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2019年3月20日

(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20 分)

1、(4分)近几十年随着森林不断遭到砍伐,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为了更好的保护马鹿,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

(1)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导致生活在该空间的马鹿的_________降低,马鹿种群数量降低。

(2)如果出现马鹿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人为破坏环境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冬季调查得到不同类型的生境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记为M)和马鹿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记为N),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________中没有观察到马鹿活动点。结合M和N分析,马鹿冬季最喜欢的生境是________ 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 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 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 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__(填生态系统成分)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保护。

3、(4分)一种体长不足1mm的灰白色农业害虫“烟粉虱”, 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发生区棉花平均每张叶片有卵、若虫(无翅的幼虫)、伪蛹和成虫达5400头(粒)之多。它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叶片汁液并传播多种病毒,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1)一块棉田里烟粉虱的全部卵、若虫、伪蛹和成虫称为一个__________,烟粉虱与被侵害的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态系统易受烟粉虱严重侵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烟粉虱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某地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治理措施,在一段时间内其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_________型曲线,K值表示_____________。

②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点。

③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

4、(4分)下图是某校利用人工建立的池塘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其主要动植物有:芦苇(挺水植物)、绿藻(浮游植物)、黑藻(沉水植物)和人工放养的适量的红鲤鱼(杂食鱼类)。请据图回答:

(1)该池塘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池塘对生活污水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主要是因为其__________层中含有大量分解者;该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2)如果池塘条件适宜,池塘中的红鲤鱼种群数量在放养后将以_______方式增长,最终会在_______这一平均值上下波动。

(3)池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

(4)若污染过于严重导致池塘失去净化能力,可以将池塘水抽光并挖掉部分淤泥,重新注入池水后,池塘能迅速恢复原样。其恢复速度较快是因为原有池塘中会留下大量____和有生存能力的___________ __等。

5、(4分)为了响应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丽中国号召,很多地方陆续退耕还林、还湖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农田中的农作物与田间杂草的竞争,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方面。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

(2)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高。分析森林中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的分层现象是在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这种分层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泊在改善水质、蓄洪防早、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研究人员为了调查某湖泊中鲢鱼的种群密度,在该湖泊中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鱼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由此推测该湖泊中鲢鱼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6、(5分)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数量变化均符合“S型”曲线

B.群落中各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群落演替都会使群落的结构变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若种群中年龄组成维持稳定,种群密度就会一直维持稳定

7、(5分)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B.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不影响

C.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8、(5分)下图为某海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与水深关系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洋水域水深35m开始,随着水深增加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B.水深100m以下远洋水域中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主要由分解者和消费者组成;输入水深 100m以下远洋水域系统中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太阳能

C.假设一段时间内,该海域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数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能量的数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数值为c,则a<b+c

D.据统计,该海域生态系统同季节单位体积内近海水域比远洋水域物种丰富度要高,该差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特征

9、(5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体液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

B.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激素等

C.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

10、(5分)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C.b到c变化过程中,种内斗争将会加剧

D.两曲线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11、(5分)下列有关种群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四大家鱼在水域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形成森林

C.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上下波动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12、(5分)“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海底黑烟囱”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蠕虫及依靠化学自营的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等

C.当前科学家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里,其数量会呈“S”型增长

13、(5分)某水库已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其中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表现为随机分布的空间特征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利用大网眼的渔网进行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结果比实际种群密度偏大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14、(5分)拟南芥可发生避阴反应,即拟南芥植株被其他植株遮蔽而处于阴影中时,可通过光敏色素

感受富含远红光的光,进而伸长节间和叶柄,捕获更多的光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避阴反应有利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更多的远红光

B.发生避阴反应时,拟南芥的性状和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避阴反应说明拟南芥可感受来源于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

D.发生避阴反应的拟南芥种群在垂直结构上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15、(5分)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B.—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某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16、(5分)下列有关群落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演替经历的阶段不完全相同

B.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比初生演替快

C.两种演替一般都朝向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进行

D.两种演替总会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结构更复杂

17、(5分)乙酰胆碱是一类常见的神经递质,它通过突触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乙酰胆碱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B.线粒体的活动加强

C.乙酰胆碱在组织液中扩散 D.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18、(5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和T淋巴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的机体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会在下丘脑细胞表达

19、(5分)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东亚飞蝗的幼虫和成虫

②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

③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惠州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20、(5分)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泡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

