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在线教学质量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在线教学质量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在线教学质量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在线教学质量报告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积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相关精神,凝聚全院师生的力量抗击疫情。自2月24日起开展线上授课至今,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周密部署,工作小组狠抓落实,教务办、学工办及各部门、各教学单位师生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确保线上教学工作顺利推进,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不因疫情的影响而停滞。

一、教学总体情况

1. 开课情况

全院共计330位教师开设线上本科生课程334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人次数达到44872。除部分必须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教学的实验课、实践课、上机课等暂时无法采用网络教学的课程外,其余课程全部实行在线教学。全院整体教学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因为平台故障导致中止教学、更改教学计划的情况。

2. 课程使用平台

为保障广大师生顺利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学院遴选“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树”、“学堂在线”、“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等教学平台作为本次线上教学的主平台。同时充分考虑集中开学日与授课高峰期的网络拥堵问题,提前通知广大师生做好教学备选方案,选好备用平台,形成了“一主多辅”的线上教学平台选用模式。根据线上教学第五周数据统计显示,授课教师除了使用以上平台以外,还使用了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微信群、QQ群等多个辅助平台开展线上教学。

二、教师线上授课情况

1. 团结协作,顺利开课

为确保各门课程的顺利开设,学院上下同心,部门之间各司其职,

团结协作:学院教务办组织授课老师认真履行教学主体责任,奋发作为;学工办协调组织学生在家开展线上学习,把握每个学生的动态,实时更新;学院团委利用树达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开展树达战“疫”宣传专栏,开展思想引领教育。

2019级社会体育专业,周波老师运用“微信”进行《学校体育授课》线上教学

地理科学专业,廖华老师在“雨课堂”上直播讲授《地图学》

严文烨老师,运用“钉钉”为2019级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大学英语二》线上授课

2.教师选用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障

三、学生线上学习情况

1.学生在线上学习期间,以线上教师教学讲授、指导为主,自主学习为辅,学习自觉性强,到课率保持在90%以上。

2.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线上教学,按时签到,积极提问,按时提交作业,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点,学习效果较好。

3.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参与度高,学习氛围浓厚。

2018级计算机专业,余建平老师利用智慧树给学生讲授《Java》

2017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窦威老师利用QQ+智慧树讲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蒋乐勇老师,通过画图功能给学生讲授《通信原理》

4.学院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要求,将本次“思政大课”列入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政课教学统一安排,要求所有学生和相关老师按时学习。我院师生在教务办和学工办统一组织下,共5073人在线上观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课后我院思政课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在线讨论,深化同学们对疫情防控、家国情怀、担当精神等方面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四个自信”,不负韶华,展现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四、质量保障措施

1. 成立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湖南师范大学

树达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实施方案》,全面部署线上教学工作。通过建立系主任暨各专业负责人微信群,召开“云”会议,广泛调研等方式,对在线教学的开课课程、开课时间、平台的选用、教学资源、授课方式等各方面作了全面细致安排,使学院整体线上教学工作执行有章可循。

2. 联系教学平台,开通线上管理员账号,从学院到系部均可进行网上巡课。教学单位同时也成为了在线教学质量的监督者,各教学单位与教务办学工办全体成员深入教学一线,开展网上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随即解决,力求将影响线上教学质量的负面因素降到最低,保障了在线教学顺利开展,为教学质量把好第一道关。

3. 开展线上听课检查,及时反馈听课情况。院领导、教学督导和系主任对全院桃花坪校区、张公岭校区,咸嘉湖校区2017级-2019级所有专业进行线上听课检查。并对2017级生物科学邓元老师主讲的《大学英语四》、2018级学前教育刘晓东老师主讲的《儿童绘画》、2019级化学向梁老师主讲的《普通物理学》,临床医学历浩老师的《病理学》,护理学杨奥军老师的《医学遗传学》等进行了实时跟班听课,及时反馈了听课情况。学院上下的辛勤努力,极大鼓舞了全体师生在云端的“教”与“学”。

五、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情况

为更好的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3月中旬,院教务办组织了线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我院本科生对线上教学的整体满意度为92.25%。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6-2017学年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6-2017学年,中国农业大学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质量30条”)以及《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类型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层次:基本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国际化。面向国际竞争,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根据上述定位,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是:控制教育规模,注重提高质量,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 1、本科专业设置。本学年未新增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规模与上学年相同,仍为65个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七个门类的40个专业类。 2、本科招生情况。2016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录取普通本科学生2909名,河北、江西、国际学院计划安排在提前批,其他全部在各省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其中录取理科生2526人、文科生383人;男生1205

