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curDyn的履带车辆动力学仿真_骆清国

基于RecurDyn的履带车辆动力学仿真_骆清国
基于RecurDyn的履带车辆动力学仿真_骆清国

面向汽车动力学控制的汽车仿真软件开发

面向汽车动力学控制的汽车仿真软件开发1 李幼德,刘巍, 李静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30022) E-mail :aweii_liu@https://www.360docs.net/doc/9f9894035.html, 摘 要: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汽车电控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 软件编制适用于汽车电控制系统开发的汽车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图形用户界面,并针对样车进行了不同工况的模拟。 关键词:汽车动力学,图形用户界面,仿真 1.引言 随着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特别是汽车电控制系统开发手段的发展,以Matlab/Simulink 和Dspace 为开发平台的V 流程的电控系统开发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所采用。在汽车电控制系统的开发中,例如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汽车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 )和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ESP )等,为了研究汽车各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是必不可少的。而传统的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如Adams 和Simpack 等),由于仿真的实时性较差,并不能够满足汽车电控制系统开发的要求。因此,开发基于Matlab/Simulink 平台的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对于汽车电控系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2.汽车动力学模型 考虑汽车动力学模型运行实时性的要求,汽车动力学模型需要进行适当的简化。因此,忽略汽车的侧倾和俯仰运动,以及悬架的影响,但是考虑了汽车载荷的转移。在汽车动力学模型中,包括:发动机模型、传动系模型、轮胎模型、车轮模型以及整车模型等。 2.1发动机模型 发动机模型的输入包括:油门开度、反馈的发动机转速。整个的发动机将简化为一个一阶惯性环节系统[1]。 1 2 1sT e e T e M sT ?= + (1) 其中:e M 发动机的动态输出力矩;为发动机的静态输出力矩,为系统时间常数,为系统滞后时间常数而拉氏变换变量。 e T 2T 1T s 2.2制动器模型 制动器模型采用的是盘式制动器模型,公式如下: b w T A n s P b μη=????? (2) 1 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20183025)资助 - 1 -

智能小车仿真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部分S t a r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bit IN1=P1^0; // 以下是电机驱动芯片L 2 9 8 管脚位声明 sbit PWM1=P1^1; sbit IN2=P1^2; sbit IN3=P1^3; sbit PWM2=P1^4; sbit IN4=P1^5; sbit RPR3=P1^6; // 此处是传感器R P R 2 2 0 管脚位声明 sbit RPR4=P1^7; sbit RPR1=P2^0; sbit RPR2=P2^1; sbit bz1=P0^0;//避障1 sbit bz2=P0^1; //避障2 sbit A=P3^2; //默认为遥控避障工作模式,按下A键后小车变换为循迹避障模式 sbit B=P0^3;// 按下B键不放,小车前进sbit C=P0^4;// 按下C键不放,小车左转弯sbit D=P0^5;// 按下D键不放,小车右转弯sbit led=P0^7; int n=1;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部分 E n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部分子函数定义S t a r t * * * * * * * * * * * * /*********************************延时函数************************************* **/ void timer(unsigned int t) //中断计时{ unsigned int i; for(i=0;i

车辆系统动力学解析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现状 仲鲁泉 2014020326 摘要:汽车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所有与汽车系统运动有关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较广,除了影响车辆纵向运动及其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还有汽车在垂直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动力学内容。介绍车辆动力学建模的基础理论、轮胎力学及汽车空气动力学基础之外,重点介绍了受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影响的驱动动力学和制动动力学,以及行驶动力学和操纵动力学内容。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通过对轮胎和悬架的系统动力学研究,来探究汽车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轮胎;悬架;系统动力学;现状 0 前言 汽车系统动力学是讨论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响应的学科。它是把汽车看做一个动态系统,对其进行研究,讨论数学模型和响应。是研究汽车的力与其汽车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汽车的主要性能的内在联系,提出汽车设计参数选取的原则和依据。 车辆动力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关车辆行驶振动分析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年前。事实上,知道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车辆行驶中的振动问题才开始有初步的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Lanchester、美国的Olley、法国的Broulhiet开始了车辆独立悬架的研究,并对转向运动学和悬架运动学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开始出现有关转向、稳定性、悬架方面的文章。同时,人们对轮胎侧向动力学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所认识。在过去的70多年中,车辆动力学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多成就。在新车型的设计开发中,汽车制造商不仅依靠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测试经验和高超主观评价技能的工程师队伍。 在随后的20年中,车辆动力学的进展甚微。进入20世纪50年代,可谓进入了一个车辆操纵动力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车辆操纵动力学线性域(即侧向加速度约小于0.3g)理论体系。随后有关行驶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完善的测量和计算手段出现后才得以实现。人们对车辆动力学理解的进程中,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因素均发挥了作用。随后的几十年,汽车制造商意识到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在汽车产品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车辆动力学得以迅速发展。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使建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

