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储存管理C语言分析

操作系统储存管理C语言分析
操作系统储存管理C语言分析

江南大学

物联网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姓名:游思睿

学号: 1030413529

2016年 5 月 3 日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实验四 实验日期 :2016.5.19 班级:计科1305 姓名:鄢锦涛 学号:1030413528

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与要求 3.流程图与模块调用 4.实验分析

5.运行情况

6.实验体会

1.实验目的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理地分配空间。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常用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请求页式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模拟设计,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页面置换算法。

2.实验内容与要求

(1) 通过计算不同算法的命中率比较算法的优劣。同时也考虑了用户内存容量对命中率的

影响。

页面失效次数为每次访问相应指令时,该指令所对应的页不在内存中的次数。 在本实验中,假定页面大小为1k ,用户虚存容量为32k ,用户内存容量为4页到32页。

(2) produce_addstream 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

A 、 指令的地址按下述原则生成:

1) 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

2)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

3) 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

B 、 具体的实施方法是:

1)

在[0,319]的指令地址之间随机选取一起点m ; 2)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即执行地址为m+1的指令;

3) 在前地址[0,m+1]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地址为m ’;

4)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地址为m ’+1的指令 5) 在后地址[m ’+2,319]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

页地址流长度页面失效次数命中率-

=1

6)重复上述步骤1)~5),直到执行320次指令

C、将指令序列变换称为页地址流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列虚存地址,即320条指令在虚存中的存放方

式为:

第0条~第9条指令为第0页(对应虚存地址为[0,9]);

第10条~第19条指令为第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10,19]);

。。。。。。

第310条~第319条指令为第3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310,319]);

按以上方式,用户指令可组成32页。

(3)计算并输出下属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

1)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

2)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

3.流程图与模块调用

4.实验分析

实验做了出来,与目的相近5.运行情况

6.实验体会

经过本次实验,对存储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课后还是要好好看看书

教师评价优良中及

不及

教师

签名日期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复习过程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1. 内存管理方法 内存管理主要包括虚地址、地址变换、内存分配和回收、内存扩充、内存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2.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连续分配有单一连续存储管理和分区式储管理两种方式。 2.1 单一连续存储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内存被分为两个区域:系统区和用户区。应用程序装入到用户区,可使用用户区全部空间。其特点是,最简单,适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CP/M和 DOS 2.0以下就是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易于管理。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对要求内

存空间少的程序,造成内存浪费;程序全部装入,使得很少使用的程序部分也占用—定数量的内存。 2.2 分区式存储管理 为了支持多道程序系统和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引入了分区式存储管理。分区式存储管理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操作系统占用其中一个分区,其余的分区由应用程序使用,每个应用程序占用一个或几个分区。分区式存储管理虽然可以支持并发,但难以进行内存分区的共享。 分区式存储管理引人了两个新的问题:内碎片和外碎片。 内碎片是占用分区内未被利用的空间,外碎片是占用分区之间难以利用的空闲分区(通常是小空闲分区)。 为实现分区式存储管理,操作系统应维护的数据结构为分区表或分区链表。表中各表项一般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及状态(是否已分配)。

分区式存储管理常采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内存紧缩(compaction)。 2.2.1 固定分区(nxedpartitioning)。 固定式分区的特点是把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分区。分区大小可以相等:这种作法只适合于多个相同程序的并发执行(处理多个类型相同的对象)。分区大小也可以不等:有多个小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以及少量的大分区。根据程序的大小,分配当前空闲的、适当大小的分区。 优点:易于实现,开销小。 缺点主要有两个:内碎片造成浪费;分区总数固定,限制了并发执行的程序数目。 2.2.2动态分区(dynamic partitioning)。 动态分区的特点是动态创建分区:在装入程序时按其初始要求分配,或在其执行过程中通过系统调用进行分配或改变分区大小。与固定分区相比较其优点是:没有内碎

