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简易中医诊断法介绍

几种简易中医诊断法介绍
几种简易中医诊断法介绍

内容提要

流传在群众中的一些诊病方法,一般均其有易学、

易用的特点;而且这些诊病方法,往往能对某些疾病作出较早期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可以作为一种鲡助透断方法,供临床考。

本书搜集整了46种诊斯方法,共中如眼蛔斑、

指脉孕征、巩膜痔视等,已为临床所采用。每一方法,都分别介绍了诊断的要点、方法和注意事项。有的井附图说明。供中、西临床医师的参考。

一、蛔虫病

(一)红花舌

红花舌是呈现在舌面上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根据花斑

的多少及共分布的情况,可以判断蛔虫的感染程度。

【诊断买点】在舌的表面,特别是舌的两边和舌尖部,散在着突起的红色斑点,形圆顶尖,如大头针头大。舌苔较厚的地方,斑点边绿稍不规则,斑点与苔红白相间,所以称为:红花舌(图I)。斑点多,分布密集,表明蛔虫数多,斑点少,分布疏松,表明蛔虫数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张口,令其仲舌,舌尖下垂,使舌面暴露,然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观察前口腔必须保持清洁,不宜嚼东西,更不能吃

染苔物品(以下凡属验舌、唇的,均同)

2.观察时光线务求充足,不宜在

夜晚或着色的电灯下进行(以下各法

除特殊情况外,均同)。

3.伸舌要自然舒适,避免紧张。

也不宜仲之过久,或在同一时间内,连

续多次伸舌。

4。本征象对成人无诊断意义。

(二)唇粟疹

唇粟疹是呈现在唇粘膜上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疹点的

大小和多少以及分布的松密,表明着蛔虫的成染程度。

【诊断要点】在下唇系带的周围,靠近穹窿的粘膜上,呈有圆形、顶端略尖如大头针头大或略小的粟疹,微突出粘膜面,也有隐约于粘膜里面的,色呈透明或半透明,基底部稍红,

一般有10~20颗左右。颗数多,疹大,分布密,突出粘膜明显的,表明蛔虫数多;颗数少,疹小,分布松,隐约于粘膜内的,表明蛔虫数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检查者用拇、食两指翻

开其下唇,用中指内垫,使下唇粘膜绷紧,然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翻唇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在同一时间内连续多次翻

唇,以免影响疹色的变化。

2.粟疹的分布,多数在下唇粘膜的中央部。

3.本征象仅适用于儿童。

(三)巩膜蓝斑

巩膜蓝斑是呈现在眼巩膜上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眼巩膜上,呈现一种如针尖至绿豆大小、不规则的.不突出结膜面的蓝色和紫褐色斑点(图2),斑的

境界多清晰,也有模糊的。斑数在1~7个不等。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仰首。检查者用手指撑

开其上下眼睑,暴露巩膜部,然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巩膜蓝斑呈现在巩膜部,没有突出结合膜面。本征象成人和儿童均适用。

(四)眼蛔斑

眼蛔斑是呈现在眼巩膜上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根据斑

的大小和斑数的多少,可以诊断寄生的是成虫或幼虫以及虫

数的多少。

【珍断要点】在眼巩膜与结合膜间的毛细血管顶端和旁边,呈有青黑色形圆的斑点,约有大头针头大,称为:眼蛔斑(图3)。斑大,表明寄生的是成虫;斑小,表明为幼虫。斑数

多,虫多;斑数少,虫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仰首。检查者用手指撑

开其上下眼睑,使眼球暴露,并令其往上下、左右转动,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须与报伤点(见33页)相区别。报伤点是

呈现在血管的末端,且有损伤病史。本征象可在血管的任何

部位,并伴有其他蛔虫症状。本征象成人和儿童均适用。

(五)耳翼糜烂

耳翼糜烂是呈现在耳廓内侧面(俗称耳背)部的一种蛔虫

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耳廓内侧面与乳突附着处,呈糜样破烂,有黄自色分泌物,结痂。可在单侧或双侧耳部出现,俗称:月食疮【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老将其耳向前压,暴

露耳廓内侧面,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必须与耳疔、耳疮相区别。本征象多与其

他蛔虫症状同时兼见。仅适用于儿童。

(六)面部白斑

面部白斑是呈现在儿童面部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白斑

的面积大小,表明虫的感染程度。

【诊断要点】在儿童面部,浮现淡白色、如小指头至拇指

头大的圆斑,呈单发或多发(图4)。斑大,表明蛔虫多;斑小,

表明蛔虫少。

【珍渐方法】受检者取坐

位,面背阳光,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背阳光诊察时,白斑更为

明显。

2.白斑淡薄,色不因按压而

减。在放大镜下观察,白斑处皮

肤较粗糙,无痛痒感。

3.本征象多呈现在脸面左

右侧,常与其他蛔虫症状兼见。

(七)面部粟疹

面部粟疹是呈现在儿童面部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粟疹

的多少,表明着蛔虫的感染程度:

【诊断要点】前额或两颧部,散布着碎M样大、顶端钝的白色粟疹(图5)。粟疹多,表明蛔虫数多;粟疹少,表明蛔虫数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面朝阳光,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本粟疹无痛痒感,它的出现,多兼见唇红、

面色萎黄等症状,可以与一般白瘖相区别。

(八)指甲云斑

指甲云斑是呈现在儿童指甲上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从

云斑的面积、浓度和出现的指数多少,可以判断蛔虫的感染程度。

【诊断要点】在儿童指甲的中心部,

呈现条状或细块状、边缘不整齐的白色云

。在放大镜下观察,该斑寄于甲板中,由

小白点聚集而成(图6)。云斑大,色浓和

出现的指数多,表明蛔虫多;云斑小,色稀

和出现的指数少,表明蛔虫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伸手露

出指甲,顺指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在一个指甲出现云斑,即为蛔虫阳性征。

2.指甲云斑兼见指甲角化时,为小儿疳积病征。

3.本征象常见子姆、食、中指甲。

(九)花甲

花甲是呈现在儿童指甲上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花甲中

斑点的面积和个数,表明着蛔虫的感染程度。

【诊断要点】在儿童拇指、食指的指

甲上,呈点状、如大头针头大小、形圆的白

色斑,与指甲红白相间,所以称为:花甲

(图7)。斑大,点多,表明蛔虫数多,斑小,

点少,表明蛔虫数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伸手露

出指甲,顺指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指甲按压后,花斑更为

明显。

(十)甲沟糜裂

甲沟糜裂是成人和儿童均能见到的蛔虫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左侧或右侧的甲沟,呈韭叶状糜样裂开,

触之有痛感。可在每一个甲沟出现。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伸手露出指甲部,顺指进行

观察。

【注意事项】

1、本征象多在因蛔虫病引起消化不良时出现。

2.本征象出现在一个指甲上,即为蛔虫阳性。

二、钩虫病

(一)环花舌

环花舌是呈现在舌面的一种钩虫病的征象。它的明显程

度和分布情况,以及出现时间的迟早,与钩虫的感染程度和感

染时间有关系。患者接受治疗后,环花舌随着钩虫的驱除而

消失。

【诊断要点】在舌的表面,呈来黄色或淡白色的环形颗

粒,直径约1毫M大,边缘整齐,中心凹陷;呈星状分布,稀密

不一,排列整齐;多见于舌的两边,与舌苔相间似花,故称为:

环花舌(图8)。颗粒明显,分布密集,为感染较重;颗粒不明

显,分布疏松,为成染较轻。颗粒出现的时间早,表明受染的

时间已久,反之,则为受染的时间短。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面向阳光,令其张口伸

舌,舌尖下垂,使舌面暴露,然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要与红花舌(见1页)和白花舌(见10页)相鉴别。

2.颗粒在5个以上的,易发现;在5个以下的,颗粒边缘多不整齐,不易发现,应细心观察。3。钩虫经驱除后,环花舌多在一周后消失。

患者经治疗后,钩虫是否排除尽,不能单以本征象作为判断疗效的依据。

(二)扁平甲

扁平甲是表现在指甲上的一种钩虫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手指甲呈扁平反甲,长出甲床部分的指甲无故自裂。可在各个指甲同时出现。【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伸手露出指甲,顺指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染织工人,直接用手浸渍于烈性颜料水中,亦可发生反甲,并有痛感,但不经洽疗也能逐渐痊愈,以此可与本征为别。并可再结合本病病史进行判断。

