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笔记李博(完整版)

生态学笔记李博(完整版)
生态学笔记李博(完整版)

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蓄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土壤质地:土壤机械成分的组合的不同百分比。

基因型: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等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组合。

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

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

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不同的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生命表:用来描述种群生存与死亡的统计工具。

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边缘效应: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记作r m。

邻接效应: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自疏现象: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

领域性:生物具有领域行为的特性叫领域性。

集群:动物聚集在一起叫集群。

阿里规律: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产生抑制性的影响。

社会等级:一群同种的动物中,每个个体的地位有一定顺序性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从属

关系,这种顺序性叫社会等级。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基础生态位: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叫基础生态位。

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叫实际生态位。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生态元:从基因到生物圈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均是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称为生态元。

存在生态位:在一定时间和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某一生态元存在和可占据的生态位。

非存在生态位:在一定时间和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某一生态元不存在和不可占据的生态位。生态位宽度:在现有的资源谱中,一个生态元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的幅度。

生态位重叠:指不同生态元的生态位之间相重合的程度。

竞争排斥原理:在环境资源上需求接近的两个种类是不能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如果在同一地区生活,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若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必然是一个物种死亡,若使两个物种同时生存,则要使生态位有差异,使生态位分化。

零增长线:一种生物利用某种必需营养元素时该种生物能存活和增殖的边界线。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的危害,这种现象叫寄生。

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

种群大爆发: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

渐变群: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导致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形成一个具有变异梯度的群体。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

趋异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

生态型:同种生物由于趋异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

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或接近环境容纳量的水平,这种类型称作K-对策。

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一定大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生物种类。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

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

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

多度: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的估测指标。

相对密度:某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比值。

投影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频度: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

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生活型谱:指群落内每类生活型的种数占总种数的百分比排列成的一个系列。

生态等值种:在不同地理位置但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地区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

物称为生态等值种。

层间植物:群落除了自养、独立支撑的植物所形成的层次以外,还有一些如藤本植物、寄生、

腐生植物,它们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

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原生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演替系列:从生物定居开始直到形成稳定的群落为止,这样的系列过程称为演替系列。

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

伴随种:不固定在某一定的植物群丛内的植物种。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

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直接排序: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间接排序: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

的排序。

植被型: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

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

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

食物网: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

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

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

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耗散结构:是指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生物量: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现存量:在调查的时间内,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量。

产量:生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生物量。

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总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包括生产者呼吸消耗掉的有机物质在内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群落净生产力:单位时间和空间内,生产者被消耗者消耗后,积累的有机物质的量。

流通率:物质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移动量。

生物学的放大作用:又叫食物链的浓集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

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相应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

休眠: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同化效率: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尺度:一般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表型可塑性:由于环境对基因型的影响,表型发生变化的能力叫做表型可塑性。

生态演替:指在一个自然群落中,物种的组成连续的、单方向的、有顺序的变化过程。稳态:有机体在可变动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称为稳态。

有害生物:和人类竞争食物或遮蔽所、传播病原体、以人类为食,或用不同方法威胁人类健康、舒适或安宁的生物。

适应:生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遗传特征。

内调节:生物细胞不可能在剧烈的变动环境中运行,因此,有机体要采取行动以限制其内环境的变异性,这一过程称为内调节。

负反馈: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

适合度:是指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的水蒸气含量,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含量的比率来表示。

驯化:有机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沉水的适应性反应。

气候循环:有机体对自然环境条件变化沉水的生理适应性反应。

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地、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富养化:由于直接向湖泊排污或农用化肥随地表径流输入湖中,使很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转变成以蓝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这个过程叫富养化。

矿化: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中,无机的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放出来的过程。

异化:有机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从聚合体变成单体,进而成为矿物成分的过程。

再循环:进入分解者亚系统的有机物质也通过营养级而传递,但未利用物质﹑排出物和一些次级产物,又可以成为营养级的输入再次被利用。

自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大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则属于自养生态系统。

