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课堂

行知课堂
行知课堂

行知的践行,让“多元化”升温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罗欢

在校园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扎根生活,我们或是饱胀的花骨朵儿,或是蓓蕾初绽,亦或是摇曳生姿。你如今看到的景象,都离不开“行知课堂”的悉心灌溉。作为一名教育新人,我接触“行知课堂”已有一年的时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在行知的这条路上确也是磕磕绊绊,想出许多法子,却也不断从实践,受挫,自我否定与被否定的状态中挣扎逃脱。陶行知也提出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我理解的“行知课堂”也是手脑并用,从做中学,学中思。这无疑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去思考,相互配合,方能够提高“行知课堂”的有效性。

一.师言:我的教学手段要多元化

在现代社会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充分提高“行知课堂”的有效性,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得自己的教学手段多元化。

1.学案的适当使用。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语文而已,虽然他们并不陌生,但是他们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不知道如何去预习。鉴于此,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学案,重点放在精读课文上。让学生根据我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去进行预习,并完成相关的小练习,这是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以便于第二天的新课能够顺利开展。

2.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兴趣是孩子最大的老师,只有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他们才能更加主动地去接受知识,并积极消化。现在科学技术在这里好比一颗糖,运用恰当,不仅得到的是味蕾上的一丝甜,而且是精神上的愉悦;相反,运用的不好,只重“豪华盛宴”,倒也有喧宾夺主之意,糖虽甜,也会滋生龋齿。因而,我觉得需要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在科技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使得语文课堂更加鲜活立体。

3.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我记得在我刚进入学校不久上了一堂汇报课,七年级上册的《秋天》,整堂课也是按照“行知课堂”的标准来设计的。贯穿了听说读写,包括听读,自读,赏析,仿写等,效果也算不错。但是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也提出了疑问:虽然我们现在提倡听说读写的课堂,但是否每一堂课都要贯穿听说读写四个要素呢?的确,我们注重先行后知,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培养,但是是不是有听说读写就算一堂好课呢?不尽然,我们需要“择优录取”“协调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的安排。

二.生言:我的学习方式要多元化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讲得再精彩,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改变,依然无法达到“行知课堂”的效果。

1.打破常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已然不觉新鲜,也非堂堂课都需要“热闹”一翻。但是,真正合作的实质是语言的组织表达和思想的沟通。在我们班级,总共有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位成员。4位成员的综合能力分别在ABCD四个层次,合作的时候,由A层次的组长安排BCD成员的任务,根据综合能力给予任务的难易程度。在评价的时候,有组内互评,组与组互评等,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

2.创设目标,资源互补。学生学习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包括小组讨论,预习,复习等,要结合多种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善于与组内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资料。

三.师生言:我们的知识要多元化

陶行知著名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提示我,在行知课堂里,知识是师生之间交流的重点,我们所传授的知识,不是一味的从一堆堆书本中来,也要从我们的生活实际中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我们不是只教书不育人。我们知识的构建应该从生活琐事中来,应该从社会新闻中来,应该从生存经验中来,更应该从切身体悟中来。

我们的学生需要新鲜的血液,他们呼吁“知识多元化”,而我们好比巨大的书柜,里面装着形形色色的书,有过去写的,有现在写的;有已经出版了的,也有正在创作的......无论如何,他们是多元化的,来自各个生活领域。

总之,让“多元化”升温,是过去一年里,我对“行知”的践行。

行知课堂理念解读

对“行知课堂”的解读 一、“行知”的来源 “行知”即实践其所得到的认识。出自我国现代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1919年2月24日陶先生在《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上发表著名的《教学合一》一文,精辟地论述了“教学合一”的思想。他说:“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教和学分离了。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陶行知先生明确反对王阳明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命题,认为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首先他肯定了“做”(实践)的先在性和基础性地位。要求“先生拿做来教”,“学生拿做来学”,“教”和“学”都要在“必有事焉”上下功夫;认为“做事”是第一位的,“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其次他主张“在劳力上劳心”,反对将“教”“学”“做”分割开来。强调动手的同时用脑,理论与实践应该结合。他认为:“做必须具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 二、“行知”课堂的解读 在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解读中,结合学校“蒙以养正雅行立人”的办学理念,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进程中,学校提出构建“行知课堂”。即构建以行为核心的“做中学”的课堂。课堂教学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要求教师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行动中思考,在行动中收获,在行动中成长。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感受、理解和领悟,在实践探索中,主动构建知识。所谓的“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做中学”主要采取三个步骤:(1)做前问。(2)做中学。(3)做后思。“做中学”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方法,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的个体作用被充分发挥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和释放出来。

