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采集、分析、发布制度:

1.信息收集。为确保农业信息采集的广泛性。原始性、基层性、高效性和准确性,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收集农业信息:一是县农业工作站利用县、乡、村已形成的信息报送体系获取本地农业动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品产销信息报送市农业信息中心。二是积极发展农业单位、农业企业、农业杂志、产销大户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襄樊农业信息网上安家落户,为他们免费或优惠制作主页,提供虚拟空间和二级子域名。这样既丰富了农业信息内容,同时了降低了信息采集成本,提高了采集效率;三是结合本地实际,从报刊和互联网上搜集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四是抓住农业时节,深入基层、深入农贸市场、农业企业实地调查采访,获取第一手的文字、音像资料;五是网上用户通过“供求信息”和“农业论坛”免费发布信息,通过农业电话咨询热线传递信息。

2.信息分析。农业信息化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为根本目的。要将农业行家组织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点收集全国、全球农产品生产、销售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资源信息,悉心分析研究国内外农产品的市场前景。

信息专家要密切结合本地实情,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市场调研,发布权威性高、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经济性强的指志意见,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卖哪儿?卖啥价?”的问题。农业信息中心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加强市场分析研究,积极开展农产品风上贸易、中介服务等工作。

3.信息发布。农业信息中心以发布有用农业信息,并将之准确及时传递到用户手中为己任。农业信息用户由于层次不同,经济条件差异,我们必须因人因地而异,采用没的传递方式,一是在互联网上发布农业信息。农业信息网每天由专人及时更新农业新闻、农业气象、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行情,不断充实农业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等内容。二是与襄樊电视台联合开办《金以土地》农业专栏节目,拟每月单周三襄樊电视台23频道、8频道播放一期,每期15分钟,内容包括农业快讯、新技术、看市场、致富经、农闲事等版块,该套电视节目方圆300公里地域都可收看到,覆盖全市及外地20多个市县区。三是与省级农业刊物《农村经济与科技》联动。襄樊农业信息网上开通其电子版杂志,《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自由转载农业信息网内容,该杂志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发行量在2万份以上。四是在乡村一级使用公告牌、板报发布农业信息和交流农业技术。公告牌上的信息由襄樊农业信息网站和县、乡各级工作站精心筛选,通过计算机网

络、电话、传真和信件向下传输,同时各点及时反馈基层农业农产品动态,这样能有效减少信息使用的盲目性。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扩大支持。

2.成立专门的管理领导机构,引进专业人才。

3.发挥社会合力,共同促进农业信息的发展。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信息化课程论文

农业信息化课程论文-计科1201班-刘怡然-10 遥感技术在农作物估产中的应用摘要:遥感估产是基于作物特有的波谱反射特征,利用遥感手段对作物产量进行监测预报的一种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传统的统计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客观、动态、快速、精准地获得农作物长势、产量等信息。遥感技术必须与其它工具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估产。本文主要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农作物估产中的应用,先介绍了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几种与遥感技术结合的估产模型的优劣;然后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例,介绍了两种遥感估产模型;最后,分析了现有遥感估产存在的问题和遥感估产的发展方向,为遥感估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关键字:遥感技术,农业,估产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stimating Crop Yield Abstract Estima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is a technology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based on specific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crop. It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t can acquire growing and yield information of crops in a object,dynamic,fast and accurate way. To estimating crop yield better,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must be combined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stimating crop yield is introduced. To begin with,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are mentioned, then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e estimating models integrated into remote sensing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 are statemented, which proposed direction and thoughts for next researches.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Agriculture,Yield Estimation 1 农业信息化课程论文-计科1201班-刘怡然-10 目录 1引言--------------------------------------------------------------3 2遥感估产的原理和方法----------------------------------------------3 2.1基

