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这是一篇批读文,既要从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又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体会,边批准的学习习惯,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句子作批注,学会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文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本文按事情收展顺序,写了莫泊桑三次向福楼拜请教的事。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推进,由指导如何观察到如何写作一目了然。第一次莫泊桑酷爱写作却平平常常,向老师请教文章怎样才生动?然后是莫泊桑觉得观察后仍设计好写的,再去请教老师。第三次是将观察所写出的作品请老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读福楼拜的话,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中弄明的观察,写作的方法。从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中,让学生懂得:观察要有目的、讲方法;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情境中去细心观察体会,发现其不同特点,并把它写下来。莫泊桑正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才写出了许多世界名著,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用这样的方法去写作。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3、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练习朗读、理解福楼拜的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莫泊桑: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

轰动,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作品。

2、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有

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学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

⑵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检查学生词语理解情况。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

富丽堂皇:富丽,宏伟华丽。堂皇,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

三、学习生字读音

投影出示:简陋烙印揣摩孜孜不倦

吆喝篝火酷爱万般无耐

1、根据课后生字表自学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词语,教师随时纠正。

3、再自由读词语,同位互读。

4、再指名读。

5、齐读。

四、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达到"五不"。

2、指读全文,达到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感知大意,分清段落。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认真观察笔画和结构。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4、评比作业。

五、布臵作业

记忆字形,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莫泊桑拜师

二、精读指导

指导朗读2--5节

1、指名读,边听边划出福楼拜说的话,找出话中最关键的一句。

2、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重点句。

(1)福楼拜是针对什么来说这句话的?

(2)他为什么不说"是你的功夫还不行"?

(3)他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学生回答)

3、读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1)一方面对两个人性格特点的感悟;

(2)另一方面勤学苦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回顾上述学习方法,小组自学6--10节。

5、反馈,学习效果。

三、谈收获

1、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小节。

四、赏读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3、配乐朗读,评议后再读。

五、造句

1、分别找出"酷爱"、"滔滔不绝"所在的句子。

2、理解意思。

3、再读句子,体会用法。

4、仿造。

5、集体评议。

板书设计: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勤学

福楼拜善教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2.通过三个典型事例的细节描写,品味刘老师生命顽强、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乐观开朗的形象,感悟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敬仰与思念。

3.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境界和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1 课时

二次备课教学活动预设:

一、紧扣课题,设疑激趣。

1.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语,谁来读读?

2.当“风筝”一词映入你的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风筝呢?

4.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叫“理想的风筝”。为什么称它为“理想的风筝”呢?

二、初读课文,提纲挈领。

1.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声地读课文,首先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同时,遇到不

认识的字用笔轻轻地画下来,等课文读完了,到生字表中去认一认。我相信六年级的

学生能自己把生字词学会。

2.学生轻读课文,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当学生读完课文后,提醒学生:别忘了学习

课文后面的生字。

3.请同学们迅速地把书合上,然后想一想,课文中哪一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教

师指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完整,说简洁并板书。 [板书:笑谈腿疾、旋转板书、

放飞风筝] 这三件事都是作者的回忆。

4.其实这篇课文很长,但只要我们抓住了主要的事情,就可以把长文读短,这是读书

的一个好方法。

三、学习新词,隐约感知。

课文的主要事情我们了解了,不知道同学们的生字词学得怎么样。我们来看一看本课

的新词。

[课件出示]

嫩绿慈祥天穹

舒展忠厚蜈蚣

金黄眯起来翱翔

连翘花拐杖翩翩起舞

1.除了横着读,还可以怎么读?

2.竖读每一排,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竖排:跟春天的景色有关。读出春天景色的美。

第二竖排:跟刘老师有关。读出对刘老师的喜爱之情。

第三竖排:跟放风筝有关。读出放风筝的快乐。

3.质疑:在这些词语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师生共同讨论。

(重点指导:“翘”的读音、写法,欣赏连翘花的图片)

4.齐读词语。

四、赏读春景,了解写法。

1.同学们,春天来的时候,你发现大地上有什么变化?

2.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呢?大家轻轻地读读。

3.文中描写春天的方法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把春天给写“活”了?

4.我们再来读一读,就会感受到春的活力,春的激情,春的美好。

5.每逢这个时候,每当看到天上的风筝,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的刘老师。为什么作者不想起别人,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起刘老师呢?看来,刘老师这个人很值得我们去研究。[板书:刘老师:]

五、披文入情,感受人物。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课文中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2.在第4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是写作者感受的?