第四章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

第四章存储管理 1. C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 段式 B. 页式 C. 固定分区 D. 段页式 2.虚拟存储技术是 B 。 A. 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 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 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 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3.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 的限制。 A. 物理内存的大小 B. 磁盘空间的大小 C. 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 计算机地址位数 4.动态页式管理中的 C 是:当内存中没有空闲页时,如何将已占据的页释放。 A. 调入策略 B. 地址变换 C. 替换策略 D. 调度算法 5.多重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B 的内存单元。 A. 地址连续 B. 若干地址不连续 C. 若干连续的帧 D. 若干不连续的帧 6.段页式管理每取一数据,要访问 C 次内存。 A. 1 B. 2 C. 3 D. 4 7.分段管理提供 B 维的地址结构。 A. 1 B. 2 C. 3 D. 4 8.系统抖动是指 B。 A. 使用计算机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 刚被调出内存的页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的现象 C. 系统盘不干净,操作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 由于内存分配不当,造成内存不够的现象 9.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现象。 A. 静态分区管理 B. 请求分页式管理 C. 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10.在分段管理中 A 。 A. 以段为单元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 B. 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 C. 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 D. 每段是等长的 11.请求分页式管理常用的替换策略之一有 A 。 A. LRU B. BF C. SCBF D. FPF 12.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D 。 A. 名称空间 B. 虚拟地址空间 C. 相对地址空间 D. 物理地址空间 13. C 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A. 固定分区 B. 分页

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现代智能化实验室

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现代智能化实验室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传统的建筑物室内管理带来了新的局面。物联网技术给整个应用环境带来了智能化的改变。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方面的应用与检测实验室建设相结合,探索智能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实验室分为3各层次。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是实现智能化实验室的重要方式。首先是实验室信息层面的智能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技术,是专门应用于分析检测实验室各类信息和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实验室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该系统在国外的各类实验室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有不少科研机构和商业机构对其开展相关研究。北京天健通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健通泰)是一家专门从事

ISO/IEC17025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高科技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天健通泰先后承担了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兵器工业、通讯电子、能源环保、船舶海洋等十余领域检测和试验检验实验室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LIMS)工程,具备丰富的实验室信息化研发、建设、部署和实践经验。 第二个层次是实验室环境层面的智能化,即通过监测终端对于实验室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采集,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调节,寻求实验室环境控制与安全、能效的最优化解决方案,该项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方面应用较为成熟,但在实验室环境中的应用还属于个案。 第三个层次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泛在智能感知,数据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后进行优化与智能决策,该层次为实验室运行层面的智能化,可以使实验室的运行过程具备实验项目与设备自组织、实验顺序与能耗自优化、实验资源自匹配等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实验室。 智能化现状

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习题

存储器管理 单项选择题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A.方便用户 B.提高内存利用率 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 外存(如磁盘)上存放的程序和数据()。 A.可由CPU直接访问 B.必须在CPU访问之前移入内存 C.是必须由文件系统管理的 D.必须由进程调度程序管理 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 A.源程序 B.目标程序 C.可执行程序 D.非执行程序 4、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D )。 A.符号名空间 B.虚拟地址空间 C.相对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 5、经过(),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编译或汇编 D.存储扩充 6、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字节。 A.2GB B.4GB C.100KB D.640KB 7、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 B.若干地址不连续 C.若干连续的帧 D.若干不连续的帧 8、()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A.覆盖技术 B.对换技术 C.虚拟技术 D.物理扩充 9、虚拟存储技术是()。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10、虚拟存储技术与()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 B.动态分页管理 C.段式管理 D.段页式管理 11、以下存储管理技术中,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是()。 A.动态分区法 B.可重定位分区法 C.请求分页技术 D.对换技术 12、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若所需页面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 A.输入输出中断 B. 时钟中断 C.越界中断 D. 缺页中断 13、在分段管理中,()。 以段为单位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 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 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 每段是等长的 14、()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一维地址结构。 A.固定分区 B.分段 C.分页 D.分段和段页式 15、分段管理提供()维的地址结构。 A.1 B.2 C.3 D.4 16、段页式存储管理汲取了页式管理和段式管理的长处,其实现原理结合了页式和段式管理的基本思想,即()。 用分段方法来分配和管理物理存储空间,用分页方法来管理用户地址空间。 用分段方法来分配和管理用户地址空间,用分页方法来管理物理存储空间。 用分段方法来分配和管理主存空间,用分页方法来管理辅存空间。

