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播对汉语构件研究的影响

佛教传播对汉语构件研究的影响
佛教传播对汉语构件研究的影响

第12卷第6期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No.6

2012年11月Journal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v.2012

收稿日期:2012-05-18基金项目:安徽省2012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号:SK2012B004。

文章编号:2095-

2708(2012)06-0105-03佛教传播对汉语构件研究的影响

储一鸣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关键词:佛教;汉语语音;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汉语言理论摘

要:宗教传播与语言研究的关系紧密,聚焦了佛教和汉语研究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考辩佛教与汉语亲密接触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佛教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语言理论建设等的联系,结论认为佛教的传播与汉语研究的关联有效地促动了汉语自身的发展以及汉语研究的深入。中图分类号:H1-0文献标志码:A

宗教与语言的关系很紧密,通过宗教传播这种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我们对此曾从发动、定格、正负效应等多个角度进行过论述

[1]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种宗教和某种语

言或某几种语言的关联又因时域、地域、教域和语域的差异而表现出多样性,我们在此聚焦佛教和汉语的关联,结合历代汉语文献,

系统讨论佛教传播对汉语各构件要素的影响,欲揭示汉语历史变化中语言外在因素对语言内在因素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语言变化的内外因理论提供一个左证的实际案例。

一、佛教与汉语的接触

佛教传入中国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魏书·释老志》记载:哀帝元寿中,景宪受大月氏王口授浮屠经;此后《魏略·西戒记》也有类似的记载。由此推知,西汉末佛教东传大体可信,

民间流传明帝梦金人事也足可证明。为何汉末之际,古印度人创立的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呢?这有深刻的社会原因。(1)西汉时期开创的丝绸之路,促动了中西文化的沟通,使佛教传入中国有了可能;(2)两汉时期各种修仙求道的方术迷信广为流行,这为佛教的传播准备了条件;(3)汉末动乱,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生无常,

众生艰苦的氛围,使得佛家的传播成为现实。佛教自传入中国境内后,上至政府下至百姓得到迅猛传播,广泛与中国方方面面的文化相互交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佛教与汉语研究的关联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展开的。首先在汉语语音研究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导致了汉语音韵学创立,促动了中国第一批汉语音韵著作的诞生,如魏朝李登《声类》、晋朝吕静《韵集》、周颙的《四声切韵》,沈约的《四声谱》等等;其次,佛教语汇的传入大大丰富了汉语词库,为后代佛族词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语料;同时,受佛教因明的影响,传统的汉语语法研究也呈现了新的面貌,佛教教义也改变者中国人对汉语言的新认识。下面从四

个方面讨论佛教传播对汉语构件要素及其相关研究的影响。

二、佛教与汉语语音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满足翻译佛经的需要,许多文章家自觉接受印度语音学的影响。古印度人很早就知道从生理原则和物理原则对语音进行研究并做了相当精细的分类。如按发音时声门的开闭分出无声音(aghosa )和有声音(ghosa-vant );按口腔开合分出元音、半元音、紧缩音和闭塞音;按发音部位分出喉音、腭音、头音、齿音和唇音等

[2]

。随着佛教

的传入,这些理论和操作技术相应传到我国,这使得我国音韵学知识得到长足的进步,辨出了韵母类别和四声区别、完善并创制了新的汉字注音方法即反切法、

编纂了最早的一批韵书。据《隋书!经籍志》和陆法言《切韵序》所载记有段弘的《韵集》八卷,李概的《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音谱》四卷,

释静洪的《韵英》三卷,周研的《声韵》四十一卷,阳休之的《韵略》一卷以及杜台卿的《韵略》和潘徽的《韵纂》等等。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进一步兴盛,中国传统的汉语音韵学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所谓“三十六字母”的汉语声母类别,而三十六字母的前身就是唐朝和尚守温的三十字母。据敦煌石窟唐写本《守温韵学残卷》记载:守温在类聚汉语反切上字的基础上,

参照梵文《涅槃经》十四字音和比声二十五字创制出汉语三十字母。可见,汉语声母的发现与佛教传播具有密切关系。

随着佛教传播的进一步扩大,出现了大量的汉译佛经。这些材料都是研究汉语古音音值的重要材料。我们知道,汉字不是一种拼音文字,从字形上看不出古代的确切读音,这就需要利用拼音文字的对音材料来比较对勘。例如三十六字母中重唇音“帮、滂、幷、明”和轻唇音“非、敷、奉、微”,在汉魏陈隋时期经常对译梵文的双唇音。例Pāramita 译作“波罗密多”

即重唇音“波、密”对译为P 、M ;Pundarika 译作“芬陀利迦”即轻唇音“芬”对译为P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初唐

以前轻唇音“非、敷、奉、微”读如重唇音“帮、滂、幷、明”,有效证明清代学者钱大昕古无轻唇音之说的正确性。

此外,佛经传播对汉语音韵学中的大量专业术语建设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梵文体分出“柔声、怒声、非柔非怒声”,汉语声母也就模拟出“全清、次清、浊、清浊”等[3]。同时,还带来了以汉译佛典为对象的语音研究,如黄易清《<守温韵学残卷>反映的晚唐等韵学及西北方音》(2007),储泰松《梵汉对音概说》,黄仁瑄《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全浊声母》(2010)以及《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唇音声母》(2010),江石《<大佛顶经音义>所见的特殊语音现象》(2009),阳欣《<大正藏>音注研究》(2002)等,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展开和深入。

总之,汉语音韵学的诞生、建立与发展与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与扩散具有密切的关系。

