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方案范文.doc

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方案范文.doc
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方案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一、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笔者所在的南京市的分别由自来水公司、城建、电力、广电、电讯等多个部门自行建设和管理的地下管线包含供水、排水、燃气、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等若干大类。每一个单位、每一座建筑和每一户居民都被这些地下管线的建设和使用范围所覆盖。地面建设的日益现代化已经与滞后的地下管线建设、形成鲜明的反差,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受阻碍,城市景观也受到直接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也被其严重阻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安全。

不齐备的城市地下管线各种详尽资料;不完善的地下管线普查情况;多变的城市地下管线多变的相对位置;不明确的规划设计条件这些都问题都应该是必须解决的管理的具体问题。

二、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对策

(一)同步建设道路施工中的管线及二次开挖道路的避免

将各地下管线铺设完后再修路对于新建道路来说应该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但这纯属理想状态。其他管线不是条件不成熟就是道路施工工期不允许,也就只有排水管线基本上能保证与道路同步建设,其他的大部分不能提前铺设,这就给道路的二次开挖埋下了隐患。道路一旦开工就形成一次人力物力消耗,未雨绸缪永远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召开一次协调会,召集所有相关单位,将其列入管线综合建设计划中;不断协调、沟通各相关各部门,做到有限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管线合理布置;借鉴国外及国内某些大城市利用综合管沟;做好管线间的水平间距控制同时兼顾垂直间距,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支管让干管”的原则。这都是为了尽量减少道路的二次开挖比较有效的办法。

(二)档案管理

工程立项的同时进行工程建档,二者同步进行;工程实施的同时就开始收集各种工程资料、不断整理,二者同步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进行工程项目验收,二者同步进行,不能事后补,走形式。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要做到以上3 个同步才能改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不能够及时归档的问题,才能够达到完整、安全、齐全、准确的要求。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要因地制宜地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地方性或者说地方特色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动态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运用先进科技技术,建立具有实用性、先进性、操作简单、数据生成更新快速方便、兼容性好等特点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管理维护要用技术熟练和过硬的技术人员,并积极实施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加强技术应用学习,加快人才培养,以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三)规划编制管理地下管线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各管线建设单位编制各综合管线的专项规划。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幅度和范围目前来说还不够广,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管线资料的地理信息维护系统仍然需要继续建立完善。

(四)地下管线的日常管理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的设计规划要加强审查,各相关管理部门关系要理顺并协调好维护好,分工要协调,管线的审查内容、审查阶段属于哪个部门要权责明确,审图等内容既不能够重复也不能够有所遗漏。定线和竣工测量制度严格执行,管线建设的批后管理要加强并加强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6 号)新建管线工程的竣工情况及时掌握,要求建设方提供准确和翔实的竣工资料对城市新建工程进行规划竣工验收时必须严格把关,对于资料内容,竣工资料深度等达不到规划要求的坚决不予验收。

(五)地下管线管理的制度建设

1、明确专人负责地下管线的开挖审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分工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由于对从事市政管理人员要求熟悉了解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多方面知识,要求较高,但目前的从业人员大多达不到这样高的要求且多为交通土建、给排水、土木工程等对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缺乏全方面的了解的土建行业人员,如不予培训学习基本无力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

2、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建立健全法规。对新建管线的规划审批和监督工作联合规划建设监察部门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各种违章的管线工程建设,对于与法规相违背的依法严肃查处。

3、地下空间的有偿使用逐步推进。多数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基本处于无偿状态但是地下空间资源属国有资源。规范地下空间的开发在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该考虑通过经济杠杆来实现,当前存在的无序无偿状况应该通过实行地下空间的有偿使用来遏制和避免,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三、3 种道路形式的管位布置

(一)16 m 宽道路

由于雨、污水管管径较大且埋深较深,故将其布置于车行道下,将雨水管定位于离道路中心线东、北侧2 . 0 m 的位置,而污水管设置于离道路中心线西、南侧2 .0 m 的位置。给水管管径小、埋深浅且是压力管道,检修频率高,一般设于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下且便于消火栓的设置,因此将给水管布置于东(北)侧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主要考虑人行道宽度)。电力管线通常布置在东(北)侧人行道下。由于通讯公司较多,又有各自的电信管,若各走各的管位势必使管线综合规划与管理更为复杂。既然电讯管及有线电视管线均为传输信号之用,埋深均较浅,因此将所有电讯管和有线电视做成小管沟形式,设计综合电讯管沟前,各电信及有线电视主管部门应协调好资金、管理等有关事项,并预测各部门所需孔数,规划将联合通信布置于西(南)侧人行道下。燃气管线通常布置在道路西(南)侧人行道下或非机动车道下。16 m 道路燃气管及电力管沟均设于非机动车道下,为了避免燃气管泄漏与电火花接触引起火灾,此两种管线应设在不同侧。

