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器的设计说明

电除尘器的设计说明
电除尘器的设计说明

设计计算及说明结果

11. 灰斗

采用四棱台状灰斗,沿气流方向设4个灰斗,灰斗下口取400mm×400mm,

底部卸灰阀高度取600mm,灰斗壁与水平夹角=0

70,灰斗高取4000mm

12. 电除尘器总体外形尺寸

除尘器总长=进气烟箱长+柱距长 电场数+出气烟箱长

=7150+3900×4+5720=28470mm

除尘器总宽=2×走台宽度+室数×柱间宽

=2×1800+1×27400=31000mm

除尘器总高=极板有效高度+灰斗高度+顶部大梁高度+底部遮拦高度

+底部卸灰阀高度

=14000+4000+1700+1200+600=21500mm

五、设计简图

1. 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2. 气流均布装置

3. 槽形极板

4. 挠臂锤机械振打装置

5. RS管型芒刺线

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方案 Word

354管湿式静电除尘除雾器 技术方案 日期:二0一七年五月 1.总则 1.1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项目湿式静电除尘除雾器工程。 1.2本技术方案对湿式静电除尘工程设备及工艺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验收等方面提出技术要求。 1.3承包方提供全套的烟气湿式静电除尘装置工艺系统,其范围包括:湿式静电除尘装置的设计、内外部组件设备、配套电控设备的供货、安装、调试、168h满负荷试运行等。 1.4承包方配合发包方接受环保、安全、消防等主管部门进行的审核、竣工验收等工作。 1.5 承包方必须应熟悉湿式静电除尘与湿法脱硫工艺。 1.6本技术方案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没有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及规范的条文。承包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规范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并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消防、环保、劳动卫生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安全设施配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 T 1123—2009》的要求。 2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 2.1工程概况 2.1.1:

2.1.2本工程范围:湿式静电除尘除雾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具备的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选择、采购、运输及储存、制造及安装(含设计、施工)、调试、试验及检查、试运行、考核与环保验收、消缺、培训和最终交付投产等。 2.2湿法脱硫后烟气指标 承包方提供设备及工艺的设计、制造、施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这些标准和规范至少包括: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 DL/T514-2004 火电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 高压静电除尘用整流设备 JB/T9688-199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

电除尘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2013年5月13日-19日 指导教师: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待除尘电厂基本情况 某电厂地处东南季风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春季温暖雨连绵,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低温,少雨雪。 根据当地气象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其特征值如下: 累年平均气压:1011.0hPa 累年最高气压:1038.9hPa 累年最低气压: 986.6hPa 累年平均气温:17.6℃ 极端最高气温:40.9℃ 极端最低气温:-9.9℃ 厂址处全年北(N)风出现频率为20.0%,西北 (NW)风出现频率为14.7%,西(W)风出现频率13.1%,南(S)风出现频率6.0%,东北(WE)风出现频率9.6%,东(E)风出现频率8.3%,东南(SE)风出现频率8.0%,西南(SW)风出现频率7.2%,静风出现频率为13.1%。 电厂烟气情况: 烟气量 Q =500,000 m3/h(工况) 废气温度 t j=350-400℃ t c=330-370℃ 含尘浓度 C =5-10g/m3 (工况) 煤挥发分A=26.6%(烘煤时) 电厂所用煤的组成成分 成分SO SO3O2N2H2O 2 组成10-120.1-0.3 2.7-377.6-808-9 粉尘粒径分布 粒径20-2515-1010-88-66-44-22-1<1总计平均值17.512.59753 1.5<0.5 含量 2.2 4.6 2.614.127.941.3 6.0 1.1100%

粉尘比电阻 温度℃21120230300 比电阻 Ω·cm 3×1079×1071×107 3.8×107二、除尘器设计要求 烟气量 Q =500,000 m3/h(工况) 出口粉尘浓度:100mg/m3(标准工况) 三、设计参数 1、电场风速选择 2、确定所需的收尘极面积、间距 3、确定电场数 4、电晕线选型(给出图纸) 5、收尘极板选型(给出图纸) 四、电除尘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课程设计文本结构 1)课程设计任务书2)课程设计目录3)课程设计正文4)致谢5)附录6)参考文献 2、课程设计内容要求 根据三中所确定内容,给出设计参数,要求: 1)给出设计依据 2)给出设计过程 3)给出参考文献出处 五、基本参考文献 [1]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除尘设备设计》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日)通产省公安害保安局《除尘技术》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7 [3] 鞍山矿山设计研究院《除尘设计参考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8 [4] 黎在时. 《电除尘器的选型安装与运行管理》中国电力版社,2005 [5] 黎在时《静电除尘器》.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布袋除尘器说明书(精)

