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在中国的历史

爵士乐在中国的历史

爵士乐在中国的历史

爵士乐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是爵士乐在中国的栖息地,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不过那时的爵士乐主要是为舞厅伴舞。几十年的沧桑变迁,爵士乐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出现了近四十年的断层。而这期间正是爵士乐重要的发展阶段。爵士乐早已摆脱了四平八稳的伴舞的音乐

形式,融合了丰富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质和演奏技巧,最具音乐自身的魅力、表现力和感染

力,早已置身于高雅艺术的行列。

五十、六十年代,由于美国驻军和美侨的影响,台湾本土出现了一些零星的小型爵士乐团以及最早一批华人爵士乐迷。在七十年代的台湾和八十年代的大陆,爵士乐始为一些先锋音乐家所涉及,逐渐为大众所感知,并于台湾出现了18人以上编制的大型爵士乐团,而

一些创作者和乐手亦开始涉猎爵士,如大陆的刘索拉、刘元、崔健,台湾的翟黑山、钟三九、

罗大佑等。进入九十年代,已有本土音乐人专修爵士,并以爵士乐为主要创作方向。

21世纪以降,爵士乐已经作为本土现代音乐人的必修功课,逐渐深入到华人音乐的各个领域,专业爵士乐手也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甚至一些流行流行音乐人即是以爵士风格作品

成名,如陶詰、王力宏莫文蔚等。谈到华人爵士乐的历史,不能不提到求索爵士乐学术已历50年的翟黑山教授,作为第一个赴美国berklee学院专攻爵士乐的华人,翟教授归国后在

台湾专事爵士乐和现代音乐的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台湾70、80、90年代的现代音乐人才,

成立了台湾第一个专业爵士乐团。80岁高龄的翟黑山教授定居北京,依然为传播现代音乐

日夜工作、传业授道,翟教授常言:虽然势单力薄,仍会竭尽全力”,并在对学生严格训练

的同时,坚持激励学生的梦想和追求。

爵士乐的发展史

爵士乐的发展历史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南部城市新奥尔良。19世纪初,法国人统治着新奥尔良。由于管理非常松散,许多非洲黑人从美国南方的奴隶主手下逃到新奥尔良享受"自由黑人"的身份。再因通婚自由,非洲黑人与法国人的结合出现了大量的混血黑人,人?quot;克里奥尔人"。到了19世纪末,新奥尔良的居民中除了白人、黑人外,剩下的就是克里奥尔混血黑人。南北战争前,克里奥尔人享有与白人同样的地位,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古典音乐教育。南北战争后,由于实施新的种族隔离法,迫使他们与黑人为伍。黑人的非洲音乐传统与克里奥尔人的古典音乐训练相结合,对爵士乐的产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新奥尔良对黑人一直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当其他城市歧视黑人,压制黑人音乐发展时,新奥尔良仍然允许黑人在大街上以弹唱谋生。新奥尔良也是美国当时惟一实行公娼制度的城市,许多妓院、赌场、娱乐场所给黑人提供了大量的谋生机会。此外,新奥尔良曾是美国的管乐器制作中心,管乐器很便宜,几乎任何黑人都很容易得到一个二手货,因而小型管乐队随处可见。由于这些原因,使爵士乐在新奥尔良这片土地上得到了充分的酝酿,以致迅速地发展起来。 二、早期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中期) 1、新奥尔良爵士乐 一般认为,新奥尔良爵士乐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但是历史上的第一张爵士唱片问世于1917年,是由"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在新奥尔良录制的。因此,1917年以前的爵士乐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但是根据当时的乐谱记载以及摄影证明,早期爵士乐的速度大约介于中速与快速之间,初次接触爵士乐的人对这种音乐的感觉是充满生气、令人兴奋的。 早期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另一特点,也许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集体即兴演奏。乐队的每位成员不仅仅是独奏者,而且都即兴演奏。彼此之间自发的互相谦让与合作,只受和弦进行结构的限制。这种演奏最吸引人的是乐队成员既竞争又合作,对于强加给他们的限制既重视又视而不见。这种新的声音在20世纪初期,任何听众一听就能辨认得出,这就是"爵士乐"。 同时期对新奥尔良爵士乐影响最大的是黑人爵士乐作曲家杰利·莫顿(Jelly Morton,1885~1941)。莫顿是克里奥尔人,曾受过欧洲古典音乐教育。他在保留原来爵士乐中那种粗犷、纯朴的风格和即兴演奏的特点的同时,对乐曲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因而提高了爵士乐的艺术表现力。莫顿于1923年从新奥尔良来到芝加哥,在那里组织了他的乐队"红辣椒爵士乐队"(Red hot peppers)。20年代中期他曾录制过大量的唱片,如《波特王跺脚舞》(King porter stomp)已成为一首被广泛演奏的经典爵士乐曲。 2、芝加哥爵士乐 1917年,华盛顿特区命令,关闭斯托里维尔"红灯区"(1877年,新奥尔良城市法规定,色情商业只限于斯托里维尔地区)。爵士音乐家纷纷从新奥尔良向北迁移,很多人来到铁路中转站--大城市芝加哥,指望在那里找到新的工作。与此