(二)35 m宽道路

通常不会将雨、污水管设置于快车道下,而一般敷设于非机动车道下,其缘由在于下水管易阻塞且需常常清通而影响交通,若将雨水管分两根设于慢车道下又会带来雨、污水管的间隔问题。依照《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检验规程》( D B J 0 8 -2 2 0 - 9 6 )中的同沟槽施工办法,通常在5 m的慢车道才可牵强安排下雨、污管线。电讯管沟深通常为1 .3 m,因而将燃气管、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 .4 m左右,按“大道埋大管”准则,35m宽道路的雨、污水管均为主干管,因而笔者以为为了后期清淤不影响交通应将雨水管道安排在非机动车道下,污水管道敷设在中分带下。燃气管和通信管道布置在道路西(南)侧,给水管和电力管布置在道路东(北)侧。

(三)50 m宽道路

这种道路通常为景观道路,两旁建筑物需退让道路红线一定距离,而将该规模用作绿化带。但考虑到日后市政管线的维修和管理,通常会把市政管线布置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而不把管线布置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内。《标准》需求这种道路的给水、排水采用双管线安置。将排水管道全部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可以避免后期沉降对机动车行车产生影响。

结语

地面建设的日益现代化已经与滞后的地下管线建设、形成鲜明的反差,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受阻碍,城市景观也受到直接影响。必须加强对地下综合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每种城市市政管线在施工前均应严格履行建设报批程序,保证地下管线建设服从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按照规划实施,这样我们的城市家园才能健康发展、有序发展。

最新综合管线设计说明电子教案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 1.综合管线规划原则 1.1综合管线规划为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确定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实施及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2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主要内容: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排列顺序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3 工程管线应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并保留远景发展的需要。 1.4 各类工程管线内容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强电管线)、燃气管道及信息管道(弱点管线)(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等,各专业规划应相互协调。 2.设计规范、标准 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 2.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电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2.1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374-2006) 3.设计原则 3.1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3.2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 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 3.3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 3.4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 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3.5结合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 况下,使路线简捷; 3.6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 考虑; 3.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宜按 下列原则规定处理: 1)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一)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1总则 1.0.1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 2.1一般规定 2.1.1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 2.1. 3.1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 3.2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 3.3平原城市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 3.4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2.1.4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2.1.4.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2.1.4.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2.1.4.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2.1.4.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2.2 直埋敷设

城市交通规划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交通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交通规划的定义 交通规划→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需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 达到交通系统交通新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道路交通规划→经过调查分析预测未来的道路交通需求规划道路网络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过程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网规划 交通规划的目的: 1交通规划是a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与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是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b制定交通运输系统建设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是确保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协调发展,防止建设决策建设布局随意性盲目性的重要手段 2使道路交通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使各种交通方式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4使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能产生最佳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5使人和货物的出行能方便迅速舒适经济 6交通规划的目标设计以合理的交通系统为未来的各种用地模式服务 交通规划的意义 1建立完善交通系统的重要手段 2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3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 2、交通规划的分类 1按范围分: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五大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及五大运输方式发展规划下的各种专项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特大城市大城市还需要各种专项交通规划 2按时间分:长(远)期与短(近)期 3按方式分:客运与货运 4按深度分:总体与专题 交通规划的层次划分: a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总体交通规划) 前提: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规划:城市快速道路系统规划城市环路系统规划 城市主干道路网络规划自行车道路网络规划 城市停车场系统规划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规划:城市常规交通系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出租车交通规划城市快速公交(BRT)网络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管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行组织规划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 城市职能交通系统规划 b区域交通系统规划(区域综合运输规划) 前提:国家土地规划(国土规划) 区域交通系统规划:公路交通系统规划:公路网络系统规划:高速公路网络系统规划公路主骨架网络规划 县乡公路网络规划农村公路网络规划 专用公路网络规划 公路枢纽规划 运输物流规划

