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十讲 Dean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 Dean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 Dean笔记

第一讲新闻——叙述真实

※新闻≠宣传

新闻是“受者晓其事”,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即“传者扬其理”。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表现在:

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要有实在的东西,能够消除人们对某个事情的疑惑或者给人新鲜的信息内容。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重复:新闻的内容一般是新鲜和异常的信息,宣传的内容多数属于已有的,需要反复说,加深印象。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内容本身是具体的事实,而非套话和空话;宣传的目的要像接受者灌输一种观点、一种对某种事物的认同。

4)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事实传播出去,宣传者可能掌握了一定的事实,但可能会选择一个能够产生最大宣传效果的时机才透露出来。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没有控制对方的目的;宣传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然后控制人们的行为。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新闻报道有争议的事实时,要把争议双方(或多方)的说法都说到,而且各方在报道中所占的比重大体相当,甚至编辑在编排版面的时候也要考虑版面平衡问题,不能一版全是好消息或全是坏消息;宣传则相反,会有意突出某一点,遮蔽某一点,所以说宣传带有倾向性。

注意:除了不同,还要分析新闻与宣传暧昧的关系。

※新闻≠舆论

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一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时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这一分法主要依据运筹学上通用的黄金分割比例“0.618”。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但新闻可能没有反映舆论,因此二者不能等同。

※中外新闻观

西方最早的新闻概念源于《圣经》的传教,对传播者来说有一定的宣传目的,对手穿着来说,是指新鲜的事情和观念。在西方文化意义上,“新闻”一词是“新”的含义,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这个事实要求新鲜、有趣。

最初的时候,欧洲的新闻业没有政治宣传、宗教宣传和商业宣传的义务。后来,有了广告,是新闻传媒经营部的工作,但不是新闻编辑部的职责。

19世纪中叶以后,大众传播业兴起,主要工业国完成了从党报时期向商报时期的转变,新闻传媒与政治宣传、宗教宣传开始分家,转变为一种职业的新闻传播行业,形成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传播中伦理道德层面的要求较为强烈,宣传成分较多。中国传统对待信息的办法,是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和选择的,对不符标准的信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造成对外的文化封闭,对外的高度警惕和同化对方。

中国古代的舆论,在不同的圈层里实际上都是由地位较高的长老或豪右掌控的,他们通过舆论对圈层内部信息导向的控制相当成功。这种舆论的存在,加深了群体对个体的干预,是制约个体使之符合一定传统道德规范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言论,特别是多数人的意见,往往能举人也能杀人。如人言可畏。

在社会传播结构上,中国古代只有下对上或上对下的信息传递,不允许同级之间传递信息,害怕权力不稳定。这造成社会组织高度统一,但社会是分散的;上一层比下一层获得较多的信息,由于个人的主观因素较多地渗透其中,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主观意向的遮蔽,任何层级获得的信息都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

从历史传播结构上看,人们的观念呈现因袭、改良、折中、求同等特征,缺乏求异、否定、革命、偏激等。

※新闻的定义

我国现代语言文字中对“新闻”的含义实在太广泛了,包括10种:1)指新闻体裁中常见的一种,消息;2)指各种新闻报道的总和,包括各种各样的报道形式、体裁;3)指各种大众传媒的总称(媒介形式);4)新闻行业的总称;5)各种新闻业务工作及其延伸,采写编等;6)新闻传播学的教育、研究;7)宣传;8)舆论;9)刚发生的事实;10)通讯社或通讯社的新闻稿。

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将新闻定义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篇文章在是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后作出。

李大钊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刘建明的新闻定义:“新闻就是对新近或者正在发生发现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特性:1)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2)强烈的时效要求,随着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现在的竞争局面不是“抢新闻”,是谁能对新闻的阐释更接近科学、更合理,这成为传媒竞争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3)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4)现代新闻业造就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第二讲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理念的产生前提

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传播的发生,产生与传播双方或多方的信息势能的位差(信息的不对称),有了位差才会产生信息的流动。

需要强调的是,只被一方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交流中没有被对方接受或得到回应,这个新闻对另一方来说是没有价值的。此外,还包含另一个前提,即接受者的“不知”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如果接受者已经知道了某个事实,这个事实尽管非常重大,也没有新闻价值。因此,新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要看接受方面的情况。

“不知”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不知是刚发生的事实;2)不知是最新的变动;3)不知是最新发现;4)不知是最新发表的观点;5)不知是最新知识。

“不知”是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必要条件,但并未所有不知道的事实都具有新闻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考察接受者方面的情形。如果某人(或某些人)对某个事实无兴趣、不关心或不需要,即使不知,对他(们)来说也不是新闻。

※人为什么能够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理念,揭示的是一种实用意义的社会关系,新闻价值“实用意义”所处的位置。

传播者发出某条新闻,一般要基于受众对新闻使用价值的考虑,但同时还有传媒的经济利益(交换价值),还有政治利益(宣传效果)的考虑,因为我国的媒体还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责任,此外还有传播者的个人偏好,这些都会影响传播者对事实的价值判断。

人们关注有价值的新闻,原因在于:1)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本能;2)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市场经济;3)人对个人偏好的关注(兴趣所致)。

新闻价值不得已定义: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叫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

1)新闻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2)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的发生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5)事实与接受者心理距离越近(兴趣、生活地域、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专业、民族或种族或宗教的心理距离)6)越是著名人物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7)凡是含有冲突的事实,多少都有新闻价值;内含的冲突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8)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被管理和),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9)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各种成功者等),越具有新闻价值

10)事实在比较中带有反差交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的障碍

1)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相当多得宣传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

除了全局性的重大会议外,会议报到不应把中央领导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唯一标准,不应完全依照职务安排报纸版面和电视时段。然而,一旦某种新闻的编排得到认可,往往就形成一种工作上的惰性,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思维,其实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强制要求这样,而是我们自己为了“保险”起见,习惯于按照某种套路来选择和表达对事实的价值认识。

虽然我国传媒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但是这一任务不应模式化完成,应在尊重新闻工作特点的前提下完成。模式化地完成宣传任务,实质是一种应付性的怠工行为。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新闻价值理念,问题在于还要突破很多自己给自己设的新闻编排的框框,要让新闻节目有新闻。

《新闻联播》中采用的许多画面,本身不具有叙事功能,画面平庸,乏味,可视性差。新闻叙事完全依靠说明性

文字来推进,画面张力小。

2)从传媒市场的角度看,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

因为投入成本问题,加上读者希望接受的信息可以简单作出判断,因此传媒不愿意对复杂的事实进行投入,尽管传媒有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的责任,但在面对传媒市场之时,这种软职责往往就得让位于传媒的直接利益。

3)从新闻实务的角度看,事件在一天的什么时间发生、记者是否恰好在场、值班主任的个人偏好、照片的清晰度、版面文字的容量或时间容纳新闻条数的限制、信息等级的确定、版面的位置等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

有时候抢拍的照片不一定很清晰,如果事情很重要应该发出去,但审稿的时候往往因为纯技术的标准而被换掉;新闻在版面的位置,应充分体现新闻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某条消息在版面上的位置,有时候是偶然因素决定的,考虑新闻价值的不多。

※传媒选择事实的实际运作标准

1)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2)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

3)事实的清晰度(不受怀疑、清晰度高的事实容易被选中。人们往往愿意选择那些报道省力的事实,不愿意选择那些需花费很大力气,甚至要冒一定风险才能搞清楚的事实,避重就轻的原则,使我们忽略了很多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4)文化接近或利益阶级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5)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6)符合连续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7)版面或节目组合中,从整体均衡出发,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反新闻价值

现在出现了“反新闻价值”的新闻选择标准。当然,论证者不是完全反对传统的新闻价值理念,但是强调以“亲社会意识”来校正以往的选择标准,反对新闻传播中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其实,如果在对比中报道小人物,或者这个小人物具有某些与众不同之处,这种选择事实的标准,仍然在传统标准之内。

第三讲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不同于哲学的真实,后者在于探究事物的本质;也不同于司法真实,后者以法律为准绳,以证据为依据。新闻真实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不是事实本真,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新闻真实受到自然条件制约

