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 )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材料指的是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和禅让制,故选A项。

【答案】 A

2.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该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材料解读能力。材料显示的是周朝政治体制,因而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B 两项所述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权力高度集中有违史实,D项所述的勤政爱民无法找到材料依据。故选C。【答案】 C

3.《国学》杂志评论我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的嫡庶权益分配,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无关的制度应是( )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世官制度 D.丞相制度

【解析】由“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即可知涉及的制度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只有丞相制度不看重这一点,故选D。

【答案】 D

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具有迷惑性,经济发展并不是维系分封制的关键,反而最终导致分封制的瓦解,排除;B项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并没有集权地位,也可排除;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崩溃,D项错误。秦国只有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这与东方六国墓葬等级差别明显相比,说明秦分封制已经基本消除,凸显了君王的权威,即集权统治,

5.下列关于下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C.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D.维系了奴隶主的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解析】从所给图片来看,其展现的显然是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D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

【答案】 D

6.“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宗族权力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稳定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秩序,故D 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D

7.据《菏泽信息港》消息,山东鲁西南一带县区男女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部分县区甚至高达157 100,还有部分家庭因此而破裂,从观念因素形成的源头考虑,根源当首推( )

A.中央集权制的存在

B.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

C.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

D.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

【解析】备选项只有“宗法血缘关系”与题干中“观念因素”的要求一致,故选B。

【答案】 B

8.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文王武王 天子 成王……周公 诸侯 鲁公伯禽……桓公庄公……叔牙 卿大夫 公孙兹……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禅让制存在于原始社会,①不正确;由图片中的信息“武王”、“诸侯”可知这应为西周时期的分封制,②正确;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卿大夫叔牙、公孙兹属于一系,体现世卿世禄制,③正确;通过周武王与周成王、周公与鲁公伯禽之间的血缘亲情关系可知是宗法制,④正确。故

9.人民网《秦统一2234年祭》一文提出:“秦始皇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羁绊,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下列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坏先王之制,废‘王’号,称‘皇帝’”

B.废旧时世官世职制,任命三公九卿处理中央政务

C.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封建亲戚,以为屏藩”

D.重视政治体制建设,推广郡县式管理模式

【解析】“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封建亲戚”,属于对宗法制、分封制的描述,故选C。

【答案】 C

10.公元前213年,在秦朝都城咸阳的街面上,发生了一起因买卖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事件,并惊动了官府,将对此次事件进行直接管理的官员应是( )

A.奉常 B.丞相

C.少府 D.廷尉

【解析】秦朝“九卿”中的“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廷尉”主管司法。据此,D项正确。

【答案】 D

11.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设内阁

【解析】“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大意是:道、德出自于皇帝,制度政令出自于丞相,反映了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威胁。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设立中朝,让他们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本题选A,北宋时设立枢密院;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监督,设立刺史;明成祖时设立内阁。

【答案】 A

1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解析】由“有叛国而无叛郡”说明了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故A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A

13.“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是( )

A.秦朝三公制 B.秦朝“朝议”制

C.隋唐三省制 D.明朝内阁制

【解析】唐朝时期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拟诏,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监督。

【答案】 C

14.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这反映了( )

A.家族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科举制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选官制度变化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体现出了世系关系,这反映了家族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B、C、D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 A

15.《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通过设立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也就是通过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答案】 C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解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取决于当时相应的社会状况。明清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社会危机四伏,统治者不得不高度加强专制皇权。

【答案】 C

17.《元史》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不能说明元朝( )

A.中央掌管行省官员的任职与调动

B.中央在各省设置丞相以制约官员

C.行省官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D.最初由中央官员代执各省事务

【答案】 B

18.《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朝内阁制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明太祖只是废丞相设大学士,并没有正式形成内阁;依据材料中“参预机务”可知B项正确;在明仁宗时大学士地位上升并有了票拟权,但仍是皇帝的秘书,没有决策权,因此C项错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机构,因此并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答案】 B

