几十个种;另一为脲原体属(Ureaplasma),仅有一种。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 支原体无细胞壁,多呈不规则球状、长丝状,可分枝,营寄生共生或腐生。一般侵害对象为动植物,可造成多种疾病。 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是个世界性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95%以上是以下四种支原体:口腔支原体(M.orale)、精氨酸支原体(M.arginini)、猪鼻支原体(M.hyorhinis)和菜氏无胆甾原体(https://www.360docs.net/doc/9f6077291.html,idlawii),为牛源性。国外调查证明,大约有二十多种支原体能污染细胞,有的细胞株可以同时污染两种以上的支原体。 支原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作环境的污染、操作者本身的污染(某些支原体在人体是正常菌群)、培养基的污染、被污染细胞造成的交叉污染、实验器材的污染、制备细胞的原始组织或器官的污染,等等。 体外生长的细胞对微生物及一些有害有毒物质没有抵抗能力,因此培养基应达到无化学物质污染、无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无其他对细胞产生损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污染(如抗体、补体)。对于天然培养基,污染主要来源于取材过程及生物材料本身,应当严格选材,严格操作。对于合成培养基,污染主要来源于配制过程,配制所用的水,器皿应十分洁净,配制后应严格过滤除菌。 由于体外培养细胞自身没有抵抗污染的能力,而且培养基中的抗生素抗污染能力有限,因而培养细胞一旦发生污染多数将无法挽回。支原体污染后,因为它们不会使细胞死亡可以与细胞长期共存,培养基一般不发生浑浊,细胞无明显变化,外观上给人以正常感觉,实则细胞手到多方面潜在影响,如引起细胞变形,影响DNA合成,抑制细胞生长等。 组织细胞培养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支原体的污染:控制环境污染;严格实验操作;细胞培养基和器材要保证无菌;在细胞培养基冲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用于消毒培养液,是培养过程中预防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也是微生物污染不严重时的“急救”方法。不同抗生素杀灭微生物不同,应根据需要选择。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如果发现破碎的细胞甚多,培养细胞需要频繁改善营养环境才能支持长期传代培养时,

支原体

支原体:又称霉形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发现】 支原体是在1898年发现的,是一种简单的原核细胞。其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结构也比较简单,多数成球形,没有细胞壁,只有三层结构的细胞膜,故具有较大的可变性。【性状】 形态与结构 支原体的大小为0.2~0.3um,可通过滤菌器,常给细胞培养工作带来污染的麻烦。无细胞壁,不能维持固定的形态而呈现多形性。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36%,对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一定作用。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B、皂素等)均可引起支原体膜的破坏而使支原体死亡。 支原体基因组为一环状以双链DNA,分子量小(仅有大肠杆菌的五分之一),合成与代谢很有限。 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除基础营养物质外还需加入10~20%人或动物血清以提供支原体所需的胆固醇。最适pH7.8~8.0之间,低于7.0则死亡,但解脲脲原体最适pH6.0~6.5。 大多数兼性厌氧,有些菌株在初分离时加入5%CO2生长更好。 繁殖方式多样,主要为二分裂繁殖,还有断裂、分枝、出芽等方式,盖因缺乏细胞壁造成分裂时二个子细胞大小均所致。 ·生化反应与分型 一般能分解葡萄糖的支原体则不能利用精氨酸,能利用精氨酸的则不能分解葡萄糖,·抵抗力 支原体对热的抵抗力与细菌相似。对环境渗透压敏感,渗透压的突变可致细胞破裂。对重金属盐、石炭酸、来苏尔和一些表面活性剂较细菌敏感,对影响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致病性与免疫性 支原体不侵入机体组织与血液,而是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粘附并定居后,通过不同机制引起细胞损伤,如获取细胞膜上的脂质与胆固醇造成膜的损伤,释放神经(外)毒素、磷酸酶及过氧化氢等。 巨噬细胞、lgG 及lgM 对支原体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呼吸道粘膜产生的SlgA抗体已证明有阻止支原体吸附的作用。在儿童中,致敏淋巴细胞可增强机体对肺炎支原体的抵抗力。 【感染】 致病支原体中,肺炎支原体起肺炎,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主要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可有小流行。支原体脑炎是学龄前儿童及青年人常见的一种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支原体肺炎虽然病程较长,肺部病变较重,炎症吸收较慢,但绝大多数预后都是良好的,合并症亦少机制起重要作用。MB抗原位于解脲支原体膜的表面,N端固定于膜上使C端重复区暴露于微生物周围的微环境。N端可以作为其分群分型的基础,C端最可能首先与宿主的防御系统相遇而引起主要的抗体反应,是理解它的发病机制和免疫机制的基础。MB抗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它在疾病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培养】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是个世界性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