人,女生1704人;共产党员5人,共青团员2798人;城镇考生2170人,农村考生739人;汉族2613人,其他民族296人;英语考生2881,其他语种4人(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高考不应是外语24人)。 生源质量继续提高。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为2889人,第一志愿率为99.31%。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92.68%,其中第一专业志愿满足率为48.40%。除部分专业特殊类考生外,理工类在26个省市区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一本线的分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98.56分,比2015年提高了12.26分,实现了从2008年以来的九连增。文史类普通新生的投档成绩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66.15分,比2015年提高了7.16分,为近年来最高。 在校生规模。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19341人,其中本科生11395人(占58.9%)、硕士生4478人(占23.1%)、博士生3183人(占16.5%)、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285人(占1.5%)。学生总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11395名本科生(女生6765)分布在58个专业和2个试验班中,平均每个专业190人,平均每年级每专业47.5人。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与授课情况 整体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624名,其中女教师707名(占教师总数的(43.5%)。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72人(占35%)、副教授827人(占51%),中级及以下228人(占14%)。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237人(占76%),有硕士学位者271人(占16.7%)。生师比为15.0:1(硕士生按1.5计,博士生按2.0计)。教师队伍总体数量充足、层次高、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培养各类本科生、研究生的需要,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 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6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 学科专业之间很不平衡、差异明显。各专业平均教师数27人;教师人数最

全国二级学院

全国二级学院 1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3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4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5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7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8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9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10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11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12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13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14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15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1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17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18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19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20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21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2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3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24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25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26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27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28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29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30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31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32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33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34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35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36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37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8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39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40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42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43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44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45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46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47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48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49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50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51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5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53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54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55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56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57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58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59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60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61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62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63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64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6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66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67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68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69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70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7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72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73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74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75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76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77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78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79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80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81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8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 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学校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落实学校第四届党代会确立的“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战略和今后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深化教学品质提升计划,强化“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为本科生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各本科专业可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办学定位和特色,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服务面向是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目前,学校共有本科专业66个,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医、管、艺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2013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专业建设坚持“面向大众,服务首都;应用为本,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和“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实施“教学品质提升计划”为抓手,构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定位的学科专业体系,将传统工科类专业逐步调整为与都市型工业、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相适应的轻型化专业,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的专业,以适应北京地区产业(行业)布局调整需要。2013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旅游管理、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有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旅游管理、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历史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殊教育。有11个学院共计12个专业被选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其中旅游管理、历史学和金融学3个专业评选为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历史学专业还被评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北京联合大学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览表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的 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配合《2018年惠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一年一度的本科教学状态基本数据采集工作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了更好地显示各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充分反映各学院、专业自身的优势特色,展现教学的新理念、新措施、新成果。惠州学院继续实施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年报制度,各二级学院要在充分分析和认真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紧扣本科教学工作,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突出教学改革亮点、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撰写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全面展示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状况。 现就做好2017-2018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通知如下: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包括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科专业设置及学科门类情况,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本科生源质量情况等。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二级学院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设备情况等。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揭示教学过程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特别是培养方案

特点、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四)专业培养能力(分专业撰写)。展示本科专业培养能力和发展水平,包括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情况,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培养方案特点、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授授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风管理等概况。(此项将合并到学校质量年报内对全社会公开) (五)质量保障体系:阐述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测及运行、规范教学行为情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等。 (六)学生学习效果:呈现学生学习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等。 (七)特色发展:总结二级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 (八)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二、本科教学质量年报编制要求 (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容要详略得当、图文并茂、报告中要用图表形式体现相应的支撑数据(见附件)。 (二)统计数据时间为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不能以年度统计的数据以时点为准。