[课件出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时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A.课文中同学们为什么笑?在“女娲氏”前面为什么要用一个省略号?

B.作者笑过之后为什么会有“酸涩”的感情呢?

3.[课件出示] “他有一条强壮的后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A.读着这样的句子,你心里有着什么样的感受?读读看。

B.刘老师站立、行走靠的是什么?这样的站立,这样的行走,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这句话。

当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刘老师从较远的家里走到学校的时候,他是怎样走来的?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在泥泞坎坷的道路上,刘老师又是怎样站立、行走的呢?

在赤日炎炎的夏日里,在滴水成冰的隆冬里,刘老师又是怎样站立、行走的呢?

C.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刘老师生活的艰难。

D.“酸涩的感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读出这种酸涩的感觉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盲人,当你看不到这世界上的美景的时候,当你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假如你是一个聋哑人,当你听不到这世上美妙声音,当你不能用语言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感到怎么样?

假如你是一个失去左腿的人,当你站立、行走十分艰难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但是,刘老师难受了、痛苦了、悲观了吗?他还笑着给同学们讲女娲造人的传说!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刘老师是一个样的人?

这样的刘老师又怎能不让作者尊敬呢?我们再来读“但笑过之后……”这句话。E.师生共同揣摩残疾人的心理。但是,刘老师还笑着给同学们讲女娲造人的传说!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刘老师是一个样的人? [板书:坚强、乐观、风趣……]

F.读出对刘老师的尊敬之情。

六、重温春景,景中赞人。

1.在学完了第4、5自然段后,当我们重温第2自然段的时候,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在这一自然段中,从“心情地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谁的影子?“连翘花吹奏着生命之歌”其实连翘花赞美的是什么?

七、收集资料,走近作者。

[课件出示]

1.抄写生字2遍,力求工整美观。

2.收集苏叔阳的有关资料,了解刘老师对作者一生的影响。

第 2 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一、导入:冬去春又来,又是一年春柳绿。看,蓝天上那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嬉戏,引动许多的人仰望天空。每逢这个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到他放入空中的风筝。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刘老师,继续学习22课《理想的风筝》。二.交待学习任务:

复习: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身残志坚;乐观幽默。

这节课进一步体会刘老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这理想的风筝又是什么?

板书:22 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

三、学习第三件事(表现刘老师热爱、关心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

出示:轻声朗读5—6,抓住刘老师言行神态去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

“极好”(讲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男.女.分读)

关心学生:

(1)他便静静……微仰着头……细细的听……

(学生读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谈体会或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他就吃了一惊的瞪大眼睛,关切……细声“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补助点头。

(3)课文从两个角度写了刘老师对同学的提问。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同学,面对老师的鼓励与关爱,内心会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更深切的看见这可敬的刘老师。

(4)喜欢哪种情况就读哪种情况。

(5)投影:(老师边说边投影)

①这情景,已经过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你们读读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呢?)

②填写:

(提问同学的、关心同学的)情景,已经过了将近三十年,今天……想起来,(关心鼓励同学的样子)依旧那么清晰、亲切。

过渡:刘老师的课及对学生的态度,虽然事隔三十年,却使我已经……亲切(生齐读)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四、学习第四件事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想:作者主要回忆了那两个情景?

把打动你的情景读读,想想这情景为什么打动你。

(1)放风筝

(2)故意撒手……(对命运的抗争,对困难的挑战,他觉得自豪、幸福.生命的力量是什么?(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过渡: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时我深深感动。……

五、处理11、12自然段:

1、想想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2、结合全文想:这理想的风筝是什么?

(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感染我们,要向他那样对失业、生活有追求)。

3、为我们放飞一架架理想的风筝的刘老师又是怎样一个人?

(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六、总结

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可敬的刘老师。让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带着对刘老师无限的爱戴与思念。其读最后一段。

结尾:

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但我坚信我的刘老师他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柱,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向人们展示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板书设计:

理想的风筝

谈腿疾乐观幽默

写板书顽强执着

放风筝热爱生活

……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孔子游春》,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笔者以教材为载体,让情感为知识伴奏,与学生一道随孔子游春。情随境升,深感上好语文课,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向往真善美;不仅传授做人的道理,更应真情自溢,喷洒春光春雨。现攫取课堂的几个教学片断,随感寄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

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

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

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

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次备课

第 1 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一、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此

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呢?