高中音乐爵士乐教案

[教材] 人音教版普通高中《音乐》第六单元——爵士音乐 [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由于某些历史与社会的原因,学生对爵士音乐接触比较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虽然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但仍缺乏对音乐本身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初步了解爵士音乐的音乐特点(特别是即兴性),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一、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多渠道(互联网,书籍,报刊,传播媒体,音响等) 收集有关“爵士乐”的资料,并自选展示作业的形式(手抄报,文稿,网页,课件等),用文字和音响配合说明——什么是爵士乐? 二、教师需准备一些有关的资料,并制成相关课件,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补充。 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座,以方便进行讲座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听辨导入(3分钟) 1、对比听赏: 管弦乐《北风吹》爵士乐《北风吹》 师:请大家分辨一下,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

2、学生谈对音乐的理解 3、引出课题:“什么是爵士乐?” (说明:对比听赏可以反馈出学生经过学习后对爵士乐的理解,并自然导入课题) 二、交流与探讨(25分钟 1、学生的交流 ①学生展示各自的作业(手抄报、网页资料、课件及喜爱的音乐等),并互相交流。 ②由课代表主持,按组自选介绍的内容,并选出代表进行作业展示:爵士乐的起源,使用的乐器,发展与流派,演奏形式,风格与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说明: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相互介绍了解彼此的作业情况) 2、学生分组展示并作介绍 由于没有在介绍的内容上做硬性的规定,教师应灵活掌握,根据学生介绍的情

爵士乐介绍及分类

爵士乐介绍及分类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它吸取了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的特点,以丰富的切分和自由的即兴为其赢得了流行音乐"王者"的地位。爵士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不了解爵士乐的朋友在欣赏这种音乐时的感觉总是觉得有点乱而且还不知该从何入手,因此无法领会爵士乐的精华所在。所以,要向开启通往爵士乐的大门,首先需要了解爵士乐的各种风格与流派以及它们的基本特点及背景;其次对爵士乐的演唱特点、乐队形式以及节奏、音阶与和声等具体因素也需要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去熟悉不同时代的爵士名人并分析他们的演奏(演唱)特征。通过这样“分解欣赏法”将它分解之后再将其组装起来,爵士乐的面貌便一目了然了。 一、爵士乐的分支 1、新奥尔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 新奥尔良爵士是指三十年代(指二十世纪,下文中如未作注明均指二十世纪)以前的传统爵士乐,兴起于新奥尔良,盛行于芝加哥,是迪克西兰爵士(Dixieland Jazz)和芝加哥爵士(Chicago Jazz)的总称。我们所能听到的最早的爵士乐就是新奥尔良爵士,它出现于1917年(第一张爵士乐唱片诞生于1917年)。从唱片的音质上辨认,这个时期的唱片大多数都是用留声机播放的密纹唱片,音质较差,带有沙沙的噪声,并且缺乏立体感(第一批立体声唱片诞生于1958年)。从音乐形象上辨认,新奥尔良爵士讲究合奏,给人的感觉是激烈、兴奋并充满生机的。乐队编制一般为小号(或短号)一至二人吹奏主旋律,单簧管一人吹奏副旋律,长号一人吹奏固定低音,贝司(或大管)、鼓各一人担任节奏。后来又增加了萨克斯,使其从此成为爵士乐队的一大特色。新奥尔良爵士作为最早的传统爵士乐已被历史永久记载,但是作为有声爵士乐的源头,如今听起来还是别具一番风味。代表人物及乐队: “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查尔斯·博尔顿(Charles Bolden,1868~1931,擅长乐器:短号) 杰利·罗尔·莫顿(Jelly Roll Morton,1890~1941,作曲家,擅长乐器:钢琴)。金·奥利佛(King Oliver,1885~1938,擅长乐器:短号) 西德尼·贝彻(Sidney Bechet,1897~1959,擅长乐器:高音萨克斯、单簧管)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1901~1971,歌手,擅长乐器:小号)比克斯·贝德白克(Bix Beiderbecke,1903~1931,擅长乐器:短号) 范茨·沃勒(Fats Waller,1904~1943,歌手、作曲家,擅长乐器:钢琴) 基德·奥赖(Kid Ory,1886~1973,擅长乐

