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

试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依法行政的本质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行政权力,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现状;对策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这些都对政府工作尤其是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直接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干群关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将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对策方面展开全面的探讨。

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以来,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取得了重大成就。[1]目前,以行政组织与人员法、行政行为与程序法、行政监督与救济法为框架,规范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活以及政府自身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虽然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

(一)法治意识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不够。由于受几千年封建历史“人治”观念的影响,当前一些政府还存在凭经验、习惯办事,法治意识淡薄,依法行政能力不够,甚至出现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政府干部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思想认识上重人治,轻法治。如有的认为法律是管理的“工具”,加强法治就是加强管理,就是治“老百姓”;有的认为现在搞法治太难,缺乏基础条件,有畏难情绪。工作方法上凭主观臆断下命令,不愿依法办事。有些政府干部处理矛盾和问题习惯于凭经验,不依法解决;有的政府干部在部门利益、地区利益或个人意志与依法办事发生矛盾时,不是依法决策,而是违法行事,乃至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正常的行政活动。

(二)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体制性障碍尚未彻底消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取得很大成就,但目前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关系仍未完全理顺,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2]一些部门职能权限不清、权责失衡,一些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定性不准,一些事业单位履行行政职能的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权力和责任相对等是民

主政治条件下“宪政”的基本要求。权责不对等,或者权力大于应尽的职责,则会导致权力的滥用;权力小于它所承担的义务,则会妨碍其完成工作任务,导致组织目标无法实现。政府参与微观领域的企业生产,则造成依法行政的“越位”;将原本由政府承担的卫生、教育等工作坐视不管或者市场化,则导致依法行政的“失位”;政府部门权力互相交错,职责不清,就形成依法行政的“错位”。这三种现象都会导致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功能无法正确履行。

(三)在行政立法方面,行政立法空白较多,所立之法缺陷较大。目前,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行政法治建设还比较滞后,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现存的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甚至互相抵触、矛盾、冲突,使行政执法者无所适从;有些法律、法规对某些行政机关设置的职权过大,尤其对自由裁量权,往往规定的幅度过大,并且没有顾及到公民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后的法律责任,容易造成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毫无顾忌地滥用行政权,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对策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

工程。而这项任务工作的重心又在基层政府。全面提高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中之重。

(一)提高基层公职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如果基层领导不依法行政,再好的法律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再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再好的社会秩序也会被破坏。要提高基层领导的法律素质,首先要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专题法制讲座制度、集中培训制度,使基层领导干部养成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虽然我们不要求公务员都成为法律专家,但是对宪法、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以及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法律知识一定要熟悉。

(二)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到有限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关系到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的成败,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加快改革步伐,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3]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行政就是服务,管理就是为群众、为基层、为企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观念,不仅要行使管理权力,还要

落实为民服务的义务。要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和中介组织,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三)加快立法,健全完善的行政法律制度。健全完善的行政法律制度,是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4]我们应当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抓紧健全、完善行政法律制度,制定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各类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则,制定编制法、行政程序法,制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市场经济秩序、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和救济、规范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加快行政法制建设步伐的同时,还必须提高行政法制建设的质量即行政立法的质量,防止和纠正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立法是非常严肃、严谨的,法律法规不能朝令夕改,既要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又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因而在制定行政法律、法规、规章之前,就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确保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合法性、有效性和连续性。

基层政府是上级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频繁,是依法行政的前沿阵地,其是否依法行政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

护。[5]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体现“人民权力人民用”,“赋予权力为人民”的宗旨观念,才能保证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各类事务时不至于偏离“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这一航道。

注释:

[1]《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作者:马凯,来源《求是》杂志

[2]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成效与问题分析》来源:《北方法学》2009年第2期

[3]《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发展构想》作者:任敬陶,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4]《试论政府如何作好依法行政工作》来源:山东省即墨市政府网

[5]《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谭学强

公务员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

公务员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

————————————————————————————————作者:————————————————————————————————日期: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 试卷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的基本方略。 A 、国家 B 、社会 C 、民生 D 、政权 自己得分:3.0 2.法治中国必须改革()体制。 A 、执法 B 、学法 C 、立法 D 、用法 自己得分:3.0 3.下列选项不属于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 、依法治国 B 、依法执政 C 、执法为民 D 、依法行政 自己得分:3.0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A、依法办事 B、合法执政 C、合理执政 D、依法执政 自己得分:3.0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A、依宪治国 B、法治政府 C、依宪执政 D、以人为本 自己得分:0.0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自己得分:3.0 7.()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市场经济 D、改革开放