2、有一位同学在小学毕业前夕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师板书“明天,

我们毕业”。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划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憧憬矫健汩汩临帖

茁壮五彩斑斓一丝不苟

注意字音:

憧:声母是ch不是d。

憬:韵母是ing不是in。

澜:声母是l不是n。

帖:声调是“`”不是“ˉ”。

茁:声母是zh不是z 。

注意字形:

澜:门里是个“柬”,不能写错。

朝夕相处:一天到晚在一起,形容时时在一起。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的怀念和留恋。

憧憬:向往。

炽热:极热。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继纠正读音,并集体朗读容易读错的地方。

3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哪个小节写了我们回顾六年的生活及难忘的老师?

(2)课文可以分为三段

一(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2—7)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敬爱的老师。

三(8—9)写我们怀着美好的理想,向着蓝天飞翔,等我们也成为国家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三、布臵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明天,我们毕业》,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学习第一段

1 指名读,这段写了什么?

2 “眷恋”是什么意思?

3 指导朗读,读出眷恋之情。

三、学习第二段

(一)学习§2

1、作者还清楚地记得六年前,自己初入校园时的情景,指读§2。

练习: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的操场

()的教室

()的同学那样诱人

()的老师

()的课本

2、指导朗读§2,体会“诱人”的滋味。

(二)学习§3、§4、§5

1、自由读§3、§4、§5,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从清晨跨进校门、早操、上课、下午习字、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体会校园活动的五彩斑斓。)

2、§

3、§4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3、练读“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句话,体会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情朗读§5最后一句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学习§6、§7

1、轻声读§6、§7,你觉得那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对老师的眷恋和敬爱?

2、重点理解以下句子,并相机指导朗读。

(1)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这组排比句和比喻句,既简洁,又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心。“天使”言老师多么可爱,多么值得尊敬;“大树”言老师教给学生知识,给学生一庇荫,遮风挡雨;“海洋”言老师心胸多么宽阔,让学生不再狭隘和自私,既是对老师的赞美,也是主题的升华。)

(2)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挚爱。)

四、学习第三段

1、漫步美丽的校园,作者看着6年前他们亲手栽下的小树,产生了一个心愿,什么心愿呢?轻声自读§8、§9。

2、出示: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辜负您的希望!

(1)“栋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朗读§8、§9自然段,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以及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

五、总结课文。

1 学唱《毕业歌》,有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或听录音)

2 交流各地尊师重教的情况。

板书设计:

明天,我们毕业

诱人

眷念五彩斑斓画卷

天使大树海洋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最头疼的一项工作便是作文教学——部分学生确实不会写作文,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写作文!每到作文课,总能看到学生愁眉苦脸,因为他们没有东西可写,没有感情可发,在老师的强硬规定下,他们只好不情愿地挤出一篇味同嚼蜡的“陈芝麻烂谷子”。问题的根源究竟何在?是作文远离学生生活,是作文缺少情感的碰撞!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本节课注重让孩子们通过课前搜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阅读迁移,习得写作方法,并通过情感的碰撞,激发习作的激情。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文。

3、通过写做,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写做,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次备课

第 1 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当小学的生活从我们身边悄然消逝时,当我们的感情负载得

重重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同学间师生间分别的一刻了。请欣赏Flash动画《恋恋

同学情》。

2.师:同学们,欣赏了这样一段情感真挚的动画,你想对朝夕相处的同学或

老师说一句什么话呢?

生说话练习。

[评析]教学一开始,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地让孩子感受到了离

别的不舍,感受师生间,生生间的不舍。并通过说话联系,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真挚的

情感,产生心灵的碰撞。

3.(背景音乐《送别》)师:同学们,当我们读着《明天,我们毕业》一文时,

当《送别》的曲调响起时,多少往事一一涌上心头:第一天踏进校门,第一次戴上红

领巾,第一声同学们好在我们耳畔响起,昨天的往事历历在目。今天,在我们即将毕

业,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同学时,你一定有许多心理话要对他们说吧,下面,我们

就来写一篇话别作文——《话别——写给××》。

[评析]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在这堂课中,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把我对六年师生生活的每一份感

悟,用我的语言、我的动作、我的眼神……传递给学生,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并在音乐的渲染下,带动孩子很快进入角色,产生不舍、依恋之情,并自然揭示课题。

二、引导审题:

1.师:同学们,那么你的心理话想要对谁说呢?你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

生:补充题目。

2.师:每个同学要说心理话的对象各不相同,有写给老师的,有写给某一个

同学的,有写给全班的,有写给校长的,还有写给门卫阿姨的。

3.师:你为什么要对他们说心理话呢?请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说心理话的理由。

生:小组讨论,并大组交流。

4.师:是呀,多少个白天,你我共同走在校园;多少个傍晚,你我共同在灯下努力……原来,大家难忘的是老师的谆谆教诲,难忘的是同学间真挚的情谊,难忘的是大家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对着你想话别的对象,写出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评析]

习作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审题,通过审题,确定文章的中心——话别,并知道话别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师:那么怎样才能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并且有真情实感呢?我我们先来看看例文,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写的?

