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2006-11-26

医药卫生论文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目的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构成和药敏分析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离的细菌用API和Microscan鉴定,药敏用K-B法,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结果 918株细菌中前7位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30.6%、19.8%、12.9%、12.1%、11.2%、5.7%和4.1%.ESBLs阳性率:肺炎克雷伯菌为28.1%,肺炎链球菌 47.8%,鲍曼不动杆菌为31.4%,流感嗜血杆菌为43.2%,大肠埃希菌为37.9%.在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结论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重耐药菌的扩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ection of children’s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bacteria and analysis of drug susceptibility of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Methods The separation of bacteria using API and Microscan identification,drug sensitivity by using the K-B method,data analysis using WHONET5.4 software.Results 918 strains of bacteria in the top 7 for: pneumonia Cray,bacteria,Streptococcus pneumoniae,Bauman Acinetobacter,Haemophilus influenzae,Escherichia coli,Pseudomonas

aeruginosa,Staphylococcus aureus,percentage were 30.6%,19.8%,12.9%,12.1%,12.1%,5.7% and 4.1%. The positive rate of ESBLs Cray Borrelia bacteria pneumonia 28.1%,Streptococcus pneumoniae,47.8%; Bauman Acinetobacter is 31.4%; Haemophilus influenzae,43.2%; Escherichia coli is 37.9%. In the treatment of gram-negative bacilli,antibiotic carbapenem resistance rate was the lowest.Conclus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resistance rates and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proliferation. [Key words] childre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distribution; drug sensitivity 下呼吸道感染(LRTI)尤其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80年代以前,儿童LRTI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随着各种先进的侵袭性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滥用,不同地区和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种类和构成在不断变化。儿童由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健全,容易细菌感染[1].由于儿童感染细菌的种类与构成也就不同于成人,了解儿童LRTI常见细菌病原的分布及耐药现状,对指导临床合理诊治至关重要[2,3],为此对本院小儿科患者2009年6月-2011年5月送检标本中分离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深部痰标本取自广州友好医院2009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包括门诊和住院的儿科患有肺炎、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严格按操作规程留取及接种。 1.2 细菌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药敏纸片均为Oxoid公司产品。质控菌株有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分离的细菌应用API和Microscan WA96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细菌药敏MH琼脂Kirby-Bauer(K-B)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采用抑制剂增强纸片法(表型确认实验);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检测采取苯唑西林琼脂筛选法。 1.3 数据分析细菌鉴定、药敏结果输入WHONET5.4软件数据库中,分析结果。 2 结果 2.1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优势菌的菌群分布 2009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共送检标本2976份,共分离918株细菌,细菌阳性检出率为30.8%,其中G+菌232株(25.3%),G-菌686株(74.7%),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见表1,主要G+球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率见表2,主要G-杆菌对常见抗

生素耐药率见表 3. 2.2 ESBLs阳性率肺炎克雷伯菌为28.1%,肺炎链球菌47.8%,鲍曼不动杆菌为31.4%,流感嗜血杆菌为43.2%,大肠埃希菌为37.9%.表1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表2 主要G+球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率表3 主要G-杆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率 3 讨论随着医学的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变、抗菌药物的不断更新以及广泛应用,近年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次分析2976例门诊和住院的患有肺炎、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炎患儿的痰培养结果,918例有菌株生长,阳性率为30.8%. 918例痰培养阳性的菌株中,革兰阴性菌所占686株,比例为74.7%,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30.6%)、鲍曼氏不动杆菌(12.9%)、流感嗜血杆菌(12.1%)、大肠埃希菌(11.2%)和铜绿假单胞菌(5.6%)。而革兰阳性菌所占232株,比例为25.3%,以肺炎链球菌(19.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1%)最多见,也见少量表皮葡萄球菌(1.6%)。肺炎克雷伯菌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对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较高耐药率:头孢唑啉耐药率为56.9%,头孢呋辛钠耐药率为70.2%,氨曲南耐药率为40.2%,环丙沙星耐药率为58.6%,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以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头孢哌酮耐药率为10.43%,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1.09%,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20.3%,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可见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呈多药耐药,应引起临床的重视;亚胺培南、含酶抑制剂头孢菌素可作为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的首选药物[4].鲍曼不动杆菌为一种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在本课题的检出率为12.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作为儿童克雷伯菌肺炎的首选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 5.9%、15.2%、18.6%、22.7%,说明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含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可作为经验用药;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30%左右;对一、二代头孢耐药率接近50%,第三、四代头孢耐药不定,因此要根据微生物检验报告结合临床用药[5],早期、足量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窄普抗生素成为治疗关键,同时,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有计划地将抗菌药物分期、分批交替使用也可以有效降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6].流感嗜血杆菌是目前国内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氨苄青霉素作为治疗流感嗜血杆菌的首选药物曾经取得良好的疗效,但近年来流感嗜

