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及答案

散文阅读及答案

落叶也精彩郑荣来

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构成一色景致。往年立冬

一过,更是飘飘洒洒,纷飞不断。特别是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

盖上层层黄金。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

马路边的那两溜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金黄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

留恋枝头。

我居住的大院里,存有二三十种乔木,落叶时间都各有其序。大道两边的柿树,个性

最为特别,它的叶子本属于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无私奉献些微白的颜色,更多

的就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出自己的果实。那柿子也就是抢风头,总是以自己的纤

细和金黄,迎合着人们的眼球。当叶子纷纷飞舞,它仍独领风姿在枝头,无私奉献着多彩

多姿的美丽。你看看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展现着与众不同的风韵,使所有的行人都不

能不顾盼乃至游走。

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多势众的气派,院里的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它

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添衣服。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

它的叶子也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

一棵也就是不容貌相。那几棵泡桐树,高大魁梧,堪称材大体细,但落叶却早,与它

的个子、块头不相称,大哥没大哥的样儿。它尤其经不起压制,西北风一来,比谁都小的

叶片,竟颤抖得难受,惊扰之声,比谁都小。甚至低叫做“害怕啦害怕啦”,夜深人静时,生产血腥气氛,真是没出息!我也就是顾念它叶阔荫小,夏天给人树荫下,对我等存有过

无私奉献,也就一致同意它了。不然的话,它那叶片抽抽巴巴,不白也不徐,不无姿色,

风一吹就滑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给环保工人迎了许多麻烦,真的不敢恭维。

垂柳却是不同。它身躯较瘦,腰细枝软,体态轻飘,仿佛弱不禁风。但它经得起雪打

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多少次大风的吹袭,好几场四五级

西北风,它都满不在乎。除了松、柏、竹,就数它落叶最晚。看看金台园里水池边的垂柳

就知道,它像是要站最后一班岗,大家都撤了它才撤。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

敬业者。当春天到来之前,寒风料峭,乍暖还寒,它最早见绿于枝头,率先透露春的消息。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它营造了热闹的春意。

法国梧桐也应该一说道。它在院里落户十几年,都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离不像是它

们在南京那么存有地位,市中心多少条马路都就是它们的地盘。我们现在才体会至,它其

实就是最存有抗争精神者。前面所述各一棵都不如它,它们的叶子至今还济济一堂于树梢,鲜有飞舞者。它们也就是叶阔荫小,但比泡桐勇敢得多,坚强得多。

看京城大街上和院里的落叶,精神上丝毫没有抽缩之想。许多人都说喜欢冬天,那是

因为,冬日的树木不因叶落而颓败,而是蓄势待发,准备来年更加蓬勃。

落叶,无私奉献了八九个月的绿色,也就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现在再以金黄

谢幕,也称得上一种完满。你看看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去了,春天还可以离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意抒发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对不

起这一生。它的一生都就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树荫下,

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平添营养。它洒脱去回去,堪称活得自豪而有价值。

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叶铺洒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人希望

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

哲理的思考。(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恳请用一句话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后)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5分)

3.文章依次写下了相同树种各自落叶的精彩美丽,恳请赏析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文学

创作手法?(3分后)

4.请品味下面一段话的语言特色。(3分)

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对不起这一生。它的一生都就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

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树荫下,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平添营养。

它洒脱去回去,堪称活得自豪而有价值。

5.文章的最后一段“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

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揣摩“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2分)

紫罗兰纪伯伦

①幽静的花园里,生长着一棵紫罗兰。她有美丽的小眼睛和娇嫩的花瓣。她生活在女

伴们中间,满足于自己的娇小,在密密的草丛中愉快地摆来摆去。

②一天早晨,她松开顶着用露珠绣变成的桂冠的头,环顾四周,她辨认出一株亭亭玉

立的玫瑰,那么雍容而英俊潇洒,并使人联想起绿宝石的烛台塞着鲜红的小火舌。

③紫罗兰张开天蓝色的小嘴,叹了一口气,说:“在香喷喷的草丛里,我是多么不显

眼啊,在别的花中间,我几乎不被人看见。造化把我造得这般渺小可怜。我紧贴着地面生长,不能像玫瑰花那样仰望蓝色的苍穹、转向灿烂的骄阳。”

④玫瑰花听见她身旁的紫罗兰的这番话,笑着挥了摇摇头,接着说道:“你这枝花多

么可笑2

呵!你简直不理解自己的幸福,造化把很少赋予别类花朵的那种美貌、那种芬芳和娇

嫩给予了你。抛弃你那些错误的想法和空洞的幻想,满足于自己的命运吧。要知道,温顺会使你变得坚强,谁要求过多,谁就会失去一切。”

⑤紫罗兰提问道:“呵,玫瑰花,你去宽慰我,因为我幻想的那一切,你都存有了。

你就是那样幸福,所以你用精明的词令粉饰我的可悲。但是对于不幸者说道,那些美好者的宽慰意味著什么呢?向弱者嘲弄的强者总是残暴的!”