弹簧阻尼系统动力学模型ams仿真

弹簧阻尼系统动力学模 型a m s仿真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震源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报告一、项目要求 1)独立完成1个应用Adams软件进行机械系统静力、运动、动力学分析问题,并完成一份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中要对所计算的问题和建模过程做简要分析,以图表形式分析计算结果。 2)上交分析报告和Adams的命令文件,命令文件要求清楚、简洁。 二、建立模型 1)启动admas,新建模型,设置工作环境。 对于这个模型,网格间距需要设置成更高的精度以满足要求。在ADAMS/View菜单栏中,选择设置(Setting)下拉菜单中的工作网格(WorkingGrid)命令。系统弹出设置工作网格对话框,将网格的尺寸(Size)中的X和Y分别设置成750mm和500mm,间距(Spacing)中的X和Y都设置成50mm。然后点击“OK”确定。如图2-1所表示。 图2-1设置工作网格对话框 2)在ADAMS/View零件库中选择矩形图标,参数选择为“onGround”,长度(Length)选择40cm高度Height为1.0cm,宽度Depth为30.0cm,建立系统的平台,如图2-2所示。以同样的方法,选择参数“NewPart”建立part-2、part-3、part-4,得到图形如2-3所示, 图2-2图2-3创建模型平台 3)施加弹簧拉力阻尼器,选择图标,根据需要输入弹簧的刚度系数K和粘滞阻尼系数C,选择弹簧作用的两个构件即可,施加后的结果如图2-4 图2-4创建弹簧阻尼器

4)添加约束,选择棱柱副图标,根据需要选择要添加约束的构件,添加约束后的模型如2-5所示。 图2-5添加约束 至此模型创建完成 三、模型仿真 1)、在无阻尼状态下,系统仅受重力作用自由振动,将最下层弹簧的刚度系数K设置为10,上层两个弹簧刚度系数均设置为3,小物块的支撑弹簧的刚度系数为4,阻尼均为0,进行仿真,点击图标,设置EndTime为5.0,StepSize为0.01,Steps为50,点击图标,开始仿真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选择物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如图3-1、3-2、3-3所示,经过傅里叶变换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 图3-1位移与时间图像以及FFT变换图像 图3-2速度与时间图像以及FFT变换图像 图3-3加速度与时间图像以及FFT变换图像 通过傅里叶变换,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为三阶系统,表现出三阶的固有频率,通过测量得到w1=2.72,w2=4.29,w3=6.15.。 2)为了更进一步验证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我们给系统施加一定频率的正弦激振力,使系统做受迫振动,观察系统的振动情况, (a)F1=50*sin(2*3.14*w1*time)时,物块振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如3-4所示。 图3-4 F1作用下速度与时间图像以及FFT变换图像

履带车辆设计计算说明书

整车参数计算 根据《GB/T 3871.2-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2 部份:整机参数测量》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一、基本参数 二、质量参数的计算 1、整备质量M0为1825kg ; 2、总质量M总 M总=M0+M1+ M2 =1825+300+75=2200 kg M1载质量:300kg M2驾驶员质量:75kg 3、使用质量:M总=M0+ M2 =1825+75=1900 kg ..

