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特性和特性解说

五行的特性和特性解说

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在对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朴素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是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因此,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木、火、土、金、水具体物质的本身,而是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来应用,因而具有更广泛的涵义。

木特性概括:升发、条达

特性解说: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木。

火特性概括:炎热、向上

特性解说: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燃烧之火,其性温热,其焰上升,因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火。

土特性概括:长养、化育

特性解说: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凡具有生化、养育、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中医学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的说法。

金特性概括:清肃、敛降

特性解说: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其本义是指金的可熔铸变革特性。但渗透于中医学之后,则演变引申为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金。

水特性概括:滋润、下走

特性解说:古人称“水曰润下”。润下,指水性湿润,由上向下流行,因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水。

五行属性的比喻规律

关于五行属性,我们可以发现,五行属性的比喻都是两两相对,而且阴阳分明、始终一贯而富于变化。例如甲子、乙丑与甲午、乙未相对(都含甲、乙),海中金与沙中金,有水有土,互相对称,阴阳也很分明;壬寅、癸卯与壬申、癸酉相对,金箔金与剑锋金,寅卯在五行中属金,申酉在五行中属木,金木分明,刚与柔也有分别。庚辰、辛巳与庚戌、辛亥相对,白蜡金对钗钏金,辰巳、戌亥与八卦的粪、乾相配,它们的形体,颜色都各不相同。

壬子、癸丑与壬午、癸未相对,桑拓木对杨柳木,一个弯曲一个柔弱,形体与性质都有区别。庚寅、辛卯与庚申、辛酉相对,松柏木对石榴木,一个坚强一个味苦,性质与品味不相同;戊辰、己巳与戊戌、己亥相对,大林木对平地木,一个繁盛一个衰败,辰巳、戌亥与八卦的粪、乾二卦相配,方位也不同。

五行属性的比喻戊子、己丑与戊午、己未相对,霹雳火对天上火,雷霆火猛,天火如鞭子飞舞,照彻天空,日月同光。丙寅、丁卯与丙申、丁酉相对,炉中火对山下火,护中火火势旺盛,有木相助(申酉在五行中属木),但又有金相阻(寅卯在五行中属金)。甲辰、乙巳与甲戌、乙亥相对,覆灯火对山头火,它们都是火光较弱,俱怕风吹。

庚子、辛丑与庚午、辛未相对,壁上土对路旁土,形体分别而又有所依赖,五行好像死和生一样,性质不同却又密切联系。戊寅、己卯与戊申、己酉相对,城头土对大驿土,可以说是占据了东南西北,坤良的位置正好在一起(寅卯在八卦中属良,申酉在八卦中属坤)。丙辰、丁巳与丙戌、丁亥相对,沙中土对屋上土,沙中土湿润,屋上土干爽,一干一湿,相互补充,变化不断。

五行属性干支五行相配的含义是讲人的旺相生死,无论是眼前的事还是对未来的预测,

都离不开金、木、水、火、土。用干支和五行相配,结果便阴阳分明,洞悟人生万事。当然,这些比喻也有不少牵强附会的地方,我们应有所批判地加以对待。以上就是五行属性的比喻规律。

事物五行属性分类表(以下就是如何将事物按照五行金木水火土进行分类的)

世间万物的阴阳五行属性和五行归类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的物质所构成的,世间万物皆具有阴阳五行属性。所以,世界上的万物或现象都可以根据“五行”的属性归类如: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

气候变化可以分成风、署,湿燥、寒“五气,”;

方位可以分为东、南、中、西、北“五方”;

颜色可以分为苍(青)、赤(红)、黄、白、黑“五色’;

生物的生命过程可以分为生、长、化、收、藏“五化”;

阴阳五行学中将气味可以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

一天可以分为平旦、日中、日西、合夜、夜半“五时”;

人体有肝、心、脾、肺、肾“五脏”;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腑”;

筋、脉、肌肉、皮毛、骨“五体”;

目、舌、口、鼻、耳“五官”;

魂、神、意、魄、志“五神”;