⑥造化听到玫瑰与紫罗兰的对话,觉得奇怪,于是高声问:“呵,女儿,你怎么了,

我的紫罗兰?我知道你一向谦逊而有耐心,你温柔而又驯顺,你安贫而又高尚。莫非贪欲

和虚荣占据了你的心?”

⑦紫罗兰用充满著恳求的声调提问她:“呵,你原是无上全能、悲悯万物的啊,我的

母亲!我怀著满腔激情、满腔期望命令你,应允我的建议,把我变为玫瑰花吧,哪怕只一

天也好!”

⑧造化说:“你不知道你的请求意味着什么。你不明白外表的华丽暗藏着不可预期的

灾祸。当我把你的躯干抽长,改变了你的容貌,使你变成了玫瑰花,你会后悔的,可是,到那时,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⑨紫罗兰说道:“呵,把我变作玫瑰花吧!变小并作一株高高的玫瑰花,骄傲地抬着头!日后不论出现什么事,都由我自己担承!”

⑩于是,造化说:“呵,愚蠢而不听话的紫罗兰,我满足你的愿望!但是,如果不幸和灾祸突然降落在你的头上,那是你自己的过错!”

⑩天道抬起她那看不到的魔指,不触了一下紫罗兰的木——转瞬间紫罗兰变为了花开的玫瑰,矗立在众芳之上。

⑩午后,天边突然乌云密布,卷起旋风,雷电交加,隆隆作响,狂风和暴雨组成一支不计其数的大军突然向园林袭来。等到风停云散,满园零落,唯有躲在篱边的紫罗兰,在这场风暴的袭击之后,安然无恙。

⑩一株紫罗兰抬起头来,看著花草树木的遭遇,懊恼地微笑了一下,打招呼自己的女伴:“啊呵,暴风雨把那些自私为美的花朵变为了什么哟!”

⑩另一株紫罗兰说:“我们紧贴着地面生长,才躲过了狂风暴雨的愤怒。”

⑩第三株大喊:“我们就是这般虚弱,但龙卷风并没战胜我们!”

⑩这时紫罗兰皇后向四周环顾了一下,突然看见昨天还是紫罗兰的那株玫瑰花。

⑩暴风雨把她从土里停住,狂风林蝠了她的花瓣,把她甩在湿漉漉的青草上。她躺在

地上,像是一个被敌人的箭射中了的人一样。

⑩紫罗兰皇后挺直了身子,展开自己的小叶片,大声召唤:“看呵,看呵,我的女儿

们!看看这株紫罗兰,为了能炫耀自己的美貌,她想变成一株玫瑰,哪怕是一小时也可以。就让眼前这景象作为你们的教训吧。”

⑩苏醒的玫瑰感叹了一口气,分散了最后的力量,用些微的声音提问道:“听到我说

道吧,你们这些可笑而谦虚的花儿,暴风雨和龙卷风都把你们吓到了!我曾听到更高的世

界对我们世界说道,‘生活的目的是崇尚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我搞了一小时的玫瑰花,我用玫瑰花的眼睛观测过宇宙,我用玫瑰花的耳朵聆听过私语,我用玫瑰花的叶片体

会过光的变化莫测。难道你们中间打听获得一位,遭受过这样的荣光么?”

⑩不久,玫瑰卷起自己的叶子,微微叹了一口气,死去了。她的脸上浮着超凡绝俗的

微笑——那是理想实现的微笑,胜利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1.第①段写下了什么内容?存有什么促进作用?(3分后)

2.在②~⑤段中,“紫罗兰”对自己有哪些不满?对玫瑰花有哪些艳羡?(2分)

3.本文就是一篇对话体散文,恳请融合⑥~⑩段分析“对话”这种手法的好处。(2分后)

4.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暴风雨把她从土里停住,狂风林蝠了她的花瓣,把她甩在湿漉漉的青草上。

②她的脸上浮着超凡绝俗的微笑。

5.文章的题目不完备,你指出在“紫罗兰”前面必须提个怎样的修饰语,并表明理由。(3分后)