.. 4、质心位置 根据《GB/T 3871.15-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5部份:质心》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空载时:质心至后支承点的距离A0=830mm 质心至前支承点的距离B=610mm 质心至地面的距离h0=450mm 满载时:质心至后支承点的距离A0=605mm 质心至前支承点的距离B=812mm 质心至地面的距离h0=546mm 5、稳定性计算 a 、保证拖拉机爬坡时不纵向翻倾的条件是: 00 h A >δ=0.7 (δ为滑转率) 空载时:830/450=1.84>0.7 满载时:605/546=1.11>0.7 满足条件。 b 、保证拖拉机在无横向坡度转弯时,不横向翻倾的条件是: h a 2>δ=0.7 a —轨距, a =1200mm h —质心至地面距离mm 空载:12002450 ?=1.33>0.7 满载:12002546 ?=1.10>0.7 故拖拉机在空、满载运行中均能满足稳定性要求。 三、发动机匹配 根据《GB/T 1147.1-2007 中小功率燃机第1 部份: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XJ —782LT 履带式拖拉机配套用云发动机,型号为:YN38GB2型柴油机,标定功率为

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大作业(带程序)

Assignment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姓名: 指导教师:

The model we are going to analys: The FBD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is shown as follow:

According to the New's second Law, we can get the equation: 2 )()(221211mg z z c z z k z m --+-=???? 221212)()(z k mg z z c z z k z m w +-----=? ??? 0)()()()(222111222111=-++--+-++--+? ? ? ? ? ? ? ?w w w w z L z k z L z k z L z c z L z c z m χχχχ 0)()()()(2222111122221111=-++----++---? ? ? ? ? ? ? ?w w w w z L z L k z L z L k z L z L c z L z L c J χχχχχ d w w w w Q z L z k z L z c z m ,111111111)()(-=------? ? ? ? ?χχ d w w w w Q z L z k z L z c z m ,222222222)()(-=-+--+-? ????χχ When there is no excitation we can get the equation: 2)()(221211mg z z c z z k z m --+-=???? 2 21212)()(z k mg z z c z z k z m w +-----=? ??? Then we substitude the data into the equation, we write a procedure to simulate the system: Date: ???? ?? ??? ??==?==?===MN/m 0.10k m 25.1s/m kN 0.20MN/m 0.1m kg 3020kg 2100kg 3250w 2l c k I m m by w b

车辆系统动力学发展1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和现状 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实现都与汽车系统动力学相关。汽车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所有与汽车系统运动有关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较广,除了影响车辆纵向运动及其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还有车辆在垂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动力学内容。本文通过对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的介绍,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和现状做一阐述。 关键字:汽车系统动力学动力学响应发展历史 Summary: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people on the vehicle comfort, reliability and safety are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ese requirements are related to vehicle system dynamics.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s the study of all related to the movement of the car system discipline, it involves the scope is broad, in addition to the effects of dynamic response of vehicle longitudinal motion and its subsystems, and vehicles to and dynamic content crosswise two aspects in the vertical.Based on the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s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this emerging discipline to do elaborate. Keywords:Dynamics of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Dynamic response Development history 0 引言 车辆动力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关车辆行驶振动分析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年前。事实上,知道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车辆行驶中的振动问题才开始有初步的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Lanchester、美国的Olley、法国的Broulhiet开始了车辆独立悬架的研究,并对转向运动学和悬架运动学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开始出现有关转向、稳定性、悬架方面的文章。同时,人们对轮胎侧向动力学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所认识。 在随后的20年中,车辆动力学的进展甚微。进入20世纪50年代,可谓进入了一个车辆操纵动力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车辆操纵动力学线性域(即侧向加速度约小于0.3g)理论体系。随后有关行驶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完善的测量和计算手段出现后才得以实现。人们对车辆动力学理解的进程中,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因素均发挥了作用。随后的几十年,汽车制造商意识到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在汽车产品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车辆动力学得以迅速发展。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使建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在过去的70多年中,车辆动力学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多成就。在新车型的设计开发中,汽车制造商不仅依靠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测试经验和高超主观评价技能的工程师队伍。 传统的车辆动力学研究都是针对被动元件的设计而言,而采用主动控制来改变车辆动态性能的理念,则为车辆动力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在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中,采用“人—车—路”大闭环的概念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驾驶者,人既起着控