2014年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2014年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1、专业发展概况(包括专业发展历程、专业办学的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验室等基本教学条件、在校学生数、生师比、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学生转入和转出人数)。 电气信息工程系其前身是建于1978年10月的原上海师范学院分院的物理系,1992年改名为电子工程系。设有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气技术教育、计算机应 用三个专业。至1994年10月与上师大并校时,有专任教师28名,其中副教授 5名,讲师及实验师20名,助理实验师及助教3名。设有电子、电工、电气自 动化、计算机、物理五个教研室和相应的实验室。1999年1月成立机械与电子 工程学院时,把应用电子技术和电气技术二个专业分别提升为电子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2000年又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至2000年9月设有电子应用技术教育、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电气技术教育、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六个本科专业和电子、电气、制冷三个专科专业,2002年 下半年之后,由于学校要求: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相继被并入数理信息学院。2010年月学院为考虑到教育资源的更优化配置,把电子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二个系又合并为电气信息工程系。电气信息系设有三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4年本专业在校学生300人,生师比为20.6。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新生报到率为97.78%,有3名学生转入本专业,转出人数为0。 2、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理论课、实践课、选修课的学时学分分配)。 (1)专业定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面向信息技术产业的宽口径专业。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主干专业,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培养从事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维护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学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使专业

文科三本大学排名

文科三本大学排名1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湖北100 100 98.27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99.39 90.9 100 3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湖北95.5 4 90.98 95.15 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92.54 92.42 90.98 5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湖北91.85 88.48 91.19 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90.41 83.4 90.77 7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湖北88.45 69.14 92.23 8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82.49 74.3 83.31 9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80.8 74.83 81.04 10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辽宁78.78 69.52 79.96 1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77.15 67.48 78.48 12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75.14 58.34 78.46 13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74.61 58.3 77.8 14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74.53 52.08 79.41 15 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重庆73.62 60.58 75.94 16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72.2 59.82 74.35 17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71.73 58.15 74.22 18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70.31 75.66 67.63 19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湖北70.15 66.57 69.92 20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江苏68.89 57.54 70.81 21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66.73 68.16 65.19

22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66.27 59.82 66.9 23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66.14 54.13 68.29 24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山西66.04 66.64 64.73 25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65.69 52.24 68.25 26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65.32 58.07 66.19 27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四川65.15 39.35 71.12 28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64.81 50.57 67.6 29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湖南64.41 51.33 66.9 30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63.82 59.67 63.85 31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四川62.86 50.87 65.06 32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62.74 51.48 64.75 33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62.74 53.9 64.08 34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61.7 38.9 66.9 35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湖北61.65 62.17 60.44 36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61.11 68.18 58.11 37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60.85 50.87 62.54 38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60.8 34.8 66.9 39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湖南60.22 51.4 61.6 40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辽宁59.63 52.39 60.58 41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59.16 27.75 66.77 42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58.8 43.14 62.08 43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苏58.31 27.98 65.63

202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xx年度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及《重庆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和重点,在学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狠抓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质量工程和教研教改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使我院朝着“努力把北碚校区建设成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重庆市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居西部地区同类学院前列的小学教师教育基地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方向蓬勃发展。 一、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本科专业发展态势良好 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初等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将本科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将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小学教育教师及应用技术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适当增加本科招生专业和扩大范围,xx年新增本科专业方向三个,招生范围扩大至11个省市,学生生源质量良好,报到率均在96%以上。 目前北碚校区两个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共有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2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师范类的小学教育(语