华南理工微生物习题第四章病毒

第四章病毒 习题 一、填空题 1、病毒的存在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 2、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的病毒统称噬菌体,它们包括、和等。 3、病毒属名的词尾是、科名的词尾是、亚科名的词尾是,目名的词尾是。 4、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和。 5、血凝抑制实验是根据异性的病毒抗体与病毒表面蛋白作用可能抑制性质设计的。 6、螺旋对称病毒体的直径是由决定的,而其长度则是由所决定的。 7、病毒蛋白质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分为和两类。 8、病毒包膜糖蛋白是由多肽链骨架与寡糖侧链,通过将糖链的与肽链的连接形成。 9、由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病毒繁殖的两个特征性数据,即潜伏期和裂解量。前者为所需的最短的时间,后者为的平均数目。 10、病毒的复制过程依其发生事件顺序分为以下、、、和5个阶段。 二、选择题 1、病毒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是()。 (1)具有感染性(2)独特的繁殖方式 (3)体积微小(4)细胞内寄生 2、病毒纯化方法均是根据病毒的基本理化性质建立的,包括() (1)病毒的核酸是DNA或是RNA (2)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是蛋白质(3)病毒含有脂类和糖类(4)病毒体积微小 3、病毒物现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 (1)有活力的病毒数量(2)无活力的病毒数量(3)有活力的病毒与无活力病毒数量的总和(4)致病性的病毒数量4、描述螺旋对称壳体特征的参数有()。

(1)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2)螺旋长度与直径(3)螺旋的外观(4)蛋白质亚基大小5、SsRNA能够按照它的极性或意义分为()。 (1)感染性核酸和和非感性核酸(2)正链RNA,负链RNA和双意RNA(3)反意RNA 和正意RNA (4)嗜肝DNA病毒 7、T4噬菌体的装配包括的亚装配过程有()。 (1)2个(2)3个(3)4个(4)5个 8、构成机体病毒感染的因素包括() (1)病毒的感染途径和传传播媒介(2)病毒、机体和环境条件(3)病毒致病性和毒力(4)病毒的宿主范围 9、温和性噬菌体基因组在溶源性细菌内可以下列状态存在()。 (1)复制、表达产生子病毒(2)整合于宿主染色体或质粒形式(3)自发或经诱导进入裂解循环(4)产生成熟的病毒颗粒 10、DI颗粒的基因组有()。 (1)置换突变(2)缺失突变(3)移框突变(4)重组 三、是非题 1、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是RNA。 2、病毒几乎可以感染的有的细胞生物,但就某一种病毒而言,它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3、ICTV是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的缩写。 4、分离病毒的标本为避免细菌污染须加入抗生素除菌,亦可用离心或过滤方法处理。 5、以高浓度的噬菌体悬液接种细菌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形成单个噬菌斑。 6、在病毒分离时,经盲传3代仍无感染症状出现,便可认定没有病毒存在。 7、在终点测定中,病毒效价以50%实验单元出现感染反应的病毒稀释液的稀释度的对数值表示。 8、在拓朴等价多面体中,在表面积一定时以二十面体容积为最大,故病毒壳体多取二十面体对称结构。 9、病毒包膜系病毒以芽出方式成熟时自细胞膜衍生而来,故其结构和脂质种类