DGE布袋除尘器 使 用 说 明 书 本手册是布袋除尘器的原理、构造和使用应该注意的事项及辅助设备操作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便使操作人员能正确了解使用该型除尘器。供调试与使用时使用。除尘器工作原理 1、概述 除尘器由上箱体、中箱体、灰斗、导流板、支架、滤袋组件、喷吹装置、离线阀、卸灰装置及检测、控制系统等组成。整套除尘器还包括检修平台、照明系统、检修电源等辅助设备。 工作原理如下:含尘气体由进风烟道各入口阀进入各单元箱体,在箱体导流系统的引导下,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进入中箱体过滤区,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透过滤袋,经上箱体、提升阀、出风烟道排出除尘器,经过风机和烟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随着过滤工况的进行,当滤袋表面积尘达到一定量时,由清灰控制装置(差压或定时、手动控制)按设定程序,控制当前单元离线,并打开电磁脉冲阀喷吹,抖落滤袋上的粉尘。落入灰斗中的粉尘经由仓泵进入气力输灰系统。结构特点如下: 本脉冲除尘器为外滤式除尘器,即含尘气体在滤袋外,洁净空气在滤袋内,袋口向上。清灰功能利用差压或定时、手动功能控制在线清灰仓室,启动脉冲喷吹阀喷吹,使滤袋径向变形,抖落灰尘。除尘器同时具有离线检修功能。 2、工艺流程 除尘器利用滤料捕获烟气中的尘粒。滤料捕获尘粒的能力决定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因此,整个除尘器的工艺流程可以简单描述为通过 对经过除尘器的含尘气流的阻力的控制,使滤料保持最大的捕获尘粒的能力,此控制即为周期性地对布袋清灰,防止气流阻力过大。 气流在进入汇风箱后经过各入口阀直接进入各箱体进行过滤,气流流量由各过滤室的压力自行控制,压力低的过滤室气流流量将较大。因此,一旦一个过滤室的压差过大,更多的气流(含有更多的尘粒)将被赶往其它过滤室,直到各过滤室压差相当。在实际工况中,各过滤室的压差基本相同,如果某一过滤室的压差较高(高于设定值),该室将进入清灰程序;如果某一过滤室的压差一直较高且清灰后无明显下降,说明该室有滤袋被堵;如果某一过滤室的压差一直较低或陡然下降(低于设定值),说明该室滤袋有破损。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静电除尘器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锅炉烟气静电除尘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院(系、部、中心) 康尼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K环境091 学生姓名朱盟翔 学号 0 设计地点文理楼A404 指导教师李乾军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7日至 2011 年5月18日 目录 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近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 kg/h (台) 排烟温度:160 ℃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 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 Pa 当地大气压力: 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值: C ar =68% H ar =% S ar =% O ar =6% N ar =1% W ar =4% A ar =16% V ar =14%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1-201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淮(标准状态下):30mg/m 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 3。 基准氧含量按6%计算。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 以内。 图1.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图 2. 图1的剖面图 三、设计内容 (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样: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电除尘器使用说明书

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概述 4、工作原理 5、设备简介 6、设备的安装和检查调整 7、设备的安全规程 8、设备的试运转 9、设备的操作规程 10、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

电除尘器使用说明书 1 范围 本说明书规定了电除尘器的使用条件、考核标准、设备调整、试运转、操作、维修保养和故障分析与处理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本说明书适用于火电、冶金、造纸、建材和化工等行业用的干式、板式、卧式F型电除尘器。GP型、ZH型等电除尘器也可参照采用。不适用于湿式、立式电除尘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说明书的引用而成为本说明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说明书,然而,鼓励根据本说明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说明书。 GB/T13931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JB6407 电除尘器调试、运行、维修安全技术规范 JB/T5910 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安装说明书 3 概述 电除尘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烟气净化设备,具有收尘效率高、处理烟气量大、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在当前国内外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电除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使用电除尘器时必须按电除尘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操作。本说明书未涉事项,应按电除尘器产品有关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处理。 3.1 型号说明 我公司生产的电除尘器其主要型号及其意义说明如下:

例: 2 FAA 3 ?45 M – 2 ?68 – 145 电场有效高度(dm) 小室有效宽度(dm) 单台并列小室数 同极间距400mm(H为300mm) 电场有效长度(dm) 电场数 菲达型钢结构 一套设备并列台数 注:上述型号简写为: 2 F 197 – 3 电场数为3个 电场有效流通面积为197m2 菲达型钢结构 一套设备并列台数为2台 3.2 常规电除尘器使用条件 其使用范围是:烟气处理量:≤6?106m3/h 烟气温度:≤400℃(>250℃为高温型) 比电阻为:1?105Ω.cm ~1?1014Ω.cm 同极间距:250mm~600mm 承受许用压力:-4.0x104Pa ~0Pa(其中-1.0 x104Pa ~0Pa为常规型;-4.0 x104Pa ~-1.0Pa x104Pa为高压型) 同极间距:250mm ~600mm 入口烟气含尘浓度:≤100g/Nm3(在标准状态下)电除尘器可以处理含有腐蚀性物质的烟气(防腐蚀型电除尘器)。 本说明书不适用于处理易燃、易爆的烟气(对易燃易爆烟气应进行 特殊处理)。 当设计的工况条件超过本说明书适用范围时,其质量指标应在产品 的技术文件(如技术协议书)中具体规定。