农业信息技术整理讲解学习

农业信息技术整理

信息农业技术 ——考点整理考题题型: 名词解释(10*3)选择(10*2)简答(5*6)论述(2*10) 重点部分: 第一章 信息农业的定义:以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农业生产活动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农业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等具有明确时空尺度和定位含义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研究和解决农业税呢过禅活动信息变化规律的科学。 信息农业的内涵:由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应用系统三方面组成。 理论基础:涉及到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生态学、土壤学、农学等多个领域理论知识。 关键技术体系:包括农业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模拟和信息控制这四个主要方面。 应用系统:以农业信息学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应用领域为服务对象、以农业信息为主线,定量描述农业系统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信息化,并广泛应用于如设计生产方案、实施精确管理等多个农业产业领域。 信息农业的关键技术: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监测、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人工智能、农业管理决策、农业信息服务 国际上著名的生长模型: 美国的CERES系列模型、荷兰的SUCROS模型和澳大利亚的APSIM模型 第二章 数据与信息的定义与区别: 数据: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信息: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就称为信息 区别:数据只有对实体产生影响时才能称为信息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存储数据、建立并维护数据结构、允许多个用户并发访问、加强安全性和保密性、允许提取和操作已存储的数据、实现数据录入和数据加载,提供对指定数据快速提取的高校索引机制、通过备份和恢复过程保证数据免遭丢失。 关系型数据库的定义: 由二维表显示关系,一行是一个元组,一列是一种属性,包括主码、域、分量和关系模式,以这样的模式存储数据集合的计算机系统被称为关系型数据库。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 Microsoft Access、Oracle、My SQL、Microsoft SQL Server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个强大的通用关系数据库语言。 SQL功能:利用SQL,我们可以在属性数据库中方便地实现属性信息的复合条件查询,筛选出满足条件的空间对象的标识值,再到图形数据库中根据标识值检索到该空间对象。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系统软件、系统硬件、地理空间数据、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输入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 数据查询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输出功能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地图是GIS的一个数据源,是地理数据的传统描述形式,不仅含有实体的类别和属性,而且含有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空间尺度对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说课讲解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邓晓栋 The Sand Trend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Deng Xiaodong 技术正在加快推广和应用。信息化浪潮席卷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全球,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领域的急剧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aspect - to expand 变革和加速发展,农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应用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analysis, mainly 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升级,成为国际 studied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以 informatio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来,信息技术农业应用先后经过了计算机科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库开发、网络化、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精准农业等阶段,农业信息化开始逐步进入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新的发展历程。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 to mak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an 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improve as soon as possible, make the 播、电话通讯及计算机科学计算阶段;第二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our country can more quickly, and in the 理和数据库技术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service of the "three rural" construction of our 90年代的专家系统、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 [2] 。农 country. 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专业代码:095112)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是与农业相关领域(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信息化人才。 2、培养要求 (1)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独立担负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相关工作。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培养方式 采用校内课程学习、校外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建立适合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特征的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 实践环节是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鼓励研究生到农业信息化机构、企业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农业实践研究,顶岗实践不少于6个月,实践课题研究不少于6个月,其中校外专业实践安排在第三学期,实践课题研究不计学分,须提交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学院对学生实践课题研究情况和总结报告进行检查及考评。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根据《XX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201X-201X)》、《XX省201X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X农信办〔201X〕6号)要求,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XX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掘起、进位赶超,建设繁荣和谐魅力XX的奋斗目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1、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做好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资金奖补。鼓励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支持通讯部门发挥优势、共同参与、公平竞争,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

长效机制。 2、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打破地区间和部门间的资源分割,推动网络互通、资源共享。抓好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点、基层农技推广中心和通讯服务站点等设施和人才资源的整合,推进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 3、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根据农村区域和产业布局,以及农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点,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切实发挥实效,避免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4、服务农民,注重实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根据市场情况、农民需求和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发展适农、惠农、助农信息产品,多形式、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有效地综合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水平,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普惠广大农民。 三、总体目标 以农村信息化建设“六项工程”为主抓手,以“信息化乡镇”和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切入点,在巩固试点成果,总结其他地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1X年起,每年在全市选择部分乡镇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力争通过四年努力,到“十

2020年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实施方案 1.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以中心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有效推进农村地区通宽带建设,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提高农业领域计算机应用水平。 2.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信息化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抓黄沙坑村、高峰村2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 3.农民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增强。结合县里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组织好农民培训工作。新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 (一)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通信企业联动,采取“政府贴补一点、企业优惠一点、农户支出一点”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对20xx年确立的农村信息中心户加大扶持力度。

