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园林专业当前设计、施工、管理标准规范和当前最新技术、材料和工艺流程,具备独立进行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组织工程施工及各类园林绿地管理和园林植物管理的技能,能在教育、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培养主要培养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管理、园林工程等方面均可以发展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人才类型、特色

根据本院的办学实际,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培养园林绿化、园林规划设计等方向的人才。一类是能从事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与组织工程施工的人才,倾向于景观工程规划建设方面,需具备良好的美术与工程力学基础;一类是能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管理和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工作的人才,倾向于繁育栽培管理方面,需具备良好的园林植物栽培学与观赏园艺学基础。

2.知识结构

专业上应掌握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从事园林绿化和园林规划设计初步训练,获得从事园林绿化、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能力结构

(1)具备扎实的数学、绘画和规划设计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

(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能熟练掌握AutoCAD,Potoshop cs,3Dmax等应用软件的使用。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素质结构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5、职业资格要求:在校期间可以参加景观规划师的培训与园林绿化技师的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毕业后3至5年可获得园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毕业最低学分:155学分,毕业最低学时:2384学时

四、主干学科

林学、建筑学、生物学

五、主要课程

绘画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学、园林生态学、园林制图、设计初步、植物造景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园林史、园林绿地规划原理、生态景观规划。

六、自主学习课程

环境艺术学、园林植物组织培养、园林艺术鉴赏

七、双语课程

植物生理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八、学时与学分

课程结构和学分一览表

九、教学计划表

园林专业2013版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园林专业2013版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续)

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课程教学方式:◎表示自主学习课程,☆表示英/双语教学课程

园林专业2013版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续)

十、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考试★:军训、入学教育△:实习、见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教育

十一、主要课程简介

1植物学(Botany)考试方式:闭卷、实验操作

该课程是园林专为一门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植物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掌握植物细胞、组织、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植物系统分类,初步认识植物界的各大类群,建立植物界发展演化的概念,学会识别种子植物的方法,掌握重要科、属、种的详细情况,通过野外实习扩大眼界,接触大自然,并学会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相关课程打基础。

2 园林树木学(Garden Dendrology )考试方式:闭卷

主要内容: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重要树木的识别,树木分类的基本方法与训练,主要树种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和园林树木观赏的作用。

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Garden Plant Genetic Breeding)考试方式:闭卷主要内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运用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园林植物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和选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园林植物的遗传改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从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打下基础。学习本学科必须具备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

4花卉学(Floriculture)考试方式:闭卷

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及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的技能。初步具备综合应用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花圃规划和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进行实地指导花卉生产的能力。主要讲授内容为绪论,花卉的种质资源及分布,花卉的分类、花卉与环境因子,花卉的生长发育,花卉的繁殖及栽培管理,花卉病虫害的防治,花卉的应用。

5园林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考试方式:闭卷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内容包括理论生态(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系统生态学等),应用生态(自然资源、污染、农业、城市和人类生态),以及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进化生态等)。涉及自然与社会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学习本课程后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有关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实际问题。

6园林植物保护学(Garden Plant Protection)考试方式:闭卷

主要内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研究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的一门学科。主要讲授内容: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两大部分,其中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研究园林植物感病的原因,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园林植物虫害主要研究园林植物虫害的种类,主要识别方法和防治方法。

7绘画基础(Basic Drawing)考试方式:考查

绘画基础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通过对点线面等绘画元素的训练,让学生掌

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通过对绘画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能力,为日后的园林制图、设计初步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掌握基本形体,基本组合形体,景物,静物等的基础画法。

8园林制图(Landscape Drawing)考试方式:闭卷

本课主要是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园林工程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理论与方法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园林制图,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各种制图手段进行构思、分析和解决园林工程问题的才能以及能绘制园林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9设计初步(Preliminary Design)考试方式:开卷

本课程以形态、构成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同学的空间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好基础。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平面构成、肌理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色彩构成等。