旋风除尘器课程设计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关注。然而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的向大气中排放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使大气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有些地域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人类生存。在大气污染物中粉尘的污染占重要部分,可吸入颗粒物过多的进入人体,会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防治粉尘污染、保护大气环境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1]。 除尘器是大气污染控制应用最多的设备,其设计制造是否优良,应用维护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投资费用、除尘效果、运行作业率。所以掌握除尘器工作机理,精心设计、制造和维护管理除尘器,对搞好环保工作具有重要作用[2]。 工业中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式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 机械式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重力沉降室是通过重力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沉降分离的除尘装置,主要用于高效除尘的预除尘装置,除去大于40μm以上的粒子。惯性除尘器是借助尘粒本身的惯性力作用使其与气流分离,主要用于净化密度和粒径较大的金属或矿物性粉尘。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多用作小型燃煤锅炉消烟除尘和多级除尘、预除尘的设备[12]。 本次设计为旋风除尘器设计,设计的目的在于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能够净化指定环境空气的除尘设备,为环保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设计时力求层次分明、图文结合、内容详细。此设计主要由筒体、锥体、进气管、排气管、排灰口的设计计算以及风机的选择计算等组成,在获得符合条件的性能的同时力求达到加工工艺简单、经济美观、维护方便等特点。

第一章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及性能 旋风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1.1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如图2-1所示,当含尘气体由进气管进入旋风除尘器时,气流将由直线运动转变为圆周运动,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延器壁呈螺旋形向下,朝椎体流动。通常称为外旋气流,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重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向下的重力延壁面下落,进入排灰管。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在到达椎体时,因椎体形状的收缩而向除尘器中心靠拢。根据“旋转矩”不变原理,其切向速度不断增加。当气流到达椎体下端某一位置时,即以同样的旋转方向从旋风除尘器中部,由下反转而上,继续做螺旋运动,即内旋气流。最后净化气体经排气管排除旋风除尘器外,一部分未被捕集的尘粒也由此遗失。 1—排气管2—顶盖3—排灰管 4—圆锥体5—圆筒体6—进气管 图1—1 旋风除尘器 1.1.2用途及压力分布 用途: 旋风除尘器适用于各种机械加工,冶金建材,矿山采掘的粉尘粗、中级净化。一般用于捕集5-15微米以上的颗粒.除尘效率可达80%以上。机械五金、铸造炉窖、家具木业、机械电子、化工涂料、冶金建材、矿山采掘等粉尘旋风分离、中央集尘净化和原材料回收设备。 旋风除尘器内的压力分布 一般旋风除尘器内的压力分布如图2—2所示。依据对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尺寸以及气体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分析和试验测试,其压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纳如下: (1)结构形式的影响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程设计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 程设计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目录一.设计内容 (3) 1.设计基础资料 (3) 2.设计要求 (3) 二.设计计算 (3) 1.集气罩设计 (3) 2.风量计算 (4) 3.旋风除尘器设计选型 (4) 4.旋风除尘器效率计算 (7) 5.二级除尘器设计选型 (8) 6.管道设计计算 (12) 7.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17) 8.排气烟囱的设计 (18) 三.心得体会与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图 (21) 题目:水泥厂配料车间粉尘污染治理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内容 1. 设计基础资料 ●计量皮带宽度:450mm ●配料皮带宽度:700mm ●皮带转换落差:500mm

●设粉尘收集后,粉尘浓度为2000mg/m3,粉尘的粒径分布如下表. 2. 设计要求 ●排放浓度小于50 mg/m3 ●设计二级除尘系统,第一级为旋风除尘器,第二级为电除尘器或者袋式除尘器. ●计算旋风除尘器的分级除尘效率和除尘系统的总效率. ●选择风机和电机 ●绘制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绘制除尘器本体结构图 ●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计算 1.集气罩设计 集气罩的设计原则: ①改善排放粉尘有害物的工艺和环境,尽量减少粉尘排放及危害。 ②集气罩尽量靠近污染源并将其包围起来。 ③决定集气罩的安装位置和排气方向。 ④决定开口周围的环境条件。 ⑤防止集气罩周围的紊流。 ⑥决定控制风速。

本设计采用密闭集气罩,密闭罩设计的注意事项:密闭罩应力求密闭,尽量减少罩上的孔洞和缝隙;密闭罩的设置应不妨碍操作和便于检修;应注意罩内气流的运动特点。 搅拌机上方采用整体密闭集气罩,尺寸φ2000×500(高度)mm 。 传送带上方采用局部密闭集气罩,尺寸1210×1210mm 。 2.风量计算 对于整体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s 对于局部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s 总风量 /s 5.748m 0.73260.67826Q 2Q Q 3 21=?+?=+= 3.旋风除尘器的设计选型 1) 设计选型 一级除尘系统采用旋风除尘器,其特点是旋风除尘器没有运动部件,制作、管理十分方便;处理相同风量的情况下体积小,价格便宜;作为预除尘器使用时,可以立式安装,亦可以卧式安装,使用方便;处理大风量是便于多台联合使用,效率阻力不受影响,但是也存在着除尘效率不高,磨损严重的问题。 普通除尘器是由进风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组成。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沿外壁由上而下做旋转运动,同时少量气体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当旋转气流的大部分到达锥体底部后,转而向上沿轴心旋转,最后经排出管排出。 旋风除尘器净化气量应与实际需要处理的含尘气体量一致。选择除尘器直径时应尽量小些;旋风除尘器入口风速要保持18—23m/s ;选择除尘器时,要根据工况考虑阻力损失及结构形式,尽可能减少动力消耗减少,便于制造维护;结构密闭要好,确保不漏风。

