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

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
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

2013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题目:

“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

选题: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完成人及学号:

陈鑫鹏

刘穗彬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20日

(一)调研背景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同时,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二)调研目的

调查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兴趣,并探求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和传承情况。

(三)实践方案与实施情况

1.分工讨论

4月18日晚上我们小组成员讨论进行了任务分工,以及实施步骤,然后在第二天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践。

2. 查阅资料

(1)书籍

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进行抄录整理。

(2)网络

通过网络在宿舍上网搜集资料

4月19日早上起来以后我们首先去图书馆查了一些有关剪纸艺术方面的书,然后下午在网上查了一些近年来人们对剪纸艺术文化传承的情况,然后小组成员把自己查到的资料进行了总结,筛选出有用的资料。

3.问卷调研

(1)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搜集的资料,并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设计出了一份调查问卷。

(2)发放调查问卷

4月19日我们把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等发放出去,等待结果。

(3)整理、统计、分析,调查

4月27日晚上,我们整理了调查问卷,并且我们小组成员仔细分析了调查问卷,写出分析总结。并采访一写大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看法,并录制视频,然后进行讨论并得到了结果。

4.写调查报告

4月28日至4月30日,我们对这次调研活动进行了整理总结,写出了详细的调查报告。

二、调研内容分析

(一)剪纸艺术的起源

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两千年的发展史,使它浓缩了汉文化的传统理念,在其沿革中,与彩陶艺术、岩画艺术等艺术相互交织在一起,递延着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成为汉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缩影,也是观察一个民族的民俗风文化传承的窗口。

(二)剪纸艺术的史籍记载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词典籍中,也被广泛的记载:

1.唐朝的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

2.唐朝的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剪纸。

3.唐朝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4.南宋的周密所着《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5.广州建德县志云:“林文辉,字纲齐,剪纸为字,飞动如龙蛇,点差不差毫发,室人装潢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剪”。

(三)剪纸艺术的特征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四)剪纸艺术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和核心价值观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传统民间艺术,深深地扎根于广袤的土壤中,充分地表现了我国民间的信仰和生活习俗,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因此剪纸艺术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作品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及制作技法均蕴含和流露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特色。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崛起,加之自身实用性市场性收藏性的限制,剪纸艺术经历了从盛到衰的巨大转变,不但许多传统的手工剪纸艺人逐渐消失或离开了剪纸这门艺术,大多数老百姓对于剪纸这项存在1000多年之久的艺术也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虽然近几年剪纸艺术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定的保护,而且剪纸也已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目前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民众的角度出发,还没有看到剪纸艺术所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唤起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记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剪纸艺术的深层内涵出发,挖掘其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理念,以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三、问卷调查分析总结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当代大学生整体上来讲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还是很有热枕的。大部分学生对古代传统民间艺术还是挺感兴趣的,但是由于专业类型,艺术资源,业余时间,宣传不到位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关心只限于意识形态领域,而缺乏实际行动,很少亲身参加一些民间艺术宣传活动,也很少关注这些东西,比如对剪纸的类型,构图形式以及表现手法都不甚明了,从而对传统民间艺术不了了之。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已经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轨迹,持以漠不关心的态度。而考究这些传统民间艺术没落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陈旧,内容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的主题,加之薄弱的宣传力度,在新时代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不能适应,因此被渐渐冷落,淡出人们的视野。

至于提及传统民间艺术是否仍然有存在的价值时,几乎所有人都持肯定

态度。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文化框架中的瑰宝,都是不可复制的遗产,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由此也可以认定大学生还是比较热爱古代传统文明,也希望这些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在谈论目前我国民间艺术面临的生存问题时,大部分大学生很是忧虑,并且能深刻地认识到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继承人空缺,不被人们认知,而且传统民间艺术资源还遭到现代文明建设的严重破坏,造成当前这种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严峻形势,例如,剪纸艺术。

在讨论如何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时,整个学生群体都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十分紧迫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群体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他们认为应当增设民间艺术传播渠道,完善艺术传播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比如鼓励民间艺术组织举行一些艺术展览和比赛,或者举办一些校园宣讲会,同时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以便更多人真正了解民间艺术,能够以身作则,主动去继承这些文化瑰宝。

所以,为了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文明,就要不断进行创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不断丰富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和内涵,使其丰富化,多元化,新颖化,从而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多重文明交织的现代化社会中得以延续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大部分大学生对剪纸艺术都非常的认可,但是了解的仅仅占有一小部分,大多人想了解,只是没有渠道去学习,希望学校可以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类的课,以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剪纸艺术作为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更有必要引进大学校园让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传承剪纸文化。德雅书苑秉承弘扬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宗旨,引进民间剪纸艺术,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同时扩大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知识层面,进一步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让艺术感动生活。

四、参考文献及附录

(一)参考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名[标识代码].文献来源,时间:页码。

[1]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下)

[2]中国剪纸网

(二)调查问卷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问卷调查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明的一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在以时尚主义为主的现代社会却遭受冷落,面临失传的局面。为探究期内在原因,保护悠久的华夏文明,特以此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明的认识和看法。

1.你是大几学生()(单选)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您对民间艺术文化感兴趣吗?()(单选)

A.非常感兴趣B.较感兴趣C.有一点兴趣D.无兴趣

3.您知道的传统民间艺术有什么( )(可多选)

A.剪纸B.皮影C.刺绣D.年画E.糖人儿

4.你觉得哪种剪纸图案最为常见?() (单选)

A. 人物

B.动物

C.植物D.文字

5.你比较在意剪纸艺术的哪些方面()(多选)

A.技巧

B.结构 C .图案 D.含义

6.你觉得哪种剪纸图案最为常见?() (单选)

B.人物 B.动物

C.植物D.文字

7.您知道我国许多传统文化如木偶戏、皮影戏、剪纸等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吗?()(单选)