文、数学、英语)专业、小学教育(应用技术·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专业、音乐学(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书法、小学美术)专业和非师范类的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达1621人,占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的77.49%。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推进北碚校区可持续发展 1、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教师是学校的办学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按照学校“人才强校”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学院采取“培养骨干、吸纳尖子、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工作方针,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旨在造就一支适应教学研究型定位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xx年学院继续全面实施和推进在职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继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目前有6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专项经费投入,选派5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近50人次参加全国各类学术研讨会,从整体上提升在职教师的学术层次。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力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本科生课程表-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2011年8月28日修订 上课时间:1-17周 星 期 一 星 期 二 星 期 三 星 期 四 星 期 五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1~2节 3-4节 5~6节 7~8节 1~2节 3-4节 5~6节 7~8节 1~2节 3-4节 5~6节 7~8节 1~2节 3-4节 5~6节 7~8节 1~2节 3-4节 5~6节 7~8节 08:00~ 09:40 10:00~ 11:40 02:30~ 04:10 04:20~ 06:00 08:00~ 09:40 10:00~ 11:40 02:30~ 04:10 04:20~ 06:00 08:00~ 09:40 10:00~ 11:40 02:30~ 04:10 04:20~ 06:00 08:00~ 09:40 10:00~ 11:40 02:30~ 04:10 04:20~ 06:00 08:00~ 09:40 10:00~ 11:40 02:30~ 04:10 04:20~ 06:00 2008级 中文1-2班 114人 # 老舍研究 209 汤晨光(共34节) * 台港文学 316 吴培显 (共34节) # 中古近代文献选读 217 徐朝红 (共34 节 ) * 东方文学 211 詹志和 ( 共34节 ) * 文化语言学 416 丁加勇 (共34 节) * 中国语言学史 412 贺福凌 ( 共34 节 ) * 女性文学研究 316 赵树勤(共34 节) *20 世纪西方文学 311 王小林(共34 节) 2008级 中文3-4班 国防 125人 2008级 基地班 26人 中国文学批评史 共34节 211 蒋振华 外国文学(二) 311 共34节 王小林 *论孟选读 211 共34节 陈建初 *老庄选读 313 徐朝晖 2009级 中文1-2班 93人 语言学概论 217 刘东升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至善楼110 外国文学(一) 313 王小璜 #当代长篇小说研究 317 杨经建 # 论语研读 209 唐贤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至善楼110 元明清文学(一) 211 王毅 中国当代文学(一) 413 易瑛 *小说理论与创作 209 李作霖 # 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 317 周仁政 *上古文献选读 313 徐朝红 * 明清小说研究 317 钟锡南 * 汉语方言及方方调查 317 彭泽润 *汉语修辞学 317 邓永红 *古代汉语词汇研究 313 张幼军 * 文学批评学 211 杨合林 #庄子研读 317 徐朝晖 # 西方当代诗学(双语) 209 张文初 * 马列文论 217 文 浩 2009级 中文3-4班 国防班 149人 外国文学 (一) 317 王小璜 语言学概论 217 刘东升 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至善楼110 中国当代 文学(一) 317 吴培显 元明清文学(二) 316 韩学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至善楼110 2009级 基地班 29人 中国当代文学(一) 209 汤晨光 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至善楼110 元明清文学(一) 209 吴建国 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至善楼110 外国文学(一) 209 詹志和 语言学概论 313 彭泽润 2010级 中文1-2班 103人 大学英语 (三) 至善楼 102 谢丽霞 教育学 至善楼 108 *美学 316 文浩 马克思原理 至善楼 108 唐宋文学(一) 316 吕双伟 大学英语(三) 至善楼102 谢丽霞 健康教育 至善楼 110 中国现代文学(一) 317 周仁政 体育(三) 古代汉语(一) 316 贺福凌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317 曾常红 # 文论名著讲读 211 杨合林 # 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 317 文 浩 2010级 中文3-4班 104人 唐宋文学 (一) 316 曾绍皇 大学英语 (三) 至善楼102 *美学 217 何林军 教育学 至108 健康教育 至善楼101 大学英语 (三) 至善楼102 中国现代 文学(一) 316 龚敏律 马克思原理 至善楼 108 古代汉语(一) 316 张幼军 体育(三) 2010级 基地班 35人 大学英语 (三) 至善楼 303 王晓新 中国现代文 学(一) 311 周仁政 古代汉语(一) 413 郑贤章 马克思原理 至善楼 108 文献学 409 王建 大学英语 (三) 至善楼303 王晓新 健康教育 至善楼 110 唐宋文学(一) 409 胡海义 体育(三) *美学 217 何林军 说明:打“※”号为限选课程,打“#”号者为任选课程,其余皆为必修课程。 星 期 班 级

上海杉达学院优秀毕业生名单(338人)