电除尘器说明书

电除尘运行操作

目录 第一节前言 (1) 第二节设备机械本体部分 (1) 第三节电除尘器运行操作规程 (7) 第四节电除尘器的维护、保养与检修 (13) 第五节电除尘器运行中的故障处理 (14) 第六节电除尘器在运行、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 (18)

第一节前言 电除尘器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处理能力大,可靠性好,效率高的除尘设备。 它可以捕集到1微米以下的粉尘,这是机械式除尘器望尘莫及的。 它一般的大修为十年,服役年限可长达三、四十年。 它的除尘效率均在98%以上。 由于它有以上这们明显的优势,且具有阻力损耗小,维修量小、运行费用低,所以尽管它的耗钢量较大,一次投资较大。从长远的观点看电除尘器仍然是一种防止大气污染的理想设备。 第二节设备机械本体部分 一、壳体 电除尘器的外壳是一个有一定气密性要求,能够承受一定压力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工作的容器。由钢结构组成。 1、主要功能: a.保证所处理烟气从其间通过,外部空气尽可能少的进入电除尘器内部。 b.承受阳极部分、阴极部分、卸灰系统和进出口变径管的重力载荷以及振打过程中产生的较小的冲击载荷。 c.能够承受一定的风荷载,雪荷!经受一定的地震裂度。 2、结构形式 为满足其功能,外壳主要由支座、底部梁、立柱、顶部梁、侧板、顶部盖板、柱间支撑等部件组成。

2.1支座 支座是连接设备基础和设备本体的部体。根据下部支柱的数量确定支座的个数。在诸多支座中除一个为固定支座外,其余均为多向或单向活动支座。两种支座都必须能够承受设备自重和各种附加载荷作用于其上的重力。活动支座的活动必须满足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设备物件在水平方向的伸缩量。 a.固定支座是上下两部分为一整体的,不可以产生相对运动的支座,是使电除尘器和基础牢固连接在一起的部件。 b.活动支座是上下两部份分开,中间夹以磨擦板或滚珠的平面轴承。根据安装位置又分为多向和单向活动支座。多向活动支座可在平面内任意方向活动;单向活动支座只能在平面内一个方向左右活动。 2.2底部梁 底部梁通过梁座或直接与支座连接在一起,一般由焊接“H”型钢或箱型梁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灰斗和其中存灰的重量,因此也称灰斗梁。同时相当于建筑结构的底部圈梁,增加了整个构筑物的整体性。横向底梁还起到支撑内部检修平台和阴极振打装置的作用。 2.3 立柱 立柱垂直安装于底梁之上,可分为单立柱和双立柱两种,型式上分为焊接“H”型钢或格构式。主要承受顶部压力和侧面的推力。顶部梁自重、阴极部分、阳极部分、顶部盖板等及其上所载荷全部通过顶部梁加之在立柱上。

除尘技术课程设计

14 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 1.原始资料 (2) 2.设计要求 (4) 二、设计正文 (5) 1. 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5) 2. 设计说明 (5) 3. 电除尘器结构尺寸的计算 (6) 4、电除尘器结构图及各主要部件结构图 (9) 三、课程设计总结 (12) 四、参考文献 (12)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书 1、原始资料: 某电厂要求设计与200MW火电机组配套的除尘器,所提供原始资料如下:1.1、煤、灰及烟气资料 表1 工业分析 表3 灰的成份分析数据

表4 飞灰的比电阻 表 表6 灰及烟气其他性质 1.2、系统及工况资料 锅炉型号:DG-670/13.7-540/540 额定蒸发量:670t/h 排渣方式:固态排渣 1.3、对电除尘器的要求 ①除尘效率:≥99.5% ②允许漏风率:≤5% ③本体压力损失:≤350Pa 2、要求 为该机组设计配置2台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99.5%,试对该电除尘器进行总体设计,并画出简图。

二、设计正文 1、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1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除尘器有许多种类型和机构,但它们都是按照同样的基本原理设计出来的。用电除尘的方法分离气体中的悬浮尘粒,主要包括以下5种物理过程: (1)施加高电压产生强场强使气体电离,即产生电晕放点; (2)悬浮尘粒的荷电; (3)荷电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运动; (4)荷电尘粒在电场中被捕集; (5)振打清灰。 ○2电除尘器的基本结构: (1)电气系统: 1)高压供电装置:高压整流变压器,电抗器,高压控制柜 2)低压自动控制系统:保温箱的恒温控制,振打程序控制,排灰控制,安全连锁 (2)本体系统: 1)收尘极系统:极板、悬吊及振打 2)电晕极系统:电晕线、阴极大、小框架,阴极吊挂,阴极振打 3)烟箱:进气烟箱、出气烟箱 4)气流均布装置:气流均布板、收尘电场内部阻流板、灰斗阻流板、导流板 5)槽形极板: 6)壳体 7)支座 8)储、排灰系统 9)辅助设施 2、设计说明 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根据国家烟尘排放标准,最终的烟尘排放量为30mg/m3,

