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状鼠李糖脂 (1)

膏状鼠李糖脂 (1)
膏状鼠李糖脂 (1)

膏状鼠李糖脂

编号名称单位规格

北京华越洋WX087 鼠李糖脂瓶100mg

北京华越洋WX088 鼠李糖脂瓶1g

膏状鼠李糖脂基本信息:

棕色膏状物,纯度90%以上。

分子量600.05

pH值3.5-4.5

表面张力:29MN/m

CMC:26-50mg/L

华越洋膏状鼠李糖脂为单鼠李糖脂和双鼠李糖脂的混合物:单鼠李糖脂Rha-C10C10(Rf2)和双鼠李糖脂Rha-Rha-C10C10(Rf2),其中单双鼠李糖脂的质量比值约2:1。

膏状鼠李糖脂溶解性:

可以溶于有机溶剂如甲醇、氯仿、乙酸乙酯、乙醇、DMAC(二甲基乙酰胺)等。此膏状物直接溶于水后,为白色乳状液;若将其溶于偏碱性水溶液,得到澄清透明溶液,所以用温度略高于室温(50度)的弱碱性水溶液(pH8-9)溶解膏状鼠李糖脂;当pH<4.0则为沉淀形式。

鼠李糖脂的用途:

日化工业:华越洋鼠李糖脂作为表面活性和乳化性能强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可作为润湿剂、乳化剂等应用于食品、制药、日化,又由于其较强的抗菌性能和抗病毒活性,在临床

医学中也有应用。

采油工业:一次和二次采油后,原油的平均采收率只有30%-35%左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粘滞力和毛细血管作用力的存在使得残余原油表面张力较大,原油以不连续的油块和油珠被圈捕在油藏岩石孔中。若能在其中注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则可降低残余原油表面的张力,使残油从岩石孔中被驱赶出来,进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环境治理:具有生物可降解、环境友好性,其用途非常广泛。处理含油废水和修复被芳香烃或原油污染的土壤。许多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由于难降解、有毒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等性质而破坏生态环境,相比之下,生物表面活性剂则由于易生物降解、对生态环境无毒等特性而更适合于环境工程中污染治理。

膏状鼠李糖脂来源:

为微生物发酵所得次级代谢产物,发酵液经高温灭菌、过滤去除菌体、结晶、萃取、蒸发、再结晶等工艺而成膏状鼠李糖脂。

膏状鼠李糖脂保存:

常温密闭保存。

鼠李糖脂资料

表面活性剂综述 皂素(saponin) 烷基多苷(Alkyl polyglucosides)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集亲水基和憎水基于一体,可显著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或液一液界面张力的一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一般包括长链疏水基团和亲水性离子基团或极性基团两个部分。通常,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个部分的基团是不对称的。此种结构上的两亲特点,决定了表面活性剂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是产生表面活性的内在原因。 不仅具有很高的活性,即在水中加入很少量就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大幅度地降低,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渗透;润湿和反润湿(防水、防油);乳化和破乳:发泡和消泡;洗涤、分散与絮凝,抗静电,润滑和加溶等应用性能。从广义上讲,可将表面活性剂称为这样一类物质即在加入很少量时就能明显改变体系的界面性质和状态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特点: 表面活性剂是由性质不同的两部份组成。一部份是由疏水亲油的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团,另一部份为亲水疏油的极性基。这两部份分别处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端,为不对称结构。因此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特性是一种既亲油又亲水的两亲分子。它不仅能防止油水相排斥,而且具有把两相连接起来的功能。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按表面活性剂有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分为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按产生电荷的性质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 按表面活性剂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前者占多数,但后者日益重要,只是其品种不多。 按分子量分类,可将分子量大于104者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103一104称为中分子量表面活性剂及分子量大于102一103者称为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 还有按表面活性剂的功能来进行分类的。有表面张力降低剂、渗透剂、润湿剂、乳化剂、增溶剂、消泡剂等。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表面活性剂的两亲特性使其能定向地吸附于两相界面上,亲水基一端朝向水相,疏水基一端朝向油相,从而降低了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或油水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吸附越多,界面张力降低得越多。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吸附量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多,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后,表面吸附量不再增加。此时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会从单体缔合为胶态聚集物,即形成胶束。胶束内部是由表面活性剂憎水基形成的疏水性内核;胶束外部是由亲水基组成的外壳。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ar concenrtation,CMC)。CMC可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一个量度。CMC越小,则表示此种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所需浓度越低,因而,改变表/界面性质,起到乳化、增溶等作用所需的浓度也就越低。表面活性剂在固一液界面上的吸附作用,如土壤一水或故态有机物一水界面,同样可降低固一液界面张力,促进有机污染物分子脱离固体表面。 当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浓度后,活性剂分子形成球状、层状或棒状的聚集体,它们的亲油基团彼此靠在一起,而亲水基团向外伸向水相,这样的聚集体叫做胶束。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表面活性剂浓度叫做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 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之为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加,此即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增溶作用为一胶团现象,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团有密切关系。胶束具有疏水性的微环境,对有机物的增溶作用显著,可大大提高憎水性有机物在水相的表观溶解度。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与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被增溶物的结构密切相关。另外,溶液中所存在的有机添加物和无机盐以及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对增溶作用具有明显影响。表面活性剂对难溶性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受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胶束的结构、有机物的性质、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无机电解质、环境温度、共存有机物等因素的影响。 增溶作用的特点: 1)只有在表面活性剂浓度高于CMC时增溶作用才明显表现出来,也就是微溶物溶解度的增加是由于胶团的形成,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CMC),胶团形成的越多,微溶物也就溶解得越多。 2)增溶作用不同于水溶助长作用。水溶助长作用是使用混合溶剂来增大溶解度,以苯为例,大量乙醇(或乙酸)的加入会使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这称之为水溶助长作用。其原因在于:相当大量的乙醇(或乙酸)的加入大大改变了溶剂的性质,而在增溶作用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相当少,溶剂性质也无明显变化。