血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有报道2004年广州地区对氨苄青霉素耐药是21.2%[7],2005年深圳地区为22%[8],2007年大连地区为69.3%[9],本研究中,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为65.9%.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的不断上升可能与其在临床广泛使用有关。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78.9%、67.9%、67.9%,建议临床不宜选用。对第二代、第三代头孢抗生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头孢他定除外,耐药率为69.8%),耐药率均在20%左右,可作为经验用的选择。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可作为儿童克雷伯菌肺炎的首选药物,但流感嗜血杆菌对亚胺培南已产生耐药菌株,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大肠埃希杆菌肺炎近年来明显增加,是引起社区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它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研究的分出率为11.2%.大肠埃希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90%以上,说明有些菌株出现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经验用药。但大肠埃希杆菌对亚胺培南也出现耐药菌株,建议在治疗时以药敏试验为指导。肺炎链球菌是最重要的’社区获得性LRTI病原菌。随着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应用,非疫苗血清型菌株所致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增多,且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10].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敏感较好。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和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其耐药性也有明显差异[1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红霉素、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利福平、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LRTI仍然值得临床重视。本次分析发现:最常见的五种革兰阴性菌均对临床常用的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耐药率较高,甚至对三代头孢(头孢哌酮)的耐药率都明显升高(10.4%——47%)。考虑可能与目前用药以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最常见有关。分析显示这五种常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还是相对较高的,因此在选用药物时可首先考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仍然有部分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株对亚胺培南已经产生了耐药(耐药率分别为3.6%、2.14%和5.4%)。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阳性菌对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

(77.6%——100%),考虑原因和革兰阴性菌类似。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仍然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对于临床经验用药后好转不明显的患儿应该及时调整用药,必

要时可选用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以免病情加重。 1 孙亮,邵红。儿童急性

下呼吸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安徽医药,2010,1:77-78. 2 李

金奎。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3:1963-1964. 3 林勇,马骉。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布

及耐药性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0,16:2416-2417. 4 陈玲,张涛,顾金花。新生儿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2:176.

5 周静波。下呼吸道感染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外医疗,2010,27:40-41.

6 李苏利,李杨。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状与临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438-1440.

7 苏丹虹,肖庆忠,陈树生,等。广州地区

52株流感嗜血杆菌对6种抗生素体外活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4,14(1):83-85. 8 孙廷生,徐洪,曾训,等。深圳蛇口地区62株嗜血杆菌感染及耐药

分析。医学实验与临床,2005,12(4):28-29. 9 边兴艳,于爱民,黄燕。急

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6):474-475.