B.山坡某一高度植被分布情况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呈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

D.竹海中的湘妃竹长得高低错落有致,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1、(5分)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单位 B.群落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种群内各种生物总是斗争激烈

22、(5分)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槐树林中刺槐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

23、(5分)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浓度大于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

D.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24、(5分)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

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

C.下丘脑可以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内水盐平衡

D.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中枢,也是温度感觉中枢

25、(5分)下图为某地2000年-2004年主要植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故在此地将持续呈“J”型增长

B.此地5年内狗牙根的数量不断减少,可能与加拿大一只黄花的竞争有关

C.此地5年之后群落植物丰富度将呈不断增大趋势

D.因巢菜数量不断减少,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在植株密集处多取样方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20 分)

1、(4分)【答案】环境容纳量森林中马鹿种群中个体的迁出农田皆伐迹地 N与M的差值最大【解析】

(1)森林采伐后,生境破碎化,环境破坏,马鹿种群的生存空间受到制约,导致该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降低,马鹿种群数量降低。

(2)马鹿种群数量减少,一方面要考虑到应环境破坏,种群的出生率减低,死亡率升高外,还应考虑到该种群的迁出率增加的原因。

(3)分析柱形图可知:在农田中没有观察到马鹿活动点.结合M和N分析,马鹿冬季最喜欢的生境是皆伐迹地,判断依据是 N与M的差值最大。

2、(4分)【答案】水平样方 B F甲生产者抵抗力就地

【解析】

(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芦苇等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

(2)据图分析已知,甲曲线上B点在曲线P以上,表示种群数量增长了;乙曲线F点与P曲线相交,说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改变;N t小于a时,甲曲线在P曲线以下,种群数量在减少,所以甲更容易消亡。

(3)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所以恢复生态系统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3、(4分)【答案】种群寄生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差) S 环境容纳量

B 不是,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解析】

(1)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因此一块棉田里烟粉虱的全部卵、若虫、伪蛹和成虫称为一个种群;由于烟粉虱“用剌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叶片汁液”,因此烟粉虱与被侵害的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2)农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受烟粉虱严重侵害。

(3)①根据图中信息,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

②图中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B点,即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快;③K值为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4、(4分)【答案】群落底泥层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逻辑斯谛曲线(或S型曲线)环境容纳量(或K值)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有机质孢子和种子

【解析】

(1)池塘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池塘对生活污水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主要是因为其底泥层层中含有大量分解者;该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2)如果池塘条件适宜,池塘中的红鲤鱼种群数量在放养后将以S型曲线方式增长,最终会在K值上下波动。

(3)池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由于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会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有

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

(4)若污染过于严重导致池塘失去净化能力,可以将池塘水抽光并挖掉部分淤泥,重新注入池水后,池塘能迅速恢复原样。其恢复速度较快是因为原有池塘中会留下大量有机质和有生存能力的孢子和种子等。

5、(4分)【答案】肥料、空间、水分和阳光等次生抵抗力群落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间接 322

【解析】

(1)农田中的农作物与田间杂草均为绿色植物,二者的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肥料、空间、水分和阳光等方面。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在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属于次生演替。

(2)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大,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见,分析森林中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的分层现象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这种分层现象的意义是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湖泊在改善水质、蓄洪防早、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生态功能的具体体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定范围内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据此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该湖泊中鲢鱼的种群数量=(46×42)÷6=322只。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6、(5分)【答案】B

【解析】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由于开始逐渐称为优势种而数量逐渐增多,但随着演替的不断进行,该优势种群逐渐被其他种群替代,则种群数量会不断减少,这种变化不符合“S型”曲线规律,A 错误;由于群落中包含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各种微生物,所以这些不同种群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正确;群落演替的方向是否会使群落的结构变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的好坏,C错误;若种群中年龄组成维持稳定,但种群遇到环境中不可抗拒的因素的影响,则种群密度可能逐渐降低,D错误。

7、(5分)【答案】D

【解析】种群无水平结构,群落具有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A错误;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是由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的,B错误;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C错误;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正确。

8、(5分)【答案】D

【解析】随着水深增加,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逐渐降低,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减少,所以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强度(减弱),A错误。题图显示,水深100m以下的远洋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数量为0,据此可判断该水域主要由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输入该水域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化学能,B错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生产者所固定太阳能,在能量流动过程