【深度解析】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优点

【深度解析】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优点 文章内容检索重点: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软件、实验室管理系统、可视化实验室、lims管理系统。 数字化实验室管理系统集成了实验室业务流程管理、设备管理、知识管理、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系统。为实验室科学提供高质的服务化平台,从而在工作中更加顺利的进行,并更容易找到所需内容,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会让实验更顺利的进行。 近年来,实验室管理系统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大家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下很多人都会网上搜寻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走进它吧。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传统的建筑物室内管理带来了新的局面。物联网技术给整个应用环境带来了智能化的改变。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方面的应用与检测实验室建设相结合,探索智能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实验室分为3各层次。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是实现智能化实验室的重要方式。首先是实验室信息层面的智能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技术,是专门应用于分析检测实验室各类信息和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实验室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该系统在国外的各类实验室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有不少科研机构和商业机构对其开展相关研究。 第二个层次是实验室环境层面的智能化,即通过监测终端对于实验室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采集,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调节,寻求实验室环境控制与安全、能效的最优化解决方案,该项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方面应用较为成熟,但在实验室环境中的应用还属于个案。 第三个层次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泛在智能感知,数据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后进行优化与智能决策,该层次为实验室运行层面的智能化,可以使实验室的运行过程具备实验项目与设备自组织、实验顺序与能耗自优化、实验资源自匹配等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实验室。 智能化现状 物联网作为实验室智能化的基础,通过连接到各种对象来提供围绕人和对象的新服务,将来的实验室建设必须适应与支持这些新服务的连接性和传输的信息。此外,类似于互联网中对Wed地址进行解析的域名解析服务(Domain Name Service,DNS),物联网中为了处理对象是别的问题,引入了设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和对象命名服务(Object Name Service ONS)。 考虑到物联网的重要性,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国也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与实验室设计和建设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未来的智能建筑能够自主意识到在建筑内发生了什么并根据设定进行自动调节,这将对三个方面产生影响:资源的使用(水的保存和能源的消耗)、安全性和舒适性。目标是

操作系统储存管理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0 /*假定系统允许的最大作业数为n,假定模拟实验中n值为10*/ #define m 10 /*假定系统允许的空闲区表最大为m,假定模拟实验中m值为10*/ #define minisize 100 /*空闲分区被分配时,如果分配后剩余的空间小于minisize,则将该空闲分区全部分配,若大于minisize,则切割分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struct { float address; /*已分配分区起始地址*/ float length; /*已分配分区长度,单位为字节*/ int flag; /*已分配区表登记栏标志,用"0"表示空栏目*/ }used_table[n]; /*已分配区表*/ struct { float address; /*空闲区起始地址*/ float length; /*空闲区长度,单位为字节*/ int flag; /*空闲区表登记栏标志,用"0"表示空栏目,用"1"表示未分配*/ }free_table[m]; /*空闲区表*/ void allocate(char J,float xk) /*给J作业,采用最佳分配算法分配xk大小的空间*/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int i,k; float ad; k=-1; for(i=0;i=xk&&free_table[i].flag==1)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if(k==-1||free_table[i].length

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

一、选择 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 A.页表(页表寄存器) B.快表 C.存储键 D.索引动态重定 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 B、重定位 C、物理化 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时间 D.加速地址转换 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 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 B.地址映射 C.地址保护 D.地址越界 7.在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 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 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 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 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A.首次适应法 B.最佳适应法 C.最坏适应法 D.循环首次适应法 9.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 B.1024M C.10G D.10G+1M 10.用空白链记录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 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 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 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 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 A.ROM B.RAM C.CPU D.虚拟存储器 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 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 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 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 B.程序时 C.程序装入时 D.程序运行时 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 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 B.防止程序在存丢失 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 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 15.能够装入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A.可重入的 B.可重定位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 分析 一、背景 (一)实验室发展状况 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学习的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式认识到了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各个学校的实验室也是鳞次栉比的落成。实验室的仪器、耗材、低值品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旧式的登记管理方式已经渐渐显得力不从心。 实验室资源是衡量一所学校的硬件和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各个学校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更新,优化实验室的教学和设备等,虽然对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比较重视,花费也比较多,但实验室的软件却没有跟上。实验室的软件,包括对实验室器材,教学仪器,辅助设备,实验教学等的统筹管理,使之达到对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和保养维护,对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什么是实验室管理系统 面对日益增多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往人工管理方式和人工预约方式已经不符合需求,简便和规范化的管理需要一套与对应的实验室管理系统。 通过使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高校实验室、实验仪器与实验耗材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提高实验教学特别是开放实验教学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为实验室评估、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等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智能生成每学年教育部数据报表,协助完成数据上报工作。运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现代网络技术,为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低值品与耗材管理、实验室建设与设备采购、实验室评估与评教、实践管理、数据与报表等相关事务进行网络化的规范管理。