履带车辆设计计算说明

履带车辆设计计算说明Document number : 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整车参数计算 根据《GB/T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2部份:整机参数测量》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一、基本参数 二. 质量参数的计算 1、整备质量Mo为1825kg ; 2、总质量M总 M 总=MO+M1+ M2 =1825+300-75=2200 kg 血载质疑:300kg M2驾驶员质量:75kg 3、使用质量:H 总二M0+ M2 =1825+75=1900 kg 4、质心位置

根据《GB/T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5部份:质心》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空载时:质心至后支承点的距离A0二830mm 质心至前支承点的距离B 二610mm 质心至地面的距离h0二450mm 满载时:质心至后支承点的距离A0二605mm 质心至前支承点的距离B 二812mm 质心至地面的距离h0二546mm 5、稳左性计算 a 、保证拖拉机爬坡时不纵向翻倾的条件是: %> fi =(§为滑转率) 空载时:830/450= > 满载时:605/546二〉 满足条件。 b 、保证拖拉机在无横向坡度转弯时,不横向翻倾的条件是: /2/1 > =0. 7 a —轨距,a 二1200mm h —质心至地面距离mm 空载:加〉 故拖拉机在空、满载运行中均能满足稳左性要求。 三、发动机匹配 根据《GB/T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部份: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XJ-782LT 履带式拖拉机配套用昆明云内发动机,型号为:YN38GB2型柴油机,标左功 率为57kW/h,转速为2600r/min. (1) 最髙设讣车速鼻弐km/h,所需功率: 尸z ?二丄(巴+几)kw n 满载: 1200 _、 2x546

车辆动力学相关的软件及特点

SIMPACK车辆动力学习仿真系统 SIMPACK软件是德国INTEC Gmbh公司(于2009年正式更名为SIMPACK AG)开发的针对机械/机电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包。它以多体系统计算动力学(Computational Dynamics of Multibody Systems)为基础,包含多个专业模块和专业领域的虚拟样机开发系统软件。SIMPACK软件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工业、铁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船舶、通用机械、发动机、生物运动与仿生等。 SIMPACK是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SIMPACK软件可以分析如:系统振动特性、受力、加速度,描述并预测复杂多体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性能等。 SIMPACK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搭建CAD风格的模型(包括铰、力元素等)来建立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先进的解算器来获取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SIMPACK软件可以用来仿真任何虚拟的机械/机电系统,从仅仅只有几个自由度的简单系统到诸如一个庞大的火车。SIMPACK软件可以应用在我们产品设计、研发或优化的任何阶段。 SIMPACK软件独具有的全代码输出功能可以将我们的模型输出成Fortran或C代码,从而可以实现与任意仿真软件的联合。 车辆动力学仿真carsim CarSim是专门针对车辆动力学的仿真软件,CarSim模型在计算机上运行的速度比实时快3-6倍,可以仿真车辆对驾驶员,路面及空气动力学输入的响应,主要用来预测和仿真汽车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平顺性、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时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汽车控制系统的开发。CarSim可以方便灵活的定义试验环境和试验过程,详细的定义整车各系统的特性参数和特性文件。 CarSim软件的主要功能如下: 适用于以下车型的建模仿真:轿车、轻型货车、轻型多用途运输车及SUV; 可分析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及平顺性; 可以通过软件如MATLAB,Excel等进行绘图和分析; 可以图形曲线及三维动画形式观察仿真的结果;包括图形化数据管理界面,车辆模型求解器,绘图工具,三维动画回放工具,功率谱分析模块;程序稳定可靠; CarSim软件可以扩展为CarSim RT, CarSim RT 是实时车辆模型,提供与一些硬件实时系统的接口,可联合进行HIL仿真;

系统动力学模型

第10 章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是社会、经济、规划、军事等许多领域进行战略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同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一样,也被称之为战略研究实验室,自从问世以来,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 系统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3 系统动力学模型 第1 节系统动力学概述 1.1 概念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复杂反馈系统动态行为的系统科学方法,它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横向学科,实质上就是分析研究复杂反馈大系统的计算仿真方法。 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指以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建立用以研究复杂地理系统动态行为的计算机仿真模型体系,其主要含义如下: 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反馈大系统; 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战略与决策问题,故称之为计算机仿真法的“战略与策略实验室” ; 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是计算机仿真实验法,但要有计算 机仿真语言DYNAMIC勺支持,如:PD PLUS VENSIM等的支持; 5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关键任务是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体系; 6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最终目的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战略与策略决策问题计