19.以内侍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

A.中朝内阁军机处

B.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

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

D.中朝内阁中书门下

助皇权,并成为国家正式机关,符合要求。而中书门下是宋朝的中央机构,长官行宰相之职,与题干叙述不符。

【答案】 A

20.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内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

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甲说的意思是地方的权力太大,需要削弱地方的权力,控制地方的财政,显然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有关;乙强调的是天下的兵应该由枢密院控制,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手里没有兵,这符合宋朝强化对军事控制的要求;丙说的“中书省”、“行省”显然和元朝有关;丁说的“军机房”,是清朝设立的机构。因而甲、乙两说的内容与北宋的文官体制有关,故选择A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6分,共50分)

2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为关于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下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图示。

材料三下为元朝疆域图。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简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分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4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行省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第(1)问,解题关键是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第(2)问,解题关键是宏观把握图文信息,特别是图片中箭头所指各要素间的内在关系。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单列的行政区划是宣政院辖地和中书省直辖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重要意义”。第(4)问,首先应明确“以上地方行政制度”指哪些制度,然后分别归纳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注意“不同”是限定词,不要误认为是“异同”,因为“异同”还需要答出相同之处。

【答案】(1)变化: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原因: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2)①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③从中央的三公九卿到地方的郡县官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3)宣政院辖地和中书省直辖地:“腹里”。方便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4)①分封制,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②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③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22.(18分)君权与相权矛盾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内的一组重要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致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递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当不好的军机大臣》

材料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大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不如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西方人谈中国传统文化》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图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基本运作程序及其主要作用。(11分)

(2)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军机处的主要特点。(3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1)变化:君权日益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

程序: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处理日常事务,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主要作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带有一定民主性,有利于减少政令偏失;使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2)特点:临时机构,没有明确的职务规定,直接对皇帝负责,主要负责传达皇帝旨意。

(3)影响:使得皇权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人们思想僵化,阻碍了科技发展;造成中国和世界逐步隔绝,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3.(16分)在对“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某班同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方法一史料研习

材料一……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帝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梿《啸亭杂录·议政大臣》

方法二规律认识

方法三观点探讨

材料四皇权至高无上而无所不统的属性,使得全体臣民都是皇权统治和奴役的对象,没有平等可言。在皇帝制度创立后的历史中,皇权意识不断的膨胀却缺乏对其应有的制约与限制。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才会出现不少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赵斌《浅析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态度和做法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丞相制度有怎样的变化?材料三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是如何演变的。(6分)

(3)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中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4分)

(4)结合材料四的观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皇帝制度的认识。(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相关知识。第(1)问,材料一中皇帝将可能泄密其言行的人一律处死,并对丞相车骑多不满,这体现了皇帝独尊的地位及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隋唐宰相制度变革的有关史实分析得出其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和转移的过程。第(3)问,概括历朝皇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然后得出结论。第(4)问,注意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1)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和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变化: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

演变: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对军国大事有决定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明显被削弱;乾隆帝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权力全部转移到皇帝手中。

(3)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机构;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权,使其相互牵制。

(4)皇帝制度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该制度下,皇权独尊,极易形成皇帝集权专制,并且滋生腐败,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1842年后香港岛异常拥挤,加之气候炎热和潮湿,疟疾、痢疾和黄疸病流行。香港岛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由于( )

A.当时政府无作为

B.社会发生巨变

C.地域狭小

D.人口众多

社会,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因而出现拥挤状况。故B说法最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 B

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巧合②鸦片成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个偶然③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历史发展大潮密切相关

A.①②③ B.②③

C.③ D.①②

【解析】作者把鸦片战争放到时代的全球化角度上重新观察,认为鸦片贸易只是偶然因素,而西方工业化国家最终打开中国大门是必然趋势。据此可以判断,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 B

3.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解析】题干中“如此不正义”、“保护可耻交易”表明作者从道德角度不赞成英国发动战争。故排除A、B两项;格雷斯顿在评价中仅从道德角度含糊其辞,没有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故答案选C项;D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C

4.进入近代的中华民族,列强侵略和国家主权沦丧贯穿始终,而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成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侵略方式的变化: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②侵略范围由沿海深入到内地③由以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以经济侵略为主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中日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即资本输出的阶段。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答案】 B