布鲁斯结构的基本特式及其在爵士乐中的应用

布鲁斯结构的基本特式及其在爵士乐中的应用 东南大学文艺指导中心 王世平 安徽铜陵学院 王世光 【内容提要】本文从传统乐理的角度对布鲁斯结构形式及其在爵士乐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说明布鲁斯音乐的独特性以及二者的依存关系。 【关 键 词】布鲁斯 爵士乐 布鲁斯曲式 蓝调和弦 布鲁斯(Blues)是美国黑人独有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糅合了非洲式的田野呐喊和教堂唱诗般的神圣特质,黑人音乐家通过布鲁斯吐露他们在白人社会所遭遇的欢喜、悲伤、焦虑与渴望。 20世纪初,布鲁斯发展为3行12小节的结构,这种结构后来成为爵士乐即兴演奏的基础,它与拉格泰姆1(Ragtime)的融合孕育了真正的爵士乐。由于在演唱或演奏时大量运用“布鲁斯变音”——蓝调音(Blue Notes),布鲁斯音乐内部充满了压抑与不协和的气质,听惯了“高雅音乐”的白人往往觉得这种音乐不仅粗糙、庸俗,而且刺耳。今天看来,以文化价值相对论为基础的多元文化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这种明显的“欧洲中心论”思想已经一去不返,布鲁斯音乐的所谓“粗糙”、“刺耳”正是其特色所在。下文将就布鲁斯结构的基本特色及其在爵士乐中的应用作初步的介绍。 下例是标准的布鲁斯结构形式(以F调为例),旋律共3行,每行4小节,对应3句歌词,构成AAB的结构;其和声进行体现出Ⅰ→Ⅳ→Ⅰ→Ⅴ→Ⅰ的格局(9→10小节是属→下属的反功能进行,实际的效果并没有让人不舒服)。布鲁斯音乐家往往严格遵循这种结构,按特定的形式和固定的节拍使用和弦:【例1】 这种简单的结构形式成为以后爵士乐的一个标准模式,早期爵士乐音乐家们在演奏时所遵循的固定乐思就来自于这种简单的布鲁斯曲式,并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令人眼花缭乱的即兴变奏。 蓝调音的处理方法,从传统记谱法角度看,是把音阶中的Ⅲ、Ⅴ、Ⅶ降低半音,或者即使音高不变,但在演唱或演奏时对这些音级按需要进行上滑、下滑或其他方式的处理。实际应用中,Ⅲ、Ⅴ降低半音的处理方式最为常见:【例2】 1一种钢琴演奏风格,流行于关国19世纪末期-20世纪早明,特点是左手奏出稳键的进行曲式的节奏,右手弹奏较快的、节奏复杂的旋律〔多为切分节奏)。

爵士舞的特点

爵士舞的特点 爵士舞主要是动作和旋律方面的表演它的表现一点都不虚饰,舞蹈时所散发出愉悦的气氛和那种快乐的精神非常具感染力。虽然说必须具有非常好的技巧才能成为一位成功的爵士舞者,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能掌握它的基础舞步,而且爵士舞的表演空间很广,个人的色彩和独特的风格才是舞动时最令人注目的地方。 爵士舞蹈是非洲舞蹈的延伸,由黑奴带到美国本土,而在美国逐渐演进形成本土化,大众化的舞蹈。跳爵士舞需要有扎实的基本贯通,加上心灵身体的全情投入才能把精髓表现出来。 爵士舞动作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而纯朴的表现,直接把内心的感受用身体的颠,抖,扭表达出来。就像我们听到喜欢的音乐,能从内心自然的流露出感情,身体就不由自主的随著音乐节奏而活动,如弹响手指,摆首顿足,时而兴奋激烈,时而缓慢优柔的溶入音乐之中。爵士舞主要是追求愉快,活泼,有生气的一种舞蹈。它的特征是可自由自在的跳,不必像传统式的古典芭蕾必须局限于一种形式与遵守固有的姿态,但和的士高舞那种完全自我享受的舞蹈又不同,它在自由之中仍有一种现律的存在。例如它会配合爵士音乐表现感情,也借助或仿效其他舞蹈技巧;如在步法和动作上,应用芭蕾舞的动作位置和原则,踢踏舞技巧的灵敏性,现代舞躯体的收缩与放松,拉丁舞的舞步与摆臀以及东方舞蹈上半身的挪动位置等等。 基本动作利用曲膝,使身体重心更接近地面。保持重心低,使下肢具有弹性,而上半身的各关节则可保持松弛状态,并可迅速做出节拍上需求的动作,使得在动作上获取多样性的变化。 快速的移动重心,特别是水平移动姿势更是爵士舞的技巧。 让身体各个部位如头,肩,腰,臀,躯干做独立的动作。 强调角形及线条性的动作。运用有节奏性且复杂分割动作,表现出动作中韵律的切分法。例如一个动作中,我们把重拍放在头部或手部上,在动作时就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与本身的动作切割来做,不与本身的动作同时行动。也就是说一个动作本在一拍裏就可完成,但我们现把它分割成四拍,动作也分割成四部份表现。 多重节奏迅速地将两个或三个的韵律用身体同时表现出来。 舞蹈分类