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4677917.html, 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分析 作者:张海燕 来源:《建筑与装饰》2016年第09期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城市市政基本设施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各类建筑拔地而起,为了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市政管线数量需要不断的增多,由此需要对市政道路管线展开综合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市政道路管线的远期建设需求,更为科学的使用地下空间,从而为多种项目管线的后期设计以及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论述了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的各个要点。 关键字市政道路;管线;设计 前言 现在市政道路管线对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为此需要对其展开综合设计,这也是开展多项专业管线设计基本保证与重要前提。由于道路综合管线的设计工作关系到很多的专业,涉及多个部门。在对市政道路管线展开供着设计时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运用断面空间,从而防止市政管线布置工作在城市的横向以及纵向方向上出现矛盾或者是冲突问题,使城市的各项功能得到有效保证[1]。 1 市政道路管线综合布置设计手段论述 1.1 对管线纵断面展开合理设计 一般需要根据相关规定来确定管线高程,并对管线应当具备的最小覆土深度进行科学设计。单从市政道路管线的施工以及养护方面而言,如果需要同时设计使用两条管线,应当防止两条管线是重叠关系,若是两条管线需要进行交叉同时两条管线的距离不能够满足规定所要求的相隔距离最小值,则应当基于硬管先于软管、小管让大管以及有压让无压这一重要设计原则,通过有效的协商以及科学保护手段的应用来避免管线出现损坏问题[2]。 在对管线的纵断面展开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管线之间的间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好管线实际的高程,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从下到上以及由上而下这一基本原则。其中“由上而下”指的是需要根据最小覆土标准要求来设计埋藏深度要求最浅的市政道路管线,之后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明确管线之间应具有的最小垂直间距依次由最浅的市政道路管线开始向下铺设其他管线。一般在布置管线时需要先依次布置电力管线以及电力通讯管线,之后需要依次布置煤气管线以及给水管线,最后才能够布置雨水管线以及污水废水管线,以防止污水和雨水侵袭到其他管线。在布设各类管线时,一定要确保不同管线间所具有的垂直距离达到规定要求,这样可以不对管线实施交叉处理,但是这会造成排水管线距离地面的距离过远,同时其上覆盖有过多的管线,会造成管线的日常维护工作的难度大大提升;“从下到上”原则,也就是需要以排水系统

基于管线综合的市政道路设计浅析

基于管线综合的市政道路设计浅析 摘要:城市管线工程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线综合通常以市政道 路为路由,优良的市政道路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管线综合工程建设的需求,统筹兼顾,避免各自为政、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本文总结实际工程经验,从管线 综合对道路平纵横的约束出发,分析市政道路设计重难点,供同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管线综合;平面设计;竖向设计;横断面设计;地下综合管廊 1 概述 城市管线工程包含给水管、雨污排水管、输气管道、热力管、电力电缆、电 信电缆等诸多管线,承担着城市能源供给、清洁散污、信息传递等重任。常见的 工程管线为地下直埋式和地上架设式。地下直埋式的管线综合以市政道路为路由,与市政道路综合设计、同步施工。市政道路地上输送着巨大的交通流,地下承担 着供电供气排水散污等重要功能,犹如城市血管,至关重要。地下管线繁多、涉 及专业复杂、设计要求琐碎,统筹考虑管线工程建设要求、合理利用平面空间和 地下空间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难点。本文从实际出发,归纳总结市政道路中必须 考虑的管线综合要点,供同业人员借鉴。 2 管线综合与道路平面设计 为了避免工程管线与道路构筑物布设冲突,防止道路“二次开挖”,管线工程 在道路平 面设计中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种管线的埋设位置,避开冲突,保证管线与道 路构筑物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市政管线在道路下的位置相对固定,一般与路中线平行,如图1示。布设顺 序多为: 电力、电信、通信、配气、配水、热力、输气、输水、污水、雨水。为最大 限度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管线多布设在人行道、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上;分 支线少、维修周期短、可燃、易燃和对构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管线宜远离构筑 物布设;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优先布设管井间距小、巡检维护作业频率高的管线,例如电力、通讯管线;条件受限情况下,可以将检修频率低、埋深大的管线布设 在机动车道下,例如雨、污水管线。 图1 市政道路管线布设位置示意图 管线埋设应避开路灯、交通标志等道路附属设施和绿化行道树[1]。管线与道 路路灯之 间的冲突多集中在路灯基础与管线线位之间,交通标志与管线冲突也是如此。道路绿化带中植物逐年生长,根茎也逐年长大、变深。管线平面位置若距离绿化 带植物过近,植物根茎向土里延伸,可能拱破管线;管线基础施工掺入石灰、水 泥等无机结合料也将破坏植物生长环境。道路平面设计时应考虑构筑物基础、绿 化带植物生长空间,控制管线与这些构筑物的平面间距,避免管线线位与构筑物 在平面位置上的冲突。 3 管线综合与道路竖向设计 管线工程在道路竖向设计中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管线的最小覆土、确定工程管 线与其他构造物的最小垂直净距。