A.知道

B.不知道

8.您是否认为民间艺术已脱离时代?()(单选)

A.是

B.不是

9.您认为木偶戏、皮影戏等民间艺术越来越少人关注的原因是什么?()(多选)A.新时代娱乐方式的冲击 B.枯燥乏味 C.表演形式陈旧

D.宣传力度不够

E.其他原因

10.您认为民间艺术有何存在的价值( )(多选)

A.是我国的民间艺术,不可复制B.让新一代青年人记住我国的传统文化C.这将成为我国的文化遣产D.存在就是有价值E.没有价值

11.你认为剪纸的作用有哪些?() (多选)

A.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B.动手能力的培养

C.节日气氛的渲染D.带来经济利益E.其他

12.你听过哪些剪纸的表现手法?() (多选)

A.剪影B.分色剪纸C.阳刻剪纸D.阴刻剪纸

E.阴阳结合F.点色剪纸G.衬色剪纸H.都没听说过

13.你是否有参加过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主题活动:( )(单选)

A.经常参加B.没有参加过C.想参加但没有人组织

14.我国的民间艺术现在面临什么样的生存问题( )(可多选)

A.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日渐萎缩

B.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甚至绝迹

C.城市“建设性”破坏和旅游“开发性”对民间艺术资源破坏严重

D.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资料惨遭损毁

E.研究人员和经费短缺制约民间艺术的发展

15.我们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民间艺术( )(可多选)

A.加紧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规划

B.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队伍建设

C.提供民间传统文化的坚强保障

D.创造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

E.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

16.您认为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才能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 )(可多选)A.通过书本知道了解B.多参加一些艺术节活动

C.参观博物馆E.采访民间艺人E.参加一些宣讲会

17.认为学生群体在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您作用... ()(单选)

A.很大B.比较大C.一般D.无能为力

18.您认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更需要谁?()(可多选)

A.政府B.学生C.民间组织D.群众

19.你曾经通过哪些渠道看到或者了解过剪纸?() (可多选)

A.商店B.报刊杂志C.学校课程D.网络知识

E.专业书籍F.他人告知G.其他

20.你认为剪纸最吸引人的是?() (单选)

A.时尚与传统的完美结合B.创新系列中个性的张扬

C.彰显传统艺术的魅力D.设计与DIY的魅力E.其他

21.你认为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开发的有效途径有?() (单选)

A.依靠民间艺人传承

B.依靠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其打造成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

C.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剪纸文化的传播

D.通过开设民间剪纸文化课程

22.你觉得传统民间艺术与现在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什么?()(单选)A.传统民间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必然的联系

B.传统民间艺术中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促进其实现。

C.传统民间艺术寄托了人们对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和祝愿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会抛弃部分传统民间艺术

(三)实践日志

关于剪纸艺术的文化传承的调查的实践日志

签名:

(四)实践感想

这次调查的成果是我们小组一起努力的成果,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对待的古代传

统民间艺术的看法也有些许差别,但是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就是要传承并发杨传统民间艺术,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的责任。同时,这些古老的传统民家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民族文明的弘扬与继承,所以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为保护这些即将消亡的文化贡献绵薄之力。这次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这次课题调查的成功完成,不仅是知识面上的提升,也更加是综合素质上的锻炼,虽然繁杂的调查过程让我们觉得很辛苦,但是当成果出现的时候让我们都感到很开心。回望调查过程,我们既有做的好的方面又走了不少弯路,但是一路下来的总结与反思是我们能够如期完成这次课题。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更加去体会这种课外调查带给我们的收获,这能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也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提升。

传承剪纸艺术 丰富美术课堂

传承剪纸艺术丰富美术课堂 摘要: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是土生土长的,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 土气息,表达民间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意愿。我在乡镇学校教书,受一些条件的限制,艺术课程因此很难如火如荼的展开。但这几年教育系统都提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同步发展,特别是今年教育局在我市要申报一些特色学校。我学校的申报项目就是----剪纸。学校领导支持我进行剪纸实验教学,探索改革发展的路子。我于是便选定四年级其中的两个班尝试剪纸教学,并将剪纸纳入了学校美术校本教材内容。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课堂引进传承创新,推广 一剪纸艺术的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但是在中国民间,大部分的剪纸用料为单色纸(一般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染色剪纸和供妇女们刺绣用的花样用纸为白纸。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女红”是指民间妇女的刺绣活动。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二,剪纸引进课堂的原因 (一)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中国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作为下一代,我们有义务要继承它,发扬它。 (二)它的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方便购买,适合乡村学校条件。便于顺利的开展和普及。(三)它已被列入我校的校本课程,有了目标与支持,能更好的全面的推广。 三、课堂开展剪纸教学的有利因素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谈到中国的民间艺术,用博大精深一言以蔽之绝不为过。无论是书法、绘画、陶瓷或是皮影戏等等无一不独具中国特色,而在民间手艺人精湛的技艺后面,也都是蕴含着深邃悠远的历史文化。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民间剪纸集中而全面的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造型规律、审美情趣,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剪纸艺术中的图形、色彩都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进行感悟、升华而形成 的民间艺术语言,它是用在形式宣泄内在情感的某种艺术行为。 剪纸图形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它从劳动人民生活中来,并广泛运用到生活中去。丰富的图形有用意地组合,无不反映出民间劳动者多彩的情感生活。表达出他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剪纸艺术中总是主张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所以图形的组合运用总是要有积极向上的含义。无论是作者与观者都能从中体会出一种文化意蕴,这是人们在长期生存过程中所达成的思想共识。例如“春”字,基本用于春节之际,意在新春来临,又是崭新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这是个令人振奋愉悦的时节,因而,在选择剪纸的颜色时,多用红色或者绿色,表现这种喜庆或者春意盎然之意,而在设计春字的形状时,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设计的或圆润或棱角清晰。又例如在设计“喜”时,方案更是层出不穷。“喜”是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图案,而由于多用于结婚这类喜事,因而常常是双喜,预示着双喜临门,这包含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的强烈期盼。除此之外,民间剪纸也充分顾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室内装饰效果。形形色色的剪纸本着美善相兼的原则既体现了良好的实用性,又注意形式渲染的装饰效果,以美丽的图案体现直观的美和装饰效果。构成了中国民间剪纸丰富的视觉文化景观和深隧的民俗文化内涵。 因而如何做好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在21世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能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地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一种是传统的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即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如现代陶艺,它在造型、釉色、彩绘和肌理方面的变化都与现代派以及现代派之后的艺术有千丝万楼的联系。一种是将风格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