(三)紫色云斑

紫色云斑是呈现在眼巩膜上的一种钩虫病的征象。云斑的大小,表明着感染的程度。

【诊断要点】在眼巩膜与结合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有多样状的浅紫色、云架状斑块(图9)。斑块大,为感染程度较深;斑块小,为感染程度较浅。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仰首。检查者用手指撑

开其上下眼睑,使眼球暴露,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应与巩膜蓝斑(见2页)相鉴别。并结合病

史进行判断。

(四)颊紫斑

颊紫斑是呈现在颊粘膜上的一种钩虫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第一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呈有紫色圆

形、如大头针头大的斑点,或呈紫色线条状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仰首。检者用压舌板或

筷子翻开上唇,暴露颊部,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本征象多呈单数表现。细条状之紫色斑,

多由细小的紫斑点聚集而成。

三、鞭虫病

白花舌

白花舌是呈现在舌面的一种鞭虫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舌的表面,呈有圆形、大头针头大的白色粟疹,顶端钝,作星状分

布,与舌质相间似花,故称为:白花舌(图10)。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令其张口伸舌,舌尖往下垂,进行视察。

【注意事项】应与红花舌(见1页)、环花舌(见8页)相鉴别。

四、血吸虫病

苏中穴

苏中穴是在身体的一定部位,具有特殊的敏感性的痛觉,是一种血吸虫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肋部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在第十一肋间软骨端处),指诊按压时,呈放成性向深处放射性疼痛,即为苏中穴(图11)。可呈单侧或双侧出现。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松上衣,解裤带;露出腰肋部,两手交叉按肩,两肘支于桌面上,头伏于两臂交叉处。检查者坐其背后,两手分别藏于背下部,循沿第十二肋骨间,向第十一肋骨软骨端推移,当至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会的地方,趁其深呼吸时,以拇指按压,探找本穴。

【注意事项】

1.施行按诊时、令受检

者作深呼吸运功。

2.指诊按压由轻渐重,

以呈向深处放射性疼痛为

度.

3.左右拇指按压时,用

力必须平衡,对照两侧苏中

穴的反应情况。

4.检查不能在同一时

间内连续进行,以免出现假

阳性。

5.应结合病史与腰肌劳损、肝炎等进行鉴别。

本穴是苏州中医院血吸虫病研究小组,在普查血吸虫病时,总

结出来的。

五、疟疾

疟斑

疟斑是呈现在眼巩膜上的一种色素斑点。从斑点的颜色、形状、部位,大小,可以判断患疟的时间,受染的程度和发作的情况。

【诊断要点】在眼结合膜与巩膜间的毛细血管末梢或弯曲部,呈现着黑色、青紫色、棕色、紫红色、淡紫色、银灰色等各种色素斑点,形状有皿形、椭圆形、多角形、兰角形、宝塔形、漏斗形、扫帚形等。斑点的境界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在模糊的斑点中心有黑点。斑点有1~4毫M或更大不等。多分布在瞳孔水平线上,也有在水平线下的(图12)。

疟疾在发作时,疟斑多呈黑色或青紫色,且略凸出表面,境界清晰,在局部血管的末梢呈膨胀样,疟疾治愈后,可恢复正常或成为斑迹。

疟疾初发的,疟斑的颜色较深,境界清晰,斑点较小,多在0.3~1.0毫M。以后颜色渐淡,境界渐模糊,斑点也渐大,最大可达4毫M以上。

疟疾连续多次发作的,局部毛细血管末端1/3部扩张,境界模糊,呈青紫色,疟斑被遮掩不清。在高热期或连续发作期中,眼结合膜毛细血管全部充血,疟斑则无法看到。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检查者用手指撑开其上下眼睑,使眼球暴露,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观察前避免内服或注射促使末梢血管扩张的药物,也不宜在剧烈运动后、大小便后及饮酒后进行(以下巩膜肝征、巩膜胃征、巩膜痔征、赤脉贯瞳等均同)。

2.疟斑多沉着于毛细血管的分叉或跨曲部。

3.患疟轻且时已久,或治疗及时,疟斑已被吸收,色淡而小,或完全消失。

4。诊察时应结合病史进行判断。6岁以下儿童,没有诊断意义。

注,本法是很据福州市陈紫庭老太大的经验整理的.

六、床风

疠掌征

麻风症状来明显出现时,在患者的手掌部呈有各种征象,这些征象点称为疠掌征,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诊断要点】

1.拇指与食指合拢,合谷穴处肌肉平塌的。

2.握拳时,小指下后溪穴处肌肉不突起的。

3.一手上举,一手下垂,两手掌均呈桃红色的。

4.指压掌心部(劳宫穴),痛不可忍的。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伸手;举手时应取站立位,进行观察。指压掌心,检查者姆指的腹面,对准患者劳宫穴,其他四指平垫于手背,由轻渐重按之,至痛不可忍为度。

【注意事项】

1. 1、2征象,可出现在左手或右手,或两手同时出现。

2.正常人举手时,手掌呈淡白色,下垂的手掌呈红色。

3.以上疠掌征有一种征象出现时,即为麻风病阳性征。

七、肺结核

(一)痨痛点

痨痛点分布在胸、背、颈等部。根据痛点的位置、面积和痛的程度,可以判断肺结核病的部位和病情等。

【诊断要点】用指诊按压时,呈过敏性向深处疼痛难于忍受的,即为痨痛点。痛点多且疼痛剧烈的,表明病重或进行性病变,痛点少且疼痛较轻的,表明病轻或好转期。痛点在左侧,为病在左侧;痛点在右侧,为病在右侧。痛点常现于下列各处:

1.锁肋部:在锁骨、第一至第四肋骨的上沿线、平面线、下沿线,第六肋骨的下沿线。每线检查3个点,即内点(胸骨旁)、中点(锁骨中线垂直处)、外点(胸外线处)(图13)。

2.胸骨部:分胸骨中线、R侧旁线等三条线。每线检查个点,即第一肋间、第二肋间、第三肋间、第四肋间水平线处(图13)。

3.背部;分中线(即督脉)和旁线(即足太阳膀胱经)三线。检查其第一至第五胸椎的各线上穴位(图14]。

4、颈部:颈部的左右侧,每侧分前、中、后三线,每线分上、中、下三点,点距等分(图

5)。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用食指的腹面按压在各线骨膜上,用力均匀,由轻渐重,从慢到快,作手动指不动的操作法,探查本点。

【注意事项】

1.检查时体位要舒适,避免紧张。

2.指诊时,要注意受检者的反应,经常询问痛的情况,注视其表情,以利病情的判断。

3.,指诊时,要与临近组织相对比。

4.胸部的痛点,要与外伤、气管炎相鉴别;外伤性的痛点是孤立的,非伤的部位无敏感性痛点出现。气管炎的痛点,多集中在胸骨旁线的上部。

5.检查时应结合病史加以判断。

注,本法是根据藉建省中医研究所刘中明医师的经驳整理的。

(二)痨舌

痨舌是呈现在舌缘的一种肺结核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舌的边缘,呈

紫黑色线状苔(图16)。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

令共张口伸舌,舌尖下垂,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要与肝瘿线(见

19页)相鉴别。本征象多兼见潮热、

咳嗽等症状。

八、黄疸

〔一)疽掌征

疽掌征是表现在手掌部的一种黄疸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手掌的大鱼际部,浮现着朵朵似云的朱红色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伸手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疽掌征颜色鲜明,按则色减。如黄疸已退,疽掌征不戒的,有引发膨胀的可能。

(二)津液穴

津液穴即金津、玉液二穴的合称。位于舌下系带两侧的舌底部紫筋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图17)。是全身出现黄疽最早的部位,所以有早期诊断意义。

【诊断要点】在金津、玉液穴上,呈萎黄色。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令其张口,舌向上卷,进行观察.

