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答顾东桥书便是其中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①,针砭膏肓,诚大惠也!”

吾子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何以救之乎?然则鄙人之心,吾子固已一句道尽,复何言哉?复何言哉?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注释】

①“故先生”一句:王yang明早期曾强调“诚意”的重要性,他所著的《大学古本序》第一句就是:“《大学》之要,诚意而已也矣。”

【译文】

你来信说:“现在的学者,只注重外在的知识追求而忽视了本心的存养,知识虽然广博但不得要领。所以先生特别提倡‘诚意’这一点,针砭时弊,使那些病入膏肓的人有所醒悟,真是大有裨益呀!”

你对时弊洞察得如此透彻,你打算怎样纠偏呢?显然我的思想观点,你已经悉数领略,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还有什么好说!至于‘诚意’的学说,本来就是圣人教人用功的根本出发点,但是近代的学者却把它放在了次要位置上,所以我塞简略地把它的重要性提出来,并不是我本人的特别提倡。

【原文】

来书云:“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传,影响谬误,未

免坠于佛氏明心见性①、定慧顿悟②之机,无怪闻者见疑。”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闻者本无求为圣人之志,又未尝讲究其详,遂以见疑,亦无足怪。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了然矣,乃亦谓“立说太高,用功太捷”,何邪?

【注释】

①明心见性:佛教禅宗的主张,意为让自己心底清澈明亮,待看见自己的真性,就可以成佛,而无须于文字上抠求。②定慧顿悟:定慧,佛教的修养功夫,指禅定与智慧。出去心中的杂念为定,明了事物的道理为慧。顿悟,意为突然之间明白了困惑已久的佛理,一悟成佛。与儒家的‘困知’相对。

【译文】

你来信说:“只害怕先生的学说立论太高,下功夫去实践时太方便简捷,学生们互相传承时出现谬误,就不免会陷入佛教的明心见性、定慧顿悟的禅机中,也难怪听了先生学说的人会产生疑惑。”

我对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说,是就学者的本心要在日常事物中体察、探究、实践、落实而言的,实实在在下功夫,其间可有很多阶段、很多积累呀!这正与佛教的定慧顿悟相反。听到我的学说的人本来没有做圣人的追求,又不曾仔细推敲我的学说,所以会心存疑惑,也不足为奇。像你这么聪明的人,自然会对我的学说一点就透,却也说我的学说“立说太高,用功太捷”,这是为什么?

【原文】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然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

“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为近闻①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注释】

①近闻:指朱熹的知先行后的观点。

【译文】

你信中说:“你所说的知行应该并举,不应该分为前后两步,就是《中庸》中说的‘尊德行而道问学’两中功夫互相存养,互相激发,本心和外物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然而修行的功夫有个先后顺序,不可能没有先后的区别,就像知道是事物才会吃,知道是汤羹才会喝,知道是衣服才会穿,知道是路才会走在上面。从来没有还没见到事物就先做事的.。这中间的先后顺序也是瞬间微妙的,不会截然分明的,不像今天知道了事物,明天才去实践那样。”

既然说“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那么知行并举的说法就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又说:“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知食乃食”等说法,尤其显而易见。但是你被朱熹先生说的知先行后的观点所蒙蔽,而自己不曾察觉。人必然有想吃东西的心,然后才会去认识食物,想吃的心就是意念,也就是行动的开始。食物口味的好坏,一定要等到入口之后才知道,哪有不尝一尝就已经预先知道食物味道的好坏呢?一定先有想走的心,然后才会去认识路,想走的心就是意念,也就是行走的开始。路途的坦荡险峻,必须亲身行走过之后才能知道,哪里有还没有走过就预先知道路途的坦荡险峻的呢?“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类推,都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如果如你说的那样,才正是“不见是物而先有事”。你

又说“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这也是你体察还不够精确。然而就像你所说的,那么知和行并举也肯定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答顾东桥书便是其中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①,针砭膏肓,诚大惠也!” 吾子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何以救之乎?然则鄙人之心,吾子固已一句道尽,复何言哉?复何言哉?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注释】 ①“故先生”一句:王yang明早期曾强调“诚意”的重要性,他所著的《大学古本序》第一句就是:“《大学》之要,诚意而已也矣。” 【译文】 你来信说:“现在的学者,只注重外在的知识追求而忽视了本心的存养,知识虽然广博但不得要领。所以先生特别提倡‘诚意’这一点,针砭时弊,使那些病入膏肓的人有所醒悟,真是大有裨益呀!” 你对时弊洞察得如此透彻,你打算怎样纠偏呢?显然我的思想观点,你已经悉数领略,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还有什么好说!至于‘诚意’的学说,本来就是圣人教人用功的根本出发点,但是近代的学者却把它放在了次要位置上,所以我塞简略地把它的重要性提出来,并不是我本人的特别提倡。 【原文】 来书云:“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传,影响谬误,未