2.请大家自由读例文,想一想:

⑴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从这几件事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⑵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真情实感呢?

生:自读例文,并讨论、交流

3.师:随机板书:事情记叙具体细节描写细腻表达真情实感。

4.师:听了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文章抓住了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本、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势力,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眷恋沈伯伯的真情实感。看来只有把事情写具体,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评价]在习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读写的结合”,通过回忆学过的有关课文,阅读例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形成学法的迁移。

四、指导选材: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阅读了例文,知道了写出自己真情实感的关键,大家也已确立了习作的对象,现在,请大家再来回顾以下: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有具体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请大家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学习、生活的照片,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讨论

2.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听呢?有照片的可以拿到讲台上来。老师用视频转换给大家看。

生交流。

3.师:随机点评。小结:的确,同学们的每一张快乐的笑脸,每一个有趣的动作,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深深地留在大家的记忆深处。现在,请大家就你准备写的对象,就你与他之间发生的事情,写一段你最想对他说的话,时间5分钟。(背景音乐:马斯纳的《沉思曲》)

4.生:写作。5分钟后交流

5.师:点评。

[评价]

俗话说“情动而辞发”。在习作的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学生的“真体验”即“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怎能忘记旧日朋友,怎能忘记往日友谊,音乐奏响,学生尽情书写,这是深情的交流,这

是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是天性、灵气的展示,是认识、情感的宣泄,是最富有个体创造性的作业,也是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五、总结:

1.师:是的,相聚是一种缘分,是“缘”让我们充满阳光,是“缘”让我们风雨同舟。此时分手在即,《毕业歌》正写出了我的心声。

生:读《毕业歌》

2.师:人生是一幅顺利与挫折、欢乐与痛苦交织的图画,正如我们今天的告别和日后的相遇,都是生命中必然的轨迹,那么我们又何必哀叹、何必哭泣。踏上远去的列车。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收起离别的泪水,我们依然是朋友,今天,在这毕业之际,让我们用自己的笔,献上依依惜别的祝福,愿福乐时刻与你相伴。

[评价]最后,我用《毕业歌》结束,依然营造的是依依惜别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习作的冲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中的“情”犹如教学双边活动的中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渐入佳境,使感情受到升华。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1、学习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处。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

2、诵读积累成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

5、写好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次备课

第 1 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教学要求:

1、学习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处。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

2、诵读积累成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导入谈话:任何国家的历史文化对那个国家的人民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经常使用的一些语言出处在哪,同学们一定会很关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些

常使用的语言的出处是哪里。

(2)学生读第一部分。(重点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教师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5)师生共同给出答案。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读题,并明确这几句话都是孔子的名言。

(2)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理解它们的意思。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

(4)指名学生回答。(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5)师生共同评议。

(6)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回忆:老师说过哪句话对自己最有启发?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生评议。

(4)拓展。(要求学生在积累名言时注意对意思的理解,并争取知道其出处;

多积累,多运用)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和出处。

(4)同学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这些成语都是孔子说的,大都出自《论语》)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教学后记:

第2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

2、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名读题,进一不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孔子游春》。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臵。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繁简相差教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普照、泗水、翩翩”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事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

(2)把课桌排成"u"字形,便于学生互相观察,确定赠言对象。

(3)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并加以美化。

(4)播放歌曲《送别》,营造氛围。

2、谈话导人。

同学们,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你一生愉快、充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最后一道练习题:临别赠言。

3、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训练内容及要求。

①何为"赠言"?赠言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

②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③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

4、教师"下水"示范。

5、学生准备。

6、练习。

(1)自由说。

(2)指名说。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赠言作出适当的评议,及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第3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训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2、写字注意做到一气呵成。

3、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赶题

“赶”、“题”为左下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部分“干”、“页”,要稍稍往右一些,以求重心的平衡。“干”、“页”本身要写得紧凑一些。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次备课教学活动预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让我们回过

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吧!