九、肝炎

巩膜肝征

巩膜肝征是呈现在眼巩膜上的一种肝炎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眼的内下方,巩膜与结合膜间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淡青色(图18)。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用手指撑开其上下眼睑,令其注视外上方,使眼球的内下方暴露,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眼球内下方,即中医眼科“八廓”理论中所分的震与艮卦的部位之间。

2.可与巩膜痔征(见29页)互为参照。

十、肝癌

肝瘿线

肝瘿线是呈现在舌的一种原发性肝癌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舌左右侧的边缘,呈现若紫色或青色、成条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境界分明,可见于舌的单侧或双侧(图19)。

【诊断方法】受检者坐位::令其张口伸舌,观察其舌左右两侧的边缘。

【注意事项】

1.观察时应嘱患者把舌向左侧或右侧弯转,使舌的边缘充分暴露。

2.注意与舌边缘的静脉区分。

3.宜仔细进行现察,如一时看不清,则应反复观察二至三遍。

4.肝瘿线的部位在舌体的双侧边缘。如果出现在舌面或偏于中央,是属其他色素斑,必

须加以区别。

注:本法是根据童国瑔医师的经验整理的。

十一、胃酸过多症

巩膜胃征

巩膜胃征是呈现在眼巩膜上的一种胃酸过多症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眼的下方,即中医眼科“八廓”理论中所说的坎卦部位,巩膜与结合膜间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图20)。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仰首。检查者用手指撑开其上下眼睑,令其注视上方,使眼球下方暴露,然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可与巩膜痔征(见29页)互为参照。

十二、肠伤寒

(一)昏迷征

迷征是肠伤寒患者引起昏迷的早期征象之一。

【诊断要点】肠伤寒患者,伸舌时不断颤动,称之“昏迷征”。有此征出现,两日内可能发生昏迷现象。

【诊断方法】患者取卧位,令其张口伸舌,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观察时,伸舌不宜过久。并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二)症重征

症重征是用伤寒患者的小便测验伤寒病轻重的一种征象。

【诊断要点】取伤寒患者小便一小碗,滴人茶油,如聚结成珠者病轻,涣散者病重。

【诊断方法】取患者新鲜小便,进行测试。

【注意事项】小便必须新鲜。并结合其他症状进行判断。

十三、高血压

中风征

中风征是呈现在眼角上的一种高血压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眼角内眦,呈有红色、如大头针头大的斑点,称为“中风征”。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用手指撑开其上下眼睑,令其注视外方,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十四、麻疹

(一) 疹早征

疹早征,就是指麻疹的疹前期在体表所出现的一些特殊的征象而言。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诊断要点】

1.鼻尖、耳廓、中指清冷。

2.耳廓内侧面(即耳背)的血管呈紫红色充血、扩张。

3.纸蘸茶油着火,照两颊部,其皮内呈现朵朵红疹点。

4.舌呈密集的小花孔,谓之舌疹。

5.疹显最早的部位是:两颊、下眼睑、发鬓、耳廓内侧面、胸部。

【诊断方法】

1.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用手掌心摸其鼻尖等处,并与就近部位相对比。

2.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将其耳廓前压,进行观察。

3.用棉纸或普通纸,卷成纸筒,蘸沾茶油,着火照颊部。

4.受检者张口伸舌,舌尖下,进行观察。

5.望诊两颊、下眼睑等部的疹点情况。

【注意事项】应结合流行病学进行判断。

(二)疹透征

麻疹疹发的透、透的早为病轻,预后良;疹发不透、或透的迟为病重,多有并发症。这里所介绍的一些检查疹透和透的早的经验,总称为:疹透征。

【诊断要点】

1.在足底部,掌心部及中指、鼻尖见有疹点的,为疹发已透.

2。发热3天,即见有疹点,且在3日内透发全身的,为疹透早,发热6天,才见有疹点,且在4日内未透发全身的,为疹透迟。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进行诊察。

【注意事项】

1.足底、掌心、中指、鼻尖等,见有疹点一、二颗,即为透征。

2.发热天数,以持续发热算起。

(三)疹重征

麻疹的轻重和预后,可以从疹色、疹状和发疹的部位加以判断。有下列征象的,为病重或预后不良,这些征象总称为:疹重征

【诊断要点】

1.重症:

高热,疹布周身,惟中指无疹的。

疹最早现于额上、下颊的,或在眉间连成一线的。

两发鬓疹点作垂直状的。

疹布周身,惟两颧部无疹的。

麻疹初起,耳廓内侧〔即耳背)血管呈紫黑色的.

2.危候:

发热3天,下颊先见大粒疹子如水泡状的。

疹色暗黑或淡白干枯,一现即没的。

疹呈两色,一红一桃红的。

两颧部不见疹点,而环腰独密厚的。

天庭部疹稀少,不高耸,下半身疹集的。

【诊断方法】望诊各部,细心诊察。

【注意事项】应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十五、妊娠

(一)指脉孕征

指脉孕征是表现在指脉搏动中的一种妊娠征象。从其搏动的部位,可以诊断怀孕的月数。

【诊断要点】妇女停经,而在两手中指、无名指的两侧指脉,呈放射状搏动的,为怀孕征象。脉动显于第一指节的,为怀孕2~3月,脉动显于第二指节的,为怀孕5~6月;脉动达于第三指节,为怀孕8~9月;脉动至指末,为胎足10月。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卧位,伸手平放。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头,呈弧形,箝按其手指的两侧指脉,从第一指节,渐向指端按压。

【注意事项】

1.检查前,受检者必须休息10~20分钟。

2.按压时,用力必须均匀,应行轻按、重按对比动作。

3.正常人手指脉不易触及。

4.孕妇指脉搏动己达第三指节,但突然消失的,为胎死之候。

(二)神门脉

神门脉的出现,是妇女妊娠的一种征象。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俞穴,位于掌后锐骨端的凹陷处,正常人此处脉动不易触及。

【诊断要点】妇女停经,在其两手神门穴,呈圆

滑性搏动有力的,即为神门脉(图21)。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手平放。

检查者用食指头按压神门穴,进行诊察,

【注意事项】

1.检查前避免剧烈动,禁忌注射或内服促

进血循环的药物(以下天突脉、指甲孕征等均同)。

2.检查应细心进行,指诊按压时,应进行轻

按、重按对比。

3.男子在神门穴能触及脉动的多为神经衰弱症。

(三)天突脉

天突脉的出现,是妇女妊娠的一种征象。天突是任脉的俞穴,位于颈结喉下,胸骨切迹上缘之内方凹陷处。正常人此处无脉动感觉。

【诊断要点】妇女停经,在天突穴觉有脉动的,为怀孕已两月以上;若脉动明显,而肉眼可以见到,为怀孕在4月以上(图22)。

【诊断方法】询问受检者,在天突穴有无脉动感,检查者也可用手指触摸,也可令受检者抬头以观察脉动情况。

(四)指甲孕征

指甲孕征是呈现在指甲上的一种妊娠征象。

【诊断要点】妇女停经,按压其拇指甲,呈红活鲜润的为孕征,暗滞的为月经病。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伸手露出拇指甲。检查者用拇指按压其指甲,一按一放进行观察。

(五〕乳晕孕征

乳晕孕征是呈现在妇女乳晕部的一种妊娠征象。从乳晕的色泽、大小,可以判断怀孕的月数。

【诊断要点】妇女停经,乳房膨胀,乳头起晕而色褐的,为怀孕的征象。晕大3分,为胎有3月;晕大5分,为胎有5月,余类推。晕至寸许,正圆不偏,为胎足10月。

【珍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解衣袒露胸部,向着阳光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结合乳房膨胀情况,进行判断。

(六)指脉预产

指脉预产是检查孕妇指脉的搏动情况,判诊断分娩时间的一种方法,【诊断要点】孕妇中指两侧的固有动脉,在妊娠期问即趋向明显,随着妊娠月数的增加,指脉搏动可由第一指节渐达指端。在宫缩开始进入产程后,指脉则显得强而有力,呈冲击感;随着产程的进展,冲击样脉动,也由中指根部向指端移动,至临产时,达至指头末端。