城市交通规划项目建议书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十分荣幸获邀参加“市城市交通规划”投标工作。为了尽可能多地吸纳国际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经验,特邀请阿特金斯顾问公司予以协助,组成充分理解中国实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工作团队。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全权负责该项目的所有事宜。

目录 第一部分研究单位的业绩与经验 (5) 1经验与优势 (1) 1.1 资质优势 (1) 1.2 专业优势 (1) 1.3 丰富的合作经验 (2) 1.4 良好的信誉 (2) 2 主持单位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 (3) 2.1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概况 (3) 2.2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的业绩 (4) 2.3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的优势 (8) 2.3.1 经验优势 (8) 2.3.2 资源优势 (8) 2.3.3 技术优势 (9) 2.3.4 服务优势 (10) 3 协助单位市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11) 3.1 阿特金斯公司经验优势 (11) 3.2 阿特金斯公司的优势 (14)

第二部分任务理解与工作建议 (15) 1 概述 (18) 1.1 项目背景 (18) 1.2 规划围与规划年限 (19) 1.3 主要工作容 (19) 2 项目容分解 (20) 2.1 城市交通规划 (20) 2.1.1 研究目标与研究任务 (20) 2.1.2 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 (21) 2.1.3 研究容分解 (23) 2.2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33) 2.2.1 规划目标 (33) 2.2.2 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34) 2.2.3 工作任务 (37) 2.2.4 主要工作容 (38) 2.3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46) 2.3.1 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 (46) 2.3.2 规划层次 (49) 2.3.3 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49) 2.3.4 主要工作容及分解 (52) 2.3.5 对工作有决定性的外部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60) 2.3.6 分阶段工作大纲 (61)

浅谈城市道路中的综合管线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中的综合管线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中的综合管线设计 摘要: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有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种管线,在有限的城市道路空间内合理安排各种地下管线,并合理控制各管线的标高,避免各种工程管线在平面和竖向空间位置上的互相冲突和干扰,保证个管线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市政管线综合管线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城市道路不仅仅承担交通功能,也是市政管线的主要走廊。综合管线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有限断面上,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避免各管线在平面和竖向空间位置上的互相冲突和干扰,保证各管线的正常运行。 城市中市政管线种类很多,杭州地区主要有给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和燃气管道等各种市政管线,它们的性能和用途各不相同,承担设计和施工的也并非同一部门,建设时间也有先后。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对各种管线的空间位置进行综合设计,可以防止各种工程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并给将来建设的工程管线预留出空间。管线综合设计还可以指导各项管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也便于管线建成后的管理工作。 1设计原则 综合管线设计应与城市道路设计相结合,各管线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各种管线的位置都采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1.1 平面设计原则 (1)各市政管线平行于城市道路敷设,并尽可能布置在绿化带、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范围内。 (2)管线之间以及管线同建筑物、构筑物、行道树木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距离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以下简称“规范”)。