行知学堂总结及感悟

我们四个小伙伴组织了一个团队,在未来的15天的时间里和十多位留守儿童度过了这个假期美好的时光。 终于准备就绪,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因为这是我们进入大学的一次重要的时间活动。我们都热血澎湃,满怀激动的出发了。我们来到了我们事先就协商好的地点——一鸣艺术学校。来到这里我们满怀激动。这里的好多的小朋友都望着我们手里的书本,这是多么渴望学习的眼神。来到这里学校的校长办公室,我们与校长聊了聊此行的一些计划和具体的一些操作方案。校长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聊了一些关于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随后我们便在校长的安排下进入一间坐了十多位孩子的教室。 我们买了一些铅笔,彩铅,书本和画纸等。随后,我们和孩子们聊了一会的天,知道他们大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留守儿童。我们首先给他们讲解了一些简笔画。这些小孩子十分的积极好学,我们也十分的高兴。 为了更好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和解决安全问题。为保障小朋友的安全问题,更好地便于几张放心,家长们最好一周来个两三次,这样,家长和孩子也能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以“知行合一”为指引,“家学合作”为保障,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并懂得了许多。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伟大的,参加了这个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意义太大了,在这短短的十五天里,我们共同成长,过得十分开心。在这些洋溢着笑容的

脸上我们看到孩子们也是十分的开心。 所以说,我们利用假期参加了行知学堂的实践活动,从中收获不少,使我们更加的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我们也磨炼了自己,克服了自身的很多问题。这是一个磨炼我们的好机会,我们从志愿做“小先生”,从理论联系到实践,增强了我们的教学时间能力,也为我们未来的方向奠定了基础。

初中语文行知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行知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要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加强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对初中语文行知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行知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29-01 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初中教育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初中语文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行知课堂的建设,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上存在偏差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通过向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也忽视了要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应该要融入更多新

的理念和意识,在行知课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全新的学习体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的综合与统一。 2、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 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偏差,很多初中院校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滞后,不能实现知行合一,不能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行知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1、对语文教学进行准确地定位,提高对其认识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应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对语文教学的全面理解,提高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教育的力度,使得语文实践教育成为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改革发力点。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要首先加强对语文行知教育的一种认识,尤其是要加强对语文行知教育中的实践教育的重视,对其进行准确地定位,使得教师能够明白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语文教育应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2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 常熟市义庄小学鲍文军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我以为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于七十多年前的上述论述,与当今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多么的一致!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与陶行知先生强调培养开拓型、创造性人才也是一脉相承的。他曾经写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就是说要从行动中获得知识,再用知识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的教育才能担负起振兴民族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在新时期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依然对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深入践行行知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才能使我国在21世纪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每天既要进入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通过听课、教研活动等各种途径了解其他同行的教学情况,因此我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有较直接的感觉。在常态下的课堂教学中我感觉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1.现状一:教学的目标要求定位不准确。我们现在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国标本,这套教材经过几次修改后,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和以前的版本有了变化,原来有的一些内容删除了,原有的一些要求降低了,也增加了一些原来没有的内容。但是在教学的实际中,我还是常常会发现有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的现象。比如现在六年级的分数乘法计算中,最后的结果是假分数的,不必要求学生把结果化成带分数,但还是

行知课堂

行知的践行,让“多元化”升温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罗欢 在校园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扎根生活,我们或是饱胀的花骨朵儿,或是蓓蕾初绽,亦或是摇曳生姿。你如今看到的景象,都离不开“行知课堂”的悉心灌溉。作为一名教育新人,我接触“行知课堂”已有一年的时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在行知的这条路上确也是磕磕绊绊,想出许多法子,却也不断从实践,受挫,自我否定与被否定的状态中挣扎逃脱。陶行知也提出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我理解的“行知课堂”也是手脑并用,从做中学,学中思。这无疑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去思考,相互配合,方能够提高“行知课堂”的有效性。 一.师言:我的教学手段要多元化 在现代社会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充分提高“行知课堂”的有效性,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得自己的教学手段多元化。 1.学案的适当使用。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语文而已,虽然他们并不陌生,但是他们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不知道如何去预习。鉴于此,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学案,重点放在精读课文上。让学生根据我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去进行预习,并完成相关的小练习,这是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以便于第二天的新课能够顺利开展。 2.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兴趣是孩子最大的老师,只有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他们才能更加主动地去接受知识,并积极消化。现在科学技术在这里好比一颗糖,运用恰当,不仅得到的是味蕾上的一丝甜,而且是精神上的愉悦;相反,运用的不好,只重“豪华盛宴”,倒也有喧宾夺主之意,糖虽甜,也会滋生龋齿。因而,我觉得需要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在科技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使得语文课堂更加鲜活立体。 3.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我记得在我刚进入学校不久上了一堂汇报课,七年级上册的《秋天》,整堂课也是按照“行知课堂”的标准来设计的。贯穿了听说读写,包括听读,自读,赏析,仿写等,效果也算不错。但是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也提出了疑问:虽然我们现在提倡听说读写的课堂,但是否每一堂课都要贯穿听说读写四个要素呢?的确,我们注重先行后知,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培养,但是是不是有听说读写就算一堂好课呢?不尽然,我们需要“择优录取”“协调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的安排。 二.生言:我的学习方式要多元化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讲得再精彩,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改变,依然无法达到“行知课堂”的效果。 1.打破常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已然不觉新鲜,也非堂堂课都需要“热闹”一翻。但是,真正合作的实质是语言的组织表达和思想的沟通。在我们班级,总共有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位成员。4位成员的综合能力分别在ABCD四个层次,合作的时候,由A层次的组长安排BCD成员的任务,根据综合能力给予任务的难易程度。在评价的时候,有组内互评,组与组互评等,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 2.创设目标,资源互补。学生学习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包括小组讨论,预习,复习等,要结合多种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善于与组内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资料。