爵士乐在音乐剧中的地位与作用

题目浅析爵士乐在音乐剧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姓名与学号林嘉颖3090100768 指导教师张重辉 年级与专业机械电子工程0902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系

浅析爵士乐在音乐剧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 自从爵士乐诞生并进入音乐剧,便一直为音乐剧带来源源不断的激情,活力与惊喜。本文以《芝加哥》,《西部故事》,《爵士歌手》等经典音乐剧为切入点,通过对爵士乐与音乐剧各自的发展历程与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爵士乐不仅在音乐上充实着音乐剧的构架,而且在音乐剧的戏剧特征,情感表达,情节发展,精神内核,及商业支持,等各个方面影响着音乐剧的发展。随着多种音乐的不断融合,爵士乐也会在这个大背景下吸收各种音乐风格的精华,同时更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在音乐剧中将有进一步的发展,他的地位也不会因为音乐的融合而被削弱。 关键词 爵士乐音乐剧发展地位 一追根溯源 1.1爵士乐的起源与特点 有关爵士乐的起源素有多种说法,但是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其起源于19世纪末的新奥尔良。当时的历史背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1 首先爵士乐是一种“混血产物”——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拉格泰姆自身就是欧洲和非洲音乐传统集大成的一种音乐形式),及其它音乐类型(如蓄奴制时代的做工歌曲、儿歌及舞曲等)(文献【1】)。在当时的新奥尔良是多种文化流派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地方,这也更加加快了爵士乐的发展。爵士乐起源的多样性从根源上表明了爵士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由于爵士乐的多样性使其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变化,因此为音乐剧提供了大量音乐素材。 2 在17世纪中期之前新奥尔良地区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的通婚促进了欧洲与非洲传统的融合。这些通婚后繁衍下来的子孙后代,称作克里奥耳人。与传统黑人不同,克里奥

爵士音乐

爵士音乐(Jazz)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音乐。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比较复杂的过程。爵士乐来自非洲音乐。17-18世纪,非洲黑人被贩运到北美,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音乐成为他们抒发内心痛苦、寻求精神慰藉的主要工具。黑人奴隶保持了非洲音乐的传统,同时又逐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于是产生出许多美国黑人的音乐形式,如布鲁斯、拉格泰姆、灵歌、福音歌等。其中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对爵士乐的形成影响最为明显,它们的一些艺术特征迄今仍保留在爵士音乐中。 布鲁斯是一种黑人民歌,以吉他或其他乐器伴奏。源自黑奴的劳动歌曲,内容多表现黑人的不幸生活和、哀怨及渴望幸福的情绪。最著名的布鲁斯歌手是B.史密斯,她的富有特色的演唱(包括各种滑音和颤音的运用),对早期爵土音乐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她演唱的《圣路易斯布鲁斯》是广为流传的经典性的布鲁斯之一。拉格泰姆(曾译散拍乐)是一种钢琴音乐,可能是从饼步舞(美国南方种植园中农奴们的一种舞蹈)、班卓琴曲与欧洲的舞曲、进行曲等综合、演变而来。重要代表人物是作曲家S.乔普林,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枫叶拉格泰姆》。 20世纪初,当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等乐曲在新奥尔良由黑人小型铜管乐队演奏为舞蹈伴奏时,便产生了最初的爵士乐。人们称它为“新奥尔良爵士”。起初的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这种节奏一个接一个,变化无穷,可以充分施展爵士音乐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实际上爵士乐更多的是一种表演者的艺术。即便后来爵士乐发展到必须按谱演奏时,也仍然保留了演奏者(特别是独奏时)即兴发挥的充分可能。乐谱只是记录乐曲的基本轮廓。1917年前后,一些白人乐队在舞厅、酒吧间模仿黑人乐队演奏爵士乐,引起轰动。从此。爵士乐走出了与外界隔绝的黑人生活圈,进人城市娱乐场所,并逐渐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20世纪20年代,为了摆脱生活困境和南方的种族歧视,新奥尔良的爵土乐师们纷纷北上来到芝加哥及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城市。这时的爵士乐在风格上已有了某些变化。此后,爵士的风格不断发展,几乎每隔10年,就出现一种新的爵士音乐形式,并产生出相应的代表性音乐家。芝加哥爵士乐基本上保持了新奥尔良爵士乐的特点,独奏变得更为重要。同时,萨克斯管成为主要的爵士乐器,并一直沿用至今。20年代的爵士乐常被称作“热爵士”,其代表人物有L.阿姆斯特朗等。30年代,爵士乐的活动中心从芝加哥转到了纽约,并发展了一种被称作“摇摆乐”的风格。40年代,新奥尔良爵士再度兴起。同时出现了一种新的爵士形式:比博普。比博普因人们模仿乐曲开头动机的声音而得名,它的特点是旋律多大跳,节奏多变。50年代抛弃了比博普那种过分激烈的音响,而追求一种克制的、柔和的音乐风格。这种风格的爵士被称作“凉爵士”。这时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爵士音乐家越来越多,他们经常采用严肃音乐的作曲技巧来从事爵士乐曲的创作。60年代,在凉爵士和传统爵士继续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所谓“自由爵土”。它实际上是爵士音乐家受现代专业音乐创作的影响,把无调性、自由节奏等手法引入爵士乐的结果。70年代以后,爵士乐趋向于各种风格的结合,不仅综合了爵士乐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格,而且广泛吸取了其他流行音乐以及南美、中东等地的各种音乐成分。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另一种新型的流行音乐“摇滚乐”兴起,使爵士乐退居次要地位。摇滚乐是从“节奏布鲁斯”发展而来的;而节奏布鲁斯是在传统布鲁斯的基础上吸取了爵士乐的舞蹈节奏等因素形成的。摇滚乐强调持续不断的两拍子的节奏型。虽然如此,爵士乐并没有停止发展。它仍然拥有自己的听众。有时爵士乐与摇滚乐互相影响、渗透,使人难以区分。