中,每个营养级的能量,会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所以a大于b+c,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浅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较高,说明海洋植物丰富,更有利于为其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环境,所以物种丰富度较远洋水域高,这是海洋的不同地段的水体中的生物分布情况,是群落的水平结构,D 正确。

9、(5分)【答案】C

【解析】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占2/3)和细胞外液(占1/3),内环境中只是细胞外液,A错误;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淋巴细胞位于淋巴和血浆中,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D错误。

10、(5分)【答案】A

【解析】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种群数量增长减缓,但是还是在增加着,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错误;K值和环境有关,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正确;b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数量逐渐达到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会不断加剧,C正确;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D正确。

11、(5分)【答案】B

【解析】四大家鱼分布在不同的水层,这种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但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都是形成森林,B错误;通常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于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增长曲线呈现“S”型,K值为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此时,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在一定值左右上下波动,C正确;根据各年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和衰老型,根据年龄结构可以预测某一地区的人口未来动态,D正确。

12、(5分)【答案】B

【解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获得的能量,A错误;“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如红蛤、海蟹、管虫、水螅生物、蠕虫及硫细菌等生物种间存在捕食、竞争等关系,B正确;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海底黑烟囱”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将其中的细菌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里,细菌会死亡,D错误。

13、(5分)【答案】D

【解析】水库中所有的鱼种类不同,属于多个种群,A错误;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在发生变化,但物种丰富度基本不变,B错误;利用大网眼的渔网进行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不会改变,因此得到的结果也不变,C错误;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14、(5分)【答案】C

【解析】避阴反应有利于光敏色素吸收更多的远红光,但光敏色素不是光合色素,光合色素一般不能吸收远红光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发生避阴反应时,对拟南芥自身植株没有直接的改变,所以拟南芥的性状和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B错误;避阴反应说明拟南芥可感受来源于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不可见的远红光),C正确;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不是种群的特征,D错误。15、(5分)【答案】A

【解析】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因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繁殖?迁徙等因素的影响,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有变化,A错误;“喜鹊巢”不属于生物,因此,—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种群的年龄组成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改善某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D正确。

16、(5分)【答案】D

【解析】初生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侵入定居阶段、竞争平衡阶段、相对稳定阶段;次生演替会经历哪些阶段,决定于外界因素作用的方式和作用的持续时间,与初生演替过程所经历的阶段不完全相同,A正确;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的速度快,B正确;两种演替一般都朝向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进行,C正确;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两种演替也不一定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结构更复杂,D错误。

17、(5分)【答案】A

【解析】神经递质以胞吐形式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直接穿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A 错误;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这需要线粒体供能,因此线粒体活动加强,B正确;突触间隙中是组织液,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在组织液中扩散到突触后膜,C正确;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的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

18、(5分)【答案】B

【解析】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B正确;寒冷环境下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其散热量多于炎热环境,C错误;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因此只有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错误。

19、(5分)【答案】A

【解析】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东亚飞蝗幼虫和成虫,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②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是所有生物的集合体,属于群落。③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④惠州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既不是种群(不是同一个物种)又不是群落(没有包括全部生物)。答案选:A。

20、(5分)【答案】B

【解析】泡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虽然为一个物种,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乳酸菌没有直接联系,所以整个坛内的乳酸菌构成多个种群,A错误;在同一高度的山坡上植被分布情况属于垂直方向上的不同情况,所以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都有镶嵌分布现象,C错误;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竹海中的湘妃竹只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21、(5分)【答案】D

【解析】种群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群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即使达到顶级群落,也是有所变化的,B正确。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

位,C正确。种群内各种生物有斗争但也有种内互助,D错误。

22、(5分)【答案】A

【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垂直分布,槐树林中刺槐树高低错落有致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A项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对光照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B项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其食物决定的,C项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等不同,导致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D项正确。

23、(5分)【答案】A

【解析】浓度大于M时是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生长速度变慢,而非不生长,A错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生根数量相同的可能对应两个不同的浓度,B正确;由图可知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表明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而P点是促进作用最大的最适浓度,C正确;侧芽因为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受到抑制,若顶芽处为P,侧芽一般大于M,D正确。

24、(5分)【答案】D

【解析】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并在水平衡调节过程中,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A正确;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B正确;下丘脑中存在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通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C正确;温度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