(三)建立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若以某个实验室来考虑,我们通常会想到验室里会有很多的仪器设备,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等。实验室管理员在采购,使用,维护时通常都会做些记录,整个过程显得繁琐·效率低下,并且对之后的资料整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另外就是在实验室的课程教学中,仪器使用记录,学生考勤,实验报告等都是以纸质的形式记录,占用了学生的实验课实践操作时间。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科学的的工具与手段来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全面、综合地利用信息资源,设备管理人员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了解各自管辖范围内各类设备的分布情况,掌握设备的新旧程度、使用状态、分布状况,掌握设备内部流动情况,才能以此推动实验室管理技术的进步,改善和加强实验室管理,辅助管理决策,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实现对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二、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条件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设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情况下需要建设实验室管理系统? (一)实验室的建设现状需要 目前的很多实验室,处于深化市场机制的过程中,还未采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为实验室主管,无法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控合同状况、试验进度、人员管理等实验室信息;人员和任务分配过程较复杂;检验任务书、试验报告、原始记录等信息需要重复录入,而且查询、生成不方便;实验仪器设备的查询、维修、校准、各种标准文本的发放、查询等管理手续繁琐;从检验任务书的传递、检验,以及检验报告等都由人工处理;虽然各部门都配备了电脑,但是大多数部门的计算机都是独立使用,没有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这种不适应当前 检验工作需要的现状,说明了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必要性。 (二)实验室自身业务流程的规范 实验自身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实验室管理清晰的初始化资料,包括实验室人员角色配置和权限配置、实验室仪器设备台帐、检测能力范围、方法标准等保证实验室良好运行的基本资料。 (三)实验室硬件的建设

操作系统概论存储管理同步练习及答案

操作系统概论存储管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保证一个程序在主存中被改变了存放位置后仍能正确执行,则对主存空间应采用()技术。 A.动态重定位B.静态重定位 C.动态分配D.静态分配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把主存储器划分成若干个连续区,每个连续区称一个分区。经划分后分区的个数是固定的,各个分区的大小()。 A.是一致的 B.都不相同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D.在划分时确定且长度保持不变 3.采用固定分区方式管理主存储器的最大缺点是()。 A.不利于存储保护B.主存空间利用率不高 C.要有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D.分配算法复杂 4.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储器时,若采用最优适应分配算法,宜将空闲区按()次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长度递增D.长度递减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要与相邻空闲区合并。在修改未分配区表时,使空闲区个数不变且空闲区始址不变的情况是()空闲区。A.无上邻也无下邻B.无上邻但有下邻 C.有上邻也有下邻D.有上邻但无下邻 6.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采用移动技术可以()。 A.汇集主存中的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周期D.加速地址转换 7.页式存储管理中的页表是由()建立的。 A.操作员B.系统程序员C.用户D.操作系统 8.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时,重定位的工作是由()完成的。 A.操作系统B.用户C.地址转换机构D.主存空间分配程序 9.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决定的。 A.分配主存时B.用户编程时C.装人作业时D.程序执行时 10.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可以被分成若干段,每一段的最大长度是由()限定的。 A.主存空闲区的长度B.硬件的地址结构C.用户编程时D.分配主存空间时 11.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A.扩充主存容量B.扩充辅存容量C.实现存储保护D.加快存取速度 12.LRU页面调度算法是选择()的页面先调出。 A.最近才使用B.最久未被使用C.驻留时间最长D.驻留时间最短 13.若进程执行到某条指令时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当该进程再次占用处理器时,应从()指令继续执行。 A.被中断的前一条B.被中断的后一条C.被中断的D.开始时的第一条 14.下面的存储管理方案中,()方式可以采用静态重定位。 A.固定分区B.可变分区C.页式D.段式