传承剪纸艺术

传承剪纸艺术,绽放在学生指尖的美丽摘要: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奇葩,同时又是良好的教育资源,是中小学艺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剪纸,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剪纸艺术、传承、装饰、绽放等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剪纸是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不能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和记住它们的时候,就让它悄然离去,要保存、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因此让剪纸走进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这一璀璨的文化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再现光芒。剪纸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手脑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那么怎样在剪纸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体现: 一、引导学生巧妙装饰常见物品 学生的创作题材来源于生活经验和意象的积累,因此,我们一般选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创作剪纸。例如,进行装饰纸杯的活动,平时学生己接触到各种图案花纹的纸杯,具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师与学生一起收集白色的、透明的、彩色的各种形状纸杯、,让学生运用剪纸的方法迸行装饰,同学们兴致很高,积极动手剪出了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如:纸杯娃娃、纸杯小鸡、纸杯小兔、纸杯鱼、纸杯蝴蝶等等。还可以用同样的办法对纸盘、笔筒、书皮、墙壁等进行个性化装饰。 二、在节日中展现剪纸的美 充分利用各个节日开展剪纸创造活动,学校的每一个节日会给学生带来许多欢乐,每一次准备活动,学生的各种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我们利用节日环境布置、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剪纸活动。如在三.八妇女节,我们开展了《漂亮妈妈》剪纸创作,活动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妈妈,活动时教师提示学生剪出妈妈外形特征可运用夸张方法打扮妈妈;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学生制作自己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每年一次的艺术节举办教师学生剪纸作品展览…通过展示作品学生的信心大增,激发了学习剪纸的热情。 三、回归自然,共享自然资源剪贴四季

剪纸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绚烂多样的中华文化之林中的奇葩。民间剪纸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中国的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我国原生态的民间剪纸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的制作群体是以广大农村妇女为主体。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她们不受商品价值观念的制约,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她们心灵手巧,剪她们生活中熟悉的、吉庆的和喜爱的事物,剪她们心目中最向往、最美好的事物,她们“剪”下生花,创造了艺术美的天地! 民间剪纸是我国民俗文化的载体随着民俗活动不断发展,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民间剪纸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盛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它深深扎根在群众的沃土之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离开了群众这个基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根本谈不上还有什么生命力。其次,民间剪纸艺术生动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不管承认不承认,民间剪纸艺术始终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时代的烙印。其三,形式灵活、取材简便、易于掌握也是剪纸艺术具有经久不衰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其四,民间剪纸表现形式依附于民俗

生活,是伴随着古老的民俗活动而发展的,远古人类对生命和生殖图腾崇拜的遗存至今仍保留在民俗剪纸纹样中。但是如今,民间剪纸艺术也遭遇到了市场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发展需求的深刻矛盾。文化生态恶化、文化渊源断裂、文化传承方式和传承内容简化、工艺技法趋向速成、创作意识受市场影响、优秀人才断层、艺术精品匮乏、绝活技艺濒临失传已久传承人队伍不尽合理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此外,民间艺人多为老年农村妇女人数少且年龄偏高,许多民间文化艺术传统技能濒临失传甚至绝迹。加之民间剪纸艺术大多是采用姥姥、奶奶、妈妈“近亲繁殖”式的口传心授进行传承的,致使传承人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从而最终导致民间剪纸艺术人才队伍的日渐式微。再加之受现代快餐文化和现代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对传统的民族文化或知之甚少、或不愿知之、或不屑知之也导致了本土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丧失了大量的群众基础和受众群。所有这些都直接的影响了民间剪纸艺术在新时期的良性传承和发展。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秀文化遗产的地方来说无疑是在失血,如何遵循文化多样性原则抢救保护民间剪纸艺术,如何使这一流传悠久的民间艺术绽放出绚烂的的光华?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这个“生产者的艺术”,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成长,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国民的心灵、精神乃至性格。对待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党一贯的方针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剔除其糟粕,吸

