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流程

实验名称: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流程

实验项目性质:演示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组成结构;

2、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流程;

3、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的基本功能。

二、实验内容

1、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入库过程;

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库过程;

3、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移库过程。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立体仓库、堆垛机、控制柜、监控机(终端机)一台、托盘、入库台、出库台

四、实验要求

1、各班级分两组,每组不超过20人;

2、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

3、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初步分析其组成和工作原理。

五、实验方案、步骤、现象描述

步骤一: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入库过程

入库是把原料或成品送到入货台,通过堆垛机的操作送到指定的原料仓库或成品仓库的过程。

在终端机物流系统软件中如图1-1,物料管理界面内,输入要入库的货物(原料或成品)及其要放入的仓位号,然后点击入库按钮,站点1(终端机)就发出信号给站点3(PLC),经过数据处理后,启动倍速线电机M6,当物料运行到光电开关G16处,G16被触发,此时先要检测入货台上的光电开关G17是否被触发,若光电开关G17被触发, 说明出货台上有物料,则倍速线电机M6停止,处于等待状态;若光电开关G17没有被触发,说明出货台上没有物料,则入货台电机M7启动,把物料送上入货台。光电开关G17被触发, 入货台电机M7停止。判断堆垛机是否忙, 若堆垛机忙,则等待;若堆垛机空闲, 则堆垛机电机启动, 使堆垛机移到入货台前取货,然后把物料送到指定仓位。

将原材料入原材料库位A12;

将成品入成品库库位B18。

图1-1 物料出、入库控制界面

步骤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库过程

出库是通过堆垛机的操作把原料或成品分别从指定的原料仓库位或指定的成品仓库位移出到出货台。

在终端机物流系统软件中如图1-1,物料管理界面内,输入要取的货物(原料或成品)及其对应的仓位号,然后点击入库按钮,把指令发给站点2(嵌入式自动控制器),站点2经过数据处理,控制堆垛机实现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运动,从指定货架上取出物料,送到出货台前。此时先检测出货台上的光电开关G1是否被触发,若光电开关G1被触发,说明出货台上有物料,则堆垛机在出货台口等待;若光电开关G1没有被触发,说明出货台上没有物料,则货叉电机启动把物料送上出货台,然后可以进行下一次取货。光电开关G1被触发,同时要检测光电开关G2,G3,G4,G5被触发,若任意一个被触发,说明皮带线上还有物料,则出货台电机M1不能被启动;若都没有被触发,则出货台电机M1启动,把物料送入皮带线,当光电开关G2被触发时,说明物料完全到达皮带线上,出货台电机M1停止。物料继续向前运行,直到光电开关G5被触发时,皮带线电机M2停止,一次出库完成。

将原材料出库,库位A12中所存原材料送往出库台;

将成品出库,库位B18中所存放成品送往出库台。

步骤三: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移库过程

移库是把仓库中零散的库存通过堆垛机移动使在立体仓库上的物料更加集中,便于取

货,便于管理,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一项辅助功能。

移库必须是同类或相似的物料之间进行(即成品与成品之间,原料与原料之间),不能把不同类的物料之间进行移库。

在终端机物流系统软件中如图1-1,物料管理界面内,输入要移库的货物(原料或成品)及其对应的起始仓位号和目标仓位号,然后点击“移库”按钮,站点1(终端机)就发出信号给站点2(嵌入式自动控制器),经过数据处理后,然后控制堆垛机完成“取货-〉移货-〉放货”。

在原材料库中进行移库操作,从原材料库库位A13移至库位A26;

在成品库中进行移库操作,从成品库库位B13移至库位B16。

六、思考题

⑴对于立体仓库的功能有哪些功能?

⑵对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各种功能的不足,你认为如何来改进才能做到更加完善?七、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进行作业流程的绘制、描述,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等,写出本次实验的感想、收获,有哪些地方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有何建议。

实验二出入库调度与库存管理

实验名称:出入库调度与库存管理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的出入库调度与库存管理原则;

2、掌握运用出入库调度与库存管理原则进行实际的出入库调度控制;

二、实验设备

1、双排立体货架,前排货格排列为5×8,后排货格排列为5×10;

2、巷道式堆垛机一台,堆垛机电控柜一个;

3、终端工控机一台;

4、托盘数个;

5、进/出库台各一个。

三、基础知识介绍

自动化立体仓库又称高层货架仓库、自动仓储系统AS/RS(Automatic Storage & Retrieval System)。它是一种采用高层货架,利用计算机控制管理、自动控制的物料搬运设备,进行货物存取作业的仓库。其功能从过去一般仓库单纯进行物资的存储保管,发展成具有分拣、理货的同时,不直接进行人工处理的情况下,能自动的担负物资的接受、分类、计量、包装、分拣、配送等多种功能。有助于实现高效率物流和大流量储藏。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需要。

1.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特点

自动化仓库是生产物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涉及工艺、系统设计、土建结构、机械、无线电、光学检测、信息识别、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通信及视频图象处理等多种专业学科。与一般仓库相比其优点有三个方面:(1)高层货架存储。采用高层货架存储货物,存储区充分利用仓库地面和空间,因此节省了库存占地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采用高层货架存储可以实现货物先进先出原则,防止货物自然老化、变质、生锈或发霉,同时也便于防止货物的丢失及损坏,有效的做到防火防盗,防止货物搬运过程中的破损。

(2)自动存取。自动存取AS/RS使用机械和自动化设备,运行和处理速度快,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使存储方便的纳入企业的物流系统,使