三、佛教与汉语词汇

宗教传播与语言词汇的关联早在十八世纪就初具规模,出现了一些大部头的著作。如圣彼得堡英国工厂的牧师杜马列斯克编成的《东方语言的比较词汇》、俄国女皇伽德邻主要在教士帮助下编订的《全球语言的比较词汇》、西班牙教士赫尔伐士在美洲各部落传教时编订的《语言目录》等[4]。佛教与汉语词汇的关连从汉末佛教东传开始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佛教东传新增汉语词库里佛族词

佛族词是指与佛教教义、僧侣、佛事活动等发生关系的汉语佛族语汇。古汉语里多表现为音译的字,如佛、僧、寺、禅、偈、般若、菩提等等;现代汉语双音化后,多以“佛”为基本语素组构出系列合成词,如佛殿、佛典、佛法、佛光等等。这些词从语义角度大体可分四类:(1)与佛教教旨相关,如佛典、佛法、佛偈、佛经等;(2)与佛教徒相关,如僧侣、和尚、沙门、佛陀、佛像、佛祖等;(3)与佛事活动相关,如寺、庙、佛龛、念经、打坐等;(4)由佛映射出的日常词汇,如佛手瓜、佛口蛇心、佛学、佛头着粪等等。还有一些融入汉语的基本词层面,令人不能意识到它们的佛教来源,如世界、现在、因果、结果、庄严、法宝、圆满、魔鬼等等①。每个大类里还可以细分出小类,并且可以从语音、结构形态、词语性质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但不管属于哪一类词汇都必须具备与佛教相关的语义要素。佛族词随着佛教的传播日益扩大,不断地向汉语词库里的注入新的内容,这为我们研究汉语词汇提供了新的素材,拓展出新的研究领域。

(二)对佛典词语的释义校勘及其相关的理论探析

六朝时期,佛教徒为推衍义旨就曾替佛经做注疏,这种做法推动了我国经学由传注的字义训诂发展为义疏讲章的训诂,并出现了一些重要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义疏类训诂学著作,如刘宋明帝《周易义疏》,梁武帝《周易讲疏》,梁萧子政《周易义疏》,晋伊说《尚书义疏》,谢沉《毛诗义疏》等等。其后的研究就更加精深化多元化。有对某部佛家经典进行专书研究的,如袁宾《<五灯会元>词语释义》(1986),蒋绍愚《<祖堂集>词语试释》(1985),胡竹安、张锡德《<法显传>词语札记》(1986),曹小云《<六度集经>词语札记》(2001)等;有对整体佛经词语宏观探析的,如梁晓虹《佛经词语札记》(1984),胡湘荣《佛经词语选译》(1992),颜洽茂《魏晋南北朝佛经词释》(1996),李维琦《佛经释词》(1993)、《佛经词语汇释》(2004)等;有对某个词或某几个词进行史学考察的,如朱庆之《从魏晋佛典看中古“消息”词义的演变》(1989),刘坚《什么是“露柱”》(1999)等;有结合词汇学理论进行佛典词汇剖析的,如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1994),朱庆之《佛典与中国汉语词汇研究》(1992)等。这种研究方兴未艾,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探索,希望二十一世纪有更多的学者为这一领域增砖加瓦,促动这一领域的繁盛,为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佛教与汉语语法

佛教传入中土,势必要解决宣教的语言问题。据宋《高僧传》记载:初则梵客华僧,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捥配世间,摆名三昧,咫尺千里,见面难通。次则彼晓汉谈,我知梵说,十得八九,时有差违,至若怒目看世尊,彼岸度无极矣。后则猛显亲往,奘空两通,器请师子之膏,鹅得水中之乳[5]。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宣教的语言问题的解决大体分三个阶段:①揣度期,梵客说梵语华僧说汉言,语言不通彼此依靠非语言要素相互猜测;②略通期,彼此知晓对方部分语言,但仍要付诸于非语言要素的支持;③顺通期,双方谙熟彼此言谈,通识达意无困难。

汉译佛经到底运用何种状态的汉语呢?从现存的汉译佛典文献,再结合汉末魏晋时期的语言生态背景,加上相关的语言接触理论,我们认为朱庆之先生所说的“佛教混合汉语”是正确的,“一是汉语与大量原典语言成分的混合;二是文言文与大量口语俗语与不规范成分的混合。[6]”这种文白夹杂、梵汉混合的特殊的汉语言变体,除了对汉语音、词汇带来变化外,势必也会对汉语法带来冲击,表现在三个方面:(1)词之形态发生变化,佛教传入之前汉语的词多表现为单音节的形态,即便有部分双音节的连绵词,也多为西域借词;佛教传入之后因译音的需要,汉语词的构成形态出现了大量的多音节现象,并出现以“佛”、“僧”、“寺”等为基本构词语素附加其他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体现出汉语运用句法规则来构词的趋向性,初步表现出现代汉语构词、构句采用同一套规则的表征;(2)产生一些新结构的表达式,例如《百喻经》:“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②”“用……为”是“为什么要……”的意思,像这类新语法现象多表现为在前代语法结构的基础上添加、减省、移位或比附梵语语法结构而导致出来的;(3)带来汉译佛典的语法研究。如朱冠明《中古佛典与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发展———兼谈佛经翻译影响汉语语法的模式》(2011),胡赦瑞《汉译佛典中的一类特殊句式:并列成分后置》(2010),杨春风《佛传经被动句研究》(2010)等,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