中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研究进展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年第12期中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研究进展 孟冬霞,武果桃,任 杰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 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10.12.003 鸡毒支原体病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 ycoplsma gallisepticum,M G)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病,以咳嗽、流鼻涕、呼吸时发出音和窦部肿胀为临床特征。疾病发展缓慢,病程很长,有的呈隐性感染,在鸡群中可长期蔓延。既可水平传染,亦可垂直传播。目前鸡单一慢性呼吸道病很少,多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疫病混合感染,对养鸡业危害极大,是影响鸡群增重和生长发育的严重疫病之一。目前,国内外对CRD 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由于生产中频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使M G 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同时随着人们食品安全的意识加强以及国际残留限量的要求逐年提高,抗生素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中草药因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中草药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1中药的优势 中药是取自自然界的天然物质,完整保留了它们的自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在治疗鸡毒支原体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1.1自然性 中药属于纯天然药物,同时含有多糖、低聚糖、生物碱、甙类、酶类、有机醇、鞣质及多酚类、色素和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及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这是西药所无法比拟的。 1.2多功能性 每一种中药均含有十种、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有机成分,这就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如营养作用、调节作用、抗应激作用、抗病原体作用、激素样作用、增强免疫作用等。 1.3双向调节性 中药对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中药可以对免疫功能进行双向调节。 1.4毒副作用小 中药所含成分均为生物有机物,相对于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小。 1.5不易产生抗药性 中药成分复杂和多靶点的作用机理,使细菌不易产生耐 药性。 因为中药治病主要是通过扶正去邪,调整阴阳,提高动物免疫力,从而消灭病原体,使其恢复平衡。 1.6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中药所含有的多糖、甙类、生物碱、挥发油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能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地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1.7整体调节性 中药是多种成分的复合体,在作用机制上以整体调节为主。中药对动物机体有激素样作用和适应原样作用。近期的研究表明,中药免疫调节剂在体内的作用不仅与免疫系统的作用有关,而且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也密切相关。在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之间有一个由多种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构成的完整调节网络,共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使其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健康状态)。2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辩证论治分析 鸡毒支原体病由鸡毒支原体感染所致。其发病机理为鸡感染鸡毒支原体后,气管及支气管的粘膜及其上纤毛严重破坏而脱落,其分泌功能和纤毛排斥异物痰液的功能严重受损,使痰液无法排除而沉积到细支气管末端及肺泡中,最终使部分肺组织(尤其于肺边缘)肉变、硬变、坏死,从而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喷嚏、流泪、咳喘、呼噜、鼻炎、流涕、眼睑、鼻窦肿胀等。多呈慢性经过。 本病常因继发感染和环境恶化(如拥挤、空气污浊不洁、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寒冷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正气受损时病情加重。故环境恶化、饲养管理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常为本病的诱因。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急病多实,慢病多虚,同时又多以环境恶化、饲养管理不良、寒冷、机体抵抗力下降,正气受损为诱因,据此本病应属虚证范畴,但根据病理变化,肺组织的肉变、硬变、坏死及咳喘等症状,又是邪实的表现。故综上分析,本证属正虚邪实,故治则应扶正祛邪,以补肺润肺以扶正,宣肺平喘、理气化痰、清热解毒以祛邪。3中药在治疗鸡毒支原体病上的应用 3.1中药种类3.1.1清热类药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药子、白药子、穿 心莲、鱼腥草清热解毒药等;栀子、知母、石膏、胆酸等清热降火药;黄连、黄柏、黄芩等清热燥湿药。 专论与综述 6

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方法.doc

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方法 概述:鸡毒支原体对许多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停药后往往复发,长期单一使用某种药物,往往效果不明显,临床用药应该做到剂量适宜、疗程充足、联合用药和交替用药等。本病的药物治疗效果与有无并发感染关系很大,病鸡如果同时并发其他病毒病,疗效不明显,所以应及时控制并发症或继发病。 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方法 1、在病初可以试用一些对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可以抖在饲料内或者经过饮水投服,也可以注射。 2、土霉素和四环素养的用量为每吨饲料400g; 3、泰乐菌系为每4.5L水内加2—3g; 4、北里霉素为每吨饲料内300—500g。 5、泰妙菌素(支原净是泰妙菌素的一种制剂)饮水含量为120—500mg/L,不论饮水或饲料拌服都要连用几天。 6、如果投药效果不良,就要考虑并发病的问题,或者是病原株对所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关系。 鸡毒支原体病有什么特征? 鸡毒支原体具有一般支原体形态特征,格兰氏染色阴性,发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从尿素取得能源,对毛地黄皂苷敏感,还原四氮唑,吸附鸡红细胞,溶解绵羊红细胞,不形成膜与斑。鸡毒支原