算机仿真实验结果,即坐标图象和二维报表;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明确问题,绘制因果关系图,绘制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实验,检验或修改模型或参数,战略分析与决策。 地理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因此,许多地理学者认为应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地理研究将有极大潜力,并积极开展了区域发展,城市发展,环境规划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工作,因此,各类地理系统动力学模型即应运而生。 1.2 发展概况 系统动力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教授福雷斯特(JAY.W.FORRESTERI出来的。目前,风靡全世界,成为社会科学重要实验手段,它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管理科技和生态灯各个领域。福雷斯特教授及其助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全球问题,城市发展,企业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接连发表了《工业动力学》,《城市动力学》,《世界动力学》,《增长的极限》等著作,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 在我国关于系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始于1980 年,后来,陆续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现如下: 1 )人才培养 自从1980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系统动力学人才的培养,主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进来就是请国外系统动力学专家来华讲学,走出去就是派留学生,如:首批派出去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王其藩教授等,另外,还多次举办了全国性的讲习班。 2 )编译编写专著

车辆动力学仿真

车辆动力学仿真 课程编码:202060 课程英文译名:Dynamics Simulation of Vehicle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课 开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开课学期:第7学期 学分:2.5学分;总学时: 40学时;理论课学时:32学时;上机学时: 8学时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振动 教材:车辆动力学模拟及其方法,威鲁麦特(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5 ,第1版 参考书:【1】汽车系统动力学,张洪欣,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6 ,第1版【2】汽车系统动力学及仿真,雷雨成,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7 ,第1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是车辆工程专业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汽车动力学分析方法,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便增强其研究和解决车辆动力学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以数学力学模型为基础,结合虚拟样机仿真技术,讲授汽车的垂直动力学、横向动力学、纵向动力学,为继续学习和掌握汽车新科技创造条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对汽车动力学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掌握汽车多体动力学仿真的方法。具体要求为: 1.对汽车动力学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掌握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系统,自由振动、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3.掌握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系统的微分方程,初步掌握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的模态分析方法; 4.了解随机振动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5.掌握汽车垂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路面激励对汽车振动的影响; 6.掌握汽车弹簧、减震器、橡胶金属部件、轮胎等部件垂向动力学的特性; 7.掌握汽车纵向动力学微分方程,掌握滚动阻力、爬坡阻力、加速阻力的计算方法; 8.掌握驱动附着率、制动附着率对行驶极限的影响; 9.掌握汽车横向动力学的微分方程建立方法,及其横向动力学微分方程的特性; 10.掌握汽车操作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影响汽车操作稳定性的因素; 11.掌握轮胎的真实特性,初步掌握轮胎动力学的初步概念。