自己得分:3.0 8.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A、重要 B、首要 C、主体 D、主导 自己得分:3.0 9.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 A、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 B、公有经济与私营经济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D、公有经济与个体经济 自己得分:3.0 1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是()。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D、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自己得分:3.0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目:行政法学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年级2012 专业法学 班级大连瓦房店 学号122118 姓名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只有依法法行政,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当前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依法行政进程和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依法行政落到实处,保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如期实现。 一、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要求。因此,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据有关资料透露,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约400个,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约1000个。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规范和调整了社会法律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尽快予以解决。 (一)政府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

各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作为本地方、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但从现状看,首先在省市政府的考核体系中,始终未把依法行政作为独立指标进行考核,由此使各级政府不能对依法行政产生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政府对依法行政的推进。其次中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社会最长的国家,长期封建人治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很深,在政府管理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级政府对行政权利的喜好还没有消除,基层政府在处理矛盾、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时偏好行政权力,而不重视依法行政。最后基层领导干部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也往往使他们认识不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导致在基层依法行政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依法行政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带有方向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就必须使依法行政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使之真正融入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去。但在现实工作中,一些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还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认为依法行政不管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 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依法行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途径。最近,我们深入部分区、县政府进行依法行政工作调研,通过召开部分区县政府领导、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街道办事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就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六年来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做了调研。调研工作结束后,笔者重点针对当前制约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 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后,各区、县政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西安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制定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落实工作措施,强化监督指导,以依法行政考核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依法行政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区、县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的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与依法行政的冲突比较明显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基层政府及部门领导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处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依法行政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的主要手段,有的认为依法行政是软指标、软任务,有的甚至认为依法行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缺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责

浅谈中国的依法行政

浅谈中国的依法行政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提纲…………………………………………………………………2页摘要、关键词………………………………………………………3页Abstract、key word………………………………………………4页正文…………………………………………………………………5页参考文献……………………………………………………………18页

提纲 1.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1.1依法行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1.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2.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2.1依法行政的概念 2.3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2.2依法行政的目标 2.4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3.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 4.解决对策

浅谈中国的依法行政 摘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宪法理论、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构成了政府依法行政三位一体的理论前提分别提供了依法行政的自身追求、动力源泉和压力机制。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依法行政正逐步向良性方向发展,但与法制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只有实现行政主体内在规则的主动拘束和外在规则的客观拘束来相结合,才能使依法行政得带落实。 关键词:依法行政;现状;对策

Discuss ion on China’s administrative law Abstract: Administrative law is the "rule of law" an important content. Constitutional theory, the market economy and civil society constitute the trinity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by law provide, respectively,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of administration by law to pursue its own power source and pressure mechanisms. Generally speaking, China's administrative law gradually to the positive direction, but compared with the legal requirements of the governm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gaps. Only the internal rul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body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and external binding rules binding initiative to combine, have to take in order to mak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Keywords: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Status; countermeasures.

浅谈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

提纲 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乡镇政府在农村政策执行得怎样,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乡镇政府作为我国一级政权的行政主体,处在国家行政管理的最前沿,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最经常,乡镇政府是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社会法制环境的形成,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以往在农村具有很高的权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机构设置、职能设定的变更和政府行为立法的相对滞后,乡镇政府的权威在农村受到严峻的挑战。乡镇逐步演化成一个权力空壳化、责任无限化的政府,被人戏称为“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力,天大的责任”。笔者所在的留营乡,是桥西区唯一建制乡镇,乡政府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实效都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和查阅其他各地乡镇工作经验,针对乡镇政府在执政中遇到的如:法律法规数量庞杂,法律的现实适用性差,法律部门化、利益化倾向严重,重实体、轻程序,现实行政中政策依据多余法律依据,机构设置与职能变更的“垂直运动”导致权利虚化,行政权力的“租借行驶”导致权利风险加大,搞“运动”的行政方式导致乡镇行政的高成本、低效益,“三农”问题等矛盾的日益凸现导致乡镇权利难以招架,行政成本难以接受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从当前乡镇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困惑和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是直接跟农民打交道的机关。乡镇政府在农村政策执行得怎样,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使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科学发展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浅谈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问题。 一、当前乡镇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 为了保障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的一级国家机关,其行政行为依据都应当来自这些法律法规。考察这些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乡镇政府行政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数量庞杂。如在网络全文数据库上搜索涉“农”法律法规多达14664篇,涉及“乡镇”的就有4006篇。涉农法律除了少量基本法律法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外,大多数法律是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其中尤以部门规章为多。各个省及以下政府对口部门依据部门规章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更是难以统计。 二是法律的现实适用性差。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后在网上可搜索