2.抓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具体做到: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达到100%、7个行政村各确立一名村信息员。 (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1.按照县农业信息中心的要求,我乡成立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工作组人员为成员。硬件要求:有固定场所、有信息服务设备、有信息宣传电子显示屏或投影仪、有专职信息服务员;软件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办法。 2.大力推进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按照省信息化办“五个有”标准(有固定办公场所,有计算机、打印机、电话等信息服务设备,有上网宽带,有信息服务员,有长效管理制度),抓好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逐步延伸建设其它形式服务站,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新农村建设社区活动室、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场所中建立信息服务站(点)。将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奖补范围,加大与通信企业的合作,提高建设效果。 3.建立信息通联制度。整合现有涉农信息资源,以村级信息服务站为切入点,对接县农业信息中心,通联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广大农户。

农业信息化课程论文

遥感技术在农作物估产中的应用 摘要:遥感估产是基于作物特有的波谱反射特征,利用遥感手段对作物产量进行监测预报的一种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传统的统计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客观、动态、快速、精准地获得农作物长势、产量等信息。遥感技术必须与其它工具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估产。本文主要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农作物估产中的应用,先介绍了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几种与遥感技术结合的估产模型的优劣;然后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例,介绍了两种遥感估产模型;最后,分析了现有遥感估产存在的问题和遥感估产的发展方向,为遥感估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关键字:遥感技术,农业,估产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stimating Crop Yield Abstract Estima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is a technology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based on specific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crop. It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t can acquire growing and yield information of crops in a object,dynamic,fast and accurate way. To estimating crop yield better,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must be combined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stimating crop yield is introduced. To begin with,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are mentioned, then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e estimating models integrated into remote sensing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 are statemented, which proposed direction and thoughts for next researches.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Agriculture,Yield Estimation

农业信息化技术试题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注:所有答案都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农业信息技术》(李军主编)一书上,请自己看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 是指获取、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2.信息采集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指能有效地扩展人类感觉器官的感知域、灵敏度、分辨力和作用范围的技术,包括传感、测量、识别和遥感遥测技术等,但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是传感技术、遥测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 3.信息传递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也称通信技术,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伸,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光纤通讯、数字移动通信、卫星通讯、信息高速公路等,用于迅速、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4.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输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征识别,信息与交换码之间的转换,信息的整理、加工、生成,以及利用数据库、知识库实现信息存储和积累的技术。 5.信息控制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的功能是根据输入的指令信息(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的扩展延伸。主要包括显现技术、人机接口技术、遥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6.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贮、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 7.农田气候:农田气候一般指距农田地面几米内的空间气候,是各种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气候。 8.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指在采用各种材料建成的、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其它环境因子调控设施的半封闭式空间里进行农业生产的方法,分为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大类。 9.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获取地球表层各类地物信息、测量与判定目标地物性质或特性的综合性探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与环境调查与监测、军事应用、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10.遥感图像处理: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遥感图像加工的各种技术方法的统称。 11.高光谱遥感:是指将遥感成像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利用几百乃至上千个小于10nm 电磁波波段从地表目标物体获取连续光谱曲线,从而形成图像和光谱合一的高精度遥感方法。 12.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等功能,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13.地理信息: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等功能,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14.地理数据: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 15.数字地图:是指与传统的地图相区别的、在GIS 中以数据库形式保存的地理信息。 16.作物生长模型:其全称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Crop Growth Simulation Model),简称为 作物模型(Crop Model),是指能定量地和动态地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过程及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正式版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xx农业信息化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的同时,促进xx农业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 问题尤为重要。党在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xx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xx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农业的地位尤为重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2l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五条第十四款中首次明 确强调要求“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四条第十六款“加快乡 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再次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 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三条中用一整款对农业信息化 进行了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带动 农业现代化,无疑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本文首先从农业信息化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入手,论述了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以及农 业信息化对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其次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从定量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在对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的比 较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利用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方法来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 行测度,主要套用波拉特法确定了农业第一信息部门和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以及计算两 个信息部门的产值,并得出了我国2000年~2004年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初步数据。另外,还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选取的四种信息因素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关系,从中可 以看出农林牧渔服务业(技术推广)影响最大,当然科技、教育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存 在偏差、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低、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服务对象素质较低、农 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 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加速科技、教育和推广的结合等。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水平,波拉特法,测度,对策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河东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