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核心功能介绍

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核心功能介绍 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TDM—Test Data Management试验数据管理系统,是专门为管理企业试验数据而设计的试验业务综合管理平台。主要解决企业试验数据管理和利用效率问题,涉及到与企业试验过程执行、试验辅助资源、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安全控制、企业软件协同方面的管理功能。它填补了产品研制过程中试验环节数据管理空白,是企业产品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化试验管理系统。 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神鹰?TDM是由天健通泰科技自主研发,在军工及制造业多年成功案例的累积下不断完善的成熟产品,TDM系统为用户提供业务流程管理;试验过程监控;数据采集、分析、挖掘试验资源、知识、标准管理并提供与其他信息系统接口集成。采用试验数据管理TDM能够提高试验数据利用率、积累试验相关知识与经验、全面提升试验数字化管理水平。 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核心功能介绍 试验项目管理

类project的管理方式。试验数据管理平台的项目管理主要是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目标范围内完成的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从初期的项目制定,到对项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入项目执行阶段,可以对项目进行再分配、记录项目进度日志、填写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 项目编制。提供试验项目基础信息的编制、附件上传,提供项目编制模板的调用。提供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的指定。 项目分解。提供试验项目的分解,把试验项目分解为多个组成部分,提供结构树方式的分解。 任务定制。提供在项目的每个组成部分制定试验任务,填写试验任务基础信息、产品信息等、附件上传。 任务执行。提供试验任务中试验表单的填写、数据的导入,试验任务状态的修改,提供试验报告的自动生成。 资源板块 设备管理。建立完整的设备台账信息,提供设备类型多级动态自定义方式进行管理。可创建设备的保养计划、定检计划、期间核查计划,并记录相关的养护记录。随时可查询使用记录、维修记录和设备的统计信息。提供设备报废管理。 样品管理。建立样品库,依据企业样品属性建立管理档案。提供样品接收、出/入库及检验后处理方式全过程管理和记录。 标准物质,耗材。建立档案品库,提供样品接收、出/入库及检验后处理方式全过程管理和记录 人员。试验人员基础的维护、供多资质的管理,自动记录工作、工时。同时也提供针对人员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资料,可是反复学习。

操作系统 第四章 存储管理习题

第四章存储管理习题 一、选择题 1、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A)的划分问题。为了解决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B)变换成(C),静态重定位由(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E)实现。 A:①地址空间②符号名空间③主存空间④虚拟空间 B、C:①页面地址②段地址 ③逻辑地址 ④物理地址⑤外存地址⑥设备地址 D~E: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②执行程序 ③汇编程序 ④连接装入程序 ⑤调试程序 ⑥编译程序 ⑦解释程序 2、提高主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A)功能实现的。(A)的基本任务是为每道程序做(B);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C)功能实现的。

A、C:①主存分配②主存保护③地址映射 ④主存扩充 B:①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 ②内存与外存间的交换; ③允许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大于内存空间; ④分配内存 3、由固定分区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A);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以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B)。 A~B:①提高主存的利用率; ②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③满足用户需要; ④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 ⑤既满足用户要求,又提高主存利用率。 4、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A)中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B)中进行的。 A、B:①编译过程;②装入过程;③修改过程;④执行过程 5、对外存对换区的管理应以(A)为主要目标,对外存文

件区的管理应以(B)为主要目标。 A、B:①提高系统吞吐量;②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③降低存储费用;④提高换入换出速度。 6、从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①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 ②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 ③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 ④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 7、在请求分页系统中有着多种置换算法:⑴选择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A);⑵选择在以后不再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B);⑶选择自上次访问以来所经历时间最长的页面予淘汰的算法称为(C); A~D:①FIFO算法;②OPT算法;③LRU 算法;④NRN算法;⑤LFU算法。 8、静态链接是在(A)到某段程序时进行的,动态链接是