企业物流趋于合理化。

(3)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能够始终准确无误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从而减少货物处理和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差错。借助于计算机管理还能有效地利用仓库存储能力,便于清点和盘库,合理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节约流动资金。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自动化仓库的信息系统可以与企业的生产信息系统联网,实现整体企业信息管理自动化。由于使用自动化仓库,仓储信息管理及时准确,便于企业领导随时掌握库存情况,进行均衡生产,并根据生产及市场情况及时对企业规划做出调整,提高生产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促进企业的科学管理。

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功能

(1)储存和保管功能。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物储存系统由立体货架组成,立体货架机械结构分为分离式、整体式和柜式三种,其高层货架高度一般在20m左右。根据储存物品的特性配备相应的设备,对货物进行安全、有效的储存、保管。例如高层货架储存及配备整套的供电系统、空调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称重计量系统、信息通信系统,可以实现货物的先进先出原则,防止货物的自然老化、变质,防潮、防火、防尘以及防止货物丢失及损坏。搬运设备和操作方法的不断改善,保护物品的措施和手段日趋完善,使仓库真正起到储存和保管作用。

(2)调节供需功能。仓库系统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子系统,由于产品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存在着不均衡性,又是连续的,因此需要仓库在时间上起缓冲和平衡作用,仓储可在时间上协调产品的供需,从而提高产品的时间效用。这一功能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而更加显示出重要性。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在运输过程中,各种运输工具的运量相差很大,它们之间进行运转,运输能力上是很不匹配、运输衔接是不平衡的,这种运输能力的差异是通过仓库进行调节衔接的。

3.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调度原则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入库调度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货物入库、出库应符合货位调度(空间管理)原则,二是作业任务调度(时间管理)。

(1)、货位管理原则

对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进行管理,是要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货位。既要考虑如何提高货位的利用率,又要保证出入库效率。

货位分配有两层含义,一是为入库的货物分配最佳货位,即入库货位分配;二是合理选择待出库货物的货位,即出库货位分配。

1)、分巷道存放原则:目的是提高仓库的可靠性。要求将同一种规格的货物尽量均匀分散在不同的巷道进行存放。这一原则可以使所有的堆垛机同时高速运行,并能防止某一台堆垛机损坏或某一巷道发生阻塞而不能进行出入库操作,造成生产中断和物流阻塞。

2)、就近原则:这一原则可以提高效率。不同频率、重量的货物在立体仓库中的位置也是不相同的,按就近原则,入库时在相应的区域内寻找最靠近入口的空货位,出库时寻找时间最早又最靠近出口的货物,这样使出入库时间最短,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3)、货架受力均匀原则:上轻下重,使货架受力稳定;分散存放,货物分散存放在仓库的不同位置,保证货架受力均匀,防止货架因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变形、倾覆的现象。

4)、先入先出原则:以加快周转,即同种货物出库时,先入库者,先提出库,以加快物料周转,避免因物料长期积压产生生锈、变形、变质以及其它损坏。

5)、货位分区原则:根据货物出入库频率和特性,将立体仓库划区分段,提高存储效率,方便管理。

6)、相似原则。即将相似的货物放在相邻的储位上。

7)、周转率原则。进出频率高的货物尽量靠近出口。

(2)、作业调度原则(任务排序)

入库任务和出库任务是立体仓库作业的主要内容。出入库作业调度主要是根据货物特性,安排货物进出库任务执行的顺序,并且合理调度堆垛机来完成出入库作业。为了实现合理调度,一方面需要有合理的数据和信息作为依据,另一方面要有合理的调度原则和算法。

1)、先到先服务原则:这是出入库调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不考虑任务类型和优先级等因素,先到的申请先处理。这种原理适用于同类任务或优先权对系统影响很小的系统。

2)、优先权原则:因为物流系统中各项任务的实时性要求不同,因此将任务赋予优先权,在处理任务时,按优先级的高低排序,优先响应优先权最高的任务。

3)、处理时间最短原则:每一个出入库任务的完成时间是不相同的,先处理那些完成时间短的任务申请,减少货物在线贮存量。这一规则对完成任务小、批次多的系统尤为适用。

4)、处理时间最长原则:按完成时间长的任务排队,优先处理完成时间最长的任务。

5)、随机规则:不考虑出入库任务的优先级,也不考虑任务执行的时间长短,而是从申请任务的队列中随机响应某个申请。这主要是考虑对每个任务的均衡响应。

6)、联合出入库原则:在有多项出库和入库任务时,适当把出库任务和入库任务进行优化组合,满足条件的出库任务和入库任务组合成联合作业,可缩短存取周期,提高存取效率。

7)、中断抢先原则: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将一批任务分成若干个存取单元,每执行完一个单元,都再次执行调度,从而保证优先级较高的任务可以被及时执行。

8)、后进先出LIFO策略,仓库管理系统先取走最近收到的物料。

9)、未满单元先出库。如果某种存储类型既有存满的存储单元,又有不满的储位,仓库管理系统根据所需的库存数量先寻找储位,将未满部分取走。

四、实验方案(计划)

根据上述作业调度原则与货位管理原则,如下所示,分别选用几种不同的原则进行出入库作业与转库作业,画出控制流程图,并用C程序语言编程实现。

方案一:按照“货位分区原则”,应根据货物出入库频率和特性,将立体仓库划区分段,提高存储效率,方便管理。在此处我们将立体仓库分为原材料区和成品区,前排货架为成品区(A区),后排货架为原材料区(B区),则对原材料进行入库操作的实验步骤如下:

1、打开堆垛机电控柜电源,确保手动/联机开关拨在手动档;

2、将堆垛机回至安全位置,以防叉车伸出来碰到货架;

3、如堆垛机叉车已经收回去,并且堆垛机处于出库台或入库台端时,先按急停按钮,并将手动/联机开关拨在自动档,然后按启动按钮启动程序;(如仓库系统已在运行状态,则前3个步骤可以省略)