10 田利奇,黄少丹,曹梅,等。 2009年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

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5:8-9. 11 邱少雄,黄江玲,林

祥伟,等。2009年下呼吸道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河北医学,2010,5:575-577.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7T14:22:37.0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作者:李家才彭娅梅沈梅唐春梅[导读]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为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 李家才彭娅梅沈梅唐春梅 (云南省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儿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培养标本5876例,分离出6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0.82%。革兰氏阴性杆菌378株(占59.68%),革兰氏阳性菌215株(占33.8%),真菌43株(占6.25%)。结论:临床应根据各地区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关键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110-02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为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现对我院儿科病房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结果及主要检出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儿科病区送检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5876例,阳性636例,其中男392例,女244例,年龄0~12岁。 1.2 标本采集 3岁以下患儿由科室专业护士用吸痰法采集呼吸道深部痰标本,3岁以上漱口后用力咳嗽取深部痰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及药敏实验。 1.3 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采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实验。 2.结果 2.1 共检测下呼吸道分泌物5876例,分离出6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0.82%,共57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78株(占59.68%),革兰氏阳性菌215株(占3 3.8%),真菌43株(占6.25%)。 2.2 前4位革兰氏阴性菌药敏结果 见附表1。 2.3 前4位革兰氏阳性菌药敏结果 见附表2。 3.讨论 本文报告结果相比较低的原因:(1)本地区为边疆地区,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大部分病人入院前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2)本院只能做常规培养,未做厌氧菌等特殊细菌培养,且细菌种类排序不同,考虑应为地区差异。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应当密切监测当地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对抗生素的选择应参照实验室药敏结果,合理选药,达到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等目的。【参考文献】 [1]陶兴和.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11,43(7C):891-893. [2]郭春丽,和建武,张碧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4,43(7):891-893. [3]张冰,王晓,赵灵芝,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74-2077.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 一.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 人体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成,以喉下部的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和喉部的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则被称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组成小儿呼吸道的各器官分别有以下特点: (一)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特点: 1.鼻: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不足,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初生儿几乎无下鼻道。此后随着面部、颅骨及上颌骨的发育,鼻道逐渐加宽增长,直至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婴儿期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极易于感染。粘膜富于血管组织,感染时粘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引起呼吸困难。粘膜下层缺乏海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青春发育期达高峰。因此婴儿很少发生鼻衄,6-7岁后鼻衄较为多见。 2.鼻窦:婴幼儿鼻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蝶窦生后即存在,3-5岁后方有生理功能。上颌窦2岁时出现,至12岁后才充分发育。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方可见到。婴幼儿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易发生鼻窦炎。 3.鼻咽部及咽部:由软腭分隔,在婴儿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括鼻咽部扁桃体、舌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腭扁桃体为最大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血管组织均不发达,至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最高峰,至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是在1岁以内婴儿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扁桃体具有生产、供应和贮存抗原反应前驱细胞的作用,有一定防御、免疫功能,对单纯性扁桃体肥大者主张勿须手术摘除,如果腺窝处有细菌隐伏形成慢性感染病灶,不易控制者,可考虑手术。 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当其处淋巴组织感染后可发生咽后壁脓肿,临床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4.耳咽管:婴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 5.鼻泪管:在婴幼儿期比较短,开口于眼的内眦部,瓣膜发育不全,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及眼结合膜,引起眼结合膜炎。 6.喉、小儿喉部相对地较成人长,为漏斗形,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易发生炎性肿胀。由于喉腔及声门部较狭小,轻度炎症或水肿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儿童获得肺炎规范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2016年肺炎造成92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98%来自发展中国家。肺炎也是当前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绝大部分儿童肺炎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和腺病毒肺炎等遗留的气道闭塞,是造成儿童患慢性气道疾病、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CAP 诊疗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医疗机构还存在抗生素应用不尽合理、检查方法选择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鉴于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各相关学科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进一步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重点聚焦重症CAP的诊断和高危因素识别,经验性和目标治疗等,以期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一、简介 本规范中CAP的定义是指在医院外(社区)发病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在医院外(社区)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发病的肺炎。CAP为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症状,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肺部湿性啰音等表现,并有胸部