体具有缓慢运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可能与其一种特殊超微结构有关系,即在细胞的一端偶尔在两端有小泡状物,支原体以此小泡接触于真核细胞,运动时顺小泡方向移动。 鸡毒支原体对环境抵抗力低弱。在水内立刻死亡。在20度的鸡粪内可生存1——3天。在卵黄内37度时生存18周,在45度中经12—14h死亡。液体培养在4度中不超过1个月,在-30度中可保存1—2年,在-60度中存活时间更长。 鸡毒支原体有什么流行特点? 鸡毒支原体感染流行于全世界鸡场中。根据血清学调查,感染率平均在79%—80%间。影响到鸡毒支原体感染流行的因素,除去支原体本身的致病性以外,鸡的年龄显然也是一个因子,鸡对支原体感染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强。并发感染对鸡毒支原体感染有相当大的影响,即使是致病力不强的鸡毒支原体隐性感染,也常会因接种新城疫疫苗或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而暴发临诊的支原体病。 环境因素也起着影响鸡毒支原体感染流行的重要作用。鸡群拥挤加剧了病原的传播,同时拥挤是一种应激,减低了鸡的抵抗力。鸡舍污浊、粪便集蓄,空气中氨的含量增高刺激呼吸粘膜,方便了支原体的发育。 营养不足会导致支原体疾病的发生,支原体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其是直接接触的方式,是感染禽呼出的带有支原体的小滴经呼吸道传染给同舍内笼的鸡或火鸡。另一种方式是经卵传播病原经过感染

微生物学练习题(1)

微生物学练习题 (仅供参考) 一、A1型选择题 1.下列各组微生物中均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 B.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病毒、放线菌、细菌 C.细菌、放线菌、真菌、衣原体、螺旋体 D.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 E.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 2.细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 A. 肽聚糖 B. 外膜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E. 磷壁酸 3.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A. H抗原 B.O抗原 C. 荚膜多糖 D. 脂多糖 E.肽聚糖 4.G+细菌不具备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脂多糖 C.磷壁酸 D.N-乙酰胞壁酸 E.N-乙酰葡糖胺 5.与细菌运动有关的是 A、荚膜 B、芽胞 C、鞭毛 D、菌毛 E、异染颗粒 6.使细菌具有侵袭力的结构成分是 A.芽胞 B.肽聚糖 C. 荚膜 D. 核糖体 E. 异染颗粒 7.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 A. 抗吞噬性 B. 具有毒素活性 C. 耐热性 D. 粘附性 E. 侵袭性 8.能传递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A.性菌毛 B. 细菌染色体 C. 质粒 D. 鞭毛 E. 异染颗粒 9.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是 A. 有性繁殖 B. 菌丝断裂 C. 细胞出芽 D. 二分裂 E. 核酸复制 10.在细菌生长曲线中,生物学性状最典型的是 A. 迟缓期 B. 对数期 C. 减数期 D. 稳定期 E. 衰退期 11.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 A. 灭菌效果最可靠 B. 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潮湿物品的灭菌 C. 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 通常灭菌压力位2.05kg/cm2 E. 通常灭菌温度为121.3℃ 12.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 A.高压蒸气灭菌法B.流通蒸气法C.间歇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 13.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腹泻多属于 A.内源性感染 B.外源性感染 C.交叉感染 D.环境感染 E.潜伏感染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学习纲要 (一)病毒的致病作用 1.病毒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1)水平传播:是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即病毒在生存于同一时代的人群各个体之间的相互传播,亦称水平感染。此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皮肤和黏膜表面感染。 (2)垂直传播:是病毒由母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的一种感染途径,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经产道传给新生儿,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孕妇感染某些病毒后,尤其在妊娠3个月以内时,很易经胎盘传给胎儿,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2.病毒的感染类型 (1)隐性感染:病毒感染机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者。 (2)显性感染:分急性感染与持续性感染。 1)急性病毒感染: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较重、恢复或死亡快,如流感、麻疹、甲肝等。 2)持续性感染: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数年其至终生,潜伏期长、发病慢,恢复或死亡很慢。又可分为:①潜伏性病毒感染:病毒初次感染机体时可表现为急性感染,感染症状消失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机体的某种组织和器官内,不出现临床症状。较长时间后,可因某些因素如发热或其他疾病的影响,病毒增殖而出现临床症状,如水痘病毒导致的带状疱疹;②慢性病毒感染:病毒在体内持续增殖,病程长,病情时好时坏,症状长期迁延,如乙肝;③慢发病毒感染:是一种特殊的潜伏感染,特点是潜伏期长达数年以上,一旦出现症状即以亚急性进行性发展,直至死亡。如HIV所致的AIDS;④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