免坠于佛氏明心见性①、定慧顿悟②之机,无怪闻者见疑。”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闻者本无求为圣人之志,又未尝讲究其详,遂以见疑,亦无足怪。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了然矣,乃亦谓“立说太高,用功太捷”,何邪? 【注释】 ①明心见性:佛教禅宗的主张,意为让自己心底清澈明亮,待看见自己的真性,就可以成佛,而无须于文字上抠求。②定慧顿悟:定慧,佛教的修养功夫,指禅定与智慧。出去心中的杂念为定,明了事物的道理为慧。顿悟,意为突然之间明白了困惑已久的佛理,一悟成佛。与儒家的‘困知’相对。 【译文】 你来信说:“只害怕先生的学说立论太高,下功夫去实践时太方便简捷,学生们互相传承时出现谬误,就不免会陷入佛教的明心见性、定慧顿悟的禅机中,也难怪听了先生学说的人会产生疑惑。” 我对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说,是就学者的本心要在日常事物中体察、探究、实践、落实而言的,实实在在下功夫,其间可有很多阶段、很多积累呀!这正与佛教的定慧顿悟相反。听到我的学说的人本来没有做圣人的追求,又不曾仔细推敲我的学说,所以会心存疑惑,也不足为奇。像你这么聪明的人,自然会对我的学说一点就透,却也说我的学说“立说太高,用功太捷”,这是为什么? 【原文】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然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

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一、全文概述 《答顾东桥书》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部散文作品。本文原为杨慎写给顾东桥的一封书信,后世流传广泛,被誉为明代书信的佳作。全文围绕作者的人生经历、学术见解和人生哲学展开论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顾东桥的关切与期望。在文中,杨慎以自己的人生感悟为依据,对友人提出了一系列劝诫和建议,旨在引导友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文本分析与解读 1.杨慎在文中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用以告诫顾东桥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要注重修身养性。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说明在人生道路上,坚守正道、秉持真诚的态度至关重要。 2.在学术见解方面,杨慎提倡独立思考,不盲从古人,主张结合时事,敢于质疑权威。这种求实创新的精神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杨慎在文中还对人生哲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敦促顾东桥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真实的人生价值。 三、翻译与鉴赏 《答顾东桥书》原文为文言文,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在翻译时,我们应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和意境,同时使译文通俗易懂。以下为原文及翻译:原文: 东桥先生: 自违颜色,时切遐思。顷者,由都至楚,舟行风利,较岁朝益远。每念丈

席之谈,恍若昨日。独学之苦,窃所未喻。 翻译: 尊敬的东桥先生: 自从离别之后,我时常怀念您。不久前,我从京城前往楚地,船只顺风而行,离家乡越来越远。每当想起先生在座右的交谈,仿佛就在昨天。然而独自学习的艰辛,我却无法理解。 四、启示与实践建议 1.借鉴杨慎的人生经历,我们要敢于追求真理,勇于质疑权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习杨慎的人生哲学,关注内心世界,追求真实的人生价值,不被世俗观念所左右。 3.珍惜与朋友的交流时光,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实现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杨慎的《答顾东桥书》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和实用价值的散文佳作。

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32.13

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32.13 原文: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徳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工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翻译: 你信中说:“你所说的知行应该并举,不应该分为前后两步,就是《中庸》中说的‘尊德行而道问学’两种功夫互相存养,互相激发,本心和外物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然而修行的功夫有个先后顺序,不可能没有先后的区别,就像知道是事物才会吃,知道是汤羹才会喝,知道是衣服才会穿,知道是路才会走在上面。从来没有还没见到事物就先做事的。这中间的先后顺序也是瞬间微妙的,不会截然分明的,不像今天知道了事物,明天才去实践那样。”