X线片(以下简称胸片)的异常改变。本规范中CAP不包括吸入性以及过敏性等非感染性肺炎。 由于新生儿病原体及临床表现的特殊性,本规范仅针对生后29天到18岁以下儿童的CAP。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经济、文化以及卫生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规范仅为总体原则。 二、主要病原谱和耐药现状 (一)主要病原谱。 1.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是婴幼儿乃至学龄前期CAP 的常见病原。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等。新发病毒有人类偏肺病毒、博卡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人禽流感病毒等。其他如巨细胞病毒等疱疹类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偶可引起CAP。 2.细菌。常见革兰阳性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等;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其中SP是生后20天至儿童期各年龄段CAP最常见的病原,也是重症肺炎和坏死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SA多感染婴幼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分享】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 作者:姚红艳林丽韩吉雪李博张睿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引起儿童发热、咳嗽、咳痰、 气急等呼吸道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其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苛养菌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耍致病菌,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由于 其难培养的特性,很少在细菌室的常规培养中培养出。临床医生也常常是根据 经验来治疗患J L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忽视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的重要性。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标本为本院2009年11月-2010年5月儿科门诊和儿科病房呼吸道感 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大多数患儿于用药前采集标本,有39份标本采集于已 用 抗生素的住院患儿。 1 2分离培养基 含有X因子和V因子的哥伦比亚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脱纤维羊血哥伦 比亚血琼脂平板 1. 3药敏培养基 HTM药敏培养基(英国Oxoid公司) 1.4药敏纸片美国BD公司产品。 1.5方法 咽拭子标本2h内接种于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置5%C02培养箱35°C 培养18?24h,分离鉴定致病菌。对疑似流感嗜血杆菌(巧克力皿上为小、湿润、 透明的露滴样菌落)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做卫星试验和X+V、X、V因子纸片法试验。 对疑似肺炎链球菌的菌落做革兰染色、Optochin(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实验、 胆汁溶菌实验、菊糖发酵实验。化脓性链球菌用乳胶凝集法链球菌试剂鉴定。 1.6药敏试验 根据NCCLS要求,按2005年NCCLS标准判读药敏结果,并进行统计分 析。 1. 7质控菌株 流感嗜血杆菌ATCCA924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和金黄色葡萄 球菌ATCC25923 1.8对卡他莫拉菌进行(3 -内酰胺酶测定(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用接种环挑取受试菌落于头孢硝噻吩纸片上,于10分钟由黄色转变 为 红色为阳性结果。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2006-11-26 医药卫生论文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目的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构成和药敏分析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离的细菌用API和Microscan鉴定,药敏用K-B法,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结果 918株细菌中前7位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30.6%、19.8%、12.9%、12.1%、11.2%、5.7%和4.1%.ESBLs阳性率:肺炎克雷伯菌为28.1%,肺炎链球菌 47.8%,鲍曼不动杆菌为31.4%,流感嗜血杆菌为43.2%,大肠埃希菌为37.9%.在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结论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重耐药菌的扩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ection of children’s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bacteria and analysis of drug susceptibility of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Methods The separation of bacteria using API and Microscan identification,drug sensitivity by using the K-B method,data analysis using WHONET5.4 software.Results 918 strains of bacteria in the top 7 for: pneumonia Cray,bacteria,Streptococcus pneumoniae,Bauman Acinetobacter,Haemophilus influenzae,Escherichia coli,Pseudomonas

三种给药方案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三种给药方案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 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给药方案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选择178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A、B、C组,分别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美洛西林、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408.96、300.24、259.2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1.53%、91.38%、90.16%,3组的成本效果比(C/E)为446.80、328.56、287.49,A、B组相对于C组增量成本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10 931.39、3 363.93。结论:C组(头孢他啶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最好。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成本效果分析;儿童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icacies and cost effectiveness of three therapeutic schemes for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Methods: 178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and given respectively amoxicillin sodium clavulanate potassium, mezlocillin and ceftazidime for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monitored and the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ults: The medication costs of group A, B and C were 408.96 yuan, 300.24 yuan and 259.20 yuan respectively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91.53%, 91.38% and 90.16%. The cost effectiveness rates (C/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446.80, 328.56, 287.49 and the incremental cost effectiveness rates (ΔC/ΔE) of group A and B were 10,931.39, 3,363.93.Conclusions: Group C (Ceftazidime treatment group ) has the best cost effectiveness. [Key words]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Children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儿往往发病急、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医生往往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差,容易引起细菌耐药,且易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为了探索经济实用的方法,体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笔者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12月178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查我院2007年6月~12月儿科住院患者,年龄6个月~8岁,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微生态调节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微生态调节 呼吸系统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和住院的首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急性中耳炎,扁桃体炎、窦炎及复发性窦炎等以及系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而反复呼吸道感染又是困扰家长和医师的常见问题。 1.反复呼吸道感染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需要经常去看病就医,经常使用抗生素或住院治疗,甚至继发中耳炎等需要外科手术。反复呼吸道感染不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孩子请假误学,家长陪护误工,患儿家庭承受很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多数专家和临床医师提出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一类临床现象,目前国际上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infections,RRTI)是一种常见病,指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超出正常范围。 表1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 注:(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指2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应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2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2.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很多,包括被动吸烟、受凉、母乳喂养不成功、药物滥用及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等,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已作为高危因素得到公认。临床常见的相关因素有: 2.1 免疫功能低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集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人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到5~6岁才发育成熟,婴儿时期特异性免疫动能不成熟,原发免疫功能缺陷或继发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反