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发生致死性的病毒病,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3.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病毒在宿主易感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与死亡。细胞破坏、死亡的原因是:①病毒可阻止细胞的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使细胞新陈代谢功能紊乱,造成细胞病变或死亡;②病毒增殖引起细胞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或被破坏,将过多的水解酶释放引起细胞溶解;③病毒抗原成分插入细胞膜后,引起细胞膜抗原改变,使细胞融合或发生自身免疫性细胞损伤;④病毒的毒性蛋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⑤病毒感染对细胞的损伤。 2)稳定状态感染:①细胞融合;②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 3)包涵体的形成: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 4)细胞凋亡: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可由病毒直接,或由病毒编码的蛋白间接作为诱导因子引发细胞凋亡。 5)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少数病毒感染细胞后,不但不抑制细胞DNA复制,反而促进细胞DNA的合成。 6)病毒基因组的整合:某些DNA病毒基因组或RNA病毒经反转录产生的DNA,插入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称为整合。 (2)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1)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与组织器官的损伤。 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主要表现在体液免疫病理损伤;细胞免疫病理损伤;免疫抑制作用等。 (二)抗病毒感染免疫

细胞支原体污染一般情况及预防措施

细胞支原体污染一般情况及预防措施 细胞株若受到细菌、真菌、支原体、或是特定病毒等之污染时,会严重的影响实验的结果。而细菌、真菌等之微生物污染时,较易自培养基等的外观变化察觉。但是若受到支原体之污染时,细胞之外观较无明显变化,但是其污染会造成细胞之生长速率缓慢、细胞产生病变之型态改变等等变化。 各国细胞库支原体污染的统计表,如下: 国家受支原体污染(%) 报告年度 USA-FDA 15 1993(past 30 years) USA-ATCC 15-20 1992 Japan-(IFO,RIKEN,JCR 80~30~22 1981 1987-19931998 Germany-DSM 36 1990-1994 Argentina 65 1987 Israel 32 1986-1993 China 95 1990 造成支原体高污染率的原因为: 1、支原体size 0.1~0.8 um,无细胞壁,可透过一般过滤膜(0.22-0.45 um) 2、支原体污染时,没有明显的肉眼或一般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特征变化 3、过去缺乏简单、快速且可靠的检测方式 4、细胞流通间缺乏品管,造成实验室间的相互污染 5、研究或操作人员忽略污染问题 支原体污染了来源: 1、已受污染的细胞 2、操作人员的疏失 3、已受污染的培养基、血清 4、操作环境不良、实验器具不洁等 由于支原体为人体口腔中之正常菌丛,实验室之操作人员的污染亦可能为污染源,须十分注意。而万一细胞已受支原体污染时,最佳的处理原则为将细胞高压灭菌后丢弃,以免污染其它洁净的细胞株。但是若是坚持要作去除支原体污染,有以下几种方法,只不过结果会与原始的细胞特性有差异。 去除支原体污染: 1、抗生素处理:BM-cyclin(Roche),MRA(mycoplasma removal agent,ICN),Ciprofloxcin(B ayer),Enrofloxacin(Bayer) 2、Nucleic acid metabolites:5-bromouracil,Hoechst 33258,bromodeoxyuridine 3、Anti-sera 预防与控制方面可从以下各点加强注意: 设备方面: 1、使用已作支原体测试ok之细胞株