剪纸艺术的现状和发展知识讲解

剪纸艺术的现状和发 展

精品资料 剪紙藝術の現狀和發展 中華文化不唯有經史子集,書畫琴棋等高雅藝術,更有紮根鄉土,醇厚樸實の民俗文化。剪紙藝術可謂民俗文化の代表,來源於生活也超越生活。它呈現一個民族の生命繁衍意識、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美學價值,哲學思考,以及一個民族の精神核心。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工業大發展,活態剪紙文化如涸轍之鮒處境危急。人們轉而尋求新の價值觀,不再崇尚原來の鄉村文化。窗櫺牆壁上の剪花幾乎都變成明星の海報;農村婦女更熱衷於購買服裝,對剪紙刺繡の熱情和需求漸漸淡化;眾多民俗活動成為旅遊業の商品,追逐市場,急功近利;老一輩剪紙藝術家陸續辭世,民間剪紙藝術後繼乏人。民間剪紙藝術の生存狀況實在堪憂。 剪紙是民間生活土壤上長出の一棵生命樹,失之則將失去我們民族文化無價の珍寶。對此我們非常有必要重興剪紙文化。剪紙是一種傳統の回歸,更是一種美好心靈與精神世界の回歸。都市化の生活漸漸扭曲了我們の價值觀,馬克思.舍勒如此描述人們の精神境況:“個人の精神生活變得異常貧乏,人の“意志能量”不再“向上”仰望,而是“向下”,向永遠填不滿の物欲之壑“猛撲過去”。”而回歸傳統能為我們の精神找到方向。很多剪紙大師一生受盡磨難,卻在翻飛の紙花中清晰地找到自己の精神歸宿。他們一拿起剪子就進入一種與世隔絕の奇妙世界,“花”開人心動,心想“花”亦開,越剪越喜樂。剪紙大師庫淑蘭邊剪邊唱,心裏充滿陽光,她在剪紙中創造一種生命の感動,也把陽光和溫暖傳遞給欣賞作品の讀者。優秀の文化藝術需要不斷傳承下去,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斷了血脈。 當今社會民俗文化在衰弱中受到越來越多の重視,很多民俗藝術登上了大雅之堂。但很多民俗展示形式只是將民俗文化從其特定の背景中離析出來,僅僅關注藝術審美。而民間藝術の美是與文化背景、風俗習慣、民族情感血脈交融の,將民俗文化從它生長千年の沃土連根拔起必會使其枯萎,使民眾對傳統文化產生誤讀和扭曲。所以重興民俗藝術不能只是表面上の宣傳,而需要從文化本體上開拓它の源泉。 我贊同將文化落腳於“自然-人-社會”の整體系統,中央美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主任喬曉光提出民間剪紙藝術最好の傳承方式“原生態傳承、教育傳承和當代生活形態好藝術形態傳承”。一方面將剪紙藝術の整體文化展示給大眾,提倡回歸傳統。提倡傳統節日多應用剪紙裝飾,多舉辦剪紙藝術展,校園開展剪紙、刺繡等民俗課程,激發青少年對剪紙の興趣,培養新一代剪紙傳人。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創新,尋找新の創作題材,剪紙載體。在載體上可從紙質延展到金石木材雕刻,服飾,室內裝修。在題材上可以契合當今時事,在剪紙中表達對世界變化の感悟和思考,如喬曉光曾將中國剪紙用於舞美設計,重新詮釋易蔔生の經典劇《玩偶之家》,他還為文學作品《白鯨》創作剪紙,只要有生活就會有無窮の創作題材。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民间剪纸艺术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民间剪纸艺术 一、艺术历史 从一些考古遗存发现,剪纸至迟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采胜》诗写到:"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朝,开始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宋代,剪纸开始普及;明清时代,是剪纸的高峰期。 二、表现形式 剪纸的表现形式 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三、剪纸作品 四、文化意义 民间剪纸是符合合民间习俗的必不可少一种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家中有白事,窗户上不能贴得红红火火;娃娃不生病,老奶奶也不肯剪一串吊魂的小人人;用于摆衬礼品的,要看是办喜事、丧事还是做寿;一对老夫老妻的屋里如果贴上一对坐帐喜花,那肯定是年轻人的戏耍;久旱无雨,如果剪的不是求雨的“独女捣棒槌”,而是求晴的“扫天婆”,那不知要遭多少人的咒骂。我们了解到了着一层文化意义就不会弄错而被贻笑大方或漫骂。不仅如此,可以陶冶情操: 以陕北的巧手张林召和王兰畔为例,二人相距不过百里,年龄相近,风俗习惯基本一致。张林召幼年家中富庶,喜看戏听书,受过封建中产阶层礼教的训育。但一生多磨难,三次丧夫,四次嫁人,生过13个孩子全部夭折。因之,外部性格忧郁、孤僻、不善言谈,对人生多唯心思想。其创作是为了“能忘掉乱七八糟的事”,而很少受别人的干扰。可见内心的焦辣苦疼与其含而不露性格的矛盾。创作过程中急於通过情感的泄流,取得心理平衡。王兰畔,她觉得“人活着就要忙忙活活,这样才快活。”对人生和世界没有过高的奢望,而重视自身对社会的贡献,属于“知足者长乐”的类型。她的老伴李新安是把苹果引进陕北高原的有功之臣,但她从没想到应该得到什么报答。因之,其性格开朗活泼,直爽豁达,自信要强,任性好动,又往往不拘小节,

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

2013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评分 题目: “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 选题: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完成人及学号: 陈鑫鹏 刘穗彬 张艺轩 刘波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20日 (一)调研背景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同时,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二)调研目的 调查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兴趣,并探求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和传承情况。 (三)实践方案与实施情况 1.分工讨论 4月18日晚上我们小组成员讨论进行了任务分工,以及实施步骤,然后在第二天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践。 2. 查阅资料 (1)书籍 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进行抄录整理。 (2)网络 通过网络在宿舍上网搜集资料 4月19日早上起来以后我们首先去图书馆查了一些有关剪纸艺术方面的书,然后下午在网上查了一些近年来人们对剪纸艺术文化传承的情况,然后小组成员把自己查到的资料进行了总结,筛选出有用的资料。 3.问卷调研 (1)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搜集的资料,并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设计出了一份调查问卷。 (2)发放调查问卷 4月19日我们把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等发放出去,等待结果。 (3)整理、统计、分析,调查 4月27日晚上,我们整理了调查问卷,并且我们小组成员仔细分析了调查问卷,写出分析总结。并采访一写大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看法,并录制视频,然后进行讨论并得到了结果。 4.写调查报告