儿童肺炎科普知识-儿童新冠肺炎知识

儿童肺炎科普知识|儿童新冠肺炎知识 儿童肺炎科普知识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以 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预防小儿肺炎,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小儿肺炎相关知识, 学习预防和护理肺炎患儿,让您的孩子远离肺炎。 肺炎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菌(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植物、矿物油等,以及过敏)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临床表现一般上感数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型不一)、咳嗽、气促、肺部可闻及固定的干湿罗音。严重者呈点头样呼吸、三凹征阳性、唇周发绀。重症肺炎由于严重缺氧及毒血 症,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肺炎和感冒鉴别 1、肺炎与感冒的共同点: ①同样具有呼吸道的症状;②咳嗽,均可以表现白天和夜间 的咳嗽;③咳痰,小婴儿大多以呕吐的形式排痰;④发热,均可 以表现高热或低热,甚至肺炎也可以表现不发热。 2、肺炎与感冒的区别: ①感冒除咳嗽外大多伴有流涕,打喷嚏的卡他症状;②小婴 儿的肺炎多表现呼吸增快;③体格检查可以听到固定的湿罗音;

④胸片检查有助于诊断肺炎;⑤发热时间较长,持续不退要警惕肺炎。 儿童容易患肺炎的原因: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患肺炎,主要因为以下三个方面: 1、儿童的呼吸道的生理特点: ①气道短:咽部到支气管的整个气道较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容易进入气道;如果它们进入肺泡,肺泡容易被感染,就会形成肺炎。②气道窄:气管和支气管狭窄。一旦有呼吸道感染,就会有分泌物,它会导致气道堵塞,会出现呼吸增快或困难。③气道柔软:气道柔软,它缺少弹力组织,气道有分泌物难以排除。④气道粘膜很柔嫩:气道粘膜柔嫩,容易被损伤。一旦感染,发生炎症,就会容易被损伤。⑤肺泡数量少:即使是足月孩子的肺泡都是逐步增加,一个生长的过程,从出生到8岁,肺泡可增加6倍,对小婴儿来说,肺泡数目少,一旦感染肺泡内有炎性渗出就会导致呼吸困难。 2、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的特点: ①大量IgG孕晚期通过胎盘主动转运至胎儿。②生后IgM快速上升。③IgA是发育最迟的Ig,青春期才达成人水平。④细胞免疫相对未成熟。 3、儿童行为发育的特点: ①自我控制能力较差;②对寒冷感受相对迟钝;③语言表达发育未成熟;④对精神压力比较敏感。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可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上呼吸道局部感染的说法并不确切。 【病因】 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rhinovirus,R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ADV)、冠状病毒(coronal virus)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不仅可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铁缺乏症等,或免疫缺陷病、被动吸烟、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临床表现】 由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1.一般类型上感 (1)症状: 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 天内自然痊愈。 2)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 天至1 周左右,起病1~2 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 (2)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 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 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 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junctival fever):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 周。 【并发症】 以婴幼儿多见,病变若向邻近器官组织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年长儿若患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以后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其他病原体也可引起类风湿病等结缔组织病。 【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

5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亚娟 写在课前的话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各病原的治疗原则各不相同,因此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具有显著意义,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保障。 一、概况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的常见疾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 岁以下儿童中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30万死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占该年龄组死亡人数的30% ,其中肺炎占80-90% 。 在我国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它的发病率占儿科住院患儿的 24.5%-65.2% ,5 岁以下儿童中每年有 105 万人死亡,其中 30 万死于肺炎,为该年龄组的第一位死因。由此可见,寻找有效的降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办法是必须的。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管理急性呼吸道感染项目,已成功地减少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然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致病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有效地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明确病原是首要问题。但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是非常复杂的。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非常复杂,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嗜血杆菌 A、B 型,副流感Ⅰ、Ⅱ、Ⅲ型,还有腺病毒,其他病原可以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由此可见,肺炎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十分复杂,给病原学的诊断带来了困难,尤其对细菌病原的诊断。 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