异养生态系统:现成有机物质的输入构成该系统能量的主流则是异养生态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

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

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B.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D.植物的功能4、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

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

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

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

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A.光照强度减弱B.空气湿度增加

C.土壤湿度增加D.气温增加

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

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B.荒漠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

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

D.高位芽达90%以上

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

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

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

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

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

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

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

13、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B)。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14、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B)。

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

C.前苏联D.中国

15、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

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

1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

A.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

B.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

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D.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

1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

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

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

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

18、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

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

A.莲藕B.芦苇C.马铃薯D.玉米

20、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D)。

群落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A.B.C.D.95

52

12

1

1

5

21

20

3

38

20

62

1

4

5

15

1

42

2

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热带雨林

22、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C.演替越来越慢

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3、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

C.群落结构一定型

D.种类数量不稳定

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

A.信息少B.稳定型高

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网(链)简单

2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环境B.群落外貌和结构C.群落种类组成D.群落动态26、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B)。

A.优势种B.特征种C.建群种D.偶见种27、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D)。

A.沼泽B.水生群落C.盐碱群落D.荒漠群落28、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

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

B.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

C.只受局部环境制约,大气候对其毫无影响

D.具有大气候的烙印

29、从裸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D.外因性演替30、关于异龄林的正确说法是(D)。

A.一般阳性树林多形成异龄林

B.异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下的林分

C.人工林大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D.冷杉等较耐荫树种的林分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3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

A.土壤B.地形C.气候D.生物

32、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

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B.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

C.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

33、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3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学原则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35、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

A.建群种和水热条件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D.优势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

36、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

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

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

37、属于非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D)。

A.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C.北方针叶林D.沼泽

3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39、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40、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

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41、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有机个体

4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生物圈B.群落C.种群D.景观单元

43、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

A.全球陆地B.全球海洋C.整个生物圈D.整个宇宙

44、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

A.岩石圈的上层B.全部水圈C.大气圈的上层D.大气圈的下层

45、臭氧层破坏属于(B)。

A.地区性环境问题B.全球性环境问题

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

46、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

A.实验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行为生态学D.草原生态学

47、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B.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现代生物学时期

48、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B.地球因子C.非生物因子D.外来因子

49、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外来因子D.变动因子

50、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

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稳定因子D.非密度制约因子

5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B.生境C.内环境D.地球环境

52、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

5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

54、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左右D.大于500kg

55、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

56、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

A.高温、高湿B.中温、高湿C.中温、高湿D.中温、中湿

57、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

A.黄化现象B.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代谢效应

58、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

A.高B.低C.一样D.不确定

5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

A.光饱合点B.光补偿点C.光照点D.光辐

射点

60、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

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光

61、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

A.红光B.紫光C.绿光D.兰紫光

62、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

63、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

64、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

65、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

A.大豆B.玉米C.冬小麦D.水稻

66、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

A.冬小麦B.甜菜C.萝卜D.水稻

67、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 o为(D)。

A.平均温度B.发育的时间C.有效积温D.发育起点温度

6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B.少C.一样D.不确定

69、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

A.有利B.不利C.一样D.不确定

70、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

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

7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根系发达

7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叶面积较大B.根系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叶片较多

73、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

A.粘土B.砂土C.壤土D.黄土

7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

A.团粒结构B.片状结构C.块状结构D.柱状结构

75、比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母质是(B)。

A.酸性岩母质B.冲积物母质C.风积母质D.黄土母质

76、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D)。

A.植物B.原生动物C.节肢动物D.微生物

77、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D)。

A.湿生植物B.水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

7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79、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A.牛B.蛔虫C.珊瑚虫D.青蛙80、下列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B.一窝小鸟C.一只鸡D.一棵松树

81、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8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B.专有出生率C.最大出生率D.生态出生率

8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

8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

曲线为(A)。

A.凸型曲线B.凹型曲线C.对角线型曲线D.S型曲线

85、d N/d t = r 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86、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平衡