1.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并不能等同,传播者往往只选取他感兴趣的或符合他价值标准的东西告诉你。(参考李普曼《舆论》);加上新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发出的信息,而且最有传播力的新闻,往往不是最复杂的新闻,是被简化了的新闻。

由于传媒反复刊播某类有市场的新闻,强化了这类话题在受众心目中的印象,从而使某些事物获得了和其实际重要性很不相称的地位。适当的报道,自然会有感兴趣的人来关注,强迫全体公众都去关注某类事物,往往造成更多的人不关心和逃避。这些新闻的每一个具体事项,也许都是真实的,但是整体上扭曲了实际存在的社会多样化的现状。

2.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为,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

在所有的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真实具有共同的特点:事实本身在发展,人们对这个事实的认识也在发展,人们对事实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可能真实到什么程度。

一个事实能够真实地报道出来,要通过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报道事实,最后的报道应该是比较真实的。

3.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真实的效果是通过传-受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的,传-受双方彼此信任,受方就会认为是真实的,否则相反。在这里,受众的主观性成为新闻真实的一种标准,尽管我们知道它不应该成为一种标准。

4.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

1)新闻事实类型化(新闻是老故事):记者改变了旧新闻故事中的可变项,保留了故事中的常项(框架结构)。

2)新闻礼仪化:这种情况下,内容已不再重要(一定程度上内容变成了形式本身),重要的是形式。(会议新闻)3)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社会认知和职业新闻工作的流程本身,会影响新闻的真实。传媒无意中每天都在表露相同的对社会意向的一种假设:所有的人都会用同样地方式(传媒对事实定义、命名的方式)看待这些事实,在现存的社会结构中,人们的差别与命运的不同只是个人问题。传媒使用标签和预警,是对新闻进行价值判断的一部分。(如将事实简化为“行凶抢劫”、“恐怖分子袭击等”)

4)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权势人物只是社会的极少数人,但占据了媒体报道的大部分,这不能说反映了真实。

5)传媒的报道总体趋向,无形中在维护现状,有意无意地曲解现实:中外传媒都有这种趋向,但中国强调舆论导向,表现得更显在。

5.传播符合表达意思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生差异。

※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原因

1.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

2.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所谓体制性失实,是因为政治需要或者因为经济利益的需要,默许和鼓励的某些不实报道。

有一种新闻真实的理论,分为四个要点,表面上看很有逻辑,但其实质与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相悖。

1)现象可能是虚假的,只有本质是真实的,所以要报道本质:本质是抽象的,不存在真实与否的问题,新闻只能报道实在的现象,现象是什么就是什么。研究事物本质是哲学的任务。

2)事物的本质与它的主流是一致的,报道了主流即报道了事物的本质。这里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对事物的认识或观点,先确定一个“本质”。这不是新闻报道,是在做证明的游戏。

3)真实性与无产阶级的党性、阶级性是一致的,只有体现党性和阶级性的报道才是真实的:真实与阶级、党性无必然联系,这种说法把新闻真实与人的价值观挂钩,逻辑讲不通。

4)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新闻报道无法承担如此重任,这种观点在历史上已经多次为造谣和强加于人开辟道路。

将价值观的判断渗透到对事实的报道中,这种观点对新闻的职业化是一种很大的威胁。报道的真实性不取决于价值观,而是事实本身的真实。

3.新闻采写、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1)采访不深入造成的失实:防止采用无可证实的事实;防止取证不当的事实;防止证据存疑的事实;防止推论。

2)编辑过程的差误出现失实:编辑想当然造成的失实;编辑环节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失实;编辑核实程序不对造成的失实;写作中作者想当然造成的失实。

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

“策划”本来是公共关系的概念,是指企业或事业单位想方设法制造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来吸引传媒报道。对传媒来说,新闻是自身之外客观发生的事实,事实发生了,传媒可以“组织报道”,即讨论如何报道,从哪个角度报道。在这个意义上称“组织报道”为“新闻策划”问题不大。

的确,不少事情行政、司法、社会部门不作为,传媒若有正义感,就向公众揭露他们的不作为,但是不能替代这些部门办事。传媒做好事只能以社会的普通一分子来做,不能利用自身的传播资源自我吹捧。

传媒假事件不是一般意义的假新闻,它的“假”有几个特征:

1)消息来源于报道者重合,在传媒假事件中,制造事实的和报道事实的都是传媒的工作人员,这种情况下新闻真实,是可疑的。

2)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单纯职业主义动机;

3)方式上,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

4)事件媒介化:媒体对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就是将事件媒介化了。

5)暧昧的“真实”:这种由传媒建构的社会真实已经存在,但它是传媒掌控的“客观存在”,由传媒决定事实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暧昧的社会真实。

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夸大事实

6.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7.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1.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2.科学结论往往是不确定和有许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通常希望得到肯定的事实,是就是,非就非

3.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

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科学从理解性知识越来越多地向工具性知识转变。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现在要开始转到应用方面去了,一转到应用方面就有利益,背后站着越来越多地利益集团。

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较为正式的理念明确提出,实际上拖到了19世纪末20实际初,现在比较公认的是1900年美联社提出的“报道事实,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宗旨,这是第一次以传媒“社训”的形式明确提出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

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我要向公众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价值分开。其具有以下内涵。

1.诚实:报道事实前,没有故意隐瞒什么和突出什么的念头。

2.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若这个事实跟你的利益、感情有关,也要做到站在第三者立场上去看待问题。

3.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偏见、不固执己见:不能按照自己的观点倾向和偏好来报道。

4.不牵扯个人利益:跳出个人利益圈子,从职业角度去衡量和报道这个事实。

5.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这解决的不是“如何去报道”的技术性问题,而是如何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看大事实、报道湿湿的问题。

这些都很理想化,比较难做到,但可以接近它。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并不能保证它的完全客观,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不可能跳出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实的环境,不可能完全摆脱既定思想的影响。

※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

1.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

2.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副词、形容词本身就是一种评价,通讯使用这些词要适可而止。

3.努力做到公正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站在第三者立场,不要站在冲突的某一方来报道事实。

客观报道就其本质而言,应当着眼于内容的客观真实,而不仅仅是报道形式的客观,内容真实包括消息来源真实和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后者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如果内容不真实,客观也就谈不上了,内容本身远高于客观的形式。

客观主义:最早出现在1948年中宣部对于华北《人民日报》关于自然灾害报道的批示,称该报道三分之二罗列灾害,但华北全区平均有七成,应该积极宣传战胜灾荒的巨大成就,忽视积极的鼓舞是我们宣传工作中不许可的客观主义倾向的一种表现。这个新闻学术中的“客观主义”不是同一概念,在当时的背景下属于批评性的政治观念。

※我国新闻中的主观操控

我国把新闻等同于宣传的习惯很顽强,导致我国新闻中的主观操控比较明显。比如,习惯在任务报道方面,以主观定性在前,找寻例子证明在后作文章,与客观性原则相悖。这种叙事加评论的方式大量出现在《新闻联播》中,表现了叙事主体掌控和操纵话语权力的强势姿态。主题先行,不能客观地描述人物,而是硬要人物从于某种宣传目的。

还有,我们的传媒在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副词、形容词和有方向性的谓语动词,传达了太多的主观意愿,比如“深入学习”、“深刻领会”。

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都要求报道要显示立场观点,因为我们处于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后来由提出客观、公众、真实、全面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工作者称为“八字方针”)。

※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各种阻碍

1)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了,即使他真诚地要客观报道,但他本人已经被先前的经验和生活环境规定好了,建构好了,超越个人局限是可能的,但是超越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很难。

2)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

3)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有相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会出现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

4)信息时代信息过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虽然无暇思考,只能接受传媒提供的“事实”,但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选择标准,难以让每个受众都感到“客观”。

“有闻必录”,在我们的新闻教材里,其是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一种扭曲的解释,往往随后便是批评它如何荒谬和不可能等。但“有闻必录”其实是一种广告用语,而且从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开始,这句话便受到过批评,但他是一种学术批评而非政治性的。现在仍然有文章把“有闻必录”作为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内涵来解释,然后批判它如何不对,目的是不承认客观性。这种通过“有闻必录”来否认客观性的说法与客观性不搭界。