附件2 上海杉达学院优秀毕业生名单(338人)序 姓名学院序号姓名学院号 1周越胜祥商学院33叶田胜祥商学院 2谢鸿浩胜祥商学院34张文炜胜祥商学院 3季洁胜祥商学院35黄博文胜祥商学院 4张宇涵胜祥商学院36袁婧妍胜祥商学院 5盛雅琪胜祥商学院37戚林培胜祥商学院 6郭嘉胜祥商学院38王路路胜祥商学院 7杜瑶胜祥商学院39王梦姗胜祥商学院 8顾雪湘胜祥商学院40曹钰坤胜祥商学院 9赵晶晶胜祥商学院41张文强胜祥商学院 10张小龙胜祥商学院42李旭冉胜祥商学院 11钮怡雯胜祥商学院43周佳胜祥商学院 12周伟栋胜祥商学院44苗润昀胜祥商学院 13晋雯馨胜祥商学院45翁静窈胜祥商学院 14仇魏兰胜祥商学院46邹喆琰胜祥商学院 15彭艳婷胜祥商学院47刘怡苓胜祥商学院 16周嘉瑞胜祥商学院48姚云云胜祥商学院 17樊婷婷胜祥商学院49汪静胜祥商学院 18尹文君胜祥商学院50张薰月胜祥商学院 19王迎香胜祥商学院51田人景胜祥商学院 20夏倩静胜祥商学院52朱辞瑾胜祥商学院 21李露婷胜祥商学院53池思琪胜祥商学院 22林雨菡胜祥商学院54方梦园胜祥商学院 23庄一菲胜祥商学院55郑诗怡胜祥商学院 24权亮胜祥商学院56周逸婷胜祥商学院 25房晓瑶胜祥商学院57吴佳丽胜祥商学院 26王晶胜祥商学院58戈贲睿胜祥商学院 27唐凯妮胜祥商学院59徐程胜祥商学院 28叶佳琦胜祥商学院60梅加颖胜祥商学院 29包淑涵胜祥商学院61徐雪鸥胜祥商学院 30李悦凝胜祥商学院62梁书文胜祥商学院 31李紫莹胜祥商学院63章梦青胜祥商学院 32沈天强胜祥商学院64朱伟宁胜祥商学院 65陆舒沁胜祥商学院101徐勇管理学院 66杨心怡胜祥商学院102陆琰管理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论文题目: 学院:专业: 姓名及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 参考主题: 1.调查现阶段大学生面临的主要矛盾(学习与工作等等,同时运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不少于20份,访谈不少于5个),大学生是如何解决的。(矛盾原理) 2.查找亚投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本安保法、南海问题等相关材料,通过对中美、中日关系的现象及本质。(矛盾原理,矛盾发展的不平性衡原理) 3.访谈自己的父母或长辈(要求有5个以上的访谈案例),总结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历程。(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4.访谈上海杉达学院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关于学校20年发展历程的总体看法(要求有5个以上的访谈案例),分析学校发展的经验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否定之否定原理等) 5.访谈访谈机关、学校或者社会机构中的文化工作者,结合实际,探讨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 6.结合课程知识,自行拟定题目,探讨社会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关于要求: 1.认真对照生活中的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选取身边的人,访谈要有内容,论述有事实,论证重过程,依据所学原理对调查(访谈)的事实性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写出一份实践报告。 2.访谈须先拟定访谈提纲,选定访谈对象后进行访谈,访谈过程要详细记录。调查问卷需要调查问卷和真实的调查结果。以上内容需要在实践报告以附件形式完整呈现。 3.自愿结合小组(每组6-8人),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协调工作,共同完成。各小组只能在以上6个主题内选定一个。每个小班级不能有超过3个小组选定同一主题。 4.随实践报告或论文一起提交的必须有三个附件:一是每个小组成员在阅读和查找资料时认为最有益的书目及感想、收获和在报告撰写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陈述(每人不超过300字),二是要有明确的实施计划(时间节点),可操作性强,三是小组成员的亲笔诚信签名。 5.提交报告时间与途径:第14周提交。所有报告需要电子邮件发给老师,同时,通过易班平台提交到相关班级。 6.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以作弊论处,记零分。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五年十月

目录 引言 (1)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2)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 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 (2)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3)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3) 1、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3) 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5) 3、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5) 4、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6) 5、教学行政用房及设备情况 (6) 6、图书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 (6)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7) 1、培养方案特点 (7) 2、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8) 3、教材建设 (8) 4、实践教学 (9) 5、毕业论文(设计) (9)

6、教学改革 (9) 7、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1) 四、质量保障体系 (12) 1、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2) 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 (12) 3、教学质量保障的政策和措施 (12) 4、日常教学监控及运行情况 (13) 5、开展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 (14) 五、学生学习效果 (14) 1、学生学习满意度 (14) 2、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情况 (15) 3、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 (15) 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16) 六、特色发展—秉承哈军工“三严”传统,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坚持工学并举,校企协同实施卓越计划,积极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17) 附件1: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一览表 (20) 附件2:学校基础数据表 (21)