87、旅鼠和北极狐的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周期为(D)。

A.1~2年B.2年C.3年D.3~4年8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8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D)。

A.原始合作B.竞争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

9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B)。

A.偏利作用B.互利共生C.原始合作D.中性作用

91、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B.原始合作C.偏害作用D.拟寄生

92、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

A.寄生B.拟寄生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

93、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

A.人与饲养的家畜B.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94、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B.转折期C.减速期D.饱和期

95、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D)。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D.密度越来越小

96、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97、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98、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

A.季节性消长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的爆发9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

A.种群大发生B.生态入侵C.不规则波动D.种群大爆发100、下列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B.食肉类C.一些蜻蜓的成虫D.蝗虫

101、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A.K/2 B.K C.K/4 D.K/3 102、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B.成群分布C.随机分布D.带状分布

103、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

A.达尔文B.奥德姆C.瓦尔明D.坦斯利

104、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

A.达尔文B.奥德姆C.苏卡乔夫D.坦斯利

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

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

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

106、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D)。

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蓝绿藻D.真菌

107、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

A.高等植物B.哺乳动物C.大型真菌D.蓝绿藻

108、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

A.树木B.鸟类C.昆虫D.蚯蚓

109、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保持生态平衡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110、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B)。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

111、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

112、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A)。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

113、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B.温带C.寒温带D.寒带

114、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季雨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115、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D)。

A.大陆架B.开阔大洋C.河流与湖泊D.珊瑚礁

116、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沼泽与湿地B.开阔大洋C荒漠D.冻原

117、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温带农田B.温带草原C.荒漠D.冻原

118、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B)。

A.热带雨林B.橡胶园C.北方针叶林D.冻原

11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D)。

A.海洋B.撂荒地C.被污染的湖泊D.养鱼池

120、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C)。

A.农田B.果园C.被污染的湖泊D.养鱼池

121、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C)。

A.热带雨林B.温带农田C.温带草原D.落叶阔叶林

122、按生产力高低排序,正确的答案是(A)。

A.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雨林>北方针叶林>冻原

B.开阔大洋>河口>湖泊>大陆架

C.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D.长江流域农田>黄河流域农田>黑龙江流域农田>热带雨林

123、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A)。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124、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

A.能量越来越少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125、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C)。

A.湖泊B.热带雨林C.农田D.水库

126、形成次级生物量的生物类群是(B)。

A.化能合成细菌B.真菌C.蓝绿藻D.蕨类植物

12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高的是(A)。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荒漠D.开阔大洋

128、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A)。

A.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129、捉100种动物容易,捉一种动物的100个个体难的生态系统是(A)。

A.雨林B.湖泊C.草原D.荒漠

130、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D)。

A.雨林B.季雨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131、大型食草有蹄类和穴居哺乳类动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是(D)。

A.雨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温带草原

132、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A)。

A.热带或亚热带B.温带C.寒温带D.极地133、选出正确的答案(A)。

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134、下列生态系统中,遭到破坏后最难恢复的是(D)。

A.热带雨林B.北方针叶林C.温带草原D.极地冻原

135、温室效应指的是(B)。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

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

136、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A)。

A.气温升高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

C.海平面上升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

137、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是(A)。

A.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死后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渔类因缺氧而死亡,使渔业产量减少

B.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鱼类的食物增加,导致渔业产量增加

C.对渔业产量没有影响

D.使渔业产量忽高忽低

138、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C)。

A.煤炭资源B.核能资源C.森林资源D.天然气资源

139、下列资源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A)。

A.太阳能资源B.天然气资源C.土地资源D.淡水资源

140、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D)。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

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

141、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C)。

A.养鱼塘的分层养殖B.农田的间作套种

C.海洋的网箱养殖D.稻田养鱼或养鸭

142、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B)。

A.2~3个B.5~6个C.8~10个D.12~14个

143、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

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学

144、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D)。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环境