第五讲大众传媒的职能

※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1.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新闻在总体上是又党性、阶级性和政治性的,这一点不能否认。但在微观层面,并不是所有具体的新闻都反映国家或阶级的意识形态,许多具体的新闻谈不上什么阶级性、政治性。

2.把传媒的职能比喻为“喉舌”

最早是198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提出喉舌。其实,梁启超接受西方新闻学的一些概念时,将它们中国化了。在西欧,报刊是国王的喉舌(官报时期)的思想已经过时一两百年了,而报刊代表舆论早已成为一种广泛的认识。

所以,关于传媒是喉舌的表达,主要是在传媒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定性。现在又增加了传媒与经济权力之间的定性。无论哪种定性,都表达了一种传媒所处的地位,即它本身不是独立的,而是属于一定阶级的组织、国家政治的组织、经济的集团,或更直接成为某个党的领导机关的一部分。

3.传媒的职能表现为某种“工具”

这是对传媒职能的一类表述,其中最普遍的是“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但是我们过去把搞阶级斗争说成是传媒唯一的职能,这就使一个较为正确的观点变成了谬误。文革中,这个观点被推到极端,进一步说“报纸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专政是公检法的职能,要求传媒具备暴力工具那样的职能,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4.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观点

列宁说,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但这是一种混淆,传媒当时是党中央下的一个宣传工具,属于中央机关的一个机构,起组织作用的是党中央,而非报纸。

5.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

社会是分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作为教育者可以成立。但若把这样的认识作为关于媒体职能认识层面的主要方面,恐怕不会被普遍接受。

6.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传媒的党派属性

传媒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等等说法,马克思和列宁都说过;但这不是马列独特的观点,而是当时社会的观点,是社会公认的。因为他们生活在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过渡的历史阶段,党报党刊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但在19世纪中叶,党派报刊很快就在英美消失,这时的报刊不再站在哪一边,而是以盈利为目的。这并不是说报刊没有自己的观点,它的观点是围绕着利益转移的,报刊的自身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决定报刊的政治态度。

7.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只能的极端错误认识

陆定一将法西斯注意的新闻观概括为“新闻就是政治本身”

8.如何论说传媒与政治关系的职能定性

“新闻舆论为哪个阶级服务,就具有哪个阶级的党性”,这里不仅混淆了新闻和舆论的概念,也把“阶级性”和“党性”概念搞混了。同一个阶级内可以由很多不同的政党,“党性”和“阶级性”不可能完全等同。

※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

(略)

我国的“舆论监督”概念,外国没有对应词,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职能的说法,相当程度上市代表某级党政权力的监督,在较小的程度上是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

※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传媒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三种商品的交换方式:一是新闻源和传媒之间的商品交换;二是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三事传媒和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

在不同的领域认识传媒的职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化产业,传媒要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另一种职能,即传媒还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能。于是,这两种职能经常处于矛盾之中,需要二者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

※从传媒形态本身定性传媒的职能

媒介即讯息,传媒(形态)的职能指一种现代技术,这种技术表面上由人控制,实际上却控制着人,人的行为习惯,甚至思想。(哲学上称为“异化”,异化不是指异常变化,而是指人创造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反过来控制了人)。

第六讲新闻出版自由

※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权的书报检查制度

1.第一个出版自由的文献——《论出版自由》

弥尔顿通过批判书报检查制度,得出一个基本观点:在多元的信息中认识真理。我们常把1644年作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念得以推广的年头,其实他演说后出版的小册子在当时并没有多大影响。他的观点,是在他百年后的1788年,由法国著名的演说家米拉波伯爵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革命氛围中得以广泛传播,闻名欧洲。

2.书报检查的内在矛盾导致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提出

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非理性批评,“新闻出版剥夺了批评的权利,可是批评却成了政府批评家的日常责任”

经过长期的这种书报检查控制,会使产生一种现象,即使没有人监视,传播者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已经习惯性地自我检查,学会揣摩当权者的好恶,一次选择报什么和不报什么、说什么和不说什么,甚至会更加极端地执行当权者的意图,造成连当权者都感到尴尬的结果。

恩格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简洁、理性的概括:

“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的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出版自由”

“绝对的出版自由”指的是法治化的自由。没有阻止你自由地发表言论,但你发表的新闻、言论若存在问题,例如诽谤、侮辱等,别人可以起诉你,经过法庭的审判来决定对错。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法治化的出版自由就是绝对的出版自由,指的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出版自由状态。

※18世纪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献

1.法国《人权宣言》(Articles of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The First Amendment of Constitution)

《人权宣言》:自由传播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地从事言论、著述和出版,但在法律规定之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

第一修正案:过会不得通过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废止言论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机会、请愿、诉愿之自由。

※19世纪关于言论自由的文献——《论自由》

密尔总结法国大革命时期“多数人暴虐”的教训,提出:现在对自由的威胁不是来自政府,而是社会上多数人不能容忍非传统的见解,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和整肃少数人,他提出一个衡量社会的自由程度的标尺。

假定全体人类减一执有一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要使那一个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个人(假如他有权力的话)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如果一个社会允许少数人发表意见,这个社会就是自由的社会。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理论讨论

1.新闻出版自由公认应受到四方面的法律限制

在诽谤、侵犯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泄露国家机密这四方面与其他法律之间不能发生冲突。

2.新闻出版自由是谁的自由?

The press指的是新闻范围,所以其主体是独立法人,在我国,新闻出版自由的主体是公民,不能照搬拉丁文。

言论自由的主体是公民,包含个人传播新闻信息的自由,创办传媒则是公认的商业自由。

3.“信息自由”更能全面体现公民的自由权利

在美国,新闻自由意味着发行人发表什么或不发表什么的自由,对公众来说仅是一种“被听到的自由”——一种消费的自由。

4.关于新闻业自由主义政策的三句话

1)观点的自由市场,可以抛售任何观点,但如果这种观点存在教唆罪犯、诽谤等,于是有了第二句话

2)自行调节的过程,不合理的新闻遭到淘汰,合理的予以保留

3)传媒的社会责任——指自律层面的社会责任

5.一种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理解

欧文?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作者)提出:新闻出版自由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强势的人有说话的权利,弱势的人说话的权利有了,但是别人听不到。因此,作者进一步提出,需要行政力量出面协调,压制一下那些声音强大的人发表意见的声音,给弱小的人发言的机会。

第七讲新闻法

世界上的两大法系:海洋法系(又称为英美法系,英吉利法系)、大陆法系(又称为法兰西法系、拉丁法系)。海

洋法系的特征是尊重不成文的习惯法、案例法。某个问题本来没有法,某一个案件就这么审理了,于是,下一次审理同类案件,还按照上一个案件的原则审理,而那个案例本身就成为一种法律依据。大陆法系从古罗马(核心部分是意大利)开始的,它形成这样一种理念:出现一个事情,就一定要用法律规范它,使用成文法。

※我国新闻法难以出台的原因

1.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弹性的矛盾

法是刚性的,是就是,非就非,对问题的判断和说明,决不能含糊其辞,做出多重解释。

2.法的权利的普遍性与传媒权力实际上的等级性矛盾

我国的传媒实际上市按照行政等级划分的,分为中央级、省级等。新闻法有规定记者的权利和义务,把所有记者看作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不是平等的,新闻法无法描述这种情形。

3.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的随机性的矛盾

4.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的矛盾

5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第八讲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一般来说,国际社会关于新闻职业道德要求(自律)有各种形式,有国家层面的行业自律,也有地区性公约,还有传媒内部制定的规章,总体包括:1)维护新闻自由,具有独立精神;2)现身争议、人道,为公众利益服务;3)恪守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众、平衡等工作标准;4)为新闻来源保密;5)不诽谤、侮辱他人;6)不侵犯普通公民的隐私;7)拒绝收取馈赠和贿赂,以及其他各种影响客观报道的酬谢;8)不参与商业和广告活动新闻专业主义:1)专业(行业)意识: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2)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3)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4)严格、客观的专业资格的认可制度;5)专业内部的自律;6)专业精神的范例。