6.文中有很多格言警句,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加以阐述。(3分)

①她算出她的姓氏时,我们都惊讶极了。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东站在蓝蓝

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例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Olette了眼前的景色。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

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

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③我们都艳羡她的芬芳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奔跑,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

还在煎熬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起来灰头土脸的,她却细腻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到了,哈哈大笑,高兴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

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⑤很快的,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棘手,她给止疼药。那个呕吐,她给止泻药。

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刺破了头,她低头至口袋里一缴,就拿起几块创口张贴去。仿佛

她可以张口。大家对她敬佩和敬佩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道,这没什么,我只不过

多对备了点常4

⑥西藏地广路遥,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

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

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

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⑦晓得她的故事,就是在纳木措。直面变幻无穷风光怪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地喝彩

跳跃,然后,双膝忽然抬起,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无人知晓怎么办才不

好时,听见她喃喃地说道,感谢上帝,我去了。

⑧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塌。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⑨她再次照看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回家旅游,还常常回去搞义工,生命显得蓄积

出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见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淌一阵愁:感谢上帝,我又

具有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就是崭新的,就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著敬佩。她

活到了医生推断的三个月,活到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⑩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选自《扬子晚报》)

1、第⑥节中“我们不禁看看她一眼,再看看一眼”,“看看”至了什么?作者为什

么必须重点描绘这一细节?(3分后)

2、第⑦节中“我们都吓一跳”,联系上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吓了一跳”?(3分)

3、恳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以下两句话。(4分后)

(1)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

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2)她的到来,恰如煦吹过湖面,透出水花朵朵。(从修辞学手段的角度赏析)

4、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4分)

韭菜饺子徐立新

①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

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②临睡前,儿子有些惋惜地说道:“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等

待几天5

陪陪您,还要吃小时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

③之后,儿子便至里屋睡了,可以母亲却不见动静,她跑至另一间屋,吵醒已经进房

的父亲,说道:“老头子,你赶紧出来,回去问问谁家菜园里存有韭菜,跟他哈哈大笑,

割去点儿回去,娃想要喝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搞。”

④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好。”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

⑤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时一把菜刀,悄悄关上大门,过来了。

⑥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⑦父亲已经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呼救,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

很少,不好在敲打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出了。

⑧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

里11点多了。

⑨接下来,两位老人已经开始独以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晒干后,差不多已经就

是凌晨了。⑩接下来就是面团饺子皮,然后汤圆。这一切如果就是在光亮的灯光下顺利完成,不须要太长时间,但事实上他们都就是在手电筒的明亮下顺利完成的——两位老人害

怕关灯惊吓了儿子的好梦。

⑾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点多,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给儿子烧点儿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⑿5点30分后,儿子的手机闹铃按时作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过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刺鼻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淡,最后在厨房里达至了鼎盛——一大锅韭

菜饺子在跳跃呢。

⒀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

牙。”“是呀,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亲帮母亲的腔,并立即将饺子盛进碗里,双

手递到儿子的面前。

⒁儿子怎么也没想起,自己随口讲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然为了饺子一夜未眠。

⒂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

1.Poissons简约的语言归纳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后)

2.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

3.文中描绘了怎样的一对父母?恳请详细归纳。(3分后)

4.文中最后一段写到“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儿子想哭的原因有哪些?(2分)

5.读选文后,你的内心一定用所感慨,恳请融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3分后)

优秀散文赏析阅读题 含答案

优秀散文赏析阅读题含答案 《笑》(散文) 冰心/文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 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鉴赏训练】 1、《姥姥的端午》 王瀛/文 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 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直到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 十余年过去了,姥姥的端午永远弥散着悠悠的粽香,自每一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芬芳着我生命的岁月。(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这是一篇忆人散文。文中的姥姥是个怎样的老人? 2、第3自然段画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好处?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6篇(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14分) 寂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

中考语文阅读散文练习(附答案)

21.沙漠玫瑰的开放 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似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场,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望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直到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起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了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⑥我愣住了。 ⑦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了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⑧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⑨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⑩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共2小题) 1.江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 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散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散文阅读题汇编 1.(北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⑴—⑹题。(24分)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鰲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⑴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 A 游说 B 说和 C 话说 D 学说 ⑵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 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 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 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 ⑶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B 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年代。 C 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 “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⑷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⑸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6分) ⑹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专题检测散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呢?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就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来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琅琅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听雨》真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听雨》真题含答案 (2014·大纲版全国卷·T14-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听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细,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