基于LabVIEW的智能车仿真平台

基于LabVIEW的智能车仿真平台 Intelligent Vehicle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LabVIEW 作者:周斌蒋荻南李立国 职务:硕士研究生 学校: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应用领域:高校/教育 挑战:针对“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 生智能车邀请赛,为了给参加本次智 能车邀请赛的各支队伍提供一个可离 线/在线仿真以及理论试验的平台,要 求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可靠的智能车仿 真平台。 应用方案:根据开发需求,在LabVIEW 高效图形化开发环境下,采用软硬件V 型开发方式,通过实车试验对电机、 舵机、转向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和标 定,使平台可针对不同的赛车、赛道、 路径识别方案、控制策略等内容,进 行精确的仿真以及相关分析,从而大 大提高智能车开发效率。 使用的产品:LabVIEW 7.0 引言 2006年8月,清华大学将举办第一 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 邀请赛。全国50多所著名高校将参加 此项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我们知道,按照传统的开发思想, 主要分为制造赛道,硬件布置、控制 算法,通过实车的调试再进行相应的 修改,如此循环,如图1所示。这种 模式具有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以及试 验无法重现和归档等缺陷。 如果换一种思路,采用虚拟开发 模式,先进行虚拟仿真,得到优化的 硬件布置和控制算法后,再进行实车 开发,这样将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 本,见图2。正是在这样的构想下,我 们开发了Plastid智能仿真软件。值得 一提的是,在韩国4届大赛中,还没 有类似软件出现,因此它具有一定的 独创性。 V型开发模式 软件的开发流程,分为开发平台、 仿真内核、操作界面以及匹配标定, 由于有“匹配标定”这一个环节,因 此我们采取软硬件同步开发的V型开 发模式,如图3所示。 的需求。LabVIEW支持多任务,同时 对外设有C语言接口。选用LabVIEW开 发还可以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内核算法涉及汽车专业知识,如 图4所示,在每个计算周期中,系统首 先计算出传感器输出和赛车车速,输 入智能车控制算法中,通过匹配标定 单元可得出加速度和前轮转角,在刚 体的运动模型算法中得出下一计算周 期的车速和赛车坐标。 利用LabVIEW 简单易用的GUI控 件,可以完全按使 用者的需求进行界 面的设计。Plastid 系统的使用界面做 到了美观、大方,简明且操作方便, 符合人机工程学。 图1智能车开发传统模式 图2智能车开发虚拟模式 我们采用LabVIEW作为软件的 开发平台,是因为图形化编程环境 LabVIEW,满足建立灵活的可扩展式 测试测量和控制应用系统的要求,同 时满足以最小成本最快速地开发系统 图4 内核算法图 如图3所示,软件开发的最后环 节为匹配标定过程。通过大量的实车 试验,我们得到驱动电机Map图,转 向性能,加减速性能以及舵机转向性 能等实车参数,并将其补充进内核算 法中的匹配标定单元(图4)中,从而 完善了Plastid。 系统构架 图5是整个仿真系统的构架图, 主要分为基本模型层、控制算法层、 图3 V型开发模式

履带车辆设计计算说明

履带车辆设计计算说明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整车参数计算 根据《GB/T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2 部份:整机参数测量》标准要求进行计算:一、基本参数 二、质量参数的计算 1、整备质量M0为1825kg ; 2、总质量M总 M总=M0+M1+ M2 =1825+300+75=2200 kg M1载质量:300kg M2驾驶员质量:75kg 3、使用质量:M总=M0+ M2 =1825+75=1900 kg 4、质心位置

根据《GB/T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5部份:质心》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空载时:质心至后支承点的距离A0=830mm 质心至前支承点的距离B=610mm 质心至地面的距离h0=450mm 满载时:质心至后支承点的距离A0=605mm 质心至前支承点的距离B=812mm 质心至地面的距离h0=546mm 5、稳定性计算 a 、保证拖拉机爬坡时不纵向翻倾的条件是: 00 h A >δ= (δ为滑转率) 空载时:830/450=> 满载时:605/546=> 满足条件。 b 、保证拖拉机在无横向坡度转弯时,不横向翻倾的条件是: h a 2>δ=0.7 a —轨距, a =1200mm h —质心至地面距离mm 空载:12002450 ?=> 满载:12002546 ?=> 故拖拉机在空、满载运行中均能满足稳定性要求。 三、发动机匹配 根据《GB/T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 部份: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XJ —782LT 履带式拖拉机配套用昆明云内发动机,型号为:YN38GB2型柴油机,标定功率为57kW/h ,转速为2600r/min.

车辆系统动力学-复习提纲

1. 简要给出完整约束与非完整约束的概念2-23,24,25, 1)、约束与约束方程 一般的力学系统在运动时都会受到某些几何或运动学特性的限制,这些构成限制条件的具体物体称为约束,用数学方程所表示的约束关系称为约束方程。 2)、完整约束与非完整约束 如果约束方程只是系统位形及时间的解析方程,则这种约束称为完整约束。 完整约束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式中,qi为描述系统位形的广义坐标(i=1,2,…,n);n为广义坐标个数;m为完整约束方程个数;t为时间。 如果约束方程是不可积分的微分方程,这种约束就称为非完整约束。 一阶非完整约束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式中,qi为描述系统位形的广义坐(i = 1, 2, …,n);为广义坐标对时间的一阶与数;n为广义坐标个数;m为系统中非完整约束方程个数;t为时间。 2. 解释滑动率的概念3-7,8 1.滑动率S 车轮滑动率表示车轮相对于纯滚动(或纯滑动)状态的偏离程度,是影响轮胎产生纵向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使其总为正值,可将驱动和被驱动两种情况分开考虑。驱动工况时称为滑转率;被驱动(包括制动,常以下标b以示区别)时称为滑移率,二者统称为车轮的滑动率。