电除尘器设计说明书

电除尘器设计说明书 中文摘要:本设计是按照给定的烟气的含尘量以及除尘效率设计出一个尺寸合理、性能稳定、经济的电除尘器。本文从电除尘器主要结构的选型、尺寸计算等着手设计出了一个相对较合理的卧式电除尘器。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haze quantity which, the dust content as well as the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defers to assigns designs a size to be reasonable, stable property, economical electric precipitator. This article from the electric precipitator primary structure's shaping, the size computation and so on began to design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horizontal-type electric precipitator. 关键词:电除尘器;设计;计算 Keywords:Electrical precipitator;Design;Calculate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课题的来源 除尘工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容,是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电除尘器由于具有除尘效率高、处理烟气量大、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等工业领域的烟尘治理。在我国电力行业,无论新建或改扩建燃煤电厂,还是老电厂,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火电装机容量占80%左右,火电机组又以燃煤机组为主,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自2004年1月1日起,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实施,新的国家标准对新建火电机组和已建成运行的不同年代的老机组烟尘排放浓度均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对烟气中的粉尘浓度有严格要求。 电除尘器是重要的环保设备,同时也是火电厂的高能耗设备,一般情况下电除尘器的耗电量约占机组容量的4‰。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如何响应国家号召在提高除尘效率、降低烟尘排放浓度由此可见,由于电除尘器本身的技术瓶颈、我国煤质资源的客观实际以及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我国电除尘器的应用和发展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课题来源于某工业中产生的烟气,已知进口颗粒物浓度为 49g/m3,除尘需达到的效率为96%。 1.1. 2. 课题的目的 本课题主要为了进一步理解电除尘器的除尘原理以及主要部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一个较合理、实用的电除尘器,从而达到所需

电除尘器基础载荷计算

除尘器基础载荷计算 1电除尘器结构尺寸: 5900570057005700 170008900 GAS GAS A B C D E 5180 51805180518025900 23000 ①②③④⑤

2本体静载荷 根据初核的结果和设计条件把重量和其他载荷分配至柱网的每一行(A~E )每一列(①~⑤)及每一结点。 Ra q ①②③④⑤ Rb R0 L1 5900.0 5700.0 5700.0 5700.0 L2 1. 把各部分重量和其他载荷归并为四类,再分配至各排、列和点。这四类是: 1.1屋顶总重量(包括悬挂在屋顶两下的各个部件)载荷分配至A~E 行。 1.2二侧壁重量。载荷只在A 、E 行。 1.3端墙重量(进出口)。载荷只在①⑤列。 1.4灰斗、灰斗阻流板和灰斗积灰。载荷在A~E 行。 2.上述1.1、1.2、1.3项载荷依0.5、1、1、1、0.5分配至A 、B 、C 、D 、E 行。 每一行在依次分配,ABCDE 行可视为铰接,按面积分配重量,考虑新增电场与原一二三电场长度相差不大,可是为相同。可得: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重量分配 0.125 0.25 0.25 0.25 0.125 3.保温重量(kg ) 每平米 保温材料 + 外护板 + 金属材料 = 总重 10 + 5.495 + 3.35 = 18.845 (保温层厚100mm 容重100kg 4.002A 、002B 、002C 独分配,根据Wsout 的结果,分成三类,每一项归类。 第I 类依0.5、1、1、10.5分配至A 、B 、C 、D 、E 行。 第II 类只在进出端部有载荷(即只在①⑤列),依0.5、1、1、10.5分配至A 、B 、

除尘技术课程设计---电除尘器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 2012 -- 2013 年度第 1 学期) 名称:除尘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电除尘器设计 院系:动力工程系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 1.原始资料 (2) 2.设计要求 (4) 二、设计正文 (5) 1. 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5) 2. 设计说明 (5) 3. 电除尘器结构尺寸的计算 (6) 4、电除尘器结构图及各主要部件结构图 (9) 三、课程设计总结 (12) 四、参考文献 (12)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书 1、原始资料: 某电厂要求设计与200MW火电机组配套的除尘器,所提供原始资料如下:1.1、煤、灰及烟气资料 表1 工业分析 表3灰的成份分析数据

表4飞灰的比电阻 表 表6灰及烟气其他性质 1.2、系统及工况资料 锅炉型号:DG-670/13.7-540/540 额定蒸发量:670t/h 排渣方式:固态排渣 1.3、对电除尘器的要求 ①除尘效率:≥99.5% ②允许漏风率:≤5% ③本体压力损失:≤350Pa 2、要求 为该机组设计配置2台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99.5%,试对该电除尘器进行总体设计,并画出简图。

