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旅行社危机分析与研究

国内中小旅行社危机分析与研究
国内中小旅行社危机分析与研究

摘要:国内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各类旅行社在数量上也有了相当规模,但中小旅行社由于自身经营特点和宏观环境的变化,生存状态堪忧。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危机爆发后,整个旅游行业受到极大冲击,而国内中小旅行社的经营更是步履维艰,有必要对国内中小旅行社的生存状况进行必要的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策略,为国内中小旅行社的经营者找到一条合适的经营方法提供。

关键词:中小旅行社;危机;管理。

国内专家学者认为旅行社的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注册资金低于200万元,年接待量在3万人以下,且营业收入少于1000万元的旅行社为中小旅行社。[1]由于中小旅行社自身特点,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旅行社经营步履维艰,出现了经营额下降,市场份额减少,投诉增加的现象,中小旅行社在经营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就国内中小旅行社面临的危机特征、危机类型和处理危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

1.中小旅游社的危机表现特征[2-3].

1.1中小旅行社面临的危机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旅行社是指依法设立并具有法人资格,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从定义上可知,旅行社的产品是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在空间移动过程中的需要,在购买旅游供应商的产品并进行开发后,提供给旅游者的各种有偿服务,包括各种形式的旅游线路,预订各种票务、酒店等单项旅游服务。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就是旅游线路,而且线路是由旅游资源(人文资源、资源)、旅游、旅游接待设施决定,旅游产品能否形成,而非由旅行社经营者的主观努力能够决定的,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而且诸因素缺一不可,否则旅游产品便不能形成出售。如果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接待设施任何一方出现问题,旅行社产品不能形成,旅行社就会面临经营危机,加之中小旅行社对现实中的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本身先天不足,因此中小旅行社面临的危机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1.2中小旅行社面临的各种危机极难控制。

旅行社产品与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大区别就是产品即服务。各类员工就是服务者,员工的行为构成了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中小旅行社面对的最大危机就是人力资源短缺,员工流失率高、服务意识差,直接导致中小旅行社提供的产品是存在质量危机,而且这种危机难以控制把握。

旅行社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相比,显著特点是绝大部分服务过程不在旅行社内部发生,而是在企业外部,即旅行社员工是在旅行社外的充分参与,中小旅行社经营者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不能实时评估,收集到的材料一般是由客人反馈的间接材料,不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管理者对在事前和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有效控制。

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相比,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几乎无能为力。因为不是旅行社内部因素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系统,而是行、住、游、食、购、娱等旅游活动直接影响旅游消费者的感知,而对这些要素的控制又远远超出了旅行社的权限,这样吃、住、行、游、购、娱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旅行社产品的质量。中小旅行社天生的缺陷就是在管理能力不足,对那些非内部原因引起的旅行社经营危机更是束手无策,导致中小旅行社危机具有难控制性的特点。

2.中小旅游社的危机类型[4-6].

在世界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的改革开放为契机,在市场体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的时期,我国旅行社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中小旅行社,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较大进步,但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国际国内旅游行业经营步履维艰,特别是中小旅行社更是风云激荡,具体表现在:第一,

旅行社行业经过近10年的低价恶性竞争,使该行业已陷入微利的怪圈;第二,到2010年底我国将完全开放外资旅行社进入中国旅游市场,面对巨大的中国旅游市场,拥有雄厚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外资旅行社大规模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已成为事实;第三,携程集团以旅游商务运营模式率先在全国的重点商务城市设立旅游专营门店,抢占各类旅游市场;第四,已经实施的新《劳动法》和《旅行社管理条理》,以的形式促使旅行社业规范有序经营,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旅行社的运营成本。这些宏观上的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处于弱势的中小旅行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实际经营方面中小旅行社面临的诸多危机,具体表现在:

2.1政策危机。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旅行社条例》对旅行社经营给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允许外资进入该行业,给经营困难的中小旅行社更是带来较大冲击。以前靠削价来争夺客源的破坏性经营方式在新形势下不再适应新的环境,中小旅行社要想生存发展必须转变经营方式;另外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劳动法》中对劳动者的权利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日后中小旅游社在人力资源运营成本上必将大大增加。以上这些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给中小旅行社的经营带来了较大困难,诸多中小旅行社在生存发展方面面临着政策方面的危机。

2.2管理危机。

海峡西岸的多数中小旅行社是家族企业,中小旅行社的核心人员主要是家族亲人,管理者又是业主本人。这样的管理者团队成员本身缺乏企业管理知识,日常的经营管理采用封闭式经验式管理经营。在日常重大事项决策上中小型旅行社通常由业主本人做决策,决策缺乏性和前瞻性,往往“一言堂”独断专行,导致决策失误频发。中小旅行社经营管理者一般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把本企业的发展融入本区域的整个旅游业发展中去,缺乏长远的企业战略规划。加之目前国内整个旅行社行业缺乏较为成熟的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中小型旅行社的业务骨干本身缺乏专业知识,营销上基本上都是凭经验和感觉在操作,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制度来维系,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中小型旅行社的经营管理缺乏科学性。

中小型旅行社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层次少、部门设置重叠。工作的分配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一人分饰多角或几人兼顾多种工作的现象在中小旅行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随处可见,导致中小旅行社经营管理过程中时常出现不规范行为、信息流通受阻及服务缺陷。最后导致整个中小旅行社行业的经营管理缺乏规范性,竞争力差。中小旅行社经营者缺乏财务专业知识,不注重经营成本、营销和管理费用核算,只注重销售产品的价格和利润。对客服务缺乏具体的服务标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和热情,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不强,整个中小旅行社行业的员工凝聚力差,生产效率低下,使中小旅行社管理费用成本过高。

2.3财务危机。

中小旅行社注册资金规模较小,又没有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必然导致承担金融风险弱,银行信用评估级低,向商业银行融资程序复杂、融资规模不大,时常出现现金流短缺;中小旅行社因业务操作程序不规范,导致团队应收账款因客人投诉不能有效处理而无法及时收回或不能收回,运营成本增加;公关费用已成为中小旅行社所有费用中较大的费用,造成运营成本高;中小旅行社由于固定资产少,不能得到较广泛航空公司的机票代理权,即使少数中小旅行社有部分机票代理业务,但由于其机票销售量小,航空公司也不会给予其较低的折扣;中小旅行社为了节约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多数中小旅行社没有设立专门的解决各种纠纷的机构,也没有聘请相关的法律顾问和律师,加之中小旅行社无强大的保险险种采购能力和保险索赔能力,一旦发生纠纷,中小旅行社就会陷入巨额财产赔偿的纠纷中,这些都会增加中小旅行社的财务负担。以上列举的诸多问题,一旦出现一种或几种问题同时出现,不但使中小型旅行社缺乏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扩充资金,而且就是维持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存