既然说“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那么知行并举的说法就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又说:“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知食乃食”等说法,尤其显而易见。但是你被朱熹先生说的知先行后的观点所蒙蔽,而自己不曾察觉。人必然有想吃东西的心,然后才会去认识食物,想吃的心就是意念,也就是行动的开始。食物口味的好坏,一定要等到入口之后才知道,哪有不尝一尝就已经预先知道食物味道的好坏呢?一定先有想走的心,然后才会去认识路,想走的心就是意念,也就是行走的开始。路途的坦荡险峻,必须亲身行走过之后才能知道,哪里有还没有走过就预先知道路途的坦荡险峻的呢?“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类推,都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如果如你说的那样,才正是“不见是物而先有事”。你又说“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这也是你体察还不够精确。然而就像你所说的,那么知和行并举也肯定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最新版】 目录 1.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的背景和意义 2.王阳明在书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述 3.对王阳明观点的理解和评价 正文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心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答顾东桥书》是王阳明晚年写给学生顾东桥的一封书信,其中阐述了他关于知行合一的重要观点。 在书中,王阳明首先对顾东桥的来信进行了回应,表达了对知行并进的赞同。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王阳明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观点,他说:“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意思是知道食物的味道,才能品尝美食;知道汤的温度,才能饮用;知道衣服的用途,才能穿戴;知道路的方向,才能行走。这些例子表明,知识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先后之分。 接着,王阳明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当时的学术界和教育界存在很多问题,许多人把知识当作一种装饰,追求虚名,而忽视了真正的道德修养和实践。这种风气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因此,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强调学以致用,希望人们能够真正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评价王阳明的观点时,我们应当认识到,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的。在当时,社会风气浮躁,人们追求虚名,忽视实际行动。王阳明的观点,对于纠正这种风气,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王阳明的观点并非完美无缺。在现代社会,

知识和行动的关系更加复杂,我们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寻找平衡,而不能简单地强调知行合一。 总之,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是一篇充满智慧和思考的著作。

王阳明传习录译文白话文知行合一

王阳明传习录译文白话文知行合一 传习录译文 •传习录之心即是理徐爱录译文白话 卷上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至十三年的阳明先生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心即是理徐爱录徐爱(公元14... •传习录之格物无分动静陆澄录译文白话 陆澄,字原静,又字清伯,湖之归安人(今浙江吴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王阳明曾经叹曰:“曰仁(徐爱)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不浅”。他的第一位学生徐爱英年早逝后,即将弘扬心学的期望寄托于陆澄。黄宗羲对他所记的先生语录也给... •传习录之”一以贯之”的功夫薛侃录译文白话 薛侃(?——1545年),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扬人。王阳明的学生,力倡阳明心学。进士,后困上疏获罪下狱。见《明儒学案》卷三十。[原文]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 •传习录之知行合一答顾东桥书译文白话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东桥。江苏江宁人。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擅写诗,见《明史》卷二八六。钱德洪的序是《答人论学书》,而《阴阳全书》则用《答顾东桥书》。日本有人解释说,当时顾东桥健在,此书传播恐... •传习录之磨练于事上启问道通书译文白话 道通,姓周,名衡,号静庵,常州宜兴人。曾从学于王阳明,后又从学湛若水,合会王、湛两家。曾历任知县。见《明儒学案》卷二十五。[原文] 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 •传习录之元神·元气·元精答陆原静书译文白话 陆原静,即陆澄,见卷上#8226;《陆澄录》。[原文] 来书云:

《答顾东桥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答顾东桥书 [明]王阳明 ①来书 ①云:“所喻知行并进,合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徳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工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②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 ②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注]①书:文中指信②吾子:尊称,您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其 B.然 C.以 D.为 23.根据第①段文意,顾东桥来信向王阳明提出的自己对知行关系的看法是()。 A.知行并进,合宜分别前后 C.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B.《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 D.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24.对“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知行)相互培育生发,无论内外本末,都是古人的原则。 B.(知行)相互培育生发,无论内外本末,这个原则始终贯通。 C.(知行)交叉培育生发,不分内外本末,都是一个原则贯通。 D.(知行)交叉培育生发,不分内外本末,一个原则始终通行。 25.王阳明回复顾东桥的书信,语气肯定,推理严格。请从用词或句式方面举例分析。 【答案】22. B 23. C 24. B 25.“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此句中“必”“然后”“即是”“矣”四个词语气肯定,推理严格,解说了“知行并进”的统一关系。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此句用陈述句点出了顾东桥的两种说法。用反问句明确的指出了顾东桥说法的自相矛盾。语气肯定,反驳有力! 参考译文: 你信中说:“你所说的知行应该并举,不应该分为前后两步,就是《中庸》中说的‘尊德行而道问学’两种功夫互相存养,互相激发,本心和外物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然而修行的功夫有个先后顺序,不可能没有先后的区别,就像知道是事物才会吃,知道是汤羹才会喝,知道是衣服才会穿,知道是路才会走在上面。从来没有还没见到事物就先做事的。 这中间的先后顺序也是瞬间奥秘的,不会截然分明的,不像今天知道了事物,明天才去实践那样。” 既然说“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那么知行并举的说法就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又说:“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