4、启动控制终端程序,选择“物料管理”界面(“物料管理”界面如图1-1所示),在“物料管理操作”区域的入库部分的第一个组合框中选择“原材料”,则编辑框中会自动显示所要入库的货架为“原材料”货架(即A区货架),再在第二个组合框中选择所要入库的货位号,然后点击“入库”按钮,则堆垛机将开始执行原材料的入库操作。

方案二:按照“先到先服务原则”,则先到的申请先处理。如果我们给定三个出库任务,分别是成品货架(即B区货架)上的6号货位、10号货位以及原材料货架(即A区货架)上的15号货位进行出库,则实验步骤如下:

1、打开堆垛机电控柜电源,确保手动/联机开关拨在手动档;

2、将堆垛机回至安全位置;

3、如堆垛机叉车已经收回去,并且堆垛机处于出库台或入库台端时,先按急停按钮,并将手动/联机开关拨在自动档,然后按启动按钮启动程序;(如仓库系统已在运行状态,则前3个步骤可以省略)

4、在“物料管理”界面(图1-1)上的出库模块中分别选择出库物品以及对应的货位号并点击出库按钮,则堆垛机先执行第一个即6号货位的成品出库操作,执行完以后再执行10号货位的成品出库操作,最后才是15号货位的原材料出口操作。

五、实验要求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2、做实验时要注意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根据调度基本原则,组合部分原则自拟方案,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C语言)实现组合原则下的出入库调度,(如若感到困难,完成调度算法的实现即可)。

4、按照实验报告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六、思考题

1、对自动化立体仓库出入库调度与库存管理有什么看法?

2、关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各种出入库调度与库存管理原则,你认为哪些规则比较优先?为什么?

实验三喷油泵结构及IEMS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喷油泵结构及其装配工艺;

2、了解IEMS动作分析软件基本功能;

3、学会制作工艺程序图;

4、学会运用IEMS软件进行工作研究。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内容

(1)喷油泵结构认知;

(2)IEMS软件认知。

2、步骤

(1)教师介绍喷油泵结构、各零件名称及装配工艺;

(2)教师演示喷油泵装配过程;

(3)学生动手装配喷油泵;

(4)教师介绍IEMS软件基本功能及运用;

(5)学生操作IEMS软件。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工具

1、S195喷油泵;

2、螺钉旋具及扳手;

3、计算机及IEMS软件;

4、纸、笔和橡皮。

四、实验报告及要求

1、实验报告中详细列出实验步骤;

2、绘出喷油泵的装配工艺程序图;

3、设计一个9工位的U型喷油泵装配线流水线。

耕作学实验指导

耕作学实验指导书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005年8月修订

目录 实验一作物种类与复种形式的确定 (1) 实验二作物布局优化方法之——原理与基本方法 (5) 实验三作物布局优化方法之二—最优化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10) 实验四轮作制度设计 (12) 实验五土地耕作制设计 (15) 实验六土壤施肥制的设计 (17) 附录1 选修实验目录 (32)

实验一种植制度的农业资源分析 ——作物类型与复种形式的确定 一、目的意义: 农业的稳产高产是以作物与其环境的高度统一与适应为基础的。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及生产经济条件确定所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复种方式,是安排农业生产的首要问题。在我们还不能大面积控制作物环境的条件下,因地制宜,适地适作是农业费省效宏的有效手段。本实验旨在掌握各作物生态适应性及所规划地区生态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生态学与耕作学知识,学会分析种植制度与资源关系的方法,为耕作制度设计奠定基础。 二、原则: 1.以作物与其环境的统一为总原则。不同地区在地理、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及生产条件诸方面存在差异,而各种作物又要求不同的生活环境,只有使作物与环境相互统一,组成—个协调的生态系统,作物才能稳产高产。 2.从大农业观出发,农林草综合发展,在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同时,要积极保护农业资源,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以同时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既要考虑因地制宜,适地适作,又要注意满足人民群众及社会的多种需要,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经济作物、果品蔬菜及饲料绿肥作物的生产。 三、依据: 1.作物对热量的要求: 热量是决定作物种类与复种方式的首要条件。多种作物在其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对热量要求的不同类型。因此,可将作物分为耐寒作物、低温作物、中温作物及喜温作物,它们对温度的要求如附表1。 某作物在此地能否种植,首先取决于当地生长季内的积温状况。当一个生长季内的积温除能满足—茬作物需要(考虑一定的保证率,—般80%以上)尚有剩余时,就可考虑复种。复种形式可根据热量及其它条件采取一年两熟、二年三熟等熟制类型。根据条件可采取套作复种或平作复种。以冬小麦为前茬的平作复种作需≥0℃积温,如附表2。 2.作物对水分的要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内蒙古财经学院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86) 二、实验要求 (186) 三、实验题目及内容 (187) 四、考核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实践参考题目及内容.. (187) 题目一“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系内课程安排”(综合性) (187) 题目二“学校教材订购系统”(综合性) (189) 题目三“机票预订系统”(综合性) (190) 题目四“学校内部房产管理系统”(综合性) (191) 题目五“学校内部工资管理系统”(综合性) (192) 题目六“学校校园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 (193) 题目七“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综合性) (194) 题目八“饭店餐饮业务管理系统”(综合性) (195) 题目九“图书管理系统”(综合性) (196)