在一定风险。

2.4信用危机。

中小旅行社本身的经营规模决定了其不会成为市场的主导,而是要么填补旅游市场的空白,要么分割大旅行社无暇顾及或不屑顾及的市场,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中小旅行社一般没有专门的营销渠道,也无强大的集中采购能力,结果造成中小旅行社设计的旅游线路成本一般要高于其他大的旅行社;面对整个旅游行业内的竞争,中小旅行社为了获得生存权利,唯一能使用的也是最好使用的手段就是在组团市场想方设法靠降低价格来招揽游客,反过来进一步向地接社压价,而地接中小旅行社面对行业竞争压力有的地接社直接降低地接价格,有的甚至承诺垫付一部分资金,但在业务操作时中小地接社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则在对客服务中要不降低服务标准,要不随意修改接待酒店星级标准和用餐档次,甚至擅自做主加大游客购物行程,与景点景区旅游商品经销商合谋骗取游客的钱财,而最终导致回程旅客对组团社产生较大抱怨,甚至发生纠纷投诉,组团社接到游客的投诉和抱怨又对地接社施压,甚至以不结算地接款相威胁。这样造成组团社与地接社之间不能建立起很好的信用关系,组团社的团队到了地接社后,对于团队质量产生怀疑,而地接社对于组团社能否顺利全额支付团款事项表示担心,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游客、组团社、地接社三方互相埋怨和不信任。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势必严重影响到中小旅行社良性健康的发展。

3.中小旅游社的危机管理研究[7-12].

由于中小旅行社自身的特点,对于庞大的旅游市场,一般中小旅行社采取“克隆”大的旅行社的旅游线路。在实际旅游市场经营中,某条旅游线路经营一旦受到市场消费者青睐,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就会争相模仿,结果导致同质化旅游产品充斥整个旅游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市场中出现旅游线路单一、老化缺乏创新性,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也滋长了旅游市场中的诸多不规范服务行为,如行业内恶性竞争加剧、旅游消费陷阱防不胜防、导游服务缩水、旅行社信用等级降低、经营出现困难、员工严重流失等一系列危及中小旅行社长远发展的问题产生。中小旅行社要想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求的生存,必须推动外部环境改善和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树立良好的信用,提升服务水平,赢得广大旅游者的信赖,扩大市场份额,克服遇到的各种经营危机。

3.1转变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中小旅行社经营者要转变用人观念,剔除“用人唯亲”的落后思想。中小旅行社经营管理者要勇于打破一些诸如“论资排辈”、“内部选拔”、“只能上不能下”之类的条条框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旅游成为新时期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居民的主要旅游方式。中小旅行社在经营业务上的营销重点应该由原来开发团队旅游消费者,转向家庭消费群体;营销方式上由原来的关系营销,应向社会大众化营销转变;夹报和纸质广告向或手机广告转变,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中小旅行社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制定适合本旅行社的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应像大旅行社那样制定五年或十年发展规划,把企业的发展目标用制度规定下来,并让中小旅行社全体员工清楚,这样既给管理者自己施加了压力,也给员工的努力指明了方向,使得整个旅行社全体员工目标一致,上下同心。中小旅行社当务之急就是应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保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今我国旅游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小旅行社也要在内部组织结构上,由原来的导游外联等实际操作人员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人员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大力加强中小旅行社内部文化"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中小旅行社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发展基础。

3.2转变经营方式,强化中小旅行社联系,提升在行业内的整体地位。

现阶段中小旅行社为了生存发展,整个旅游行业面临的削价和无序竞争愈演愈烈,各类旅行社特别是中小旅行社为了抢占市场,夺得客源,进行不顾成本的恶性竞争,结果是造成整个行业的无序和整体利润下滑的局面,并引起消费者的投诉,进而造成整个行业市场萎缩和经营环境恶化。中小旅行社在规模上不及大旅行社,在知名度和企业信誉上明显没有优势,中小旅行社之间也较难保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使得中小旅行社的谈判能力每况愈下,从而难以在票务、地接、住宿、餐饮等各个方面取得较低的价格。即使个别中小旅行社能够推出和大旅行社完全相同的旅游线路,但在旅游产品价格、服务质量、服务方式和顾客满意度上与大旅行社相比都缺乏相对竞争优势。

中小旅行社要想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化零为整,建立业务关系紧密、契约型的旅游联盟,实行区域内甚至跨地域的联合经营。从横向联合(指中小旅行社之间的联合)来看,像开专列、包机、包船等交通方式上,一趟专列就要近千人,单凭一家中小旅行社,有限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招揽如此众多的游客。但是,区域内各中小旅行社联合起来拼团就极容易成行。如此对各中小旅行社不仅增加了客流量,也使各家中小旅行社的经营成本降低了,中小旅行社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就可以适当向旅游者提供价格优惠,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就纵向联合(指旅行社进行上、下游的联合)而言,旅游业自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旅游成为现实时缺一不可,这就决定了旅游资源、各类旅游企业在经营上的互补和相互依存度较高。此时区域内的中小旅行社应该主动联合起来,形成若干个中小旅行社联合体,在开展旅游营销、产品宣传等方面整体出击,以此抗衡大旅行社独霸天下的市场格局。一旦中小旅行社之间形成了联盟,其合作形成了旅行社群体的合力,一方面可生成中小旅行社在内向竞争中的良好秩序,另一方面又可增强在外向竞争中的竞争力。另外由于此种联合体是区域内各中小旅行社之间在自愿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组成的,是一种契约式的联盟组织,各成员有共同认可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对联盟章程中规定的相关义务和责任有高度的认同感。当这种“超级旅行社”与互联网相融合进行电子商务一体化营销时,其在现实旅游市场中产生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难以估量的。

3.3细分市场,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中小旅行社要想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应实时调整其经营方向,尽量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产品方面的比较劣势,实现产品的专业化经营。通过对整个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开发应符合适众性、新颖性、差异性、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细分市场旅游者的需求。如,泉州的天安旅行社,也是一家固定资产少、注册资本规模小的中小型旅行社,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在泉州地面上有一定的影响力,靠的是对整个泉州地区特别是市区的旅游市场的有效细分,选择专门经营市区各中小学生夏令营、科普等旅游项目,并得到了行业内的充分认可。中小旅行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所经营的产品上。

与旅行社集团凭借自己实力通过经营标准化产品达到规模的指导思想不同,中小旅行社应针对区域内某些细分市场,对某些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特色产品或特色服务。中小旅行社可以利用自身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的优势,选择那些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大型旅行社不愿意或不便进入的市场寻找机遇,如选择一些中短途旅游或是市内旅游。

另外旅行社经营的旅游产品是旅游线路,但旅游线路的载体是由旅行社员工提供的各种服务,其无形性和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时,除了价格以外,难以一时比较产品之间的优劣。为了降低购买风险,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一般靠其对品牌的认知和了解,因此中小旅行社首先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对旅游供应商提供的旅游产品进行创新,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和住宿、餐饮、设施的选取和创新;其次,时间安排、活动内容与活动主题、直接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形成具有独特性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发挥特色旅游产品吸引优势,更好地满足区域内不同旅游者的需要,在消费者中形成自