操作系统第九章习题,存储管理

第九章习题 1.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共有5页,执行时其访问 页面次序为: (1) 1、4、3、1、2、5、1、4、2、1、4、5。 (2) 3、2、1、4、4、5、5、3、4、3、2、1、5。 若分配给该作业三个页框,分别采用FIFO和LRU面替换算法,求出各自的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1) 采用FIFO为9次,9/12=75%。采用LRU为8次,8/12=67%。 (2) 采用FIFO和LRU均为9次,9/13=69%。 2.一个32位地址的计算机系统使用二级页表,虚地址被分为9位顶级页表, 11位二级页表和偏移。试问:页面长度是多少虚地址空间共有多少个页面 答:因为32-9-11=12,所以,页面大小为212B=4KB,页面个数为29+11=220个。 3.一台机器有48位虚地址和32位物理地址,若页长为8KB,问页表共有多 少个页表项如果设计一个反置页表,则有多少个页表项 答:8KB=213B.页表共有248-13=235个页表项。 反置页表,共有232-13=219个页表项。 4.一个有快表的请页式虚存系统,设内存访问周期为1微秒,内外存传送一 个页面的平均时间为5毫秒。如果快表命中率为75%,缺页中断率为10%。忽略快表访问时间,试求内存的有效存取时间。 答:快表命中率为75%,缺页中断率为10%,所以,内存命中率为15%。故内存的有效存取时间=1×75%+2×15%+(5000+2)×10%=微秒。 5.在请求分页虚存管理系统中,若驻留集为m个页框,页框初始为空,在长 为p的引用串中具有n个不同页面(n>m),对于FIFO、LRU两种页面替换算法,试给出缺页中断的上限和下限,并举例说明。 答:对于FIFO、LRU两种页面替换算法,缺页中断的上限和下限:为p和n。因为有n 个不同页面,无论怎样安排,不同页面进入内存至少要产生一次缺页中断,故下限为n次。由于m

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全智能化管理!

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全智能化管理! 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是目前全智能化管理的一款软件,实验室管理是一直处于老式状态的情况,但效率低、速度慢等情况是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要想提高效率,可以使用lims 实验室管理系统,让企业全智能化管理! 实验室管理软件其实有很多,例如:LIMS管理系统、RG-LIMP管理系统、iLab管理系统、smarterlab管理软件等等。想要在众多实验室管理软件中,挑选适合自己又好用的管理软件十分不容易,在选择软件的同时,对于软件提供支持公司也要有一定的筛选,才能保障软件后期的运用。 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全智能化管理! LIMS管理系统可保证您实验室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可追溯性;减少了实验室管理的人工成本,使得错综复杂的流程管理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满足

ISO/IEC:17025体系的全部要求,对实验室的资源、样品、分析任务、实验结果、质量控制等进行合理有效的科学管理。 LIMS管理系统它以实验室为中心,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标物标液、化学试剂、标准方法、图书资料、文件记录、科研管理、项目管理、客户管理等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一个全面、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实现分析数据网上调度、分析数据自动采集、快速分布、信息共享、分析报告无纸化、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实施、成本严格控制、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是连接实验室、生产车间、质管部门及客户的信息平台,同时引入先进的数理统计技术,如方差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累积和控制图、抽样检验等,协助职能部门发现和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要选择正版软件,系统并适用于企业的管理软件,才称得上是好软件。目前市场上,得到大家认可的就要选择LIMS管理系统。不论是在软件功能上、使用上都是较为便利和强大的。

操作系统实验四存储管理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实验四存储管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年级2012级 学号B2012102147 姓名王秋指导教师王远帆 实验日期2015-05-20

2) 右键单击任务栏以启动“任务管理器”。 3) 在“Windows任务管理器”对话框中选定“进程”选项卡。 4) 向下滚动在系统上运行的进程列表,查找想要监视的应用程序。 请在表4-3中记录: 表4-3 实验记录 映像名称PID CPU CPU时间内存使用 WINWORD.EXE 5160 00 0:00:10 22772k 图1 word运行情况 “内存使用”列显示了该应用程序的一个实例正在使用的内存数量。 5) 启动应用程序的另一个实例并观察它的内存需求。 请描述使用第二个实例占用的内存与使用第一个实例时的内存对比情况: 第二个实例占用内存22772K,比第一个实例占用的内存大很多 4:未分页合并内存。 估算未分页合并内存大小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任务管理器”。未分页合并内存的估计值显示在“任务管理器”的“性能”选项卡的“核心内存”部分。 总数(K) :________220___________ 分页数:__________167___________ 未分页(K) :_________34__________