一、实验目的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开发方法和软件开发工作的具体过程,包括软件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项目计划与管理等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为今后参加工作、适应环境的要求,开发出满足各种需要的软件系统打下基础。 本课程实习的主要任务是: 1、理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内容; 2、掌握软件项目过程各阶段的工作流程、管理方法和策略; 3、加深对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方法和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4、学会针对具体的项目如何来裁减和定制软件工程过程和编制相应文档。 5、培养基本的软件项目管理和开发团队整体协作精神; 二、实验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附录提供的题目中选择或自拟题目,协作完成实习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1、实习过程必须紧密结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思想和软件系统的设计 方法; 2、实习完成须提交以下内容: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315132 【英文名Experiment of Crop Culture 【课程学时】32学时,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各16学时。 【适用专业】农学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是在《作物栽培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从事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作物生产技术创新、推广及相关生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课程属于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理解所开设实验的目的、意义及关键环节,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能较好地掌握各个实验的操作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实验课程以《作物栽培学》理论教学为基础,同时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紧密联系,必须把本实验课程与以这些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还应将本课程内容与《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等实践性课程的内容相互完善和补充。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本实验课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小麦、油菜田间种植密度测定 【目的要求】掌握作物田间种植密度测定的基本方法 【内容】实测小麦、油菜的种植规格,计算其种植密度。 【方法】选择不同种植方式的小麦、油菜田各2-3块,学生分小组分别测定不同田块的行距、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根据株、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计算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并做出比较。 实验二、小麦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小麦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小麦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小麦播种及田间管理;调查小麦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小麦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小麦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种植一定面积的小麦,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小麦茎蘖数,并根据小麦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三、水稻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水稻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水稻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水稻育秧、移栽及田间管理;调查水稻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水稻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水稻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培育水稻秧苗和大田移栽,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水稻茎蘖数,并根据水稻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四、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观察和识别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 【内容】观察和比较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种子的形态、结构。 【方法】以不同类型的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等作物种子为材料,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后在实验室观察和比较,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种子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五、主要农作物幼苗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幼苗形态特征。 【内容】观察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蚕豆、豌豆、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的幼苗形态特征。 【方法】在盆栽条件下播种上述农作物种子,在发芽后分2-3个不同时期观察幼苗形态,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幼苗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六、常见农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 【目的要求】熟悉冬、春常见农田杂草的名称、所属科及特征特性 【内容】观察常见冬、春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现场识别和采集不同种类农田杂草。

系统仿真综合实验指导书(2011.6)

系统仿真综合实验指导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自动化系 2011年6月

前言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控制系统仿真课程,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MATLAB语言基本程序设计方法,运用MATLAB语言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和综合设计,同时开设了控制系统仿真综合实验,30学时。为了配合实验教学,我们编写了综合实验指导书,主要参考控制系统仿真课程的教材《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MATLAB语言应用》及《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实验环境,练习MATLAB命令、m文件、Simulink的基本操作。 2.利用MATLAB编写程序进行矩阵运算、图形绘制、数据处理等。 3.利用Simulink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仿真求解。 实验原理 MATLAB环境是一种为数值计算、数据分析和图形显示服务的交互式的环境。MATLAB有3种窗口,即: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和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而Simulink另外又有Simulink模型编辑窗口。 1.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 当MATLAB启动后,出现的最大的窗口就是命令窗口。用户可以在提示符“>>”后面输入交互的命令,这些命令就立即被执行。 在MATLAB中,一连串命令可以放置在一个文件中,不必把它们直接在命令窗口内输入。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该文件名,这一连串命令就被执行了。因为这样的文件都是以“.m”为后缀,所以称为m-文件。 2.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 我们可以用m-文件编辑窗口来产生新的m-文件,或者编辑已经存在的m-文件。在MATLAB 主界面上选择菜单“File/New/M-file”就打开了一个新的m-文件编辑窗口;选择菜单“File/Open”就可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m-文件,并且可以在这个窗口中编辑这个m-文件。 3.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 图形窗口用来显示MATLAB程序产生的图形。图形可以是2维的、3维的数据图形,也可以是照片等。 MATLAB中矩阵运算、绘图、数据处理等内容参见教材《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的相关章节。 Simulink是MATLAB的一个部件,它为MATLAB用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对反馈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方式。 有两种方式启动Simulink: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农学(Agronomy);专业代码:090101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企业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作物育种、栽培、耕作、种子及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和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 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 掌握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 4.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5. 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农业、农民及有关方针政策; 6.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掌握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种子加工与贮藏和经营管理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8.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9. 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手段,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四、主干学科:作物学。 五、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试验统计方法,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耕作学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思政实践,社会实践,农学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学研究能力训练,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七、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八、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九、毕业学分要求:最低修读171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129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42学分。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实验指导书

机电、微电子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 实验指导书 机电工程学院 张 旭 2009年9月

实验1 系统的瞬态响应(验证性实验) 1.1 实验内容和目的 已知一个电路系统的原理图和传递函数如下: ()00 252500 252 ++= s s s G 测试该系统的阶跃响应,同时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用该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行单位阶跃响应仿真。从测试和仿真结果中获取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超调量这几个特征值,另外再用理论公式计算这些特征值,对比实际测试、计算机仿真、理论计算的结果。初步建立对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系统阶跃响应的工程测试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方法。 1.2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二阶系统典型的单位阶跃响应及主要特征指标如下图所示:

1.3 系统阶跃响应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完成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对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仿真分为三个步骤: 第1步: 建立仿真模型 第2步: 设置仿真参数 第3步: 观察仿真结果 下面以二阶系统()00 646400 642 ++=s s s G 为例介绍仿真单位阶跃响应的步骤和方法。 1.3.1 建立仿真模型 建成后的仿真模型为: 仿真模型由阶跃信号源Step 、示波器Scope 、被测系统的传递函数Transfer Fcn 、常数Constant 、多入单出的信号路由器Mux 等模块构成。建立该仿真模型的过程如下: 运行MATLAB 软件,在MATLAB 窗中点击Simulink 按钮: 点击后打开的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窗(仿真库浏览窗)如下: 点击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窗中新建模型按钮:

耕作学实习报告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耕作学实习报告 学生学院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班级农学1204 姓名学号闫董丰20124927

耕作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对莱阳某农村的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调查访问,即对莱阳校区实习基地的调查了解,进一步学习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技术。 二、实习时间:2015年10月27日 三、实习地点:莱阳市某农村莱阳校区实习基地 四、实习内容 此次实习首先回顾了课堂相关知识,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照的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进行了参观调查,由于实习时间为十月份,因此我们观察到有些土地是刚刚收获上一茬作物但还没有种植下茬作物的。 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当地农民进行了采访,采访内容主要有: 1、自然条件 莱阳市地处位于胶东半岛腹地,东北与烟台市接壤,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南临黄海,是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年平均气温11.2°,全市平均无霜期173天。全市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万亩。境内土壤划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土、风砂土6个土类,11个土壤亚类,18个土属,137个土种。 2、作物种植概况 莱阳农学院实验基地及附近农户土地地势为平坦,紧邻咸河,雨水充足,少量来自农户家庭生活用水,水质较好,不含对作物有害的污染物。基地灌溉条件设施良好,大部分是旱涝保收,只有少部分地势低洼的地方难排水而常年有积水。 从整体上来看,实验田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很少。 (1)光照、热量、水对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利于状况较好,但仍有可改进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耕作学学分:2.5总学时:40 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开课学期:8适用专业:农学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经营管理、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病理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I、农业生态学 后续课程:种子生产学、试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荒漠土壤培肥与改良、现代农业专题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1、课程性质: 耕作学以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气象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并阐明耕作制度形成、发展、演进和改革的规律,探讨气候、作物、土壤之间以及它们和农业技术措施之间的辨证关系,而达到既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好社会资源,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又积极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善环境,培养地力,为作

物稳产提供良好的土壤、气候、环境的一门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是农学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地位: 耕作学把农业生产当作一个系统,从农业发展的全局研究综合的农业技术体系,解决农业生产在时间、空间上的优化问题,是一门综合性农业应用科学,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农业的总体战略观点和组织指导生产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农业生产问题。因此本课程在农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课程的任务: 耕作学在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及相关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复种、间混套作、轮连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对策,又属应用科学,有较强的技术性,同时也包含农业宏观决策管理等一些软科学内容。耕作学的任务就是在自然与社会条件下建立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耕作制度。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耕作学是农学及其他相关农科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耕作学》这一课程时应了解耕作学发展的阶段、耕作制度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系 2016 年9 月

实验一大电流接地系统短路故障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各类短路故障的特点,使学生通过系统进行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对大电流接地系统进行输电线路短路故障仿真实验,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及对电力系统仿真过程的分析能力。 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Simulink 中电力系统常用元件的模型及使用方法,并了解建模的 基本过程,以及完成模型的仿真,结合短路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仿真结果加以分析。 二、实验内容 搭建如图1-1 所示的系统模型并仿真,该系统有3 个电源,4 条输电线路,在 Line1 的末端设置各种类型的短路故障,观察示波器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记录下故障电压电流 的有效值。

图1-1 大电流接地系统短路故障的Simulink 仿真模型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耗材 1.每组计算机1 台、软件Matlab7.0 套。 四、实验原理 1、SimuLink 简要说明 SimuLink 是基于MATLAB的图形化仿真设计环境,它是MATLAB提供对系统进行建 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它使用图形化的系统模块对动态系统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 之上采用MATLAB引擎对动态系统在时域内进行求解。 进入SimuLink 的2 种方法: 1) 在MATLAB命令行中敲出SimuLink ,回车,就打开了SimuLink 。 2) 点击工具栏中的按钮,看图: 图1-2 进入Simulink 2、SimPowerSystems 说明 SimuLink 下的SimPowerSystems 可以实现电路、电力系统、电机、电力电子电路的建 模与仿真分析,它提供了典型的电气设备和元件,比如变压器、传输线、电机、电力电子 进入SimPowerSystems 的2 种方法: 1) 在MATLAB命令行中敲出powerlib ,回车,就打开了SimPowerSystems的元件库。

实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 实 验 指 导 书 (简本) 蚌埠学院机电系李大胜2008年9月修订

实验一数控车床操作模拟(计算机仿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数控加工在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它可以按照预先编制好的零件数控加工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宇航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仿真完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输出、数控机床操作、工件加工、虚拟测量等数控加工全过程,而且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机床操作面板和操作步骤与相应的实际数控机床完全相同,学生在这种虚拟工业环境中可以学习掌握典型数控车床的加工操作方法,通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使培训得到实物操作训练的目的,本次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宇航仿真软件的使用和熟悉配备主流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操作及对刀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运动、加工对象及其用途; 2、了解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CNC界面)的功用; 3、掌握数控车床的调整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尤其要熟练掌握FANUC0i系统的多种对刀方法; 三、实验仪器 软件要求:宇航数控仿真系统30节点 硬件要求:微机30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YHCNC仿真系统及虚拟机床操作(FANUC 0i) 1、机床操作面板 机床操作面板位于窗口的右下侧,如下图所示,主要用于控制机床运行状态,由模式选择按钮、运行控制开关等多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详细说明如下: FANUC 0i面板 AUTO:自动加工模式。EDIT:编辑模式。MDI:手动数据输入。 INC:增量进给。 HND:手轮模式移动机床。 JOG:手动模式,手动连续移动机床。 REF:回参考点。