谈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谈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 刘韧 灿烂的民间剪纸艺术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她的发明创造者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劳动人民。但是由于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原因,阻碍了剪纸艺术在理论上的建树和发展。在上千余年漫长的岁月中,虽然一些诗歌和史料都有关于剪纸的情景描写,但先人们最终没能给我们留下一本系统的剪纸理论专著。据我所知,目前,在北京图书馆里能够查阅到的最早的一本带“剪纸”字头的书,是1918年出版的《剪纸图说》。仔细阅读其内容,充其量也只是一本简单的手工剪纸图说,离我们欲了解的民间剪纸艺术相差甚远。二十年代,民间剪纸曾引起来中国的外国传教士的注意,他们撰写文章向世人介绍。直到四十年代,民间剪纸被我国赴延安的美术工作者发现并引起高度重视。从那时起,国内才开始有专门介绍和研究民间剪纸的书籍和文章陆续问世。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至今,终于迎来各种剪纸图书纷纷出版的热潮,广大的剪纸艺术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这还远远不够,其中专门论叙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语言及技法的专著还是非常有限。由此可见,中国剪纸艺术在理论上的建设,从初级阶段到她的完善、成熟和发展,不但需要当代每一位有着扎实的剪纸基本功和丰富的剪纸实践经验的作者,接力棒一般的努力,而且包括在座的,站在传承中国剪纸艺术第一线上的,已经付出了多年心血和将要付出艰辛劳动的剪纸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上个月,姚兵岳老师说想请我讲讲“剪纸的传承和发展”这个题目,我答应了。放下电话,认真思考了多日,觉得这个题目设得好。它直接触及到剪纸的理论问题。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今天,我们将剪纸活动引入幼儿的美学教育中,无论是为了实现现代幼儿教育的各种目标,还是为了将中国剪纸艺术的传统发扬光大、世代传承,如果在理论上,我们连“什么是剪纸”的概念还没搞清楚,哪儿还谈得上继承发展?我们的剪纸活动就会重复过去几十年所走过的老路——永远停留在一个无法上升的、仅仅是在做做简单手工的萌芽水平上,使先人们早已为我们创造出的这种独特艺术语言“民间剪纸”浑身是宝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通过今天这堂课,我希望自己所讲的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大家多一些了解剪纸有所帮助和启发。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争鸣和批评指导。 一、什么是剪纸 一)关于“剪纸”的几个概念 1、剪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者指:凡是用剪刀在纸上运剪或鏤空后,所留下的或抽象或具象的图案都可称为“剪纸”。这是一般概念上的剪纸。比如,旧时妇女们裁衣做鞋前剪出的纸样子;幼儿园里做墙饰时,老师们剪出的各种动物、植物的卡通图案;我们随意在纸上剪出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等等。狭义者是特指: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除了具有广义剪纸的一般特征外,在造型理念、造型方式,表现手法,操作技法及艺术形式上,都已形成了由自己独特语言所构成的理论体

文化工作心得体会:剪纸艺术传承与保护发展之思考

文化工作心得体会:剪纸艺术传承与保护发展之思考 民间文化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是母体文化。XX剪纸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是一种符合民俗又不可或缺的艺术活动,是乡土文化和千年历史积淀的产物,是本土口传身授的活态文化传统,在本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它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特点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本土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为本土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XX剪纸作品刀法精妙入微,图案工而不腻,纤而不繁,纹样轮廓清晰。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群众的创作和发展,从装饰性、生活化衍变成一门独有特色的艺术门类。它的存在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 XX剪纸的发展溯源 中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唐代时剪纸已用于各种民俗和生活事项中,剪纸图案被广泛用于木板雕刻、铜器饰纹、布匹印染等其他艺术领域。宋代造纸业发展成熟,纸品种类增多,民间剪纸的表现形式与技法除在民间窗花、灯彩和茶盏上出现外,还扩大到日常生活中的蓝印花布印染、皮影戏等方面。至南宋则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和剪纸名家。明清是剪纸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剪纸成为重要的居家装饰品,如门笺、窗花、柜花、棚顶花等,各种各样的剪纸遍布当时家庭的每个角落,同时也衍生到民间扇面纹饰和刺绣花样中的再创作再加工。

据老艺人口述推算,XX剪纸在明末清初便已问世。传统剪纸的作者多为乡村女子,她们注重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作品与日常的生活、当地的风俗紧密相连,形成了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有风格,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剪纸以对花最为艺精技绝,作品工巧秀丽,玲珑剔透,柔中见刚。脱胎于“佛花”,后演变成“窗花”,再延用到美化装饰家居上,内容大多以吉祥题材为主。如“游龙戏凤”“凤戏牡丹”“福寿双全”“花盛福来”“仙鹤如意”“长命富贵”“石榴多子”“鸳鸯双栖”“三鱼戏水”等等。风格纤巧细腻,构图精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XX剪纸的存续现状 XX传统剪纸的形成和发展,与儒家“中庸”这一传统哲学的关系甚为密切。中庸是孔孟哲学的核心,也是我国士大夫及民众的行为准则。从汉到宋,经学家对中庸的注解虽有不同,但却普遍认为:“中”即不偏不依,无过之、无不及的状态或境界。“庸”有两义,一为“用”,一为“常。中庸即“用中”,以中为常到。《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因此,中庸又有中和之义。长期以来,中庸思想为XX剪纸的传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XX传统剪纸在思想与内容、形体与形式、材料与技法等方面,不走极端,传承不变,遵循一般人所能接受的规范,形成了剪纸的中庸化。在思想与内容上,没有离开中庸理论的约束,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并且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民俗、美学等方面的准则。在形体与形式上,XX剪纸的内容有一定规矩,以重复那些长期形