爵士音乐音节介绍

爵士乐常用的音阶 1蓝调音阶: 如C蓝调大音阶:1 2 b3 4 b5 6b7 1 如C蜜克索里底亚蓝调音阶:1 2#2 3 4 5 6 b7 如C多利亚蓝调音阶:1 2 b3 4 b5 还原5 6 b7 2.利底亚属七音阶: 如:1 2 3 #4 5 6 b7 3变属七音阶: 如:1 b2 b3 还原3#4 b6 b7 4.利底亚小音阶: 如:1 2 b3 #4 5 b6 7 5.减音阶: 如:1 2 b3 4 b5 b6 还原6 7 b2 b3 还原3 b5 还原5 6 b7 1 b2 2 3 4 5 b6 b7 b1 b2 还原2 6.全音阶: 如:1 2 3 #4 #5 #6 1 b2 b3 4 5 6 7 b2 7.半音阶: 这个例子省略,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半音阶了 在这里想谈谈一些关于爵士音阶使用时的看法,对于爵士乐总感觉苦涩难懂,学习资料偏少,不知如何下手,甚至入门都觉得很难。我一位吉他龄有15年的朋友聊起爵士乐时,他也是连连摇头说:blues能弹的很有味道,但爵士真不知该如何入手!最初自己也感到这样的问题,后来粗浅的总结了一些,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Jazz的几大要素:节奏,和声,即兴。在这里主要浅谈即兴演奏问题。 即兴的关键在音阶的掌握上。以下音阶是爵士音乐中最常用的。 一,首先是调式音阶,在调式音阶中分为2种,1是自然大调音阶的7种调式音阶,2是旋律小调的7种调式。加在一起就有14个音阶。 1,自然大调调式音阶的第一种模式是我们一般所讲的1,2,3,4,5,6,7 。C D E F G A B,也叫Ionian音阶。音程的关系在3和4。7和1上是半音(小2度)。在其他的音上是全音(大2度)。我这样写出来大家更能明白:1 2 34 5 6 71。以大调自然音阶的下一个音D开始的音阶叫做dorian,用字母表示是D E F G A B C,但这时的音程关系发生了变化,以D为1时,1 2 b3 4 5 6 b7(1 23 4 5 67)。以再下一个音E开始的E F G A B C D的音程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以E为1时,1 b2 b3 4 5 b6 b7(12 3 4 56 7)。用这种方法推导出了所有的7种音阶。

浅谈爵士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发展与渗透——以《玫瑰玫瑰我爱你》为例

浅谈爵士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发展与渗透——以《玫瑰玫瑰 我爱你》为例 摘要:爵士音乐最早滥觞于美国的黑人音乐,它以切分的节奏,蓝色的旋律与即兴的演奏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爵士音乐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摇摆节奏、切分节奏、即兴和弦、即兴演奏。爵士音乐在我国的博兴始于20世纪80年代,考察我国流行音乐史的发展,许多作品都透出爵士音乐的辐射,大批音乐创作人们从开始模仿爵士音乐到借鉴爵士音乐,融合本土音乐和民族音乐,从而探索出一条多元化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之路。《玫瑰玫瑰我爱你》诞生于1940年,是一首典型的爵士音乐元素流行音乐,旋律中的爵士元素主要体现在其切分和重音移动的手法上,包括伴奏部分的七和弦和九和弦伴奏织体,这是爵士音乐的典型伴奏音型。整首乐曲的演奏采用大乐队伴奏模式,整个作品充满摇摆音乐的特征。 关键词:爵士音乐流行音乐渗透 1.绪论 爵士音乐最早滥觞于美国的黑人音乐,它以切分的节奏,蓝色的旋律与即兴的演奏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爵士音乐以其强大的包容性与吸引力与流行音乐发生了诸多关联与交融,它对流行音乐的影响和辐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本土音乐与民族音乐都无法攀比的。在我国,爵士音乐对流行音乐的渗透曾有一番曲折,爵士音乐传播至中国之初,人们常常将其与低俗、媚俗联系在一起,使得中国流行音乐不能很好的吸收爵士音乐的精华并得以多元化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半叶,爵士音乐已经成为世界音乐舞台上一股强劲的势力,这股势力迅速蔓延到了中国,从《夜来香》到《玫瑰玫瑰我爱你》,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不断推动着爵士音乐在中国流行乐坛的植入。考察我国的流行音乐的爵士音乐研究现状,虽然对其历史沿革与发展有所成就,但缺少音乐形态与文化观念上的论证,亦缺少对爵士音乐的元素解析及其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应用研究,本文的主题——爵士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发展与渗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阐述爵士音乐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音