※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体制转型: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是党政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不是一种社会职业,造成记者被公众认为是公权力的代表,传媒的职业权利与他们挂靠的党政机关的权力混同。使得它们容易成为违法乱纪者重点行贿的对象。

2.商业利益:1992年市场经济后,传媒实际上被推向了市场,成为经济利益的单元,这样就有了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

3.行业内混岗:编辑部和经营部实际没有分开,造成“有偿新闻”屡禁不止。

4.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解决办法:1.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2)立足于同行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内化而形成;3)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4)提升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学术质量

※16种违规现象

1.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有偿新闻实质是编辑部或记者个人,违规出售本来应该服务公众的他手中掌握的发稿权。

2.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广告法》条规定:不能用新闻的形式做广告。但是大家都在违背法律规定,却无人执法。

3.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

4.受贿无闻:拿人家钱替人家说话或拿人家钱替人家遮掩,闭嘴不说话;

5.假新闻;

6.制造“传媒假事件”:手段的合法合理与目标的正确应该是对应的,统一的。马克思说,“需要不神圣手段的目的,就不是神圣的目的”;

7.免费接受被采访方得各种好处;

8.侵犯隐私权:背后是记者对人的权利的漠视;

9.侵犯著作权;

10.“媒介审判”:一位美国学者考察中国传媒与司法的关系论断:中国传媒影响司法的基本模式是传媒影响领导、领导影响法院。

11.介入式隐性采访和偷拍偷录:央视新闻调查节目的一个内部信条:无论如何,秘密调查都是一种欺骗。新闻不是欺骗的通行证,我们不能以目的的正当为由而不择手段。秘密调查不能用作一种常规的做法,也不能仅是为了增添报道的戏剧性而使用。

12.拒绝更正与答辩: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无法百分百真实,媒体主动更正,或允许当事人答辩是基本工作规则。

13.恶炒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14.无人性的冷漠新闻;

15.直接展现暴力、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

16.虚假广告和庸俗广告

第九讲宣传学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态度、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的特点

1.本质是劝服,强制的灌输行为,严格意义上不是宣传,而是一种以暴力威胁为背景的行为。

2.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以单向传播为主。

3.宣传的对象可划分为两类:一是同道者,二是未卷入宣传的人群。策略上考虑,宣传的重点在于未卷入的人群。

4.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效果

但宣传不是万能的,是有条件的,纯粹的技巧必须与环境背景相契合。

※宣传的方法

1.西方常用的宣传策略或技巧

1)加以恶名(又叫标签法),给一种观点(或人物、事物)贴上坏标签,使人们不经验证就对某种观点、某个人、某一事物持反感态度并加以谴责。“不经验证”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2)美化(又叫“光晕效应”)即把某种观点与一个美好的词联系起来,使人未经验证而接受、赞许某观点。

3)假借,以某受人尊敬的权威、公认的信誉加之于另一事物之上,使后者更易为人接受。

4)现身说法(又叫佐证法),请某个受尊敬的或被憎恨的人来评价某个观点、产品、人物的好坏。

5)以平民百姓自居,即说话人企图让人们相信他和他的观点都是好的,因为他属于人民,来自普通百姓。

6)洗牌作弊,选择并运营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论证,使某观点处于最有利或最不利的情况之下。

7)号召随大流(又叫乐队花车)企图让人们相信,我们所属的那个群体都已经接受他们的方案。

2.中国常见的宣传策略或技巧

1)“最大-最大”策略,双方关系中,强调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2)求同存疑;3)无我策略;4)“小骂帮大忙”:做给第三方看,仿佛我们有矛盾,实际我事在帮你忙。

5)适可而止,中庸;6)微调,宣传上不出现大的变动,慢慢地调整;7)强调移情,扮演角色

宣传伦理:目的不正当,方法再精致,也是一种罪恶

第十讲舆论学

卢梭把舆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意,一部分是众意。这种划分使得卢梭在理论上出现了一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他认为,众意是指原是的舆论,有多数的意见和少数的意见,他从中抽出了多数人赞同的意见,叫做公意。一旦多数人的意见变为公意,就具有高于众意的性质。

※舆论八要素

1.主体:公众,是自在的,不是有组织的,对外部社会有一定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社会现象的问题看法相近的人群。现实情况下,他们是分散的,由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

2.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

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得总和,舆论的直接表现是公开的意见,这是能够看见的,能够感觉的还有兴趣。许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清晰地表达意见,只是流露出各种情绪。

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的程度

5.舆论的强烈程度,与公众对舆论客体的知晓程度相关,了解得越清楚,对表达的意见倾向信心越强,强度就越大。

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

※舆论监督

舆论通过自在的存在,对社会发生的事件,问题产生影响(通常是精神压力),叫舆论监督。并非只有通过传媒反映舆论,形成对当事人和组织的压力,才叫舆论监督。传媒通常被视为舆论的代表,但不能说传媒的报道和意见就自然代表了舆论。

影响力不在于它拥有有形的权力,而是在于舆论造成的一种精神方面的道德压力。传媒的“舆论监督”,主要不是传媒代表某级党政权力的监督,而是传媒代表公众(这就要看传媒能够通过自己的报道和评论形成舆论)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或传媒提供意见平台,直接让公众参与监督的一种传媒的工作。

我的摄影学习笔记

摄影笔记 1.首先我要提出的几种拍摄场景的问题 (1) 突出被摄主体,虚化背景,怎么拍? (2) 突出细致景物,色调艳丽,背景适中,怎么拍? (3) 夜景无支架,怎样表达无颤抖和夜色效果 (4) 夜景有支架,怎么拍 (5) 微距特写怎么拍 (6) 全景怎么拍,怎么连接? (7) 如何拍光束? 2.拍摄主体是什么? 从室外的风景照而言,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以人物以中心。绝大多数摄影属于此列。我们到风景点旅游或是到公园闲庭信步,拍照留影主要作为日后的美好回忆,可选择代表性的建筑、花丛、草地、湖水等等背景来衬托主体人物。人物在画面中应占据主要地位,成为视觉中心,若能进一步通过表情、动作等内容生动再现人物的内在气质,那必将使其值得永久珍藏! (2)以风景为中心,用人物作点缀。多用于表现特别的景致。如拍大佛像,以画面中占了很小比例的人来反衬佛像之大,以表现古代文明之伟大成就;再如杭州太子湾公园,春天草坪养护期间,圈起保护的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地连绵至远处墨绿的青山,再加上孩子们吹的泡泡随风飘逝,形成绝妙的人造自然景观,在构图中把绿色作为主体,人物点缀其生机,以展现那种人间天堂的美景。 阴阳脸与大黑脸“阴阳脸”是指人像面部受到90度侧光的照射,一半黑,一半白,这种方式的拍摄往往表现强烈的戏剧效果,若作为生活摄影就不太合适。大黑脸是指逆光人像曝光不足的后果。若拍摄人物背影或侧面,倒是可以达到剪影效果。而拍摄正面人像,最好是适当加以补光,比如用闪光灯或是反光板之类的工具加以弥补。初学者往往不注意光线在整体构图中的作用,或者总是习惯性地使用一成不变的某种光线,所以难以提高。先了解光线的基本知识,再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才能跨越自己。头上长树由于照片的平面造型特点,一不小心,很容易把远处的树枝、电线杆“嫁接”到主体人物上,仿佛从头上长出来一样,使原先可能很好的照片美中不足。其实只要在拍摄的时候,稍加留意变换角度就可以避免。 3.拍摄主体与景深 通俗的说,景深就是照片上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 景深大小的控制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光圈大小,镜头焦距长短,拍摄距离远近。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主要)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越糊 镜头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次要)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背景越糊(所以要拍长焦) 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