601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

五、佛教与汉语语言学理论

传统的汉语文学时期关于语言文字的研究多为经验型、实证型、考辩型,体现出强烈的朴学风格,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人类似于西方式的系统化、

理论化的语言学思考,使得中国古代缺乏大部头的理论语言学专著。但从现存的文献当中我们仍然能够找到大量带有理论语言学倾向性的零散的论述。如先秦时期的名实之争,翻译佛经时期的文质之辩均有许多经典论述,受篇幅的影响在此不做梳理,下面重点谈一谈佛教东传中土后,对汉理论语言学的建设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语言观念建设

季羡林先生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一文中引用巴利文《小品》中的一个故事来说明佛祖的语言观念

。“比丘呀,不许用梵文表达佛意!违者得突击罗。

”“吾佛法中不与美言为是。但使义理不失,是吾意也。随众生应与何音而得受

悟,应为说之。④

”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佛祖的语言观念从实用

主义出发,凸显两大特征:(1)不搞语言歧视,主张多语言平等;(2)不重雅言美正,尊重群众口语。这种语言观念冲击了先秦以来重雅言,重书面文字的传统。大大推动了汉语白话语体的建设,促动了后代白话文学的繁荣,抬高了人民群众的语言地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如何善待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建构什么样的语言生态环境,佛祖的话无疑是有启发的。

(二)语言分析的方法论建设

语言分析需要各种各样的方法,每种方法的提出都会为我们揭示语言的本质作出或多或少的贡献。佛教虽说没有现成的语言研究方法,但他在传播的过程中带给我们古印度人的语言学原理和分析方法,

对我国汉语的研究、学习、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方面,让我国先人懂得了汉语音节的内部结构,学会了从生理角度和物理角度分析汉语语音,创制出汉语音节组配图—

——等韵图,方便了国人作诗作文以及语言学习和教学;另一方面,佛教徒替佛经做注疏的推衍义旨,为传统的训诂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传注的字义训诂向义疏讲章训诂转化,使得训诂的面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另外,佛教译经保留的大量文献为我们探讨汉语史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的历史比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佛教传入中土,是两大古老东方文明的一次碰撞,这种碰撞带给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学人对这次碰撞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佛教传播对汉语构成要素及其相关的研究开展是这项大研究的一部分,并且是其他研究项目的基础,目前这项研究开展得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深化。正如储泰松先生所说的那样

:“目前还停留在归纳整理个别译著的译音系统上,

而对其作系统的共时或历时的分析还没人做过,这不仅仅是因为梵文不易掌握,而且还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目前还缺乏从理论上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阐释,因而在

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7]

当前,我们正经历着又一次的文明大碰撞———中西文化交融,在这场大碰撞中,汉语和整个汉语文化处在多动期,对这场多动期的汉语及汉文化如何进行观察并做好引导,是当前语言学界的重要任务,这里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我们认为研究佛教传播对汉语构成要素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弥补引导经验不足的问题,对此,我们希望更多学识渊博的学者们参与进来,开展系统化的研究,把这项研究推想深入。

附注:

①详见王力

《汉语史稿》(2004年3月第2版)第四章第二十五节(二)佛教借词和译词,

P590-595。②转引陈必祥《古典汉语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P202。

③季羡林.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368。

④《毗尼母经》卷四,《大正藏》第24册。

参考文献:

[1]储一鸣,王尉.论宗教传播对早期语言研究的意义[J ].吉林师

范大学学报,

2010(04).[2]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3]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5]惠皎.高僧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92.[6]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7]储泰松.梵汉对音概说[J ].古汉语研究,1995(01).

Effects of Buddhism Communication on Elements of Chinese

CHU Yi-ming

(Anhui Finance and Economy University ,Bengbu Anhui 233030,China )

Key words :buddhism ;chinese speech ;chinese vocabulary ;chinese grammar ;chinese language theory

Abstrat :the relation of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and study of language is very closely ,we focus on the study of buddhism and chinese mutual relations ,analyzes the close contact of buddhism and chines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buddhism and chinese elaborated o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grammar ,chinese language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many other issues ,concluded that the spread of Bud-dhism and the Chinese Research Association to effectively motiv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hinese language self-study in depth.

7

01第6期储一鸣:佛教传播对汉语构件研究的影响

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着佛教文 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 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 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 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 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比 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 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 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 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 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如果 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下面这些词语也是啊! 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 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 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 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 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 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一心不乱, 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 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 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 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 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 11. 执着,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 用来比喻请看在第 佛像

f佛教带来的词汇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的词语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著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下面这些词语也是啊! 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 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 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