中指的三个指节,分作七个部分:第一指节为甲部,第二指节为乙、丙两部,第兰指节分丁、戊、己、庚四部(图23)。指脉搏动以强而有力有冲击样感为准。第一产程初起时,阵缩较轻微,间歇时间长,脉动在甲、乙两部;当分娩继续进行,子宫颈口逐潮扩大时,指脉亦内指端移动,至子宫颈口开达6~7厘M,直至全开时,指脉达指端戊、己、庚部,脉动明显有力。

第二产程,胎儿排临时,产妇开始屏气加腹压,指脉搏动较原来更有劲,这种现象可以维持

至胎盘娩出后。指脉与子宫颈口关系如下:

指脉在丙部触及时,子宫颈口直径约1~2厘M。

指脉在丁部触及时,子宫颈口道径约2~3厘M。

指脉在戊部触及时,子宫颈口道径约3~4厘M。

指脉在己部触及时,子宫颈日直径约4厘M以上至全开。

指脉在庚部触及时,子宫颈口直径已到10厘M至全开。

【诊断方法】孕妇取仰卧位、伸手平放。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呈弧形箝按中指,在每次阵缩开始时,从第一指节循序向指端移动检查。

【注意事项】

1.按压时用力必须均匀,可一轻一重进行对比。

2.初产妇准确率较高,经产妇较差。

3.正常人其指脉不易触及,虽偶有亦细微不清。

4.高血压患者,指脉不易触及。

5.也有的产妇仅停留在丙部的,但脉动明显增强。

6.每次阵缩开始至终止时,脉动最为明显,所以这时作为每次检查的规范。

7.分娩1小时后,指脉仍然明显有力,1天后,指脉从指尖往后移动,渐至原来部位,一般须3~5天恢复常态。

十六、痔疮

(一)巩膜痔征

巩膜痔征是呈现在眼巩膜上的一种内痔核的征象。根据痔征出现的部位和表现情况,可诊断痔核的位置和痔核的体积大小及个数的多少。

【诊断要点】在眼巩膜的外下方,即中医眼科“八廓”理论中所分的乾卦部位与坎卦部位之间,球结合膜与巩膜间的毛细血管呈粗大、明显、充血、曲张(图24)。颜色有鲜红、淡红,或红中带黄、红中带黑等。痔征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有痔核,现于右眼,为肛门右侧有痔核。痔征呈现一条,且末端没有分枝,表明仅有一个痔核.末端有分枝,或在同一位置,呈现二条痔征的,表明有两个痔核;痔征的条数多,或分枝多,表明痔核的个数也多。痔征细小,不甚曲张,不甚明的,为痔核小;痔征粗,且曲张有力的,为痔核大。痔征的根部特别膨胀,成数条并在一起的,为痔核有重脱现象。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检查者用拇、食两指撑开其上下眼睑,令其注视内上方,使乾卦和坎卦部充分暴露,然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痔征的根部,必须在乾扑与坎卦之间,方有诊断意义。

2.在乾卦与坎卦向的血管多而且乱杂时,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考虑肺或支气管

有病变,不能作为痔征。

3.多种眼病或其他疾病,如砂眼、急慢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脑压增高以及肺部疾患等,凡能引起眼球结合膜血管充血、扩张的,便失去内痔核的诊断意义。

4.巩膜痔征仅适用于内痔核的诊断,在肛门外能观察到的瘘管、外痔等不适用。

注:本法是权据厦门市陈世泽医师的经验整理的。

(二)唇滤泡

唇滤泡是呈现在唇系带上的一种痔的征象。根据滤泡的形状,可以作出痔核或瘘管的诊断;根据滤泡的个数,可以确定痔瘘的多少;根据其分布的位置、颜色,可以判断发生的位置和时间。

【诊断要点】在上唇系带上,呈有不同形状、大小不等、较周围组织突起的滤泡。滤泡形圆,为痔核之征象;滤泡形长,为瘘管之征象。一个圆形滤泡,表明仅有一个痔核;有数个大小不同的滤泡,表明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痔核。滤泡生于系带左侧,为肛门左侧有痔核,生于右侧,为肛门右侧有痔核;生于系带上端,为肛门前侧有痔核(截石位十二点处);生于系

带下端,为肛门后侧有痔核(截石位六点处)。滤泡生于系带中线上,多为外痔。滤泡色白而硬的,表明发生时间已久;色红而软的,为发生时间短;滤泡红色的多,白色的少,并出现痕

迹松软或肥厚的,为肛门括约肌有松弛,或由痔核引起的脱肛。

长形滤泡靠近系带中线上部的,为瘘管在肛门外围;在中线上下平列的,为瘘管在肛门周围;离中线远,为瘘管深。滤泡有白色痕迹,而且突起的,为瘘管发生时间已久。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令其闭口,翻开其上唇,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翻唇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影响滤泡的颜色.

2.滤泡必须于系带上,生在其他粘膜处,便失去痔瘘的诊断意义。

3.滤泡,小孩较老年人显著,健康人较瘦弱人明显。

十七、瘰疠

(一) 赤脉贯瞳

赤脉贯瞳是瘰疠病的一种征象。赤脉的多少,表明着病的轻重。

【诊断要点】在眼巩膜部,现有充血样血管贯入瞳孔的,即是赤脉贯瞳征象。独立一条赤脉,为病轻;有2~3条赤脉贯入的,为病重;赤脉不入瞪的,为最轻。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仰首。检查者用手指撑开其上下眼睑,暴露眼球,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必须结合全身症状进行判断。

〔二)发鬓红筋

发鬓红筋是瘰疠病势严重的一种征象。

【诊断要点】在患者两发鬓部,呈有红色、充血筋脉,并贯入眼巩膜部,为瘰疠病严重的证象。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坐位,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要结合全身症状进行判断。

十八、蛇咬仿

毒蛇征

人被蛇咬后,必须辨别是否是毒蛇,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和治疗方法。下面所介绍的一些征象,总称为:毒蛇征。

【诊断要点】

1.被蛇咬后,行走十多步即现腹泻的。

2.被蛇咬后,口服旱烟油无臭辣味的。

3.被蛇咬后,局部仅见出血点,不痛,过10几分钟后,局部剧痛,且迅速肿胀的。如果被咬时,流血多,局部即成剧痛,过10几分钟后,疼痛消失的,为无毒咬。

【诊断方法】观察局部,并结合问诊进行诊断。

【注意事项】诊察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不得延误时间。

十九、损伤

(一)报伤点

报伤点是呈现在眼巩膜上的一种胸廓部损伤的征象。根据报伤点的位置、颜色和形状,可么诊断其受伤的部位和时间及受伤程度。

【诊断要点】在眼球结合膜与巩膜间血管,紫红色浮起,在其末端现有大头针头大的圆形、紫黑色癖血点〔图25)。称为报伤点。报伤点现于左眼,为左胸廓有伤,现于右眼,为右胸廓有伤;在瞳孔水平线上的,为伤在胸肋部;在瞳孔水平线下的,为伤在背部。报伤点色淡如云彩,或黑而兼白,散而不聚的,为伤在气分,较轻;色黑而沉声,凝结如小芝麻的,

中医鉴别诊断

一、痞满鉴别诊断: 1、痞满与胃痛:两者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胃脘部可有压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此患者无明显胃脘部疼痛,故属痞满。 2、痞满与结胸:两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同,拒按为特征;痞满则在心下胃脘,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该患者胃脘、腹部柔然,压之不痛,不属结胸。 3、痞满与鼓胀:二者均有胀满感,鼓胀以腹部外形胀大如鼓为特征,胃痞则自觉满闷,外无胀大之形;鼓胀病位在大腹,或有形或无形,胃痞病在胃脘,均为无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按之柔软。 4、痞满与胸痹心痛:胃痞常伴有胸膈满闷,胸痹偶有脘腹不舒,但二者有病在心胸和病在胃脘之不同,可予区别。胸痹心痛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患,以胸痛,胸闷,短气为主症,伴有心悸、脉结代等症状;胃痞系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致,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多伴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状。 二、胁痛鉴别诊断: 1、胁痛与悬饮:悬饮可表现为胁肋疼痛、但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肋胀痛、持续不已伴咳嗽、咳痰、呼吸疼痛时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2、胁痛与胸痛:胸痛以胸部胀痛为主,可涉及胁肋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胁痛部位在一侧或两侧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常伴口苦、目眩等肝胆病症状。 3、胁痛与胃脘痛:胃脘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处,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 三、黄疸的鉴别诊断: 1、黄疸与萎黄: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症。 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诊断: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阳黄以皮肤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面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脉迟或细缓。 四、积聚的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学》课后习题

绪论 一、简答题 1、xx中医诊断学? 2、试述中医诊断学的临床意义。 3、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些? 4、四诊和诊病、辨证的关系怎样理解? 5、如何理解中医诊断学的整体察病: 6、如何理解中医诊断疾病时要强调四诊并重? 7、怎样理解病证合参的诊断原则? 8、明、清时期对于伤寒、温病的辨证有哪些成就? 第一章问诊 一、名词解释: 壮热,潮热,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自汗,战汗,除中,里急后重,完谷不化,五更泻,滑泻失禁,肛门气坠,溏结不调,癃闭,余沥不尽。 二、简答题 1、写出正确的和错误的主诉各一个,错误主诉应指出错误所在? 2、背诵“十问歌”的内容。 3、xx恶寒、畏寒?各有何意义? 4、阐述恶寒发热的机理。 5、怎样根据恶寒发热辨别外邪的性质?