5.观察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对比表

A.日方兵力处于相对优势

B.展示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C.中国官兵以弱胜强,击溃日军

D.导致了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解析】表中直接体现了中日双方兵力对比,可以看出日方处于优势。但这并不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是中国的腐朽与落后,排除B。C、D与史实不符。

【答案】 A

6.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解析】从诗中关键词“三元里”判断诗人描述的事件是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故正确答案为A项。C项错在“帝国主义侵略”的表述上,当时资本主义还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答案】 A

7.1841年,广东地区张贴了一张布告,威胁外国人说:“如果我们不彻底消灭你们这些猪、狗的话,我们就不是顶天立地的勇敢的中国人。……我们一定要杀了你们,砍掉你们的脑袋,烧死你们。”这说明( )

A.殖民统治引起人们的不满

B.清政府发动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C.中国人民具有反抗精神

D.中外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析】A项中的“殖民统治”说法不对,广州此时仅是通商口岸;清政府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反抗外来侵略,故B项错误;清政府腐败无能,但人民对外国人毫无畏惧,说明中国人民具有反抗精神,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故D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8.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③这种认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④“倭”指的是日本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①正确揭示了材料中的现象产生原因,②③正确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思想变化,④“倭”指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对手日本国。分析各选项,正是由于①②原因使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士大夫对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③正确,战争失败后给中国的国民以极大的冲击,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觉醒,④正确。本题选C。

【答案】 C

9.甲午开战前的1893年,日本拥有10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 019家,其中使用蒸汽动力的有675家,工人人数38万。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此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只有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给古老帝国的近代化提供一点“点缀”而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近代化工业实力决定战争性质

B.日本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C.中日近代化程度决定战争胜负

D.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化停滞不前

【解析】战争的性质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与工业实力无关,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日本工业实力在世界上的地位,B项错误;甲午战争前中国通过洋务运动已经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不能说中国工业停滞不前,只能说发展缓慢,D项错误;材料通过甲午战前两国工业实力的对比,意在说明两国近代化程度对战争结果的影响,故C项正确。

【答案】 C

10.《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解析】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亚洲的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而随着这一过渡,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也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具体到中国是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标志的,因为列强从中取得了在华投资设厂的特权。

【答案】 C

11.“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答案】 C

12.“四月和议成……朝命景崧率军民内渡……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导致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鸦片战争的爆发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解析】由材料中的“四月和议成”“景崧”“日本兵舰”“基隆”等信息可推断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3.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

A.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解析】由“各国洋兵”“捕拿义和团”可推断出这一现象是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故C为正确选项。

【答案】 C

14.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

①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15.“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的长城抗战。该军队是( )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长城抗战是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活动,国民党军队称“国民革命军”。

【答案】 A

刘长春严词拒绝日本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伪满洲国复辟帝制,冒天下之大不韪

B.伪满洲国为虎作伥,镇压抗日联军

C.中国人不应该代表外国参加奥运会

D.满洲乃中国领土一部分,应该代表中国参加而不是伪满洲国

【解析】D项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日本侵华期间在东北扶植傀儡政权的事实。

【答案】 D

17.杨奎松在《实事求是地总结抗战史的经验与教训》中说:“抗战之伟大,原本在于近百年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备受列强欺凌侵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举国一致奋起抵抗的一天……”这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获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C.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D.抗战期间各派别彻底放弃前嫌

【解析】从“举国一致奋起反抗”可以联系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的伟大作用,故选B项。A项是影响,与题干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无关;C、D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皆排除。

【答案】 B

18.1939年5月延安《群众》杂志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的文章,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发起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作出了积极的响应,表示“基本上拥护此纲领”并结合实际作了新的解释和有益改造。中国共产党作出如此“积极的回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合乎国共两党党内合作方式的需要

B.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符合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需要

C.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能促使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D.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符合坚持抗日和调动国人抗战激情的需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理解,意在考查抗日战争这一考点。从题干材料看,国民政府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符合调动国人的抗战激情的需要,故中国共产党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答案】 D