散文阅读及理解答案

---------------- 散文阅读与理解---------------- (一)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 我高兴极了! ③ 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不足,长得 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限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 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彳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 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 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 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 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 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选文有改动) 【材料】 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Word资料 1.在下面框,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1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那树 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②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③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④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⑤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⑥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树旁的公共汽车站搬了,树下的水果摊搬了,不远处的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子也不落下。那

散文阅读题(含答案)

散文阅读题(含答案) 老照片里的夏天 梁丽娜 老照片是夹在岁月书卷中的一张有关旧夏天的黑白照,发黄的相纸上沉淀着那个旧夏天浓烈的阳光。也许是拍摄日期过久抑或是摄影技术欠佳,想要分辨出照片上那个旧夏天模糊的相貌,非得聚精会神地花上许多时间和精力不可。看得久了,记忆里许多有关旧夏天的故事便从卷曲的相纸上显现出来,这时候发现许多个夏天由于我们笨拙的摄影技术被拍得一塌糊涂,毫无个性可言。于是我们的大脑中总留下对夏天的感觉:头上顶着大草帽,手里摇着蒲草扇,把耳朵固定在半导体戏曲节目的波段上……这种千篇一律的格式使旧夏天更像一块不停地重复老路的旧钟表,使人产生一成不变的感觉。 许多老照片中最让人耐读的一张是坐在乡居老屋里一动不动的旧夏天,躺在堂屋的竹凉席上,在新麦子的馨香里吸完一袋水烟,心静自然凉的大人们被院子里的风揩干了满身汗迹,很晚很晚不睡觉,把许多花妖狐怪的老故事从遥远的年代中请出来,顺着旧夏天的脊梁凉飕飕蛇一样滑过孩子的肌肤,不经意地惊出他们一头冷汗,这时他们会藏在大人们的腋窝下,又害怕又惊奇地等待故事里最恐怖最刺激的结局出现。等到那个夏夜里硕大的白月亮耐不住倦意地钻进云朵,他们才亦步亦趋地被大人牵着回房休息,在慢慢凉爽的深夜里进入香甜的梦乡。 而旧夏天的白天远没有这般舒心惬意,暴烈的阳光使每一个白天都很忙碌,都是高潮。金黄色的田野里到处晃动着收割者的身影,数不清的白草帽在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的麦海里漂浮,家家都锁了门,空落落的村子里只剩下火红的石榴花在寂寞地开。 太阳疯了,歹毒地暴烤着大地。天下着火,长空下的男男女女像要被晒化了,脸上、臂上滴着珠串似的汗珠。站在麦田边能听到麦穗

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以其清新淡雅的文风和富有哲理的文字,深受读者喜爱。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反映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传达出他对生活、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二、题目 请阅读以下林清玄的散文片段,回答问题: 1、在《桃花心木》中,作者描述了一种特别的树——桃花心木。请简要概括桃花心木的特点,并阐述作者借桃花心木寓意什么? 2、请从《凡事总有小星星》中提炼出本文的主题,并说明该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参考答案 1、桃花心木是一种高大的树木,树形优美,木质坚硬。作者通过描绘桃花心木的生长环境和生活态度,寓意人在生活中应该具备自主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境时不应依赖他人,而应学会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2、《凡事总有小星星》的主题是“生活中总会有美好和希望,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该主题告诉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要失去信心和希望,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信生活中总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让我们更加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林清玄经典语录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散文家,作品涉及佛教、哲学、历史等领域。他的文字优美、深邃,充满了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与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选取林清玄的一些经典语录,探讨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世界的理解。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林清玄的这句话,让人深思。修行,或者说求索真理的道路,往往是一个人的旅程。这是因为真正的智慧往往在孤独中孕育而成,只有经历过孤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世界以及自我。这也正是林清玄的人生哲学,即使在孤独中,也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爱别离虽然无常,却也让我们珍惜当下的拥有。”每个人都有过经历离别的时刻,这种痛苦让我们学会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在林清玄看来,离别虽然是无常的,但我们可以在拥有的时刻好好珍惜,让爱别离成为生命中的一种馈赠,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人生如茶,需要慢慢品味。”林清玄用这句话来形容人生的细腻与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20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20篇 (附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 如果你晚霞满天的时候来到山顶,俯瞰山下的小镇,可以看到一动一静两个情景,它们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了一幅画面:静的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房屋,动的则是袅袅上升的炊烟。房屋是冷色调的,炊烟则是暖色调的。这一冷一暖,将小镇宁静平和的生活气氛完美地烘托出来了。 女人们喜欢在晚饭后串门,她们去谁家串门前,要习惯地看一眼这家烟囱冒出的炊烟,如果它格外地浓郁,说明人家的晚饭正忙在高潮,饭菜还没有上桌呢,就要晚一些过去;而如果那炊烟细若游丝、若有若无,说明饭已经吃完了,你这时过去,人家才有空儿聊天。炊烟无形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这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窗外是一片很大的菜园,种了很多的青菜和苞米。菜地的尽头,是一排歪歪斜斜的柞木栅栏,