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 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 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心不乱,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 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 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 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 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 11. 执著,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典、佛偈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失去了佛教含义而具有了社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谚语和惯用语。 一、出自佛经 盲人摸象,出自《涅槃经》及《菩萨处胎经》,谓众盲人摸象,所言不一,即非全象。喻无明众生对事物认识往往囿于一孔之见,而不识全局。 水中捞月,出自《摩诃僧祗律》,谓群猴展转相连于井中捞取月影,终堕水中而月亮犹在。喻众生认幻象为实有,终堕生死苦海。 昙花一现,出自《长阿含经》:“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作茧自缚,出自《楞伽经》:“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堕生死海。”“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 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不二法门,出自《维摩诘经》:“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真实不虚,出自《般若心经》:“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五体投地,见《楞严经》:“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又见《观无量寿经》:“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 二、出自佛语 据说现代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源自佛教。古代中国人把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的就回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中国人听不懂外来语,说胡僧说八正道是:“胡说八道”。到今天我们理解到的“胡说八道”已不是胡僧话八正道了,而是信口开河,乱说一遍。 据说现代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源自佛教。古代中国人把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的就回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中国人听不懂外来语,说胡僧说八正道是:“胡说八道”。到今天我们理解到的“胡说八道”已不是胡僧话八正道了,而是信口开河,乱说一遍。 三、出自佛教故事 顽石点头,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顽石即指无知觉的石头。全句应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他为鸠摩罗什的高足,悟解非凡。当时《涅槃经》只部分译出,传入南方,其中说除一阐提(断绝善根的人)外皆有佛性。道生则坚持认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遂被守旧者目为邪说,摈出僧团。道生因入今苏州虎丘山,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一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三十六)。现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说法台”和“点头石”。以后全部《涅槃经》传到南京,其中果然说“一阐提人有佛性”,大众这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于是顽石点头的传说便不径而走。后来以此形容说理透彻,使人不得不心服。 借花献佛,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 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四、出自佛教生活

汉语与佛教的关系

内容提要: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这主要表现在词汇上。本文简要论述了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的三个主要途径,指出中国古代汉语言与佛教有着极深的渊源。 关键词:汉语词语佛教 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见之于《吕氏春秋·君守》;《汉书古今·人物表》则说明仓颉是黄帝的史臣;民间传说更把仓颉神话,说他有四只眼睛;《说文解字》则说仓颉是受鸟兽足迹的启发而创造出了文字。由文字而构成词汇,再形成语言,便成为汉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延续至今。可以说汉语言是构筑灿烂中华文明的基石。 汉语的发展,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别的文化因素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汉语的表意功能越来越强,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刻。在汉语发展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一是近代由对日本文字的转译而吸收、接受西方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诞生;另一次就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文化的吸收融合。根据统计,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的词语。而正如梁启超所言:“夫语言,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由此观之,则自译业勃兴后,我国语实质之扩大,其程度为何如者。”自汉代译业初兴到宋代大规模译经活动结束,近一千年间经过像竺法护、昙无竭、道安、鸠摩罗什、慧远、菩提流支、玄奘等大师的先后努力,佛教文化被整体移植到中国。早期的翻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固有名词音译,抽象名词大多沿袭中国旧有词汇,尤其是借用老庄者为多,如道安法师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就是注重解决佛经翻译中的“当代化、地域化、大众化”的问题;但随着译经业的逐渐发达,为准确翻译佛经的义理,译者结合汉语特点及佛经义理,创造出了大量新词语;而且随着佛教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在日常交际与活动中,也出现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词汇。到宋代赞宁便在《宋高僧传》里总结出了翻译“六例”,如方立天先生所说:“六例总结了汉译佛典的来源、语本、翻译方式和译文差异,区分了译本的语言类别,表现了中国佛教学者对翻译中语言问题的重视。”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汉语,对其整体面貌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主要有以下途径: 直接自佛教经典撷取 汉民族文化以儒家为代表,与古代印度以佛教为代表的文化相比较,汉民族偏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对精神的超越需求不是很强烈,所以反映在语言上非常朴实,相对而言缺乏想象力。佛教经典的输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民族的思维想象空间。随着隋唐时代佛教在社会上影响的日渐深远,许多佛教经典中的词语输入进了汉语词语系统之中,尤其是几部普及较广、影响较大的经典,像《楞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等。 《楞严经》卷四中,佛陀让25位圣者各自讲述自己的悟道经验,以便使后来“行者”能够“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静。”这一句话中就有两个成语“一门深入”和“六根清净”进入汉语言词汇体系,当然其含义是随着在社会上的应用而逐渐“世俗化”的。该卷还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的说法,“爱河”一词是佛经比喻极其丰富的表现,但中国人却不愿使之干枯,便创造出了“永浴爱河”之类的词语,用于表达对新人的祝福。该书卷八还有“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味同嚼蜡”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比喻,借用到汉语中就成了比喻内容枯燥乏味到极点的意思了。 《维摩诘所说经》第一品中赞扬各位菩萨功德时说:“众所知识,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狮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为大医王,善疗重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其中有多个成语进入汉语词体系:“名闻十方”、“不请之友”、“应病与药”还有“狮子吼”。本来“狮子吼”是说诸佛菩萨能够以妙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说,后来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歌赠给朋友“龙邱”居士:“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吼”借用此处“狮子吼”的部分含义,说朋友妻子声音特大,对丈夫管教很严,后来便成