10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原理(Plant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考试方式:开卷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原理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生态功能及造景的原则、形式,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熟练的运用植物结合造景元素进行园林设计,能画植物种植施工图。

9园林建筑设计原理(Principle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考试方式:开卷园林建筑的分类与功能;园林建筑的制图原则;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手法;各类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及方法;园林中的亭、廊、榭、舫、花架、公园大门及茶室,小卖部等常见园林建筑单位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本课程除理论教学外,还包括3-4个单项与综合设计训练。

10测量学(Surveying)考试方式:闭卷

测量学是园林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解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平面图、地形图的绘制和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罗盘仪、经纬仪、平板仪的操作技能和小区域地形图的测绘技术。

11园林工程(Garden Engineering)考试方式:闭卷

园林工程课程主要是学习土方工程、园路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以及假山制作等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各类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

12高等数学(Biology Pedogagy)考试方式:闭卷

简要介绍普通高等数学中的函数、导数及微分积分、级数、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重点介绍数理统计学原理,分析和解释生物学上的数量变化,以正确设计试验及正确处理试验结果,从而推导出较为

客观的结论。内容着重各种数学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而不强调各种公式的严格推导。学习本课程将有助于了解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生物科学。

13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考试方式:闭卷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并将这研究成果应用于一切利用植物生产的事业中。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的水份代谢、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转化和运输植物的生长物质、光形态建成,植物的生长机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的抗性生理和环境对植物的危害等内容。

14园林规划设计(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考试方式: 开卷

本课程主要研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该课要求学生了解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意义,掌握其基本原理、设计程序、内容与方法。

15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考试方式:

该课程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主要学习AutoCAD、Photoshop、3DMAX软件,及其综合运用。从软件基本命令入手,讲述透视、鸟瞰、立面、平面等效果图和平面施工图的会制方法,软件间的文件传递,电脑效果图的表达等技能。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具备独立完成制图工作的能力。16园林史(Garden History):考试方式:闭卷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东西方园林发展的简史:(1)中国园林简史(上古园林、秦汉园林和六朝园林、隋唐园林和宋元园林、明清园林); (2)西方园林发展简史; 2.中国园林:中国古建基础知识中国古曲园林特点及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掇山理水再造自然野趣、中国园林的建筑艺术、中国园林中的主要观赏植物);私家园林(中国园林欣赏扬州园林、苏州园林等)、皇家园林、寺庙园林。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中国园林诗词欣赏、中国园林林中的楹联选注、中国园林中的民俗吉祥图案、中国园林中的典故和传说)。南北方园林的对比、中外园林的差异;3. 西方园林(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日本等);4.园林设计和规划方法论;5.现代园林赏析。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28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设计方法,能在城市建设管理、园林绿化以及各级各类景观设计公司、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等部门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素养,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2、了解人的行为心理、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了解建筑学、城乡规划以及其它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备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林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园林植物的特性,熟练运用园林植物进行植物造景; 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景观营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管理业务的能力。 5、熟悉职业景观建筑师业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技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 基本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修读年限4-7年。总学分 180 。 四、学位授予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 六、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居住区规划与景观设计、公园与生态设计、景观生态学、植物景观与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园林工程、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规划、园林政策与法规 2.学位课程:景观设计原理、公园与生态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

八、毕业条件 学生在4~7年内按照本培养方案修满180学分。符合湖北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与实施方案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现代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 的要求。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需求,护理学也 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为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从2013 年起分层次全方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养。 一是注重 5 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二是注重重点专科人才的培养;三 是注重护理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护理部根据医院五年护理发展规划,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出 2013—2017 年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具体 方案如下: 一、加强新护士培训 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 规、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等内容;岗位规 范化培训包括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 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等。三、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 为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临床专业化 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 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选拔 ICU、助产、新 生儿、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肿瘤科等特殊科室的护士为专科护 士培训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具有卫生和教育 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重症 医学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具有 3 年以上重症医学科临床