参照图3-2,若车轮的滚动半径为rd,轮心前进速度(等于车辆行驶速度)为uw,车轮角速度为ω,则车轮滑动率s定义如下: 车轮的滑动率数值在0~1之间变化。当车轮作纯滚动时,即uw=rd ω,此时s=0;当被驱动轮处于纯滑动状态时,s=1。 3. 轮胎模型中表达的输入量和输出量有哪些?3-22,23 轮胎模型描述了轮胎六分力与车轮运动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即轮胎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如图3-7所示。 根据车辆动力学研究内容的不同,轮胎模型可分为:

履带车辆主动轮减速装置设计

摘要 在履带车辆中,减速传动装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以主动轮减速器设计为主,在履带车辆中主动轮减速器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作用:降低电动机传动主动的转速,并增大传递到主动轮的转矩,是履带车辆有足够的动力性,满足履带车辆起步、加速、通过性。 本设计为履带车辆主动轮减速器设计,主要介绍齿轮是减速器的选择以及传动方案的选择。为适应履带车的行驶条件需要,通过履带车辆的车重和最大行驶速度,计算出履带车辆行驶中所需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根据最大功率计算总传动比,是总传动比能达到减速比的要求,并进行传动比的分配和确定各轮齿齿数和尺寸,以及确定选择使用单级传动和二级传动。根据计算要求确定输入输出轴轴颈计算和轴段长度的计算以及轴的校核。最后进行密封件的选择和轴的工艺分析。选择合适的密封件并满足设计要求,另外轴在加工时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加工后的轴应满足技术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减速传动装置;传动比;传动比;校核;密封件

ABSTRACT Caterpillar vehicles, the slowdown in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paper mainly active wheel reducer design is given priority to, in active wheel reducer of caterpillar vehic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Main function: reduce the speed of the motor drive, and increase initiative to deliver the torque, active wheel is tracked vehicles have enough power to meet tracked vehicles start, accelerate, through sex. This design for tracked vehicles driving gear reducer design, mainly introduces the option and is reducer gear transmission options. Through the caterpillar vehicle weight of the car and maximum speeds of caterpillar vehicle, calculate the maximum power required.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power calculating total ratio,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ransmission ratio, and confirm the pinion gear and dimension. And input/output shaft shaft neck calculation and shaft length calculation, and the axis of dynamicrigidity.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haft seal process analysis. Choose appropriate sealing parts an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other shaft in process must have certai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processed axis should meet the technical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This design closely combining the most mature modern tracked vehicles of technology. Keywords:Slow Transmission Device; Ratio;Distribution Ratio ; Check; Seals