剪纸艺术传承的思考

剪纸艺术传承的思考 近年来,我们身边原生态的民间剪纸艺术和原生态的土壤水源一样,正以惊人的速度遭到破坏,究其原因就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在不断吞噬乡村土地的同时,也吞噬了这块土地上产生的文化.然而当中也不乏人为的因素,现在我就从当今剪纸艺术研究工作入手,分析一下关于剪纸艺术的传承问题. 剪纸技艺发展到现在,祖传秘方,祖传秘籍,越来越少,甚至成为不可能,有的只是个人风格和地域特色。而一些绝活则是长期练出来的功夫,现在被夸大化神秘化了。比如说“南京剪纸”中的斗香花,其实就是南京地区旧时的宗教祭祀活动中大斗香包装上使用的剪纸装饰纹样,也就是现代的套色剪纸和拼贴剪纸的形式,称它是失传许久的剪纸绝活,说是拯救了濒临灭绝的具有非常特色的南京剪纸,显然言过其实。因为斗花除了制作繁琐外,也无多少绝妙精致处,这种装饰只是在缺乏印刷的年代作为装潢装饰的千百个品种中及其普通的一种,剪纸本身就具装饰功能,如鞋花,喜花,窗花,礼花,纸扎,祭祈剪纸等。这是业内人士都知晓的,斗香花剪纸是一种形式,好作品还要看里面的内容。传承应重在其精神文化内涵. 每种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是总结了许多艺人的才能和智慧,是汇集了这方水土的艺术精华。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不能垄断一地域品牌,比如,扬州剪纸,南京剪纸等,某人可能是这个行业中的领导人物,但不能代表全部,就像中国剪纸不是某一个人制造的一个道理。但现在我们明显忽视了这个原则,公共资源有时被少数人占用垄断,反而给整个行业的艺人带来了麻烦。有些传承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发表一些不适当的言论: 他自己是某地的正宗产品,其它人是不正宗的是假的等等。而我们有的组织机构地方保护也较特出。随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民间艺人也在更换环境,他们的艺术融入他们所迁居的区域,那他们的艺术也成为了本土文化的一分子。在当今民间剪纸日益困难的状况,同行理应互相尊重,相互扶持。这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好。在传统的民间艺术发展中同行之争,门派之争制约了民间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过去师徒传承的模式,有时也会妨碍民间艺术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由于旧时代,民间艺人的生存环境极差,出现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师傅为保护自己的饭碗,很少将自己的绝活真正传下去。有时为加强对外界的影响和对徒弟起到震慑作用,会将一些民间艺术蒙上神秘的面纱,将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甚至出现误导。师徒模式中,开始的一两年,徒弟可能成为免费的劳动力被使用。过分强调基础技能的学习。过去,有人宣称学习剪纸要三至五年,其实在前一两年中只是重复学习简单的基础纹样,如一根线,一个圆,一排锯齿纹等。学不到真正的东西。基础固然重要,但凡事过了头就不可取而有害了。有个老艺人,剪两个圆能将一个圆套入另一个圆孔内,分毫不差,这只能说明其基本功扎实,对于创作高水平的作品来说,这种本领就解决不了什么实质问题了。它只是证明了简单的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迎合了师傅所希望的:你晚些学成,你也不会早早逃走,或早早的另立门户与师傅抗衡了。在师徒传承中,有时还出现体罚,偷学等现象,一些师徒日后也会反目成仇。在师徒学习的过程中,徒弟必须严格按师傅的意思,绝不能有偏差。老艺人说,你偏差了,有时会挨巴掌,容不得一点越轨,更不能兼学其他师傅的技艺。这样门派是正宗了,艺术原汁原味了,但少了相互学习和交流,这些不应该提倡. 我们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发展是主流,是硬道理。而民间艺术是活态的文化。他自身需要不断的变化完善发展。古老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随着农耕文明向现在工业文明过度。许多己经失了他们的生根的土壤和附着的载体。我们如果还抱着老一套。其结果势必会被历史抛弃。 第一适应环境。过去剪纸中的祭祀用品,迷信用品和一些多子多福的观点,在现代文明中有抵触. 笫二, 适应需要。剪纸中的剪字艺术,现己被电脑取代,剪字艺术失去了实用功能,就退出历史舞台了。社会进程中,工具的发展标致着生产力的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则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前进。 我们主要是掌握民间艺术的活的灵魂,同样传承剪纸艺术也要遵循这个法则。就剪纸的形式而论,千百年来人们创造了许多不同的形态的剪纸,并不断发展变化,这是一笔财富。而剪纸中蕴藏的吉祥民间元素则是它的灵魂,我们要解读弄懂我们前人在剪纸符号中所蕴藏的内涵。在我们的作品中运用和传递。这是最重要的,民间艺术是为当时的社会服务的,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我们可以用剪纸表现先人的刀耕火种,可以表现昨天的古朴的民风民情,也可以表现今天的工业文明,等到明天还可以表现将来的或未知的社会内容。这样剪纸才一个不死的老百姓喜欢的艺术。 在今后的民间艺术传承工作中,我们要尊重过去,立足现在,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更切实地关心基层民间艺人的生存发展。有人说过分的沉迷于过去则是没有民族自信的表现。但是我们必须要珍惜过去,传承传统艺术,用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传承剪纸艺术