己独特的品牌,从而达到占领市场,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的目的。

3.4凭借高科技,走信息化发展道路,进行多渠道营销,扩大市场份额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商务已经成为各类转型并获取全球市场竞争主动权所必须学习与应用的平台。在市场经济中,旅游企业以效率和效益取胜,信息技术为旅游企业提高效率与效益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目前,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多数人特别是既具备购买能力又有较强意愿外出旅游的中青年城市居民逐渐习惯了在网上搜索产品信息甚至在网上购物。中小旅行社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中小旅行社网络联盟体,建立起虚拟旅行社集团。这样中小旅行社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既可保持自己的独立市场地位,又可随时保持与各中小旅行社之间的联系,日常具体业务通过网络紧密完整地联系在一起,具备了与大型旅行社相抗衡的能力,甚至在旅游产品和信息资源等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和竞争力。中小旅行社在实现网络化的基础上,实行“网络代理制”就可以避免以前“小而全”的建制和业务上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位的经营困境,使其彻底摆脱经营停滞不前的局面。代理社以前可能只代理销售某一旅行社集团的产品,但实现网络化后代理社可以根据自身和市场情况选择销售多个旅行社集团和专业旅行社的多种产品,实现超级市场式的销售方式,这为旅游者的充分选择和购买提供了便利。通过网络实现中小旅行社的虚拟集团化产品营销,增强企业竞争力。

另外中小旅行社应注重会展营销和一对一营销。诸多旅游企业的成功经验也证明,参加各式旅游展会是一个既能打响知名度,又可以取得经济成果的好机会。因此,中小旅行社应该抓住这一营销模式,积极参加各种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业旅游展览会,如一年一度的国际旅游交易会和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或在主要目标市场有针对性的开展各式各样的旅游推介会,以提高中小旅行社的知名度,争取与其他区域内的中小旅行社和其他旅游企业更多的合作机会;业务量较小和没有知名度的中小旅行社必须学会把服务送上门,通过面对面营销去赢得一些团体客户。

总之,中小旅行社应顺应时代变化,运用现代科技网络手段,多渠道开拓市场,在现有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争取更大的生存权利。

3.5狠抓服务质量,提升企业信誉度。

中小旅行社由于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操作不规范,为了获得业务而无原则地对旅游者盲目或过度承诺;在实际接待中操作人员缺少计划性,甚至出现超负荷接团等现象,造成中小旅行社信誉度低,经营困难。因此提高中小旅行社信誉度和美誉度成为当下中小旅行社迫切解决的棘手问题。

为此中小型旅行社应加强内部管理,重视品牌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游客服务体系。如把旅行社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通过网络向社会、消费者公开,随时接受消费者的监督;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业务能力,制定严谨的业务操作规范和程序,保证员工操作的规范性;与地接社签订承诺协议书,保证把承诺落到实处;通过游客意见书,电话回访以及上门听取意见等形式来改进服务。不断提升中小旅行社的信誉度,扩大中小旅行社在消费者的影响。

3.6提高员工福利,吸引优秀员工。

中国导游网进行的全国导游人员人才资源状况的调查显示:从1989~2009年,全国共有218962人获得导游资格证书,目前没有从事导游工作的有85941人,流失率为39.24%。

其中持资格证书的流失率为47.32%,[13]旅行社人才的流失一致困扰着旅行社的经营者,特别是中小旅行社员工流失率比大型旅行社更高,这严重影响了旅行社的正常经营。因此中小旅行社要想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紧中小型旅行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首先,中小旅行社管理者要注重内部人才的培训,加强对员工全工种、全方位的专业培训和电子商务知识、信息交流技术等其他对客服务培训,以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中小旅行社为防止人才的频繁和大面积流失,应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创造出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拓展人才招聘渠道;最后,中小旅行社经营管理者应优化用人环境,秉承“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的用人理念,中小型旅行社的领导者应敢于授权给下属,努力培养下属,为他们的发展成长提供空间,激励他们将自己的命运和旅行社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旅行社双重效益的取得提供可靠保障。

(注:本文系泉州师院资环学院基金项目,泉州师范学院校级自选项目,项目编号:2009KJ02):

[1]https://www.360docs.net/doc/a317050988.html,.

[2]陈文杰。危机的管理与规避[N].中国旅游报,2003,(5)。

[3]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1.

[4]戴斌,杜江,郭鲁芳。旅行社管理[M].北京:"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纪俊超。试论旅行社的危机管理[J].旅游管理,2003,(4)。

[6]黄非,胡亚萍,贺鹏。浅谈“危机管理”在旅游业中的运用[DB/OL].

[7]李团辉。我国旅行社实行垂直分工体系的障碍因素[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6,(4)。

[8]王春雷。中小旅行社的经营困境与创新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4,(5)。

[9]黄吕波。关于旅行社低价格竞争之原因的综述[J].桂林旅游专校学报,2006,17(8)。

[10]甘露。刘海燕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6,(1)。

[11]刘怡,李月。高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6,(2)。

[12]孙小黎,王讯。中小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J].当代经济,2003,(7)。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解读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崛起重点

[收稿日期]2010-01-25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解读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崛起 贾 晶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摘要]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有市场经济就会不时地爆发经济危机。它源于生产的社会性与私人占有的矛 盾,但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不断追求扩张的产物。所以,研究经济危机离不开制度分析。从制度视角解读经济危机,可以发现,经济危机虽然是伴随大国崛起的危难,但制度创新却可以使大国迎难而上,转危为机,抓住机遇而崛起。我国应从制度创新入手,让利于民;创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强化政府干预,纠正市场失灵;加强国际合作。从而不仅化解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而且还在后经济危机时期能够快速发展。 [关键词]经济危机;制度创新;中国崛起[中图分类号]F640 [文献标识码]B 第2010年第3期(总第346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3,2010Total No.346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003-0003-02从美国的次债危机发展成美国的经济危机,然后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经济危机。现在,危机早就进一步深化和蔓延,经济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的冬天已经来临了。而此次发生在全球经济 “心脏”部位的经济危机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自1825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运行,经济危机理论历经100多年的历史演变,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通过对经济危机与制度创新、大国崛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从制度视角解读经济危机,并为通过制度创新应对经济危机,促进中国崛起,转“危”为“机”提供思路。 一、经济危机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危机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无效率的制度则抑制乃至阻碍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危机就可以看作是无效率的制度抑制乃至阻碍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经济制度变迁中的突变。试分析如下: 1.经济危机只有在市场经济制度中才会产生。如果经济自给自足,生产与消费直接结合,就不可能形成生产过剩或不足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形成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生产与消费日益脱离,各种矛盾累积集中爆发的结果。 2.经济危机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紧密相联。人们的经济活动离不开经济制度。集中的工业化生产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使相关的商品交易制度、银行信贷制度、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国际贸易制度等形成并发生变化。如果出现经济结构失衡,就可能诱发经济危机。 3.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制度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浅谈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意义