二、设计正文 1、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1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除尘器有许多种类型和机构,但它们都是按照同样的基本原理设计出来的。用电除尘的方法分离气体中的悬浮尘粒,主要包括以下5种物理过程: (1)施加高电压产生强场强使气体电离,即产生电晕放点; (2)悬浮尘粒的荷电; (3)荷电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运动; (4)荷电尘粒在电场中被捕集; (5)振打清灰。 ○2电除尘器的基本结构: (1)电气系统: 1)高压供电装置:高压整流变压器,电抗器,高压控制柜 2)低压自动控制系统:保温箱的恒温控制,振打程序控制,排灰控制,安全连锁 (2)本体系统: 1)收尘极系统:极板、悬吊及振打 2)电晕极系统:电晕线、阴极大、小框架,阴极吊挂,阴极振打 3)烟箱:进气烟箱、出气烟箱 4)气流均布装置:气流均布板、收尘电场内部阻流板、灰斗阻流板、导流板 5)槽形极板: 6)壳体 7)支座 8)储、排灰系统 9)辅助设施 2、设计说明 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根据国家烟尘排放标准,最终的烟尘排放量为30mg/m3, ④ % 92 . 99 % 100 36000 30 36000 = ? - = η 因此为了达标并且能尽量减少耗材,取效率为99.95%。

滤筒除尘器使用说明书

滤筒式除尘器使用说明书 滤筒除尘器概述: 滤筒除尘器主要有如下特点: 1、采用垂直式滤筒结构,便于粉尘吸附及清灰;且由于在清灰时滤料的抖动较小,使滤筒的寿命大大高于滤袋,维修费用低。 2、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离线三状态(过滤、清灰、静止)清灰方式,避免了清灰时的“再吸附”现象,使清灰彻底可靠。 3、设计有预收尘机构,不但克服了粉尘直接冲刷容易磨损滤筒的缺点,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除尘器入口处的粉尘浓度。 4、对影响主要性能的关键元件(如脉冲阀)采用进口件,其易损件膜片的使用寿命超过100万次。 5、采用分列喷吹清灰技术,一个脉冲阀可同时喷吹一列(每列滤筒数量最多为12个),可大大地减少脉冲阀的数量。 6、脉冲阀三状态清灰机构采用PLC自动控制,并兼有定时或手动二种控制方式任选。 7、可根据安装空间的需要采用不同列数、行数的滤筒任意组合;单位过滤面积占用的三维空间小,可替用户节约大量空间资源,间接减少用户的一次性投资成本。 8、使用寿命长,滤筒的使用寿命可达1~3年,大大地减少了除尘器更换滤芯的次数,维护简单,大大降低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 9、该产品广泛适用于钢铁冶金、有色冶炼、建筑水泥、机械铸造、粮食轻工、日用化工、烟草、仓储码头、工业电站锅炉、供热锅炉以及城市垃圾焚烧等行业的工业性粉尘的净化和治理。

滤筒除尘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1、构造 本除尘器由上箱体、灰斗、梯子平台、支架、脉冲清灰和排灰装置六部分组成。 2、工作原理 本设备在系统主风机的作用下,含尘气体从除尘器下部的进风口进入除尘器底部的气箱内进行含尘气体的预处理,然后从底部进入到上箱体的各除尘室内;粉尘吸附在滤筒的外表面上,过滤后的干净气体透过滤筒进入上箱体的净气腔并汇集至出风口排出。 随着过滤工况持续,积聚在滤筒外表面上的粉尘将越积越多,相应就会增加设备的运行阻力,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除尘器阻力的上限应维持在1400~1600Pa范围内,当超过此限定范围,应由PLC脉冲自动控制器通过定阻或定时发出指令,进行三状态清灰。 该滤筒式除尘器的清灰过程是先切断某一室的净气出口通道,使该室处于气流静止状态,然后进行压缩空气脉冲反吹清灰,清灰后再经若干秒钟时间的自然沉降后,再打开该室的净气出口通道,不但清灰彻底、还避免了喷吹清灰产生的粉尘二次吸附,如此逐室循环清灰。 滤筒除尘器的选型: 1、过滤风速的确定 过滤风速是除尘器选型的关键参数之一,应根据不同应用场合的粉尘或烟尘的性质、粒度、温度、浓度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情况下入口含尘浓度在15~30g/m3,过滤风速不应大于~min; 入口含尘浓度在5~15g/m3,过滤风速不应大于~min; 入口含尘浓度在≤5g/m3,过滤风速不应大于~2m/min。总之在选择过滤风速时,为降低设备阻力,一般过滤风速不宜选择太大。

电袋教材--电袋复合除尘器总体设计

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总体设计 电袋复合除尘器是指在一个箱体内紧凑安装电场区和滤袋区,有机结合静电除尘和过滤除尘两种机理的一种新型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是提高除尘效率和降低除尘器能耗的新一代产品,该产品将成为我国燃煤电厂及其它工业烟气实现新标准(≤30mg/Nm3)达标排放的可靠的新型除尘设备。 电袋复合除尘器属非标产品,其工况条件、设备所需达到的性能要求及用户需求不同,除尘器的总体设计方案亦有所不同。以下就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适用条件、基本参数设计、滤袋选择及其他附属设备选择等做简要说明。 一、电袋复合除尘器适用条件 针对燃煤电厂,电袋复合除尘器适用条件如表一所示: 表一:电袋复合除尘器适用条件细则