145、能流和物流速度快的生态系统是(A)。

A.热带雨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草原D.北方针叶林

146、下列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强的是(A)。

A.热带雨林B.湖泊C.温带草原D.荒漠

147、盐度周期性变化明显的生态系统是(B)。

A.海洋B.河口C.红树林D.盐湖

148、在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储存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是(A)。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

149、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D)。

A.温带草原B.落叶阔叶林C.淡水湖泊D.极地冻原

150、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D)。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

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

151、生态系统中受到捕食压力较大的是(A)。

A.植食动物B.一级食肉动物

C.二级食肉动物D.三级食肉动物

152、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D)。

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

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D.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153、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B.生境C.内环境D.地球环境

154、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B.少C.一样D.不确定

155、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

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

156、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根系发达

157、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B.成群分布C.随机分布D.带状分布

158、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15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B.荒漠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160、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

16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热带雨林

162、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D.外因性演替

163、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16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学原则B.植物区系学原则C.动态原则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65、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

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

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

166、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是(D)。

A.达尔文B.奥德姆C.瓦尔明D.坦斯利

167、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D)。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

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样生物、兼养生物、非生物环境组成

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

168、下列哪一类资源是可再生性资源(C)。

A.煤炭资源B.核能资源C.森林资源D.天然气资源169、生态系统内消费者的营养级的确定是根据(D)。

A.消费者的个体大小B.消费者的食量大小

C.消费者的食性D.消费者的主要食性

170、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171、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D)。

A.水稻B.玉米C.大豆D.冬小麦172、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B)。

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

173、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7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B)。

A.块状结构B.团粒结构C.核状结构D.片状结构175、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B)。

A.菌根B.根瘤C.菌丝D.子实体176、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D)。

A.矮化B.顶冠C.根系发达D.旗冠

177、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178、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D)。

A.疏透结构B.紧密结构C.稀疏结构D.通风结构179、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

A.焚风效应B.山风效应C.谷风效应D.陆风效应180、种群是指(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81、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B)。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混合型182、种群平衡是指(B)。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183、法瑞法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B)。

A.演替原则B.植物区系C.植被型D.群落生态

184、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D)。

A.蒙古栎B.长白落叶松C.红松D.兴安落叶松

185、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D)。

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

植物

186、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B)。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187、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

A.气候顶级B.偏途顶级C.土壤顶级D.地形顶级

188、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C)。

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

189、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C)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

A.初级总生产力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

190、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D)。

A.改善环境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D.增加净生产量

191、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C)。

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荒漠

192、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B)。

A.草原B.森林C.海洋D.农田

193、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C)。

A.湖泊B.草原C.果园D.热带雨林

194、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D)。

A.石油B.天然气C.煤D.水能

195、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D)。

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196、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C)。

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B.保护天敌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D.保护害虫种群

197、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约为(B)。

A.3%B.0.5%C.20%D.万分之一198、生态系统的概念是(B)于1953年提出来的。

A.Fisher B.Tansley C.Vickerman D.Mobius 199、外温动物的代谢速度随温度的增加用温度系数描述,那么温度系数Q10是温度升高(C)对代谢速度影响的指数。