爵士乐与美国文化

爵士乐与美国文化 论美国爵士乐 一、爵士乐与美国文化的关系 “为什么美国流行音乐的潜台词总是黑人式的我们的流行音乐的形态声响与动作要么是直接抄袭要么是借鉴黑人的音乐形式?无论你在听什么,你听到的音乐都是黑人音乐? ”《阅读爵士乐》一书的编者大卫梅尔泽在该书的前言里这样问道,大卫梅尔泽的话给了我们一个观察角度。如今美国的音乐文化,除了乡村音乐之外,其实绝大多数的音乐流派都来源于黑人而非白人。无论是爵士或是摇滚还是饶舌音乐,它们都主要由黑人创作的,可见黑人音乐文化对美国流行音乐的影响。研究一种音乐现象,必然要顺着历史的脉络,从社会学角度和音乐风格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涉及的问题是爵士音乐。 在美国南北战争前,掌握音乐的黑人被认为有着更高的价值,生活方式粗糙的白人移民往往需要在舞会时得到音乐伴奏。同时,处于长期的压抑且精神生活资源匮乏的环境下,他们唯有演奏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南北战争之后,奴隶制被废除,无数黑人涌入城市,然而缺少必要生产技能的

黑人,不得不寻找其他的生存方式,音乐自然就成了他们的谋生手段,此外这也帮助黑人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实际上,美国的黑人并非来自于同一个民族,他们的祖先散布在非洲的各个角落,然而面对外界压力,他们不得不忽视黑人内部的差异,组成了个新的群体以对抗白人。 随后,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如菲兹杰拉德笔下的《了不起的盖兹比》,生产力急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地丰富,人们彻夜地狂欢。同时也因为禁酒令的颁布以及外部世界的变化,出现了很大的社会动荡。此时,音乐就成为了美国人民用金钱麻醉自我、沉浸于物质享受的工具。可见美国音乐与美国文化息息相关,而其中最能代表美国音乐文化的音乐类别就属爵士乐,因此,在后文笔者仅对爵士乐进行讨论。

著名的爵士乐唱片品牌介绍

【音乐常识】著名的爵士乐唱片品牌介绍 VERVE “VERVE”一词的意思即是“神韵”。这家老牌美国唱片公司公认的创办时间是1944年7月,创办人是前米高梅影业公司的电影剪辑师诺尔曼·格兰兹(NORMAN GRANZ,已于去年11月底在瑞士日内瓦去世,享年83),实际上在1956年之前唱片界还没有“VERVE”这个名字,但还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时候诺尔曼·格兰兹就已经邀请爵士乐手录过唱片。1944年