A.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B. 流感嗜血杆菌A、B型,副 流感Ⅰ、Ⅱ、Ⅲ型 C.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D. 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 菌 正确答案:B 解析: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非常复杂,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嗜血杆菌A、B型,副流感Ⅰ、Ⅱ、Ⅲ型,还有腺病毒,其他病原可以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所以答案为B。 国外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资料较多,发达国家以病毒为主,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占首位,细菌病原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在我国对小儿病原学作系统性研究较少,北京儿童医院曾两次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进行了探讨,从而可以明确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指导临床治疗。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第一、急性起病、发热、咳嗽时间短于一周。 第二、具有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症状及体征,包括有发热、热度可高可低,咳嗽、呼吸急促、肺部啰音、胸部凹陷、喘息或有喘鸣音。 第三、胸部 X 线可以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门旁浸润,支气管周围浸润,片状阴影,胸腔积液等。 第四,要除外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应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中90%由病毒引起,近年来不断报道有新的病毒出现,如人类偏肺病毒、博卡病毒和H1N1甲型流感病毒等,单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仍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1、PIV2、PIV3和PIV4)冠状病毒(OC43和229E)和鼻病毒(HRV)等。 人偏肺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是RNA病毒。人偏肺病毒是2001年新发现的,它感染症状与合胞病毒相似,至少在人类传播了50年。偏肺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仅次于合胞病毒。偏肺病毒是继RSV之后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第二位的重要的病原。它还可诱发哮喘。它在温带的流行季节一般是冬季和早春。流行高峰一般出现在RSV和流感病毒之后,副流感病毒之前。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潜伏期3~7日。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确诊可分离病毒及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可作快速诊断。治疗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主,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菌药治疗。预防同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则被人们称为“禽流感”,禽流感(Bird Flu)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可用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药物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 副流感病毒是副粘病毒科的,它是RNA病毒。它可以分为1 — 4型,它4种亚型各有不同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像1型和2型的副流感病毒是婴幼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的病毒病原,那么2型和2型的这个副流感病毒与1型和3型相比,在儿童中较少引起下呼吸道感染。3型副流感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的病毒病原,比较常见,它的流行季节是夏季。另外4型目前最近也是引起比较多的重视,它可以引起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感染。 冠状病毒是RNA病毒。现在发现了5种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比较常见的就是229E、OC43,像SARS、NL63和HPU1都是2003年以后发现的。那么冠状病毒感染在全世界是非常普遍的,是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的病原之一。在儿童中也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它在冬季可以造成流行。另外文献报道NL63与哮吼和川崎病的关系还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还有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防治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4418623.html,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防治要点 作者:周洪俊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1期 小儿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儿科感染性疾病,极易引发感染性肺炎,有研究数据表明,小儿肺炎死亡数为儿童总死亡人数的25%-33.3%,可见小儿呼吸道感染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小儿呼吸道感染存在较多致病菌,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等细菌。临床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时常采用药物治疗,且药物种类有很多,不同药物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另外,人们还应当意识到有效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阐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防治要点。 1、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小儿呼吸道感染使用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其治疗目的为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1)一般治疗 指导患儿增加饮水量,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清淡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预防积食。患儿家属可熬制扁豆花粥与藿香薏仁粥,具有清热化湿、解表化湿之功效。若患儿食欲不振,患儿家属可制作多种不同食物,所有食物均需有助于消化,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2)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抗感染治疗,可采用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我院常采用阿基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方法为使用头孢唑林钠(生产厂家: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610087;)静脉滴注,每天50-100mg/kg,每天3次。使用阿奇霉素(生产厂家:天津市健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335;)口服治疗,每天1次,每次0.5g。持续治疗2周。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复杂多变的病原菌,增加病原学的诊断难度,且抗生素应用有关依据缺乏。头孢类药物是B-内酰胺类 抗生素,属于头孢烯分子半合成抗生素,广谱杀菌作用较强,具有过敏反应少、抗菌活性强等优点。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两种药物协同作用良好,治疗效果显著。 孟鲁司特也可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治疗方法为:使用孟鲁斯特(生产厂家: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47;)口服治疗,每天1次,每次10mg。持续治疗14天。孟鲁司特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竞争性与半胖氨酸受体结 合,对白三烯活性进行抑制,從而将气道炎性的过程进行抑制,使气道阻塞减少,气道高原反应降低,并对肺功能进行改善。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概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是指鼻、鼻窦、咽、喉部的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常可侵及口腔、中耳、眼部、颈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临床特点】 1、发热。 2、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3、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儿童可诉头痛、腹痛、咽部不适。 4、咽部充血,有时扁桃体充血、肿大、颈淋巴结可肿大并压痛,肺部听诊多正常。 【护理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有无鼻塞、气促、咳嗽、咽部有无充血和疱疹,扁桃体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皮疹、腹痛的表现。 2、家长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护理措施】 1、按小儿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嘱患儿注意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发热、全身肌肉酸痛时应卧床休息。 发热、咽痛、声嘶的患儿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的流食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3、保持呼吸道通畅,鼻粘膜充血、分泌物较多至鼻塞时可遵医嘱用呋麻滴鼻液,并注意清 理呼吸道分泌物。 4、密切观察面色、神志、体温、呼吸、脉搏、咳嗽、咳痰、大小便情况,仔细听取患儿及 家长主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预防高热惊厥、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5、保持患儿口腔清洁,督促、协助患儿晨起、睡前及饭后漱口,婴幼儿喂奶后喂少量温开 水。 6、发热时执行发热护理常规。 7、用药的护理,服用止咳药时,嘱患儿服用后勿立即饮水或喂水,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最 后服用。 8、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保证水分足量供给, 减慢患儿进食的速度,无力吸吮者,用小匙或滴管喂养,咳嗽时停止进食。进食后让患儿头偏向一侧避免咳嗽引起呕吐造成患儿呛奶,严重者引起窒息。 9、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湿衣服促进舒适。 【健康教育】 1、指导患儿及家长适当进行户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避 免受凉或过热。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3、积极预防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免疫力。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喉部以上,鼻部和咽部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引起上感,以病毒多见。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冬春较多,幼儿期发病最多,学龄儿童逐渐减少,一般通过飞沫及直接接触传染,偶尔通过肠道传染。 一、临床表现 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较重。 1.潜伏期 多为2-3d或稍久。 2.轻症 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干咳,涉及咽部时,会有咽痛、扁桃体充血。发热一般在38℃左右,常持续2-3d,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也有的患儿不发热。 3.重症 多见于婴幼儿,常可骤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流涕、咳嗽、全身不适,有时还可出现呕吐或腹泻,如炎症蔓延,也可波及鼻窦、中耳、领下淋巴结,或向下蔓延发展成气管炎、肺炎等,如继发其他感染,全身症状更重。 在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时,还要注意和其他一些疾病相区别,如高热、咽部充血合并有高热惊厥,要高度警惕是否患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发热、咽部充血而伴有腹痛,要注意和阑尾炎等外科疾病相鉴别。 很多急性传染病早期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麻疹、水痘、猩红热、腮腺炎以及小儿麻痹(即脊髓灰质炎)等,因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曾经和传染病患者接触过,就更应该注意鉴别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4.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疤疹性咽峡炎:病原菌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胯弓、软P, 1%悬雍垂的9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疮疹,周围有红晕,1-2d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疤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以发热、咽痛、结膜炎为特征。病原体为腺病毒3, 7型。好发于春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咽结合膜炎,可伴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周。 5.急性扁桃体炎 发生本病时除了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冷感、头疼等症状外,可有咽痛、吞咽困难,扁桃休红肿、有渗出物。 6.辅助检查 病毒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细菌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可增高,中性拉细胞增高,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上呼吸道感染