新闻评论教程笔记整理

新闻评论教程 第一章 第一节新闻评论的意义 新闻评论: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或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前者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后者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特点 1.强烈的新闻性 2.鲜明的政治性 3.广泛的群众性 第三节新闻评论的功能 1.引导 2.解惑 3.表态 4.深化 第四节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2.学识渊博,精通业务 3.培养朴实深入的作风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1.由大型向大小型结合,逐步转向小型化反向发展的趋势 2.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结合 3.由少数专业人员主持笔政开始向专群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方向转型 4.在说理论述上由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向互相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5.声像评论的逐渐兴起因而呈现声像评论之间以及它们与报刊文字评论之间相 互争夺受众进而竞争共荣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 第一节选题立论的根据 1.根据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 工作部署和最新政策精神。 2.根据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事件、新问题、新矛盾,以及来自群众和基层的呼声 和要求。 3.根据重要的新闻事件、新闻典型。 第二节立论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 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 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 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立论的赞誉效应 2.新颖性 论题新颖,具有独到见解 与错谬或者片面观点的交锋中闪现真理的亮点 有新的由头或论据 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视角移向舆论的非热点 从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被掩盖的矛盾侧面选取角度 注重对解决矛盾有关键作用的角度 3.前瞻性 4.准确性 第三节调查研究选题立论的前提 调查研究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得到实事求是的结论。 .可以提高评论的质量。 调查研究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 .敢于正视矛盾,倾听不同意见. .务求收集材料和分析研究相结合. 第四章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 第一节新闻评论的标题 新闻评论标题与新闻报道标题的区别: 1.任务:前者标明论题范围,表达作者态度,后者提示新闻中最主要最值得重视的部分. 2.写作要求:前者抽象,后者具体 3.结构: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4.拟题手法:前者多用修辞,带有感情色彩,后者客观叙述. 功能.提示论题 .体现论点 .表明态度 .引发兴趣 基本要求.贴切 .具体 .鲜明 .精炼 .生动 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使用的传播符号不同 .所起的作用不同 .写作的要求不同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篇一: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院系班级: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学院新闻学新闻1403班 姓名:刘铃 学号:2 新闻,是用心感受的“心闻” 读《看见》有感 读完整本《看见》,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这不是我平时在电视上面看 到的采访,这是心和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这本书里,柴静将她的那些值得铭记的采访和经历展现给了我们,给我们感动,也给我们力量;但最多的,是鞭策着我们去思考。 我曾经以为,记者这一职业就是简简单单的惩恶扬善的职业。作为 记者,就是当重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将事件报道出来 使公众知晓。记者,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和真相,无需夹杂着 我们的私人情感。唯一需要尊奉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毕竟,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本质要求。并且我一直认 为倘若日后我从事了新闻传播行业,客观公正将是我报道的准则。 但是,在《看见》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新闻报道。柴静在“沉默在 尖叫”一章中这样定义采访的: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并且柴静的一句话深切地诠释了这一定义: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采访中的人文 关怀。记者这一职业开始在我的心中变得鲜活起来。 作为采访者,倘若不以平等的地位和受访者进行交流的话,恐怕

很难得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有我们在采访中倾注了我们的感情,把受访者当成我们的朋友(无论受访者是何种地位何种阶层),我们和受访者才能够进行心和心的交流。就像柴静老师在采访那些 在监狱中的人一样,尽管他们是犯了罪的人,但是在采访中你要得 到他们的真实情感,你就必须平等的看待他们,平等的进行交流。 但是,人文关怀倘若过了度,便会变成感情泛滥。在“真相常流失于 涕泪交加中”柴静老师是这样说的:“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 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着拳 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而柴静还写出了一位观众对她的批评: “准确是这一种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 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所以,在从事这一职业时, 我们必须得把握好人文关怀这个度的问题,不能硬邦邦的去采访受 访者,也不能让情感冲昏了理智的头脑。 最让我受益非凡的是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 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 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倾尽所有, 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 作为一个将要从事新闻行业的学子,我不能不为我将要从事的这一 职业付出努力。记者,并不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你要做一名好的 记者,除了你的职业操守要遵循之外,你还要经受更多艰难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付出自己的真心。新闻,不仅仅是靠风里 来雨里去做出来的;新闻,更多的是用心去采访,用心去编辑,用 心去 体味。 既然我已选择了这条道路,我就应当用心去面对这条道路上的所有 挑战和感动。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这一路上,我要做的是用心感受。 【篇二: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1.构件:独立的运动单元/零件:独立的制造单元 机构: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间能有确定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机构=机架 (1个)+原动件(》1个)+从动件(若干)) 机器: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机构的系统 注:从力的角度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差别,故将机构和机器统 称为机械 1.机构运动简图的要点:1)构件数目与实际数目相同2)运动 副的种类和数目与实际数目相同3)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以 及构件尺寸与实际机构成比例(该项机构示意图不需要) 2.运动副(两构件组成运动副):1)高副(两构件点或线接触) 2)低副(两构件面接触组成),例如转动副、移动副 3.自由度(F )=原动件数目,自由度计算公式: F =3n (n为活动构件数目)-2P(P L为低副数目)-P H( P H为高副数目) 求解自由度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复合铰链2)局部自由

度3)虚约束 4.杆长条件:最短杆+最长杆w其它两杆之和(满足杆长条件则机构中存在整 转副) I)满足杆长条件,若最短杆为机架,则为双曲柄机构 II )满足杆长条件,若最短杆为机架的邻边,则为曲柄摇杆机构 川)满足杆长条件,若最短杆为机架的对边,则为双摇杆机

IV )不满足杆长条件,则为双摇杆机构 5. 急回特性:摇杆转过角度均为摆角(摇杆左右极限位置的夹 角)的大小,而曲柄转过角度不同,例如:牛头刨床、往复 式输送机 急回特性可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或称行程速比系数) K 表 示 二为极位夹角(连杆与曲柄两次共线时,两线之间的夹角) 6. 压力角:作用力F 方向与作用点绝对速度V c 方向的夹角a 7. 从动件压力角a =90°(传动角丫 =0° )时产生死点,可用飞 轮或者构件 本身惯性消除 8. 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特点:I )按凸轮形状分:盘形、移动、圆 柱凸轮(端面) II )按推杆形状分:1)尖顶一一构造简单, 易磨损,用于仪表机构(只用于受力不大的低速机构) 2)滚 子一一磨损小,应用广 3)平底一一受力好,润滑好,用于高 速转动,效率高,但是无法进入凹面 川)按推杆运动分: 直动(对心、偏置)、摆动IV )按保持接触方式分:力封闭 (重力、弹簧等)、几何形状封闭(凹槽、等宽、等径、主回 凸轮) 9.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从动件运动方向与凸轮给从动件的力的 方向之间所夹的 锐角a (凸轮给从动件的力的方向沿接触点 的法线方向) 压力角的大小与凸轮基圆尺寸有关,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 t l t 2 180 180 - — K -1 -…180 -一' '■ /t2 ■^Ttl

