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
历史进程和前途命运· ,
· 张蔚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五十多年来,当代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出现
了二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由于我们对此研究不够和教
育乏力,使不少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思想上产生了困惑甚至
错误认识,特别是当人们看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科技迅
速兴起和生产力持续发展时,就感到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
主义阶段以后,比以前更加强大和繁荣了。于是就怀疑列宁
的“帝国主义论”是否过时了,甚至怀疑马克思揭示的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是否不存在了。同时,对未来最理想的社会是
什么社会感到茫然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主义的
信念也开始动摇了。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资本主义发展
历史进程和前途命运问题的研究。.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
重大课题。
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于20世纪初已经进入了
帝国主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特别是战后50多
年来,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很多“新变化”:一是在产业
结构及就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到60~--
70%以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
来越大;二是在资本形态方面,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金融
机构的资本与工商服务业资本融合起来,形成了更为宠杂
的金融资本,加强了金融资本的统治;三是在企业组织形式
方面,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不断涌现,通过公司兼
并和强强联合,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特大型跨
国公司加速发展,垄断性竞争出现了新特点;四是在国家协
调方面,通过法律、财政、税收、货币、计划、福利等手段加强
了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缓和了劳资之间的阶级矛
盾和社会冲突;五是在上层建筑方面,形成了有利于资产阶
级政治统治的制度与法制体系,增强了国家管理社会和经
济的职能,强化了资产阶级民主和政治意识;六是在国际战略方面,西方列强通过每年一度的首脑会议来协调当代资本主义强国的国防战略和策略,一方面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与“遏制政策”相结合的战略策略,另一方面对广大不发达国家通过经济交往、文化渗透、挖掘人才和军事干涉等多种形式进行掠夺和控制,企田实现资本主义强国在全球的一统天下。 ·
应该看到,这些“新变化”给当代资本

主义强国带来了繁荣和强大。但是,这种“新变化”的实质仍然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而进行的改良和调整。其结果是,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在现阶段是稳定了,实力也增加了,但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和逐步衰退的历史命运。列宁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说明资本主义在历史进程中会有一个“顶峰时期”。帝国主义在战后的“新变化”,就是它达到“顶峰”的标志。既然达到了“顶峰”,这就意味着要出现一个衰退和没落时期。但是,也要看到,帝国主义“垂死”要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还不到百年。如果从列宁提出“帝国主义论”算起,还只有80年的历史。帝国主义阶段既然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过渡的历史阶段,那么它必然有一个“兴盛发展”、“逐步衰退”、“垂死灭亡”的长过程。从现实情况看,它目前还处在“兴盛发展”时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因而能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这就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新繁荣”的历史性原因,也就是当代资本主义在目前“腐而不朽”和“垂而不死”的根本性原因。江总书记提出研究“历史进程”问题,就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资本主义能否摆脱最终“垂死灭亡”的命运
尽管当代资本主义仍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因而出
现了繁荣和强大。然而,他们面临着两大基本矛盾无法解
决:第一个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的矛盾;第二个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掠夺性发展生产和追
求剩余价值的无限性与国内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
这两大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逐步衰退和最终灭亡的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
限度内调控和缓解这些基本矛盾,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
些基本矛盾。
为什么资产阶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
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呢?从深层次讲,这是社会生产力发
展规律和资产阶级本性两个因素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首先要求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不断社会化,以便为生产
力发展提供强大的社会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生产力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
代快要到来

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生产社会化越来越
突出,谁也阻挡不住。这是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其次还
要求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
私人占有制,在一定历史阶段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
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私人占有制却违背时代进步,走向垄
断和腐朽,人类所创造的巨额财富却被少数人占有,从而形
成两极分化。这样,私人占有制就变成了阻碍生产力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的桎梏,必需坚决打碎它,以建立新的生产关
系。然而,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绝不允许打碎它,
也绝不可能把自己的财产拱手奉献给人民大众,这是资产
阶级的本性决定的。这个问题已经被资本主义发展500年
的历史证明了。所以,资本主义无法解决它自身的基本矛
盾,这是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致命问题,长期使资本家
们感到无比的忧虑和苦恼。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多次经济
大危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更使资产阶级感到痛苦和
恐惧。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进行资本主义自我改良和改
善。虽然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无法彻底解决这个
基本矛盾。从长远看,这些改良和改善所创造的资本繁荣及
其经济形式,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避难所”。正如·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说:“当资本开始感到并且意识
到自身成为发展的限制时,它就在这样一些形式中寻找避
难所,这些形式虽然看来使资本的统治完成,同时由于束缚
自由竞争却预告了资本的解体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的解体。”在新的世纪里,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日益提
高,我们在研究战后50年来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时,
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给资本主义带来了繁荣,同时,又要
看到这些“新变化”也创造了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物质条
件,如高新科技、知识经济、社会福利、公用设施和经济形式
中的合作社、股份制、公司制、国有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等。
马克思曾经说过:无产阶级解放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在资
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产生的。这一点资产阶级在
改革时并没有意识到,但生活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共产
党人却意识到了。美共主席霍尔在1999年7月发表文章说:“社会主义不仅在逻辑上而且在实际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替代者,”…·美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
资本家为追求利润而发展生产的无限性与国内资源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发生了越来

越尖锐的矛盾。近百年来,资本主义国家无限制的运用现代化手段开采国内资源,有不少决定国民生存命运的资源被掘尽,如美国的石油已基本掘尽。当国内资源快要掘尽时,他们就拚命掠夺国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工业原材料的平均依赖程度,美国为60%以上,欧盟为90%,日本为92%。由于掠夺性的开采和索取,造成了世界性的资源危机,如工业原材料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据联合国资源委员会估计,全世界人类生存的主要资源,如果按照西方的生产方式发展,不到百年就会耗尽。由此看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不仅同生产社会化发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且同人类生存条件也发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要保护人类生存条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
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是私有和剥削,从而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这是促使资本主义衰退和灭亡的内在原因。一位国际著名学者在研究报告中讲,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国内30%的富人掌握着全国70%的财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20%的富豪却控制着全美80%的财富。也就是说,80%的人民只占有全美社会20%的财富。这是一个极其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人民迟早会觉悟的。那些只看到职工持有几张股票,就把万恶的资本主义美化为“人民资本主义”,是一种欺世之谈。不仅美国是如此,西欧两级分化也越来越严重。据欧洲一个研究组织提供的材料说,1997年,欧洲联盟内部,10%最富有居民的收入占联盟居民收入的25%,而10%最低收入者却只占欧盟全体居民的3%。在发达的德国,5%的私人家庭占有全国私人财富的33%以上。而95%的私人家庭只占有全国私人财富的60%。德国{明镜)报发表文章说:“国内财富的差距越来越大,它甚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和高科技,一方面造就了少数大富翁,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批失业者,有些发达国家的失业者竟达30%之多。从全世界范围看,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穷国越来越穷,另一方面是富国越来越富。当今世界有225位最大的富翁,拥有的财产相当于世界一半居民收入的总和。世界两极分化的发展,不仅制约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和平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总之,资本主义的致命弱点就是维护贪婪的剥削制度,让少数人占有社会巨额财富,从而制造严重的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这是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难题,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由“兴盛发展”走向“垂死灭亡”。尽管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种种改良和改善

,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控能力有限,并且越来越弱。所以,资本主义是无法摆脱最终“垂死灭亡”这一历史命运的。作为当代共产党人,对于这一点应该坚信不移。匝田
(本文编辑:秦玉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