还记得六年前迈入小学大门的情景吗?(实物投影,出示照片)

不觉间,六年的日子就这样流逝,我们长大了昔日的小朋友长成了一

个个小姑娘、帅小伙。(实物投影,出示毕业照)现在的我们已成为小学毕业

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动手制作一本“我的成长册”。

二、规划板块,整体布局

1、先想一想:我们的成长册可以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提示: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等,重点应为学校生活。

2、这些内容,从大体上可以规划为几个板块?(根据学生发言,随机

板书)

能给这些板块取个好听的名城吗?(提示:如“难忘瞬间、好书过

目、我的名言、收藏展台”等)

三、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1、搜集所有的能反映自己成长历程的原始资料,如素质报告书、获奖

证书、发表的作品等)

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的不同材质,进行复印、拍照、扫描等。

3、按照板块要求,分类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并用信封分类放臵。

四、准备工具,精心制作

1、准备好胶水、双面贴、水彩笔等,准备制作。

2、按照步骤精心制作成长册。

第一步:对资料进行分类、挑选和编辑。

第二步:自己动手做一个材料夹。

第三步:细心粘贴,并适当美化。

第四步:给成长册起一个名字,制作封面、封底。

五、展览交流,相互评比

1、开展“我的成长册”评比活动,主要从内容和形式各方面进行评比。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范文整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难忘的一课》4 课型 略读课文参入集体备 课人员 代尊玲朱晓洁 教材简析 《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师生共同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 厚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 一 预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7 认识时间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和分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与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1时=60分,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难点是会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外学生在生活中也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本单元新知识中认识的“分”,涉及数格子,对于“大格、小格”,学生都未接触过,容易混淆。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的长短,使抽象的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在教学中注意将时间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注意利用钟表模型等学具、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等,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2.在认、读时间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通过同桌互助、小组合作,以及动手操作等方式,在交流中学习,掌握知识,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3.组织一些操作性强的数学活动,如采用对话、合作、游戏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如教科书P94“练习二十三”中第4~6题的素材,要求学生对不同事件进行时间判断,利用已有的经验基础,展开分析,推理结论,形成解决问题中一般方法的思考过程。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使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更具体、直观,促进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采取有效的设计突破教学难点。如教科书P91例2中4:45是“几时差几分”的认识,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通过操作发现这时时针非常接近5时,但没到5时,是4时45分,关键是要通过直观拨动表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明确时针在转动时是先经过几,再到几,确定是“几时多”,再“5分5分”地数出分针所指的是多少分。也可以借助“几时半”为分界线,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针在钟面左右两个半侧时时针位置的不同,对教科书P91“做一做”中7:40、10:45尤其是9:55的认识要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一年级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爱劳动、爱集体、诚实都是一个好孩子的品质。本单元教材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安排了《识字7》《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伙伴》《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语文园地七》。《识字7》选的是与品质有关的对子;课文写的是具有好品质的主人公:爱劳动的小白兔,练本领的小狮子,用实际行动帮助小伙伴的安东,诚实的孩子雄日。口语交际的话题也是围绕“诚实”展开的。在学习本单元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导语,并浏览本组的几篇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的这组教材在写法上有一致的特点——通过对比凸显人物品质。如:白兔与灰兔的对比,懒狮子和勤快狮子的对比,乐于助人的安东与其他孩子的对比等。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着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的内容,从中受到教育,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好孩子,并且愿意做一个好孩子。教学过程还要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教育的因素,让学生动脑、动手,在言语实践中学习创造,学会创造。因为本组课文的结尾处,都给我们留下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30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不带注音的短文,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借助图画或其它方式认生字。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通过读故事从中受到教育,有做好孩子的想法。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巩固识字方法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2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 3知道诚实的品质最可贵。 小白兔和小灰兔 学习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激趣引入: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山羊请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帮他收白菜,劳动结束后,小 灰兔把老山羊送给他的一车白菜送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一些菜子拿回家,可到了后来,运回一 大车白菜的小灰兔没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些菜子的小白兔却有吃不完的白菜,这是为什么呢?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学的26课《小白兔和小灰兔》。(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在要求会认的生字下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插图。 4.指名试读课文,大家评议、纠正。 5.小伙伴或小组合作互查生字认识情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八年级语文备课记录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第4—5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第6—13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这篇讲演单刀直入,一开口就点出要说的中心事件——李公朴先生惨遭暗杀的事件。 第二部分讲演者从揭露敌人的卑劣行径进入到剖析他们色厉内荏的心理状态。 第三部分着重阐述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集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目标导学二:梳理文章,体会讲演情感 1.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动派的末日来临的? 明确: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慌、害怕、恐怖。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三、板书设计