引言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占地面积1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13万平方米。现设有20个学院以及3个教学系、部、中心;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跻身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列,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2014年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在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过程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其中1项为参与)。1名教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探海利器——声呐》2门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舰船动力技术虚拟仿真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专项经费800万元。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度) 2012年,我校积极应对医疗卫生制度和高等医学教育变革,在本专科教学工作中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涵建设,取得了许多新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2012年,我校对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原来的制药工程专业(工学)调整为中药制药专业(理学),同时申报了药学专业(理学),目前本科教育共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工商管理(医药企业)、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个本科专业,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个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6大学科门类。2012年,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共5634人(含大陆学生4642人、台港澳学生262、留学生730人),全日制在校生共计9279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0.7%,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49%。 2012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招生,实际录取1100人。其中:男生337人,占31%,女生763人,占69%;预备党员2人,共青团员1067人,群众31人;汉族977人,少数民族123人,其中政策

性招收少数民族学生43人。我校今年本科录取生源质量在往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我校在全国26个省市本科全部为一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二是24个省市最低录取线均高于2011年,平均高出一本线34分,各省市平均分高出一本线59分。呈现整体上升水平;三是医学类各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达到专业志愿匹配率100%,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均为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四是本科新生中男生所占比例相比2011年上升6%:岐黄国医实验班男生26人,占42%,比2011年增加25.33%;五是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基本素质优秀,16个省市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得分率高于80%。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各省市录取平均分数平均高出一本线79分,相比于2011年平均上升了9分;六是自主招生报名生源省份为历年最高水平,达到28个。 我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共862人,截止2013年8月31日教育部就业率统计时点,落实去向818人,去向落实率(初次就业率)达到94.90%,其中升学287人,占33.29%;出国47人,占5.45%;就业 484人,占56.15%;未就业44人,占5.10%。我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期招聘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就业服务及社会需求调查》。其中问及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级评分,用人单位选择满意的比例占80%;选择一般和很满意的比例各占10%。 二、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和保障的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

五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3年)

二〇一四年三月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3年

目录 前言 (1) 一、学校基本概况 (2)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4)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4) (二)专业结构 (4) (三)课程结构 (7)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8) (五)学业要求 (9) (六)奖学金、帮困助学金 (9) (七)本科生生源及其质量情况 (9)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11)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11) (二)生师比 (13)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13)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教学情况 (14)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14) (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15) (七)国际交流 (15)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17) (一)专业建设 (17) (二)课程建设 (19) (三)教学改革 (21) (四)实践教学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3) 五、质量保障 (26) (一)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26)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8)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 (30) 六、学生学习效果 (32)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32) (二)就业率总体情况 (33) (三)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35) (四)毕业生成就 (35) 七、特色发展 (35) 八、挑战与对策 (36)