6、但寒不热有几种类型?各有何意义? 7、简述壮热的表现及机制? 9、简述xx潮热的特点及意义。 10、气虚发热有何特点?其机制如何? 11、你如何理解“阳加于阴谓之汗”的意义? 12、怎样根据表证出汗情况辨别外邪的性质? 13、何谓绝汗?怎样区别亡阴之汗与亡阳之汗? 14、简述半身汗出的点及其临床意义。 15、简述十二类疼痛性质的名称、特点和意义。 16、怎样鉴别疼痛的虚实性质? 17、何谓头晕?怎样辨析头晕的临床意义? 18、xx心悸?怎样鉴别惊悸和怔忡? 19、xx耳鸣、耳聋、重听? 20、怎样鉴别耳鸣的虚实性质? 21、何谓目眩?怎样辨析目眩的临床意义? 22、xx失眠?简述失眠的临床分类。 23、xx嗜睡?怎样辨析嗜睡的意义? 24、口渴欲饮包括哪些类型?各有何意义? 25、食欲减退有何意义? 26、何谓厌食?怎样辨别厌食的临床意义? 27、简述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法之指甲诊

中医诊断十四法→第十三章指甲诊 第一节指甲诊的理论依据 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记载,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是以经络、脏腑、气血作为一个统一体来加以论述的,人体指甲根端是经脉气血出发之处,称为十二经脉的井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五腧,六腑六腧,经脉十二,经络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又如《灵枢·经脉》篇日:“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络大肠属肺,循臑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出大指(甲)之端”。所有十二经脉井穴,均出入于爪甲根端,正因爪甲根端是经脉井穴出发点,这些部位有甲襞甲床丰富的脉络微循环作为沟通气血的渠道,阳经自此出表,阴经自此入里,人身气血得以通过经络系统流注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人体生理病理能充分反映于指甲,也就是人体生理病理气血信息能透过经络系统,投射于指甲这面微型荧屏而形成具有特异性的甲象。 在《内经》中早就指出了爪甲与脏腑的关系。在《灵枢·经脉》篇中详细论述了手拇指甲根少商穴循太阴经连属于肺脏;手食指甲根商阳穴循阳明经连属于大肠腑;手小指甲根少泽穴从后侧循太阳经连属于小肠腑,等等。这是爪甲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直接连通。因此,脏腑荣枯,机能盛衰,莫不引起甲象的变化。 此外,四肢爪甲靠气血荣润。《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行四末……”。《素问·六节脏象》说:“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气血”;《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爪受血而能摄”。这些均说明四肢爪甲与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当人体气血发生变化便可在指甲上有所表现,并能反映脏腑病机。《灵枢·本藏》篇日:“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这里讲的是指甲形态、质地、色泽与内脏的生理病理关系。《灵枢·论疾诊尺》篇指出:“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990《素问·痿论》说:“骨痿者生于火热,何以别之?日:肝热者,色苍而爪枯”。可见疾病在内,而甲象则可显示于外,故从诊甲入手,可达辨病的目的。 历代医家对诊甲辨证亦取得十分可贵的经验。如《中藏经》中说:“手足甲肉黑色者死”,“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甲青,呼骂不休,八九日死”。清陈士铎《石室秘录》指出:“指甲尽行脱落,此乃肾经火虚”。此外,在《四诊抉微》、《形色外诊简摩》中,亦均有论述。近年来有学者在前人诊甲经验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临床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和诊断—10.1按诊方法和意义

10.1 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中医四诊最后一个诊法:中医按诊。 【含义】 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病位、病性、病情的一种 诊断方法。 按诊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按诊不仅可以进一步的确定望诊之所见,补充望诊之不足,而且还可为问 诊提示要点,特别是对脘腹部疾病的诊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学习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中医按诊的方法,有相当部分是借鉴西医的触诊和叩诊的方法。因此,在 本课程中,我们仅做简单介绍。有必要的话,请同学们学习西医诊断学时,再 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一)体位 首先是按诊的体位要求。 根据按诊的目的和准备检查的部位的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体位。 【基本体位】 基本体位,通常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或侧卧位。 【操作要求】 病人取坐位时,医生应面对病人而坐,或站立进行。医生用左手稍微扶住 病人身体,右手触摸按压某一局部。这种体位,多用于皮肤手足、腧穴的按诊。 按胸腹时,病人须仰卧,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放在身旁。医 生站在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对病人胸腹某些部位进行按诊。 在切按腹内肿块或腹肌紧张时,可让病人屈起双膝,使腹肌松弛或做深呼吸,以便切按。

(二)手法 按诊的手法,主要有触、摸、按、叩4种方法。 1触、摸、按 触法,是指医生用手指或手掌轻触病人局部皮肤的一种检查方法。以了解 其凉热、润燥等情况,用于辨别外感还是内伤,汗出与否,以及阳气、阴津的 盈亏。 摸法,是指医生用手指稍用力的寻抚局部的一种检查方法。以了解局部的 感觉以及肿块的大小、形态等,用于辨别病性,及疾病的虚实。 按法,是指用手重力按压,或推寻局部的一种检查方法。以了解深层部位 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的形态、质地、大小、活动度等,用以辨别脏腑的虚 实和邪气的痼结情况。 【区别】 触、摸、按3种方法的区别,一般来讲 触法,是不用力,稍微轻轻的诊皮肤的方法。 摸法,是稍微用力,达到肌层。 按法,是用重力按压,以诊断筋骨、或腹腔深部组织。 【顺序】 按诊的顺序: 先触摸,后按压, 由轻到重,由浅入深, 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先远后近,先上后下的进行诊察。 这里面所讲的先下后下,是指对病人诊查的整体部位而言。就病变的某一 个局部的按诊来说,有时候是从下向上的逐步寻摸,比如肝,脾按诊。寻压的 方法,要根据病证的需要来确定。 2叩法 叩法,即叩击法,是医生用手叩击病体的某部,通过振动产生的叩击音、 波动感或者是震动感,以判断病性和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 叩击法,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直接叩击法】 直接叩击法,是医生用中指的指尖,或并拢的掌面,轻轻地直接叩击,或 者是拍打按诊的部位。通过听音响或叩击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病变部位的情况。 【间接叩击法】 间接叩击法,有拳掌叩击法,和指指叩击法两种。 拳掌叩击法,是医生用左手手掌平贴在病人的诊察部位,右手握成空拳, 叩击左手背。临床上常用于诊察腹部,或腰部的疾病。 指指叩击法,是医生用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病体需要检查的部位,其他的手指稍稍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手指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前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解释 中医诊断教研室编写 1、审察内外:诊察疾病时,要有整体观念,既要审察其夕卜,还要审察其内;并要把病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 2、辨证求因:分析四诊所得的一系列具体症状,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原因之所在,为临床论治提供依据。 3、症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病人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发热、头痛等。 4、证: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热等方面作出病理性概括。 5、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将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有机地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称为“四诊合参”。 6、舍脉从症:指辨证过程中,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如症见痞、满、燥、实等,脉反见迟细。则症反映的是实热内结胃肠,是真;脉迟细是由于热结于里,阻滞血脉流行,属假,此时,当舍脉从症。 7、舍症从脉:指辨证过程中,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伤寒,热闭于里,症见四肢厥冷,而脉滑数,脉所反映的是真热,症所反映的是由于热邪内伏,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时当舍症从脉。 8、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见于正常人,或虽病但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 9、失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神衰的表现。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孔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不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大肉尽脱。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10、撮空理线:患者神识不清,出现不由自主的动作,手臂向上伸举为撮空,两手呈理线状为理线。撮空理线是失神的一种表现。系病情危重,元气将脱。 ll、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几种简易中医诊断法介绍