25、(5分)【答案】B

【解析】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初期数量增加较快,受环境资源和空间的限制,后期缓慢增长,并趋于稳定,整个过程呈现“S”型增长,A项错误;此地5年内狗牙根的数量不断减少,可能是加拿大一只黄花更具有竞争优势,B项正确;由于加拿大一只黄花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使其他物种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此地5年之后群落植物丰富度将呈不断减小趋势,C项错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注意随机取样,D项错误。

高通量测序: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5)高通量测序: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概念 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微生物的功能及代谢机理是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 热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认识还不全面, 对微生物功能及代谢机理方面了解的也很少。但随着高通量测序、基因芯片等新技术 的不断更新,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也在不断变化。第二代高通量 测序技术(尤其 是Roche 454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我们能够对环境微生物进行深度测序,灵 敏地探测出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极其微弱的变化,对于我 们研究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治理和微生物资源的利用以及人类医疗健康有着重 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国内,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涉及农业、土壤、林业、海洋、矿井、人体医学等诸多领域。以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例,通 过比较正常和疾病状态下或疾病不同进程中人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可以 对正常人群与某些疾病患者体内的微生物群体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获得人体微 生物群

落变化同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度测序还可以快速地发现和检测常见病原及新发传 染病病原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展 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很多,从国内外目前采用的方法来看大致上包括以下四 类:传统的微生物平板纯培养方法、微平板分析方法、磷脂脂肪酸法以及分子生物学 方法等等。 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为微生物分 子生态学的研究策略注入了新的力量。 目前用于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 括:DGGE/TGGE/TTGE 、 T-RFLP 、SSCP、FISH 、印记杂交、定量 PCR、基因芯片等。 DGGE 等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在其实验结果中往往只含有数十条条带,只能反映出样品中少数 优势菌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分辨率的误差,部分电泳条带中可能包含不只一种 16S rDNA 序列,因此要获悉电泳图谱中具体的菌种信息,还需 对每一条带构建克隆文库,并筛选克隆进行测序,此实验操 作相对繁琐;此外,采用这种方法无法对样品中的微生物做 到绝对定量。生物芯片是通过固定在芯片上的探针来获得微

生物群落的构成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学习目标: 1、简述生物群落的概念含义。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举例说出常见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5、举例说出群落的主要类型。 6、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含义。 课前导学: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生态学上同一内、占据一定_____________的相互之间 有或联系的各种____________的集合。 二、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数目的多少。 三、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互利共生: ____ 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 ____ 相互 ____ 。如:豆科植物和___________;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菌。 2、竞争: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__________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的现象。如:牛和羊,稻田里的水稻和____________。 3、捕食:一种生物________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如:羊吃 ___,狼吃鹿。 4、寄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利用的物质为 ___并对宿主造成 _____的现象。(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病毒;绦虫和猪。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群落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垂直结构 ⑴垂直结构的概念:是指群落的现象。 ⑵分层 Ⅰ.森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以及地被层。植物的分层通常与 ___ ___有关。 Ⅱ.栖息在森林中的鸟类与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它们的分层主要与___ _______有关。 2、水平结构 ⑴水平结构的概念:群落水平结构是指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____ 或_________。它是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引起。 ⑵水平结构的特征: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 ⑶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 ___ ___ _中,在时间、空间上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 ___ ___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一般说生态位相互重叠的生物种群之间竞争___ 。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汇报课)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3节群落的结构 高二生物组佘雯 一、教材分析 本节属于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与群落中第三节,是之后要学习的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群落的结构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能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说出群落是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 二、学生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种群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学生能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并说明不同群落有不同物种组成的原因。 3)学生能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学生能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形成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丰富度的概念; 3)生物种群内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4)种群的空间特征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生物种群内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2)种群的空间特征及应用。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1 / 7 第4章 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概念 1.概念: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或所有的生物)(准确记忆) 2.正确理解群落的概念:(理解) ①“同一时间”:随时间迁移,群落内种群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 ②“一定区域”:群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③“各种生物”: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④“集合”:群落不是生物的简单聚集,而是通过生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3.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 ?全部种群???→?所有种群 群落 4.种群和群落的比较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 ①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②地位:丰富度是群落的首要特征 ③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 落结构也越复杂 三、种间关系 2 / 7