(3)通常电力电缆、和煤气管道尽可能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者绿化带内,并且电力和燃气尽可能分布在道路两侧;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不在在机动车道上。 1.2 竖向设计原则 (1)根据规范,各管线垂直距离:市政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为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为0.50m。 (2)各种管线的均应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覆土深度,在通常设计中工程管线高程自地表向下排列的顺序一般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给水管道、煤气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 1.3 管线交叉设计原则: (1)压力管让自流管; (2)临时管线让永久性管线; (3)新建的让现有的; (4)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5)易弯曲的管线避让不易弯曲的管线; (6)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7)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规范,在特殊情况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距离时,必须进行局部特殊加固处理。 2设计步骤 综合管线设计的主要步骤: (1)进行管线综合设计首先应收集完整的现状和规划设计资料。 (2)根据道路设计平面图、纵断面图及横断面图、桥梁设计平面图及总体布置图,进行管线综合的横断面设计,确定各市政管线的平面位置,即通常所说的管位图。 (3)确定管位图后,首先进行排水管道设计,因为排水管道一般为重力流,管径大(杭州地区主干管可到D1500-D2000),其高程受地坪标高及出水口标高限制,管线交叉时较难调整,所以应先确定其高程位置。 (4)根据排水管道的高程,各工程管线的覆土要求和相交管线之间的净距要求,计算并确定其他管线的高程位置。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xx基本要求 一、规划任务 根据小城镇规划布局、路网规划和各项市政工程规划,检验各专项工程管线分布的合理程度,提出对专项工程管线规划的修正建议,调整并确定各种工程管线在敷设道路上的水平排列位臵和竖向标高,协调并确认相关道路横断面,提出各种工程管线埋设深度和覆土厚度要求。 二、规划原则 1、工程管线综合布臵原则 (1)、规划中各种工程管线的平面位臵和竖向位臵均应采用城镇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工厂内的管线也可以采用自己定出的坐标系统,但厂界、管线进出口则应与城镇管线的坐标一致。如存在几个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必须加以换算,取得统一。 (2)、管线综合布臵应与总平面布臵、竖向设计和绿化布臵统一进行,使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之间在平面上局竖向上相互协调、紧凑合理。 (3)、管线敷设方式应根据管线内介质的性质、地形、生产安全、交通运输、施工检修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 (4)、管道内的介质具有毒性、可燃、易爆性质时,严禁穿越与其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生产装臵及贮罐区等。 (5)、必须在满足生产、安全、检修的条件下节约用地。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应共架、共沟布臵。 (6)管线带的布臵应与道路或建筑红线相平行。同一管线不宜自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 (7)、平原城镇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镇,应结合城镇地形的特点合理布臵工程管线位臵,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8)、应减少管线与铁路及其他干管的交叉,沿铁路、公路敷设的工程管线应与铁路、公路平行。当工程管线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方式布臵;受条件限制,可倾斜交叉布臵,其最小交叉角宜大于30o。 (9)、当规划区分期建设时,管线布臵应全面规划,近期集中,近远期结合。近期管线穿越远期用地时,不得影响用地的使用。 (10)、工程管线综合布臵时,干管应布臵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臵在道路两侧,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 (11)、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12)、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臵宜相对固定。从道路两侧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臵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分枝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燃及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排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布臵次序宜为: 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热力干线、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按序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等分别在道路两侧布臵。 (13)、地下工程管线最小水平净距、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最小覆土深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的技术规定要求。 (14)、对于埋深大于建(构)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L=(H-h)/tanQ+b/2。 式中,L是管线中心至建(构)筑物基础边水平距离(m);H是管线敷设深度(m);h是建(构)筑物基础底砌臵深度(m);b是开挖管沟宽度;Q 是土壤内摩擦角。 对于埋深大的工程管线至铁路的水平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L=1.25+h+b/2 式中: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强制标准2008-06-1103:41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通知 根居国家计委《一九九二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计综合[1992]第490号文附件二)的要求,由我部组织制订的《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89-98,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我部负责管理,由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8年12月7日

目录 1总则 2地下敷设 一般规定 直埋敷设 综合管沟敷设 3架空敷设 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内容 1总则 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合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问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 距。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

地下空间。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地下敷设 一般规定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室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 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可废弃或抽。 平原城市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修规管线综合资料讲解

市政工程规划 7.1给水工程规划 1、规划依据 ①《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②《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③《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④《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用水量预测 设计供水量由下列各项组成: ①综合生活用水( 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按300 L/(人/d)计算。规划区住宅约为615户,按每户3.5人,得居住人口2152人,则综合用水量645 m3。 ②仓储用水,按0.4万m3(km2/d)计算。区内仓储用地3600 m2,则仓储用水量14.4 m3。 ③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及管网漏损水量和未预见用水,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算。 根据最高日用水量及日变化系数 1.1,则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834m3。 3、消防水量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确定区内室外消防用水量按30L/S 计,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火灾延续时间为3h计,则消防用水量为:Q=30×3600×3/1000=324m3 室外设置地上式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消火栓供水接不小于DN100给水管道。 4、给水工程规划 区内用水接蔡锷南路和都梁路市政给水管网,形成环状和枝状相结合的给水管网,以保证生活和消防用水。管径为DN200、DN150、DN100。 本区消防管网与区内生活给水管网共用,主要给水管道上按距离不大于120m的原则设置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并尽可能设在道路交叉口处。 5、管材及埋深 室外生活、消防给水管采用承插式球墨铸铁管,橡胶圈连接;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室内消防管采用镀锌钢管,丝口连接。给水管覆土深度为1.3m。 给水管网具体布置详见《给水工程规划图》 7.2 排水工程规划 本规划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1、规划依据 ①《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②《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市政管线综合规范

市政管线综合规范 篇一:市政工程管线布置规范集,很有用! 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集 第一章总则 1(0(1 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 1 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