内容提要 流传在群众中的一些诊病方法,一般均其有易学、 易用的特点;而且这些诊病方法,往往能对某些疾病作出较早期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可以作为一种鲡助透断方法,供临床考。 本书搜集整了46种诊斯方法,共中如眼蛔斑、 指脉孕征、巩膜痔视等,已为临床所采用。每一方法,都分别介绍了诊断的要点、方法和注意事项。有的井附图说明。供中、西临床医师的参考。

一、蛔虫病 (一)红花舌 红花舌是呈现在舌面上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根据花斑 的多少及共分布的情况,可以判断蛔虫的感染程度。 【诊断买点】在舌的表面,特别是舌的两边和舌尖部,散 在着突起的红色斑点,形圆顶尖,如大头针头大。舌苔较厚的 地方,斑点边绿稍不规则,斑点与苔红白相间,所以称为:红 花舌(图I)。斑点多,分布密集,表明蛔虫数多,斑点少,分布 疏松,表明蛔虫数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张口,令其仲舌,舌尖下垂,使舌面暴露,然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观察前口腔必须保持清洁,不宜嚼东西,更不能吃 染苔物品(以下凡属验舌、唇的,均同) 2.观察时光线务求充足,不宜在 夜晚或着色的电灯下进行(以下各法 除特殊情况外,均同)。 3.伸舌要自然舒适,避免紧张。 也不宜仲之过久,或在同一时间内,连 续多次伸舌。 4。本征象对成人无诊断意义。 (二)唇粟疹 唇粟疹是呈现在唇粘膜上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疹点的 大小和多少以及分布的松密,表明着蛔虫的成染程度。 【诊断要点】在下唇系带的周围,靠近穹窿的粘膜上,呈 有圆形、顶端略尖如大头针头大或略小的粟疹,微突出粘膜 面,也有隐约于粘膜里面的,色呈透明或半透明,基底部稍红,一般有10~20颗左右。颗数多,疹大,分布密,突出粘膜明显的,表明蛔虫数多;颗数少,疹小,分布松,隐约于粘膜内的,表明蛔虫数少。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检查者用拇、食两指翻 开其下唇,用中指内垫,使下唇粘膜绷紧,然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翻唇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在同一时间内连续多次翻 唇,以免影响疹色的变化。 2.粟疹的分布,多数在下唇粘膜的中央部。 3.本征象仅适用于儿童。 (三)巩膜蓝斑 巩膜蓝斑是呈现在眼巩膜上的一种蛔虫病的征象。 【诊断要点】在眼巩膜上,呈现一种如针尖至绿豆大小、不规则的.不突出结膜面的蓝色和紫褐色斑点(图2),斑的 境界多清晰,也有模糊的。斑数在1~7个不等。 【诊断方法】受检者取正坐位,仰首。检查者用手指撑 开其上下眼睑,暴露巩膜部,然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巩膜蓝斑呈现在巩膜部,没有突出结合膜面。本征象成人和儿童均适用。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 一、中医痞满鉴别诊断: 1.痞满与胃痛:两者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胃脘部可有压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此患者无明显胃脘部疼痛,故属痞满。 2.痞满与结胸:两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同,拒按为特征;痞满则在心下胃脘,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该患者胃脘、腹部柔然,压之不痛,不属结胸。 3.痞满与鼓胀:二者均有胀满感,鼓胀以腹部外形胀大如鼓为特征,胃痞则自觉满闷,外无胀大之形;鼓胀病位在大腹,或有形或无形,胃痞病在胃脘,均为无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按之柔软。 4.痞满与胸痹心痛:胃痞常伴有胸膈满闷,胸痹偶有脘腹不舒,但二者有病在心胸和病在胃脘之不同,可予区别。胸痹心痛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患,以胸痛,胸闷,短气为主症,伴有心悸、脉结代等症状;胃痞系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致,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多伴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状。二、胁痛鉴别诊断: 1.胁痛与悬饮:悬饮可表现为胁肋疼痛、但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肋胀痛、持续不已伴咳嗽、咳痰、呼吸疼痛时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2.胁痛与胸痛:胸痛以胸部胀痛为主,可涉及胁肋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胁痛部位在一侧或两侧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常伴口苦、目眩等肝胆病症状。 3.胁痛与胃脘痛:胃脘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处,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三、黄疸的鉴别诊断: 1.黄疸与萎黄: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 症。 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诊断: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阳黄以皮肤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面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脉迟或细缓。四、积聚的鉴别诊断: 1.积聚与痞满: 痞满是指腹部痞塞不通,满闷不舒,系自觉症,而无块状扪及。积聚是指腹内有结块,或痛或胀,不仅是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扪及。 2.癥积与瘕聚:癥积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聚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脏病,病史短病,病情一般较轻。 3.积聚与鼓胀:鼓胀以肚腹胀大、鼓之如鼓为特征。其与积聚相同的是腹内均有积块,但鼓胀的积块多位于

中医和诊断—8.4.2常见脉象-洪细长短

8.4.2 常见脉象-洪细长短 (三)洪脉和细脉 同学们好,下面我们来学习按脉宽分类的一对脉象:洪脉和细脉。 5洪脉 首先,我们来学习:洪脉。 【脉象特征】 洪脉的脉象特征:是指脉体宽大而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洪脉的脉象特征,主要表现为脉搏显现的部位、形态和气势这3个方面。 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由于脉管内血流量增加,且充实有力,来时具有浮、大、强的特点。脉来如波涛汹涌,充盛有力,即所谓的“来盛”;脉去如落下的波涛,较来时势缓而力弱,即所谓的“去衰”。其实无论 是来还是去,洪脉的气势都很大,只是来时比去时更有力,所以称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 我们用图来说明洪脉的临床意义: 正常的脉象,寸关尺三部皆有脉,而且宽度适中。 洪脉,相比正常脉象,脉体更加宽大。 我们考虑一下,宽大的脉管中,主要的物质是什么呢?当然是气和血。因此,宽大的洪脉,气血一定是旺盛的。 什么样的人,会气血旺盛? 首先是,气血旺盛的正常人,可以见到洪脉。 而病变时,多见于气血旺盛的实热证。当邪热亢盛,正气不衰,气盛血涌,脉管扩张,就可以见到洪脉。 另外,夏季,阳气亢盛,气血向外,也可以见到洪脉。所以洪脉为夏季平脉。 【区别】 洪脉,既可以见于气血旺盛的正常人,也可以见于病变的实热证,如何区 别洪脉到底是正常人还是实热证呢? 正常气血旺盛的人,通常除了洪脉之外,不会有数脉的特征。 而实热证,除了有洪脉特征之外,因为热邪鼓动血脉而运行加速,所以脉 象一定还有数脉的特征。因此,实热证,应该见洪数脉。 所以洪脉,如果兼有数脉,则是病变的实热证。如果不见数脉,仅仅是洪 而有力,这就是气血旺盛的正常人,或为夏季平脉。 6细脉 下面我们来学习,按脉宽分类的另外一个脉象:细脉 【脉象特征】 细脉的脉象特征,是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细脉的脉象特点是脉道狭小,手指下感觉往来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 落明显。 【临床意义】 我们还用图来说明细脉的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诊断学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 结合。 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二)望诊 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 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疒咅)、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 (三)闻诊 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和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四)问诊 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2)问汗 表证辨汗:无汗与有汗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问疼痛 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疫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类型及其表现。 (4)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和乏力等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5)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6)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

中医诊断学口诀

1 表里寒热虚实辩证歌诀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14、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5、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粗语低微。 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 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 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 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 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 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证: 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