深秋,警惕呼吸道疾病 2004年09月06日09:55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秋意渐浓,孩子和大人都感到神清气爽。而进入深秋以后,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均易首先侵犯呼吸道,宝宝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开始上升。父母们应对呼吸道疾病有所了解。 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哮喘等。 推荐阅读--急性喉炎、气管炎、支 气管炎儿童哮喘新疗法(图) 小儿感冒用药诀窍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疾病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为“感冒”,是宝宝的常见病。“上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的时候。 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感冒的病人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唾液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就有可能通过呼吸被传染,感冒也可由玩具、衣物等间接传染给宝宝。宝宝得了感冒,通常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容易引起其他疾病,如喉炎、气管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

家庭护理 宝宝的年龄越小,对他的护理就越重要: 宝宝的病房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并且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湿润。在饮食方面,宝宝感冒后要多喝水或稀释过的果汁,吃适量的水果,饮食宜喂食流质或较软的食物。感冒后,宝宝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都会减少,消化能力减弱,所以要减少食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另外,父母还要细心地清洗宝宝的眼鼻分泌物,随时观察他病情的变化。暂时不要给宝宝洗澡,而是改为晚上用热水给宝宝洗手洗脚。要让孩子充分休息,等病情好转后才能活动,以免感冒复发或引起其他疾病。 如何预防 深秋气温变化较大,爸爸妈妈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室温要保持稳定,空气要新鲜流通,但要避免穿堂风。有个小诀窍可以测试宝宝穿衣是否适度:经常摸宝宝的脊背和手,如果宝宝的小手温暖而脊背无汗,说明他的衣着恰到好处。 要保证宝宝有良好的睡眠,感冒流行的季节,宝宝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感冒病人。如果家里有人感冒了,最好戴口罩或用其他方法适度隔离,并且给房间消毒,方法是: 关闭门窗,用食醋每立方空间2~5毫升,加水1~2倍,加热至全部汽化,每日1次,连续数日。 提醒 ▲许多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症状相似。如麻疹、支气管肺炎、中毒型菌痢等,这些疾病的早期都有高热、寒战和上呼吸道不适症状,类似于感冒。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它们特有的表现。所以,当孩子有感冒症状时,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和突然变化,发现与感冒不相符合的表现时,要及早送宝宝去医院检查。 ▲因为多数感冒属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但有时为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可预防性地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但是切忌盲目乱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 ▲宝宝流鼻涕较多时,要用软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有较硬的鼻痂不可用手挖,要用棉签在鼻痂上涂红霉素软膏,待鼻痂软化后,才用棉签轻轻蘸出,以防感染。 食疗小验方 下面几种食疗方法可以预防感冒,在流感盛行的季节,不妨经常给孩子服用: 1、葱白大蒜饮:葱白250克,大蒜125克。将葱白和大蒜一起切碎,加水l000克煮汤,每日服用2次,每次1小茶杯,可以预防流感。 2、大葱生姜汤:大葱1根,生姜3片,加适量水,煮后喝汤。