A.20℃B.5℃C.10℃D.15℃200、在(B)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

A.干扰性B.利用性C.种间D.种内201、竞争剧烈时,生物可通过(B)离开种群密度高的地区。

A.流动B.扩散C.死亡D.隐藏

2013李博生态学导论考题

简答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1)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研究对象: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范围:从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 生物)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2.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 1)全球性、国际性是其发展趋势。 2)特点是: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 3.什么是环境?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地球环境是指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又称为全球(地理)环境。 15.目前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①收获量测定法;②氧气测定法;③CO2测定法;④放射性标记测定法;⑤叶绿素测定法。 【(1)收获量测定法 定期收割植被,烘干至恒重;此法适宜估计农作物和牧场的初级生产力;多次取样比较准确。 (2)黑白瓶法(氧气测定法):多用于水生生态系统。基本原理:测定水中含氧量的变化,利用光合作用方程计算出总初级生产量。 (3)CO2测定法原理同黑白瓶法,适宜于陆生生态系统。 (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适宜水生生态系统。 (5)叶绿素测定法原理: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量和光合作用率之间的密切产量关系。】 16.与一般营养物质相比较,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有哪些特点? 1)在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泄而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于生物体内,造成有机体中毒、死亡。 2)在食物链营养级上进行循环流动并逐级浓缩富集,呈倒金字塔型。 3)循环复杂,有些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分解而相反经生态系统循环后使毒性增加。4)数量少,对各营养级影大,危害严重。 因此,有毒物质的生态系统循环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但也最为复杂。 17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减缓途径? 根本原因: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

最新生态学笔记李博(完整版)资料

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李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围。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A.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围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7.生物稳态保持机制,有何生态意义?生物稳态:生物控制体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机制:恒温动物通过体产热过程以调节体温(生理过程);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使身体增温。生态意义:使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围扩大。 8.贝格曼规律与阿伦规律。Bergman 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单体面积的散热相对较少。Allen 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耳、尾、四肢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9.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生态作用:a 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b 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c 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d 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聚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能适应在强盐渍化土壤生长,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积聚在体而不受伤害。该类植物原生质对盐的抗性强,极高的渗透压。泌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于盐类的透过性与聚盐性植物一样是很大,但是他们吸进体的盐分不积累在体,而是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把所吸收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这种作用称为泌盐作用。不透盐性植物: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所以他们虽然生长在盐碱土上,但在一定盐分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 10.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特征相比较,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种群: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群体特征:a 空间特征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及分布方式;b 数量特征密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c 遗传特征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以区别与其它物种。 11.禀增长率及其在控制人口方面的意义。禀增长率是指当环境不受限制时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计算公式rm=lnR/T 控制人口途径:降低Ro值:降低世代增值率,限制每对夫妇的子女数;T值增大:推迟首次生殖时间或晚婚来达到。

生态学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免费)

作业一: 1、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方面。 答:1)全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 就是当今科学界,全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或简称全球变化。 2)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是80年代后期较年轻的交叉学科。近年来,日益成为生态学一个新兴研究热点。 2、请写出生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生物种间关系十分复杂,概括起来有原始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等主要形式。 一、原始合作有些学者也把它称为互生关系。 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利益,但彼此分开后,各自又都能够独立生活。这是一种比较松懈的种间合作关系。如寄居蟹和海葵。共居时,腔肠动物借助蟹类提供栖所、携带残余食物;而蟹类则依靠腔肠动物获得安全庇护,双方互利,但又并非绝对需要相互依赖,分离后各自仍能独自生活。 二、共栖 指两种共居,一方受益,另一方也无害或无大害。前者称共栖者,后者称宿主。彼此分离后,有的共栖者往往不能独立生活。这是一种比较密切的种间合作关系。例如海镜和小蟹间的关系。海镜又名海月。小蟹即豆蟹。豆蟹总是一雌一雄双双生活在海月等动物的体内。饿了,双双外出捕食;饱了,成对回来休息。豆蟹不能独立生活。此种关系,对小蟹有利,对贝类也无大的害处。 三、共生 ,也有学者把共生称之为互利 共生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概念。狭义的是指两种共居一起,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按共居状况分为外共生和内共生。清洁鱼或清洁虾在鱼类的体表,以吞食病灶组织和细菌等为生,兼为鱼类治病,这属于体外共生。鞭毛虫寄居在白蚁或其他动物的消化道里,消化纤维素供给宿主,宿主则为其提供营养和栖所,这属于体内共生。有些单细胞的藻类、细菌生活在原生动物的细胞内,并有物质交流,这属于胞内共生。共生是一种更加密切的、结合比较牢固的种间合作关系。 四、寄生 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前者称寄生物,后者称寄生。生物界的寄生现象十分普遍。在寄生关系中,一般寄生物为小个体,寄主为大个体,以小食大。而且大都为一方受益,一方受害,甚至引起寄主患病或死亡。同时寄生双方又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共同进化。寄生是生物种间的一种对抗性的相互关系。 五、捕食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例如,兔和草类、狼和兔等都是捕食关系。在通常情况下,捕食者为大个体,被捕食者为小个体,以大食小。捕食也是一种种间的对抗性相互关系。 六、竞争 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竞争的结果,或对竞争双方都有抑制作用,大多数的情况是对一方有利,另一方被淘汰,一方替代另一方。例如,看麦娘的天然群落中,狐茅不能生长,因为它被看麦娘的快速生长和遮荫所抑制,竞争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种间对抗性相互关系。