八年级语文备课记录

(2)语言感情色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歌颂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斥责反动,不留余地。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 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 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 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 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分析文章主旨 1.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无数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2.请说说本文主旨。 明确: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三、板书设计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雍熙一小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写好心得笔记。 四、教学方法分析: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采用“读中生悟”,“品评交流”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生学法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我运用了勾画,批注,写心得笔记等学习方法。 六、教学程序分析: 本课安排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感悟大意。在第二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抓关键词体会,从而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指导学生在交流体会感想的基础上写好心得笔记。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为了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的崭新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在开课始,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情感。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再导入本课的学习。我们来看看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这样,让学生再次整体感受地球母爱的“慷慨”及与之形成对比的人类对它的迫害,激起学生对地球“爱”与“怜”"对人类所做的“羞”与“愧”,从而拉近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品读感悟 在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找出作者要表达的相关内容,勾画出重点词句,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1、地球的可爱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汇报时,首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说一说:当你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3篇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不仅展现了多彩的儿童生活场景,也展现了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感体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教学内容解读及教学建议 9 明天要远足 【教材解析】 《明天要远足》的作者方素珍,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两岸阅读推广人、一个用精美绘本为少儿开启心灵之窗的“花婆婆”。这首诗饱含童真,凝练、传神,短短3节诗,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3节诗中都有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盼望……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本课主人公“明天”要去秋游而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教学设计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人手,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导入,激发学生们的无限想象,重视他们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感受生活,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备课教案

课题:小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生活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 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 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带上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出去旅游,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 出示课件:蛋糕:32.33元,口香糖:3元,糖:8元,水果:9.80元 1、让学生把商品的价格分成两类:整数:3、8 小数:32.33、 9.80 2、引出小数点 板书:认识小数 二、自动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读小数大屏幕出示:0.40、41.36、160.90 让学生自己试读 2、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在读法上的区别 先让学生说,教师小结: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的数和以前的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几就读几。 3、读商标上的小数 出示课件:几种商标的价格让学生读一读。 4、教学小数表示的价格分别表示几元几角 让学生先做一做课本88页的表格并回答。 教师小结:小数表示价格时,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4教学例1 (1)出示课件:一条1米的线段分成10份,问:其中的1

份是多少?生回答:1分米。 问:1分米占1米的几分之几?生回答:十分之一米。 师小结:1分米也可以写成0.1米。 (2)练习:3分米可以怎样写成分数表示,怎样小数表示。(3)提问:0.8米是几分米?0.7米是几分米?5分米是多少米? 5、教学1厘米怎样写成小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2、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比较小数大小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3篇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的表现,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内容课 时 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明天要远足 2 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表达了小孩 子远足前的期盼心情,绵远悠长。短短 3节诗,把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 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 1.认识33个生字和5个偏旁;会写 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尝 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4.学习“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 大还是小 2 本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是“大”还是“小”的认识,表达了孩子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图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 项链 2 本篇课文犹如一部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

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 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 的生活。 语文园地七 3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 谓的词语。 2.明白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 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 律。 3.能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 书写。 4.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 句话。 5.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 的道理。 6.和大人一起分角色读读《猴子捞 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9 明天要远足 1.正确识记本课11个生字,学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作者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4.通过仿说练习,积累运用所学句式。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文阅读,体会儿童远足前夜的心情。 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认识钟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认识钟表》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认识钟面认识整时 (钟面和电子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单元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三、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妈展学生的九感和符号感。数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2)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3)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4)能估计运算结果。符号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2)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第四特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会数学思考。第五个特点:适时渗透思想教育。X Kb 1.C om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2、会看、会写整时、半时。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

第七单元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整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学会认、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3、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按时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表、学具钟表,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表。 课前预习 w W w .x K b 1.c o M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二、 导入新课 1.用录音机放闹钟的声音。 2.教师:这是什么声音? 3.出示教科书第84页上的学生起床图,提问:这位同学在做什么呢?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那么你们自己会看钟表吗? 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教师: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钟面。 教师拿着实物钟表,边演示边说: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整时。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第91页最上面的 (在起床) 仔细观察钟面 学生讨论回答。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4篇课文。4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文具的家》是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是时间意识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通知事情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则渗透了做事情要有目标意识。本单元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通俗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 时 教学要点 文具的家 2 1.认识51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27个字;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后悔”等词语的意思;运用组词的方法继续积累词语;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4.借助插图、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课文。 5.能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借助文本情节,了解告知一件事情时,需要说清楚时间、地点等要素;能 一分钟 2 动物王国开大 会 2 小猴子下山 2