耕作学教案

《耕作学》教案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绪论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耕作学这一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大体的了解;并掌握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内容: 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一、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二、耕作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 一、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二、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我国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 一、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 二、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 第四节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 一、耕作学的研究对象 二、耕作学的学科地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耕作学的研究对象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 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无 6、自学指导: 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 参考书 [1]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李建民.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3]王力,藉平.农业科普知识荟萃.沈阳: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4]韩德乾.农业科技进步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杨生华.农学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6]刘恩才.21世纪我们会有什么样农业.当代工人.2000(9):43-46 [7]程序等可持续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8]唐席平.21世纪:中国缺水呀.当代工人.2001(4):25-26-

第二章耕作制度基本原理 1、教学目的: 掌握农业生产的实质、特点、组成、结构;农业生产和生活因素的关系;土地可能与理论最大生产能力;耕作制度的基本原则。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业生产的分析 一、农业生产的实质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三、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 四、农业生产结构 第二节、农业生产与生活因素的关系 一、基本生活因素的同等重要与不可代替性 二、限制因素及其克服 三、因素的综合利用 四、生活因素学说的运用 第三节、农业资源的利用 一、农业资源的类别 二、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土地生产力 一、土地生产潜力及测算 二、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建交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重要性 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和的可能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土地生产潜力及测算、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和的可能性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 6、自学指导: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和的可能性、因素的 综合利用 参考书 1、杨春峰.耕作学(西北本).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 2、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李建民.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第三章作物布局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3月

目录 实验一连续时间信号的MATLAB表示 实验二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三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率特性及频域分析实验四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零极点分析 实验五典型离散信号及其MATLAB实现

实验一连时间信号的MATLAB表示 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语言的基本操作,学习基本的编程功能; 2.掌握MATLAB产生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编程方法; 3.观察并熟悉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波形和特性。 实验原理 1. 连续信号MATLAB实现原理 从严格意义上讲,MATLAB数值计算的方法并不能处理连续时间信号。然而,可用连续信号在等时间间隔点的取样值来近似表示连续信号,即当取样时间间隔足够小时,这些离散样值能够被MATLAB处理,并且能较好地近似表示连续信号。 MATLAB提供了大量生成基本信号的函数。比如常用的指数信号、正余弦信号等都是MATLAB 的部函数。为了表示连续时间信号,需定义某一时间或自变量的围和取样时间间隔,然后调用该函数计算这些点的函数值,最后画出其波形图。 2. 典型信号的MATLAB表示 (1) 实指数信号:()at ,式中K,a为实数。在MATLAB中可以利用exp()函数实现, f t Ke 其语句格式为:y=K*exp(a*t)。

(2) 正弦信号:()sin()f t K t ω?=+或()cos()f t K t ω?=+,其中K 为振幅,ω是角频率;φ是初相位。在MATLAB 中可以利用sin()或cos()函数实现,其语句格式为K *sin(ω*t+phi),K *cos(ω*t+phi)。 (3) 单位阶跃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定义为() () 10()0 0t t t ε>??=? =0)”产生。MATLAB 表达式“y = ( t >=0)”的含义就是t ≥ 0时y =1,而当t < 0时y =0。 此外,也可在MATLAB 的work 目录下创建uCT 的M 文件,其MATLAB 源程序为 function f=uCT(t) f=(t>=0); 保存为uCT.m 后,就可以调用该函数。 自定义函数 注意,在此定义的uCT 函数是阶跃信号数值表示方法,因此在数值计算中我们将调用uCT 函数。而在MATLAB 的MAPLE 核中,将Heaviside 函数定义为阶跃信号符号表达式,在符号运算过程中,若要调用它必须用sym 定义后,才能实现。 (4) 复指数信号:()()cos()sin()st j t t t f t Ke Ke Ke t jKe t σωσσωω+===+,其中,s =σ+j ω是复变量;σ、ω为实数。在MATLAB 中可以利用exp()函数表示复指数信号,MATLAB 中默认变量i 为虚部单位, 求取实部用real()函数,求取虚部用imag()函数,求取模用abs()函数,求取相角用angle()函数。 (5) 抽样信号:()sin()/Sa t t t =,在MATLAB 中用与Sa(t )类似的sinc (t )函数表示,定义为sin ()sin()/()c t t t ππ=。 (6) 矩形脉冲信号:()() 1/2()0 /2t g t t τττ???在MATLAB 中可用rectpuls()函数产生,其语句 格式为y=rectpuls(t,width),该函数用于产生一个幅度为1、宽度为width ,且以t=0为对称轴的矩形脉冲信号,width 的默认值为1。 周期性矩形波信号或方波在MATLAB 中可用square 函数产生,其语句格式为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分解

运动控制系统 实验指导书 赵黎明、王雁编 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直流调速 实验一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研究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反馈控制下的工作。 2.研究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ASR的工作及其对系统静特性的影响。 3.学习反馈控制系统的调试技术。 二.预习要求 1.了解速度调节器在比例工作与比例—积分工作时的输入—输出特性。 2.弄清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见图6-7。 四.实验设备及仪表 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MCL—33(A)组件或MCL—53组件。 4.MEL-11挂箱 5.MEL—03三相可调电阻(或自配滑线变阻器)。 6.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直流发电机M01(或电机导轨及测功机、MEL—13组件)。 7.直流电动机M03。 8.双踪示波器。 五.注意事项 1.直流电动机工作前,必须先加上直流激磁。 2.接入ASR构成转速负反馈时,为了防止振荡,可预先把ASR的RP3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底,使调节器放大倍数最小,同时,ASR的“5”、“6”端接入可调电容(预置7μF)。 3.测取静特性时,须注意主电路电流不许超过电机的额定值(1A)。 4.三相主电源连线时需注意,不可换错相序。 5.电源开关闭合时,过流保护发光二极管可能会亮,只需按下对应的复位开关SB1