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实施四大工程 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XX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1.1.建设背景综述 金农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二金”工程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电子政务工程,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建设任务。 目前,金农工程中央本级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中。按照金农工程一期的总体规划,至2010年以前,数据中心、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市场监管、农技信息联合服务等中心建设内容要扩展到各省级部门。 当前,部分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与省政府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并建立了农业信息网门户,基本实现了政务公开的目标。 但是,金农工程一期建设内容中要求省级单位建设的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市场监管系统、农技信息服务系统、省级农业和粮食流通数据中心等均未建立,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不高,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农业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办理系统及公众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不仅影响着各级农业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且与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适应,必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2.建设目标 围绕“金农”工程总体建设目标,通过两年时间,初步形成农业电子政务体系框架。构建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

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迅速增强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收集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农业数据中心和粮食流通数据中心,健全采集渠道,增加信息总量,加强统筹规划,改善内容结构,加大整合力度,统一标准规范,建立协作机制,提高共享程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装备县乡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培训信息服务队伍,初步形成延伸到基层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迅速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 1.3.农业信息化总体框架 如上图所示,省级农业信息化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应用系统、

内经委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表

附件2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填表人:联系电话:E-mail: 一、单位基本情况 1、单位名称及网址 2、单位性质及地址 3、经济情况: 2010年GDP(产值)万元,税收(利税)万元 4、辖区情况: 面积,其中:耕地亩,水面亩,山区亩, 人口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小学以上人 5、信息化基本情况: 干部职工总数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数人, 计算机台数,是否有专用机房,是否联网 二、农业信息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1、单位信息化机构(或信息服务站)设置情况 机构名称,机构性质, 人数人,其中:在编人,临时人,兼职人, 主管领导,职务,电话,电邮 2、信息技术相关人员(或农村信息员)情况 人数人,其中:在编人,临时人 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工龄专业学历职称电话主要 技术 人员 基本 情况