怒、喜、思、悲、恐‘五志’等。

“阴阳五行学”早在中国古代就被广泛应用,如中医五行相生、时辰五行相生、五行相生配对

法等。以上的五季、五气、五化以及人体上的五脏、五官等,都可以通过属性类比的方法而归属木、火、土、金、水五类之中如木有生发的特性,而春季为草木萌发,是生长周期的开始,生机勃勃,故春属木类;草木萌发,大地返青,故青色属木;我国东方临海,风调雨顺,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植物的生长,故东方属木;生是生长过程的开始,生机旺盛,故生属木:果实未熟之前,其味多酸,故酸属木;平旦是一日的开始,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是阳气升发之时,故平旦属木通过这样推理演绎,进行类比,把春、风、青、东方、生,酸、平旦等归属于木类结合到人体,肝脏的功能以疏泄气机为特点,性喜条达,故属于木胆与肝为表里,胆附于肝;肝主筋,筋赖肝养;肝开窍于目,肝气和则目能辨黑白;肝藏瑰:肝主怒所以在人体中,把肝、胆、筋目、魂、怒等归属木类。

人和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宇宙间的事物种类繁多,但均可以对五行属性进行归纳分类,关五运六气的一些事物,以取类比象的形式,按照五行属性,归纳列表于下,如表1所示。

┌────────┬──┬──┬──┬──┬──┐

││木│火│土│金│水│

├───┬───┼──┼──┼──┼──┼──┤

│自│时令│春│夏│长夏│秋│冬│

│然├───┼──┼──┼──┼──┼──┤

│界│发展

过程│生│长│化│收│藏│

│├────┼──┼──┼──┼──┼──┤

││气候│风│暑│湿} │燥│寒│

│├────┼──┼──┼──┼──┼──┤

││方位│东│南│中│西│北│

│├────┼──┼──┼──┼──┼──┤

││时间│平旦│日中│日西│日人│夜半│

│├────┼──┼──┼──┼──┼──┤

││五音│角│征│宫│商│羽│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寅卯│巳午│辰未│申酉│亥子│

│││││戌丑│

│├────┼──┼──┼──┼──┼──┤

││五色│青│赤│黄│白│黑│

│├────┼──┼──┼──┼──┼──┤

││五味│酸│苦│甘│辛│咸│

├───┼────┼──┼──┼──┼──┼──┤

│人体·│脏│肝│心│脾│肺│肾│

││││心包││

│├────┼──┼──┼──┼──┼──┤

││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肮│

││││三燃││

└───┴────┴──┴──┴──┴──┴──┘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五行不仅应用于阴阳五行八卦、五行八字还应用于中医阴阳

五行等。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表(四时五行对照表)

五行木春旺、冬相、夏休、四季囚、秋死

五行火夏旺、春相、四季休、秋囚、冬死

五行土四季旺、夏相、秋休、冬囚、春死

五行金秋旺、四季相、春囚、夏死、冬休

五行水冬旺、四季死、春休、夏囚、秋相

按照上面的概括,我们可以看出五行旺相休囚死如下规律:当令的旺,我生的相,生我的休,克我的囚,我克的死。比如用木示例,春天是木当令的季节,所以木旺;火是木生出来的,所以火相。水如同生木的母亲,现在木已长成旺盛之势,母亲便可退居一旁,所以水休;春木旺盛,金已无力克伐,所以靠边站而金囚。土是木所克的,现在木既当令,气势强旺,所以土死。

五行旺相休囚死在具体应用中,一个人如果春天出生,八字中以木为主的,就是当令得时,八字中以金为主的,就是被囚而不得时了。其他以此类推。为了便于观照,反过来以五行为主线,分别把它们处在四季旺相休囚死状态括。

五行与四季之间的关系

术士还强调五行与四季及人的关系,认为春天出生的人,木旺

盛,火次旺,水休息,金衰落,土死亡。所谓死亡,并不是说丧身,而是指生命精力处于最低谷;所谓旺盛,指精力最充沛,盛,又称为相。根据这个旺衰观念,术士认为,每到春天,属木命的人盛,火命的人旺,水命的人休,金命的人衰,土命的人死。盛、旺、休、衰、死,只是表示事物的一种状况,是方