相互依存, 减少,呈现“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数量上呈现出 ①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最终 败,如图 ②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近, 随环境等外界因素发生周期性变化,如图 对寄生种群有利,对寄主种群有害。 【规律总结】 1.几种种间关系曲线的判断 (1)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互利共生 (2)不同步变化(此消彼长)——捕食 (3)看起点,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为0——竞争2. 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3 / 7

2020高考人教版生物复习练习题: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Word版含解析

[新题培优练] [基础达标] 1.(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为解决某市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解析:选B。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中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 正确;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正确。 2.(2019·湖北沙市中学高三模拟)某区域中有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K”表示)逐渐变为B(以“K”表示),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 B.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 C.a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 D.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 解析:选A。据图可知,随着环境因子由A逐渐变为B,a种群中的个体数量逐渐减少,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有所增加,说明a种群比较适应A环境,而d种群比较适应B环境,但a 和d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会消失。 3.(2020·高考预测)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平方米) 20 18 10

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测定方法

第26卷第10期 2006年10月生 态 学 报ACT A EC O LOGIC A SI NIC A V ol.26,N o.10Oct.,2006 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 功能多样性测定方法 陈承利,廖 敏3 ,曾路生 (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31002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2002C B4108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01026) 收稿日期:2005206227;修订日期:2006205220 作者简介:陈承利(1982~),男,浙江平阳,硕士,主要从事土壤环境化学与环境生态毒理学研究.E 2mail :clchen1982@1631com 3通讯作者C orresponding author.E -mail :liaom in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7925505.html, or liaom inzju1@1631com Found ation item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K ey Basic Research Support F oundation of China (N o.2002C B410804)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 oundation of China (N o.40201026) R eceived d ate :2005206227;Accepted d ate :2006205220 Biography :CHE N Cheng 2Li ,M aster ,mainly engaged in s oil environmental chem istry and ecotoxicology.E 2mail :clchen1982@1631com 摘要:土壤微生物在促进土壤质量和植物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多样性及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质量。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健康状况,非常有必要发展有效的方法来研究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分布以及行为等。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的测定方法,包括生物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现将它们的原理、优缺点、实用性及其发展动态作一阐述,同时指出结合这两种技术可为微生物群落分析提供一个更全面的、精确的方法。 关键词: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子生物学;BI O LOG;P LFA ;PCR ;DNA 文章编号:100020933(2006)1023404209 中图分类号:Q143,Q938,S154 文献标识码:A Methods to measure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polluted soils CHE N Cheng 2Li ,LI AO Min 3,ZE NG Lu 2Sheng (MOE K ey Laboratory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Ecosystem H ealth ,College o 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 sity ,Hangzhou ,310029,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26(10):3404~3412. Abstract :S oil m icroorganisms ,such as bacteria and fungi ,play im portant roles in prom oting soil quality and im proving plant health and nutrition ,thus in fluencing terrestrial ecosystems.Increasing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such as spraw ling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esticides utilization ,and pollutions from all sources ,can potentially affect soil m icrobial community com position and diversity ,leading to deterioration of soil quality and fertility.H owever ,it is yet to be determ ined how these changes in m icrobial diversity can in fluence surface and ground ecosystems.T o that end ,there is an acute need for reliable and accurate methods to study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tax onomy of soil m icroorganisms.W ithout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m icrobial diversity ,distribution ,and behavior in polluted soil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m icrobial diversity ,as well as its im pact on soil health ,cannot be achieved. The determ ination of species diversity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tensity of each species ,the total number of species present ,species evennes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M ethods to measure m 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polluted soil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 o groups ,i.e.,biochem ical 2based techniques and m olecular biological 2based techniques.T ypically ,diversity studies include the relative com parisons of communities across a gradient of stress and disturbance.W ith current techniques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true diversity due to lack of know ledge on com position and the techniques to determ ine the accuracy of the extraction or detection methods.T raditionally ,the analysis of soil m icrobial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种类组成 群落的结构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的基本特征 群落的性质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生物群落的定义 生物群落可定义为在相同时间及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定义 1902年,瑞士学者C.schroter首次提出了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的概念,他认为,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1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植物学会议上正式决定采用群落生态学这个科学名称。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发展 植物群落学(phytocoenology)也叫地植物学(geobotany)或植被生态学(ecology of vegetation) 动物群落学研究晚于植物群落学 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群落整合研究是群落生态学发展趋势之一。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意义 由于群落的发展而导致生物的发展,因此,对特定生物进行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群落,而不是“攻击”其生物本身。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形成群落环境;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定的动态特征; 一定的分布范围; 群落的边界特征; 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生态学重要性。 群落生态学的中心问题是回答群落的整体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在生态学发展史中,生物群落概念的提出是很早的。但是对于 生物群落的两种对立观点——个体论学 派和机体论学派的争论至今未休。群落 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动、植物种类?它 们为什么像现在这样分布着?它们之间 是怎样发生着相互作用的?这是群落生 态学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三、群落的性质 关于群落的性质问题,生态学界存在两 派绝然对立的观点, 一派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 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象有机体与种群 那样,被称为机体论观点; 另一派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 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 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 物种的集合,被称为个体论学派。 (一)机体论观点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生态学家Clements (群落演替过程类似于一个有机体的生 活史) Braun—blanquet和Nichols以及 Warming (将植物群落比拟为一个种) 英国生态学家A.C.Tansley (种群生存的独立性与依赖性) (二)个体论学派 个体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H.A.Gleason 前苏联的R.G.Ramensky和美国的 R.H.Whittaker均持类似观点 个体论学派反对将群落比拟为有机体的 依据是:如果将植物群落看成是一个有 机体,那么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这 很大的差异, (三)折衷观点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两派学者都未能包 括全部真理,并提出目前已经到了停止 争论的时刻了,这些学者认为,现实的 自然群落可能处于自个体论所认为的到 机体论所认为的连续谱中的任何一点, 或称Gleason-Clements轴的任何一点。 第二节群落的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是近代群落分析技 术的基础 种间关联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种类组成 调查 种类组成对于群落性质研究的意义 种类组成的调查方法(最小面积法) 所谓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 某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如果 抽样面积太大,会花费很大的财力、人 力和时间等。如果抽样面积太小,则不 可能完全反应组成群落的物种情况,通 常以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最小面积 的大小。 群落最小面积……巢式样方法 具体做法是,逐渐扩大样方面积,随着 样方面积的增大,样方内植物种类也在 增加,但当物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曲 线则有明显变缓的趋势,通常把曲线陡 度开始变缓处所对应的面积,称为最小 面积(如前图所示) 通常,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 面积越大,最小面积如我国西双版纳的 热带雨林为2500m2,北方针叶林为 400m2,落叶阔叶林为100m2,草原灌 丛为25-100m2,草原为1-4m2。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群落成员型划 分 优势种和建群种 亚优势种 伴生种 偶见种或稀见种 专题:群落类型单优群落 共优群落 多优群落 混优群落 寡优群落 优势种和建群种的区别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是近代群落分 析技术的基础 (一)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二)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一)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1. 多度(Drude多度等级) 2. 密度(密度与分布格局,相对密度, 密度比) 3. 盖度[基盖度(草原/森林)、相对盖 度,盖度比,郁闭度】 4. 频度(Raunkiaer频度定律) 5. 高度 6. 重量(生物量/现存量) 7. 体积(森林材积) (二)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1. 优势度 2. 重要值 3. 综合优势比 三、种间关联 (一)关联性质 (二)关联计算及表示 (三)关联分析与群落性质 (一)关联性质 正关联