19.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漫画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抓住漫画中文字和时间来进行排除。漫画反映了1941年珍珠港事件,而日本早在1937年就已在海上封锁中国,故①与漫画时间不符,可排除;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10月,②可排除;漫画显示日军的一只脚深陷于中国大陆,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战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使日军陷入中国战区,不能自拔,③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项。

20.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主战场是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故选A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6分,共50分)

21.(16分)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致使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面对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诗篇。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二中日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三八国联军侵华形势示意图图四日本全面侵华形势图

(1)列举图一、图二、图三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图四战争中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6分)

(2)面对以上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分别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4分)

(3)图二与图四都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但结果不同,你能说说各自结果及致使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吗?(4分)

(4)图四战争的结果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解析】本题以列强侵华和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为考查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第(1)(2)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第(3)问比较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及原因,从清政府的腐败和国共联合抗日、全民族抗战两方面回答;第(4)问根据教材内容回答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

【答案】(1)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罪行:野蛮的军事侵略和残酷的屠杀、疯狂的经济掠夺、扶植傀儡政权、推行奴化教育。

(2)图一:三元里人民抗英;图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图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图四: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注:战争与抗争要相对应)

(3)图二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退让。图四结果:中国取得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全民族团结一致,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2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

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二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

(1)材料一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10分)

(3)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观点?(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探究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内容回答,作者的观点主要是指出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对这种转型的理解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三方面阐释。第(2)问,归纳材料内容,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回答。第(3)问,结合三大史观回答。“清代中国”向近代文明转型,说的就是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惊醒了中国,中国人开始向世界看齐,就是全球史观。

【答案】(1)观点: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的转折点。

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面对世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惊醒了部分中国人,使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面对世界。

(2)直接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间接影响: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观点: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2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3分)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5分)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8分)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影响。第(1)问,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即可,诸如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等。第(2)问,从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因素、综合因素等,材料显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关键作用。第(3)问,主要理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客观上的推动作用,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答案】(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3)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 A.属于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解析】由材料中“金田快有新君出”,可以看出是记述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关于金田起义的历史事件,材料中的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答案】 B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革命性: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

B.空想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下,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D.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理解。纲领的空想性是指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根本无法实施。B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B

3.从下列两幅图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 )

洪秀全故居天王府内的石舫

A.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家本色

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

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从故居的破败到天王府的奢华,反映了洪秀全思想的蜕变,天王府的奢华和封建帝王相比毫不逊色,说明其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

【答案】 C

4.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中“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②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③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④在镇压人民革命问题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据题干材料提供的时间“1853年”可知,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材料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后成功将对外国人不利,清政府如灭亡对外国人的损失很大,这说明在镇压人民革命问题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性。因此,①③④正确。1853年,中外矛盾不但没有缓和,而且继续加剧,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场只是部分被打开,列强对此不满,于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C

5.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解析】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实际就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太平天国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6.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清方记载则是:“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统,依旧让咸丰。”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两段材料应是1856年后流传开来的②反映的是天京事变的历史事实③前一首说明了农民阶级的信仰发生了动摇④后一首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太平天国内乱的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两则材料均出现于天京事变之后,只是两者的立场不同,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 D

7.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

【解析】“玉玺”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代表。

【答案】 D

8.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农民战争史上,太平天国会聚英才之众,动员民众之多,斗争规模之大,扩展疆域之广,纲领之完整,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的。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

B.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解析】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功绩的理解。A项提出的革命性的土地纲领对近代化并没有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不正确。C项与题意不符合,题意强调的是对近代化的推动。D项与题意不符。B项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近代化发展减少了阻力,正确。

【答案】 B

9.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政治民主进程。太平天国时期的写法“王”字在中间体现了统治者以个人为中心,说明其思想具有封建思想的局限性。辛亥革命中的写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说明民权运动取得一定成果。

【答案】 B

10.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无比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①清政府已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已经结束了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③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④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材料中“去满洲之专制”表明①正确;“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表明出现了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