术的代号。

五行与四季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春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

夏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

秋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

冬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四季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死

四季与五行兴衰循环的过程

四季与五行兴衰循环的过程

四季与五行相配,春温、夏热、秋清、冬寒。寒凝不可居阴极,暑热不可居阳极五行在四季有生衰变化,以生为吉。

四季与五行兴衰循环的过程:木——东方青帝之神,为仁。仁者生,生者圆。万物非时不生,观星非时不验,因其时令,察其盛衰,则知变化。春令之木渐有长生之象。木与太阳同宫名为向阳花木,必然早占鳌头。夏令之木根燥叶干,喜水济。秋令之木气脉已虚,冬令之木折穷之极。

四季与五行兴衰循环的过程:火——南方赤帝之神,为礼。礼者齐,齐者平。春令之火寒气未消。火本酷烈,逢木慈仁,以善化恶,以刚制柔。夏令之火逢土有救,能破水李之气。秋令之火,宜借水以济其盛,使刚柔变化。冬令之火气脉已虚,如有一木飞来泄水之气则健。

四季与五行兴衰循环的过程:土——中央黄帝之神,为信。信者诚蓄诚者直。土居五行之中,有养育之权。春令之土喜火,不宜与水孛交会。复令之土喜水。秋令之土不宜火燥。冬令之土喜木火相助

四季与五行兴衰循环的过程:金——西方白帝之神,为义。义者成,成署方。春令之金不怕火,借火成形,性柔体弱。复令之釜不宜生水。秋令之金喜水,金白水淸。木盛则金钝而费力,土盛则金埋而少光辉.水盛则体寒,火盛则体掏榕、金盛则太刚而折,五行以中和为责。冬令之金忌水。

四季与五行兴衰循环的过程:水——北方黑帝之神,为智。智者谋,谋者重。水为天地之血脉,能长养万物。春令之水喜木,复令之水得土为奇。秋令之水忌火克,冬令之水得火为上。

五行的特性和属性简单分析

五行中金的特性、属性

金主义。金日“从革”,从者,顺从、服从也,革者、变革、改革,故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

金:其性刚,其性烈。

五行中木的特性、属性

木主仁。木日“曲直”,曲者,屈也,直者,伸也,故木有能屈能伸之性,木纳水土之气,可生长发育,故木又具有生发向上修长的柔和、仁慈之性。

木:其性直,其性和。

五行中水的特性、属性水主智。水日“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故水具有滋润向下,钻研掩藏的特性。

水:其性聪、其性善。

五行中火的特性、属性火主礼。火日“炎上”,炎者,热也,上者,向上也,故火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火具有驱寒保温之功,锻炼金属之能。

火:其性急,其性恭。

五行中土的特性、属性土主信。土是“稼稿”,播种为稼,收获为穑,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载四方,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

土:其性重,其情厚。

阴阳五行属性代表什么

阴阳五行属性代表什么

显然,秦汉之际,阴阳五行说已日臻完善。阴阳五行属性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学说。阴阳着重于事物部具有相反属性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由此揭示事物发生

和变化的原因。五行则侧重于亊物的分类及其属性的关系系统,有利于揭示事物内部结构和相

互关系。

有了阴阳五行这样的思维模式和理论工具,在当时海内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和天人合一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学者们纷纷去构建自己庞大的统一的宇宙图式。

阴阳五行属性,比起齐国稷下学派的《管子》的自然界体系来说,战国末的《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已蔚为大观。它根据人法天的思想,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为自然变化和社会活动编制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以四时十二纪(时间)为框架的宇宙图式。其中涉及天、地、人三方面十多项事物,包括农事(生产活动)祭祀(宗教活动)和政令(政治活动)。作者认为它们彼此关联,相互配合,皆以阴阳的消长、季节的变换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首先把五行跟四时配合起来。在作者看来,季节的变化是照着五行相生的次序进行的。这里

出现了个矛盾,季节只有四时,不成其为五。怎么办?作者便将五行中的土安排在季夏之末,“其位中央”,“其数五”。土虽不占一个整月,却处于了五行的中心地位。

五行特性,五行各有怎样的特征?