公务员依法行政有关法律法规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

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依法行政使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但是,我国现在在依法行政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立法、执法、监督等几个方面对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依法行政,依法治国,问题,对策

目录 内容摘要 (1) 目录 (2) 一、序言 (3) 二、依法行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 (一)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 (3) (二)部分规范性文件不规范的问题 (3) (三)行政执法方面的问题 (4) (四)行政监督方面的问题 (5) 三、造成依法行政问题的原因分析 (5) (一)体制方面的原因 (5) (二)主体素质方面的原因 (6) (三)司法方面 (6) 四、完善我国依法行政的对策 (6) (一)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 (二)规范行政法律、法规 (7)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7) (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7) (五)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一、序言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迄今为止,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模式。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奉法治为治国之道。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在行使权力时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各级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意识有所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依法行政的实践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来看,我国在依法行政的能力上仍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因此,如何继续全面而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关系到新时期依法行政能否更好地得到贯彻落实,构建法治政府的目标能否如期得以实现的重要课题。 二、依法行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要求。因此,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据有关资料透露,“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约400个,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约1000个”②。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规范和调整了社会法律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尽快予以解决。 (一)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 我国社会法律意识普遍低下是当前实现依法行政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相对较低,法治意识淡薄,人治观念没有得到根除,思想观念陈旧。造成我们在行政执法工作过程中不积极配合、逃避、相互推拖,甚至有时还出现暴力抗法,威胁执法工作人员的事件。 2、在我们行政执法过程中,找关系托人说情的现象不是发生,有时我们执法工作人 员在一边办案,一边的电话又来了;行政上的干预也有时发生,有些行政相对人(单位)凭着上级领导的签字、口谕,手续不办理,材料也不备案,就随意进行城市道路的占用与开挖,这就给我们的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部分规范性文件不规范的问题 规范性文件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为实施法律,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及行政措施等。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可以对法律法规起到必要的和有效的执行作用,有利于完善各级政府的行政法制工作,及时解决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依法行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 1、程序不规范 由于一些文件起草单位和个人的程序意识淡薄,有的不按规定上报文件制定项目,有的不遵守文件制定计划,有的未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仅凭上级的文件或者是领导讲话便制定

试论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试论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确定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任务。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得到各级政府的全面坚持,才能尽快达到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的目标。本文以基层政府与笔者的所见所闻为出发点,指出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论文关键词基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基层政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坚持依法行政对基层政府来说非常重要,基层政府是否坚持依法行政及执政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随着法治社会进程的发展,基层政府的执政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部分地区的基层政府与领导在贯彻依法行政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找出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提高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 一、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人情轻法律,无视法律程序 以笔者所在的乡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为例,本来办理身份证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按照规定的流程,既不复杂也不麻烦。但事实是如果你想办个身份证至少要去派出所三次以上,工作人员才有可能理睬你。如果你认识他们也就是俗称的有关系,则就不一样了,他们很快为你办好,这些口口声声宣扬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完全没有程序概念。在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中,所谓法治就是指用法律来控制和统治老百姓,法治的对象只包括群众,他们忘记自己也是群众中的一员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而且比普通群众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人员在执政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为根据,行政机关要坚持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而不是亲属朋友至上,不能重人情而轻法律。法律并不是摆设,它应该切切实实用在执政过程中,让行政人员感受到它的威力,让人民感受到它的平等和合理。如果法律得不到遵守,那法律还有何存在的意义呢?如果行政人员带头违法,那该让人民如何去相信法律呢?如果执政不按照规定的程序,那社会何来的秩序呢? (二)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存在暴力执法等不文明行为 以城管执法为例,近几年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不断曝部分地区的城管暴力执法现象,比如广州天河黄村的小贩遭城管殴打血流一地、湖北监利县城管队在执法中与商贩发生口角并殴打一名过路人、苍南县灵溪镇城管人员执法时将拍照男子打伤并引发与群众冲突事件等等。近年来,在一些城市,城管与小贩的矛盾日趋尖锐,各级政府官员的也应思考为何此类暴力执法事件层出不穷,怎样才能根治类似的不良执法行为,缓和执法人员与大众的矛盾。行政人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作为人民的代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执法中出现种种的不文明现象都会损害人民对他的信任。一个思想道德素质高的执法者不会随便将群众踩在脚下,或者肆意殴打,更不会对一个行使监督权的拍照公民施加暴力。由此可见,在基层政府中存在少数道德素质水平较低的行政执法人员,要想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目标,就必须提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缺乏有效的法制机构和监督机制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切实加强法制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政府机构依法行政方面的重大作用,而且政府要为法制机构开展工作创造必需的条件。目前,由于部分乡镇政府缺乏有效的法制机构,导致了乡镇依法