“传承剪纸艺术,创建学校特色文化”课题中期报告 张桥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一所学校的发展,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还必须营造洋溢着浓郁校园艺术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剪纸文化既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又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在近十多年中,我校由兴趣小组开始,到成立红领巾剪纸艺术院,继而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分别申报了苏州市级立项课题研究《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和省教育学会的立项课题《以剪纸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经过两项课题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剪纸已逐渐成为我校的特色。培养了一批爱好剪纸的学生,提高了教师开发校本教材的能力,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水平。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为使我校的剪纸特色继续向广度与深度发展,继续滚动该课题,扩大剪纸教学领域,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在新的世纪里更加具有竞争力与生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从剪纸理论看 剪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民俗文化造型表现艺术。“求福增祥”是民间剪纸永恒性的主题,人们喜欢把理想、愿望、祝福、同寓意、象形、谐音等民间民俗内涵非常强的剪纸表达出来,广泛运用陶器、贴花、刺绣花样、居室装饰、民俗节日等社会现象。多样的表现形式,反应了劳动人民的情感愿望以及审美态度,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从剪纸的特征看,剪纸具有简捷明快的特性,夸张的表现事物整体的特征,强调主观意象造型为出发点,不强调光影的素描效果,也不强调如实反映事物的客观色彩、客观原形对物体的三维概念、比例概念、时空概念都加以模糊处理。这种东方特有的意象民俗造型适合小学生不成熟的绘画能力、思维和学生好动的生理状态,新鲜事物的探索学习和不同平常的形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剪纸技艺还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的继承和转换,同时更为基础和重要的一面是民族道德、文化、观念和情感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剪纸是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不能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和记住它们的时候,就让它悄然离去,要保存、传承和发展这一民族文化遗产。邵德舜说,剪纸艺术如果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了,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人。让剪纸走进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这一璀璨的文化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再现光芒。由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显得更有价值。 2、从课程理论看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

剪纸艺术的现状和发展

剪纸艺术的现状和发展 中华文化不唯有经史子集,书画琴棋等高雅艺术,更有扎根乡土,醇厚朴实的民俗文化。剪纸艺术可谓民俗文化的代表,来源于生活也超越生活。它呈现一个民族的生命繁衍意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美学价值,哲学思考,以及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工业大发展,活态剪纸文化如涸辙之鲋处境危急。人们转而寻求新的价值观,不再崇尚原来的乡村文化。窗棂墙壁上的剪花几乎都变成明星的海报;农村妇女更热衷于购买服装,对剪纸刺绣的热情和需求渐渐淡化;众多民俗活动成为旅游业的商品,追逐市场,急功近利;老一辈剪纸艺术家陆续辞世,民间剪纸艺术后继乏人。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状况实在堪忧。 剪纸是民间生活土壤上长出的一棵生命树,失之则将失去我们民族文化无价的珍宝。对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重兴剪纸文化。剪纸是一种传统的回归,更是一种美好心灵与精神世界的回归。都市化的生活渐渐扭曲了我们的价值观,马克思.舍勒如此描述人们的精神境况:“个人的精神生活变得异常贫乏,人的“意志能量”不再“向上”仰望,而是“向下”,向永远填不满的物欲之壑“猛扑过去”。”而回归传统能为我们的精神找到方向。很多剪纸大师一生受尽磨难,却在翻飞的纸花中清晰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他们一拿起剪子就进入一种与世隔绝的奇妙世界,“花”开人心动,心想“花”亦开,越剪越喜乐。剪纸大师库淑兰边剪边唱,心里充满阳光,她在剪纸中创造一种生命的感动,也把阳光和温暖传递给欣赏作品的读者。优秀的文化艺术需要不断传承下去,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血脉。 当今社会民俗文化在衰弱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民俗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但很多民俗展示形式只是将民俗文化从其特定的背景中离析出来,仅仅关注艺术审美。而民间艺术的美是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民族情感血脉交融的,将民俗文化从它生长千年的沃土连根拔起必会使其枯萎,使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读和扭曲。所以重兴民俗艺术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宣传,而需要从文化本体上开拓它的源泉。 我赞同将文化落脚于“自然-人-社会”的整体系统,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乔晓光提出民间剪纸艺术最好的传承方式“原生态传承、教育传承和当代生活形态好艺术形态传承”。一方面将剪纸艺术的整体文化展示给大众,提倡回归传统。提倡传统节日多应用剪纸装饰,多举办剪纸艺术展,校园开展剪纸、刺绣等民俗课程,激发青少年对剪纸的兴趣,培养新一代剪纸传人。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创新,寻找新的创作题材,剪纸载体。在载体上可从纸质延展到金石木材雕刻,服饰,室内装修。在题材上可以契合当今时事,在剪纸中表达对世界变化的感悟和思考,如乔晓光曾将中国剪纸用于舞美设计,重新诠释易卜生的经典剧《玩偶之家》,他还为文学作品《白鲸》创作剪纸,只要有生活就会有无穷的创作题材。 中华源远的文明创造不歇,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就不会停止。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担负起民俗文化复兴的使命,让剪纸文化生机盎然,大放光彩,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中的传承