鼠李糖脂的提取与纯化

鼠李糖脂的提取与纯化:用1mol/LNaOH调培养48h发酵液(发酵时间待定)的pH值至8.0后8000r/min离心10min除菌体,上清液用36%HCl调pH值至2.0,然后以V(上清液):V(氯仿):V(甲醇)=3:2:1萃取15min,静置分层,收集下层液用旋转蒸发仪(50℃)浓缩至50ml,溶剂自然挥发干后即得纯鼠李糖脂。将鼠李糖脂溶于0.05mol/LNaHCO3溶液中得鼠李糖脂溶液[1]。 之前的这种提取方法可以得到纯的鼠李糖脂。 关于发酵液中鼠李糖脂的含量检测。有文献提到用电喷雾质谱ESI-MS来检测鼠李糖脂的含量。还有一种主要用分光光度计和标准曲线的方法来做。如下:一、材料、仪器及方法 鼠李糖、苯酚、浓硫酸、尿素、Na2HPO4、KI~P04、Mgs04·7H20、CaC12·2H20均为国产分析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鼠李糖标准母液的配制:取鼠李糖于105℃烘干至衡重,精确称取25 mg 溶于250 m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摇匀即得0.10 g/L鼠李糖标准母液。 苯酚溶液的配制:苯酚用水浴加热后溶解,称取100 g,加铝片0.10 g,氢氧化钠0.05 g,蒸馏收集182 ℃的馏分。取馏出液6.00 g,加水100 mL,置于棕色瓶中,备用。 样品的测定:种子培养基接种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L Y4,发酵16 h,此时菌株处于对数生长中后期,以此时的发酵液作为种子液。接种量5%,200 r/min~240 r/min,发酵周期为2 d。将发酵液过滤除去过量的植物油(与他用的培养基有关,其中添加了植物油),准确移取滤液0.5 mL稀释至100.0 mL,取2.0 mL 稀释液(按鼠李糖标准曲线绘制中的方法显色)于482 nln处测其吸光度值,同时以蒸馏水作对照,由回归方程得鼠李糖的含量,鼠李糖的含量乘以相关系数3即为鼠李糖脂的产量。 二、鼠李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鼠李糖标准母液2.5 mL、5.0 mL、7.5 mL、10.0 mL、12.5 mL、15.0 mL、17.5 mL、20.0 mL于50 mL容量瓶中,蒸馏水稀释定容。取2.0 mL标准溶液,以蒸馏水作对照,分别加入1.0 mL苯酚溶液,摇匀,迅速加入5.0 mL 浓硫酸,振摇5 min后于100℃水浴中加热15 min,而后置于冰水中迅速冷却10