纪录片创作期末考试笔记总结.doc

4 辨析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异同:相同:1都是取材真实的现实生活,都以真实性、现实感作为创作生命(只内容和拍摄方法)2表现手法,纪实特质,都采用纪实主义拍摄手法 区别:1反应生活方式不同:纪录片以事信人,专题片以理服人 2表现手法不同:纪录片采用新闻镜头属于新闻范畴,专题片表现生活需要,多采用艺术镜头。 3时空处理不同:纪录片采用进行时来再现生活,专题片则可以灵活运用。 4镜头运用方式不同:纪录片采用头牌、隐性拍摄,专题片用艺术表现 5结构形态不同:纪录片一般以时间变化纵向结构,专题片采用空间变化横向结构 6思维方式不同:纪录片思维立足展现生活,专题片则是在展现生活的基础上表达思想 7纪录片的内涵: 1纪录片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2纪录片是对客观世界进行记录的影视作品 3纪录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纪实性。 8 纪录片的片种属性:(一)表现对象的非虚构性a纪录片艺术的影像本性:再现物象原貌,照相本性,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纪实性b纪录片艺术的永恒主题:人,以人为主表现对象c纪录片的照相本性与思辨性共存,通过主观意识反应客观现实。(二)内容领域的丰富性a纪录片的选题范围是非常广泛、丰富的,自然的、人与自然的,历史的、人与社会的,人与人的题材,这些都可以纳入纪录片创作者的视野。b我国目前的纪录片题材多集中于社会生活层面,对资源题材。科技题材历史题材等方面涉及较少。C扩宽题材的范围,一方面需要有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条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纪录片工作者随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唯有这样,纪录片的发展才会出现一片更广阔的前景。(三)艺术手法的多样性纪录片是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产物(四)语言元素的综合性字幕(说明画面、抒发导演情感,调节影片节奏甚至确定影片风格、激发观众好奇心调动气氛,转场)镜头语言(长镜头是纪实性电视纪录片增强真实感的重要美学手段)画面语言(叙事和表意)、音响语言(也叫同期声)、文学语言(指解说词)、音乐语言 9 纪录片的社会功能:(一)传播知识和舆论导向功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纪录片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反应生活,记录历史,传播知识和舆论引导、审美作用等,也存在社会功利性。(二)记录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功能它最直接的功能就是记录,真实记录丰富多彩、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由于他真实,所以具有文献性。(三)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功能纪录片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起到了传播真实的信息,扩宽人们的视野,交流和宣泄人们情感、启迪人的智慧,引导人们去思索的作用。(四)给人以愉悦的功能优秀的纪录片是艺术创造,他真实,因而具有真实美,它万巨额人们熟悉但熟视无睹的情况,因而产生陌生的距离美。 10 纪录片的分类:(我国)(一)纪实型专题节目:指用自然朴实的方法,真实地报道、反应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的电视专题节目。(二)创意型节目: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渗透创作者浓重的主体意识,具有较强的创作意识的电视纪实节目 11纪录片使用电影艺术的母体,在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中陆续分化出故事片、新闻片、动画片等不同片种。电视普及后,纪录片在电视上空前发展,出现了“电视纪录片”。 12外国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 (一)卢米埃尔简单纪实的原始电影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被称为活动照片。代表着纪录电影的开端。坚持“影片是再现真实生活《工厂大门》《火车进站》 (二)弗拉哈迪(美国)和《北方的纳努克》 (1)纪录片之父是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创始人。《北方的纳努克》是第一步完整意义上的纪录片。(2)《北方的纳努克》是一部有人物、有故事、充满诗情画意的现实生活的纪录片,他是写实传统与技术主义的矛盾产物。弗拉哈迪的创作主题:赞扬现代文明入侵以前的自然美和人性美。弗拉哈迪的重要贡献:坚持非虚构的原则下,积极介入生活、真实性生活场景和作者主观感情的完美结合。利用搬演,某些东西与事实不符。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网络新闻评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网络新闻评论 2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网络新闻评论★★★ 1.网络新闻评论概述(见表25-1) 表25-1 网络新闻评论概述 2.微博新闻评论(见表25-2) 表25-2 微博新闻评论

【考点拓展(触类旁通)】 网络评论专题(见表25-3) 表25-3 网络评论专题 25.2 课后习题详解 1.网络新闻评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何在? 答:网络新闻评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如下: (1)社会背景 ①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互联网。互联网进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后,不仅成为了一种工具,而且正在演化为一种政治。网络媒体的出现,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互联网是连接领导和网民的一个重要通道,是领导听取百姓意见的开放空间。中国网络媒体所显示出来的社会影响力、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表明,它已经成为

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 ②互联网出现以来,网络新闻以其及时性、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和畅通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它的发展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深,使传统媒体只能望其项背。 ③网络以其极强的互动性,为公众的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这一方面刺激了受众的表现欲和发言权,活跃了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新闻评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应运而生,而且呈蓬勃发展之势。 (2)现实意义 ①网络评论和传统媒体的评论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网络评论能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敏锐地捕捉有倾向性的、有前瞻性的问题,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反应,网上热评;公众参与,各抒己见;由小见大,点到即止。网络评论的迅猛发展,点击率的日益增长,既表明公众对话语权的珍惜,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又说明网民已不再满足于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还期望通过网络评论来得到对新闻事件的最新评价,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②网络评论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就目前而言,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它可以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重大部署,开展正面引导;可以围绕网上热门话题,组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释疑解惑,坚持导向;可以针对敌对势力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斗争,澄清是非,掌握主动;可以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尽快披露事实真相,以正视听,把谣言传播的空间压缩到最低程度;此外,还可以把网上舆情跟踪、引导和有害信息的处理紧密结合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网络评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必然会越来越大。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_笔记_总结讲解

一、新闻与宣传 1.两者的定义和差别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是在追求“不断发生的事情”中对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可能会积极地接受宣传,而观点相佐者,则会回避接受和抵制宣传。在商业宣传中,只有需要者才会响应宣传,其他人很少会主动接受宣传、喜欢宣传。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是: 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四,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2.宣传的“最大-最大策略”。 在你我双方的关系中,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3.宣传伦理 戈培尔发动“波兰威胁”的宣传攻势时有一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 4.新闻中的宣传,分析问题的参照系 美国传播学者约翰·梅里尔等列举了11种常用于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Merrill,Lee & Friedlander,1990)。这些宣传技巧的使用便形成了语义噪音,给受众带来了信息解码的困难。它们是: (1)用单向和静态的方式表现人物和事件,使受众形成定向思维(creation of stereotypes); (2)把观点包装成事实(presentation of opinion as fact); (3)有选择地使用引语,通过表面客观的手段达到主观的目的(speaking through sources) ; (4)使用情感动词和副词对直接或间接引语呈现否定或肯定的态度(biased attribution); (5)在信息方面有所选择,如记者有时使用某些事实而不用另外一些事实(information selection);(6)不顾受众的知情权,对某个新闻事件完全不报道或漏掉新闻事件的某些事实(news management);(7)采用不同的称号(use of labels),如,一个新闻事件中的“游击队员”(guerrillas )可能在其它地方就变成了“自由战士”(freedom fighters); (8)用笼统的词语进行概述(vague authority),比如使用“许多人”或“大多数人”(many people或most people)等词语; (9)根据要塑造的形象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语言、照片或音响资料(selective factuality); (10)以偏概全,用个体代表整体(one-person-cross-section); (11)借口无法查对,对事实不再进行追踪(the “not available” ploy),这种方法经常用在报道结尾。这样,新闻报道经过层层把关人的把关,并运用了记者和编辑的宣传手段之后才得以形成的产品,读者所读到的信息已经和原始的事件有了一定的差异。 5.新闻≠舆论另注意:公众舆论一词是错误用法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光与色