高三生物群落结构说课稿

高三生物群落结构说课稿 高三生物群落结构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群落的结构”,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解释群落的概念,识别群落类型,列举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概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运用已建构的群落核心概念去分析未知群落问题。 能力目标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群落现象开展调查,尝试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分工协作的愉悦情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认同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认识群落的价值,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自觉养成环保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群落的涵义及群落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四、说教法 4.1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学生调查研究中,群落内的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中动物的分层现象等,有时不容易观察到,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也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本地没有的多种生物群落现象,如热带雨林群落,温带草原群落,海洋群落,湖泊群落等,为学生运用概念解决未知的群落问题提供素材。 4.2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进行引导 为了使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说明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结构的话题。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应联系具体的事例,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避免教师直接“下定义,举例子”的教学方法。

高二生物群落的结构练习题(有答案)

基本要求 1.举例说明群落的概念。 2.描述群落的物种组成。 3.说出丰富度的概念。 4.举例说明种间关系。 5.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6.探究活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要求能自己确定要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制订与实施计划,能熟练运用观察与分类的方法,能选择新颖的、有效的观察思路,能对观察结果作独特的、新颖的分析和解释,并完成一份符合论文规范的研究报告。 发展要求说出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基础训练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A.所有的树木 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 D.所有的生物 2.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3.在一个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其中的全部鲫鱼叫做。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4.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 B.一块朽木上的蘑菇、木耳等全部真菌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水生昆虫及细菌等全部生物5.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6.在自然情况下,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则动物的种群也越多。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 (三)种间关系 7.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当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 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部而变为菌核,虫体 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表皮;至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口部长出子座,形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为()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8.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一组是() A.虎和野猪 B.草鱼和鲤鱼 C.长颈鹿和鸵鸟 D.水稻和稗草9.分析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①草原上的蝗虫与羊②鸬鹚与鱼③大豆与根瘤 菌 ④噬菌体与细菌⑤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10.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 于。 (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4)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会导致被捕食者种群的消亡吗<。(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1.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12.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 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