车辆系统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2009-2010学年第( 2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M01206 课程名称 车辆系统动力学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答题时注意:各题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包括填空题)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Sperling 以 频率与幅值的函数 ,而ISO 以 频率与加速度的函数 评定车辆的平稳性指标。 2.在轮轨间_蠕滑力的_作用下,车辆运行到某一临界速度时会产生失稳的_自激振动_即蛇行运动。 3.车辆运行时,在转向架个别车轮严重减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 脱轨 ,而车辆一侧全部车轮严重 减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 倾覆 。 4.在车体的六个自由度中,横向运动是指车体的横移、 侧滚 和 摇头 。 5.在卡尔克线性蠕滑理论中,横向蠕滑力与 横向 蠕滑率和 自旋 蠕滑率呈相关。 6.设具有锥形踏面的轮对的轮重为W ,近似计算轮对重力刚度还需要轮对的 接触角λ 和 名义滚动圆距离之半b 两个参数。 7.转向架轮对与构架之间的 横向定位刚度 和 纵向定位刚度 两个参数对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影 响较大。 8. 纯滚线距圆曲线中心线的距离与车轮 的_曲率_成反比、与曲线的_曲率_成正比。 9.径向转向架克服了一般转向架 抗蛇行运动 和 曲线通过 对转向架参数要求的矛盾。 10.如果两辆同型车以某一相对速度冲击时其最大纵向力为F ,则一辆该型车以相同速度与装有相同缓冲器 的止冲墩冲击时的最大纵向力为_21/2F _,与不装缓冲器的止冲墩冲击时的最大纵向力为_2F_。 院 系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共2页 第1页 5.什么是稳定的极限环? 极限环附近的内部和外部都收敛于该极限环,则称该极限环为稳定的极限环。 6.轨道不平顺有几种?各自对车辆的哪些振动起主要作用? 方向、轨距、高低(垂向)、水平不平顺。方向不平顺引起车辆的侧滚和左右摇摆。轨距不平顺对轮轨磨耗、车辆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一定影响。高低不平顺引起车辆的垂向振动。水平不平顺则引起车辆的横向滚摆耦合振动。 三.问答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轮轨接触点处车轮滚动圆半径r ,踏面曲率半径R w ,轨面曲率半径R t , 法向载荷N ,轮轨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o 。试写出Hertz 理论求解接触椭圆 长短半径a 、b 的步骤。P43-P44 根据车轮滚动圆半径、踏面在接触点处的曲率半径、钢轨在接触点处的曲率半径得到A+B 、B-A ,算得cos β,查表得到系数m 、n ,然后分别根据钢轨和车轮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σ,求得接触常数k ,得出轮轨法向力N ,然后带人公式求得a 、b 。 2. 在车辆曲线通过研究中,有方程式 ()W f r y f w O W μψλ212 1 2 222 * 11=??? ?????+???? ?? 二.简答题 (每题5分,共30分) 1.与传统机械动力学相比,轨道车辆动力学有何特点? 2.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计算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解析和数值方法。数值方法可以用计算机,算法简单,效率高,但存在一定误差;解析方法是利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建立解析几何的方式求解,比较准确,但是计算繁琐,方法难于理解。 3.在车辆系统中,“非线性”主要指哪几种关系? 轮轨接触几何非线性、轮轨蠕滑关系非线性、车辆悬挂系统非线性 4.怎样根据特征方程的特征根以判定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 根据求出的特征根实部的正负判断车辆蛇行运动的稳定性,当所有的特征根实部均为负时,车辆系统蛇行运动稳定,存在特征根为零或者负时,车辆系统的蛇行运动不稳定。

履带车辆设计计算说明书

整车参数计算 根拯《GB/T 3871.2-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2部份:整机参数测量》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一. 基本参数 二、质量参数的计算 1、整备质量Mo为1825kg ; 2、总质量懸 M总=MO+M1+ M2 二1825+300+75二2200 kg 血载质量:300kg M2驾驶员质量:75kg 3、使用质M: M总二M0+ M2 =1825+75=1900 kg 4、质心位置

根据《GB/T 3871. 15-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5部份:质心》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空载时:质心至后支承点的距离A0二830mm 质心至前支承点的距离B二610mm 质心至地而的距离h0=450mm 满载时:质心至后支承点的距离A0二605mm 质心至前支承点的距离B二812mm 质心至地而的距离h0二546mm 5、稳左性计算 a、保证拖拉机爬坡时不纵向翻倾的条件是: % > 戶.7 (§为滑转率) 空载时:830/450=1. 84>0.7 满载时:605/546=1.11 >0.7 满足条件。 b、保证拖拉机在无横向坡度转弯时,不横向翻倾的条件是: /2/1 > =0. 7 a—轨距,a二1200mm h—质心至地而距离mm 空载:丿2烈八二1?33>0?7 2x450 满载:J???二I K)〉。.? 2x546 故拖拉机在空、满载运行中均能满足稳是性要求。 三、发动机匹配 根据《GB/T 1147. 1-2007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部份: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XJ-782LT履带式拖拉机配套用昆明云内发动机,型号为:YN38GB2型柴油机,标圧功率为57kW/h,转速为2600r/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