鼠李糖脂农业应用介绍

鼠李糖脂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 一、鼠李糖脂简介 1.1 来源及结构 鼠李糖脂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在一定培养条件下,通过生物合成的方法产生出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糖脂类产物,它由鼠李糖元和脂肪酸组成,其分子结构通式为: R1: R1=α-L吡喃鼠李糖基R2: R1=H R2=β羟基癸 酸R2=β羟基癸酸 鼠李糖脂的分子结构中既有极性基团又有非极性基团,是一类中性两极分子。亲水基团是非离子形式的单糖、二糖、多糖、羧基、氨基或肽链,疏水基团由带羟基的脂肪酸组成。 1.2鼠李糖脂粗提纯品组分构成 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生物发酵制品,粗提纯的产品中还含

有一些如糖脂、多糖、甘油、有机脂肪酸等代谢物,另外还包括少量的蛋白类物质,如菌体细胞蛋白、核酸蛋白、多糖类蛋白等。 1.3鼠李糖脂主要功能特点 鼠李糖脂是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它属于水溶性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界面张力、增溶、乳化、渗透、润湿等多种功能,同时它又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90℃时仍具有很好的表面性能,并且能被微生物100%降解,是典型的环保型绿色产品。 1.4鼠李糖脂已获得的绿色认证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5000mg/kg·Bw,属实际无毒。 (2)2004年,美国环保署即通过了鼠李糖脂作为生物农药的备案(PC Code 110029)。 (3)纽约州环境保护部固体和危险材料农药管理局,新的活性成分鼠李糖脂登记农药新产品的注册文件(EPA注册编号72431-1)。 (4)鼠李糖脂作为一种新的活性成分,申请登记生物杀菌剂的联帮登记公告。2003年5月7日(68 FR 24456)。 (5)美国环保署(EPA),关于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食品中、农药化学品中的容许量申请及批复。(68 FR 25026和68 FR 16796) 1.5 鼠李糖脂农业应用方向 (1)添加于肥料中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肥效; (2)直接作为生物农药或添加于农药产品中,增强药效; (3)用于土壤调节,增强土壤活力;

膏状鼠李糖脂 (1)

膏状鼠李糖脂 编号名称单位规格 北京华越洋WX087 鼠李糖脂瓶100mg 北京华越洋WX088 鼠李糖脂瓶1g 膏状鼠李糖脂基本信息: 棕色膏状物,纯度90%以上。 分子量600.05 pH值3.5-4.5 表面张力:29MN/m CMC:26-50mg/L 华越洋膏状鼠李糖脂为单鼠李糖脂和双鼠李糖脂的混合物:单鼠李糖脂Rha-C10C10(Rf2)和双鼠李糖脂Rha-Rha-C10C10(Rf2),其中单双鼠李糖脂的质量比值约2:1。 膏状鼠李糖脂溶解性: 可以溶于有机溶剂如甲醇、氯仿、乙酸乙酯、乙醇、DMAC(二甲基乙酰胺)等。此膏状物直接溶于水后,为白色乳状液;若将其溶于偏碱性水溶液,得到澄清透明溶液,所以用温度略高于室温(50度)的弱碱性水溶液(pH8-9)溶解膏状鼠李糖脂;当pH<4.0则为沉淀形式。 鼠李糖脂的用途: 日化工业:华越洋鼠李糖脂作为表面活性和乳化性能强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可作为润湿剂、乳化剂等应用于食品、制药、日化,又由于其较强的抗菌性能和抗病毒活性,在临床

医学中也有应用。 采油工业:一次和二次采油后,原油的平均采收率只有30%-35%左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粘滞力和毛细血管作用力的存在使得残余原油表面张力较大,原油以不连续的油块和油珠被圈捕在油藏岩石孔中。若能在其中注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则可降低残余原油表面的张力,使残油从岩石孔中被驱赶出来,进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环境治理:具有生物可降解、环境友好性,其用途非常广泛。处理含油废水和修复被芳香烃或原油污染的土壤。许多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由于难降解、有毒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等性质而破坏生态环境,相比之下,生物表面活性剂则由于易生物降解、对生态环境无毒等特性而更适合于环境工程中污染治理。 膏状鼠李糖脂来源: 为微生物发酵所得次级代谢产物,发酵液经高温灭菌、过滤去除菌体、结晶、萃取、蒸发、再结晶等工艺而成膏状鼠李糖脂。 膏状鼠李糖脂保存: 常温密闭保存。