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课时跟踪检测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全员必做题 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解析:选C 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但只是一个种群,不能构成群落;若两种生物的栖息地、食物种类不完全相同,则这两种生物间的竞争较弱,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可以共存于群落中;淡水鱼的分层与它们的食性有关;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的最终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B.水生演替都是初生演替,陆生演替都是次生演替C.一般情况下,农田弃耕后,土壤表层有机物质会逐渐增多D.群落中生物个体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解析:选C 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不是种群的替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是根据演替的起点划分,不是根据水分的有无划分;一般情况下,农田弃耕后,土壤表层有机物质会逐渐增多;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3.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C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解析:选C 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 不可忽略,需要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宜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4.(2016 株·洲一模)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活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生活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发表时间:2018-11-27T16:00:33.1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安海金[导读] 其中共有19种优势微生物的丰度在1%以上,共有355中菌属的所占比例高于0.01%。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分析得到A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中有比较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这些微生物资源也为污水处理提供微生物基础。 安海金 山西华瑞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A城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研究方法为高通量测序技术,最终获得解析功能单元中微生物群体结构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出ACE指数为20653.4,Chaol指数为12145.8,Shannon指数为6.6,Simpson指数为0.005。其中共有19种优势微生物的丰度在1%以上,共有355中菌属的所占比例高于0.01%。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分析得到A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中有比较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这些微生物资源也为污水处理提供微生物基础。 关键词:生活污水;微生物群体;结构解析引言: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工业污染的处理要求,污水处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污水处理不达标,排放出不符合要求的污水,会直接对湖水、河水产生负面影响,比较常见的就是水体富营养化。在城市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脱氮除磷是重要内容,污水处理厂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属,了解其群落结构特征可以为脱氮除磷在理论上提供帮助,便于脱氮除磷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的推 进。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氧化沟工艺,从微生物群体结构出发来解析的还比较少。本文以A城的污水处理厂为例,使用污水处理厂中的活性污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各级分类水平上分析污水处理厂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希望能为氧化沟污水处理提供补充性的理论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污水处理厂概况 A城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东南河边,每天处理污水量达10—15吨。该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中TP(总磷)为2.7mg/L,氨氮为18.7mg/L,YN(总氮)为24.5mg/L,化学需氧量为242.8mg/L,升华需氧量为109.5mg/L。处理污水主要使用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为十小时。 1.2高通量测序 该方法是指将氧化沟厌氧池中的活性泥污放入冰盒后带回实验室立即试验,借助试剂盒的帮助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为了检测抽取基因的完整性,需要使用到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之后用试剂盒来检验基因组DNA的浓度。每个样品需重复三道工序,首先进行3分钟的95℃预变;之后是保持30s的95℃、55℃、72℃的循环,包含25个循环;最后是在72℃下保持5分钟。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并回收,使用Qubit2.0DNA检测产物的定量,再通过IlluminaMiseq测试平台对PCR产物做高通量测序。 1.3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通过对所得序列的质量控制除去不合格的引物序列、短片段和低质量序列,对剩下的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使用uclust软件划分操作分类单元。同时对所选序列进行物种分类,分为门、纲、目、科、属这几个基本单位,根据各单位内的序列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物种有关图表。 2结果与讨论 2.1污水处理效果 试验时的污水温度处于25—35℃的区间内,笔者对该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进行了累计频率分析,结果为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是符合一级B类排放标准的。在该污水处理厂升级改良后,出水水质满足一级A类排放标准。 2.2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最初共获得了28560条有效序列,通过质量控制后分为4435个分类操作单元,即OUT。对有效序列进行的是α指数多样性分析,结果为ACE指数为20653.4,Chaol指数为12145.8,Shannon指数为6.6,Simpson指数为0.005。后续可根据OUT数目、ACE指数、Chaol指数等绘制丰富度稀疏图或Shannon指数图等,从数值中可以分析出序列数量是接近饱和的,这也表明了污泥中有较多的微生物物种,并且其丰度与多样性都很高。 3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3.1门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细菌为变形菌门和浮霉菌门这两类,这两类细菌也是比例超过了20%比例的细菌。变形菌门细菌都是革兰氏阴性菌,有学者指出变形菌门有利于污水中有机物的祛除。浮霉菌门对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也有很大的作用,它主要存在于淡水水体、海洋沉积物、污水处理系统、土壤等厌氧环境中。