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

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 禽支原体病(avian mycoplasmosis)又称鸡败血支原体(mycoplasm gallisepticum,简称MG),常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MG也可感染火鸡,引起传染性窦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将本病例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与OIE《诊断试验与疫苗标准手册》推荐相应方法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动物检疫所。 本标准起草人:郭福生、尹燕博、蒋正军、孙淑芳、陆明哲、龚振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禽支原体(MG)分离鉴定和快速血清凝集试验(RSA)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鸡和火鸡及其产品MG的检测。 2禽支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2.1材料准备 2.1.1培养基制备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 2.1.2兔抗MG阳性血清和抗兔荧光抗体结合物。 2.2分离 2.2.1采样 活禽从鼻腔、食管、气管、泄殖腔和交合器中取样。死禽从鼻腔、眶下窦、气管或气囊采样,也可吸取眶下窦和关节渗出物或结膜囊内冲洗物。对于鸡胚从卵黄囊内表面、口咽和气囊采样。 2.2.2样品的处理 采样后应尽快培养。如须运输,小块组织置于支原体培养基中,拭子在培养基中用力搅拌数次,将培养基运回实验室尽快培养。 2.2.3接种 将样品0.2mL接种于1.8mL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依次10倍稀释至10-3,密封,37℃培养。同时将样品接种于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中,置于含5%~10%二氧化碳(CO2)培养箱中培养。 2.2. 3.1每天检查液体培养基酸碱度,一旦发现pH值变化,立即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若培养基酸碱度没有变化,每隔3d~5d盲传一代,共传3代,培养10d后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2.2. 3.2固体培养基上若有菌落生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菌落,可见中央突起呈荷包蛋样(有时不典型),需进一步作血清学鉴定。 2.3鉴定 2.3.1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鉴定MG。取1.0cm~1.5cm的琼脂块,菌落面朝上置于载玻片上,第一块载玻片上放一块待检分离物、一块已知MG菌落(S6或R株)、一块已知其他支原体菌落,第二块载玻片上放一块待检分离物。 2.3.2第一块载玻片上每块琼脂块上加一滴适当稀释的兔抗MG血清,第二块载玻片上琼脂块上加一滴正常兔血清。 2.3.3琼脂块在湿盒中室温条件下反应30min后,分别放到含有磷酸盐缓冲液(PBS)(pH7.2)的不同器皿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复习题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下列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病毒 (2)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3)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虫体大量增殖并致病的寄生虫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4)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病毒 (5)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鞭毛 (6)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外膜 (7)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 (8)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是:核蛋白体 (9)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无核仁 (10)下列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项是: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环状DNA (11)免疫对机体是: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12)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具有抗吞噬作用 (13)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14)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 (15)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鞭毛 (16)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17)细菌的“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质粒 (18)病毒持续感染属于: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19)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为:中间宿主 (20)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属于:生理性免疫稳定 (21)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细胞壁 二、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不属于重金属盐类的消毒剂是:高锰酸钾 (2)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75% (3)下列何种不是湿热灭菌法:滤过除菌法 (4)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 (5)一般需经3~4周培养才能见到有细菌生长的是:结核分枝杆菌 (6)通常采用巴氏消毒法的物品是;牛奶与酒 (7)不属氧化剂的消毒剂是:硝酸银

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图片、危害、表现和怎么办

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图片、危害、表现和怎么办 (2016年10月16日) 一、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图片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细胞支原体污染与非污染的图片有什么区别。 如上图所示,左侧为未经支原体清除试剂处理的人Hela细胞,经DAPI染色后,除了细胞核为蓝色外,细胞质也有大量的絮状核酸物质被染成蓝色,这些处于细胞质的核酸物质就是支原体DNA,说明细胞支原体污染非常严重。 而右侧为经过本公司的支原体清除试剂2处理7天的Hela细胞,经DAPI 染色后,除了细胞核为蓝色外,细胞质没有任何絮状核酸物质被染成蓝色,说明支原体已经被清除。(版权声明:上图来自上海易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二、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危害和表现 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危害(1) 培养的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后,几乎可以改变细胞的所有功能,其可以导致细胞染色体的异常和损伤,改变细胞的代谢、生长、形状、附着,影响病毒的扩增能力和产量等等。例如,Miller CJ等人通过Microarray的研究表明:支原体污染严重改变被污染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1, 2],支原体污染后与无污染的同一细胞系相比,表达差异达2倍以上的基因就有200多个!!!(详细数据请见参考文献1)。Edward Burnett 和 Liz Penn认为:被支原体污染的细胞系已经不是原来的细胞系,而是另外一个细胞系了 [3]!此外,严重的支原体污染将彻底摧毁一株细胞系。