即可正常工作。 6.系统开环连接时,不允许突加给定信号U g起动电机。 7.起动电机时,需把MEL-13的测功机加载旋钮逆时针旋到底,以免带负载起动。 8.改变接线时,必须先按下主控制屏总电源开关的“断开”红色按钮,同时使系统的给定为零。 9.双踪示波器的两个探头地线通过示波器外壳短接,故在使用时,必须使两探头的地线同电位(只用一根地线即可),以免造成短路事故。 六.实验内容 1.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主电路未通电) (a)用示波器观察MCL—33(或MCL—53,以下同)的双脉冲观察孔,应有双脉冲,且间隔均匀,幅值相同;观察每个晶闸管的控制极、阴极电压波形,应有幅值为1V~2V 的双脉冲。 (b)触发电路输出脉冲应在30°~90°范围内可调。可通过对偏移电压调节单位器及ASR输出电压的调整实现。例如:使ASR输出为0V,调节偏移电压,实现α=90°;再保持偏移电压不变,调节ASR的限幅电位器RP1,使α=30°。 2.求取调速系统在无转速负反馈时的开环工作机械特性。 a.断开ASR的“3”至U ct的连接线,G(给定)直接加至U ct,且Ug调至零,直流电机励磁电源开关闭合。 b.合上主控制屏的绿色按钮开关,调节三相调压器的输出,使U uv、Uvw、Uwu=200V。 注:如您选购的产品为MCL—Ⅲ、Ⅴ,无三相调压器,直接合上主电源。以下均同。 c.调节给定电压U g,使直流电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调节测功机加载旋钮(或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在空载至额定负载的范围内测取7~8点,读取整流装置输出电压U d 3.带转速负反馈有静差工作的系统静特性 a.断开G(给定)和U ct的连接线,ASR的输出接至U ct,把ASR的“5”、“6”点短接。 b.合上主控制屏的绿色按钮开关,调节U uv,U vw,U wu为200伏。 c.调节给定电压U g至2V,调整转速变换器RP电位器,使被测电动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调节ASR的调节电容以及反馈电位器RP3,使电机稳定运行。 调节测功机加载旋钮(或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在空载至额定负载范围内测取7~8

耕作学实验:作物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作物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作物布局是指在—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所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各作物面积比 例的安排。作物布局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它关系到能否因地制宜;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达到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增益的问题。 2、通过本实验,了解从线性规划方法来制定作物布局方案的原理和方法,培养 系统分析,综合平衡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一个地区采用不同的作物布局方案,会收到不同的经济及生态效果。作物布局方案的拟定属于多变量、多目标的复杂问题,它不仅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且受到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及国家、集体、个人对于农业生产要求的制约,依靠一般的定性分析方法很难对这种具有多个因素、多项目标的复杂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平衡,找出最优的方案。最优化技术中的线性规划能够帮助我们对此类复杂问题做出定量分析,并得出最优方案。因此,作物布局的线性规划就是利用线性规划的理论与技术来解决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资源条件下能够达到最佳技术、经济及生态效果的作物最佳配置比例的最优化技术方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线性规划是系统工程中最优化技术方法之一。它主要解决二方面的问题。其一是“省”——如何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来完成既定的(定量的)任务;其二是“多”——如何合理地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来完成最大量的任务。 2、线性规划设计是在完成了对大量定性资料及对系统的定性的描述性的分析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寻求各部门生产的最优比例与组合而进行的定量分析。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 五、实验条件 1.区划材料 2.计算器 六、实验步骤 1.搜集资料:可参阅当地农业区划的材料等。关键是对一些变量参数的确定。2.目标函数的确定:合理作物布局的目的是实现种植业生产的高产、稳产、高收益。因此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生产单位可选择: (1).作物总产量最高; (2).经济效益(净收效)最大; (3).生产成本最低等作为目标。

建环实验指导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上册)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研室

前言 本教材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教材(上册)。根据课程的要求,本册结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新建实验台,编写了七个教学实验项目。对实验的目的、实验系统、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整理等都作了较详尽的叙述,同时重点介绍了几种仪表的使用方法。 本实验教材配合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本科三年级及四年级实验教学使用。本试验指导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从开机、运行调整、实验数据读取、停机到实验数据整理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本教材由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荆有印、杨先亮、魏兵、高月芬、梁秀俊编写。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及同学批评指正,并提出建议,以期再版时进行修订。

学生实验守则 为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科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学生实验守则如下: 1.上实验课前必须进行充分预习实验指导书中有关内容方可进行实验操作。 2.不准迟到、早退、旷课、因故缺课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并应按指定时间及 时补做,旷课不准补做,本次实验成绩按零分记。 3.注意维护实验室整洁,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东西和乱扔废纸等。 4.遵从教师指导,严守课堂纪律。实验室内不准大声喧哗,注意保持肃静。 严禁在实验室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5.爱护仪器设备,未经教师允许不准擅自动用仪器设备。在使用仪器前,应 了解其性能及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 6.发现所用仪器设备等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处理,学生不得调 换或动用非本组实验仪器设备,发现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要报告指导教 师并进行登记。凡违纪造成损失需按规定赔偿。 7.必须实事求是地作出记录,实验记录必须经指导教师审查签字,并将仪器 设备按原样整理完毕,清扫实验室并得到教师许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8.课后必须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在规定时间内将实验报告交给指导教师批 阅。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

起动系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起动机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学会正确拆装起动机,认识起动机的结构;学习使用万用表、百分表、游标卡尺等常用量具,会进行简单的测量。 二、实验设备 起动机、常用拆装工具、万用表、百分表及圆跳动测试仪、游标卡尺、弹簧秤等。 三、实验步骤 1.起动机的拆卸 起动机解体前应清洁外部的油污和灰尘,然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解体。 取下防尘盖,用专用钢丝钩取出电刷;拆下电枢上 止推圈处的卡簧。 取下前端盖,抽出电枢。 导电片,旋出后端盖上的电磁开关紧固螺钉,使电 磁开关后端盖与中间壳体分离。 间支承板,旋出拨叉轴销螺钉,抽出拨叉,取出离 合器。