鼠李糖脂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鼠李糖脂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一、鼠李糖脂简介 1.1 鼠李糖脂的来源 鼠李糖脂通常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在一定培养条件下,通过生物发酵的方法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糖脂类产物[1]。1949年,Jarvis和Johnson最早对使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生产鼠李糖脂进行了报道[2]。目前,人们通常采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发酵生产鼠李糖脂。发酵法的关键是首先筛选出性能优良的高产菌株,然后再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培养基中的碳源是决定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和结构的重要因素。鼠李糖脂在菌株培养中生产的限制条件是发酵过程中累积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限制条件不包括碳源,而氮源和磷则会限制鼠李糖脂的生产[3]。鼠李糖脂发酵的关键首先是能筛选或者构建出鼠李糖脂产量高的菌株,然后再对合适的生产菌株的发酵的各种条件进行优化,从而达到高产量低成本的目标。条件优化主要从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以及pH、温度等方面来进行[4]。 目前主要通过代谢工程和基因工程方法来提高鼠李糖脂产量,这些策略的主要目的是:(a)不使用化学消泡剂获得高浓度的鼠李糖脂;(b)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鼠李糖脂,降低生产底物成本;(c)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其他产物,获得单一的鼠李糖脂而不是混合物;(d)建立鼠李糖脂的非致病性生产菌株;(e)寻常基础材料生物催化鼠李糖脂的生产[5]。实际工业生产中,鼠李糖脂生产条件的优化主要是通过添加脂肪酸、生产菌株随机突变、控制发酵pH值、控制底物摄取量和运用Tween-80及Triton X-100提高鼠李糖脂的产量。之前有研究者将鼠李糖基转移酶复合物I(Rh1AB)在相对较安全的生产宿主恶臭假单胞菌KT2440中异源表达,但是产量提高的很少[6]。可以通过构建工程菌株提高鼠李糖脂产量,之前有研究证明自转运酯酶参与了细胞膜的形成和运动,也参与了脂类的运输,当敲除自转运酯酶基因,鼠李糖脂产量明显降低,由此可知,自转运酯酶也参与了鼠李糖脂的形成,过量表达自转运酯酶EstA[7]和鼠李糖基转移酶复合物I(Rh1AB)提高鼠李糖脂产量[8]。 1.2 鼠李糖脂的结构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处理的技术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处理 的技术基础 赵力金艳方 (北京沃太斯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庆沃太斯化工有限公司) 1前言 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控制和治理问题,涉及到的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量》(HJ 350-200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这些标准从不同的角度都规范了一些重金属的最离极限含量。涉及到的重金属有: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硒、铍、锑、银、铊等等,砷和硒虽不是重金属,但由于它们的毒性与重金属相似,也列入到重金属污染类。 重金属以化合物、离子形态存在于土壤中,从土壤颗粒表面及土壤结构内部脱离、转移到土壤颗粒之间的水份中,并保证这些水份在一定的流动状态下,不再回到土壤表面,从而实现被淋洗出土壤体系、或者在外加电场条件下定向移动到阴极、或被植物根系吸收,是工程技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已经有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很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表面活性剂技术和螯合(络合)技术已经被证明有很好的功效,选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螯合剂复配成工作液体,或者选择兼有两者功效的物质做为工作液,在实验室和小型的现场都见到了很好的去除重金属的效果。 从环境工程的角度出发,对污染物的处理工程,要求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能产生其它的对环境有污染的结果。所以近年来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中,大多数的技术人员都采用了非离子、阴离子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做为工作液体或者环境液体的添加物,取得了一批成果。这些非离子、阴离子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满足所有工程技术的要求,包括表面活性(改变土壤颗粒表面润湿性)、螯合剂的功能(减小金属离子与土壤颗粒表面的结合力,可以使金属离子以螯合态稳定的存在于土壤颗粒间的水系统中),同时这些表面活性剂不论是残留在土壤中,还是被淋洗出土壤系统,都极易被其它环境微生物以营养物质利用而消失。 2、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介绍 鼠李糖脂是由假单胞菌或伯克氏菌类产生的一种生物代谢性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研究时间最长、应用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它在土壤、水体和植物中都自然存在,属于一种糖脂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1理化性能 (1)鼠李糖脂的分子量通常在476~766g/mol之间, (2)临界胶束浓度在20~200mg/L. (3)鼠李糖脂的HLB值还没相关报道,按通常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官能影响的分析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