二、 电袋复合除尘器类型 目前在除尘市场中有多种除尘结构称为电袋复合除尘器,根据电袋复合除尘器原理中的除尘、荷电作用以及国标定义,它是指在一个箱体内紧凑安装电场区和滤袋区,有机结合静电除尘和过滤除尘两种机理的一种除尘器。 上图所示,左图为整体式电袋复合除尘器,右图应为一种双级除尘器。近年,双级除尘器在国内市场中逐步减少,整体式电袋复合除尘器已成为电袋技术发展的主流。两者之间比较如表二。 表二:电袋复合除尘器与双级除尘器比较

三、总体方案设计前准备工作 1.原始参数及资料收集 为充分了解项目情况,提供性价比较高的除尘器方案,在项目总体设计前需尽量收集确定以下基本参数资料: a)设备运用行业(电力、水泥、钢铁)、机组容量、设计烟气量、烟气温度 (改造项目应掌握最高连续运行温度)、入口浓度、出口排放要求、烟气工作压力、设备阻力要求; b)煤质资料、耗煤量、空气预热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c)粉尘性质(比电阻、堆积密度、灰成分分析等); d)当地环境条件:风载、雪载、地震烈度、土质类型、当地大气压力、海拔、 环境温度等; e)场地限制及要求、进风方式要求; f)改造项目应提供原除尘器总图、系统烟道图、原除尘器设计参数、原除尘 器测试报告、现有除尘器使用情况及引风机设计基本参数和性能曲线。 2.校核用户提供的参数和资料 a) 烟气量:烟气量是总体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其实际工况烟气量多少 与所选设备容量规格密切相关。因此,为控制设备成本,做到最优、最省的总体方案设计,有必要对烟气量进行校核。可按提供的煤质资料、耗煤量、过剩空气系数、当地大气压等参数计算除尘器入口烟气量,验算所提资料烟气量是否有较大偏差;如无法提供较准确的煤质资料、耗煤量、过剩空气系数等资料,可参照表三核对。 表三:常规燃煤机组对应烟气量

除尘课程设计

第一章绪论 (5) 1.1车间粉尘性质 (6) 1.2 车间粉尘危害及治理 (6) 1.2.1 粉尘危害 (6) 1.2.2 碳黑治理方法 (7) 1.2.3 旋风除尘器的原理 (7) 1.3 除尘系统 (8) 1.4 课程设计背景、主要内容、意义与预期目标 (9) 1.4.1 主要内容课程设计背景 (9) 1.4.2 主要内容 (9) 1.4.3 课程设计意义 (10) 1.4.4 课程设计预期目标 (10) 第2章数据分析 (11) 2.1 已知数据 (11) 2.2 风量确定 (12) 2.3 净化设备选择或设计 (12) 第3章集气罩设计 (13) 3.1集气罩设计的设计原则 (13) 3.2设计方法选择 (13) 3.2.1控制风速法原理 (13) 3.2.2 控制风速选择 (14) 3.3 集气罩选择 (14) 3.3.1 集气罩集气原理 (14) 3.3.2 集气罩类型和选择 (15) 3.3 风量计算 (15) 3.3.1 风量计算方法选择 (15) 3.3.2 风量计算 (15) 3.4 集气罩的尺寸 (16) 第4章管道、弯头及三通设计 (17) 4.1 管道设计 (17) 4.1.1 管道速度选择 (17) 4.1.2 管径选择 (18) 4.2 弯头、三通管的设计 (20) 第5章管道阻力计算及风机的选择 (21) 5.1各管道的阻力计算 (21) 5.1.1计算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 (21) 5.1.2 并联管路压力损失计算 (22) 5.2选择风机和电动机 (23) 第6章除尘器的设计 (25) 6.1 除尘器的分类及选择 (25) 6.1.1除尘器的分类 (25) 6.1.2 除尘器的选择 (25) 6.2 旋风除尘器尺寸 (27) 总结 (28)

电除尘器的设计

电除尘器的设计计算 姓名:武杰 班级:B环设111 学号:1111702119 指导教师:刘本志

1. ω值的确定 对于电厂锅炉的除尘器,影响ω值的因素很多,煤的含硫量是影响ω值的主要因素。当煤的含硫量大于%5.0,小于%2,粉尘中O Na 2含量大于%3.0,电晕线采用芒刺型电极,本设计极间距取为300mm 时,可按下式计算ω: ω625.04.7KS = (cm/s ) 式中,S ——煤的含硫量(%);本设计中含硫量为0.96% K ——平均粒度影响系数;其值按表1选定 平均a 100 2211n n a W a W a W +++= 式中,1W , ,2W ——粒度为1a , ,2a 组成的百分比; 1a , ,2a ——粒度平均粒径; A 平均 =(40x10.9+30x18.4+20x20.2+12.5x28.8+7.5x15.9+2.5x5.8)/100 =18.8575 (um) 查表1,K 取为0.99 则,ω=7.4x0.99x0.96^0.628=7.14145cm/s 2.计算所需收尘极面积A 电除尘器工作时的实际条件(如烟气的温度,性质,风量,风压等)与设计时设定的条件存在的差异,或者选取某些数值(如驱进速度,选定的振打周期以及气流分布等)与实际有出入,因此在电除尘器的设计当中,必须考虑一定的储备能力。从Deutsch 效率公式可知,设计时改变A ,Q ,η,ω四个数中的任何一个,便可使除尘器的工作能力有所储备。