浅谈汉语中的佛教词

《古汉语白话史》课程论文浅谈汉语中的佛教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文学院11文41班11016028 沙琳琳 纵观汉语发展历史,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随着历史车辙的划过得到了演变和发展。其中,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最先在词汇方面得到体现,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不同民族的接触,作为语言发展演变最灵敏的捕捉者——词汇,它见证了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新成员如何从产生到扎根,从生根发芽到结出果实的全过程。在汉语词汇史上,鸦片战争以前,汉语较大规模的吸收佛教外来词汇有三次:一是秦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从匈奴和西域传来新的词汇;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以及佛经的大量翻译而产生的新词汇;三是明清时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词汇。其中来自梵语的佛教词汇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和第三次,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词汇,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起源于印度,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岁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佛经》、《佛典》慢慢传播开来并逐渐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佛教词语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许多源自佛教的词语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便不觉得他们是从佛教借来的外来词了。例如,许多成语或典故来源于佛教。《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这一成语,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下列是汉语中常见的佛教成语: 1、“飞蛾投火”多作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涅槃经》说:“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于火。”宋·頣藏主辑《古尊宿语录大随开山神 照禅师》:“岂比飞蛾投火,自伤自坏。”后为俗语,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寻他不着,他今日自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 2、“开花结果”出自《续传灯录》卷三十谓:“开花结果自馨香。”意谓通过修行之“因”而逐渐证到觉悟之“果”。后亦比喻通过努力而有收获。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你口。”亦写作“开花结实”。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在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西域传入中国。自从中国有了佛教之后,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建筑雕刻、语言文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佛教传入中国的各种传说,多将佛描绘成为头顶金光、轻举飞升的神仙。例如“明帝感梦”的记载即是如此:“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为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遗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明帝梦见金人,形象高大,头顶有日月一样的光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表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在人们头脑中有很深的印象;明帝以此询问群臣,就有人将明帝梦中的形象与佛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一种唯心哲学对我国原有的哲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宋朝时期的朱熹把这一理论渗入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之中。佛教的三论宗主张“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空宗。该宗以真俗二谛为纲,以“无得正观”为基本思想,认为一切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毕竟空无所得,但为引导众生而以假名说有,这就是“中道”。该宗通过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谛”,表明佛所说任何言教不过是权教,只有忘言绝虑才能真正体悟佛说的真理。而佛教的其它体系还有“性具实相”、“三谛圆融”等等学说,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在宗教方面,佛教输入了新的观念、新的教义,形成了新的教派,而且对道教和儒教也有重大的影响。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佛教以其特有的教义教导人们要空灵、空寂、空无,不要怨怨相报,忍耐人间百般苦,以求西登极乐世界。另外,佛教以其浩如烟海的宗教文献和其宇宙论及其精密的宗教仪规,大大地扩展了中国人的精神领域。 道教和儒教在很多方面也学习了佛教的一些思想。而在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之时,道教也逐步形成,双方同时面临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传播的问题,造成了佛、道互争高下的局面;魏晋以后,佛教的发展逐渐达到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程度,于是导致了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上与儒、道的争辩。西晋道士王浮与僧人帛法祖争辩屡败,遂编造《老子化胡经》以贬损佛教。它称佛教是老子西行为教化凶顽的胡人而设,这也就是著名的“老子化胡”说;到东晋时佛教方面侧出现了《清净法行经》予以回应,它提出“三圣东行”说,即老子、孔子和颜回分别是佛的三个弟子摩诃迦叶、儒童菩萨、光净菩萨所化现,以证明佛教高于道教。在其后更是进一步将道教中的伏羲、女娲也看作是宝应声菩萨和宝吉祥菩萨。《清净法行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与道教之争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更是激烈。尽管它们之间的争斗十分激烈,但作为在同一地区发展的宗教,必将趋于融合。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了三点:一是区别了“在家”、“出家”修行所应遵循的不同规范;二是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人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可见佛教对我国汉语词汇的影响之大。 一、汉语词汇受佛教影响的方面 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一)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除了历代佛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词,还有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如“空”、“解脱”。 (二)在汉语的发展史上,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促进了汉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其中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合在一起,成为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是产生了大批偏正式汉语语词,如“戒律”、“妄想”、“三生”等,逐渐改变了六朝以前汉语词汇以联合式为多的状况。 (三)佛教的传人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节化进程。 为了适应梵文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使译文更为晓畅,佛经翻译家们在译经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如“如意”、“成就”、“慈善”等。 佛教对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巨大,汉语中的来自佛教词汇十分丰富。根据来自佛教汉语词汇的各个类型:从使用较多的成语、惯用语、谚语几个类别

“来自佛教的词语”等

“来自佛教的词语”等 来自佛教的词语 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佛经本以梵文写成,其中有许多佛教术语,翻译成汉语之后,这些外来语也渐渐融入汉语之中,词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成为日常词汇的一部分,人们渐渐忘了它们的来源和本义。 如,“世界”,出自《楞严经》,“世”指时间,“界”指空间;“真空”,出自《行宗记》,指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界限的境界;“实际”,出自《智度论》,指“真如”境界(宇宙本体);“究竟”,出自《五灯会元》,指解脱生死成正觉;“本来面目”,出自《坛经》,指人的本性;“种子”,出自《摄论》,指现象的原因;“一丝不挂”,出自《楞严经》,指不受尘俗的牵累,等等。 寿称 冯友兰为庆贺金岳霖八十八岁生日写一寿联,上书:“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其中的“米”和“茶”都是寿称。“米寿”是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可拆为上、下两个“八”,中间一个“十”;“茶寿”是指一百零八岁,因“茶”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可拆为两个“八”、一个“十”,代表“八十

八”,上下加在一起等于一百零八。此外,还有“喜寿”和“白寿”,“喜寿”是七十七岁的雅称,因为草书“喜”与竖排的“七十七”形似;“白寿”是九十九岁的雅称,因“百”字去掉上面的“一”是“白”。 “拍马屁”原非贬义 “拍马屁”一说,源于元朝文化。据说蒙古族的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起初,人们实事求是,摸到好马自然少不了一番夸赞,摸到劣马也会实话实说。但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无论别人的马是好是坏,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渐渐地,“拍马屁”就变成了对不顾客观实际、一味阿谀奉承讨好别人的一种讽刺。 货币上的书法 秦朝钱币“半两”和“两锱”上的小篆,是秦朝的丞相、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所书。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的“开元通宝”,是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五代南唐的“唐国通宝”,有篆、楷两体,乃南唐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徐铉所书。北宋的“淳化元宝”,有楷、行、草三体,是宋太宗赵匡义所书。北宋的“崇亍通宝”和“大观通宝”用瘦金体书写,出自宋徽宗赵佶之手。清朝的“咸丰通宝”,是著名书画家戴醇所写。第一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开国元勋董必武所题,第二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