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光与色 1.光源色: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颜色。如果用三棱镜将白光进行分解,就能分解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在不同色光的照明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例如,同一个白色的物体,在白光的照明下,显示出的物体固有色即白色物体变成了绿色;在红光照明下,白色物体变成了红色…… 2.物体的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只有在柔和的白光照明下,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例如,白光照射到黄色物体上所色光的波长,所以,看上去是黄色;白光照射到红色物体上反射的光波长相当于红色光的波长,看上去呈红色…… 3.光的三原色:三原色光是指光谱中的红、绿、蓝三种色光,而不是绘画中的红、黄、蓝三种原色。红、绿、蓝三光,光的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可获得不同的复色光。 红、绿、蓝光的混合 4.光的三补色:两种色光相加,如果能获得白光,那么,这两种色光互为补光。如: 红光+青光=白光 绿光+品红光=白光 蓝光+黄光=白光 也可以说,从白光(由三原色光等量相加的光)中减去任何一种原色光,余下的色光即为被减去的色光的补光。如:白光-绿光=品红光(红光+蓝光) 白光-红光=青光(绿光+蓝光) 白光-蓝光=黄光(红光+绿光) 因此,品红、青色、黄色又称减色法中的三原色。彩色胶片、彩色印刷的染料和油墨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5.色彩三要素:色别、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是色彩识别和分类的基本依据。 (1)色别:色别是指彩色给人们视觉上某种特定的感受,色别与光谱成分(波长)有关。一般把色彩分为红、橙、 色别。 (2)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物体表面对色光的反射程度。反射的色光越多,物体表面的色彩越明亮,明度越高。决于照明光源的亮度和物体的固有色。例如,当照明光源发射出的光不是纯白光,而含有蓝色成分,照射到白色的物面呈现出一种蓝色调。在相同的照明下,不同的色别明度不同。假定白色的明度为100,黑色的明度为 0,各种色 白色 100黄色 78.9橙色 69.85绿色30.33红色 4.93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n P t P α γ C D A B ω P 12δδt h s = 12ωδt h v = 2=a 21222δδt h s =12 1 24δδωt h v =22 124t h a δω=2122)(2δδδ-- =t t h h s )(4121 2δδδω-=t t h v 22124t h a δ ω-=绪论:机械: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器: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统称为机构。构件:机构中的(最小)运动单元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刚性联接而成。是运动的单元,它可以是单一的整体,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组成的刚性结构。零件:制造的单元。分为:1、通用零件,2、专用零件。 一:自由度: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约束:对构件独立运动所施加的限制称为约束。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根据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形式,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F = 3n- 2PL-PH 机构的原动件(主动件)数目必须等于机构的自由度。复合铰链:三个或三个以上个构 件在同一条轴线上形成的转动副。由m 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包含的转动副数目应 为(m-1)个。虚约束:重复而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虚约束应除去不计。局部自由度: 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删除。 二: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用以实现运动的传递、变换和传送动力。优点:(1)面接触低副,压强小,便于润滑,磨损轻,寿命长,传力大。(2)低副易于加工,可获得较高精度,成本低。(3)杆可较长,可用作实现远距离的操纵控制。(4)可利用连杆实现较复杂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缺点:(1)低副中存在间隙,精度低。(2)不容易实现精确复杂的运动规律。铰链四杆机构:具有转换运动功能而构件数目最少的平面连杆机构。整转副:存在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构成:整转副是由最短杆及其邻边构成。类型判定:(1)如果:lmin+lmax ≤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曲柄为最短杆;曲柄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相邻构件为机架。双曲柄机构:以最短杆为机架。双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2)如果: lmin+lmax >其它两杆长度之和;不满足曲柄存在的条件,则不论选哪个构件为机架,都为双摇杆机构。急回运动:有不少的平面机构,当主动曲柄做等速转动时,做往复运 动的从动件摇杆,在前进行程运行速度较慢,而回程运动速度要快,机构的这种性质就是所谓的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 压力角:作用于C 点的力P 与C 点绝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α。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γ,死点:无论我们 在原 动件上施加 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机构运 动,这种位置我们称为死点γ=0。解决办法:(1)在机构中安装大质量的飞轮,利用其惯性闯过转折点;(2)利用多组机构来消除运动不确定现象。即连杆BC 与摇杆CD 所夹锐角。 三:凸轮: 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从动件: 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机架: 固定不动的构件(导路)。凸轮类型:(1)盘形回转凸轮(2)移动凸轮 (3)圆柱回转凸轮 从动件类型:(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1)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 1基圆:以凸轮最小向径为半径作的圆,用rmin 表示。2推程:从动件远离中心位置的过 程。推程运动角δt ;3远休止:从动件在远离中心位置停留不动。远休止角δs ;4回程:从动件由远离中心位置向中心位置运动的过程。回程运动角δh ;5近休止:从动件靠近中心位置停留不动。近休止角δs ˊ;6行程: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中移动的距离,用 h 表示。7从动件位移线图:从动件位移S2与凸轮转角δ1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从动件位移 线图。1.等 速运动规 律: 1、特点:设计简单、匀速进给。始点、末点有刚性冲击。适于低速、轻载、从动杆质量不大,以及要求匀速的情况。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推程等加速段运动方程: 推 程 等减速段运动方程: 柔 性冲击:加速度发 生有限值的突变(适用于中速场合) 3、简谐运动规律: 柔性冲击 四:根切根念: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有时会发现刀具的顶部切入了轮齿的根部,而把齿根切去了一部分,破坏了渐开线齿廓,如图这种现象称为根切。 根切形成的原因:标准齿轮:刀具的齿顶线超过了极限啮合点N 。 不根切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不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标准齿轮:指m 、α、ha*、c* 均取标准值,具有标准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且分度圆齿厚s 等于齿槽宽e 的齿轮。 成型法:加工原理:成形法是用渐开线齿形的成形铣刀直接切出齿形。加工:(a) 盘形铣刀加工齿轮。(b)指状铣刀加工齿轮。缺点:加工精度低;加工不连续,生产率低;加工成本高。优点:可以用普通铣床加工。 范成法:加工原理:根据共轭曲线原理,利 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传动时,两轮的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加工:(a)齿轮插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外齿轮。(b)齿条插刀(梳齿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齿条。原理与用齿轮插刀加工相同,仅是范成运动变为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运动。(c)滚刀切齿:原理与用齿条插刀加工基本相同,滚刀转动时,刀刃的螺旋运动代替了齿条插刀的展成运动和切削运动。 九:失效: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类型:(1)断裂。在机械载荷或应力作用下(有时还兼有各种热、腐蚀等因素作用),使物体分成几个部分的现象,通常定义为固体完全断裂,简称断裂。静力拉断、疲劳断裂。(2)变形。由于作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使零 1 1PN PB ≤2 sin sin * α α mz m h a ≤ α 2* min sin 2a h z = )]cos(1[212δδπt h s -=)sin(2112δδπδωπt t h v =)cos(2122122δδπ δωπt t h a =

摄影吴师自通笔记整理课件资料

一、基础一 1、测光 画面反差不是很大,受光反差不大——评价测光 背光照片。光线反差极大,停电点燃一根蜡烛——局部测光、点测光 局部测光、点测光的精确度 中庸的测光方式——中央重点,主题和环境存在不大的反差 2、白平衡 固有色的还原 条件色的还原 自动白平衡 色温——光线的颜色,光线的颜色越冷越偏蓝,色温越高,光线的颜色越偏暖越低,色温越低。 阳光的色温——5200到5500 闪光灯——5500 阴影——7000 阴天——6300 阴天光线偏蓝 钨丝灯——3200 以5000多为界,高于5000多,就偏蓝,低于,就偏暖 3、自动对焦测距 连续对焦——运动的物体,跟拍。 三四岁的小孩,无法预知其动静 4、ISO——相对感光度感光度越低,较多的光线 天气晴朗的室外 100——400 阴天到傍晚 400——1600 黑暗的室内到夜间 1600——6400 只要光线允许,光线够强,使用最低的ISO,让更多的光线进来。 抖了糊了 闪光补偿控制相机的闪光灯 自动闪光灯系统。非常暗的室外,估计错误,多补光,使用闪光补偿,设置低一点的值。负补偿。 内置闪光灯有效距离 4米多一点

5、测光——调节光圈快门获得正确曝光 专业标尺显示游离的光标内置测光表。 使得游离的光标在正中间,一般情况下可以获得准备曝光。 尼康 LV 及时显示 lock 游离的光标受到大致的位置 6、入门级照相机 只有一个拨盘通过屏幕菜单控制 中端左边键有两项功能 二、基础四快门光圈与各种曝光模式 1、视觉的产生 眼球凸透镜瞳孔视网膜(传感器) 猫眼高感光度 2、曝光 光圈、快门、感光媒体的感光度 快门速度-曝光时间 糊了与快门的关系 准备的曝光——亮度无异 快门控制着进光时间曝光量画面的效果 快门速度高的时候,高速运动的瞬间被凝结了 快门速度低的时候,一个运动的过程被记录下来了 高速快门捕捉瞬间低速快门记录运动的轨迹 慢速快门相机相对静止三脚架动静结合 慢速快门拍摄水流 低速快门拍摄静止的物体比较抽象的效果 3、数值越小光圈开口越大 光圈与景深 景深——景物纵向上清晰的深度 小景深照片,前景清晰背景模糊——大光圈,虚实对比很强烈的照片合影小光圈大家都清晰焦点是群体 快门与光圈的成级变化 T: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F:1、1.4、2、2.8、4、5.6、8、11、16、22…… 1.4相比于1 进光量减少了一倍 A或Av 光圈优先光圈先决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齿轮传动【圣才出品】