皮肤病中医诊断与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皮肤病中医诊断与治疗 皮肤病临床常见,但是各位坛友术业有专攻,或许对于专科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兄弟发份资料,诊务之余,不妨浏览一下,或许有所帮助。 皮肤病中医诊断与治疗一)中医诊断技巧本病中医诊断按证候分型有二型,在临床上可结合自身症状,找出相应的证候分型。 1.肝经郁热皮肤干燥、粗糙或伴有丘疹,剧烈瘙痒,搔抓后局部潮红、血痂多,口干心烦,失眠,多梦,眩晕,心悸,胁痛易怒,情绪易于波动,大便干燥,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2.血虚风燥皮肤干燥、粗糙、脱屑、苔藓样变,瘙痒以夜晚尤甚,反复发作,伴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舌淡或淡红,苔薄白,脉细。 (二)西医诊断技巧本病西医诊断依据主要从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1.临床表现青壮年多发,老人与儿童少见。 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阵发性瘙痒,无皮疹发生。 经常摩擦或搔抓后,局部皮肤出现成群的粟粒至米粒大小的扁 1 / 3

平丘疹,呈圆形或多角形;丘疹增多后逐渐融合、扩大,形成边界清楚、皮纹加深和皮嵴隆起的苔藓样变斑块,常见抓痕或血痂,有时在表皮剥脱处发生继发感染。 皮损好发于小腿、腕、踝、项、颈侧、上睑、耳后或外耳孔。 本病的自觉症状常为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为甚。 2.组织病理致密的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上皮突均匀延长,偶见海绵形成和角化不全。 真皮乳头内的胶原束增粗,垂直排列,可有浅表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稀疏浸润。 头皮和肛周皮肤出现明显角化过度,但仅有轻度表皮增生。 (三)鉴别诊断技巧1.中医疾病要注意与湿疮相鉴别,慢性湿疮主要是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化而成,亦可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皮炎的改变,常局限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对称分布。 主要表现是局部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苔藓样变,呈暗红色或灰褐色,可有色素沉着,有少许鳞屑、抓痕和结痂。 外围有散在的丘疹和丘疱疹。 慢性湿疹可因再刺激因素作用而急性发作。 2.西医疾病要注意与原发性皮肤

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

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与应用(一)

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是中医药发生、发展的基础。中医药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每一个献身于中医药事业的人穷其毕生也难窥其一斑。如此海量的中医药数据更要有效地利用这些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和数字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膨胀,文献挖掘的效能与可靠程度亦不断提高。中医药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医学信息资源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决策,挖掘、整理出可以广泛应用的诊疗方法,提高中医药特色疗法的疗效、给患者带来福音,是我专科医护人员专注的焦点,旨在加速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一、文献挖掘方法 中医药领域的无数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积累了海量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在中医药古籍文献以及当前的研究文献中。据统计,目前国收藏的中医药古籍文献13000多种,其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古籍近1000种。1911年以后出版的中医药书籍达12000多种,中医期刊230多种。根据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显示,1987-2015年发表的中医药文献高达1715000篇。其中涉及中医骨伤科学科的文献达312000余篇。为从浩渺无际的中医药文献中找到适用于本专科的、有效的、实用的相关诊疗方法,挖掘出潜在的规律,我专科采用如下线索进行数据挖掘: 1.以名老中医为线索的诊疗方法挖掘 该法就某位名老中医诊疗肺系疾病的辨证思维方法、用药经验、组方特点、经验方应用、独特疗法进行归纳、总结及对其学术思想进行剖析。如《炳南临床经验集》、《外台秘要》、《名老中医之路》、《林如高正骨经验》、《骨科诊疗学》等。这种方法多为名老中医本人的经验总结,或其学术继承人、学生在跟随老师学习

中医学中津液在诊断疾病上的重要性

中医学中津液在诊断疾病上的重要性津液是指有滋养各组织器官,濡润空窍和滑利关节作用的物质。津液为饮食经脾骨消化吸收而成,由脾、肺、肾吸收,分布、排泄,以调节维持其平衡,循行周身,出脉管内外和组织同隙之中,供给各部分的营养需要,剩余的水分和废料,则成汗、尿排出体外。《灵枢》云:“五脏六腑,皆有津液,……。”又云“膀胱为津之腑,热则津液内虚”等。 可以睦出津液是一种液质成分,成在于机体之内,分布于周身各处,内至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皆其所布。它由口引入并由尿、皮肤、大便、呕物、泪、肺脏等上排出体外,我们知道汗、尿、吐物等除液质占绝大部分外,其中还溶有其他物质。于此可知津液是一种液体成分为主的并溶存有一定的溶解物质组成。 津液和体液:由上看出,津液是一种液体成分为主要的物质,液体成分分布于人体细胞内及细胞外各处,能补充,能排出,但与现今医学所称的体液有无关系,从下面比较可以看出。 从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分布来看,体液分布在细胞内及细胞外者叫细胞外液,占人体重20%~25%,是人体的内环境,浸润着细胞以作转运营养物质之用,细胞外液以分布的范围和质量的差别有不同的名称,如在血管内叫血液,在淋巴管者叫淋巴液,在脑和脊髓者叫脊液,在组织间叫组织间液,体液在内者叫细胞内液,为辅助代谢的媒介。虽然体液各在不同的部位而细胞外液之间及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是直接或间接相通的而且成分是稳定质中含有不等量的溶解物质组成,即是说:水质和含有不等量的溶解物构成体液。从体液的组成分布和上面的津液比较起来看是相似,因此说津液相当于体液。 从体液的平衡调节来看:体液中小部分是溶解物,大部分是水、水的平衡调节代表了体液的平衡调节,同时水的调节与某些溶解物如氯化钾等也有一这的影响。水在人体内是维持平衡的,即是说每日摄取的排出的是相等的(生长需要除外),排泄的器官是肾、皮肤、肺、大肠等处,其中以肾的排泄为要,但体内水分平衡调节的转机有以下几点:①饮水管制,在唾液分泌减少时或血浆的渗透压增高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性的引起口渴。②动向管制:水喝得多的时候血中水分并不增加多,很快的被肾排出及进入细胞间液,水分少的时候则反之。 ③排出管制:在正常情况下肾为排水器官,受着中枢神经的管制及激素的调节。

中医与诊断—脾

脾 同学们好!我们继续学习,五脏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脾,为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中医的脾完全不等于左胁下面的脾脏。中医的脾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包括整个消化系统。脾位于中焦,脾和胃相为表里,共同完成整个消化功能。所以我们在讲脾的生理功能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到胃,共同来讲述。 下面我们来学习脾的生理功能和相应病理变化。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叫做脾主运化。其中,运是指运输,化是指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可以运输和消化两大类物质,一是运化水谷,一是运化水液。运化水谷,就是消化饮食物。运化水液是特指对饮食物中水分的运输、消化和吸收,以及代谢。 我们先来看看脾运化水谷。脾的运化功能正常,饮食水谷才能够化为精微物质,转变成为气血津液,充养人体。 我们来看看饮食物的消化过程。饮食入胃,胃的受纳腐熟,将食糜传给小肠,小肠的分清别浊的功能,将一部分有营养的物质吸取出来,浊的部分继续传向大肠,大肠将糟粕中的水分吸取出来,然后传导糟粕,变成粪便排出体外。整个消化过程,是属于胃降功能的体现。在胃降的过程中,营养物质,也就是水谷精微被脾提取出来,转变成为气血津液,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送到全身。脾把水谷精微变成气血津液,提升到肺的过程,我们称为脾升。 气血的形成都是脾和胃的功能正常的体现,所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之后,营养都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气血,所以我们又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 如果脾失健运,胃气也不降,停聚中焦,首先会出现中焦的胃胀,腹胀。 胃胀腹胀,则食物不能够吃下,就会表现出纳少、纳呆、纳差。 脾不升清,营养物质不能够被提取出来,清浊混杂而下,而出现便溏。 因此,如果脾失健运,整个消化道就会表现出从上到下的症状:在上为纳少、在中为腹胀、在下为便溏。所以我们把纳少、腹胀、便溏称为脾的定位症状,或者称为脾的必有症状。 脾的运化还体现在脾主运化水液,就是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它能够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的停聚。 当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可以生成气血,也可以使得我们体内的水液代谢正常。 如果脾不能够运化,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气血不足,而且水液不能够正常的运化,水液在体内停聚会形成痰、湿、饮甚至是水肿等等病理产物,发展成为多种疾病。脾主运化的功能是脾的最主要的功能,脾的其他功能,都是在脾主运化功能之上演变来的。 脾的第二个生理功能就是脾主统血。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中医病例鉴别诊断