护理工作经验;手术室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 5 年以上手术室 护理工作经验;急诊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 2 年以上的急诊 科护理工作经验。肿瘤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 5 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利用远程教学的平台,与全国知名的专科医院或 标杆医院对接和帮扶,互通信息,通过远程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到对方医院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以提高 我院重点专科整体护理水平,并逐步建立起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 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 化水平。也可采取院内进修、轮转等方式培养各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 四、加强护理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护士长作为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其 职能发挥强弱,对护理质量管理、护士素质的提高及人才培养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护士长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相当水平的综 合管理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才能满足护理管理的要求。近年来随着 医院规模扩大,二级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已刻 不容缓。通过加强在职护士长的继续深造、新上任护士长的管理知识 培训及设立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通过公开竞聘,重点选拔,定向培养,形成护理管理人才的梯队培养,为今后走上护士长管理岗位打好坚实 基础。具体方法如下:(一)对以前参加过进修和清华班管理知识培 训学习的护士长,在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积累了一定护理管理经 验的前提下,年龄在 40 岁以下者,可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根据 需求可分批派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继续深造。

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纪要

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纪要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纪要 时间:2011年9月24日 地点:雨花校区四楼会议室 主题: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参会人员:王小红(湖南塑料研究所副所长、科天公司总经理)、戴文利(湘潭大学教授)、曾宪章(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副院长)、谭乐平(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长)、雷明智、王利民、杨中文、陈枝晴、谢圣英、刘西文等 会议纪要: 陈枝晴: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抽出周末的时间来参加本专业关于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此次我代表我们学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就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做一简单汇报,恳请大家提出批评和指正。2011级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是经过本教研室全体教师的讨论、再由我执笔撰写,希望通过此次论证,还请各位、尤其是2位行业专家能就初稿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次论证主要想讨论如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方面的本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②初稿中本专业人才就业的岗位定位是否准确?培养目标是否合理?③课程的开设是否合理?有没有需要删减或增加的课程?课程教学中有何特别要求?④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是否合理?⑤教师的培训有何建议?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主要就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即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职业岗位面向和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做一简单汇报和说明……(略)。需要一提的时,刚才增院长提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是技术应用性人才,我认为这种说法更符合我们专业的目标,因此此后我会把它改过来。我的汇报完毕,接下来敬请各位提出批评和指正! 戴文利: 仔细看了方案,并就其中的一些地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首先,

中专园林绿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园林绿化专业(中专)人才培养方案 (2012级适用) 一、学制与培养目标 1.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2.学制:三年 3.办学层次:中专 4.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爱岗敬业,热心园林事业,具有从事园林工程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管理养护和园林植物生产等技能,懂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 苗木园艺场从事园林苗圃、花卉生产管理; 园林绿化企业从事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管理; 单位、园区、住宅小区等从事园林工程养护工作; 2.其他就业岗位 园林植物生产、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自主创业等 三、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

四、主要课程设置及简要说明 1、植物基础(30学时,2学分) 学习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了解植物的类群以及植物生理生态学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自然界常见植物特征、植物各种生理现象。 2、植物生长环境(64学时,4学分) 主要生态因子植物分布调节规律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植物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土壤和施肥的基本知识;能初步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处理园林生产及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问题。 3、园林制图(48学时,3学分) 绘图工具的使用、投影的概念、园林设计要素(山石、植物、水体)的平面、立面、剖面及透视的表现和园林效果图的绘制方法。 4、园林规划设计(64学时,4学分) 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理、方法与程序,各类园林绿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 5、计算机辅助设计(64学时,4学分) 学会AutoCAD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其基本工具的使用技术,并能够综合运用CAD工具进行园林施工图的绘制。 6、园林工程施工管理(48学时,3学分) 土方、给排水、水景、园路、园林小品、树木种植等工程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步骤、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和预决算,能够进行土方、给排水、水景、园路、园林小品、树木种植等工程的施工。 7、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48学时,3学分) 土肥水管理,园林植物的修剪,古树名木的复壮,树体的树洞、树伤及越冬处理。 8、园林机械(30学时,2学分) 各种常用园林机械的发动机和使用机械的结构、组成、维修、管理使用及简单维修。 9、园林植物生产(128学时,8学分) 植物营养土配制、育苗、上盆、换盆、翻盆、花期调控、栽培与养护,花坛设计、会场布置、市场调研。 10、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64学时,4学分) 识别园林植物常见病虫,掌握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能结合园林生产实际制定出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11、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30学时,2学分)