[爵士乐,上海,世纪]分析20世纪早期爵士乐在上海的兴起与传播

分析20 世纪早期爵士乐在上海的兴起与传播 一、爵士乐在上海的缘起及初步演变 爵士乐于 20 世纪 20 年代传入中国上海,在其不断地发展演进过程之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现象,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爵士音乐人和爱好者。据朱争平先生在《老上海的爵士乐》中记载:爵士乐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由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传入中国上海的。1923 年,美国人奥斯邦创办了上海第一家,也是当时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ECO 电台,ECO 电台的建立为爵士乐在上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1)奥斯邦从美国所带来的爵士乐曲,随着电波飘散在老上海的洋房和里弄之中,使上海人第一次接触到了这种外来的全新音乐形式。爵士乐在最初进驻上海之时,正值爵士乐摇摆乐风格在美国最为流行之际,因此,在上海进行爵士乐演出的基本上都是大乐队(Big Band),这样的大乐队人数编制大都在10 人左右,有些更大的乐队的人数能够达到 20 人甚至更多,这些乐队在演奏时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小号、萨克斯风、钢琴、低音提琴、长号、爵士鼓等;在演奏方式上,乐队大都按照事先准备好的乐谱进行演奏,并在演奏的过程之中,加入即兴的表演内容,以此进一步丰富乐队的演奏方式和乐曲的表现形式。演奏乐曲本身的结构相对来说较为整齐,主要以四小节或者八小节的方整乐句为主。同时,为了伴舞的需要,乐队所演奏的歌曲一般都带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性,在和声部分则主要以三和弦、七和弦为主。早期在上海的爵士乐队基本上都在舞厅之中进行演出,所演奏的爵士乐曲大都是为宾客进行伴舞所用,当时上海比较有名气的舞厅之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爵士乐队,这些乐队中的乐师,大都是以菲律宾人为主的外籍乐师。孙琴安在《上海百乐门传奇》中这样记述:当然,菲律宾乐手能够如此娴熟的进行爵士乐的演奏与当时菲律宾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有关,当时的菲律宾还是美国的殖民地。因而,美国的爵士乐曲很快就传入到了菲律宾,或许菲律宾是爵士乐在亚洲的最先登陆地点。 (2)随着爵士乐曲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菲律宾的爵士乐队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娱乐场所,都不惜重金聘请菲律宾来的爵士乐队,而这些爵士乐手很快就散布到了亚洲各个国家,这其中就有不少人从菲律宾来到中国香港,之后经由广州又辗转来到上海,并成了上海第一批菲律宾籍的外籍爵士乐师。 1933 年,上海百乐门舞厅正式成立,百乐门舞厅的开张标志着上海都市娱乐业鼎盛时期的到来,众多以菲律宾籍为首的外籍乐师和乐队相继登陆上海滩,这些外籍爵士乐师,凭借着高超的演奏技巧,很快就在上海滩的各大舞厅之内站稳脚跟,像百乐门、仙乐都等上海滩一流的舞厅,更是菲律宾乐师的天下,这些菲籍乐师的爵士乐演奏水准大都较高,因此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为的就是能够听到这些纯正美妙的爵士乐曲。这些舞厅中,比较著名的菲人乐队主要有:提诺乐队、康妮乐队、罗平乐队,鲍比诺乐队等。同时,这些乐队成员的薪酬大都较高,一班好的乐队乐师人数大都在 18 人左右,开支在 5000-6000 元不等,每名乐师能够分得 270-300 元左右的酬劳。而百乐门当时新年晚宴的票价只有15 元,上海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也不过 40-80 元而已,就连百乐门中优秀的舞女,一个月的收入也仅有 3600 元,较小规模乐队的开支也要 600-700 元左右,这样的薪金待遇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可观的。 (3)在大批外籍乐师逐渐占领上海滩的各个舞厅之后,开始逐渐有华人的面孔出现在舞台之上,其中最早的是华人鼓手梁敏、萨克斯风演奏者郑荣初、邱宗良、小号手郑广伟以及何达。这一时期,爵士乐凭借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音乐特质,被越来越多的上海民众所熟知。虽然舞厅商业化模式的介入,使得爵士乐的艺术内涵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这并没有改变爵士乐的本质属性。爵士乐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形式,并没有成为工业艺术的产品,它的生机和创造力使得它能够独立于媚俗之外,继续行使着艺术本身的职责,此时作为艺术形式的爵士乐被

爵士乐

爵士乐的起源 源自美国黑人的爵士乐19世纪末发祥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从最早期的“拉格泰姆”和“民间蓝调”到颇具规模的新奥尔良爵士乐;从20年代著名的以集体即兴演奏为主的“迪克西兰”到30 年代以伴舞为主要职能的“摇摆乐”;从40年代追求高超的以和弦演奏为基础做即兴演奏的“比波普”到50、60年代风格迥异的“比波普”和“酷”以及随后的“自由”派;从70、80年代“摇滚”和爵士乐的融合,“合成”的出现到90年代“新经典主义”的诞生;直至今天,每一种爵士风格都活跃在舞台上。具有 强烈持久生命力的爵士乐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早已突破了地域、种族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 爵士乐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是爵士乐在中国的栖息地,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不过那时的爵士乐主要是为舞厅伴舞。几十年的沧桑变迁,爵士乐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出现了近四十年的断层。而这期间正是爵士乐重要的发展阶段。爵士乐早已摆脱了四平八稳的伴舞的音乐形式,融合了丰富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质和演奏技巧,最具音乐自身的魅力、表现力和感染力,早已置身于高雅艺术的行列。八十年代末以来,爵士乐在中国复兴,并赢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今天的爵士乐早已超越了各种单一的音乐文化形式,发展成为一种属于精神范畴的音乐,它最能体现音乐家灵感和和创新,它既有个人独奏、小乐团,也有类似交响乐团的大乐队编制。在当今世上能与古典音乐相提并论的恐怕唯有爵士乐了。因为爵士乐不仅旋律、和声和节奏方面极具特色,更主要的是它复活了古典音乐失传已久的即兴演奏。此外,爵士乐强劲的节奏、复杂的和弦体系以及高超的演奏技巧等等都因音乐家不同的喜好、文化背景和生活的体验而有不同的反映和表现。爵士乐通过它独特的音乐语言,从不重复的、饱涵丰富文化特征的、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直探听者的心底,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 爵士乐的起源 爵士乐(Jazz)以其极具动感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爵士音阶和不失章法的即兴演奏(或演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音乐领域各界人士的认可。