2.起动机部件的检测 1. (1)检查直流电动机定子(磁场部分)用万用表测量磁场绕组的电阻。 用螺丝刀测量磁场绕组是否有匝间短路。 测量结果:。 (2)检查直流电动机转子(电枢部分)用万用表检查电枢绕组的电阻 用万用表电枢绕组与转子轴之间的电阻 用测试仪检查电枢绕组是否短路 测量结果:

(3)检查电刷架及电刷弹簧 用弹簧秤检查电刷弹簧压力,应符合规定值 用万用表检查两组电刷的电阻值 .(4)检查单向离合器 将单向离合器及驱动齿轮总成装到电枢轴上,握住电枢,当转动单向离合器外座圈时,驱动齿轮总 成应能沿电枢轴自如滑动。 在确保驱动齿轮无损坏的情况下,握住外座圈,转动驱动齿轮,应能自由转动,反转时不应转动, 否则就有故障,应更换单向离合器。 3. 起动机的装配

基本上可按拆卸时的相反步骤进行。 先将离合器和拨叉装入后端盖内,再装中间支承板,将电枢轴插入后端盖内,装上电动机外壳和前端盖,并用穿心螺栓结合紧,然后装入电刷和防尘盖,最后装上电磁开关。 四、思考题 1.起动机磁场绕组的四块磁极是怎么连接的? 2.起动机电磁开关内部有哪几个线圈,各起到什么作用? 3.单向离合器采用什么形式,是如何工作的? 实验二起动系的检查与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学会对起动系进行检查与性能测试,能对起动系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 二、实验设备 起动机、万能实验台、万用表、发动机台架、台虎钳等。 三、实验步骤 起动机由电磁开关控制,而电磁开关又受点火开关控制。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档,电磁开关内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使得触点闭合,蓄电池直接向起动机提供大电流。点火开关退出起动档,电磁开关断电,触点断开,起动机停止工作。 起动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能否正常起动,因此有必要对起动机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测试项目主要包括空转试验和全制动试验。 (一)空转试验 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起动机内部是否有电路故障和机械故障。 1.将起动机固定在万能实验台上,连接好工作电路和测试电路。 2.接通开关,起动机转动应均匀、无抖动,电刷与换向器之间应无火花。 3.记录实验台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测量转速值,试验时间不得超过1min。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具备开展与农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农作物生产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作物遗传特性与性状分析、作物与环境互作、作物栽培与耕作、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试验设计、研究与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 3.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命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到方面的知识,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4.熟悉农业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与农学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产业等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及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植物保护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作物学实验(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实验)。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突出区域农业的特色;突出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特色;突出发挥种子科学、生物技术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专业方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五、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 六、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要求的总学分176.5学分,其中课程教学为136.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为 40学分。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最少拍控制系统 (Simulink 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最少拍有纹波、无纹波系统的设计方法; (2)学会对最小拍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3)了解输入信号对最小拍控制系统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 2.实验设备 (1)硬件环境 微型计算机一台, Pentium4以上各类微机 (2) 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MATLIB6.0 仿真软件 3.实验原理 最少拍控制是一种直接数字设计方法。所谓最少拍控制,就是要求闭环系统对于某种特定的输入在最少个采样周期内达到无静差的稳态,使系统输出值尽快地跟踪期望值的变化。它的闭环z 传递函数具有形式 N N z z z z ---+++=Φφφφ 2211)( 在这里,N 是可能情况下的最小正整数。这一传递形式表明闭环系统的脉冲响应在N 个采样周期后变为零,从而意味着系统在N 拍之内到达稳态。其控制原理如图1-1: 图1-1 最少拍系统控制原理图 (1)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输入, (2) 被控对象为:) 252.1(1 .2)(2 0+=s s s G (3)采样周期T =1s 。

要求:设计控制器)(z D ; 4。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系统要求计算)(z D 为有纹波控制器和无纹波控制器; (2)按照系统原理图,在simulink 下构造系统结构图模型;取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和单位速度信号,设计控制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型,标明参数,打印结果; (3)观察系统输出波形在采样点以外的波形。 (4)比较有纹波与无纹波系统的区别,分析其原因。 5. 思考与分析 (1)最少拍受什么限制而使调整节拍增加? (2)无纹波系统对控制器有何要求? (3)分析不同输入信号对最小拍控制系统的影响。 实验二 纯滞后控制实验 (Simulink 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应用大林算法进行纯滞后系统)(z D 的设计; (2) 掌握纯滞后系统消除振铃的方法。 2.实验设备 (1)硬件环境 微型计算机一台, Pentium4以上各类微机 (2)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以上; 仿真软件工具:MATLIB5.3以上。 3.实验原理 在一些工业过程(如热工、化工)控制中,由于物料或能量的传输延迟,许多被控制对象具有纯滞后性质。例如,一个用蒸汽控制水温的系统,蒸汽量的变化要经过长度为L 的路程才能反映出来。这样,就造成水温的变化要滞后一段时间τ(v v L ,/=τ是蒸汽的速度)。对象的这种纯滞后性质常会引起系统产生超调和振荡。因此,对于这一类系统,采用一般的随动系统设计方法是不行的,而用PID 控制往往效果也欠佳。 本实验采用大林算法进行被控制对象具有纯滞后系统设计。设被控对象为带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或二阶惯性环节,达林算法的设计目标是使整个闭环系统所期望的传递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