当前依法行政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当前依法行政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引言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行政准则。我国的依法行政的主张是在20实际80年代末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策原则,后来又将该原则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写进宪法,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原则在行政法中的体现,在后来的行政立法中被公认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成为一项法律原则。 行政部门是在国家各部门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个部门,关系到从国家到社会,从社会到家庭及个人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行政权力具有相当大的力量,也具有相当大的诱惑,一些具有实质权力的行政人员便抵不住这种诱惑,从而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另外一方面,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相对较低的素质,不完善的行政程序,等等,都给依法行政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其中有一些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另外一些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必须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一些立法方面的空白,这些都是每个国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问题。然而,依法行政却又是一项重要的原则,必须得到贯彻实现,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主题 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来源于网上及文学著作,包括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系列数据库,都是涉及到依法行政方面的文献资料,现将这些文献资料整理如下:关于依法行政的一些涵义、要求等等一些基础的问题,以及国外对这些方面的要求原则等,主要参考的是张弘和张刚的《依法行政新解》、海尔尼沙·巴克的《试论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新解》中,张弘和张刚两位学者引用了两位知名教授对依法行政的内涵的阐述,借此提出了依法行政的五点内涵: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律优先或法律优位、依据法律、职权与职责统一。另外,两位学者还阐述了在英国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及在美国依法行政的内涵。

浅谈乡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乡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围,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一、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机构管理混乱,队伍素质不高 1、乡镇机构管理的制约。乡镇干部大多身兼多职,工作点多面广,面面俱到,既是计生员又是农技员,有时还要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兼任其它工作,乡镇干部一般都还要联系村,本部门的行政工作只是其中的小部分。乡镇政府人员流动性大,每年都有人员调进调出,每三五年就要轮换一次工作岗位,其间,有阶段性工作来了,又抽去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干其它与本业务无关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乡镇统筹协调措施不配套,缺乏统一管理指挥,对各部门是否依法行政放松了监管。 2、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公务员作为行政机关的组成要素,本身不是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但行政机关的职权是通过公务员实施的。因此,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当前,在乡镇公务

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法律意识淡薄和个人素质低下。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导致行政、土法行政实践屡见报端。 执法不到位,定性不准确。部分执法人员不严格执法,程序混乱,工作不认真履行职责,敷衍草率,使者有可乘之机,钻法律空子,进行不合法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一些无证经营者,受执法单位个别人的庇护,有持无恐,不缴税费,获取暴利,破坏了经济秩序。 (二)当前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留恋过去的工作方法 虽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干部的工作相对来讲轻松了一些,但是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工作也越来越难,而且都是“一票否决”,样样工作压头,个个任务必须完成。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万能,行使行政权包罗万象。过去几年在落实计划生育、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收缴农业税任务等方面工作中,习惯用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而面临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我们的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采取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灵,软措施不顶用,随之而来的还是采取了过去不依

政府为什么要做到依法行政

★政府为什么要做到依法行政? ①必要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 依据宪法和法律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 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1、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 守信、权责统一。 2、基本要求: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规范行政行为; 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3、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4、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还需要在民主和法律的监督之下。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坚持这一原则的要求: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第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为什么会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为什么服务于人民? 我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基本原则。 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在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是: 第一: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第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议的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第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第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包括市场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人口、生态环境等。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政治参与区别是:31页