图2核心内存 还可以使用“任务管理器”查看一个独立进程正在使用的未分页合并内存数量和分页合并内存数量。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Windows任务管理器”的“进程”选项卡,然后从“查看”菜单中选择“选择列”命令,显示“进程”选项卡的可查看选项。 2) 在“选择列”对话框中,选定“页面缓冲池”选项和“非页面缓冲池”选项旁边的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返回Windows “任务管理器”的“进程”选项卡时,将看到其中增加显示了各个进程占用的分页合并内存数量和未分页合并内存数量。 仍以刚才打开观察的应用程序(例如Word) 为例,请在表4-4中记录: 表4-4 实验记录 映像名称PID 内存使用页面缓冲池非页面缓冲池 WINWORD.EXE 2964 37488 951 42 从性能的角度来看,未分页合并内存越多,可以加载到这个空间的数据就越多。拥有的物理内存越多,未分页合并内存就越多。但未分页合并内存被限制为256MB,因此添加超出这个限制的内存对未分页合并内存没有影响。 5:提高分页性能。 在Windows 2000的安装过程中,将使用连续的磁盘空间自动创建分页文件(pagefile.sys) 。用户可以事先监视变化的内存需求并正确配置分页文件,使得当系统必须借助于分页时的性能达到最高。 虽然分页文件一般都放在系统分区的根目录下面,但这并不总是该文件的最佳位置。要想从分页获得最佳性能,应该首先检查系统的磁盘子系统的配置,以了解它是否有多个物理硬盘驱动器。 1) 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双击“管理工具”图标,再双击“计算机管理”图标。 2) 在“计算机管理”窗口的左格选择“磁盘管理”管理单元来查看系统的磁盘配置。 如果系统只有一个硬盘,那么建议应该尽可能为系统配置额外的驱动器。这是因为:Windows 2000最多可以支持在多个驱动器上分布的16个独立的分页文件。为系统配置多个分页文件可以实现对不同磁盘I/O请求的并行处理,这将大大提高I/O请求的分页文件性能。 请在表4-5中记录: 表4-5 实验记录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第0节存储管理概述 一、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1、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是信息处理的来源与归宿,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任何一种存储装置,都无法从速度、容量、是否需要电源维持等多方面,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实际上它们组成了一个速度由快到慢,容量由小到大的存储装置层次。 2、各种存储器 ?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少量的、非常快速、昂贵、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 ?内存RAM:若干(千)兆字节、中等速度、中等价格、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 ?磁盘高速缓存:存在于主存中; ?磁盘:数千兆或数万兆字节、低速、价廉、不需要电源维持、CPU 不可直接访问; 由操作系统协调这些存储器的使用。

二、存储管理的目的 1、尽可能地方便用户;提高主存储器的使用效率,使主存储器在成本、速度和规模之间获得较好的权衡。(注意cpu和主存储器,这两类资源管理的区别) 2、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 ?地址重定位 ?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主存空间的保护和共享 ?主存空间的扩充 三、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 1、逻辑地址(相对地址,虚地址):用户源程序经过编译/汇编、链接后,程序内每条指令、每个数据等信息,都会生成自己的地址。 ●一个用户程序的所有逻辑地址组成这个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也称地址空间)。这个空间是以0为基址、线性或多维编址的。 2、物理地址(绝对地址,实地址):是一个实际内存单元(字节)的地址。 ●计算机内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系统的物理地址空间,它是从0开始的、是一维的; ●将用户程序被装进内存,一个程序所占有的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该程序的物理地址空间(也称存储空间)。 四、地址映射(变换、重定位) 当程序被装进内存时,通常每个信息的逻辑地址和它的物理地址是不一致的,需要把逻辑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地址映射;