2.1 一般规定 2(1(1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 2(1(3(1 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3(2 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3(3 平原城市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3(4 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 2 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2(1(4 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2(1(4(1 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2(1(4(2 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2(1(4(3 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2(1(4(4 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2 地下敷设 2.2 直埋敷设

市政综合管线设计原则

管线的布置原则 一般有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气管道、供热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其中,给水、燃气、热力管道是有压力的,排水管道是无压力自流的。 (一)需注意的问题 场地中管线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地下敷设,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管线的敷设不应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并且应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振动、荷载等影响而损坏。 (2)管线应根据其不同特性和要求综合布置,对安全、卫生、防干扰等有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或靠近敷设。 (3)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形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 (4)与道路平行的管线不宜设于车道下,不可避免时应尽量将埋深较大、翻修较少的管线布置在车道下。 (二)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 (1)地下管线布置原则: 1.地下管线的合理安排顺序,应是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道路中心。由浅人深的安排下列管道: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沟)、压缩空气管、煤气管、氧气管、乙炔管、给水管、雨水管,最后是污水管。 2.地下管线的基本布置次序,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外,离建筑物

由近及远的水平排序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3.地下管线一般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段,特殊困难时才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后将检修较少的给水管和排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 4.饮用水管应避免与排水管及其他含酸碱腐蚀、有毒物料管线共沟敷设。避免将直流电力电缆与其他金属管线靠近敷设。 5.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并排列在一起,有条件的可共沟敷设。 6.地下管线交叉时,应符合下列条件要求: a)将煤气、易燃可燃液体管道,布置在其他管道上面; b)给水管应在污水管上面; c)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的下边,并在其他管线的上面。 d)互相干扰、影响的管道不能共沟。 e)地下管线可敷设在绿化带下,但不宜布置在乔木下。 f)地下管线重叠时,应将检修量多的、管径小的放在上面,将有污染的放在下面。 (2)地上和架空管线敷设原则: a)地上和架空管线应不影响交通运输及人行安全。 b)应不影响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 c)无干扰的管线,尽可能集中在同一支架上。 (3)管线敷设发生矛盾时的处理原则: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它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0.2乘客平均换乘系数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2.0.3存车换乘 将自备车辆存放后,改乘公共交通工具而到达目的地的交通方式。 2.0.4出行时耗 居民从甲地到乙地在交通行为中所耗费的时间。 2.0.5当量小汽车 以4~5座的小客车为标准车,作为各种型号车辆换算道路交通量的当量车种。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2取值。 2.0.6道路红线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 2.0.7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的公共交通停靠站。

城市交通规划及拥堵解决方案

城市交通规划及拥堵解决方案 【摘要】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动脉,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活 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随着机动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城市 巨大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空间供给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衡,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交 通都面临十分突出的矛盾,都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生产生活 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规划管理交通结构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必须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制定交通规划时,必须对交通出行、城市土地利用、车辆增长趋势、现有基础设施等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制定好城市交通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保证措施。 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公交方式的载客量大,人均占用道路面积 最少、人均消耗的能源最低、人均产生的噪声、废气污染最轻,可以大大减少交通量。因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紧张压力,而且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应制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就是要在城市客运系统中把公共交通作为主体,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流,使城市交通结构更为合理,运行更为通畅。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合理地根据居民出行的需要来布置城市公共交通线网。 在主要的城市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改善公共交通的运营和服务质量,在重要的位置给予优先的考虑。 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布局及科学的调度管理 提高公共交通线网的覆盖率,减少居民到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把公共交通线路开辟到支路上,开辟到居住区内。这样,不但方便了城市居民,而且还减少了自行车的出行量,大大提高公共交通的客运比例,使公交线网与主要客流走向基本一致,减少公交空白区,布设合理紧凑的站点,以减少步行时间和换乘不便,尽可能减少居民乘车出行的换乘次数。合理安排公共交通线路,使客流量尽可能均匀并与运载能力相适应。要根据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和不同的交通需求,分别设置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线路,主要线路,和常规普通线路,次要线路。骨干线路要实现快速服务,常规普通线路要实现方便服务。 尽可能在城市主要人流集散点,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大型商业文体中心、 大型居住区等,设置公交换乘枢纽,并在枢纽间开辟快速骨干线路,线路走向必须与主要客流流向一致,公交换乘枢纽担负着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核心作用,就是把“快速”与“方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运作的高效率。因此,在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中,公交换乘枢纽是关键性的设施,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作为重要布局用地予以落实。 科学的调度管理,合理调整发车间隔,可缩短乘客的站点等车时间。从而改 善换乘环境,提高换乘效率。