新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 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 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17)生态学 (835)普通生物学(A) 参考书目: 《生态学》(第2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普通生物学》周云龙编,高教出版社,2011 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 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背单词,做阅读(每篇阅读最多不超过20分钟),并且要做到超精读。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 真题是木糖英语的真题手译,把阅读真题争取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每道题目选项分析透彻。 完型填空的考察重点就是词汇辨析,逻辑关系,固定搭配和语法等。完型一般放在最后一步做,所以时间有限,不需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只要把握首句,即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脱节文章主题意思即可。 做题的时候多联系理解上下文,精读空格所在句,根据前后的已知信息寻找相关的线索去选择合适的单词,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完形填空要注重思路和寻找文

新版重庆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 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837)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先聊聊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木糖的课或者方法。今年的找不到就去找去年的。里面有超级多做题的逻辑,教你提高正确率。然后再做真题,用木糖英语教的方法。最迟10月份搞定。

[生态学]李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态学]李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李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1( 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 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 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 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 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 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 A( 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 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

新版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8)普通生态学 ④(820)普通生物学 参考书目:

《基础生态学》(第3版),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四版),孙儒泳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植物生物学(第四版),周云龙,刘全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刘凌云和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先聊聊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木糖的课

生态学(李博版) 课后答案

生态学(李博版) 课后答案

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

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 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 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 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 A. 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 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

生态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生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它和周围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 生命的起源:46亿年前:地球约形成。35亿年以前:在还原性大气形成的各种有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聚越多,有的会形成较为复杂的化合物,最后形成蛋白质和能够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这就是生命的开始;最初的生命是靠化学反应得到发生和发展,故称为化学进化阶段。约在30亿年之前:就已形成光合自养生物。约在4亿年前:绿色植物登陆成功。 生态学(ecology):1866年E.Haeckel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从分子到生物圈。分别从组织水平、分类学类群、生境类别和性质划分以及边缘学科。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源的,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实际就已在从事生态学工作。早在公元前1200年,我国《尔雅》一书中就有草、木两章,记载了176种木本植物和50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没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法瑞学派常被称为植物区系学派1935年后,北欧学派与本学派合流,被称为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英美学派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创建顶极学说而著名,有人称之为动态学派;苏联学派作以植物群落和植被为主,统称为“地植物学”。20世纪50- 60年代,是传统生态学向现代生态学过渡时期。 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这些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而使生态学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经典生态学以动植物种〔个体)、种群、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科上主要发展了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已在宏观方向上扩展到生态系统、景观与全球研究。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与全球。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经典生态学以研究自然现象为主,很少涉及人类社会。现代生态学则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遗传、生理、生态、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环境(environment )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牛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的类型:一般可按环境的主体、环境性质、环境的范围等进行分类。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被人类破坏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类。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space environment)、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区域环境(regional environment)、微环境(micro- environment)和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 环境因子分类: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凋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

新版贵州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贵州大学生态学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59)普通生物学一 (822)生态学