15 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文、次”等7个字;积累由“新、平、些”分别组成的1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3.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人物的对话;逐渐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13个生字中,“次、仔、所”是平舌音,“新”的前鼻音和“平”的后鼻音要重点指导。字形上,本课有独体字和合体字,可采用多种方法指导识记。如,猜字谜:去字头上一把刀。(丢)加一加:亲+斤=新。减一减:海-氵=每。形近字比较:具—真、次—吹。 (2)写字。在指导书写时,可以提示学生将7个字根据结构归类。独体字要关注起笔和主笔的位置。半包围结构的“包”字是书写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 2.朗读指导 第1、2自然段朗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字词来理解课文内容。第3、4自然段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和句子中的提示语学习朗读。同时,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好朗读节奏。第6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特别长,教师要范读,引导学生关注“呀、哇”两个语气词,读好长句子。 3.理解运用 本课字词学习,学生基本能在随文朗读中理解字词的意思。第3自然段出现的“一……就……”句式,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联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总第46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一个录音机,教师准备实物表、学具钟表,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表。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录音机放闹钟的声音。 2.教师:这是什么声音? 3.出示教科书第84页上的学生起床图,提问:这位同学在做什么呢?(在起床)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同学们会说出不同的时间)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那么你们自己会看钟表吗? 二、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教师: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钟面。 教师拿着实物钟表,边演示边说: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 短又粗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整时。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第91页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是多少?请大家每4人一组讨论,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让大家说一说怎样认识整时,整时的时候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让大家每4人一组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让拨得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拨出8时,然后和教科书第91页下面的钟表图对照一下,看拨得对不对。 订正后让大家看显示8时的数字表示法,讨论:这是什么?这钟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完后教师略做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练习拨3时和6时,并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最后订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正确认识整时。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做第85页的练习题。 2.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低年级转入高年级的分割点。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都还有限。因此,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弄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表达出来。细读课文之后,再回到整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5、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的启发,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6、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7、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8、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表达。 【教学建议】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和猜疑中走上比萨塔,用事实证明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课文紧紧围绕《全神贯注》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二是初步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本单元以“艺术之旅”为主题,包含《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与艺术有关,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文本内容,了解京剧的特色,学习表达的条理性,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口语交际要有条理地表达对书法的了解,对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深入交流。本单元的习作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提纲,通过列提纲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并紧扣单元目标:写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将句子写通顺,把重点部分写清楚。“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想象、抄写、背诵等多种形式交流,掌握多种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学会修改“说明书”;积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和不同类型的成语。

21 文言文二则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学生能凭借注释、资料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会艺术之美。 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1.字词教学 本课中“弦”“若”“哉”“汤”“嵩”“轴”“曝”“谬”等字易混难读,可通过词语教 学进行正音。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大不相同,可以 指导学生结合课后注释,或者查阅古汉语词典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老师也可以把字义通

俗化。如“方”是“刚刚”的意思,“志”表示心志,通俗地说,就是想到。 2.阅读理解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因为篇幅短小精悍,所以往往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本课可以抓住文本的空白之处,支持学生展开想象,如《伯牙鼓琴》一课引导学生猜想,除了巍巍太山和汤汤流水之外,伯牙的琴声还可能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通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习《书戴嵩画牛》这篇文章,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人物的情感态度。抓住描写人物的细节,了解人物形象,从而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 3.表达运用 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训练。《伯牙鼓琴》一课突出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和伯牙痛失知音的痛苦;《书戴嵩画牛》一课则要求学生变换角色,讲出故事的趣味性。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字典、结合注释等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搜集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故事。 (3)查阅苏轼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文言文特点,理解背诵《伯牙鼓琴》。 2.通过诵读了解伯牙、锺子期因为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3.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一、音乐导入巧激趣 1.谈话导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的渴望的课文。并安排了与此相关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语文实践活动,还选编了资料袋、阅读链接、宽带网等与战争和和平的资料。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通过本组文本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经受洗礼。本组的四篇课文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前两篇课文生动有趣,后两篇课文情感浓烈。四篇课文又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每篇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抒发了浓厚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5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理解课文中“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能通过对文本的理解,理解文中小主人公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品质,树立热爱和平和维护和平的信念。 3、能自己搜集信息,自己处理信息,并从信息中筛选自己所用的信息。 4、学会合情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夜莺的歌声 2课时 小英雄雨来 2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4课时 五、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中,要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此外,本组课文篇幅比较长,因此也可以结合默读的读书要求,来训练学生默读的速度。 《夜莺的歌声》一课,对话较多,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孩子说的话哪些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反复阅读,体会这些句子表达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文后泡泡中的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安排学生演课本剧,由于费时较多,且效果不很明显,对课文的理解帮助有限,我们认为意义不是很大。 《小英雄雨来》,课文较长,教学时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读书的速度和复述课文。教师要注意阅读时间的要求,上课前自己可以先默读一遍,看看需要多长时间。参照这个时间,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通读课文,然后说说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小英雄的机智、勇敢),在大体掌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练习复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文中的重点句子,教学时可结合伊拉克战争等具体事例来理解。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自己了解的有关“联合国”“联合国维和部队”“蓝盔”等知识,扫清与课文理解有关的知识障碍。