汉语史

1.平水韵:十三世纪时,平水刘渊著《王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同用的韵(广韵206韵)合并起来,成为107韵,后来又有人并为106韵。 阳声韵:鼻音韵尾m、n、 p、t、k 2.尖团音合流:(见)g、k、h +i、ü→j、q、x (精)z、c、s 3.浊音清化:平声归送气,仄声归不送气。 4.平分阴阳:清归阴平,浊归阳平。 5.入声消失:全浊归阳平,次浊归去声。 看下字的声调平—送气 徒(定)公(平)tóng 仄—不送气 唐(定)割(入)dá平分阴阳,看上字声母清—阴平 浊—阳平 全浊—阳平 次浊—去声 6.古无轻唇音上古:帮、滂、并、明中古:非、敷、奉、微(同声必同部,音近义通)古无舌上音上古:端、透、定中古:知、徹、澄 7.如字: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 读破:凡是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声调读出,由于转化的意义大多读去声,古人称为“读破”。 8.系词(是):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①名词不需要系词的帮助可以构成判断(者、也……)②有“者”字后,句末可以不用“也”字。 9.宾语前置的类型(需举例) ①完全抛弃旧形式,仅留下若干残迹。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 ②完全保存旧形式,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③“之”、“是”帮助宾语前置(复制代词),是之、是、之、是之谓。 ④新旧结构同时存在,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可前可后。 10.使成式是一种短语的结构方式。从形式上说,是外动词带着形容词(修好、弄坏),或者是外动词带着内动词(打死、救活);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结果在一个动词性短语中

表示出来。这种行为能使受事者得到某种结果,所以叫做使成式。 11.被动式:具有结构特点的被动式,而不是概念上的被动。①先秦被动式可分为三种:“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②汉代两种形式:“为……所”式、“被”字句(后起句)与“见”字句相似。 12.处置式:就形式上说,它是用一个介词性的动词“把”字,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一定要把淮河治好),就意义上说,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表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一种处置。13.什么叫做句法的严密化?汉语的句法是怎样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 (1)句法结构的严密化:一方面主谓分明,脉络清楚,每个句法成分富有逻辑性,经得起分析;另一方面,要求语言简练,语义精密细致,无懈可击(表意完善严密)。 (2)发展过程:所谓严密化,是指句子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①甲骨文、书经的句子非常简单。《书经》里,复合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用意合的方法来表现,从句法上看不出逻辑关系。在《易经》、《论语》中虽用“故、况、则”等连词表示,但句子结构比较复杂而严密。 ②战国以后,汉语的句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句法结构比春秋时代复杂严密,有利于比较严密的思想的表达。 ③汉魏基本承袭战国时代,基本无发展。 ④唐代佛教的传入,汉语的句法严密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佛教思想强调逻辑关系,一方面把要说的话尽可能概括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另一方面把零星的短句合成长句,联系更紧密,表达更简练。 ⑤五四以后,汉语的句子结构,在严密性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要求主谓分明、脉络清楚,每个句法成分富有逻辑性,经得起反复分析;另一方面又要求语言简练,涵义精密细致、无懈可击。 14.有关肢体的基本词在汉语史上的应用情况 ①肢体的名称稳固性不如自然现象的名称。几千年下来沿用的只有“心”、“手”等少些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否则厥心违怨) ②多数的肢体名称,如“耳、身、眉、鼻、发”等,到现代汉语中变成了双音词的词素。 ③有些肢体名称,如“首、领、面、目、口、齿、足、肌、肤”,上古属于基本词汇,到后代被口语所代替。螓首蛾眉皆再拜稽首美目盼兮 15.佛教借词和译词对汉语的影响 ①一些佛教用语只能通行于研究佛教经典的少数人中间,不能成为全民的语言。(禅:静虑。般若:智慧。兰若:僧舍。菩提:觉。) ②有一些佛教用语进入全民语言,家喻户晓。(佛:浮屠。塔:浮图。僧:僧伽。阎罗:鬼王。)但这些词还令人意识到是佛教用语,不算深入到汉语血液里。 ③还有一些佛教用语,已深入到汉语的血液里,不能再意识到它们的来源。(世界:天下。现在:见在。因果:因依,果实=报应,结果,由结成果实引申为原因所造成的后果。圆满,魔鬼。) 16.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两个特点:尽量利用意译;尽量利用日本译名。 17.同类词:主要是结合汉字的偏旁来谈词与词之间的意义联系。 同源词:主要是结合语音来谈词与词之间的亲属关系。 18.同部首的词就词源而论应该是同类词。不同部首,但是部首意义相通的,也可认为是同类词。 19.在人类创造语言的原始时代,词义和语音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但是,等到语言的词汇初步形成以后,旧词与新词之间决不是没有联系的。声音相近而意义又相似的词往往是同源词。