如何预防幼儿上呼吸道感染

冬季:如何预防孩子上呼吸道感染 莫让感冒变肺炎 不要服用过多的抗感冒药 当小儿患感冒时,不要服用过多的抗感冒药是预防发展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之一。因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有许多病毒和炎性细胞,流涕、喷嚏是清除病毒的有效途径,而抗感冒药多数是针对流涕、喷嚏症状的,还有就是退热作用,当服用感冒药后,症状减轻了,但呼吸道黏膜却干燥,不但不能清除病毒,还可使细菌乘虚而入,发展致下呼吸道感冒,就像不严重的咳嗽,尤其是痰多时不宜服用镇咳药是一个道理。多休息、多睡眠、多饮水、适当退热、注意护理、勤看医生是治疗感冒、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感冒的家庭治疗 多休息、多饮水、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常用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病毒灵,中药有金银花、板蓝根等,对症药有感冒中成药,一些感冒冲剂,退热药。还有抗病毒滴鼻液,滴眼液等。感冒的药物治疗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护理好,监测体温,防止热惊,让小儿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注意病情的转归,合并症的发生。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毒在体内有一定的生存期。另外,一些抗病毒药的疗效也不是很可靠,有的杀伤白细胞,造成白细胞减少,因此,临床上多使用中药清热解毒,如金银花、板蓝根等;症状重的服用一些对症药,如感冒冲剂、退热药。 ◆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 人们俗称的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引起上感的病原菌主要是病毒,占90%以上,细菌的原发性感染只占少数。因此,感冒就服用抗菌

素,甚至使用高级抗菌素的做法是不对的。 小儿尤其小婴儿,上感的几率很大,每次都服用抗菌素,有的连续感冒,连续使用抗菌素,抗菌素越用越高级,结果造成小儿耐药菌生长,一旦有细菌感染,使用药物效果不佳。而且,抗菌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抗菌素有许多副作用,如杀伤白细胞,使白细胞下降,进一步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抗菌素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出现药物性胃炎,肠道菌群失调。要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再投用抗菌素。不要因为怕细菌感染而预防性给药,这是错误观点。抗菌素是杀灭细菌的。没有细菌使用抗菌素只能杀来白细胞。 ◆不让咳嗽反反复复复发,不是简单服药而是黏膜保护 小儿咳嗽是一种症状,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把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理出来,咳嗽同时往往伴有咯痰,痰就是“垃圾”。那这么说来,咳嗽是好事,就不是止咳治疗了。不是的。当呼吸道中没有“垃圾”,只是有充血、水肿,或由于长期咳嗽刺激,使咳嗽中枢持久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时的咳嗽就不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反射动作了,就应该积极止咳。因此,止咳治疗不是简单的服用止咳药。首先要分析咳嗽的原发因素。针对病因治疗,才会收到好的结果。 即使是气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也不一定都有活动感染,对于经久不愈的咳嗽,不要长期使用抗菌素,更没有必有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没有细菌,只是病毒感染,还长期使用抗菌素只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白细胞下降,菌群失调,胃功能受损,小儿食欲下降,是利少弊多,是不可取的。这时的治疗,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修复,功能的恢复等上,如服用维生素AD胶丸,有利于内膜的修复,多喝水,室内空气湿度适宜,使纤毛运动功能改善,痰液变稀薄,利于排出,空气新鲜,减少室内灰尘,减少理化因素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