参考书目: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吴相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生态学》(第二版). 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早上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阅读还是要多读多看,一遍一遍地过。大家应该也都报了相应的辅导班,老师会有自己的节奏,跟着走就好。特别推荐大家可以多看一些课外的英语文章,了解下英语阅读的背景知识。作文从晚些开始就可以,多背范文,自己总结一些好的句子、模板,力争和别人不一样。作文部分还是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我身边有同学就是客观题做的特别好,但是大小作文分数特别低,导致总分比较低。 英语前期单词一定要抓紧,所以说我觉得听听网课也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须,如果时间紧的话,但是单词必须过关,根据你的记忆曲线滚动复习,可以作为每天零碎时间用,吃饭走路啥的,把时间利用起来。阅读从始至终不能丢,尤其到了后期,英语这个东西如果一放下,就很难拾起来,那之前的功夫就白花了,所以你可以不用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但是要每天不间断学习。 其次是阅读,我觉得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真的很好。他的真题解析部分会教一

李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A.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7.生物内稳态保持机制,有何生态意义生物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机制:恒温动物通过体内产热过程以调节体温(生理过程);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使身体增温。生态意义:使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扩大。 8.贝格曼规律与阿伦规律。Bergman 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单体面积的散热相对较少。Allen 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耳、尾、四肢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9.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生态作用:a 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 b 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 c 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 d 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聚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能适应在强盐渍化土壤生长,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积聚在体内而不受伤害。该类植物原生质对盐的抗性强,极高的渗透压。泌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于盐类的透过性与聚盐性植物一样是很大,但是他们吸进体内的盐分不积累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把所吸收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这种作用称为泌盐作用。不透盐性植物: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所以他们虽然生长在盐碱土上,但在一定盐分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 10.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特征相比较,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种群: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群体特征:a 空间特征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及分布方式;b 数量特征密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c 遗传特征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以区别与其它物种。 11.内禀增长率及其在控制人口方面的意义。内禀增长率是指当环境不受限制时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计算公式rm=lnR/T 控制人口途径:降低Ro值:降低

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生态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Population: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群落和生态系统。 3.Niche: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4.Ecological factor:生态因子,是在环境因子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的环境因子。 5.Gene flow:迁移压力的增强可以使某些基因从一个群体有效地散布到另一个群体中,称为基因流。 6.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7.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8.协同进化:种间关系中,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即协同进化。(或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的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9.热带雨林:一般认为热带雨林是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10.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存活数动态监察的资料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物种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答:多数学者接受地理物种形成学说,将物种形成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0.5分): (1)地理隔离(1分)通常由于地理屏障将两个种群分隔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使种群间基因流受阻(0.5分)。 (2)独立进化(1分)两个彼此隔离的种群适应于各自的特定环境而分别独立进化(0.5分)。(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1分)两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机制,即使两种群内个体有机会再次相遇,彼此也不再发生基因流,因而形成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0.5分)。 2.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1)收获量测定法(1分) (2)氧气测定法(黑白瓶法)(1分):根据初始瓶(IB)、黑瓶(DB)、白瓶(LB)溶氧量,即可求得:初级净生产量=LB-IB;呼吸量=IB-DB;总初级生产量=LB-DB。 (3)CO2测定法(1分) (4)发射性标记物测定法(1分) (5)叶绿素测定法(1分) 3.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有三种(1分) (1)促进模型;(1分) (2)抑制模型;(1分) (3)耐受模型。(1分)

李博 生态学考研题库

生态学考研题库 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蓄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土壤质地:土壤机械成分的组合的不同百分比。

李博《生态学》标准答案

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 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 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 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 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 A. 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 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7. 生物内稳态保持机制,有何生态意义?生物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机制:恒温动物通过体内产热过程以调节体温(生理过程);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使身体增温。生态意义:使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扩大。 8. 贝格曼规律与阿伦规律。 Bergman 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单体面积的散热相对较少。Allen 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耳、尾、四肢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9.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生态作用:a 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b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c 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d 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聚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能适应在强盐渍化土壤生长,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积聚在体内而不受伤害。该类植物原生质对盐的抗性强,极高的渗透压。泌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于盐类的透过性与聚盐性植物一样是很大,但是他们吸进体内的盐分不积累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把所吸收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这种作用称为泌盐作用。不透盐性植物: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