北林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课时开课学期 性质 s03a0007t1 素描基础 3.5 56.0000 2011 20111 必修素描基础(韩雨对) 素描基础(高文漪) 素描基础(韩立朝) 素描基础(潘越) 素描基础(王烽) 素描基础(徐桂香) 素描基础(姜喆) 素描基础(杨凡) g11a0006t1 高等数学D 4.0 64.0000 2011 20111 必修高等数学D(张晓宇) 高等数学D(顾艳红) 高等数学D(牛志蕾) z03a0016t1 制图基础A 4.0 64.0000 2011 20111 必修制图基础A(李素英) 制图基础A(曹新) 制图基础A(刘丹丹) t02a0143t1 土壤学与土地资源学 2.0 32.0000 2011 20111 必修

,. t02a0143e1 土壤学与土地资源学实验 1.5 24.0000 2011 20111 必修土壤学与土地资源学实验(王海燕) 土壤学与土地资源学实验(戴伟) 土壤学与土地资源学实验(王登芝) z03a0019t1 专业概论0.5 8.0000 2011 20111 必修 y03a0183e1 园林植物基础实验 2.5 40.0000 2011 20111 必修 z03a0012t1 造形基础7.5 120.0000 2011 20111 必修 z04a0002t1 植物学B 1.0 16.0000 2011 20111 必修 z04a0004e1 植物学实验B 2.0 32.0000 2011 20111 必修 z07a0138t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0000 2011 20111 必修 t21a0053s1 体育 4.0 48.0000 2011 20111 必修 d09a0001t1 大学英语12.5 200.0000 2011 20111 必修 大学英语自主听说7.5 120.0000 2011 20111 必修 d09a0002e1 园林综合Studio 7.0 97.0000 2011 20111 必修 y03a0011p1