浅谈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意义 孙勇娜潘佃安 .....................................................................................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与企业都会面临着一些方方面面的危机。要正确认识危机的产生,不断增强危机责任感,建立和健全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可结合各自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实施危机预警机制,尽量把危机变成机会,为有关企业或单位管理研究者提供新情况、新课题和新任务。 关键词:企业增强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实行科学管理 人们面临着各种危机既是危险,又将是机会,经营企业或单位都有可能会遇到风险,就像航行经常会遇到风浪一样。那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管理就是企业与单位能有措施、有步骤、有计划地做好准备,在危机末出现时必须时刻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提高预防和控制重大危机的管理水平,将起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一、增强危机意识、确保危机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在新形势下,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尤其是我国的企业大多数面临成长性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动力和阻力,现代的企业往往能够在正确把握着发展战略思维的基础上,从容地面对各种危机和阻力。现危机管理将面临着以下15个方面的危机:一是人事危机;二是行业危机;三是产品危机;四是经营决策危机;五是天灾危机;六是能源资源危机;七是安全危机;八是环境危机;九是水危机;十是经济危机;十一是财务危机;十二是媒体危机;十三是公害危机;十四是犯罪危机;十五是各种突发性危机。 正因如此,一个企业存在着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危机和找不到常效,以及标本兼治的正确应对危机的方法。这样一来,企业在日常经济运行管理中,必须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危机预警机制》,它是实施危机管理体系的基础。企业越早认识到危机存在的威胁,越早采取适当的行动,越可能控制住问题的蔓延与发展。一旦危机发生时,企业就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困难。首先要强化企业管理层的危机意识,并引起广大职工的关注,使这种意识与关注融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中。二要对企业的危机管理,主要包括安全和经营的两个方面。应不断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树立起企业在市场经济中

危机与转机-金融风暴、经济危机下中国_第一章 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

金融危机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有其孕育、产生、发展、变化、爆发、蔓延等一系列过程的。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一些必要的背景,摸清其发展的脉络,并展望其未来的走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金融危机,从而有效防范当前的危机给中国经济和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威胁,并且未雨绸缪,防范类似的风险。 第一节美国人的信贷消费文化 在中国,信用卡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使用信用卡而沦为“卡奴”的人并不多。而在美国,人人都使用信用卡,消费时先花银行的钱,然后每个月再把钱还给银行。 中国人普遍以为,不透支、没欠过钱,那才是有信用、有能力的证据,所以很多人宁死不求人。在美国却是完全相反,透支后再还钱的过程,正是你逐渐积累信用的过程。很多中国人到美国,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一位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读了5年书的博士,读书期间办了信用卡,至今已20多年。读书期间移动通讯技术还不发达,所以他没有手机。后来他再到美国去出差,需要买个手机,结果被告知无法购买,因为他的信用记录是零!原来,他读书期间一直用着信用卡账面的钱,从未透支过。而手机从来没有先交钱后打电话的,都是先打电话后付钱,所以购买者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信用记录。所以他如果想要用手机,必须先给手机服务商支付一笔钱,作为保证金。所以在美国,你不欠钱,是没信用,欠了人钱才是有信用! 在美国,要积累信用,首先是要申请社会保障号码。这是一个唯一终身伴随美国公民的号码,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身份证,所以这个号码被美国人看作是“事实上的身份证号码”。 建立社会保障号码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追踪公民的纳税记录。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罗斯福总统上台,开始实施“新政”,政府更多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以缓和社会矛盾,从而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当时的技术水平也足以支持美国政府以现代化科学手段精细管理社会,于是就建立了这项制度,以确保公民按时足额纳税。时至今日,美国人没有这个号码在社会中几乎寸步难行:纳税、社会福利和保障、信用记录、犯罪记录等等都和这个号码密切相关。没有这个号码,父母无法向政府为孩子申请福利。因此,现在多数美国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为其申请社会保障号码。 在美国有了这个号码,就相当于在中国有了“档案”。这个“档案”是虚拟的,在美国全国联网。每个人的一切信息——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码等等——都与社会保障号码挂钩,一个人在到银行开户、入学、纳税、购买医疗保险时,都要出示社会保障号码。因此,从这个号码入手,有关部门就可以顺藤摸瓜,查询到一个人所有的信息——缴税记录、信用记录、服役记录、犯罪记录、学习经历甚至就诊记录等等。 一个人有了这个号码,才可以去找工作,找到工作,开始赚钱,也就开始纳税。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收到银行的邀请,推荐使用该银行的信用卡,提交收入证明等材料并且顺利地通过审核之后,一个人就终于“有信用”了。这时候去银行存一笔钱作为押金,银行随后可以发给你一张信用卡,叫做“安全信用卡”。用这张“安全信用卡”,你也可以逐渐积累信用,直到积分达到可以申请真正的信用卡时,那张“安全信用卡”的使命也就结束了。接下来,随着不断透支,不断还钱,信用积累越来越多,就会又有银行来推销他们的信用卡,给的限额也越来越高。

中国经济的危机分析

中国经济的危机分析 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建设的引领者,在祖国繁荣富强的道路上书写了灿烂辉煌,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戴和爱护。 现在网络上出现很多讨论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的言论,不乏大家之说,但在我看来,大家们忽视了一一点,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房地产因其牵扯甚广,下流产业过大,一旦破灭那就会动摇民生根本,市场再强大也抵不过一个泱泱大国维护民生,维护稳定的决心。从这一点来分析,房地产不会出现失控似的破灭。随着中国公布最新的2009年经济数据,“楼市泡沫”再次成了国际舆论担忧的主要风险,《华尔街日报》的标题直言“中国经济成也房产、败也房产”。 实际上,国际上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话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美国著名的对冲基金KynikosAssociates创始人兼总裁查诺斯在年初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美国《新闻周刊》也预测,中国将因房产泡沫破裂而陷入经济崩溃。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似乎也在表示着对于高房价的担忧。 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到底有多严重?也许很难用一是一、二是二的方式说清楚。不过,高房价的确灼痛了大多数中国人,越来越多的人在演绎着积蓄的涨幅总是追不上房价涨幅的辛酸历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炒房大军中,梦想并身体力行着通过倒房子“一夜暴富”。 本报访谈的专家,几年来都在为警惕房地产泡沫而呼吁。不过,泡沫仍然在不断放大。泡沫的最终破裂,将是中国经济难以承受之痛,这样的危机,这样的局面,会在中国上演吗? 【先驱语录】 ★迪拜的房地产泡沫是一个先兆:这样的一种模式是无法持续的。中国有可能因为内在的容量比较大,不会爆发得那么快。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还可以持续,会给人一种幻觉。 ★美国次贷危机前,泡沫持续了20多年才破裂。中国这些年算什么,也可能持续时间还要长。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一旦崩溃的话,崩溃的将不仅仅是中国经济,而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 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不是一点点 《国际先驱导报》:最近,很多西方言论都表达了对于中国楼市泡沫的担忧。美国的查诺斯甚至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这是夸大之词吗? 易宪容:没夸张,一点都没夸张,其实中国的情况比他说的严重。北京的房价、上海的房价、深圳的房价比迪拜高得多了。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篇一: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以三鹿为例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外部宏观环境如国际背景,国家 政策,行业状况,社会条件,技术升级等会影响到企业的总体走势,而企业自身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宏观走势并根据 自 我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战略以赢得竞争。但是人毕竟是有限理性的, 在 企业面临危机时,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如何果断而有针对性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应该采取何种方法转危为机呢,这就要求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但是普 观 中国的企业及社会大众,我们发现至今危机管理的意识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是 很淡薄,尽管自非典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和企业对危机管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相对而言,企业的认识明显不够。本案例将会以三鹿 1 集团为蓝本,运用目前 的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剖析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指 出其弊病,并适当给予自己的见解。本案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三 鹿