王阳明名言的英语翻译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王阳明名言的英语翻译 篇一:王阳明名言带译文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哲学著作有:《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

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译文】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译文】悔悟是去除病的药物,但最为重要的是改正错误。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译文】读书写文章怎么能累人呢?是人自己被读书作文的得失观念所拖累了。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译文】你没看着这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静。当你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的颜色和你看的同一时刻明白起来。因此知道这个花不在你的心外。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葬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

阳明心学课堂 第六课 拔本塞源

阳明心学课堂第六课拔本塞源 答顾东桥书(32.13-32.16) 原文 【32.13】 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 【32.14】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其教之大端,则尧、舜、禹之相授受,所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其节目,则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唐、

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其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贱,莫不皆有是学,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何者?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复其心体之同然。是盖性分之所固有,而非有假于外者,则人亦孰不能之乎?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

《传习录》解《孟子》“尽心”三节辩误

《传习录》解《孟子》“尽心”三节辩误 崔海东 【摘要】阳明在解《孟子》“尽心”三节时,颠倒顺序,将本来的“庸→贤→圣”之为学次序,倒解为“圣→贤→庸”.其弊在于,误解了第一节上达工夫,遗漏了第二节涵养工夫,低看了第三节践履工夫.究其原因,是阳明反对朱子所解三节义理,却沿袭朱子理路,以“格物致知”来解“尽心知性知天”,又因他素以“致良知”来解“格物致知”,故以“致良知”来解“尽心知性知天”,从而判之为“生知安行”之圣人境,由此只能安排“存心养性事天”为“学知利行”之贤人境,“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为困学勉行之学者境. 【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11)005 【总页数】6页(P13-18) 【关键词】阳明;朱子;孟子;尽心三节 【作者】崔海东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8.2;B222.5 《传习录》或为阳明自著,或为高弟杂录,前者真实性自不待言,后者各因根器,然亲炙之下,必去的不远。其中载阳明自言“(《孟子》)‘尽心’三节,区区曾有‘生知、学知、困知’之说,颇已明白,无可疑者”[1]93,(《答聂文蔚〈二〉》)

此是误诠逆解,悖乎孟子原旨,愚辨误如下。 为了论述方便,先交待儒家工夫基本格局,然后再据此分析“尽心”三节本义。(一)儒家工夫基本格局 儒家所谓工夫,是针对心性情欲作自我调节、控制与优化的理性的道德实践,它包含三大阶段——下学而上达、上达而存养、存养而践履。 船山云:“《论语》是圣人彻上彻下语。”[2]儒学本是明体达用的“一贯”。(《论语·里仁》下引仅称篇名)之学,其在逻辑上展开为一种“下→上→下……”连绵不绝之运动。第一,在下学即洒扫应对之人伦日用中,求乎上达,首为醒觉心体,次为反躬性体,末为对越道体*①“醒觉”即苏醒自觉,语出《孟子》“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反躬”即返回义,语出《乐记》“不能反躬,天理灭焉”。“对越”即上达义,语出《诗经·清庙》“秉文之德,对越在天”。。第二,上达后即作心性之存养。第三,在践履发用(即再度下学)中重作省察,邪则逆格,正则扩充,以“亲亲、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上〉》)下引仅称篇名)最终“参 赞化育”、“峻极于天”*②此过程有三点要说明:一是此只是设定的标准过程, 事实上凡庸在现实生活中或暗合、或自觉,各任机缘随时随处展开,不必循此。二是本体、工夫、发用三者之暂分只是理论说明之方便,现实中本体即是工夫即是发用。三是此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循环,永无间断。。(《中庸》)《诗》云:“於穆不已”、“纯亦不已”,《中庸》云:“至诚不息”,正是指此反复不已的彻上彻下之运动。 (二)“尽心”三节本义 所谓《孟子》“尽心”三节,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如下: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公心细昧,此“尽心”三节,正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清晰地揭示了儒家工夫的