2020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护理专业 2.专业代码:630201 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层次 1.学制:三年 2.层次:大专 3. 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 三、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护理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等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能胜任各级各类医院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也可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福利院及其他医疗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 四、培养规格及适应的岗位群 (一)能力目标 1.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4.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 5.具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8.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9.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10.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2.掌握人体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评估原则。 3.了解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护理实践。 4.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于护理实践中。 5.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 6.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7.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4 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国家职业资格教育培训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面向模具制造企业有关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顺利地进入模具行业相应领域就业,能够通过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自学成才等继续学习的渠道达到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素质劳动者。通过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行为规范;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熟悉国家模具制造产业的政策和法规,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定位于培养从事模具设计、数控加工、模具装配、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等相关职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应用平台实例教学,将专业知识和实用的岗位技能融会贯通,使学生熟悉模具的设计、、模具数控加工、模具的装配等工作,能够进行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能够使用流行CAD/CAM软件设计中等复杂的注塑模具或冲压模具,并对中等复杂零件进行数控程序编制和加工。 二、职业面向和证书 1.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模具制造企业单位从事模具设计、数控加工、模具装配、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等工作,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 (1)模具设计师; (2)NC数控编程师; (3)模具装配师; (4)模具制造工艺员; (5)数控机床操作工; 2.获得证书 本教学计划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编制(专业代码:),同时融入了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全部职业功能和技能要求,学生完成本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核心双证课程成绩均达85分以上的,即可达到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三级的要求;双证课程成绩均在60分以上但不到85分的,可达到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四级的要求。毕业前,学生应获得四级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三、职业标准解读与工作过程分析 1.工作任务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培养主要培养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管理、园林工程等方面均可以发展。根据本院的办学实际,开设园林绿化和园林规划设计两个方向,设置系列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 1.政治素质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情操和崇高的理想。 2.知识结构 专业上应掌握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从事园林绿化和园林规划设计初步训练,获得从事园林绿化、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能力结构 (1)具备扎实的数学、绘画和规划设计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 (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我校确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以及贵州省、遵义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办和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专科医药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按照《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护理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徐华、罗仕蓉、常茗、冯黔溪 项目成员:郭家林、向光烨、张绍军、张文娟、唐布敏、汪漫江、钟正伟、蔡晓红、李明合、罗晓青、杨天琼、敖春、饶春艳、黄莹、安晓倩、陈姝、郭轶、刘丹丹、张萍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即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56年建校开始举办中专护理专业,1994年开始举办举办5年制高职和“3+2”护理专业,2006年升专后,于2006年秋季开始举办专科护理专业,2009年开始与贵阳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护理专业。 2. 我校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但仍然以中专为主,专科为辅。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 面对快速发展,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培养规格的提高。 4.重点和优先建设护理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经过3~5年的建设,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基础更加厚实、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更趋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护理专业更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护理专业生源充足(2011年1次投档率高达100%)、报到率高(2011年达%),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3年专科护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年终就业率90%以上)、专业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 (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二)学制:三年 (三)办学层次:中职 二、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的人员能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的模具加工、装配、维修、试模工作。具有从事模具制造的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对模具及成型设备的调试、维护及故障分析能力,具有对模具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接受及应用能力。能参与一般的模具制造行业的设计和试制工作。具有从事制订模具成型工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一般技术能力,熟练掌握模具CAD/CAM技术。 1、素养 素养特指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道德认知和文化积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道德素质: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 (2)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心素质:掌握并爱好一种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目的,有健康体魄,良好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2、知识 知识特指学生从事机械模具加工及相关行业工作所通用的、必需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如下知识: (1)掌握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的方法。

(2)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3)初步掌握电气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4)初步掌握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5)初步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6)初步掌握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7)初步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及产品营销管理的一般性基础知识。 3、能力 能力特指学生从事机械模具加工及相关行业工作所通用的、必需的基本技能。具备本专业相应1~2个工种中级技能操作等级证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模具C AD/CAM应用的初步能力。 (1)初步具备金属材料、塑料等中等复杂程度模具的设计能力。 (2)初步具备编制和实施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能力。 (3)初步具备编制并实施模具制造工艺的能力。 (4)初步具备数控加工、电加工的编程、操作、调试和维护的应用能力。 (5)初步具备金属材料与塑料成型模具及装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 1、模具制造工中级职业资格 2、数控铣床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 3、钳工初级职业证书 4、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ATA)办公软件应用初级证书 三、职业面向

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园林方向)人才培养计划 一、职业描述 (一)职业岗位需求 (二)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工作岗位(使用规格) 1.服务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城乡园林绿化部门、花卉部门、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从事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园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与养护、花卉艺术加工、盆景制作及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与防治工作,也可以自立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于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2.就业岗位 主要工作岗位 花卉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与服务岗位。 园林苗木企业的繁育、管理与经营岗位。 园林绿化企业的设计、施工与养护岗位。 城市广场、公园、小区等公共绿地管护岗位。 次要工作岗位 花卉企业的室内绿化及美化岗位。 园林行业新品种、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岗位。 高尔夫场地管理岗位。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园林建设、管理或服务与花卉生产第一线,从事各类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观赏植物的栽培利用、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小区环境规