从2013年开始,《Nature》期刊已正式要求投稿的文章,如涉及细胞培养都要进行支原体检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期刊将做出同样的支原体检测要求。 总之,在细胞系上进行生物医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如果不能保证所用的细胞系无支原体污染(Mycoplasma-free),则所得出的结论是极端不可靠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可以想象:全球范围内,每年因支原体污染导致白白浪费的科研经费的数量是多么的巨大,有人估计至少高达数十亿美金! 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危害(2) 1. 细胞生物学:支原体污染将直接导致最常用的MTT细胞毒性实验结果的 严重错误! ●结果:由于支原体对MTT的额外还原作用,对阿霉素(Doxorubicin, 一种抗 肿瘤药物)的抗性,支原体污染和非污染的细胞二者相差15倍!(Due to an additional reduction of tetrazolium by mycoplasmas, contaminated cells appeared up to 15 fold resistant to doxorubicin.) ●参考文献:Falsification of tetrazolium dye (MTT) based cytotoxicity assay results due to mycoplasma contamination of cell cultures. Anticancer Res. 1999 Mar-Apr; 19(2A):1245-8. 2. 免疫学:支原体污染本身将可以直接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这对于目前 国内外普遍开展的人体免疫细胞的肿瘤治疗将是灾难性的。 ●结果:(1)The capacity of these cell lines to induce DC maturation was due to their contamination by mycoplasma.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DC are able to sense mycoplasma infection and mature as they do in response to most viruses and bacteria.(2)Further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anges in DC phenotype and functions wer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mycoplasmas in these two cell lines; eradication of mycoplasmas completely abolished the observed effects, and importantly, pure mycoplasmas in the absence of tumor cell supernatants were able to produce the same effects. ●参考文献:(1)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is induced by mycoplasma infection but not by necrotic cells. Eur. J. Immunol. 2000.30: 705–708。(2)Mycoplasma-mediated alterations of in vitro generation and functions of human dendritic cells. J Biomed Sci. 2005;12(1):31-46.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11成人班)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 2.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非细胞内寄生 C.有核仁、核膜 D.无完整的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3.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 [参考答案] 1.C 2.C 3.E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的细菌成份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D.脂蛋白 E.外膜 2.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核质 C.细胞质

D.细胞膜 E.质粒 3.下列关于菌毛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与细菌运动有关 B.比鞭毛短 C.与致病性有关 D.与基因转移有关 E.具抗原性 4.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 A.磷壁酸 B.LPS C.外膜 D.肽聚糖 E.脂蛋白 5.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6.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 A.切断β-1,4-糖苷键 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联结 C.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7.在碱性环境下生长良好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霍乱弧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白喉棒状杆菌 8.对病毒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B.含二种核酸 C.出芽方式增殖 D.必须在活的敏感细胞内寄生

细胞支原体污染常用支原体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介绍

细胞支原体污染常用支原体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介绍 (2016年10月16日) 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支原体(Mycoplasma)污染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支原体污染几乎可以改变细胞的所有参数,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完全错误。从2013年开始,《Nature》期刊已正式要求投稿的文章,如涉及细胞培养都要进行支原体检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期刊将做出同样的支原体检测要求。 目前,细胞支原体污染常用的支原体检测方法主要有: 一、培养法 ●原理:将待检测样品先接种到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大量繁殖,然后再转 接种到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大约一个月),如果固体 培养中,出现典型的支原体菌落,则说明待测样品有支原体污染。 ●优点:支原体培养法是相对可靠的支原体检测技术,也是我国药典认可 的方法之一。 ●缺点:(1)培养法非常耗时的,需要数周,不适合作为细胞培养液中支 原体污染的快速检测;(2)通过固体培养法无法检测污染细胞的一种最 常见的支原体,即猪鼻支原体(M.Hyorhinis)。这是因为猪鼻支原体无 法在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可见的菌落。而猪鼻支原体约占所有细胞 支原体污染的20-50%。 ●《培养法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主要厂家:读者可以根据《中国药典》中 收录的培养法支原体检测方法进行操作。 二、荧光染色法 ●原理:将待检测样品接种到专门的指示细胞(如:Vero细胞)中,培 养一段时间后,用DNA荧光染料(如:Hoechst 33258,DAPI)进行染色, 如果除了细胞核被染色外,细胞质也有大量的絮状核酸物质被荧光染料 染色,那么这些处于细胞质的核酸物质就是支原体DNA。 ●优点:荧光染色法也是我国药典认可的方法之一。 ●缺点:(1)该方法灵敏度太低,当检测成阳性时,细胞经常已经严重污 染;(2)需要用到专门的指示细胞(如:Vero细胞),如果不用指示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