汉语词汇反映佛教文化:语言反映宗教信仰

汉语词汇反映佛教文化:语言反映宗教信仰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汉魏至隋唐期间,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有巨大的影响,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许多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词汇更加的丰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使用与佛教相关的词语或成语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下面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已成为汉语中通用的词汇,数量之多,难以尽述。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说:“如果彻底掘弃佛教文化,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心不乱,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 执着,有口皆碑,在劫难逃 水到渠成、拖泥带水、将错就错、七手八脚、半斤八两、千奇百怪、粉身碎骨、胆战心惊、感天动地、雪上加霜、剑树刀山、灰头土脸、斩钉截铁、众口难调、心猿意马、头头是道、安身立命、一心一意、心猿意马、去伪存真、人间地狱、借花献佛、天龙八部以及大开方便之门、解铃还需系铃人等等。 此外,有不少词语虽然源于佛教经典,其来源却鲜为人知。比如:赞叹、究竟、浮屠、绝对、实际、缘分、随缘、有缘、妄想、障碍、昙花一现、五体投地、水中捞月、不可思议、皆大欢喜、刹那间、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等语词在佛经中频频出现。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 无事不登三宝殿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不看僧面看佛面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

佛教相关英语词汇

佛教相关英语词汇: 佛教 Buddhism 三大语系佛教 Three languages of Buddhism: 汉语系佛教 Chinese LanguageBuddhism 藏语系佛教 Tibetan LanguageBuddhism 巴利语系佛教 Vajrayana Buddhism(Lamaism) 中国佛教 Chinese Buddhism 佛经 May “Triratna”bless 法师 Master/Venerable 长老 Thero/Venerable 大长老 Mahathero/ Most Venerable 方丈/主持 Abbot 佛教宗派 Buddhist School 佛教仪式: BuddhistCeremony/Buddhist Service for 和平祈祷法会 Buddhist Praying Ceremony for World Peace 礼佛 pay respect for Buddha 颂经 Sutra Chanting 香炉 Incense burner 上香 To offer incense to Buddha 因果 Cause and effect 成道/成佛 Toobtain the Buddha-hood 觉悟 To get enlightenment 三皈五戒

The ceremony for lay Buddhists to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goto the Dharma for refuge, go to the Sangha forrefuge and to follow the five commandments of Buddhism(no killing,no stealing,no sexualmisconduct,no lying,no intoxicant)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既是佛教 “To do no evil, to do only good, to purify the will, is thedoctrine of all Buddhas” 做功德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普渡终生 To save all living beings from sufferings Amitabha 阿弥陀佛 Avalokiteshvara 观音 Bhodisattva 菩萨 释迦牟尼佛Buddha Sakyamuni 观音菩萨AvalOkiteSVar affinities 因缘* (with emphasis on good relationships) All living beings have the Buddha-nature; all can become Buddhas.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almsgiver / giving host 施主** attain to wisdom 开智慧* attendant 侍者* blessing / blessedness 福(It depends on where to use.) (bring forth)Bodhi resolve, Bodhi-mind, Bodhichitta/Bodhicitta or resolve for enlightenment (发)菩提心* Bodhimanda 道场= Way-place * Buddhist Canon = Tripitaka 三藏* calligraphy 书法* cause and effect 因果* causes and conditions 因缘(with emphasis on the theory, eg. 12 causes and conditions)* couplet 对联* cycle of rebirth 轮回* cymbals 钹 draw straws 抽签* eight virtues of filiality, fraternity, loyalty, trustworthiness, propriety, righteousness, incorruptibility, a sense of shame 八德:孝,悌,忠,信,仁,义,廉,耻 Four-armed Gwan Yin (Avalokiteshvara)四臂观音 four-stage Arahat 四果罗汉* Kashaya 袈裟* left-home people 出家人* repent and reform 忏悔* Teaching Transmitter 教授和尚* turn on the wheel of rebirth 轮回*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 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语来源的词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陏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梁启超先生曾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据梁晓虹文) 以下习见的语辞,是我随手组合而成,但从中可以看到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大千世界,烦恼丛生。诸佛菩萨,指点迷津。 众生平等,同趋菩提。金刚不动,解脱功成。 世界无常,刹那须臾。我佛慈悲,曲设方便 神通自在,游戏三昧。妙悟境界,冷暖自知。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百尺竿头,不可思议。本课程分九个部分讲授佛教语言。 一、本生故事【舍身饲虎】(菩萨舍己为人不惜牺牲一切)

【舍身求法/半偈/雪山半偈】(帝释天见雪山大士苦修,化为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生灭灭己,寂灭为乐”。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毅然舍身投崖。) 【群魔乱舞】(当悉达多乔答摩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搔扰他。释迦牟尼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 【大彻大悟】(彻悟的境界,完全觉悟的境界) 【现身说法】(根据大众部“超人间佛陀”的理论,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化为亲身经历) 二、缘起【三世有缘】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对汉语的影响? 1 佛教文化的传入及发展:佛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它源于古印度,约在公元一世纪两汉交替时从印度通过西域传入我国内地"佛教在我国影响颇大,不仅波及政治与经济领域,而且广泛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极其深远,佛教翻译自东汉到唐代,近千年达两万卷,造成汉语的重大变化。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汉语语音理论的影响。二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极其深刻。三对汉语的文体和修辞也有一定影响。 一对汉语语音理论的影响。佛教文化对汉语语音的影响很大,汉魏以后,中国音韵学上所受外来拼音学理论的影响可谓至深。东汉人们发明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唐朝人发现了汉语的三十六母(指辅音声母),建立了声母概念,这些都和佛教文化有密切关系。佛家对中国音韵学的影响主要有四声、字母、等韵图表、反切等。 1反切:古代注字解经一般是用“譬况,读若”的直音方法,不是用两个字切成一个音。反切的方法,是到了汉代末年才形成的。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人以后,逐渐在民间流传起 来。许多印度高僧也来到中国传经说法。佛经是用梵文写成,而梵文是一种拼音文字。中 国人要学习佛经,首先要学会梵文,印度高僧要宣讲佛经,也要学习汉语。在这种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沙门和学者在印度梵文拼音方法的启发和影响下创造了反切法。