集团,第二部分是本案例的中心部分,即对三鹿集团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分析,第 三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并用一点笔墨对当前的危机管理理论提出一点自己的看 法。 第一部分三鹿简介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 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 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2008年 8月其产品爆发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企业声誉急剧下降。2008年12月24日,三 2 鹿集团被法庭颁令破产。2009年0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第二部分三鹿集团危机处理过程分析 三鹿应对危机的过程回顾 三鹿领导集团总经理:田文华副总经理:王良玉杭志奇 1、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 2、2008年5月17日,客服部书面向领导集团报告情况。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分析(总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分析【案例】: 7月下旬,一篇发表在天涯论坛的题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网文,揭发了国内包装水行业龙头——康师傅“用自来水冒充优质水源”的内幕。随着事态的不断升级,深陷“水源门”的康师傅终于扛不住了,于9月2日“公开道歉”,并停播广告、更换产品外包装等行动。然而,记者在采访发现,尽管康师傅控股公司的公关部门透露“暂时没收到消费者和采购商可退货的通知”,也不担心包装水产品的销售情况出现长期下滑的惨状,但涉及的水产品在广州市场的销量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而网上调查显示,八成水民已明确表示“不敢再喝康师傅的水”。【处理措施】: 1.官方发言 康师傅矿物质水及大部分饮料行业和瓶装水行业所选用的水源皆为公共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完全符合国家GB5749卫生标准,加上采取了国际先进的处理技术,这是康师傅之前的广告称其为“优质水源”的原意,但是没有向媒体和消费者解释清楚,结果产生了误解。康师傅为此表示遗憾与抱歉。——康师傅 2.抛开虚假宣传不提 从“不作正面答复”到“公开道歉”,康师傅扛了近一个月。记者昨日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获悉,未来数周,康师傅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将前往华南、华东、华中等市场,对当地消费者进行公开道歉。 9月2日,康师傅在天津举行了面向华北地区知名媒体的“开放日”活动,活动上就其“优质水源”事件首次向消费者进行公开道歉。此前,有网友爆料称,曾潜入康师傅杭州水厂探秘,发现康师傅矿物质水是自来水加工灌装,而非广告中声称的“选取的优质水源”。文章在天涯贴出后,引起很大反响。 3.新瓶标删除“优质水源” 当天,康师傅饮品事业群总经理黄国书在活动现场表示,康师傅矿物质水及大部分饮料行业和瓶装水行业所选用的水源皆为公共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完全符合国家GB5749卫生标准,加上采取了国际先进的处理技术,这是康师傅之前的广告称其为“优质水源”的原意,但是没有向媒体和消费者解释清楚,结果产生了误解。康师傅为此表示遗憾与抱歉,近日新上市的康师傅矿物质水的广告和新瓶标已去掉了“选取优质水源”的字样。

危机与转机-金融风暴、经济危机下中国_第三章 中国经济现状——太极图般的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时间,虽然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但是基本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光阴如梭,回首往事,人们不禁发出惊叹。 然而,30年的高速增长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难免历经坎坷,而且,还有不少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因为讳疾忌医,弄成了痼疾,积重难返。 中国经济究竟取得了怎样巨大的成就?中国经济又面临着哪些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危机当中如何暴露出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本章将为读者一一道来。 第一节欣欣向荣 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不断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和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已经不可分割。所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一定会产生影响,我们也要拿出必要的措施来应对整个国际经济进入冬天的大环境。要想做到安然度过危机,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 自从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这个世界人口第一的东方大国,30年里保持了年均9.6%的增长速度。中国从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走到了基本实现小康,开始向全面小康的目标前进。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年均近10%左右,消除了上世纪末期通货紧缩的问题,又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总的来说,经济发展从重“量”转向重“质”,效益改善,波动减少,协调性增强。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改革开放的头一年1978年,我国GDP总量只有2165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3万亿美元左右,跃居世界第四,人均GDP2000美元以上。从全国财政收入来看,1978年为1132亿元,2007年,已经超过5万亿元,当年财政收入的新增数额已经赶上从前一年的总额。国家外汇储备截止到08年9月末,为190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而在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即便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1997年,我国外汇储备也只有1398亿美元。另外,我国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制造业水平发展极快,以东莞为代表的制造业,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和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国居民储蓄总额超过20万亿。 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扩大,充分参与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2001年入世之后,连续5年之内,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保持了年均28%的增长速度。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8373亿美元。全球500强有480多家在华投资。对外投资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十年的高增长,中国堪称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么,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这样高速的增长态势这么多年呢?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总量已经很大的情况下,高增长的动力何在呢?应该说,中国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消费需求的变化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进一步又促进了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进行,从而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1998年,我国城镇住房制度实行了货币化、商品化改革,从此,中国城镇居民中部分收入较高的群体开始了消费类型的转变,从以满足基本衣食等生

谈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中国的边缘地位(1)