《行知文化引领下“教学做合一”的课堂文化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2016.2)

《行知文化引领下“教学做合一”的课堂文化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学校现实的需要 长期以来,教育有这样一个明显的倾向,即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满堂灌,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成为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竞争方式,但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综合运用等多种学习实践活动和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以至于学校成为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生被培养成为习惯于按常规办事,只善于模仿和继承的知识巨人和行动矮人的矛盾体。课堂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教育效果。结果学生是越学越累,越学越不理解,越学越没兴趣,使很多的学生产生深刻的厌学情绪,学习也就成了她们的负担。陶行知先生就革新传统教育方法曾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那么,学生只注重于学,而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便是“无所成”了。学和做的分离让学习成为学生沉重的包袱,无形中加大教学的难度。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学生的兴趣,创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创一创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并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2.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体系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为核心理念,重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整合,强调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需要我们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中职教育发展的长远来看,提出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1.课题的概念界定 (1)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中基本原理和校训。其实质是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

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

作为外语系申请的院级重点建设团队,我们的行知学堂自开办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没有辜负党委书记和外语系领导的厚望。 我们这次选择在上派镇古埂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落户,这要归功于我们团队的黄一鸣同学,是她联系的社区领导,我们才有这么一样一个良好的办学场所;我们也要感谢社区的张书记,自打我们去了之后,是她一直不辞劳苦地为我们服务,指导我们如何处理学生的安全问题,如何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为学生服务;我们也要感谢学生家长的信任,感谢他们愿意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然后我们要感谢我们的辅导员周老师,自打开学以来,她已经去那边社区好几趟了,还给我们带了好多慰问品;我们还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吕胜蓝老师,她一直关注我们的进展情况,并在幕后为我们出谋划策;最后还要感谢我们四位小先生,大家每天不辞劳苦,坚持给学生辅导,给学生讲课,尽心尽责…… 我们每天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1.小先生在八点之前赶到社区,把门打开,等待学生到来 2. 学生到来之后,假如是自己来的,就用学生签到簿签到; 假如是家长送来的,就让家长在家长签到簿上签到,包括 家长姓名和所带孩子姓名;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注解: 第一天来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拿到一张告知书, 告知其家长他家孩子在这边补习,孩子在来的路上和回家 的路上的安全问题由家长负责,在学堂期间由小先生负责

他们的安全) 3.每天辅导两小时,从八点到十点,初期的时候,只是辅导作 业,后期我们会在后一个小时的时候讲一些简单的英语知 识(由于我们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所以不好讲哪个年级 的具体内容) 4.十点钟家长来接孩子时,还要签到,表示他把带来的孩子接 走了 5.小先生留下打扫卫生,然后离开 我们自开办以来,学生数目不断增加,从一开始的的五六人增加到现在的十三人,年龄跨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八岁到十三岁。由于场地有限,所以后期没有继续增加,据说还是有学生想来的。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这也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我想我们的工作确实是有价值的,一方面解决了家长没时间看孩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孩子假期作业没人辅导的问题。 这些孩子总体上是不错的,都比较听话,也比较好学。我列举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李文璐,三年级,性格文静内向,天资聪颖,对课本知识掌握较好,悟性也高,能迅速掌握老师补充的新知识;胡雨桐,一年级,乖巧懂事有礼貌,还聪明伶俐,特别讨人喜欢;叶雅帅,六年级,成绩突出,爱动脑筋,学习较踏实;陈浩,活泼好动,学习效率较高…… 我们刚开始去的时候,他们都很认生,不怎么讲话,有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