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方案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一、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笔者所在的南京市的分别由自来水公司、城建、电力、广电、电讯等多个部门自行建设和管理的地下管线包含供水、排水、燃气、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等若干大类。每一个单位、每一座建筑和每一户居民都被这些地下管线的建设和使用范围所覆盖。地面建设的日益现代化已经与滞后的地下管线建设、形成鲜明的反差,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受阻碍,城市景观也受到直接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也被其严重阻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安全。 不齐备的城市地下管线各种详尽资料;不完善的地下管线普查情况;多变的城市地下管线多变的相对位置;不明确的规划设计条件这些都问题都应该是必须解决的管理的具体问题。 二、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对策 (一)同步建设道路施工中的管线及二次开挖道路的避免 将各地下管线铺设完后再修路对于新建道路来说应该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但这纯属理想状态。其他管线不是条件不成熟就是道路施工工期不允许,也就只有排水管线基本上能保证与道路同步建设,其他的大部分不能提前铺设,这就给道路的二次开挖埋下了隐患。道路一旦开工就形成一次人力物力消耗,未雨绸缪永远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召开一次协调会,召集所有相关单位,将其列入管线综合建设计划中;不断协调、沟通各相关各部门,做到有限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管线合理布置;借鉴国外及国内某些大城市利用综合管沟;做好管线间的水平间距控制同时兼顾垂直间距,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支管让干管”的原则。这都是为了尽量减少道路的二次开挖比较有效的办法。 (二)档案管理 工程立项的同时进行工程建档,二者同步进行;工程实施的同时就开始收集各种工程资料、不断整理,二者同步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进行工程项目验收,二者同步进行,不能事后补,走形式。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要做到以上3 个同步才能改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不能够及时归档的问题,才能够达到完整、安全、齐全、准确的要求。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要因地制宜地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地方性或者说地方特色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动态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运用先进科技技术,建立具有实用性、先进性、操作简单、数据生成更新快速方便、兼容性好等特点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管理维护要用技术熟练和过硬的技术人员,并积极实施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加强技术应用学习,加快人才培养,以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三)规划编制管理地下管线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各管线建设单位编制各综合管线的专项规划。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幅度和范围目前来说还不够广,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管线资料的地理信息维护系统仍然需要继续建立完善。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管线综合设计

浅谈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管线综合设计摘要:本文以我国目前市政道路,尤其是破旧道路改造的现状为切入点,从设计与施工效果的联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对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在规划设计中应给与重视的设计要点给与论述,进而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实用性,还要保证其美观性。归纳了在旧路改造项目管线综合设计时须注意的问题以及前期工作要点。 关键词:旧路改造;管线综合设计;现状管线;竖向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taking the present municipal roads, especially take the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from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ffect of contact several aspects, summed up some feasible design metho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importance, as well as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give attention to th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of, and then ensure the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practicability, but also ensure its quality. summed up in old road rebuilding project pipeline comprehensive design problem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the main points of earlier stage works. key words: the old road transformation pipeline comprehensive design; present situation; pipeline; vertical design