(完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doc

2016—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9、27地点办公室范围 主备教师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学设想: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 3 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七。课文包括《明 天要远足》通过描述小朋友内心对远足的想象与期 待,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大自然的情感《;大还是小》 则以比较的形式阐述了要辩证看待事物,教会我们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表现出小朋友不想长大又 渴望长大的矛盾心理;《项链》用大量的形容词描 述了大海的美景,生动活泼,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 美好。语文园地七有 5 项内容,“趣味识字”通过 介绍家人的称谓来帮助学生训练和巩固其自主识字 能力;“我的发现”以“日”字旁和“女”字旁分 别列举了四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偏旁所蕴含的意 义;“字词句运用”则通过汉子来提醒学生笔画之 间的细微差异;“日积月累”呈现了四句言语;“和 大人一起读”通过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阅读兴趣。 学生分析: 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 力,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用已有 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继续提高识字能力。通过前面 汉语拼音部分的学习,学生已能正确地品读音节。另 外,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但由于基础 不够,也容易产生畏难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 引导,先培养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增强课堂 参与度,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降低学习 难度,通过各种活动提高课堂效率,逐渐培养学生 的语文素养。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 3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

2.继续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识字能力。 3.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合作识字。 4.引导学生用多种朗读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 惯,使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 3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 2.继续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识字能力。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并以朗读、谈论、想象、对比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活动。 单元课时安排: 9《明天要远足》 2 课时 10《大还是小》 2 课时 11《项链》 2 课时 语文园地七 2 课时 备教学建议: 9、《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认识部首“目”。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 3、试着感受主人公兴奋与期盼的心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会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要求掌握的字。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记忆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a38910927.html,]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7 1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二个事例,抓住词语“唯一”,体会:小孙孙对于的老大娘重要性,老大娘对小孙孙的疼爱,想象祖孙俩相依为命的情景。但是为了救伤员老大娘竟然失去了小孙孙,你会有什么感受? 小金花和大嫂的事例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如体会“大嫂”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可以抓住“深情厚谊”这个词语,大嫂做了那些事可以体现她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想一想,除了这些她还做了哪些事?以此联想到,除了他们,还有多少朝鲜人民也做了哪些让我们感动的事情?找到了这些让我们感动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那句“再见了,亲人”包含的真正含义。 只有触动了学生心底的那根弦,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单元主题的意义,才会由衷地感受到“他们让我感动”。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才会深入,感情的表达才会真挚,朗读才会由感而发。 二、《桥》——抓住文眼设置情感冲突。 1.抓住动词设置情感冲突: (1)找找描写老汉动作的词语: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为什么? (2)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矛盾,多么令人费解啊!请同学们读最后4个自然段,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3)如果这个小伙子不是老汉的儿子,他还会“揪”,还会“推”吗? (4)谈谈感受(结局太出人意料了,父爱太伟大了,老汉实在太了不起了等等),试着将这些感受都读出来。 2.抓住“关系”设置情感冲突: (1)读课文14到23自然段,再将文中的“老汉”换成“父亲”、“小伙子”换成“儿子”读一读,给你什么感受? (2)齐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课文这样的结尾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设置悬念的艺术效果,设置悬念往往能冲击读者的心灵,发人深思,是一种很有效的表达技巧。不求使用,但必须要能领悟这种表达技巧所造成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