基层反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基层反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将依法行政作为自觉行为,并使之真正融入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去。近年来,尽管我省基层政府行政法制工作不断完善,取得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值得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依法行政意识不强。部分基层政府在履行其行政职责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片面强调地方经济发展,认为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难以跟上区域发展的步伐。他们的依法行政,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是写在纸上、钉在墙上,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有的领导干部唯上、畏上,唯权、畏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只重视领导的讲话、批示,认为领导指示重于法、执行会议纪要强于法。在其行使行政职权时忽视法律的规范性与程序性规定,片面强调行政相对人应当服从行政机关管理,重权力轻责任,重利益轻服务,导致对依法行政认识水平不高。 2.执法队伍建设不足。国家公务员队伍需要经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选拔,基本保障了其具有依法行政的基本法律素质,但基层行政机关存在大量的聘用临时人员。大量临聘人员加重了财政负担,使现有财政供养的公务员人浮于事,不愿做事,其中部分公务员缺少行政服务意识,懒政怠政,明知国家禁止临时人员执法,明知严禁没有行政执法证的人员执法,在具体行政行为中仍指派临时人员执法。临时人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自身具备的业务能力素养参差不齐,造成主观武断、简单粗暴的行为,降低了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3.临时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职能部门的基本权责划分是基本清晰明确的,但在旧城改造、旅游开发、开发区建设等具体事项上,往往通过设置旧城办、开发办等临时行政机构去负责这些事项。这些机构在设置时,并没有依据法律规定明确详尽地界定职能,其职权和政府常设机构存在职能交叉、权限不清的问题,由此导致有权有利的事争着管、有权没利的事推着管、没权没利的事没人管的现象时有发生。 4.行政执法监督乏力。在权力监督问题上,历来就有“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目前,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一是外部监督,主要来自同级党委的监督、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社会的群众监督,以及因提起诉讼而受到的司法监督,但这些均属事后监督,存在滞后性。二是上级的行政复议,其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层级监督的有效路径,但由于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自成一体,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是下级行政机关贯彻上级行政机关意图所为,甚至是事先请示上级行政领导首肯后所为的,在这

公务员群体在依法行政新背景下面临的新挑战与应对之策2015930

公务员群体在依法行政新背景下面临的 新挑战与应对之策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的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即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其中,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而能否实现依法行政,又取决于公务员群体的施政行为。也即,公务员群体,肩负着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任。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我们的依法行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步增强, 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制度也逐步完善。但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现实中仍面临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思想亟待转变,法治思维待确立。行政出庭的应诉率不高,信访的法治化解决渠道不畅,责权利还没有真正统一;二是制度亟待完备,法治机制待健全。法治考核指标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行政法规、政策仍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突发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或属空白,或难以发挥效用;三是学习亟待加强,新载体待采用。很多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公务员,还不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施政环境,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往往存在抵触情绪。挑战是客观存在的, 1

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客观面对、冷静分析、科学谋划、依法实施,最终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挑战与应对之策 在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笔者经过梳理归纳,认为当前公务员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可以归结为三大类,第一类涉及转变思想、依法办事方面,具体包括出庭应诉的常态化,信访问题的复杂化和责权利统一的机制化。第二类涉及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方面,主要包括法治指标考核的明确化,政策滞后性危害的显性化和突发事件应对的高要求化。第三类涉及加强学习、更新载体方面,具体包括互联网施政的普遍化和八小时之外监督的经常化。 一、转变思想,依法办事 (一)挑战:出庭应诉成常态。2014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其中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规定,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连续出台的两份文件,彻底将行政机关推向了法治的前台。以往由于官本位思想不愿出庭,法院不予立案不出庭等情况将成为历史,行政机关可能动辄坐上被告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将成为常态。 对策:一要抓住根本,从源头上杜绝。行政机关坐上被告席,根本原因是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做到于法 2