浅谈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

浅谈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 发表时间:2018-02-26T11:24:50.0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作者:张发兴[导读] 城市管线种类多而复杂,根据不同性能和用途、不同输送方式、敷设方式、弯曲程度等有不同的分类。 广东众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道路市政管线渐趋复杂。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一部分,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建设也加快了脚步,这也给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的设计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市政道路管线的综合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对指导下一阶段各种管线详细设计工 作有重要作用。因此,科学设计城市地下空间,积极稳妥地筹划管线在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方位关系,是管线综合设计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详细论述了对市政道路管线的综合设计所进行的研究。笔者结合个人体会和有关的一些文献资料,对城市管线综合的设计原则、方法及其灵活性谈些认识,并以工程为背景就其中若干重点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与同行们讨论。关键词: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管线综合设计 一、城市管线的种类 城市管线种类多而复杂,根据不同性能和用途、不同输送方式、敷设方式、弯曲程度等有不同的分类。各种分类方法反映了管线的特性,是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时管线避让的依据之一。一般而言,道路配套管线的种类可划分为雨水、污水、电力、自来水、热力、燃气和通讯,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又先后拓宽出了网络、中水等新管线种类。 二、管线综合设计的内容及任务城市管线综合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在同一工程范围内各种管线在地下的排列位置和管线间的水平与垂直净距;确定各种管线的覆土深度;确定各种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以及与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管线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城市管线综合设计,需要搜集整个设计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工程的规划设计资料及现状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统一安排,协调各种管线工程在设计上的矛盾,以便在地上或地下合理安排各种管线的位置,以指导各单项工程的设计,同时也为管线的施工和维护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管线平面布置 城市管线的布置应结合道路情况、管线情况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力求管线顺直、短捷,减少转弯和交叉。各种城市管线与建筑和道路中心线的平行位置关系要根据管线的性质、埋设的深度来决定。可燃、易燃和损坏时对房屋基础、其他地下管线危害性大的管道应该离建筑物远一些,埋设较深的管道也应远离建筑物。一些区域性或市域性的重要管线,如燃气管、输油管、给水干管等,发生事故时容易带来较大的危害,在布置这类管线时,尽量分开安排在道路两侧。当其中 1 条管线发生问题时,避免其对另一种区域性或市域性的重要管线产生影响和危害进而引发重大次生事故。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 要求,道路红线超过50 m 的城市干道,宜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道。对于红线宽度小于 50 m 的城市道路,一般设置单排雨水管线,此时如果将雨水管线放置在车行道以外,则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一般都会大于 25 m,故宜将雨水管线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靠近规划中线的位置。这样设计既满足规范要求,还能在机动车道以外给其他管线的埋设预留了足够的空间。确定雨水管线位置后,一般采用雨、污水管线合槽施工来节省造价,所以雨、污水管线间距不宜过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长期运行实践表明,管线间水平净距需满足以下两方面要求:保证管线敷设、维修所需空间和保证管线间相互不影响各自运行安全。如果从卫生角度考虑,污水管线的破损可能使污染物进入临近的给水管线,对生活饮用水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居民健康,所以笔者认为两者的间距在有条件时应该增大,且最好分放在道路两侧。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城市管线的水平净距受道路宽度、断面及现况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规范的一般要求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来适当减小水平净距,解决局部路段管线的水平净距受限问题。现在一般热力管外有保温钢套管,保温性能较以前大为提高,如果所遇热力管有保温钢套管,且给水管又可采用球墨铸铁管或钢管,则热力管与给水管净距便可适当减小,此时二者水平净距虽小于规范要求值,其结果仅使给水管内水温略有上升而已,对管材等并无大的影响。因此,可以在管位较紧张的段落内将间距压缩至可施工的最低程度,从而灵活解决某些路段管线位置紧张的问题。 四、管线竖向高程控制 合理安排好各专业管线的平面位置后,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的竖向高程。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按下列避让原则处理: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小管径管线避让大管径管线;可弯曲管线避让不易弯曲管线;临时性的避让永久性的;工程量小的避让工程量大的;新建的避让既有的;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避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管线综合设计中的交叉点控制高程是以重力流管线的纵断面设计图为依据的,有了重力流管线的竖向设计之后,还要清楚该管线之上覆土多少才能判断其他各专业管线在与该管线交叉时是上行还是下穿,因此,这个纵断面设计图要包括地面纵断面线。根据实际经验,这个数值偏小。依据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冰冻深度和土壤性质等条件,并为其余管线上行留有余地,北京地区的排水管线起点覆土宜控制在 1.3 m 以上。燃气、电信、电力等管线敷设则应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一般均以覆土不小于 0.8 m 为宜。相互交叉时,燃气、给水、中水、电信、电力等管线可从排水管线上部或下部绕行避让。因为上面提到过的排水管线对给水管线的污染问题,所以两者之间间距必须保证垂直净距在 0.4 m 以上,且给水管线尽量避免下穿排水管线,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其次,就是电力管线与热力及燃气管线必须满足 0.5 m 的最小垂直净距。因为当热力管线与电力电缆较近时可能会导致电缆附近的环境温度上升,而电缆载流量会随导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进而降低电缆的输电能力。当燃气管泄露时,燃气在地下慢慢累积,电力电缆短路时如果与燃气管线距离过近也容易引起爆炸。以上都是在管线综合设计时必须避免出现的情况。旧路改造中也会经常涉及到管线综合问题。市政雨水管线管径一般较大,在城市管线改造时,经常会跟现况管线产生高程冲突,如果两者高程相差较多,通常采取改移现况管线来保证重力流雨水正常排放。有时两种管线交叉相撞很少一部分,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改移现况管线,必然造成资金浪费,也会延长施工周期,应该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解决矛盾,保证现况管线不受破坏,设计管线也不受影响。实际工作中常用截面变换法来解决此类问题。截面变换法包含扁方沟法和多孔管法。 五、设计配合及各专业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