意向与行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哲学阐释

意向与行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哲学阐释 方旭东 【摘要】“知行合一”被看作王阳明标志性的哲学观点之一.王阳明有关知行合一的思想比较复杂,它由很多命题构成.文章着重讨论知行合一这个命题所包含的一个一般性的哲学问题:在道德行动中,意向与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通过逐一分析王阳明的相关论述:好恶属行,念动是知亦是行,意是行之始,知是行之始,我们发现,在意向与行动的关系问题上,王阳明的理解已经涉及作为行动的意向、作为善良意志的意向这些层面.前者有将有意识的行动与用以行动的意向融合的倾向,后者则注意到意向与意欲或意愿的联系.由于王阳明在使用“意”这个名词时并未自觉地意识到其不同面向,在其论述中产生了一定的混乱或自相矛盾.王阳明的思路是:假设人都有行善的善良意愿,从而使得行善就变成听从或顺应自己内心召唤的简单之事,对于当代道德哲学、行动哲学的相关讨论不无启发,也许行动的最终源泉既不是理性计算,也不是感性冲动,而在于行动者固有的美德.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2(000)005 【总页数】7页(P131-137)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意向;行动;美德 【作者】方旭东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8.2 “知行合一”被看作王阳明标志性的哲学观点之一。对知行合一的研究自然也构成王阳明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王阳明有关知行合一的思想比较复杂,它由很多命题构成,其中包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未有学而不行者,不行不可以为学”,等等。这些命题的确切哲学意涵是什么?彼此之间又是什么逻辑关系?从中是否可以概括出一个一以贯之的主旨?如果可以,这个主旨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界并未形成一致意见。例如,关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学者中间就存在不同认识,一些人认为这句话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唯一宗旨,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可以概括为这个命题,而另一些人则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这个说法只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一个方面①“…很多学者据此(引者按:即王阳明用‘此是我立言宗旨’来总结自己关于‘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这段话)认为阳明关于‘一念发动即是行’的这一段话是知行合一说的唯一宗旨,认为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可以概括为‘一念发动即是行’。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我们知道,在理学的伦理学中把道德修养分为‘为善’和‘去恶’两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出一念发动即是行,对于矫治‘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然而,如果这个‘一念发动’不是恶念,而是善念,能否说‘一念发动是善,即是行善’了呢?如果人只停留在意念的善,而并不付诸社会行为,这不正是阳明所要批判的‘知而不行’吗?可见,一念发动即是行,这个说法只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一个方面,它只适用于‘去恶’,并不适用于‘为善’,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显然是不能归结为‘一念发动即是行’的。”参见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07页。。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诚大惠也!” 吾子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何以救之乎?然则鄙人之心,吾子固已一句道尽,复保言哉?复何言哉?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译文】 来信写道:“近代的学者,只重视外在的知识和学问,往往忽略了内在的道德修养,虽广博却不得要领。因此,你着重提倡‘诚意’,借以针砭病入膏肓的学子,其价值不可估量!” 你能如此洞察时弊,又准备如何去拯治呢?当然,我的思想你已一语道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关于诚意的主张,原本为圣学教人用功的首要大事,但近代学者却把它看成低下的事情,所以,我才把诚意表现出来,并不是我个人独自倡明的。 【原文】 来书云:“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传,影响谬误,未免坠于佛氏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之机,无怪闻者见疑。”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

顿悟之说相反。闻者本无求为圣人之志,又未尝讲究其详,遂以见疑,亦无足怪。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了然矣,乃亦谓立说太高,用功太捷,何邪? 【译文】 来信写道:“但恐立论过高,用功过捷,后学门生递相师传,因而产生谬误,未免堕入佛教明心见性、定慧见悟的机关,您的主张难怪被世人怀疑。” 我的格物、致知、诚意、正身的观点,是针对学者的本心与日常处事中,体会研究、躬身力行、实地用功,这需要经历多少阶段,包含多少积累呀!这正好与空虚、顿悟的观点相反。听到此说的人,有的根本就没有想成圣人的志向,又没有仔细考察其中的详情,所以才产生怀疑,也不足为怪。像你这样聪明之人,本当一说即明,却也认为立论过高,而功过捷,是怎么回事呢? 【原文】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然工夫次敏,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有等今日知之,而乃行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人口而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