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具有园林技术职业道德,具备熟练园林技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学习、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1. 知识结构 (1)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园林植物、生态的基本知识; (3)具备美术、园林制图的基本知识; (3)掌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知识; (4)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 (5)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结构 (1)具有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 (2)掌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节本技能。 (3)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 (4)掌握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 (5)具有园林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6)掌握插花和盆景制作的基本技能。 (7)了解园林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园林建设政策、法规和国标。 (8)具备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3. 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2)具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3)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4)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5)具有服务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 (6)具有自我学习的基本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专业特色 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是以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总目标,以环境、生态、地理、农、林、心理、社会、游憩、旅游、哲学、艺术、建筑等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为基础,以规划设计为核心,面向人类聚居环境创造建设、保护、管理和人文建设的学科专业。 目前该学科在国外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学科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国内,风景园林学科教育也日趋完善、规范。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聚居环境建设中,生存环境的保护、开发、改善、强化的迫切性和紧迫感正在与日俱增,而该领域中从事园林景观研究、工程实践及其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却十分缺乏。因此,必须加强高等院校的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加大力度完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人才教育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工学一直是该学校的特色所在,因此,本专业依靠学校强大的理工背景和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三大学科成熟的发展体系,立足学科交叉,以园林建筑、地域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研究、资源环境与生态景观设计为特色;以此进一步彰显华东理工大学工学特色,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风景园林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保护、建设、管理和研究工作,胜任风景区规划、城乡各类绿地及景观规划设计、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环境与生态保护、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各类设计实践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建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风景园林的现场调查分析,空间规划设计、植物等材料应用、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施工管理、教育科研、投资和开发等相关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辽宁省辽阳中医药学校赵丽荣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卫生防疫机构。 (二)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 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 (三)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就 业领域就业 岗位 工作任 务 岗位所 需能力 对应课程(项 目) 教学方法教学条件 护理临床 护理 生活护 理 1.掌握日常生活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生活护 理操作技能 3.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 任心和关爱精神 4.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 通的能力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心理学 护理沟通与礼 仪 社会学基础 讲授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治疗护 理 1.掌握相关治疗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治疗护 理操作技能 3.具有敏锐的常用药物疗 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 理能力 4.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 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 神 5.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 通的能力 人体结构功能 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 仪 讲授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 室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疾病护 理 1.掌握常见病病人的护理 知识 2.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 整体护理的能力 3.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 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 能 4.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 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 察和护理能力 5.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体结构功能 学 病原学 病理病生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五官科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讲授法 探究式教 学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 室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见习医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技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面向制造行业,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编制、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培养的知识目标上具有较强的工程运算和机械制图能力;具有编制一般塑料成型工艺和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能进行模具及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能比较熟练地操作多种模具加工设备,有实施模具制造的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模具技术;具有应用软件进行自动编程的能力.素质目标上应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开拓创新,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能力目标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具有分析、解决有关模具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要求表

知识能力要求表(续)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业年限:叁年(全日制) 四、课程体系简介 (一)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及作用的介绍)、《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等作出概要性的论述。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必修课。该课程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分析当今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经济、政治、军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阳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6级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年制)

学部主任:陈绪永 教务处主任:余开怀 主管校长:冯卫东 2015级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园林技术

专业代码:011500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往届毕业生或同等学历 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黄石及周边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掌握园林技术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技能,能从事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园林规划设计与制图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专业的职业技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 素质规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素质;具备必