2、四声:四声、当然是中国语言固有的特点,但是,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明确地定为平、上、去、入,则是受了印度的影响,四声学说起于齐梁之间.《南史陆厥传》说:“永明末.盛为文章。……汝南周歇善识声韵.(沈)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陈寅洛先生《四声三问》认为:在南齐永明年代,住在建康(今南京)的外国人很多.他们用自己本来娴习的声调来转读佛经。建康的土著和尚学习了这一套本领.成为善声沙门。同时在建康居住的审音文士也受了这种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沈约和周歇·而他俩恰是四声的确定者。陈寅格先生在《清华学报》九卷二期上又说:按天竺国之“声明论”、其所谓声(svara)适与中国四声之所谓声者相类似.即指声之高低音,英语所谓“pitchaecent”者是也。围陀声明论依其声之高低.分别为之:一曰Udatta·二曰Svarita·三曰Anudatta。佛教输人中国。其教徒转读经典时.此 之声之分别当亦随之输人。可是.四声是在佛教文化的启发下产生的。 3 36字母:中国文字没有字母.而是属于象形性的。目前多数人承认的是先由唐末的一个和尚守温创出三十个字母,后人又增加了六个。敦煌千佛洞曾发现了好些个韵学残卷。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图书馆等处。其中一个残卷写有“南梁汉比丘守温撰”。原文如下: 唇音:不芳并明舌音知彻澄娘是舌上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齿音精清从心邪是齿头音审

浅析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语言应用研究 odern chinese M 67 XIANDAI YUWEN 2009.08 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佛教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推动了汉语句法的发展,还为中国的翻译方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据统计,今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佛教的传入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某些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基本词的大家族,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的构词成分。 (一)音译词 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 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佛教甚至成了一种后起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最初被译为“浮屠”(《汉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 这一类音译词还有“菩萨”“魔”“塔”“袈裟”“和尚”“菩提”“弥勒”等。 (二)意译词 意译词是根据外来概念的意义,利用汉语的构词材 料,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这类词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形成的词中占了绝大多数。 例如:灌顶,梵文Abhiseka的意译,原意为印度古代国王继位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贺。佛教密宗仿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由国师用水或醍醐灌顶。 这类词还有“心”“空”“色”“过去”“现在”“未来”“如来”“法宝”等。 (三)半音半意译词 这种词我们也称为梵汉合成词,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音译,一半意译。这种词反映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语中“半音半意”的造词方法。 例如:魔鬼,梵语为Mara,初时被译为“磨罗”,简称为“磨”,后来改从石为从鬼,即为“魔”,并与中国原有的词“鬼”连用,于是就有了“魔鬼”一词。 这类词还有“佛家”“念佛”“欢喜佛”“禅师”“昙花”“佛典”“寺院”等。 二、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有,常见于哲学、文学、民俗以及日常生活中。 (一)哲学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学思辨特点的宗教,许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学名词。现代哲学深受佛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宇宙本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涅磐经》卷三:“如来善修,如是平等。”现代哲学用“平等”表示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浅析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赵 明 摘 要: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到了汉语常用语和熟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关键词:佛教 汉语词汇 汉语常用语 汉语熟语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早在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佛教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理想境界。而这其中带有的人文关怀正与儒家的人本观念相契合,其中的“涅”的理想境界也带有道家顺应自然的理念的影子。可以看出,佛教起初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终于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其中一只不可或缺的脉络。因此佛教语言的整个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许多文人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大诗人王维,就有“诗佛”的称号,他的诗中不乏佛家学派里禅宗的思想,如著名的《过香积寺》中就有“安禅制毒龙”一句,“毒龙”指妄心,“安禅”指一种修行手段,此二词都是佛家术语,用在此诗中却显得一气呵成,可以说诗为佛教留下了无限的空间,佛学也为美学开拓了巨大的疆域。苏轼也与佛教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他自号“东坡居士”,“居士”二字,本是佛门用语。苏轼自青年时期就开始习佛,被贬黄州之后,更大量阅读佛家典籍,希望从中求得心灵的平静,也寻求一种更加平和的人生态度。在贬谪这段时间内,他结识了名僧佛印。佛印的思想对苏轼也有一定的影响, 佛教语言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佛经里说“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因为诸法无边,顾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此推知涅槃之道在于表现一种轮回。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

“一切众生,有无始际,由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只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皆因爱生,命因欲丧,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而辨圆觉;彼园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浈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云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是因为云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运行到地球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也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一样。人的一生像船,出发靠岸,船是不变的,但岸在变,风景随之不同。归根到底佛学是作为解脱学, 是有极其深刻的哲学哲学内涵。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佛教哲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 并与中国固有哲学合流, 成为古代传统哲学的一部分。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表现在人生论上, 提出人生价值是痛苦, 人生本质,是空的命题, 并把因果报应说视为支配人生的法则, 成为对儒、道人生哲学的补充。在心性论上, 南北朝以来佛教多讲心性之学, 对于人的本性、欲望、烦恼等的性质和转换问题, 作了细致的阐发, 极大地影响了唐代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 佛教语言对中国伦理道德的影响。佛教主张“无缘大悲”与“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