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

实验室管理系统 1.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8 大模块: 1.样品管理:化学生物材料等样品 2.查询:实验成绩,实验类型与分配 3.办公自动化:工作安排,人事管理,经费管理 4.教学科研管理:实验课程,科研立项,科研经费 5.资源管理:人员管理,设备,房间管理 6.试验计划管理:设备计划,科研计划,物资计划 7.客户关系管理:设备客户,对外使用客户等 8.系统管理:初始化,设定权限,数据维护等。 2.各模块的具体设计: 1.样品管理模块实验室的样品包括化学样品、生物标本、材料样品等。样品管理模块是实验室日常运行最为频繁的模块。系统为样品分析提供了支持,样品管理包括样品登录、分样、送检、数据登录、审核、收费、报告打印、争议请求与处理等方面,为了提高样品管理的实用性,除了一般的样品管理流程外,本系统还特别附加了两个运行模式:(1)教学型实验室模式。教学型实验室除了完成上述样品流程外,学生还可以在网上提交实验报告,老师予以评阅后给出评分,并通告学生本人,同时还可上传至学校的学生成绩数据库中,便于统计学生的实验成绩,这样就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CAEE。)(2)工厂运行模式。部分企业进行正常生产需要不断重复做大量相同的检验、分析项目,每个项目都要重复进行样品登录、分样、送检、数据登录、审核、报告打印等步骤,这将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在这一模式的支持下,所有分析、检测流程都是自动进行的。 2.查询模块查询模块一方面按照各类信息的特点进行了分类,每一类形成—个独立的模块,便于从系统中迅速找到所需信息,避免多余信息的出现。另一方面还提供—个通用查询模块,方便工作用户进行特定的、自定义查找。所有查询结果都可以进行排序、分类、统计。而且能查到的信息是与用户在系统中的权限相关的。通过该模块可以查询实验室类型、实验室分配(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项目等)、实验成绩、样品种类、样品检验结果等。3.办公自动化模块 高校的实验室种类繁多、实验人员复杂,实行办公自动化很有必要。本系统的办公自动化模块包括杂务、内部通告、人员去向、工作安排、文档处理、奖金分配、公共信息、人事管理和经费管理等方面。 4?教学科研?管理模块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促进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高。本系统针对高校学生及科研人员的需要设立了教学科研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实验课程管理、实验项目管理、科研立项、过程监控(文档)、阶段试验(报告)、科研档案管理和项目结题等方面。 5?资源管理模块 实验室是高校的重要资源,本模块管理实验室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和实验室的知识产权等。它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房间管理、分析方法管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

操作系统复习-存储管理

3.1 内存管理基础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方便用户使用存储器,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以及从逻辑上扩充存储器。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 应用程序的处理一般过程:由相应的语言处理程序将源程序模块对应转换成目标模块->由链接程序将所有相关的目标模块链接到一起,整合成一个可执行程序->由装入程序将程序装入内存后予以执行。 重定位的概念: 由于编译程序无法确定目标代码在执行时所对应的地址单元,故一般从0号单元开始为其编址。这样的地址称为相对地址、程序地址或虚拟地址。因此当装入程序将可执行代码装入内存时,必须通过地址转换将逻辑地址转换成内存地址,这个过程称为地址重定位。 重定位分为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两种,静态重定位在装入时将所有相对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这种装入方式要求作业在装入时就必须分配其要求的所有空间,整个运行过程中不能在内存中移动,也不能申请新空间;动态重定位是装入时不地址转换,在执行过程中由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转换成绝对地址,这种装入方式可以将程序分配到不连续的存储区中,不必装入所有代码就可以运行,但是需要硬件支持。 在重定位中通常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里面放的是程序的基址,物理地址=基址+相对地址程序链接的方式: 静态链接:在运行前链接 装入时动态链接:边装入边链接 运行时动态链接:运行到需要处才链接,便于修改和更新,便于实现共享 程序装入的方式: 绝对装入方式:在编译时就知道程序要驻留的内存地址(和静态重定位完全不是一回事)可重定位装入方式:有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两种 其他方式:和分页和分段相结合 --------------------------------------------------------------------------------------------- 交换和覆盖的目的都是扩充逻辑内存 交换技术:把暂时不用的某个程序及数据部分(或全部)从内存中移到外存,或吧指定的程序或数据从外存读到内存。交换技术打破了一个程序一旦进入主存便一直运行到结束的限制。 覆盖技术:(定义略)覆盖技术要求程序员实现把一个程序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段,并规定好它们的覆盖结构。打破了一个进程必须在全部信息都装入内存后才可运行的限制。 ---------------------------------------------------------------------------------------------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1)单一连续分配:把内存空间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每次只装入运行一个程序,存储器利用率极低。 (2)固定分区分配:将内存用户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区域,每个分区只装一道作业,分区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优点:可用于多道程序系统最简单的存储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