前言 2012-2013学年度,学校坚持“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工作。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新增旅游管理、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总数达到41个。推进专业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培养各类教师,聘请了一批企业行业高水平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与企业行业协同实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大纲,引进行业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突出的案例,更新教学内容,实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和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机械-电子类、纺织-化工-环境类、土木-交通类以及经济-管理类等优势专业群。成立教学评估中心,加强教学监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提升学生学业服务水平。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9.54%,培养了一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湖南师 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注:凡选用中学语文教学论方向题目者,请将教师资格证复印件与论文同时寄交。 一、现代汉语 1、论熟语词 2、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 3、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 4、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 5、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6、论全句的修饰语 7、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 8、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9、词类的虚实标准和系统性 10、词的兼类和活用 11、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12、实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用法 13、存现句的结构和用途 14、非主谓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情况 15、句子分类的不同角度和句型 16、构词语素和成词语素的比较 17、复句与单句的区别 18、句子是怎样长起来的 19、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 20、成分的省略和结构的残缺 21、结构紧缩和结构杂合 22、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 23、复句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 24、汉字改革的历史和未来 25、语法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6、谈谈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27、各种语句所表达的思维方式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语句进行研究)28、各种修辞方式中的逻辑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修辞方式研究) 29、语篇衔接手段分析(可综合论述,也可选一种文体联系具体实例论述) 30、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31、转换生成语法在汉语中的运用32、语言中的普遍结构规律探索 33、修辞格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 究 34、汉语和英语标点符号的对比研究 35、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 36、试论汉语动词的小类 37、“五四”以来的汉语中的外来成 分 38、从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规律谈推广 普通话 39、语言融合的内部规律 40、语义学中的哲学问题 41、心理语言学与儿童语言教学 42、汉外语言(就某一具体课题)的 对比研究 43、语言、文字和其他符号之间的关 系特性 44、口语和书面语的一致性和分离性 45、非动作句的主语、宾语(英汉语 对比)的特殊性 46、对外(外国人、少数民族人)汉 语教学问题 47、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 48、汉语语法规律(与英语对比)的 灵活原则和经济原则 49、语言文字政策(外语教育、语文 规划等)问题 50、语音特征、语义特征、语形(文 字)特征及其区别性特征 51、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推广普通 话、社会用字规范) 52、字根(末级部件)、词、词素(构 成语素)研究 53、语言运用中的常规突破及其语境 制约 54、语音和语义的静态概括性和动态 具体性问题 55、汉语普通话音位归纳的宽严和汉 语拼音方案问题 56、汉语方言的描写和特殊现象 57、句子分析的方法及系统性 58、语言文字生活中的文化学、社会 学、心理学问题 59、汉字部件的笔画的定量定形问题 60、现代汉语与书法艺术 61、广告语言艺术 62、日常交际语言艺术 63、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的问题 64、复句关系的逻辑系统性 65、辞书编排、检索和选题设计问题 66、中文英文短语简缩比较 67、语素字和音素字的优点和缺点 68、现代汉语词的双音化和书面上的保守性及其对 策 69、句子成分常规位置的变化及其条件 70、同音词和同音语素及同音词的分化 71、现代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规则 72、语言文字中的计量统计问题 73、新词语的产生和使用 74、利用汉语拼音使儿童提前进入阅读写作的研究 75、中学语法教学的方法 76、现代生活中的双语言双方言问题 77、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方言自动融合替换研 究 7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 79、汉字改革问题 80、英语和汉语(专有名称中)音节近似翻译和用 字规范问题 81、汉语拼音符号中名称读音的调查分析 82、语素的再分类 83、比喻的典型性问题 84、日常生活中问话与答话的规律 85、广告语言中不合语法的现象 86、××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87、××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 88、××话的特殊词汇(如“双峰话的特殊词汇”) 89、××话的量词研究(如“韶山话的量词研究”) 90、××话的代词研究(如“益阳话的代词研究”) 91、××话的疑问句研究(如“长沙话的疑问句研究”) 92、××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如“如阳话与普 通话的语序比较”) 93、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 94、连词连接作用研究 95、两个点号连用的条件和作用(如“叹号与问号 连用的条件和作用”) 96、从××话看湖湘文化(如“从娄底话看湖湘文 化”) 97、倒过来说的效果(如“一个草包”与“草包一 个”,效果有何不同) 二、古代汉语 1、××方言中的古音遗留 2、××方言中的古语词 3、××方言词汇本字考 4、××方言与××方言语音比较研究 5、××方言与普通话×类语音比较研究 6、××方言中古×种语音的发展演变 7、××方言虚词的来源 8、××方言词汇研究 9、××方言×种句型的历史来源 10、中古××音在××方言中的演变 11、《说文解字》方言研究 12、《广韵》所引方言词汇 13、汉代的六书理论 14、《说文解字》的构形理论 15、《说文解字》与书同文 16、历代文字工具书研究 17、论转注与假借 18、部首论 19、《玉篇》部首研究 20、俗汉字研究 21、《说文》古文与汉字简化 22、形声字的多形多声与省声 23、六书与正字法 24、汉字的构造与识字教学 25、学习《说文解字》的心得 26、××书词汇结构研究 27、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演变的内因 28、上古汉语双音词研究 29、连绵词研究 30、古汉语实词虚化现象 31、古代传注著作中的词语训释 32、中古汉语新词的产生与旧词的消亡 33、敦煌变文俗语词研究 34、古汉语同源词研究 35、假借义与引申义 36、中学古文教材中词语训释商榷 37、成语探源 38、古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39、《儒林外史》方俗语汇释 40、《西游记》语辞考 41、《三国演义》语辞考 42、二程语录俗语辞考释 43、××书的副词研究 44、××书的介词研究 45、××书的连词研究 46、××书的助词研究 47、《马氏文通》之前的语法研究 48、词类话用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