五行各有怎样的特征?

五行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

五行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特性。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

五行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火代表生发力童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凡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五行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木具有能屈能伸.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息的功能。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五行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顺从;革,变革、改革。金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的特性。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

五行土的特性:占人称“土爰稼樯”。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概述五行学说的起源

概述五行学说的起源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一直有很多观点。最流行的观点出自《尚书·洪范》,其中认为人们将自然界中具有类似属性的事物抽象概括,归入五行,再用五行解释事物的变化,最终发展为—种学说即五行学说。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另一种观点认为五行与《易经》的阴阳学说有关。也有观点认为五行源自河图、洛书中的天地生成数口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对五行学说的起源认为:“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方位之气产生五行。

五行与人的性情有着怎样关系?

五行与人的性情有着怎样关系呢?五行命理中对于五行与人的性情有这样的记载:

以《渊海子平》为形成标志的传统命理学的标准模塑,有了干支喻象和十神符号两种不同层面上的分析手段,便从各个方面去探求如何对个人命运作出较系统的描写了。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要探索人的命运,自然要从分析其性格开始。在我们先人的眼里,人的性格或“性情”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跟人本身的先天体质,跟人所处的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注意观察不同个体具有的内在的差异性。《黄帝内经》曾从体质的角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体肤色、体形、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同时又联系不同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归纳出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体质的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有以下大致的分类:

《灵柩》五行体质分类

木形,象东方地区的人;肤色:仓色;体形: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禀性:有才,劳心,少力,多优,劳于事。时令适应能力:能春夏,不能秋冬。

火形,象南方地区的人;肤色:赤色;体形:肩宽、锐面(面瘦),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地安,疾心,行摇,肩背肉满。禀性: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时令适应能力:难春夏,不能秋冬。

土形,象中央地区的人;肤色:黄色;体形:画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淳。禀性: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时令适应能力:能秋冬,不能春夏。

金形,象西方地区的人;肤色:白色;体形:方面,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骨如生在足踵外面,行动轻快);禀性:身淸廉,急性静桿,善为吏;时令适应能力:能秋冬,不能春夏。

水形,象北方地区的人;肤色:黑色;体形:面不平,大头,廉颐(广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禀性:不敬畏,善欺绐人,戳死;时令适应能力:能秋冬,不能春夏。

在此基础上,《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又进一步将每一类型推演为五类,共二十五种体质类型。

到了两汉气禀说盛行后,对人的性格的解说,就跟自然禀气连在一起了。萧吉的《五行大义》说:

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是以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为万物之主,配二仪以为三材。然受气者,各有多少。受木气多者,其性劲直而怀仁;受火气多者,其性猛烈而尚礼;受土气多者,其性宽和而有信;受金气多者,其性刚断而含义;受水气多者,其性沉稳而多智.五气凑合,

共成其身。气若清睿,则其人精俊爽如也;昏浊则其人愚顽。

这里明确指出,五行木、火、土、金、水各气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而“五气凑合”是构成个人禀性的基础。因此,早期命理著作《李虚中命书》,就尝试从五行及其组合的状况,对个体性情作出较系统的描写:

水得水多,则沉潜伏溺,小巧多权,苗而不秀,声誉汪洋水得火多,则崇礼贪饕,自恃深虑多忧,猛断后悔,

水得木多,则流而不止,执志反柔,临事汗漫,奢俭失中。

水得金多,则本末常安,多得资援,好义不实,智大多淫,智胜义负,则性灵强。

水得土多,则沉静执塞,内利外钝,忍妒多恨,信义无决。

火得火多,则崇礼义泊,明外昏内,自华而俭,既旺即已,不可速达。

火得木多,则自恃威福,聪明志懦,动思依辅,静则志明,好辨是非。

火得金多,则志不自胜,好辩而刚义失中,直而招谤。

火得土多,则立用沉密,利害敢为,言清行浊,执不通变,

火得水多,则为德不均,巧而忘礼,多易多难,梳取艰险,计深反害。

木得木多,则柔懦泛交,曲直自循,多学不实,聪明华洁。

木得金多,则克制憔悴,刚而无断,静思悔动,誉义不常。

木得土多,则取舍自信,华而不奢,体柔伏刚,言必鉴人,智不自胜。

木得水多,则漂流不定,言行相违,处吉不宁,趋时委屈。

木得火多,则驰骋聪明,好学不切,礼繁义乱,明他害己,善恶决发。

金得金多,则刚直尚勇,见义必为,过不自知,忘仁妤义,思礼好胜。

金得木多,则辩分曲直,利害兼资,置德怀忿,朋友失义。

金得火多,则口才辩利,好礼忘义,动止宽厚,中心鄙吝。

金得水多,则计虑不深,为人无恩,临事龌齪,或是或非。

金得土多,则失中有成,口俭心慈,作为暗昧,多处嫌疑。

土得土多,则重厚藏密,守信容物,或招毁谤,恩害敢为。

土得金多,则信而好义,刚而多躁,不能持重,庶事无容。

土得木多,则形劳志大,杂好狂徒,用柔爽信,曲直党情。

土得火多,则施义忘亲,外明少断,奢俭失中,好礼口惠。

土得水多,则贪功好进泛顺伏机,志善若昏,爱恶无义。

诚能以此更分轻重,明作为之性情。消息盈虚,依于祸福,然后为能言以前五行多寡,论性情而复退祸福。

详解五行与天干地支之间的关系

五行干支学说是八字命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那么五行干支学说中五行与干支之间有这怎样的关系呢?下面八字顾问为您详细介绍下五行与干支之间的内容。

五行干支学说中五行者,木、火、土、金、水。五行并非五种物质,而是五种气状态与性质,

即者五气。《滴天髓》地道言:“坤元合德机缄通,五气偏全运吉凶”。五气者木、火、土、

金、水之气也。不用训诂去考证五行到底是谁提出的,应该意识到五行的出现使我们更能准确

地把握认识阴阳的运动状态。《子平真诠》开篇言:“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惟有动静,遂分

阴阳。有老少,遂分四相。老者极动极静之时,是以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

少阳。有是四相,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我们可以看出五行与四相、四气相对呼应。四相、四气、五行虽异名而同质。

五行干支学说中五行出现后,干支系统的建立,使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状态,在每一个时间与空间上表现更具体。干者,天干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支者地支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天干动而不居,表示时间的随时变化,地支静而专,则表示空间与时间双重关系。将干支与阴阳五行之气相配合,则天干:

甲、乙为木,性湿,相为春,少阳气。

丙、丁为火,性暖,相为夏,太阳气。

戊、己为土,性中,相为四孟月,四气冲结。

庚、辛为金,性燥,相为秋,少阴气。

壬、癸为水,性寒,相为冬,老阴气。

其中甲乙丙丁戊为阳,己庚辛壬癸为阴。

五行干支学说中十二地支:

寅、卯、辰为木,性湿,相为春,少阳气。

巳、午、未为火,性暖,相为夏,太阳气。

申、酉、戌为金,性燥,相为冬,少阴气。

亥、子、丑为水,性寒,相为冬,老阴气。

辰、未、戌、丑四孟之气为冲结所成,可称土。

其中寅、卯、辰、巳、午、未春夏为阳,申、酉、戌、亥、子、丑秋冬为阴。

通过以上的划分就可以看出,阴阳二气与五行干支之气相乘相配,实为一体,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时空均为同化。把五行干支还原到阴阳二气之中,这样以阴阳为法则,五行干支为应用,则更能将事物的体用关系表达得完善致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