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3221101210007 行政管理李敏一、依法行政的内涵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依法行政是对各级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对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中国是在八十年代末提出“依法行政”这一基本原则的,它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1、实行依法行政能够在行政管理中维护宪法权威。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要求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坚持依法行政,是对宪法精神的贯彻,是宪法权威性的体现。 2、实行依法行政能够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政府的行政权力是由人民通过宪法赋予的,因此,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实行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务公开的前提下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管理行政事务,并且在管理行政事务时必须接受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其开展的监督,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或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暗箱操作或以权谋私。 三、当前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工具主义观念颇为流行。“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目前,在相当多的基层行政机关领导思想观念上,“视法为器”,“用法律”的意识已经形成,但是“信法律”的思想尚未确立。虽然许多人认为我国社会管理最终要走向依法治国,但是,在目前情况下,相当多的人普遍认同我国社会管理仍是人治占主导地位,甚至认为目前情况下,只有人治手段才能有效管理好社会。 (二)、行政特权思想意识仍旧根深蒂固。“法律是管人的,不是管自己”的思想仍较为普遍。依法行政基本上等同于依法“治事”,尚未认识到依法行政的本质是“治官”和“治权”。很多基层行政机关领导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有选择”地运用法律:部分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对涉及其他单位、他人利益的事情,较能够依法处理;对涉及自己单位及其自身利益,或者自身因利益牵涉其中的事情,便希望通过行政关系“协调”、私下“利益协商”等方式处理。在行政系统内部,“政府守法”带有选择性,法治“以吏为师”离人民群众期望仍差距较大,严重违背了行政法治的三方面基本要求:即政府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所遵守的法律必须符合正义的标准;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实行平等保护。 (三)、行政立法的不规范和不完善。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依据是要有健全和

《公共服务、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能力》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法治府建设要解决的核心是()。(3.0分) A.政府的服务范围如何来划分 B.政府的职能如何来设定 C.政府的服务形式如何来设定 D.政府的执法范围如何来确定 我的答案:B答对 2.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 3.0分) A.依法行政 B.有法可依 C.依法管理 D.违法必究 我的答案:A答对 3.《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规定。(3.0分) A.国家法律 B.地方法规 C.行政法规 D.单位规章 我的答案:A答对

4.法治的第二要素是指()。(3.0分) A.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强制性 B.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唯一性 C.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高度权威性 D.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多样性 我的答案:C答对 5.公务员联系群众的能力表现为()。(3.0分) A.一切从国家的利益出发 B.一切从党的利益出发 C.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D.一切从集体的利益出发 我的答案:C答对 6.法治的核心是要求()。(3.0分) A.政府执法 B.政府守法 C.政府颁布法律 D.政府制定法律 我的答案:B答对 7.目前,在中国行政体制管理改革中,最基本的问题是()。(3.0分) A.市场管制和政府参与

B.宏观调控和政府参与 C.微观调控和政府职能 D.市场管制和政府职能 我的答案:D答对 8.法治的根本在(),落实在()。(3.0分) A.治官治权 B.治官治商 C.治权治官 D.治民治官 我的答案:C答对 9.()以合作为基础,主要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和公民的权利。(3.0分) A.公共经济 B.公共服务 C.公共行政 D.公共政策 我的答案:B答对 10.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是从管制型政府转向()的政府。(3.0分) A.管理型 B.民主型 C.集权型

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讲解

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一方略己写入宪法修正案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确立依法行政观念以来,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各种相关问题也日益暴露。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立法、执法等几个方面对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要完善和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法律制度是根本,加强行政主体法律素质是关键,强化对行政权的监督是保证,整个社会公民更新法制观念是促进依法行政的强大动力。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迄今为止,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模式。“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奉法治为治国之道。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在行使权力时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各级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意识有所增强,广大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依法行政的实践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来看,我国公务员在依法行政的能力上仍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因此,如何继续全面而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关系到新时期依法行政能否更好地得到贯彻落实,构建法治政府的目标能否如期得以实现的重要课题。 一、依法行政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要求。因此,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据有关资料透露,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约400个,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约1000个。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规范和调整了社会法律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尽快予以解决。 (一)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 我国社会法律意识普遍低下是当前实现依法行政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缺乏民主传统和法制传统。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法律作为镇压百姓的工具,帝王的意志即是法律,这种权大于法的人治传统思想影响至深。建国后,我们实行了几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这种状况导致法律在人们心中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尖锐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们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随着我国普法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们的法律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和人治传统的国家,旧的观念和旧的习惯积淀太深,极难转变,再加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人法制意识状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行政法制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