那里种着牵牛花。牵牛花开的时候,那面陈旧暗淡的栅栏就仿佛披挂了彩带,看上去喜气洋洋的。在木栅栏的另一侧,是另一户人家的菜地,她家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早已加入了中国国籍。北极村与她的祖国,只是一江之隔。所以每天我从东窗看见的山峦,都是俄罗斯的。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她的丈夫死后,两个儿子相继结了婚,一个到外地去了,另一个仍留在北极村,不过不跟她住在一起。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贯。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子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秋生一来就是干活,挑着桶去水井,一担一担地挑水,把大缸小缸都盛满水;再抡起斧子劈柴火,将它们码到柴垛上;要不就是握着扫帚扫院子,将屋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所以我从东窗,常能看见秋生的影子。除了他,老毛子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叫着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龙江上徘徊。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招手。 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她似乎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从不离开院门,只呆在家里和菜园中。我到玉米地时,隔着栅栏,常能看见她在菜园劳作的身影。她个子很高,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驼背。她喜欢穿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戴一条古铜色三角巾。她的皮肤非常白皙,眼窝深深凹陷,那双碧蓝的眼

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精编版】

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一、与瓦共舞 林延军 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住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 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

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权,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

散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散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散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1、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来。 2、文中能概括作者所见的是第____句。 3、作者由所见而产生的所感有两点,这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填空)。 4、本段第②③句具体描述了黄土高原_________的特点。第④句具体描述了黄土高原_________的特点。 5、作者所感的两点中,哪一点是主要的?哪一点是次要的?从文中找出准确表现其主、次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写黄土高原与全文礼赞白杨树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②③④‖⑤⑥ 2、①

散文阅读题与参考答案

散文阅读题与参考答案 散文阅读题与参考答案 1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 2风景的帷幕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 3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命――让天惊让地动。 4夜露滴落。晨风忽起。曙色微透。 5“喔――喔――喔”雄鸡很抒情地开始了原声态的歌唱,那声音擦过暗夜,擦出金属般的质感,滑翔在村里村外,天空中就有了清而脆的高亢弧线。 6村庄醒了。 7谁家的门“吱呀”开了,院子里晃动着皮影般隐隐绰绰的身影。一扇扇门陆陆续续打开,街巷里有了脚步声,村外有了脚步声,田埂上有了脚步声,声音的涟漪一圈圈渐次荡开,叫醒了田野。 8露珠爬在草叶上,自顾做着晶莹的梦,等待着在彩霞飘起的时候,走完色彩斑斓的一生,裤脚擦上去,梦就被带到了别处,至于留在了哪里,露珠自己知道。 9大块的田地在村庄的远处,与邻村的土地相连。浩瀚的背景之上,人在其中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 10远离村庄的土地,不便溺爱,大多会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庄稼。它们在苍天的护佑下像一个个被放养的孩子,遇光即壮,见风就长。青青的玉米,怀揣籽粒,像孕身乍现的婷婷少妇,青涩中透着成熟,向外散发出裹不住的咄咄逼人的生命气息;红红的`高粱,如同个子高挑的北方汉子,挺胸昂首,以最为流行的健康肤色,张扬着农家子弟的朴实;那些收敛很紧的棉桃,心怀锦绣却静静地挤在低处的枝头,悄然养心;那些收敛紧实的棉桃,往往禁不住阳光的诱惑,骤然打开了满腹白花花的心事。大地上的植物还有很多,有沉思的谷穗、埋头

散文阅读及理解答案

散文阅读与理解 (一)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 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 于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多,如小型 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 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 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胜利可言,挺立就意 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 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 ⑩我爱昙花。 (选文有改动)【材料】 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1.在下面框,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高兴极了—>()—>()—>()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余秋雨散文(含答案)(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余秋雨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 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片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B.一部剧作的灵魂是剧作家从自我情感世界提炼而升华的思想理念。 C.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说教。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 2.下列内容不能用来说明“戏剧需要激情”的原因的一项是() A.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B.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思想必须饱含激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