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中的传承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欣赏性。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中安排了许多和剪纸相关的内容,我所在学校还开设了剪纸、绘画兴趣小组,我任二年级剪纸、绘画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在平时的剪纸课上,不管是剪一朵简单的小花,还是剪一些复杂的纹样,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学生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学习,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增强了对中国民间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因此,剪纸艺术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结合平时的教育实践经验,对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和传承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剪纸艺术 图案纹样 小学美术 一、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分析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欣赏性。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两千年的发展史,使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理念,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 传统的剪纸图案题材和样式主要以图文结合、形形结合、人物与动物结合、动物与环境结合等为主。表现形式分为阳剪法、阴剪法、阴阳混剪法三种方式。阳剪法即把有用的花纹保留下来,减去不要的地方。阴剪法即挖空法,剪去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呈现出空雕形态。阴阳混剪法即二者相结合。 民间剪纸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不重外形的形似,而追求内在神似。往往采用联想、比喻、象征等手法,并且用特定的造型去表达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剪纸作品有的线条圆润流畅,有的线条简练朴实;也有的用折叠方法剪得错落有致,摊开显得富丽堂皇。 二、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确定了“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的美术课程的性质和“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的基本理念。 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即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为本,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修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内容与结构体系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积极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态度特征,但还不够稳定,对学习的态度,低年级的学生会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这时就需要老师积极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保持比较长久的稳定的学习态度。此外,小学生还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爱游戏的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剪纸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在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剪纸却面临青黄不接的不利局面,要使剪纸艺术真正得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必须从娃娃抓起,剪纸基地学校的建设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剪纸;传承;探究;思考 剪纸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在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三国吴黄武四年即公元225年开始建制时便开始出现,依靠口传亲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直到今天。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瓦解,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随着时代的变迁,剪纸艺术面临青黄不接的不利局面。要使剪纸艺术真正得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必须从娃娃抓起,建立剪纸基地学校,在中小学生中培养剪纸艺术传承人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桐庐县早在2002年就进行了尝试,在全县中小学校中开始建立了7个剪纸基地,收到很好的效果,到了2006年将剪纸基地扩大到了9个,桐庐县文广新局、桐庐县教育局对所有基地学校进行了授牌。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剪纸基地学校的建设,培养了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培养剪纸创作队伍,繁荣民间文艺作出了很大的成绩。如何使基地学校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深入,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光大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探究与思考。 1 剪纸基地学校建设的策略 剪纸基地学校的建设,政府的重视与学校的配合相当重要,但要真正成为剪纸艺术的人材基地,认识的到位,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更新,空 间的拓展,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都是非常的重要,在剪纸基地学校的建设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1.1 政府重视,完善剪纸基地学校的机构管理 首先建立完善剪纸基地学校的管理机构,明确由县文化馆负责管理工作,县剪纸协会负责业务指导,学校有一位校级领导主管,配备剪纸专用教室,配置剪纸专用工具保证一个教学班的正常使用,剪纸基地学校由县文广新局、教育局联合授牌。确保剪纸基地学校剪纸专业教师的到位,县剪纸协会物色有剪纸特长的专业教师,向教育局人事部门推荐,由教育局人事部门负责将专业教师调配到位,县剪纸协会具体对专业教师的业务指导与培训,专业教师的到位是剪纸基地学校成功的重要因素。将剪纸基地学校的剪纸综合实践课程经费纳入学校的经费预算,文化部门也要向县相关部门呼吁争取经费有投入,使剪纸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经费有保障。其次制定剪纸基地学校三年发展规则蓝图,明确剪纸基地学校目标任务,要求剪纸基地学校既重视剪纸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又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的教育,既让学生了解中国剪纸的历史、现状、名家名作,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将剪纸艺术作为剪纸基地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纳入到剪纸基地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剪纸综合实践课程有系统、有计划、有管理、有落实,学校重视学生喜欢。在小学高段、初一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中安排剪纸课,每学年不少于20课时,教学依据校本教材进行,做到人人动手剪纸,

剪纸艺术的传承

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应从孩子抓起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纯朴。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习俗和民众的愿望而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普及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剪纸通过一张纸、一把刀,在方寸之间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抒发着人民的情与美,表现了人们的审美爱好,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它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剪纸的魅力还在于合理地运用各种剪纸语言,将无限深远的空间压缩在一个平面上,显示出独特的装饰风格。 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窗花、挂钱、灯笼、年画上,都有剪纸的影子。形态各异的剪纸,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剪纸艺术逐渐淡出被淹没在喧嚣现实之中,被人们所淡忘。在杂志上、报纸上虽然偶尔能看见一两幅剪纸作品,但很少有人去关注它。很多国家对自己流传下来的,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都非常珍视,一直保留下来,并发扬下去,这一点看,我们做的很不够。对于民族的东西,让人们从小就产生兴趣,在心灵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很重要。为此,笔者建议,剪纸要从孩子抓起。这样做不仅使孩子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以剪纸为载体,让孩子的主体性、独立性以及做事认真、细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明显的提高。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

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另外在学校开展剪纸课程,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一、让孩子多接触剪纸 剪纸是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它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培养学生初步感受美的能力,是进行艺术教育的基本点。让他们欣赏优秀作品,领悟剪纸中的艺术魅力,从而对剪纸产生兴趣。学生虽然与美的事物,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但对于美的感受不是天生就有的,表现美的技能特别需要精心培养。因而,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欣赏能力,着重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孩子正处在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倘若能紧紧地抓住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进行人类创造精神的早期开发,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和创造民族剪纸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这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校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向学生介绍、宣传剪纸艺术。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墙面、楼道、教室、窗户……布置上师生的剪纸作品,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介绍剪纸的知识、方法,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中门庄中学剪纸教学网站,在校级刊物中开展为学生作文

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

2013级《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题目: “剪纸艺术”文化得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体现 选题: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完成人及学号: 陈鑫鹏 刘穗彬 张艺轩 刘波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20日 (一)调研背景 剪纸就是中国最为流行得民间艺术之一,同时,民间剪纸就是我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得历史。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得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得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得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得内涵与本质。

(二)调研目得 调查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对剪纸艺术得理解与兴趣,并探求传统民间艺术得发展现状与传承情况. (三)实践方案与实施情况 1、分工讨论 4月18日晚上我们小组成员讨论进行了任务分工,以及实施步骤,然后在第二天就正式开始了我们得实践。 2、查阅资料 (1)书籍 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进行抄录整理。 (2)网络 通过网络在宿舍上网搜集资料 4月19日早上起来以后我们首先去图书馆查了一些有关剪纸艺术方面得书,然后下午在网上查了一些近年来人们对剪纸艺术文化传承得情况,然后小组成员把自己查到得资料进行了总结,筛选出有用得资料。 3、问卷调研 (1)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搜集得资料,并经过小组成员得讨论,我们设计出了一份调查问卷. (2)发放调查问卷 4月19日我们把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等发放出去,等待结果. (3)整理、统计、分析,调查 4月27日晚上,我们整理了调查问卷,并且我们小组成员仔细分析了调查问卷,写出分析总结。并采访一写大学生对剪纸艺术得瞧法,并录制视频,然后进行讨论并得到了结果。 4、写调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