爵士乐常用乐器

https://www.360docs.net/doc/9f9440241.html,/2008/yinlezongtan/yinlezhishi/2006-10-28/6004.html 爵士乐常用乐器:钢琴贝司架子鼓萨克斯等 作者:转载发布时间:2005-05-27 00:00:00 加入收藏 详细内容 1、钢琴(Piano) 钢琴不但在古典音乐中处于“王者”的地位,在爵士乐中也不例外。爵士钢琴的演奏特点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大跨度”奏法,即演奏时左手采用连续的大跳进行,形成个性鲜明的“大跨度低音”(StrideBass)。第二种是“布吉·乌吉”(BoogieWoogie)奏法,它是一种快速的布鲁斯钢琴风格,对爵士钢琴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三种是“博普”奏法,它的特点是节奏支离破碎,旋律很不连贯,有时右手不时的连续奏出一连串单音音符。另外一种爵士钢琴其实称不上演奏方法,但是在速度较慢的爵士乐中(如冷爵士)经常出现而独成一派。它的特点是采用完整或相对完整的和弦在二分或更长时值的基础上不时的加入一些切分,以此体现出慢爵士的松弛感。 2、贝司(Bass) 贝司是乐队中一般必不可少的乐器之一,它在爵士乐队中主要担任低音声部,有时也作即兴独奏。传统爵士乐一般都采用原声贝司(即低音提琴)来体现它的原始风味。而在现代爵士乐(特别是融合爵士)中经常运用电贝司或电子合成器中的合成贝司音色来增加它的现代感。 3、架子鼓(Drum) 架子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在乐队中鼓手掌握着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等重要环节。另外在爵士乐中,鼓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以及速度的控制都是体现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 4、萨克斯(Saxophone) 萨克斯是爵士乐中最常用的乐器之一,音域可达二个八度以上(不到三个八度)。常见的萨克斯有五种,它们是:bB调的高音萨克斯(Sopranosax)、bE调的中音萨克斯(AltoSax)、bB调的次中音萨克斯(TenorSax)、bE调小低音萨克斯(BaritoneSax)和bB调低音萨克斯(BassSax),它们的演奏技巧和音色特点基本相同。 5、小号(Trumpet) 小号是爵士乐中最常用也是最早采用的铜管乐器之一,音域可达三个八度。快速演奏时,上行的连音比下行连音自如,所以在爵士乐中听到的快速上行连音比下行连音要多。有时为了音色的需要,小号可以使用弱音器来改变它的音色。按上硬音弱音器后,音色变得沙哑而略带金属色彩;软

jazz的英文介绍

jazz I Introduction Jazz, type of music first developed by African Americans around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that has an identifiable history and distinct stylistic evolution. Jazz grew up alongside the blues and popular music, and all these genres overlap in many ways. However, critics generally agree about whether artists fall squarely in one camp or another. II Characteristics Since its beginnings jazz has branched out into so many styles that no single description fits all of them accurately. A few generalizations can be made, however, bearing in mind that for all of them, exceptions can be cited. Performers of jazz improvise within the conventions of their chosen style. Typically, the improvisation is accompanied by the repeated chord progression of a popular song or an original composition. Instrumentalists emulate black vocal styles, including the use of glissandi (sliding movements that smoothly change the pitch), nuances of pitch (including blue notes, the “bent” notes that are played or sung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major scale), and tonal effects such as growls and wails. In striving to develop a personal sound, or tone color (an idiosyncratic sense of rhythm and form and an individual style of execution), performers create rhythms characterized by constant syncopation (the placing of accents in unexpected places, usually on the weaker beat) and by swing. Swing can be defined as a sensation of momentum in which a melody is alternately heard together with, then slightly at variance with, the regular beat. Written scores, if present, are often used merely as guides, providing structure within which improvisation occurs. The typical instrumentation begins with a rhythm section consisting of piano, string bass, drums, and optional guitar, to which may be added any number of wind instruments. In big bands the wind instruments are grouped into three sections: saxophones, trombones, and trumpets. Although exceptions occur in some styles, most jazz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an infinite number of melodies can fit the chord progressions of any song. The musician improvises new melodies that fit the chord progression, which is repeated again and again as each soloist is featured, for as many choruses as desired. Although pieces with many different formal patterns are used for jazz improvisation, two formal patterns in particular are frequently found in songs used for jazz. One is the AABA form of popular-song choruses, which typically consists of 32 measures in 1 meter, divided into four 8-measure sections: section A, a repetition of section A, section B (the “bridge” or “release,” often beginning in a new key), and a repetition of section A. The second form, with roots deep in African American folk music, is the 12-bar blues form. Unlike the 32-bar AABA form, blues songs have a fairly standardized chord progression. III Orig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