一、咳嗽的鉴别诊断: 1、咳嗽与喘证:喘证可以兼有咳嗽,但主要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 2、咳嗽与肺胀:肺胀常伴有咳嗽症状,但肺胀有久患咳、哮、喘等病证的病史,除咳嗽症状外,还有胸部膨满,喘逆上气,烦躁心慌,甚至颜面紫暗,肢体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咳嗽与肺痈:肺痈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特征,病机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 4、咳嗽与肺痨: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其特点是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咳血痰,但尚有低热、盗汗、身体消瘦等主要症状,具有传染性,X线胸部检查有助鉴别诊断。 二、胁痛鉴别诊断: 1、胁痛与悬饮:悬饮可表现为胁肋疼痛、但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肋胀痛、持续不已伴咳嗽、咳痰、呼吸疼痛时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2、胁痛与胸痛:胸痛以胸部胀痛为主,可涉及胁肋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胁痛部位在一侧或两侧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常伴口苦、目眩等肝胆病症状。 3、胁痛与胃脘痛:胃脘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处,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 三、黄疸的鉴别诊断: 1、黄疸与萎黄: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症。 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诊断: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阳黄以皮肤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面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脉迟或细缓。 四、积聚的鉴别诊断: 1、积聚与痞满:痞满是指腹部痞塞不通,满闷不舒,系自觉症,而无块状扪及。积聚是指腹内有结块,或痛或胀,不仅是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扪及。

中医和诊断—8.6诊妇脉小儿脉

8.6 诊妇脉小儿脉 同学们好,下面我们学习妇人脉和小儿脉。 (一)诊妇人脉 妇人有月经、妊娠、产育等特殊的生理活动及其病变,因此诊妇人脉有一 定的特殊性。 【诊月经脉】 首先我们来看诊月经脉。 女子的月经来潮,通常与肝血和肾精的充盈有密切关系。肝血和肾精,在 主要分布在左手的关和尺。 所以,当妇人的左关和左尺明显洪大于右手的关和尺,而且妇人口不苦、 身不热、腹不胀,这是为月经将至的一种表现。 【诊妊娠脉】 下面我们来看看诊妊娠脉。 已婚妇女,平时的月经正常,突然停经,脉来滑数冲和,两尺脉搏动强于 寸脉,兼有饮食偏嗜,喜欢吃酸,或喜欢吃甜食等,这是为妊娠之征。我们通 常把这种滑数冲和的脉象称为喜脉。 这里面要注意的是,尺脉候肾,胞宫系于肾,妊娠后,胎气鼓动,两尺脉 滑数搏指,明显强于寸脉,这就是妊娠脉的表现。 【诊临产脉】 最后,我们来看看临产脉。 妇人临产时,脉象会异于平常。通常妇人的中指中节和顶节两旁的脉搏跳 动明显,这就是临产之兆,我们把这种脉称为临产离经脉。 (二)诊小儿脉 下面我们来学习诊小儿脉。 【诊脉方法】 我们在望诊中已经学习过小儿指纹的诊法,这主要是针对于3岁以内的婴 幼儿的诊法。3岁以上的小儿,才采取脉诊。 由于小儿的寸口部位比较短,难以布三指来分三关。所以诊小儿脉的方法,与成人的诊法是不太一样的,常采取一指总候三部诊法,简称为一指定三关。 一指定三关的操作方法是: 医生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用右手的拇指或食指按于寸口的部位,不用分 寸关尺三部的诊法,这就是一指定三关。 【意义】 因为小儿疾病一般都比较单纯,所以小儿的病脉,通常不如成年人那样复杂。

中医疾病诊断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但其实,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罢了。为了防微杜渐,让我们现在就来盘点一天当中不同阶段身体的不良感受,看看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诉说着什么。 早晨篇:头晕、头昏:早晨醒来后头晕、头昏,可能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高等疾病。 强烈的心慌饥饿感:凌晨4-5点钟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且疲乏无力,直到吃早餐后不舒适的感觉才逐渐消失,提示可能有糖尿病倾向。 清晨浮肿:如果在起床活动20分钟之后还不彻底消失,则提示可能有肾病或心脏病。棕色尿液:提示肝脏可能出现问题。 口臭:可能是胃或肝出现了问题,或是牙周病引起。口中有氨味:要格外注意肾脏的健康。眼睑苍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铁性贫血。 眼角膜出现一圈模糊的灰环:说明心脏可能有问题,如果是30-50岁的男性应马上与医生联系。脸色潮红:可能与心脏病或高血压有关。 恶心想吐:除去怀孕的原因,若每天早上都如此,可能是慢性胃炎。舌面白而呈毛茸茸的状态:提示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失调或身体出现了某种癌变白天篇。 眼睛痛:除去用眼疲劳的原因外,看书看报时眼睛剧痛就要小心青光眼了。手发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病。 吃油腻食物后上腹疼痛,并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可能患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没有食欲,见到油腻就恶心,易疲劳:可能是患了肝炎。饭后总是出现反酸、腹胀或腹痛等症:提示积食了,要多吃新鲜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好消化。 爬楼梯时心慌、胸闷:提示心脏功能较弱。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指甲生长缓慢,没有光泽且变黄变厚:提示淋巴系统出了毛病。 手背静脉突出:随着年龄增加,会有此现象,但也有心脏病的可能。手掌泛红:肝脏出现问题时,因荷尔蒙失调,手掌会发红。 手掌潮湿:过度兴奋或紧张时手掌会出汗,若常如此则可能是甲状腺异常。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内脏有了毛病。 伸懒腰时腰痛:多为坐姿不良。单纯头晕:若不是因为工作单调,请检查一下甲状腺。洗澡时头发容易脱落:提示头发养分不足或是荷尔蒙分泌异常。 黑痣变大或新长出痣:当心皮肤癌的侵袭。皮肤上出现非摩擦所致的红斑:

中医和诊断—8.4.1常见脉象-浮沉迟数

8.4.1 常见脉象-浮沉迟数 同学们好,下面我们正式学习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叫病理脉象,简称“病脉”。一般来说,除了正 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内,及个体生理特异变化之外的脉象,均属于病脉。 一常见脉象 脉象的数量,历代医家著作有所差别, 《内经》记载有21种脉象; 《伤寒杂病论》中记载有26种脉象; 《脉经》总结为24种; 《景岳全书》只分为16种; 《濒湖脉学》则为27种, 《诊家正眼》为28种脉象。 近代临床提及的脉象,通常为28种脉象。本课程只讲述28种脉象中间常 见的19种脉象。 我们按照脉象的位、数、形、势4个要素,的8个方面来学习。 (一)浮脉和沉脉 首先我们学习按脉位分类的一对脉象:浮脉和沉脉。 1浮脉 【脉象特征】 首先,我们来学习:浮脉。 浮脉的脉象特征,是指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可理解为“浅脉”。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 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 因此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又称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这里“举”就是轻按,“按”就是重按。 【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浮脉多见于表证。这是机体抗邪向外的一种表现。 当外感风寒之邪、风热之邪,或风邪,侵袭肌表,卫阳抗邪外出,人体气 血趋向于肌表,所以脉气鼓动血脉向外,故见浮脉。 邪盛而正气不虚,脉浮而有力; 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 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管拘急,故脉多浮紧。因此,浮紧脉见于风寒 表证; 外感风热,热则血流加速,故脉多浮数。因此,浮数脉见于风热表证。 虚人外感风邪,风鼓动血脉向外而浮,正气不足,则脉缓,所以虚人外感 风邪,脉多浮缓。因此,浮缓脉见于伤风表证。 浮脉在病变上多见于表证,但是浮脉也可以见于某些正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