谈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边缘地位的理解 【本文摘要】在三十年代,世界各国都忙于为解脱经济危机而奔忙,但是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中国却安然无恙,这显得中国好像风景这边独好,但是中国是面临危险的,那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众联教育下面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到20世纪30年代,我们不能不提到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危机的出路,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或者是军国主义道路,或者是进行平稳的改革,而当时的中国,却四平八稳,没有大的波动。今天众联教育就和大家一起探讨。 为什么中国在世纪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却安然渡过了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做为一个以白银为法币的国家,中国起初没有受到工业国家间的影响,那当时中国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中国其实在在美英等国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一如既往的坚持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外贸量在1929-1930年间保持稳定,在1930-1931年间,出现了20%的增长,并且1929年由于新的海关税则的出台,使中国的海关税收增长了一倍,此外,1930年后由于政府用黄金替代白银征收进口税,这样,就使政府从国际市场银价波动中解救出来,减少了中国的贸易逆差,并使中国以外国的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于是就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感。 对于欧洲列强来说,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维持了各国的相对稳定,但是,在德国和日本,对于战后的国际合作体系出现了不信任的因素,也就是说国内出现了改革派,也就是说如在德国,1919年的凡尔赛公约,德国人不满,强烈要求修约,这部人叫改革派,而日本在中国发展有欣欣向荣之感时,日本觉得,应该把国家的发展和某种程度的控制中国联系在一起,这一过程出现于19世纪末,日本的几代人都认为这种控制是必要的。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是他们潜在的敌人,另一方面,在地理和经济考虑,反映了一个缺乏自然资源和完全依赖货物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做为日本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市场他有必要控制。第三个因到是日本人认为在心理上和文化上,作为一个成功的改革者有义务也有必要来领导其邻国,特别是中国,来走向相似的道路。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因素,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国内的与国外的事务,强硬的外交政策只不过是国内政治的反映。 当此之时,中国在加大力度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在东北也是如此,于是中日在满洲的冲突就成了一场恢复并维护国家主权的农业为主的社会之间的力量的抗衡。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吧,也就是说在30年代初的中国,形势比欧洲要好,在外国资本主义疲于应付之时,中国的经济得到发展,而政治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是一场危机就要到来了。众联教育与大家一起重温历史。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走势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 美国次贷问题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更为关注。化解外部经济的冲击以维持经济的内外均衡,已成为中国当局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新年伊始,国际上一些主流媒体在做2009年预测时,既有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动机”的评论,也有“中国模式必将终结”的言辞,但对中国经济前景担忧的声音比以往强烈了许多。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调控政策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吴军认为,由内需不足而引致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应该说是源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包括的面很广,如部门结构、收入结构和价格结构。从内需不足的视角分析经济结构,主要矛盾应该在于“三农”问题:农业不发达,造成农民的贫困,又导致了农村的落后。农民和农业的实际生产需求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差距非常大。从中国的情况看,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体制改革滞后,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至今为止尚未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还处于“小农经济”的范畴。因此,要扩大内需,最大的市场潜力是在农村,最主要的经济结构问题是城乡的制度结构差异。应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与市场化,改“农户”制为“农场”制,实现企业化经营。把农民和农业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 同时,吴军提出,按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处理好稳定与增长的关系,减缓经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考察我国30年来经济膨胀与衰退的循环,原因固然很多,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松”、“双紧”的交替是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与货币的扩张政策,对于在短期内“扩内需、保增长”可能会产生显著效果,但由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剧烈的经济波动?可以说,尽管目前通货膨胀不是经济的主要矛盾,但这方面的压力还很大。如果政策的扩张力度过强,是否有可能会引致“滞胀”问题,这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 ◎ 对2009年财政政策要领的认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出,展望2009年,国民经济将在继续下行的过程中得到国家扩张性宏观政策向上“托举”的调节,总体的经济运行政策导向鲜明地表现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同时亦应注意促进改革,把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的发展、改革结合起来。

旅行社的危机以及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

浅谈旅行社的危机以及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 学 院 名 称: 人文社科学院 专 业: 旅游管理 班 级: 11旅游 姓 名: 翁长勇 学 号: 11113105 指导教师姓名: 李跃进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课程(考查课)论文

浅谈旅行社的危机以及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旅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旅行社得到极大发展。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旅行社共有2784家,营业总收入2356.67亿元,旅行社小而散的问题尚未得到明显改观,旅行社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危机的能力有待提高。本文对我国旅行社的危机及危机管探讨理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旅行社;危机;管理 一、旅行社的危机 旅行社危机旅行社危机是指对旅行社的正常经营和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严重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需要紧急做出决策,迅速回应并处理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威胁性的事件、态势、状态。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危机,危机可分为严重危机和一般危机、不可抗力危机和人为危机、可预见危机和不可预见危机、内部危机和外部危机、结构性危机和突发性危机。根据旅行社的经营特点,旅行社危机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与价格危机。虽然近几年我国旅行社行业得到十足发展,但总体来说规模普遍较小,因此产品开发营销及推广不足,出现“一家开发,大家打车”的现象,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产品不及时更新,价格战愈演愈烈。出现产品与价格危机。 (2)信誉危机。中国自古以来推崇“以诚为本”,有些企业的推广口号即为“产品及人品”,但在旅行社里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近年来旅游市场上投诉率居高不下,旅行社为了压低成本,曾加收益,雇佣黑导,黑车,擅自更改行程路线,偷工减料,强制性购物,甚至旅行社与商家联合欺骗消费者,是整个旅游业的声誉受到影响,进而出现信誉危机,影响旅行社的生存。 (3)人才危机。旅行社的人才危机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掌握旅行社核心客源,商业秘密,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及销售、营销方面的骨干突然流失,给旅行社的活动带来困难。以常州恐龙园为例,常州嬉戏谷开园伊始,急需业务强的人员,因此到恐龙园里去挖人才,虽然没有给恐龙园带来很大的损失,但也是一种危机,需要警惕。 (4)不可抗拒危机。不可抗力危机是指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如地震、海啸台风、重大瘟疫、罢工等造成的危机。例如:H7N9的传播,2008年汶川大地震,印尼海啸等。

浅谈企业如何面对危机管理

浅谈企业如何面对危机管理 郭光华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当代社会竞争激烈,企业生存环境瞬息万变,如何应对危机成为一大任务。本文从危机的特点和类型出发阐述了危机管理的三个阶段和危机管理的注意原则。并且指出了危机管理的精髓。 关键词:危机危机管理管理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生活的日益进步,竞争也愈发激烈、市场趋于多元化、经济生活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可以说危机从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有竞争的观念,更要有危机的意识;不仅要学会怎样面对竞争,更应该学会如何应对危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立足于市场、站稳于市场。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企业或者自身的工作面临危机时,能从容应对,从而赢得生存的机会。 1 企业危机的形成和特点 危机在汉语中的解释为危险和机会。危即为危险,它表示企业已经进入了危险时期;机即为机会,它则说明在危险的背后实则蕴含着大好的机会。正如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任CEO—奥古斯丁所言:“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1〕。” 通过思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导致危机产生的关键是在于危机主体缺乏预控意识及有效的预控能力。缺乏预控意识表现为:在预控能力范围内,危机主体因麻痹和疏忽导致的危机;缺乏有效的预控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因对危机的认识不足,无从设立预控措施而导致的危机;二是虽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但受资金、技术、能源、人才等自身条件的制约,难以设立有效的预控措施而导致的危机。一旦麻痹大意或预控能力太低,便容易引发危机,造成危害。为此,树立预控意识是实现危机管理的前提,提高预控能力是实现危机管理的保障。 对管理者而言,若想真正的化危险为机遇,进而转危为安。除了要清楚危机的形成外,还必须把握危机的特点和类型,并对其进行识别,实际上,在危机之下,决策者不是一个分析者,因为危机的紧迫性决定了决策者不可能进行深入而充分的分析,他只能够做一个“类型识别者”,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这是哪个类型的危机,然后做出相应反应。从而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案和措施。一般而言,企业危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后遗症期、解决期。对应到危机的管理即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就其类型而言有形象危机、经营决策危机、信誉危机、媒介危机、突发性危机等〔2〕。 2 企业危机管理 2.1 危机事前管理 危机的事前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确认危机的主要来源、对风险的评估、确定风险的控制方法〔4〕。