其他占比比较大的细菌还有酸杆菌门、衣原体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拟杆菌门,这些细菌都可以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相似的作用。 3.2纲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在纲水平下,浮霉菌纲是最主要的,比例达23%左右,其他比较重要的有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等,加起来的比例在25%左右。α-变形菌纲是一种自养微生物,可以在硝化过程中发挥作用;γ-变形菌纲与β-变形菌纲具有相同点,都为兼性异氧菌,参与COD 的降解过程,在污水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3目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目水平下的细菌种类较多,比例最高的是浮霉菌目,比例在2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目。变形菌门比例也不低,但种类很多,包括根瘤菌目、红螺菌目、假单胞菌目、黄色单胞菌目、军团菌目、交替单胞菌目、脱硫弧菌目、伯克氏菌目、交替单胞菌目等。衣原体目的比例也比较多,同样包括很多种类,比如鞘脂杆菌目和暖绳菌目等。 3.4科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概念 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微生物的功能及代谢机理是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认识还不全面,对微生物功能及代谢机理方面了解的也很少。但随着高通量测序、基因芯片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也在不断变化。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尤其是Roche 454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我们能够对环境微生物进行深度测序,灵敏地探测出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极其微弱的变化,对于我们研究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治理和微生物资源的利用以及人类医疗健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国内,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涉及农业、土壤、林业、海洋、矿井、人体医学等诸多领域。以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例,通过比较正常和疾病状态下或疾病不同进程中人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可以对正常人群与某些疾病患者体内的微生物群体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获得人体微生物群落变化同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度测序还可以快速地发现和检测常见病原及新发传染病病原微生物。 研究方法进展 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很多,从国内外目前采用的方法来看大致上包括以下四类:传统的微生物平板纯培养方法、微平板分析方法、磷脂脂肪酸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等。 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策略注入了新的力量。 目前用于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DGGE/TGGE/TTGE、T-RFLP、SSCP、FISH、印记杂交、定量PCR、基因芯片等。DGGE等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在其实验结果中往往只含有数十条条带,只能反映出样品中少数优势菌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分辨率的误差,部分电泳条带中可能包含不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知识点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知识点 1.群落外貌 群落外貌(physiognomy)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植被的特征,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征。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形态及其生活型(lifeform)所决定的。 2.生活型类型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提出的系统,他是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在各类群之下,根据植物体的高度,芽有无芽鳞保护,落叶或常绿,茎的特点等特征,再细分为若干较小的类型。下面就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加以简介: ①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以上,又可根据高度分为四个亚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与矮高位芽植物(25厘米~2米)。 ②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Cryptophytes)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以种子越冬。 ⑤Raunkiaer生活型被认为是进化过程中对气候条件适应的结果,因此它们的组成可反映某地区的生物气候和环境的状况。 从表上可知,每一类植物群落都是由几种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但其中有一

《生物群落的构成》教案(1)

生物群落的构成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教学重点 了解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对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的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实地探究,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并能够运用数理方法分析和整理数据,然后相互交流体会。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任何一个生物都不可能单独生活,它必然要与周围同种的很多个体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种群。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有数百万种之多,一个种群能够单独生存于世吗?它与周围的其他种群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些生物如果在一起,又构成了怎样的一个群体? 进行新课 (一)生物群落 课件: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图片 思考并讨论:①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②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会出现什么变化? 交流并总结:池塘中有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精讲点拨: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生物种群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种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生态学上把在同一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B.无菌培养基被污染后长出的许多菌落 C.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 D.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鱼和虾 学生总结:群落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超详细资料

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