□ □ □ 3、上级主管单位情况 名称: ,网址: , 单位人数: 人,计算机: 台, 是否与本单位联网: ,是否属于同一网站群: 4、下级单位或机构(或主要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情况 单位名称 三、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区域通信网建设情况: 电信网:光纤 □, ADSL □, DDN □,小灵通 □, CDMA □, GSM □,其它 □ 请说明 ; 电视网:光纤 □, 有线电视 □, 无线电视 □,卫星电视 □, 内部有线电视 □, 其它 □ 请说明 ; 广播网:调幅台 □, 调频台 □, 广播站 □;其它 □ 请说明 ; 政务专网 ; 其它 □ 请说明 2、局域网建设情况: 无 □, 有 □ (如有,请填写下列数据) 服务器:台数 , 用途分别为 ; 客户机:台数 , 其中:内网信息点 ,外网信息点 ; 安全情况:逻辑隔离 □,物理隔离 □,网络隔离卡品牌 , 网络加密机 □,型号品牌 ,用途 , 防火墙 □, 型号品牌 ,开通功能 ; 网络 设备: 路由器 ,台数 ,型号品牌 ,用途 , 交换机 ,台数 ,型号品牌 ,用途 , 远程连接:连接方式 ,接入带宽 , 机房情况:面积 m 2,UPS 电源□ ,空调□,其它 □ 请说明 ;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 1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1.1农业传感器技术。 农业生产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对技术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具有种类繁多、功能强大等特点的农业信息传感技术也由此应运而生。农业信息传感器技术依照检测对象的不同,分为了生命信息传感器技术与环境信息传感器技术两个类别。其中生命信息传感器技术包括光谱技术、人工嗅觉技术等先进技术,其检测对象是动、植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状况,比如在使用化肥后,农作物表面的保留物状况、农作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状况等。环境信息传感技术主要对综合环境因素进行检测。 1.2精细作业技术与智能装备。 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指的是把遥感、GPS、GIS、作物栽培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集合用于精细农业中,使农田里的农作物能实现随着时间、空间而变化。使用精细作业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种植成本。精细作业技术包括机载田间信息采集技术、导航与控制技术、决策模型和处方生成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但能够及时获取农田里农作物的生长信息,还能智能综合信息生成决策方案。精细实施技术装备是精细作业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其得以发展推广的一个主要载体,二者缺一不可。精细实施技术装备在农作物的播种、施肥等各个生产环节都得到应用,变量播种机、自动施肥机等已经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农业智能机器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农业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农作工具被广泛应用起来。农业智能机器人聚自动控制技术、环境建模算法、机器视觉系统等多种技术为一体,逐渐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用途,机器人可以分为播种机器人、采摘机器人、除草机器人、农产品加工类机器人等。现如今AI技术的崛起,农业智能机器人产业也将面临着大整合,传统的半自动的农业机器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被时代淘汰。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帮助许多领域节省很大比例的劳动力成本,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在未来十年,农业领域将有六成以上的工作都能够用农业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力。 2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传感器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农业传感器技术中的主要检测技术大部分是对静态属性的研究,对实时、动态的信息传感存在真空,在今后的研发农业综合应用系统方面无法适应。一些虚拟模拟技术的研究也才只是刚刚起步,缺少多点同步检测和一些多组检测的方法,在农业环境复杂情况下非常缺乏实用性。中国传感器的产业结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许多先进的技术产业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农业传感器技术的售后产业也存在着问题。 2.2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领域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各个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专业技术不足,系统不完善以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体系和精细农业的核心技术,从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3]张秉奎,巩振辉,高建军.PVA渗调对辣椒种子活力及芽期酶活性的影 响.西北农业学报,1992,8(2):80-83 [14]李光河,卢月利.蔬菜种子活化处理的几种方法.种子科技,2009(1):38 [15]罗剑宁,何晓莉.几种药剂处理和人工嗑种对有棱丝瓜种子发芽的影 响.中国蔬菜,2004(3):32-33 [16]李玉红,唐爱均,张恩让,等.化学处理对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西北农 业学报,2003,12(2):116-118 [17]马崇坚.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2005,24 (10):30-32 [18]杨慧民,闫树成.我国蔬菜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河北农业 科学,2010,14(12):29-31 [19]李明,陈磊,姚东伟.微生物与种子处理.上海农业学报,2008,24(1):114-117 (收稿日期:2015-12-24)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徐德海 赵金英 郭金玲 赵 鹤 候国强 董雪梅 王 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157041)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电子信息化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发展 信息化技术起源于欧美国家,其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及研发方面的应用,相对于以往传统的、依附于环境存在的耕种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更加倾向于人在农业生产整体环节中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农业产业链中由于对自然环境存在的依赖而无法避免出现的问题。随着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崛起以及欧美国家成功经验的预示,农业信息化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管理的主流模式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1]。 1 概念及意义 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说无法给定一个完整的概念,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它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延伸的理论系统,二是因为它所涉及到的信息类技术更新发展速度极快。目前,普遍得到大家认可的一种概念,认定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方面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将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到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流通等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可实用的系统[2]。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不断深入,它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传统农业的很多内涵和分支产业也不断被颠覆,逐步转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已经验证,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能够高速发展、快速实现产业化模式的必经之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实现农业的高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在打好农业信息化框架基础的前提下,加速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尽量降低传统农业对自然、天气等不可控性因素的依赖性。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加快农业产业一体化进程 作为一个完整运行的系统化的产业链,农业信息化改变了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和运行模式,将传统农业中分散存在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加快了我国农业向产业一体化进程靠拢。 1.2 有效对农业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 随着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资源无限度的使用和消耗,农业成本大幅提高,而信息资源却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利用,传统的资源使用效率可以在它的调整下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节约,变相地降低了总的成本值。 1.3 加大了政府对于农业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拓宽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与基层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项政策可以快速普及,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种植、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管理力度,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高[3]。 1.4 加快了农业的全球化、国际化进程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各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农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整体竞争实力。 1.5 能够使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发挥最大效用 信息与

农业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 “”时期,农业部计划要在全国80%以上的县级区域建立起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力争整体运行功能接近同期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而今年农业部即将启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农业科技提升行动、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也都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支持。由此可见,尽快建立功能齐全、体系完备、高效共享、反馈灵敏的农业信息体系,以推进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为中心,强化资源共享,健全应用系统,延伸服务网络,实现服务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在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一是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初步形

成,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97%的地(市)和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发展农村信息员22万人;31个省区市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二是农业信息资源总量不断丰富,信息采集体系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努力,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布设了8000多个信息采集点,在农业各行业和农业服务领域建立了近40条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基本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处理。相继建立了生产、市场、进出口等50多个数据库,信息资源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方面,能够客观反映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为信息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三是推进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农村信息资源。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相应规划、缺乏投资主体;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发布渠道不畅、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信息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针对性不强;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农民难以承担农业信息化较高的运行费用和维护成本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我们必须使包括农业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