经济危机中的中国出路

经济危机中的中国出路 经济危机中的中国出路 田忠国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正在一波波向世界各国扩展。在我国,八万家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近日,又一波企业倒闭潮又在我国卷起。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这确实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重大问题。 有媒体称,我国投入两万亿人民币修建高速铁路,再加上其它一些措施,对扼阻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个作用,我以为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我们在制定刺激经济发展,扼阻经济危机的时候,根本不知道造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这就像给人治病,病因没找到,药方开了一大堆,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人越吃病就越重,最终导致不治而终。所以,我还是强调,开方前还是要三思病因。 一、美国的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世界上的主流观点认为,是监管不到位,金融业没有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造成的,比如说格林斯潘在国会众议院政府监督与改革委员会作证的那番被许多人认为是懊悔的话。但问题是,美国的监管不到位,是故意还是无意的呢?这是其一。其二,假如监管到位,美国会不会避免这场引发全球

性经济衰退的金融危机呢?我看未必。因为,一,自由经济的监管,说到底是只管自由掠夺,不管自由掠夺造成的危害的,也就是说,更好的自由掠夺是监管者的责任,而对世界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就不是监管者的责任了。二,自由经济运作规则,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自由掠夺的规则,也就是说,过去帝国主义对经济的掠夺,是通过战争手段完成的,从一次大战,到二次大战,以及二战结束后一直未曾停歇的地区性战争,莫不是帝国主义为了掠夺的产物。但是,帝国主义的智者发现,世界上最好的掠夺手段不是战争,而是自由经济规则。三,那么,实现自由规则掠夺的途径都是有哪些呢?一是自由规则权的制定,二是为人类建构一个虚幻的财富梦想(美元),三是自由掠夺规则的执行。三者缺一不可。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美国的自由掠夺规则别的国家怎么会执行呢?这就需要另一个渠道:在世界各国培养美国自由规则的拥护者。四,有了以上三点,但还无法达到自由掠夺的目的,这就需要一种自由掠夺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美元。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一,美国用美元可以自由的在世界购买任何东西,但是,拥有美元的国家,却不能在美国自由的购买东西,比如说高科技产品,军工产品等等,但可以自由的买美国的什么呢?美国国债。美国为什么鼓励所有国家购买美国国债呢?因为,美国国债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美国宏观调控的,也就是说,美国可以

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应对策略探讨

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应对策略探讨 摘要: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失衡有相当大的联系。在当今,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影响看似已经过去了,人们开始讨论金融危机后的 经济市场新秩序,但世界经济危机仍然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摆脱的负面影响。而在 这影响下,我国经济应如何来进行应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笔者探讨 了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失衡;世界经济危机;应对策略 世界经济在几十年内的发展过程后,正经历着一次大的波浪式调整。国外的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外大宗商品价格浮动, 国内受房地产和信贷调控,经济逐渐呈现越来越不稳定的趋态。而在如此恶劣大 环境中,中国本国经济想要持续走高一定会面临一些危机与挑战。所以,笔者对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应对策略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世界经济现状及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现状分析 尽管距离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11年,但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 影响仍处于低迷态势。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投资格局逐渐变小、货币利率风 险以及政治摩擦等问题依然在持续发生,这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说都是不小 的考验。而近几年,国际投资增速放缓,世界经济的发展原动力逐渐弱化。从2010年开始,国际总贸易增长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态,且持续到现今。这都代表 着国际投资贸易正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创严重。在此基础上,为了维护世界经济的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登上了国际舞台。之前的TPP和TTIP 均属于高规格的国际贸易规则,但随着美国特朗普的上任,原本的国际贸易规则 发生了改变,导致现存的国际贸易中存在一种非理性的价值规范。而在如今这种 世界经济情况下,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无疑会给相关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打击, 从而影响世界总体经济贸易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国际投资方面,世界经济的增 长率也在不断下滑,其中新兴的经济贸易体下滑最为严重。从2000年至今,新 兴国家不断发现资本净流现象。其中,中国的资本净流现象最为严重。在2008 年之前,对于新兴的国际投资市场,其投资和融资的数量暂且较大,这个数据在2010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净资本逐年减少,其中资本 净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甚至金额达到了1万亿美元。 (二)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些年,中国经济被世界经济半主动半被动地卷入其中,与全球经济不断的 进行融合。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被暴露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下。受世界 经济发展的约束,从而导致现今世界经济危机情况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1、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由于我国并没有完全开放资本市场,所以,导致国内金融相关的衍生物并没 有完全发展起来,与银行相关的衍生物非常有限。再加之我国在对金融走出去的 进程中还仍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世界经济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有限。世界经 济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股市走跌、外汇储备缩水等。美国大幅度调息,造成国际经济市场的动荡,也是中国在对世界经济走低的大环境下无法置身 事外的原因,收益下降,外汇资产严重缩水,严重冲击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1]。 2、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4中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中的政策分析

中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中的政策分析 来源:赵悦淳的日志 零七年开始,中国开始出现一轮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肉类等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涨幅甚至达到一倍多,与此同时,放假房价持续走高,民众的实际工资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明显下降。那么这场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呢?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生产减缓,物资短缺:二是政府过多的发行了货币,使发行量超过了流通量。中国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对前景的预期也持乐观态度,因此,如果没有发生全国性的灾祸或者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改变,显然不可能出现生产减缓的情况。(汶川地震是一场比较大的突发事件,但它对全国生产的影响是有限的。)同时,房地产与金融市场在中国金融危机前的繁荣景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生产 的积极性。那么,有没有可能在生产没有减缓的情况下出现物资短呢?在某一个领域、一个地区可能发生,比如非典时期对食盐 需求量的突然加大以及个别人的囤积行为。然而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内发生的概率是极其低的,结合当时的情况,只有一宗合理的推断——中国计划对台进行全面军事行动而进行物资储备。后来的事实显然推翻了这种假设。 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出于某种目的过多的发行了货币。这种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知道,通过发行货币,政府可以进行融资,这实