备的文化基础知识,能适应职业潜能开发、转岗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具有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职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要求。 知识规格: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备应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和阅读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技能规格:具备从事园林技术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术;掌握园林规划、园林植物培育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园林绘画技能及风景园林的表现能力,具备应用相关理论对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初步能力;掌握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知识与技能;掌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方法及技能;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中等职业学校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机械、电子、轻工、塑料等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生产一线的管理等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1、掌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2、具备CAD绘图的能力和应用模具CAD/CAM软件的初步能力。 3、具有设计一般冷冲模、型腔模和工夹具的能力。 4、具有编制和实施一般模具制造工艺、冷冲压和塑料成型工艺的能力。 5、具有压铸模、锻模等其他模具的一般设计能力。 6、具有模具钳工和一种模具生产主要设备的操作技能。 7、具有模具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8、具有数控加工编程的能力。 9、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板料、冲压与塑料成型工艺及其加工设备的基本知识。 10、了解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并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1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12、具有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1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1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二、学制: 3年 三、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本专业总课时为3031学时。附教学进程表。 (二)本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文化基础课程(597学时),专业核心课程(630 学时),专业技能课程(490学时),专业选修课程(314学时),顶岗实习(1000学时)。

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技术专业依据园林岗位分为三方向进行学习,分别为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与管理方向、观赏园艺方向。同时举办铁汉生态定向培养生态班,是与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公司(上市公司)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园林生态工程技术人才100名。还举办浙江森禾集团定向培养班是与浙江森禾集团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园林技术人才50人。 (一)、园林技术(园林规划设计)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园林设计基本知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专业技术,具备计算机及手绘设计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景观设计、城镇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设计、园林绿化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 2、主修课程 园林植物、园林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园林效果图设计法、园林工程预决算。 3、就业前景及方向: 毕业生可到各级城建部门,市政工程部门,园林企业、景观设计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各类风景区,旅游规划部门等从事设计与管理工作。 (二)、园林技术(园林工程与管理方向)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园林建筑工程和工程管理,工程设计等基本知识,掌握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造价、园林工程组织与管理、园林工程监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 2、主修课程 园林工程、园林制图、园林植物、园林测量、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园林施工图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建筑。 3、就业前景及方向: 毕业生可到各级城建部门,市政工程部门、园林企业、建筑工程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各类风景区、各类园林绿化部门从事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

(三)观赏园艺方向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花卉栽培繁育和养护,园林工程监理、园林树木栽培与管理、园林绿地管理和养护等基本知识,从事观赏园艺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2、主修课程 植物与植物生理、观赏植物、测量、插花与花艺、植物生长环境、园林美术、组织培养、无土栽培、设施园艺学、植物病虫害防治、观赏园艺植物栽培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等。 4、就业前景及方向: 毕业生可到各园林绿化局、植物园、公园、城市规划设计院、园林公司和花卉生产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 (四)、园林技术(铁汉生态定向班) 1、培养目标

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科技兴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作好专业建设。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把“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把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反映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沿性知识及时吸收到课程中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培养模式 以“二分三强”基本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课程分块,方向分流;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增强专业应用优势和就业竞争力。 1.基本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方向与拓展教育。 2.自主发展模式 (1)双学位培养模式 (2)本科双专业辅修培养模式 (3)一本一专双专业辅修培养模式 五、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

学生毕业应修满158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46学分,含必修课40学分,选修课6学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43学分;专业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39学分;实践课程30学分。 2.毕业条件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且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 六、获得学士学位条件 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若干规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七、时间安排 四学年教育教学基本时间安排表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一、专业名称:护理专业 二、培养目标: 护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医疗卫生工作方针,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及专业能力,具备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与患者良好沟通,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实施整体护理,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满足卫生服务人才需求,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职业领域(面向) 四、人才培养规格 该专业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应急处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知识、技能结构与素质要求如下:(一)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人文素质: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专业知识要求 (1)具有较稳固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 (3)具有开展社区卫生保健、卫生宣教的专业知识及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法规知识。 2、专业能力、技能 (1)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 (2)具备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对人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预防保健服务的技能。 (3)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反应进行有效观察的能力。 (4)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包括心、肺、肝、脑、肾等脏器功能监测及复苏、大出血、各种创伤、中毒等抢救护理)的能力。 (5)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按照人的基本需要和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需要,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并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临床科研能力 (7)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8)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 (9)具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以下证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五、工作岗位、典型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