第11章齿轮传动 11.1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及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和强度计算。学习时需要掌握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分析及计算、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计算载荷及参数选择,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针对三种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由于计算难度较大,通常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其中的重难点,比如设计计算中,许用应力的计算和选取,齿轮的受力分析等。复习本章时不应以计算为重点,需理解记忆其中要点。 【重点难点归纳】 一、轮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 1.轮齿的失效形式(见表11-1-1) 表11-1-1轮齿的失效形式

2.齿轮设计计算准则 (1)对于闭式齿轮传动,必须计算轮齿弯曲疲劳强度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对于高速重载齿轮传动,还必须计算其抗胶合能力。对于一般的传动,选择恰当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油的牌号和粘度。 (2)对于开式传动,只需计算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以免轮齿疲劳折断。 二、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见表11-1-2) 表11-1-2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三、齿轮传动的精度 1.误差对传动的影响 (1)影响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2)影响传动的平稳性; (3)影响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2.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齿轮的精度按国家标准规定,可分为13个精度等级:0级最高,12级最低。常用的是6~9级精度。 四、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见表11-1-3) 表11-1-3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见表11-1-4) 表11-1-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摄影入门讲座笔记摘要

摄影入门讲座笔记摘要 1.器材使用 a)站位: 两脚前后45度,支撑臂靠近身体,留出一只眼睛(建议左眼)观察整体动向(比如在拍摄足球运动中,右眼盯住长焦镜的图像,左眼观察传球的动向);善于使用现场的物体作为支撑架。 b)术语解释与应用 i.Iso,曝光度,iso越高,曝光率越高,适合高速运动和黑暗条件下的拍摄,同时噪 点也越多;相反,iso越低,图像颗粒越细腻,色彩越逼真,可以放大较高倍数而不失真。 ii.Aps-c:数码相机的焦距补正系数,cannon 1.6,nikkon1.5,olympus2 iii.景深:以对焦点位中心能够清晰成像的区域。景深与光圈大小成反比、与焦距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 iv.半快门(快门按到一半会卡一下的那个状态):曝光的实际开始时间从半快门开始算起、半快门阶段保持曝光补偿、定焦等参数不变;把握抓拍与半快门的权衡,长按半快门可以增加抓拍的曝光时间,但是会牺牲对于曝光补偿和定焦的修正程度。 v.快门优先vs光圈优先;前者能够在短时间连续拍摄,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后者曝光时间较长,画面色彩好,适合拍较静止的物体 c)常见的问题与解决 i.画面虚:成因,跑焦、抖动。应对: 跑焦,在纯色背景下对焦,要对准有清晰线条和色彩分界线的地方(比如人的五官、色彩变化的边界),然后用半快门转移;延长曝光时间或者增加进光量;收缩光圈。 抖动,增加iso,用支架,增加进光量 ii.主体不突出:靠近主体,注意选择陪体(简洁、少量、得体) iii.画面过暗:增加曝光补偿(开阔地形闪光灯的效果会削弱) 2.场景摄影技巧 a)会议摄影: 需要拍摄全景照、发言照以及穿插的重要内容或典礼仪式 i.全景照的注意事项: 1)四平八稳,画面不要倾斜; 2)中心突出(摄影事件、出席人员); 3)主要内容要形成封闭图形(即尽量拍全会场正面,比如说百年纪念讲堂的 舞台边框); 4)宁可让主席台过度曝光也要排出条幅内容(需要手动正向修正曝光补偿); ii.发言照的注意事项: 1)跟开口音(或者发言人停顿的瞬间),否则容易出现奇怪的表情; 2)要在发言人抬头的时候拍; 3)发言人身高与讲台不协调的时候,或者纵向改变俯仰角,或者横向变化拍 摄角度(注意麦克风不要挡在脸前) iii.穿插活动: 1)快门优先,曝光时间过长容易拉出“鬼影”; 2)授奖仪式要注意抓拍向台下示意的瞬间,特别注意要选好角度,不要让证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笔记超全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笔记 上编新闻评论学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新闻评论学的界说 新闻评论学的定义:新闻评论学是应用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做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 新闻评论学研究的范围:新闻评论的特点、种类、地位和作用,新闻评论运做规律,和这种新闻体裁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学习和研究新闻评论学的意义 一、由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所决定 新闻评论由于它的独特功能,是作为新闻传播的灵魂和旗帜而存在的,它是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传播形式,在整个信息传输中,总是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 具体的:第一,新闻评论是判定一家新闻媒体政治面貌的旗帜,加强新闻评论是提高媒体思想性的基本一环,新闻评论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每体工作水准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二,就报纸而言,新闻评论往往是整个报纸宣传的纲,抓好评论这一环,旧可以把全部报道工作贯穿起来,所以加强评论工作和提高评论质量,是显示这张报纸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二、由当前新闻传播业的急迫需要所决定 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异军突起,评论工作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报纸新闻报道易于趋同,新闻评论正好可以大显身手,张扬报纸的个性,显示报纸的水平,吸引更多的读者。 三、由做一个称职的完备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所决定 评论素养:应当具有灵敏的职业嗅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周围的一切,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有自己的判断和估价,有发言的主动权。 具有高评论素养的优秀记者对社会政治和全局情况留心观察,缜密思考,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蕴涵丰富的思想积累,因而写出的新闻报道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迷离混沌的生活事件中,捕捉事物的本质,理出报道的主线。其结果不仅能够地心应手地采写好新闻报道,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配发多种形式的评论。 第三节学习评论写作应有的态度 一、打破“评论神秘”的观念,树立苦战能过关的志向 二、克服“评论无学”的思想,认清评论与政治及理论的关系 三、改变“眼高手低”的状况,做评论园地里坚持练笔的耕耘者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特点 第一节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新闻报道是基础和主体,它的主要人是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用事实来反映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意见来启迪受众。 新闻评论是旗帜和灵魂,它总是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当前发生的各种典型事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现实生活出发,进行评述说理,指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以有形的意见直接地知道人们的工作、思想和行动。 第二节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 以言论为住的新闻评论和以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在反映内容、写作目的、表达方式上是不同的:1、反映内容。新闻报道向受众传播新的信息,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力求反映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现象,然后进行分析说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刻揭示事实多蕴涵的意义,直接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和看法,反映传播的意图。2、写作目的。新闻报道满足手重欲知未知的目的的同时,发挥宣传政策,表彰先进,传播知识,激浊扬清等作用。新闻评论旨在使新闻内在饿思想得以引申、提高与升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导论 第一节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新闻学学科介绍。 ★新闻学[07名词]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广义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构成部分。狭义的新闻学,指的是理论新闻学、即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学概论、新闻学原理等。 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04名词]。主要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探讨和揭示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它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历史新闻学,也叫新闻事业史。主要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新闻界名人史。 应用新闻学,也叫新闻业务。主要研究新闻业务方面的应用知识。它探讨的是新闻采、写、编、摄、录及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规律。 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研究目的是探索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新闻现象指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指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对新闻信息的采写编播过程,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新闻事业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人才培养的过程。 三、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 1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分析复杂的新闻现象; 2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重视和吸收其中反映新闻普遍规律的观点和认识; 3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以概念为工具,运用判断、推理手段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等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抽象; 5把研究对象(即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放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环境中考察。 第二节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国家的新闻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并不十分重视。总的来说,他们对“术”的研究重于对“学”的研究,围观的研究重于宏观的研究。 ■《报刊的四种理论》[06名词]——1956年,由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而编写的一本书,由施拉姆等人的四篇论文汇编而成。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作者根据资产阶级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从新闻事业和政治制度的关系上阐述理论观点,着重论述了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对新闻媒介的控制和新闻自由问题。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集权主义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下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环境中,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包括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批评政府。 二、自由主义理论: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米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们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因此,他们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 三、社会责任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20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对待西方新闻理论,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加以具体分析,既不应全盘照搬,盲目崇拜,也不应一概排斥,全盘否定。 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性质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它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相联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进行新闻实践的产物。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新闻思想和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体说来,有五大理论来源和三大建设途径。 3五大理论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时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