际上好比向民众收取了通货膨胀税。同时,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能够进行财富的再分配,实际利率的降低与事前事后利率的差别实际上使国有银行获取了群众的财富。再者,通货膨胀使税收发生扭曲,名义工资水平的增加使民众叫了更多的税。事实是由于这轮短暂而突然的通货膨胀,政府获得了民众私有财产,却并没有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也没有造成投资的过快增长。 与通货膨胀同时,在金融市场上,中国收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股票与基金下跌猛烈,在短时间内市值大量蒸发。毫无疑问,这些蒸发掉的市值大部分来自民众的存款。从始至终,中国政府就没有任何的救市方案或者利好政策出台,也并不打算进行有实质内容的调控。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政府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定力,但似乎镇定的过了头,仿佛根本休克了一般。难道真的是这次次贷危机来的太快太突然,使中国政府觉得措手不及或者回天乏术?当然不是。首先,从次贷危机本身来说,对中国的直接伤害较少。所谓次贷危机,是指美国将其国内的不良房贷打包成债券销售给国外造成全球金融滑坡,而对于与美国金融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的中国来说手中会握有多少美国的垃圾债券,这些垃圾债券对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体和巨额的外汇储备来说又有多大的危险性?(实际上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出口方面比金融业上更大一些。)其次,从中国金融危机的实质来说,次贷只是一个诱因,并不是根本原因。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泡沫的膨胀,银行贷款与企

浅谈旅行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县旅行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重要产业部门,是旅游业的销售系统,担负着招徕旅游者和接待旅游者的重要职能,其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县旅行社以小型旅行社为主,它们的实力和规模都比较小,也存在管理方式也比较老式、产品种类单一等等问题。 我国加入WTO后,旅行社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09年版《旅行社条理》实施后,旅行社入门门槛降低,使旅游市场环境更加复杂,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使我们必须用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经营旅行社,以提高**县旅行社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就**县旅行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看法。 一、**县旅行社的发展状况 **县的旅行社发展较晚,发展情况如下表: 表一:**县旅行社历年来发展情况: 表二、全**市旅行社分布和各县市人口比较:

以上二表显示:**县现有旅行社共12家,外地驻**的营业部和分社共3家,近三年来,本地旅行社并没有发展,而外地进驻**的分社逐步增加,不但如此,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旅行社也早就窥视这一市场,也就是叫了几年的“狼来了”,由于国家的保护,外国旅游机构的“狼”仍旧还没有来,但是他们已经盯上了这块肥肉。2009年5月1日起,新的《旅行社条理》开始实施,旅行社入门门槛降低,原先要求的经理、导游人数、入境旅行社的注册资金等条件都有所放宽或免除,这样一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行社数量的控制更力不从心。除市越城区外,按人口比例,**县的旅行社明显多于其他县市,而且还有继续增多的可能,组团社的竞争是显而易见的。旅行社一多,就开始抢客源,削价竞争,恶性循环,旅游市场环境会变得更加复杂,竞争也会日益激烈。 二、**县旅行社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较多,个体规模小 从目前**县旅行社的情况来看,总体判断是总量足够,但是实力不强。**县至今还没有一家全国百强旅行社,没有一家全省的五十强旅行社,也没有一家国际旅行社。虽然总量不小,但真正符合旅游发展需求的旅行社数量不足。结构不均更加突出,普遍是小、散、弱,**是一个小县城,大家在重复的市场上推销重复的产品,拉重复的客户,形成低层次的竞争。有几家旅行社业务量还比较稳定,运作也正常;有的却是规模小,人员少,做一个团算一个团,得过且过。总体接待能力低下,更谈不外促销能力。 (二)价格下降,质量不稳定 正是因为处在低层次的竞争,所以“价格下降,质量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生存,旅行社在组团市场拼命地降价以揽到游客,而后向地接社拼命压价,而地接旅行社面对竞争压力有的降低地接价格。价格的下降,有合理的因素,因为市场开放了,经营单位多了,自然引起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后,消费者得益了,但旅行社为了生存,只有暗地降低服务标准,或者加大购物行程,最终导致游客回程时对组团社反感、甚至发生纠纷,组团社面对游客的投诉和不满又对地接社施压。如此的恶性循环,导致游客、组团社、地接社三方互相埋怨和不信任。旅行社业为此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势重影响到

浅析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积极作用

浅析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积极作用 [摘要]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响不断扩大,波及到全球。受到影响的各国政府联手救市,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媒体呼吁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发挥重大作用,要中国承担大国责任。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力有限,金融制度也不健全,在处理国际经济危机过程中,作用有限,这是国人应该清醒认识到的。 [关键词] 经济危机中国积极作用 一、国际上对中国作用的期待 从9月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各国政府一片救市行动中,西方主要媒体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将在此次危机处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某些西方知名人士也将目光投向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希望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第七届亚欧峰会结论的主轴之一也是在要求全面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更呼吁中国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直言不讳地说:“我非常希望中国能为解决这场金融危机作出重要贡献。”他认为这场危机是中国展现“责任感”的机会。担任欧盟轮值主席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在峰会上敦请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协助重构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国际媒体纷纷注意到了中国在峰会里的地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要求中国提供协助的压力骤增”;中东的半岛电视台说:“中国被要求加入全球拯救行动”,并预言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因此大为提升。 要求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据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中国是世界目前最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市场;美国现在手忙脚乱,但只要中国稳住阵脚,全球经济就不会彻底失去重心支点,也会为较快的复苏开辟有效通道。 第二,中国目前拥有大宗的美元外汇储备,并且是美国的主要债权国之一。只要中国不陷入经济恐慌可能导致的债务抛售,甚至愿意参加美国的救市计划与行为,美国这里的危机就不太可能进一步恶化。 第三,中国在处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隔十年之久,中国为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在处理目前这场危机中袖手旁观,同样会显示中国的特殊作用。 难怪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10月21日在纽约发表讲话,赞扬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表示,作为世界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已明确承诺与其他各国一起努力确保全球经济的稳定,并认为中国的发展对美国公司和

中国经济危机的风险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八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八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参赛队员信息: 中国经济危机的风险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0.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GDP、国民生产总值稳步上升。我国安全度过了2009的经济危机以及2011年的欧债危机并且继续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另世界刮目相看的。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有专家认为:我国未来十年经济危机风险大增,理由是:“1.美元进入持续升值周期;2.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3.当前储备多,更愿大胆开大门,并认为可摆平所有冲击;4.国内进入金融解除管制时期;5.认为财政实力雄厚,所有事情可积极财政搞定;6.我国自1990年以来摆平两次大危机达成20年高速增长,自信满满。”为了定性以及定量的分析我国的经济风险,本文对我国主要的经济指标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解决了几个较典型的问题。 问题一:认为选取的经济指标具有代表性,数据真实可信。我们根据近十年经济的各项指标做了相关的图表,给出了几个重要经济指标的分布以及变化趋势,继而分析出了几个经济指标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