本设计取除尘效率为99.2% A K Q ?--= ω η) 1ln( (m 2) 式中,A ——所需收尘极面积; Q ——被处理烟气量; η——除尘器要求的除尘效率; ω——粉尘驱进速度(m/s ); K ——储备系数。 按一台除尘器计算: 则Q 为230000 m3/h 。 取除尘效率为99.2%,K 取为1; 则, A=-230000ln(1-0.992)/3600x0.074145x1=4168.59 m2 3.初选电场断面F ' F '=)3600(νQ 式中:Q ——被处理的烟气量 (m3/h ) ν——电场风速(m/s ) 电厂风速的确定;积尘区风速变化较大,但除尘器内平均流速却是设计和运行的主要参数。由处理烟气量和电除尘器过气断面面积计算烟气的平均流速。 2.1~8.0取值范围为电场风速νm/s , 8.0为可取ν∴m/s 则,F '=230000/3600x0.8=79.86 m 2 4.求电场高度 86.79F =' m 280≤m 2 ∴采用单进风口(每台除尘器仅有1个进气箱) 为了使气流沿断面均匀分布,所以进风口所对应的断面要接近于正方形或高度略大于宽度(最大取1.1倍)。

袋式除尘器说明书

1 概述 脉冲袋式除尘器由下列各部件组成排气口、上部箱器、喷射管、文氏管、控制器、气包、控制阀、进气口、滤袋、框架、中部箱体、灰斗和螺旋输送清灰结构等。根据安装位置制造可提供立式支架或座式支架。 含尘气体由进气口进入装有若干滤袋的中部箱体,经过滤袋气体得到净化,粉尘被分离在滤袋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经文氏管进入上箱体,由排气口排出。待经过一定的过滤周期,进行脉冲喷射清灰。每排滤袋上部都装有一根喷射管,经脉冲阀与压缩空气气包相连喷射管上的喷射孔与每条滤装的上部敞开口相对应,滤袋上部尚开口安装有文氏管。由控制器定期发出脉冲信号,通过控制阀使各脉冲阀按顺序开启。此时,与该脉冲阀相连是喷射管与气包相通,高压空气以极高速度从喷射孔喷出,在高速气流周围形成一个比喷吹气动,同时产生瞬间反向气流,将附着在滤袋外表面上的粉尘吹扫下来,落入灰斗,并经排会阀排出。各排滤袋依次轮流得到清灰。 2 方案论证 2.1MF脉冲除尘器的国内外产品比较分析 2.1.1. 概述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除尘设备有了很大的发展。 1) 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标准趋于严格 在美国,1963年颁布了洁净空气法(Clean Air Act)以后,于1970年、1975年、1977年多次修订,1990年修订和补充的洁净空气法经国会通过后成为一部目前国际上最为严格和详尽的法规。 在德国,规定各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为50mg/m3,不久前公布的 17B1mSchV标准中规定日平均浓度为l0mg/m3, 1/2小时的平均浓度为30mg/m3. 在日本对于通常的燃煤电厂烟气净化系统要求其出口粉尘排放浓度小于 30mg/Nm3,而在大城市附近的燃煤电厂,其要求与燃油电厂相似,要求低于10mg/Nm3。 我国自1973年第一次公布13种物质的试行排放标准以来,各个工业部门

大气除尘设计计算书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专题课程设计(气)》(除尘部分) 设计说明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

工程概况 已知杭州市某厂新建2台35t/h燃煤工业锅炉(沸腾床锅炉直径4m),其除尘系统管道布置如图1。每台锅炉产生的烟气量估计为:基数61000 Nm3/h+学号序号*100Nm3/h,烟尘浓度为35.0g/Nm3,其粒径<5μm占70%,烟气经降温至120℃进入除尘器,烟窗的直径3m,高度45m,局部阻力损失60Pa。试设计该除尘净化系统。 排放烟尘浓度要求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的重点地区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规定。 图1 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二、设计说明 设计原则 (1)基础数据可靠,总体布局合理。 (2)避免二次污染,降低能耗,近期远期结合、满足安全要求。 (3)采用成熟、合理、先进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符合处理要求; (4)投资少、能耗和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具有适当的安全 系数; (5)在设计中采用耐腐蚀设备及材料,以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6)废气处理系统的设计考虑事故的排放、设备备用等保护措施; (7)工程设计及设备安装的验收及资料应满足国家相关专业验收技术规范。 设计范围 工程设计范围从燃煤废气的接入管开始至除尘器处理后烟囱排放为止。包括处理工艺、除尘设备、管道、控制、风机等的设计。 设计规模 (1)处理烟气流量(工况): 总的烟气量为:3 2 1 2217.5935.18/Q Q Nm s (2)处理浓度: 烟尘浓度为35.0g/Nm 3 ,其粒径<5μm 占70%。 设计参数与指标 (1)处理烟气量(标况): 3 217.59 35.18/Q Nm s ; (2)烟气温度:120℃; (3)入口含尘浓度:35.0g/Nm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